稚甲鱼的安生越冬管理技术


越冬是稚甲鱼培育中的一个关键阶段。因为稚甲鱼生长期短,个体小,一般仅5克~10克重,在越冬期体能消耗多,死亡率高。因此,要加强越冬管理。
在秋后停食前,适当投喂脂肪含量较高的饲料,促使甲鱼体内脂肪积累,为冬眠作好物质准备。稚甲鱼一般在11月水温降到16℃时,就开始停食,此时要及时做好越冬准备工作。越冬池可利用水位较深的室外成甲鱼池,若利用室内稚甲鱼培育池越冬更安全。可先将室内池水排干,捉出池中稚甲鱼,然后加入30厘米~40厘米厚的泥沙层,并注水至5厘米~10厘米深。再将稚甲鱼(包括室外培育池和网箱中的稚甲鱼)放入池中,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100只~250只。当水温降到12℃以下时,稚甲鱼就往泥中钻。如果水温太低,可逐步加些温水,增强稚甲鱼的活力,使其钻得更深些。待稚甲鱼全部钻入泥中,可将池水放满,并在池顶上加盖竹帘,帘上铺一层20厘米~30厘米厚的稻草保温。到第二年4月,水温上升到16℃时,将池水放浅,留5厘米~10厘米深,让稚甲鱼自行出土。
在越冬期间要避免室内温度过低或过高。过低时,会使池水结冰,造成缺氧,这时要适当加温;过高时,稚甲鱼新陈代谢旺盛,影响冬眠。越冬时室温一般控制在0℃~8℃。

相关阅读

稚鳖培育的越冬管理技术



由于稚鳖出壳的时间先后不一,个体差异较大(3~10克),体内贮存的营养物质少,在漫长的冬眠中,因需要消耗体内贮存的物质,出壳不久的稚鳖又非常娇嫩,对不良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稚鳖经过一个冬季体质衰弱易患疾病,如越冬管理不善,稚鳖越冬期的成活率就很低,有时仅有20%~30%,甚至死亡率更高。所以,越冬管理是稚鳖饲养管理的重要关键之一。因此,越冬前要加强对稚鳖的饲养,以优质的饵料,让稚鳖吃好吃饱,有利于越冬。越冬前将室内越冬池水排干,加30~40厘米厚的细沙,再加水5~10厘米深,以备越冬用。当气温降至15℃左右时,稚鳖停食,即可集中起来转入室内越冬池准备越冬。当水温降至10℃时,稚鳖便钻入泥沙中冬眠,此时可将池水灌满,池上放竹帘或大小相当的苇箔,上面再铺一层20~30厘米厚稻草或干草保温。翌年水温上升到18℃以上时,可将池水放干再注新水,越冬后的稚鳖便会自己爬出沙层。如在室外越冬,就要移入深水池,水位1.2~1.5米,越冬池水温最好是3~4℃。越冬期间每0.5~1个月换新水1次。根据稚鳖越冬有钻入沙内不食不动的习性,越冬池要增铺15厘米左右的细沙,同时要做好保温防冻的工作,使稚鳖能安全越冬。

甲鱼的越冬管理技术



鳖的越冬管理非常重要。特别对于稚、幼鳖和亲鳖。鳖一般在11月份之后水温降至12℃以下时,就潜伏于池底泥沙中冬眠,不吃不动,一直到翌年4月。水温15℃以上时开始复苏。在长达半年的冬眠期间,稍有不慎,会造成严重损失。

鳖的越冬管理技术有:

1、越冬前强化培育
即在越冬前的一至二个月除了按正常要求投喂优质人工配合饲料外,还要多投喂一些蛋白质和脂肪含量高的活鲜饲料。如动物血、内脏及螺蚬、蚌肉、鱼、虾等。若只投喂人工配合饲料,需添加3%-5%的植物油,使其体内积累贮存一定量的脂肪和营养物质,满足越冬期能量消耗,增强抗寒能力。

