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非鱼因中毒或其他原因大量死亡的处理方法


海南文昌市头苑镇一罗非鱼养殖户:20xx年2月8日来电反映,有一口水面积为24亩的罗非鱼塘,鱼的规格大概在150~200克/尾,最近几天(天气一直是晴好天气)大批的罗非鱼一直在水面上游,早上特别多,到下午稍微少点,嘴巴一直张着,活力很不好,吃料也不赶(但前段期间吃料是很正常的),附近养殖户的鱼都很正常。根据她反映的情况后分析:由于鱼尚小,且投苗密度也不大(投了2万尾),应该不会是缺氧引起,也排除不是寄生虫引起,初步断定,因环境引起的中毒反应。为了能够对症下药,我们请教了经验丰富的卞老板,他称这种情况多数是由于盲目投料,导致底质产生有毒物质所致!建议:先用6瓶净水王拌着细沙全塘泼洒进行解毒和净化水质,接着使用10包粒粒神+10包降解灵全塘泼洒,增强水体的通透性。第二天下午我们同卞老板一起到大姐的鱼塘,大姐特别高兴地说:“昨天我就用了净水王和粒粒神,由于时间关系今天上午才用了降解灵,但情况大有好转,浮头少了许多。”当我们到鱼塘时,发现水质偏瘦,虽然鱼的活力基本恢复正常,鱼吃料比前几天快了许多,但水的张力还是有点大,于是建议她两天后再用4瓶净水王全池泼洒,由于10日天气转冷,不利于培藻调水,于是只能等到天气好转后再用六抗培藻膏、黑金神、粉剂活菌王培藻培菌。据卞老板反映,在春节前,有一老板的鱼,而且是大鱼,症状也差不多,但已经出现死鱼(每天可以打捞上百条死鱼),用了其它厂家一千多块钱的药都无法控制,后来他就建议同样的方法操作,使用后第二天死鱼只有几十条,两三天后死鱼基本得到控制!(由于近段期间气候变化无常,导致文昌多处罗非鱼养殖区域均出现鱼减料或浮头的现象,卞老板均按以上方法建议用户使用,经跟踪使用证明:使用后第二天鱼逐渐恢复食欲,使用效果特别明显!)

海南文昌市龙楼镇来自浙江的马老板:3月20日来电反映,有一口鱼塘水面积将近二十亩,从去年开始陆续发现有死鱼,经朋友介绍已经使用许多鱼药治疗都无法控制,已经花了很多钱,这几天每天都有上百条死鱼,每条大概在一斤左右,当前鱼价只有3.8~3.9元/斤,并且没人来收购,如果不处理,这塘鱼就全完了。当我们来到鱼塘时,就闻到一股腥臭味,且水不是很活。据了解,鱼塘为砂质底,有太阳晒时水体浑浊,死鱼的鱼体、鳃基本上都很正常,从解剖鱼尸体看内脏模糊、肠胃几乎没有食物。根据当前的情况,建议他采取以下方法处理:停止投料,选在晴天,先用解毒超爽(1瓶4~5亩)加沸石粉或干净泥沙拌成颗粒状泼洒;三小时后用2包半底改霸王+7包卓越100加水后全塘泼洒,晚上根据情况可再用卓越100配合葡萄糖泼洒;酌情可再用一次。由于处理这几天,受冷空气影响,天气一直不稳定,23日去电了解情况,马老板称处理一次后,目前死鱼比原来差不多减少一半,水也比原来好些,打算等天气稳定后再用一次。28日去电了解,马老板高兴地称:“死鱼几乎没有了!”

相关知识

近期泥鳅出现大量死亡处理方案分享



受冷空气影响,泥鳅塘水质发生明显变化,塘底、水体病菌滋生快,导致泥鳅出现大量死亡,多则达100多斤一天,主要症状为红嘴、红鳍、红点、烂身、烂尾(如图);从开花泥鳅到成本鱼均有发生,处理方法与去年有所不同,汇海水产药店技术员经过跟踪处理,现将有效处理方案分享如下,以供参考。

处理方案:

1、首先检测泥鳅是否带虫,亚硝酸盐是否超标;如有虫先有针对性杀虫,如亚硝酸盐超标可以适量换水,再用“万能亚硝灵”降解;

