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场生产规模的确定

生产规模是指项目投产以后的生产能力或效果。即指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以年计算)能够生产: 的鹅产品的数量。生产规模的确定,除了根据市场调查的结果.提出市场容量外.还必须从实际出发.分析各种因素,进行综合平衡.完成优化选择.一般来说规模的大小各有利弊。规模大.可以选择较先进的工艺和设备,便于组织专业化大批量生产.实现较高的效率.获得高质量的产品.做到消耗少、成本低,在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但规模大的鹅场投资大、风险大、收效慢,对管理层的要求较高。而规模小的项目,投资少。建设周期短.收效快。对建设条件要求不高。适应性强,可以利用分散的自然资源。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做到就地生产.就地销售,减少运输。也便于根据市场变化灵活组织生产;但规模小的鹅场其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产品在市场的竞争力不强。

在建养鹅场时.应当综合考虑该地区鹅苗及其产品的供应情况、投资能力,饲料条件和技术力量等各方面因素.拟定不同的生产规模方案进行比较。规模的大小.必须考虑经济的合理性.即要使养鹅场建成投产以后得到较好的经济效益,必须确定适当的起始规模.所谓起始规模,是指鹅场建设所必须具备的起码规模.即从经济的角度考虑。鹅场的规模不能再小.否则扰会使鹅场建成投产后发生亏损.不能维持正常生产.

从经济方面分析起始规摸时,可以运用盈亏点分析法。所谓盈亏点,就是当鹅场的规模达到这个点时。销售收入与总费用相等。为此.必须建立产量与成本的变化关系。

例如:假设雏鹅成本平均为6.5元/只,采用放牧和补料相结合的饲养方式。出栏体敢3.5千克,饲养成本,一般在5.5 元/只,产品税率约3%,活鹅批发价通常在每千克8元左右. 总固定成本投资10万元。预期5年收回。若该鹅场年末要实现1万元目标利润,其生产规模多大?

生产规模=(1000005+10000)(8-5.5-83%)=13274.3(千克)
13 274.33.5=3793.6(只)
成活率按90%计算。3 792.690%-4214.07(只)
即要使鹅场实现1万元目标利润.鹅肉的年销量要达到13 274.3千克.饲养肉鹅数量要达到4215只。

相关推荐

鹅填饲期的管理和填饲期的确定


填饲期的管理 填饲期的饲养密度以每平方米3-4只,每个小群30只左右为宜。最好能网养和圈养,限制鹅活动不让其下水游泳,只给适当的运动。填饲时必须轻捉、细填、轻放,填食量日渐增大。当脂肪大最沉积,肝脏迅速肥大,容易发生消化不良,此时,每只鹅可喂服乳酶生1-2片。同时保证日夜供给清洁饮水,但应注意保持鹅圈舍内干燥,一般每填饲1次。鹅舍内就要换铺一次柔软干草,以防湿气过大而引起胸部烂毛。填饲鹅体质较弱、不耐热、易得病,因此要求填饲舍保持安静,通风良好,可安装水帘、冷风机等降温设备,使舍内温度不得高于25℃。另外,填饲过程中要减少光照强度,尽可能暗些,以减少鹅的能量消耗,提高填饲效果。

填饲期的确定 填词期因品种和方法而稍有不同:大型品种填饲期长,中小型品种填饲期短。一般3周就可以生长出肥肝,早熟的个体填16-18天就出大肥肝,晚熟的个体要填20多天。当然,最好是根据外表特征确认,当腹部下垂,行动迟缓,步态绪娜,精神萎廉,眼睛无神,半开半闭,呼吸急促,羽毛潮湿而凌乱,躯体与地面的角度从45度变成平行状态。出现积食和消化不良症状,即表明肝已成熟,应停止填肥。

规模养鹅场建设


鹅舍是鹅生长发育、休息、繁殖的场所,是鹅生活的外部环境,鹅舍的位置、布局,内部的保温、光照、通风、水源供应、污物的处理等,都会对鹅群产生影响。同时,现代的畜牧业已经进人生产与环保并重,强调可持续发展的时代。所以,鹅场建设,还必须注意环境保护,尽量做到排放符合有关环保指标,最好能变废为宝。

因此,要努力提高规模养鹅的经济效益,同时兼顾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应按鹅对环境的要求选择场址,建场之前要周密考虑、统筹安排、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充分考虑养鹅场的污染和被污染问题。

1场址选择

场地的选择是很重要、很关键的一步,一定要考虑周密,切忌匆忙决定,造成选择失误,给生产带来诸多不便和经济损失,甚至造成场址的废弃。鹅场场址的选择要根据鹅场性质、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等因素进行综合判断。

1.1位置和交通

鹅场场址的选择首先要考虑防御隔离,保证安全生产,同时又要考虑产品及饲料运输的方便。要远离禽场和屠宰场,以防交叉传染;要了解所在城镇近期及远期规划,远离居民住宅区。

