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蛙蝌蚪的营养及饵料

蝌蚪杂食且贪食,在不同生长阶段,对食物数量和种类有不同的要求。刚孵化出膜的蝌蚪有卵黄作为营养,不必投喂饵料,在出膜后4-5d,可供给少许蛋黄、豆浆及浮游生物等,但数量不宜过多,以防水质恶化和造成浪费。刚下池的蝌蚪个体小,活动能力弱,多群集在一起,2-3d后分散于池边摄食天然饵料,如蓝藻类、绿藻、硅藻、轮虫类、枝角类及腐殖质等。6-7d 后,蝌蚪可在水中缓慢游动时,应辅以少量人工饵料。凡蛋白质含量在10%以上的各种动、植物性原料都可作为蝌蚪的饵料,如豆浆、米糠、花生饼、豆饼、鱼粉、动物内脏及蔬菜等。随蝌蚪的长大,它们的食性逐步转为动物性,尤其喜欢吃生鱼肉、肝脏、蛆和死蝌蚪。在人工饲喂时蚕蛹、麸皮、豆饼均可投喂,而以投喂蚕蛹的生长最快。另外.整条死鱼、西瓜皮、南瓜虫、煮熟的马铃薯、豆腐渣、水果皮等也可作为蝌蚪的饵料同时,为了在蝌蚪池培育一定浮游生物,可适量施用猪粪、牛粪以繁殖水中浮游生物。

每天投饵的数量应根据天气和水质情况而定,天气凉爽而水质较瘦,可适当多投;天气炎热而水质又肥则适当少投,原则上每天投喂1次,以满足蝌蚪生长发育需要即可。一般在前肢长出前,投饵量为蝌蚪体重的10%左右,前肢长出后,尾部开始萎缩,投饵量可减少一半。如果所投饵料是属于干粉类物质,则先要将其充分浸湿,搅碎后再投喂,否则蝌蚪会因饱食干饵料后,在消化道内发酵而发生气泡病。所投喂饵料的种类应因地制宜,尽量采用价格低廉而又基本能满足蝌蚪快速生长需要的饵料。如用猪、牛粪、水草或化肥等培育浮游生物活饵料的同时,辅以人工饵料,特别是动物性和植物性的混合饵料,能使蝌蚪快速长,提早变态。总之,养殖者在选择蝌蚪饵料时,要因地制宜,既要考虑来源充足,又要价格低廉,更重要的是营养丰富。多种饵料混合投喂能提高其营养价值。

相关阅读

牛蛙成蛙的营养及饵料


成蛙最可口的食物有蝗虫,蜡至、螟、蝌蚪、虾、小鱼、黄粉虫等。成蛙贪食,食量也大,一只300 g的成蛙1个月可吃人工饵料160g。

配合饵料

牛蛙配合饵料要求蛋白质含量在32%以上,饵料在水中的悬浮时间不得低于1h,幼蛙饵料颗粒直径2-3mm,成蛙饵料颗粒直径4-6mm。

牛蛙人工配合饵料的配制,应根据牛蛙及蝌蚪个体大小、生理状态、饲养数量与环境等情况,参照营养标准及饵料营养成分及其含量制定合理的配方。要求配合饵料营养全面,适口性好(可加诱食剂),在水中漂浮时间长,饵料来源广泛、廉价,颗粒大小适中,易保存。

蝌蚪粉状饵料配方①鱼粉60%、米糠30%、麸皮 10%②小杂鱼50%、花生饼25%、饲用酵母粉2%麸皮 10%麦粉13%。③血粉20%、花生饼40%、麦麸12%、全麦粉10% ,豆饼15%、无机盐2%。维生素添加剂1%。④肉粉 20%、白菜叶10%、豆饼粉10%。米糠50%、螺壳粉2%、蚯蚓粉8%。⑤蚕蛹粉30%、鱼粉20%、大麦粉50%、维生素适量。

牛蛙蝌蚪的饲喂技术


牛蛙很多人都喜欢吃,可能大部分的人只知道牛蛙的肉质非常的鲜美,非常的好吃,可是对于牛蛙的成长并不是很熟悉,虽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养殖牛蛙,但是了解一下牛蛙的饲养也是没有坏处的。

