蝌蚪杯体虫病

疾病名称杯体虫病

疾病概述 蝌蚪体表泛白,游动迟缓,呼吸困难

病原 主要为筒形杯体虫。

症状 杯体虫寄生于蝌蚪的鳃部和尾部,肉眼看去与水霉菌感染相似,但取样镜检,可看到大量杯体虫,其口围盘在一张一合地伸缩。严重感染时,蝌蚪体表泛白,游动迟缓,呼吸困难,生长停滞,终至死亡。

发病规律 此病流行于7-8月,对小蝌蚪危害较大。

防治方法
(1)注意食物和水质清洁,适时分池稀养。

(2)用0.7毫克/升硫酸铜和硫酸亚铁(5:2)合剂全池遍洒。

(3)用2%-3%食盐溶液浸泡蝌蚪15-20分钟。

相关知识

蝌蚪腹水病


疾病名称腹水病

为害对象 蝌蚪
病原 尚不清楚

症状 蝌蚪腹部膨胀,严重腹水。解剖可见肠内充气明显,后肠近肛门处时有结节状阻塞物,肝、胆等无明显变化。蝌蚪病后,活动明显减弱,食量减少。

发病规律 该病多发生于春夏季(4-8月),流行于水温20℃以上

防治方法(1)合理控制蝌蚪的放养密度,及时换水,使水质保持清新。

(2)不从发病地区引进蝌蚪,蝌蚪在放入池水前应用高锰酸钾消毒。

(3)饵料应当浸泡后投喂,并保证饵料多样、适口和新鲜。

(4)发病后,对池水用伏碘1-2毫克/升消毒,同时在饵料中拌入适量先锋霉素或伏碘投喂。

蝌蚪车轮虫病


疾病名称车轮虫病

为害对象 小蝌蚪
疾病概述 皮肤和鳃的表面常出现肉眼可见的青灰色斑点

病原 为车轮虫

症状 被车轮虫寄生的蝌蚪,其皮肤和鳃的表面常出现肉眼可见的青灰色斑点,尤其是尾部常发白,严重时出现烂尾。当车轮虫在蝌蚪身上大量寄生时,病蝌蚪游泳迟钝,呼吸困难,漂浮于水面,逐渐消瘦死亡。

发病规律 5-8月为本病的流行季节。

防治方法
(1)注意食物和水质清洁,适时分池稀养。

(2)用0.7毫克/升硫酸铜和硫酸亚铁(5:2)合剂全池遍洒。

(3)用2%-3%食盐溶液浸泡蝌蚪15-20分钟。

蝌蚪气泡病


疾病名称气泡病

为害对象 蝌蚪
病原 为池水中含氮量和含氧量过高所致。

症状 病蝌蚪身体膨胀,仰游水面,肠内充满气体。

防治方法
(1)清除池底淤泥和过多的水草;投喂米糠等饵料时,要煮熟再投喂。

(2)高温季节每2-3天向养殖池(尤其是蝌蚪池)冲注新水1次,并在池上搭设荫棚降温。

(3)发现本病后,可换水或加注新水并用4毫克/升的食盐溶液全池遍洒。

(4)病情严重时,可用筛网将患病蝌蚪捞出,集中放于较清凉的水中,用20%的硫酸镁溶液浇洒,1-2天后再放回蝌蚪池,并用酵母片拌饵投喂,每100尾蝌蚪喂药0.5克,连喂6天。

鲢指环虫病


疾病名称指环虫病

为害对象 传统养殖的草、鲢、鳙、鲤、鲫
疾病概述 国内迄今发现为害比较严重的指环虫病,主要集中于传统养殖的草、鲢、鳙、鲤、鲫等鱼上。发病严重时,可导致大批死亡。

病原
多种指环虫的基本特征是:虫体颇小,能像蚂蟥似的伸缩和移动。头端4分叶,咽的两侧分布有2对呈方形排列的褐色眼点。虫体前半部中有一角质交配器。体后端为一膨大呈盘状的固着器,内有一对锚形的中央大钩,背腹联结棒和7对边缘小钩。国内已报告引起流行病的种类有:

草鱼鳃上的鳃片指环虫(D. iamellatus)

鲢鳃上寄生的小鞘指环虫(D. vaginulatus)

鳙鳃上寄生的鳙指环虫(D. aristichthys)
鲤、鲫、金鱼鳃上的坏鳃指环虫(D. vastator)