商品鹅场的主要任务是为城镇提供肉鹅,因此场地的选择,一方面要考虑运输的方便,另一方面又要考虑到城镇的环境卫生和场内防疫的要求。据此,商品鹅场宜选择在城镇的近郊,距城镇10 km左右。种鹅场防疫隔离要求严格,应离城镇和交通枢纽更远一些。

在选择鹅场场址时,要特别注意排污问题。最好能把鹅场排污与周围的农田灌溉结合起来,如鹅场可以为农作物、蔬菜、水果树、林木等提供有机肥料,也可以用于鹅场本身的牧草生产,达到生态循环的良好效果;也可以利用鹅场污水养鱼,有控制地将污水排向鱼塘,做到既可纳污,又能肥塘。鹅场污水不能直接排人河流,应修建化粪池,进行污水处理。

1.2水源和电力

鹅场的用水量大,应以夏季最大耗水量为标准来计算需水量。鹅场的水源应当充足,水质良好,卫生无污染。鹅场附近有沟、河、湖等流动活水可以利用的水源最为理想,前提是水源上游应无畜禽加工厂和化工厂污染源。水面尽量宽阔,深1 m以上。

选择鹅场场址时,要考虑电源的位置租距离,如有架设双电源的条件最理想;如地处电力不足地区,应备发电机。电力安装容量以每羽种鹅5~6 W,商品鹅1.5~2.0 W计算,另加孵化器、保温电器、饲料加工、照明等的用电量。

1.3地势和土质

鹅场要避开耕地。宜建在向阳缓坡地带,阳光充足,利于通风排水。场地应地势高燥、平坦或缓坡地带,南向或东南向缓坡地势最佳。选择砂壤土最为理想,因砂壤土透气性、透水性良好,能保证场地干燥,土壤自净能力强,病原微生物不易孳生繁殖,符合卫生条件。

1.4 草源

鹅能大量利用青绿饲料。并生性喜欢缓慢游牧。据测定.每羽成年鹅1 d可采食1.5~2.5 kg青草,放牧鹅群生长发育良好,并可节约大量精料,降低成本。因此,鹅场附近要有可供放牧的草地、草坡、果木林园、滩涂地等。没有放牧条件的地方,应该在邻近鹅场建牧草生产地。每亩耕地养鹅100~200羽规划牧草面积。

2鹅场布局
2.1养鹅场的分区

一个大型的养鹅场,包括多种功能和用途的建筑物,这就涉及到合理分区布局问题。大型养鹅场可分为:

2.1.1行政区和职工生活区:包括办公室、资料室、会议室和门卫值班室、职工食堂、宿舍及其他生活服务设施和场所等。

2.1.2 生产管理区:包括饲料库房、产品库房、配电房、水塔、水泵房、锅炉房、机修和车库、更衣室、消毒室等。

2.1.3生产区:包括各类鹅舍及孵化厅。

2.1.4粪污处理区:包括兽医室、病鹅隔离舍、粪污处理池等。
小型鹅场至少应将生活区和生产区分开布局。

2.2建筑物的布局

2.2.1风向与地势:首先应按鹅场所处地势的高低和主导风向.将各类房舍依防疫、工艺流程需要的先后次序进行合理安排(图1)。如果地势与风向不一致,按防疫要求又不好处理时,则以风向为主,地势服从风向。

2.2.2鹅舍的朝向:鹅舍的朝向与通风换气、防暑降温、防寒保暖及采光密切相关。朝向选择适当,能充分利用太阳光和主导风向,有利于生产。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北温带,夏季炎热,冬季寒冷。所以,鹅舍朝向偏南,有利防暑降温和防寒保暖。但选择朝向时存在与主导风向不一致等具体情况。这时就要按照不同的条件,因地制宜。比如有的地区,从鹅舍通风换气角度考虑应朝向西南。但当主导风向不明显时,则应改为朝向东南,则有利于夏季防暑降温和冬季防寒保暖。从防止冷风的渗透和加强排污效果等因素综合考虑,鹅舍朝向应取与主风向呈30~45度角为最适宜。

3建设要求
3.1 建舍原则

3.1.1为鹅群提供良好的环境:鹅舍建设的基本要求是冬暖夏凉,换气良好,光线充足,消毒方便,经济实用。不同的地区,建造鹅舍的功能侧重点不同。南方以防暑降温和通风换气为主,北方地区则以防寒保暖为主。

3.1.2注重科学实用:鹅耐粗放饲养,鹅舍建筑可就地取材,讲求实用,尽量降低造价,减少固定资产投入。

3.1.3有利于防疫卫生:对外相对隔离,消毒方便,有一定的周转鹅舍。有围墙、林、河、山等人工或天然屏障。地面硬化,利于冲洗消毒。鹅群转出后,在进下一批鹅群前,应彻底冲洗消毒和空置2周左右。

