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母猪繁殖性能下降的原因及防治的方法

母猪繁殖性能是决定养猪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和基础,。现阶段规模化养猪场经过严格的选种和选育,种猪的生产性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是每到夏季,由于高温及其他各种因素影响,导致母猪采食量下降、泌乳量减少、仔猪腹泻率上升、成活率下降、母猪子宫炎、乳房炎、无乳综合征的发病率上升,配种率下降、死胎率上升、产仔数减少。提高母猪繁殖率、仔猪成活率和仔猪断奶重。下面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夏季母猪繁殖性能下降的原因及防治的方法。

1、原因分析

内分泌因素。当环境温度超过35℃,母猪的脑垂体会受到刺激,影响了其促性腺激素的释放,因此母猪的发情和排卵受到了影响。根据相关报道,母猪在持续的高热环境下,会出现应激性,导致其卵巢机能紊乱,严重的还会出现卵巢囊肿症状。

营养因素。夏季因为高温持续,母猪无法良好的散热,导致其食欲不振,在哺乳期体重减弱明显,出现了不规则发情和排卵,影响配种工作,出现死胎和弱胎的概率也比较高。高温的时候,因为饲料中维生素不稳定,脂溶性维生素A、E在30℃以上的环境中,会快速流失,母猪的繁殖活动受到影响。

公猪因素。公猪精液活性也受到了温度的影响,环境温度过高,其精液的活力会不足以实现配种需求。夏季猪舍的温度普遍是38~40℃,公猪因为温度过高,性欲降低,精液质量不高,母猪的受孕就会受到较大的影响,直接导致受胎率降低。

霉菌毒素因素。高温环境中饲料霉变概率较高,母猪会因为采食变质的饲料导致其食欲不佳。不仅如此,霉菌还具有毒素效应,食用了霉变的饲料后,母猪的生产会受到较大的影响,出现流产、死胎等的概率也比较高,影响繁殖性能。

疾病因素。夏季高温环境中微生物的活动频繁,繁殖比较快,母猪产后发生无乳综合征的几率也比较高,还可能会患有子宫内膜炎,加上夏季是流行病的高发季节,蚊虫孳生,增加疾病的流行性,很多的前2胎青年母猪更是会受到影响,容易发生疾病。

2、综合防制

改善饲养管理。使用相关设施让饮水器内的水有一定的流量,给母猪提供洁净的饮用水,水温保持在10℃左右。夏季需要早晚驱赶公猪和母猪,驱赶时间大约为1小时。早晚气温相对较低的时候,进行饲喂,最好是给其提供湿料,增加喂食次数,在晚上的时候增加1次。母猪的膘情控制好,对于存在生育繁殖缺陷的种猪和母猪进行筛选。配种时间选择上午8点前和下午6点后。注意保持猪舍的卫生,每天进行清洁和消毒,保持良好的环境。

把好种猪营养关。调整日粮营养,保证适宜的营养水平,夏季种猪消耗增加,营养摄入减少。因此,进入夏秋高温季节应提高日粮中能量、蛋白质(特别是赖氨酸)、维生素的水平。种公猪饲料蛋白质应在16.0%以上,空怀母猪饲料蛋白质在14.5%以上。同时添加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A、C、E的供给量,除正常供给量外,在每吨日粮中应额外添加维生素A、E各40~50克。

做好夏季防暑降温工作。种猪舍最适温度如下,配种舍12~15℃,妊娠舍18℃,哺乳舍18~22℃。夏季温度比较高,为了能够让猪舍的温度达到繁殖的标准,需要在猪舍内设置喷淋设备以及通风设备,让猪舍可以通过喷淋和通风来降低温度,确保其温度符合繁殖需求。滴水、屋顶洒水等方式均能降低环境温度,使用风扇时要注意,如果温度超过35℃,那么仅依靠风扇也起不到降低温度的作用,可以使用湿帘,有条件的配置空调,让温度得到降低,种猪舍安装空调虽然会成本增加,但是效果突出。

定期检查精液品质。做好公猪饲养管理工作,对于种猪的精液进行检查,有问题的应该要进行筛选。如果公猪的精液比较少,畸形率高,可以调整饲养,先暂停配种,经过5星期的改善后,再进行检查,如果仍然没有得到改善,可以选择替换种猪。

药物保健。生产母猪在产前1~2星期、后备母猪在配种前用药物进行驱虫,每33千克体重肌肉注射“通灭”(主要成分为多拉菌素)1毫升。做好细小病毒、乙型脑炎、伪狂犬病等疾病的免疫注射工作。由于夏季高温期母猪无乳综合征发病率高,可以在产前、产后各1星期以及断奶、配种期间的每吨饲料中添加利高霉素1千克和中药鱼腥草5千克,或在母猪分娩时每头肌肉注射“得米先”(主要成分为长效土霉素)10毫升,控制产后感染,用来预防乳房炎、子宫炎、无乳综合征。在公、母猪每吨饲料中添加霉菌毒素吸附剂“霉卫宝”(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三氧化铝、氧化亚铁)2千克。通过激素调整,增加泌乳量,提高仔猪的断奶重,缩短母猪断奶后到配种的时间间隔,增加下胎母猪的产仔率。

夏季母猪繁殖性能下降的原因及其防治
随着夏季气温升高,陆续接到客户反映母猪产后不发情、返情、产仔数明显减少,死胎弱胎增多等繁殖性能下降的咨询。针对这一情况我们进行了原因分析并提供了有效的防治措施供养殖户朋友们参考。
(一)分析原因
1、营养性原因
(1)夏季气温高,母猪散热困难,采食量减少,相对应母猪繁殖所需营养物质摄入量不足,出现营养缺乏,导致不规律的发情和排卵,影响配种和受孕,出现死胎和弱胎。
(2)夏季饲料中维生素稳定性差,特别是脂溶性维生素A、E在环境温度超过30℃时失效更快。维生素A、E是维持正常繁殖活动最基本、最重要的维生素,饲料存放不当或者存放时间过长导致维生素A、E失效,以致于繁殖母猪VA、VE缺乏或不足,是导致母猪乏情、受胎率低、胚胎发育异常等繁殖障碍的基本原因。
(3)夏季青绿饲料缺乏或不足、饮水不充足、饲料调配不合理导致母猪便秘,影响采食量和正常的繁殖活动。
2、环境温度
公猪精液的活力与环境温度呈负相关,环境温度越高,精液的活力越低。夏季猪舍温度高达38~40℃,甚至更高,导致公猪性欲下降,精液变的稀薄,死精弱精数增多,精液的活力明显下降,这一原因是夏季母猪受胎率低的最直接原因。
3、运动不足
鸡舍窄小,无活动场地,运动不足会导致母猪后肢乏力,直接影响受胎率。公猪运动过少,精液活力下降,使母猪的受胎率降低。
4、疾病原因
夏季由蚊蝇传播的流行性乙型脑炎,在该季节多发,公猪受感染后,主要表现为睾丸炎,性机能减退,精液质量下降,母猪表现为配种困难、流产、死胎等。
5、公猪使用不当
夏季高温,由于种公猪体重大,热应激很明显,如果在白天配种,对公猪损伤较大,导致部分公猪短期内不能使用,从而加大其他公猪的使用频率,公猪使用过频,精液质量必然下降,从而影响到母猪的受胎率。
(二)防治措施
1、夏季适当补充青绿饲料:每头种畜每天供给2公斤以上青饲料,以补充维生素不足,并供给母猪充足、清凉、清洁的饮水。
2、调整种猪日粮:提高种畜饲料蛋白质水平,适当提高母猪饲料中麸皮用量,防止母猪便秘发生,增大VA、VE用量。本公司在夏季来临之际母猪预混料中VA、VE的用量已增加了20%。如果母猪应激严重也可额外加入适量的种猪专用多维,效果会更好。
3、搞好防暑降温工作:种猪舍在夏季应安装通风降温或喷淋降温设备,在饲料中添加小苏打0.2%~0.5%,或VC粉200~500克/吨,可起到防暑降温作用。
4、合理利用种畜:严格控制配种频率,种公猪在夏季每周配种不超过5次,选择合理的配种时间,将传统的夏季早晚配种改为晚上12点,实践证明夏季深夜配种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能明显提高受胎率10%。
5、做好种畜保健工作,除对种畜做好常规的免疫外,每年还应做好乙型脑炎疫苗注射,并且每月使用一次亚硒酸钠维生素E注射液,能提高公猪精液活力和配种能力。

相关推荐

夏季高温对公猪繁殖性能的影响解决方法


1夏季高温对公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在夏季高温环境下,公猪常会发生热应激,如果公猪长期处于热应激状态下,对公猪的生产性能将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当环境温度高于37℃,种公猪深部体温超过40℃,并且持续的时间超过1周时,对公猪生产性能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公猪的睾丸温度升高,精液的质量明显的下降,精液中的精子数量少,采精量有所下降,精子的活力低,并且精子在体外的存活时间短,不利于精子的保存。当公猪长期处于热应激的生活环境时,采食量降低,机体的营养水平下降,导致氨基酸和维生素的不足,影响精子的生成,同时还会导致精子发育不良,增加精子的畸形率,睾丸的生精功能也会受到损坏而发生生精障碍,缩短了种公猪的使用年限和利用价值。严重者可导致种公猪睾丸永久性的丧失生精机能。

2.减小热应激的措施

为了避免夏季产生热应激,在建设猪舍时要根据地理位置,合理的设计猪舍的位置,要选择地形宽敞,通风良好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到猪舍内。在猪舍的四周种植绿化带,减少水泥地面的占用面积,绿化带起到净化空气、吸热和遮阴的作用。在猪舍的上部可以安装隔热材料,起到隔热的效果,如果是半开放式的猪舍,在夏季可搭遮阴棚,防止阳光直射,降低猪舍地面温度和环境温度。

在夏季要注意做好猪舍内的通风工作。可以采取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的方式,可将舍内的浊气排出并带走舍内的热量。猪舍内可以安装喷淋设施,在夏季环境温度过高时,特别是在中午时,可以每隔30min对猪舍进行喷雾,在喷雾时打开风扇,可以有效的降低舍内环境的温度。

