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温室甲鱼肠炎病最好先停料一餐或减少投喂量


根据致病原因的不同,甲鱼发生肠炎一般可分为三种:1、细菌性肠炎;2、应激性肠炎;3、食物性肠炎。每种肠炎的症状也不尽相同:细菌性肠炎的典型症状是甲鱼的屁股会出现红肿,大便浮起;应激性肠炎甲鱼的粪便不成形并且伴有鼻涕状的物质(脱落的肠道黏膜);食物性肠炎甲鱼的粪便可以发现未完全消化的食物。
无论出现哪一种肠炎,治疗时应先让甲鱼停料一餐或减少投喂量,减轻甲鱼肠道的负担。
这三种肠炎中,较常见的为细菌性肠炎,一般使用抗生素(诺弗沙星)和盐酸小檗碱进行治疗。但是抗生素虽然可以消灭病原菌,同时也会把甲鱼肠道内的有益微生物杀死,而这些有益微生物对甲鱼的消化功能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促进作用,因此,用药后,更重要的是要重新构建甲鱼肠道内的微生态系统,可以给甲鱼饲喂一些电解多维和产酶益生素,以帮助甲鱼恢复肠道功能。
如果是应激性肠炎,可给甲鱼饲喂电解多维、葡萄糖、产酶益生素和盐酸小檗碱。
如果是食物性肠炎,可给甲鱼饲喂电解多维、葡萄糖、产酶益生素、盐酸小檗碱和大蒜素。以上信息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

池塘养殖大闸蟹如何掌握饲料投喂量



池塘养蟹饲料的投喂量对于河蟹的生长、水质的调节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实际情况掌握好饲料的投喂量,主要方法如下:
1、看池塘中水草的漂浮量。
在养殖过程中,水草在池塘养蟹中起到很大的作用,根据水草的漂浮量,可以确定饲料的投喂量,如果池塘中水草漂浮的越多,说明饲料的投喂量少,应增加饲料的投喂量。
2、看河蟹的活动情况掌握投喂量。
如果河蟹活动频繁,说明饲料投喂量少,如果河蟹活动稳定则说明饲料投喂正常或偏多。
3、看池塘的水质情况掌握投喂量。
池塘水质混浊,说明饲料投喂量少,如果水质清新,说明投喂的饲料正常或偏多。
4、看饵料台上饲料的剩余量。
饵料台上剩余饲料多,说明河蟹没有吃完,饵料投喂量过多,如果剩余甚至吃完,说明饲料投喂量不足。

真鲷开口饵料的种类及投喂量


真鲷仔鱼开口至全长15毫米这一阶段的培育以轮虫作饵料效果最佳,但轮虫应有所选择,而且在投 喂前要经过营养强化。轮虫应选择其》 部长在200~260微米大小的种类。强化培育的方法是在投喂前24 小时用面包酵母和脂肪酵母强化,具体做法随后介绍。

当仔鱼孵化3天后,长到全长3毫米时马上投喂轮虫。初期投喂量为每立方米育苗水体内有8个轮虫即可,每天投喂2次,早8~9点和下午16~17点各1次。每次投喂前取育苗池水样,用显微镜检查残饵量。做法是每次取水样50毫升,用电磁搅拌器搅拌1~2分钟,然后用1毫米移液管取1毫升水样全部滴于玻璃培养皿上,连续移3次,3毫升水样每毫升1滴,3滴分离,最后每滴水样上滴上少许碘酒固定,用显微镜观察,并用计算器计数。计算出每毫升水样中的平均残饵量,再换算出每立方米育苗水体内的残饵量。在下次投饵时,将每毫升水样内的轮虫密度补充到5个即可。当仔鱼长到5毫米左右时,每天投饵次数由2次增加到3次,上午8点、中午11点、下午17点各1次,每次投饵量保持在每毫升育苗水体10个;做法如前。当仔鱼长到12毫米以上时,除按原量投喂轮虫外,另外加投卤虫无节幼体,每次保持每毫升育苗水体0.5个;做法与轮虫相同。当仔鱼全长达到15毫米时,应为出池转入稚鱼培育作准备。人工饵料用磷虾或野杂鱼肉加添加剂,用绞肉机制成鲜肉末,每天早晚各投喂1次。做法是每次取少许,约10~15克抹于医用纱布制成的小纱网上,吊于池内即可,每平方米水面吊1个纱网.