3.1.4有利于生产的组织管理:鹅群分类分区相对隔离有利于全进全出制度的执行;鹅舍留有余地,便于空置制度的执行;设置兽医室,执行防疫检测制度;合理设计单位鹅舍面积(以1个劳动力饲养1 000羽左右成年鹅计算),便于劳动定额制度的执行等。

3.2育雏舍建设

通常鹅舍梁高2.2~2.5 m,窗户面积与地面之比为1: 10~15,后檐高1.6~1.8 m,前屋檐高1.8~2.0 m,内设平顶,这样可增强舍内的采光和空气流通。育雏室的建设可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空闲的房舍。育雏室选在向阳背风,地势高燥的地方。育雏室应保温良好,利于通风换气。雏鹅保暖期需要21 d左右,所以育雏鹅舍的要求是保温、干燥,通风而无贼风,便于安装保温设备。

育雏舍内可分成若干个单独的育雏问,也可用活动隔离栏栅分隔成若干单问,每小问的面积为25~30 m2,可容纳 30日龄以下的雏鹅100羽左右。舍内地面应比舍外高出20 ~30cm,地面可用粘土或沙土铺平压实,或用水泥地面。鹅舍正前面应设喂料糟和戏水池。每栋育雏舍的面积以每个生产单元饲养800~1 000羽雏鹅为宜。舍内设置烟道或地炕或其他电器保温设施和照明设备。

3.3仔鹅和育肥鹅舍

在南方气候温暖地区可采用简易的棚架式鹅舍。单列式的四面可用竹竿围成栏栅,围高70 an左右,每根竹竿间距5~6 cm,以利鹅伸出头来采食和饮水。双列棚架鹅舍,可在鹅舍中间留出通道,两旁各设料槽和水槽。棚架离地面约 70 cm,棚底用竹条编成,竹条间孔隙约3锄,以利于漏粪。育肥棚内分成若干小栏,每小栏15 m2左右,可养中型育肥鹅80~90羽。

砖木结构的育肥鹅舍特别要考虑夏季散热问题。在设置窗户时就要考虑到散热的需要。简单的办法是,前后墙可设置上下两排窗户。下排窗户的下缘距地面30锄左右。为防止敌害,可安装一层金属网。

3.4种鹅舍

种鹅舍建筑视地区气候而定。一般也有固定鹅舍和简易鹅舍之分。每栋种鹅舍以养800~1000羽种鹅为宜。产蛋期用种鹅棚一般由棚舍内、陆上运动场和水上运动场三部分组成,舍内面积的计算办法为:大型种鹅养2~2.5羽/m2、中型种鹅养3羽/m2、小型种鹅养4羽/m2。陆上运动场一般应为舍内面积的1.5~2倍,不能低于一倍;水上运动场为舍内面积的1/3~1/2,水深40~60 cm左右为宜。鹅舍檐高 1.8~2.0 m,窗与地面比例为1:10~12。舍内地面比舍外高10~20 cm。鹅舍的内侧墙下安置产蛋箱,产蛋箱规格见图2。种鹅舍正面(一般为南面)设陆地和水面运动场。

4草场

鹅是非常喜欢食草的家禽,鹅场应建在草场广阔、草质柔嫩、生长茂盛和有相应的土地能人工种草的地方。鹅场建在离种牧草较近的地方,方便牧草的刈剖和田间管理。常言道,青草育肥鹅,牧草的好坏与养鹅的经济效益密切相关,牧草充足,既可以节省精料,提高出栏率,还可以提高种鹅的产蛋率、受精率和孵化率,一般每种1亩优质牧草可养100羽种鹅或150羽商品鹅。

良好的鹅场建设还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建设,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总体上,规模化鹅场环境建设要求:干燥、清洁、无噪声、空气状况良好;布局合理、管理规范;对鼠、蚊蝇等控制良好;牧草、绿化与鹅场建筑相间排列;水源充足、清洁;鹅舍能有效防暑降温和防寒保暖,有利于清洗消毒;鹅舍有一定的空余可供周转和控制。

5鹅舍建设误区
5.1水池过大过深

鹅舍水池,面积为舍内面积的三分之一左右即可,深度在40锄左右。即使利用天然河道、水库等,也需设置拦网,水面不超过舍内面积。水池过大过深,如果经常换水,则用水量大大增加,并至排污大大加剧;如果不经常换水,则水质恶化,病菌在水内繁生,可导致各种疾病发生。水浅池小,可以经常换水,保持水质良好,并经常把各种病菌及时排出。

5.2不重视粪污处理

粪污,不仅是周围环境的污染源,也是鹅场内部病菌的主要来源。规模化的鹅场,粪污量大,更应高度重视。一般应建设三级粪污处理池进行发酵处理。鹅粪可以用于牧草种植,粪水也可以用于浇地。这就是鹅场要配套牧草、蔬菜地、林果地的好处。

