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牛繁殖障碍的病因分析 母牛繁殖障碍的防治措施

奶牛繁殖障碍是指自身机能障碍和外部疾病引起的生殖异常的现象,临床分为不孕症和不育症.对于母牛来说,不孕症表现为乏情、发情异常、接受精子而未能成功怀孕.而不育症表现为虽能受孕但因各种原因导致流产、死胎而不能获得存活胎儿.造成母牛不育症的原因多为感染外源性疾病.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母牛繁殖障碍的病因分析和母牛繁殖障碍的防治措施。

1、病因分析

疾病因素。较多类型的疾病都会导致母牛发生繁殖障碍,其中布氏杆菌病、结核病、颗粒性尿道炎、支原体病等传染病是比较常见的疾病。另外,还有各种非传染性疾病以及寄生虫病等,如阴道炎、滴虫病、卵巢萎缩、子宫颈炎、子宫内膜炎、难产、内分泌失调等,也能够引起繁殖障碍。小母牛主要是发生阴道炎而引起,一般是由于配种过早而损伤阴道,最终发生炎症;经产母牛主要发生子宫炎引起难产、胎衣不下或者死胎。如果经产母牛体况比较肥胖,则可能会导致卵巢囊肿;小母牛或者体况偏瘦的老龄母牛,也可能出现延迟排卵,而小母牛往往会发生生理性子宫颈口闭锁、不排卵等。

营养因素。母牛由于饲养管理不合理,导致机体摄取营养过多或者不足而发生繁殖障碍,即营养性繁殖障碍,这也是养牛生产过程中比较常见的类型,但由于程度不同往往会被饲养员忽视。例如,母牛摄取营养不足,会导致机体生长发育不良,从而使初情期延迟,主要表现出不发情或者配种后胚胎容易发生早期死亡,还会引起其他产科疾病,如难产、胎衣不下等,造成泌乳力降低,所产犊牛存活率下降。如果母牛摄取过多营养,造成机体过度肥胖,使胚胎容易发生死亡,导致护犊性减弱,且后代犊牛存活率降低。另外,妊娠母牛体况过度肥胖还会导致胎盘发生变性,促使流产率、难产率以及死胎率都明显提高。

管理因素。在母牛采取人工受精时,发情鉴定不准确、错过最佳配种时间、授精人员技术水平低、精液质量较差、没有严格消毒等,都是导致繁殖障碍的重要管理因素。妊娠母牛日常管理不当,如受到挤压或者发生摔倒等,往往会使其发生流产。母牛在人工授精或者分娩过程中,由于操作不正确、没有严格消毒或者护理不当,都容易使其发生难产或者感染产科疾病,也是引起繁殖障碍的一个重要原因。

2、防治措施

对症治疗。如果母牛发生卵泡囊肿,可先每天注射200mg的黄体酮,连续使用7天,在第8天开始添加2~3吏的前列腺素,就算此时母牛已经出现发情,也不允许进行配种,而是要在生成黄体,且注射3支前列腺素后,才能够进行配种,可确保成功率较高。如果母牛发生卵巢萎缩,可在第一天注射1支前列腺素,第二天注射2mg的苯甲酸硅二醇,第4~6天开始注射200mg的黄体酮,经过大约7~10天的观察,如果卵巢依旧没有发生明显变化,要按照以上操作再次进行药物治疗。如果母牛发生子宫内膜炎,要合理使用激素来调整卵巢功能,促使其尽快恢复正常。病牛可采取子宫冲洗,常选择使用1%生理盐水、1%~2%碳酸氢钠、0.1%的高锰酸钾或者0.02%新洁尔灭等进行冲洗,接着向子宫内注入适量的金霉素或者青霉素等。如果母牛发生胎衣不下,可采取灌水法治疗,即向子宫内灌人大量温热的0.1%的高锰酸钾溶液,刺激子宫发生收缩,或者探查到胎衣的脐带静脉,向静脉内灌注适量的浓盐水和生理盐水,促使胎衣重量增加,从而更容易分离胎衣和子宫壁;也可采取药物疗法,即在分娩后的12h内肌肉或者皮下注射50万~loO万IU垂体后叶素,也可注射10mL催产素、6~10mL麦角新碱。为避免发生败血症,可在母牛体温升高阶段,每天注射1次磺胺噻唑,直到体温降低后第2天停止,同时可配合静脉注射适量的10%~20%葡萄糖溶液;还可采取手取法,即术者要先剪光磨平指甲,再使用消毒水对双手和胳膊进行清洗消毒,并涂抹适量的油脂;然后对母牛外阴使用0.1%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消毒,接着向子宫内注入少量的温水,将一手插入到胎衣和阴道壁的中间,同时用另一只手将露出胎衣的外边托住,在手伸入到子宫颈时,要在子宫壁和胎衣上的脉管中间插入食指和中指,缓慢分开胎衣,操作结束后,可灌入较多的温水。

加强饲养管理。母牛饲养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适宜的免疫程序,重点要对口蹄疫、牛副流行性感冒、母牛布氏杆菌病等传染病加强防疫,还要定期进行驱虫和牛体消毒。母牛禁止饲喂冰冻、腐败的饲料,防止采食有毒植物、误用妊娠期禁用药物或者管理不规范而引起流产。母牛分娩过程中,要安排专业人员采取助产,外阴部、接产用具以及产房都要进行消毒,尤其是要对难产母牛、产后发生胎衣不下的母牛及时进行处理,要在产出犊牛后或者排出胎衣后对子宫进行清洗,并灌注药物,避免出现继发感染。母牛分娩后24h,要观察产道是否发生创伤、失血以及胎儿产出情况等,观察母牛努责情况、排出胎衣时间及其是否完整,要避免发生子宫外翻以及产后瘫痪等。母牛分娩后的1—7天会排出大量的恶露,此时要注意观察颜色、内含物、气味等变化,还要在每天早、晚都进行1次体温测量。母牛分娩后的7~14天,主要是监控子宫恶露的变化,包括颜色、数量、炎性分泌物、气味等。

相关推荐

奶牛繁殖障碍发生的主要原因 奶牛常见繁殖障碍性疾病的预防措施


影响奶牛繁殖的因素很多,在不同的时期都会有着不同的原因影响着奶牛的繁殖。奶牛繁殖障碍是导致繁殖力降低或者无法进行繁殖的一类疾病,主要特征是妊娠奶牛发生流产,产出木乃伊胎、死胎、畸形胎儿、无活力的弱仔,以及不育症。该病通常在一些中小型奶牛养殖场或者规模化奶牛养殖场发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养牛业的经济效益。下面大家就一起来看看:奶牛繁殖障碍发生的主要原因奶牛常见繁殖障碍性疾病的预防措施。

1、主要原因

营养因素。奶牛主要是由于以下营养因素引起繁殖障碍。能量不平衡是导致奶牛发生该病的主要原因,是指机体无法摄取充足的能量或者能量处在负平衡状态;饲料中添加高水平的蛋白质,是由于高含量蛋白会导致机体血液中的尿素水平升高,严重影响胚胎的生长发育,还会造成体内激素发生紊乱,如黄体酮含量减少等,都会引起繁殖障碍。另外,高蛋白水平还会促使能量负平衡的状态进一步加重。

气候和环境因素。奶牛发生繁殖障碍在一定程度上受气候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例如,奶牛在气候炎热的夏季容易发生热应激,从而导致机体受胎率下降,并容易发生流产或者胚胎死亡。

疾病因素。一般来说,奶牛繁殖系统中任何器官发生病变都会对其繁殖功能造成不利影响,这主要是由于疾病会导致机体的生殖环境发生变化。例如,奶牛患有卵泡囊肿、阴道炎或者子宫颈炎等疾病,都会影响体内胚胎的发育或者胎儿的出生。

