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番鸭种蛋孵化率低的原因

番鸭是优良的瘦肉型肉鸭,具有体型大生长快,耐粗饲、易肥、肉质鲜美,产肝性很好等优点,深受饲养者和消费者的青睐,但在当前我县农村低水平的饲养条件下,生长偏慢,体型偏小,产蛋偏少,种蛋成本高,鸭苗价格好,因而孵化工作成了提高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生产环节。
孵化率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雏鸭的数量,还直接影响雏鸭的质量和生产者的经济效益。
我县番鸭的孵化率偏低,特别是小型孵化场或设备落后的孵化场。以青龙镇五星村大洞沟孵化场为例,该场有两台中型立体式孵化机的孵化率较低,最低为56%,最高为69%。仅2013年3月份入孵的三批种蛋17200枚,按正常孵化率80%计算,少出苗2620只,按5元/只计算,损失1.31万元,为了提高孵化率,使该场免受不必要的损失,非常有必要对中型孵化机的孵化率低这个问题进行探讨。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48㎡孵化室1间,24㎡出雏室1间。
(2)浙江省萧山市钱氏家禽有限公司生产的立体正方形箱氏孵化机(型号ASFG8600,孵化出雏为一体)两台。
(3)安徽省蚌埠市信息产业部41研究所生产的依爱牌孵化机(FY16800)两台,配套出雏机一台。
(4)种蛋:从养殖户中收集起来的种蛋。在蛋库保存时间为2~7d,蛋库装有空调,温度15℃,相对湿度75%。
1.2方法
(1)种蛋未经严格挑选,脏蛋未经其他任何处理,上蛋后,每立方米加28ml福尔马林和14g高锰酸钾,密闭熏蒸20~30min。
(2)孵化期35d,分第一(1~10d)、第二(11~22d)、第三(23~出雏)阶段。
(3)孵化期主要措施
①温度:第一阶段37~37.8℃,第二阶段37.5~37.2℃,第三阶段37~36.8℃。
②湿度第1~15d55%~60%,第16~22d70%~75%,第23d以后80%~85%。孵化室65%,出雏室70%,加水盘或洒水调节湿度。
③翻蛋:第1~22d:1次/2h,23~30d:1次/3h,30d后不翻蛋。
④凉蛋第15~22d,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15min,第23~33d,每天早中晚各凉蛋1次(3次/d),每次30min。
⑤通风:第1~10d,开小风门;第11~22d开中风门,第23d以后开大风门。
⑥照蛋:头照7~8d,二照31d(落盘时)。剃除无精蛋、死精蛋、破蛋或胚死蛋等。
2结果与分析
从孵化记录统计分析表可以看出,中型孵化机的孵化率最低56%。最高69%。平均为64%,大型孵化机孵化率最低为79.69%,最高为81.61%,平均为80.84%,正常孵化率为83%~85%,现将小型孵化机孵化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如下。
2.1温度
正确掌握孵化温度是提高孵化率的首要条件,温度过高或过低是孵化率低的主要原因。第一、二批在早期温度偏低,而第五批后期出现超温现象。
第1、2、5批整批入孵而没有采取有效凉蛋措施,且超温、出雏时便出现不少雏鸭脐带愈合不良、出血、壳内有血污,在破壳时死亡多。
2.2湿度
①与水分蒸发与物质代谢有关;②初末期加大湿度,有导热作用;③与破壳有关,末期加大湿度。
但因该场头两批湿度为48%~59%,()而无法提高湿度,造成破壳困难,死胎多。
2.3通风
通风系统不灵、在中后期造成胎位不正,破壳困难,甚至被闷死等现象。
2.4凉蛋
好处:①有利于通风换气;②剌缴胚胎发育;③散发多余热量。
后期不凉蛋,种蛋长期处于高温状态。
2.5种蛋
种蛋品质差,是孵化率低原因之一:①未经严格挑选;②脏蛋未经任何处理;③种蛋贮存时,放置错误。小端朝下,大端向上,这样使蛋黄上浮,胚珠贴着气室;孵化率下降。
2.6种鸭
①当地引进番鸭时,仅有种鸭20只,现存栏种鸭高达2500多只,至今从未引进外血,采取自繁自留措施,因此近亲交配严重。现有种鸭已表现出品种退化现象。近亲交配,使胚胎在发育中期容易死亡,或破壳困难,出壳后体质较弱,生活率差。②另外种鸭育成期普遍喂单一饲料,造成发育不全、也有一定影响。
大型孵化机的孵化率(84.%)比中型高16.84%,主要原因:大型孵化机是新一代产品,设计科学、结构合理,整个孵化过程采取微电脑控制、自动化程度高,具有先进的生产性能。温度控制可以精确到0.01℃,且机内各点温度均匀,温差小于0.05℃,有自动冷却装置;湿度可以控制到1%。通风良好,控制系统灵敏,自动翻蛋、自动记录次数和孵化天数,自动加水。孵化过程严格按照输入程序进行,并有电脑检测装置,各种报警装置,且自动调节能力强,孵化率高,但与正常孵化率83%~85%,还是低了2%~4%,除孵化机外,还有:①种蛋未经严格挑选;②脏蛋未经任何处理;③血缘不清和近亲繁殖有关。
3小结与讨论
3.1影响本场孵化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也是综合性的
但主要原因有:①值班人员技术水平极低,责任心不强;②小型孵化机的功能不全,无自动凉蛋装置;③没有采取有效凉蛋措施,落盘偏迟,超温;④湿度偏低,通风不良;⑤种蛋没有严格挑选、脏蛋未经任何处理;⑥贮蛋放置错误;⑦近亲交配。
3.2解决措施
①提高工人技术素质,增强责任心,常巡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做好孵化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记录;②定期检修孵化机;③凉蛋;④出壳尾期加强助产;⑤挑选合格种蛋,脏蛋要及时进行清洗消毒处理;⑥正确存放种蛋,小端向上、大端向下;⑦从外引进种鸭;⑧合理安排,一次上满种蛋,采用变温孵化,孵化率可提高2%;⑨23~30d,可以转用摊床孵化,采用手工翻蛋,经过手与蛋摩按,可以加快蛋壳上腊质油膜的脱落,增加种蛋后期气孔的通透性,同时还增加蛋壳的脆度,保证顺利出壳。
2013年大洞沟孵化场孵化记录统计分析表单位:枚、只、%
作者简介:
李小勇,男,1980年9月生,土家族;大专文化;畜牧师;现任德江县青龙办事处畜牧站站长。2001年7月贵州省畜牧兽医学校畜牧专业毕业;长期从事养禽工作。

