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东毕吸虫病的危害、症状、实验室检查与防治方法

感谢阅读《羊东毕吸虫病的危害、症状、实验室检查与防治方法》内容,养殖网yz023.com养羊致富频道小编在本频道收罗多篇优质内容供您阅读参考!我们也准备了优质的专题供您参考:土鸡的防治与饲养

1危害

羊发生东毕血吸虫病造成的危害程度与感染数量密切相关,如果发生重复感染会导致一只病羊体内存在几万条虫体。一般来说,雌虫每小时能够摄食大约30万个的红细胞,而雄虫每小时能够摄食大约3万个的红细胞,导致宿主发生严重极度贫血。另外,虫体的分泌物、排泄物以及死亡尸体或者崩解物,会随着静脉血液回流到肝脏时,导致血管栓塞,同时产生较多的有毒物质。此外,虫体在宿主体内不断移动过程中,会压迫机体,并产生穿透作用,导致组织器官受到不良刺激,引起肠壁微血管、肠黏膜出血以及静脉管炎。

2.流行病学

东毕吸虫生活史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如土壤、温度、水质、生物,化学等因素,其中水温和气温会造成最为严重的影响。这是由于在温度超过10℃,螺类开始恢复活动,毛蝴逐渐孵化,温度达到23~30℃螺体内寄生的东毕吸虫会出现繁殖旺盛期,温度降低到8~18℃,就会导致虫体繁殖和感染力逐渐降低。寒冷冬季,螺处于活动停止阶段,蛰伏过冬。虫卵、毛蝴及尾蝴具有较弱的抵抗外界环境的能力,使用低浓度的多种消毒药品以及化学药品都能够在短时间内将其杀死,如盐酸、硫酸铜、福尔马林、敌百虫、五氯酚钠等都能够在24h内将其杀死。虫卵对温度也非常敏感,存在于粪便中的虫卵在低于零下4℃温度下经过24h就会发生死亡,在-1—1℃温度下能够生存30天左右,在7~10℃温度下经过20天就会发生死亡。因此,气候寒冷的地区虫卵无法安全越冬。另外,年降雨量的多少和降雨时间的早晚也会密切影响该病的发生,通常降雨量越大、降雨时间越早,就会越早出现发病,且病情越严重。

该病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季节性,一般在每年的7月下旬到10月下旬容易出现急性病例,尤其是9月中旬到10月上旬达到高峰,而11月上旬到第二年2月中旬容易出现慢性病例,部分也会在第二年的3月、4月才出现发病。任何品种、年龄的羊均都能够感染该病,且成年羊的发病率要比幼年羊高,尤其是外地新引进的品种要比本地品种具有更高的发病率,且感染强度更大,同时感染后会表现出更加明显的临床症状,从而造成更加严重的危害。

3临床症状

慢性型。病羊体质消瘦,可视黏膜苍白,稍微发生黄染,部分下颔和腹下部发生水肿,被毛发生脱落,排出稀便,且其中混杂黏液或者血液,羔羊患病后发育停滞,母羊患病后出现不发情、不妊娠或者妊娠后流产的现象,机体贫血、逐渐衰竭,最终卧地发生死亡。

急性型。病羊体温明显升高,超过40℃,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呼吸加速,流出浆液性鼻汁,体质瘦弱无力,行走不稳,往往卧地不起,心音亢进,最终由于严重衰竭而发生死亡。

4实验室检查

粪便水洗沉淀法。取病羊徘出的新鲜粪便,一般5g即可,添加至少lOOmL清水,混合均匀,使用40~60目铜筛过滤,将滤液收集在三角烧杯中,室温条件下静置20~40min,完全沉淀后弃去上层液体,留下沉渣,再添加清水混合均匀,再次沉淀,经过多次操作,持续到上层液体完全透明后再吸取适量的沉渣进行检查,能够看到虫卵。

毛蚴孵化法。取病羊排出的新鲜粪便,添加清水中混合均匀,经过多次过滤,使粪渣置于恒温环境中孵化,分别在th、3h、5h进行1次观察,能够观察到云雾状的灰白色毛蚴,呈针尖大,且具有趋光性,呈稍微斜向或者水平的直线运动。