2、类型及症状

隐性发情。奶牛任何年龄段都能够出现隐性发情,通常能够达到13%左右。这种牛奶通常产后经过大约40天才能够出现第一次发情,且此时即使卵巢上存在发育的卵泡,也能够正常排卵,但只表现出非常微弱的发情症状,不会出现明显爬跨,且外阴部分泌少量黏液。如果没有仔细观察容易被忽视,尤其是在气候炎热的夏天或者气候寒冷的冬天会表现出更加不明显的发情,往往发生误情失配。但随着奶牛产后时间的不断延长,会逐渐表现出明显的发情症状。

屡配不孕。可生育奶牛中大约有15%容易表现出该症状。病牛主要症状是排卵障碍和胚胎早期死亡。排卵障碍,又可分成排卵延迟和不排卵,其中不排卵病牛的发情周期基本正常,且卵泡能够发育达到最大体积,但无法排卵,接着成熟的卵泡会逐渐退化和闭锁,变成闭锁卵泡。胚胎早期死亡,是指奶牛成功受孕后胚胎在10~35天内发生死亡,临床上病牛主要表现出不规则发情。

生殖器官疾病。主要是指子宫和卵巢疾病,在整个不孕奶牛中大约60%是由于该类型引起。子宫疾病主要是指轻度子宫内膜炎、慢性子宫内膜炎以及顽固性或化脓性子宫内膜炎。卵巢疾病主要指卵巢囊肿、卵巢静止及持久黄体。

3、治疗措施

对导致奶牛发生繁殖障碍的各种疾病采取有效治疗。例如,当奶牛患有卵泡囊肿时,可每天注射200mg黄体酮,连续使用7天后,开始添加2-3支的前列腺素,但要注意,此时即使奶牛已经出现发情,也禁止进行配种,而是要等到已经形成黄体,然后再注射3支前列腺素才能够进行配种,具有较高的成功率。当奶牛发生卵巢萎缩时,可在第1天注射前列腺素1支,第2天注射苯甲酸硅二醇2mg,第4-6天开始注射黄体酮200mg,经过大约7~10天的观察,如果卵巢依旧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则要重复上述治疗过程。如果奶牛发生子宫内膜炎,可合理使用激素治疗,调整卵巢功能,促使其尽快恢复。例如,当奶牛发生胎衣不下时,要在分娩之后的第2天开始向子宫内灌注适量的土霉素;在产后15天发生炎症时,可使用金霉素冲洗子宫;在产后30天发生异常时,可使用激素进行处理,并配合子宫灌入抗生素。

4、预防措施

饲喂全价配合饲料。饲养者要根据奶牛不同生长阶段和生理特点,参考常用饲养标准以及饲料营养成分来配制日粮,并注意粗料、精料以及青绿饲料合理搭配、合理饲喂,确保机体保持种用体况的70%-80%。禁止采取掠夺式生产,防止在泌乳期间出现严重的负平衡。

采取规范的繁殖技术。奶牛进行人工授精时,必须使用标准化的冻精,且解冻后的种公牛冻精要对精子活力、密度以及有效精数量等进行检查,确保符合规定。加强对奶牛的发情鉴定,适时观察,并采取正确的检查方法。严格按照人工授精规范操作,即输精时间、输精部位、卵巢检查以及妊娠诊断等都符合规定。形成繁殖记录,设置主要牛群繁殖动态和繁殖技术指标的监控程序表。

分娩前后注意监护。通过对临产前和分娩后奶牛加强监护,能够促使机体及早恢复,确保健康,并维持高产,从而使其保持较好的再生产能力。另外,奶牛最好采取自然分娩,如必须进行助产时,要注意对奶牛后躯、手臂、助产器具等进行严格的清洗和消毒。助产时,要仔细操作,动作轻柔,避免损伤产道,从而抑制产道感染细菌。奶牛在分娩后要注意观察是否排出胎衣,如果经过12h左右依旧没有排出,则要立即采取剥离和灌注抗生素的方式进行处理。

奶牛常见繁殖障碍性疾病的防治

在奶牛的日常生产中,经常遇到奶牛不能正常发情,甚至不能受孕等繁殖障碍。引起奶牛繁殖障碍的原因很多,一年四季均有发生,根据临床症状诊断与发病原因导致奶牛繁殖障碍的疾病有:胎衣不下、子宫内膜炎、卵巢囊肿、持久黄体等。

(一)子宫内膜炎

1.病因。奶牛子宫内膜炎是由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的,包括细菌、真菌、支原体及其他一些病原微生物。且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病原有一定的区域性,不同地区和不同情况下引起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细菌种类和各种细菌所占的比例也不同。另外,其他一些因素比如日粮中微量元素缺乏、矿物质比例失调,导致奶牛的抗病力降低,也容易发生此病。还有一些外在的原因,如管理不科学,产房卫生条件差,奶牛引产、胎衣剥离不当造成创伤,助产不当、产道受损,产后恶露蓄积,配种时操作不当等这些原因都可能导致环境性病原菌引入奶牛从而引起子宫内膜炎。

2.症状。根据病理过程和炎症性质可分为急性黏液脓性子宫内膜炎、急性纤维蛋白性子宫内膜炎、慢性卡他性子宫内膜炎、慢性脓性子宫内膜炎和隐性子宫内膜炎。通常在产后一周内发病,轻者无全身症状,发情正常,但不能受孕;严重的伴有全身症状,如体温升高,呼吸加快,精神沉郁,食欲下降,反刍减少等表现。患牛拱腰、举尾,有时努责,不时从阴道流出大量污浊或棕黄色黏液脓性分泌物,有腥臭味,内含絮状物或胎衣碎片,常附着尾根,形成干痂。直肠检查,子宫角变粗,
子宫壁增厚。若子宫内蓄积渗出物时,触之有波动感。

3.治疗。中医治疗:用中药灌注冲洗子宫,先用硼砂3g溶于100?ml盐水中冲洗,待回流液排出后再注入当归散液(当归10g、川芎10g、赤、白芍各5g、黄芩10g、白术5g,加水300ml煎汤,滤纸过滤)100~150ml,隔日1次,连用2~3次。或服用中药方剂:芡实、补骨脂、覆盆子、葫芦巴各35g,韭菜子、五味子各32g,肉苁蓉、茯苓、沙苑子、蛇床子、阳起石、淫羊藿、远志各30g,小茴香24g,肉桂20g。共研细末,用开水冲调,候温灌服,每日1剂,连服3~4d。

西药治疗:主要是应用抗菌消炎的药物,对症消除炎症,防治感染近一步扩散,清除子宫内渗出物,并促进子宫收缩。(1)全身性给药:使用大剂量的抗菌药物,同时要注意介个补液和强心,如果体温过高,则要配合镇定解热药物。(2)子宫清冼和灌注:使用0.9%生理盐水、2%碳酸氢钠溶液、0.5%雷佛奴尔溶液、0.1%高锰酸钾溶液,反复冲洗子宫2~3次后,将清洗液全部导出,隔日再冲洗1次。

(二)胎衣不下

奶牛胎衣不下是指奶牛产犊后12个小时以上还未能正常排出胎衣,若不及时治疗往往对奶牛以后的发情配种怀孕造成不良的影响。

1.病因:造成奶牛胎衣不下的原因有很多,在日粮中缺乏钙、盐、各种矿物质、维生素和其他微量元素是营养方面的原因;而在日常饲养过程中,由于饲养管理不善导致奶牛过肥或过瘦,产道狭窄,或者奶牛阵缩无力易导致奶牛胎衣不下,另外,奶牛长期舍饲,怀孕后期缺乏适当运动和光照,或者产前劳疫过度也易导致奶牛胎衣不下。

