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鹅沙门氏菌病的防治

鹅沙门氏菌病又称鹅副伤寒,是雏鹅常见传染病之一。

1 病原
沙门氏菌病病原是沙门氏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大小约1~3mm0.4~0.6mm,大多数菌形状为杆状或卵圆形,没有荚膜和芽孢。该菌对热和消毒药非常敏感,在60℃,5 min即可死亡,
但在-20℃可生存一年以上;石炭酸和甲醛溶液等消毒剂对该菌具有很好的消杀效果。该菌在环境中的土壤、粪便和水中的适宜条件下可保持较长的生物活性。有实验证明家禽蛋内的沙门氏菌,在室温条件下,可存活2个月以上。鹅沙门氏菌病的病原菌主要是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等。

2流行病学
鹅沙门氏菌病除易感鹅发病外,也可感染其他家禽、野禽。在自然条件下,雏鹅最易感,15日龄的雏鹅呈流行性,死亡率比较高,严重可达80%;4个月以上的鹅则很少发病。饲养雏鹅要及时补充维生素、矿物质,可降低鹅沙门氏菌病感染率和病死率。雏鹅代谢异常或者营养不良时也易发本病。本病主要传染源是病鹅和病愈排菌鹅。这些鹅由于长期带菌,在饲养管理不善等因素影响下,排出大量沙门氏菌。患病鹅所产的蛋,因被沙门氏菌污染,孵化时大多是死亡的,个别也可能孵化出壳,但其携带大量致病菌,进而污染环境,感染其他健康雏鹅,造成疾病的传播扩散。本病的传染途径主要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在空气中的游离病菌经呼吸道黏膜而感染家禽和野禽,也可垂直传播。

本病的病原菌也可感染人,其产生的毒素对人的危害大,是食品安全重点关注的问题。当人食用感染了沙门氏菌的鹅肉或感染的鹅蛋时,会引起沙门氏菌中毒,严重可发生死亡。

3症状与病变
垂直感染的雏鹅,一般在胚胎期就会死亡,极个别会出壳,但很快死亡,无明显临床症状。生长期感染的雏鹅,临床表现精神萎靡,嗜睡呆立,食欲不佳,经常性饮水,水样或稀粥样排泄物,并混有气泡,颜色为黄绿色,由于腹泻使肛门周围被粪便污染严重,严重时稀便干涸后会堵塞肛门,引起雏鹅排便困难。雏鹅在呼吸时表现为张口呼吸,呼吸困难。羽毛蓬松,无光泽,翅膀下垂。结膜发炎,潮红,水肿,有时可见眼睑湿润流泪。大多数雏鹅在发病2~5 d会出现死亡,个别雏鹅病程也可长至1周以上。成年鹅群一般表现慢性感染或者隐性感染,慢性症状表现为消瘦,腹泻,粪便中带血。隐性感染的病鹅无明显的临床症状,虽然不会引起本身发病死亡,但由于携带病菌,对其他健康鹅群危害极大。

剖检病死雏鹅,主要病变表现为肝脏浮肿,充血,表面不光滑,有黄白色斑点,肝实质内出现坏死灶;胆囊肿大,肠黏膜充血,伴有出血点,在肠粘膜表面有淋巴滤泡肿胀的突起物,剪开盲肠发现,内部有白色豆腐样物。

4实验室诊断
4.1 镜检
剖检病死雏鹅,用肝脏或者脾脏涂片,自然干燥,经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两端钝圆,革兰氏阴性的细长杆菌,即可初步判断为感染沙门氏菌。
4.2 分离培养
无菌采取肝脏和脾脏,分别接种于普通琼脂培养基、SS琼脂培养基和麦康凯琼脂平皿等培养基,于37℃培养24 h,可发现无色、透明或半透明、圆形、光滑的菌落。之后挑选菌落接种于三糖铁琼脂斜面培养基和尿素培养基中进行沙门氏菌鉴定,也可用沙门氏菌属显色培养基进行快速鉴别。
4.3 血清学反应
在玻片上放上少许生理盐水,挑选疑似沙门氏菌菌落玻片中盐水均匀涂抹,再加入沙门氏菌多价血清,轻轻摇晃,在l min内发生凝集,也可判定为感染沙门氏菌。

5 治疗
对有急性发病的雏鹅群可进行药物治疗,临床常用的药物包括中药和西药。

5.1 由于现在西药抗菌药的滥用,沙门氏菌已经对个别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因此,为了达到更好疗效,投药前,最好进行药敏试验,选用敏感性最高的药物。
5.2 因中药副作用小、无药残的特点,越来越多用于传染病的预防。可用黄连3 000 g、秦皮3 000 g、黄柏3 000 g、白头翁3 000g,研磨成粉末,混入100kg饲料中,连用3 d,即可预防治疗。

6预防措施

6.1 防止种蛋被污染
在生产、流通、孵化环节一定要规范化储运种蛋,保持种蛋的卫生,筛选去除不合格和被污染的种蛋。孵化前,要及时给孵化器消毒,入胚前要给种蛋消毒以防交叉感染。保证孵化过程全进全出模式进行,经常保持孵化室通风,消毒。

6.2 防止雏鹅感染
在运输雏鹅过程中,装载雏鹅纸箱、托盘,使用前后要有针对性的消毒,防止在此过程感染。雏鹅落地后待状态稳定后,按照饲养的数量,在饮水中适量投放抗菌药物进行预防,还要及时补充维生素、微量元素等,也可增加在饲料中。预防性投药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雏鹅该病的爆发感染。

6.3 防止媒介传播
由于饲养场的环境,非常适宜老鼠的生存,应及时灭鼠,防止老鼠大量繁殖携带和传播沙门氏菌,使该病扩散流行。因此,在鹅育雏阶段,一定要严控发生鼠患,消灭传播媒介。

6.4 环境控制
沙门氏菌可通过消化呼吸道传播,在育雏时有条件的尽量用网上育雏,保持良好的饲养环境,及时清理粪便,注意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相关阅读

牛沙门氏菌病的诊断措施


肉牛沙门氏菌病是由于感染沙门氏菌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通常是犊牛容易发生,且具有较高的死亡率。犊牛患病后会在短时间内发生脱水,体质憔悴、消瘦,从发病到死亡通常在4h以内。妊娠母牛发病后还会导致流产,严重危害牛体健康和养牛业发展。下面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牛沙门氏菌病的诊断措施。

病原多为鼠伤寒沙门氏菌或都柏林沙门氏菌。舍饲青年犊比成年牛易感,往往呈流行性。病犊发烧、停食、虚弱,泻出的恶臭液状粪便,常混有血丝和粘液。死亡率高者可达50~70%,一般为5~10%;不死者或出现关节肿胀。剖检可见出血性胃肠炎与败血性病变,肝、脾可能有坏死灶。成年较少发生或仅散发,但病后期可能转为内毒素性。病变多为急性出血性肠炎。孕牛常流产。

牛的沙门氏菌病比较严重,尤其是犊牛,可引起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沙门氏菌病的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没有特异性,虽然可作为初步诊断的依据,但必须通过走患病动物进行病原菌分离或尸体剖检做出确诊。

1、活菌计数

有肠炎症状的发病动物粪便排出大量病原菌,应进行活菌计数而非增菌培养。正因如此,应采取粪便样品而不是棉拭子取样,应在使用抗生素之前采样。从口腔分泌物和血样中也可能分到细菌,但这些样品的可靠性不如粪便培养,并且操作中必须严格防止污染。死于沙门氏菌病的动物组织中含有大量的沙门氏菌,脾脏、肝脏以及肝、纵膈和支气管的淋巴结细菌数量可超过106个/g。从回肠、盲肠、结肠壁和内容物以及相关淋巴结细菌量与此相近。样品应取自肠和其他内脏器官,以区别于死于肠炎而无败血症的动物。流产动物应采取胎儿内容物、阴道黏液和胚胎绒毛叶样本同样活菌计数的结果比较可靠,因感染都柏林沙门氏菌而引起流产的动物的胚胎绒毛叶含菌量通常在108~1010个/g。通过细菌学检查检验带菌者比较困难,必须采取一种能区分“主动”带菌者(持续排菌)和“被动”或“蓄伏携带者”(间歇排菌)的方法。在区分“主动”带菌者方面,粪便样品比拭子样品更可靠一些,粪样中沙门氏菌含量通常超过105个/g。一次分离到沙门氏茵并不能判定动物是带菌者,只有至少3次粪样检测均阴性才可以判断未感染,即便是这样,一些“潜在携带者”和一些最终能清除感染但仍带菌的动物还会被漏检。分娩牛中采样有一定的优势,但也必须小心区分“被动携带者”。传统方法是在屠宰时从膀胱、胆汁中采样来确定带菌者。然而,这些样品中并非总是含有沙门氏菌,除非同时并发肝片吸虫病,还应对消化道内容物和表皮淋巴结等多个组织进行检测。当其他组织伪阴性时,还可从瓣胃壁、皱胃壁、瘤胃壁或支气管淋巴结、肩胛淋巴结、咽后淋巴结等处分离沙门氏菌。

2、细菌培养

一系列增菌技术和分离培养基可用于沙门氏菌的培养。这些培养基可选择性促进沙门氏菌生长,而抑制杂菌生长,根据菌落形态和生化反应对细菌进行鉴定。培养基的选择取决于分离沙门氏菌的环境,常常也取决于沙门氏菌分离培养专业人员。通常需要有多种液体增菌培养基和至少两种的固体培养基才能保证大多数沙门氏菌血清型的分离。增菌培养基能满足沙门氏菌生长的需要,但为了抑制其他杂菌的生长,需在培养基中加入化学物质、染料、抗生素和提高培养温度。通常使用的培养基中都含有亚硒酸钠、联四硫酸盐和亮绿、孔雀石绿等染料,沙门氏菌对这些物质相对具有一定的抗性。

