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蛙胃肠炎

疾病名称胃肠炎

为害对象 蝌蚪、幼蛙及成蛙
疾病概述 游动迟缓,腹部肿胀,肛门周围红肿,解剖时可见胃肠充血发炎,并伴有腹水。幼蛙或成蛙发病后躁动不安、乱窜,喜欢钻入泥中

病原 病原菌的情况有待研究。

症状 牛蛙蝌蚪发病后游动迟缓,腹部肿胀,肛门周围红肿,解剖时可见胃肠充血发炎,并伴有腹水。幼蛙或成蛙发病后躁动不安、乱窜,喜欢钻入泥中;严重时蛙瘫软无力,趴卧池边、浅滩,捕捉时很少挣扎,往往弓背缩头,伸腿闭眼。

发病规律 流行于5-10月

防治方法
(1)预防蝌蚪胃肠炎的方法是在放养蝌蚪前,用生石灰清塘消毒;在饲养过程中每15-20天用8-10毫克/升漂白粉或硫酸铜全池遍洒。蝌蚪发病后,可在蝌蚪池中施撒食盐,使池水成0.05%-0.1%的浓度,保持3天后换水。

(2)预防幼蛙或成蛙胃肠炎,要注意饵料清洁、新鲜、不腐败、不变质,勤换水,对食台定期进行刷洗和消毒。发病后,每只病蛙每次投喂酵母片或痢特灵片0.1克或土霉素0.02-0.04克,每天2次,连喂3天;或每千克蛙体重每天用氟哌酸胶囊(每粒0.1克)1/4-1/5粒投喂,连喂3天。

相关知识

猪胃肠炎的病因分析 猪胃肠炎的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


猪胃肠炎是由于胃肠表层黏膜以及深层发生炎症而引起的一种胃肠疾病,在养猪生产中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病猪临床上的主要特征是腹痛、腹泻、呕吐、脱水以及体质消瘦等.该病的致死率较低,但会对养猪生产造成巨大的损害,严重影响经济效益。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猪胃肠炎的病因分析和猪胃肠炎的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

1、病因分析

饲养管理不当。猪群突然更换饲料,导致其饲喂习惯发生改变,出现过饱或者过饥、暴饮或者久渴的情况;或者由于猪舍无法很好的保暖,导致机体受到寒冷的侵袭;或者没有定期对猪体内外寄生虫进行驱除;或者缺乏营养等,都会导致机体防御能力减弱,导致本身就存在于胃肠道内而不会引起发病的微生物(如大肠杆菌等)的毒力明显增强,从而具有致病作用,诱使猪发生该病。

饲料品质较差。猪群长时间饲喂不容易消化的草料,或者饲喂冷冻、容易发生霉变的草料,或者饲喂混杂大量泥沙的草料、饲喂污染有农药以及混杂重金属物质的草料等,都会对机体胃肠道黏膜产生直接刺激,并直接性或者反射性的导致胃肠道无法正常运动和分泌,引起胃肠道发生卡他性炎症,从而出现发病。

使用药物不合理。饲养者给猪群滥用抗生素等药物,导致胃肠道内微生物菌群发生紊乱,使其发生严重的胃肠炎。

其他疾病继发。猪患有副伤寒或者消化不良等疾病时,往往会在发病过程中继发引起该病。

2、临床症状

病猪症状较轻时,胃肠炎主要呈现卡他性,并伴有消化不良,排出混杂较多黏液的粪便。炎症严重时会影响到黏膜下层组织,发病初期出现卡他性症状,食欲逐渐废绝,体温急剧升高,腹泻加重,且伴有严重腹痛。发生急性胃肠炎,病猪还会表现出呕吐症状,腹痛也逐渐从轻微变成剧烈。如果病猪出现严重呕吐,就会导致胃内没有酸性胃液,且会引起低氯血症,从而出现搐搦、痉挛。如果病猪发生严重腹泻,会导致机体严重失水,排尿量减少,并导致水盐代谢发生紊乱。病猪肛门周围被粪便黏满,经常努责,容易发生直肠垂脱。如果病猪发生毒血症且严重脱水,会表现出精神极度萎靡,无精打采,眼球内陷,脉搏较弱且明显加快,血液黏稠度增加,体温升高,皮肤干燥。

3、鉴别诊断

胃肠卡他。二者相似之处是病猪表现出精神沉郁,食欲减退,伴有呕吐,初期发生便秘,排出干燥粪便,但随着病程的延长、症状的恶化以及炎症的加重等,会排出稀粪,肠音亢进,能够听到肠音,甚至会发生直肠脱出,眼结膜发生充血等。区别是病猪胃患有肠卡他体温不会明显升高,依旧具有食欲,粪便时干时稀,所表现出的全身症状没有胃肠炎严重。

猪鞭虫病(猪毛首线虫病)。二者相似之处是病猪间歇性发生腹泻,有时排出混杂黏液、血丝的粪便,并散发恶臭味等。区别是该病会导致病猪眼结膜发生贫血,呈苍白色,体温明显升高,可达到39.5-40.5℃,体质非常虚弱,对粪便进行检查能够看到虫卵;通过剖检发现盲肠发生充血、肿胀、出血,并散布少量的绿豆大小的坏死病灶,黏膜呈暗红,存在大量的细针样的乳白色虫体,且虫体前部往往钻入黏膜内,并在钻入处形成结节。

