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鳞鱼的人工催产技术(3) 【细鳞鲳养殖】

【常见问题】可以为我们介绍一下细鳞鱼的人工催产技术吗?

【专家解答】 (六)自然产卵与人工授精

1.自然产卵发情的细鳞鱼亲鱼达到高度兴奋时,雌雄亲鱼急速游动,身体紧贴或扭在一起,最后雌、雄亲鱼腹部紧贴,胸鳍张开靠拢,尾柄互相勾紧,此时,雌亲鱼产卵,雄亲鱼射精,并借鳍以搅动水流。使卵、精充分接触而受精。

2.人工授精由人工采卵、采精、授精,以获得受精卵的方法称为人工授精。为提高人工授精率,首先必须准备判断亲鱼发情产卵的时间,适时捕鱼采卵、采精;其次,进行人工授精时,要求掌握比较熟练的操作技术。一般人工授精的方法有干法、半干法和湿法3种,其中干法授精最为常用。具体做法是:

(1)采卵在亲鱼催产后,雌、雄亲鱼追逐激烈时,或达到效应时间雌、雄亲鱼仍无追逐现象时,均需及时检查雌亲鱼是否产卵。检查可在水中进行,将鱼体腹部朝上,用手轻压腹部,若有较多的卵子从生殖孔产出,即可进行采卵。如产卵不多时,可将亲鱼暂养约半小时后再进行采卵。

采集鱼卵的颜色,如呈青灰色,游离,大小均匀,卵粒饱满、圆整,吸水快,膨胀均匀且胀足,卵巢液呈黏稠状、量适中,此为优质卵,受精率高;如卵粒呈暗淡色,带白卵,卵球大小不均匀,弹性差或无弹性,卵膜易破裂,吸水慢且不完全,卵巢液少或多似水、无黏性,此为成熟不良的卵或为过熟的卵,受精率低或不受精。

(2)采精成熟雄亲鱼的精液,一般随时均可采集。精液如呈乳白色、黏稠状,则为优质精液;如精液较稀、略带黄色,则一般为过熟,质量不佳。精液的采集,一般用510毫升的针筒(不带针头)吸入人工挤出的精液储存备用。精液也可预先采集,放入保存液中。保存液配方为葡萄糖2.9克、柠檬酸钠1.0克、碳酸氢钠0.2克、氯化钾0.03克、磺胺0.3克,另加蒸馏水100毫升,进行制备。保存时,将新鲜的精液,加入3倍保存液进行稀释,再逐步降温至3℃,放入冰箱或保温瓶内保存备用。一般精子可成活1015天,使用时待温度上升后即可用于人工授精。

(3)干法授精将成熟排卵的雌亲鱼及成熟雄亲鱼起捕,用干毛巾抹去亲鱼鱼体及泄殖孔部位的水分,将雌亲鱼的卵子挤入擦干的白搪瓷盆中,同时将雄亲鱼对着容器挤入精液或将提前采集好的精液注入其中,立即用羽毛或手均匀搅拌l2分钟,加入少量生理盐水后再轻轻搅拌,受精过程便在此时进行。在人工授精过程中,切忌阳光直射,以免紫外线杀死精子,影响受精率。小编汤姆为探索细鳞鲳鱼的你整理了《细鳞鱼的人工催产技术(3)【细鳞鲳养殖】》一文。

精选阅读

细鳞鱼亲鱼的运输技术


【常见问题】什么是细鳞鱼亲鱼的运输技术?

【专家解答】亲鱼运输,一般选择水温在20℃左右为宜,此时鱼体活动力弱、耗氧少,有利于运输,必须避免水温在18℃以下运输。因水温过低,鱼体容易冻伤和擦伤患病等。水温过高,鱼体活跃,也容易碰撞受伤,但只要采用的器具和方法得当,加强责任心,也可以运输。装卸亲鱼,一定要用亲鱼夹子;尽量减少亲鱼离水时间,在亲鱼运输过程中或运抵目的地之后,应用盐度为10或2毫克/升亚甲基蓝溶液消毒半小时,而后入池。

细鳞鱼亲鱼的运输方法,基本上可沿用四大家鱼的运输方法,下面介绍3种最常用的方法。

1.活水船运输:采用活水船运输亲鱼,装运量大,操作简便,成本低,鱼体不容易受伤。运输密度为每20千克水放亲鱼1千克。如途经污水区域时,应将进水孔关闭,但时间不宜过久,否则,应及时采取人工送气或增氧等措施。

2.鱼桶(帆布桶、塑料桶、木桶等)运输:以鱼桶作为盛器,可直接将器具放入汽车、火车或轮船中运输。器具装水量约为容量的2/3,水与鱼的重量比以15:1为宜。途中行车要稳,防止水的大幅度晃动,造成亲鱼受伤。在运输过程中,还应经常注意水质状况,可采取击水、充氧、换水等增氧措施。

3.尼龙袋充氧运输:采用尼龙袋充氧运输,尼龙袋的大小,要视亲鱼个体大小而定。一般掌握在每袋注水1/41/3,装亲鱼1尾,然后进行充氧。尼龙袋要比鱼体长些,袋的容积应为鱼和水体的2倍,袋口封紧后放入硬纸箱内运输。运输时间可达12小时以上,如果运输时间超过24小时,则需要重新换水充氧。小编汤姆为探索细鳞鱼亲鱼的运输技术的你整理了《细鳞鱼亲鱼的运输技术》一文。

细鳞鱼是如何繁殖的


【常见问题】细鳞鱼是如何繁殖的?

【专家解答】细鳞鱼(细鳞鲳)首次性成熟年龄为34龄,在原产地每年11月至翌年1月是细鳞鱼的产卵季节。在巴西有资料报道,细鳞鱼首次性成熟的时间为35个月龄,鱼体全长为42.0厘米,个体重1.4千克。在池塘或网箱饲养条件下,细鳞鱼鱼体由于缺乏水流、降雨、导电率等多种生态因子的综合刺激,性腺虽能成熟,但不能自然繁殖,而必须经过人工注射催产剂才能诱导产卵、受精,受精卵再经人工孵化,才能获得鱼苗。在巴西、巴拉圭、阿根廷和以色列等国家,巴西鲷人工繁殖已获成功。

我国自1996年3月引进细鳞鱼夏花鱼种后,经3年的精心培育,于1999年7月获得了人工繁殖技术。国内池塘养殖的细鳞鱼,性成熟年龄为3足龄,相应雌鱼的个体重在4千克以上,雄鱼个体重在3千克以上。在我国华东地区,细鳞鱼的繁殖期为每年的58月份,最适繁殖水温为2528℃。在海南,每年的310月份均可人工催产细鳞鱼。初次性成熟的雌鱼,每千克亲鱼可产卵8万粒左右。卵为漂浮性,略呈青灰色,每克卵中含卵9001000粒。刚产出卵的直径为1.11.2毫米,卵受精30分钟后吸水膨胀达56毫米。当水温为2526℃时,受精卵孵化出膜时间为20.5小时;当水温为29℃时,孵化13小时后出膜。刚出膜的鱼苗全长为56毫米,再经5天孵化,鱼苗即可下塘。三、养殖特性

细鳞鱼,具有食性杂、耐低氧、适应能力强、生长快、产量高、养殖成本低、成活率高、易捕捞和比淡水白鲳耐低温、肉味细腻鲜美、营养丰富等特点,因此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养殖潜力,已逐步发展成为我国淡水养殖品种中新的一员。小编汤姆为探索细鳞鲳繁殖的你整理了《细鳞鱼是如何繁殖的?【细鳞鲳】》一文。

赤鳞鱼的养殖技术


【常见问题】赤鳞鱼的养殖有哪些技术要点?