相关阅读

提高鹅种蛋的孵化率


提高种蛋的孵化率除上述几种方法外,还要加强种蛋的管理,如妨止种蛋污染、合理保存种蛋、入孵前用新洁尔灭稀释液浸洗或用高锰酸钾.、福尔马林熏蒸消毒等。种蛋的保存时间对孵化率有很大影响,较适宜的保存温度为8-18℃,相对湿度为70%- 80%,保存期以7天为宜,不宜超过12天,超过7天的应每天翻蛋1次。

在种蛋的解化过程中,除需要给予适宜的温度、湿度等解化条件外,还要注意凉蛋与落盘。因鹅蛋内脂肪含量高,孵化后期常因散热大而造成烧蛋,故一般在17天开始,每日凉蛋2次,早期胚胎每次凉蛋5-15min,后期可延长到30-40min,凉蛋可结合自然降很或于机内喷雾加湿进行。当鹅蛋解化到18-20日龄时,因胚胎的耗氧虽急增,应将孵化机的通风孔尽最开大。到26日龄时,胚胎由尿囊呼吸逐渐转向肺呼吸,些时应该落盘以帮助胚胎实现转变。另外,在28日龄后,要将孵化机内的湿度增加到75%左右,有利于小鹅琢蛋出壳。

不同水平维生素E对鸡受精率和孵化率的影响


王旭波1,刘国敏2

(1.山西省长治市沁源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046500;2.山西省沁源县畜牧兽医中心046500)

维生素E是Evans和Bishop于1922年研究大鼠正常繁殖所需的脂溶因子时发现的,当时维生素E只被认为是维持大鼠正常繁殖机能所必需的未鉴定脂溶因子,故被称为生殖维生素或抗不育维生素。随后的许多试验表明:维生素E是鸡必需维生素,与鸡繁殖性能功能关系密切,缺乏时易导致多种疾病。但关于受精率和孵化率方面还未见报道,该实验研究维生素E对受精率和孵化率影响是很有必要的。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鸡的选择

试验鸡选用健康、体重相近的海兰褐鸡成年种公鸡50只、母鸡800只,均自30周龄开始试验。

1.2试验日粮设计

维生素E添加量设5个处理,分别为Omg/kg(日粮I),5mg/Kg(日粮Ⅱ),15mg/kg(日粮Ⅲ),45mg/kg(日粮Ⅳ),90mg/kg(日粮V)。

1.3试验鸡分组

按公鸡5种试验日粮,相对应将试验鸡分为五组:每组公鸡10只,母鸡160只,1只公鸡配有16只母鸡。

1.4种蛋受精率和孵化率

在试验期间将各组每只公鸡所配母鸡产的蛋分别记录,人孵后第17天照蛋检查受精蛋数,以组为单位统计。受精率(%)=(受精蛋数/人孵蛋数)×100;受精蛋孵化率(%)=(出雏数/受精蛋数)×100;人孵蛋孵化率(%)=(出雏数/人孵蛋数)×100。

1.5数据处理

采用SPSS软件进行多重比较。

2.结果与分析

种蛋的受精率和孵化率:饲喂维生索E添加量不同的日粮的种公鸡所配母鸡产的种蛋受精率和孵化率统计见表1。

由表1可知,当维生素E的添加量增加至45mg/kg,种蛋的受精率和人孵蛋孵化率有上升趋势,组Ⅳ的受精率和入孵蛋孵化率为最高。组Ⅳ的种蛋受精率比组I,Ⅱ,Ⅲ,V分别提高6.2,5.2,6.7,2.4个百分点,入孵蛋孵化率比组I,Ⅱ,Ⅲ,V分别提高5.1,4.7,8.3,3.O个百分点,但组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受精蛋孵化率各组间相近,无显著差异(P0.05)。组Ⅲ的受精率和孵化率虽然与其他组差异不显著,但其值低于其他组。其原因可能是因精液偏酸性,或该组母鸡差异的影响。

3结论

在目前集约化饲养条件下,为了提高种鸡的繁殖性能,一般在基础日粮中都要添加维生素E。但对母鸡维持受精率和孵化率对维生素需要量尚未确定,有关研究资料很少。从表1可知在组Ⅳ公鸡日粮中添加维生素E45mg/kg才能看出维生素E可提高受精率和孵化率,添加90mg/kg维生素E的组V的受精率、孵化率并不比组Ⅳ的高。组Ⅳ(维生素E添加量45mg/kg)的受精率比组I,Ⅱ,Ⅲ,V分别提高:6.2,5.2,6.5,2.4个百分点,入孵蛋孵化率也高于组I,Ⅱ,Ⅲ,V,但各组种蛋的受精率、孵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而且不添加维生素E的组工的受精率、孵化率与组Ⅱ,Ⅲ的相近。其可能原因是基础日粮含维生素E8~12mg/kg,已基本达到NRC和中国鸡饲养标准规定种鸡日粮需含维生素ElOmg/kg的要求,以致再添加的效果不明显。

该研究中种蛋的受精率和入孵蛋孵化率最高,说明日粮添加维生素E对改善种蛋受精率和孵化率大有作用。因此,为提高海兰褐鸡种蛋受精率和孵化率,日粮(玉米一豆粕型)中添加维生素E以45mg/kg为宜。