镜检。取病羊排出的新鲜粪便直接制成涂片进行镜检,能看到椭圆形虫卵,一端存在刺状突起,另一端存在附属物。

5防治措施

定期驱虫。羊群定期进行驱虫,不仅能够及时治疗病羊,避免大量发生死亡,还能够起到积极的预防作用。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结合春秋防疫,分别在每年4月中旬和11月中旬,使用复方吡喹酮等有效药物进行1次驱虫,确保将羊体内寄生的东毕吸虫完全杀死。如果当年降雨较多,可分别在8月中旬和9月下旬再进行1次驱虫。每次必须在特定的驱虫草场进行,注意确保高燥,不存在积水,避免对存在积水的草场造成污染。如果羊场条件允许,可定期采集羊只血样或者粪便检查是否存在东毕吸虫,从而确保及早发现及早进行驱虫,防止病原蔓延。

药物治疗。病羊可按每千克体重使用0.4mL5%吡喹酮注射液,一般采取1次多点肌肉注射即可,如果症状严重可经过3~5星期再次进行1次注射。另外,每只病羊也可静脉注射6~lOmLl.is%硝硫氰胺注射液1次,且实践表明用药1次就能够有效治疗该病。病羊还可按每千克体重使用0.2~0.3mL5%血防1号注射液,采取1次分多点肌肉注射,通常经过3天可见效,7天就能够减少死亡。

小编推荐

羊猝狙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 羊猝狙的实验室检查及其防控


羊猝狙由c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羊的一种传染病。以急性死亡、腹膜炎和溃疡性肠炎为特征。且主要是消化道和循环系统发生病理变化。该病通常在早春和秋冬季节容易发生,主要是危害1~2岁的绵羊,山羊发病较少,往往呈散发,给养羊业生产造成严重危害。下面一起具体来了解一下:羊猝狙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羊猝狙的实验室检查及其防控。

1、流行病学

C型魏氏梭菌是一种条件性致病菌,为梭状芽胞杆菌属,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如土壤、饲料、污水、粪便、食物以及人畜肠道等中都存在该菌。该菌在气候多变、潮湿等条件下,由于羊抵抗力减弱,容易引起发病。该病主要是绵羊容易感染,山羊也能够感染。任何品种、年龄和性别的羊都能够感染,其中6~24月龄的发病率相对较高。对于成年羊来说,通常是1—2岁比较容易出现发病。该病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一般在沼泽、地区低洼发生,往往呈地方性流行性。

2、临床症状

病羊一般当晚没有表现出任何症状,第二天清晨突然发现在圈舍内死亡。病程持续稍长的病羊,主要表现出离群独自呆立,腹胀、腹痛,舔食泥土或者其他异物。病羊体温通常不会升高,发病初期排出干小的粪球,临死前呈现肠鸣腹泻,排出水样粪便,呈黄褐色,有时混杂肠伪膜或者血丝。部分病羊卧地不起或者独自奔跑,且伴有神经症状,如头颈向后弯曲、磨牙、眼球转动、全身颤抖、四肢划动等。最终有泡沫从口、鼻流出,往往在昏迷中发生死亡。

3、剖检变化

对病死羊进行剖检,发现病变基本相同,即胸腹腔内不存在积液,肺脏充血、肿大,呈紫黑色,且弹性较差;心脏发紫,心耳肿大且呈紫黑色(正常时小而薄且呈红色);肝脏肿大、边缘纯圆,且质地变硬,切开后不会流出血液;胆囊缩小且比较空虚,紧贴在胆沟内;肾脏呈紫黑色;脾脏颜色正常,没有发生肿大;瘤胃含有大量气体,胃表面分布有清晰的紫红色血管,瓣胃缩小,且质地变硬;空肠和十二指肠黏膜发生严重充血,存在溃烂,部分肠段甚至会形成溃疡。在对整个脏器进行观察时,没有在表面上发现出血点,且血凝良好。