猪结节虫病(猪食道口线虫病)。二者相似之处是病猪体温没有明显升高,食欲减退,发生便秘,有时出现下痢,影响生长发育等。区别是该病会导致病猪明显消瘦,对粪便检查能够发现虫卵,服用泻药会排出虫体,雌虫长度为8-11mm,雄虫长度为8-9mm;通过剖检发现大结肠存在结节,且结节破裂后会形成溃疡。

4、防治措施

加强饲养管理。在猪日常饲养管理中,要尽可能减少各种应激的发生。猪舍在气候寒冷的冬季以及气温交替变化的时候要注意加强防寒防潮湿。猪场制定合理的消毒管理制度,要及时将舍内的污物清扫干净,然后使用适宜的消毒药物进行处理。舍内保持通风良好,确保舍内干燥、空气新鲜。猪群要供给新鲜饲料,确保少喂勤添、定时定量。

药物治疗。病猪先灌服由500-1000mL1%盐水、3-Sg鱼石脂、50-100mL液体石蜡1次,促使肠内容物排出,从而清理胃肠毒物,且鱼石脂还能够保护肠黏膜。可按体重灌服0.14gjkg磺胺脒(注意首次用量要加倍),或者土霉素50mg,或者5-10mg诺氟沙星,10-15g活性碳或者3-10g矽碳银,每天2次,用于杀毒并吸附。如果病猪出现脱水,可静脉注射由1000-1500mL糖盐水、5-10mL10%安钠咖(或者5-10mL10%樟脑磺酸纳)、2-4mL25%维生素C,用于补充体液。如果伴有酸中毒,可再添加10-50mL5%碳酸氢钠。另外,病猪也可使用中药进行治疗,可取35g白头翁根、70g黄柏,添加适量水煎煮后取药液灌服。待胃肠炎症状减轻后,幼猪可使用10g多酶片、10g酵母片或者取胃蛋白酶、乳酶各10g;大猪使用20g健胃散、20g人工盐,分呈3次内服,或者取大黄、龙胆、五倍子各10g,加水煎煮后取药液灌服,能够提高疗效,避免出现复发。

猪常见病的鉴别诊断及治疗

猪病种类多而病因复杂。但严重威胁养猪业的仍然是传染病,尤其是猪瘟、猪丹毒、猪肺疫、猪副伤寒、大肠杆菌病等。严格遵循预防为先,治疗为辅,防重于治的猪病防治原则,做到:定期防疫,通常在每年的春、秋两季进行定期预防。目前除流感和传染性胃肠炎外,其余各病都有预防用疫苗。小猪满月后应注射仔猪副伤寒冻干弱毒疫苗,隔3~7天注射猪瘟、猪丹毒和猪肺疫疫苗。除常规预防外,必要时还须注射脑炎、口蹄疫、附红细胞体等疫苗;定期驱虫,一般在每年的春、秋两季各驱虫一次,育肥猪也可每一两个月驱虫一次;随时观察,随时观察猪的症状,以利及时治疗。
现将猪常见病的鉴别诊断及治疗简介如下:
(1)猪瘟:一年四季,任何猪都可发生,传染快,症状为高热稽留,脓性结膜炎、初便秘,后腹泻,耳后、颈、腹、四肢内侧皮肤有出血,指压不退色。防治药物:无特效治疗药物。发病后对假定健康猪每头按4—8头份紧急注射猪瘟疫苗。
(2)猪丹毒:散发,夏季多见,架子猪易感。症状为发热42℃以上,绝食便秘,皮肤有瘀斑,有的病肤出现疹块并坏死,或有心内膜炎和关节炎症状。防治药物、青霉素类药物治疗。
(3)猪肺疫:秋末春初多见,中小猪易感。症状为高热,呼吸困难、咽喉肿胀,口鼻流泡沫液体,死前瘀斑,慢性者有肺炎和胃肠炎。防治药物:庆大霉素、磺胺类等药物。
(4)猪链球菌病:地方流行性,各种猪均易感。症状为高热稽留,废食、跛行、呼吸困难。皮肤有瘀斑,神经症状明显,病程短,死亡快。防治药物:抗菌消炎类药物。
(5)猪气喘病:无明显季节性,冬季多见。症状为气喘咳嗽,早晚吃食,运动时咳嗽明显,呼吸快。防治药物:卡那霉素、土霉素、咳喘速停等。
(6)猪日本乙型脑炎:7—9月份蚊子较多时易发。症状为体温升高、口渴、结膜潮红,粪便干燥如羊屎,有的呈明显神经症状。防治药物:磺胺嘧啶。
(7)猪流行性感冒:在天气骤变和冷湿季节易发。症状为发病突然,全群发生,体温升高,寒颤,呼吸急促,咳嗽,流清涕、眼结膜充血,病程短,2—6天即可康复。防治药物:抗菌素、磺胺类、解热类药物。