甲鱼养殖吃料正常患有反复性肠炎病怎么办



杭州临平甲鱼养殖户郎老板:我的甲鱼现在五个多月,目前一万只甲鱼吃饲料50斤/天,吃食算比较好,总体长势也还不错,但仍会发生反复性肠炎。尤其是这两天水质开始有点转坏的迹象,甲鱼屁股呈红色,且粪便较多都沉在饲料板上、成不均匀的颗粒状。以前我用过弗派酸、土霉素等,一个用药周期为五到七天;一般每过半个月左右再开始用药。
答复:甲鱼屁股出现红肿说明甲鱼得的是细菌性肠炎,郎老板使用氟派酸和土霉素治疗是正确的,但用药后忽视了对甲鱼肠道的护理。
抗生素虽然可以消灭病原菌,但同时也会把甲鱼肠道内的有益微生物杀死,而这些有益微生物对甲鱼的消化功能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促进作用,因此,用药后,郎老板那些甲鱼的肠炎虽然暂时得到治疗,但由于其肠道内的微生态环境没有建立起来,不久后又会开始出现肠炎。
因此,建议郎老板在甲鱼发病期间应适当减少一些投喂量,减轻甲鱼肠道的负担;在用完抗生素治疗后,更重要的是应给甲鱼饲喂电解多维和产酶益生素,以帮助甲鱼恢复肠道功能。

秋季甲鱼养殖投喂饲料很有讲究



 秋季是甲鱼一年中生长最快的时期,养殖户在给甲鱼投喂饲料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设简易投饲框为避免甲鱼摄食时来回爬动造成饲料落入水中,可采用简易投饲框投喂,框可用塑料或木材制成,框底板钉上竹钉或木钉,钉间距以甲鱼脖子能伸入而身体不能进去为宜。饲料放入投饲框内,使甲鱼只能将头伸入摄食。
 2.饲料颗粒大小要适宜甲鱼摄食时,首先咬住食物然后潜入水中吞咽,若饲料颗粒过大则不便摄取,因而制作的颗粒饲料大小要适宜。甲鱼体重不足10克时,要求饲料直径小于0.5厘米,长度小于1厘米;甲鱼体重10克~50克时,要求饲料直径小于0.7厘米,长度小于1.2厘米;甲鱼体重50克~150克时,要求饲料直径小于0.8厘米,长度小于1.4厘米;甲鱼体重150克以上,要求饲料直径小于1厘米,长度1.5厘米左右。按不同规格投喂适口饲料,饲料利用率可达90%以上。
 3.添加黏合剂在饲料中添加黏合剂,如面筋粉、藻胶、魔芋粉等,能增强饲料弹性和黏合性,遇水不易散开,可有效提高饲料利用率。
 4.按季节和规格确定投喂量稚甲鱼饲料蛋白质含量要求在50%左右,幼、成甲鱼为45%左右。春季和秋末投喂量少,夏季至秋初投喂量多,一般夏季至秋初占全年投喂量的70%~80%。每天投饲时间在上午8时和下午6时比较适宜。投喂量要合理,一般幼甲鱼人工配合饲料投喂量为其体重的5%~8%,成甲鱼为其体重的3%~5%。若投喂新鲜动物饲料,则投喂量应占甲鱼体重的10%~15%,以投喂后1小时内吃完为宜。
 5.摄食环境要安静投喂饲料后,大量的甲鱼会到食台上摄食,若此时遇惊扰甲鱼则会立即潜入水中,造成饲料大量散落池中而浪费掉。因此,为确保甲鱼能够吃饱吃好,减少饲料浪费,投喂饲料后一定要保持甲鱼池周围环境安静。