4、实验室检查

涂片镜检。在无菌条件下,取病程持续稍长时间死亡病羊的病变肝脏、脾脏以及淋巴结等作为病料,先后进行2次涂片,第1次涂片后进行美蓝染色,镜检能够在脾脏涂片上既能够看到单个分布的粗大杆菌,菌体两端钝圆,还能够观察到菌体具有荚膜;第2次涂片后进行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脾脏涂片上存在革兰氏阳性菌。

分离培养。取适量脾脏组织,剪碎分别在肝片肉汤、普通琼脂、葡萄糖鲜血琼脂平板培养基上接种,其中葡萄糖鲜血琼脂平板培养基接种后要先置于通过焦性没食子酸法创造的厌氧环境中,接着再同前两种培养基一起放在37℃的恒温箱中进行24h培养,然后取出对菌体生长特征进行观察。结果发现,肝片肉汤变得均匀混浊,且生成大量气体;普通琼脂上没有长出菌落;葡萄糖鲜血琼脂平板上长出圆形菌落,圆屋顶状隆起,呈灰色,边缘整齐,周围存在溶血环。

中和保护试验。取4支灭菌试管,分别进行编号,每管添加以上按1:100比例稀释的毒素1mL,再分别在前三个试管内依次添加1mLB、C、D型魏氏梭菌抗毒素,而最后一个试管内添加1mL生理盐水作为对照。接着将试管都放在37℃的恒温箱进行40min中和反应,然后取出,最后每个试管内的液体分别给2只健康小白鼠进行尾静脉注射,每只用量为0.4mL,结果只有添加C型魏氏梭菌抗毒素的小白鼠存活,而其他小白鼠都发生死亡,从而表明病菌为C型魏氏梭菌。

5、防控措施

免疫预防。羊群每年适时使用羊三联(羊猝狙、羊快疫、羊肠毒血症)或者四联(羊猝狙、羊快疫、羔羊痢疾、羊肠毒血症)疫苗进行免疫接种,特别是羊群进行转群或者进入换季草场前的至少2周接种疫苗,能够有效预防发病。

加强饲养管理。由于该菌在自然界中分部广泛,因此羊群必须适当加强饲养管理,同时确保饲养环境卫生良好。特别是初春时节,羊群禁食饲喂过多带有冰雪的草或者青草,且控制谷物饲料的喂量,尽量避免引发疾病的因素。

药物治疗。羊群中出现异常现象的羊要立即挑出,并单独隔离,病死羊必须采取销毁等无害化处理。同时,圈舍粪便要立即清除干净,并使用0.1%的百毒杀溶液对羊舍以及饲养用具进行严格的消毒。对于没有发病的羊,可使用“羊猝狙、羊快疫、羔羊痢疾、羊肠毒血症”四联菌苗进行紧急接种免疫。由于该病病程持续时间较短,通常无法及时采取治疗就已经发生死亡。对于病程持续时间稍长的病原,可选择使用C型魏氏梭菌抗血清进行治疗,或者使用磺胺类药物及抗生素,并配合采取镇静、强心等对症治疗,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例如,整个发病羊群即健康羊和病原都使用盐酸克林霉素注射液和复方磺胺-6-甲氧嘧啶混悬注射液进行治疗,其中前者按体重肌肉注射0.10一0.15mL/kg,后者按体重肌肉注射0.05~0.10mL/kg,每天2次,连用4天。