症状
病鱼无明显的体表症状,一般表现出鱼体瘦弱,游动乏力,浮于水面。鱼苗和夏花鱼种大量寄生指环虫时,常因鳃丝肿胀而引起鳃盖张开。翻开鳃盖,由于指环虫有聚居的特性,仔细观察,可见鳃上有白色不规则的小片状物,并有蠕动感,鲢小鞘指环虫病尤其明显。病鱼鳃通常黏液增多,有局部或全部贫血现象。在显微镜下确诊。

发病规律
指环虫均为卵生,而且大多均在虫体内形成一颗卵,成熟后即产出,很少有多颗卵在体内的现象。卵的形成、成熟、产出与水温密切相关。卵在水中孵化成毛蚴,其孵化速度和毛蚴的寿命也与温度有关。高温和低温或影响指环虫的产卵、孵化,或影响幼虫的寿命,故指环虫病的发生大多在春、秋两季,严寒和酷暑季节很少发病。指环虫多数对宿主有特异性,因此同一鱼池中,不会多种鱼同时发生指环虫病。单养和高密度养殖池或网箱养鱼易发生指环虫病。鱼苗、夏花鱼种每片鳃上寄生20个左右,即可造成死亡;春片鱼种和一龄左右的鱼,每片鳃上50-100个,可导致死亡。

防治方法
预防除坚持清塘消毒外,鱼种下塘前,用1毫克/升的晶体敌百虫或15-20毫克/升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洗鱼体15-30分钟。治疗可用:①晶体敌百虫(0.2-0.4毫克/升)全池遍洒。②晶体敌百虫加面碱合剂(1:0.6),浓度为0.1-0.2毫克/升全池遍洒。③网箱养殖,可用甲苯咪唑,按每天每千克体重50毫克量混饵投喂,连用3天。

真鲷隐核虫病


孵出后18天左右、全长0.8厘米左右的仔鱼全身透明,身上有肉眼可见的细砂状小白点。在显微镜下可见小白点内有一个虫体在转动。由于虫体的转动,破坏了鱼体的皮下组织和肌肉,形成一个空洞。 虫体为单细胞,全身披有纤毛,细胞内有许多小颗粒,有一个漏斗状的胞口。在显微镜下,隐约可见细胞中有一个U形大核。当仔鱼死后,虫体会钻出鱼体。经确定,病原体为刺激性隐核虫。 发病仔鱼的体表小白点,少则1个,多则3~4个;发病严重时,仔鱼在水中打转,最后沉底死亡。病原体的繁殖很快,发病后的蔓延速度较快,一般5~6矢即可使整池仔鱼全军覆灭。

防治方法

应确保繁殖用亲鱼无病;

亲鱼池及育苗池要彻底消毒;

罗非鱼烂体病的防治技术


烂体病即皮肤溃烂病,是罗非鱼越冬期间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其病原为嗜水气单胞菌的一个亚种。该病主要是由于越冬期放养密度过高、水温不稳定、水质腐败及饲养管理不善等原因引起,常并发水霉病。该病传染快、死亡率高。
主要症状。发病初期,体表病灶较小,病灶部位充血、红肿、随着病情加重,病灶不断扩大,同时病灶周围鳞片松动、竖起,并逐渐脱落,露出坏死的白色表皮,进而表皮出现溃疡并烂及肌肉,形成红色斑状凹陷,严重时病灶处骨骼外露。患病鱼体一般病灶部位不固定,头部、鳃盖、躯干以及鳍基等处均可出现,解剖病鱼,可见肝脏颜色变暗呈褐色,胆囊明显肿大,且颜色变深呈墨绿色。
防治措施。①越冬池放养密度一般每立方米水体载鱼量在10公斤以内;②罗非鱼进入越冬池前,用4%的食盐水浸浴10分钟,杀灭体表病原;③越冬期间,每15-20天用优氯净泼洒一次,使水体呈0.2×10-6浓度;④发病早期,及时隔离病鱼,并注意稳定池水温度,调节好水质,全池泼洒强氯精1次;⑤病情严重时,可连续外用强氯精2次,并内服“鱼康达”或“克菌威”等药饵,每天1次,连喂3-5天。


蚓体寄生虫病害虫的防冶方法


蚯蚓的寄生性疾病有两大类型。其一,蚓体寄生虫病,是直接寄生于蚓体,也就是靠蚓体养分生存的寄生虫;其二,养殖池或基料的寄生虫病,即是虫体只寄生于池内基料中而伤害蚓体或破坏养殖生态条件而间接影响蚯蚓正常生活的寄生虫病。该病叫管理性疾病,管理得当完全可以避免。

(1)毛细线虫病:

