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鳖鳃腺炎病诊断与防治方法


处于春夏之交的时候,此其正是中华鳖爆发鳃腺炎的高发期,若养殖管理防疫措施不当,则极易爆发此病,一旦发生损失严重。即使得到及时控制,对鳖以后的生长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中华鳖鳃腺炎病是一类发病快、传染性强、死亡率高、有效治疗难的灾害性疾病。该病常年发生,尤以春夏之交和秋冬之交为多,多见于幼鳖,其次为成鳖、亲鳖、稚鳖。此病始发时,死亡的个体数量少,多伴有腐皮、穿孔、瘦弱等明显症状,并常与水质恶化、急性肠胃炎、强烈的应激反应并发,极易误诊。现就该病的一些防治方法作介绍以供参考。
1、病因
病因未明,一般认为是多种细菌、病毒等的综合性感染引起的。细菌主要为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等,并存在类呼肠弧病毒、类腺病毒等病毒的可能。这些病菌经受伤的体表感染鳃状组织,产生肠毒素及溶血素破坏、感染胃肠道壁而进入其他组织器官,引起广泛的系统性的组织器官感染和坏死。
2、症状
病鳖全身浮肿,口腔两侧的鳃腺发炎糜烂;口腔、食道、肠道出血;肝脏呈土黄色,质脆易碎。有时同一个塘的病鳖会出现两种症状:鳃腺充血鲜红、糜烂、有分泌物,口腔、食道、肠道发炎充血,底板、四肢、尾部充血;鳃腺淡白糜烂,有分泌物;食道、肠管有淤血段,底板纸白色,肌肉淡白无血色。其实是患了两种不同类型的鳃腺炎,即出血型鳃腺炎和失血型鳃腺炎。
3、防治方法
(1)预防
①选用健康苗种,避免使用疫区及带菌的苗种,投喂优质饵料,增强体质,提高甲鱼自身的抗病能力。
②放养前及在养殖过程中,及时培育和调节水体,使之达到“肥、活、嫩、爽”的要求,种植一定面积的水生植物,并放养一定数量的鲢鳙鱼,以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
③无法治疗的病鳖及死鳖应及时掩埋或焚毁,防止病菌的扩散及对养殖区周围环境的污染。
(2)治疗
①全池泼洒强氯精(或三氯异氰尿酸)使池水中药物浓度成0.3毫克/升,第2、3天泼洒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5:2)使池水中药物浓度成0.7毫克/升。
②用浓度为40毫克/升的板蓝根+浓度为20毫克/升的大青叶合剂煎汁全池泼洒。病重的用穿心莲注射液肌肉注射,剂量为2毫升/千克鳖重。
③用病毒克星(根莲解毒散)拌饲投喂,添加量为饲料量的1%~2%,连喂5天。
④发现此病要及时隔离,用浓度为100毫克/升的福尔马林浸泡鳖池和稚、幼鳖,换水后再泼洒1次漂白粉,并连续投喂广谱抗菌药药饵数天。

相关阅读

中华鳖穿孔病诊断与防治方法



又称“洞穴病”,是严重危害鳖的一种传染性疾病;穿孔病传染性强,流行面广,流行时间长,常与腐皮、疖疮病并发,发病率高,并能引起大量死亡,是目前养鳖者遇到的难题之一。
穿孔病的病原已分离到产气单胞菌和产碱菌(1995)两种。导致穿孔病暴发流行的原因可能是:①饲养环境恶化,如水质恶化得不到及时改善,病原菌大量孳生、致病力增强时,鳖体受伤易感染此病;②也有认为是由于维生素缺乏和饲料腐败引起的饲料性疾病,再由病原菌感染所致;③或许由白点病、腐皮病、疖疮病等疾病的恶化逐渐形成的。
1.诊断
外观检查,病鳖的背甲、腹甲、裙边可见有大小不等的洞穴,有的洞穴塞满了腐败的分泌物;裙边烂缺,有的洞穴甚至烂穿甲板和,内部骨骼;快死亡的穿孔病患鳖,腹部出现严重血斑;解剖观察,病鳖肝、胰、脾肿大,呈化脓性淤血,颜色趋紫黑色,口腔、咽部淤血发黑,肺呈紫黑色。
2.防治
①保证饲料质量,不喂腐败变质饲料,并在饲料中添加复合维生素,定时改善水质,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②用高敏药物对患病鳖,按内服和外消毒相结合的办法进行
治疗,如用庆大霉素或卡那霉素治疗时,每天每千克鳖重用10~20万单位拌饲料投喂,连喂5~7天,同时每立方米配合用50~60克生石灰或25~40毫升福尔马林全池泼洒杀菌,有明显疗效;③对有疖疮的病灶,必须清除病灶中的脓状物质后,再进行治疗,病重的必须采取隔离治疗,以免重复感染;④每千克鳖,一次性腹腔注射庆大霉素或卡那霉素10~20万单位,有明显疗效。