牛蛙蝌蚪的饲喂技术

1、半月内的投喂。牛蛙蝌蚪开始吃食的半月内,因身体细小,一般以单细胞藻类为主要食物,也吃颗细小的蛋黄浆水、豆浆和生猪血及膳血水。这段时期的饲喂方法是:

①在放入蝌蚪之前适当培肥水质。

②若在网箱内饲养,应在每个网箱内(或按每万尾蝌蚪计算)吊放1~2个沉入水下20厘米的面盆,盆内每日投放1次蛋黄、豆浆或猪、鳝血,让牛蛙蝌蚪自由吃食。

2、15~30天期间的投喂。半月龄以上的牛蛙蝌蚪已进入生长旺期,应投喂植物性为主的豆浆(渣)、豆饼、混、配合饲料,辅投动物性饲料,投喂方法是先将糠麸等粉状饲料煮熟搓成团,动物性饲料切碎碾细,每天下午4~5点投喂一次,一部分投在食台上,另一部分泼洒在池内荫凉处。

3、1月龄以上的投喂。1月龄以上的牛蛙蝌蚪,后肢开始伸出,正处在发育变态阶段,吃食量大,每天应投饲2次上午9~10点、下午5~6点各1次,每次每100尾喂食20~~50克,以投喂切碎的田螺、鱼肉、动物内脏等动物性饲料为主,辅以米糠、稀饭、玉米粉、豆饼、麦麸、浮萍和各种混合、配合饲料

牛蛙的利润分析

牛蛙养殖利润:美国牛蛙价值更高,利润更大

1、产品优势:美国牛蛙优于市场上普通食用蛙,用途更广,价值更高,利润更大。

2、技术优势:我公司研发的美国牛蛙养殖技术,简单易学,投资即可悉心传授,学会为止。

3、养殖优势:对环境适应性强,生活习性简单,饲养条件低,食性广,喂养饲料成本低;养殖技术易于掌握,劳动强度小,业余时间就可饲养,适合家庭养殖和规模化养殖。

4、环境优势:美国牛蛙原产地在北纬5-35之间,与我国长江以北、北京以南的地理位置相同,气温基本接近。我国有广阔的适于美国牛蛙两栖生活的水陆环境,从中牛蛙可获得植物性饵料,成蛙可捕获以昆虫为主的活食,蝌蚪期间可用我公司提供的专用蝌蚪粉,更适于蝌蚪快速生长。

5、投资优势:投入低、周期短、产量高、利润大,真正小本创业首选。

牛蛙好养吗

牛蛙的养殖项目虽然前景好,但是你必须首先了解牛蛙项目一些列数据分析和资料,例如在牛蛙好养吗等一些地区是否适合牛蛙养殖,而且当你准备想养这些,要知道牛蛙养殖未来发展和前景究竟怎么样,准备养的时候涉及到一系列问题,例如牛蛙的种从哪引进,引过来之后,牛蛙的基地等一系列场地要求,关于水温,和空气湿度等问题,如果把控不好就会出现一些列问题。

牛蛙养殖成本低,效益高,周期短,易大面积推广的人工养殖牛蛙技术,这样不仅可以满足了市场的需要,又改善了人们生活水平,保护了野生青蛙资源,维持生态平衡环境。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

牛蛙的营养价值

牛蛙的营养价值有着很多方面,而且它的一些功效也是比较多,对我们经常吃的人来讲,在身体各方面上,都是有着很好的促进功效,在增强体质上,效果也是很好。

牛蛙还有滋补解毒的功效,消化功能差或胃酸过多的人以及体质弱的人可以用来滋补身体。牛蛙可以促进人体气血旺盛,精力充沛,滋阴壮阳,有养心安神补气之功效,有利于病人的康复。

牛蛙的内脏及其下脚料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经水解,生成复合胺基酸。其中,精胺酸、离氨酸含量较高,是良好的食品添加剂和滋补品。水解的复合胺基酸,经分离提纯,用於医药,化妆工业。牛蛙的内分泌系统分泌各种激素,经提取可用於医药、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如脑垂体激素用作鱼类、两栖类的人工催产剂,利於人工繁殖。

牛蛙的胃腺、肠腺及胰腺含有丰富的消化鶤,尤其是水解蛋白质的鶤类含量高,可提取利用。牛蛙的胆汁提取,加工后可作药用。蛙皮可制作外科手术线的优良原料。蛙油可制作高级润滑油。