【专家解答】这么高贵而稀有的小鱼,上世纪九十年代,科研人员便开始了驯化,近几年,人工饲养才逐步兴起。肖舒峰2005年从泰安引种赤鳞鱼进行养殖,现在已建成60多个10平米左右的鱼池,存鱼量近3万尾。记者看到,鱼场里贮水池、孵化池、育苗池分布均匀,一尾尾或大或小的赤鳞鱼畅游池中。赤鳞鱼不像一般的淡水鱼一样容易养殖,它对水质、温度和食物都有很高的要求,养殖起来需要特别精心。肖舒峰说,泰山的溪流曲折,水中的含氧量丰富,而在人工养殖过程中,用的多为井水,水中的含氧量只有山泉水的1/3,所以从地下抽上来的井水要经过晾晒和充氧,才可以使用。赤鳞鱼喜凉,夏天温度不能超过28℃,冬天温度不能低于3℃,最适宜温度在18℃~22℃之间,所以夏天要搭建遮阳网,勤换水,冬天要搭建温室,保证鱼能顺利过冬。在成鱼池里,几块青石板斜靠在池壁上。这是为赤鳞鱼搭建的小房子,冬天温度低,鱼儿就钻进去冬眠。肖舒峰介绍,为了解决饵料问题,我自己养了黄粉虫,并配以白菜、菠菜等植物性饲料。此外,每年4月份后鱼虫多的时候,我还去水湾里捞鱼虫喂赤鳞鱼。

水质、温度和食物问题,看来并不难解决,鱼苗孵化和成活率却成为决定赤鳞鱼养殖成功与否的关键。赤鳞鱼要养殖三年才开始繁殖,对温度有较高要求,尤其季节转换的时候,死亡率特别高。为此,肖舒峰聘请了山东农业大学的专家进行指导。每年谷雨前后种鱼开始产卵,为了保证成活率,我模拟赤鳞鱼生长的自然环境,将白瓷盘装满细沙放入水中,给赤鳞鱼创造出人工产床。肖舒峰告诉记者,鱼苗刚孵化出来的近半个月里,由于太小不能喂鱼食,为了保证营养,我把熟鸡蛋的蛋黄用纱布包起来,放在水中挤碎,然后再用特制的蛋黄水喂鱼苗,同时勤换池水,鱼苗成活率提高了不少。

养赤鳞鱼的难题一个个突破了,肖舒峰轻松了很多,而最让他高兴的是,赤鳞鱼卖价也越来越高。赤鳞鱼生长速度缓慢,养一年才长到10厘米,出售到酒店的价格约为每尾20元,除去饲料、水电等成本8元,一尾鱼纯利润在10元左右。而12~14厘米的能卖到50元以上,15厘米以上的能卖到上百元。记者采访这天,肖舒峰刚往济南的高档酒店送去了200多尾10厘米多长的赤鳞鱼。赤鳞鱼目前的市场可以说供不应求。看到我养得好,周围十几户也纷纷加入进来,搞起了赤鳞鱼养殖。但不管市场行情如何,想养赤鳞鱼,掌握技术最重要。

【小编点评】泰山赤鳞鱼是泰山独有的名贵鱼类。为切实保护和开发好这一宝贵资源,本基地致力于赤鳞鱼保护和人工繁育养殖技术研究,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经过不懈努力,我基地已初步掌握了其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并模拟自然条件成功地进行了人工繁育,在亲鱼培育、人工繁育、鱼苗培育及人工养成等方面探索出了比较成熟的人工繁育养成技术。由于基地的养殖环境接近于赤鳞鱼的野生生存环境,使养殖的赤鳞鱼更具原生状态。基地赤鳞鱼的存养数量不断增加,年人工繁育鱼苗达15余万尾.为此小编汤姆为探索赤鳞鱼的养殖方法的你整理了《赤鳞鱼的养殖技术》一文。 【赤鳞鱼小档案】赤鳞鱼,原产于海拔270~800米的泰山山涧溪流中,生长期慢,数量稀少。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为名贵肴馔,还可以药用。清代曾为宫廷贡品,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吃奇消费观念的发展,赤鳞鱼也游入了高档酒店的餐桌,市场需求逐渐增大。据济南市长清区万德镇马套村桃花源赤鳞鱼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肖舒峰介绍,身长10厘米的活鱼每尾能卖到近20元,15厘米以上却有百元的身价,而成鱼最长也不过20厘米。

养殖黑鱼的人工催产方法


人工催产采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和鲤、鳙、鳊的脑垂体进行注射。

珠江三角洲地区基本采用鲤、鳙、鳊脑垂体作催产剂,每0.5公斤体重的剂量是:雌鱼用鳙、鳊垂体7个(1个鲤垂体相当于2.7~3个鳙、鳊垂体),分两次注射:第一次注射2个,隔12小时后注射5个。在水温23~25℃下第二次注射后约18小时产卵。雄鱼用鳙、鳊垂体1~2个,一般不作第二次注射。注射时,将激素用生理盐水或蒸馏水直接溶解。使用脑垂体,要将垂体放在研钵中研成粉末,再加生理盐水或蒸馏水,调和均匀后再使用,每尾注射1毫升。注射用的针头,以6号针头为好,针刺深度为1厘米左右。注射时,将针头向鱼体前呈45度角,刺入胸鳍基部无鳞处。操作时手要稳,动作要快。注射完后拔出针头,用手指压住注射处,防止药液顺针头流出。乌鳢对产卵池条件要求不严,注射后的亲鱼可放入面积为1平方米、水深0.6~1米的水泥池或土池,甚至放入较大的水缸、木盆等容器里也能产卵。每只产卵池(或容器)可放亲鱼一对(1雌1雄)。产卵池或容器上面要加盖网,以防止亲鱼跳出,水面上再放些水草,以遮挡阳光,或将容器放在阴暗处,并保持环境安静。这样在适宜的水温下,亲鱼便能自行产卵、受精,无须人工授精。产过第一批卵的亲鱼,饲养1个月左右后,下一批又能成熟,还可以再次进行催产。卵产出后,起初沉于水底,吸水后浮于水面,可用瓢或盘将其捞出,放在小水泥池或直径约l米的塑料大盆中进行孵化。产卵前一天用高锰酸钾溶液消毒孵化池。一般每平方米水面放1~2万粒。孵化池上搭荫棚,以避免阳光直射。孵化期间要保持一定水位和恒定的水温,以不相差2℃为宜。要随时拣去死卵(白色、不透明)和捞去卵膜,以防恶化水质,并及时适量地换水,以保持水质清新。一般2~3天就可孵出鱼苗。刚孵出的鱼苗形似小蝌蚪,身体灰黑色,以本身卵黄囊为营养。4~5天后卵黄囊被吸收完毕,需及时投喂活水蚤。水蚤的投放量依鱼苗吃食量多少为准,以少量多次为宜。喂养5~6天,鱼苗体色变黄,全长1厘米左右,即可移到小池塘里培育。

冷水性细鳞鱼市场价多少钱一斤


细鳞鱼是种很少见的冷水性鱼,多在水质清澈、水流湍急的地方可见,其营养价值高,因此价格比较贵,那细鳞鱼市场价多少钱一斤?有什么价值?怎么养?怎么做好吃?

