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猪的养殖成本和利润分析

土猪的养殖成本平均每头约为1500-1800元左右,成本包含租地建场、猪种购入、水电费、饲料费等费用。土猪养殖周期长,大概需要一年左右才能出栏,按照猪的市场价格平均每斤15-35元左右来计算,每头土猪可卖4000元左右,赚取的利润是2200-2500元左右。当然,猪价有波动,成本利润都会随之变化。

1、养殖成本分析

土猪的养殖成本会比一般的猪高一些,主要是因为生长周期长,根据一些养殖户信息是,土猪的养殖成本会比一般的猪多1到2倍,因为土猪通常它的体积不是很大,然后养只土猪的成本还需要包括建立养殖场,还有租地的租金,还有饲料、水电、人工等费用,将这些成本分摊到每头土猪身上,需要一千多元的成本。

2、养殖利润分析

土猪的生长周期通常需要一年左右,意思就是一年只有一批土猪出栏,市场上土猪的价格一般是15到35左右一斤,如果整头出售的话,一头也就三四千左右,再除去养殖的成本,那么每头猪也就赚个2000千左右。

3、市场行情分析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在于饮食上也越来越追求高品质,对于肉食的需求量也很大,特别像土猪肉,这是一种口感很不错的猪肉,市场价是不贵也不便宜,但是人们更倾向于这种口感好的肉质类,所以说市场还是有的。

4、养殖前景分析

土猪是比较容易养殖的,但是需要养出高质量的土猪的话,还需要下一些成本,而且土猪的生长周期比较长,产仔量也并没有杂交的量多,所以不能与数量来赚钱,但是土猪的销售质量是受很多商家喜欢的,所以可以投入到大型的超市出售,形势是比较好,适合养殖。

精选阅读

猪脱肛的病因分析 猪脱肛的临床症状和治疗措施



猪脱肛是由于直肠后段从肛门脱出引起的一种疾病,主要是由于遗传、腹泻、便秘、缺乏营养、过于拥挤、频繁咳嗽等因素引起.任何年龄的猪,在一年四季都能够发生.在发病早期及时进行治疗比较容易治愈,如果在发病晚期就要立即采取手术治疗.下面就具体界一下:猪脱肛的病因分析和猪脱肛的临床症状和治疗措施。希望能为广大养猪户提供参考.

1、病因分析

疾病因素。主要是由于猪长时间发生顽固性下痢或者便秘而继发引起。另外,尿道结石、尿道炎、阴道炎也能够引起脱肛。此外,猪患有呼吸道疾病时,由于剧烈咳嗽、腹压增大,也能够导致直肠发生异位而脱出。

毒素因素。如果给猪采食含有大量霉菌毒素的饲料或者饲养在被霉菌毒素污染的环境中,侵入机体后都会导致直肠发生肿胀,从而出现脱肛。另外,饲料中长时间添加大量的棉粕,也能够导致猪由于中毒而发生脱肛。

饲喂因素。如果给猪饲喂含有过低水平粗纤维的日粮,会导致肠道蠕动减弱,从而发生脱肛。另外,突然更换饲料、缺乏营养、饲料中存在过多的泥沙或者其他异物,都能够使猪发生脱肛。

生理因素。母猪体况过肥或者妊娠后期腹压明显升高,导致子宫严重压迫直肠,以及肛门括约肌明显松弛等因素,比较容易使其发生脱肛。

2、临床症状

发病初期,病猪在排粪后有小段直肠黏膜发生外翻,且能够恢复,但随着症状的加重,就会导致直肠黏膜长时间脱出到肛门外面。如果病猪是直肠黏膜发生脱出,能够在肛门口外面看到圆球形的肿胀物,呈暗红色或者淡红色。如果病猪的整个直肠壁发生脱出,就可在肛门外面看到有肿胀的圆筒状物体下垂。随着脱出时间不断延长,会导致黏膜下逐渐发生比较严重的水肿,导致局部发生肿胀,甚至造成黏膜发生出血、糜烂和坏死。同时,由于受到外界环境的污染,导致脱出的直肠表面被玷污,往往黏附有草屑和泥土等。如果时间过久,就会导致直肠壁明显干燥,并发生龟裂,且存在透明的黄色渗出液,有时混杂血液或者附着有化脓性分泌物,在加上发生机械性损伤,会导致局部表层组织发生坏死而引起感染。此时,病猪往往会表现出全身症状,如体温明显升高,精神沉郁,食欲不振,且经常怒责,呈排粪姿势。如果没有及时进行治疗,会导致病情进一步加重,也能够造成死亡。

