河蟹塘多品种混养高产模式

周惠良是江苏省张家港市大新镇的一位从事水产养殖二十多年的水产养殖户,他深知除了掌握养殖技术、提高管理水平外,养殖模式与品种的搭配同样十分重要,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尝试。他承包了邻近长江江堤的40亩水面(共5口塘),全部实行鱼虾蟹混养模式,其中2口塘计20亩以鱼为主,另外3口塘则偏重于虾蟹。2013年,以鱼为主的塘口平均亩产量达450千克,其中长春鳊、细鳞斜颌鲴、赤眼鳟、翘嘴红鲌等小品种特种鱼占75%,鲢鱼、鳙鱼和鲫鱼等常规鱼占25%。上述小品种特种鱼类在市场上较为畅销,价格也比常规鱼要高出一倍以上。以虾蟹为主的3口塘,春季商品虾亩产量为50千克,秋季商品虾亩产量为5千克,河蟹亩产量在75~80千克,平均规格为150克/只左右。无论是以鱼为主,还是以虾蟹为主,亩产值均在1.4万元左右,亩净利润在0.7万元以上,且养殖效益已连续几年保持稳定,受市场价格波动影响较小。
一、多品种混养的好处
周惠良经过几年的实践,认为多品种混养有以下优点:一是产量较为稳定,降低了养殖风险;二是池塘中套养小品种特种鱼后蟹病也大为减少;三是混养后充分利用了水体空间,水体产出率整体得到了提高;四是产量、价格与效益可观,近几年小品种特种鱼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市场售价始终保持稳中有升。
二、混养品种的确定
1.以鱼为主的混养(见表1)
2.以虾蟹为主的混养(见表2)
对比以上两种混养模式,前者鱼类平均亩产量为650千克,而后者平均亩产量只有391.6千克。在放养规格相同的情况下,前者河蟹亩产量46.2千克,商品规格为140克/只,成活率为71.4%,总体表现为亩产量低、规格小;后者河蟹亩产量为60千克,商品规格为175克/只,成活率为42.9%,总体表现为亩产量高、()规格大。
三、日常管理的重点
1.水质调控
在冬季晒塘约15天,整修堤坝,以鱼为主的混养塘可用漂白粉清塘,水深20厘米时亩用量为15~20千克。漂白粉消毒相对于用生石灰清塘稍省力,但消毒效果稍差。以虾蟹为主的混养塘宜用碳酸氢铵清塘,水深20厘米时亩用量为15千克。碳酸氢铵清塘具有肥水较快、进水后浮游生物生长快的优点,有利于虾蟹的生长。清塘后3天就可进水50厘米深,等药性消失后就可放养。生产中,清塘在农历春节过后再进行,清明节后第一次加水,在气温22℃以上时,排掉塘中5厘米深的老水,再加同样多的新鲜水,保持水位在50~60厘米,到6月上旬时再逐渐加水,每15天加水1次,每次加水10厘米深,7月上中旬水位保持在1米左右,7月下旬高温时达到最大水位1.2米,并且每天换水5厘米深,换水时间持续5~6个小时,保持微流水状态。对水体透明度的控制,春季一般为20~30厘米,5~6月为30~40厘米,7~8月保持为40厘米,9月以后再保持30厘米的肥水状态,以促进鲢、鳙鱼的生长。只有做好池塘水质调控工作,产出的鱼虾蟹质量才能有保障。
2.水草种植与螺蛳投放
一般在清塘后种植伊乐藻等水草,但周惠良认为最好在清明节后再种植水草,因为过早种植水草易造成水体清瘦,青苔随之大量繁殖,治理起来麻烦,另外在水体较瘦的情况下水温也相对较低。
春季时,螺蛳投放量控制在150千克/亩,过多易导致水体肥不起来。高温季节不投螺蛳,防止缺氧的发生,等高温过后,再次投放螺蛳,投放量为150千克/亩,此时河蟹规格已大,摄食螺蛳后有助于提高鲜美度。投放螺蛳时应避免同一点大量集中投放,应多点分散。
3.饵料投喂
在早春时,由于水体较肥,浮游生物丰富,基本不用投喂。清明节过后开始投喂,以小鱼为主,投喂量以当夜刚好吃完为宜,一般占河蟹体重的3%。在没有小鱼的情况下,从节省成本出发,可到菜市场鱼摊上购买废弃的鱼肠,用聚维酮碘溶液消毒后再投喂,每3天投1次。5月后再增投罗氏沼虾配合饲料,投喂量要灵活掌握,天气好、气温高时多投,反之少投,配合饲料以虾蟹体重的3%计算,每天8时、12时和17时各投喂1次,每次投喂量相等。6月青虾出售后就停止投喂罗氏沼虾配合饲料,专投废弃鱼肠,每3天投喂1次。鱼饲料按鱼体重进行投喂。
4.疾病防控
一般在清明节后用1次硫酸铜和强氯精,每亩每米水深用硫酸铜0.7毫克/升,与强氯精混合后全池泼洒(强氯精按照说明书说明使用)。当水温达到15℃以上时,开始用芽孢杆菌调水,水质较瘦时少用点,水质较肥时可适当多用些。在水质较瘦的情况下,池水中藻类少,也可交替使用EM菌和光合细菌。在白露前后,先用1次阿维菌素杀虫,第二天再用溴氯海因消毒杀菌。总的来说,一年中外用化学药物2次,其他时间全用微生物制剂调水。
平时防病主要用内服药,这样对水质影响较小,内服药主要有雷丸槟榔散、恩诺沙星和诺氟沙星,每20天轮流拌料内服1次,3~5天为一疗程,用量参照说明书。在药物中添加一定量的大蒜素、三黄粉和维生素C,防病效果较好。采取上述防病措施后,基本能确保池塘中鱼虾蟹不发病。
(作者联系地址:江苏省张家港市水产技术指导站邮编:215600)

