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问题引起的河蟹爬坡的处理方法


1.养殖户姓名:张学兵;
时间:20xx5月12日;
技术员:庄铁。
2.池塘条件:
面积:18亩,
水深:平均60公分,
水草:伊乐藻,
形状:长方形。
3.放养日期、规格及数量:河蟹,放苗3000只/亩。
4.疾病流行情况、水质及鱼体检测(按日期记录):
氨氮:无,
亚硝酸盐:无,
ph:9.4以上。
5.分析及诊断:
基本情况:河蟹大量上岸,白天晚上都有,基本不吃食,泥鳅有跳跃现象;
分析:之前张老板的塘口就有点肥,但看起来还可以,由于前段时期温度突然变高导致塘口突然变成老绿水,新生藻类快速生长,同时藻类也不断老化死亡,水质恶化的同时产生大量藻毒素,导致河蟹大量上岸。
6.处理方案:
晴天第一天上午:二氧化氯3袋(轻量杀死部分藻类);
下午:底康1号6袋(改善底质,减少耗氧物质和死藻,降低风险);
第二天上午:养水宝6瓶;
第三天上午:菌美1号6袋;
第六天追加底康1号4袋,养水宝4瓶。
7.效果跟踪:
使用的第二天下午养殖户认为水色效果不太理想,但河蟹上岸少了许多;
第五天水色基本恢复正常,透明度达到30公分左右;
第六天追加底改和养水宝。
8.效果对比:
使用前
使用后
点评:河蟹上岸一般都是水质或底质的原因造成,包括水质中有毒物质超标。第一天使用二氧化氯和底康1号可以改善水质、底质,还能氧化降解藻毒素、硫化氢等有毒物质,是河蟹减少上岸的好方法。但是有个需要注意的地方,就是河蟹上岸,体质不佳,用二氧化氯会存在风险,加久养宝和底康1号会好些。后续使用养水宝、菌美1号可从微生物分解方面调节水质,使水体保持良好状态。