2.症状:胎衣不下分为部分胎衣不下与全部不下。部分胎衣不下的病牛一部分土红色的胎衣垂挂于阴门外,上面有脐带血管断端和大大小小的子叶,大多数胎衣滞留在子宫体内。全部胎衣不下不多是全部胎衣停滞在子宫和阴道内,仅少量胎膜悬垂于阴门外,或看不见胎衣。胎衣不下初期一般没有全身症状,1~2?d后,胎衣开始腐败分解,从阴道内排出污浊并混有胎衣碎片的恶臭液体,患牛持续出现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泌乳量下降弓腰、努责、腹痛不安等症状。

3.治疗:(1)可采用中药治疗,灌服中药加味生化汤:当归90g、川芎69g、益母草150g、党参60g、黄芪60g、桃仁30g、红花25g、白术60g、山楂60g、炙甘草15g,用水煎服。

(2)西医治疗可在产后l2h内用垂体后叶素激素50~100IU进行皮下或肌肉注射,2~4h后再注射
1次。或取土霉素2g加10%生理盐水500ml溶解温热后注入子宫,促使胎盘缩小,促进胎衣排出。

(3)如果在24h之后胎衣仍然不下,就应采取手术剥离。在手术前1~2h向子宫内灌注10%的氯化钠溶液1000~2000ml,可促进胎儿胎和母体胎盘联系松弛,易于剥离。如果胎盘腐败可用虹吸管将子宫内腐败液体排出,再用0.1%的新洁尔灭溶液冲洗子宫,随后投入抗菌药物,连续2~3d,防止感染。

(三)卵巢囊肿

1.病因:引起卵巢囊肿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日龄中缺乏VA、硒等元素或雌激素和可溶蛋白过来会使卵巢囊肿发病率提高;奶牛缺乏运动同时食用过多的精料也易引发此病;自然发生的囊肿发生与促卵泡素分泌过量和垂体分泌促黄体素低有关;另外,卵巢囊肿的发生也与遗传有一定的相关性,自然环境变化奶牛发生应激也对此病的发生产生影响。

2.症状:奶牛的卵巢囊肿,主要分两类,一种是黄体囊肿,一种是卵泡囊肿。

(1)黄体囊肿,主要表现为奶牛产后长期不发情,外阴闭合,子宫颈阴道干涩,少量分泌物附着于尾根,直肠检查可见单侧或者双侧卵巢明显增大,异于平常的卵巢。在卵巢上有多个大囊肿,触挤压可觉液体充盈、壁厚、带波动。

(2)卵泡囊肿,病牛表现发情次数多、频率快,发情周期变短、发情期延长、性欲旺盛、极度不安、食欲减
退、频繁排粪尿。病牛爬跨其它牛只,焦急不安,刨地鸣叫,有时攻击人、畜,奶产量降低。直肠检查时,子
宫颈口增大壁厚而柔软,在卵巢上有多个波动的大囊肿。

3.治疗:(1)黄体囊肿,过去通常采用直肠穿刺或者挤破法去除黄体化的液体,但是由于感染几率过高,止血困难,造成卵巢炎的可能性很大而多不采用。可用肌注前列腺素烯醇0.4~0.5mg,一般连用8d可看到效果,此法并发症少,治愈率高。

(2)卵泡囊肿,用促黄体素400~600µg,连续3~4d,或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静脉注射100~200IU,连续用药15~30d可恢复正常发情周期。若效果并不明显,可用地塞米松静脉注射的方法进行治疗,效果则比较明显。基本方法是:地塞米松10ml×4支,通过静脉推注,连用四天停药后检查牛只的卵巢变化。

(四)持久黄体

1.病因:持久黄体是指奶牛怀孕黄体或发情周期黄体超过正常时间而不消失。饲养管理不当,日龄单纯,缺乏维生素和无机盐,奶牛运动不足都对此病的发生造成影响;另外一些子宫疾病也易引发此病,如子宫内膜炎,子宫内积液或积脓,产后子宫复旧不全,子宫内有死胎或肿瘤等均可影响黄体的退缩和吸收,而成为持久黄体。

2.症状:奶牛产后长期不发情,配种后发生此情况易误诊为奶牛已孕,但之后做直肠检查时无胎,即可确诊为持久黄体。可见一侧或双侧卵巢体积增大,持久黄体存在于卵巢内,并突出于卵巢表面,由于黄体所处阶段不同,触诊有的为粉末感,有的质地较硬,持久黄体大
小不同,数目不一,有一个也有两个以上的。同时,子宫收缩反应也比较微弱。

3.治疗:(1)西医治疗:①用前列腺素(PGF2α)5~10mg进行肌肉注射,每天注射1次,连用2d。②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l500~3500单位和25ml生理盐水混合后进行肌肉注射。③用促卵泡激素100~200单位和5~10ml生理盐水混合后进行肌肉注射。隔2d注射1次,3次为一疗程。④用手伸人直肠,隔着肠壁抓住卵巢,用食指和中指夹住卵巢的韧带,用拇指在黄体的基部把黄体摘除。采取这一手术时,要注射VK防止出血。⑤用黄体酮100mg进行肌肉注射,1d/次,注射第2次和第3次时,要同时注射50mg二丙酸乙烯雌酚。

(2)中医治疗:①用松节油20ml、鱼石脂20ml,混进牛奶中一次灌服,每天服1次,连服6d。②仙灵脾、阳起石、益母草各100g,当归、莬丝子、赤芍、补骨脂、枸杞、熟地各60g,水煎灌服,每天一次,连续3~5d,对于奶牛持久黄体性造成的不孕疗效明显。

奶牛繁殖障碍性疾病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防治奶牛繁殖障碍性疾病应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平常的要科学饲养,保持舍内卫生,助产时注意消毒,日龄要营养均衡,做到“预防为主,养防兼治”。

几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


猪繁殖障碍性疾病是指以繁殖障碍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的总称,(妊娠母猪发生流产、死胎、木乃伊、产出无活力的弱仔、畸形仔、少仔和公、母猪的不育等)为特征的繁殖障碍性疾病已越来越多,并成为影响规模猪场健康发展的一大因素。尤其是随着养猪业不断向规模化发展,导致这类疾病成为影响猪场最主要的一种疾病,通常发病率能够达200/-40%,平均超过30%,在很大程度上损害养猪业的经济效益。现将几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介绍给大家!

1、病毒性繁殖障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公猪患病后主要表现出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性欲降低,精液品质下降。母猪患病后表现出呼吸困难、咳嗽,产后延迟发情,有时甚至不出现发情,基本不会发生死亡;妊娠母猪前期患病会发生流产,后期患病会产出木乃伊胎或者弱仔,且其运动失调,呼吸困难,经过几天就会发生死亡。仔猪断乳前后最容易发生该病,主要表现出体温明显升高,呼吸急剧困难,往往呈腹式呼吸,共济失调,肌肉震颤,个别皮肤会发紫,伴发症状严重的渗出性皮炎,死亡率能够达到40%-100%。为预防发生该病,可给猪群接种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灭活疫苗,通常后备母猪分别在配种前50天、30天进行1次接种,每次用量为1头份,注意要在接种其他疫苗后才能够注射该疫苗,防止产生免疫干扰而影响免疫效果;经产母猪选择在分娩后25天左右接种,每头肌肉注射1头份疫苗;种公猪分别在每年的3月份、9月份进行1次免疫,每次每头肌肉注射1头份;新生仔猪可在20天日龄接种疫苗,每头肌肉注射0.5头份。对于患病猪,可在发病初期的1-3天,将适量的抗体维他和清肺止咳散添加在饮水中,并增加青料的喂量。对于发病超过3天的病猪,可采取肌肉注射长效土霉素、菲克亭、肺炎咳喘停。