番鸭人工孵化技术


母番鸭(肉鸳鸯)从出壳到5个左右就可产蛋,蛋重70—80克。产蛋20—30枚后,母番鸭就自然抱窝,35天出雏,其后休产10—15天后继续产蛋,每年育雏50—80只。如大量养殖,可用人工孵化的方法。人工孵化时,对母番鸭施以醒抱技术,1只母肉番鸭年可产蛋180—260枚。番鸭人工孵化技术难度大,孵化期长(一般鸭28天,番鸭为35天),现将其番鸭人工孵化的技术总结于下:

一、场址选择
孵化场应远离交通干线500米以上、居民点1000米以上、禽场1000米以上和粉尘较大的工矿区。
二、场地布局
孵化场内的设施建设按“种蛋接收室→种蛋消毒室→种蛋储存室→种蛋处理室(分级、码盘)→孵化室→移盘室→出雏室→雏鸭处理室(分级、鉴别、预防接种)→雏鸭存放室”生产流程进行布局。
三、土建要求
孵化场的墙壁、地面和天花板,应选用防火、防潮和便于冲洗、消毒的材料,孵化场各室最好为无柱结构。门为推拉门,高约2米,宽1.2米。地面至天花板高约3.5米,地面平整光滑,各室设独立的下水道,屋顶铺保温材料。
四、通风换气
系统各室设独立的通风、排气系统,种蛋储存室最好有空调设施。各室空气的技术参数见表1。
五、卫生消毒设施
孵化场必须配备淋浴室、洗涤室、消毒室、清洁室以及清洗消毒的相应设施。大门口设置液体消毒池和紫外线消毒室,工作和生产人员进出必须消毒。孵化设备每次用完均要及时清洗和消毒,地面及环境要定期消毒,严禁外来人员进入孵化场。
六、种蛋的管理
1.种蛋的要求
种蛋干净卫生、无污染物,蛋重70~80克,表面光滑,大头、小头区分明显。
2.种蛋的储存
种蛋应放置在15~20℃条件下的储存室内,室内相对湿度应保持在70%~80%,时间不超过7天。种蛋储存室空气应保持新鲜,无刺激性、腐蚀性气体。
3.种蛋的运输
种蛋运输要求迅速、安全,严防剧烈震动,避免阳光暴晒和雨淋。包装应用符合规格的蛋托或种蛋箱,并填充垫料。严禁与有毒、有害物品混运。
4.种蛋消毒
种蛋在储存前和入孵前各消毒一次。采用熏蒸消毒法:按1立方米空间15克高锰酸钾和30毫升甲醛溶液(先把高锰酸钾放入陶瓷容器内,再倒入甲醛溶液),在温度为20℃、相对湿度为75%~80%的条件下密闭熏蒸约30分钟,然后打开进出气孔,排出甲醛气体。

七、孵化的技术要求
1.入孵前的准备
(1)检查孵化机,进行试运转。观察电机、温/湿控器、报警、通风和翻蛋等系统的运行情况,试运转时间为3天。
(2)校正孵化机内的温度。用人体温度计测定机内上中下、前后、左右、里外各部位的温度,孵化机内各部位的温差应小于0.2℃,否则要查找原因,待调试好后再进行孵化。
(3)清洗消毒。每批次出雏完毕后,应对孵化机、蛋盘、孵化场内外进行彻底清扫、冲洗、消毒。
2.种蛋预热、装盘消毒及入孵
种蛋应于入孵前4~6小时从种蛋储存室移至孵化室预热,种蛋放置在蛋盤上应该大头朝上,消毒采用甲醛熏蒸消毒法。每批种蛋应在种蛋盘上标明入孵时间。
3.升温与温度调节
番鸭种蛋采用变温孵化法或恒温孵化法均可。开始孵化时,应关闭孵化机的进出风孔,并在3小时内将机温升至设定的温度。当达到设定的温度时,孵化机自动控制器不再调节,若偏离设定温度0.2℃时应进行调节。孵化人员应每隔30分钟观察一次机温,每两小时记录一次。
4.温度的控制
温度是鸭胚发育的重要条件,只有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才能保证胚胎正常发育,孵化温度掌握是否得当会直接影响到孵化效果。如果种蛋量较大,而且采用整批入孵,则选用变温法效果较好;如果种蛋量较少,而且采用定期分批入孵,则可选用恒温法孵化(见表2)。
5.湿度的控制
在一般情况下,孵化前期(1~10天)要求孵化机的相对湿度不高于50%;孵化中期至闪毛(11~32天)孵化机内的相对湿度保持在55%~60%;落盘至出雏(33~35天)室内的相对湿度应维持在60%~70%(见表2)。
6.翻蛋
翻蛋角度是番鸭孵化成功的关键,从生产实践中得知,翻蛋角度小于45°时,受精蛋的孵化率不到10%;翻蛋角度小于80°时,受精蛋的孵化率也仅为50%左右;翻蛋角度为90°时,受精蛋的孵化率可达到95%以上;所以翻蛋角度一定不能小于90°。一般每两小时翻蛋一次。
7.凉蛋
种蛋孵化至中后期,由于鸭胚逐日长大,体内物质特别是脂肪代谢加强,会产生大量的生理热,凉蛋就是为了在短时间内降低蛋温,及时散发多余的热量,增强机内气体对流,促进鸭胚气体代谢。凉蛋一般是孵化到第16天,即小头合拢后开始进行,凉蛋的方法应根据孵化时间和季节而定。早期的鸭胚及寒冷季节,凉蛋时间不宜过长。后期鸭胚及热天应多凉,具体次数根据经验而定,一般每次凉蛋20~40分钟,用眼皮来测试蛋温,即以蛋贴眼皮感觉微凉时即可关上机门。
8.淋水及加醋
淋水是番鸭人工孵化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淋水一般是在鸭胚尿囊血管伸展到蛋的小头合拢(16胚龄)后进行,提前淋水会影响鸭胚的小头合拢。最好与凉蛋同时进行,每天淋水两次,用水温为30~32℃的温水(切忌用冷水)进行喷雾淋水,同时打开风机,等机内的湿度降至所设置的湿度时再关风机。到了31~33个胚龄后,胚蛋出现斜口后即可在淋水中加入一定比例的食醋(一般为3%),啄孔后停止加醋。加醋是为了达到碎壳,便于雏鸭破壳,提高出雏率。
9.照蛋
种蛋在孵化过程中于6胚龄、16胚龄、32胚龄分别进行头照、二照、三照,及时捡出无精蛋、死胚蛋、臭蛋。各种蛋相特征见表3。
10.落盘
番鸭蛋孵化到33胚龄时把蛋从孵化机转到出雏室的出雏床上,同时注意定时进行人工翻蛋,室内的温度控制在35℃以上,室内相对湿度维持在70%~80%。
11.出雏
胚胎发育正常时,第34胚龄开始出现啄壳,并有少量的开始出壳,到第35胚龄大量出壳,极少量的36胚龄出壳。出壳后的雏鸭胎毛干后,及时转到育雏室内进行保温饲养。
12.扫盘清理消毒
出雏完毕后应及时对孵化机、蛋盘、出雏床、孵化室、出雏室进行彻底的清洗和消毒。