(8)猪弓形体病:散发,无季节性,3—5月龄易感。症状为:高热、废食、流鼻涕、呼吸困难、体表淋巴结肿大,皮肤红斑,多数排暗红或焦状血便。防治药物:禁止养猫,用磺胺类药物。
(9)猪附红细胞体病:大多发生在夏季。病状为出现倦怠、沉郁、瘦弱、便秘、低血糖,急性黄疸性贫血。防治药物: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血虫净等。
(10)猪副伤寒:散发或地方流行,1—4月龄多发,无明显季节性。症状为发热40—41℃,减食、初便秘后腹泻,排淡黄恶臭稀便,耳胸腹处皮肤蓝紫色瘀斑或痂状湿疹。防治药物:长效土霉素、先锋霉素、复方新诺明、安白利、氧氟沙星等。
(11)猪水肿病:多发生断奶后的仔猪,但小到数日龄,大到4月龄也偶有发生,体格健壮,生长快的发病率高。防治药物:水肿康、痢肿消、先锋9号、齐全水肿灵、齐全一支灵等治疗。
(12)仔猪白痢:10——20日龄猪,早春、严冬、炎热季多发。症状为突然腹泻,排乳白糊状粪,且腥臭、粘腻,病猪拱背,被毛粗乱无光。防治药物:安白利、阿莫西林、氧氟沙星、黄胺脒等。
(13)仔猪黄痢:7日龄内仔猪,地方性流行。症状为全身衰弱,腹泻,粪便黄色浆状,含凝乳小块,消瘦脱水。防治药物:安白利、阿莫西林、氧氟沙星、黄胺脒等。
(14)仔猪红痢:3日龄内仔猪,周龄以上不发。症状为突然排血样稀粪,有的排红褐色或黄色液体状便,脱水死亡。防治药物:安白利、阿莫西林、氧氟沙星、黄胺脒等。
(15)猪传染性胃肠炎:各龄猪均易感,冬末早春多发。症状为减食,水泻,粪褐色。仔猪呕吐,水泻,粪便灰白或黄绿,脱水削瘦,口喝。防治药物:环丙沙星,长效土霉素,安白利等。
(16)猪流行性腹泻:各种年龄猪均易感,发病率100%。症状同猪传染性胃肠炎极相似,水泻持续4——6天,多可康复,生长受阻。防治药物:环丙沙星,长效土霉素,齐全一支灵,安白利等。
(17)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体温明显升高,可达41℃以上,眼结膜炎,眼睑水肿,咳嗽,气喘等呼吸道症状,部分猪后身无力,不能站立或共济失调等神经症状;仔猪发病率达100%,死亡率可达50%以上,母猪流产率可达30%以上,成年猪可发病,不同地区发病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均有差异。无特殊治疗
药物,以增加免疫力类药物,如:电解多维饮水,饲料中添加怪病绝杀粉或黄芪和抗病毒、解热类中药防治;同时主要应加强免疫注射。
(18)口蹄疫: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冬季和早春达到高峰。各种年龄猪均易感,仔猪更易发病。蹄部、口腔、鼻端、乳房等处出现水泡、溃疡及烂斑,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胃黏膜也有烂斑和溃疡,小肠、大肠可见出血性炎症。1、封锁猪场,全群使用1-3%的过氧乙酸带猪消毒,猪栏内用戊二醛消毒,1天2-3次。2、控制继发感染:复方花青素1000克+阿莫西林500克/1000公斤饮水;复方花青素1000克+阿莫西林500克/1000公斤拌料。

狐狸胃肠炎的发病原因 狐胃肠炎的防治措施及治疗方法


胃肠炎是狐狸养殖过程中常患病,幼狐的消化机能发育还不健全,消化能力较弱,极易引起胃肠炎,使得生长发育受阻。夏季是育成期皮毛动物狐狸胃肠炎的多发季节,如不注意防治易出现细菌传染和死亡,幼兽肠胃炎多发生在断奶分窝后,因幼兽消化机能尚不健全,消化力弱,一旦饲养失误很容易发病出现大批发病和死亡。因此,在养殖过程中要掌握该病的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做好诊断与治疗工作,并在日常的管理过程中做好该病的预防工作。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狐狸胃肠炎的发病原因狐胃肠炎的防治措施及治疗方法。

1、发病原因

饲料因素是导致狐狸患胃肠炎的主要因素,主要是由于饲料的质量不佳,如饲料发霉、变质,狐狸采食用引起中毒,而患胃肠炎。日粮中的营养配比不合理,纤维素的含量过高,导致饲料不易消化。日粮的调制加工方法不当、饲料不卫生等都会引发胃肠炎。

处于断奶期的幼狐胃肠机能发育的还不够完善,消化能力较弱,如果饲喂不合理,或者饲料的质量较差,饲喂不适宜的饲料,使得幼狐不能将饲料充分的消化,舍内的卫生条件较差等,极易引发幼狐患胃肠炎。

饲养环境不良主要包括温度不适宜,如温度过高或过低,湿度过大,舍内的粪污不及时的清理,易导致多种病菌滋生与繁殖,易导致狐狸患胃肠疾病,另外,由于病菌较大,还易继发多种传染性疾病,如大肠杆菌病、寄生虫病等。