猪伪狂犬病。妊娠母猪通常呈隐性感染,但会导致其出现屡配不孕、流产、产出死胎以及呼吸道症状。新生仔猪患病后会表现出神经症状,如肌肉震颤,持续转圈,四肢呈“游泳”状划动等,还伴有呕吐、腹泻、昏睡等症状,通常出生后3-5日龄达到死亡高峰,有时甚至能够达到1000%。该病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和治疗药物,主要采取疫苗免疫来预防发病。目前,猪场主要选择使用弱毒活疫苗、弱毒灭活苗以及基因缺失苗。一般来说,建议养殖户选择灭活苗,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且不容易出现毒力反弹的现象,种猪通常在配种前进行1次免疫,经过1个月再进行1次加强免疫;仔猪可在断奶后进行1次免疫。

猪细小病毒病。妊娠早期发生该病,会导致胎儿发生死亡,并被机体吸收,使其出现无规律的反复发情;妊娠中期发生该病,母猪主要是发生流产以及产出弱胎、木乃伊胎、死胎、分娩延后等;妊娠后期发生该病,母猪产出的后代仔猪通常能够存活下来,但长时间带毒并排毒,从而无法作为种用。该病目前还没有针对性的方法进行治疗,临床生产中主要是使用疫苗进行免疫,通常选择使用油乳剂苗,母猪分别在配种前、后15天左右进行1次免疫,种公猪只需要在配种前进行1次免疫即可。

2、细菌性繁殖障碍

布氏杆菌病。母猪患病的主要症状是发生流产,并容易发生胎衣滞留,从而导致子宫炎和不孕。公猪患病后主要发生附睾炎和睾丸炎。该病主要采取预防,要求猪场尽可能采取自繁自养,对于引进的种猪时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隔离,确认健康无病后才能够混群。日常加强消毒,确保猪舍卫生良好。猪群适时免疫接种“布氏杆菌猪型二号”弱毒冻干苗来预防该病。对于已经患病的猪,要立即进行捕杀,并对尸体采取无害化处理。

子宫内膜炎。母猪患有急性型子宫内膜炎,会表现出明显的全身症状,食欲减退或者彻底废绝,体温明显升高,弓背,经常排尿,频繁努责,并有黄白色脓性分泌物从阴道流出,且散发腥臭味;慢性子宫内膜炎通常是由于急性型没有及时采取治疗而转变而成,不会表现出明显的全身症状,可能会呈周期性的有少量浑浊黏液从阴道排出,即使能够出现发情也往往会导致配种失败。为预防该病,要求母猪在配种前进行彻底消毒,尤其要注意对阴户、配种用具、公猪包皮进行消毒。妊娠母猪加强管理,避免妊娠中期体况过肥,防止发生便秘等,增强体质,尽可能缩短分娩时间,并促使分娩后及早排净子宫恶露。如有需要,可在母猪分娩后使用抗生素进行1次消炎。母猪需要助产时,要求对手臂和用具等进行消毒。对于发病母猪,症状严重时要采取淘汰处理,症状较轻的可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3、寄生虫性繁殖障碍

弓形体。母猪患病后会表现出高热,停止采食,陷入昏睡,经过3-5天出现流产或者产出畸形胎、死胎,但只要出现流产就会导致高热、昏睡症状消失。防治该病的措施是对猪群定期进行监测,有计划的进行淘汰。猪舍保持清洁卫生,定期使用20%石灰水、3%氢氧化钠、1%来苏儿等进行消毒,防止发生应激,养殖场内应加强灭鼠,清出的粪便要采取发酵处理。治疗病猪时,由于磺胺药对发病后期病猪体内形成的包囊型虫体没有治疗效果,因此要采取早用药、疗程足的治疗。一般来说,病猪可选择使用磺胺六甲氧嘧啶进行治疗,如症状严重时还要采取对症治疗,如大量输液、退热等,并配合使用抗生素避免出现继发感染。

原因
我国猪繁殖障碍疾病主要是由病毒引起的,目前引起猪繁殖障碍疾病的病毒有猪细小病毒(PPV)、日本乙型脑炎病毒、伪狂犬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PRRS)、猪瘟病毒、肠病毒等。此外,某些细菌、衣原体、寄生虫、真菌毒素、有毒气体和矿物质元素钙、磷、铜、碘、锌、锰、硒、铬及维生素E的缺乏,饲养管理不当等也是造成猪繁殖障碍的原因之一。
猪繁殖障碍疾病除了造成种猪繁殖性能下降,同时还使治疗费用增加、饲料利用率下降、生猪死亡率上升。
主要种类
1、细小病毒
是猪繁殖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受感染母猪特别是第一胎母猪分娩出木乃伊胎、死胎、弱仔猪,由于病毒感染时间不同和胎儿死亡的时间不同木乃伊胎的大小很不一致,有的整胎仔猪木乃伊化,有的在一胎仔猪中部分木乃伊化,部分仔猪健康或弱仔,比例很不一致。母猪本身没有全身症状,怀孕母猪预产期延长和发情延迟也是常见临床现象。
2、乙型脑炎
是由日本乙型脑炎病毒感染引起繁殖障碍性疾病。蚊子是本病的主要传播者,因此,本病多发生于蚊子流行季节。怀孕母猪患该病时突然发生流产。流产的胎儿呈木乃伊化,有的死胎,有的胎儿全身水肿,也有胎儿正常并发育良好,在同一胎仔猪中,体重大小和病变上有很大差异。公猪感染常见睾丸炎,多发生单侧性睾丸肿大,发病时体温升高,数日后自然康复。
3、猪伪狂犬病
是由伪狂犬病毒引起的家畜和野生动物一种病毒性传染病。哺乳仔猪感染该病后呈脑脊髓炎和败血症死亡;成年猪呈隐性感染无明显症状;妊娠母猪发生流产、死胎等繁殖障碍,幼龄猪突然发病,体温升高,精神萎顿,间有呕吐和腹泻,当中枢神经受侵害时,可见兴奋或麻痹,并出现一系列的中枢神经症状,妊娠母猪发生流产、死胎、木乃伊和弱仔猪,并在出生后几天内死亡。剖检幼龄病猪有时可见扁桃体坏死,肾脏点状出血和脾、肝有坏死灶。
4、猪呼吸和繁殖障碍综合症(PRRS)
该病也称蓝耳病。1987年首次报道美国,近10年来有全球蔓延趋势。本病由PRRS病毒引起的,接触性传染、流行本病的猪场可见妊娠母猪流产、早产或到预产期分娩出死胎和大小不均木乃伊胎儿、弱仔。断奶后仔猪常见呼吸困难,耳朵一过性发绀,生长延缓,有的甚至死亡。
5、猪SMEDI综合症
是由肠病毒引起的母猪繁殖障碍性传染病,主要症状与细小病毒类似,表现为母猪产死胎、木乃伊胎、胚胎死亡和不孕症,母猪本身一般没有明显症状。
6、迟发性猪瘟
当猪瘟病毒感染妊娠母猪时,病毒可侵害子宫的胎儿,造成母猪流产,胎儿死亡、木乃伊或畸形,产出活的仔猪弱小,也可产出肉眼正常的仔猪。
7、衣原体病
是由鹦鹉热衣原体引起的一种人蓄共患传染病,带病原动物是本病主要传染源,其粪、尿、乳、流产的胎儿、胎衣、羊水等污染环境,经消化道、呼吸道传播,也可经配种或人工授精传播,吸血昆虫也可传播本病,猪衣原体病主要表现妊娠母猪流产、胎儿死亡、产死胎或弱仔、空怀母猪不育等。
8、布氏杆菌病
是由布氏杆菌引起急性或慢性人蓄共患传染病,可引起患猪胎膜炎、流产、不育和睾丸炎等。