相关阅读

揭密:高产的河蟹塘是怎样“管”出来的?



一个好的身体是长时间健康的生活习惯养出来的,同样,一个好的养殖塘口一样是好的管理方法养出来的!现在想介绍的这个塘,就是一个得当的方法管理出来的塘。首先介绍一下此塘基本情况:
基本面积:8亩
水草种类:伊乐藻
放养密度:3000只/亩
放养规格:80只/斤
其次,我想有必要将该养殖老板的用药记录再此列一下,我希望聪明的你能从用药记录里找找规律,然后我再仔细道来。
4月7号:解毒灵2袋(放苗前解毒)
4月10号:肥水旺+纳米黑金1组(放苗前肥水)
4月18号:应激硬壳灵+黄金多糖3组(一壳补钙)
4月28号:水博士+抗激灵3组(稳水抗应激)
5月3号:蟹草肥A1袋(长草)
5月11号:超碘2瓶(消毒)
5月12号:肝胆泰乐+迪诺康+高稳维西3组+营养套餐1袋(内服保肝解毒补体质)
5月14号:弧菌天敌3瓶(杀弧菌)
5月18号:水博士6瓶
5月24号:水博士3瓶+全效底改1袋(调水,开始改底)
5月30号:活力益水素3袋(培菌)
6月5号:水博士+活力益水素3组(调水培菌)
6月9号:草肥B(控草)
6月26号:菌毒必克3瓶(消毒)
6月29号:全效底改1袋
7月1号:水博士+活力益水素3组
7月6号:强效底净4袋
7月13号:强效底净4袋活力益水素4袋
当你看完这样一份用药记录,我相信你现在最好奇的,一定是这个塘现在怎么样?水色怎么样?水草怎么样?螃蟹怎么样?下面直接上图:
该塘水草,活力四射,根系发达,草茎粗壮,草叶翠绿
刚蜕完壳的软壳蟹,未完全吸胀,蜕下来的壳薄、亮
下面具体分析一下这个塘,以及他的管理思路:
第一:前期注重肥水和长草。由以上的用药记录可以看得出来,在4月十号进行了一次肥水,这次肥水在放苗以前。放苗前肥水,有利于提高蟹苗的成活率,为螃蟹创造一个利于生长的新环境,同时能稳定水温,有助于螃蟹第一次蜕壳。在5月3号用了一次草肥,此时段正是水草生长的最佳时期,气温、水位、水体透明度等条件都适合,此时追肥,能让刚栽下去不久的水草长根发芽和分枝分蘖。
第二:中后期注重调水补菌。该塘从进入6月份就开始定期使用调水产品水博士(主要成分有机酸,具调水、稳水、解毒功能),配合使用活力益水素(主要成分芽孢杆菌),同时开始改底。调水和补菌,能时刻保持水质清新,保持透明度,同时有益菌能分解池塘中有机质及残饵粪便,配合底改,能立体的、全方位的对水体进行调节,保持底质、水质都有利于螃蟹生长。
第三:全程注重补钙和补体。从这份用药记录上,可以发现每隔一段时间又有一次补钙,基本在每次蜕壳都有补钙,同时内服保肝护肝、预防肠炎、增强体质的营养品。补钙有利于螃蟹顺利蜕壳,防止腐壳、蜕壳不遂等症状的发生,内服药增强螃蟹自身体质,提高免疫能力和增强代谢能力,内服保肝护肝药品,减轻肝脏负荷,防止肝脏坏死。
第四:全程注重消毒杀菌。水体中的有害细菌,会随着养殖时间的增加而越来越多,而底部有机质的堆积刚好成为细菌生长的温床,随着有机质增加,有害细菌及其代谢产物也随之增加,导致螃蟹感染各种细菌病。该塘定期消毒,前期用碘,气温高后用戊二醛,能将水体中的有害病菌杀灭,预防多种疾病发生。
为什么这个塘前期没有长青苔?后期没有长蓝藻?为什么这个塘到目前基本没有水鳖子,没有各种细菌病?为什么这个塘水质好,水草好?原因我已经给你!