3、细菌鉴定

在经液体培养增菌后,可在固体选择培养基上分离到沙门氏菌菌落,常用的选择培养基有麦康凯琼脂、亮绿琼脂、去氧胆酸枸橼酸琼脂、EF-18、铋亚硫酸盐和沙门氏菌一志贺氏琼脂。这些培养基是基于沙门氏菌对多种抗生素、胆盐和染料具有一定的抗性,对其他杂菌有抑制作用,沙门氏菌菌落均不发酵乳糖和蔗糖,这点可与其他细菌相区别。近来有一些新技术用于沙门氏菌的诊断,包括免疫磁性分离技术(IMS)、PCR或荧光PCR技术,但这些技术目前还只限于一些研究机构使用。一旦分离到沙门氏菌,可通过生化反应鉴定到菌属,有许多快速试剂盒可进行此类鉴定。可利用玻片和试管凝集试验鉴定血清型。既然需要大量的血清型,这就需要各地实验室的共同努力。

4、血清型分类

诸如鼠伤寒沙门氏菌和肠炎沙门氏菌等重要血清型可进一步分类,常用的方法有噬菌体分型(鼠伤寒沙门氏菌有200种以上的噬菌体型,我国通常有20~30种存在,但在任何时候都只有一两种噬菌体型占主导地位)、质粒分析和一系列分子技术,包括核糖体分型技术(rRNA基因限制性酶切图谱)、PFGE(脉冲场电泳)、IS200分型(与针对沙门氏菌一个独特的插入序列(IS200)的探针杂交后比较DNA限制性酶切图谱)、DNA指纹分析技术(RFLP: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和AFLP(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等。

猪沙门氏菌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及防治方法


1流行病学

传染源:病猪和带菌猪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病菌往往经由尿液、粪便、乳汁及流产的胎儿、羊水和胎衣排到体外。

易感类群:任何年龄和体重、大小的畜禽都能够感染该病,其中幼龄畜禽更容易发生感染。猪群中,通常是6月龄以下的仔猪容易发生该病,尤其是2~4个月龄最容易感染。

传播途径:该病主要经由消化道以及交配等方式进行传播,即健康猪只可由于食入污染有病菌的饮水和饲料而通过消化道发生感染,也可与病猪进行交配,或者人工授精过程中使用患病种公猪的精液,从而发生感染。另外,也可能发生子宫内感染。此外,鼠类也能够携带病菌而传播该病。

流行特点:该病全年任何季节都能够发生,通常呈散发性或者流行性,猪只一般在潮湿多雨的季节较容易发病。多数情况下,外观健康的猪只也能够携带病菌,一般在淋巴组织、消化道以及胆囊内存在病菌,如果受到外界不良因素刺激而导致机体抵抗力减弱时,就会使病菌大量繁殖而发生内源性感染。例如,环境过于潮湿、严重污染,饲养密度过大,饲料中缺乏B族维生素,供水不足,长途运输过程中天气恶劣、机体饥饿和疲劳,发生寄生虫病,手术、分娩以及断奶过早等,都能够成为该病的诱发因素。

2.临床症状

败血型:主要是4月龄以内的仔猪容易发生,而大约6月龄的猪只由于已经建立完善的免疫系统,即使感染也基本不会出现发病,但能够在较长时间内携带本菌。病猪主要表现出现不安,食欲减退,出现昏睡,体温明显升高,达到40.5~41.6℃,还可能伴有轻微呼出性呼吸困难以及浅湿性咳嗽,并存在显著的黄疸。病程持续稍长的病猪,能够表现出呼吸困难、腹泻以及腹痛,大部分发生死亡。病程一般持续1~4天,开始出现发病时有猪只拒绝活动,往往在猪栏的角落内蜷缩,甚至发生死亡,通常不会L现腹泻。发病第三天或者第四天,病猪排出水样的黄色粪便。

结肠炎型:是该病最常见类型,主要特征是发生腹泻。发病初期,病猪排出水样的黄色粪便,不会混杂黏液或者血液。该病能够快速传播,通常在几天之内就会导致同群中大部分猪只发生感染而出现发病,第一次腹泻一般可持续3~7天,但第二次采食典型病症,并能够在几星期内出现2~3次复发。病猪如果长时间发生腹泻,会排出黄绿色或者灰白色水样物质,并散发恶臭味,其中混杂大量的纤维状分泌物或者坏死组织碎片。病猪后躯附着灰褐色粪便,被毛明显粗乱,皮肤存在痂状湿疹。病程一般能够持续长达数星期,间歇性腹泻,最终发生死亡或者变成僵猪。病猪通常具有较低的死亡率,一般在发生腹泻几天后才会出现,这可能是由于发生脱水且血钾水平过低而导致。大部分病猪能够完全恢复,但有些猪只能够在之后的5个月内持续携带病菌,并不断排菌。

3防治措施

预防接种:猪群如果经常发生该病,可适时接种猪副伤寒菌苗,1月龄以上的健康哺乳仔猪都能够注射。通常选择使用仔猪副伤寒弱毒冻干菌苗,按照使用说明书添加适量的氢氧化铝生理盐水进行稀释。一般30日龄仔猪肌肉注射1头份,即ImL;也可采取口服免疫,按照要求使用适量的凉开水进行稀释,然后直接灌服或者添加在饲料中,注意在空腹状态下进行,每头用量SmL,混饲时要确保每头仔猪都能够采食充足的菌苗。

加强饲养管理:猪舍定期进行消毒,保持通风换气良好,减少环境中存在的细菌数量,清除传染源,避免发生感染。猪场最好采取全进全出制,即每栋猪舍每批猪只移出后,都要进行全面的彻底消毒,然后才能够进入下批新猪,防止新猪群感染可能存在于原猪舍的病原体。增加饲料中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特别是矿物质和维生素,促使机体抵抗力增强。圈舍尽可能保持干燥,经常更换垫草。气候明显降低时,要注意加强保暖。禁止突然更换饲料,不能够过早断奶等,防止由于发生不良应激而促使带菌猪只出现发病。猪舍建立日常检测系统,每月定期对猪群进行抽血检测,如果检测结果显示达到临界值,则必须立即对猪舍采取有效的防控,如限制活动,加强消毒力度等。

药物治疗:病猪按每千克重肌肉注射氟苯尼考10~20mg或者内服氟苯尼考20~30mg,连续使用3~5天;也可按每千克体重内服强力霉素2~5mg或者土霉素50~lOOmg,连续使用3~5天;也可按每千克体重使用20~40mg呋喃唑酮,每天分成2次口服,连续使用3~5天后,用药量减半,再连续使用3~5天。同时,病猪可配合中药治疗,取15g炒白芍、lOg白头翁、6g苍术、lOg黄连、lOg车前子、lOg青木香、15g地榆炭,再以5枚烧大枣作为药引,群补研成粉末,分成2次添加在饲料中混饲或者直接喂服,连续使用3天。另外,还可在饮水中添加O.l%的电解多维和0.Ol%的维生素C,直接灌服或者饮水,连续使用14天。

兔沙门氏菌病的症状、诊断和防冶方法


【名称】沙门氏菌病(Salmonellosis)

本病是主要由鼠伤寒沙门氏菌和肠炎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以败血症和急性死亡、并伴有下痢和流产为特征的疾病。以幼兔和怀孕母兔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

病原鼠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typltimurium)和肠炎沙门氏菌(Salmonellaenteridis)为革兰氏阴性、短杆状(24m0.5m),具有周鞭毛并常有菌毛,不形成芽胞。本菌为需氧和兼性厌氧,能在不添加特殊生长因子的特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能利用枸掾酸做为唯一碳来源。本菌一般都能产气,不水解尿素,不发酵乳糖。在普通培养基上菌落圆整、光滑、湿润而凸起,呈半透明。在肉汤中一致混浊。本菌对四磺酸盐或亚硒酸盐有选择性的利用能力,因此用这些化合物作为增菌培养基,就能从高度污染的标本中将少数沙门氏菌分离出来。为了分离沙门氏菌已设计出多种特殊配方的鉴别和选择性培养基。同前最常用的是亮绿、麦康凯琼脂和亚硫酸铋琼脂。本菌最适生长温度是370C,但在43。C也能生长良好,这是常被利用于在有严重污染的标本中分离本菌时减少杂蒲生长的一项指标。

沙门氏菌具有3种抗原,即O(菌体)、H(鞭毛)和Vi(毒力)抗原。O抗原的特异性取决于细胞膜上的脂多糖结构与组成;H抗原在其构为上不同于O抗原,它由蛋白质组成,不耐热;Vi抗原存在于伤寒沙门氏菌菌体上。以上抗原可用于本菌的鉴定。

本菌抵抗力中等,在干燥环境中可以存活一个月以上,常用消毒剂,如石炭酸和来苏儿溶液可以在几分钟将本菌杀死。

流行病学从粪至口是兔沙门氏菌病的最重要传播方式,此类细菌对许多种动物都能致病,在某些动物群中其感染循环比较复杂。

幼兔比老年兔对沙门氏菌病更加易感。由于本菌是脊椎动物肠道的寄生菌,当不卫生的环境、拥挤、恶劣天气、分娩、妊娠、寄生虫病、运输、病毒感染的并发等因素都能诱发临诊的沙门氏菌。