3、治疗措施

发病初期,直肠段脱到体外时间较短,此时病猪可进行2~3h限制采食,并对肛门周围及脱出直肠末端使用温热的0.1%的高锰酸钾或者1%的明矾水清洗干净,接着将后腿提起,使两后腿稍微分开,将适量的抗生素涂抹在脱出直肠末端表面,最后将其缓慢送回到腹腔。另外,脱出直肠经过清洗消毒后,可先用蓖麻茎和根的水煎液进行清洗,再涂抹由蛄蝼和田螺肉干粉末组成的中药制剂。其中蓖麻具有镇痛、排毒、消肿的作者用,蛄蝼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利湿的作用,田螺肉具有消肿、清热利湿、增强肌肉收缩、收敛的作用,从而能够很好的治疗直肠脱出。另外,蓖麻茎、根便于取用,煎煮简单,蛄蝼和田螺烘干或者晒干后容易研成粉末,混合均匀后即可使用。一般来说,脱出直肠涂抹中药经过2—5min后才可进行送复,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同时,要注意配合使用抗菌素进行治疗,避免继发感染细菌,促使病猪尽快康复。脱出直肠送回腹腔后,可采取内翻缝合法在肛门上下分别缝合两针,注意防止过紧,使其能够正常排粪,缝线保留3~5天;或者用95%的酒精在肛门上下左右分成四点注射,每点注射2~3mL。最后,将病猪两后腿用绳子吊起,确保后部离开地面,经过30min左右,待直肠的不良刺激明显减轻,停止努责时即可放下,但依旧要采取隔离饲养。

如果脱出时间较长,发生严重水肿,甚至黏膜局部已经发生坏死,很难直接将脱出部分送回时,要先采取消除水肿,促使脱出的直肠部分尽可能变细,即先使用0.1%的温高锰酸钾溶液进行冲洗,将坏死的黏膜剪去,但要避免损伤肠的肌层,接着对其进行整复,并配合在肛门外部进行温敷。温敷通常可在肛门处放置喷有40℃左右醋液的热砖或者热布鞋底,持续30~40min;或者在直肠黏膜水肿处使用针头不断穿扎,接着包扎纱布,对其轻轻挤压促使水肿液排出,并在黏膜上涂抹一层石蜡油,最后将其缓慢送回腹腔,再对肛门缝合,注意缝线不能够打结过紧,缝合线保留4~7天。

如果发生严重脱肛,直肠已经坏死,且浆膜存在穿孔,要立即采取切除缝合术。病猪在后海穴注射20~30mL按40~60mLl%普鲁卡因、1mLO.1%肾上腺素组成的混合溶液,接着术者在患部之后用两条缝线以十字形穿过脱出直肠,注意穿线要避开较粗血管,之后小心在距离缝线大约1cm将坏死直肠、内外肠管切除,注意不能够嵌住、损伤小肠,如果出现细小血管渗血可使用止血钳止血或者采取纱布压迫止血,再使用镊子将缝线从直肠腔内夹出,剪断缝线中央,变成4条线,然后各自打结固定,就是在两层肠管肠壁的4个结之间进行结节缝合.内外肠管断端距离5.5cm处进行缝合。缝合结束后,要将固定牵引线剪去,并对直肠脱出部分进行消毒,然后才能够还纳到肛门。

猪脱肛原因和防治方法

一、发病原因

1、应激因素,嘶咬、奔跑、剧烈运动,其他应激。寒冷、潮湿等因素

2、病理因素:某些疾病导致的严重炎症,刺激直肠发生脱垂,有些疾病引起的便秘也可继发直肠脱垂。体质虚弱,咳嗽可引起腹压增高,因而发生直肠脱垂。

3、物理因素:饲养密度大,猪舍寒冷,昼夜温差大,猪群扎堆,如果猪发生咳嗽,则极易发病。圈舍坡度较大,母猪分娩、高密度运输时,都可造成腹压增大,而发生直肠脱出。

4、遗传因素:直肠脱垂与遗传有关,近亲交配,可使遗传缺陷表现出来,发病几率增大。

缺水—粪便中的水含量较少,通过直肠时容易造成损伤。

5、药物某种抗生素(泰乐菌素、林可霉素)导致直肠边缘肿胀,随后发生直肠脱出。高剂量用药时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6、饲料或者垫料中的霉菌毒素可导致直肠肿胀,从而造成损伤。

7、生长速度过快当猪的生长速度过快时,直肠脱垂成了一个大问题。特别是30-60kg仔猪饲喂高营养浓度的日粮时情况更为严重。

8、环境温度变化,猪控制体温的能力比较差,体温容易受到环境温度变化的负面影响。气温降低时容易发抖,低温导致猪挤作一团,并扎推。当有其它猪趴在某一头猪背上时,若这

头猪突然咳嗽腹压比平常高很多,而这一腹压的唯一释放途径是肛门,因此这时猪咳嗽容易导致直肠脱垂。脱肛主要的原因是是由于便秘、腹泻反复造成肛门括约肌松弛而发病。此外营养不良、天气寒冷、饲养密度过大等应激因素也可造成。