饲养管理不当。在养殖过程中突然的更换饲料会使狐狸产生换料应激,使肠胃无法适应而患胃肠炎;饲料的保存不当导致饲料腐败、变质,如果继续饲喂会引发该病;不注重舍内环境与用具的卫生清洁与消毒工作,饲喂方法不科学,使其采食量过大都会引发胃肠炎的发生。另外,有的养殖场在引进种狐时需经长途运输,使其过度劳累,引起机体的抵抗力下降,而导致此病的发生。

2、临床症状

狐患胃肠炎后会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在发病初期主要表现为消化不良,食欲减退,出现腹泻的现象,粪便呈现白色蛋清样或者黄绿色脓状,有时内含有未消化的饲料,有恶臭味,有时会发生呕吐。随着病程的延长,病狐会出现精神沉郁,逐渐消瘦,喜卧,不愿活动,体温升高,可高达39.5~40℃,呼吸加快,脉搏较弱,食欲废绝,出现不食的现象,但是饮欲增强。口腔内黏膜充血,干燥发热,鼻镜干燥。下痢,排泄物中有未消化的饲料,严重者会排出脓性粪便或者带血粪便,在肛门以及尾毛处会沾有粪便,污秽不洁。较为严重者会出现脱肛的现象。口腔内恶臭,舌苔为灰白色。病狐会表现出腹部卷缩,弯腰弓背,肠音增强。到了后期会严重的脱水,出现眼球内陷,被毛蓬乱,昏睡,痉挛,衰竭而死亡。

3、病理变化

病死狐的尸体一般消瘦,可视黏膜苍白,皮下无脂肪。对病死狐进行剖检可见主要病理变化发生在胃肠道,胃内有少量未消化的食物,胃肠壁变薄,黏膜脱落、出血,在胃黏膜上会出现大小不等的糜烂面和溃疡灶,对于急性发病的病例,胃肠黏膜稍有增厚,有皱褶,黏膜上有点状或带状的出血。肠道空虚,肠内容物为水样并混有血液。大量黏膜坏死、脱落、出血,肠系淋巴结肿胀、出血,为暗红色;肝脏稍有肿胀,质地脆弱,易碎,在肝脏的表面有少量的出血点;胆囊增大,并有大量的黄绿色胆汁;心包出现少量积液,心外膜有出血点;脾脏和肺脏充血、肿胀;支气管有大量的黏液。

4、诊断方法

对于该病的的诊断可根据临床症状以及剖检的病理变化来确定,在诊断时要注意与一般的消化不良区分开来,以防止出现贻误治疗的现象。消化不良与胃肠炎相比,症状较为轻微,并且很少出现死亡。除此以外,对该病进行诊断的同时,还要将病料送入实验室进行细菌学的检查,以排除其他继发性传染病。

5、防治措施

预防。此病主要由饲养管理因素引起,因此要以预防为主,加强狐狸的饲养管理。注意饲料的品质,严禁饲喂发生霉变的饲料,并且要科学的搭配日粮,注意各营养成分的配比,合理的加工调制,对于断奶期的幼狐要提供易于消化的饲料,并进行合理的饲喂,饲喂时要做好定时、定量、定质,同时要注意饮用水的卫生。在更换饲料时要做好逐渐的过渡,以减少换料应激的发生。加强环境的控制工作,注意保持舍内适宜的温度、湿度,做好日常的清洁工作,还要定期对圈舍以及用具等进行彻底的清洗和消毒。可以在狐狸的日粮中添加一些保健类的药物进行预防,如可以在幼狐的日粮中加入土霉素,对该病有良好的预防作用。

治疗。对于患病的狐狸首先要从日粮中来排除不良的因素,改变饲喂方法,减少饲喂量,如有必要,可调整饲料配方。可给病狐饲喂一些鲜牛奶和奶粉,同时在饲料中添加一些广谱抗生素,如四环素等。待病情好转后可恢复正常饲喂。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的可内服磺胺脒,当出现脱水衰竭时则要注射5%的葡萄糖补液。为了使病狐尽快的恢复食欲可以注射复合维生素B或者维生素C。

6、治疗方法
1)萨罗0.02克,次硝酸铋0.1克,制成舔剂,一次口服。
2)氯霉素注射液0.25毫升,每日两次,肌肉注射。
3)复合维生素B注射液0.5-1毫升,每日一次肌肉注射,
4)用5%葡萄糖液10-20毫升,皮下或直肠灌注。
5)对鼻镜发干个体热现象的,可肌肉注射青霉素20-40万单位+安痛定0.5-1毫升,
6)对病程急,病重的病兽采取输液滴注加消炎药的葡萄糖溶液,效果会更好。

肉牛胃肠炎的病因及防治技术


肉牛胃肠炎也叫做肠黄,往往会导致胃肠黏膜以及深层组织发生出血性或者纤维素性坏死性炎症.该病可分成两种类型,即原发性和继发性.该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如果没有及时采取治疗,会导致胃肠机能障碍加重,并出现自体中毒的现象,对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提高死亡率,增加养殖业的经济损失.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肉牛胃肠炎的病因及防治技术。