小鸡料喂画眉的方子,小鸡料做底适当添加玉米粉或豆类


小鸡料喂养画眉主要是以小鸡料做底,再适当添加如玉米粉、黄豆粉、绿豆粉、花生粉、小米及鸡蛋黄等喂养,后期定笼后,也可以适当添加一些其它的料如牛肉粉等喂养。

小鸡料喂画眉的方子

小鸡料喂画眉,一般可以用小鸡料做底子,再适当添加如玉米粉、黄豆粉、绿豆粉、花生粉、小米及鸡蛋黄等喂养画眉,后期定笼以后可慢慢加一些其它的料如牛肉粉等。

小鸡料介绍

主要原料组成为:玉米、玉米蛋白粉、豆粕、鱼粉(特级)、磷酸氢钙、碳酸钙、氯化钠、硫酸铜、硫酸亚铁、硫酸锌、硫酸锰、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B1、维生素B2、蛋氨酸、植酸酶等。

添加药物:金霉素预混剂,莫能菌素预混剂,硫酸粘杆菌素预混剂;每千克饲料含金霉素50毫克,莫能菌素110毫克,硫酸粘杆菌素20毫克。

注意事项:蛋鸡产蛋期、奶牛及马属动物禁用。禁止与泰妙菌素、竹桃霉素并用。

停药期:上市前7天。

使用方法:

1、直接饲喂,无需任何加工,充分给饲,自由采食。

2、保证清洁饮水,适时免疫,保持环境卫生。

3、换料时应有3-5天混喂过渡时间,防止忽然换料,避免应激反应。

4、本产品不得喂反刍动物。

画眉生活习性

画眉是杂食性鸟类,全年的食物以昆虫为主,特别是在繁殖季节,主要以农林害虫为主,分别有松毛虫、金龟甲、蝗虫、椿象和其他蛾类的幼虫等。在非繁殖季节,以各种植物果实、杂草种子或嫩菜为食。画眉也经常食玉米或豆类食物,而小鸡饲料一般都是玉米作物。

画眉基础性饲料

人工养殖画眉,就需要以基础饲料为主进行喂养,这种饲料起作主导的打基础的作用。

1、大米蛋料

(1)首先将鸡蛋敲在盆里,将蛋清过滤掉只留下蛋黄,然后加入适量水调散和匀,用微火炒至发白而未发黄时,就将其铲出放入大盆中,及时混合一部分鸡蛋糊一起和匀,然后加入细米糠,团一团让米糠粘在大米上即可。

(2)接着将米再次倒人盆内,把米和剩余的蛋黄再次与米和匀,加入鱼粉、豆粉、肉粉等营养性饲料,然后将米倒入团一团让其颗粒表面光滑。再把米晾干,等水分基本干得差不多时,用微火炒干,炒至略脆即可。

2、小鸡饲料蛋料

首先调和蛋黄,然后和小鸡饲料和匀,撒入一些肉末或肉粉一起和,再用米筛一遍使其颗粒均匀,接着晾干水后炒至发脆即可。

3、小米(粟米)蛋料

小米蛋料的制作方法和大米蛋料的制作是差不多,不同一点在于小米蛋料是先把小米蒸熟晒干,在混鸡蛋炒,炒的时候一定不要炒糊了,画眉不爱吃。

4、玉米(包谷)蛋料

先把玉米加工成粉粒后,用水调和成颗粒,然后将其蒸熟,晒干。制作时,先把蛋黄调匀后,加入炒热的玉米和营养性饲料一起和匀,然后扒平轻压,让其互相吸收,30分钟左右后将其掰开打散,用米筛过滤,晾干水后用微火炒干即可。

5、混合性米料蛋料

即用上述中至少是三种以上米料混合制成的蛋料,制作方法相同。

河蟹池塘投喂量,如何更准确的把控?