防治措施
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防制必须树立多学科共同协作的观念,应用全面的分析方法,对猪繁殖障碍产生原因进行彻底的分析,一方面必须从猪场所处的位置,栏舍的结构、种猪的引进等方面考虑对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防制问题;另一方面,还必须从饲养学、营养学、生态学以及经营管理等方面进行剖析,不断的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控制繁殖障碍疾病的蔓延和扩散,最终逐步达到缩小甚至消灭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发生。具体来说,应从以下八方面加以防制。
1、建立健全合理的免病程序。猪患繁殖障碍症的主要病因是病原性因素。目前已知的病毒、细菌、衣原体、寄生虫有数十种,虽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全部列入免疫等程序中,但应把危害较重的乙型脑炎、细小病毒、伪狂犬病、蓝耳病和布氏杆菌病等纳入猪场整体免疫程序中。应根据该类病的发病季节、疫(菌)苗产生抗体时间和免疫期的长短,实行有计划、有步骤的程序化免疫。
2、严格执行疫(菌)苗接种操作规程,确保其接种密度和质量。给猪接种疫(菌)苗,是提高其机体特异性抵抗力,降低易感性的有效措施。规模化猪厂应注意预防接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特别是初产母猪在配种前这段时期(接种已型脑炎疫苗应在3月份蚊蝇未无出现前),应高密度,高质量坚持连续3~5年的预防接种,就有可能达到控制和净化该病。
3、加强母源抗体监测。仔猪体内母源抗体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和干扰抗体滴度,甚至完全抑制抗体的产生。为防止母源抗体对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对某些传染病定期进行母源抗体监测,选择无母源抗体或母源抗体滴度较低的时间接种疫苗,提高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规模猪场应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母源抗体监测,以便随时了解和掌握本场猪群母源抗体水平,确定初免时间,适时进行预防接种。让初生乳猪吃足含有较高浓度母源抗体的初乳,对防止此病的发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4、严把引种检疫关。引种隔离观察检疫,严防带毒种猪进入猪场是防止疫病发生的重要措施,因此,各地在引种时应认真了解供种单位的免疫程序和疫情,严禁到疫区引种。引进后应在场外隔离观察检疫两周,并进行相关的监测,结果阴性、临床观察无症状出现,接种有关疫(菌)苗产生免力后,才可入场饲养。发生可疑病猪应及时送检。规模猪场一旦发生可疑病猪,兽医人员不能确诊时,应迅速集病科或将未经治疗的病猪,送兽医部门进行检验,待确诊后,对症按规定防制,才能收到事半功倍效果。
5、加强饲养管理。
在使用饲料过程中,必须根据种猪的各阶段营养需要进行合理配置饲料,提高日粮中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饲喂高能量饲料。特别要确保矿物质元素钙、磷、铁、铜、锌、锰、碘、铬、硒和维生素E的正常供应,确保限制性氨基酸,特别是赖氨酸的平衡。
6、搞好环境卫生,加强生物安全措施。
一是建立严格的消毒制度。定期对猪舍地面、墙壁、设施及用具进行消毒,并保持舍内空气流通,加强冬季保温、夏季防暑降温。二是加强粪尿、病死猪管理。对正常猪的粪、尿发酵或沼气处理,对患病猪的粪尿、乳、流产的胎儿、胎衣、羊水及病死猪进行焚烧等无害化处理。三是消灭鼠、蝇、蚊传播媒介,严防狗、猫、飞鸟等其他动物进入栏舍。

高产奶牛繁殖障碍的原因 提高高产奶牛繁殖力的措施


近年来,在奶牛产奶量大幅度提高的同时,奶牛繁殖障碍疾病的发生也在增加,尤其是高产奶牛产后的繁殖障碍.当高产奶牛出现繁殖障碍时常表现为发情异常、发情症状不明显、不发情、受胎率低、胚胎死亡等,会导致奶牛空怀和不孕的时间延长,增加养殖的生产成本,减少产犊的数量,最终影响经济效益。因此要了解高产奶牛繁殖障碍的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繁殖力。下面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高产奶牛繁殖障碍的原因和提高高产奶牛繁殖力的措施。

1、高产奶牛繁殖障碍的表现

随着奶牛养殖技术的不断提高,育种技术的不断发展,奶牛的产奶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奶牛发生繁殖障碍的现象也越来越多,尤其是高产奶牛。出现繁殖障碍的奶牛常表现为发情异常或不发情,对产后不发情的母牛,其卵巢多呈静止的状态,导致母牛在产后不能及时发情、配种,从而延长了空怀天数,使产犊间隔延长;母牛出现异常发情,包括安静发情、不排卵发情和排卵延迟等。人工授精技术与发情鉴定技术低下也会导致母牛的配种受胎率降低;奶牛的繁殖障碍还表现为屡配不孕,多是由于母牛在产后的生殖机能恢复不到位、发情不正常、配种技术不当等造成的。当母牛的生殖机能在产后还未完全的恢复就进行多次的输精,会导致母牛体内的血清抗精子抗体升高,导致母牛发生免疫障碍而引起不孕。

2、高产奶牛繁殖障碍的原因

营养因素。母牛的营养与繁殖力有着密切的关系,奶牛场应按照奶牛的不同生长阶段、生理状态、生产水平提供适宜的饲料,并且要按照饲养标准提供日粮,但是在实际的养殖生产过程中常出现营养的供应不足,而使母牛不能获得充足的营养而导致体况不佳,从而使母牛出现繁殖障碍。当提供的营养不均衡,如营养过剩会导致母牛的膘情过肥,营养缺乏会导致其在产后或者泌乳高峰期体膘过瘦,对母牛的繁殖力产生不良的影响。尤其是对于高产奶牛来说,在泌乳早期,采食量下降,而对营养的需求量增加,会处于营养负平衡的状态,如果营养跟不上,会导致奶牛失重严重,当奶牛长期处于失重的状态下,不但会导致母牛的体况不能及时的得以恢复,还会直接影响到产后生殖器官的恢复,使子宫复旧延迟,卵巢的机能发生障碍。另外,营养缺乏或者不平衡还会使奶牛的发情周期紊乱。

内分泌失调。由于高产奶牛在产后开始大量的泌乳,尤其在泌乳高峰期,会产生大量的催乳激素,此时脑垂体前叶抑制促黄体激素分泌,卵巢对促黄体激素的正常反应降低,从而影响了卵泡的成熟与排出,进而引起高产奶牛出现繁殖障碍,造成不孕。

饲养管理不当。青年母牛初配的时机不适宜,会严重影响奶牛的繁殖力,如果后备母牛的初配时尚未达到体成熟,体重不达标,在分娩后所摄入的营养不仅要满足泌乳所需,还要供应额外营养来满足生长需要,而体重又是影响干物质采食量的一个主要因素,因此体重不达标、达不到体成熟的青牛母牛,营养负平衡更为严重,会导致其长期不发情。如果对高产母牛饲养管理不当还会使其易患营养代谢性疾病,免疫力低下,易患其他疾病,使子宫炎和卵巢疾病的发病率上升,从而引发高产奶牛繁殖障碍。高产奶牛对高温表现的较为敏感,在高温环境下奶牛易出现热应激,这对高产奶牛的泌乳以及繁殖力都有极其不利的影响。若没有做好母牛围产期的饲养管理工作,如在接种时消毒不到位,会引起母牛出现生殖系统感染,导致产后子宫复旧延长、恶露排不尽、子宫内膜炎等而造成不孕症的发生。另外,繁殖技术不当,人工授精技术低下,直肠检查操作不正确,诊断失误等都会导致高产奶牛出现繁殖障碍。

3、提高高产奶牛繁殖力的措施

在奶牛养殖生产中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高奶牛的繁殖力是获得较高奶牛养殖经济效益的重要工作内容。