1、病因分析

所有能够导致肉牛发生胃肠卡他的致病因素都能够引起胃肠炎,但区别在于受到较强的病原刺激才能够引起胃肠炎,或者肉牛抵抗力减弱或者对刺激耐受,或者二者同时存在。当肉牛饲养管理不当就非常容易引起发病,如饲喂发霉腐败的草料,发生霉变的饲料,如豆饼、玉米等,或者饲喂有毒植物,饮用卫生较差的饮水,舍内过于潮湿阴冷、卫生条件恶劣,过度疲劳,发生各种应激等,都能够导致发病。另外,各种细菌性传染病、病毒性传染病、寄生虫病以及多种内科病,也能够并发或者继发该病,主要是牛巴氏杆菌病、结核病、寄生虫病以及有尿素中毒、有机磷中毒等。

2、临床症状

病牛的主要症状是出现不同程度的腹泻。发病初期,病牛食欲不振或者彻底废绝,减少饮水。经过1天发生脱水,并增加饮水,口腔黏膜干燥且色暗,并散发恶臭味,还有大量的舌苔,初期往往出现排粪迟滞的现象,排出比较干燥的粪便,且有黏液覆盖在表面,但没有发生其他明显变化。后期发生腹泻,排出稀软粪便或者水样粪便,其中往往混杂没有消化的饲料,还混杂大量的黏液、血液、肠黏膜或者坏死组织。末期发生严重腹泻,肛门通常变得过于松弛,且后躯往往玷污粪便或者经常努责,但没有排出粪便,呈现里急后重。通过听诊发现肠音初期少且弱,发生腹泻时会发出亢进肠音,但如果持续发生腹泻肠音就会逐渐减弱,甚至彻底消失。病牛往往伴有腹痛或者严重腹痛,导致起卧不安,频繁回头望腹,不停打滚。随着病程的进展,会导致全身症状加重,病牛表现出精神萎靡,肌肉发抖震颤,眼结膜开始明显潮红或者发生黄染,后期变成暗红色,目光呆滞。听诊心脏,发现开始亢进,之后逐渐减弱,脉搏达到60次/min以上。随着症状的加重,病牛表现出极度精神萎靡,全身乏力,行走不稳,眼球下陷,皮肤弹性变差,体质非常虚弱,脉搏细数甚至无法触及,全身大量出汗,明显战栗,耳鼻及四肢发凉,体温开始不断降低,最终由于严重虚脱而发生死亡。

3、诊断

可先根据病牛的全身症状、舌苔变化、食欲状况,以及粪便中存在的病理性产物等,进行正确诊断。同时对流行病进行调查,取血液、粪尿进行化验,鉴别是发生单纯性胃肠炎还是由于感染传染病、寄生虫病而引起的继发性胃肠炎。如果怀疑病牛发生中毒,则要对草料及其他可疑物质进行检查。

4、防治措施

加强饲养管理。肉牛要饲喂品质优良的草料,禁止饲喂发生腐败、发霉以及冰冻饲料。合理调制和搭配精粗饲料,对于不容易消化的饲料则要进行适当加工,如铡短、碾碎等。确保定时、定量饲喂,避免饥饱不均,且要防止空腹饮用过多的冰水或者出现暴饮。合理使役,圈舍及牛体要定期进行消毒。当发现患病时,要立即采取相应的治疗。

药物治疗。对于症状较重的病牛,要先查明病因,然后采取对症治疗,且在治疗过程中注意加强护理,供给清洁卫生的饮水,饲喂品质优良、质地柔软、清洁的饲草。如果病牛在第一阶段排出比较浓稠的粪便,且混杂黄色黏液及血丝,并散发较重的腥臭味,说明此时症状比较严重,因此治疗主要采取清理胃肠残留物,避免发生自体中毒。病牛可服用200g人工盐、30g酒精用于缓泻,每天2次,连续使用3天;服用30g鱼石脂用于抑制胃肠内容物腐败发酵,每天1次,连续使用2天;口服30g次硝酸铋、30g磺胺脒、50g矽碳银,并配合静脉注射4瓶500mL5%葡萄糖生理盐水、20mL20%安钠咖、10支2mL庆大霉素(8万IU)、5支5mL维生素C、5支20mL5%碳酸氢钠组成的混合溶液,用于抗菌消炎、补液解毒,每天2次,连续使用3天。也可使用中药方剂郁金散进行治疗,即取36g郁金,15g黄芩,黄柏、黄连、栀子、白芍各18g,50g大黄,28g诃子,全部研成粉末,加水煎煮后给病牛服用,每天1剂,连续使用3天。在第二阶段,病牛可口服20g次硝酸铋、20g磺胺脒、30g矽碳银,并配合肌肉注射10支2mL庆大霉素(8万IU),每天2次,连续使用2天。也可使用中药方剂白头翁散进行治疗,即取60g白头翁,泽泻、猪苓各15g,苦参、黄柏、黄连、秦皮各30g,每天1次,连续使用3天,病牛即可痊愈。如果病牛症状较轻,即处于发病早期或者病势较缓和可选择使用仙鹤草进行治疗。特别是早期被发现的病牛,可取1kg鲜仙鹤草全草,将其捣烂后添加2000mL温洗米水,混合均匀后过滤,除去药渣后在药液中添加50g红糖以及适量的百草霜,混合均匀后给其灌服,每天2次,连续使用3天。在配合使用以上第二阶段使用的西医方药进行治疗,每天2次,连续用3天。接着再取1kg单味鲜“仙鹤草”全草,将其捣烂给病牛灌服,每天2次,直到彻底痊愈。病牛按该方法进行治疗,通常经过3~7天就能够痊愈,尤其是治疗急性胃肠炎,具有很好的效果。