2、选择条件好的越冬池
越冬池应选在阳光充足、避风、温暖、安静的地方。池底用10-20ppm漂白粉清塘消毒,并曝晒2-4天;然后铺上20-30厘米厚的软泥或黄沙供越冬潜伏。

亲鳖池进入冬眠之前应更换一次池水,越冬期内水位保持在1.5米,北方寒冷地区应在2-2.5米。1-2个月换出1/4-1/5的池水,以防止池水污染。

春天亲鳖复苏后,池水深度降至0.8米左右,提高水温,促进性腺发育,使之提提产卵。

3、注重越冬池的保温
稚鳖在无保温措施时,室外自然越冬,死亡率高达70%-90%。因此,稚鳖最好移入室内池中越冬或露天池加盖棚,密度为100只/平方米。室内越冬也应将池水灌满,并在池顶放上竹帘,其上铺一层柴草保温,或采取别的措施,防止池水冰冻。室内越冬成活率可达80%-90%。

越冬适宜水温4℃-8℃,15℃以上,稚鳖因代谢旺盛,但不摄食,消耗体内储存营养过多,而致死亡。还要注意室内的空气流通。

4、调节池水水位
成鳖或幼鳖自然越冬时,要把水位提高至1.5米以上,并保持池塘周围的环境安静。

5、补养对于水质过分清瘦的越冬池,可在池塘边堆施一些有机肥料,即可肥水,又可发酵提高水温。

稚山瑞鳖的越冬管理技术



越冬阶段是稚鳖养殖中的关键阶段之一。由于稚鳖出壳时体重不同,养殖时间长短及饵料营养不同,个体差异较显著。较小个体内贮存的物质不多,在漫长的越冬阶段中,因体内消耗,致使鳖体质衰弱,容易生病造成大量死亡。为了提高越冬成活率,需做好越冬准备工作。目前有自然越冬与温室越冬两种方法。
1.自然越冬
当水温下降到15℃以下时,应及时将稚鳖转入越冬池。越冬池应选择在向阳、背风的地方,如果是室内池就更好。越冬池底铺20厘米厚的细沙,再注水10厘米,每平方放稚鳖100~150只。如果气温太低,可在池顶放上竹帘,竹帘上再铺一层稻草保温。第二年水温上升至18℃以上时,可将池水放干,注入新水,越冬后的稚鳖会自行爬出沙层。
2.温室越冬
有条件的可以在温室过冬。加温的方式多种,如温泉水加温、工厂余热加温、锅炉加温、电热加温等,根据各自的条件合理运用热能。当水温下降到15℃左右时,将室外饲养的稚鳖移到室内加温池内,加温继续饲养。保持水温在25~30℃之间。在冬季加温饲养条件下,稚山瑞鳖的放养密度可大些,以充分利用能源及养殖设施。20~30克规格的稚鳖每平方米放100只,40~50克的放70只,70~80克的放60只,100~120克的放50只,140~160克的放40只。在温室越冬需正常投饵,日投饵量占稚鳖总体重的10%~20%。在温室饲养,由于高密度、高水温,加之投高蛋白的饵料,水质极易变坏,稍不注意就会导致暴发性鳖病流行或直接引起鳖的死亡。改善和控制温室的水质是温室养殖的关键技术。具体操作中需要每日排吸池内污物;洗刷饵料台;定期换水,每2周更换一次;加强温室的光照并机械增氧;每隔一周用0.2~0.4毫克/升漂白粉消毒一次,降低氨氮;每隔一周用10毫克/升生石灰提高池水pH值,增加钙含量,促进稚鳖生长:另外,要保持温室内空气清新,在晴天室外最高气温时,用排气扇排出温室中的有害废气,换入氧气含量较高的新鲜空气。新鲜空气能提高稚鳖的摄食强度和饵料利用率,促进其生长。