池塘养殖鱼虾混养模式


天津市武清区2009年池塘养殖普遍采取了鱼虾混养模式,此模式比传统的负类混养平均亩增收1000元左石。比南美白对虾精养投入少,风险小,适合我县池塘老化、面积大、水资源紧缺的现状。现将该模式养殖情况总结如下:

一、池塘条件

所养池塘均为多年养鱼池,面积在100亩左右,池底有机质含量丰富,进排水方便,电力设施齐备,道路通畅。

二、放苗前的准备工作

池塘清塘消毒,每亩150千克生石灰溶化后全池泼洒或用三氯异氰脲酸1.5千克/亩全池泼洒,注意切不可二者合用。水体消毒后即可肥水,由于池塘有机质含量丰富,应尽量少施用有机肥,以含菌类的生态肥为主,利用微生物复合菌制剂分解池塘自身的有机质提供给浮游生物所需养分。

三、苗种的放养

肥水后一般4月中下旬就可陆续放鱼苗,放鱼密度鲤鱼100克/尾、亩放300尾,鲫鱼50克/尾、亩放200尾,花白鲢200克/尾、亩放50尾。5月中下旬即可放1厘米左右虾苗、亩放2万尾,放虾苗应选在天气好、水肥、水温15℃以上时,虾苗运到池边,将整袋虾苗放入池中,待水温基本一致后再打开塑料袋,把袋中虾苗倒进入盆,然后把盆中虾苗慢慢放入池中。

四、投喂管理

养殖前期日投喂两次,分别在上午9点和下午4点,投喂量为4%,饲料为蛋白含量在28%~32%的全价鱼饲料,7月中旬根据虾的成活率开始对虾进行投喂,在开投饵机的同时周边投喂虾料,视实际情况增加下午和傍晚的投喂量,虾料蛋白含量也为28%~32%。

五、水质调控

1.养殖初期以肥水为主要内容,尤其是虾苗下塘时一定要做到肥水下塘,一般鱼苗下塘至5月上旬,此时水温还不算高,池塘底质中有机质分解速度慢,这时要施用含有光合细菌、EM菌等的微生态制剂生态肥,可保证肥得快,肥效持久。

2.养殖中期随着水温的提高、投喂量的增大,水体的肥度不断增加,如果出现水体过肥的情况应及时使用微生物调水剂,帮助分解过多的有机废物,维护水体的藻相和水体中理化指标的稳定。如果水体过肥同时原生动物、轮虫大量繁殖,应首选中草药杀虫剂控制其数量后再进行水质调节,否则极易发生水体转水,造成溶解氧极低、大面积死鱼事件。

3.底质调控。养殖后期池塘中有机物非氧化分解沉积在底部,水体下层长期缺氧,要采取泼洒生石灰、底质改良剂或添加分解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的活性菌制剂及增加溶解氧的方法改善底质。

4.中后期雨季前后视具体情况每月加注一次新水。其他时间均以微生物制剂调节水质。

六、产量和效益

后杨村周边池塘及杨成庄乡鱼池一万亩水面均采用鱼虾混养模式。10月中旬之前80%池塘收虾完成,10月底其余池塘虾出净,平均亩产55千克,平均规格80尾/千克。12月中旬成鱼全部出塘,平均亩产530千克。平均亩增收1000元。

七、分析与讨论

1.此模式混养中各种养殖品种的量的确定有待进一步试验,今年养殖生产过程中有的池塘鱼密度较大,投喂量较大,虾的长势良好,虽然出现了几次浮头现象,但也没有影响产量。个别池塘鱼虾投放量都小,但产量并不高,虾个体小。分析原因为虾苗下塘时水瘦造成前期虾生长缓慢,投喂量大的池塘,水质一直处于较肥的状况,虾长势好,体质好。

2.养殖中后期少数池塘仍出现了原生动物、轮虫泛滥的现象,9月5日后杨村100亩池塘因原生动物、轮虫多没用杀虫剂,加之当晚停电,天气不好造成缺氧死鱼1万千克。9月15日杨成庄乡一鱼池因虫害造成5000千克白鲢全部死净。由此我们应在养殖结构上多增加以原生动物、轮虫为食的养殖品种。

3.在病害防治方面,由于套养虾密度低,虾发病机会少,定期施用微生物制剂也抑制了有害菌的繁殖,80%的池塘没发生病害,发病池病虾即被鱼吃掉,传播得不快,如及时投喂免疫多糖、Vc、氟苯尼考药饵,病情基本控制得住,损失不大。

4.饵料上我们一律选用蛋白含量在30%左右的全价饵料,只有一户池塘因营养缺乏虾发生白浊病,经我们在饵料中添加免疫多糖、多维后治愈,其余池塘并未影响虾的生长,分析原因为鱼虾混养中,虾主要以天然饵料为食,人工配合饵料为辅,对蛋白的要求可低一些。