牛蛙的养殖其实并不是很复杂,牛蛙也是属于投资成本比较低的项目,但是它的发展前景还是非常不错的,尽管如此,养殖者在养殖之前还是需要先了解它的市场现状再做决定。

牛蛙蝌蚪的病害与防治


蝌蚪的敌害与害藻蝌蚪期的主要敌害是黄鳝、蛇类某些水生昆虫和各种野杂鱼类,它们均能吞食,防治的有效法是,蝌蚪人池前进行严格的清塘消毒,杀死水体中的敌害生物。人池后坚持每天早晚巡塘,及时清除敌害。

另外,夏季水温高时,蝌蚪池中易出现铜绿色水花,这是铜绿微囊藻、水花微囊藻等蓝藻在水中过量繁殖的结果。这种藻类因有胶质膜,蝌蚪吃后不能消化,同时这类藻类死亡后,沉在水底,分解产生有毒物质,会使蝌蚪死亡。防治方法是用0.01% 的硫酸铜溶液倾人池甲,藻类即会自灭,此溶液对蝌蚪的发育无害。

(1)肤霉病。其病原体是水霉菌,主要寄生在蝌蚪体表皮肤损伤的部位。霉菌从皮肤伤口侵人时,吸取皮肤中的养料。菌丝体向内深人肌肉,向外长成分枝繁茂的菌丝,肉眼可以见到菌落为棉絮状,逐渐从伤口向四周扩大,致使蝌蚪游动迟缓,觅食困难,其它病菌沿伤口侵入,导致死亡。

防治方法:①用10%(-紫药水涂之,效果良好。②可用20 mg/L的高锰酸钾消毒30min,经72 h可治愈。

(2)车轮虫病。其病原体是车轮虫。此虫外表像碟状或草帽形,虫体周围有均匀分布的纤毛,并有由许多小齿逐个衔接而成 的圆形齿环,虫体运动时,以齿环磨损蝌蚪的表皮组织。蝌蚪被大量车轮虫寄生后,食欲即减退,呼吸困难,单独游动,动作迟缓,若不及时治疗,会引起大量死亡。

防治方法:①此病多发生在密度大的池中。减少养殖密度,扩大蝌蚪活动空间,即可避免此病发生。②发病初期可用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全池泼洒,每立方米水体用硫酸铜 0.5 g和硫酸亚铁0.2 g.③每667m用切碎的韭菜0.25 kg与黄豆混合磨浆,均匀泼洒到池内,连续1-2d,可控制病蝌蚪的死亡。

(3)舌杯虫病。此病多发生在水质条件差、饲养密度高的池中,以七八月份为发生高峰,且感染传播快,2-3d即可由个别蝌蚪遍及全池。此虫多寄生蝌蚪尾部,肉眼观察很像水霉。治疗方法:每立方米水体用0.7 g硫酸铜或硫酸亚铁合剂溶于水中全池遍洒,能有效治疗。

(4)气泡病。此病多发生在水温高、池底有机物多的池中。 患病蝌蚪肚子膨胀,失去平衡能力,仰浮于水面。预防方法:高 温期间每隔2一3d冲新水1次。池底有机物不可过多,施肥应 量少、次多。药物治疗:将患病的蝌蚪置于清凉水中,用20% 硫酸镁溶液浇洒,2d后再放人蝌蚪池,治疗效果较好.

(5)出血病。多发生于即将长出后肢的蝌蚪。患病蝌蚪在腹 部或尾部有出血斑块,蝌蚪在水面打圈,数分钟后下沉死亡。发现病情后,要及时将蝌蚪池水放出,用网把蝌蚪高度集中,按每 2万只蝌蚪用120万Iu青霉素和100万IU链霉素浸泡0.5h,治疗效果很好。

牛蛙蝌蚪的饲养技术


牛蛙蝌蚪的成长过程,不仅是体重的增加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变态发育过程,其生活习性随着改变从以鳃呼吸、以尾运动的水生动物逐渐转变为以肺和皮肤呼吸以四肢运动的水陆两栖动物。蝌蚪培育所追求的目标是高成活率和获得大规格幼蛙。

