稚鳖和幼鳖的越冬管理


鳖对环境温度的变化较为敏感,适宜生长的温度为20摄氏度-32摄氏度,温度降到16摄氏度以下时停止摄食,温度降到12摄氏度以下即进入冬眠状态。为保证稚、幼鳖安全越冬,必须抓好管理。
1、加强越冬前的饲养工作。
越冬前水温在16摄氏度以上时多投喂一些蛋白质和脂肪含量高的饲料,如动物肝脏、鱼虾及螺蚌肉等,以促鳖长得膘肥体壮,体内积累贮存一定的能量,保证越冬期间体内物质的消耗而顺利过冬。
2、稚鳖的越冬。
稚鳖指当年孵化的小鳖,其个体较小,适应能力较差,不耐寒冷。因此,最好将稚鳖移入室内或搭建简易温棚越冬。先将池水排干后加泥沙30厘米-40厘米厚,注水10厘米深,每平方米方放入稚鳖150只-200只,当气温下降至12摄氏度时,稚鳖便钻入泥沙中冬眠,此时再将池水灌满。在稚鳖越冬期间要做好防冻工作,最好将室内温度保持在0摄氏度以上,防止池水结冰而冻伤稚鳖。但也应避免水温过高,若不是温水养殖越冬,水温越过12摄氏度时,鳖会停止冬眠,醒后活动,会消耗体力,降低越冬成活率。
3、幼鳖的越冬。
幼鳖指饲养了一年的未成年鳖,它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有所提高,一般可以在池内自然越冬。为了提高越冬成活率,也要采取科学的越冬方法。越冬池宜选择阳光充足、环境安静且避风的地方,池中泥沙较少,面积以100-300平方米为宜。越冬前要选晴天将越冬池曝晒3-5天,然后用生石灰清塘消毒,并在池边堆放适量有机肥,每100平米用25-40公斤,注水50-60厘米。当水温降至15摄氏度-18摄氏度时将幼鳖放入越冬池,每平方米100只左右。幼鳖入池后,要加强管理,水温在16摄氏度以上时,投喂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适口饲料,以保体膘,同时要注意加注新水,保持水质清新。
4、加强越冬管理。
稚、幼鳖越冬期间的管理,主要是控制水温和保持良好的水质,防止缺氧。因此,要适时换水或加注新水。一般稚鳖池15-20天换水1次,每次换水1/4至1/3;幼鳖池20-30天换水1次,每次20-30厘米。越冬期间也要坚持巡池,注意观察稚、幼鳖的活动和水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防止意外死亡。

相关知识

山瑞鳖幼鳖的越冬管理技术要点



山瑞鳖幼鳖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比稚鳖有所提高,一般可以在池内自然越冬。为了提高越冬成活率,也要采取科学的越冬方法,其幼鳖的越冬管理是人工养殖的一个重要阶段,要特别注意,安全越冬的主要措施有:
1、投饲管理
幼鳖入池后,要加强管理,水温在16℃以上时,投喂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适口饲料,以保体膘。
2、温度控制
越冬期间要保持温度的相对稳定,不发生过大变化。有条件的地方最好采用室内池或室外池搭塑料大棚越冬。越冬期的放养密度以每平方米150只左右为宜。应做好保温防冻工作。可将池水水位升高,池顶盖上竹帘,上铺一层稻草。有条件的最好采取人工升温、控温措施。
3、水质管理
注意水质调节,保持一定的透明度。要适时换水或加注新水,幼鳖池20~30天换水1次,每次换20~30厘米。对于水质过分清瘦的越冬池,可在池塘边堆施一些有机肥料,即可肥水,又可发酵提高水温。
4、加强日常管理
越冬期间,保持周围环境的安静,防止经常有人在池边走动及各种原因引起的震动,使山瑞鳖不受惊扰,不会在水中逃来逃去,以减少能量的消耗。
同时越冬期间也要坚持巡池,注意观察幼鳖的活动和水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防止意外死亡。

稚鳖培育的越冬管理技术



由于稚鳖出壳的时间先后不一,个体差异较大(3~10克),体内贮存的营养物质少,在漫长的冬眠中,因需要消耗体内贮存的物质,出壳不久的稚鳖又非常娇嫩,对不良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稚鳖经过一个冬季体质衰弱易患疾病,如越冬管理不善,稚鳖越冬期的成活率就很低,有时仅有20%~30%,甚至死亡率更高。所以,越冬管理是稚鳖饲养管理的重要关键之一。因此,越冬前要加强对稚鳖的饲养,以优质的饵料,让稚鳖吃好吃饱,有利于越冬。越冬前将室内越冬池水排干,加30~40厘米厚的细沙,再加水5~10厘米深,以备越冬用。当气温降至15℃左右时,稚鳖停食,即可集中起来转入室内越冬池准备越冬。当水温降至10℃时,稚鳖便钻入泥沙中冬眠,此时可将池水灌满,池上放竹帘或大小相当的苇箔,上面再铺一层20~30厘米厚稻草或干草保温。翌年水温上升到18℃以上时,可将池水放干再注新水,越冬后的稚鳖便会自己爬出沙层。如在室外越冬,就要移入深水池,水位1.2~1.5米,越冬池水温最好是3~4℃。越冬期间每0.5~1个月换新水1次。根据稚鳖越冬有钻入沙内不食不动的习性,越冬池要增铺15厘米左右的细沙,同时要做好保温防冻的工作,使稚鳖能安全越冬。