5.3鹅舍紧密型建设

笔者在各地看到不少鹅场,鹅舍之间间隔很少,甚至没有,这是不科学的。鹅舍与鹅舍之间,必需有防疫、防火间距,特别是不同用途和不同年龄的鹅舍之间,间距还应该更大。鹅舍过于紧凑,增大鹅群的干扰、不同鹅群工作人员接触增加,必增加防疫、防火的风险。实际上,鹅是非常喜欢吃青草的家禽,鹅舍间隔、鹅场的任何边角、空地都可用于种植牧草,既美化环境,又便于防疫和提供饲料。

规模经营是发展养鹅生产的新途径


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农村产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畜牧业生产也在这个改革的浪潮中,从传统的付业性生产逐步向以专业户为主体的规模经营方向发展。继养鸡养鸭专业户迅速发展之后,绍兴的养鹅生产也开始出现了规模经营的雏形.据对本县17户年养肉鹅100羽以上,种母鹅10羽以上的专业户调查表明,养鹅规模经营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是新形势下发展养鹅业的成功方式和新的途径。

绍兴养鹅,历史悠久,在柯桥、齐贤、越北、皋埠等地,农民素有喜养鹅的习惯,一家养1-2只母鹅,自抱小鹅,白天出阪劳动时,带鹅上田野放牧,晚间补喂青粗饲料,养鹅收补家用,也以养鹅为乐。近几年,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特别是乡镇企业的发展,农村劳动力大部份务工经商,绍兴县的多数地区60 - 70%的农业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使绝大多数农户无法沿袭过去养鹅的习惯方式,养鹅农户大大减少。

绍兴农民养鹅,不但籍优越的自然条件,更为重要的原因还在于绍兴人喜食鹅肉,特别是过年吃鹅肉更为普遍,由于养鹅农户减少,使市场肉鹅供不应求,一些有养鹅技术和经验的农民,从养鸡、养鸭专业户的发展中受到启发,逐渐扩大种鹅、肉鹅养殖规模,并形成专业生产,闯出了一条养鹅致富的路子。据调查目前专业从事养鹅经营的农户平均饲养种母鹅39羽,最多的户达180只,一般年产肉鹅100- 300羽,种鹅规模较大户以专门繁育苗鹅为目的,一般不养肉鹅;规模较小的,在养种母鹅的同时,每年兼养3-4批肉鹅。专业户的分布均在有传统养鹅习惯的地区,饲养方法仍采用传统方法,天然孵化,青饲料喂饲为主。在肉鹅育成期,利用田间坡地放牧,育肥期适当喂一些精饲料,综上可知,绍兴养鹅专业户是一种自发的,以习惯方法为主的规模生产,因而在发展中受到一定的制约。

尽管绍兴养鹅规模经营发展还不快,数量也较少,但从发展眼光看,它是具有较强生命和发展前途的新形式。

首先,规模养鹅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是农民致富的一条途径。据调查,专业户养殖的种母鹅,年可孵育苗鹅30羽左右,平均每羽母鹅全年可获利60-80元。肉鹅出售活重 3. 5千克/只,可获利10元左右,一个有养鹅经验的壮劳动力,一般可饲养种鹅80羽,年收入可达5000元左右。

其此,专业规模经营,由于饲养管理精细,母鹅配种及时,种蛋上色率与种公鹅利用率均较高,同时,母鹅陆续入孵,种蛋存放时间短,出壳率也较高,使生产水平大为提高。

第三,规模经营后,可以合理安排生产和饲料用粮,把多余的粮食用于养鹅。

第四,养鹅规模经营,有利于科技应用推广,特别是疫病防治,注射疫苗方便普遍,母鹅注射禽出败和小鹅瘟疫苗后,死亡率明显降低。

但是,目前的规模养鹅还存在以下不足。

1.由于仍采用天然孵化,母鹅一窝最多只能孵11-12只蛋,加上鹅繁殖力低,使苗鹅不能象鸡、鸭一样大批量生产,给肉鹅规模经营带来一定难度,经济效益难与规模养鸡、鸭匹敌。

2.规模养鹅技术要求较高,且需一定投资,风险大,没有过硬的技术,会造成亏本,影响养鹅的积极性。如皋埠吼山村1989年办集体鹅场,柯入太湖苗鹅100来羽,由于饲养员技术不过关,死亡和发僵的鹅达一半以上,加上对太湖鹅不抱窝性不了解,种蛋没有及时孵化,鹅场一年直接经济损失就达3000多元,无法继续办场。

3.鹅食欲旺盛,利用青粗饲料能力很强,光靠割野草和水草因营养不够,会影响肉鹅生长,同时其数量也不能得到均衡保证,相对地增加了精饲料消耗。

4.科研部门对鹅全价饲料研究较少,目前种鹅和肉鹅都是传统方式饲养,对生产水平提高有一定影响。

从调查分析的悄况看,养鹅规模经营既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发展前景,也存在明显的制约因素,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引进必要的外地鹅种,配种难是绍兴白鹅种母鹅规模经营的主要制约因素,如能引入合适的鹅种,改人工辅助配种为自然交配,可以使养鹅规模大为扩大。