2、如果水质变差(变黑、变浓),适当换水;换水后立即用“解毒改水宝”调节;

3、出现大量死亡(超过100条),并且死亡症状为烂身烂尾烂鳃;选用“灭孢烂腐灵+止血烂鳃康”处理,死亡量减少后,隔一天再用“高碘腐皮康”(如果水质偏浓可以搭配硫酸铜使用),根据情况连用一次;

4、出现大量死亡(超过100条),并且死亡症状为红嘴红点红鳍,选用“病毒灵+出血止”,根据死亡情况连用;

注:发生以上病症须减料,同时内服泥鳅套餐,并选择在晚餐拌喂。
烂身
烂尾
红鳍
烂尾
红点
红嘴

蛙虹彩病毒也能感染罗非鱼引起大量死亡



早在1997年,澳大利亚詹母斯库克大学的ArielE等研究报道了养殖罗非鱼感染蛙虹彩病毒(Ranavirus)病的事件,感染病毒的罗非鱼鱼种于两个月内死亡率达到100%。这给罗非鱼的养殖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蛙虹彩病毒属于虹彩病毒科,蛙虹彩病毒属,病毒粒子呈二十面体,轮廓为六角形,有囊膜。大量病毒颗粒堆积可呈晶格状排列,直径一般为120~300nm。蛙虹彩病毒主要感染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感染鱼类包括加州鲈、石斑鱼、河鲈、虹鳟等,侵袭范围从几克的苗种到几百克的成鱼,发病水温在20~28℃,次高温时发病。目前我国养殖的加州鲈、石斑鱼每年都有发病病例。

该次研究首次报道蛙虹彩病毒感染罗非鱼鱼苗。该罗非鱼养殖场采用网箱养殖方式,水温恒定在24℃。患病鱼表现出典型的旋转性综合征(Spinningtilapiasyndrome,STS)症状,时而在水体中呈螺旋状快速游动,时而停止在水底,时而呈45°悬挂在水面。感染病毒的罗非鱼呈现体色发黑、鳃丝苍白、眼球突出和腹水症状,有些鱼颌下皮肤出现红斑,内脏器官尤其是肝脏明显发白,脾脏、肾脏和心脏出现严重的出血性坏死,继而形成坏疽,肾小管收缩,肾间质出血并伴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大多数肌肉出现灶性溶解(如图标识所示)。蛙病毒不但可以通过垂直传播途径,还可以通过水平传播途径感染健康罗非鱼,将具有明显STS症状的罗非鱼置于健康鱼群中,发现健康鱼逐渐出现STS症状,一个月内病鱼死亡率约20%。

对于罗非鱼感染蛙虹彩病毒病的诊断,可以通过典型的旋转性综合征初步判断,但由于病毒感染后对机体产生免疫抑制作用,很快会诱发一些条件致病菌感染,所以只靠临床症状诊断不够准确。特别是该病的打转、鳃丝贫血、眼球突出、腹水等症状与目前高发的罗非鱼链球菌十分相似,容易误诊。进一步的确诊还要通过流行病学调查、PCR病毒检测、细菌分离培养等措施。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如PCR法和LAMP法,是最为准确和特异的诊断措施。

小草鱼放苗死亡的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


技术员:李友义

地点:湖北洪湖市龙口镇

填表时间:2015-5-29

检测项及检测结果

(一)基本情况

面积:2大亩

水深:2m

主养品种:小草鱼

水色:老绿色

吃食状况:未投食

死亡情况:100多尾/天

近期用药情况:未用药

(二)水质检测

pH值:8.6

氨氮:0.1

亚硝酸盐:0.05

溶氧:未测

(三)镜检情况:车轮虫

(四)内脏情况:白肝、绿肝

(五)目测:烂鳃、黑头

问题分析

养殖户放苗时,未采取任何有效措施,同时放苗后也没有及时杀菌解毒,水质也未调节,水质变为老绿水;分析原因主要是放苗时未采取低应激措施,同时放苗后未杀菌,造成苗种体质过差,大量寄生车轮虫和细菌感染,综合引起死亡!