稚鳖和幼鳖的越冬管理



鳖对环境温度的变化较为敏感,适宜生长的温度为20摄氏度-32摄氏度,温度降到16摄氏度以下时停止摄食,温度降到12摄氏度以下即进入冬眠状态。为保证稚、幼鳖安全越冬,必须抓好管理。
1、加强越冬前的饲养工作。
越冬前水温在16摄氏度以上时多投喂一些蛋白质和脂肪含量高的饲料,如动物肝脏、鱼虾及螺蚌肉等,以促鳖长得膘肥体壮,体内积累贮存一定的能量,保证越冬期间体内物质的消耗而顺利过冬。
2、稚鳖的越冬。
稚鳖指当年孵化的小鳖,其个体较小,适应能力较差,不耐寒冷。因此,最好将稚鳖移入室内或搭建简易温棚越冬。先将池水排干后加泥沙30厘米-40厘米厚,注水10厘米深,每平方米方放入稚鳖150只-200只,当气温下降至12摄氏度时,稚鳖便钻入泥沙中冬眠,此时再将池水灌满。在稚鳖越冬期间要做好防冻工作,最好将室内温度保持在0摄氏度以上,防止池水结冰而冻伤稚鳖。但也应避免水温过高,若不是温水养殖越冬,水温越过12摄氏度时,鳖会停止冬眠,醒后活动,会消耗体力,降低越冬成活率。
3、幼鳖的越冬。
幼鳖指饲养了一年的未成年鳖,它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有所提高,一般可以在池内自然越冬。为了提高越冬成活率,也要采取科学的越冬方法。越冬池宜选择阳光充足、环境安静且避风的地方,池中泥沙较少,面积以100-300平方米为宜。越冬前要选晴天将越冬池曝晒3-5天,然后用生石灰清塘消毒,并在池边堆放适量有机肥,每100平米用25-40公斤,注水50-60厘米。当水温降至15摄氏度-18摄氏度时将幼鳖放入越冬池,每平方米100只左右。幼鳖入池后,要加强管理,水温在16摄氏度以上时,投喂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适口饲料,以保体膘,同时要注意加注新水,保持水质清新。
4、加强越冬管理。
稚、幼鳖越冬期间的管理,主要是控制水温和保持良好的水质,防止缺氧。因此,要适时换水或加注新水。一般稚鳖池15-20天换水1次,每次换水1/4至1/3;幼鳖池20-30天换水1次,每次20-30厘米。越冬期间也要坚持巡池,注意观察稚、幼鳖的活动和水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防止意外死亡。

南方外塘甲鱼的越冬管理技术



南方一些地区冬季气候变化无常,当长时间无冷空气南下、阳光普照时,外塘冬眠的甲鱼就会苏醒觅食;当寒流南下、白天气温低到12℃以下时,甲鱼又进入冬眠状态。如果不加强管理,奇冷奇热的天气甲鱼往往会因冻伤感染水霉病和细菌性疾病,造成损失。因此必须采取如下措施:
1、选好越冬塘。越冬塘一般应选在远离村镇无厂矿污染源,且灌排水源方便的池塘,水深最好2米以上,淤泥厚度30厘米左右,面积2~3亩,背风向阳更佳。有条件者可以分级分规格(亲鳖、成鳖、幼、稚鳖)越冬。在秋收割禾前将甲鱼进行体表消毒(用4%的盐水浸洗10分钟后)落塘养殖过冬。无条件者则原池越冬。
2、对水质消毒。越冬前,先将水质用标准渔药进行水质消毒。毒性过后(约7~10天)即可将甲鱼落塘越冬。由于水温时高时低,越冬的甲鱼在苏醒3天后要进行水质消毒一次,每月保持对水质消毒一次。水质消毒应选用对甲鱼刺激性小的表面活化剂类或碘类药物消毒,而不要选用对甲鱼刺激性大的含氯试剂或生石灰消毒。
3、加强水质管理,保持水质清新。水体要求透明度30厘米,PH值7.5~8.5,总氨氮小于1.5毫克/升,硫化氢小于0.06毫克/升,溶解氧大于4毫克/升。其次用竹杆在池塘一角用竹(网)片每亩围圈60~70平方米水面种植凤眼莲(水浮莲、水仙)之类的水生植物,或投放有益细菌(如光合细菌、硫化细菌、硝化细菌),以净化水中各种有害的物质如油类、苯胺、甲苯铵、净化酚及有害的化学元素如银、铝、镉、磷、钾、氮、铁、钠等。增加水中溶解氧,减少水中有害物质,抑制有害细菌生长繁殖。还可用沸石粉或底净药物来净化池塘底质淤泥中的有害物质。三是每亩池塘适量放鲢鱼60尾,鳙鱼20~30尾混养。以鲢鱼滤食浮游植物(藻类),鳙鱼滤食浮游动物,有效控制浮游生物过量繁殖,保持水质合理稳定。四在水温连续几天在20℃以上时,如天气晴朗可适当灌入30厘米新水,排放部分老水,淡化毒物,增加水体溶氧量,保持水质肥、活、嫩、爽。