二、防治措施:

1、防止惊吓,减少应激,同时在冬季注意保暖;

2、防止饲料霉菌毒素;

3、减少夜间饲料添加量,晚上10:00——11:00把育肥猪强行驱赶30分钟,让猪饮水、排便,避免猪为了御寒而长时间相互挤压,导致直肠脱出;

4、中药:黄芪、升麻、党参、诃子、陈皮、白术、当归等,适量打碎加入饲料,连用10天。功效:益气补血,调节神经。

5、治疗:猪脱肛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患猪站立时可自行还纳,排粪时又可脱出。一种患猪站立时不能自行还纳。脱出部分较为严重的表现为水肿、溃烂、出血。

①轻者用温热的1%明矾水或.1%高锰酸钾水,洗净脱出的肠管,再提起猪的后腿,慢慢的送回腹腔,做袋口状缝合或在肛门上下左右分四点注射95%的酒精,每点2~3毫升。然后,用绳子将猪的两后腿吊起,使猪的后驱离开地面。经过半小时左右,直肠的不良刺激逐渐减轻,努责消失。将猪放下,隔离饲养。

②对脱肛严重的猪只,要进行荷包式缝合,在缝合时首先用消毒药水把针、线、剪刀、手术用具和手臂以及肛门所脱出的部分进行清洗消毒,对水肿的要用手轻挤把水肿的地方挤消,如果溃烂应剥去烂肉清洗干净,然后轻轻送入肛门内,

然后缝合,最主要的是手术完后用地米和青霉素进行后海穴注射,用量酌情连用2-3次,一般3-5天内即恢复正常。脱肛非常容易复发,要注意对2次以上脱肛的猪只要进行淘汰处理,无饲养价值。

日常饲喂营养丰富的全价料,防止惊吓,减少应激,同时在冬季注意保暖。





猪佝偻病的病因分析 猪佝偻病的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


佝偻病是生长期的仔猪由于维生素D及钙、磷缺乏或饲料中钙、磷比例失调所致的一种骨营养不良性代谢病,特征是生长骨的钙化作用不足,并伴有持久性软骨肥大与骨骺增大。临诊特征是生长发育迟缓、消化紊乱、异嗜癖、软骨钙化不全、跛行及骨骼变形。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猪佝偻病的病因分析猪佝偻病的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

1、发病机制

在机体钙、磷代谢过程中,维生素D发挥重要作用。一般来说,供给充足的维生素D就可保持钙、磷代谢正常,促使钙盐在骨骼生长处正常沉积;缺乏维生素D,就会导致钙、磷代谢异常,使钙盐无法在骨骼生长处正常沉积,造成骨骼发生病变。当猪饲喂含有较少钙磷或者二者比例不合理的饲料,或者小肠无法正常发挥吸收作用,就会减少进入血液中的钙、磷,导致骨骺钙化无法正常进行,此时机体为促使血液中钙、磷浓度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必然会动用骨骼中贮存的钙、磷,使其进入血液,长时间之后就会由于骨骼损失较多的钙、磷而导致骨骼无法充分钙化,造成骨质疏松、变形、变曲和变软。另外,由于病猪长时间在阴暗潮湿圈舍卧地,还能够并发风湿病。

2、病因分析

缺乏维生素D。维生素D可分成多种类型,其中最重要的是维生素D2、维生素D3。维生素D2也叫做麦角钙化醇或者骨化醇,维生素D。也叫做胆钙化醇。猪通过该采食饲料或者照射阳光来获取所需的维生素D。因此饲料中含有维生素D不足或者光照较少时,就容易导致发病。

钙、磷较少或者二者比例不合理。一般来说,缺乏磷或者维生素D不足时,会促使机体对钙和磷的比例要求更加严格,加之钙、磷以及维生素D在生理上紧密相关,只要其中任何一种不足或者所占比例严重不合理就会导致骨组织中沉积较少的磷酸钙,从而引起发病。

营养不良。猪摄取营养不足时,尤其是缺乏蛋白质时,会影响骨的有机质生成;如果长时间饲喂缺钙饲料,会继发引起甲状旁腺机能亢进而加速骨质吸收,从而引起发病。猪单一饲喂谷类食物,由于其中含有丰富的植酸,往往会与小肠中钙、磷相结合生成不可溶的植酸钙,从而抑制钙、磷吸收,进而引起发病。