1、温湿度:孵化前期(1—15天)孵化机内温度控制在38.5C—38C之间,中期(16—30天)控制在38°C—37.5°C。湿度要求在孵化前期60%,中期50%,后期和出雏时60%—70%。
2、翻蛋:次数要多,每隔2.5小时翻蛋一次,翻蛋的角度180°每天人工翻蛋2次。
3、凉蛋:孵化前期可以不凉蛋,但中期每天凉蛋一次,后期每天凉蛋3—4次。
4、喷水:孵化中期至出雏时,凉蛋时要用35°C温水喷蛋一次,凉干后放入机内继续孵化。
5、通气:孵化机应有通风孔的电风扇,使机内温度均匀,空气流通,特别是孵化中后期更为重要,必要时稍打开条开机门。
6、助产:经过35天孵化肉番鸭苗就破壳而出,对出壳困难的应进行人工破壳,提高出雏率。
7、春夏秋三季还可用太阳能暖水袋热源电孵箱,每1000只蛋每天只需投资2分钱。

提高黄鳝产卵孵化率技术要点



养殖黄鳝种苗是关健。优质的黄鳝苗一般是从技术可靠的黄鳝繁育场引进的。要得到较好的经济效植,必须自已养殖种黄鳝。笔者现将自已多年养殖鳝种、繁殖鳝苗的实践经验归纳如下六条,供大家参考。按照这一技术。可以使黄鳝产卵量提高30%左右。

(一)模拟自然生态环境,建设种鳝繁育池要选好场地,建设繁殖,产卵场。在种鳝养殖池里要种植水草,如水浮莲,水花生等,并在池底放些石块,砖头,模拟自然生态环境以利于种鳝产卵。

(二)进行消毒杀菌,调好水质水位种鳝养殖池水,必须是无毒的河水、湖水或地下水,水的酸碱度PH值以6.2-7.8之间为宜,水位深20-30厘米,新建的水泥池还要进行脱碱处理,常用1-2×10-6漂白粉消毒,每次用量要少,以免刺激种鳝。

(三)选择强壮种鳝,个体大小适宜种鳝必须提选体质强壮,大小适宜的个体。大小个体做种鳝,产卵量少,质量也差,孵化率低;因黄鳝具有性逆转特殊性,太大的个体较易为雄性,结果雄性比例大了,也会出现产卵量低。最好选择100—150克的黄鳝做产卵亲鳝,此时的黄鳝雄雌比例1:3—4,放养密度要适当,每平方米放亲黄蟮10条左右即可,密度太大会影响产卵量。

(四)根据繁殖季节需要,合理投喂饲料黄鳝繁殖季节为4—9月,这时要投喂蛋白质较高的饲料,如鱼浆、蚯吲、再搭配全价配合饲料。性成熟的黄鳝经过高蛋白饲料投喂后一般5—7天就会产卵。卵产在水草或石头边,只要发现白色泡沫就可能是黄鳝的产卵巢。

(五)注意调节水温,做好孵化工作种鳝产卵大小与亲黄鳝个体大小有关,雌黄鳝个体大,产的卵就大些,反之就小些。黄蟮卵为圆形,金黄色,有光泽,外面透明无粘性,借助白色泡沫浮在水草或石头边。产卵量一般每次约500粒,多者可达到1000余粒。黄鳝产卵季节每天早上要在产卵池边巡池,若发现有白色泡沫的产卵巢,就要轻轻地移入孵化池中,采用微流水孵化。受精卵吸水后膨胀到4毫米左右,孵化时间随水的温度高低约4—7天,水温25℃时6天就全部孵化完成。幼苗孵出后,水温28℃时10天左右,体长达26毫米,卵黄囊还没有完全消失。再经过7—10天卵黄鳝囊完全收完,就能摄食水中浮游生物,此时可少量投喂小水蚯蚓。经过35天左右幼鳝长至5—6厘米就可放入池中饲养。放苗时,必须据个体大小分开投放。