甲鱼越冬后的养殖管理技术要点



夏初春末,水温稳定在18℃以上,甲鱼逐渐苏醒,开食时应以原投饵量的30%进行投喂。适当添加鱼油、食母生、益生素等助消化及高营养的保健物质,逐步提高甲鱼的摄食水平。
开始试投喂时,应选择甲鱼爬坡数量较多时,一般为一天的中午时段。随着气温逐渐上升,甲鱼投饵时间按照逐渐扩散的方式调整至正常时段。甲鱼投饵该时段正常时段为早上八点半,下午四点。
越冬后,气候多变,甲鱼体质较弱,该时段应注意甲鱼的体质保健与生存环境的维护。甲鱼投喂正常后,喂食一个阶段的助消化、高营养的添加物;第二阶段应注意甲鱼的抗病力提高,饲料适量添加免疫多糖、多维及多矿等免疫增强物质;第三阶段,必要时注意防范呼吸道疾病。
经过一个冬天的休眠,甲鱼本身体质较弱,且处于温暖潮湿的春末阶段,开展必要的病害防治显得尤为重要。根据实际情况,开塘后将水位回落至投料台的正常位置利于甲鱼摄食,尽早提升池塘水体的水温。通过泼洒碘制剂、二氧化氯片、苯扎溴氨等低刺激性外消药物,控制池塘水体的微生物含量,隔3天后根据水体透明度泼洒微生物菌剂及肥料制剂(具有活性有机物的氨基酸肥)。