饲料经常由于混和饲料蛋白质添加剂而污染。此外,野生啮齿动物和苍蝇也是本病的传播者。

从发病学角度看,较为常见的是肠道病,也可出现败血症或菌血症而牵涉到其他系统而造成全身性疾病。沙门氏菌性肠炎的发生有三个阶段。首先是本菌在小肠后段及结肠内定居,在正常情况下覆在大肠上皮粘液层中的固有梭状菌,能产生挥发性有机酸以拟制沙门氏菌的生长,并且肠道的正常菌丛也能阻止沙门氏菌附着在肠上皮表面。那些能破坏正常菌丛的因素和抗生素治疗、饮食及水分的缺少大大地增加了宿主对肠型与败血型沙门氏菌病的易感性,此外肠蠕动的减弱,尤其是小肠部分,也能增加沙门氏菌的定居力并大量繁殖。然后沙门氏菌穿过刷状界面进入到上皮细胞,细菌在细胞中繁殖并感染邻近细胞或转入固有层继续繁殖,此时被局部淋巴细胞所吞噬或限制,并伴有中性粒细胞的侵入,最后由入侵的沙门氏菌引起炎症反应并释放出前列腺素而可能激活腺苷环化酶,从而使细胞液外溢,迅速发展成一种肠道炎症,其特征为绒毛中心有广泛的中性细胞浸润,并有急性回肠炎和结肠炎出现。败血型沙门氏菌病的发生,似乎与菌体释放的内毒素有关,沙门氏菌的内毒素活性存在于细胞壁的脂多糖中。内毒素引起宿主发烧,粘膜出血,白细胞减少继之以增加,同时血小板减少,肝糖原枯竭并导致长期低血糖和休克或导致动物死亡。

症状除了个别病例突然死亡外,动物一般呈腹泻、体温丹高、厌食、精神沉郁。母兔从子宫及阴道内流出脓样排出物,阴道粘膜水肿、充血,孕兔常发生流产并引起死亡。流产后康复兔将不易受孕。

病变病变因病程长短而不同。突然死亡的病例呈败血症的病理变化,大多数内脏器官充血和出血斑点,胸、腹腔内有多量浆液或纤维性渗出物;肝脏、脾脏出现针尖大小的坏死病灶,肠壁表面的淋巴结肿大,有些出现坏死。偶尔可见肠粘膜充血、出血、粘膜下层水肿,并有大量的纤维素和白细胞浸润。肠系膜淋巴结也有充血和水肿病变。怀孕母兔或已经流产的母兔,出现化脓性子宫炎,子宫粘膜表面溃疡。

诊断该病的诊断主要根据细菌学和血清学的化验结果。在急性病例,可以从血清中分离到细菌,也可以从肝脏、脾脏、淋巴结(特别是肠系膜淋巴结)分离出细菌。在肠炎和子宫炎症的病例可以从阴道或子宫分泌物内分离到细菌。

慢性或带菌病例的粪便或其它器官分泌物的新鲜材料接种于四磺酸钠或亚硒酸钠增菌培养基,予37℃培养812h后,再接种于SS或麦康凯选择培养基。将所分离到的细菌作血清学和生化反应加以确诊。另外,可用沙门氏菌多价诊断抗原与待检家兔的血清进行玻片凝集反应。

防制本病的控制主要防止易感兔与传染源的接触。一旦发现本病,应立即检出病兔隔离治疗或淘汰,兔笼和用具应彻底消毒,并可用凝集反应普查带菌兔,对阳性者最好进行淘汰,面对阴性兔,可应用本场所分离到的沙门氏菌制成死菌苗进行预防注射,用以控制本病的流行。

目前,许多沙门氏菌菌株已对多种抗生素产生了抵抗力,从而严重地降低了抗菌疗法的效力。因此使用抗生素一定要慎重,如果使用已有抗药性的抗生素以后,则会破坏已定居的、能对宿主提供保护力的固有菌区系,使微生态系统受到破坏,造成沙门氏菌无限制地增殖,通过血液循环系统而导致败血症。

当病兔出现菌血性或败血性情况时,注射氯霉素、庆大霉素以及三甲苄磺胺嘧啶合剂对全身性沙门氏菌病有效。

肉牛沙门氏菌病的临床症状以及防控措施


肉牛沙门氏菌病是由于感染沙门氏菌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通常是犊牛容易发生,且具有较高的死亡率。犊牛患病后会在短时间内发生脱水,体质憔悴、消瘦,从发病到死亡通常在4h以内。妊娠母牛发病后还会导致流产,严重危害牛体健康和养牛业发展。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肉牛沙门氏菌病的临床症状以及防控措施。

1、流行病学

病原体。沙门氏菌是引起该病的病原体,主要是都柏林沙门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等。病菌具有较弱的抵抗外界环境的能力,多数消毒药物都能够将其杀死,如2%氢氧化钠。

发病特点。该病主要是10~30日龄的犊牛容易发生,并造成比较严重的危害,往往呈流行性发生。成年肉牛通常不会表现出明显的症状或者只具有轻微症状,往往呈散发。该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牛和带菌牛,且主要是肠道中存在病菌,并经由粪尿排泄到体外,对环境、饮水、饲料、各种用具造成污染,从而导致其他健康犊牛发生感染。当饲养管理较差,以及发生各种应激,如温差过大、长途运输、过于拥挤、频繁转群、突然更换饲料等导致机体抵抗力减弱时,就会导致发病。另外,母牛带菌后还能够经由乳汁排出细菌,从而导致后代犊牛感染发病。病牛痊愈后,尽管症状已经消失,但依旧在一段时间会有病菌经由粪便排出,对外界环境造成污染,从而成为新的传染源。

2、临床症状

成年牛。通常是1~3岁的牛发病。病牛主要表现出体温升高,可达到40~41℃,食欲彻底废绝,脉搏加快,呼吸困难,体力快速衰竭,陷入昏迷。发生下痢,排出混杂血液和纤维素絮片的粪便,并散发恶臭味,有时能够在发病24h内发生死亡,大部分在1~5天内发生死亡。病程持续时间较长的病牛,快速发生脱水,体质消瘦,明显腹痛,经常用后肢踢蹬腹部。妊娠母牛患病后通常会发生流产,且能够在流产排出的胎儿中发现病原菌,部分病牛呈顿挫型经过,开始时明显发热,精神沉郁,食欲不振,产奶量减少,24h后上述症状逐渐消失。还有部分病牛会变成隐性经过,只是经由粪便排出病菌,但在数天后就会停止。

犊牛。急性型,通常是大约1周龄的犊牛容易发生。发病初期,病牛表现出体温升高,可达到40.0~41.0℃,呈现稽留热,精神萎靡,食欲不振或者停止采食,发生鼻炎和眼结膜炎,结膜潮红,呼吸、脉搏加速。发病经过1~2天,病牛开始出现腹泻,排出灰黄色或者黄色的稀便,并散发恶臭味,有时会混杂黏液、血丝或者黏膜碎片,严重时呈血汤样。经过一段时间,患病犊牛快速虚弱,耳、唇、四肢发凉,眼窝下陷,拒绝走动,往往呈卧地状。通过发病经过大约1星期发生死亡,死亡率可达到10%~50%,病情严重时死亡率能够达到75%左右。慢性型,患病犊牛耐过急性期没有死亡就会变成慢性型。病牛主要症状是发生间歇性腹泻,食欲时有时无,体温忽高忽低,并出现肺炎和关节炎。病牛开始有浆液性鼻液从两侧鼻孔流出,后期流出脓性鼻液。初期发生干咳,后其出现湿性,呼吸困难。关节发生肿大,其中最明显的是跗关节腕关节。个别病牛能够恢复,且康复后不会携带病菌。

3、实验室诊断

涂片镜检。在无菌环境中,取病死牛的肝脏、脾脏、肺脏、肾脏以及心血进行涂片,分别采取革兰染色法和瑞氏染色法进行染色,固色后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不仅存在杆菌,还存在部分呈革兰氏阴性的球杆菌。

分离培养。取病死牛的粪便分别接种在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以及TTP增菌液,并置于37℃温度下培养24h,观察可发现麦康凯培养基上长出圆形菌落,呈整个无色透明或者有黑色圆点存在于中间。挑取无色透明的菌落和培养基进行涂片,都经过革兰染色后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其组织结构和形态都表明是革兰氏阴性球杆菌。

4、防控措施

加强饲养管理。妊娠母牛尤其是妊娠后期必须饲喂品质优良的饲料。产房保持清洁卫生,且接产过程要加强对脐带进行消毒。定期对奶具进行消毒,确保清洁卫生。运动场、犊牛舍以及饲养用具等要及时进行清扫、洗刷,定期使用2%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消毒。正常情况下,每星期进行1~2次消毒,就能够减少环境中含有的病菌数量,防止发生感染。

接种疫苗。对于小于6月龄的犊牛,可采取皮下接种沙门氏菌菌苗,能够有效预防感染牛沙门氏菌而发生腹泻。对于经常出现发病的养牛场,可对妊娠母牛接种疫苗,从而使后代犊牛得到较好的被动免疫,避免出现发病。

药物治疗。治疗原则是抗菌消炎、止泻补液。病牛可按体重肌肉注射0.1mL/kg恩诺沙星,每头2次,连续使用3天;按体重肌肉注射5mg/kg头孢噻呋钠,每天1次,连续使用3天;按体重肌肉注射1.0~1.5mg/kg庆大霉素,每天2次,连续使用3天;按体重口服80~200mg/kg磺胺甲基嘧啶,每天2次,连续使用3天。另外,也可使用呋喃唑酮、盐酸土霉素、硫酸新霉素、甲砜霉素、磺胺甲基异恶唑等进行治疗,也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蛋鸡沙门氏菌病的临床特点、诊断及防控方法