疾病因素。主要是猪由于消化不良导致脂溶性腹泻,患有肝肾疾病影响羟化作用,以及钙磷代谢紊乱。猪患有以上疾病都会导致骨组织发生病理变化,尤其是仔猪容易发生佝偻病,最终变成僵猪。用药不合理,猪长时间使用鲁米那、苯妥英钠等药物,其都会加速体内维生素D的分解和代谢,从而引发佝偻病。

3、临床症状

发病初期,病猪基本不会表现出明显的症状,只是经常啃舔地面,采食垫草等,接着俯卧在地,拒绝走动,甚至出现跛行。随着病程的进展,跛行会不断加重,走动困难,步样强拘,卧多站少。站立时,以腕关节伏地来负重或者运动,强行驱赶走动时步态摇晃。症状严重时无法站立,食欲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但以跪卧姿势采食。病程持续稍长的病猪,卧系、腕跗关节明显粗大、弯曲,头部胖大,额部突出,鼻骨隆起,长骨弯曲,前后肢均呈X型。另外,哺乳仔猪患病后,部分容易继发引起直肠脱落,增大治疗难度,食欲不振,机体日渐消瘦,如果没有及时采取有效治疗,往往会转归死亡。

4、诊断

一般来说,该病根据病猪的年龄、饲养水平、病程缓慢、异嗜癖、生长迟滞以及骨骼、牙齿的变化就能够做出确诊,如有需要可采取X射线检查,可见骨质密度变小,长骨末端外观类似“蛾蚀状”或者“羊毛状”,且病骨的末端扁而凹,但正常骨会凸起呈等平状。另外,也可进行骨组织学检查,即在肋骨、尾椎骨或者软骨与肋骨接合部取样.可见大量骨样组织不含钙,且柔软程度类似软骨,且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通常会明显增高。但要注意的是,血清磷和钙水平是由致病因子决定,如果是由于缺乏维生素D和磷引起,则血清磷水平一般不会达到正常最低水平之下,且血清钙水平只在病程后期有所下降。

5、防治措施

治疗措施。治疗原则为“母仔兼治”,即哺乳母猪在哺乳期间要及时改善饲养管理,饲喂品质优良且含有足够维生素D、矿物质的饲料,如青绿打浆饲料、苜蓿草等。同时,在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蛋壳粉、骨粉等,使发病仔猪吮吸的母乳中含有丰富的钙,从而有效补钙。另外,患病仔猪还要采取有效治疗,可选择使用维丁胶性钙注射液,按体重肌肉注射0.2mL/kg,间隔1天1次,连续使用2~3次,症状严重时也要控制在3次以内,基本能够康复。

预防措施。妊娠母猪后期加强饲养管理,饲喂全价配合饲料,确保含有充足的维生素D且钙、磷比例适当,促进机体吸收钙、磷,并有利于新生骨骼钙的沉积,避免后代仔猪发生先天性佝偻病。仔猪要定时照射紫外线灯,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有利于机体吸收和利用钙、磷。灯与地面间的距离适宜控制在1.2~1.5m,每次持续5~10min即可。

猪佝偻病的概述
日粮中钙或磷的绝对缺乏或继发于其他因素,主要是磷或钙的过量摄入。维生素D摄取绝对量减少或继发于其他因素,尤其是过量摄人胡萝卜素。仔猪缺乏阳光照射,从而不能生成维生素D2和维生素D3。日粮组成中蛋白(或脂肪)性饲料过多,其产物与钙形成不溶性钙盐,大量排出体外而缺钙。
临床症状
食欲减退,消化不良,出现异嗜癖,发育停滞,消瘦,出牙延长,齿形不规则,齿质钙化不足,面骨、躯干骨和四肢骨变形,站立困难,四肢呈X或O形,肋骨与肋软骨处出现串珠状,贫血。
先天性佝偻病,仔猪生后衰弱无力,经过数天仍不能自行站立。扶助站立时,腰背拱起,四肢弯曲不能伸直。
后天性佝偻病发生慢,早期呈现食欲减退、消化不良、精神沉郁,然后出现异嗜癖。仔猪腕部弯曲,以腕关节爬行,后肢则以跗关节着地。病期延长则骨骼软化、变形。硬腭肿胀、突出,口腔不能闭合影响采食、咀嚼。行动迟缓,发育停滞,逐渐消瘦。随病情发展,病猪喜卧,不愿站立和走动,强迫站立时,拱背、屈腿、痛苦呻吟。肋骨与肋软骨结合部肿大呈球状,肋骨平直,胸骨突出,长肢骨弯曲,呈弧形或外展呈X形。
病理变化
临诊病理学检查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升高,血清钙磷依致病因子而定。如果维生素D和磷都缺乏,则血磷水平低于3mg/dl,血清钙最后也降低。液相色谱分析1.25-(OH)2D3和24.25-(OH)2D3,结果1.25-(OH)2D3升高,24.25-(OH)2D3降低。X线检查,骨密度降低,长骨末端呈现“羊毛状”或“饿蚀状”,骨骼变宽,即可证实为佝偻病。
诊断鉴别
根据猪发病日龄(佝偻病发生于幼龄猪,软骨症发生于成年猪)、饲养管理条件(日粮中维生素缺乏或不足,钙、磷比例不当,光照和户外活动不足)、病程经过(慢性经过)、生长迟缓、异嗜癖、运动困难以及牙齿和骨骼变化及治疗效果可做出诊断。必要时结合血液学检查、X线检查、饲料成分分析等。
防制措施
(一)、治疗补充哺乳母猪的维生素D的需要量,确保冬季猪舍有足够日光照射和摄入经太阳晒过的青干草。饲料中补加鱼肝油或经紫外线照射过的酵母,饲喂配合饲料,补充骨粉、鱼粉、磷酸钙以平衡钙、磷。注射或口服碳酸钙、磷酸钙、乳酸钙2~10g内服,葡萄糖氯化钙,也可静脉注射10%的葡萄糖酸钙(50~l00mg)。肌肉注射维丁胶性钙,配合维生素D应用,也有很好的疗效。
(二)、预防增加富含维生素D的饲料或补给鱼肝油;合理调配日粮中钙、磷的比例;给予适当的光照和运动。