甲鱼养殖之稚鳖、幼鳖的饲养管理技术


管水与防病
稚、幼鳖池水的管理应包括调温、水质和水深诸内容。稚、幼鳖池面积小,蓄水浅,放养密度大,特别是加温养殖,在为鳖创造了一个优越的养殖条件的同时,也加深了环境的恶性循环:阳光不足→高温→高密度→强化投饵→残饵和排泄物沉积→水质恶化。即使不断换水,随饲养时间的延长,每次换水所起的作用会一次比一次缩小。生态环境不良,开始是抑制稚、幼鳖的生长,进一步就会诱发疾病。
为了预防细菌性和病毒性疾病,维持其良好的生态环境至关重要。要认真贯彻“以防为主,有病早治”的方针,如在稚、幼鳖饲养过程中定期投喂药饵(含有抗菌素和磺胺类药物的饵料),都是防病的主要措施。
(1)湿度调控 对于加温养殖,无论在哪一个养殖阶段,都必须保持温度稳定:水温30±1℃~2℃,气温33℃~35℃。池水加温是用热水和蒸汽,室内空气加温则是用散热装置。因此,每一养殖阶段实施之前,都应对各种加热设备,控温装置等进行全面检查维修,以保证使用时不出故障。在养殖过程中,随时进行温度变化监测,及时进行调节。
稚、幼鳖的生长与日平均水温呈正相关。水温30℃,增长最快,当水温降至20℃以下时,虽然摄食,但几乎无增重。
在实际操作中,升温与降温都应循序渐进,使鳖有一个适应的过程:突然地升温或降温都会引起代谢紊乱,以致造成死亡。
(2)水深与水交换 稚鳖池的水深一般为30cm~50cm,幼鳖阶段随着个体长大,由浅逐渐加深,水深范围通常为50cm~80cm。
定期换水是改善水质的主要措施。影响鳖池水质的主要因素,是残饵和排泄物沉积,产生有毒的甲烷、硫化氢等气体,氨氮过量等。特别是饲养后期,个体和密度均较大,要严防水质恶化。应每天换水1次,但考虑到热能损耗和成本,起码也应每周换水3次~4次,并注意增加光照和通风。
(3)水质调节 适当的光照对于调节水质至关重要。光照使水藻类(主要是蓝绿藻类的微囊藻、栅藻和板星藻等)繁衍,补充水中氧气,分解有机物,可保持水质稳定。光照对于鳖的晒背习性是不可少的,没有充分光照的温室,不是理想的温室。
为调节水质,采用循环过滤装置和机械增氧也是一项重要措施,而定期(10天~15天)交替使用石灰(10mg/L~15mg/L)和漂白粉(2mg/L~3mg/L),进行池水消毒和水质改良,是国内外一致推荐,而又经济、简单的办法。既可改良水质,又可防病。
另外,在稚、幼鳖池放养一些水生植物(水浮莲、浮萍等),兼改良水质和为稚、幼鳖提供隐蔽场所之功能。

第一页 1 2 3 下一页 最后一页

稚鳖的饲养管理技术



1、稚鳖投放:刚出壳的稚鳖,体质娇嫩,应让其在砂上自由爬行,不宜直接入池。出壳三小时后的稚鳖,应放在有水、又湿润的细砂中暂养,经3~5天的精心管理,方可放入稚鳖池中暂养。早期即7~8月左右出壳的稚鳖,外界气温高,不能直接投放到室外的鳖池饲养,晚期即10月前后出壳的稚鳖,昼夜温差较大,也不能放入室外稚鳖池中饲养,早、晚期出壳的稚鳖都应放在室内稚鳖池内暂养,中期即9月份左右出壳的稚鳖可以在室外稚鳖池中饲养。
2、投放密度:稚鳖放养密度为一般每平方米10只左右。早期出壳的稚鳖经过室内饲养,到8~9月上旬时,已度过夏季高温季节,体重在10~15克左右,再转入室外饲养的,每平方米放30只左右为宜。
3、饵料:稚鳖的饵料比幼鳖要求严格,要达到细、软、精、嫩、易消化、营养价值高。一般投喂蚯蚓、小鱼虾、奶粉,鱼肉和动物肝脏。
4、水质管理:稚鳖池蓄水深度为25厘米,水呈绿色,透明度40~50厘米。做到消除残食,常换清水,可在池中放少量小鱼苗吃掉浮游动物。
5、日常管理:稚鳖在夏季高温季节要适当加深水位,如池内水温达35℃以上时要在池上面搭凉棚遮荫。发现病鳖要及时隔离治疗,及时换池水,消毒,以防相互感染。另外,在日常管理中还要注意对稚鳖不能纯喂动物性饵料,可喂混合饲料。
6、越冬管理:稚鳖的越冬管理要求较严,如不做好越冬防冻管理,就会导致稚鳖被冻死。当气温下降到14℃左右时,就可将稚鳖转入室内越冬,在越冬池内铺20厘米厚的砂子,砂层上水深40厘米。越冬池放养密度以每平方米100~150只为宜。池内温度一般要保持在0~8℃之内。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6392.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