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油

名称鹅油

分类 动物部禽类
异名 雁油、家雁油(《浙江民间兽医草药集》)、
来源本品为鸭科动物家鹅(Anser daxnestica Geese)的脂肪熬炼成的油汁。

形态特征 

性能
味甘,性平。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浙江民间兽医草药集》:治猪牛水火烫伤,皮肤冻裂。

《湖南科技报》:鹅油可作鹅鸭饲料添加剂。

用量饲料添加剂可按日粮添加1.5%~2%左右。

附方
1、治猪牛皮肤水火烫伤方:取新鲜鹅油1块,放铁锅中炼出油,涂敷患处(编者经验)。
2、治猪牛皮肤冻裂方:取鹅油适量,熬炼后放冷,涂敷患处,效果较好(《浙江民间兽医草药集》)。

疗效
鹅油及鸭油可作饲料添加剂。韦公远报道:每只鹅或鸭可产生油脂300克左右,此种油脂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很高,接近植物油。可用于肉鸭、肉鹅育肥,有促进增重的作用,常用量为日粮中添加1.5%~2%有著效(《湖南科技报》2000年2月1日)。

病例 

文献记载
清《相牛医药方》中有治牛对脐癞疮方:川椒、硫黄、雄黄、乳香、轻粉、防风、荆芥、黄连、黄柏、藜芦、斑螫、木鳖、瓜蒌仁、黄芩。各等份为末,用鹅油和之。先用米泔水洗净,次用甘草水2勺,再用穿山甲刮破疮,次用鹅油调和,煎药搽之则生毛,若用桐油调和,则不生毛矣!的记载。仅供参考。

备注鹅血可治胃癌,食管癌,肠癌,淋巴癌,肺癌,鼻咽癌等(《抗癌食药本草》)。

相关阅读

小口油鲽


中文名称小口油鲽


拉丁名称Microstomus achne (Jordan et Starks)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鲽形目

拉丁目名Pleuronect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鲽亚目

拉丁亚目名Pleuronectoidei

中文科名鲽科

拉丁科名Pleuronectidae

中文属名油鲽属

拉丁属名Microstomu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我国分布于东海、黄海、渤海。

形态特征
体呈卵圆形,侧扁,被小圆鳞,两眼位于头部右侧,口小,左右侧不对称,唇厚,颌齿粗短,有眼侧两颌齿不超过3枚,无眼侧两颌齿各1行,6-16枚,背鳍79-106,臀鳍61-88。侧线鳞135-142;体长为体高的2.3-3.0倍,为头长4.6-6.1倍;口小,头长为眼侧上颌骨长3.7-4.0倍,为无眼侧上颌骨长3.5-3.7倍,有眼侧两颌无齿,无眼侧两颌齿各1行,7-13枚。

生活习性
底栖无脊椎动物,也有少量的鱼类和藻类。海(水)生。

油[餐鱼]


中文名称 油[餐鱼]
拉丁名称 Hemiculter bleekeri Warpachowsky
地方名称 油[餐鱼]条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鲤形目
拉丁目名 Cypriniformes
中文科名 鲤科
拉丁科名 Cyprinidae
中文属名 [餐鱼]属
拉丁属名 Hemiculter Bleeker,1859
分布类别 淡水
形态特征 背鳍条3,7;臀鳍条3,11~15;侧线鳞42~48;下咽齿3行,245一542或244~542,145一441;鳃耙外侧19~28;脊椎骨39。体长为体高的3.8~4.5倍,为头长的4.3~5.3倍,为尾柄长的5.4~6.1倍。头长为吻长的3.4~4.6倍,为眼径的3.1~3.5倍,为眼间距的3.0~3.6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1.6~2.0倍。体长而侧扁。背部和腹部轮廓略呈弧形。头尖;眼径稍大于吻长。口端位,斜裂。侧线完全,在胸鳍上方向下弯曲,沿腹侧行至臀鳍基部处复又向上弯折,然后沿着尾柄中线直达尾鳍基部。鳔2室,后室长,末端尖。腹腔膜黑色。背鳍具有光滑的硬刺,其起点距尾鳍基部比距吻端为远。体背青灰色,体侧和腹部银白色。