市场最新价格:

细鳞鱼它是属于国家保护动物,虽然人工繁殖已经成功,但是它还是属于濒危物种,所以在价格上会有些昂贵。一般来说它的价格至少都在100元左右一斤。不过像这种濒危物种,估计大部分都有价无市。

经济价值:

细鳞鱼肉质细嫩,脂肪含量高,可作为新的养殖对象。

细鳞鱼是国家二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在鱼类学和动物地理学上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1980年以前数量较多,但由于人类经济活动、过度捕捞等原因,细鳞鱼大量减少,濒临灭绝。

秦岭细鳞鲑生长快,肉质细嫩,无肌间刺,味道鲜美,有防止血栓,加快伤口愈合之功能,亦称脑黄金,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宋代即为朝廷贡品。优于美国加利福尼亚洲产的虹鳟鱼,1981年被列入定西地区名贵资源之一。

养殖技术:

1、仔鱼培育。养殖容器为玻璃钢平列槽(40厘米30厘米20厘米),流水养殖,进水流量18~20升/分钟,水面上方60厘米设置100瓦日光灯照射。放养密度为每槽1万尾。刚孵出细鳞鱼仔鱼全长为14~16毫米。

2、稚鱼培育。稚鱼池规格为长10米、宽2米、深30厘米。细鳞鱼仔鱼在卵黄囊吸收2/3时,逐渐上浮,并在水中游泳。在平列槽内稚鱼放养密度为6000尾/平方米,在稚鱼池中稚鱼放养密度为3000尾/平方米。当稚鱼上浮率达到50%以上时,投喂开口饲料,开口饲料以人工配合饲料为宜。可选用粗蛋质含量为45%的稚鱼的人工配合饲料,但脂肪含量应在12%以上。饲料粒径0.3~0.5毫米。

3、鱼种培育。采取流水池培育,流水池采用水泥池,单池面积30~90平方米,池深60~80厘米,水深50~60厘米。池宽1.2~2.5米。池底的坡降为2∶1000~5∶1000。流水池的水流量为100~300升/分钟,保持水深为50~60厘米。根据细鳞鱼生长规格调整放养密度。规格5克的鱼种,放养密度一般在1000尾/平方米;规格10克的鱼种,放养密度一般在800尾/平方米;规格20克的鱼种,放养密度一般在600尾/平方米;规格30克的鱼种,放养密度一般在500尾/平方米。

4、成鱼养殖

①流水池养殖:采用水泥池。水泥池塘长方形,面积200平方米,池深100厘米,水深80厘米。池宽6.67米,池长30米,池底坡降比为12∶1000。池塘并联排列。水源选择水温较低的地下水。细鳞鱼适宜生长水温13~20℃,最适生长水温13~16℃,最高水温不得超过20℃。池水交换率应在2次/小时以上,流速保持0.02~0.16米/秒。水中溶解氧为6毫克/升以上,氨氮应控制在0.0075毫克/升以下。规格20~50克的鱼种,放养密度一般在150~300尾/平方米;规格100克的鱼种,放养密度一般在150尾/平方米;规格150克的鱼种,放养密度一般在100尾/平方米;规格200克的鱼种,放养密度一般在75尾/平方米;规格300克的鱼种,放养密度一般在50尾/平方米。

②湖泊增殖:选择湖泊中水草茂密(覆盖率最好达到90%以上)、水体清澈透明、无污染、夏季最高水温不超过20℃、水体溶氧不低于5毫克/升、水中悬浮物总量不高于15毫克/升的水域进行放流增殖为宜,水体中还应有丰富的底栖动物、水生昆虫、小型鱼虾等饵料生物。放养细鳞鱼稚鱼、1龄鱼种均可。稚鱼规格以3~5厘米为宜。放养密度以10~30尾/亩为宜。1龄鱼种规格以25克左右为宜,放养密度以5~10尾/亩为宜细鳞鱼有在秋末冬初洄游到大江深处越冬的习性,一般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进行捕捞,否则细鳞鱼将会潜入湖泊深处准备越冬,很难捕捞。

做法介绍:

一、红烧细鳞鱼

1、将鱼的内脏和鱼鳞清除,在锅内放少许油,放葱姜爆锅后,将鱼放入微煎,加入凉水,开锅后小火顿2-3小时,放盐、鸡精、香菜出锅。

2、将鱼的内脏和鱼鳞清除,沙锅内加凉水后放入鱼、葱、姜,开锅后小火顿2-3小时,加入盐、鸡精、香菜出锅。

3.半斤左右细鳞鱼洗净,放入高汤,加入盐、酱油、糖色、大葱,将大料、小茴香、花椒装入布袋封口放入,用慢火煨炖,约半小时即熟。清炖细鳞鱼鱼肉白嫩,细腻适口。清炖哲罗鱼做法同清炖细鳞鱼略同,鱼腹有明显红斑,颜色美观,鲜嫩适口。

二、清蒸细鳞鱼

1、将细鳞鱼洗干净后切花刀,把姜放入鱼里,用保鲜膜包好。

2、放入微波炉,打6分钟,选择蒸鱼菜单。把香葱切好,放入鱼表面。

3、把油烧开,放入酱油。趁热倒入鱼身上,可以吃了。

海蜇的人工养殖技术


在中国,海蜇渔业有悠久的历史,最高年产量可达5.8万吨。但是,由于迄今尚不完全了解的原因,其资源量年变动极大,有时多得来不及加工处理、任其躺在海滩上,有时却无影无踪无觅处。

海蜇的人工养殖技术

池塘的选择

选择离海边比较近,进排水方便(最好是小潮也能换水)的池塘。

池塘附近最好能有淡水资源以便调整水的盐度。

池塘的大小在20亩以上为宜,越大越好。

水深在1米以上,1.5~3米为最宜。

岸边的坡度应该是越陡越好,如坡度太缓应该在岸边水深0.5米处加围网或塑料布,以防海蜇抢滩死亡,所以要注意了。

池塘的进排水

进水口应该有围网,防止杂鱼、杂虾等敌害生物的进入,围网的网目应该在40~60目左右。池塘的排水口也应该设有围网,网目应该和入水口的网目相同,防止排水时跑苗,围网的面积应该大一些,依据具体池塘大小而定。网目的大小可以随着海蜇的生长而逐渐增大,排水时水流尽量缓一些,防止海蜇苗粘在排水网上而发生死亡。