猪营养性腹泻的病因分析、临床特征和防治方法


猪营养性腹泻通常是断奶仔猪发生,主要是由于饲养管理不当,如猪舍过于潮湿,通风较差,夏季没有注意降温,冬季没有加强保温,突然更换饲料,以及饲料中含有锌、铁、铜、硒等不足而导致消化吸收紊乱,造成腹泻。仔猪患病后不仅会导致饲料利用率降低和生长缓慢,还可导致死亡,严重影响养殖业的发展!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猪营养性腹泻的病因猪营养性腹泻的临床特征和防治。

1、病因分析

采食量。仔猪断奶后一般无法立即适应从富含营养且容易消化的液体母乳变成较难消化的固体仔猪料、植物性饲料,再加上断奶等应激因素的影响,会导致其在断奶后的1-2天内拒绝采食、减少采食,再经过2-3天会由于过度饥饿而大量采食,导致机体在短时间内食入过多的营养物质,由于很难在消化道正常消化,从而引起消化迟滞。没有消化的养分,特别是碳水化合物,非常容易发酵,从而使胃肠道内的病原微生物开始大量繁殖,进而引起腹泻。

日粮蛋白质和纤维。仔猪的小肠和胃能够对食入的日粮蛋白质进行水解,但由于消化道及其酶系统没有发育完善,使其消化植物蛋白质的能力较低。仔猪断奶后发生腹泻的主要原因是日粮蛋白质导致的过敏反应,其中导致仔猪肠道发生过敏反应的主要抗原是植物性蛋白质。正常情况下,日粮中含有适量的纤维类物质能够促使仔猪胃肠道以及其他消化器官正常发育,并使其微生物区系维持正常,从而能够有效避免腹泻。但由于仔猪具有非常弱的消化纤维的能力,只要纤维含量过高就会导致消化道黏膜发生机械性损伤,从而引起腹泻。

断奶应激。仔猪早期断奶是一种严重的应激反应,主要由于环境、心理、营养以及争斗方面发生明显变化而引起。据报道,环境应激、争斗应激、心理应激不会严重影响早期断奶仔猪的生长发育,但营养应激会对其产生相对较大的影响,在临床上主要导致采食量减少,饲料利用率下降,并由于消化不良而发生腹泻。

其他因素。瓜菜类饲料中含有较多的硝酸盐,若调制或储存不当就会转化成有毒的亚硝酸盐;饲料发生霉变,以及含有脂肪的氧化酸败及其他各种抗营养因子,如蛋白酶抑制剂、植物凝集素等,都会使早期断奶仔猪发生腹泻。另外,营养素形式发生改变也能够导致腹泻,如仔猪从依靠小分子的乳脂和乳糖获取能量变成从长、中链的植物脂肪和大分子的淀粉获取能量,这种营养素形式的突然变化会导致消化道和消化酶出现暂时性的不适,引起消化不良而发生腹泻。

2、临床特征

病猪临床上主要表现出呕吐、排泄失禁,通常会呈喷射状排出稀薄的水样粪便,精神萎靡,食欲减退。发病后期还会出现脱水、贫血等症状,体表被毛粗乱失去光泽,皮肤明显苍白,弹性减弱,共济失调。若没有及时给予治疗,病猪就会出现全身症状,造成各个器官严重衰竭,并引起自体酸中毒,最终发生死亡。