1.饲养环境要为蝌蚪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饲养池可用土池、衬垫塑料纸的土坑、水泥池等应分建几个面积大小不一的蝌蚪池,小的几平方米,大的几十平方米,小池深45- 80 cm,大池深1-1.2 m,大池中设多个饵料台,饵料台浸于水下10 cm,并便于取出洗刷。池中应有水葫芦、浮萍、金鱼藻之类的水草,占水面的1/2左右,池_上方设置凉棚,占总面积的 10%-20%。蝌蚪人池前5-7d,用200 mg/L生石灰或20 mg/l 的漂白粉带水清塘消毒。当蝌蚪刚刚开始脱膜时,就应着手培肥孵化池的水质,可向池中逐次少量投人晒干的或发酵、腐熟的有机肥,既不破坏水质,又能繁殖浮游生物,尤其是硅藻、绿球藻、黄藻、金藻等藻类,也可将无毒叶草类压人塘泥中,使池水成为黄绿色的肥水,总之,既培肥水质,又使水中含氧量增高在闷热的夏季要有增氧装置.

2.蝌蚪的分级培育刚孵化出的蝌蚪,游泳能力较弱,适应能力很差.环境的轻微变化常会造成死亡,因而应留在原孵翻池孵化。蝌蚪在孵化后3d开食,可按每10000尾一个蛋黄量投喂研碎的熟蛋黄,第,天可稍有增加,连喂几天后,可改喂豆浆,15日龄后喂豆渣、米糠、玉米粉、鱼粉等调成糊状物。

分稀后的蝌蚪以大池培育为佳,要培肥水质呈黄绿色,加深水体至0.8-1m.饵料可选择豆渣、玉米、麦麸、瓜菜皮、酒糟、蚕蛹粉、鱼粉等三四种调成糊状,每天投喂2次,即上午9 -10时,下午4-5时,投喂量占体重的10%-15%。但应根据水质肥瘦、气温、气候情况等灵活掌握。一般来说投饵量与水温、水的肥瘦度、蝌蚪日龄、体重等成正比关系。但水温太高 (35 度以上)时或达蝌蚪变态的高峰期(前肢长出,尾正处于萎缩期)时应少喂或停喂。蝌蚪初期以自行培养繁殖浮游生物为好;中、后期可投喂配合饵料、活蚤类、蝇蛆等。投饵量应渐渐增加,不可幅度忽大忽小、以至使蝌蚪饥后暴食,引起消化不良而患肠胃病,可根据上次投饵后的吃食情况决定下次的投饵量,如上次有剩余,下次则要减量,如能很快吃光,则应酌量增加。

蝌蚪的变态受水温及饲养管理等环境因素影响很大。在水温为25-28℃的条件下,一般3个月完成变态;在精心培育情况下,70~75 d就可完成变态;20度以下不变态;在35T以上的高温情况下停止变态或变态成畸形。

3.蝌蚪变态的人工控制蝌蚪的生长速度、变态时期和成活率受水温、季节、气候、饵料、水质及放养密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在长江流域,6月中旬以前孵化的蝌蚪在3个月内,即9 月中旬以前完成变态,到越冬时可长至100-150 g,可安全越冬,第2年年底可长至350 - 400 g,但7月份以后孵出的蝌蚪,由于气温下降、环境条件不利于生长、死亡率高、变态后的幼蛙个体较小、体质瘦弱,在第2年的2月中旬便提早苏醒,比大规格幼蛙及成蛙提早约15 d。早春寒潮冷暖变化较多,对提早苏醒的幼蛙生长不利,常会造成死亡,因而目前科学的养殖方法是人工控制变态,对早期与晚期孵化的蝌蚪施行2种饲养方法。

(1)快速变态饲养方法。对6月中旬以前出膜的蝌蚪可采用快速变态饲养方法,以促使蝌蚪提前变态,最迟在9月中旬以前完成变态,以利于变态后的蝌蚪在越冬前贮足营养,安全越冬。

具体方法是:①提高饲养密度。对孵化后7-10日龄的蝌蚪,每平方米放养800- 1000尾,30日龄的放养300-500尾, 50日龄的放养150-250尾。而一般饲养蝌蚪的放养密度为:7- 10日龄的每平方米800尾,30日龄的300尾,50日龄的150尾。提高放养密度可促使蝌蚪提早变态。②提高水温、一般蝌蚪在 20-25℃的水温中3个多月可以变态为幼蛙,如果将水温控制在 25-28℃,则蝌蚪2个多月即可完成变态提高水温的办法可采用降低水位或加注30℃左右的口晒水等提高动物性饵料的比例。动物性饵料有利于促进蝌蚪变态,将动物性饵料增高至投饵量的60%-80%,并增加投饵量,可以促使蝌蚪提早变态。另外投喂甲状腺素片,每600尾蝌蚪用3/4片个池泼洒,可使蝌蚪提早变态。