1、病原学
病原为c型产气荚膜梭菌。
2、流行病学
本病主要侵害绵羊,也感染山羊,不分年龄、品种、性别均可感染,但以6个月至2岁的羊发病最高。
被本菌污染的牧草、饲料和饮水都是传染源。病菌随着动物采食和饮水经口进人消化道,在肠道中生长繁殖并产生毒素,致使动物形成毒血症而死亡。
3、临床症状
病羊病程很短,一般无临床表现即急性死亡。有的可见突然无神,侧身卧地,剧烈痉挛,咬牙,眼球突出,惊厥而死。
4、病理变化
病变主要见于消化道和循环系统。第四胃、肠道发炎,小肠溃疡,大肠壁血管怒张、出血。心包、胸腔、腹腔积液,心外膜有出血点,肾变性。
5、诊断
5.1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一步做实验室诊断。
5.2实验室诊断
病原检查:肠内容物触片镜检、细菌分离鉴定、毒素检查。
5.3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快疫、羊肠毒血症、黑疫和炭疽鉴别。
6、防治
可用疫苗免疫预防本病。由于病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应加强饲养管理,保持好环境卫生。尽可能避免诱发疾病的因素如饲料突变,切忌多食谷物尤其是初春时不能多喂青草和带有冰雪的饲草。放牧时尽可能选择高坡地,不到低洼地。
一旦发生疫情,首先应用疫苗进行紧急免疫。急速转移牧地,少给青饲料,多喂粗饲料。

羊口疮的临床症状 羊口疮的实验室诊断及防控措施


羊口疮,又称为羊传染性脓疱,是由病毒引起的绵羊和山羊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以口唇、舌、鼻、乳房等部位形成丘疹、水疱、脓疱和结成疣状结痂为特征。不同地区分离的病毒抗原性不完全一致。羊口疮的产生传播时间并没有什么限制,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发生,羊口疮传播速度较快且范围较广的时间段一般在春夏季,因此这两个季节羊口疮十分泛滥,并且在世界各地都有较广的发病率,给当地的养羊业带来较大的损失。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羊口疮的临床症状羊口疮的实验室诊断及防控措施。

1、病原特性

羊口疮病毒颗粒大小在260nm×160nm左右,呈砖形、锥形、椭圆形等,外面包裹有螺旋状结构,还包裹囊膜。羊口疮病毒具有顽强生命力,能够在干燥的低温环境中存活非常长的时间,甚至在常温下也能够存活长达15年之久。据报道,病毒放入温度为4℃的so%甘油生理盐水,能够持续1年具有感染力。但是,该病毒对高温、氯仿、甲苯和苯都非常敏感。例如,病猪在60℃的温度下,经过30min左右就可被杀死。病毒使用20%热草木灰溶液、10%石灰乳、2%的氢氧化钠溶液、1%醋酸处理,一般在5min以内就会被杀死。

2、临床症状

羔羊患病后体温基本保持正常,懒动喜卧,精神萎靡,独自在墙角呆立,被毛粗糙。典型病羊在开始时会在牙龈形成小红斑,经过2~3天逐渐变得红肿,最终形成溃疡,甚至口腔舌部和上下颚黏膜都存在大小不同的红色溃疡面,然后整个牙龈明显肿大外翻,如同桑葚状,口角不停流涎,采食量明显减少。如果没有及时进行治疗,机体会日渐消瘦,最终由于衰竭或者继发肺炎而发生死亡。有些病羊还会在口角、唇、鼻等部位皮肤上散布出现小红斑,之后逐渐变成结节,呈米粒大小,接着变成水疱,发生破溃后会形成棕色或者黄色硬痂。症状较轻时,硬痂会自然脱落,几天之后就能够长出新的组织,症状严重时患处痂垢会日渐扩大、增厚,并彼此融合,甚至由于继发感染而形成脓疱,有时甚至会蔓延至整个唇周围以及耳廓、额面等部位,大面积发生龟裂,且容易出血形成污秽的痂垢。部分病羊的背部皮肤和尾巴上也会形成硬痂,而部分只有口腔周围发生病变。

3、实验室诊断

病料处理。取自然发病羊口唇处的痂块用无菌生理盐水进行3次漂洗,接着将其剪碎、研磨,并按1:10比例添加无菌生理盐水制成悬液,再按每毫升添加2000万IU青霉素、2000万IU链霉素,放在4℃冰箱过夜处理,在3000r/min的速度下进行10min离心,取上清液检查细菌,呈阴性后放在-18℃冰箱内储存备用。

