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点叉尾鮰养殖:斑点叉尾鮰养殖技术

斑点叉尾鮰为鲶形目鮰科一种大型淡水鱼类,具有食性杂、生长快、适应性广、抗病力强、肉质上乘等优点,在市场上很受消费者的欢迎,也有不少的养殖户转产养殖斑点叉尾鮰,那么怎么样养殖斑点叉尾鮰呢?

斑点叉尾鮰亲鱼培育

1、亲鱼选择:斑点叉尾鮰在亲鱼培育时期,要选择体质健壮、生长性能良好的4龄~5龄鱼作为亲鱼,按雌雄1∶1的比例配组。亲鱼池面积3亩~5亩,每亩放养60~80尾亲鱼,约150~200公斤,同时搭养少量鲢、鳙鱼种,以便改善池塘水质。

2、越冬管理:斑点叉尾鮰亲鱼在越冬前,要采取强化培育措施,让亲鱼积累一定的营养,这既是亲鱼怀卵的物质基础,又能使亲鱼顺利越冬。冬天只要水温在10℃以上,亲鱼尚能少量摄食,因此需适量投喂一些饲料。

3、产前培育:斑点叉尾鮰产前培育最为重要,即在开春后加强投喂,精心管理。首先将池水换去一部分,加注新水,水温上升后,亲鱼摄食日渐旺盛,因此要逐步加大投喂量,并适当增加一些动物性饲料,如畜禽内脏、小鱼虾等。为了提高亲鱼池中水温,可将水位适当降低,同时注意加强冲水。

斑点叉尾鮰鱼苗培育

1、暂养管理:斑点叉尾鮰鱼苗出膜后2天~3天便可进行暂养,暂养池以面积1~2平方米的水泥池为好,每平方米可暂养鱼苗1~1.5万尾。池内需有微流水,2~3天后要投喂些适口饲料,以轮虫最好,不足时也可投喂人工粉状配合饲料。

2、夏花培育:斑点叉尾鮰鱼苗经5~6天暂养后便可转入专池培育夏花鱼种,夏花培育可用有流水的水泥池或面积较小的土池培育,水深0.7~1米。用常规方法进行消毒,药物毒性消失后施基肥培育浮游动物。鱼苗下池前用8克/立方米硫酸铜溶液洗浴10~20分钟,进行消毒。

3、放养密度:斑点叉尾鮰流水水泥池每立方米水体可放苗8000尾,土池每亩放苗5~8万尾。鱼苗下池后2~3天,由于池中有丰富的天然饵料,一般不需投饵,以后投喂人工饲料。人工配合饲料的主要成分为鱼粉、玉米粉、黄豆粉、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要求蛋白质含量为35~40%。

4、投饵管理:斑点叉尾鮰日投饵量要根据天气、水温、鱼的摄食情况而定,以投喂后半小时内吃完为宜。整个鱼苗饲养期间,要经常注入新水,进水都要过滤,水中溶氧应保持在4毫克/升以上。大约培育20天左右,鱼苗可长成体长4厘米左右的夏花鱼种斑点叉尾鮰亲鱼培育

总结:以上就是斑点叉尾鮰的养殖方法啦,供养殖户参考,在养殖斑点叉尾鮰的时候要注意水质的问题,进行科学的养殖就会使斑点叉尾鮰的成活率更好,会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延伸阅读

斑点叉尾鮰鱼怎么养 斑点叉尾鮰养殖技术


【常见问题】斑点叉尾鱼的肉质很嫩,营养丰富,养殖的经济效益高,所以在水产养殖的养殖户有很多都会养殖斑点叉尾鱼,那么斑点叉尾鱼怎么养呢?接下来就由第一农经小编来说说养殖斑点叉尾鱼的养殖技术。

池塘条件

面积3~5亩,水深1.5~2米。注排水条件好,水量充足,水质好,保水保肥,配备3千瓦叶轮式增氧机每3亩一台。

清塘方法

加固塘埂,清除杂物及塘底过厚淤泥并保存池底淤泥15厘米厚,然后放水5~6厘米用150公斤/亩的生石灰化水全池泼洒彻底清塘,有效杀灭病菌、寄生虫及野杂鱼类。清塘后2~3天每亩施熟化无污染、无有毒物质的有机肥80~100公斤,作为基肥,饲养过程中不用施追肥。进出水口加设拦污、拦鱼铁丝网。

鱼种放养

清塘后10天进行鱼t种放养。一般放养斑点叉尾鮰鱼苗2000尾/亩,规格12朝;鲢鳙鱼100尾/亩,规格3寸;鲫鱼100尾/亩,规格50克/尾。

放养鱼种下塘时,用3~4﹪的食盐溶液浸洗鱼体5~7分钟进行鱼体消毒,杀灭鱼体寄生虫和病菌同时有利于受伤鱼体恢复。鱼种下塘时保持池塘水深60~80厘米,以后随鱼体的长大逐渐加深水位至1.5~2米。

投饵驯食

坚持四定投饵:定时、定量、定质、定位。放养鱼种后第二天开始驯食,一周后鱼开始集群抢食。投喂方法采用人工投喂。由于斑点叉尾鮰喜欢弱光摄食属底层鱼类,所以投饵在每天上午6点,下午7点后喂食,每次喂食30分钟。每次投喂量根据当天水温、气候和鱼的生长情况随时调整,以每餐投喂鱼食到8成饱为限,阴雨天5成饱或是停食。7~10月份每天晚上12点用灯光照明再加投饵一次,即7~10月每天喂食3次。

水质调节

养殖斑点叉尾鮰的鱼塘要求经常加注新水,使鱼塘水体对流,保持鱼塘水溶解氧在5毫克/L以上。每隔10~15天用20公斤/亩生石灰化水后全池泼洒进行水体消毒和水质调节。每天坚持早、晚各巡塘一次观察鱼塘水色、水位变化,鱼的活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鱼病防治