进水10天以后方可放苗,进水后根据情况可适当肥水,保证浮游动物有一定的数量。

放苗前的准备工作

对水质进行检测,主要是水温、盐度、pH值等。此项工作应该由技术人员来完成,可求助于育苗厂家,一定要准确,这关系到放苗后的成活率。

将养殖池塘的水温、盐度在放苗前告知育苗厂家,看室内外池塘的水质条件差别大小才能断定是否能放苗。适宜海蜇养殖的水温范围是15~35℃,最适是22~28℃;盐度的适宜范围是8~36,最适范围是18~30。

岸边坡度太缓的池子应该在放苗前在岸边0.5米水深处加围网或塑料布。

放苗

放苗时间应该选择在天气较好的早晨或傍晚,最好是无风、无阳光直射的天气。

放苗的密度应该严格控制在300只/亩以下。密度过大会造成缺氧、生长缓慢、长不大等现象。具体的放苗密度应该和池塘的大小、水深、水质情况及换水条件等相联系,条件好的密度可以大一些,条件差的一定不能多放,否则可能导致养殖失败。

蜇苗运输时应充氧、遮光、加冰、以防升温。

放苗时把苗倒进一个比较大的容器中,加一些池塘内的水,让苗适应一段时间(10~20分钟)后再放入池中。

最好将苗直接运到池塘中间,均匀、缓慢的泼洒入池内,操作不可急躁,以防伤苗。

养殖管理

海蜇养殖基本上采用的是不投饵的方法,因此换水(补充水体的天然饵料)对海蜇养殖非常重要。

放苗后如果天气正常,水质条件正常,7天之内不需换水,7天之后可少量换水(每次不超过20%)

海蜇养殖前期(10~20天)换水条件好的池塘可每天换水,应该遵循少换、勤换的原则。进、排水最好不要大排大灌,那样会对苗产生伤害(如苗粘在网上而导致死亡),尤其是在海蜇的伞径长到5厘米之前。

遇到坏天气如大风、大雨,最好不要换水,以免环境变化太大而对海蜇的生长带来不利的影响。

换水前应该对所要换的新水的温度及盐度进行测量,和池子内的差别不能太大,盐度变化幅度不能超过10,超过这个数量不能换水。

池水的盐度最好能保持在20~30之间,对于那些附近有淡水资源的池塘,应该充分利用淡水调整池水的盐度。在适宜的区间内保持相对比较低的盐度对海蜇的生长是很有利的。但淡水的注入要均匀,不能因为局部盐度过低而造成海蜇的死亡。

随时观察海蜇的活动及生长情况,监测水质变化及水中浮游动物的量。

饵料生物的数量。

在海蜇的池塘养殖前期,池塘内浮游生物充足,但到了养殖后期,池塘内浮游生物的数量已不能满足生长需要,此时应进行肥水。进行肥水主要采用3种方法:一是鸡粪挂袋肥水,用发酵好的鸡粪10kg/袋,挂袋150个/㎡。当水透明度达到40cm时,立即取出鸡粪袋,以免池塘内的水质过肥;二是氮肥肥水,氮肥按照22.5kg/h㎡比例投放到水中;三是磷肥肥水,按30kg/h㎡的比例投放磷肥于水中。此外,也可采用人工投放天然轮虫、卤虫或枝角类等,进行活体投喂。在海蜇养殖密度较大情况下,也可以通过投喂磨碎的鱼糜,为海蜇提供饵料。但该方法必须沿着池塘四周跟踪海蜇投喂,并坚持少投勤投的原则。

水质管理。

在池塘养殖海蜇时,为了保持池塘的水质,水体必须经常换。通过换水,不仅为海蜇的生长提供足够的饵料生物,而且可以保证水体肥活嫩爽,对海蜇的生长起到刺激、促进作用。换水必须坚持少换、勤换,避免大排、大灌。池塘中的海藻对水质的保持也非常重要,应该定期清除养殖池中的海藻。研究表明,可以通过人工接种小球藻培养池塘优势种群,改善池塘环境,培养海蜇的天然饵料,降低养殖成本。

保持水体理化因子平衡。

研究发现,海蜇沉底死亡时的溶解氧小于3mg/L,氨氮值大于374.45Lg/L,此值可认为是引起海蜇死亡的阈值[。只有当水温在18~28e、盐度18~28j、pH值7.5~8.5、溶氧\1.5mg/L时,海蜇活跃,摄食量增大,生长迅猛。因此,要注意调节水体的理化因子在适当的范围内。当水温温差不超过3e、pH值稳定在7.5~8.5、氨氮值小于0.2mg/L升时,即可放苗。

水体的初级生产力。

研究发现,海蜇养殖过程中,水体的初级生产力除主要受海水透明度影响外,还受光照、盐度和营养盐等因素的影响。根据透明度与初级生产力成正比的关系,在一定的范围内,要通过注入淡水提高水体的透明度,透明度一般控制在30~50cm,以保证有充足的初级生产力,促进海蜇的快速生长

苗种培育

准备工作

育苗池用来蓄养种蜇与培养幼体,大型的容器都可以,最好是光滑的水泥池。

附着基用于螅状体附着,任何坚硬无毒的物质皆可,规模生产最好用波纹板。

其他卤虫孵化最好有专用的水泥池。加温及进、排水系统没有特殊的要求,一般的生产环境都可达到要求。

亲蜇的来源

亲蜇的来源一共有两种:一种为全人工培养型,主要适用于从自然海区采捕亲蜇十分困难的地区,如浙江沿海等。另一种为自然采捕性成熟的种蜇,根据采捕地点不同又分为自然海区采捕和在人工放养的虾池内捕捞两种。相对于种蜇质量来说,无论是怀卵量还是个体大小,后一种都要比前一种好。而且从近两年养殖状况来看,养殖池采捕的海蜇由于种蜇间亲缘关系而产生了严重的退化现象,表现为个体大小不均,小蜇居多。

产卵与孵化

在繁殖盛期的自然水温下,未受精的卵经3~5小时解体;受精卵经一段时间开始卵裂,然后发育为早期浮浪幼虫。

人工孵化程序

蓄水和水处理:种蜇进池前将水池刷洗干净,注入新海水,作为孵化池。在海水中加入EDTA(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来络合重金属离子,有有利于提高孵化率。