3缓解热应激的营养调控措施

提高公猪日粮的浓度,特别是能量、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水平。在高温环境下猪的采食量下降,体内的产热增加,这使猪的能量摄入量明显不足,通过在饲料中添加脂肪的方式来提高能量的浓度对于产生热应激的公猪非常的有利,可以明显的缓解热应激。

公猪日粮中的蛋白质水平和赖氨酸是影响公猪繁殖性能的关键性因素,在热应激下,公猪对蛋白质的需求量上升,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粗蛋白的摄入量过高会使公猪感到更热,所以在炎热的夏季,应该给公猪提供优质的蛋白质饲料并补充必须氨基酸。一般选用的蛋白质饲料是鱼粉。

在饲料和饮水中添加维生素C可以缓解热应激,在公猪发生热应激时,皮质类固醇的量会增加,其合成需要维生素C的参与,而且维生素C是合成肉毒碱(肌肉的能量供应中的一种代谢因子)所必须的,而公猪在热应激下通过呼吸消耗大量的能量,并且维生素C的添加可以维持公猪较高的采食量,从而保证了公猪的营养供给。维生素E在抗热应激的方面也有一定的作用,添加维生素E可以刺激免疫器官,增强免疫力,对提高抗应激能力起到一定的作用。

碳酸氢钠可以调节血液和肌肉的酸碱平衡,具有抗应激作用,还起到溶解黏液、健胃、抑酸和增进食欲的作用。作为血液和组织中的缓冲物质可以减缓呼吸性碱中毒,碳酸氢钠的添加量一般为0.5%,可以有效的克服公猪热应激导致的生产性能受阻的现象。

4夏季高温环境下的饲养管理

在夏季高温的环境下,增加种公猪的饮水量,保证种公猪充足的饮用水也是有效防暑的措施之一,可以保障由于散热导致的水分流失,还可以使消化道内的温度降低,所饮用的水最好是流动并且清凉的水,确保不发生断水的现象。在种公猪的饲料供应上要防止夏季饲料的发霉、变质,猪对霉变的饲料表现的非常敏感,在高温高湿的季节,饲料的保存尤其重要,在饲喂新料之前工作人员要将料槽内的残留饲料清理干净,避免公猪采食变质饲料。

公猪在夏季的采食量受到了影响,因此要进行科学合理的饲喂,调整饲喂时间、次数及方式。一般生产上,夏季常在早上提前饲喂,下午推后饲喂,并适当的增加饲喂的次数,将干料更换为湿拌料,以增加猪的采食量。在炎热的夏季,还可以每天适量的投放青饲料,可以提高公猪的食欲和抵抗热应激的能力。

公猪需要适当的运动以增强体质,在夏季可以将公猪的运动时间控制在清晨或傍晚比较凉爽的时间段,在阴凉天气延长运动时间,炎热天气缩短运动时间。并将公猪的采精和配种时间安排在凉爽的时间段,以提高配种率。

当舍内温度过高时可用水管直接冲洗猪体,使猪体表面降温散热,冲洗工作要安排在进食前,饲喂后的30min内不能进行冲洗,以防发生血管收缩引起休克。在夏季高温且高湿的环境下,极易使病原菌大量的繁殖,从而增加了公猪感染疾病的机率,因此在夏季应做好消毒工作,定期对猪舍内外环境进行清理和消毒工作,及时清除舍内的污物,保证舍内的环境卫生,减少疾病的发生。

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因素以及其解决的措施


养猪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母猪的繁殖效率,随着养猪业的大力发展,国外优良品种的不断引进和推广利用,规模化集约化猪场的建立,母猪繁殖障碍问题表现的越来越突出,其严重制约着养猪业的再生产及饲养成本的降低。目前,母猪繁殖障碍问题已经成为提高养猪业经济效益的瓶颈。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因素以及其解决的措施。

1、影响因素

公猪方面。公猪方面影响母猪繁殖性能的主要因素是公猪精液质量不佳造成的,而引起公猪质量较差的主要原因包括对公猪的饲养管理不当,如营养不良或者营养过剩,养殖环境恶劣,饲养管理粗放等导致公猪生产的精液质量不良。另一个引起公猪精液质量差的原因是精液的生产不规范,目前对母猪配种多采取人工授精的方法,需要采集精液后进行检测和稀释,如果精液采集不规范,或者对采集到的精液没有经过镜检,稀释的程序不合理等会影响到精液的品质;精液在稀释后需要进行保存,如果保存不当极易影响到精液的质量,另外,如果选择外购精液配种的情况下,运输不当,如在夏季或者冬季没有做好降温和保温的工作会导致精子活力下降,甚至死亡。在运动过程中精液受到剧烈的震荡也会导致精子活力下降,死亡数量增多。

母猪方面。母猪方面的因素主要是指对母猪的饲养管理不当,首先母猪的营养是否合理不但关系到母猪的生长发育,还关系到母猪的繁殖性能,如果母猪饲喂过量,精料的饲喂量过多,会引母猪的体况过肥,影响健康卵子的生成和排卵。还会导致基础的能量代谢旺盛,而引起内分泌失调,会使子宫内环境发生改变,从而使受精卵的着床受到阻碍。而如果在精料的饲喂量较少的情况下,则会导致母猪的营养不足,生长发育受阻,与繁殖相关的器官发育不良,易导致母猪不孕,即使成功受孕也会影响到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导致流产、早产、弱仔、死胎的几率增加。对母猪的管理不当,如饲喂发生霉变、有毒的饲料,会导致母猪中毒,影响妊娠结果。对母猪管理粗放、卫生条件较差等也是导致母猪繁殖性能下降的主要原因。另外,当母猪患有生殖系统疾病时必然会影响到母猪的繁殖性能,如子宫内膜炎、卵巢囊肿、输卵管炎等。

配种操作不当。对母猪进行适时的配种可保持母猪较高的繁殖性能。如果没有掌握好母猪的配种时机,过早配种会导致精液不能进入子宫内或者精子到达受精位置后卵子还未排出,精子失活,而如果配种过晚则会由于卵子排出一段时间后精子还未获能,导致卵子失去受精能力。另外,在配种时没有检测好精液的品质,在配种工作进行时没有对母猪的外阴或者公猪的包皮进行消毒。

疾病因素。影响母猪繁殖性能的疾病因素主要有病毒性疾病和细菌性疾病,其中病毒性疾病主要包括乙型脑炎、伪狂犬病、细小病毒病等,细菌性疾病主要有布氏杆菌病、副猪嗜血杆菌病等。

其他因素。除了以上几方面的原因外,还有一些因素也会导致母猪的繁殖性能下降,如养殖环境不良,猪舍的卫生条件较差,空气质量不佳,防暑御寒的工作不到位等均会导致母猪的繁殖性能下降。另外,母猪的年龄过大、妊娠期发生外伤、遗传因素等也是主要影响因素。

2、解决措施

为保持母猪较高的繁殖性能需采取综合有效的措施。在公猪方面要加强日常的饲养管理,提供适宜的营养,保持公猪每天的运动量,以使种公猪保持旺盛的性欲,生产出优质且量多的精液。在采精时要方法得当,确定适宜的采精频率,并在采精后按程序对精液进行检测、稀释。然后将稀释好的优质精液进行合理的保存。对于需要进行运输的精液则要使用保温箱,在夏季箱内要加冰块,冬季则要加热水袋,避免高温或者低温对精液的影响,在运输过程中要避免精液受到强烈的震动。

配输配种时要使用检测合理的精液,在操作时要规范进行,对母猪、公猪以及输精用的工具进行彻底的消毒,防止配种时将病菌带入。配种时要掌握适宜的配种时机,掌握母猪的发情症状,做好适时配种,以提高配种受胎率。

母猪方面要加强母猪的饲养管理,合理饲喂,提供营养全面且配比合理的饲料,保持母猪适宜的体况,避免母猪过肥或者过瘦。尤其是对于初产母猪来说,在配种前可对母猪进行短期优饲,以提高卵子的质量和数量。母猪在配种时和分娩时都要方法得当.消毒彻底,以免母猪发生生殖系统疾病。做好妊娠母猪的保胎工作,不可饲喂发生霉变或者有毒的饲料,防止母猪在妊娠期发生打斗和冲撞,以免发生机械性流产,因此可将妊娠母猪进行单圈饲养。保持母猪群适宜的年龄分布,对于年龄过大,繁殖性能较差的母猪要及时的淘汰。

预防疾病的发生。疾病因素是引起母猪繁殖性能下降的主要因素,因此在养殖过程中要做好疾病的预防工作。除了要加强日常的饲养管理外,还要做好保持养殖环境的卫生工作,并进行定期的消毒。同时还要制定适合本场的免疫程序,做好免疫接种的工作,将疫病控制在源头,以减少疾病的发生。