1流行特点

在一定程度上,该病引起的危害程度根据蛋鸡品种而有所不同,一般体重较轻的白壳蛋鸡具有较低的易感性,体重较大的褐壳蛋鸡具有较高的易感性;母鸡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公鸡相对较低;雏鸡患病后具有较高的死亡率,成年蛋鸡往往呈隐性感染,这是由雏鸡群饲养密度过大、饲养环境条件较差、通风不良、温度不适宜等因素容易引起该病,并导致死亡率提高。该病的主要传播方式是垂直传播,即带菌种鸡产出的种蛋经过孵化的雏鸡会携带病菌。这些雏鸡通常在育雏期出现发病,且死亡率较高,即使能够存活也会成为带菌鸡,如果这些鸡继续作为种鸡应用,又会产出带菌的种蛋,从而周而复始发展成恶性循环。

2.临床症状

发病雏鸡表现出精神不振,缩颈闭眼,怕冷,往往挤成一堆;排出白色石灰样或者浆糊状粪便,在肛门周围的绒毛上黏附,如果没有及时进行清除,往往会由于导致肛门堵塞而发生死亡。部分病雏还有呼吸困难的症状,张口喘气;部分还会伴有关节明显肿胀,从而引起跛行。对于最急性的病例一般没有表现出任何临床症状就突然发生死亡。育成蛋鸡病程持续时间较长,病鸡表现出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并伴有下痢,往往零星发生死亡,无法出现产蛋高峰。成年蛋鸡通常呈隐性感染,不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但产蛋率相对较低,且种鸡的受精率、种蛋孵化率都有所降低,种蛋孵出的后代雏鸡容易在5日龄内出现发病,具有较高的死亡率。

3实验室诊断

细菌分离培养。在无菌条件下取病死鸡肝脏、脾脏等组织,分别在普通琼脂、麦康凯平板、ss琼脂中接种,置于37℃温度下进行24h培养,结果发现在普通琼脂板上长出无色半透明的较小菌落,呈圆形,边缘整齐,表面光滑;在麦康凯琼脂平板上也能够长出无色透明菌落,但呈中等大小,中央隆起,边缘整齐;在SS琼脂培养基上长出无色透明的菌落,呈圆形,表面光滑。

形态观察。在无菌条件下分别用接种环挑取SS琼脂、麦康凯平板上生长的单个菌落,放在载玻片上涂片,经过革兰氏染色,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细菌形态。结果能够看到球状杆菌,两端钝圆,大多数单个存在,没有明显的大小差异。

4防控措施

定期监测。从繁殖场和孵化场就开始进行监测,确保全部雏鸡都来自没有被病原污染的繁殖场,且其每2星期会检测1次沙门氏菌。对于孵化场要进行更加严格的监测,每星期都要检测孵化种蛋,且每次孵化场使用后还要进行全面检测。雏鸡养殖场从1日龄就要开始检测沙门氏菌,之后还要分别在l、3、4、12周龄进行检测,最后在产蛋前进行一次检测。一般来说,主要按照一定比例抽取每个场样品进行检测。不仅要采集病死鸡、血样以及粪样,还要在地面进行采集,从而监测环境。

疫苗免疫。目前,鸡场主要选择使用两类疫苗对该病进行预防,一类是弱毒活疫苗,主要是指肠炎沙门氏菌病活疫苗和鼠伤寒沙门氏菌病活疫苗;另一类是灭活苗,主要是指肠炎沙门氏菌病灭活苗和鼠伤寒沙门氏菌病灭活苗。大多数情况下,鸡群接种油乳剂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要优于氢氧化铝胶菌苗,但由于一般采取在12~14周龄使用灭活疫苗接种,导致鸡只早期无法受到保护,不能够对局部消化道进行一定的保护,也就是说该疫苗存在一定的限制性。鸡场同时使用灭活疫苗和活疫苗进行接种,能够增强免疫效果。需要注意的是,要根据各场的具体情况选择接种适宜的疫苗,保证形成较好的免疫效果。

加强饲养管理。蛋鸡场必须加强饲养管理,合理搭配饲料,确保雏鸡获得足够的营养,并控制温度、湿度、光照适宜,通风良好,避免发生各种应激,增强机体抵抗力。如果发现病鸡,要立即对其进行隔离,并对病鸡污染的环境进行消毒。舍内要定期进行严格消毒,通常情况下每星期进行1次消毒,而出现发病后每星期进行2次消毒,但要注意在接种疫苗的前后3天不能够进行消毒。每批蛋鸡转出后,要进行全面清扫、洗刷和消毒,饲养用具也要进行清洗、消毒,最后还要经过熏蒸消毒,之后还要经过至少2星期的空置才能够进下批鸡,且进鸡前5天还要再进行1次熏蒸消毒。一般来说,常选择使用0.1%次氯酸钠、0.1%新洁尔灭和0.3%过氧乙酸等进行消毒。

药物治疗。西药治疗,全群鸡按每200L水添加lOOg氧氟沙星可溶性粉饮水,每天2~3次,连续使用5天。如果病鸡症状严重,可肌肉注射适量的氧氟沙星,每天2次。另外,病鸡也可使用中药进行治疗,即取青皮、陈皮各45g,50g金银花,40g甘草,45g桂枝,45g艾叶,黄芪、黄连、黄柏各40g,60g大蒜,加水煎煮后添加在饲料和饮水中,每天1剂,同时连用7天配合电解多维饮水,直到鸡群完全恢复健康。

雏鹅小鹅瘟的流行病学 雏鹅小鹅瘟的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


小鹅瘟是雏鹅容易发生的一种亚急性或者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是由于感染小鹅瘟病毒而导致,主要是4~20日龄的雏鹅感染发病,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能够达到90%~100%,且可快速传播。随着日龄增大,发病率逐渐降低。成年鹅感染病毒通常不会出现临床症状,但能够通过排泄物和卵来传播该病。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雏鹅小鹅瘟的流行病学和雏鹅小鹅瘟的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

1、流行病学

该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鹅和带毒鹅群。该病毒主要是对雏鹅产生危害,青年鹅、成年鹅感染病毒后往往不会表现出临床症状,但病毒能够在体内大量繁殖,并持续排毒。一般来说,鹅感染强毒性的小鹅瘟病毒后,经过24h就能够在十二指肠以及肠内容物检测到病毒,即说明此时就已经开始排毒;经过48h就能够在十二指肠以及肠内容物、脾脏、肝脏中都能够检测到病毒;经过15天就能够在肠内容物中检测到病毒。青年、成年鹅群内只要侵入强毒性的小鹅瘟病毒,就会有少数被感染鹅经由消化道将病毒排到体外,导致其他易感鹅发生感染,并如此持续传递,延长整个鹅群的带毒期,还能够从一个鹅群传递到另一个鹅群。鹅群带毒时间的长短,主要与鹅群饲养环境条件、饲养数量以及易感程度等紧密相关。特别是临产蛋期或者产蛋期的鹅群只要感染该病,就会产出带毒蛋。带毒蛋进行孵化时,不管是在孵化中形成的死胚,还是孵出外观正常的带毒雏鹅,都能够传播病毒,导致周围环境发生污染,从而导致雏鹅出壳后在3-5天内发生大批死亡。另外,带毒鹅群使用过的放牧场所、饲养地以及各种用具等都可成为该病的传染源。患病雏鹅的分泌物和排泄物中都含有大量病毒,是该病的重要传染源。

2、临床症状

小于10日龄的雏鹅感染病毒后,通常不会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只要发病就会严重衰弱而倒地死亡。大于20日龄的雏鹅患病后,表现出精神萎靡,缩颈呆立不动,背部绒毛蓬乱、潮湿,且相互黏连,眼睑污秽,眼球发生塌陷,鼻塞,呼吸比较困难,有时会发出鼾声,出现甩头,并会流出黏液。口角周围以及鼻孔存在大量的棕色污物,将其倒提起时就会有大量的混浊黏液从口腔、鼻腔流出。排出灰白色、黄白色及高梁米样红色的粥样或者水样稀便,且粘污肛门周围。缺乏营养,体况明显消瘦,病程通常能够持续3-5天,部分头歪向一侧或者颈后仰,不停抽搐,接着卧地不起,严重衰竭而发生死亡。

3、防治措施

免疫预防。在严重流行该病的地区,可给母鹅免疫接种弱毒苗甚至强毒苗,或者油佐剂灭活苗,能够有效预防该病。也可接种活毒苗进行基础免疫,再接种油佐剂灭活苗进行加强免疫。母鹅选择在留种蛋前1个月进行第1次接种,经过15天进行第2次接种,再经过10天产出的鹅蛋才能够作为种蛋。这种种蛋孵出的雏鹅具有非常强的免疫力,且免疫效果能够持续整个产蛋期。如果雏鹅缺乏母源抗体,可在出壳的24h内皮下注射小鹅瘟高免血清,在7日龄再接种小鹅瘟疫苗进行加强免疫。

抗体检测。预防该病的基础措施是定期进行小鹅瘟免疫监测,这是由于种鹅免疫的水平会对雏鹅的保护率产生直接影响,如果能够很好的掌握种鹅场的免疫抗体水平,就能够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一般来说,在大规模孵化厂和养鹅场,要适时进行母源抗体监测。如果雏鹅体内母源抗体水平高低不同或者没有母源抗体时,要及时注射卵黄抗体或者抗血清,用于保护雏鹅。对于无法确定雏鹅是否进行小鹅瘟免疫,更要采取抗体监测。