2.引入电孵技术,改天然孵化为人工孵化,形成苗鹅批量生产,不仅有利于肉鹅规模经营,且有可能提高绍兴白鹅年产蛋量。

3.解决规模养鹅所需的大量青饲料,一是要利用绍兴的广大水面,人工养殖适口性好的萍种喂鹅;二是给予一定的饲料基地,种植黑麦草这类鹅喜食牧草,降低劳动强度,提高规模养鹅效益。

4.要利用已形成的个体鹅贩,加以合理引导,逐步使鹅产销焊接,政府对养鹅要给予一定扶持,规模养鹅不仅需较大场地,而且要一定的靠近场地的水面。如果政府能给予协调,帮助解决,可加快规模经营的发展。

5.农业部门要积极推广养鹅技术,开展形式多样的经验交流,在扩大推广面的同时,摸索快速养鹅的新技术,推进规模养鹅的发展。

肉鹅规模养殖技术


鹅是草食水禽,以饲喂青绿多汁饲料为主,结合补料等科学的饲养管理,能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近几年来,泰州市姜堰区张甸镇肉鹅生产发展较快,饲养数量和规模逐年增大。一般农户每年可以饲养3~4批肉鹅,每批数量为500羽;养殖大户的饲养规模为2 000~3 000羽/批,年饲养7~8批。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现将肉鹅饲养中的关键技术总结如下,以为肉鹅饲养提供参考。

1 鹅场选址和布局

出于保护环境和工程防疫的目的,肉鹅养殖场应远离村庄及靠近水源。同时,为了方便购买饲料及销售,便利的交通也很重要。规模肉鹅养殖场还应配置一定面积的运动场地,并保证良好的封闭条件。为了管理方便及生产安全,一般将肉鹅养殖场分为办公(生活)区和养殖区,2个区域一般要间隔50 m以上,如条件不允许起码要间隔30 m。鹅舍之间要保持适当的距离,并按照鹅舍面积2~3倍的规格设置运动场。陆地运动场与水面连接处坡度约为30。,水上运动场的面积应大于陆地运动场,周围可用竹竿或围网围住。鹅舍应建在背风向阳的平坦或缓坡地带,可利用废弃的旧房或搭建简易棚舍,也可将棚舍建在河、沟边围养。鹅舍中建筑要求最高的是育雏舍,要求防寒保暖、宽敞通风。肉鹅舍可以使用毛竹、稻草、塑料棚和石棉瓦搭建,便于清理消毒。

2 雏鹅品种选择

目前当地饲养的品种以扬州1鹅为主。养殖户应从有资质的孵化场购买雏鹅,要求雏鹅为注射过鹅瘟疫苗的母鹅的后代。一般选择体质健壮,眼神灵活,个大,收腹好,无血脐、硬脐,口鼻肛门干净,全身毛绒黄松洁净,趾爪无弯曲损伤的雏鹅。瘦弱、残次雏鹅应尽早淘汰。雏鹅出壳后要尽快运输,最好在出壳后10 h进入育雏室,且运输要平稳快捷。

3 肉鹅的饲养管理
3.1 雏鹅生长的适宜温度

温度是影响雏鹅存活率和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雏鹅生长发育的时间不同,所需要的温度也不同。在雏鹅1~5日龄、6~10 IEI龄、11~15日龄、16~20日龄期间,其所需要的温度分别为30~28、26~28、22~24、20~22度。当雏鹅的日龄超过21 d后,温度基本可以稳定在l8℃以上。在饲养过程中,如果温度过低,会导致雏鹅打堆,造成死亡。温度在35℃以上时,雏鹅张口喘气,尖叫出汗,突遇凉风,易患感冒。饲养过程中要保证适宜的温度,适时开窗通风,保持良好的舍内环境,确保雏鹅正常生长 。

3.2 肉鹅的饲养密度
根据肉鹅的生长时间来确定饲养密度。第1、2、3周龄饲养密度分别为10~15、8~10、6~8只/m 。养殖的品种不同,饲养密度也不同。为了防止雏鹅聚集,造成挤压,要将其适当分成小圈。一般要按雏鹅大小分群喂养,每群以100~150只为宜。实行地面垫草平养,垫草要勤换。