(六)定时定量投喂,促进种鳝多产卵不论是产卵种鳝还是刚孵出的小苗,都要定时定量投喂。

产卵种鳝每天投喂2次,早上8点左右,一下午6点左右各投喂1次,每次按种鳝总体重的2%—3%投喂。幼苗每天投喂1次,在下午5—7点之间进行。

甲鱼蛋高孵化率技术详解



孵化室的准备
按每立方米25000颗蛋的标准决定孵化室的大小,要求有换气窗;如果用红外线灯泡做热源,要求每立方米空间50w,并有自动控温调节器;地平用水泥抹底,不能渗水;底铺5厘米厚的干净细沙;放蛋前用10ppm的漂白粉冲洗墙壁和细沙,再将细沙用20ppm的KMn04浸泡,之后放水冲洗干净;最后用4ppm的气雾消毒剂消毒,关闭门窗待用。
孵化方式及孵化介质的选定
1.选用杉林或者塑料作的孵化箱,要求长55厘米,宽45厘米,深10厘米,四角有1.5厘米高的小脚,以利透气。
2.如果用沙做介质孵化,应选粒径0.5毫米~0.6毫米的于净细沙堆放在荫凉处,保持8%~12%的水分,要求用手能捏成团,放手即松开。
3.如果是无沙孵化,最好选用海绵做介质,下层用有孔的海绵托盘,上面用厚0.8厘米的轻质薄海绵。
选蛋、装框
1.将待孵化的甲鱼蛋进行挑选,剔除不受精蛋,畸形蛋、生命线不齐的蛋,因太干、太潮引起胚胎坏死的花蛋。
2.将挑选过的甲鱼蛋按17×20颗纵横排列均匀,要求带白色的动物极全部朝上。如果是用沙做介质,则在箱底平铺3厘米~4厘米厚的细沙,然后在蛋上覆盖细沙厚约1厘米~2厘米;如果是用海绵做介质,则在箱底放上专用的镂空的海绵。然后将已在水中消过毒的薄海绵用手拧干,轻轻平铺在蛋上;
3.将已装过蛋的箱交错叠起,码高10层~12层,每幢之间相距20厘米左右,以利空气流通。
日常管理
1.温度调控,最好是恒温,要求32±1℃。
2.湿度调控,如果细沙太干。就用喷雾气喷湿,注意箱体也要喷潮;海绵则放在水中拧干后再铺上。
3.翻箱,每隔5天~6天将上层的箱换在下层,下层的搬至上层,同时将坏死的臭蛋及时剔除。
4.每天上午开窗换气半小时,但不要使温度降幅超过1℃。
5.在孵化出壳时,要在水中泼10ppm的KMnO4,一方面有利于小甲鱼脐带的收口,另一方面还可防病。
小甲鱼出室
将头天孵出的小甲鱼抓起后,用2ppm的种苗净消毒后集中放养在暂养池中1天~2天,进行练苗,然后大小分级才可放养至温室或池塘中。
以上措施如果调控得当,甲鱼孵化率可达95%以上,且孵出的苗健壮,不易患病,为日后的养殖打下牢固的基础。

鸡种蛋受精率的影响因素 鸡种蛋受精率提高的措施


种蛋受精率的高低会影响种蛋和雏鸡的质量,还会影响到孵化率,从而影响育成期的产蛋性能,最终影响蛋鸡养殖场的经济效益。种蛋受精率的影响因素主要有鸡群的公母比例,种鸡的健康状况,种公鸡的体况、发育程度、精液品质、交配能力及种鸡饲养管理水平和营养水平等。在养殖过程中需全面了解这些影响因素,以便于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高种蛋的受精率,从而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鸡种蛋受精率的影响因素鸡种蛋受精率提高的措施。

1、鸡种蛋受精率的影响因素

公母比例。只有公鸡和母鸡进行正常的交配才能产生受精卵,孵化出雏鸡。因此,鸡群中的公鸡和母鸡的比例是否适宜是影响种蛋受精率的重要因素。在养殖过程中要注意配置合适的公母比,无论是公鸡的比例多,还是母鸡的比例多,都会使种蛋的受精率降低。

种公鸡的选择。种公鸡在种蛋的受精率方面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如果种公鸡的体况不适宜,发育不良,精液的数量和品质较差,交配能力差等都会对种蛋的受精率造成直接的影响。种公鸡的体况如果过肥或者过瘦会影响种用价值而需要淘汰。种鸡在养殖过程中受到伤害或者在进行断喙处理时操作不当都会影响到公鸡的交配,从而影响种蛋的受精率。另外,公鸡精子的活力差,射精量少也会对种蛋的受精率产生影响。

营养因素。如果营养的供应不足或者配比不当时会影响到种鸡的生长发育,从而使性器官发育不良,繁殖性能下降。其中维生素A的缺乏会使母鸡的产蛋率下降,导致公鸡的性机能降低,精液的品质变差;维生素E缺乏时会使公鸡的睾丸易发生退化变性,生殖机能减退,从而使蛋鸡所产的蛋的受精率和孵化率都降低。而微量元素中铁是机体构成血红蛋白的必需物质,如果日粮中的铁不足会影响到种蛋的受精率和孵化率;铜对铁的吸收和利用有促进的作用,铜的缺乏会降低机体对铁的吸收,从而影响到母鸡的产蛋率,降低种蛋的受精率和孵化率。

疾病因素。在养鸡生产中很多疾病都会影响到种鸡的产蛋率,从而影响到各蛋的受精率,如鸡霉形体病、支气管炎等疾病会对鸡的内脏器官及功能造成的损伤,从而导致鸡的产蛋率降低,受精率降低。另外,当鸡感染上寄生虫后,皮肤会发生机械性损伤,并且身体内的营养会被寄生虫摄取,还会分泌毒素使鸡机体营养不良,最终导致母鸡的产蛋率下降,公鸡的配种能力降低,使受精率降低。

环境因素。鸡对温度表现的极为敏感,不良的环境温度会影响到鸡的生长发育,当鸡舍的温度过低时,公鸡的睾丸的生长会受到抑制从而使受精率降低,而鸡舍的空气质量较差时会诱发鸡群患多种疾病;当光照不合理时会影响鸡的性成熟,而饲养密度过大,对会造成公母鸡配种困难。

2、鸡种蛋受精率提高的措施

首先要提高种鸡的健康水平,做好疾病的预防工作。鸡场要科学选址,要求养鸡场与外界隔离,进入场区内的人员和车辆要进行严格的消毒,以防止将病原菌带入场区。鸡场和鸡舍要定期进行消毒,通常鸡场可每周消毒1次,鸡舍则每天带鸡消毒1次,以降低饲养环境中的病原菌数量。鸡群要根据本场的免疫计划进行免疫接种,以使种鸡产生对某些疾病的免疫力。因一些疾病和病菌对种蛋的受精率影响较大,因此还要适当的在饲料和饮水投放药物进行疾病的预防。