牛胃肠炎的发病原因及其防治


牛的胃肠炎是其胃肠道表层组织和深层组织的重剧炎症过程.由于胃和肠的解剖结构和生理机能紧密相关,胃和肠的器质损伤和机能紊乱,容易互相影响.因此,牛胃和肠的炎症多同时发生或相继发生.其临床特征是体温升高、腹泻、脱水和酸中毒或碱中毒.本病是牛特别是犊牛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牛胃肠炎的发病原因及其防治。

1.牛胃肠炎的发病原因
无论哪一种致病因素都有可能引起牛胃肠炎,但其不同之处在于病原刺激作用的强烈程度。造成牛胃肠炎的主要原因是饲养管理不善,比如草料品质不佳等。抗生素的滥用也会导致牛胃肠道菌群失调,造成严重的胃肠炎。
2.牛胃肠炎的发病症状
牛胃肠炎的主要症状为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口腔干燥及轻微腹痛、腹泻等,病牛的粪便较为稀软、含水量较多、恶臭或腥臭,通常会伴有血液、黏液等,腹泻时肠音较大。发病后期病牛的肠音会逐渐减弱,但肛门松弛,排粪失禁。后期出现腹泻,但也有部分病牛不会出现腹泻。
3.牛胃肠炎的预防治疗
(1)西医治疗。盐酸黄连素片每次2~5克、穿心莲片每次60~120克、维生素B1每次0.1~0.5克,灌服,每日两次,连续用药3天;60~150克大蒜,将其捣成蒜泥,加水1000毫升,每日内服1次,连续用药3天;盐酸黄连素片每次2~5克、穿心莲片每次60~120克、维生素B1每次0.1~0.5克、维生素C每次3~5克,灌服,每日两次,连续用药4天。对严重腹泻病牛使用硫酸钠400~800克治疗,每日1次。对粪便稀且伴有大量黏液者,用磺胺脒40克、木炭末200克、碳酸氢钠40克治疗,每日1次。对病牛进行补液,使用复方氯化钠注射液或生理盐水,再加5%的葡萄糖生理盐水。若病牛失血过多可以使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1000毫升配合治疗。在补液过程中若需维护病牛心脏功能,可配合使用0.9%生理盐水与苯甲酸钠咖啡因2~5克。
(2)中医治疗。对腹泻不止且便血的病牛,可用神曲、麦芽各80克,诃子40克,郁金、黄柏、黄芩、栀子、白芍、木通、滑石各30克,大黄、厚朴各25克,白术、黄连、甘草各20克治疗。对口色红紫的病牛,可以使用神曲、麦芽各80克,白头翁、仙鹤草各60克,槐角40克,黄连、黄柏、秦皮、苦参各30克,猪苓、泽泻、厚朴、甘草各20克治疗。对苔色灰黄的病牛,可使用焦地榆、山药、白扁豆各60克,侧柏叶、槐花、玄参各40克,赤芍、银花、连翘、栀子、生地、丹皮、大黄各30克,钩藤20克治疗。所有药材捣为细末口服,每天1次,连续服用两天。
(3)预防。牛胃肠炎的发生主要是因为饲养管理出现了较大问题,因此要想预防牛胃肠炎,就需要及时更换草料,注意饮水的洁净,定期驱虫,做好传染病预防工作,密切观察牛的食欲变化,发现异常立即治疗。

胃肠炎是胃肠表层黏膜及其深层组织的重剧炎症过程。由于胃和肠的解剖结构和生理机能紧密相关,胃或肠的器质损伤和机能紊乱容易相互影响。因此,胃和肠的炎症多同时发生或相继发生。笔者采用中药治疗牛胃肠炎,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病因牛胃肠炎的发生主要与饲养管理失当有关。品质不良的草料,如霉败的干草、冷冻腐烂的块根和青草、发霉变质的青贮料等,以及有毒植物、化学药品等是常见的致病因素。另外,营养不良、过重使役、长途运输等也可导致肌体抵抗力降低,胃肠功能失调而发病。
临床症状病牛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或废绝,眼结膜先潮红后黄染,腹泻如浆,粪便恶臭且带血和黏膜,逐渐瘦弱无力,口干舌燥,气促,喘粗,脉象细数。
防治加强饲养管理,注意草料质量,合理使疫,定时消毒圈舍及畜体。发现病牛,可用白头翁80克,地榆、槐花、黄连各45克,水煎服,每天服1剂,连服2~3剂。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症状、预防和冶疗方法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一种高度接触,以呕吐、严重腹泻、脱水、致2周龄内仔猪高死亡率为特征的病毒性传染病。该病能引起各种日龄的猪发病,发病猪的日龄越小,病情愈重,死亡率也愈高,2周龄内的仔猪死亡率可达90%~100%。