3.3 肉鹅的育雏
育雏室要有严格的卫生防疫制度,室内要保持清洁干燥、保温,闲杂人员一律不得入内。饲喂用具要固定,料槽及用具要保持干净,垫料要勤换。每日供给充足清洁的饮水,严禁用发霉、腐败的饲料。在肉鹅10日龄前,一般只能喂切碎的绿饲料,如将泡过的米饭或开水浸过的碎米加青料供雏鹅采食,白天饲喂的次数以4次为宜,晚上饲喂的次数以2次为宜,雏鹅不宜饲喂过饱,每次控制雏鹅吃至7 8成饱便可。配合饲料的添加在雏鹅10目龄后进行.一般白天喂6~8次,晚上饲喂2次。到11~20日龄,白天鹅可适当到运动场食草。21~30日龄开始,逐渐延长活动的时间。注意每次喂料量均以8成饱为准,同时要供给充足饮水。

3.4 鹅的饲养
3.4.1 青年鹅的饲养。雏鹅饲养1月龄进入青年期,该时期肉鹅的骨骼、肌肉、羽毛都进入发育阶段,不能单一进行圈养,要将圈养和放牧结合起来,以促进肉鹅发育。放养时间可以延长至一整天,早上放出,傍晚赶回,将肉鹅喂至8成饱即可。1月龄后日喂2次,晚上补喂1次精料。精青料的比例为1:1。在饲养中应喂全价颗粒饲料,这样既可满足营养需要,又便于采食,减少浪费。随着肉鹅日龄的增长,可逐步降低粗蛋白的含量。

3.4.2 育成鹅的饲养。肉鹅在30~40日龄,日增重速度快,肉鹅主翼羽长出后,即可开始催肥速养。一般经15~20 d催肥,催肥期宜采用短期圈养育肥和直线快速育肥法.日喂4~5次,并供足饮水,喂给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饲料,进行短期育肥。在60日龄前后的生长高峰期,可喂给全价料或混合料拌青饲喂,促进鹅快速出栏。肉鹅饲养到70 d,以手摸胸肌丰满,背部脂肪增厚,膘度好时上市出售或宰杀,经济效益最佳。

4 肉鹅适时出栏
当肉鹅长至10周龄,重量达到3.2~3.5 kg时即可以上市。一般在上市前1周就应该对肉鹅市场进行调查。最终确定上市时间、运输方式、销售价格等。建议养殖过程中采取同进同出政策,以避免分批上市,多次捕捉给鹅群带来应激,导致肉鹅食欲下降,体重减轻。

5 肉鹅的疾病防治
养殖区域要采取工程措施预防肉鹅疾病。在养殖场大门口设置消毒池及消毒通道,对进出厂区的人员及车辆进行消毒。养殖过程中要及时对粪便进行处理,以避免其污染饲料和运动场。坚持定期消毒,一般每周对饲养场地及饲养用具消毒1~2次,常用碘或氯制剂类消毒药品,每隔15 d更换1次消毒药品种。

场内饲养人员之间禁止串岗,工具应相对固定,不得互相串用,更禁止鹅贩子随意进入鹅舍,防止传播动物疫病。同时做好灭鼠和灭蚊、蝇工作。为了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应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目前,主要是做好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免疫工作,为了减小这种应激,可在其饲料或饮水中添加电解多维。接种组织弱毒疫苗时,免疫时间最好控制在1.5 h内,以防疫苗长时间暴露于室温中而影响效果。鹅的主要传染病有小鹅瘟、禽霍乱、大肠杆菌病等,要及时做好预防工作。可在饲料中添加一些抗菌素,防止细菌性疾病的发生。在20日龄左右时使用抗蠕敏驱绦虫1次。

6 养殖场内部管理
一是按照规模养殖场管理要求,制定规章制度,规范养殖行为。鹅场应注重档案管理工作,饲养出栏的每批肉鹅应有完整的记录,记录内容应包括饲养的肉鹅品种、进雏日期与数量、饲料来源、饲喂量、免疫、消毒、无害化处理、疫病监测、发病、兽药使用等。记录档案应保存2年。二是加强对饲养人员的管理,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平时要组织学习养殖知识,掌握科学的饲养方法。并定期组织健康检查,传染病患者不能从事养殖工作。三是弱鹅应隔离饲养,病鹅、残鹅由兽医诊治,并及时淘汰无经济价值的鹅。对痫死鹅应装袋密封后焚烧或深埋,切忌随意丢弃。肉鹅出栏后应及时清理粪便,将清出的垫料和粪便在固定地点进行堆放,经充分发酵处理后,作为农用肥料。要求堆肥池地面为混凝土结构。

7 参考文献
[1]蔡冬英.简述肉鹅规模养殖技术【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12(4):75.
[2】胡露.白鹅的饲养[J』.农家之友,2011(12):22.
[3]王正荣.优质肉鹅规模化养殖技术IJ】.畜禽业,2013(2):3638.
[4]徐跃明,李士龙,季狱.肉鸭饲养管理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3(5):285,289.
[5]周晶莹.肉用鹅的饲养管N0].养殖技术顾问,2013(6):21.
【6j刘敏,毛西光.肉鸭疾病综合防控措施【J】l科学种养,2007(10):45.47.