病毒接种细胞。取培养成致密单层的犊牛睾丸原代细胞,将培养瓶中的营养液弃去,使用维持液对细胞层进行1次轻洗,然后添加1mL病料上清液,放在37℃温度下进行1h吸附,该过程中每10min摇动1次培养瓶。然后吸去卜清液,再每瓶添加10mL维持液继续进行培养,在细胞出现超过75%的CPE时收毒,并连续进行3次传代。再继续进行48h培养,逐渐出现稳定的CPE。细胞主要病变是团聚、变圆,最终发生脱落。

病理组织学和电镜观察。取病羊口、唇处的病料,按常规操作进行脱水、石蜡包埋,制成切片后使用包涵体及HE进行染色,然后放在显微镜下检查。同时,取另外1份病料使用锇酸和戊二醛进行固定,按常规操作制成超薄切片,再使用柠檬酸铅和醋酸双氧铀进行双重染色,然后使用透射电镜进行观察。结果发现表皮细胞核出现明显的浓缩,胞浆存在空泡,有些空泡化的细胞内还会存在质地均匀的嗜伊红团块;有些变性细胞胞浆内会存在近似圆形或者圆形的嗜伊红小体,大小接近正常细胞核,如同胞浆包涵体。在电镜下能看到大量包裹有囊膜的椭圆形病毒颗粒,大小约为225nm×125nm,且表面存在条索状、管状结构。

4、防控措施

对症治疗。如果病羊舌面、口腔等处形成溃疡,可先在患处使用3%双氧水、0.5%高锰酸钾溶液或者10%生理盐水进行多次冲洗,干净后再涂擦醋酸或者5%碘甘油,也可涂擦添加有少量碳的龙胆紫。如果病羊溃疡面存在结痂,要先剥去患处结痂,然后进行冲洗、涂药,每天2~3次,连续使用4~6天。如果病羊症状严重,体温明显升高,可肌肉注射抗菌素和清热解毒药,如青霉素、抗毒冰针等,避免出现继发感染。

辅助治疗。病羊可内服中草药,如取10g苦参根、10g龙胆草,加水煎煮后给其灌服,每天3次,连续使用4~6天,同时取白杨树皮、桃树皮煎汤,对患处进行清洗,连续使用4~6天,最后涂抹土霉素软膏或者上述提到的药物,直到症状完全消除。

加强饲养管理。禁止从疫区购买羊以及畜产品,到场后还要进行2~3周的隔离检疫,对蹄部进行多次彻底消毒。羊群禁止在有刺植物的草场进行放牧或者饲喂带刺的饲草。羊群适时增加饲喂一定量的食盐,避免啃墙、啃土而损伤皮肤或者黏膜。另外,羔羊在7~25日龄开始出牙,此时往往喜欢舔食异物,容易损伤口腔黏膜,为此要确保羔羊圈舍足够干燥,铺有柔软的清洁垫草,同时补喂一定量的食盐,避免损伤口腔黏膜。羊棚和饲养工具要定期进行消毒,可选择使用10%石灰乳、20%草木灰、百毒杀、2%氢氧化钠等。