【临床症状】

一般2周龄以内的仔猪感染后,12~24小时会出现呕吐,继而出现严重的水样或糊状腹泻,粪便呈黄色,常夹杂未消化的凝乳块,有恶臭。体重迅速下降,仔猪明显脱水,发病2~7天死亡,死亡率可达100%。该病在2~3周龄的仔猪中死亡率相对较低。断乳猪感染后2天发病,表现水样腹泻,呈喷射状,粪便呈灰色或褐色,个别猪有呕吐,在5~8天后腹泻停止,死亡少(/),但体重下降,常表现发育不良,成为僵猪。有些母猪与患病仔猪密切接触,反复感染,症状较重,体温升高,泌乳停止,呕吐、食欲不振和腹泻,也有些哺乳母猪不表现临床症状。

【预防】

用猪传染性胃肠炎弱毒苗,在母猪产前20~30天于后海穴注射2毫升,对1~2日龄仔猪于后海穴注射0.5毫升。定期使用神五消毒液与远征金碘交替进行环境消毒。

【治疗】

治疗的主要原则是抗病毒,用抗生素防继发感染,并注意对症治疗。

方法1:利特灵配合瘟毒克进行肌肉注射,同时口服普美仙,防止肠道的继发感染。

方法2:安痢配合瘟毒克进行肌肉注射,同时口服庆大霉素,进行治疗。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对症治疗十分重要,预防脱水及酸中毒,可以静脉注射葡萄糖生理盐水、碳酸氢钠,也可口服补液盐;并可采用药用炭、鞣酸蛋白或次硝酸铋进行收敛止泻,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

(河北省石家庄市畜牧良种工作站刘兴华邮编:050061)

猪传染性胃肠炎与流行性腹泻的鉴别及诊断


一、两病简介
1.猪传染性胃肠炎(TGE)
该病发生有明显的季节性,常发于深秋、冬季和早春,可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1周龄内哺乳仔猪病死率可高达100%。
症状:仔猪突然呕吐和腹泻,几天内可波及全群。粪便呈黄白色或浅绿色,内含未消化的凝乳块,恶臭。患病仔猪很快出现脱水症状,1周龄内仔猪常于发生腹泻后2~4天死亡。随着年龄的增长,30日龄后少见死亡。成年猪的临床症状只限于腹泻、减食,偶尔会呕吐,排糊状至水样粪便,粪便呈黄灰色、灰白色不等,恶臭,通常在1周内恢复正常。
病变:胃内充满凝乳块,黏膜充血;外观肠壁菲薄,半透明,内充满黄色含有凝乳块和泡沫的液体。
2.猪流行性腹泻(PED)
该病是由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每年12月至翌年1~2月多发,夏季也有发病的报道。任何年龄的猪均可发病,年龄越小,症状越重,死亡率越高,有的成年母猪不表现临床症状。主要感染途径是消化道。如果猪场内陆续有多窝仔猪出生或断奶,病毒会不断感染失去母源抗体保护的断奶仔猪,呈地方流行性。
症状:患猪出现水样腹泻,或者在腹泻之间有呕吐,呕吐多发生于吃食或吮乳后。症状的轻重随年龄的大小而有差异,年龄越小,症状越重。1周龄内新生仔猪发生腹泻后3~4天,呈现严重脱水而死亡,死亡率可达50%,少数可达100%。患猪体温正常或稍高,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断奶仔猪、母猪常出现精神委顿、厌食和持续性腹泻(约1周),后逐渐恢复正常。成年猪症状较轻,有的仅表现呕吐,重症者水样腹泻3~4天可自愈。
病变:眼观变化仅限于小肠,可见小肠扩张,内充满黄色液体,肠系膜充血,系膜淋巴结水肿。
两病均无特效治疗药物,用鸡瘟I系疫苗20倍量肌注,并交替口服补液盐和高锰酸钾有一定效果(仅供参考)。
二、两病相似之处
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相互误诊几乎很难杜绝,因为两病有以下相似之处:①临床症状和病变无特征性。②发病时间都集中在冬春季节。③传染性强,可波及任何年龄猪群,哺乳仔猪发病率与死亡率均高,成年猪很少死亡。④无特效药物治疗。
三、两病鉴别表
四、两病鉴别图解
五、两病鉴别分析与讨论
猪传染性胃肠炎和猪流行性腹泻分别是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的以猪呕吐、腹泻、脱水为特征的传染病。猪传染性胃肠炎在流行病学和临床症状方面与流行性腹泻有以下细微差异:①传染性胃肠炎病死率比流行性腹泻要高;②传染性胃肠炎传播速度较流行性腹泻快;③传染性胃肠炎的流行期很少超过2个月,而流行性腹泻可长达6个月;④猪传染性胃肠炎患猪呕吐严重,多是先出现呕吐,继而腹泻;流行性腹泻呕吐较轻,一般是在采食或吮乳后出现呕吐;⑤猪传染性胃肠炎患猪胃充血、出血情况明显比流行性腹泻严重;⑥传染性胃肠炎哺乳仔猪死亡率高达100%,而流行性腹泻哺乳仔猪死亡率一般不超过50%。抓住以上要点,可减少猪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的误诊,对针对性地进行疫苗注射是有积极作用的。实际上,目前市面上所售疫苗几乎都是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二联苗,且严重病例治疗时多进行强心、补液,因此,二者误诊并不意味着误防或误治。
六、实验室鉴别诊断
根据GenBank收录的PEDVM基因和TGEVN基因序列,设计合成能分别特异性扩增TEGV和PEDV相应基因的引物,在优化RT-PCR反应条件以及敏感性试验和特异性试验等基础上,建立能同时检测TGEV和PEDV的复合RT-PCR检测技术,是一种省时、省力的检测方法,适用于开展TGE和PED的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联系地址:张米申江苏省沛县龙固兽医站邮编:221613;吴家强山东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邮编:250100)