生活习性 为上层鱼类,喜集群。常在浅水岸边索食。杂食性鱼类,食物中主要有鳞翅目,鞘翅目等水生昆虫幼虫,其次为高等植物的碎片、枝角类、桡足类和浮游植物等

亚洲油鲽


中文名称 亚洲油鲽
拉丁名称 Microstomus achne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鲽形目
拉丁目名 Pleuronectiformes
中文科名 鲽科
拉丁科名 Pleuronectidae
中文属名 油鲽属
拉丁属名 Microstomus
分布类别 海水
形态特征 背鳍82;臀鳍69;胸鳍10;腹鳍6;尾鳍20。侧线鳞107。
体呈长卵圆形,尾柄高而短,其高大于其长的2倍;体长为体高2.3倍,为头长6.1倍。头短小。吻短于眼径。头长为吻长3.6倍。眼较大,头长为眼径3.1倍。两眼均位于头部右侧,上眼背缘紧邻头的背缘。眼间隔略宽。口小,前位,左右侧不对称。无眼侧口裂稍长。下颌不突出,上颌末端达于下眼前缘的稍后下方。牙粗大,顶端略呈截形,有限侧两颌无牙,无眼侧两颌牙各一行,舌很短。唇厚。有眼侧前鼻孔有一短鼻管,后鼻孔亦有一极短的鼻管;无眼侧鼻孔位较高。鳃耙细而短,6+8。肛门位于腹缘正中线上。

身体两侧均被小圆鳞。吻与眼间隔无鳞。左右侧线皆同样发达,侧线前部弯曲,有一短的颞上枝。

背鳍条与臀鳍条均甚肥大且均不分枝。背鳍始于无眼侧后鼻孔的后方与上眼瞳孔相对。臀鳍始于胸鳍基底下方。有眼侧胸鳍较长。腹鳍短,略对称。尾鳍后缘圆形。

有眼侧体为褐色,侧线上有3个圆斑。无眼侧体为白色。

油四须鲃


中文名称油四须鲃


拉丁名称Barbodes exigua Wu et Lin

异名油鱼,Poropuntius exiguus (Wu Lin, 1977)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鲤形目

拉丁目名Cyprin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鲤亚目

拉丁亚目名Cyprinoidei

中文科名鲤科

拉丁科名Cyprinidae

中文属名四须鲃属

拉丁属名Barbodes Bleeker,1859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云南洱海北部及其沿岸的喜州小水域中。

形态特征
背鳍条4,8;胸鳍条1,14;腹鳍条1,7-8;臀鳍条3,5。鳃耙10-12。下咽齿3行,2.3.5-5.3.2。侧线鳞33[(6-7)/(3-4-V)38,背鳍前鳞12-14;围尾柄鳞16。

标准长为体高的3.19-3.64(xs=3.410.13)倍,为头长的3.56-3.88(3.680.13)倍,为尾柄长的4.8-6.6(5.550.53)倍,为尾柄高的8.0-9.9(8.720.51)倍。头长为吻长的3.0-4.0(3.390.28)倍,为眼径的3.3-4.2(3.740.23)倍,为眼间距的3.2-4.0(3.420.2)倍。

小型鱼类,体厚稍侧扁,近纺锤形,背部及腹部轮廓都呈弧形,头后凸出。吻前端尖,其背部在鼻孔前下陷,吻长比眼后头长为短,吻皮止于上唇的基部,吻侧在前眶骨前缘有斜沟走向口角。须2对,细长,吻须和颌须几等长,前者后伸到达眼瞳孔的后缘,后者后伸可达眼后缘或前鳃盖后缘。口亚下位,呈马蹄形,上颌比下颌长,上颌后伸约达鼻孔的垂直线或较后。两口角间距小于眼径或相等。上唇完整,下唇中央有时出现一浅凹,上下唇于口角处相连,唇后沟往前直伸颐部而中断,其间距小于眼径。眼中大,前例上位,眼间宽而凸出。鼻孔位于眼的前上方。鳃膜在前鳃盖骨后缘下方与鳃峡相连,其间距约为眼径的一半。鳃耙短而稀,下咽齿侧扁,顶端钩状。

背鳍外缘内凹,末根不分枝鳍条粗硬,末端柔软,后缘具锯齿,其长比头为短;背鳍起点距尾鳍基约等于至眼或鼻孔的距离。腹鳍比胸鳍短,其起点在背鳍起点的垂直线之前,其间距为1-2个侧线鳞,后伸不达臀鳍起点,其间距约为2-3个鳞片。胸鳍尖,比头短,后伸不达腹鳍起点,相距约2-3个鳞片。臀鳍外缘微凹,起点稍近腹鳍起点,或位于从腹鳍基至尾鳍基的中点,后伸不达尾鳍基。尾鳍叉形,上下叶几等长,其外侧最长的鳍条为中央最短的鳍条的2倍强。肛门紧接臀鳍起点之前。

鳞中等大小,胸部鳞更小。腹鳍基具一长形腋鳞,背、臀鳍基部有低的鳞鞘。侧线完全,略向下弯,入后平直入尾柄的中轴。腹膜黑色。鳔2室,前室近椭圆形,后室长筒状,约为前室长的1.6-2倍。肠管细,其长约为标准长的2倍。