鱼种下塘后一周用聚碘溶液500毫升稀释全池泼洒一次;同时拌体内止血抗菌药饵连续投喂3天。以后每隔10~15天用生石灰或其它杀菌药物(如聚碘溶液、二氧化氯等氯制剂)对水体进行消毒和饵料台消毒。同时每月用1个疗程的内服止血抗菌药物拌饵料投喂,每个疗程连用3天。防治斑点叉尾鮰病害的药物使用方法必须严格按无公害标准的规定执行,严格休药期制度。

斑点叉尾鮰是人们膳食结构中首选的高档鱼肉品种,养殖潜力大,市场广阔。同时斑点叉尾鮰生长速度快,鱼体有胃,饲料利用力高。无肌间刺,肉味美,是人们喜欢垂钓的养殖品种,适宜开展休闲渔业。

【小编总结】以上就是养殖斑点叉尾鱼的养殖技术,供养殖户作为参考,养殖水产就一定要按照养殖技术来养殖,这样的话就一定能够养殖好的,按部就班一步一步的总结产生经验,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养殖,产生经济效益。

鮰鱼怎么养 鮰鱼养殖技术与注意事项


最近很多想加入养殖鮰鱼业的养殖户们都在问,鮰鱼怎么养才能养的好,一般来说,鮰鱼大部分时间生活在鱼池底层,而底层也是首先出现氧债的区域,所以在养殖过程中对溶氧要求非常高,如果出现溶氧不足,轻微的情况下会影响饲料的消化吸收,提高养殖成本,也会给鱼机体带来一些暗损伤,情况严重的话,就会浮头、泛塘死鱼。

鮰鱼怎么养

鱼种池面积3/15公顷~5/15公顷,水深1.3~1.5米。在鱼种放养前一周做好清池及消毒工作。放养时间一般在7~8月。放养方式有单养及与鲢、鳙鱼种混养两种,以混养较好,其中鲢、鳙鱼可起到控制水质的作用。放养密度应根据预期的出池规格及池塘条件等确定。-般每l/15公顷放养5000~7000尾夏花,同时搭配500~1000尾规格相近的鲢、鳙夏花。鱼种饲养期间,以投喂人工饲料为主,饲料粗蛋白含量应达到35%.投饲量一般为鱼体总重的3%~5%,上下午各喂一次。要做好日常管理工作,保持池水溶氧量在3毫克/升以上。

鮰鱼养殖技术与注意事项

一、养殖技术

1、池塘条件

要求水质清新,溶氧较高,pH值为7~8.2,因此池塘应选在靠近水源,排灌水方便,环境安静的地方。池塘面积一般为1000~3000平方米为宜,水深1.5~2米,长方形,东西走向,池壁用砖石或水泥硬化,池底淤泥不超过10厘米,每口塘配备3千瓦叶轮增氧机一台。

2、鱼种放养

选用人工驯化培育的一冬龄鱼种,体质健壮,规格整齐。一般每亩放70~100克鱼种800~1200尾,搭配150~200克的白鲢250~300尾、鳙鱼75~100尾,另放5尾鳜鱼或鲈鱼控制池内野杂鱼,不能放鲤鱼、草鱼、罗非鱼等争食性鱼类。鱼种放养一般在3月初为好。在鱼种放养前10天,用生石灰100~150千克/亩化浆全池泼洒,7天后放水至要求水位。鱼种放养前,用15~20毫克/升高锰酸钾溶液或3~5%食盐水浸洗鱼体15分钟,杀灭病原体和敌害生物。

3、饲料投喂

鮰鱼经过苗种阶段转食驯化后,以配合饲料为主,其粗蛋白含量要达到40~45%,主要原料为进口鱼粉、鱼干、豆饼、花生饼、麦麸、酵母粉、矿物盐、维生素等,制成硬颗粒饲料,粒径为3毫米、4毫米、5毫米。开始阶段饲料粒径为3毫米,随着鱼体的增重,以后改为4毫米和5毫米。投饲要做到定点、定时、定量,在池塘一边搭建饲料台。鱼种放养后进行驯化,先在饲料台处用声音训练,使池鱼形成条件反射,然后采用手撒慢慢投饲,每天投喂2次,时间为上午8时和下午8时,上午和下午投饲量比例为4∶6,每次操作要细心,直到鱼群吃饱离去为止,日投饲量一般为1.5~3%。

4、水质调节

鮰鱼喜爱水质清新、溶氧较高的池水,平时应加强水质管理,坚持经常加注新水,及时开动增氧机,合理使用生物制剂调节水质。6~9月是鮰鱼生长旺季,应每隔一天冲水一次,每月排污换水一次,换水量为池水的1/4。尽量增加增氧设备,适时开动增氧机,开机时间为晴天中午开、阴天清晨开、连绵阴雨半夜开,傍晚不开、浮头早开、生长旺季天天开,运转时间为中午短、半夜长,凉爽短、闷热长,负荷大、时间长,负荷小、时间短。定期施用光合细菌,用量为10~20克/立方米。定期泼洒生石灰水,一般在养殖期间每半个月左右泼洒一次,每亩用量为5~10千克。始终保持池水溶氧不低于5毫克/升,pH值为7.2~8.2,水体透明度为30~40厘米为宜,但要根据季节和池塘水质肥度灵活掌握,水质不宜过于清瘦,应以中等肥度偏淡为好。如果水源充沛,温度适宜,也可用微流水辅以定时冲水的方法。

5、日常管理

巡塘要勤,坚持每天上、中、下午巡塘,清除残饲、污物和清洗料台,观察池鱼有无浮头现象,酷暑季节、天气突变还要增加夜间巡塘次数或安排夜班管理。早开食,鱼种放养后第二天开始投饲驯化。结合巡塘,每天看天气、看水色、看鱼的吃食情况。每15天随机抽查鱼体,检查鱼的摄食、肥瘦情况并通过称重,计数,推算鱼的生长速度,塘鱼的总量与饲料的效价,确定下一阶段的投饲量。