水浑的塘口越来越多,很多技术员或者老师傅不问原因就让人加料,熟不知人家的料已经加到吃不完了。
太多人一进店就问:“蟹工啊,现在10000苗(或者1亩田)应该喂到多少料啊?”就连养了十来年的老师傅都没底了,都跑来问吃食量。
蟹工今天统一给大家分享一下关于河蟹吃料量(投喂量)方面的一些情况,供各位老板参考。
对于河蟹具体的吃食量,蟹工一直的观点就是:“吃多少喂多少”,具体的投喂量一定是根据自己家塘口的吃料情况而定,而不是根据别人家塘口的吃料情况而定。
不能因为在同一时期,别人的塘口投喂量大,而自己的塘口吃食量小,就盲目的怀疑自己的塘口有问题,因为你的问法可能存在误区。
因为身边经常会听到,有人问你家1万苗喂多少料啊?你家1亩地喂多少料啊?其实这两种问法根本无法给问的人提供投喂参考,有的无形中反而会增加自己的烦恼。
【举例说明】:
问法误区1:现在你家10000苗能吃多少料?
沈老板10亩蟹塘,放10000只苗,50头/斤;
王老板10亩蟹塘,放10000只苗,100头/斤;
假设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请问这两家的池塘都放了10000苗,吃食量会一样吗?
如果沈老板说,我家1万苗已经吃到10斤料了,想想王老板会不会开始担心自家蟹塘了呢?
问法误区2:现在你家1亩田能喂多少料?
沈老板10亩蟹塘,一亩放1600只;
王老板10亩蟹塘,一亩放800只;
假设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请问这两家都是10亩地,投喂量会一样吗?
假设现在市场上有一家池塘,投放密度又大、投放的规格又大,你还会认为不可思议或是在吹牛逼的吗?
河蟹池塘的投喂量如何更准确的把控?
我们蟹塘的具体投喂量一定是由自己每日的查料决定的,如何更准确的把控自己蟹塘的投喂量,应该做到每日查料,至少做到每日查2次料。
【每日查料时间段】
建议上午6点左右,检查是否吃完,如果吃完说明昨天料不足,下午喂食时要适当加料。如果有剩料,但不多,说明投料量差不多;如果有剩料,且比较多,那么在下午投喂之前再查一遍,如果还有剩料说明当天要适当减料了。
友情提醒“料台查料法”不太准确(特别是早期阶段),建议各位同时配合“食点查料法”相对更准确。
“料台查料法”:大家都很清楚,在此不做介绍。
“食点查料法”:就是在蟹塘沟中做几处食点,投料的时候,在做好点地方正常投料,检查的时候用比料径密一点的抄网将底泥一起抄起,观察是否有余料。
河蟹池塘的投喂量如何更准确的把控?
蟹工想让大家再了解一下咱们河蟹的摄食习性:河蟹本身属于杂食性(偏肉食)的水生动物,其摄食能力(量)受个头(规格)大小、天气、温度、水体溶氧、水化指标、生活环境、药物刺激等因素的影响。而每个蟹塘的具体投喂量(吃食量)还受池塘的投放密度、成活率、天然饵料等因素的影响。
综合来看,一个蟹塘的具体投喂量(吃食量)还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如:投放密度多少、投放规格大小、成活率高低、天然饵料、天气、水温、水体溶氧、水化指标、池塘环境、药物等。
因此蟹工总结了关于池塘吃食量(投喂量)的几种现象,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
1、螺蛳多、天然饵料多的塘口,吃食量会偏少
2、早期温度低,深水区吃的会多,浅水区会少
3、天气闷热蟹塘溶氧低的时候,吃食量也会少
4、天气陡降温,吃食量也变少
5、药物刺激后,吃食量也会降低
6、池塘中水化指标如氨氮、亚硝酸盐高的,吃食量也会少
7、放苗密度高、蟹苗个头大的蟹塘,吃食量会多一些
蟹工建议:每个塘口具体的投喂量,一定要根据自己塘口的情况而定,遵循“吃多少喂多少”原则,投喂时一定要根据天气情况、具体吃食情况来适当增减投喂量,确保不太多喂避免引起后期蓝藻的发生,也不太少喂避免引起水浑。
本文蟹工观点,仅供参考,如有不足,请指正补充。