山瑞鳖幼、成鳖的越冬管理技术



山瑞鳖的越冬管理是人工养殖的一个重要阶段,要特别注意,安全越冬的主要措施有:
1.越冬前强化培育
除了越冬前按正常要求投喂高质量的人工配合饲料外,还应尽可能地投喂一些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鲜活饵料如:禽畜内脏、鱼、虾、蚌、螺等,促使山瑞鳖越冬前体内营养物质的积累,增加越冬期间的抵抗力以及能量的积累,提高越冬成活率。
2.越冬池的要求
越冬池应选择在阳光充足、避风向阳、环境安静的地方。放养前用漂白粉10~20毫克/升全池消毒,曝晒数日,可减少越冬期间疾病的发生。
3.温度控制
越冬期间要保持温度的相对稳定,不发生过大变化。有条件的地方最好采用室内池或室外池搭塑料大棚越冬。越冬期的放养密度以每平方米150只左右为宜。应做好保温防冻工作。可将池水水位升高,池顶盖上竹帘,上铺一层稻草。有条件的最好采取人工升温、控温措施。
4.环境及水质管理
越冬期间,保持周围环境的安静,防止经常有人在池边走动及各种原因引起的震动,使山瑞鳖不受惊扰,不会在水中逃来逃去,以减少能量的消耗。同时注意水质调节,保持一定的透明度。

甲鱼养殖之稚鳖、幼鳖的饲养管理技术


管水与防病
稚、幼鳖池水的管理应包括调温、水质和水深诸内容。稚、幼鳖池面积小,蓄水浅,放养密度大,特别是加温养殖,在为鳖创造了一个优越的养殖条件的同时,也加深了环境的恶性循环:阳光不足→高温→高密度→强化投饵→残饵和排泄物沉积→水质恶化。即使不断换水,随饲养时间的延长,每次换水所起的作用会一次比一次缩小。生态环境不良,开始是抑制稚、幼鳖的生长,进一步就会诱发疾病。
为了预防细菌性和病毒性疾病,维持其良好的生态环境至关重要。要认真贯彻“以防为主,有病早治”的方针,如在稚、幼鳖饲养过程中定期投喂药饵(含有抗菌素和磺胺类药物的饵料),都是防病的主要措施。
(1)湿度调控 对于加温养殖,无论在哪一个养殖阶段,都必须保持温度稳定:水温30±1℃~2℃,气温33℃~35℃。池水加温是用热水和蒸汽,室内空气加温则是用散热装置。因此,每一养殖阶段实施之前,都应对各种加热设备,控温装置等进行全面检查维修,以保证使用时不出故障。在养殖过程中,随时进行温度变化监测,及时进行调节。
稚、幼鳖的生长与日平均水温呈正相关。水温30℃,增长最快,当水温降至20℃以下时,虽然摄食,但几乎无增重。
在实际操作中,升温与降温都应循序渐进,使鳖有一个适应的过程:突然地升温或降温都会引起代谢紊乱,以致造成死亡。
(2)水深与水交换 稚鳖池的水深一般为30cm~50cm,幼鳖阶段随着个体长大,由浅逐渐加深,水深范围通常为50cm~80cm。
定期换水是改善水质的主要措施。影响鳖池水质的主要因素,是残饵和排泄物沉积,产生有毒的甲烷、硫化氢等气体,氨氮过量等。特别是饲养后期,个体和密度均较大,要严防水质恶化。应每天换水1次,但考虑到热能损耗和成本,起码也应每周换水3次~4次,并注意增加光照和通风。
(3)水质调节 适当的光照对于调节水质至关重要。光照使水藻类(主要是蓝绿藻类的微囊藻、栅藻和板星藻等)繁衍,补充水中氧气,分解有机物,可保持水质稳定。光照对于鳖的晒背习性是不可少的,没有充分光照的温室,不是理想的温室。
为调节水质,采用循环过滤装置和机械增氧也是一项重要措施,而定期(10天~15天)交替使用石灰(10mg/L~15mg/L)和漂白粉(2mg/L~3mg/L),进行池水消毒和水质改良,是国内外一致推荐,而又经济、简单的办法。既可改良水质,又可防病。
另外,在稚、幼鳖池放养一些水生植物(水浮莲、浮萍等),兼改良水质和为稚、幼鳖提供隐蔽场所之功能。

第一页 1 2 3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6419.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