处理方案

4000水体

第一天:水博士2瓶+抗激灵2包+黄金多糖2包,下午强效底净3包

第二天:世纪一号2包

第三天:超碘2瓶

第四天:活肥1包+20斤尿素+活力益水素2包

处理后跟踪结果

1、水质情况:

pH值:8.0

氨氮:0.3

亚硝酸盐:0.1

溶氧:未测

2、养殖动物情况:

解毒后第一天,死亡量减至80多条;杀虫后死亡量减半;下肥调水后鱼苗死亡量控制在10条左右,后面数量逐渐减少,后续无死亡

使用前后图片对比

使用前:

使用后:

案例分析

1、该小草鱼疾病,主要是由于放苗后未及时杀虫杀菌和肥水,导致鱼苗体质差,大量寄生虫寄生和细菌感染而造成的死亡;

2、因该养殖户还未开始投食,因此出该疾病时无法拌饲料内服保健,但是用药后还是需要提醒客户后续喂饲料时及时加内服保健,增强鱼体体质。

3、小草鱼前期体质普遍较差,在杀虫杀菌前,建议外泼抗激灵或黄金多糖,减少鱼体应激,增强体质!

南方冬季罗非鱼死亡原因及对策



眼球突出,眼球晶体混浊发白;腹部膨大,表皮有充血现象,但鱼鳍、鱼鳃无异常症状,体表无寄生虫寄生。解剖检查,可见鱼腹内充水,肝脏有病变,多为黄色、淡黄色,并有肿大和脂肪块,以上症状皆出现于所检查的病鱼,只是由于病情轻重不同而表现稍有差异。因此,排除为寄生虫和病毒病,可初步确定鱼患的是同一种细菌病或营养性疾病。

而鱼价平稳,甚至下降,致使利润大幅下跌,许多养鱼者不愿用好饲料,或用不起好饲料。因此,所用饲料中蛋白含量偏低,蛋白与能量比例不平衡,并且缺乏多种维生素,导致养成“脂肪(肝)鱼”。而脂肪(肝)鱼抗病害和抗应激能力差,易在越冬期或越冬后死亡,给养鱼业带来巨大损失;而投喂全价饲料,虽成本高一些,但饲料系数低,而且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种类和含量丰富且充分,鱼体质强,因此死亡率低。另外,有资料表明,越冬期鱼类对蛋白质的需求量正常养殖无太大差异,而对脂肪及维生素的需求量与正常养殖对比差异甚大。因此,越冬前一个月应在饲料中加入1%左右的鱼油或植物油。同时,适当加入品质好的“多维素”,增加鱼体脂肪、维生素积累量,有利于罗非鱼安全越冬。

1月份以后,每天开机40分钟左右。

【高峰投料秘笈】罗非鱼吃料变差的原因分析和处理方法



一、鱼吃料变差原因

1.1、高投喂导致池塘COD(化学耗氧)增加;
1.2、藻类过多导致池塘BOD(生物耗氧)增加;
(上图藻类过度生长,已导致严重水华)

1.3、或藻相差导致池塘产氧能力下降,塘底恶化,亚盐、硫化氢等飙升加剧鱼体生理缺氧。
(上图水质检测:亚硝酸盐已超标)

二、为啥要确保足投喂?

2.1、今年冷冬可能性非常大;
2.2、年底出鱼高峰,到时鱼价或再次下跌;
2.3、提前疏一批罗非鱼,让配套鱼(大头等)有更加充足的生长空间和饵料,确保池塘效益;
2.4、当前水温29.5度(23号廉江禄哥池塘监测数据),最适罗非生长;

三、处理方案

3.1、晴天中午开机,晚上12点开机到天亮,防止夜间氧债形成和积累;
(上图为廉江河唇杨桃沟勇哥的池塘,坚持晴天中午打氧的,水质肥活嫩爽)

3.2、“海联科3202+3108”或底倍康改底;

3.3、肝肠利健内服,提高饲料转化率,减轻鱼粪带来的水质污染;
3.4、选择高端膨化料海大罗大优,料比低,长速快,浪费少,污染小。

(上图为廉江石颈叶老板鱼塘投喂罗大优的罗非)