为了提高奶牛的利用价值,提高奶牛的繁殖力,缩短产犊间隔是十分必要的措施。缩短奶牛的产犊间隔,即让奶牛在产后体质和生殖系统尽快的恢复,以使其尽早发情。因母牛的妊娠期为280天左右,缩短母牛产犊间隔的重要工作内容是缩短奶牛产后至配种的这段时间。而这段时间又受到产后母牛的发情期和发情期的配种受胎率决定。加强奶牛的营养,根据不同的生理以及生长阶段提供营养充足且配比合理的饲料,尤其是在泌乳早期为了避免出现营养负平衡,可提高日粮的营养浓度。

加强奶牛的饲养管理工作,做好奶牛的接产工作以及产后的护理工作,在分娩前要对奶牛后躯、接产人员的双手和手臂、分娩环境进行严格的消毒。在分娩时要科学助产,分娩后要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药物处理,以促进胎衣排出,使生殖机能得到快速的恢复。要做好母牛的发情鉴定工作,采用正确的人工授精技术,做到适时的配种。在配种后做好早期的妊娠诊断工作。对于产后长期不发情的奶牛可以使用药物催情,如果药物催情无效则要考虑淘汰,以免影响整个群体的繁殖率。

1、高产奶牛繁殖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奶牛的繁殖障碍即奶牛的暂时性或永久性不孕症。随着奶牛产奶量的提高,不孕症的发病率亦在提高。为预防和减少母牛的不孕,缩短产犊间隔,提高繁殖率,必须全面分析不孕症发生的原因。
1.1高产奶牛繁殖障碍发病情况调查
1.1.1卵巢静止发病率呈大幅度上升趋势。据调查,初产青年母牛产后70天内首次观察到发情牛只<35%,经产牛产后80天内首次观察到发情牛只<40%。对产后不发情母牛进行直肠检查,卵巢呈静止状态,尤其是产后体况差及初产体重小的头胎牛表现更为普遍,使母牛产后不能及时配种,大大延长了首次配种前平均空怀天数,使产犊间隔延长。
1.1.2子宫炎发病率较以往有所增加。据调查,产后45天内子宫炎发病率平均达到30%,子宫炎是造成奶牛不孕的主要生殖疾病之一,若不及时治疗,往往造成不孕。
1.1.3异常发情(安静发情、不排卵发情、排卵延迟)增多。若人工授精发情鉴定技术低下,未鉴别出再行误配将会导致情期受胎率大幅下降。卵泡囊肿发病率在泌乳中、后期发病率也呈上升,若不及时治疗,往往造成不孕而淘汰。
1.1.4屡配不孕增多。由于产后生殖机能恢复推迟,异常发情增多,人工授精发情鉴定技术低下,当母牛生殖机能未完全恢复,而多次输精,诱发母牛体内血清抗精子抗体滴度异常升高,造成母牛免疫障碍引起不孕。
1.2繁殖障碍原因分析
奶牛出现繁殖障碍要及时科学的分析其原因,如母牛发情间隔不到17天或超过24天以上者,年龄已过14月未发情或产后60天不发情牛;输精三次情期未孕牛;产后非季节原因而有5个月未孕牛;或者未孕而又长期不发情的牛只等,都要及时地科学地分析原因,采取对症措施:
1.2.1内分泌失调引起。由于大量泌乳,产生大量催乳激素,脑垂体前叶抑制促黄体激素(LH)的分泌,同时降低卵巢对促黄体激素(LH)的正常反应,进而影响卵泡的成熟和排卵,造成不孕。
1.2.2营养失调。母牛的营养状况对其繁殖力的影响十分密切。一般奶牛场都有不同阶段饲料配合,按饲养标准供应日粮,但在实践中往往存在干奶期间的母牛膘情过肥,产后牛或泌乳高峰期的母牛膘情又过瘦,其原因都是营养失衡,因此要在牛的每一个饲养阶段进行体况评分,如按五级评分制,干奶期母牛的膘情要维持在3.5~3.75,泌乳高峰期的母牛要维持在3~3.5之间。尤其高产奶牛产后泌乳早期处于能量负平衡期(产后失重期),若饲养管理不当,营养跟不上,将使失重期延长,母牛体况不能及时恢复,直接影响产后生殖器官的恢复,如子宫复旧延迟,卵巢机能障碍。据对产后母牛失重期调查:失重期超过90天的母牛子宫复旧和配种时间分别比70天内恢复体重的母牛延长25天和56天。
1.2.3热应激影响。当气温上升到26℃时,奶牛个体散热受阻,对泌乳和繁殖力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高温阶段要做好牛舍通风排气或用自来水喷雾降温措施,缓解热应激的影响。
1.2.4围产期感染。做好母牛围产期的保健工作,对预防早产、死胎、母牛产前产后感染而诱发的母牛繁殖障碍和不孕症具有重要作用。实践中,往往发现有因接产手臂消毒不严而引起的产前感染,产后因子宫复归迟缓、恶露腐败、胎衣不下而继发的感染,导致子宫内膜炎而延长产后受孕时间或造成不孕症,甚至引起全身败血症而造成母牛死亡。必须着重强调,对于繁殖障碍母牛,只有正确诊断,必要时结合血液内分泌诊断,才能正确地使用生殖激素或药物治疗,不可盲目乱用生殖激素。
1.2.5对青年母牛培育管理工作未引起高度重视。后备母牛初配时体尺、体重生长指标未达标,青年牛投产体重偏小。初产青年母牛较强的泌乳持久力和额外生长需要,意味着青年母牛营养需求比成乳牛更高的额外养分。体重是影响干物质摄入量的一个主要因素,缺乏足够的生长会限制采食量的提高,会加重初产母牛营养负平衡,失重期延迟,导致长期不发情。
1.2.6高产母牛若管理不善易患营养代谢疾病。当代谢疾病增加时,传染也会增加。代谢病使牛只健康水平和免疫力下降。母牛子宫炎和卵巢疾病发病率上升。
1.2.7营养不平衡或缺乏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奶牛会产生发情周期紊乱或长期不发情,特别是在产后泌乳高峰期间,为了支持产奶而投入高蛋白水平日粮,当高产母牛摄入大量蛋白质时,瘤胃产生的尿素和代谢产生的氨通过血液循环对早期胚胎产生毒性,血液含氮量增高还降低子宫微环境中的酸度,降低孕酮对子宫内膜细胞的促妊娠作用,降低受胎率。
1.2.8繁殖技术不当。由于高产奶牛繁殖障碍增多,若不及时治疗或处理不当会导致不孕而淘汰,对不孕症的治疗,关键在于诊断正确。治疗高产奶牛繁殖障碍,对人工授精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必须熟练掌握直肠检查技术,部分技术人员由于缺乏工作经验,直肠检查技术不过关,诊断失误导致处理不当。另外高产奶牛安静发情及繁殖障碍发病率上升,需要对牛群繁殖动态监控更密切观察,及时发现,及时检查,及时治疗。