6、疾病防治

每半月全池用生石灰泼洒一次,用量10千克/亩左右,饲料内长期添加1.5%的大蒜素,每月再用鱼速康制成药饵投喂,连续3天,预防肠炎,每月用氯杀王和硫酸铜交替泼洒全池,使用浓度氯杀王0.2~0.3克/立方米,硫酸铜0.3~0.5克/立方米。在饲养管理中,随时注意观察鱼群摄食情况,发现异常反应或病鱼,应尽早对症下药治疗。

二、注意事项

1、投料注意事项

鮰鱼有原始形态的胃,能短时间储存食物,很好食,一定要控制好投喂量,而且其投料有几个时期需特别注意,一个是越冬前,不要过早的停食,以防越冬后由于体质差而容易得病;一个是早春开食期,一定要控制投喂量,切记不能投喂量变化太大造成刺激,从而引起套肠病。

2、预防肠道疾病发生

鮰鱼的肠道短,前后的大小不一样,为了提高肠道对饲料的吸收利用率,减少套肠病的发生率,肠道健康不容忽视。投料做到少量多餐;定期伴用内服药物,保持肠道健康降低饵料系数。

3、定期预防肝胆疾病

在投料喂养的情况下,肝脏的负担很重,水体中过多的有毒物质进入鱼体后,也要通过肝脏降解排泄,更加加重了肝脏的负担,要定期排解体内毒素,修复受损肝脏,还能有效降低出血病的发生(特别是在5月和9、10月小鮰鱼养殖时期,要重点预防出血病的发生)。

鮰鱼发生斑点叉尾鮰水霉病的主要原因

1、气泡病损伤鱼体,继发水霉病。主要是因为开春水浅,大多数池塘水深不足1.5米,池塘小藻类大量繁殖,天气晴好时,藻类光合作用产氧能力强,中上水层溶解氧易出现过饱和现象,养殖鱼类容易发生气泡病。另外,池塘越冬期间积累大量有机质,底质差、含氮量高,容易出现氮气过饱和引发气泡病,导致鳍条、鳃、眼、皮肤等组织出现损伤,水温降低时感染水霉菌发病。

2、拉网操作不当,鱼体受伤后感染水霉菌。拉网筛鱼过程中会出现因捕大留小或上网鱼过多,一次无法全部出售,部分放回池塘的情况,由于鱼在网兜里时间太长,过程中刮蹭受伤;另外,有时拉网只出售套养鱼类(花白鲢等),主养的鮰鱼上网后受到损伤,损伤部位出现溃烂后继发水霉病。

3、饵料供应不足,鱼相互残食,伤口感染水霉菌。鮰鱼为杂食偏肉食性鱼类,水温5℃以上时即可开始摄食,此时如果投喂不足,鮰鱼可能会出现相互残食的情况,尾鳍部位极易受伤、烂尾。初春多数池塘拉网会发现鱼尾鳍残缺或出现大量红点状溃烂,其他部位完好,尾鳍损伤溃烂处感染水霉菌发病。

怎么解决鮰鱼的斑点叉尾鮰水霉病

1、预防气泡病。⑴足水位,水深达到1.5米以上,稳定水体,避免小藻类大量繁殖,减少光合作用;⑵雨过天晴中午及时开增氧机曝气,均衡上下水层的溶解氧;⑶适时增氧,天气晴好时要常开增氧机,减少因藻类光合作用上层水体溶解氧过高引发的气泡病;⑷老塘定期改底,减少底部污染,避免出现因含氮有机物过多引起氮气过饱和的情况;⑸必要时选用速解安缓解和预防气泡病。

2、减少拉网损伤。选择柔软的网具进行拉网操作,拉网捡鱼时尽可能减少鱼体损伤;同时,拉网后及时进行杀菌处理,可连续使用永乐碘进行消毒、杀菌2-3次,减少因拉网损伤诱发的细菌病和水霉病。

3、及时投喂。此时的鮰鱼可能不上水面吃食,但实际上仍是需要摄食饵料的,可根据情况按照存塘鱼重量约0.5%的比例投喂,鮰鱼在水下摄食,就可以减少因为饵料缺乏而相互残杀的情况出现,避免鱼体受伤。

养殖鮰鱼是个很辛苦并且很麻烦的事情,所以,即将准备加入养殖鮰鱼业的人和已经在养殖鮰鱼的养殖户们,一定要能科学的养殖鮰鱼,并且一定要能吃苦,因为养殖业就是个长期的苦力活,只有坚持下来才能获得成功。

爬叉怎么养殖


环境条件:土质要松软、肥沃、无污染,不宜过于干燥。供应饲料:甘薯、土豆、山药等。防疫防害:防止蛇、刺猬、野猫、麻雀、螳螂、癞蛤蟆等侵害,还要防止水灾、农药、化肥等污染。生产设施:搭建纱网大棚及围栏。适时采收:在每年的6月中下旬至8月初进行采收。

一、环境条件

1、爬叉殖种深度为30-50cm左右,地势要向阳,有利于防冻。

2、土质需要松软、肥沃、无污染,不可过于干燥,也不能出现含水量过高,或存在积水现象,以确保寄主植物根系正常生长发育、幼嫩发达多汁。

3、冬季可在殖种区域覆盖一些麦秸、稻草、玉米秸等进行保温。

二、供应饲料

可选择根系发达、生长旺盛、汁液较多的健壮树种,比如榆树、杨树、柳树、桐树以及果园中的各种果树,同时还要间作一些根茎类植物,比如甘薯、土豆、山药等。

三、防疫防害

1、出土后的若虫与羽化后的成虫天敌比较多,比如蛇、鼠类、刺猬、野猫、麻雀、螳螂、癞蛤蟆等,同时绿僵菌、白僵菌、虫生藻菌等微生物也寄生危害。

2、另外水灾、农药、化肥等污染对爬叉的危害也比较大,因此在养殖过程中,要注意做好防护措施。

四、生产设施

1、对于成虫与若虫生产的设施,除了自然采获蝉卵外,还可以搭建纱网大棚,有利于提供爬叉成虫产卵的空间,还可以利用废弃果园中的果树,重新种植果树实生苗。

2、然后在果树实生苗周围,利用水泥柱或竹棒架搭建围栏,中间再拉铁丝等,外面可罩上一层尼龙窗纱网,而羽化或采集的成虫,可在其中交配产卵,以后可根据数量保留成虫,无须再从野外采集种源。