算准甲鱼养殖日均投饲量 可确定甲鱼生长速度



日均投饲量可以验证饲料系数,确定甲鱼生长速度
算准甲鱼养殖日均投饲量
在甲鱼工厂化养殖过程中,投饵量的预计与控制是日常工作的重点。过量投饵的弊端显而易见:一是浪费饲料,直接增加生产成本;二是污染水体,恶化养殖环境,导致甲鱼慢性中毒,免疫力下降,致病机率增加,成活率及生长性能下降,饲料转化率也随之下降;三是增加换水成本,污染环境,增加应激,影响摄食,进而延长养殖周期。而投饵不足同样不可取:一是甲鱼群体生长受抑制,生产周期被迫延长;二是因食物竞争激烈导致僵鳖比例增加,争抢食物相互撕咬而使残次甲鱼比例上升;三是因饲料不足甲鱼所摄饲料用于生长的比例下降,从而导致饲料效率下降。甲鱼养殖生产中适量投饵非常关键。
如何确定最适投饲量,在生产中养殖者往往从饲料厂家在饲料包装袋上提供的日投饵率为参考来确定日投饲总量,但往往由于饲料厂的技术人员缺乏实际养殖经验,包装袋上所标的日投饵率参考指标不是凭空臆想,就是相互抄袭,从而导致参考指标失去参考价值。再者,日投饵率这一概念本身就很不严谨,可变因素太多,范围太大,对实际生产并无多大指导意义。如引用不当,还可能给养殖生产带来重大损失,因此笔者认为在甲鱼生产中有必要引入日均投饲量概念来全面取代日投饵率。
所谓日均投饲量即每只甲鱼每天正常生长所需的投饲量,以克/只·日为单位,如:10000只平均规格为100克的甲鱼,每天正常投饲20公斤,即日均投饲量为2克/只日。笔者认为计算甲鱼的日均投饲量稚鳖阶段应精确到0.01克,幼、成鳖阶段应精确到0.1克,以便准确指导养殖生产。那么如何在生产中正确计算甲鱼的日均投饲量呢?笔者认为应用倒算法来估算。甲鱼养殖生产简单来说,就是投多少饵料,生产出多少甲鱼;反之,生产出多少甲鱼,就只能投喂多少饲料。所以,养殖者如能掌握两个基本参数,就很容易计算出正常的日均投饲量:一是甲鱼正常月生长速度,二是所用饲料的正常饲料系数。例如:所养的甲鱼目前平均规格为50克左右,那么在正常生产条件下,这批甲鱼养一个月平均净增重约为40克/只,如果选用的饲料饵料系数可达1.0,那么这个月平均每只甲鱼投喂40克饲料即可满足生长需要,即日均投饲量为1.3克/只天。一月分三旬,甲鱼不断生长,投饵量也应不断上升。这样,上旬平均每天投料1.2克/只·日,中旬1.3克/只·日,下旬1.4克/只·日;这三个数字即可作为本月日投饲量的基本参数,当天个体投饵量参考近期甲鱼摄食状况、健康状况以及水温、水质、换水、应激、气候等情况来确定。再如:当前甲鱼平均规格为100克/只正常月净增重为60克/只,所选饲料饵料系数为1.5,则当月需投饵90克才能满足生长需要,即日均投饲量为3.0克/只·日。
日均投饲量、饲料系数、甲鱼正常生长速度三项指标是相互影响,动态平衡的,其中任何一项指标的变动都会直接影响其他指标。因此,在养殖生产中,正确把握日均投饲量有其深远的意义:
1、适量喂料,即不浪费,也不少喂,以充分保证饲料效率。如果日均投饲量不在正常范围内,就可能意味着过量投饲或投饲不足,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可以及时检验所用饲料的质量。如生产条件正常,按正常投饲量饲养,而养殖效果达不到预期目标,就意味着所选用饲料效率达不到预期标准。反之,如养殖效果比预期目标好,则意味着饲料效率比预期好。
3、可以帮助及时发现养殖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确保正常生产。如果日均投饲量长期偏离正常范围。养殖者就要注意甲鱼存池量是否误差太大,所有饲料是否粘性不足,容易失散;饲料二次加工方法是否正确,软颗粒机是否有故障,饲料台是否正确设置,水质是否变化太快等等问题。如果日均投饲量发生突变,养殖者就应检查水温是否正常,甲鱼有无病害,水质是否恶化,有无其他干扰因素等等。
4、及时把握甲鱼生长情况,为分批销售提供依据。在正常生产条件下,选用一定饲料,按正常的日均投饲量投喂,其生长速度也是有规律可循的,一定时间内,吃下去多少饲料,根据饲料系数及成活率就大致可估算出池中有多少产量。按一定时间甲鱼所摄食的总饲料量,就可较准确测算出池中甲鱼的平均规格,这对于指导分批销售,减少因频繁捉甲鱼而带来应激反应有重要意义。 