牛蛙


中文名称牛蛙


拉丁名称Rana catesbians

中文门名脊索动物门

拉丁门名Chordata

中文纲名两栖纲

拉丁纲名Amphibia

中文目名无尾目

拉丁目名Salientia

中文科名蛙科

拉丁科名Ranidae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原产北美,美国于1899年开始养殖,我国30年代就有引进,但80年代后在我国才得到发展。

形态特征
体型粗壮,体长可达20厘米左右,质量1000克以上。皮肤富有腺体,能分泌粘液,保持皮肤湿润。体色随栖息环境、年龄和性别而异,背部为绿色或黑褐色,腹部白色,具黑色斑纹。有发达的蹼,善游泳。雌蛙咽喉部灰白色,无声囊。雄蛙咽喉部金黄色,有声囊,声似牛叫,故称牛蛙。

生活习性
多栖息于湖泊、小溪、池塘等水流缓慢、水草繁茂的水体中。常匍匐于浮水植物下,仅头部露出水面,一受惊扰便迅速潜入水中。喜群居,但不轻易迁居。听觉灵敏。为变温动物,气温低于10℃时潜入水底污泥或潮湿土层中冬眠越冬。中国长江以南,冬眠现象不明显。蝌蚪时摄食植物性饵料,不久兼食动物性饵料。变态后只摄食动物性饵料,如蚯蚓、昆虫、小鱼虾等。有资料记载,一只牛蛙一年可以捕食1万多只昆虫。长江以南,雌性成熟年龄一般在2龄,雄性通常1龄即可性成熟。一次性产卵,产卵季节在4月下旬至7月上旬。

经济价值
大型食用蛙类,营养丰富,能治疗多种疾病。牛蛙的皮是制革的好材料。世界上最著名的食用蛙类。具有生长快、味道鲜美和蛋白质含量高等特点。已在广东、江苏、湖北、江西、河北、湖南、浙江、北京、海南等地进行养殖。遗传性状稳定。
牛蛙体温随环境温度而变化。当环境温度降到15℃以下时便进入冬眠。直到翌年春季,环境温度上升到12-13℃时苏醒过来。牛蛙的越冬场所和一般蛙不同,不在或很少在陆地上冬眠,而是匍匐在水底或水底软泥中冬眠。当气温升至15℃以上,牛蛙开始援食活动。牛蛙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2-28℃,其食性随生活的不同阶段而不同。在倒排时以浮游生物和有机碎屑为食。幼蛙和成蛙时则以水生和陆生动物为食。全国各地均可养殖。

认清泥鳅肠炎病的种类:细菌性肠炎和物理性肠炎



泥鳅物理性肠炎

泥鳅物理性肠炎即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胀气病。主要症状为:泥鳅肚子朝上漂浮于水面,腹部鼓胀,精神萎靡,游动能力差。检测病鱼可发现其腹壁很薄,呈淡红色半透明状,肉眼可见肠道内一节黑一节白。挤压腹部,能发现肝门处有气体或未完全消化的黏稠饲料碎末。解剖肠道,能发现白色的是气体,黑色的为残存饲料。物理性肠炎多发于夏季高温季节的夜间,主要是因为饲料投喂过多、饲料变质、天气变化、蓝藻爆发(泥鳅误食蓝藻或被蓝藻污染的饲料)等原因造成。

泥鳅细菌性肠炎

泥鳅细菌性肠炎主要由肠型点状气单胞菌感染引起。主要症状为:泥鳅在水面独游,不进食,体瘦,体表颜色发暗。检测病鱼可发现肛门红肿,肠道发红,没有食物,充满淡黄色或淡红色粘液。挤压病鱼腹部,能发现肝门处有淡黄色或淡红色粘液流出。泥鳅细菌性肠炎多发生于养殖中后期的夏末秋初阶段。因水质、底质严重恶化,肠型点状气单胞菌大量繁殖,感染泥鳅肠胃等消化器官引起的病变。

结论

只有认清泥鳅细菌性肠炎和物理性肠炎(胀气)的症状和病因才能做到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提前预防泥鳅肠炎疾病是关键措施。一般来说,泥鳅物理性肠炎(胀气)病可以通过减料(停料)、换水、解毒、增氧等方式治疗。泥鳅细菌性肠炎可以通过改底、调水、外消加内服的方式治疗。值得注意的是物理性肠炎(胀气)有时也会伴有轻微的细菌性肠炎同时存在,如果不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往往会在后期全部转化为细菌性肠炎,为泥鳅带来重大伤亡。


本文由网友超越分享,网友唐孝革整理修改而成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6949.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