五、适时采收

1、在每年的6月中下旬(夏至前后)至8月初(立秋前后),是田间采收爬叉的较佳季节,爬叉在7月初或雨后的天气比较集中,若虫在湿软的地下,会用锯齿般的一对前足掘土出洞。

2、然后爬出地面后,在地面上做短期运动,再爬到树干或棚架上准备蜕壳,在第2天早晨4-6点的时候,羽化为成爬叉,期间可利用手电筒照明,然后在夜间的树下地面和树干上觅捉,也可以在清晨的树上抓获羽化的嫩爬叉。

花尾榛鸡养殖技术与注意事项 花尾榛鸡繁殖方式


养殖技术:清洁室内和室外育雏器具,兽药的制备主要包括消毒剂和预防药物,每只雏鸡应在整个育雏期制备22至24克的复合饲料,保持合适的温度,4月下旬或5月发情交配。注意事项:花尾榛驯化期的鸡对某些外部刺激非常敏感,通过频繁的人体接触和各种声音可以加强抗压力训练。

花尾榛鸡又被称为飞龙,小巧可爱的身体,有着比较霸气的名字。最近一段时间中,花尾榛鸡的市场还是比较广泛的,所以,也吸引到了很多人的目光。那么要如何养殖花尾榛鸡呢?有什么值得注意的事项吗?今天就让小编来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吧。

花尾榛鸡养殖技术与注意事项

一、养殖技术

1、育雏笼的准备在进入巢之前,应彻底清洁室内和室外育雏器具,然后用2%氢氧化钠或0.3%百毒杀溶液喷洒育雏壁和地面。

2、饲料和兽药的制备每只雏鸡应在整个育雏期制备22至24克的复合饲料,兽药的制备主要包括消毒剂和预防药物,消毒剂包括熏蒸甲醛和高锰酸钾,以及过氧乙酸、百毒杀用于消毒。

3、保持合适的温度、湿度雏鸡头几天的温度较高,从第一天的37.0C开始,每两天减少1C,直至与室温相同。

二、注意事项

花尾榛驯化期的鸡对某些外部刺激非常敏感,通过频繁的人体接触和各种声音可以加强抗压力训练,例如在1至3天内发生、光线变化。但是,饲养员和他们的衣服应该是固定的,穿着颜色鲜艳的衣服是不合适的,所有人员都应该被拒绝。

花尾榛鸡繁殖方式

1、花尾榛鸡主要由一公一母组成,但也有增加准备的倾向。在繁殖季节非常隐蔽,极少活动,4月下旬或5月发情交配。繁殖期中,发情的姿态与松鸡科其他鸟类相似,雄鸟张尾如扇,两翅下垂,羽冠耸起,在地上奔跑时翅膀不停地划动,经常将地面划分为浅槽。

2、发情开始时相对安静,当巢区基本上被占用时,雄鸟间常发生格斗,不让其他雄鸟进入自己巢区。雌鸟不参加搏斗,它可以自由地在任一巢区找食。发情时雌雄鸟形影不离,相互鸣叫呼唤。此时雌鸟比较机警;稍有响动,就独自飞走,待安静后再互鸣重聚,一般是雄鸟飞向雌鸟。雏鸟当绒羽一干就能走动,几天后可以独立觅食,三周后起飞。

花尾榛鸡分布范围

花尾榛鸡肉分布范围分布在中国东北黑龙江省武英、带岭、甘岭,东北中部吉林一面坡、南部辽宁草河口等地(留鸟);河北兴隆县偶有分布,大兴安岭的新林、伊图里河、大黑沟、红花尔基和根河以及新疆北部福海和希尔津等地(留鸟)。它以各种野生植物的绿色部分、种子、果实为食,广泛分布在大陆的北部欧亚。

以上就是关于花尾榛鸡的全部详细介绍啦,小编温馨提示,想养殖花尾榛鸡的朋友们一定要注意好选址的通风干燥哦,在花尾榛鸡成长的期间蛋白质也是不能缺少的,希望今天小编的介绍可以帮到您。

花尾榛鸡可以人工养殖吗 花尾榛鸡养殖怎么办理许可证


花尾榛鸡目前暂时无法人工养殖,除了它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外,它在繁殖过程中的低繁殖率也是影响无法规模化人工养殖的主要原因。注意:目前市场上销售的花尾榛鸡均为违法行为。

花尾榛鸡是国外的一种动物,长期生活在非室内,生活的地方比较艰苦,也增加了人类去考察它的欲望,那么花尾榛鸡可以人工养殖吗?小编还真的不知道啊,只是在电视上面看到过,那么就让小编来为大家介绍一下花尾榛鸡可不可以人工养殖吧。

花尾榛鸡可以人工养殖吗

1、花尾榛鸡目前暂时无法人工养殖,除了它是国家家二级保护动物外,它在繁殖过程中的低繁殖率也是影响规模化人工养殖的原因。

2、花尾榛鸡它原本是东北地区着名的猎鸟。由于其美味的肉类和丰富的营养丰富而久负盛名,其肉素有天上龙肉之称。不仅营养丰富,而且有滋补作用,有扶正固本,有强化身体强壮的效果。