加强饲养管理。育雏阶段,要根据雏鹅的生活习性和生理特点采取合理饲养管理。要求饲喂品质优良且新鲜的全价饲料,确保满足雏鹅生长发育所需的各种营养。控制育雏舍温度、湿度适宜,适当通风换气,饲养密度合理,确保舍内空气清新。经常更换垫料,及时清除粪便,确保育雏舍内外环境卫生良好,促使机体健康生长。

疫情处理。只要雏鹅群发生小鹅瘟,要先进行确诊。同时对全场进行紧急消毒,尤其是对病鹅可能接触过的鹅舍、道路、设备、用具以及其他建筑进行彻底清洗和消毒,并尽量消灭苍蝇,且停止使用2-3个月,对于病死鹅要采取深埋等无害化处理。如果确诊鹅场发生小鹅瘟,要立即将没有表现出症状的雏鹅从饲养场地隔离出来,转移到没有被污染的清洁场地饲养,同时每只皮下注射o.5-0.8mL高效价抗血清,最好在血清中添加适量的广谱抗菌素。对于患病雏鹅,可每只皮下注射1.omL高效价抗血清。对于患病仔鹅,可按体重每500g注射1.omL抗血清。一般来说,病鹅注射高效价抗血清1次就能够有效控制疫情,尤其是发病初期使用大部分能够被治愈。对于患病雏鹅,还要配合采取辅助治疗,即在每千克饲料中添加100mg维生素B、100mg肝泰乐、7-10粒鱼肝油丸,以及适量的矿物质和葡萄糖等,增强治疗效果。另外,全群鹅也可使用中药治疗,即取甘草、绿豆各50g,紫花地丁、地榆、白芨、大青叶各40g,黄芪、当归各60g,80g板蓝根,以上药量适宜420羽雏鹅每天使用1次,加水煎煮后取药液用于自由饮用,剩余的药渣拌料混饲,每天1剂,连续使用3天,少数病鹅可采取人工滴服药液。

雏鹅小鹅瘟的基本介绍
小鹅瘟是由小鹅瘟病毒所引起的雏鹅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的败血性传染病。临床以精神委顿,离群独偶,鼻孔流出浆液性鼻液,患鹅频频摇头,拉灰黄色或黄绿色稀粪,神经紊乱,小肠中后段黏膜坏死脱落与纤维素性渗出物凝固形成栓子,形如腊肠状为特征。常呈败血经过,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对养鹅业生产危害极大。笔者根据多年来的兽医临床实践经验,将该病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主要病变、临床诊疗方法作一总结,为养鹅业主防治本病提供一个有益的参考。希望本文对养鹅业主有所帮助。
发病情况
1.本病全年均有发生,但多发生于冬末春初,主要侵害3-20日龄的雏鹅。
2.鹅群发病呈暴发流行,发病突然,传播迅速,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和死亡率。
3.饲养管理水平低,育雏温度低,鹅舍地面潮湿,卫生环境差,鹅只日龄小,其发病率较高。
4.饲料中蛋白质含量过低,缺乏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并发病的存在等均能诱发和加剧本病的发生和死亡。
5.患病的鹅群,若有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其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高于本病的单一感染。
6若发现有个别鹅场的患病鹅群发病日龄最迟的持续至33天龄,但死亡率极低。40日龄以上的鹅只,未见发生本病。
临诊症状本病潜伏期为3-5天,以消化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扰乱为主要表现。根据病程的长短不同,可将其临诊类型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和亚急性型三种。
最急性型最急性型多发生于3-10日龄的雏鹅,通常是不见有任何前驱症状,发生败血症而突然死亡,或在发生精神呆滞后数小时即呈现衰弱,倒地划腿,挣扎几下就死亡,病势传播迅速,数日内即可传播会群。
急性型急性型多发生于15日龄左右的雏鹅,患病雏鹅表现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羽毛松乱,头颈缩起,闭眼呆立,离群独处,不愿走动,行动缓慢;虽能随群采食,但所采得的草并不吞下,随采随丢;病雏鹅鼻孔流出浆液性鼻液,沾污鼻孔周围,病鹅频频摇头;进而饮水量增加,逐渐出现拉稀,排灰白色或灰黄色的水样稀粪,常为米浆样浑浊且带有气泡或有纤维状碎片,肛门周围绒毛被沾污;喙端和蹼色变暗(发绀);有个别患病雏鹅临死前出现颈部扭转或抽搐、瘫痪等神经症状。据临床所见,大多数雏鹅发生于急性型,病程一般为2-3天,随患病雏鹅日龄增大,病程渐而转为亚急性型。
亚急性型亚急性型通常发生于流行的末期或20日龄以上的雏鹅,其症状轻微,主要以行动迟缓,走动摇摆,拉稀,采食量减少,精神状态略差为特征。病程一般4-7天,间或有更长,有极少数病鹅可以自愈,但雏鹅吃料不正常,生长发育受到严重阻碍,成为“僵鹅”。
病理变化最急性型最急性型病例,剖检时仅见十二指肠黏膜肿胀充血,有时可见出血,在其上面覆盖有大量的淡黄色黏液;肝脏肿大充血出血,质脆易碎;胆囊胀大、充满胆汁,其他脏器的病变不明显。
急性型急性型病例,解剖时可见肝脏肿大,充血出血,质脆;胆囊胀大,充满暗绿色胆汁;脾脏肿大,呈暗红色;肾脏稍为肿大,呈暗红色,质脆易碎。肠道有明显的特征性病理变化;病程稍长的病例,小肠的中段和后段,尤其是在卵黄囊柄与回盲部的肠段,外观膨大,肠道黏膜充血出血,发炎坏死脱落,与纤维素性渗出物凝固形成长短不一(2-5厘米)的栓子,体积增大,形如腊肠状,手触腊肠状处质地坚实,剪开肠道后可见肠壁变薄,肠腔内充满灰白色或淡黄色的栓子状物(以上俗称为腊肠粪的变化,是小鹅瘟的一个特征性病理变化)。也有部分病鹅小肠中后段未见明显膨大,但可见到肠黏膜充血出血,肠腔内有大量的纤维素性凝块和碎片,未形成坚实栓子。
临床症状
发病鹅普遍出现下痢、口吐粘液、采食量减少等症状,个别鹅出现转脖、抽搐的情况。日龄较大一般没有出现神经症状,发病鹅表现为下痢、采食量减少。
病理剖检
可见肠道的血管怒张,十二指肠的粘液增多,粘膜呈现橘黄色,小肠中后段膨大增粗,肠壁变薄,里面有容易剥离的凝固性栓子。肝脏肿大,呈棕黄色,胆囊明显膨大,充满蓝绿色胆汁。胰腺颜色变暗,个别的胰腺出现小白点。心肌颜色变淡,肾脏肿胀。法氏囊质地坚硬,内部有纤维素性渗出物。有神经症状的鹅剖检时,可见脑膜下血管充血。
区别诊断
区别鹅副粘病毒病、与小鹅瘟,本病1-3周龄的雏鹅易发,前者所有龄期的鹅都可发生。
防治措施
预防
1、加强消毒:全场定期(建议每周一次)消毒,针对垫草、料槽、场地,应用百毒杀进行喷雾消毒。对病死鹅要作深埋,加入消毒粉(如三氯异氰尿酸钠、生石灰等)处理
2、把好引种关,引进健康鹅。防止带回疫病,已引进的要隔离饲养观察。
防治
孵出的雏鹅自身就有免疫力。如母鹅没有进行防疫,雏鹅要在1日龄内皮下注射疫苗,或皮下注射可起到预防作用;发病时用鹅瘟康肽皮下注射可治愈
加强管理,增强鹅体的抗病力,注意鹅舍通风干燥,定期消毒,冬天防寒保暖,平时可用土霉素、庆大霉素、环丙沙星饮水,注意每种药使用后必须换另一种药。

雏鹅霉菌病和大肠杆菌病的防治等


春末至夏季正值雨季,鹅舍使用的锯末垫料,会因堆放过久,且又不经常翻晒时,容易潮湿致使霉菌生长,从而使雏鹅患上曲霉菌病。雏鹅发病后,因体质衰弱,抗病力下降,大肠杆菌又会乘机侵入体内大量生长繁殖而造成并发感染大肠杆菌病。
1发病症状:病鹅表现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缩头呆立,闭眼似睡,呼吸困难,拉白色或黄色稀粪。后期病鹅食欲废绝、消瘦,且步态不稳、瘫痪,至昏睡而死。
2防治措施:①努力创造一个适于雏鹅生长发育的良好饲养环境,切实做好环境消毒,选择新鲜干燥、无污染的垫料,不使用发霉变质的垫料,并注意通风,保持舍内空气清新、干燥,可有效杜绝以上两种病的发生。②在发病初期,全群应投服抗菌药物,可有效防治大肠杆菌,减少经济损失。③全群鹅用恩诺沙星饮水,每天2次,连用5天,同时用制霉菌素口服,100万国际单位/千克饲料拌服,连用5天。
271500山东省东平县畜牧局高级兽医师郑延平
初夏管理蛋鸭要注意哪些问题
立夏到杨梅红是霉蒸季节,气温有时30℃左右,有时20℃左右,鸭棚内很潮湿。由于气温低,鸭舍内气味很重。此时鸭棚内密封的设备要拆除,前后要开窗。()最好饲养员在鸭棚中住,可以按照人的感觉搞好管理,冷了做好保温,热了要做好通风。鸭棚内要干燥。
霉蒸天天气潮湿,除了做好饲喂中的卫生外,还要做好饲料和垫草的保管,一般的养鸭户都把饲料和垫草放在鸭棚中,饲料一次又买得很多,这样越加容易出问题。这时鸭棚内的湿度最适宜霉菌生长,饲料购进放上五六天就要生霉结饼,一结饼,鸭子吃下去就要产生霉菌中毒。
防止方法是:用20%的石灰水消毒鸭棚,定期用0.01%硫酸铜溶液饮水,进料可少一些,可以几户人家合起来进料,既省运输费,饲料又新鲜。有条件的饲料间要单独造。另外,这时鸭还容易发生禽出血性败血病(即禽巴氏杆菌病,又称禽霍乱,鸡、鸭、鹅和火鸡都易得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要经常注意观察鸭群。
此外,高产鸭子还容易啃食鸭棚内的烂污泥草。鸭子出现这种情况,多属于钙质等矿物质缺乏所致。所以对产蛋鸭钙的补充非常重要。用量要占到日粮总量的4%~6%。另外,在补钙的同时,还要补充维生素D。产蛋鸭所补的钙以细颗粒状为最经济,因为鸭的肌胃有消化颗粒钙的能力。螺蛳壳含有蛋白质1.74%,钙37.1%,盐分4.22%,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是很好的补充饲料。但是加工中要彻底消毒,否则易传染疾病。另外,沸石粉(商品名也叫单飞粉)效果也很好。沸石粉平时占到日粮中的2%~4%。要由饲养员自己看鸭、看蛋壳而定,缺了放多些,不缺放少点。但也不要添加过多,钙过多又要影响鸭的机能代谢,要消耗能量。
354200福建省南平市农业学校汪志铮
电话:0599-562071