做好环境的控制工作。做好鸡群的饲养管理工作,为鸡群提供适宜的饲养环境,这是养殖种鸡的基础工作。做好鸡舍环境的控制工作,在各环境条件中温度、湿度以及通风等因素都对鸡的健康和生产性能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调控好舍内的温度,保持舍内适宜的相对湿度,做好通风与保温的关系,保持舍内空气新鲜都是提高种蛋受精率的必要措施。要科学的通风,通风的同时要兼顾到环境温度。

加强日常的管理。还要做好雏舍的光照管理工作,对于种公鸡每天维持12~14h的光照时间可维护正常的繁殖性能,如果低于9h则会导致精液的品质下降,对母鸡的影响也是同样的,因此,可适当对鸡群进行光照的刺激,以提高公鸡精液的品质,使其与母鸡的产蛋高峰同步。另外,还要调整好鸡群的饲养密度。加强日常的管理工作,将鸡群的公母比例控制在适宜的范围,一般蛋用型鸡的公母比例最好为1:15~20。调整好鸡群的年龄结构,鸡群中新鸡的数量应保持在70%以上,及时的淘汰老龄化种鸡。

加强种公鸡的饲养。种公鸡在种蛋的受精率方面影响非常重要,因此要高度重视种公鸡的饲养工作。提高饲养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责任心,做好种公鸡日常的管理工作。控制好育成公鸡的体重,要按照体重标准来饲喂种公鸡,提供适宜的营养水平,避免种公鸡体重过大或过轻。除要控制好种公鸡个体的体重外,还要控制好群体的均匀度,各生长阶段都有其体重标准,饲喂时要注意将各阶段的体重控制在标准范围内。要按照种公鸡不同阶段的营养需求来提供营养,通常,种公鸡日粮中的营养水平要低于母鸡。要注意当种公鸡达到性成熟后,钙磷的摄入量要适宜,否则会影响到肾功能,而影响到性能力。种公鸡对维生素的需求量要略高于母鸡,但是也不可过多,否则也会造成不利的影响。

提高鸡种蛋受精率的措施

掌握受精规律

公鸡精液的生产因季节不同而变化。春季因生长环境适宜,公鸡精液数量较多,夏末和秋初因气温、蚊虫及病原微生物等综合因素影响,精液数量较少。当公鸡感染沙门氏菌,导致睾丸和输精管产生病灶,细菌可通过精液传给母鸡,尽管采用人工授精,但经过3~5个月仍会造成母鸡生殖系统被细菌感染,导致卵巢发生病变,受精率下降。因此春季是种蛋受精率最高的季节。

控制环境温度

种鸡群生产较适宜的温度是20℃~25℃,过高或过低对精液的生产和品质都有不良影响,从而使受精率下降。

注重日粮质量

营养缺乏会导致种鸡繁殖力降低,受精率下降。在种鸡饲料中,应满足其能量、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特别是钙、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D等营养的需要,每公斤饲料中维生素A应含1万~2万国际单位,维生素E应含20~40毫克,维生素D应达到2000国际单位。从18周龄起,应给母鸡饲喂种鸡全价料;在母鸡产蛋高峰前,每只鸡每天补钙3.3克,高峰后期每只鸡每天补钙3.8~4克,以提高种蛋产量;在配种旺季,应给种公鸡相对增加蛋白质供给量,以提高精液品质。种鸡饲料要保持新鲜,不喂给鸡群发霉变质饲料。

精液品质测定

每月坚持2次定期检查精液品质。正常精液为乳白色的黏稠状液体,一次射精量为0.5~0.7毫升。一般在采精后20分钟内进行测定。取一滴精液,置于载玻片上,在37℃条件下,用400倍显微镜检查,精子呈直线运动的才有受精能力,作圆周运动或摆动的精子都没有受精能力。密度用肉眼估测,有效精子在20亿个以上时品质较好。

正确采精和输精

公、母种鸡的比例控制在1∶20至1∶25。隔天采精1次或1周内连续采精3~5次,休息2天。采精前应给公鸡断食3小时,以免排粪影响精液质量。精液在25℃~30℃环境中应在30分钟内用完,在2℃~5℃环境中应在2小时内用完,避免阳光直接照射。输精前用氨苄青霉素冲洗母鸡输卵管,可提高受精率和降低死胎率。输精一般在下午3~6时进行,第二天重复输精一次,可提高受精率。输精时,翻开泄殖腔,用注射器吸取精液,输入母鸡阴道口内2~3厘米深处,输入原精0.03毫升,隔5~7天重复1次。

种蛋消毒存放

种蛋在采集后放入熏蒸间消毒,每立方米用14克高锰酸钾和28毫升甲醛,密闭熏蒸20~30分钟,然后放入种蛋库存放5~7天。种蛋库温度应为13℃~18℃,湿度60%左右。种蛋用纸蛋盘存放,底层的蛋盘应用木板或其他材料垫起,保证种蛋透气,对提高受精率大有好处。

做好疫病防治

根据种鸡场推荐免疫程序,搞好鸡新城疫、禽流感、传染性支气管炎、禽霍乱、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减蛋综合征、法氏囊病等的预防免疫。做好鸡输卵管炎、卵黄性腹膜炎、泄殖腔炎的防治。严格控制磺胺类、四环素类及驱虫药物的使用,减少药物残留,提高受精率。

加强种鸡管理

公鸡光照时间控制在14~16小时,母鸡控制在16小时。适当延迟开产日期,可提高初产蛋的合格率。公鸡实行单笼饲养,母鸡每笼不超过3只,尽量减少因高温、低温、噪音、不当光照、换料、防疫等应激因素而诱发其他疾病,提高受精率。保证每只种鸡每天200~300毫升饮水,水质符合卫生质量标准,加强通风换气,做好防暑降温、防寒保温和场地、工具的定期消毒工作,及时清除粪便,消灭病原。