3、它的头部有一个波峰,从脸颊延伸到颈后部,喉黑,缘以白羽。飞羽灰褐,具一系列白斑。下体暗褐或棕褐色,羽端的灰白色组成细纹。尾羽青灰,具黑褐色横斑。雌性喉部淡棕黄,体羽较雄性稍暗。花尾榛鸡生长迅速,饲料报酬高,并可通过在90天人工饲养322克体重进行营销。

花尾榛鸡养殖怎么办理许可证

花尾榛鸡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可由各省林业部门处理。野生分布山东无分布,目前市场上销售的花尾榛鸡均为违法行为。由于种种原因,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家成型的养殖场,即使有想法,种原引种问题也是无法解决的,繁殖过程中的低繁殖率也影响种群的发育。

花尾棒鸡的生理特点

1、雏鸡体温不稳定,所以需要依靠适当的恒温环境;其消化机能不健全,不善于消化非动物性蛋白食物;初生雏体重仅10克左右,绒毛稀疏不耐寒,抗逆性差,所以在育雏期间必须保证温度。

2、同时,喂养花尾榛鸡设备简单,管理粗放(关键是做好卫生防疫工作),总体而言是比较容易饲养的珍禽。育雏笼舍的准备育雏室内外和用具在进雏前先彻底清扫、刷洗、消毒,然后喷洒育雏墙并用2%氢氧化钠或0.3%毒性溶液研磨。

看了上述的介绍,小编觉得人工养殖花尾榛鸡还是挺麻烦的,有这点钱,还不如买个花尾榛鸡吃呢,而且现在申请养殖许可证也越来越麻烦了,除非有特殊背景可以耗时间的人,普通老百姓还是算了吧。

鮰鱼怎么养


【常见问题】:鮰鱼怎么养?

【专家解答】:鮰鱼学名长吻鮠,别称江团、肥沱、肥王鱼等,为鲿科鮠属淡水鱼类,分布于我国东部的辽河、淮河、长江、闽江至珠江等水系及朝鲜西部,其肉质细嫩鲜美、营养丰富,具有极高的养殖前景和经济价值,下面就由第一农经为你介绍鮰鱼的养殖技术。

池塘条件

要求水质清新,溶氧较高,pH值为7~8.2,因此池塘应选在靠近水源,排灌水方便,环境安静的地方。池塘面积一般为1000~3000平方米为宜,水深1.5~2米,长方形,东西走向,池壁用砖石或水泥硬化,池底淤泥不超过10厘米,每口塘配备3千瓦叶轮增氧机一台。

鱼种放养

选用人工驯化培育的一冬龄鱼种,体质健壮,规格整齐。一般每亩放70~100克鱼种800~1200尾,搭配150~200克的白鲢250~300尾、鳙鱼75~100尾,另放5尾鳜鱼或鲈鱼控制池内野杂鱼,不能放鲤鱼、草鱼、罗非鱼等争食性鱼类。鱼种放养一般在3月初为好。在鱼种放养前10天,用生石灰100~150千克/亩化浆全池泼洒,7天后放水至要求水位。鱼种放养前,用15~20毫克/升高锰酸钾溶液或3~5%食盐水浸洗鱼体15分钟,杀灭病原体和敌害生物。

饲料投喂

鮰鱼经过苗种阶段转食驯化后,以配合饲料为主,其粗蛋白含量要达到40~45%,主要原料为进口鱼粉、鱼干、豆饼、花生饼、麦麸、酵母粉、矿物盐、维生素等,制成硬颗粒饲料,粒径为3毫米、4毫米、5毫米。开始阶段饲料粒径为3毫米,随着鱼体的增重,以后改为4毫米和5毫米。投饲要做到定点、定时、定量,在池塘一边搭建饲料台。鱼种放养后进行驯化,先在饲料台处用声音训练,使池鱼形成条件反射,然后采用手撒慢慢投饲,每天投喂2次,时间为上午8时和下午8时,上午和下午投饲量比例为4∶6,每次操作要细心,直到鱼群吃饱离去为止,日投饲量一般为1.5~3%。

水质调节

鮰鱼喜爱水质清新、溶氧较高的池水,平时应加强水质管理,坚持经常加注新水,及时开动增氧机,合理使用生物制剂调节水质。6~9月是鮰鱼生长旺季,应每隔一天冲水一次,每月排污换水一次,换水量为池水的1/4。尽量增加增氧设备,适时开动增氧机,开机时间为晴天中午开、阴天清晨开、连绵阴雨半夜开,傍晚不开、浮头早开、生长旺季天天开,运转时间为中午短、半夜长,凉爽短、闷热长,负荷大、时间长,负荷小、时间短。定期施用光合细菌,用量为10~20克/立方米。定期泼洒生石灰水,一般在养殖期间每半个月左右泼洒一次,每亩用量为5~10千克。始终保持池水溶氧不低于5毫克/升,pH值为7.2~8.2,水体透明度为30~40厘米为宜,但要根据季节和池塘水质肥度灵活掌握,水质不宜过于清瘦,应以中等肥度偏淡为好。如果水源充沛,温度适宜,也可用微流水辅以定时冲水的方法。

日常管理

巡塘要勤,坚持每天上、中、下午巡塘,清除残饲、污物和清洗料台,观察池鱼有无浮头现象,酷暑季节、天气突变还要增加夜间巡塘次数或安排夜班管理。早开食,鱼种放养后第二天开始投饲驯化。结合巡塘,每天看天气、看水色、看鱼的吃食情况。每15天随机抽查鱼体,检查鱼的摄食、肥瘦情况并通过称重,计数,推算鱼的生长速度,塘鱼的总量与饲料的效价,确定下一阶段的投饲量。

疾病防治

每半月全池用生石灰泼洒一次,用量10千克/亩左右,饲料内长期添加1.5%的大蒜素,每月再用鱼速康制成药饵投喂,连续3天,预防肠炎,每月用氯杀王和硫酸铜交替泼洒全池,使用浓度氯杀王0.2~0.3克/立方米,硫酸铜0.3~0.5克/立方米。在饲养管理中,随时注意观察鱼群摄食情况,发现异常反应或病鱼,应尽早对症下药治疗。

【小编总结】:在养殖鮰鱼的时候,要注意水质问题,只有鮰鱼的生长环境好了,鮰鱼才能够更好的生长,才能够提高养殖效益。

刺尾鬣蜥饲养


【常见问题】刺尾鬣蜥饲养方法有哪些?