池塘养鱼混养的优点、原则和混养模式


混养是池塘养鱼稳声高产的重要技术措施。混养包括:

①在同一养殖池内混养7~10种不同的养殖鱼类,且可达到共生互利的目的;

②同一种养殖鱼类不同年龄、不同规格同池混养;

③多种鱼类及其不同年龄、不同规格同池混养。

1.混养的优点

混养具有以下优点。

(1)可以充分的合理的利用养殖水体与饵料资源我国目前养殖的食用鱼,其栖息生活的水层有所不同,鲢、鳙鱼生活在水体的上层,草鱼、团头鲂生活在水体的中下层,而青、鲤、鲫鱼则生活在水体的底层。将这些鱼类按照一定比例组合在一起,同池养殖,就能充分利用养殖水体空间,充分发挥池塘养鱼生产潜力。

我国池塘养鱼使用的饵料,既有浮游生物、底栖生物、各种水旱草,还有人工投喂的谷物饲料和各种动物性饵料。这些饵料投下池后,主要为青、草、鲤鱼所摄食,而碎屑及颗粒较小的饵料又可被团头鲂、鲫鱼以及多种幼鱼所摄食,而鱼类粪便又可培养大量浮游生物,供鲢、鳙鱼摄食。因此混养池饵料的利用率较高。

(2)可以充分发挥养殖鱼类共生互利的优势我国的常规养殖鱼类多数都具有共生互利的作用。如青、草、鲂、鲤等吃剩的残饵和排泄的粪便,可以培养大量浮游生物,使水质变肥。而鲢、鳙鱼则以浮游生物为食,控制水体中浮游生物的数量,又改善了水质条件,可促进青、草、鲂、鲤鱼生长。而鲤、鲫、罗非鱼等,不仅可充分利用池中的饵料,而且通过他们的觅食活动,翻动底泥和搅动水层,可起到增加溶氧的作用,促进池底有机物的分解和营养盐类的循环作用。

(3)降低成本,增加效益多种鱼、多种规格的鱼同池混养,不仅水体、饵料可以充分利用,而且病害少、产量高,从而降低了养殖成本,增加了经济收入。

2.混养的原则

混养首先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鱼相互之间的关系,避害趋利。

(1)青、草、鲤、鲂鱼(俗称吃食鱼)与鲢、鳙鱼(俗称肥水鱼)可以混养由于吃食鱼与肥水鱼在食性、生活水层上的不同,同池混养时具有相互促进的关系,在不施肥的情况下,每长1千克吃食鱼,可带出0.5千克的肥水鱼。渔谚说一草养三鲢就是这个道理。

(2)青鱼与草鱼一般不可混养青鱼较耐肥水,而草鱼则喜欢清水,故青鱼、草鱼是不能同池混养的。即使混养,草鱼的放养量只能占青鱼放养量的25%,以充分缓解青鱼、草鱼在水质要求上的矛盾。

(3)鲢鱼与鳙鱼的关系鲢鱼以浮游植物为饵,鳙鱼以浮游动物为饵。鲢鱼争食性强,大量吞食浮游植物,势必影响浮游动物的生长。因而鲢鱼、鳙鱼同池混养时,鲢、鳙鱼的放养比例一般宜控制在3:1~5:1,即每放3~5尾鲢鱼,顺带放养l尾鳙鱼,以解决它们在饵料上的矛盾,达到都能获得较好产量的目的。

(4)鲤、鲫、鲂与青、草鱼的关系青鱼吃螺蛳,草鱼、鲂鱼吃草,鲤鱼、鲫鱼为杂食性的。这些鱼类同池混养,也能起到共生互利的作用。一般每放1千克青鱼种可配养规格为20克左右的鲤鱼2~4尾;每放1千克草鱼种可放规格为8-20克的团头鲂6~10尾,还可适量搭养一些鲫鱼。

(5)罗非鱼与鲢鱼、鳙鱼之间的关系罗非鱼为杂食性的,也能摄食浮游生物和有机碎屑,在食性上与鲢鱼、鳙鱼有一定的矛盾。为解决这一矛盾,在饲养管理上,上半年重点抓好鲢、鳙鱼的饲养,促其加快生长,自7月下旬开始捕捞鲢、鳙鱼陆续上市,腾出水体和饵料,促进下半年罗非鱼加快生长。

(6)同种鱼不同放养规格之间的关系2~3龄的青草鱼,可放占总量的70%~75%,同时搭养20%~25%的2龄以下青草鱼和5%~l0%的1龄青草鱼。鲢、鳙鱼同样也可放3种规格的,即250克/尾、100~150克/尾和13厘米以上的1龄鱼种,放养比例根据轮捕轮放要求确定。大规格的当年养成商品鱼,中小规格留作下一年的鱼种。

3.混养的主要模式

根据混养原则,目前我国各地形成了多种混养模式。这些混养模式与鱼种、饵料来源、养殖习惯以及市场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精养鱼塘,一般亩产量都可达500千克以上。主要混养模式有以下几种。