3、防治措施

药物治疗。为促使病猪尽快康复,主要采取对症疗法,防止死亡。病猪要立即进行隔离,并及时查明原因,对猪舍、通道以及用具等进行严格消毒;立即采取补盐和补水,饮用充足的口服补液盐,避免发生脱水,还要使用肠道抗生素来避免出现继发感染。药物治疗时,最好先采取药敏试验,选择敏感药物,不要随意使用抗菌药物,防止产生抗药性。通常情况下,病猪可静脉注射或者肌肉注射5.0-10.omL硫酸黄连素、10万-30万IU青霉素和15万-30万IU链霉素;也可按体重口服30mg/kg卡那霉素、土霉素,连续使用4-7天;还可使用喹诺酮类、呋喃类、磺胺类药物进行治疗。

强化免疫。为避免猪场由于发生营养性腹泻而感染病原微生物导致腹泻进一步加重,猪群要适时接种各种疫苗,以确保安全生产。猪群及时接种疫苗,能够有针对性地使猪场可能发生的腹泻性疾病得到净化,还能够预防发生疾病,这也是必须采取的防疫措施。猪场首先要根据当地腹泻性疾病的发生规律和群体健康水平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之后要结合疾病流行特点、抗体水平制定适宜的接种计划,最后要严格按照计划给猪群进行接种和监测。免疫接种时,要注意确保疫苗质量、运输以及保存条件良好,同时还要采取正确的注射方式,选择适宜的疫苗种类,并确保使用范围和剂量合理。实现预防接种和紧急接种的统一、随机以及计划的统一,从而避免感染病原微生物而发生腹泻。

4、小结

仔猪营养性腹泻是由复杂病因引起,主要分析仔猪的日粮、消化道环境以及微生物之间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通过调控营养来预防和控制仔猪发生营养性腹泻。但是,还要明确在发生营养性腹泻后如果继发引起病原性腹泻,会导致腹泻症状进一步加重。因此,不仅要从营养方面预防,还要根据猪场自身的实际情况,加强日常的卫生防疫。如果病猪持续的发生严重腹泻,要立即取病猪的病料进行病原微生物检查,并结合药敏试验选择使用敏感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并配合补液,饮用充足的口服补盐液,补充适量的维生素,以及其他相应的治疗。通过以上措施,才能够确保猪的生产和生长性能正常,保持猪场经济效益良好。

猪营养性腹泻的发病因素及治疗措施
1、断奶仔猪营养性腹泻的病因
断奶仔猪营养性腹泻的病因非常复杂,大量的研究表明,营养性腹泻的主要因素有:维生素的缺乏、矿物元素的缺乏、饲料中粗蛋白含量过高、电解质的不平衡等。
1.1维生素的缺乏
维生素是猪的重要营养成分之一,它不仅可作为猪体内许多酶的辅酶,参与养分的消化吸收和代谢过程,参与了整个生命活动过程。维生素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猪生长、器官和组织的发育。维生素缺乏可引起一系列缺乏症,其中能引起仔猪腹泻的主要有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PP和泛酸的缺乏。
维生素B1缺乏时仔猪临床表现为呕吐、腹泻、生长停滞。
维生素B2缺乏时,仔猪表现为呕吐、肛门黏膜炎症并伴有腹泻等。
可促进铁吸收和红细胞生成的维生素PP的缺乏,可引起蛋白质、脂肪和糖类的代谢障碍,导致慢性消化不良,甚至造成弥漫性肠炎而发生腹泻。
泛酸则是仔猪体内辅酶A的组成成分,在维持消化道正常功能和提高抗病力方面起重要作用,缺乏时同样表现腹泻。
1.2矿物元素缺乏
与仔猪腹泻有直接关系的矿物元素主要有铁、锌和硒。
铁作为仔猪体内必须的矿物质元素,缺乏可引起仔猪缺铁性贫血,导致仔猪抗病力降低,易感染致病菌,发生腹泻甚至死亡。
缺锌可使胃肠黏膜发炎,胃肠运动、分泌机能失调,使含锌消化酶的活性下降,引起养分消化吸收率下降,使食糜在胃肠道内蓄积,引起仔猪腹泻。
硒作为GSH-PX(谷胱甘肽过氧化酶)的组成成分,参与阻止过氧化物的积累,保护细胞膜免受过氧化物的损害。缺硒时,GSH-PX活性下降,胃肠平滑肌细胞脂质膜会因过氧化发生质病变,从而引起仔猪消化紊乱,并伴有顽固性腹泻。
1.3饲料中粗蛋白的含量过高
断奶仔猪消化道及其酶系统发育尚未健全,导致日粮中蛋白质的消化率低下和必需氨基酸的比例不平衡。特别是在饲粮粗蛋白水平较高的情况下,较多的饲粮蛋白质进入大肠发生腐败分解,产生多量的尸胺、腐胺等有毒性胺类物质,继而对肠壁组织造成损害,使肠道的蠕动加快和分泌增加,结肠对水分的吸收能力减弱,同时还使小肠绒毛水肿,最终引起消化不良性腹泻。多项研究还表明,日粮蛋白质本身并非唯一起作用的因素,还存在着某些蛋白质的致变态的反应。一些学者指出,仔猪肠道对日粮抗原过敏从而导致肠道损伤是断奶后腹泻的主要原因。仔猪断奶后的过敏性腹泻与饲粮蛋白质种类有关,其中植物性蛋白是引起仔猪肠道发生过敏反应的重要抗原物质。
1.4电解质不平衡
动物体内电解质平衡在仔猪渗透压、酸碱平衡、水盐代谢方面起重要作用,其与仔猪消化不良、腹泻等有密切关系。饲粮中的电解质平衡可直接影响仔猪体内和消化道内的电解质平衡,采食饲料中的矿物质离子是体内电解质的主要来源,电解质不平衡极易造成仔猪体内和消化道内电解质的不平衡,最终导致仔猪腹泻。
1.5日粮的PH值过高
断奶仔猪本身就因胃底腺不发达,胃与神经系统之间的联系尚未完全建立,胃腺功能差,导致胃内PH值较高,如果日粮中PH值过高更会导致胃内酸度下降,为病原菌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进而大量繁殖,引起肠壁发炎、水肿,消化吸收能力降低,大量水分和营养物质积聚肠腔,从而引发仔猪腹泻、脱水、甚至死亡。
1.6饲料含有毒物质和抗营养物质
饲料的氧化酸败、发霉变质,过期失效,微量元素超标,饲料含有毒物质(如棉酚、芥酸、单宁等)等都有可能引发仔猪腹泻。饲粮配方中轻泻性饲料原料过多,也会引发仔猪腹泻。