【专家解答】刺尾鬣蜥容易饲养,只是空间要足够。它们晒太阳的时间很长,因此UV灯光也不能少。随着成长,体色转趋黯淡,有些个体甚至通体漆黑,因此刺尾鬣蜥也叫黑鬣蜥。由于雌性和雄性都具有很强的地域性,所以它们是以单独饲养最为理想。

刺尾鬣蜥主要的食物是:花、豌豆、紫花苜蓿、青豆、扁豆、玉米、红萝卜、甘薯和深绿色多叶植物(例如:羽衣甘蓝、芥菜、芜菁甘蓝、芥兰、蒲公英等)。

把你的刺尾鬣蜥想象成一只趴在树上的奶牛,起码这会让你有一点基本的认识。它们吃叶子,而且像奶牛一样一边溜达一边吃,时不时还休息一会儿。它们只是长时间地晒太阳促使这些高纤维的食物消化。它们待在树上,这儿吃点,那儿吃点,晒太阳,再吃点儿,再好好休息会儿。日落前几小时它们回到休息的地方直到太阳落山(所以这段时间直到次日上午不要强制喂食)。

在野外,刺尾鬣蜥从上午晚些时候到下午早些时候大量进食,它们吃叶子、花和果实,从草本植物、木本植物到藤本植物。相对于它们食谱中那些大量存在的食物,它们更愿意选择那些较少的和季节性明显的植物的嫩叶、花蕾、花苞和一些果实。

【小编点评】小编汤姆为探索刺尾鬣蜥饲养技巧的你整理了《刺尾鬣蜥饲养方法》,刺尾鬣蜥主要分布在中美洲(墨西哥至巴拿马间),值得注意的是,刺尾鬣蜥比绿鬣蜥更有攻击性,所以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来驯养,不适合新手或是有幼童的家庭来饲养。

绿鬣蜥好养吗?(点击阅读)

绿鬣蜥怎么养?(点击阅读)

绿鬣蜥价格(点击阅读)

红鬣蜥价格(点击阅读)

绿鬣蜥吃什么?(点击阅读)

绿鬣蜥饲养方法(点击阅读)

鬃狮蜥蜴饲养(点击阅读)

鬃狮蜥蜴怎么分公母?(点击阅读)

犀牛鬣蜥饲养(点击阅读)

蜥蜴吃什么?(点击阅读)

蜥蜴养殖技术(点击阅读)

蜥蜴的生活习性(点击阅读)

蜥蜴养殖注意事项(点击阅读)

常见的养殖方法及经验(上)(点击阅读)

常见蜥蜴的养殖方法及经验(下)(点击阅读)

鮰鱼怎么养好


鮰鱼学名长吻鮠,别称江团、肥沱、肥王鱼等,为鲿科鮠属淡水鱼类,分布于我国东部的辽河、淮河、长江、闽江至珠江等水系及朝鲜西部,其肉质细嫩鲜美、营养丰富,具有极高的养殖前景和经济价值。那么,鮰鱼怎么养好?鮰鱼的养殖技术有哪些?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鮰鱼养殖技术介绍

一、池塘条件

要求水质清新,溶氧较高,pH值为7~8.2,因此池塘应选在靠近水源,排灌水方便,环境安静的地方。池塘面积一般为1000~3000平方米为宜,水深1.5~2米,长方形,东西走向,池壁用砖石或水泥硬化,池底淤泥不超过10厘米,每口塘配备3千瓦叶轮增氧机一台。

二、鱼种放养

选用人工驯化培育的一冬龄鱼种,体质健壮,规格整齐。一般每亩放70~100克鱼种800~1200尾,搭配150~200克的白鲢250~300尾、鳙鱼75~100尾,另放5尾鳜鱼或鲈鱼控制池内野杂鱼,不能放鲤鱼、草鱼、罗非鱼等争食性鱼类。鱼种放养一般在3月初为好。在鱼种放养前10天,用生石灰100~150千克/亩化浆全池泼洒,7天后放水至要求水位。鱼种放养前,用15~20毫克/升高锰酸钾溶液或3~5%食盐水浸洗鱼体15分钟,杀灭病原体和敌害生物。

三、饲料投喂

鮰鱼经过苗种阶段转食驯化后,以配合饲料为主,其粗蛋白含量要达到40~45%,主要原料为进口鱼粉、鱼干、豆饼、花生饼、麦麸、酵母粉、矿物盐、维生素等,制成硬颗粒饲料,粒径为3毫米、4毫米、5毫米。开始阶段饲料粒径为3毫米,随着鱼体的增重,以后改为4毫米和5毫米。投饲要做到定点、定时、定量,在池塘一边搭建饲料台。鱼种放养后进行驯化,先在饲料台处用声音训练,使池鱼形成条件反射,然后采用手撒慢慢投饲,每天投喂2次,时间为上午8时和下午8时,上午和下午投饲量比例为4∶6,每次操作要细心,直到鱼群吃饱离去为止,日投饲量一般为1.5~3%。