2、提高奶牛繁殖率的措施
2.1缩短产犊间隔
奶牛产犊间隔是由产后配妊(分娩至妊娠)天数及妊娠期所组成。由于母牛的妊娠期相对稳定(280天左右),所以决定母牛产犊间隔的长短就是产后配妊期的长短,而产后配妊期的长短又受母牛产后发情期及情期受胎率所决定。因此,产后发情期及情期受胎率则可以看作是决定母牛产犊间隔长短的两个条件,在一个情期内受胎率达到正常水平的奶牛场,母牛产后发情期的长短则成为决定产犊间隔长短的主要条件。根据调查,高产母牛产后不发情或发情时间推迟(主要是卵巢静止)是导致母牛空怀时间延长和繁水平下降的主要原因。缩短产犊间隔不仅可以提高繁殖率,而且可以提高产奶量。在母牛分娩后一定时间内进行药物处理,促进生殖机能恢复,缩短产后发情期,产后适时配种,在配种后早期进行妊娠诊断,及时诱导空怀母牛发情等,是缩短产犊间隔的重要措施。
2.2缩短产后乏情期
奶牛产后不发情一直困扰着广大奶牛繁殖场户,过去十多年,常利用提取或合成的激素制剂,特别是利用氯前列烯醇,对因有存在持久黄体或周期性黄体而导致产后乏情的母牛实施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但近年来,产后乏情母牛的卵巢检查绝大多数呈静止状态,使用GnRH、HCG诱导产后母牛卵泡发育及排卵,疗效比以往有所下降,而且治愈后初次发情症状不明显,受孕率较低。
采用孕酮对142头产后70~90天乏情牛只诱导发情,每天肌注黄体酮300毫克,连续三天,试验结果:诱导发情总有效率为76%,用药后发情天数为12±6.5天,情期受胎率为41%。使用孕酮诱导发情具有成本低、效果好而可靠、无副作用、不影响未孕牛以后的发情和受胎。
对产后90天以上46头卵巢静止不发情母牛,用CIDR埋植器(孕酮缓释剂)直接放置在阴道内,第七天肌注律胎素,同时撤出阴道环,48~72小时配种,发情率达91%,情期受胎率达47%。

母牛的繁殖方法 母牛群的饲养方法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牛肉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所以提高母牛的繁殖也是养殖肉牛的关键,但母牛是怎么饲养繁殖的呢?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母牛的繁殖方法母牛群的饲养方法。

1、母牛群的饲养

对营利性生产而言,有足够的母牛资源满足犊牛的生产需要与牛群管理同等重要。应了解牛群与绵羊群可否混饲,是否有适合耕作的剩余庄稼地用于降低奶牛饲料成本,是否有多余的圈舍和饲料用于饲养断奶后的犊牛,从而增加犊牛的附加值。

多数牛群于春季或雨季开始产犊,因为此时产犊可降低犊牛饲养费用。低成本、高质量的牧草可使母牛发挥最大的潜力来哺乳幼畜。也可选择在秋季肥沃的草原上产犊,从而通过犊牛较大的断奶重抵消掉冬季饲养母牛哺乳幼畜的额外费用。秋季产犊常可使每头母牛的毛利润达到最高,而春季产犊时单位面积牧场的毛利润高。许多牧场将秋季产犊牛群转变为春季产犊,以降低生产成本。

2、后备小母牛的饲养管理

犊牛群淘汰的原则包括淘汰那些持续不孕、产犊延迟或处于与老龄有关的濒于衰弱的母牛。一般替换率为16%,牛群平均寿命为7年,可以考虑从奶牛群中购买犊牛作为后备小母牛。养殖户应多购买15%~20%的犊牛或小母牛以供选择。证明不适合作后备牛的小母牛可作为肉牛屠宰。在多数情况下,为达到最佳的身体状况,小母牛第一次产犊应选择在2岁左右,但在春季产犊的母牛群中,秋季出生的小母牛通常在两岁半时第一次产犊。在这两种情况下,良好的管理对达到配种和产后体重均是必要的。小母牛最好在产犊期开始时产犊,这样可以弥补第二次产犊时不可避免的延时。难产对小母牛非常不利,应该用易产品种牛。产犊困难也是第二次繁殖推迟的原因。

3、哺乳母牛群的饲养管理

3.1产犊期的管理

哺乳母牛群饲养管理的目标是在12星期或在更短的时间内有较高比例的母牛能产下活犊。产犊期持续时间短的优点有以下三点。首先,奶牛群的饲料配给能很好地与奶牛个体的营养需要相匹配,可节约饲料成本;其次,可密切监视产犊情况,必要时提供助产,减少犊牛死亡率;最后,犊牛表现一致,很少有难以利用的迟产犊牛。

一般牛群产犊期较长是妊娠率低的明显特征。迟产的母牛在交配季节结束之前可以用来和公牛交配的时间太短,可能难以妊娠,最终无法与其他母牛一起妊娠。对于产犊期过长的母牛群,唯一的方法就是淘汰晚产牛,或将这些牛与春季、秋季产犊牛群交换,从而使其跟上牛群的产犊期。后一种方案的缺点是奶牛从一个牛群转移到另一个牛群,但可能未解决妊娠率低的潜在原因。

3.2妊娠失败的原因

母牛妊娠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过于消瘦。以英国为例,很多牛场配种时的体况评分为0分(消瘦)到5分(过度肥胖),则冬天时适宜的体况评分为2.5分,但如果奶牛采食高质量的饲料且目前的营养摄入较高,也可低到2分。配种时达到必需体况的主要目标为秋季3分,春季转为放牧时为2分。体况评分的时间为妊娠中期,但在产犊前仍有时间调节饲养管理。体况评分的方法为:0分,脊柱非常突出,脊柱横突明显,其外侧检测不到脂肪;1分,脊柱仍突出,但横突不明显;2分,仍可感觉到横突,但被覆一薄层脂肪;3分,拇指用力压迫才能感觉到个别的横突;4分,即使用力压迫也很难感觉到横突;5分,因尾根周围覆盖一厚层软脂肪及浮肿的脂肪沉积物,横突完全不明显。

在奶牛左侧髋骨和最后一根肋骨的中间用拇指和食指捏起腰部,拇指抠进脊柱横突边缘,判断脂肪厚度。在熟练掌握技术前最好进行实测,之后熟练的生产工人可通过近距离观察给出体况评分。但对具有良好体形的杂交牛可能会不准确,牛肌肉厚,可能突出于脊柱横突,使检测或目测结果出现误差。如果存在这种情况,也应通过于平面实测肋骨进行体况评分。如果秋季时得分高于3分,产秋犊的母牛有难产的危险。如果春季产犊而秋季评分低于3分,则允许的冬季体重下降会减少,饲养成本要升高。秋季目标体况评分为3分的春季产犊母牛,在冬季时允许下降1分。另一方面,秋季产犊在冬季必须为额外的哺乳而进行补饲,且在冬季中期配种时得分必须达到2.5分。因此,体况评分为3分的母牛,在秋季直到安全产犊前体重仅下降0.25kg/d是允许的,而且此时应给母牛丰富的饲料。随后,体重下降速度会增加到0.5kg/d。秋季出生的小母牛仍然在生长、泌乳,不能让其体重在冬天下降。

母牛的繁殖方法

1、性成熟

犊牛生长发育到一定的时候,生殖器官已发育成熟,具有繁殖能力,就叫做性成熟。牛的性成熟年龄,因品种、饲养管理、气候条件、营养状况和生长发育情况等而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母牛8—12月龄达到性成熟。一般母牛的初配年龄为18—24月龄,其体重达到成年体重的65%—70%为宜,过早会影响本身发育。但也不应过迟,否则会减少母牛一生的产犊头数,有损于生产。

2、发情周期(又叫性周期)

母牛从性成熟到年老性机能衰退之前,在没有妊娠的情况下都在进行着周期性的发情。从这一次发情开始到下一次发情开始的间隔时间,叫做发情周期。母牛的发情周期平均为21天,范围为18—24天,一般青年母牛比经产母牛要短。

母牛发情时,身体内部、外部发生一系列的生理变化,根据这些变化,发情可分为四个时期:一是发情前期,此时母牛生殖腺体活动加强,分泌物增加,但还看不到阴道中有黏液排出,还没有性欲表现。二是发情期,在这个时期,母牛表现出强烈的性兴奋,生殖道明显充血,阴唇肿胀,子宫颈口开张,腺体活动增强,从阴道中排出黏液。如果卵子受精,即母牛妊娠后,发情周期就停止了,直到分娩后重新出现发情周期。若卵子没有受精就转入发情后期。三是发情后期,排卵后卵巢内黄体形成,发情表现消失而恢复原状。四是休情期,又叫间情期。从上次发情过后到下一次发情开始之前的一段时间,性器官没有变化,没有性的活动,生理上处于相对的静止状态。