1.、繁殖过程中的激素调控
母猪在繁殖过程中,主要受促卵泡素(FSH)和促黄体素(LH)的激素作用。FSH和LH的分泌受下丘脑—垂体轴的调控,同时对下丘脑—垂体轴产生负反馈作用。各种因素对母猪繁殖过程的作用较为复杂,主要通过影响两个途径而发生作用:一方面,通过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作用影响LH和FSH分泌,从而进一步对卵泡生长发育产生影响;另一方面,直接作用于卵巢对卵泡细胞的增殖、生长和分化起作用。
1.1母畜发情机制
卵巢上的卵泡发育、成熟和雌激素产生是发情的本质。正常发情主要有三方面的征状:卵巢变化、生殖道变化和行为变化。
1.1.1卵巢变化
雌性动物发情开始之前,卵巢卵泡已开始生长,至发情前2~3天卵泡发育迅速,卵泡内膜增生,至发情时卵泡已发育成熟,卵泡液分泌增多,此时,卵泡壁变薄而突出于卵巢表面,在激素的作用下,促使卵泡壁破裂,致使卵子被挤压而排出。
1.1.2生殖道变化
发情时卵泡迅速发育、成熟,雌激素分泌量增多,强烈地刺激生殖道,使血流量增加,外阴部表现充血、水肿、松软、阴蒂充血且有勃起;阴道粘膜充血、潮红;子宫和输卵管平滑肌的蠕动加强,子宫颈松弛,子宫粘膜上皮细胞和子宫颈粘膜上皮杯状细胞增生,腺体增大,分泌机能增强,有粘液分泌。发情盛期粘液量多,且稀薄透明,发情前期粘液量少,而发情末期粘液量少且浓稠。
1.1.3行为变化
发情时由于发育的卵泡分泌雌激素,并在少量孕酮作用下,刺激神经系统性中枢,引起性兴奋,使雌性动物常表现兴奋不安,对外界的变化刺激十分敏感,常鸣叫,举尾拱背,频频排尿,食欲减退,泌乳量减少,放牧时常离群独自行走。同时,雌性动物有性欲表现,主动寻找或接近雄性,两后肢叉开,愿意接受爬跨与交配,交配时静立不动,也爬跨其它雌性动物。
2、母猪繁殖障碍的原因
2.1遗传因素对猪只繁殖性能的影响
2.1.1品种胎次
有些品种本身的繁殖能力低,如:皮特兰、杜洛克等,造成产仔数少。由于品种的原因,产仔数提高非常困难,而长白或大白猪的繁殖能力要稍好些。我国地方品种在繁殖产子性能有一定的优越性。年龄及胎次影响产仔数的多少,同时影响产活仔数的多少。1-2胎的母猪繁殖性能低,排卵数少,产仔数少;3-5胎繁殖性能最好,产仔数及产活仔数最高,6-7胎以后的母猪繁殖性能有所下降,产仔数及产活仔数下降。
2.1.2生殖器官发育畸形
胎儿时期,这些母猪在母体子宫内发育障碍,生殖细胞或受精卵出现异常,而发生生殖道不发育或发育异常,如子宫颈的形状、位置不正常,阻碍精子进入子宫内,造成不孕。导致先天生殖内分泌机能不全,使得这些母猪不会达到性成熟或不能正常发情,最终丧失繁殖机能。
2.1.3卵巢发育不良
长期患慢性消耗性疾病的小母猪易发生卵巢发育不良,如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慢性消化系统疾病、寄生虫病等。由于卵巢发育不良,使得卵巢内没有较大的成熟卵泡以致不能分泌足够的引起发情的激素。由于性染色体组的结构异常而导致胎儿同时具有卵巢和睾丸组织;雌性胎儿发育期分泌过量的雄激素,可导致雌性的生殖道发育呈现某些雄性特征;胎儿期,若睾丸不能分泌足够的雄激素,雄性生殖器官就得不到充分的发育,从外观看像母猪。各种形式的两性畸形个体不具备完全的卵巢,无法进行正常繁殖。
2.2营养因素对猪只繁殖性能的影响
影响繁殖效率的因素中,营养因素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营养因素主要包括能量、蛋白质、维生素、矿物元素等。理想的营养水平作为影响母猪繁殖性能的重要因素,已引起广泛关注,期望通过改善营养水平以提高母猪的繁殖能力。
2.2.1能量对猪只繁殖性能的影响
能量不足或过剩都会影响母猪的繁殖。能量不足导致猪体况过瘦,抑制了下丘脑产生促性腺激素释放因子,降低了促黄体素和促卵泡素的分泌,推迟了母猪的发情。能量过剩导致母猪过肥,使得卵巢及其他生殖器官被脂肪包埋,子宫输卵管不通,造成母猪排卵减少或不排卵,造成母猪屡配不孕,甚至不发情。妊娠期给母猪过高能量,会使猪体过肥,子宫体周围、皮下和腹膜等处脂肪沉积过多,导致子宫壁血液循环障碍,导致胚胎死亡。表1显示不同体况对母猪繁殖能力的影响。
表1.母猪体况影响繁殖成绩

2.2.2蛋白质对猪只繁殖性能的影响
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不仅可使膘情下降而且新陈代谢发生障碍,其中包括生殖系统机能性或变性性变化。常表现为一侧或两侧卵巢萎缩、持久黄体、发情排卵都不明显。
2.2.3维生素对猪只繁殖性能的影响
维生素是一类动物代谢所必需而需要量极少的低分子有机化合物,因在动物饲粮中所占比重极少,其作用往往被忽视。多种研究表明:几乎所有的维生素都对种猪的繁殖性能有某种程度的影响。
维生素A不足或缺乏,可使子宫内膜上皮变性角质化,胚胎着床受阻,卵细胞及卵泡上皮变性,卵泡闭锁或形成囊肿。内分泌功能发生紊乱,激素分泌不足、分泌减少或完全停止。公猪缺乏维生素A时,会出现睾丸组织退化,性欲下降,精液品质差,精液量少、稀薄、密度不高。
维生素B缺乏时,导致发情周期失调、生殖腺变性。影响繁殖母猪的食欲,抑制胎儿存活和生长发育,造成死胎、弱仔增多。
维生素E不足,可导致胚胎死亡并被吸收。维生素E轻度不足,对妊娠和分娩无影响,但可能产出死胎、弱胎或无生命力的胎儿;严重不足时妊娠中断,胚胎于着床后死亡、被吸收及隐性流产。长期维生素E不足.卵巢和子宫黏膜发生变性,不能再妊娠.变成经久性不孕。
母猪非怀孕期间维生素D不足可使繁殖能力降低,卵巢萎缩,子宫弛缓。妊娠期间维生素D不足,可使怀孕期延长,过度缺乏会造成新生仔猪先天骨畸形,母猪本身骨骼也受影响,同时可影响钙磷代谢引起不孕。各类维生素需要量见表2。

2.2.4矿物质对猪只繁殖性能的影响
磷缺乏时,可使卵巢机能受到影响,阻碍卵泡的生长和成熟,表现为无情期。钙不足时,可影响子宫的紧性,而易发生感染。钙不足、磷过多时可引起卵巢萎缩,质地坚硬,发情后生殖器官出血严重,排卵延迟、受胎率低。母猪缺锌可使子宫衰退,影响乳的合成;可影响性器官发育和繁殖力,公猪睾丸萎缩,精子生成障碍,生殖力低。有机铬可通过影响生育力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增加仔猪初生重。母猪缺铜可使受精率受到影响;母猪饲料中铜不足,仔猪血浆铜蓝蛋白降低,死仔数提高。缺锰会导致骨骼发育异常,新生仔猪会出现运动失调,母猪缺锰可导致不发情、流产及死仔数增加。种公猪缺硒可使睾丸的曲精细管生殖细胞与精囊腺发育不良,造成睾丸退化,影响种用;母猪缺硒时发情无规律或不发情,受胎率低,会产生死胎或弱胎,产乳减少,免疫能力下降,严重时能使猪的蹄壳从冠状环脱落。表3显示妊娠泌乳期母猪的矿物质日需要量。
2.3环境因素对繁殖性能的影响
2.3.1日照
7、8、9月份断奶成年母猪乏情率比其他时间断奶的高,青年母猪尤其明显。这些母猪不发情时间可以超过数十日。每日光照超过12小时对发情有抑制作用。受遗传进化因素的影响,7月份卵巢活动进入休止期,10~12月性周期开始恢复,若在日照变短的秋季接受妊娠则母体还未准备好,易发生季节性流产。季节对舍外和舍内饲养的母猪发情影响都很明显。
表3.妊娠哺乳母猪各类矿物质推荐日需要量