四、水质调节

鮰鱼喜爱水质清新、溶氧较高的池水,平时应加强水质管理,坚持经常加注新水,及时开动增氧机,合理使用生物制剂调节水质。6~9月是鮰鱼生长旺季,应每隔一天冲水一次,每月排污换水一次,换水量为池水的1/4。尽量增加增氧设备,适时开动增氧机,开机时间为晴天中午开、阴天清晨开、连绵阴雨半夜开,傍晚不开、浮头早开、生长旺季天天开,运转时间为中午短、半夜长,凉爽短、闷热长,负荷大、时间长,负荷小、时间短。定期施用光合细菌,用量为10~20克/立方米。定期泼洒生石灰水,一般在养殖期间每半个月左右泼洒一次,每亩用量为5~10千克。始终保持池水溶氧不低于5毫克/升,pH值为7.2~8.2,水体透明度为30~40厘米为宜,但要根据季节和池塘水质肥度灵活掌握,水质不宜过于清瘦,应以中等肥度偏淡为好。如果水源充沛,温度适宜,也可用微流水辅以定时冲水的方法。

五、日常管理

巡塘要勤,坚持每天上、中、下午巡塘,清除残饲、污物和清洗料台,观察池鱼有无浮头现象,酷暑季节、天气突变还要增加夜间巡塘次数或安排夜班管理。早开食,鱼种放养后第二天开始投饲驯化。结合巡塘,每天看天气、看水色、看鱼的吃食情况。每15天随机抽查鱼体,检查鱼的摄食、肥瘦情况并通过称重,计数,推算鱼的生长速度,塘鱼的总量与饲料的效价,确定下一阶段的投饲量。

六、疾病防治

每半月全池用生石灰泼洒一次,用量10千克/亩左右,饲料内长期添加1.5%的大蒜素,每月再用鱼速康制成药饵投喂,连续3天,预防肠炎,每月用氯杀王和硫酸铜交替泼洒全池,使用浓度氯杀王0.2~0.3克/立方米,硫酸铜0.3~0.5克/立方米。在饲养管理中,随时注意观察鱼群摄食情况,发现异常反应或病鱼,应尽早对症下药治疗。

以上就是关于鮰鱼的养殖技术介绍。鮰鱼相对于四大家鱼来说,可能在我国的分布并不是那么普遍。但是在市场上的需求仍然紧俏,是一种比较受欢迎的鱼类。以上内容由小编为您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鮰鱼是什么鱼


世界上鱼类很多,我们熟悉的有鲫鱼、鲤鱼、草鱼、鳙鱼、鱿鱼、章鱼、鲶鱼等,那么大家知道鮰鱼吗?它也是鱼,且和鲶鱼长相相似。那么,鮰鱼是什么鱼?和鲶鱼怎么区别?

一、鮰鱼是什么鱼?

1、鮰鱼是鲇形目、鲿科、鮠属鱼类,学名叫长吻鮠,上海叫鮰老鼠,四川叫江团,贵州叫习鱼,还有个名字叫石首,是因为它栖息石洞伸出头就像石之首,也是因为它的产地在石首。

2、鮰鱼的身体呈纺锤形,体表光滑无鳞,吻尖而长,口呈新月形,须4对,眼小,脂鳍肥厚,尾鳍深分叉,体色粉红,背部稍带灰色,腹部白色,鳍为灰黑色。

3、鮰鱼属凶猛肉食性底层鱼类,一般生活在水体的底层,觅食时也在水体的中、下层活动;它喜夜晚捕食,幼鱼以浮游类、毛翅类、双翅类等的幼虫为食,成鱼完全以鱼为食,食物缺乏时相互残食。

4、鮰鱼为同类鱼中体型最大的鱼类,常见者多为2~4公斤,最大个体可达15公斤,雄鱼比雌鱼个体大;它的生长速度较快,当年孵化的鱼苗,当年年底可长到400~500克,第二年年底可长到1500克,性成熟期为3龄,每年4~6月产卵。

5、鮰鱼是一种无鳞鱼类,还是长江四鲜之一,不仅高蛋白、低脂肪,且富含多种营养元素,其肉质细嫩鲜美,又无细刺,且鱼膘肥厚,可加工成珍贵的鱼肚,在封建社会还是朝廷贡品。

6、鮰鱼在中国主要分布于东部的辽河、淮河、长江、闽江、珠江等水系,以长江水系为主,中国的黑龙江水系和新疆的额尔齐斯河也有分布。

二、鮰鱼和鲶鱼怎么区别?

区别1、科属不同:它们都属于鲶形目,但是鮰鱼是鲿科、鮠属鱼类,鲶鱼是鲶科、鲶属鱼类。

区别2、体表不同:它们的体表都没有鱼鳞,但是鮰鱼的头部比较小,有两个背鳍,尾巴是分叉的;鲶鱼的头部比较大,只有一个背鳍,尾巴是圆扇形的,体表多黏液。

区别3、体色不同:鮰鱼的体色为粉红色,背部稍带灰色,腹部为白色,鳍为灰黑色;鲶鱼的体色通常呈黑褐色或灰黑色,略有暗云状斑块。

区别4、习性不同:它们都属于凶猛肉食性底层鱼类,且都是夜食者,但是鮰鱼达到性成熟的最小年龄为3年,寿命较长,最高年龄为22龄;鲶鱼一般一龄即性成熟,寿命很长,可达70余年。

区别5、吃法不同:鮰鱼可以剁椒蒸、豉汁蒸、酱汁焖、红烧、豆豉香烤等,其肉嫩味鲜美,无细刺,鱼鳔非常肥厚;鲶鱼可以清蒸、清炖、煮汤、红烧、做肉丸子等,且肉质细嫩,刺少。

区别6、功效不同:鮰鱼是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有养肝补血、降低胆固醇、保护心血管、增强免疫等的功效;鲶鱼含有的蛋白质和脂肪较多,有滋阴养血、补中气、开胃、利尿、催乳等功效。

总结:鮰鱼的学名是长吻鮠,是鲇形目、鲿科、鮠属鱼类,属于凶猛肉食性底层鱼类、无鳞鱼类、同类鱼中体型最大的鱼类,它和鲶鱼长相相似,以上有六个方法可以区别彼此。

黄尾怎么钓


黄尾鱼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鱼,很多人一到秋季时就会去荷塘边垂钓,那黄尾怎么钓?