性比搭配:雌雄比以2:1搭配为佳。亲蜇密度适宜,有利于雌雄个体之间相互诱导性产物排放。

抽样镜检:移入亲蜇后,应不断从池底取样在显微镜下观察是否产卵,是否出现卵裂。之后每隔一段时间抽样观察一次,直到发现大量分裂卵或未受精卵不再受精为止。

孵化胚胎全部变为浮浪幼虫后,使用体积法定量。正常情况下孵化率在90%以上。

浮浪幼虫变态、附着和管理

浮浪幼虫左旋自转,经过一段时间变态为螅状体。前端附着形成足和柄部,后端形成口和触手,如变态时未遇到附着基,则在浮游状态下变态,柄部向上倒悬浮于水面。柄端具粘性细胞,接触附着基时易于附着。浮浪幼虫变态为螅状体后,绝大多数附着于波纹板下侧。在螅状体附着后应适时添加新鲜海水。

幼体培育池加满水后,一般采取以下四条管理措施:第一、控制光照,防止杂藻等在附苗器上大量繁殖,以提高螅状幼体成活率;第二、保持温度,秋未池内水温降至10℃以下后,室内应有保暖设施,以维持池水温度在5~10℃为好,春季当室内水温上升至适宜温度时,螅状幼体开始出现横裂生殖,随后释放蝶体幼体;第三、适时投饵,以轮虫、挠足类无节幼体、卤虫无节幼体等为饵料,投喂频次依水温及摄食状况而定,一般每日1次即可。螅状幼体饱食后呈浅黄色,饥饿时呈苍白色,故投喂频次和投饵量可根据螅状体体色深浅酌情增减,主要以镜检为准;第四、适时换水,螅状幼体个体小,少动,耗氧量低,代谢产物较少。在20℃以下,水温低,代谢慢,没有必要频频换水。换水时用虹吸法从池底吸出有沉淀物的海水,再加入等量新鲜海水。

螅状体的体侧长出一条匍匐茎,以其末端附着,形成新落足点。原柄部末端逐渐脱离附着点。形成足囊的过程可连续进行,一般个体可形成一到十几个足囊。足囊形成后,在适当条件下,可从自顶部萌发出新的螅状体。新螅状体在生长中和长成后,同样可形成新足囊并萌发出一代螅状幼体。

碟状幼体培育

螅状体在次年温度上升到适宜温度时,开始出现横裂个体。数目与螅状体的大小密切相关,一般在1个~7个左右。初生碟状体无色、半透明,直径2~4毫米。经7~10天的生长,伞径达10毫米,为中期蝶状体或稚蛰,经15~20天的生长,伞径达20毫米左右,成为幼蜇。

碟状体培育应注意以下几点:

定时、定量投饵:碟状体在饱食以后一般要用3~4小时才能将食物消化掉,所以一般每4个小时投喂一次,同时根据肉眼观察与镜检作少量调整。

换水:碟状体培育阶段温度高,摄食量大,产生的代谢产物及残饵很容易败坏水质。这就要求我们及时换水,换水量在碟状体培育初期为每天半量,分两次完成。在中、后期全量换水(水质不好时可以每天换全池水两次),换一次全池水不可将池水一次排干,应分三到四次完成。

充气:初生碟状体的辐缘瓣和网管尚未发育,浮游能力很弱,绝大多数个体沉降于池底。一般采取微充气的方法推动其浮游、摄食和生长。人工控制条件下,碟状幼体至稚蜇阶段的成活率,一般可达90%以上。至幼蜇阶段的成活率,可达85%以上。

出售

当幼蜇生长到2厘米以上时,即达到售出规格,应以体积法定量后出售。

我们利用对虾养殖池进行海蜇立体生态养殖试验,采取接种肥水定向培育基础饵料,使用光合细菌改善水质等手段,优化养殖环境。同时进行多品种搭配养殖,既充分利用水体,又提高了综合养殖效益。

材料与方法

①池塘选择:利用池塘500亩,平均水深达2m以上。进排水畅通,池四周有拦网设施。

②消毒:用生石灰200kg/667㎡消毒,以杀灭敌害生物及病原体。

③进水:用80目筛绢网进水30cm,并用含氯32%的漂白粉3010⁻⁶消毒。

④放苗:投放伞径1.5cm以上苗种。利用育苗室和土池结合进行暂养。暂养期间投喂优质的丰年虫无节幼体、轮虫、枝角类等。

⑤海蜇收获:第1茬海蜇商品规格达到3kg/个左右时,用大扣网捕获;第2茬海蜇根据市场行情可养至4~5kg/个上市;第3茬海蜇可提前上市,这样不会影响贝类收获。

怎样帮助鳡鱼人工催产


在人工养殖鳡鱼的过程中,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步骤就是帮助鳡鱼进行人工催产。鳡鱼虽然生长繁殖能力强,但是在实际养殖中,需要进行人工催产。那么,怎样帮助鳡鱼人工催产?鳡鱼人工催产技术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鳡鱼的人工催产技术

1、催产池:催产池为半径2米的圆形水泥池,池深为1.5米左右,水深1.2米,水体可见度50厘米以上。每个催产池可以放5~6条亲鱼,一般2条雌鱼搭配3条同龄的雄鱼,如果雄鱼龄数小,可以适当多搭配一些雄鱼。

2、催产剂:每种鱼都有适合自己的催产剂,对鳡鱼来说配制出合适的催产剂是保证鳡鱼繁殖成功的重要因素。鳡鱼催产剂由三种药物配制而成,分别是鲤鱼垂体、注射用促黄体释放激素A2、注射用绒促性素。鲤鱼垂体用量为2~3毫克,注射用促黄体释放激素A2用量为200微克,注射用绒促性素用量为10万单位。

3、催产:雌鱼为体重千克数乘以0.3(毫升),雄鱼为体重千克数乘以0.3并减半(毫升)。假如雌鱼体重为15千克,注射剂量为15乘以0.3,也就是4.5毫升。如果是15千克的雄鱼,注射剂量应为2.25毫升。在催产后,要不断往催产池注水,排水口打开,用循环流动的水对亲鱼进行刺激,保证亲鱼按时产卵。

4、受精:把亲鱼固定好后,要尽快将卵挤入盆中,多挤几次,确保鱼卵全部产出。挤完卵后,要及时将雄鱼精液挤入盆中。整个操作过程,要不断摇动盆,让精卵充分融合,提高受精率。授精操作完毕后,用手搅拌几下,然后往盆里撩入一些水,使卵充分吸水,并及时将受精卵放入孵化环道,每立方米水体可放入80~120万粒鱼卵。

5、孵化:鳡鱼孵化期间水深保持在1.3米左右,水流速度应根据环道的大小来控制,半小时左右能更换一次池水为最好。孵化水温以22~28摄氏度之间为宜,每天多次清刷过滤网,防止网孔被卵膜或杂物阻塞影响水流交换。受精卵在水温22~23摄氏度时约35小时左右就可以孵出仔鱼。

以上就是关于鳡鱼的人工催产技术介绍。值得注意的是,在催产后,要不断往催产池注水,排水口打开,用循环流动的水对亲鱼进行刺激,保证亲鱼按时产卵。以上内容由小编为您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无鳞鱼湄公鱼是海鱼吗


湄公鱼也叫芒鱼,是鲤科湄公鱼属的一种鱼类,生活在东南亚,为无鳞鱼,体延长,侧扁,背缘及腹缘平直。那它是海鱼吗?价格通常多少钱一斤?刺多吗?怎么做好吃?从广西水产市场了解到,湄公鱼价格通常在十几元到二十几元不等。

湄公鱼是海鱼吗?