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因素及其处理措施

注:NRC_1998第十版猪营养需要量

2.3.2温度
夏天环境温度达到30℃以上时,卵巢和发情活动受到抑制。夏季炎热的气候使得公猪精液品质下降,精液密度降低、精子活力下降、畸形率升高,造成母猪受孕率低下,返情率高等。深秋季节气温变化较大,昼夜温度剧变,夜间有时能降到0℃,务必做好防寒保温工作,控制舍内温度不低于18℃。
2.3.3饲养密度
断奶后单独圈养的成年母猪发情率要比成群饲养的母猪高。随着猪群的增大,彼此间相互打斗,增大了蹄肢病和乳腺病的发生;营养吸收效果变差;公猪试情和人工发情鉴定的效果变差。
2.4疾病因素
2.4.1慢性疾病
慢性消耗性疾病会使母猪消瘦,母猪若发生慢性消化系统疾病及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可引起母猪不发情。导致卵巢小而没有弹性,表面光滑,或卵泡明显偏小。
2.4.2中毒性因素
母猪对霉变类饲料十分敏感。其中玉米赤霉烯酮,具有明显的雌性激素样作用。可使未性成熟的小母猪外阴肿胀,分泌黏液,呈现类似发情的特征。性成熟的母猪呈现频繁发情,假发情或发情不明显,乳房肿胀,妊娠母猪出现返情、流产、死胎、假孕、木乃伊等症状。
2.4.3生殖类疾病
未排尽的死胎,会影响到子宫的正常功能,从而影响母猪黄体的退化和卵泡的发育,造成不发情。胎衣不下,恶露不净容易输卵管炎、子宫内膜炎、阴道炎会改变生殖道内环境和功能,而且影响母猪的正常发情。
2.4.4引起繁殖障碍的病毒性疾病
母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症表现为母猪厌食,体温升高,可见流产、死胎、早产,出现木乃伊胎。仔猪死亡率可达50-70%,最高可达100%。常见疾病有细小病毒病:特别是初产母猪产出死胎、畸形胎、木乃伊胎,新生仔猪死亡或弱仔,而母猪本身却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感染后母猪可能再发情或既不发情也不产仔。70天后感染可正常产仔,仔猪带毒。猪瘟: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不典型,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低,母猪感染后免疫力下降,引起繁殖障碍,妊娠10天感染,胚胎死亡并被机体吸收。10-15天感染则死胎增多。产前1周感染并不影响仔猪存活,但影响发育。猪流行性感冒产前30d感染易发生流产、死胎、木乃伊胎、早产。蓝耳病最易感为怀孕中后期母猪,尤其90d后,胎儿最易感。伪狂犬病妊娠早期,感染后10d流产;妊娠中后期,感染3周后、恢复期内流产;妊娠3个月后,胚胎病变和胎儿死亡。猪乙型脑炎妊娠40~60d感染胎儿死亡和木乃伊化;妊娠后期易发生流产。
2.5繁殖技术因素对猪只繁殖性能的影响
2.5.1公猪精液品质
由于气候环境差异对精液的品质产生影响。人员操作的经验水平对精液质量也存在很大的影响,用精液密度低、精子活力差、畸形率高的精液与母猪配种,造成母猪受孕率低下,返情率高等。
2.5.2母猪发情鉴定
识别母猪发情征象的经验不足或工作疏忽大意,不能及时发现母猪发情,出现了假不发情现象。错过母猪的最佳配种时期,导致受胎率低、空怀返情比例增高,繁殖成绩低下。
3.改善生产成绩的方案及处理措施
除品种自身先天因素外,影响母猪生产能力的因素还包括营养、人工授精技术、环境、卫生等多方面因素。选择科学合理的饲料,不断改进提高人工授精技术、准确鉴别母猪的发情配种时机,控制好温度、湿度、空气质量、通风等环境条件,搞好母猪日常生活及分娩时卫生,使得母猪生产成绩达到猪场预订的生产目标
3.1注重种猪的选种选育
加强对后备母猪的选择,详细了解小母猪的父母及其系谱,存在遗传问题而对后代造成不良影响的小母猪不能作种猪培育。第一胎出生的仔猪一般不能留作种用。4~5月龄内让小母猪充分发育,禁止将发育不良的小母猪留作种用。特别是外阴发育不正常或有雄性特征的母猪不能留作种用。后备母猪从5~6月龄开始与空怀母猪一起,每天用试情公猪试情两次,以通过公猪的气味、声音以及接触刺激母猪的性腺发育,促使卵泡发育和发情表现。图1数据表明后备母猪自165日龄开始与公猪接触,有助于后备母猪的发情,不与公猪接触则会延迟发情日龄、降低发情表现。后备母猪必须经历三次发情、体重达到130kg、背膘在20mm以上方可进行初配。
3.2平衡各种营养成分
根据母猪不同生长阶段对营养物质的需要量标准,科学配制日粮,应保证营养的全价性。切实改变饲料品种单纯和质量不良,提高蛋白质、矿物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水平。补充足够脂肪,强化叶酸、生物素,均衡维生素E、硒及氨基酸等。为母猪提供优质蛋白质,注重蛋白质与赖氨酸的比例。饲喂l00mg/d维生素B2可提高胚胎存活率、产仔率和窝产活仔数。妊娠前期,给予低能量低蛋白的日粮(DE≤12.54MJ/kg,CP≤13%),且控制日饲喂量为1.8-2.0kg。妊娠中期,每千克饲料含粗蛋白质小于或等于14.5%,消化能小于或等于13.18MJ/kg,饲料采食量维持在2kg左右,最多不超过2.2kg。泌乳母猪日粮饲喂量(kg)=母猪体重×1%+0.5×哺乳仔猪头数,不得少于5kg。母猪每天要从饲料中摄取790g左右的蛋白质,才能满足泌乳和维持的需要。由于猪乳中含钙量约为0.25%、磷为0.116%,应适当给哺乳母猪补充钙磷比例合适的矿物质元素。适当的增加粗纤维饲喂量,对妊娠母猪有很大益处,妊娠母猪饲粮中加入纤维性饲料,能明显改善母猪的繁殖性能。通过合理的日粮管理,将母猪体况控制在理想的生产状态之下,挖掘最大的生产潜力,准确有效的控制生产成本。图2显示母猪体况评分标准,通过调节母猪日粮成分、日采食量将母猪体况尽可能控制在3分标准。
同时,尽可能将断奶后母猪发情间距控制在7日以内,随着断奶后发情间距的增加,分娩率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断奶后10日以上发情间隔,则分娩率将会低于70%

瘦肉型种猪繁殖性能的提高方法


随着人们对猪肉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市场更偏爱瘦肉型猪肉,所以目前瘦肉型种猪在生猪养殖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如何使瘦肉型种猪充分的发挥其繁殖潜能,并进一步的提高瘦肉型种猪的生产性能,关系到了整个养猪场的经济效益。所以在瘦肉型种猪的培育与饲养过程中,要从环境、技术、饲养管理等多方面人手进行综合的管理和改进,以提高瘦肉型种猪的繁殖率和生产性能。

1提供适宜的生产环境

要为其提供舒适的生产环境,从仔猪阶段就要注重环境的管理,要想给种猪创造理想的生产环境,要按照全场生产母猪的数量以及遵循均衡生产的原则来计算每周母猪生产头数,来确定产房和保育舍的大小,以实现全进全出的生产模式,一般要求每舍有10~16张产床。合理的设计排粪沟,不但要求便于日常粪便的清理,还要注意不可以让粪沟成为冬季贼风的入口,以防止猪体受到侵袭。产房和保育舍的床下要有一定的坡度,并且要尽量保持地面光滑,这样地面和床下不易存水和尿,在人工清粪时也要注意减少冲水的次数,可以避免舍内湿度过大。如果舍内湿度过大,会造成仔猪下痢,母猪的健康受到威胁。另外还要注意母猪的防暑降温工作,使母猪保持较高的繁殖性能,增加每头母猪每年提供商品猪的数量。

2.选择合适的饲养方式

随着养猪业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目前养猪行业较为流行的饲养妊娠母猪的方式是限位栏饲养,这与原来的小群混养相比节约了饲养面积,可对单独猪只进行定料饲养,容易控制母猪的膘情,但是同时也存在着一些较为严重的缺点,特别是对管理和饲养条件要求较高的瘦肉型种猪表现的更为明显。限位栏饲养模式下的母猪运动量减少,肢蹄病和难产的几率增加,导致母猪的淘汰率高。因此,综合这种饲养方式的优缺点,进行取长补短,可选择限位栏加小群混饲的方式进行饲养,在配种后怀孕至怀孕前期的2个月进行限位栏饲养,后2个月进行小群混饲,直到产前1周,每群以2~4头为宜,这样可使难产率、肢蹄病的发病几率以及母猪的淘汰率都降低。

3科学的实施早期断奶

对仔猪成功的实施早期断奶不但对仔猪的生长发育有影响,还直接关系到母猪的有效利用率,对于提高瘦肉型种猪的繁殖率非常重要。因此在母猪分娩后要保证每头仔猪都能及时的吃上初乳,并且合理的固定乳头,原则是让弱仔在靠前的乳头吃奶,强仔在靠后的乳头吃奶,以保持全窝均匀生长发育。在7日龄时训练仔猪采食教槽料,并且要求教槽料要优质且易于消化。在仔猪出生后要做好仔猪的保健工作,适时的补铁、补哂,并定期消毒,做好仔猪的疾病预防工作。仔猪对温度的要求较高,因此要控制好环境温度,在实施早期断奶时,要逐渐减少喂奶的次数,并在完全断奶后让仔猪在原圈舍内饲养1周左右的时间,以减少断奶应激。母猪在产后要实施清官,以促使恶露尽快排出,并防止感染其他疾病。在哺乳期要注意母猪营养的均衡,防止哺乳期母猪失重严重。经实际表明,实施21天早期断奶的母猪返情率可大幅度下降,并且每头母猪每年提供断奶仔猪的头数也有所增加,从而使母猪的繁殖力和年生产力提高

4加强饲养管理

选择好优良的品种,并严格按照科学的饲养程序进行饲喂,只有科学合理的饲喂程序才可让良好的品种特性得以充分的发挥,才可得到更大的回报。在生产过程中要注重饲料的品质,严禁给种猪使用劣质饲料、违禁药物、不合格疫苗等。要根据种猪不同的生长阶段、年龄、体重、生产目的以及用途来进行分阶段、分标准饲养,充分满足种猪的生理需求,使其发挥最大的生产性能。还要注重环境的控制,场内要将净道和污道严格分开,及时的清理粪污,防止发生交叉感染。做好日常的卫生清理和消毒工作。在夏季,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尤其是对种公猪来说,适宜的温度对于保证公猪旺盛的性欲、较高的精子活力和精子密度都非常重要。还要处理好寒冷季节保温与通风的关系,既要保证舍内的温度适宜,又要保证舍内有害气体的浓度不超标,可以在猪舍的顶部安装换气装置。每天都要保证种猪有一定的运动时间,即使在冬季也要在一天中较为暖和的时段驱赶种猪运动,这对增强体质,预防疾病,提高生产性能都有帮助。

5做好疫病的综合防治工作

对于疫病要树立防重于治、防治结合的理念,制定符合本场和本地区的免疫程序,可定期到当地的动物防疫站进行疫病的检测,做到有针对性的加以预防,并严格按照免疫程序进行操作。疫苗要购自正规的厂家,按照说明进行操作。建立健全的消毒制度,做好场区及舍内的消毒工作,以杀灭病原。定期投入药物进行疾病预防。对于死猪以及粪尿要进行无害化处理,以减少交叉感染。

夏季种猪生产下降的​几个原因及解决方法


持续高温天气的夏季对于工厂化猪场的生产猪群来说,是一种严峻的考验。如果夏季各项措施处理不当,种猪就很容易出现生产下降的情况,严重影响了生猪养殖的经济效益。引起种猪生产下降的主要原因包括种猪的光照不充足,母猪前期膘情不理想,饲养环境不良,如湿度过大,导致母猪易患疾病等。现主要介绍引起夏季种猪生产下降的几个原因及解决方法。

生猪养殖的最终目标是保持养殖生产的稳定,并使生产成绩得以逐步的提高,从而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但是在养殖生产过程中常出现生产成绩不尽人意的时候,如在每年7~8月份,天气较为炎热的夏季,种猪的生长成绩较差,这是各大养猪场都普遍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整个猪场的经济效益。因此,在养殖生产过程中要注意这些引发生产成绩下降的原因,并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从而达到使全年的生产成绩都所提升,最终获得较高的养猪经济效益的目的。