(2)延迟变态饲养方法。对于7月份以后出的斜蚌,可采用延迟变态的饲养方法。使蝌蚪推迟至第2年春季变态,隔年蝌蚪由于推迟了变态而个体较大。变态后的幼蛙个体强壮,生长迅速,到年底也能长至350-400g。

为了便于幼蛙的驯食,幼蛙池内不设任何隐蔽物或可供休息的场地,只放一个饵料台,饵料台以木条做成框架,中间用窗纱绷紧即可。若饵料台的浮力不够,可在木框的四角各加一块泡沫塑料。这个饵料台既是幼蛙的摄食场,又是休息的场所。

2.幼蛙的收集待蝌蚪长出后腿之后,就可以用网从蝌蚪池中捞起,适当集中到小一些的水泥池或土池中。前腿长出和尾巴消失之前,用尼龙布做成的捞子将幼蛙捞出,放人幼蛙池或驯化池。此时收集幼蛙最为有利:第一,刚刚完成变态的幼蛙不再像蝌蚪那样在水中摄食,也还不能像成蛙那样来捕食活的动物,而是靠吸收尾巴的营养来维持生命。因此,可以密集在幼蛙池或驯化池中暂养而不需投饵;第二,由于这时还有一个长长的尾巴,活动不很灵活,容易用捞子捞起。

收集在幼蛙池或驯化池的幼蛙密度为每平方米放养100-500 只,池中水深10-15cm,幼蛙后腿不能着底,迫使幼蛙集中在饵料台上休息,为以后的驯化做准备。

养青蛙喂什么?蝌蚪、幼蛙及成蛙阶段饵料均有区别


蝌蚪期:以红虫、水蚤或蝇蛆为主食,也可以豆浆、豆渣、豆饼粉或小球藻为主食,加喂适量鱼粉可促进生长,后期可用豆浆、麦麸、豆腐渣配合饲料或米糠及鱼粉等饲料。幼蛙期:以鲜活的蚯蚓、蝇蛆、小鱼虾、昆虫、蝎牛或泥鳅等活饵喂养。成蛙期:主要喂人工培养的蝇蛆、蚯蚓、红虫或球藻水蚤等高蛋白、高繁殖率的活饵。

很多人都吃过青蛙,但是很少人对青蛙的养殖都不是很了解,青蛙最早的时候是蝌蚪然后慢慢的变成了幼蛙最后再进化成为成蛙,这每个阶段它所需要的生长环境都是不同的,每个环境的饲料也是不同的,因此要分别开来。

蝌蚪的饲养管理

食用青蛙人工饲养必须从人工采卵后养育孵化,出膜后的蝌蚪在原孵化池或网箱中培育,每平方米水面放养600~800尾。蝌蚪孵出后第4天开始人工投饵,蝌蚪需经一周饲养后移入饲养池。大约20~30天后逐步以红虫、水蚤、蝇蛆为主食,也可以豆浆、豆渣、豆饼粉、小球藻为主食,加喂一定的鱼粉可促其生长。一般每万尾用15个熟鸡蛋揉碎带水泼喂1~2次。第5天后,改用豆浆、麦麸、豆腐渣配合饲料或米糠及鱼粉等饲料,每天投入1~2次,饲料投放在饵料台上,粉末状饵料先用水调成粘稠状再泼喂。

1、蝌蚪的管理:当发现池水中有气泡或水质有腐臭味时要立即换新水,一般每3天换一次,天气干旱多日,连续高温时,每2天换一次水。

2、变态期管理:蛙卵孵化后70天左右变成为幼蛙。蝌蚪从出现前肢到完全变态的这一阶段时期主要靠吸收尾部供给,靠肺呼吸空气,并开始跃出水面登陆栖息,当有90%以上蝌蚪变为幼蛙时,即可移入幼蛙池饲养。

幼蛙的饲养管理

1、强化驯养:用高密度集中圈养可按每平方米100~150只的密度,圈养在内壁光滑,高度1米以上的水泥池中,池水深20厘米左右,在水面上放置饵料台,池内不设陆地,迫使幼蛙上台集中采食和栖息。