2、仔猪营养性腹泻的综合预防措施
众多的研究表明,对仔猪营养性腹泻,重点在于预防,国内外学者从断奶仔猪的消化生理特点出发,根据仔猪断奶后营养性腹泻的病因,提出了许多有效的预防措施,下面就着重介绍除使用抗生素以外的一些预防措施。
2.1日粮配制
按照断奶仔猪的消化生理特点,选择营养成分易于消化吸收的饲料原料,设计科学合理的配方,配制营养成分平衡、仔猪易于消化吸收的饲粮,是防止营养性腹泻的关键。不少国内专家指出,降低饲粮的蛋白水平,可以减少腹泻发生率,并有助于改善消化。一些国外专
家认为,提高日粮粗纤维水平对于降低断奶后腹泻的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有着直接作用。也有报道指出,饲粮中有适量的粗纤维可降低饲粮养分浓度和提高饱感,使养分摄入量与仔猪消化能力平衡,并促进胃肠蠕动和食糜流动,增加病原菌的排除,从而减少腹泻的发生。
2.2减少日粮抗原的过敏反应猪的日粮一般以玉米-豆粕型为主,豆粕中的球蛋白和β-聚球蛋白等抗原物质可引起迟发型过敏反应,导致肠道结构改变,易受微生物侵袭,因此各种能够减少仔猪日粮抗原物质的方法都可用来降低仔猪因日粮过敏引起的腹泻。如适当降低饲料中粗蛋白含量和通过膨化法加工大豆除去抗原物质,减少仔猪日粮抗原过敏反应,减少仔猪腹泻的发生。
2.3合理使用饲料添加剂、微量元素和维生素为预防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缺乏引起的仔猪腹泻,在日粮中合理添加一定量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是很有必要的。许多研究表明,锌、铜、硒、维生素E和生物素等对断奶仔猪抗腹泻很关键,它们中有的是通过改善饲料的转化效率、增强猪体的体质和免疫力而发挥作用,有的则是直接有抗菌和抑菌作用。这些物质的适量补给,对预防腹泻有明显的效果。具体添加量按饲养标准使用。铜可降低小肠脲酶活性,锌可以杀死细菌,从而起到预防腹泻的作用。据报道,适量添加维生素C、维生素E和硒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减少腹泻的发生。
2.4酶制剂仔猪由于断奶和日粮成分的改变,体内消化酶分泌不足,加之断奶应激对消化酶活性增长有下降影响。因此,有必要添加外源性酶来协助消化,提高饲料消化率,减少消化不良。目前使用的酶制剂包括胃蛋白酶、纤维素分解酶类、糖类分解酶、淀粉酶等。通过添加蛋白酶、淀粉酶可弥补内源性消化酶不足,提高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利用率;添加纤维素分解酶、木聚糖酶等外源酶,可提高日粮中不能被动物分解的寡聚多糖的消化率,且能降解抗营养因子,降低肠道的黏稠度,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消除消化不良,减少腹泻的发生。
2.5酸化剂在仔猪补料和断奶时,日粮中添加一定量的酸化剂,可使仔猪胃内PH值下降,促进胃蛋白酶原转化为胃蛋白酶,提高对食糜中蛋白质的消化率,降低消化障碍的发生率。此外,有机酸具有较强的消炎、杀菌能力,它可通过降低PH值抑制致病菌的繁殖,从而有利于益生菌的增殖,保持仔猪肠道的微生态平衡,防止和减少仔猪腹泻发生的作用。张心如1995年报道,仔猪饲粮添加1.0%柠檬酸,腹泻率降低了41.88%,水肿病发生率降低了48.7%。近几年来,一些养猪户用酸菜及酸菜水治疗和预防断奶仔猪腹泻收到满意效果。一些养猪户用酸酸乳(内含乳酸和柠檬酸)治疗仔猪腹泻收到的效果也比较好。
2.6调味剂充足的采食量对仔猪的正常生长发育极为重要。因此,如何改善仔猪饲料的适口性,已成为养猪业所关注的问题。大量的研究表明,仔猪的嗅觉比较敏锐,对饲料的味道与气味比较敏感。在断奶仔猪日粮中应用不影响胃肠消化吸收的饲料调味剂,不仅能引诱仔猪进食、尽早开食、提前断乳,而且能增加采食量、促进其生长发育、减少腹泻的发生。
2.7特殊添加剂除上述添加物外,研究人员正探索应用一些特殊添加剂,诸如:(1)添加中草药,在断奶仔猪腹泻中的研究报道较多,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中草药添加剂的研究难度较大,有待进一步研究;(2)微生态制剂,是一种新型的活菌饲料添加剂,其中含有的有益菌可在猪肠道内大量繁殖,并能产生抗菌物质,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调整肠道菌群格局,抑制有害菌的繁殖,对防止细菌性腹泻有良好的效果。(3)饲料中添加乳制品(乳清粉、奶粉等)和一定量的油脂,对仔猪的生长和健康以及减少腹泻的发生也有一定的效果。
2.8饲喂方式的改变实行湿喂方式仔猪肠道绒毛长度比断奶时正常,采食量和增重也比干喂好。湿喂比干喂有利于增重、饲料转化率和健康水平的提高。另外,仔猪饲喂的次数越多,腹泻发生的机会越少。研究表明,少量多次,增加饲喂次数,可使食物与胃酸充分接触,从而提高饲料转化率,减少消化不良的发生。
2.9调整猪体的电解质平衡研究表明,如果机体钠、钾、氯等离子不平衡,给予调整,是防治仔猪腹泻的一种有效的辅助措施。生产中治疗仔猪腹泻中常采用补液和应用口服补液盐饮水。