(1)以草鱼为主的混养模式该模式以饲养草鱼为主,草鱼种通常放养三种规格,出池时草鱼产量要占总产量的35%。该模式适宜湖南地区水草资源比较丰富,或饲料地较多,可以种植大量鱼饲草的地方采用。

(2)以团头鲂为主的混养模式团头鲂生长快,产量高,肉质好,很受消费者欢迎,目前市场上的需求量较大。该模式既适宜水旱草饵料资源比较丰富的地方,又适应使用团头鲂的配合饵料来源较方便的地区,因而该模式有着较大的发展前景。

(3)以异育银鲫为主的混养模式异育银鲫为优质淡水常规鱼类,饲养容易,种子来源广,饵料易解决,养殖产量高,鱼肉品质好,是目前水产品市场上最热销的品种之一,需求量很大。

(4)以鲢、鳙鱼为主的混养模式目前在全国各地仍然是一种主要的养殖形式,特别是城郊养鱼大多采用这种模式。该模式主要以施肥为主,还可和畜牧业结合起来,发展为鱼猪结合、鱼禽结合、鱼猪奶牛结合等多种生态养鱼模式,本模式成本低,经济效益好,生态效益也好,是今后池塘养鱼的重要内容之一。

以上介绍的四种混养模式,是目前西南地区比较普遍也比较典型的常规鱼混养模式。在生产实践中,要根据鱼池、气候条件、鱼种、饵料来源、饲养管理技术和养殖习惯来选择,也要根据市场需求与变化,不断加以调整与完善,使养殖模式更加科学。

草鱼白鲢等品种混养塘肠袋虫的治疗方案


1.养殖户姓名:童文生,联系地址:武汉新洲区汪集某村,技术员:北京渔美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陈力

2.亩数:7亩,水深:2米。

3.放养模式:草鱼2200尾2.8两/尾,鲤鱼240尾1-2两/尾,鳊鱼350尾1两/尾,花鲢200尾5两/尾,白鲢1700尾0.8两/尾。

4.养殖模式、饲料投喂及养殖方式:喂饲料

5.疾病流行情况、水质及鱼体检测:从5月20多日起每天死草鱼20多尾,水浑浊,下磷肥尿素肥不起来。

6.分析及诊断:养殖户喂了许多的内服药和外用药,效果就是不好,还有肠炎,其他许多厂家技术员过来检查都找不出原因,后经过我们全面检查发现肠道后肠有许多的肠代虫,肠袋虫检查往往被忽略,导致许多鱼病救治不愈,引起的症状表面看是肠炎,实际是虫子引起感染,除虫才能解决根本问题。

7.处方:优碘3瓶,特消7袋,肥爽2号3桶,肥爽3号6包,养水宝6瓶。

8.效果跟踪:

5月31日下肥2+肥3+养水宝,上午下肥,下午就来肥了。

6月2日特消7袋。

6月2日开始内服优碘,一瓶喂1000斤鱼。连喂3天。

6月5日死鱼几条。

6月6日没有死鱼。打鱼上来检查,没有肠代虫。

您所期待的河蟹塘高产稳产能实现吗?



每年市场结束后我们都会做一次全面性的市场调研,关乎整个一年的普遍产量,规格养殖情况等。而在这个过程中总会有河蟹养殖朋友会感到疑惑,他们会疑惑什么呢?看似一帆风顺的养殖最后产量上不来,螃蟹都去哪儿了?就目前螃蟹养殖而言其亩成本要算到4000-4500左右,如果是第一年养殖的话其亩成本要划到6000-7000左右。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您还想赚钱按一亩地赚20xx来苗种水瘪子较多导致产量上不来。
6、后期高温蟹塘长时间缺氧导致螃蟹缺氧死亡或杀蓝藻引起的过失性死亡量较大。
7、蟹塘套养青虾、龙虾等。龙虾、青虾发病率相对较高病毒交叉性感染导致螃蟹大量死亡。
8、后期池塘水草较少螃蟹自相残食量较大螃蟹残爪较多损伤量较大。
从以上几点看其实我们可以把它归纳为一点那就是管理问题,从一定的角度也可以说您的管理水平的高低就决定了您池塘产量的高低。
18年河蟹养殖已快接近尾声养殖过程中的种种问题咱暂且不提,这里就简单说一下后期回捕率如何保障。
1、高温河蟹养殖最后一道关卡,草烂--缺氧-爆塘每年都必不可免,在大缺氧的状况下尽量减少池塘耗氧量(捞除烂草、耗氧的药物少用等)增加水体溶氧(开增氧机、过水、撒增氧片、肥水培藻等)保障蟹塘溶氧量防止河蟹长期处于亚缺氧状态以致最后体质受损而导致死亡。
2、蓝藻问题,在高温天蓝藻尽量不要去杀。杀好了是万幸杀不好吃亏的还是自己。建议多套水勤底改、解毒将蓝藻的影响降到最低。
3、定期改底消毒减少因病菌带来的不必要的损伤
4、最后一壳天气变化较大注意抗应激减少河蟹五壳应激性死亡。
5、补足水里面的钙,不要用固定思维去看待补钙这个问题,它不仅关系翻倍率也关乎翻倍存活率以及壳子的硬度、厚度及其硬壳时间。一钱之差,差之千里啊!