1、钓黄尾时间

最佳出钓时间在5~10月份,以天气晴朗的日子为主。

2、饵料选择

钓黄尾鲴的时候用腥味、香味均可,加点藻类的商品饵混合一下就可以了,为了加速诱鱼,我们尽量选择开制快频率的拉饵。

3、钓具选择

(1)鱼竿

钓黄尾鲴,我们最好选择调性合适的短竿(以28调性作为参考),因为黄尾鲴挣扎力度大,同等体型的鲫鱼、鲤鱼都是没办法和黄尾比的。黄尾鲴基本都在近岸活动,我们无需长竿。钓黄尾鲴,调性28调较为适宜;而竿身长度,2.7米~3.6米就够了。

(2)钓线

黄尾出口漂相弱,钓线要细,它冲击力大,线的强度还要高,也就是说咱尽量用稍微好一些的线,这一点需要咱们做出正确的搭配。

主线0.8~1.2号,子线0.3~0.8号是钓友们常用的主子线搭配(根据鱼体大小确定线号),这一点大家可以作为参考使用。

(3)浮漂

黄尾鲴,中下层鱼,个头小,嘴型比较特殊,因此我们选择浮漂的时候,要选翻身速度快,下沉平稳匀速且到底后信号较好的小型漂。

(4)鱼钩

因为黄尾嘴型特殊,我们可选择用的钩型倒是很少,袖钩钓黄尾鲴,效果还不错,不仅钩条极细,还有着钩尖锋利,质量极轻的优点,对吸力不是很大的黄尾鲴而言,是非常有效的。

4、钓位选择

(1)专找石头堆钓:黄尾鱼的食物以水中的藻类为主,而水中有石块的地方往往有大量的石苔等是圆吻鲴最爱的食物,所以在垂钓时只要找有石块的钓位下竿必有好收获,水中石头越大,鱼也越大。

(2)专找流水处钓:黄尾鱼喜欢在有水流动的涵洞口、大坝头聚集进食,因为这里溶氧丰富,筑坝用的大石块上藻类丰富。在流水处垂钓,不足的地方是台钓竖漂不稳定,只能靠拉住风线来定位。

(3)专找新钓位钓:黄尾鱼有很强的领地意识,一群群在水中生活,形成各自的部落,遇到外敌入侵,就会用铲形的圆吻争斗,将对方赶出领地。所以,每次垂钓最好去找一些没人钓过的新钓位。

总的来说,黄尾还是很好钓的,只要选好钓位、渔具、饵料等,然后抛向2米的湖中耐心等待鱼上钩即可。不过,若是初次钓鱼的话,可参照上面的详细方法垂钓。

叉柱花怎么种


叉柱花在日常生活中不是很常见,它的叶呈莲座状;叶柄长0.3-2.3厘米,被柔毛;叶片匙形、匙状长圆形或匙状披针形。那么叉柱花怎么种呢?

一、叉柱花怎么种

1.叉柱花为单株种植,种植时植株尽量剪短一些,这样有利于它长出新叶。

2.将基部叶片从叶根处剪掉,如有根须尽量保留,顶部留两对叶片即可。

3.将叉柱花插入底床,插的深一些,只留叶片紧贴底床,种植密度让叶片能挨着即可。

4.叉柱花生长速度中等(2-3个月),要有充足的光照、二氧化碳和肥料(最好有基肥)有助于它的生长。

5.规划种草区域时,尽量让叉柱花设计在光照充足的区域。

二、叉柱花如何修剪

叉柱花的生长途径主要是通过匍匐茎繁殖,所以不用定期的修剪茎叶。如果它长势过密,影响底部光照,可以剪去底部不良叶片即可。长的过高时,可使用打头法剪掉高出部分的茎叶,这样更容易让叉柱向四周蔓延。

叉柱花分布于美洲、非洲和亚洲热带地区,尤以马来西亚为多。

黄尾鱼怎么钓


黄尾鱼是湖泊中常见的一种鱼,口感好,营养价值高,因此有的人在空闲时会专门钓几条回来,那黄尾鱼怎么钓?

一、黄尾鱼怎么钓?

准备好钓竿、主线、子线和饵料,然后在春夏之交时,去湖泊中找一个水位比较深的位置,并在附近搭好钓竿,穿好饵料,将主线丢到湖里面,然后耐心等待。若鱼线飘动了,则可能是鱼上钩了,此时不要急着提竿,可先把鱼慢慢移到一侧,然后迅速提竿即可。

二、钓黄尾鱼有什么技巧?

1、专找石头堆钓:黄尾鱼的食物以水中的藻类为主,而水中有石块的地方往往有大量的石苔等是圆吻鲴最爱的食物,所以在垂钓时只要找有石块的钓位下竿必有好收获,水中石头越大,鱼也越大。

2、专找流水处钓:黄尾鱼喜欢在有水流动的涵洞口、大坝头聚集进食,因为这里溶氧丰富,筑坝用的大石块上藻类丰富。在流水处垂钓,不足的地方是台钓竖漂不稳定,只能靠拉住风线来定位。

3、专找新钓位钓:黄尾鱼有很强的领地意识,一群群在水中生活,形成各自的部落,遇到外敌入侵,就会用铲形的圆吻争斗,将对方赶出领地。所以,每次垂钓最好去找一些没人钓过的新钓位。

总的来说,黄尾鱼很好钓,钓法跟其他钓鱼的方法差不多,只不过在鱼上钩后,要先将鱼慢慢移到一侧,然后再迅速提竿。

yz023.com养殖网养殖技巧栏目为您提供最新最科学的养殖方法,其中《斑点叉尾鮰养殖:斑点叉尾鮰养殖技术》内容包含丰富的知识点,如不满足请访问“小龙虾养殖尾扇有积水”专题。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7250.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