母猪受胎率低的几个影响因素


母猪是猪群中的重要群体,是猪场经济效益的主要影响因素,目前饲养场母猪群比较常见的负面表现就是母猪的受胎率降低,但是导致母猪受胎率降低的原因不只一种,会受到很多种因素的影响。下面就具体来了解一下:母猪受胎率低的几个影响因素。

1、营养因素

首先,营养物质的摄入量不能满足母猪的需要,会造成母猪的发情排卵不规律然后对于配种和受孕产生一定的影响,此外还有可能产出死胎和弱胎。其次,在炎热的夏季如果母猪摄入的维生素不足或者是采食的饲料中维生素的稳定性被破坏,就会导致母猪采食之后出现受胎率降低并且会造成胚胎发育不正常的情况表现出来。第三,如果母猪采食的饲料只含有有限的营养成分,如果猪采食了青饲料缺乏或供给不足的饲料,就会在种猪的繁殖活动方面表现出相应的异常。

2、疾病因素

细小病毒病会在不同程度上对母猪的受胎率造成影响,根据母猪感染细小病毒的不同阶段而表现出繁殖性能异常。如果在空怀阶段的母猪感染了细小病毒仍然会有正常的发情表现,但是其中会有部分母猪表现持续性的不发情状态;配种初期的母猪如果感染细小病毒就不会有返情表现,同时也不会怀孕产仔;刚怀孕母猪如果感染细小病毒,一部分胚胎在早期就已经死亡而且被母体吸收;母猪怀孕的中期和后期如果感染了细小病毒,结果会发现有的胎儿中途就发生死亡,同样是因为胎水被母猪吸收,可见母猪的腹围变小或者是产死胎、弱胎、木乃伊或者仅仅只是产出几头仔猪。实际生产中可以给后备母猪或者在配种之前对其进行细小病毒疫苗的免疫接种措施,后备母猪在第一次免疫之后应该在3周之后重复进行1次疫苗免疫。

如果猪感染了非典型猪瘟也会导致免疫力降低,母猪感染就会造成繁殖障碍的情况出现。如果母猪在怀孕的10天前发生非典型猪瘟感染,会造成早期胚胎死亡或被母猪吸收的后果,临床生产中可见母猪返情或产仔数量降低;如果在妊娠的10-15天母猪感染了非典型猪瘟就会导致死胎数量增加;妊娠中、后期的母猪如果感染非典型猪瘟就会产出死胎、弱胎,并且产出的胎儿生长发育不正常;妊娠母猪在生产前1周发生非典型猪瘟感染,对于仔猪正常的生活不会产生不良影响,但是仔猪的生长发育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实际生产中如果后备母猪或者是母猪在配种之前的15-30天采取了猪瘟疫苗的免疫接种,临床上一般给每只母猪接种2-4头份。

乙型脑炎也是对猪健康影响比较严重的疾病,传播媒介就是蚊蝇并且在夏季发生的情况比较多。青年母猪如果感染了乙型脑炎出现急性流产的情况,而经产母猪感染乙型脑炎之后的血液中抗体含量明显增高,临床中主要可见母猪很难进行配种,表现流产、产死胎等不良情况。预防乙型脑炎感染可以给后备母猪或者在母猪配种之前的15-30天进行1次乙型脑炎疫苗的接种措施,通常每头猪可以接种1-2头份,而后备母猪预防感染应该间隔3个周进行1次乙型脑炎疫苗的免疫接种。

钩端螺旋体病在临床中属于能够导致母猪繁殖障碍的重要疾病,怀孕母猪如果发生感染能够导致胎儿中途就发生死亡、流产并且会相应的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仔猪存活的情况。生产中一般可见钩端螺旋体病具有1-2周的潜伏期,如果母猪感染钩端螺旋体病毒是在其怀孕的第一个月就不会对胎儿产生影响;如果是在怀孕的第二个月发生感染,则生产中就可见胎儿发生死亡并且会被母体吸收,感染母猪会发生流产并且产下木乃伊胎儿;如果母猪在怀孕的第三个月发生感染,会直接导致母猪流产、产弱胎并且会影响仔猪的存活情况。在钩端螺旋体病容易发生的区域应该适时的采用钩端螺旋体菌苗适量在母猪配种之前对其进行疫苗免疫,如果还没有确定母猪感染病原体可以给母猪接种多价苗加以预防。

3、公猪因素

夏季气温升高很容易造成公猪性欲下降,出现死精、弱精的情况逐渐增多,很难正确的把握母猪的配种时机,最后导致母猪出现空怀不孕的情况。所以,公猪性欲下降是造成母猪受胎率降低的最直接因素。此外,如果在夏季公猪受到强烈的热应激刺激,同时还不能够合理的利用公猪,持续时间久了就会严重的损害公猪健康,不良的后果就是降低了公猪的性机能,同样会对母猪的受胎率产生负面影响。