2、诱饵驯食:先用鲜活诱饵料喂1~2天,第3天开始在诱饵中添加20%的人工饲料,以后逐日加大比例,10天后增加到80%活饵料,主要有蚯蚓、蝇蛆、小鱼虾、昆虫、蝎牛和泥鳅等;死饵是指蚕蛹干、动物内脏及配合饲料等。

3、以动带静:死饵活化,最后过度到完全摄食人工饵料。同时要求投料定时、定量、定位。投料时间,春、秋季在中午前后,夏季在傍晚或早上,每天投料1~2次,每次投料要在1小时左右幼蛙吃完。体重50克以下的幼蛙投饵量应占体重的6~8%;体重100克以上的幼蛙,投饵量应占体重的8~10%。饵料要求新鲜、干净和富有营养。

4、筛选分级与分养:幼蛙驯养20~30天时,应放干池水,并将大规格的幼蛙按每平方米60~80只密度转入成蛙池饲养;小规格幼蛙仍留原池驯养。采用饲饵、室内立体、多层箱笼密集养殖,是养殖青蛙的一种新方法。将青蛙养殖在塑料箱和木箱中,进行小型养殖产量极高,每平方米可养殖数百只,一般从孵化到成蛙,只需5个月时间。

成蛙的饲养管理

幼蛙转入成蛙池后,青蛙摄食量大,生长速度加快,是形成商品产量的重要时期,除供应充足的饵料,蝌蚪变态成蛙时即需增加动物性饲料的饲喂,主要是人工培养的蝇蛆、蚯蚓、红虫、球藻水蚤等高蛋白、高繁殖率的活饵。

在活饵不足的情况下,可搭配混合饲料,如用菜子饼(粉状)60%、米糠(或麦麸)30%、大豆粉5%、鱼粉5%配合均匀效果较好。蝌蚪活跃在水中,5天以后可供给精饲料,为豆浆、蛋黄、水蚤、空心菜、蕃茄及水中浮游生物。

此外,在土堆上养蚯蚓,只要每天傍晚分片在土堆上洒上一些浓度为3~5%的石灰水,蚯蚓即会倾巢而出,充当蛙饵。还要适量喂些配合饲料,并要及时分养,调整饲养密度。成蛙饲养1个月后,蛙体重量达100克时,饲养密度每平方米30只,2个月后改为每平方米10~15只。再经短期饲养,即可成为商品蛙上市。

缩短青蛙养殖周期方法

美国青蛙按常规方法养殖,当年很难达到250克以上上市规格。要缩短美蛙养殖周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人工室内控温养殖一般在冬季进行。选择墙壁厚,密封好,大小适宜的房间作蛙房,房内设水泥结构的蛙池。池的面积一般不超过4平方米,池高0.8米,底部呈15度倾斜,可数池并排,各设一进出水口。放养前用3ppm漂白粉(含有效氯约33%)溶液对池四周、蛙房及用具等消毒,72小时后将池水放干。挑选健康无病蛙用15ppm高锰酸钾液和3%盐水消毒15分钟后放养。一般采用人工填喂颗粒饲料的方式喂养,日投喂量为蛙体重的10%~15%。室温控制在20℃以上。每天早晚用清水冲洗一次,每半个月用1ppm漂白粉或高锰酸钾消毒一次,定期按100公斤饲料拌20克土霉素投喂2天。此法可使美国青蛙在冬季正常生长,成活率高达95%以上,缺点是投资较大。

2、大棚养殖一般在秋冬季节和越冬后期进行。在蛙池上方搭1.5米高的塑料大棚。池宽4~5米,池中间设一小埂,以便操作。日常管理工作与常规养殖基本相同。越冬前后分别采用大棚养殖,可使蛙摄食时间延长2个月左右,秋冬季节刚变态的幼蛙可以在越冬之前充分摄食,有利于提高越冬成活率;越冬后期提前对美蛙种蛙进行棚养殖,可使产卵期提前15~30天。

3、人工催产选择血缘关系较远,体形稍长,性特征明显的健康二龄蛙作为种蛙,一般要求种蛙体重大于400克。通常选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进行人工催产。500克以上的雌蛙,注射HCG2000单位加LRH-A200微克混合药剂1.5~2毫升,体重小于500克的雌蛙注射1.5毫升,雄蛙剂量减半。在臀部肌肉45度角进针1.5厘米注射,注射后用酒精球擦洗注射部位,按雌雄1:1比例小心放入产卵池中。一般经40小时蛙抱对产卵。此法可以使产卵期提前,同时产卵集中,有利于日常管理。