毛细线虫体形细如线,表皮薄而透明,头部尖细,尾端较钝圆形。此虫为卵生,卵形如橄榄。此虫原是水族寄生虫,但由于蚓的基料有水草或投喂生鱼内脏而将毛细线虫卵带人蚓池而使之受感染。该虫进入蚓体后便寄生于肠壁和腹腔,大量消耗蚓体营养物质,并引起炎症,导致蚓体瘦小和死亡。表现为病蚓一直挣扎状翻滚,体节变黑变细,并断为数截而死亡。

防治方法:

将该虫卵排出体外后所孵出的幼虫用药物杀灭。方法是每周喷洒400倍病虫净一次,直至痊愈。同时,经常更换池底湿度较大的基料,尽量消除适应虫卵高湿孵化的环境。另外,该虫卵在28C左右才可孵化出幼虫,因此可将池内温度控制在25C左右,能有效地防治该虫的扩散。

(2)绦虫病:

绦虫种类较多,主要是鲤蠢属的短颈鲤蠢。虫体常见鲤、鲫鱼肠道中,蚯蚓是该虫体的中间寄主之一。本病主要发生在夏天,能造成蚯蚓发病死亡。表现为肠道发炎坏死,蚯蚓一次性多处断节而亡。

防治方法:

以600倍病虫净喷洒养殖池,以杀灭病蚓和基料中的虫体。乎日严禁生喂鱼杂。

(3)吸虫囊蚴病:

本病是因扁弯口吸虫的后囊蚴寄生于蚯蚓体环带中所引起的。这种成虫寄生于鹭科鸟类的咽喉,中间寄主为螺、蜗牛、鱼类和蚯蚓。该病分布极广,危害鱼类最重。对蚯蚓的感染主要是管理不当造成,感染源来自生鱼杂,蜗牛和鸟类。该病使蚯蚓环带发炎、坏死,蚓体肌肉充血而死亡。表现为初期蚓环带流黄脓液,继而肿大。23天后开始萎缩而坏死,有时环带处断裂。产生全身性点状充血紫斑,并萎缩而枯死。

防治方法:

同绦虫病的防治方法。同时控制鹭科鸟等进入。

(4)双穴吸虫病:

此病由双穴吸虫寄生于蚓体所引起的。致病虫体为湖北双穴吸虫和匙形双穴吸虫的后囊蚴或尾蚴。两种虫的成虫都寄生于鸥鸟的肠道内,椎实螺是它的中间寄主。凡是有鱼类和水鸟的地域均有大量发现。主要是吸吮蚓体内的血液,并导致炎症而死亡。表现为间断性头部挣扎,后期为全身发紫,继而变白,白中现紫斑,死亡过程较缓慢。

防治方法:

控制鸥鸟接近,杀灭中间宿主椎实螺。其他方法同绦虫防治。

(5)黑色眼菌蚊危害:

该菌蚊属双翅尖眼菌蚊科。身体微小,长2毫米左右,呈灰黑色。该虫夏季为活动高峰期,9月中旬后数量大减。主要危害是咬碎基料,降低气孔率,吃掉微生物使蚯蚓不能爬向表层活动,严重降低产卵率、孵化率及幼蚓成活率。

防治方法:

以400倍病虫净喷洒养殖池表面,或用0.05%的CJ50长效灭虫剂喷洒表面。应在蚯蚓未爬到表面时喷洒,而且速度要快,只微量地一扫而过,否则有害蚯蚓。其次,可将池内浸水,让其成虫浮起而去除。也可用灯光诱杀。将一黑光灯悬于池边,灯下放一小火炉,成虫趋光飞起后被火炉热气熏落火中而死。

(6)红色瘿蚊的危害:

该虫危害作用与黑色眼菌蚊相同,但程度更为严重。体形约o.8一l毫米,鲜橙色,复眼大而黑。瘿蚊适应性极强,一年四季繁衍。该虫极喜腐熟发酵体,基料是其繁殖生长的良好条件,故一周内便可导致整个蚓池一片红,造成上层无一蚯蚓。一旦产生虫害,严重影响蚯蚓的产卵量,也影响蚯蚓的正常进食和自调活动,破坏整个生态环境,限制蚯蚓的生长。瘿蚊还携带和传播病毒作用。//农村致富经网//

防治方法:

同上述黑色眼菌蚊的防治。

(7)蚤蝇的危害:

该虫主要大量消耗蚯蚓饲料,破坏并严重污染蚯蚓的生态环境。体长约8毫米,色灰黑。5一10月份为活动盛期,成虫善跳,趋光性强。幼虫极喜腐败物质,大量吞食酶解营养成分。严重地影响和妨碍种蚓产卵及其正常生活,使繁殖率大幅度下降,甚至造成全群覆灭。