相关阅读

立秋前后河蟹爬坡的四大原因及处理方法



每年的立秋前后,酷热难耐,池塘各种理化因子发生急剧变化,虾蟹频繁地爬坡上草,严重的影响生长速度,甚至发病损蟹,这给我们养户朋友带来不小的经济损失。经过海大技术员的长期在塘边跟踪观察并检验池塘各项指标后,总结分析蟹爬坡上草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并针对性给出解决方案。
一、酸碱度过高
1、酸碱度的高低可以用pH值来衡量。
①当pH值高于9.2,螃蟹摄食减少;
②高于9.5,会影响螃蟹蜕壳,造成爬坡;
③高于10.5,会损伤鳃部,引发碱中毒。
2、诊断方法:检测发现pH值大于9.5,爬坡时间多发生于晴天傍晚或午后。
3、处理措施:
①使用海联科黑精灵(2斤/亩)+虾多宝发酵液(5斤/亩)泼洒速降pH。
②第二天使用海联科3102竞争营养和光照,降低藻类光合作用,稳定pH值。
③拉除部分水草,适当换水或加水。
④对碱硬度不足的水体,可使用熟石灰(10斤/亩)全池泼洒,提高水体缓冲能力。
二、底质腐败
1、腐败物:包括水草、淤泥、残饵、粪便等,这些物质的腐败会导致以下结果。
①有害微生物大量繁殖、产热,引起底部温度升高;
②产生氨氮、亚盐、硫化氢等有毒有害物质,导致虾蟹中毒;
③恶化水质,影响水草生长和引发螃蟹不适。
2、诊断方法:肉眼可见明显的烂草,检测发现有氨氮、亚盐积累,水质发黑或发红,水草腐烂。爬坡时间多发生于傍晚到第二天早上。
3、处理措施:
①及时拉掉发黑腐烂的水草;
②对于烂草严重、水质过浓的蟹塘,建议先换点水,再使用海联科3213(5亩/瓶)+海联科201(5亩*米/瓶)改底调水,活化底泥;
③第二天使用20%过硫酸氢钾(5亩/公斤)+粒粒氧(2亩/瓶)分解有机质,降解氨氮、亚盐,视情况连用2次;
④之后使用海联科蟹草肥(10亩/包)+3101(5亩/包)+钙镁磷肥(10斤/亩)促进水草生根发芽。
三、底部缺氧
1、底部缺氧:螃蟹对溶解氧的要求一般在4mg/L以上,当溶解氧小于2mg/L时,螃蟹便会出现不适反应,为躲避缺氧环境开始爬坡或上草。主要有原因:
①藻类老化:高温季节水质过肥,藻类老化,白天产氧不足而晚上耗氧过多而缺氧;
②藻类不足:高温季节水质清瘦、水草腐烂发黑,藻类和水草光合产氧能力不足而缺氧;
③浮游动物过多:池塘中水中“红虫”聚集成群时,大量耗氧,藻类被大量摄食变清或浑浊;
④养殖密度过大,合理的放养密度为800-1000只/亩。
2、诊断方法:检测底部溶解氧小于2mg/L,pH值偏低于8.0,肉眼可见螺蛳靠岸、水虱子发红、鱼浮头等现象。爬坡时间多发生于半夜至第二天早上太阳升起。
3、处理措施:
①当天使用海联科3201(5亩*米/瓶)+应激灵(5亩*米/瓶)化水全池泼洒;
②傍晚使用缓释型增氧产品海联科3202(10亩/包)加水捏坨全池干撒。
③晚上使用急救型增氧产品海联科粒粒氧(2亩/包)全池干撒;
④消除缺氧因素:如果浮游动物过多引起缺氧,可在第二天采用灯光诱捕抽水法排出塘外或杀虫剂杀灭。如果是藻类缺乏引起缺氧,可在第二天在采用藻生元(15亩*米/桶)+磷速补(15亩*米/包)培藻肥水。如果是水质老化引起缺氧,可在第二天采用浊水清(3亩*米/包)+10%过硫酸氢钾片(3亩*米/包)调节水质。如果是密度过大引起缺氧,应及时分塘或起捕,以降低密度。
四、水温过高
1、水温:螃蟹的生存水温为1-35℃,最适生长水温为20-28℃,当水温低于5℃,基本停止摄食,当水温高于30℃,为躲避高温,会大量上岸乘凉或打洞穴居。
2、诊断方法:检测发现表层水温高于35℃,底部水温高于30℃,一般发生在高温期水位小于60公分或水草不好的池塘。爬坡时间多发生于太阳落山后至第二天太阳升起。
3、处理措施:
①对于水草好的塘,直接加深水位,平滩水位保持在1米左右,环沟保持2米左右。
②对于水草不好的塘,需要架设浮草如水花生、水葫芦,为螃蟹提供遮阴场所;
③有条件的可打深水井,每天加注新水,高温季节保持水温在30℃以下。

湖北汉川地区一例河蟹浑水爬坡的处理方法



时间:20xx4月8日。
地点:湖北汉川。
天气:下了4天雨,天刚转晴。
放养模式:每亩放800-1000只、每公斤180-200斤。每亩放5公分抱卵3-5公斤的小龙虾。花白涟6万每亩苗。
池塘概况:池塘面积15亩,平均水深1.1米。种的伊乐藻。下雨前河蟹摄食活动正常,下了几天雨后和天气刚转晴河蟹出现爬坡几只死亡,无明显症状。草上有泥水有点浑透明度不高30公分左右。经检查:PH7.8、氨氮0.25、亚硝酸盐0.15。
处理方案:第一天:解毒底净宝9包,碧水爽7瓶。
第二天:精博活菌王5瓶+复合利生素5包。间隔一天用2桶氨基酸肥水膏肥水。
电话回访:用药后第二天水变清爽,河蟹不爬坡、也没发现有河蟹死亡。最后用氨基酸肥水膏目的是提高河蟹的抗应激能力补充提高草的活力。
案例分析:由于下了几天雨没有光合作用池底的有害物质得不到及时转换而导致池底变差河蟹爬坡、死亡。下雨后天转晴温差大河蟹有应激反应。所以抗应激用碧水爽,水草脏用活菌王+复合利生素分解草上有机质。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5239.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