1、种猪获得光照不足

光照对种猪的繁殖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实际的生产结果表明,在每年的夏季7~9月份配种的母猪,年底或者第二年初分娩的生产成绩较高,并且呈逐步上升的趋势,而每年3~4月份配种,在当年夏季的7~8月份分娩时的生产成绩为全年最低,引起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3~4月份的光照时间较短,并且光照强度不够,再加上3月份为初春季节,天气仍较为寒冷,为了保暖,猪舍常紧关门窗,从而导致光照的时间和强度进一步的减少,而7~9月份的光照时间较长,光照的强度也较大,光照充足。并且国内外的研究还表明,光照会通过刺激猪的眼睛来进行激素的调节,促使促性腺激素释放素以及卵泡刺激素等激素的生成和分泌,从而促进了母猪的发情和排卵,并且通过适当的延长光照时间和延长光照强度,可以有效提升母猪的发情率以及卵子的质量,从而使生产成绩得以提升。因此,为了提高夏季种猪的生产成绩,可以在每年3~4月份通过使用人工光照的方法来延长光照时间以及提高光照强度,使种猪获得充足的光照。

2、母猪前期膘情不适宜

母猪发情配种后的生理过程是精子和卵子在输卵管内结合形成受精卵后从输卵管慢慢的转移到子宫内,最终在子宫角处着床,再生长发育形成胚胎。而受精胎着床的数量决定了母猪产仔数的多少。受精卵着床与黄体酮的关系紧密,这是一种母猪在排卵后由卵巢分泌的一种激素,可促进受精卵着床,如果黄体酮的分泌不足,会减少受精卵着床的数量,严重者还会导致不孕。而影响这种激素分泌的主要原因与母猪前期的膘情有关,当母猪膘情偏瘦,或者饲养过程中掉膘过于严重会导致黄体酮的分泌不足,从而影响了受精卵的着床,进而影响了生产时的产仔数,从而使生产成绩下降。而通过对种猪的膘情进行分析得到的结果表明,每年的3~4月份是种猪一年中膘情最差的一个阶段,因冬季天气较为寒冷,尤其是1~2月份,即使各大养殖场采取了一定的措施来提高舍内温度,但是仍存在冬季母猪掉膘严重的情况,另外,在1~2月母猪的生产成绩较好,所产仔猪数量较多,母猪的带仔数较多从而使母猪在哺乳期掉膘严重,导致断奶母猪的膘情较差。因此,在带仔数量较多的情况下延长哺乳时间,以及为了抵御寒冷等原因会导致母猪在3~4月份整体的膘情较差,这样不利于配种后受精卵的着床,从而影响了夏季的生产成绩。因此,要针对这一问题,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加强母猪的营养。使母猪在前期保持理想的膘情,首先要做好冬季的保暖工作,同时要增加母猪日粮中的营养浓度。对于产仔数较多的母猪,要及时对多余仔猪实行寄养工作,以减少母猪的负担,并且要根据哺乳母猪的泌乳量及时调整日粮的配方以及饲喂量,以防止母猪在哺乳期掉膘严重。

3、饲养环境不良

每年3~4月份的气温有所回升,但是昼夜的温差较大,猪易患病。另外,这一季节舍外的温度有所提高,并且开始多雨,会导致空气湿度较大,这种生活环境为病原菌的滋生与繁殖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从而加大了母猪感染疾病的几率。母猪最易感染病菌是在子宫颈张开时,而子宫颈张开的时间为分娩时和发情时,母猪在分娩后如果对后躯的清洗和消毒不够彻底,对产后母猪的护理不够到位,会加大母猪感染病菌的几率,从而使母猪感染疾病。另外,断奶母猪在发情时栏舍内的相对湿度控制不理想,湿度过大,都会加大母猪子宫感染细菌的几率,从而使母猪患子宫炎等生殖器官疾病,患病母猪会因发生炎症而出现返情空怀、流产等现象,还会导致母猪的淘汰率增加,使夏季7~8月份的生产成绩下降。因此,要控制好母猪舍的环境,除了要加强日常的卫生清理外,还要注意其他环境因素的调控。在3~4月份可在温度较高的中午加大舍内的通风力度,可有效降低舍内的相对湿度,并且要求定期对栏舍以及工具进行清洗和消毒,以减少病原微生物数量。在母猪发情配种时要严格消毒,防止因消毒操作不当引起的炎症。在夏季7~8月份炎热的天气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避免妊娠母猪发生热应激,可降低母猪发生流产、早产、难产、产死胎的几率,从而提升夏季种猪的生产成绩。

夏季种猪养殖过程中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

一、公猪的配准率降低

主要原因是精液的质量降低。在夏季,公猪会出现性欲不强,精子数减少,异常精子增加,活力不足,采食量下降,配种质量差等不同程度的问题,这些都与外界环境的温度过高有关。特别是每年的七、八月份,某些环境条件差、管理条件差的养猪场,在这二月份配种过的母猪的返情率高达30~40%,影响正常的配种任务。

解决方案:

1、每天冲刷公猪的圈舍和公猪的体表,达到局部降温。

2、配种时间应选择在每天的早晚进行。

3、适当增加公猪的运动量,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提高性机能。

4、在配种期适当在公猪的饲料中添加鱼粉,每天早晚各喂一个鸡蛋。

5、适当增加饲料中的能量水平。也可在饲料中适当添加维生素A、D、E。

6、不喂霉变的饲料。

7、防暑降温、捕杀蚊蝇,给公猪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

8、认真观察母猪发情症状,适时配种。

二、妊娠母猪及猪群出现热应激现象(中暑)

在高热高温环境中,猪体内热量散发不利,易造成猪群自身温度调节失衡,出现中暑。特别是妊娠中后期母猪和群体密度大的中大猪群,自身的代谢率高,更容易出现中暑现象。

发病症状表现为:病畜口角流涎,体温升高,呼吸加快,张口呼吸,眼球突出,严重的易引起虚脱现象,甚至出现死亡。

1、可以使用镇静剂与氯柄嗪等药物,但禁止使用强心药物。马上把发病猪转至通风良好、避免阳光直射的地方。

2、饮水要充足,也可在必要是在饮水中加入人工盐或电解多维。
3、对症治疗,补充体液。

4、每天定时在高温前降温。

5、增加猪舍通风和降温,减少应激。

三、怀孕期母猪粪便干结现象

配种后,由于长期的限喂,母猪的胃肠道内容物不足,使母猪长期处在饥饿的状态下,而引起消化功能下降。所以有必要在配种后适当增加饲料中粗纤维的含量,使胃肠道得到适当的填充。

由于在怀孕期,子宫内容积不断增大,母猪自身的运动量减少,易引起胃肠道的蠕动减弱。粪便在肠道的停留时间延长,引起粪便干燥。在某些病理条件的作用下,出现粪便干结现象。特别是怀孕中后期的母猪最易出现。

外界的环境温度过高时,会引起母猪的食欲下降,粪便干结。特别是产前15天左右的母猪严重,室温过高易造成胎儿的死亡,但产后母猪恢复良好。

1、适当的补充能量。

2、在母猪产前15天提前在饲料中添加“通用型乳乐键”,一直用至产后10天,效果普遍反映良好。

3、在怀孕期的饲料中加大麦麸含量。

4、供给适当的易消化青绿饲料和充足的饮水。

5、不喂霉变的饲料。

6、如果出现个别的严重者,可直接采用灌肠法进行治疗。

四、哺乳母猪的采食量下降

怀孕母猪如果在产前15天左右,外界环境温度过高,易会引起才食量下降,甚至绝食。从而引起弱仔,死胎,甚至母猪产仔无力而造成难产,子宫发生内膜炎。如果处理不当易造成母猪断奶后长期的不发情或死亡,影响正常的生产。

1、合理安排饲喂:

(1)产前15天左右,更换为哺乳母猪料,并增加饲料中的含水量,最好饲喂湿拌料。采用高能量、高蛋白、高氨基酸的饲粮,增加适口性或在饲料中适当添加维生素A、D、E。

(2)每天保证哺乳母猪的喂料量和充足的饮水。

(3)使用质量较好的饲料,并在饲料中加入霉菌毒素处理剂,料槽中不能有剩余料,应及时的清理掉。

2、及时助产:正常的分娩间隔为30分钟左右。

(1)母猪产道正常的情况下,可采用肌注10~20单位的催产素。

(2)胎儿过大或产道狭小及两个胎儿同时排出时,应正确及时的人工助产或进行刨腹产。

(3)正确及时的处理其它分娩时的情况。
3、产后处理方案:

(1)产后可对母猪肌注抗生素2~3次。
(2)肌注催产素,促使子宫体收缩,子宫颈口舒张,残留的内容物有利排出,减少子宫内膜炎的发生。

(3)使用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子宫。

(4)母猪由于在分娩过程中的强力作用,肌肉收缩,造成消化功能减弱,当天宜停止饲喂。

4、保证充足的饮水,加强舍内通风,降低舍内温度。

一般情况下,哺乳母猪的摄食料、水之比为1:3,高温时可达到1:4~5。一头哺乳母猪的饮水量大约为12~40升∕天,平均为18升∕天。在高温下也有达到30升∕天的。所以母猪要得不到充足的饮水,就会严重的影响其采食量,影响机体的散热。

母猪胚胎死亡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1、母猪胚胎死亡的主要原因

1.1母体营养

母猪在妊娠后期会摄取较少的营养,导致体内新陈代谢发生障碍,从而使其体质消瘦,无法供给体内胚胎发育所需要的营养,造成胚胎死亡。特别是妊娠母猪长时间采食含有较低水平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A以及维生素E的饲料,会导致胚胎在妊娠早期发育过程中容易被母体吸收,导致妊娠中断。妊娠母猪摄取过多的热量物质或者营养水平过高,也会导致胚胎存活数量减少。妊娠母猪要摄取足够的矿物质,否则会导致胚胎死亡率提高。妊娠母猪缺乏维生素,特别是缺乏维生素A和维生素E,会导致母体内的胚胎发育受到明显影响,从而使胚胎死亡率提高。妊娠母猪采食腐败、霉变的饲料时,会导致胚胎死亡。