鹅肥肝的生产与加工


鹅肥肝是鹅经过短期人工强制填饲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高能饲料后,经过一定的生化反应在肝脏大量贮积脂肪而形成的。人工填制而成的鹅肥肝与正常鹅肝有本质的区别:肥肝呈黄白色,重量比正常肝大5-10倍,其中卵磷脂含量多4倍,酶活性增加了3 倍,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含量多1倍;且脂肪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吃起来质地细嫩、脂香醇厚、回味无穷,是目前世界上最珍贵的营养食品之一,与松茸蘑、鲜鱼籽苦同被誉为世界三大美味之一。据相关文献分析,正常的鹅肝中含脂肪2.3%、蛋白质7%、糖分8%,而强制填饲结束后,取得的重盘达7 50g的鹅肥肝中,脂肪含量差不多接近60%、蛋白质4%、据分含量很少。.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所对鹅肥肝和正常鹅肝分析的结果表明:正常鹅肝含水分较高,脂肪含量较低,而鹅肥肝则脂肪含量大大提高,水分相对减少。

国外对鹅肥肝需求量很大。法国是最大的鹅肥肝需求国,其市场上鹅肥肝的年贸易量为7000l吨,其中本国生产约5400吨,进口需1600吨。欧洲为了保证圣诞节鹅肥肝普的供应,通常在圣诞节前1个月就停止销售鹅肥肝酱。近几年来,随着消费群体的快速增加,对鹅肥肝的需求更为强劲。尤其当报道法国人由于经常食用鹅肥肝,国内肥胖的人与患心血管病的人较少的这个事实后,在日本又迅速掀起了消费鹅肥肝热。据预鹅,日本将成为世界鹅肥肝消费的第二大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都已加人了这个消费行列。可见,鹅肥肝的市场需求盆是巨大的。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鹅肥肝至今,先后有山东、浙江、上海、安徽、河南、福建、河北等十几个省市的40家企业进行了鹅肥肝的试点生产。但只有山东临驹、昌邑和浙江永康等少数企业实现了规模生产和出口。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因为:①填饲技术落后。国内采取半熟玉米粒人工填饲,每次只能填饲l100-120 只、而国外采用先进的填伺机械填饲生玉米粉,每天每台机械可填 1000-1500只。②缺少专门化的肥肝生产品种。我国目前生产肥肝的鹅品种基本上是法国的朗德鹅。引种费用高,且引人后近亲繁殖,肥肝性能多已退化。③我国玉米加工质量差。多采用自然晾干,含水t高,易发生黄曲霉。在填饲时损失较大。④国内市场小,而出口又很难达到卫生要求。本章就针对影响鹅肥肝生产的品种、填饲技术、鹅龄及饲料等因素进行解说,旨在促进我国养鹅市场与国际接轨,加速我国鹅肥肝的生产与出口工作。

鹅产品的生产与加工


鹅是草食性家禽,其产品基本无污染,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而随着其专业化、规模化的发展,鹅产品的发展方向也向肉用、肥肝用、羽绒用等多元化发展。据分析:鹅肉中蛋白质含量高达22.3%,比牛、羊、猪、鸭、鸡等都要高,而脂肪含呈仅占11%,且含有的多是人体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故中医认为鹅肉有补阴益气、暖胃开津和缓解铅中毒之功效,其价格是鸡肉的3.5倍;另外,鹅绒毛属出口紧俏商品,每吨售价高达4.5万美元;鹅肥肝在国际市场上每千克售价也高达35美元;鹅裘皮是我国20世纪90年代首创的新产品;即使鹅胆,也可用来生产鹅脱氧胆酸,鹅脱氧胆酸是一种天然胆酸,存在于鹅、鸭、鸡等动物的胆汁中,能够溶解胆固醇结石。

鹅产品虽然在国际市场上日益深受欢迎,开发前景厂阔,但我国由于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着重何养、轻加工、轻流通的问题,养鹅的综合效益没有完全体现出来。要做大、做强养鹅业,必须高度重视鹅产品的开发,应用新技术对鹅产品进行综合利用,提高鹅产品的档次,才能打入国际市场,显著提升养鹅业的经济效益。

鹅场选址与规划


选址

鹅场在选址时要考虑的因素很多,便总的来讲不脱离三项原则,一是要求不受污染源的影响。尤其鹅场规模越大,其对环境的要求将更高;二是鹅场产生的污染物能有效处理,不致于污染环境,尤其不能污染居民点或造成养殖场间的相互污染;三是鹅场为减少污染,不能过于远离居民区或脱离运输线路,以免导致饲料与产品的运输费用过高。