中华鳖红底板病诊断与防治方法



又称“赤斑病、腹甲红肿病”等,发病原因可能有三种情况:①养殖池底、岸边坚硬粗糙,鳖在爬行时,底板摩擦受伤,遇水质恶化、生态环境恶劣时,感染病原菌所致;②在捕捉运输时,鳖的腹甲摩擦、挤压受伤感染病原菌而引发本病;③也可能是腐皮病、穿孔病、红脖子病或其他内脏炎症等引起的一种临床表现。
1.诊断
该病是由点状产气单胞菌点状亚种感染所政。肉眼观察,患此病的鳖腹甲发炎、红肿,出现红色斑块或紫块,甚至溃烂;病鳖爬至食台、晒台或池坡边,反应迟钝、拒食、易捕捉;一般4~5月份为发病季节,病情严重时,会陆续发生死亡。解剖观察,病鳖的口鼻呈红色,咽部红肿,肝为黑紫色或化脓性肿大,脾严重淤血变黑,肠壁充血变硬,肠内无食物。上述症状可初步判断为“红底板病”。进一步确诊,需要将病原菌分离、鉴定。
2.防治
①加强养鳖池塘的日常管理,特别是越冬前,要增加饲料中的动物蛋白和维生素的含量,以增强其越冬抗病能力;②定时巡塘,发现病鳖应及早治疗或设法捕出隔离;③尽最避免鳖受内、外伤,池塘定期用每立方米20~30克生石灰或1~2克漂白粉或0.4~0.5克消毒精全池泼洒消毒、改善水质;④已患病鳖,每千克鳖用10~15万国际单位抗生素如链霉素作肌肉注射,或注射庆大霉素,每千克鳖用20万国际单位,在病情好转尚能进食时,每千克鳖用0.2克磺胺类药物拌饲料投喂;⑤经药物敏感性试验,选用高敏药物效果最好;⑥给健康鳖注射或口服疫苗,可取得较好的预防效果。

中华鳖腐皮病诊断与防治方法



腐皮病是以产单胞菌为主,包括假单胞菌及无色杆菌等数种细菌感染而引起,此病在鳖的生长季节均可发生,随着放养密度的增加,特别是人工控温养鳖场,患病机率一般可达50%,死亡率有时上升到10%以上,患病鳖即使不死亡,生长也受到影响,外观难看,甚至失去商品价值。腐皮病若得不到有效控制,还能导致疖疮、穿孔等并发病的发生。

腐皮病的致病原因可能是:①鳖相互搏斗咬伤后,或机械损伤鳖的皮肤后细菌感染所致;②养殖环境恶化,尤其是鳖缺少晒背环境;③养殖密度过大,经常吃腐败变质饲料等。

1.诊断

腐皮病很容易辨认,患病鳖的旧肢、颈部、尾部、裙边等处的皮肤腐烂坏死,形成溃疡甚至脱落,病重者颈部肌肉外露或四肢骨露出,脚爪脱落,解剖可见病鳖肝脏、胰脏病变,肠道充血,口腔、咽喉出血、发炎。

2.防治

①稚、幼鳖放养密度保持在每立方米50只以下或2.5千克以内,严格控制养殖密度;②保持池水清洁,每周每立方米用生石灰20~50克全池泼洒可起到预防作用;③发病季节前投喂磺胺胍药饵,按每千克鳖用药0.2克,第2~6天药量减半;④每千克鳖用0.1克四环素拌饲料投喂,每天1次,连续3次,同时每立方米用40克土霉素洗浴2~3天,外消毒配合内服药,治疗效果显著。