4、对早期胚胎实施脉冲电刺激在产卵后2小时,将受精卵入盘内,用电脉冲连续处理6分钟,然后移至网箱中孵化。这样可使孵化率提高10%以上,蝌蚪提早7~10天变态,而且蛙抗病力增强,生长速度快。

5、在土池中埋设网箱孵化和培育蝌蚪将土池水位调至50厘米左右。孵化网长宽均为1米,高0.7米,四周及网箱底部用木桩固定,入水30厘米。受精卵在孵化箱内应分布均匀,呈漂浮状,同时要注意及时清除死卵,孵化密度应低于每平方米水面10000粒。池消毒同土池养殖。蝌蚪池网箱一般入水40厘米,投喂量以两小时基本食完为准。越冬期将网箱沉入池底。

通过以上小编的介绍,想必大家对青蛙的养殖应该有一个大概的了解,青蛙的成长是三个阶段的过程,因此要养殖好青蛙,就必须对这三个阶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以上小编的整理的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新的养殖朋友们。

大闸蟹养殖之成蟹的饵料营养的日常管理技术



1、科学投喂,杜绝浪费
高温时期,当水温超过30℃时,河蟹食欲减退,日摄食量应控制在存塘量的7—8%,同时如果蟹体内脂肪积累过高也不利于河蟹的蜕壳,动、植物饵料的比例应作适当调整,植物性饵料(如小麦、玉米、水草等)的比例应偏高于动物性饵料,小鱼等动物性饲料一般要求每亩控制在2—3斤,持续高温天气可少喂或者不喂。如果持续超量投喂,不仅浪费饵料,而且剩余饵料会污染池底和水体,严重时会引起螃蟹疾病。
2、准确判断河蟹脱壳高峰期,满足河蟹脱壳期的营养需求。
判断河蟹是否要蜕壳,可采用以下方法:(1)检查河蟹体色蜕壳前河蟹体色深,呈黄褐色或黑褐色,步足硬,腹甲水锈(黄褐色)多;而蜕壳后,河蟹体色变淡,腹甲白色,无水锈,步足软。(2)看河蟹规格大小(以放养相同规格的蟹种为前提)蜕壳后壳长比蜕壳前增大20%。在生长检查时,捕出的群体中,如发现了体大、体色淡的河蟹,则表明河蟹已开始蜕壳了。(3)看池塘蜕壳区和浅滩处是否有空蟹壳如发现有空壳,即表明河蟹已开始蜕壳了。(4)检查河蟹吃食情况河蟹在蜕壳前不吃食。如发现这几天投饵后,饵料的剩余量大大增加,如未检查出蟹病,则表明河蟹即将蜕壳。在河蟹脱壳期要注意(1)投喂高质量的饵料并添加【虾蟹活力素】【高稳维C】补充营养每次蜕壳来临前,不仅要投含有蜕壳素的配合饲料,力求同步蜕壳,而且必须增加动物性饵料的数量,使动物性饵料比例占投饵总量的1/2以上,保持饵料的喜食和充足,以避免残食软壳蟹。(2)增加水中钙离子含量发现个别河蟹已蜕壳,应该及时干撒【颗粒离子钙】,每包三亩2-3天后再撒一次。(3)保持水位稳定蜕壳期间,需保持水位稳定,一般不需换水。(4)投饵区和蜕壳区必须严格分开严禁在蜕壳区投放饵料,蜕壳区如水生植物少,应增投水生植物,并保持安静。(5)加强巡塘清晨巡塘时,发现软壳区,可捡起放入水桶中暂养1~2小时,待河蟹吸水胀足,能自由爬动后,再放回原池。
3、定时定点,科学投喂
注重饵料投喂河蟹属杂食性动物,食性广泛,对动物性饵料(如小杂鱼、小虾、螺蚌肉等)特别喜爱,但动物性饵料比例高会增加养殖成本,还容易使水质恶化。因此,夏季适当增加植物性饵料(小麦、马铃薯、甘薯、南瓜等)投放到固定食台上。投饵时间在17:00以后、6:0:0以前。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6740.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