兔魏氏梭菌病的临床症状 兔魏氏梭菌病的预防与治疗


近些年来,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养兔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加上养殖密度的增加,养殖环境的日趋恶劣,兔病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尤其是滥用抗生素造成的耐药现象日趋严重,给临床用药带来了困难。兔魏氏梭菌病是由A型魏氏梭菌所引起的以家兔急性腹泻、排黑色水样或带血的胶胨样粪便、盲肠浆膜出血斑和胃黏膜出血、溃疡为主要特征的肠毒血症。下面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兔魏氏梭菌病的临床症状兔魏氏梭菌病的预防与治疗。

1、发病情况

我市某户饲养170只52日龄的獭兔,在2014年2月份的时候突然发病,有的突然死亡,有的出现腹泻症状后死亡,该户主使用磺胺药物进行治疗,但没有明显效果,发病2天,共死亡31只。

2、临床症状

病兔表现为精神萎靡,爱蹲伏,弓背蜷缩,或者呆立不动,不吃食,最初排灰色软便,并带有胶胨样粘状物,随后排出黑、褐色水样粪便,有的粪便中带血,有特殊的腥臭味,肛门周围、后肢及尾部被毛被稀粪污染。严重的病兔极度衰竭,卧地不起。

3、病理变化

剖检病死兔,在打开腹腔时,就能闻到特殊的腥臭味,胃底部分黏膜脱落,并伴有大小不等的溃疡;小肠多充满气体和黑绿色稀薄内容物,肠黏膜呈弥漫性出血;大肠浆膜和黏膜充血、出血;膀胱积有茶色尿液;肝脏有些肿大,质地变脆;脾呈深褐色。

4、实验室诊断

无菌取病死兔肠黏膜及肝脏病变组织触片、革兰氏染色、镜检,见革兰氏阳性两端钝圆的大杆菌,单个散在,不见芽孢。

将肠内容物接种于鲜血琼脂培养基,37℃厌氧培养24个小时,生长出湿润、灰白色、圆形,不透明的大菌落,周围有绿色溶血环。

取培养菌株作生化反应,该菌分解葡萄糖、乳糖、麦芽糖、蔗糖和果糖,产酸产气,不发酵甘露醇,与魏氏梭菌的生化特性一致。

采用纸片法进行药敏实验,结果可知本菌对卡那霉素、金霉素高敏,对恩诺沙星、土霉素中敏,对四环素、青霉素不敏感。

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检查,最终可以确诊为兔魏氏梭菌病。

5、预防

该病要采取综合的预防措施,一是加强饲养管理,坚持自繁自养预防为主的方针,严禁从病区、病场引兔,在引进种兔时,应隔离观察1个月,方可混群饲养;平时保持兔舍清洁卫生,经常进行消毒,注意灭鼠灭蝇;保持兔舍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经常通风换气;注意饲料合理搭配,禁喂发霉变质的饲料,粗纤维饲料不可缺少;尽量减少应激因素,如长途运输、饲料突然更换、气候骤变等,尤其在天气寒冷时,要做好防冻保暖工作。二是建立严格的免疫接种制度,可选择单联或与兔瘟、巴氏杆菌病的二联疫苗进行免疫,皮下注射1毫升,未断奶的乳兔也可使用,但断奶后应再注射1次。免疫期为6个月,可起到很好的预防效果。

6、治疗

对病兔立即进行隔离,对兔舍、兔笼及用具用0.1%的苯扎溴铵喷洒消毒,清洗地面,粪便堆积发酵处理,然后用石灰粉铺垫兔舍地面,每天1次。对死兔立即焚烧或深埋,避免其成为传染源,继续感染其他病兔。一旦发现排黑色水样粪便或带血胶胨样粪便的疑似魏氏梭菌病兔,要尽早确诊,立即采取隔离、淘汰等无害化处理。用特异性高免血清治疗,每千克体重2~3毫升,皮下或肌肉注射,每天2次,连用3天。同时使用敏感药物卡那霉素治疗,每千克体重20毫克肌肉注射,每天2次,连用3天。在饮水中添加电解多维并且在饲料中添加益生菌以增强兔群的抗病力。

经过上述方法治疗,1天后,全群症状缓解,死亡减少,3天后,病情得到控制,全群采食基本恢复正常。此次共发病90多只,死亡37只。

7、小结

魏氏梭菌在自然界分布很广,属于条件性致病菌,广泛存在于土壤、污水、粪便、低质饲料(如劣质鱼粉)及家兔肠道内。正常情况下,细菌与动物体保持平衡状态,不引起发病。当卫生条件差,环境气候改变,饲养管理不当,如饲料突然改变、搭配不当、粗纤维不足、含蛋白质的精饲料偏高时,导致消化机能紊乱,家兔肠道内环境发生改变,而引起发病。

兔魏氏梭菌病的防治
(一)流行病学
兔魏氏梭菌病又称兔魏氏梭菌性肠炎,是由a型魏氏梭菌所产生外毒素引起的肠毒血症。魏氏梭菌广泛存在于土壤、粪便和消化道中,因此寒冷、饲养不当以及饲喂过多精料时可诱发该病。长途运输、饲养管理不当、青饲料缺乏、饲料中粗纤维含量低、突然更换饲料饲喂劣质鱼粉、长期服用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气候突变等应激是该病发生的诱因。
该病以急性腹泻、排黑色水样或胶冻样粪便、盲肠浆膜出血斑和胃黏膜出血、溃疡为主要特征。发病率与死亡率较高。除哺乳仔兔外,不同年龄、品种、性别的家兔对该病均有易感性。但毛用兔高于皮肉用兔,尤其以纯种长毛兔和獭兔高于杂交毛兔。各种年龄的兔均可以感染该病,但1~3月龄毛兔及獭兔发病率最高,主要经消化道或伤口传染。

(二)临床症状

感染后潜伏期短的为2~3天,长得可达10天,最急性病例看不到临床症状而死亡。大多数病例以下痢为主要临床症状。病初排稀软灰褐色粪便,随后突然出现胶冻状稀粪或带血、黑褐色水样粪便,并有特殊的腥臭味,病兔腹部臌胀,轻摇兔身可听到“咣当咣当”的水声,肛门周围后肢和尾部被稀粪污染。病兔精神沉郁,严重脱水、食欲废绝,体温不高,少数病例病程稍长,多数在水泻的当天或第2天即死亡,大多数都为急性经过。死亡率可达100%。

(三)病理变化

急性死亡兔尸体外观无明显症状。病程稍长的病兔尸体脱水、消瘦,腹腔有腥臭气味,胃内积有食物和气体,胃底部黏膜脱落,有出血和大小不一的黑色溃疡。肠壁弥漫性充血或出血,小肠充满气体和稀薄的内容物,肠壁薄而透明。肠系膜淋巴结充血、水肿,盲肠浆膜明显出血,盲肠与结肠内充满气体和黑绿色水样粪便,有腥臭气味。心外膜血管怒张,呈树枝状。肝与肾瘀血、变性、质脆。膀胱多有茶色尿液。

(四)预防

1.加强饲养管理。消除诱因,注意饲料合理搭配,多喂粗纤维含量高的饲料。适当减少高能量、高蛋白的饲料,以减轻家兔胃肠道的负担。更换饲料要逐步进行,防止突然增加高蛋白、高能量饲料。饲料要清洁卫生,严禁喂发霉变质的饲料,特别是劣质鱼粉。

2.严格兔场防疫制度,做好消毒管理。兔场应该自繁自养,严禁从疫区引进种兔。做好消毒和隔离工作。一旦发病,立即把病兔、可疑兔、健康兔隔离观察治疗,对病兔舍和周围环境用3%的火碱彻底消毒,对金属笼用火焰喷火灯彻底逐一消毒,水槽、料槽等用0.1%新洁尔灭浸泡、刷洗,用1∶800二氯异氰尿酸钠粉剂带兔喷洒消毒。病死兔高温处理,粪便和垫料定点烧毁或深埋。

3.定期预防接种。每兔颈部皮下注射魏氏梭菌灭活菌苗1毫升,兔疫期4~6个月:仔兔断奶前l周进行首次兔疫接种,可明显提高断奶仔兔成活率。发生疫情时,应用魏氏梭菌灭活菌苗进行紧急预防注射,或用金霉素22毫克拌料1干克喂兔,连喂5天,均有明显预防效果。