3、发情持续期

从母牛外部有发情表现开始到外部发情表现结束的一段时间称为发情持续期。母牛发情持续时间因年龄、营养状况和季节变化等不同而有长短,一般为18小时,范围6—36小时。母牛的排卵时间是在发情结束后12—15小时。这些基础知识均是选择授精时间的关键。应及时通知配种人员,确保配种成功。

4、母牛发情鉴定

发情鉴定是采用综合技术,判断母牛的发情阶段,确定最佳的配种时间,以便及时进行人工授精,达到最大限度地提高配种受胎率的目的。

发情鉴定方法很多,如外部观察法、试情法、阴道检查法、直肠检查法和仿生法等等。我认为,在没有先进设备的情况下,最主要的是外部观察法,下面我重点介绍这种方法:

母牛发情时表现兴奋不安,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反应敏感,东张西望,食欲减退或不吃东西,有时鸣叫,追寻公牛,爬跨其他的牛,并接受其他牛爬跨。当其他的牛爬跨时,母牛两后肢开张,举尾拱背,频频排尿。外阴部肿胀,从阴道流出黏液;发情高潮时黏液量多,稀薄透明,随着发情时间的延长,黏液量逐渐减少,变稠而浑浊。此时母牛卧下,黏液沾在尾巴上,使尾巴上沾有许多泥沙。发情末期有时黏液中带有少量血丝,这在青年牛多见。有少数母牛于发情之后,卧地时从阴门流出少量暗红色的液体,称为“牛月经”。有少数牛发情时没有明显的外部变化,即发情症状不明显,称为“暗发情”或“安静发情”。识别暗发情有以下几种办法:要仔细观察母牛群,因为发情母牛总要出现阴门肿胀,只是每头牛肿胀程度不同,或多或少都要流出黏液;可根据繁殖记录,预测母牛发情;也可用“牛月经”追查暗发情的母牛;在母牛群中放入去势公牛寻找暗发情的母牛等,以防止发生漏配。另外,少数母牛妊娠之后仍有发情的表现,称为“假发情”。牛群中有3%—5%的母牛表现假发情。要注意鉴别,不要发生错配造成流产。鉴别方法:一般假发情的牛,发情症状表现不强烈,持续时间短,阴门肿胀不明显,黏液量不多或没有黏液。母牛外阴部肿胀,有黏液,爬跨其他的牛,并接受其他牛爬跨,这是母牛发情的明显标志;母牛外阴肿胀消失,又出现皱纹,由接受爬跨又回到拒绝爬跨,这是发情外部表现结束的标志。两者差别十分明显。技术员应当每天早晚两次深入到母牛群中观察,并和饲养员密切配合,作好发情鉴定工作。

5、输精时间

母牛的排卵时间是在外部表现结束之后的12—15小时。卵子排出以后在输卵管内保持受精能力的时间为8—12小时,所以,输精时间安排在排卵前6—8小时,受胎率最高。但排卵时间不易准确掌握,而根据发情时间来掌握输精时间比较容易,以发情后期输精较好。

母牛的饲养方法

品种改良和建立杂交谱系杂交谱系的建立是为了避免近亲交配,造成优良性状缺失,品种退化。目前,我场16头能繁母牛均是县第一家畜改良站提供的冻精,正在建立杂交谱系。对16头能繁母牛进行编号,并记录其上三代及其后代的父本、母本。我场的16头能繁母牛,其中12头能繁夏洛来母牛均使用西门塔尔冻精,4头能繁西门塔尔母牛均使用夏洛来冻精,这样大大避免近亲交配,促进优良品种繁育。

犊牛的饲养技术犊牛初生时,瘤胃容积很小,结构很不完善,微生物区系还未建立,此时瘤胃还没有消化作用,消化功能与单胃动物相似。2—3周龄犊牛开始采食草料,这个时候开始补充细草精饲料,到3月龄时,瘤胃的容积显着增加,比初生时增加10倍,已建立了较完善的微生物区系。这时应充分供给优质植物性饲料,促使犊牛消化器官得到良好发育。4个月龄时,消化接近成年,犊牛吃奶过多会使肠胃等发育推迟,应提前补充草料,并控制犊牛吃奶量和吃奶次数,迫使犊牛吃草料,促进瘤胃等发育,可提早断奶。据资料介绍:每克瘤胃内容物含有150亿—250亿个细菌和60万—180万个原虫,这些细菌和原虫对牛来说是非常的益的。在厌氧、弱酸的条件下,瘤胃是一个庞大的发酵罐,所以在饲养时,喂青贮饲料要加苏打粉,可中和饲料酸度,创造弱酸环境,有利于消化,否则会造成酸中毒。

母牛繁殖后,下一次最佳配种时段的选择掌握适时配种,是防止漏配、提高受胎率的重要技术措施。同时也是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重要措施。

为提高经济效益,缩短产后第一次发情的间隔时间,可采取加强饲养和早期断奶等措施,使母牛早发情、早配种。据我观察:夏洛来和西门塔尔多在产后40—60天,发情配种为最好。因为低于40天,母牛产后未能完全恢复,抵抗力差,易出现疾病,超过60天,因犊牛食量大,母牛消耗多,易出现受胎率低。

养牛场建设

1、地形:开阔整齐,理想正方形、长方形,避免狭长和多边角

2、地势:要求圈舍地面高于四周,通风采光良好,排水良好,圈舍保证冬暖夏凉,防雨防雪。

3、水源:要有充足的合乎卫生要求的水源,取用方便,保证生产、生活及人畜饮水。水质良好,不含毒物,确保肉牛和工作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4、土质:土质沙壤土最理想,沙土较适宜,黏土最不适。沙壤土土质松软,抗压性和透水性强,吸湿性、导热性小,毛细管作用弱。雨水、尿液不易积聚,雨后没有硬结、有利于牛舍及运动场的清洁与卫生干燥,有利于肉牛防止蹄病及其他疾病的发生。

5、社会联系:应便于防疫,距村庄居民点500米下风处,距主要交通要道(公路、铁路)500米,距化工厂、畜产品加工厂等1500米以外,交通供电方便,周围饲料资源尤其是粗饲料资源丰富,且尽量避免周围有同等规模的肉牛养殖场,符合兽医卫生和环境卫生的要求,周围无传染源。无人畜地方病。

消毒

1、严格隔离饲养,杜绝带病源的人员或被污染的饲料、车辆等进入生产区。从外面进入牛场内的人员需紫外线消毒5分钟。

2、外来人员车辆禁止进入牛场,确需进入者严格消毒并登记后才能进入。

3、定期清理消毒垫、消毒池,使用的消毒药要交替使用。

母牛的养殖效益

①精饲料全年平均每天2.5公斤,价格2.4元/公斤,365X2.5X2.4=2190元;

②粗饲料是玉米秸秆,主要收割,运输和储藏等费用,每头母牛全年需500元;

③保健(主要是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药品)每头50元;

④疫病风险每头牛100元,⑤水50元(以自来水价格计算);

⑥电60元(含粉草和铡草用电);

⑦配种费用每头100元;

⑧消毒每头年5元;

⑨人工工资400元(以规模养殖场工资计算);

⑩冬天塑料棚50元。犊牛从出生至断奶180天补充康地700A犊牛饲料费用160元,合计3665元。

叶子分割线

繁母牛群体以85%产犊率和95%成活率计算,在宁夏境内改良品种犊牛3个月断奶后售价为5000元/头以上,每头牛年排除粪便出卖400元,经营收入为:5400元(收入)-3665元(支出)=1735元

即:饲养一头成母牛年收入1735元/头×0.85×0.95=1401元。也就是说在完全舍饲的情况下,每饲养一头成年母牛年收入1401元。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6957.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