1.2环境因素

一般是指母体子宫内环境和母猪的饲养环境,其中子宫内环境主要是由子宫容积以及所分泌的激素等物质的数量和种类共同决定。对于同一头母猪,基本具有固定的子宫容积,但随着妊娠期的进展,胚胎会越来越强的依赖胎盘,且子宫空间的大小和血管供血量是主要的影响胚胎发育的因素,尽管子宫里面容纳的胚胎数量较多,但由于血管提供营养并没有增加。因此,在胚胎不断生长过程中,会导致胎儿的发育受到限制,从而使部分胚胎和胎儿发生死亡。

1.3疾病影响

妊娠母猪危害生殖的传染病、子宫疾患以及生殖器官畸形等,对胚胎产生程度不同的直接或者间接影响,尤其是感染病原微生物是导致子宫发生感染和影响胚胎存活的主要因素。母猪自然交配或者人工授精过程中,如果公猪的包皮上存在污物、精液被细菌污染、器械没有经过彻底消毒等,都会导致子宫感染,从而影响胚胎的存活。目前,妊娠母猪由于疾病因素而导致胚胎死亡所占的比例不断提高,且具有越来越大的危害。据报道,如果母猪配种后子宫被病菌感染,会导致妊娠率下降5%~20%。

2、母猪胚胎死亡的防治方法

2.1加强饲养管理

如果妊娠母猪由于感染非传染性疾病而导致胚胎死亡,要根据病因对饲养管理进行调整,并及时抢救,减少胎儿死亡的概率,此时可进行引产。禁止近亲繁殖,如果母猪存在遗传缺陷则不可以作为种用。科学饲养母猪,使其保持种用体况,膘情维持在八成左右,同时饲喂全价配合饲料,确保满足胎儿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不能够饲喂发霉变质、含有毒性成分以及刺激性的饲料,最好适量饲喂青绿多汁饲料或者具有轻泻性的饲料,避免便秘发生。母猪处于围产期,要注意补充适量的钙制剂以及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E,并在产前注射500mg右旋糖苷铁、葡萄糖铁,或者在每千克日粮中添加硫酸铁1mg,能够控制胎儿死亡率下降到5%以内。避免应激,不能够鞭打和追赶妊娠母猪,还要注意防止猪只之间发生挤压、碰撞等。注意保持母猪圈舍干燥、卫生、清洁。

2.2做好疫病预防

如果妊娠母猪感染某些细菌和病毒引发疾病时,造成体温升高达到40.0~41.0℃,且食欲不振或者彻底废绝等都能够导致胚胎发生死亡。因此,猪场要制定严格、合理的卫生防疫标准,避免母猪发生感染而患病。在配种前,母猪必须进行适当的免疫接种。母猪在饲养过程中要加强消毒,确保环境卫生良好。舍内的垃圾、杂物、粪便等要及时清除干净,防止病原微生物滋生,确保母猪配种后保持健康无病,促使胚胎成活率提高。

2.3药物治疗

如果母猪形成习惯性流产,可在妊娠2个月后,肌肉注射3~5mL黄体酮,每10天注射1次,连续使用2次。也可使用中药进行治疗,取酒续断、炒杜仲、山药各40g,全部研成细末,用开水进行冲调,待温度适宜后给病猪灌服,每天1剂,连续使用3~4天;取菟丝子、党参、炒白术、补骨脂各30g,35g桑寄生,加水煎煮后服用,每天1剂,连续使用3天。

妊娠母猪出现征兆性流产,即阴道少量流血,且伴有间歇性腹痛,可取30g溶化的阿胶,18g艾叶,党参、当归各30g,加水煎煮后服用,每天1剂,连续使用3剂;或者取10g炙甘草,炒扁豆、焦杜仲、山萸肉各18g,山药、白术、党参、熟地各30g,加水煎煮后灌服,每天1剂,连续使用3剂。

胚胎死在母猪腹中,可取50g石膏、20g红花,加水煎煮后进行灌服,或者100g益母草、取30g车前子、250g仙人掌,注意仙人掌要剥皮后取肉,添加鲜小米水进行清洗,再将其捣碎取汁,充分混合后添加适量的酒,均匀混合后进行1次灌服,每天1次,连续使用3天。

作者简介:曹茹欣(1975-),女,黑龙江望奎人,本科,高级兽医师,主要从事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与服务方面工作。

曹茹欣

(黑龙江省望奎县家畜繁育指导站,黑龙江绥化152100)

母猪繁殖机能障碍产生的原因和防冶


1母猪妊娠期间出现的繁殖生理问题

母猪妊娠是一种生殖应激,会出现一系列的繁殖生理问题。母猪从怀孕开始因体内激素发生改变,可以引起乳房水肿、便秘等,特别是母猪分娩时生理变化最为明显,非常容易出现产后过度疲劳、产后疼痛应激、产后感染、产后高热、产后厌食等。以下简要介绍母猪妊娠时出现的繁殖生理症状及引起的原因。母猪乳房的水肿从怀孕开始,体内激素发生急剧变化,迅速使全身血容量扩张、血液中的白蛋白和血红蛋白骤降;母猪泌乳时大量白蛋白随乳汁排出等,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引起组织水肿和乳房水肿等。

1.1便秘

母猪怀孕开始时由于血液中孕酮的增加使平滑肌收缩减慢,肠内粪便水分被大量吸收而使粪便变硬;由于怀孕后期胎儿的快速生长压迫肠道,引起肠道蠕动减弱而使粪便变硬;母猪产后过度疲劳和过度疼痛应激等引起胃肠蠕动减弱而出现便秘;由于大量使用劣质麦麸和统糠等粗纤维引起大便干结;母猪妊娠期大量使用抗生素导致肠道微生物生态平衡的破坏而造成药源性便秘;由于天气炎热造成热应激引起胃肠蠕动减弱而便秘,诸如以上众多因素均可引起母猪便秘。

便秘造成大量毒素被吸收造成组织破坏引起乳腺炎,造成胚胎发育受阻或死亡,损伤肝肾、心肺、破坏免疫功能,导致母猪食欲差、营养失衡、难产死产、弱胎死胎、母乳不足、仔猪黄白痢、生长缓慢,母猪发情延迟或不发情等。

1.2贫血

母猪怀孕时由于血容量的增加,使血液中血红蛋白浓度下降引发贫血;怀孕后期由于胎儿的快速生长,对血红蛋白的需求大增,以及怀孕后期易出现高热便秘影响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等,加重了贫血过程。

1.3分娩无力和产程过长

由于氧气供应不足导致分娩无力;怀孕时营养失调,缺乏额外的补充钙、铁剂和硒等,而热应激又会引起钙、碘的需求增加而导致血钙、血碘下降,继而导致母猪分娩无力和产程过长。

2母猪繁殖障碍的根源

2.1子宫内膜炎导致母猪不发情或返情、发情配不上种

如果母猪患有便秘,会导致子宫受到压迫,再有产后卫生处理不好,引发感染以及助产措施不当或流产等,都有可能引发子宫感染而发炎。另外,使用了催产素而导致恶露、胎衣碎片甚至死胎留在子宫都可能引起发炎。再有一些外源性微生物侵害也是导致母猪子宫发炎的主要原因,比如一些细菌、病毒、寄生虫、真菌、衣原体、支原体、弓形体、螺旋体等,都会引发母猪繁殖问题,引发子宫内膜炎的原因很多,而子宫内膜炎也是造成母猪不孕和流产的重要原因,要引起足够重视,采取适当措施进行防治。

2.2传染性病原因素与繁殖障碍

传染性疾病病原因素引起母猪繁殖障碍主要包括猪细小病毒病、日本脑炎、猪伪狂犬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温和性猪瘟、猪肠病毒综合征等。

2.3母猪便秘与繁殖障碍

饲料的配比不合理、饮水不足、运动缺乏、母猪直肠麻痹、消化不良及肠道寄生虫、传染病等疾病原因都有可能导致母猪便秘,一旦母猪患上便秘,往往会造成体内毒素排出受阻,引起胎儿吸收、流产等,另外会导致母猪的消化不良,食欲下降,容易引起猪的肠部病症,导致生理机能障碍,发情周期受到破坏。

2.4用药与繁殖障碍

一些药物的使用会造成繁殖障碍。例如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地塞米松引起母猪流产;抗蠕虫药物苯丙咪唑类药物(芬苯哒唑、丙硫咪唑、噻苯咪唑等)可引起畸胎,特别是在受精后20~40天;血虫净(贝尼尔)引起母猪流产;氨基甙类抗生素引起胎儿肾炎和听觉障碍;大环内酯类抗寄生虫药物,使用剂量达到3毫克/公斤时,会引起怀孕后期母猪流产;四环素类药物大剂量长期使用会引起产后母猪无乳症;阿散酸在饲料添加250毫克/公斤时,会引起死胎或流产。此外接种流感疫苗和其他病毒性疫苗可引起胚胎吸收、产仔数下降和怀孕后期母猪流产。

2.5营养因素与繁殖障碍

饲料中维生素与矿物质比例失调、饲料中的能量过高、霉变饲料及滥用脱霉剂都会造成母猪的营养不平衡,由于营养的供给出了问题,会导致母猪身体产生一系列变化,继而引发严重的健康问题,比如造成母猪交配流血、难产或产程过长、胎衣显著减少、发情不明显、免疫力低下等。这些症状的发生,都会严重阻碍母猪的繁殖。

2.6滥用生殖激素造成母猪严重的繁殖障碍

一方面是滥用催情激素。催情激素使用不当会引发母猪假孕或窝产仔数显著减少。遇到母猪不发情或发情不明显等,就会大量使用催情激素,如雌激素、三合激素等。注射这些雌激素以后,母猪会表现出发情的症状,反复注射反复发情,但母猪只发情不排卵,始终配不上种,属于无效发情,长期使用该激素还容易造成卵巢机能减退和卵巢的萎缩,出现顽固性的繁殖障碍。

