绒螯蟹属4个蟹种的鉴别

绒螯蟹属
额平直,有4个锐齿;额宽小于头胸甲宽度的一半;第一触角横卧,第二触角直立;第三颚足长节的长度等于其宽度等。4种绒螯蟹在我国均有分布,其中中华绒螯蟹分布最广,从北方的渤海到南方的南海的辽阔海滩、河口均有分布,特别盛产于长江流域。日本绒螯蟹主要分布于福建、广东、台湾等省东南沿海一带。直额绒螯蟹仅见于广东、台湾等省的半咸水水域及泥滩。狭额绒螯蟹分布在辽宁、广东、台湾等省的海岸。4种绒螯蟹中,只有中华绒螯蟹有较高的养殖价值,养殖生产者在选购蟹种时,一定要认真鉴别。
中华绒螯蟹鉴别额宽,有4个尖锐的额齿,形成3个缺刻,居中的一个缺刻较两边的更深;额后有6个突起,前侧缘有4个齿,第四齿小而明显;4对步足长节末端处均有一刺,腕节与前节背面均有刚毛(见图)。
日本绒螯蟹鉴别4个额齿的中间2个比较钝圆,左右旁侧的额齿比较尖锐;前侧缘有4个齿,第四齿发育不完全,只留有痕迹,有时则变为小刺;螯足的长节腹缘有刚毛,前节长有密而厚的绒毛,一直扩展到腕节的末端及两指的基部,两指的内侧较钝;步足的长步前缘、腕节前缘和前节的前后缘都长有刚毛,指节的前后缘亦有较短的刚毛(见图)。
直额绒螯蟹鉴别额齿不明显,肝区表面下凹;前侧缘比较直,有4个齿,第4齿发育不全;螯足短,仅外表有毛,内侧表面无毛;指节有槽,切断缘有7~8个刺状齿;步足长节前缘有毛,后缘也有毛,腕节、前节及指节仅有黑色绒状细毛,无长毛;指节比前节短(见图)。
狭额绒螯蟹鉴别额较窄,额齿不太明显;前侧缘只有3个齿,第一齿最大,第二齿最小;第三对颚足瘦而窄,两颚足之间的空隙较大;螯足长节内侧末半部有软毛,前节外侧有些细微颗粒,有一条颗粒隆线延伸到不动指未端,雌蟹更为明显,内侧及两指基部内侧有绒毛;步足瘦长,各对步足前后缘都具刚毛,第二对步足前节和指节的背面各有一列较长的刚毛(见图)。YZ023.Com>

相关知识

中华绒螯蟹蟹种培育条件



蟹种培育是指把幼蟹,从1.5万~2万只/千克养成每只5~10克体重的蟹种。这样的蟹种进行商品蟹养殖,成活率才能得到保证。
蟹种培育阶段培育有3个特点,一是蜕壳次数多;二是个体生长快;三是个体差异明显。所以可以采取分级放养培育的方法。这个阶段一般需养殖30天左右,幼蟹就可长成5~10克的蟹种。
蟹种培育的水源条件与仔蟹培育要求相同,水温适宜为15~30℃,最佳22~25℃。溶氧大于5毫克/升。pH值适宜为7.5~8.5,透明度适宜为30厘米以上。池塘可在500~3000平方米,水深1~1.5米,以东西向长、南北向短的长方形培育池为宜,根据需要设置增氧设施。培育池要除去过多的淤泥,塘外防逃墙要求高0.6米以上。仔蟹下塘前15天用生石灰溶水后全池泼洒,生石灰用量为150千克/亩。蟹苗下塘前作水草移植或用丝网沿塘边处拦一圈投放水草,如用凤眼莲、苦草、金鱼藻、水花生或其他沉、浮水植物。拦放面至少为培育池面积的1/3,为蟹苗蜕壳栖息提供附着物和隐蔽物。
仔蟹质量要求大小、规格均匀,附肢齐全,无病无损伤,体质要健壮。不可放软壳仔蟹,以免受损失。
培育养殖中饲料的质量,应符合GB13078《饲料卫生标准》和NY5072《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的规定。要新鲜适口,严禁投喂腐败变质的饲料。除了投喂配合饲料,还可以投喂野杂鱼、螺、蚌、浮萍、豆腐、豆渣、豆饼、水花生、苦草等。

中华绒螯蟹蟹苗蟹种的定义


我国天然蟹苗的分布,北到辽宁鸭绿江,南到广州雷州半岛,都有分布。主要产地有辽宁的辽河口、江苏的长江口、浙江的钱塘江、瓯江口以及福建的闽江口。以长江口数量最多,每年蟹苗的发苗期在5月下旬至6月底,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每年苗汛产量波动较大,尤其是近几年来,由于受到工业污染,过度捕捞产卵亲蟹等因素的影响,使天然蟹苗产量发生很大变化,有的产苗地已形不成汛期,有的产量增加了。如近几年长江口蟹苗产量很少,而瓯江口蟹苗年产量保持30006000公斤。

(1)蟹苗:指自受精卵胚胎发育孵出的第一期蚤状幼体起,经3040天五次蜕皮变为大眼幼体,称为蟹苗。

(2)幼蟹和蟹种:习惯上统称幼蟹,但严格来说,大眼幼体经一次蜕壳后的个体即成幼蟹,但先后经20天左右培育,已蜕壳23次,这时可称为幼蟹.再经几个月培育,又蜕壳57次,这称为蟹种或一龄蟹,俗称扣蟹或铜钱蟹。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5197.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