(1)地势地形鹅场的地形应平坦且稍有一定的坡度,一般坡度为5%左右,以便排水。防止积水和泥泞。鹅场的地势要高燥。平原地区一般场址地下水位要低于建筑物地基0.5m,而靠近河流、湖泊的地区,场址位置要比当地水文资料中最高水位高1一 2m,以防潮湿引起鹅体内外寄生虫和蚊的擎生。鹅场内的土质以沙质土壤为宜,这种土质抗压性、透气性强,尤其毛细管作用弱、吸湿性小,在多雨季节不会出现潮湿和泥泞。另外,地势还要避风向阳。以保持场区小气候状况能够相对稳定,减少冬季风雪的侵袭,特别是避开西北方向的山口和长形谷地。当然,在地址选择上,还要考虑对周围居民生活区不会造成污染,同时又不致遭到周围环境的污染,故鹅场最好利用有树林、河川等天然屏障的场地。

(2)水源水质由于鹅是水禽,根据放牧、洗浴和交配的特点,养鹅场地应建在有水源的地方。鉴于自来水成本较高。而地下水虽然受外界污染小,但不能满足大规模鹅场的放牧与洗浴,且矿物质超标会发生中毒,故建场时多考虑地面水丰富的场所。因为地面水来源广、水量足,但地面水自净能力差,易受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污染,故最好选择水源大、且是流动的地面水如江河湖库等处建场。所选的水面应尽量宽阔,水深1-2m为保证水源,应自备水箱,以备缺水时应急,同时要求水质良好无污染。无公害肉鹅的生产基地要远离与水源有关的疫病高发区,避开水源防护区,要求水中不含病菌和毒物,无异味,水中大肠杆菌数量不高于10 个/mL,水源附近无畜禽加工厂、化工厂、农药厂等污染源,离居民点也不能太近,并尽可能建在工厂和城镇的上游。

(3)气候条件场地的气候条件对鹅场的布局朝向、鹅舍的结构类型、防寒防署措施都有密切的关系,故选址时要调查当地的气候状况。如冬季养鹅场址应选在不需要大的供温设施即能保温的地方建场;而夏季养鹅应选择通风荫凉的地方建场。

(4)草源条件鹅是草食水禽,以食草为主。平均每只鹅每天能利用1.5-2.5kg青草,所以在选址时还要考虑就近可有充足的草地来保证种草养鹅。

(5)其他条件选址时还要考虑鹅场与周围杜会的关系,如相互间的环境影响、交通运输、电力供应、信息交流、防疫等其他外在条件。鹅场应建在电源充足、用电方便的地方,以保证通风、照明,采暖、降温、消毒及孵化、供水、饲料加工等电力负荷。场地要交通方便,道路平整,有利于产品、原料等的方便运输,一般鹅场与铁路间的距离不应小于2km距公路干线不应小于500m,且鹅场与公路干线之间还要有专用道路。为便于疫病期的防疫隔离,加强环境保护,鹅场与居民区及其他养殖场还应保持3km以上的距离。

鹅场备用发电设备


当外界电力供应中断时,孵化场必须立即自行供电,因此孵化场建筑物内或附近必须设置备用发电设备。如果正常电力供应经常长时间中止,就有必要设置一台能向所有用电设备供电的发电机。如果一般只是短暂地停电,那么备用设备仅需向出雏器供电。

发电设备的类型如果备用发电设备只是在正常电力供应发生故障时使用,那么其电压和配线数都须与供电相称。这一点可事先向电力工程师或孵化器装造商进行咨询。

发电设备是自动的还是人工的,若是自动发电设备,由外界供电转为备用设备供电是自动进行的。当外界供电中止时,备用发电机可自动启动,同、时闻门即将负荷转到备用电源上。

如果采用人工转换,闸刀必须人工操作,发电机也必须人工启动。注意,采用人工转换时,必须安装警报系统,当正常供电停止时自动报警。

购置发电机之前,需计算断电时供电的负荷量。

备用电力的应用如果断电时间短暂,备用发电机只需向出雏器供电。因为孵化中的蛋(1-19天)能耐受风扇、电热器和增湿器停止工作儿小时,但出雏器若断电数分钟即可造成灾难性后果。

鹅场的装运工具


装运工具可用废纸箱、篾条等自制而成,也可购买专用的装运工具。一般雏鹅的装运工具多用竹蔑编成的篮筐,呈扁圆形,直径 60-70,,高20-25cm,每筐可装60-80只,装运前筐底先垫草,可数筐堆叠,最上层盖棉毯。也有地方用专门的箱子作雏鹅装运工具,箱长120cm,高20 cm,宽60cm,内分四格,每格可装20 只,80只1箱。箱的四边开有直径2cm的通气孔,以利于换气。但不管用哪种装运工具,在运愉中都要注意保沮和通风。与雏鹅不同,育肥鹅的装运工具要力求坚固、耐用。一般用铁条焊成,多为长方形,长60-70。,宽40-50cm,高30-40cm,上面有出入口。也有用竹笼装运的,笼的直径为75cm。,高40cm,笼顶开一个口,可以进出,并有小盖。每笼可装60-70日龄肥育鹅8-10只。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6948.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