中华鳖白斑病诊断与防治方法



又称“毛霉病”,是毛霉菌属的一种霉菌附生在鳖皮肤所致,受到损伤的皮肤最易感染。染上白斑病的鳖,体表发生白斑状或白云状的病变;白斑病一年四季均可流行,一般在幼鳖冬眠苏醒后的早春4~6月份和在温室里喂养约20~60天的稚鳖发病率最高,染病稚鳖死亡率在某些养鳖场一般达40%~50%,重者甚至高达90%以上。该病在气温低、水温变化大的室内加温养殖池极易发生,且不容易控制。
1诊断
肉眼观察可见,病鳖的四肢、裙边等外表发生白斑状的病变,把病鳖放在干净水中浸泡、观察,白斑症状更加明显可辨;观察发病鳖池时可以看到,患病的稚、幼鳖在水中显得烦躁不安,重病鳖瘫软地匍匐在食台和露出水面的池埂上,失去应激能力,用手极易抓着;进一步确诊需借助显微镜鉴别附生的毛霉。
2防治
①白斑病在室外某些流水或新鲜清澈的水池中发病率有偏高的倾向,而在浮游生物较丰富的绿色水体发病率反而较低,因此,保持水池成嫩绿色状态,形成一定的肥度可防此病;②在放养、捕捉和运输操作过程中,尽量细心,勿使鳖体受伤,受伤的鳖要及时用药物浸浴或涂抹处理,避免继发性感染;③为稚鳖创造良好的“晒背”场所,温室养鳖也应如此;④每立方米用10克漂白粉或400克食盐加400克小苏打合剂浸泡病鳖1~2小时,有防病效果;⑤发生白斑病,忌用抗生素类药物;⑥治疗采用每立方米4福尔马林全池泼洒,24小时后彻底换新水,再用每立方米5克的土霉素全池泼洒;配合用复方硫胺甲恶唑片拌饲料投喂,有一定效果。

中华鳖白底板病诊断与防治方法



白底板病也叫出血性肠道坏死病。
1.病原
是由细菌引发的疾病。
2.流行
该病传染性强,发病高峰季节在5~8月份。
3.症状
病鳖浮于水面不下沉水底,夜晚静伏于食台或岸边,可见病鳖腹甲、口腔呈苍白色,活动迟缓,摄食量明显下降,剖检会看到肝脏呈土黄色或暗黑色,胰脏糜烂,肠道无物。胃肠失血发白,部分胃肠穿孔充血糜烂。
4.防治方法
⑴预防:定期在饲料中添加0.5%的维生素C和2%的免疫多糖,增强自身免疫力。并在管理中注意水温调节,尽量减少温差反应。
定期进行水体调节和水体消毒,每15天用生石灰30克/立方米全池泼洒,使池塘水偏碱性。
⑵治疗:用二溴海因0.2克/立方米全池泼洒,连用3次,每次间隔3天。或投喂药饵,用复方新诺明剂量为0.2毫克/千克体重,第2~6天剂量减半,7天为1个疗程。