生活习性
淡水生。

脐橙油包下陷原因及防治办法


现在的世界正处在一个看脸的时代,不仅人要长得养眼,穿衣打扮要跟得上潮流,房屋设计要有格调,就连吃的,用的都要由颜值。的确,美得事物能够给人带来美得享受。水果也要美美哒才能让人由购买的欲望。

脐橙油包下陷原因及防治办法

一、脐橙油包下陷的原因

果实油胞下陷又称为油斑病,它实际上是油胞周围的细胞下陷,是一种常见生理性病害,影响果实的外观品质和贮藏性。最开始是油胞周围斑点内陷,随着时间推移,病害区域的果皮下沉和颜色变深,从而使油胞突出而表现出明显症状。油胞凹陷主要是损害了表层细胞,而油胞下面深层细胞一般结构还保持完整。这种症状还与产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有关,例如果实成熟期的温度低、湿度大、土壤养分失衡等。

二、防治办法

脐橙油包下陷和缺硼钙都有关系,一般早期预防为主,而且幼果阶段是补硼的关键时期,喷施微补果力+硼力,有利于提高果皮卖相,果实膨大开始要注重补钙,持续到采收,叶面喷施微补盖力,有效补钙,果皮细胞紧密度增加,能提高果实硬度和品质,减少油包下陷问题。

脐橙的生长特性

1、春季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2.8℃以上时,脐橙开始萌发;日平均气温在23~29℃时,其生长发育最适宜。

2、脐橙要求年降雨量1000mm以上。

3、脐橙属耐阴性较强的果树,但日照与脐橙优质高产关系密切。日照不足,脐橙生长结果和果实着色都较差,一般年日照时数1200~2200小时的地区均能正常生长。

4、脐橙适宜生长在PH为5.5~6.5的土壤环境中。

脐橙主要病害防治

1、裂果病

首先,要选择抗裂性较强的品种(系),一般以果型椭圆、脐小或闭脐的品种(系)抗裂性较好,如纽荷尔等;其次,要加强科学管理,增强树势,尤其在梅雨后到秋雨来临前的干旱期要特别搞好水分管理,做到及时灌水或浇(喷)水,经常保持土壤湿润,促进果实正常生长发育。再次,在果实迅速膨大期连喷2-3次叶面钾肥。叶面钾肥可选用0.2%的磷酸二氢钾或0.3%的硫酸钾复合肥,并在7月上中旬用浓度为200毫克/升的九二O加甲基托布津800倍液和适量香糊的混合液,能使裂缝愈合,防止裂果再发生。

2、日灼病

加强科学管理,果园覆盖秸秆等保墒是预防日灼病的基础;果园栽种牧草或间种绿肥,可减轻日灼病;在高温季节,不要喷施机油乳剂及石硫合剂之类的农药,以免加重日灼病的发生。在日灼病发生初期,用白纸粘贴在日灼果果面,并要拉扯枝叶遮挡果实,以减少日光直射照射。在夏、秋高温季节定期灌水或喷水,可预防和减轻日灼病的发生。

3、脐黄病

首先从培育健旺的树势着手,适当增施氮肥,提高树体营养水平;其次在开花前把强旺秋梢拉成下垂或水平状态,使绝大多数花开放时朝下,减少向阳果,防止脐黄的产生;再次在6月上中旬至7月中下旬结合保果,喷施30-40毫克/升的九二O液,连喷两次,7月下旬至8月下旬用600倍抑黄酯溶液涂喷果实脐部,以抑制脐黄病发生和蔓延。

脐橙肥水管理

1、施足基肥:每株施杂草25~40公斤、过磷酸钙1.5公斤、石灰1.5公斤、鸡粪或麸饼1.5公斤,由粗到精分3~4层埋下,一层土一层肥,肥面洒石灰,填至穴的八分满,将沤制后的鸡粪或麸饼(加少许过磷酸钙沤制3个月),施在植穴的最上层,然后起墩高出地面30厘米、宽70~80厘米种植,以防下陷积水。

2、幼龄树施肥:1~2年生脐橙每年施肥6~8次,重点施好春、夏、秋3次梢的促梢肥和壮梢肥。促梢肥在放梢前10天施用,以氮肥为主,1年生树每株用尿素25~50克,2年生树每株用尿素约0.1公斤,加粪水或腐熟豆麸水淋施。壮梢肥在新梢伸长期施用,以磷钾肥为主,1年生树每株施复合肥75克,2年生树每株施0.1公斤。