防治方法:

也同上述黑色眼菌蚊的防治。

(8)粉螨的危害:

粉螨种类繁多,危害最严重的是腐食酪螨和嗜木螨两种。体圆色白,须肢小而难见。它常以真菌有机分解物为食,对封闭性食用菌菌丝及基料危害极大,故以食用菌废基料作为蚯蚓基料时就会大量繁殖,造成蚯蚓群体逃离和抑制产卵。

防治方法:

用0.05%CJ50长效灭蚊剂以细雾状喷洒养殖床表面l一2次,即可全部杀灭。

(9)跳虫的危害:

俗名跳跳虫。种类较多,常见的有菇疣跳虫、原跳虫、蓝跳虫、菇跳虫、黑角跳虫、黑扁跳虫等。体长l一1.5毫米,形如跳蚤。多在粪堆、腐尸、食用菌床、糟渣堆等腐殖物上活动。其尾部较尖,具有弹跳能力,弹跳高度28厘米。其体表有油质,可浮水面。幼虫形同成虫,色白,休眠后脱皮而转为银灰色。卵为半透明白球状,产于表层。

主要群聚于养殖池表面啃啮基料成粉末状。还可直接咬伤蚯蚓致死。

防治方法:

同粉螨的防治方法。

(10)猿叶虫的危害:

主要有大猿叶虫和小猿叶虫两种。原是十字花科蔬菜的主要害虫之一。两种猿叶虫形状相近。一般成虫在腐树叶、松土48厘米处越冬或潜入15厘米以下腐叶或土中蛰伏夏眠,平日活动频繁。幼虫与成虫一样都有假死习惯,很会迷惑人。也主要危害基料及直接伤害蚯蚓或卵。

防治方法:

同上述跳虫的防治。

鲤鲮单极虫病


疾病名称鲮单极虫病

为害对象 主要发生于二龄以上鲤、鲫鱼体上、散鳞镜鲤和鲤鲫杂交种也常有发生
疾病概述 主要发生于二龄以上鲤、鲫鱼体上,散鳞镜鲤和鲤鲫杂交种也常有发生。流行于长江流域一带。病鱼无商品价值。

病原 病原是鲮单极虫(Thelohanellus rohitae)。胞囊寄生在鳞片下的鳞囊中,扁圆,浅黄色,大的胞囊可有乒乓球大小。孢子如瓜子状,外包一层极薄的膜鞘,长度近孢子的一倍。极囊单个,瓜子状,占孢子的2/3。嗜碘泡明显。

症状
病鱼两侧的鳞片下,因胞囊的寄生而使局部鳞片连片,犹如松果状竖起,通常每侧6-7个,严重的病鱼全身布有50多个肉瘤状突起,形状丑陋,令人厌恶。


发病规律
本病为慢性病,病原体通过血液循环进入到鳞片下鳞囊中发育、繁殖、生长,鳞片随胞囊的长大而逐渐竖起,通常很少大批死亡,但肉质变味。无明显发病季节。

鳗匹里虫病


疾病名称鳗匹里虫病

为害对象 幼鳗
疾病概述 此病主要为害幼鳗,温室养鳗尤甚。此病正趋于严重,可导致幼鳗死亡,即使不死,也难以育成商品鳗。

病原
病原是鳗匹里虫(Pleislophora anguillarum)。主要寄生于鳗鲡肌肉中,胞囊球形,白色。孢子小,梨形或卵圆形,内部结构简单,1个极囊,占据孢子体的大半,极丝明显。

症状
病鳗消瘦,不摄食,游动缓慢。因病原在肌纤维中寄生,体表外观凹凸不平,10厘米左右的黑仔鳗体表凹凸可能不明显,剥去鱼皮后,则可见到肌肉中嵌有白色球状胞囊。


发病规律 鳗匹里虫可经口和皮肤感染,感染后,其发育受温度的影响,通常15℃以下不发育;15-30℃之间,随温度升高,发育加快,25℃左右,感染1个月的幼鳗即可发病。胞囊内孢子成熟后,胆囊破裂,孢子散布于肌肉组织中,使肌肉变性,出现凹凸症状。温室养鳗,体重5-50克的幼鳗即可发病。

防治方法
除彻底消毒外,建议将患病的病鳗就地销毁,以杜绝传播。国外有报告用烟曲霉素,每吨鳗每天用量50毫克,拌饵投喂,连用20天,用来防治此病。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6725.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