从野鲮亚科资料中了解到,头部扁而小。吻突出而稍尖。眼小,上侧位,眼前线的下方具有一基部分叉的小棘。口小,下位,呈马蹄形。须5对,其中吻须2对,口角须1对,颏须2对。体被细小圆鳞,头部无鳞;侧线不明显,纵列鳞140-170。主生于越南湄公河的入海口,为咸淡水鱼类,作为鱼类的一种,湄公鱼兼具了鱼类所共有的营养价值,含动物蛋白和钙、磷及维生素A、D、B1、B2等物质,比猪肉、鸡肉等动物肉类都高,且易为人体消化吸收,吸收率高达百分之九十六。

湄公鱼刺多吗?

湄公鱼刺多并不多。但是要注意的是以下五类人不适合吃鱼:

1、痛风:鱼、虾、贝类含有较高的嘌呤物质,所以,痛风患者应禁食沙丁鱼、凤尾鱼、虾类、鱼子、贝类、蟹黄等,以免引发痛风急性发作。

2、出血性疾病:如血友病。血小板减少和维生素K缺乏者,应少吃或不吃鱼。因为鱼肉中含有抑制血小板凝集作用的物质,容易使出血性疾病患者出血不止或加重出血症状。

3、肝硬化晚期患者:有肝功能障碍,肝脏生成凝血因子减少,往往有出血倾向,少吃沙丁鱼、青鱼、金枪鱼等,鲤鱼、比目鱼可适当食用。

4、结核病病人服用异烟肼:服用异烟肼时如果食用某些鱼类容易发生过敏反应,轻者恶心、头痛、皮肤潮红、眼结膜充血等,重者会出现心悸、口唇及面部麻胀、皮疹、腹泻、腹痛、呼吸困难、血压升高,甚至发生高血压危象和脑出血等。

5、本身是过敏体质的人:吃鱼更要小心。

湄公鱼怎么做好吃?

水煮湄公鱼

1、将湄公鱼杀好,洗干净,洗好备用;将鱼双半切开,留下鱼肉。

2、在将鱼骨头切小块备用,将切下的鱼肉,切片,洗净,加从适量的盐巴料酒咸制两分钟,再加入适量地瓜粉,抓均匀。

3、在备好自己爱吃的素菜,如豆皮、黄瓜、金针茹、生菜、备用;烧开后加入盐巴、味精、鸡精等调料,再加入备好的素菜煮开。

4、煮开后将鱼和菜装进鱼盆,将咸制好的鱼片下锅煮热,再捞起来装入煮好的鱼盆里,带汤进去。最后将热锅烧油。加入葱头,花椒辣椒炸好芝麻,油温要自己掌握,再将炸好的辣椒油淋在鱼上面。

湄公鱼清蒸

1、带鱼去头尾、内脏,剪去背鳍,切成8cm长的段,用老抽、料酒、老姜、八角(3颗)腌一个小时以上。

2、腐竹水发后切成1寸长的斜段,香菜洗净切段,大葱冼净切大段备用。

3、中火烧热炒锅中的油(45ml)至六成热,放入带鱼煎至金黄色,八成熟捞出。

4、大火烧热炒锅中的油(15ml),放入剩下的八角,蒜瓣、葱段,放入带鱼,立刻在鱼上倒入米醋,马上就会冒出鱼香的味道。

5、加入300ml冷水,调入盐、白砂糖,放入泡好的腐竹,盖上盖炖至入味,最后收汁即可装盘,并撒上香菜段。

鲜椒湄公鱼

鱼清洗干净腌制十五分钟,上烤箱烤8分钟。出锅摆盘上自制烤鱼汤料激上鲜椒即可。

“无鳞鱼”鳝鱼(黄鳝 )什么季节吃好


黄鳝又名鳝鱼,黄鳝不仅为席上佳肴,其肉、血、头、皮均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有补血、补气、消炎、消毒、除风湿等功效,那鳝鱼什么季节吃好?孕妇可以吃鳝鱼吗?不能和什么一起吃?

黄鳝为热带及暖温带鱼类,营底栖生活的鱼类,适应能力强。生活于水体底层,主要栖息於稻田、湖泊、池塘、河流与沟渠等泥质地的水域,甚至沼泽、被水淹的田野或湿地等皆可见其踪迹。

鳝鱼什么季节吃好?

俗话说冬吃一支参,夏吃一条鳝,这鳝说的就是黄鳝啦。黄鳝肉性味甘、温,有补中益血,治虚损之功效,非常适合夏天,吃鳝鱼还能防止夏季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保护心血管哦!黄鳝在我国的高产期在每年的6到10月之间,尤其是6到8月的黄鳝最肥,这个时期的黄鳝味道很鲜美,刺少而且肉厚!

孕妇可以吃鳝鱼吗?

鳝鱼是孕妇的滋补佳品。据分析:每100克鳝鱼肉中合蛋白质18.8克、脂肪0.9克、磷150毫克、钙380毫克、铁16毫克、维生素A428国际单位,还含有黄鳝素A、B及硫胺素等。

鳝鱼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食品。它性温味甘无毒,入肝、脾、肾三经。据《本草拾遗》记载:鳝,补虚损,治妇人产后恶露淋沥,血气不调,除腹中冷气肠鸣。它能够补中益气,治虚疗损,是身体羸弱、营养不良者的理想滋补品。

常吃鳝鱼有很强的补益功能

鳝鱼中含有丰富的DHA和卵磷脂,它是构成人体各器官组织细胞膜的主要成分,而且是脑细胞不可缺少的营养。

根据美国试验研究资料,经常摄取卵磷脂,记忆力可以提高20%。故食用鳝鱼肉有补脑健身的功效。

它所含的特种物质鳝鱼素,能降低血糖和调节血糖,对糖尿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加之所含脂肪极少,因而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品。鳝鱼含有的维生素A量高得惊人。

维生素A可以增进视力,促进皮膜的新陈代谢。

有人说鳝鱼是眼药,过去患眼疾的人都知道吃鳝鱼有好处。常吃鳝鱼有很强的补益功能,特别对身体虚弱、病后以及产后之人更为明显。

它的血还可以治疗口眼歪斜。祖国医学认为,它有补气养血、温阳健脾、滋补肝肾、祛风通络等医疗保健功能。

鳝鱼不能和什么一起吃?