河蟹塘杂鱼为什么会多?有什么危害?怎么处理?



之所以写这篇文章是因为在近期的塘口服务工作中遇到了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那就是蟹塘水浑问题之前也写过几篇关于如何认识和处理蟹塘水浑的文章。但是这次着实犯难了为什么呢?因为遇到了一个令人头疼的对手那就是蟹塘多杂鱼问题。而这个问题主要表现在新挖塘口。如果您塘口附近有新塘或者您自家就是新塘您会发现原本水体良好的塘口在一两天的时间突然就浑了,而且不管怎样调就算当时水体净下来了但过不了几天水就又浑了,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您可以考虑是否该杀杂鱼了。当然也不排除其他可能(天气突变缺氧引起河蟹活动量大、食没喂足等),笔者在这里只简单的分析一下蟹塘多杂鱼问题:
1、蟹塘杂鱼多的原因
①清塘不彻底:尤其是新挖塘口新开塘口大部分是由稻田开挖形成在养殖前期未曾清塘导致塘里多杂鱼
②打水时鱼卵由进水口进入塘口然后孵化
③4、5月为泥鳅等野杂鱼的孵化季节增加了蟹塘杂鱼的基数
2、杂鱼多的危害
①与河蟹抢食增加饵料投喂量降低饵料系数
②导致水体浑浊影响水草生长
③消耗水体溶氧
④增加蟹塘载货量影响河蟹规格
⑤易导致水体稳定性差水体培藻难培,有机碎屑耗氧物多,水体保肥性、保温性差。
3、如何预防和处理蟹塘野杂鱼
①、在养殖结束后选择合适的清塘药物彻底清塘。
②、进水口用网目过滤;60目的网两层绑在进水口水管上,鱼卵直接不会进入到蟹塘。
③、用笼捕逐步减少蟹塘杂鱼数量
④、投放鳜鱼,一亩地正常投放量在10-15尾当杂鱼过多的情况下可适当增加投放量在20-25尾
⑤、使用针对性药物杀除杂鱼,这里可以分两种一种是全塘泼洒但这种方法在杀除杂鱼的同时还会把白鲢、鳜鱼等套养品种杀掉在一定程度上对河蟹也有影响代价较大。第二一种方法是拌药饵泼洒,一般如清塘2008等药物可拌5-6斤药饵用量大约在10亩左右,这种方法相对于前一种来说安全性较高,但是用过以后也请注意观察。

蝎子和土元混养模式


土元是常用药材,单独养殖效益并不很高。利用养蝎房,将土元和蝎子进行混养,土元所产生的效益可以保证养殖蝎子的加温、食料和人工费用,蝎子为纯增利润。在混养的情况下,孵出的土元幼虫可以作为蝎子的食物,幼蝎蜕下的皮和吃剩下的黄粉虫枯体又被土元吃掉,这样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土元与蝎子混养的方式如下:

先在饲养池内均匀铺上5厘米厚的饲养土,上放蝎子栖息用的瓦。栖息瓦内的湿度是蝎子生长发育的关键。湿度过低幼蝎蜕不下皮,而湿度过大,会导致蝎子囊肺积水、呼吸不畅而窒息死亡。目前,蝎子栖息窝穴的形式一种为养殖池内用砖瓦石块垒成窝供蝎子栖息,上面用海绵供湿或隔日喷水供湿,虽然表面看似潮湿,但蝎子栖息的窝穴湿度根本无法达到要求;一种为巢格式(或蜂巢式),内装泥土加水供湿,但供湿不匀,蝎子囊肺积水死亡现象相当严重,蝎房定期消毒除螨也无法进行;另一种为地池式,即在平地挖坑建设多个独立的小池。虽地表面的渗湿基本达到要求,但池与地面连接,地表温度随季节的变化而起伏,很难使蝎子达到速牛的目的。所以我们建议,选用长度高于窝穴5厘米、直径5厘米的塑料管,管壁钻有直径2~3毫米的孔,内装沙子或海绵(供加水用),管与普通瓦块的间隙装有2~3厘米厚的渗湿土层,效果较为理想。如有条件,使用养蝎盘格状栖息瓦,内设自动渗湿器,效果就更为理想。