另一方面是滥用催产素助产,这会引发一系列问题。有些猪场用催产素作为一种防止产程过长、促进产仔、促进子宫复原和恶露排出的一种手段,但会导致严重不良后果,如过早使用催产素可造成难产,仔猪在子宫或产道内闷死。胎儿过大、胎位不正容易造成母猪死亡;羊水过早排掉,产道阻力增大,造成难产;子宫颈过早关闭:无法助产(手伸不进子宫);无法净宫(恶露、胎衣、胎儿排不出);初乳丢失,仔猪易得黄白痢或成活率低;扰乱内分泌,导致免疫功能低下。

3防治措施

加强母猪的饲养管理、科学合理的搭配日粮、建立严格的防疫制度是减少母猪繁殖机能障碍的根本措施,选用优质饲料是解决霉菌毒素危害的根本,远离激素有利于维护母猪正常生殖机能,也是养猪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作者简介:李洪邈,中专学历,东丰县二龙乡畜牧站,兽医师,研究方向:畜牧管理。

猪便秘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方法 母猪便秘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方法


猪便秘是临床上比较容易发生的消化道疾病之一,近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较快发展,在畜牧养殖业上,越来越注重规模和高效,希望实现养殖场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在养猪场中,猪便秘特别是母猪便秘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当母猪发生便秘时,母猪的正常生长及生产性能都会受到影响。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看一下:猪便秘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方法母猪便秘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方法。

1、病因分析

便秘一般分成两种类型,即原发性便秘和继发性便秘。原发性便秘主要是由于猪采食质地坚硬、品质恶劣的饲料,饲料中混杂较多的泥沙,饲料无规则,同时缺乏饮水,没有进行适量的运动。仔猪刚断奶就过早的突然更换精料,同时饲喂较少的青绿饲料,往往会使其发生便秘。妊娠后期或者分娩后不久的母猪有时会伴发直肠麻痹,此时也可能引起便秘。继发性便秘主要是由于猪患有某些肠道传染病和寄生虫病而继发,传染病主要包括细菌性疾病,如支原体肺炎、猪肺疫、进行性萎缩性鼻炎、猪放线杆菌胸膜肺炎等;病毒性疾病,如猪繁殖与呼吸系统障碍综合症、猪瘟、猪流感,猪伪狂犬等;混合感染细菌和病毒性疾病,如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症、猪呼吸系统综合症等;寄生虫病,如猪蛔虫病,会自肠道内有十几条蛔虫相互缠绕成一团而发生肠道梗阻,从而引起便秘。其他因素,如公猪阉割后导致的嵌闭性阴囊疝,去势导致的肠黏连,以及伴有消化不良的异食癖,都能够引发便秘。有时猪发生便秘并不是由一个因素引起,而是多个因素共同导致的结果,更可能是由于发生应激以及其他因素的综合作用引起。

2、临床症状

病猪一般表现出食欲不振,增加饮水,腹围不断增大,呈躺卧状,有时发出呻吟声,伴有腹痛症状,频繁努责。发病初期,病猪能够缓慢排出少量呈颗粒状的干燥粪便,往往有一层灰色的黏液覆盖在上面。如果直肠黏膜发生破损,会在黏液中混杂一定量的鲜红血液,接着导致黏膜发生水肿,肛门明显突出,1-2天之后会停止排粪,导致直肠内积聚较多的粪便,此时部分病猪还能够少量采食,腹围一侧明显增大。如果病猪体型较小,触诊腹壁往往能够在腹腔内触摸到一条呈串珠状且屈曲的坚硬粪球。病猪通常是结肠部位发生便秘,症状严重时,会有大量粪球积聚在直肠内,如果导致膀胱颈受到压迫,就会引起膀胱麻痹或者尿闭。如果十二指肠始端发生便秘,就会出现呕吐和碱中毒,有时还会伴有阻塞性黄疸病症。

3、防治措施

对症治疗。要先消除病因,病猪在排粪没有通畅前采取禁食,只提供适量的饮水。如果病猪肠道没有出现炎症,可投服50-80mL蓖麻油或者其他植物油;如果已经发生肠炎,可灌服50-200mL液体石蜡,或者使用温肥皂水进行深部灌肠。如果以上方法都没有疗效,可对便秘硬结处的皮肤进行消毒,接着在硬结部中央直接刺入针头,然后连接注射器,注入适量的液体,经过15min,在硬结处用手指轻擀、按搓,促使硬结完全破碎,之后再肌肉注射3-9mL硫酸新斯的明注射液。如果病猪直肠处发生便秘,要根据体型大小,将手指伸入肛门内掏出堆积的粪球。注意手指上要先涂抹适量的润滑剂,且手指碰到粪球后,先在粪球中央用指尖掏挖,但体积有所缩小才能够将其掏出。另外,也可采取手术将肠管切开,然后取出阻塞物。在实际治疗中,病猪可内服适量的泻剂,如30-80g硫酸镁(钠),或者50-100mL石蜡油,或者添加50-100g大黄末的饮水。并配合使用肥皂水、2%小苏打水或者温水进行多次深部灌肠,同时对腹部进行按摩,通常具有较好的疗效。病猪在投服泻药数小时之后,皮下注射0.5-1.omL2%毛果芸香碱注射液或者2~5mg新斯的明,能够增强疗效。如果病猪腹痛不安,可肌肉注射2-10mL2.5%盐酸氯丙嗪液。对于非常衰弱的病猪,可先腹腔或者静脉注射250-500mL10%葡萄糖液,每天2-3次,同时采取以上方法进行治疗。猪患有肺炎或者感冒时一般会继发引起便秘,但在治疗过程中通常被忽视,只使用抗菌消炎、解热镇痛剂进行治疗,具有较差的治疗效果,必须二者兼治,才能够具有可靠、确实的疗效。

加强饲养管理。确保舍内环境卫生良好,每天供给充足的饮水,并补充适量的食盐。猪圈面积可适当加大,使其具有较大的活动空间,从而使其运动量适当增加。提高饲养管理,禁止单一的饲喂不容易消化且干硬的饲料以及含有大量粗纤维的饲料,如干薯藤、纯米糠等。合理配制饲料,粗料细喂,并适当增加青绿多汁饲料的饲喂量,如萝卜、白菜、蕃藤等。猪处于不同生长阶段要采取相应的饲喂方式,对喂料量以及饲喂次数进行合理调整,确保饲喂时间适宜,禁止过量喂食。另外,饲料中可添加适量的微量元素,如矿物质、维生素、粗纤维等。需要注意的是,猪发生便秘主要是由于没有合理调控饲料中纤维的含量,因此在保证含有充足营养的同时,要重视纤维能够增强机体消化能力,因此必须控制饲料中含有合理的粗纤维,通常控制在含有6%-8%的粗纤维比较适宜。

我们都知道,在养猪过程中,母猪便秘是比较多见的,也有许多养猪朋友们对此一筹莫展,接下来我将为我们解说一下母猪便秘的一些相关疑问及处理方法。
一:母猪呈现便秘的损害
1:母猪呈现便秘后,会构成母猪体温增加,呈现肚胀景象,别的还可致使母猪精力沉郁或浮躁,忐忑不安,而已压死,咬死,夹死猪仔,假如养殖人员不行细心,还可能会呈现母猪突然死亡的现象。
2:母猪呈现便秘,就会影响血夜循环,构成毒素进入体循环,致使中毒免疫力降低,呈现低温症,进而致使各种炎症,如子宫炎,胸部炎等。胸部炎使乳汁中的毒素致使仔猪下痢,而影响仔猪的成长。同时毒素会损害生殖系统致使产后不发情,缩短母猪的使用年限。

二:致使便秘的因素
1:饮水不足,夏日常常会呈现母猪饮水缺乏的状况。
:2:生理反应,怀孕周期增加,胎儿增大压榨直肠,构成便秘。
3:运动不足,怀孕后期运动较少,加之空间较小,削减运动量,致使便秘的发作。
4:疾病问题,母猪传染猪瘟,链球菌病,弓形体病时,体温增加,均会致使母猪便秘。

三:母猪便秘防护措施
1:疫苗工作要做好,减少疾病发生
2:供给足够的水源,能够恰当多喂一些青汁多的饲料,能够解决营养型因素致使的便秘问题。
3:假如场所允许,能够建个合适的运动场,能够把母猪放到运动场里运动。
4:猪场在发作疾病时,要做到科学增加药物。