鳃腺炎综合防治措施


甲鱼鳃腺炎病是一类发病快、传染性强、死亡率高、有效治疗难的灾害性疾病。此病始发时,死亡的个体数量少,多伴有腐皮、穿孔、瘦弱等明显症状,并常与水质恶化、急性肠胃炎、强烈的应激反应并发,极易误诊。该病一旦发生,损失严重。即使得到及时控制,对甲鱼以后的生长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现就本人对该病的一些防治体会作一介绍,以供参考。
一、症状症状可分为出血型、失血型和混合型三种。
(一)出血型鳃腺炎
底板、四肢有积水性红斑,口、鼻、泄殖孔出血,鳃状组织发炎、出血,肺暗紫色、充血,胃、肠有不同程度的病变,内有凝血块,多为花肝并有出血点,有溶血性腹水,肾、脾充血。
(二)失血型鳃腺炎
底板贫血,呈瓷白色,鳃状组织淡白色,并有糜烂现象,肺灰白、血色不足,胃肠有不同程度的坏死,内有凝血块,肝多为土黄色,肾、脾有失血现象。
(三)混合型鳃腺炎
底板、肌肉血色不足,鳃状组织发炎、充血,肺暗紫色、充血,胃肠道瘀血,肝多为土黄色并有出血现象,有溶血性腹水,肾、脾充血。失血型鳃腺炎可演变成白底板病。
另外,水质恶化,氨氮含量高于10ppm以上造成甲鱼的造血器官如肝的坏损也能引起白底板病;营养缺乏,如饵料中长期缺乏多种维生素和铁、钴、硒、锰等矿物质造成甲鱼造血机能不足或失血也能引起白底板病。
二、流行特点常年发生,尤以春夏之交和秋冬之交为多,多见于幼鳖,其次为成鳖、亲鳖、稚鳖。
三、病因一般认为是多种细菌、病毒等的综合性感染引起的。细菌主要为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等,并存在类呼肠弧病毒、类腺病毒等病毒的可能。这些病菌经受伤的体表感染鳃状组织,产生肠毒素及溶血素破坏、感染胃肠道壁而进入其他组织器官,引起广泛的系统性的组织器官感染和坏死。
四、预防与治疗针对以上情况,这类疾病的防治原则应为:坚持生态预防为主,使用抗菌、抗病毒的药物联合防治方法,辅之以水体消毒和补充营养,从而达到预防与治疗的目的。
(一)生态预防
1、放养前及在养殖过程中,及时培育和调节水体,使之达到“肥、活、嫩、爽”的要求,种植一定面积的水生植物,并放养一定数量的鲢鳙鱼,以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
2、定期换水排污,定期对周边环境和水体进行消毒,以杀灭水中病菌,同时定期泼洒光合菌制剂,以分解、吸收水中的有害物质,培育水中有益的优势菌群,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繁衍。
3、选用健康苗种,避免使用疫区及带菌的苗种,投喂优质饵料,增强体质,提高甲鱼自身的抗病能力。
4、建立相对封闭的生产体系,做好防范隔离工作。工具及时消毒,工作人员的手、脚、鞋也应适当消毒,谢绝无关或外来人员随意进入养殖区。
5、无法治疗的病鳖及死鳖应及时掩埋或焚毁,防止病菌的扩散及对养殖区周围环境的污染。
(二)药物预防
1、坚持每半月左右使用0·3—0·7ppm的二氧化氯或15—40ppm的生石灰对池塘水体消毒处理1次。
2、定期(每月2次,1次持续5天左右)适量使用板兰根、黄芩、黄芪、连翘、穿心莲、鱼腥草、蒲公英、马齿苋等中草药煎水拌料投喂,每种中草药的使用量一般为5—10克/100公斤鳖重。
3、发病季节再投喂一些抗病菌的西药,如盐酸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病毒灵等,每种药物的用量一般为2—4克/公斤饵料。同时再添加一些维生素制剂如甲鱼复合多维、维生素C、维生素E和葡萄糖等,一次投喂3天左右。
(三)药物治疗
1、全池泼洒5ppm双氧水(工业用,含量30%左右),预氧化4—6小时后泼洒0·7ppm二氧化氯制剂;第二天用上述药物70%的用量再加强1次;第三天泼洒30ppm生石灰;第六天后全池泼洒3—5ppm的光合菌制剂。
2、每公斤饵料添加盐酸环丙沙星4克、复方新诺明3克、病毒灵3克、维生素C2克、维生素K33克等拌料投喂4天,以及每100公斤鳖重投喂板兰根30克、连翘30克、蒲公英20克、黄芪15克、柴胡12克、仙鹤草12克、甘草8克等中草药的煎水汤液,连续6—8天。每次中草药可煎水2—3次,1次投喂1餐。中草药汤液可在西药喂完后投喂也可与西药同时拌料投喂。
3、停药10天后,可进行第二次消毒和投喂药饵,以巩固疗效。在甲鱼养殖进程中,完善防病体系,加强疾病的防治力度,同时加强对水体的调控,投喂优质饵料,定期补充一些含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营养性补充剂,对由病菌感染、水质恶化、营养缺乏引起的“白底板”病也将会起到很好的控制和预防作用。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5823.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上一篇:吉安牛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