4、运动因素

日常饲养过程中应该保证种猪每天都有足够的运动量,但是现在猪只普遍缺少运动,而且猪场大多采取定位栏的养殖模式,导致猪的运动量减少。如果生产中公猪缺少运动量就会导致其精液的活力降低,从而对于母猪的受胎率产生直接的影响;但是如果是母猪缺乏运动,母猪发情排卵也会受到影响,同时会导致母猪四肢乏力,对于配种受孕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一)营养性因素
1、营养物质摄入量不足。
夏季炎热高温季节,由于猪的皮下脂肪厚,散热能力差,猪的采食量、活动量相应下降,母猪繁殖所需的营养物质摄入不足,以致母猪发情排卵规律出现紊乱,从而影响配种和受孕,并出现死胎和弱胎。
2、维生素缺乏或不足。
夏季高温季节,饲料中维生素的稳定性遭到破坏,特别是脂溶性维生素A、维生素E在环境温度超过30℃时,则失效性更快,而维生素A、维生素E是维持母猪正常繁殖活动最基本、最有效的维生素,其稳定性遭到破坏,导致饲料中的维生素缺乏或不足,因而导致母猪的受胎率低,并致胚发育异常。
3、青饲料缺乏或不足。
夏季种猪采食量下降,摄入的营养不全面或某些营养物质缺乏(如硒元素、维生素A、维生素E),加上青饲料缺乏或供给不足,影响种猪的正常繁殖活动。
(二)环境温度因素
公猪的精液活力与环境温度呈负相关,环境温度越高,精液活力越低。夏季有些养殖场猪舍的气温高达38~40℃,有些甚至更高。极易造成公猪的性欲下降,精液稀雹量少,精子活力明显下降,死精、弱精增多,如对母猪的配种时机把握不及时,极易造成母猪空怀不孕。该因素是导致夏季母猪受胎率低的最直接因素。
(三)运动不足因素
夏季天气炎热,种猪的运动量相对减少,加上目前一些养猪场对种猪使用定位栏养殖,运动量更显得不足。公猪运动量过少,会导致精子活力下降,直接影响母猪的受胎率;母猪运动量不足,会影响正常发情排卵,同时也会造成母猪四肢乏力而影响配种受孕。
(四)疾病因素
细小病毒并非典型猪瘟、乙型脑炎、钩端螺旋体并鹦鹉热衣原体并布氏杆菌并蓝耳病(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猪附红细胞体并弓形虫并母猪生殖道感染等。
(五)公猪的使用因素
夏季高温季节,公猪的热应激明显。有的养殖场户在高温天气下仍然白天使用公猪采精和配种,而且不注重对公猪的合理使用。久而久之,则对公猪的损伤较大,极易引起公猪的性机能下降,精液稀雹量少,精子活力下降,死精、弱精增多,从而严重影响母猪的受胎率。高温高湿导致种公猪食欲不振、性欲缺乏,多表现为见到发情母猪不爬跨,性欲迟钝、厌配、拒配,阳痿不举或交配时间短、射精不足。
(六)遗传因素
染色体畸变研究证实,猪染色体的畸变与胚胎死亡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生产中需对窝产仔猪少的公猪和母猪进行细胞遗传学分析,染色体畸形者应立即淘汰。
排卵数及子宫内环境猪的排卵数和胚胎成活率受遗传因素控制。主要表现在子宫长度与胚胎成活率之间有着高度的正相关。
近亲繁殖近亲繁殖也是引起死胎增加的原因。过度近交会使一些致死隐性基因获得纯合表现的机会,使胚胎死亡率增高。

番鸭


【种质资源名称】 番鸭
【种质外文名】 Muscovy duck
【种质曾用名】 瘤头鸭、麝香鸭
【科名】 鸭科
【种质原产地】 原产于中、南美洲
【调查群体原产地调查群体所在地】 江苏省
【调查群体所在单位】 江苏省丰达种鸭场
【头型】 头大,头顶部有一排纵向长羽,义刺激时竖起,呈刷状。喙短而窄,喙基部和眼周侧有红色皮瘤,
【颈部特征】 颈短粗
【体型特征】 体型硕大,身躯长、略扁,前后窄、中间宽,呈纺锤形。胸宽而平,站立时体躯与地面呈水平状
【种蛋受精率(%)】 92.4%
【受精蛋孵化率(%)】 91.8%
【产蛋量(个)】 112枚/第一产蛋期;98枚/第二产蛋期
【保存单位】 江苏丰达种鸭场、福建农林大学等单位
【品种优缺点】 番鸭生长迅速、耐粗饲、肉质鲜美、产肝性能好、适宜旱养,是适合肉用、肝用的水禽品种之一

“三控一防”提高鳖卵孵化率



近年鳖的人工养殖规模发展很快,而如何提高鳖卵的人工孵化率则是广大养鳖专业户遇到的难题。要搞好鳖的人工孵化、提高鳖卵的孵化率,务必做到“三控一防”。
一、控温
鳖卵孵化的适宜温度是22℃~37℃,最适温度为28℃~35℃。38℃为临界高温,超过38℃会导致胚胎全部死亡;临界低温为22℃,低于22℃时胚胎发育停止。孵化期间温度控制在30℃~35℃效果最好。另外孵化需要的天数与温度的高低有关,孵化积温(孵化温度×孵化时间)一般在36000度·时。在适温范围内,温度越高,孵化时间越短。孵化过程中,温度要保持稳定,温差不要超过3℃。孵化时最好利用暖房,也可在室内安装数盏大功率的灯泡,以调节室温,保持孵化的最适温度。
二、控制湿度
鳖胚胎发育时必须有含有一定水分的沙盘作为孵化床,鳖的胚胎才能正常发育。沙的含水量以7%~8%为好,相对湿度在81%~82%。因此要经常保持沙床湿润,当沙床表面干燥时要洒水,但洒水不能过多。鳖卵耐低湿度能力强,耐高湿度能力弱。最佳湿度标准是手紧握沙不出水、不成团,但一碰即散为好。
三、控制鳖卵的覆沙厚度
鳖卵的覆沙厚度也直接影响鳖卵的孵化率。放入鳖卵时,应先在孵化
箱底部平铺2厘米~3厘米厚的细沙,卵与卵之间的距离约1厘米,可放2层~3层,每层之间铺1厘米~2厘米厚的细沙,最上层加沙土3厘米~4厘米。这样处理便于对温度、湿度进行控制,有利于鳖卵的孵化。
四、防止人为干扰和敌害破坏
在鳖卵孵化中,应保持安静的环境。鳖卵孵化前30天对振动比较敏感,且容易造成坏死,所以在这段时间内不要翻动鳖卵。另外在孵化中,要防止蛇、鼠侵入,以免蛇、鼠等吃食鳖卵。在鳖破壳而出时,腥味极浓,很容易招来蚂蚁,有被蚂蚁咬死、拖走的危险。因此要防止蚂蚁进入孵化场。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7255.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