1、狗肉:狗肉、狗血都有温热动火、助阳之性,黄鳝甘而大温,温热助火作用更强,不利于常人。且黄鳝有腥气,更不能与狗肉同煮,两种一起食用味道奇怪,可成黑暗料理。

2、菠菜:鳝鱼和菠菜的性味功能皆不相协调,一起吃可能造成腹泻,而且菠菜内所含的草酸会与鳝鱼中的钙相结合,形成草酸钙结晶,增加尿路结石风险。

3、金瓜:黄鳝温中补气,金瓜甘寒下气,二者功用大不相同,同食功用互相抵消,无益于身体。且二者生化成分复杂,同食会产生不利人体的生化反应,有害人体,故不宜同食。

4、柿子:鳝鱼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钙等营养成分,而柿子中含有较多的鞣酸,蛋白质和鞣酸结合可以生成鞣酸蛋白,使蛋白质失去了原有的营养价值。

5、山楂:鳝鱼性温,可以补中益气,对虚损、血气不调、风湿等病症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鳝鱼与山楂相忌,山楂中含有较多的鞣酸,相克理由与柿子相似。

6、葡萄:鳝鱼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钙等营养成分,葡萄含有较多的鞣酸,鞣酸可以与鳝鱼中的钙结合生成一种新的不容易消化的物质,使鳝鱼原有的营养价值降低,故二者不宜同食。

黄鳝怎么吃才好吃?

1、红烧黄鳝

【材料】黄鳝400克,蒜2头,老姜,香葱各10克,白酒2汤匙,老抽2汤匙,香醋3汤匙,白砂糖3汤匙,白胡椒粉1茶匙,油2汤匙。

【做法】①将黄鳝去除内脏后用温水洗掉黄鳝身上的黏液,不去骨,切成寸断备用。②将香葱冼净切成小段。老姜、蒜洗净切片备用。③大火烧热炒锅中的油至八成热,放入姜片、蒜片、香葱段炒出香味,倒入黄鳝段,加入白酒、老抽、镇江香醋、白砂糖翻炒3分钟,倒入开水,水没过黄鳝,盖上锅盖改成小火炖30分钟。④30分钟后,大火收汤,待汤汁黏稠撒上白胡椒粉,点缀些香葱碎即可出锅。

2、泡椒黄鳝

【材料】黄鳝500克,泡椒50克,姜8克,白皮大蒜8克,大葱8克,酱油8克,醋8克,盐15克,味精5克,料酒8克,白砂糖8克,植物油30克。

【做法】①将经过宰杀洗净的黄鳝切成3.5厘米长的段。②泡红辣椒、姜剁细成末备用。③蒜切片,蒜切短段。④将锅内油烧至七成热,放入鳝段煸干水气,加剁细的泡红辣椒和姜、蒜片,炒出香味,烹料酒炒匀,加酱油、盐、白糖和肉汤500毫升。⑤烧开后移微火上将黄鳝烧软。⑥待锅内汤汁基本烧干时,加味精、葱段、醋,将汁收干亮油,起锅晾凉,装碟即成。

3、清炖黄鳝

【材料】黄鳝1条,葱1截,蒜3瓣,姜1块,鸡汤250毫升,芝麻油适量,味精少许,干淀粉1大勺,醋2匙,盐1/2茶匙。

【做法】①黄鳝段加入一勺干淀粉,抓拌拌匀。②锅烧热,下宽油,烧至七成热,将黄鳝段下锅炸1分钟左右。③炸至表面微微泛黄时捞出,沥干油分。④炸好的黄鳝段放入碗中,加醋、少许鸡汤、味精、盐、姜丝。⑤上笼用旺火蒸30分钟。⑥另取锅烧热,倒少许油,放葱蒜爆香。⑦加鸡汤、醋、盐、味精,烧至沸腾。⑧用湿淀粉勾芡,起锅淋在蒸好的黄鳝上即可。

蜈蚣的人工养殖技术要点介绍


蜈蚣是一种非常慎人的节肢动物,也叫做百脚虫,因为它们的身体有多少节就有多少对腿。蜈蚣分布范围也非常广,是一种具有毒腺能够分泌毒液的物种,但是它也是可以入药的,近年来人工养殖的数量变多了。下面一起来看看蜈蚣的人工养殖技术要点介绍。

一、蜈蚣的人工养殖技术要点介绍

要点一:保持养殖环境的安静

人工养殖蜈蚣的话对于饲养环境要求是比较高的,因为蜈蚣在产卵、孵化等环节必须保持安静,如果收到惊扰的话活吃掉自己产的卵或者幼年蜈蚣。因为蜈蚣产卵的时间是有区别的,所以经常会出现抢食卵等现象。所以在雌蜈蚣产卵之前就要分开饲养。不能分开的话也可以将其用没有底的玻璃杯进行隔离开来。

在蜈蚣的孵化期间,不要喝水、不要进食,靠着自身的营养来维持生命活动。所以在蜈蚣产卵之前就要积蓄大量食物才能供给这个时期的营养。要加强产前的食量,注意补充各种营养物质,促进雌蜈蚣多进食才能应对后续的生产工作。

在蜈蚣孵化的时候一定不要强光照射,提前安装好红灯,然后用帘子遮住窗户。一旦开始产卵了就不要随意移动孵化缸了。

要点二:注意蜈蚣的饲养密度

人工饲养蜈蚣的话要注意蜈蚣后续身体长度的变化,要适度的分群、分池子养殖,所以我们要考虑到这些容器的购置。

要点三:喂食要点

喂养蜈蚣的话一定要保持饲料池的卫生,不要喂被污染的饵料,这样的话容易出现蜈蚣误食死掉。平时也要注意饲养环境的卫生,不能太脏乱了。平时要注意观察蜈蚣的生长情况,发现有病的蜈蚣要及时剔除掉,以免传播疾病。

二、养殖蜈蚣赚钱吗?

蜈蚣的药用价值比较高,特别是炮制过的蜈蚣价格卖得会更高一些。根据相关市场上的蜈蚣价格,在十二厘米以上的大蜈蚣能够卖到两元一条左右。如果是稍微短一点的基本在一块五一条。当然,还有更小的价格就是几毛钱一条了。

除了泡制的蜈蚣,现在油炸蜈蚣也非常流行,人们也能够接受了,基本上是五块钱才能卖两条。因为野生的蜈蚣越来越少了,不仅是因为环境的改变、污染,也是因为人工的捕捉,所以人工养殖发展起来,如果各方面做足了准备的话应该是赚钱的。

养殖山鸡的人工孵化技术


山鸡的种蛋应随产随孵。如蛋的数量少,可用家鸡代孵。种蛋多,就要用孵化器孵化。山鸡种蛋的孵化程序与家鸡一样,只是孵化期和温湿度的控制有所差异。采取人工孵化,要做好以下工作。

1.设备的配备应配备装有自动控温的孵化器及出雏器,也可用家鸡孵化器,但要改其蛋盘规格。此外,还要有照蛋器、贮蛋盘等。最好另备一台发电机。

2.孵化前的准备工作

(1)检查设备。孵化设备安装好后,检查发电机、继电器、批示灯、超温警报器、风扇和各零件运转是否正常。要求这些设备的反应灵敏,牢固可靠,性能良好。同时,用严格校对过的温度计测定孵化器内不同位置的温度是否均匀。如器内温差超过0.5℃、湿度相差5%以上,就应调整。试机2天后,如一切正常,才能消毒孵蛋。易损件要有配件,发电机要状态良好,一旦需要就能供电。