养殖户如何适量投喂甲鱼的饲料


甲鱼饲料投喂是甲鱼养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整个投喂管理过程是决定养殖是否成功的条件之一。根据调查,仍有许多养殖户存在着投喂不合理的现象,有时上午所投喂的饲料到下午投喂时还有许多没有被摄食。养殖户必须要知道,甲鱼饲料投喂的量直接影响甲鱼的生长和健康状况,如果投喂不足,甲鱼生长速度就会缓慢,耽误生长期;如果投喂过量,则容易引起甲鱼肠胃炎并引发其它疾病。
那么,应如何做到适量投喂甲鱼饲料呢?按季节和规格确定投喂量:稚甲鱼饲料蛋白质含量要求在50%左右,幼、成甲鱼为45%左右。春季和秋末投喂量少,夏季至秋初投喂量多,一般夏季至秋初占全年投喂量的70%~80%。每天投饲时间在上午8时和下午6时比较适宜。投喂量要合理,一般3-50克的稚甲,投饲率在5%左右,50-150克投饲率在3.5%-4%左右,150-300克的甲鱼投饲率在2.5%左右,300克以上的甲鱼投饲率在2%以下。
在上述基础上还应控制甲鱼的摄食时间,一般以1-1.5小时报摄食完为最好。因为,第一,如果时间过长,饲料流失会加大,不仅浪费饲料而且污染水质,影响甲鱼的生长环境。第二,如果饲料投放时间过长,饲料容易酸败变质,甲鱼摄食后容易发生病害。第三,如果投料时间过长,会影响甲鱼往后的摄食速度,有病害发生的前兆也不容易觉察,不便于管理。
除此之外,甲鱼摄食环境要安静。因为投喂饲料后,大量的甲鱼会到食台上摄食,若此时遇惊扰,甲鱼则会立即潜入水中,造成饲料大量浪费。因此,为确保甲鱼能够吃饱吃好,减少饲料浪费,投喂饲料后一定要保持甲鱼池周围环境安静。
如果摄食不完,应回收剩料,并且分析一下是由于天气、水质亦或其它因素的影响,再根据具体情况作进一步处理。建议养殖户应根据天气变化而灵活确定当天的投喂量,从而避免多投饲料的现象。