在饲养池内投放2龄蝎。按每平方米养殖面积1000只实行一次性投放。在投放2龄蝎的同时,筛取2龄期的土元若虫也投放在饲养土上,数量为每平方米50克。蝎子栖息在瓦垛间隙的饲养土上,可放食盒或食盘,内撒与蝎子龄期相同的黄粉虫供蝎子主食。食盒长50厘米、宽5厘米、高1.2厘米。食盘可采用浅碟。每隔3~5日,将炒香的麦麸、花生饼等混合饲料加拌青菜,撒入食盒或食盘内,以维持黄粉虫的正常生存。其他饲养土表面上也要少撒,供土元取食,宁欠不余,做到土元将食料2天内吃光为度。这样不但可避免剩余饲料霉烂污染饲养土,而且土元在得不到充足食物时,会将幼蝎蜕下的皮和吃剩下的黄粉虫枯体吃掉,发挥了清洁环境的作用。

待蝎子进入5龄期,可清池换窝消毒一次。饲养池中的饲养土,用8目的筛网将士元筛出,用网筛分拣出5龄期以上的土元放进另一饲养池中集中饲养,待长为成虫后,可作为种源也可作为商品加工出售。筛出的饲养土在太阳下暴晒后添加新鲜饲养土,再用浓度为0.3%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拌和使用:分拣出的小土元如密度过小时,可增加2~3龄期的弱虫再投入蝎池内继续混养。

锯缘青蟹单品种混养


即青蟹分别与鱼、虾、贝、藻等单品种混养。

(1)青蟹与虱目鱼混养

青蟹的放养期为春季4~5月及秋季的11月,每亩的放养量为333~1333只。多在虱目鱼最后~次收获时~起捕捞,当11月收获时每只约重150~200 克,最大的可达250克。

(2)草虾与青蟹的混养
每亩放养1333尾左右的草虾时,可放养333~1333只左右的青蟹苗种。放养苗种的时间宜在草虾苗放养之后,因青蟹比草虾更偏于肉食性,若两者同时放养,则青蟹会吃掉小虾苗。草虾与青蟹的收捕期并不~致,又因同~批放养的青蟹成长情形比草虾更为参差不齐。青蟹通常系利用吊网内置饵料而诱捕,或利用养殖池注水之际,青蟹会溯水聚集于水闸附近的习性而捕之,草虾则大多利用投网捕获。

(3)青蟹与牡蛎混养

在浅海滩涂上养牡蛎时,在水泥或陶制的圆筒边钻10多个洞,放在滩涂上,利用圆筒外壁附养牡妨,筒内养青蟹,这种~举两得的养殖方法,既降低成本又增加收入,经济效益高。

(4)青蟹与江蓠混养

江蓠(Gracilaria)又称龙须菜,是生长在潮间带的红藻类之~,经济价值很高,含有25%以上的琼脂质,是制造琼脂的重要原料,我国北方和台湾称之为龙须菜,闽南称之为海面线,广东称为蚝菜、海菜、粉菜等。

青蟹与江蓠的混养,是把不同大小的幼蟹在江蓠池中养成为菜蟹、空母等商品蟹。

①青蟹幼蟹的放养

混养的青蟹可分为两种:~为壳宽 3厘米的幼蟹,~为壳宽6厘米,体重75~100克的幼蟹。在台湾省青蟹幼蟹的放养可分为三水,即头水在农历2月放养,二水在农历3月,三水在农历5月。各水放养青蟹苗每亩287只,头水苗因放养时水温尚低,~般养青蟹者尚未开始放养,故其价格较为便宜。

②投饵

青蟹的饵料~般以低值贝类或河蚶〈俗称〉和淡水螺等贝类为主。混养者甚少投饲下杂鱼,故水质不易变坏,所用的河蚶量为每天约60~80公斤。

③收获

头水青蟹在农历4月即可收成,其壳宽通常可达9~10.5厘米,二水青蟹在农历7月收成,此时收成的青蟹体是~年中最大型的,俗称白露青蟹,其中壳宽通常可达12~15厘米,三水青蟹则约在农历8~11月收成,此时水温已渐下降,尤其是俗称九降凤或寒露北风吹起之后,青蟹不再蜕壳,其成长即逐渐停顿,以致收获时体型参差不齐。

收成的雄蟹可分为俗称沙仔的上蟹、尚未交配过的中蟹及已交配过而壳红的下蟹等三级,因而其价格亦有高低。

已交配的雌蟹(即有母)亦依其体型大小而分为12厘米以上大型的,11.1厘米以上中型的及9.9厘米以上小型的,因而其售价亦有高低。 ~般青蟹养殖的存活率大约是20~30%。和龙须莱混养则普遍可达到50%。这和下列原因有密切的关系:

龙须莱可提供蟹苗隐藏的场所,还可减少互相残食的机会;所投的饵料都是活饵料。很少有五须虾发生的侵害。水质清澈,盐分维持在20~25。

河蟹塘虫多的原因、影响和处理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在最近的塘口服务工作中有不少养殖朋友反应塘子里的虫子起来了,密密麻麻的已经成团,在每年的前期,虫子不得不说也是一个影响比较大令人头疼的问题,对水的肥瘦,水草的长势和河蟹的生长都带来很大的影响。那么,对于虫子多我们应该怎样去应对呢?
首先,我们要了解虫子为何会在每年这个时候爆发?虫子爆发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1、从源头来看,外源水体中有大量虫子,进水时没有用密网挡住,导致虫子进入塘中,进行繁殖,最后导致爆发
2、进行移栽水草时,水草上面带有虫卵,在温度适宜的情况下,虫子就出现了,当然,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
3、老塘口不清塘或者不晒塘,虫卵在池塘底部或者防逃网上,老塘口底部有机质丰富,为虫子提供了丰富的营养
4、肥水时使用了大量的有机肥或者有机质肥水,给虫子带来丰富的营养
虫多有哪些影响?
1、虫子繁殖较快,池塘中的藻类是他们的天然饵料,时间一长,导致水体清瘦,肥水难肥
2、虫多会导致水体白浑,影响水体透明度,导致水草生长受到抑制,水草发黄,甚至发烂,萎缩
3、虫多消耗大量氧气,氨氮,亚硝酸盐随之也会上升,时间一长,极易引起河蟹的慢性中毒。
4、吃草虫会啃食水草的叶子和茎,失去净水能力,水草本身失去活力,甚至腐烂死亡
对于这类情况,要在前期就进行预防,避免不必要的损失。虽然今年的养殖已经开始一段时间,但是养殖大业不是一朝一夕就完成的事情,明年你可这样做!
1、进水时用密网罩在进水口,阻止虫子进入塘中
2、每年养殖结束后,清塘要彻底,晒塘,清淤工作要尽量做
3、肥水产品不要乱用,特别是粪肥等富含有机质的肥料。可以使用活肥配合卵囊藻进行肥水,肥水补藻两不误
虫子爆发后我们应该如何处理
1、物理方法,灯光诱捕,在塘中架灯光,安装水泵,水泵出水口套密网,方法有效但需要长期诱捕,比较繁琐,但是最为安全
2、化学方法,药物杀虫,选择时间在早晨六点钟左右,因为这时边口溶氧最高,虫子大都聚集在边口。使用喷雾器溜边杀虫,连续杀三天。此方法是比较保守的药物杀虫法,安全有效
杀虫的注意事项
1、杀虫避开蜕壳期,虽然虫多会影响河蟹生长以及翻倍率,但是在蜕壳期间杀虫对河蟹的影响会更大甚至导致蜕壳不遂或者死亡
2、杀虫后需要解毒
3、杀虫后一定要改底,大量虫子死掉后沉在塘底,本身虫子就富含高蛋白,在塘底发酵分解,很容易把水搞浓。

中华绒螯蟹混养模式的试验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sinensis)又称河蟹、大闸蟹、毛蟹,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名贵水产品,隶属于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甲壳纲(Crustacca)、十足目(Decapoda)、方蟹科(Grapsidae)、绒螯蟹属(Eriocheir),中华绒螯蟹分布十分广泛,在我国北起鸭绿江、南至珠江口均有其自然分布,另外在欧洲、美国也有少量的分布。中华绒螯蟹因其肉质细腻、鲜美、营养丰富、风味独特,深受市场欢迎,尤其是近些年来市场需求快速上升,河蟹养殖业已成为中国水产业中最具代表性和最有影响力的主导产业之一,其高效养殖无论对于内需的拉动还是外汇的创收都具有积极的意义。0.01)。蟹-虾-鲢鱼混养模式3个养殖池塘的河蟹回捕率分别为74.33%、78.54%、75.86%,3个池塘的平均回捕率为76.24%,蟹-虾-鳙鱼混养模式3个养殖池塘的河蟹回捕率分别为77.39%、77.01%、72.03%,3个池塘的平均回捕率为75.57%,两种混养模式下的河蟹回捕率差异不显著。蟹-虾-鲢鱼混养模式3个养殖池塘河蟹的平均产量为32.99kg,蟹-虾-鳙鱼混养模式3个养殖池塘河蟹的平均产量为30.59kg,前一种混养模式下的河蟹产量高于后一种混养模式下的河蟹产量且差异显著(P0.05)。在青虾的收获量方面,蟹-虾-鲢鱼混养模式3个养殖池塘青虾的平均产量为26.81kg,蟹-虾-鳙鱼混养模式3个养殖池塘青虾的平均产量为23.46kg,前一种混养模式下的青虾产量高于后一种混养模式下的青虾产量且差异显著(P0.05)。0.05),青虾的产量差异显著(P0.05)。②蟹-虾-鲢鱼混养模式下产出的河蟹均重显著高于蟹-虾-鳙鱼混养模式下产出的河蟹均重,前一种混养模式下产出的河蟹均重比后一种混养模式下产出的河蟹均重高8.84g,两种混养模式下产出的河蟹均重达到了极显著差异水平(P0.05)。③两种混养模式下的河蟹回捕率无显著性差异。④蟹-虾-鲢鱼混养模式的经济收益略高于蟹-虾-鳙鱼混养模式。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2896.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上一篇:巴克夏猪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