(五)治疗

由于该病发病急,病程短往往来不及治疗,在出现水样腹泻时可尽早用抗血清治疗,每千克体重2~3毫升,疗效较好。同时对未发病的兔用魏氏梭菌灭活菌苗2~3倍剂量进行紧急预防接种。

抗菌药物如卡那霉素、红霉素等均可杀灭该菌,但对已产生的毒素不起作用,在治疗中仅起辅助作用。群体发病时可口服喹乙醇等。

如发病速度慢,在使用抗血清后,可用红霉素或金霉素,每千克体重20~40毫克肌注,每日2次,连用3天;卡那霉素,每千克体重20毫克肌注,每日2次,连用3天。对症治疗,可腹腔注射5%葡萄糖生理盐水,内服食母生(每兔5~8克)和胃蛋白酶(每兔1~2克)等可明显提高疗效。

猪魏氏梭菌病的病因分析 猪魏氏梭菌病的防控措施


猪魏氏梭菌可出现在人畜粪便、土壤、水、和尘埃中,该菌群属典型的条件性致病菌,它可引发地区性流行病,对畜牧业的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每年都有大量的动物因不同类型魏氏梭菌感染而死亡。如牛肠炎、仔猪坏死性肠炎、兔子肠炎等。尤其是近年来我国发生家畜猝死症与该菌有关,发病急、病程短、无任何前期症状而突然死亡,而且死亡率极高。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猪魏氏梭菌病的病因分析和猪魏氏梭菌病的防控措施。

1、病因分析

在自然界中,魏氏梭菌广泛分布,也存在于动物的胃肠道内,属于一种条件性致病菌,即当动物受到某些应激因素的刺激才会出现发病,并发生死亡。例如,猪群突然更换饲料,饲喂过少的纤维素饲料或者过多的高蛋白质饲料,就会导致机体肠道菌群发生紊乱,导致魏氏梭菌大量繁殖,从而发生魏氏梭菌肠毒血症。另外,由于土壤中往往存在大量的魏氏梭菌芽胞,当猪免疫力减弱时,就容易感染魏氏梭菌,也能够引起发病。

2、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

病猪主要表现出体温升高,能够达到39℃左右,精神萎靡,通常在出生后15天容易出现发病,出现腹泻,排出褐色或者深绿色的粪便,并散发特殊的恶臭味.且黏附在尾部、肛门周围以及后肢皮毛上。该病快速传播,同窝猪在1星期内就会全部死亡。病猪死后腹部明显臌胀,且耳尖、鼻唇部、蹄部发绀。

对病死猪进行剖检,特征性病变是肠道发生出血,其中最明显的是空肠段。淋巴结、肠系膜淋巴结、腹股沟发生出血,呈红白相间的大理石样,水肿多汁,胸腹腔存在大量黄色积液。心肌质地较软,明显变薄,表面存在树枝状充血,心耳、心内外膜发生充血,心包积液。肠腔发生充气,尤其是小肠臌气,肠壁明显松弛,导致肠黏膜变得薄且透明,浆膜存在出血斑,回肠和空肠含有大量的胶胨状液体,局部黏膜发生坏死,并形成溃疡。盲肠黏膜存在出血斑点,里面存在气体以及稀粪。胃内含有大量气体和内容物,胃黏膜发生脱落,胃浆黏膜血管明显充血。肝脏发生肿大,质地变脆且易碎,病程持续较长时呈土黄色。胆囊发生肿大,里面含有大量的胆汁,一般可达到正常大小的2-3倍,有时甚至发生破裂,周围还会存在出血点、淤血,部分存在白斑。肺脏发生充血、出血,气管环明显充血,且支气管或者气管内往往存在红色或者白色泡沫。部分病猪生前还表现出咯血。

3、实验室诊断

病原形态检查。在无菌条件下取病猪肠黏膜进行涂片,经过革兰氏染色后使用100×10倍镜观察,能够看到大量的革兰氏阳性大杆菌,菌体短而粗,两端钝圆,具有荚膜,往往单个散在。

病原分离。由于自感染局部采集的病料往往会存在其他杂菌,因此可先将其接种在肝片肉汤中,置于37℃条件下进行24h培养,促使细菌系列增数,接着置于80℃水浴中处理15min,然后接种在肉肝汤中,置于37℃条件下进行6h培养,发现肉肝汤变得混浊,生成大量的气泡,经过24h会出现沉淀,而上部液体呈透明,肝片变成红色。取肉肝汤培养物在葡萄糖血清琼脂平板上接种,置于37℃条件下进行48h培养,会长出带有双层溶血环的菌落。

4、防控措施

免疫接种。该病的特点是突然发病,病程持续时间较短,且任何季节都能够发生,没有规律等,常用的抗生素没有疗效。因此,该病主要采取预防,即通常采取给母猪适时进行免疫接种,促使仔猪在易感期内得到被动免疫,一般选择接种魏氏梭菌的多价苗。母猪通常在临产前1个月进行1次免疫接种,经过2星期再进行1次免疫。母猪采取免疫后,可使后代仔猪通过吮吸初乳而得到有效被动免疫。

治疗措施。将病猪保定,将上颌用粗绳绑住,在口中塞入开口器,促使咽喉部露出,接着从咽喉将直径为12mm的胃管经由食道伸入胃内,如果在伸入过程感到阻力,则可能是由于喉咙紧闭,禁止强行推进,而是将胃管来回缓慢抽动。当胃管插入后,侧耳在管口仔细听是否存在明显的呼吸声,如果存在微弱的呼吸声则表明胃管插入气管,要重新插入。当胃管彻底插入到达胃部时,可从前向后用力在胃部按压5-10min,促使胃内存在的气体经由胃管完全排出,禁止缓慢、间歇的放气。气体排出后,在胃管上连接漏斗,然后缓慢灌入500mL5%的温肥皂水,对胃内进行10min冲洗,然后将胃管拔出时,在该过程中可向将管口用拇指堵住,防止胃管中剩余的液体倒灌呛入肺部。病猪经过几分钟的休息,要重新插入胃管,然后经由胃管投入4g甲硝唑、10mg莫沙必利片,再连接漏斗灌入100mL凉开水,将药冲到胃内,最后取出胃管。病猪出现发病后要立即肌肉注射30mg甲氧氯普胺注射液,避免胀气加重,接着按体重静脉注射15-20mgjkg甲硝唑,用于杀死病菌,如果及时抢救具有良好效果。但要注意妊娠母猪用药后容易导致平滑肌收缩而引起流产。病猪也可紧急使用500mL甲硝唑注射液和强力霉素进行输液,控制在th内完全输完,同时配合灌服适量的藿香正气水,经过2h就能够使其逐渐恢复。

猪魏氏梭菌病的病原学
1.1分类
本菌可产生多种外毒素及酶类。根据魏氏梭菌所合成分泌的主要毒素,可以将其分为A,B,C,D,E型,其中A型能够感染到人,形成气肿疽,死亡率不一,B、C、D型特别与动物的肠道感染关系密切。
1.2形态及染色特征
两端钝圆,粗大杆菌,单在或成双排列,短链较少,无鞭毛,不能运动,在动物机体里或含血液的培养基中可形成荚膜,无芽孢,革兰氏阳性。
1.3生化特性
牛乳培养基中“暴烈发酵”,即接种培养8—10小时后牛乳被酸凝,同时产生大量的气体,使凝块变多孔的海绵状,严重时被冲成数段甚至喷出试管外。
1.4培养特性
厌氧菌,对营养要求、厌氧要求不高。部分菌可使牛肉块变成为粉红色。在普通培养基上均易生长,在葡萄糖血琼脂上的菌落特征:圆形、光滑、隆起、淡黄色、直径2—4mm、有的形成圆盘形,边缘成锯齿状。多次传代后,表面有辐射状条纹的“勋章”样且菌落周围有棕色溶血区。有时为双环溶血,内环透明,外环淡绿色。
流行病学
本病80年代已在我省零星散发,近几年有上升趋势。并且在我国的四川、江苏、吉林、安徽、河南、山东、福建、陕西等省广泛流行过,A型为主要病原菌,其它因素协同作用。本病多数在秋末冬初尤其在气候变化异常,阴雨潮湿的条件下流行且本病不分年龄性别品种均可发病。在仔猪和种猪中发生率高于育肥猪,仔猪可暴发流行,常整窝发病,病死率20%—70%,种猪和育肥猪呈零星散发,中猪和成猪常突然发病,病程极短,如救治不及时很快死亡,也有不见任何先兆症状突然死亡。
本病常见于1—3日仔猪,1周龄以上仔猪发病率要减少,育肥猪、成年猪多发于90—180日龄,很多病例来不及治疗而死亡,且猪场一旦发生本病不易清除。
牛以零星散发为主,多发于7月龄至4岁龄,孕母牛发病率高。
临床症状
体温升高到39—40.5℃,呼吸60—80次/分钟,脉搏90—11次/分钟。病程短、死亡快、发病后一般在几分钟、几十分钟或几小时内死亡。腹部臌胀明显,耳尖,蹄部,鼻唇部发绀,食欲减少,废绝,精神沉郁。
表现神经症状,乱冲乱撞,转圈,倒地,口流白沫或红色泡沫,四肢划动,全身肌肉颤抖,抽搐,怪叫,呻吟。呼吸困难。也有不具任何先兆症状者突然死亡。
粪便呈深绿色或褐色。有时见有血便,并有特殊恶臭味,污染肛门周围、后肢、尾部皮毛。仔猪表现为红色下痢,与大肠杆菌合并感染时拉黄色、黄红色、土灰色稀粪,脱水消瘦,部分猪呕吐,体质弱。
剖检病变
以肠道出血为特征,尤以空肠段最为显著。
淋巴结腹股沟,肠系膜淋巴结出血,红白相间,呈大理石样变水肿多汁。
胸腹腔胸腹腔积液且呈黄色。
心脏心肌变软变薄,心肌表面有树枝状充血,心包积液,心内外膜、心耳充血。
肠肠腔充气,特别是小肠臌气,肠壁松弛,使肠粘膜变得薄而透明,浆膜有出血斑,空肠与回肠充满胶冻状液体。部分粘膜坏死形成溃疡。盲肠粘膜有出血斑点。内有稀粪且有气体
胃胃充满内容物及气体,胃粘膜脱落,胃浆粘膜血管充血。
肝肝肿大,质地脆易碎,病程长者呈土黄色。胆囊肿大,充满胆汁。
脾肿大2—3倍,甚至肿大破裂,周边也有出血点。
肾淤血,有的有白斑。
肺肺充血,出血,气管环充血。且气管或支气管中常带有白色或红色泡沫。有些病例生前咯血。