3、成年树施肥:脐橙植后第三年开始挂果,全年分催芽肥、壮果肥、促攻秋梢肥和采果肥进行施肥。催芽肥在1月下旬施用、每株施尿素0.1公斤、复合肥0.2~0.3公斤、硼砂50克和硫酸镁50克;壮果肥在脐橙第二次生理落果后的5月下旬施用,每株施复合肥0.4~0.75公斤加硫酸钾75克;促攻秋梢肥在7月下旬施用,每株淋施尿素0.25公斤和复合肥1公斤;采果肥在采果前3天施用,每株淋施尿素、复合肥各0.25公斤。

健康外观优质的脐橙,像憨厚的维尼熊,而油包下陷的脐橙就像是瘪了的维尼熊气球,脸皮都耷拉下来。所以各位果农一定要仔细留意脐橙,做好脐橙病害的防治。这样才能结出高颜值的脐橙。

钢鹅(铁甲鹅、建昌鹅)


钢鹅(Ganggoose)又名铁甲鹅、建昌鹅。

一、一般情况

(一)原产地、中心产区及分布

钢鹅原产地为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中心产区为安宁河流域的西昌、德昌、冕宁、会理、宁南、越西及攀枝花市的米易等县,在高寒的昭觉也有饲养。

(二)产区自然生态条件

西昌市位于北纬27o32~28o10、东经101o47~102o23,地处青藏高原东南边缘横断山脉区的安宁河谷,海拔1150~4182m,年平均气温17.1℃,最高气温36℃,最低气温-3.6℃;无霜期273天,年降水量1024.6mm,年平均日照时数2000~2500h,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农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甘薯、马铃薯等。产区水源丰富,土壤肥沃,草地面积广阔,为钢鹅的饲养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二、品种来源与变化

(一)品种形成

西昌古名建昌,据县志记述唐朝懿宗时(859--872)建建昌府,故西昌钢鹅又名建昌鹅。安宁河流域多为丘陵,水草丰盛、雨量充沛、年温差较小,是养鹅的理想环境。有大量的农副产品和青绿饲料供给是形成本品种的物质基础。历史上,该地区交通闭塞,长期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无外地鹅种流人;同时,产地回族人多,户户有养鹅的习惯,除肉用外,还取其腹脂作为食用油的来源。长期以来群众注意选择体型大的鹅作种用,这对钢鹅的形成有重要的作用。

(二)群体数量及变化情况

钢鹅存栏量1986年为2.9万只,1995年为3.3万只,2005年为4.9万只。

三、品种特征和性能

(一)体型外貌特征

1.外貌特征钢鹅体型较大,头颈高昂,颈长而弓,胸背宽广,背平直。成年鹅从头顶部起,沿颈的背部直到基部,有一条由宽逐渐变窄的深褐色鬃状羽带,颈两侧及腹部、小腿羽毛呈白色略带浅棕色。背羽、翼羽、尾羽为棕色或白色镶边的灰黑色,似铠甲,故又名铁甲鹅。腿外侧羽毛为灰黑色,有浅灰色镶边。喙呈灰黑色,虹彩呈灰色,皮肤呈黄色或淡黄色,胫、蹼呈橘红色,爪呈黑色。

公鹅前额肉瘤比较发达,呈黑色,质地较坚硬。母鹅肉瘤扁平,腹部圆大,腹褶不明显。雏鹅绒毛呈黄色,10~20日龄胎毛逐渐转为灰色,俗称翻白毛或换胎毛。

2.体重和体尺钢鹅成年鹅体重和体尺见表1。

(二)生产性能

1.肉用性能钢鹅生长期不同阶段体重见表2,屠宰性能见表3。

2.蛋品质2005年12月西昌市畜牧局在西昌市安宁镇随机抽测360日龄鹅所产蛋50个,平均蛋重177.9g,蛋形指数1.53,蛋壳白色。

3.繁殖性能据对西昌市西郊乡、裕隆乡等养鹅户的调查,钢鹅180~200日龄开产,年产蛋数38个,平均蛋重178g。种蛋受精率83.7%,受精蛋孵化率85%~98%。90%的母鹅有就巢性。

四、品种保护和研究利用

(一)保种方式

尚未建立钢鹅保护区和保种场,处于农户自繁自养状态。

(二)选育利用

长期以来自繁自养,尚未进行钢鹅的系统选育和开发利用。

五、品种评价

钢鹅属中型鹅种,耐粗饲、易肥、肉嫩味鲜、适应性强;由于当地农户习惯利用钢鹅强制填饲生产鹅肥肝,具有较高的产肉性能和肥肝性能。在加强钢鹅保种选育的同时,可以产蛋量高的鹅品种为母本,以钢鹅为父本,进行品种间杂交利用。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7243.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