夏季鱼病增多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一、高温季节鱼病增多的原因
1.水质调控问题。从近几年大量病例的分析来看,夏季高温季节鱼病增多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养殖水体中有机质过多,造成水质不良而引发。20世纪80年代中期,应用颗粒饲料进行水产养殖开始在全国推广,养殖鱼类的品种转向了以摄食鱼类为主体,在产量和技术上都得到了新的发展,而这种养殖模式造成的最大问题是鱼类排泄物剧增,水体的有机质污染加剧,养殖水体缺氧而亚硝酸盐和氨态氮等有害物质含量上升,鱼类病害增多,养殖成本上升,效益下滑。在这种情况下,养殖户仍用肥水养鱼的方法来调控水质,大量使用有机粪肥,加速了养殖水体有机质的污染,使养殖水质调控(尤其在夏季)十分困难。这种用肥水养鱼的水质调控方法来管理应用颗粒饲料精养摄食鱼类的养殖水质,是目前鱼病尤其是夏季鱼病增多的主要因素。
2.鱼病防治问题。在鱼病防治方面,通常采用先杀虫,后消毒,无病则防,有病则治的方法,在高密度精养以及夏季高温的情况下,这种方法不但不实用,而且往往会造成水质变坏的恶果,这也是养殖管理上的一个误区。杀虫药物和消毒药物都会杀死养殖水体中的浮游生物,使水质变清,水体透明度增加,溶解氧含量下降,造成缺氧泛塘或是亚硝酸盐、氨态氮含量上升,鱼类不摄食呈中毒状或鱼病暴发。
3.养殖密度问题。池塘的水质在有机质污染和自净能力相平衡的情况下是稳定的,当养殖密度上升,鱼类排泄物增加,有机质污染超过池塘自净能力时,水质不稳定而极易变坏,鱼病增多。在持续高温的夏季,养殖水体的分层现象特别严重,池底总是处于缺氧状态,非常容易使亚硝酸盐和氨态氮等有害物质浓度增加,水质调控更加困难,容易暴发各种鱼病。
4.饲料问题。饲料质量不高、选用不当等也是引发鱼病的重要原因。使用低质饲料,容易造成鱼类营养不良、肝脏色淡、胆囊增大并变色,在高温季节鱼体因抵抗力差而感染各种疾病。若饲料中含有不良的促生长素、违禁药物或是变质原料,长期被鱼类摄食后,也容易造成机体组织病变,在环境突变的情况下会诱发各种疾病或出血性死亡。使用低质饲料,养殖鱼类的排泄量大,特别容易加剧水体的污染,使水质难以控制,各种病害增加。投喂量过多,造成鱼体肠道总是处于充实状态,一方面饲料利用差,排泄多,污染水体;另一方面易造成鱼体消化不良,()肠道产生病变。
二、高温季节鱼病防治的办法
1.水质调控方面。使用颗粒饲料进行精养的高产池塘,一般来说养殖水体中有机质沉积较多,在养殖管理上绝不能用肥水养鱼的理论来调控水质,而应做到:每年坚持用生石灰清塘,且坚持不用或少用有机粪肥。春季水质清瘦、水体透明度大时,可用氮肥加磷肥来调水。在夏季水温高的情况下,如水质突变、藻类死亡、水体透明度增大,绝不能用氮肥来肥水,而要适当应用底质改良药物和少量磷酸二氢钙,结合换水和多开增氧机即可。
2.鱼病防治。一方面在夏季持续高温的情况下,养殖水体的分层现象特别严重,水体上、下层对流停止,下层水体处于缺氧状态,缺氧分解的各种有害物质大量产生,亚硝酸盐或氨态氮含量较高,容易暴发各种鱼病,因此应常用环保型的底质改良药物和增氧药物来调节水质,白天加开增氧机,即使暴发鱼病也必须用调水加内服药物来治疗。另一方面,高温季节防治鱼病不能大面积用药,以防造成水质突变而加重病情,应查清病因,在喂鱼时用适量药物在水中溶解后泼洒在饲料台附近,形成药浴环境,采取以内服为主,食场消毒为辅,结合调水的治疗方法为好。
3.养殖密度。养殖密度要科学、合理,使池塘的自净能力与有机质污染量基本平衡。一方面,按计划产量来放养鱼种,产量的设定要根据池塘条件、配套设施状况和技术水平而定。
4.饲料方面。在整个养殖过程中,应选择优质饲料,增加鱼体自身抵抗力,减少鱼类排泄物,促使鱼类健康生长。一方面,应选择蛋白质适中、氨基酸平衡好、加工工艺优良的优质饲料;另一方面,控制好投喂量,日常使鱼类摄食到八成饱即可。在发生鱼病时,一是投喂药饵,二是减少投喂量至六成。
黄文菊

母猪不孕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母猪不孕症,在养猪生产中十分常见,给猪场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本人常年从事畜牧兽医工作,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分析了母猪不孕症发生原因,提出防治措施,供广大养殖户及同行参考。

母猪不孕症是母猪生殖机能发生障碍,以致暂时或永久的不能繁殖后代的病理现象。

在养猪生产中十分常见,暂时性不孕由于产子间隔时间过长,降低了繁殖率,相应的增加了养殖成本;永久性的不孕母猪只能淘汰,损失更大。本人常年从事基层畜牧兽医工作,总结分析多年的工作经验,分析了母猪不孕症发生原因,提出防治措施,供广大养殖户及同行参考。

一、母猪不孕的原因

1.先天性不孕分为幼稚病和两性畸形。幼稚病生殖器官发育不全造成的不孕。生殖器官发育不全是指母猪达到配种年龄而生殖器官尚未发育完全,临床叫做幼稚病。幼稚病主要是由于脑下垂体前叶激素分泌不足,或者甲状腺及其他内分泌腺机能紊乱引起。诊断要点是母猪已达到配种年龄,但不出现发情;有时虽发情,但屡配而不孕。检查时可见到阴门及阴道狭小。两性畸形,由于性染色体异常所引起,生殖道特征介于雌雄两性之间,先天性不孕不育。

2.饲养管理不科学

饲料品种单一或缺少必须的营养物质使母猪生殖机能衰退或受到破坏,使母猪身体太肥或太瘦、微量元素缺乏等造成不孕。

2.1饲料中缺乏Va,影响卵泡成熟;缺乏Ve、生物素等,性腺发育受到抑制,性成熟延期。缺乏微量元素锰、锌等时,引起母猪不发情或发情不明显、发情不正常,造成母猪不孕不育。

2.2饲料中能量高,蛋白质含量过高,造成母猪体重超重,引起母猪性欲低、不发情,即使发情,配种不容易怀孕。(后备母猪体重超重时,性成熟延迟)即使怀孕,生产时容易难产。饲料中能量低,或蛋白质含量过低,母猪体重太瘦,性机能减退,母猪性欲低、不发情。

2.3饲料发生霉变,引起母猪黄曲霉毒素中毒,表现母猪阴门红肿外翻,呈长期发情样却不能怀孕。

3.由于疾病造成不孕

可以分为传染性疾病和生殖系统疾病。传染性不孕主要是母猪感染了布氏杆菌病、猪细小病毒、蓝耳病、猪乙脑、猪瘟、猪伪狂犬等疾病。生殖系统疾病主要是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炎是造成母猪不孕的主要原因,可分为急性子宫炎和慢性子宫炎。急性子宫内膜炎主要症状为,精神萎靡,食欲不振,体温升高,躺卧时从阴道流出白色或红褐色粘性脓液、有腥臭味,有时出现腹痛的表现。多发生在产后或流产后。慢性子宫内膜炎主要症状为母猪发情不正常(如:发情不定期、发情期延长或持续发情。有的母猪虽出现发情,但不排卵,屡配不孕。有的即使发情、受孕,也会造成少胎。),屡配不孕,早期胚胎死亡,全身症状不明显,卧地或发情时从阴户排出黄白色黏稠的分泌物,站立时不见排出,在阴户周围常见分泌物的干结痂。可发展为化脓性子宫内膜炎,子宫积脓等。

4.母猪年龄过老,卵巢发生进行性萎缩,性机能减弱,不易发情,引起不孕。

5.母猪猪舍通风不良,潮湿闷热、空气污染严重、母猪单独饲养、不与公猪接触,缺乏性刺激等原因造成母猪不孕。

6.公猪因素公猪精液质量差、活力低、密度低。

二、防治措施

1.先天性不孕

对于幼稚病,可将母猪与公猪一同饲养,同时注射雌激素(乙烯雌酚、求偶二醇等),促卵泡素及孕马血清等,经过几次用药,可能出现发情、排卵,应及时配种。两性畸形,没有治疗价值,发现后应及早去势,做育肥用。

2.饲养管理不科学

根据母猪饲养管理阶段,严格按照母猪的营养标准来配制全价饲料,同时要根据群体母猪的膘情适时调整饲料营养标准,使母猪的膘情处于中上等膘。最好选择正规厂家的专用猪饲料。同时饲料中注意每天按说明书添加vc、ve、vd、vb族等维生素、微量元素等添加剂。进料时仔细观察饲料有无霉变,严禁饲喂霉变饲料。据资料可查,近几年,猪耳病、圆环病毒等疾病,死亡率高、久治难愈、治疗效果低,与饲喂霉菌感染的饲料有直接关系。饲料保存时,注意通风,防止潮湿、霉菌感染。猪场每天检查料槽的饲料有无霉变。

3.由于疾病造成不孕

传染性疾病严格按免疫程序做好免疫,有条件能进行抗体检测的,免疫20天以后,及时进行检测抗体水平,不合格的及时补免。

殖系统疾病主要是保持圈舍清洁卫生、做好母猪保健。

3.1产房在产前10天左右打扫干净,用5%火碱消毒、隔2-3天冲洗干净,不留死角。产房避免贼风、穿堂风。

3.2做好母猪保健工作。产前5天和分娩后3天母猪喂些轻泻剂,防止发生便秘;临产母猪进入产房前,全身刷洗干净;每天及时清除产床上的猪粪尿。接产时,用0.1%高锰酸钾溶液将母猪臀部、阴户及乳房擦洗干净,接产者动作轻柔、指甲不易过长,手臂消毒,用肥皂水润滑,减少产道损伤。产后注射抗菌消炎药物、益母草,防治产道感染、促进恶露排除。一旦发生子宫内膜炎,及早治疗。

3.3急性子宫内膜炎治疗:

3.3.1清理干净子宫内分泌物,然后注入抗菌消炎药物;如青霉素、链霉素等药物(160万青霉素5支或160万青霉素3支+100万链霉素2支)

3.3.2肌肉注射:抗菌消炎药物;160万青霉素5-6支+安乃近(安痛定)一天注射2次,连用4-5天。

3.3.3静脉注射:0.9%生理盐水+160万青霉素5-6支+安乃近(安痛定)连用4-5天。

3.4慢性子宫内膜炎治疗:

3.4.1用5%的生理盐水冲洗子宫,子宫内灌进青霉素、链霉素

3.4.2肌肉(或皮下)注射:缩宫素20单位

3.4.3对于久治不愈者,应予以淘汰。

4.母猪年龄过老的,及时淘汰。

5.注意圈舍环境卫生,定期消毒、通风、及时清理猪粪尿。为母猪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单独饲养的母猪,达到发情年龄时,与公猪适当接触,刺激母猪发情。

6.选择优质、体质良好的公猪进行配种,保证精子质量。建议最好人工受精。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5236.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