实验室诊断
5.1采集病死猪的空肠,回肠,盲肠,肠粘膜以及心血、肝脏病变组织。
5.2直接涂片瑞氏染色,多量两端钝圆的粗大杆菌,有荚膜,部分菌体中央或近端有芽孢,芽孢小于菌体横径。
5.3将被检材料接种肉肝汤培养基及紫奶培养基,置37℃温箱厌氧培养经6—8小时,肉肝汤变得混浊并产生大量气体。紫奶培养基中牛乳凝团成多孔的海绵状凝块即“暴力发酵”。
5.4牛奶培养由于本菌能迅速发酵牛乳中的乳糖。呈现一种特有的强烈的凝固产气反应。
5.6生化反应葡萄糖、麦芽糖、蔗糖、乳糖、果糖均产酸产气,不能发酵甘露醇。
防治6.1以防制为重点。采用本地分离的菌株经甲醛灭活后,加Al(OH)3制成灭活菌。对受威胁猪进行紧急接种。或采用多价疫苗注射,克服型不对号的不足,间隔2—4周注射2次,也可明显提高保护力,在疫情严重的疫点预防注射后1个月,加强免疫注射,免疫效果更好。
6.2加强母猪饲养管理、母猪饲料配方科学。
6.3对怀孕母猪用C型魏氏梭菌福尔马林氢氧化铝类毒素,在临产前一个月肌肉注射5ml,两周后再注射8ml,使母猪产生免疫,仔猪出生后吮吸母猪初乳可获得被动免疫,也是预防本病有效方法。
6.4加强产房管理猪舍及周围环境采用二氧化氯等消毒,接生前母猪奶头清洗消毒,可明显减少本病发生与传播,胎衣、尸体进行无害处理。
6.5药物治疗对临床分离的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筛选敏感药物(用平时不常用的药物)如江西某猪场对该场分离的魏氏梭菌进行药敏试验,其结果表明:高度敏感药物有氯霉素、头孢哌酮;中度敏感药物有红霉素;不敏感药物有氟哌酸、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复方新诺明、四环素、氨苄青霉素、杆菌肽、痢特灵、丙氟哌酸。
首先用高效药物混饲作基础治疗,对有明显症状者静脉注射甲硝唑水溶液可收到明显效果(怀孕母猪会强烈引起平滑肌收缩,导致流产)。
6.6发现疫情立即封锁,处理病畜,严禁尸体乱扔。烧毁垃圾、彻底消毒可完全控制本病的流行。
鉴别诊断
7.1大肠杆菌病其症状与仔猪的黄白痢的症状相似。但剖检魏氏梭菌病肠道有明显的出血且空肠段臌气明显,浆膜层有气泡,淋巴结出血,肾针尖状出血,脑膜出血严重。
7.2炭疽病两种病腹胀明显,呈急性过程。但炭疽常有天然孔流出暗红色粘稠象煤焦油血液,血液凝固不良。皮下呈黄色或红色胶冻样浸润。另外可以进行细菌学检查,炭疽杆菌革兰氏阳性、有荚膜、无鞭毛,在动物体内呈“竹节状”排列。在普通培养基上,菌落呈典型的“卷发状”。
7.3肉毒梭菌中毒症两种病的临床相似点,突然发病、急性死亡。但魏氏梭菌病腹胀明显。肉毒梭菌中毒症病,曾有饲喂腐败

下脚料史。膘情越好吃得越饱的猪中毒越深
7.4氟乙酰胺中毒两病均引起猪“暴死症”,氟乙酰胺中毒病有误食灭鼠毒饵病史,或被人所害,投毒所为,猪发疯,然后痉挛死亡,发作快,试用解氟灵能控制病情,且死后无腹部臌气。
小结与讨论编辑
8.1本病目前虽不是常见病,但此病来势凶猛。表现出症状后难以治疗,且死亡率很高。应引起养殖户和兽医技术人员的重视。
8.2魏氏梭菌常与其它菌混合感染,如临床上已分离到巴氏杆菌、大肠杆菌、链球菌、葡萄球菌、沙门氏菌、肺炎克雷伯氏菌,但也有单独感染的。


雏鹅曲霉菌病的诊治报告


曲霉菌病是禽类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多因饲养管理不当引起,主要特征是呼吸系统发生炎症,临床上雏鸡发生较多,雏鹅发生较少报道。建宁县某养鹅专业户2012年2月初从浙江省江山市某种鹅场购进雏鹅 1200羽,从15日龄起陆续有少量雏鹅发病死亡。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结合实验室检验,确诊为雏鹅曲霉菌病。

1饲养管理及发病情况

该批雏鹅2012年2月10日从浙江省江山市调入, i E{龄注射小鹅瘟高免蛋黄,育雏方式为地面垫料平养,垫料为干稻草;采用保温灯进行保温,饲喂肉雏鸭配合料及青菜丝,i周后天晴时进行近距离放牧饲养。至 12日龄,因饲养密度过大(每m 15羽左右),通风不良,室内温度偏低,室内积存大量刺鼻氨气,致雏鹅抵抗力迅速下降。饮水器数量不足(每100羽才1个),更因给水不当,导致垫料潮湿。可见雏鹅绒毛脏污、粘结,部分雏鹅精神不振、减食。垫料变质后从未更换,只是在湿垫料上再添干稻草,掀开垫料可见垫草已明显霉变。至l7 日龄时,发病鹅40多羽,其中死亡17羽。

2 病原

烟曲霉菌是主要的病原菌。霉菌及其产生的孢子,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广泛存在于稻草、谷物、木屑、发霉的饲料乃至空气中。

3 临床症状

发病鹅精神不振,缩头闭眼,嗜睡,体温略升,食欲减退,饮欲增加;病鹅独立舍内一隅,张口呼吸、喘气,流鼻液,流泪,眼结膜发炎,肿胀明显;症状严重的可在胸腔入口处周围皮下摸到粒状结节。少数病鹅有神经症状,头向后仰,站立不稳。雏鹅发病后迅速消瘦,腹泻,病程i周左右。

4 剖检变化

患鹅呼吸系统和浆膜的病理变化最明显,可见肺充血、出血,肺表面粗糙不平、质地变硬,切面上流出灰红色泡沫液。肺、气囊和胸腹膜上有针头至黄豆大小的坏死肉芽肿结节,严重的可相互融合成大的团块,直径可达3~4mm。结节呈灰白色或淡黄色,柔软有弹性,内容物呈干酪样。在肺、气囊、气管或腹腔常可见到成团的霉菌斑。肝肿大,质脆。

5 诊断

根据发病情况,特别是剖检特征性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取病鹅肺或气囊上的结节病灶,涂片后镜检,见到有分隔的曲霉菌丝和孢子,可确诊为雏鹅曲霉菌病。直接涂片看不到霉菌时,应取结节病灶的内容物做霉菌分离培养。

6 防治

改善饲养环境,彻底消毒。彻底清除鹅舍内潮湿发霉的垫草及粪便,冲洗地面,后用百毒杀消毒。对已污染的鹅舍每Tn2用甲醛溶液42 mL和高锰酸钾21 g熏蒸消毒。最后用硫酸铜溶液(1:500)对鹅舍及场地进行喷洒。对鹅群及时分群,降低饲养密度,改善通风,做好保温工作,防止室内温度时高时低。同时要供给全价配合饲料,提高鹅群抵抗力。及时隔离病鹅。

鹅发病后,可用l:1500硫酸铜饮水,连用3d。本病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制霉菌素有一定治疗效果。发病后全群灌服制霉菌素,剂量为每100只雏鹅一次用50万IU,每天2次,连用2~3 d。也可用克霉唑,剂量为每100只雏鹅用1 g,混饲。

经采取以上措施,5 d后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未见新发病和死亡病例,鹅群精神、食欲逐渐恢复正常。发病期间共死亡雏鹅83羽,死亡率约为7%。

7 讨论

搞好饲养管理是防止本病的重要措施。本病例发生主要由于育雏密度过大,通风不良,加上育雏温度不稳定,经及时改善育雏条件,采取分群、加强饲养管理等措施,较快地控制了病情,降低了发病率和死亡率。防止垫料发霉、不使用发霉饲料是预防本病的关键。要注意保持垫料干燥,不使用发霉、不洁、潮湿的垫料。经常检查垫料,发现霉变要及时更换,防止霉菌生长繁殖。经常检查饲料,凡霉变饲料一律不得使用。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6931.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