羊口疮的预防及治疗措施
本病多发于3~6月龄的羔羊,常呈群发性,疫区的成年羊多有一定的抵抗力。现将其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一、预防措施
1、在本病流行地区,可使用与当地流行毒株相同的弱毒疫苗株作免疫接种。我国甘肃省畜牧兽医研究所通过犊牛睾丸细胞连续传代的方法,育成的弱毒株制成冻干活疫苗,适用于各种年龄的绵羊、山羊下唇粘膜划痕接种,每头接种量0.2毫升,亦可于股内侧皮肤划痕接种,免疫期3个月,野外大面积使用时,保护率达80%以上。此外,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用相同方法,也研制成功弱毒疫苗。使用时作口唇粘膜内注射或初生羔股内侧皮下划痕接种,接种量均为0.2毫升,免疫期可达5个月,攻毒保护率达3/4以上。有资料报道,兰州生物药厂生产的细胞弱毒苗,保护期可达18个月,使用时作唇粘膜下接种,每只羊0.2毫升,15天后产生免疫力,怀孕母羊于产前30天或15天接种,新生羔可从母体初乳中获得高水平的抗体。
2、在本病流行区还可采集自然发病羊痂皮,经研磨后用50%的甘油盐水缓冲液制成1%的病毒液,在健羊的尾根无毛处作划痕接种,经7天左右接种处发生炎症或脓疱性病变,随后结痂,数周后痂皮脱落,此法免疫可产生持久的免疫力。母羊接种应在分娩前3~4周完成。本法有散毒危险,因而仅限于疫区采用。
二、治疗措施
现将近几年来报道的成功治疗方法摘录几则如下:
1、哈拉(旱獭)油1千克溶化后与300克敌百虫混拌均匀,涂擦患部,经1天即可痊愈,用此法曾治疗12000多只羊,全部治愈。
2、病毒唑(三氯唑核苷注射液)100毫克/毫升、地塞米松注射液5毫克/毫升,按2:1混合肌注,成年羊3毫升,羔羊减半或2毫升;局部用碘甘油或龙胆紫涂擦。一般用药2~3天,效果较好,治愈率高。严重病例要配合每天使用青、链霉素2次。
3、用消毒外科剪和摄子去掉患羊痂皮、脓疱皮,用强力消毒灵溶液消毒创面后,将冰硼散粉末(冰片50克、硼砂500克、元明粉500克、朱砂30克,研末,混匀)兑水调成糊状,涂沫患部,隔日涂药1次,连用2~3次,治疗7~10天,至患部痂皮或结痂脱落,共治疗28例,全部治愈。辅助措施,将病羊隔离饲养,用1克/升强力消毒灵作羊圈舍、场地、环境消毒,每天2次,直至病羊痊愈为止。
4.创面可选用以下药物涂擦:2%龙胆紫,或3%碘酊甘油(碘3g、碘化钾5g、75%酒精10ml溶解后加甘油10ml)或碘松石合剂(碘酊1份、松馏油1份、石蜡油1份)。每日2次,连用3天。磺胺类药物粉剂撒布创面。或用淡盐水冲洗溃疡面后吹撒冰硼散(冰片15g、硼砂150g、芒硝18g、研为细末)每天2次,2天后溃疡面上长出新的肉芽组织,此法疗效很好。混合感染时要配合磺胺药和抗生素消炎、补液等措施。
5.清除痂垢后,创面先用0.1%高锰酸钾水洗,再用下列药物涂擦:①3%碘酊、松榴油、石蜡油(1∶2∶2)合剂,调匀后使用。②呋喃西林、鱼石脂软膏(1∶4);③碘甘油(7%碘酊70ml、加无水甘油30ml),均按每日1次,连续7天,隔3天再进行下一疗程。
6.也可以下列中药涂敷溃疡面:①白芨粉、植物油、冰片(10∶5∶1)合剂,调匀;②人中白、人工牛黄、青黛、冰片、石膏、儿茶等份,共为末;③青黛9g、黄柏9g、黄连6g、桔梗6g、儿茶6g、薄荷3g为末;④口疾灵:用青黛、黄柏、地丁、枯矾、百药煎等十余味药研成细末,以水调成糊状。⑤儿茶15g、枯盐12g、人中白9g、川莲9g、飞矾9g、青黛6g共为细末涂敷或喷入口腔;上述药物每天涂敷1~2次。用浸蘸50g/L硫酸铜水溶液的棉花擦掉硬痂,然后在患处涂上碘甘油(50g/L碘酒100mL、甘油100ml)。
7.蹄部洗净后用50mL福尔马林溶液浸泡2分钟,每天1次,连续用药2天,如未愈,隔1周再浸泡治疗。经上述治疗一周,症状明显减轻,2个疗程即可治愈。污染的垫草要烧毁,器具要消毒,例如20g/L氢氧化钠、100g/L石灰水或200g/L热草木灰水等。蹄部还可用10%的氧化锌或硫酸锌或5%福尔马林浸泡,再用10%的氯霉素溶液于酒精或丙二醇内涂搽,也可用土霉素或多粘菌素软膏涂擦。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5199.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