(2)选蛋。种蛋要及时收集,当天产的应当天收,以免被细菌污染。种蛋必须选大小适中、形状符合规格、蛋壳颜色协调一致的蛋。蛋重低于标准重、畸形、斑驳奇色、不规则、有裂纹的蛋应剔除。种蛋要逐个称重、登记。钝头向上放在蛋盘上。放入孵化器后与孵化器一起消毒。

(3)贮蛋。所有种蛋要登记标号,放于12-18℃阴凉通风处。种蛋贮存一般不能超过7天,最多10天,否则会影响孵化率。

(4)消毒。孵化器底层放一瓷盘,按每立方米5.5克的高锰酸钾和11毫升的甲醛溶液混合,迅速封闭消毒30分钟。然后开动鼓风机,尽快将甲醛气体驱除,即可开器孵化。此法可同时消毒种蛋及孵化器,方法简单,效果显著。选择其他消毒法亦可。

3.孵化(1)翻蛋。在孵化过程中,种蛋应每隔2小时翻一次,上下翻转45角。如孵化器内温差0.5-1℃,每天要调盘一次。(2)凉蛋。每12小时开启孵化器的门,凉蛋10-20分钟。孵化早期凉蛋时间可短些,后期因胚胎自产温增强,可适当多凉一些时间。分批进蛋可防止超温。(3)照蛋。在孵化第7天、18天各照蛋一次,并称重,除去无精蛋和死胎蛋。

4.孵化温度和湿度温度和湿度是孵化出雏的两个至关重要的因子,一定要严格掌握好。孵化的第1-20天,温度为37.5-37.8℃,湿度为65%-70%;第23-24天,温度可降至37℃,而湿度应提高到70%-75%。第21天时将胚蛋由孵化器移到出雏器内继续孵化。孵化率最高可达90.1%,孵化期24天。温、湿度的不同,孵化率有显著差异。1-20天孵化温度37.8℃,湿度65%-70%,临近出雏时温度降到37℃,相对湿度提高到75%,出壳整齐,集中在第24天。

雏鸡脐部收缩良好,活泼健壮,绒毛丰满光泽,受精蛋的孵化率达90.1%,孵化效果最佳。孵化温度较低,胚胎发育迟缓,出雏不齐,孵化期延长,最长达26天。雏鸡身体弱小,站立不稳,雏鸡成活率降低。温度高,湿度低,孵化后期死胎多,破壳的喙和胎毛多与蛋膜粘连,不能出壳而死。也有的喙壳部出血或卡壳而死。这时如适时加以助产,能使孵化率有所提高。温、湿度这两者哪个因子最关键。我们比较了温度相同、湿度不同的条件下胚胎死亡率的情况。结果表明,湿度的变动影响较少(12.9%-20.9%),显然温度更为重要。温度的轻微变化对胚胎死亡率的影响大。

另外,孵化过程中常会遇到停电或孵化器调温失灵等意外情况。因此,多备一台孵化器和备用发电机可保证孵化的成功。否则,遇到意外情况,即使采取电有效的土办法,也难以获得好的结果。在孵化初期,温度应高些(37.8℃)以促进胚胎发育;孵化后期胚胎日趋成熟,产生自温较多,这时应略降温度。提高湿度有助于雏鸡破壳。

三道鳞怎么养


【常见问题】三道鳞怎么养?

【专家解答】养三道鳞鲤鱼关键要掌握二点:一是喂食。每天清晨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喂三道鳞鲤鱼。三道鳞鲤鱼儿也有条件反射哩,它只要听到我的脚步声,便全部浮到了水面上,并不断发出啧嘴的声响,知道主人来供应早餐了。三道鳞鲤鱼食是从养三道鳞鲤鱼店买来的,30元一斤,是一种橙红色像粟米大小的颗粒,有一股腥香。我把三道鳞鲤鱼食往缸里一撒,鱼儿们争先恐后来抢食,一片吞食声,要不了半分钟便全部消灭了。看着三道鳞鲤鱼儿们仍在上面游来游去似乎没吃饱,此时也不要心软,对不起等明天吧!

其次是水。经常给三道鳞鲤鱼缸换水不好。因为新换的水是生水,不利于三道鳞儿生活。我买三道鳞鲤鱼缸时买了一个增氧器,这是一个非常神奇的东西,它有二大功能,除了不间断地向水中增氧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就是吸收三道鳞鲤鱼的粪便,所以在三道鳞鲤鱼缸里是从来见不到三道鳞鲤鱼粪的,它全部被吸进了这个黑色的长条型的器具内。每隔十天半月,取出增氧器,分别将二节带有海绵的东西取出拆开,这时你发现黑色海绵体己变成了橙红色,这便是三道鳞鲤鱼粪,放在水池内不停地用自来水冲洗抓挤,就恢复原状了。前后要不了5分钟。这种洗下来的粪水最适合养花了。

三道鳞鲤鱼缸里的水有股鲤鱼腥味,可用来养花,是最好的肥水。当三道鳞缸里的水只剩下2/3时,我便用自来水补足。所以,我家属于低碳养三道鳞鲤鱼低碳养花。我又买了双面磁刷,一片在水中,一片在外面,它靠磁性牢牢吸住,当缸内壁出现污垢,随着刷子上下左右移动,就能将玻璃内壁的污垢清除得干干净净。

家庭养三道鳞鲤鱼真的不费劲,不劳神,它不仅给家里带来了勃勃生机,还有一个优点,由于水份的不断蒸发,还可以调节家里的空气湿度哩!

【小编点评】三道鳞鲤鱼是从原西德引进的品种,经过黑龙江水产研究所20多年的系统选育,已选育出适于我国大部分地区养殖的德国镜鲤选育系。选育系最显著的特点是比原种在抗寒、抗病等方面有很大的提高。

德国镜鲤体形较粗壮,侧扁,头后背部隆起,头较小,眼较大,体表鳞片较大,沿边缘排列,背鳍前端至头部有1行完整的鳞片,背鳍两侧各有1行相对称的连续完整鳞片,各鳍基部均有鳞,个别的个体在侧线上见有少数鳞片。侧线大多较平直、不分枝,个别个体的侧线末端有较短的分枝。体色随栖息环境不同而有所变异,通常背部棕褐色,体侧和腹部浅黄色。德国镜鲤性成熟年龄雌鱼3~4龄,雄鱼2~3龄。繁殖水温17~25℃,最适水温19~22℃。小编汤姆为探索三道鳞养殖技术的你整理了《三道鳞怎么养?三道鳞鲤鱼养殖技术》一文。

yz023.com养殖网养殖技巧栏目为您提供最新最科学的养殖方法,其中《细鳞鱼的人工催产技术(3) 【细鳞鲳养殖】》内容包含丰富的知识点,如不满足请访问“人工散养鸭”专题。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9452.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