3、创建适宜的饲养环境营养性腹泻预防,关键是创建适宜的环境,这是养好猪的第一要素,猪舍必须具有夏季阴凉,冬季保暖功能。虽然猪的腹泻病全年都会发生,但受温度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特别是冬季保温不善时,发病更为严重。此外应尽可能地避免猪群的各种应激,改善猪舍的空气质量,保持舍内空气新鲜,降低有害气体浓度。定时清扫卫生,保持猪舍干燥,提高猪的抗病能力。
3.1营养的调控
保证引水安全,不良的饮水条件是引发猪腹泻病的一个重要因素,主要表现在猪舍内低凹积有粪水,饮水槽水质受污染,被猪饮用而造成腹泻。因此,按猪的大小安装流量不同、高度不同的饮水器,保证供应充足、清洁、适温的饮水。
提供充足的营养,为猪群提供能满足各个阶段营养需要的日粮,保证猪群有合理、平衡的营养水平。注意饲料品质的鉴别,避免为了刻意降低成本而使用劣质饲料,特别是发霉变质的饲料。科学、平衡、充足的营养是猪群健康的保证,也是维持免疫力的根本;同时要注意在不同阶段饲料变换时要逐渐过渡,减少换料应激发生腹泻。
3.2强化免疫
在生物性因素引起腹泻的猪场,对猪群进行不同疫苗的接种是保障猪场安全生产的基础。给猪接种疫苗,可以有针对性地净化猪场的腹泻性疾病或预防疾病的发生,是防疫措施必不可少的环节。首先要依据当地腹泻性疾病发展规律和猪群健康状况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其次是要依据疾病流行、抗体水平、制定接种计划。再次是要严格依据计划进行接种和监测。不但要注意疫苗的运输、保存、质量保证,同时要注意注射方法的正确性、疫苗类别、使用范围和剂量。做到预防接种和紧急接种的统一、随机和计划的统一,才能有效防止生物性猪腹泻。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9977.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