温室甲鱼白点病与白斑病的防治方法



白点病、白斑病是甲鱼养殖过程中较为常见的病害之一,尤其以养殖时间在60天以下的小甲鱼最为严重,且传染快、死亡率高。白点病、白斑病两者症状在一定程度上颇为相似,但其病原菌却截然不同,白点病的病原菌属于细菌类,而白斑病则为真菌类,因此应仔细辨别,避免错误用药。
当前正值新一轮甲鱼投苗高峰期,有必要对甲鱼白点病、白斑病的防治知识做进一步的了解,为此我司技术部采访了浙江地区温室甲鱼病害治疗专家,对这两种常见病害做了专项了解。
一、症状
白点病:全身均可分布,呈白点状,白点如绿豆大小,以腹部最多,病灶略向外突出,用手挑压可将白点去除,留下一小眼。
白斑病:甲鱼身体各部位皮肤上都有寄生,主要分布在背部,呈不规则斑块状,每块面积0.5~1.0平方厘米,白斑处表皮逐渐坏死甚至出血,病甲鱼食欲减少,爱在料台上停留。将发病甲鱼置入水盆中,使水淹没甲鱼身体,可见甲鱼背部有一块块白斑,用手擦拭无影响。
二、病原
白点病:多为产气单胞杆菌(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豚鼠气单胞菌等)。
白斑病:病原为毛霉菌,属真菌类毛霉菌科。
三、发病原因
白点病:此病发生、流行与稚甲鱼体娇嫩、皮肤易受机械损伤以及温室的养殖环境有关。温室水温一般控制在27℃~32℃,恰为白点病发病的最适温度;此外,温室养殖中大多采用锅炉加温,由于空中的雾气过浓,削弱了光照强度,为病原体创造了良好的繁殖条件,再加上换水频繁、水温不稳定,更易引发白点病。
白斑病:甲鱼苗进池前不慎受伤、鱼体消毒不严、放养密度过大等,都易造成病原体对甲鱼体的感染。此外,水温偏低、甲鱼池控温差大、池水清瘦也是引发此病的原因之一。
四、预防措施
白点病:①清塘、消毒工作到位;②适宜的放养密度;③pH值保持在7.0~8.0,溶氧保持每升水3毫克以上;④甲鱼苗做好药浴消毒工作;⑤使用优质全价配合饲料。
白斑病:①清塘、消毒工作到位;②细心操作,不使甲鱼体受伤,放苗时做好药浴消毒工作;③培肥水质,尤其在新池新水中,霉菌有迅速繁殖的倾向,因此要调节好水质;④慎用抗生素,因抗生素有促进此病发展的作用;⑤pH值保持在7.0~8.0。
五、参考治疗方案
白点病:若发病情况较严重,则外泼“强力霉素”每立方水2~3克,隔天使用一次,连续使用2次;若病情轻微,则外泼“盐酸土霉素”每立方水8~10克,隔天使用一次,连续使用2次。
白斑病:中药“五倍子”不但有收敛作用,且具有较强的杀灭真菌能力,对治疗白斑病有一定的效果。可将“五倍子”捣碎,用开水浸泡后,连渣汁一起全池泼洒,如果水质清瘦,可每立方水体使用“五倍子”30~40克;如果水质较混,每立方水体使用“五倍子”20克即可。假如使用“五倍子”的治疗效果仍不够理想,则可考虑再泼洒“戊二醛”进行治疗(每立方水体使用“戊二醛”4克左右)。有时甲鱼爆发白斑病的同时,会伴随着白点病的发生,此时除了使用上述的治疗方法外,后续还应往养殖水体中加泼“盐酸土霉素”或“强力霉素”,以杀灭白点病的病原菌。
六、注意事项
在未对病症确诊之前,切不可盲目使用抗生素。如果是白斑病症误用抗生素会直接导致甲鱼大批量死亡;如果是白点病症而未用抑制真菌的药物,根本无治疗效果,从而导致治疗措施延误造成病情恶化。
在养殖检测设备有限的情况下,有个简易的辨别方法:将发病甲鱼放置于装有清水的白瓷碗中,在充足的光线下认真辨别。白斑病一般是白色物附着在甲鱼体表,成毛绒状,相对较平整;而白点病症则有明显的凸起,有的会在周边有红色发炎症状。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5480.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