河蟹苗下塘后出现大量吊网的处理方法



养殖户:王老板
养殖面积:30亩
养殖品种:虾蟹混养
【水质指标】:PH9.1,氨氮0.3mg/l,亚硝酸盐0.2mg/l
【池塘情况】:水体透明度较高,蟹苗下塘后出现部分吊网上岸情况,每天伤亡15-20只不等,检查伤亡螃蟹内部器官无明显病变,部分扣蟹伏在水草里不动,行动迟缓,吃食差。水体清瘦、透明度较高,水位较浅。
【用药史】:使用过敌百虫清塘,用硫代硫酸钠解过一次毒。
【情况分析】:
蟹苗下塘口出现大量吊网情况一般有两个原因,一是应激反应大,主要是环境因素引起的,另一个则是水体药物残留重,特别是清塘药残,在前期低温环境下残留时间较长,挥发慢。在放苗后,除了要做好苗种复壮工作,更重要的是要解毒降药残。敌百虫等杀虫剂对甲壳类危害很大,特别是老塘口,水质较浓,PH较高,毒性更强,直接导致苗种伤亡。
【处理措施】:
1.打开增氧机增氧。
2.全池泼洒解毒应激精华液(2亩/瓶)降解毒素。
3.选择晴好天气中午使用全能(4亩/袋)+AA绿源(4亩/桶),进一步解毒培藻,缓解中毒和应激反应。
【调查回访】:
处理完3天后回访,蟹苗吊网现象基本消除,虽仍有零星伤亡,但基本得到控制。水体肥度较上次已有了较大改善,呈淡绿色,镜检水中有较多绿藻(衣藻、团藻等),应激反应减轻,河蟹开始摄食,建议继续添加少量新水,提高水位,防止光照过强和温差大等刺激河蟹。

池塘蓝藻爆发导致泥鳅死亡的处理方法



一、发病情况及诊断分析

患病泥鳅食欲减退,鱼在塘中离群独游,鱼在水面肚皮朝上不能下沉,在水面旋转,用手可捉住,黏液多。通过镜检没发现寄生虫,鱼鳃、体表没发现病灶。解剖鱼体内部没有积水与充血部位,只发现前肠(泥鳅的胃)有大量深蓝色带黑的东西,用手指轻压有硬度感,后肠是空肠无任何东西,通过对肠内容物镜检是大量蓝藻。根据发病症状及现场解剖情况,确定为泥鳅吃食大量蓝绿藻引起肠梗阻,蓝藻在肠道内不能消化、排不出体外,影响泥鳅用肠道呼吸,泥鳅缺氧死亡。通过对水体的检查,泥鳅食欲减退是水中氨氮过高引起。

二、治疗方法及结果

1.及时捞出死鱼,进行深埋处理。

2.全池使用增氧颗粒和小型增氧机对水体进行曝气,每天5小时以上,同时要使用绿水解毒灵500毫升/亩,第2天使用EM菌加大用量,过3天再使用一次。泥鳅第2天就停止死亡开始大量摄食。

三、病因总结

1.泥鳅每天吃食量很大,9月气温较高水中底部溶氧较低,大量残渣与泥鳅排泄物不能得到有效的分解,致使泥鳅养殖池的水富营养化特别严重。

2.泥鳅池塘要有增氧机每天曝气,投放花白鲢控制蓝藻暴发,一般情况第一年泥鳅养殖池不易生病,除非有外源因素,如水质被工业和农业污染等。

3.蓝藻暴发不能用硫酸铜杀灭,因大量蓝藻被杀死会产生大量有害物质,在分解时产生毒素与有害气体,会引起泥鳅产生其他疾病和大量死亡。

4.养殖泥鳅应每月使用EM菌或者光合细菌2次,多加水,增氧。每月要使用二氧化氯一次800~1000克/亩,提早预防蓝藻的发生。

常见的死亡原因及解决方法


幼蝎死亡原因有哪些?如何解决?

(1)饥饿死亡:

死亡原因:幼蝎刚产下来时,爬在母背上十几天不进食,靠从母体内带来的卵黄生存?在蜕皮时需耗费一部分体力,待从母背上下来时,卵黄营养已消耗殆尽,体质较弱。此时就要及时喂小黄粉虫或小土元。若是养殖户不能提供小虫,直接喂大黄粉虫,幼蝎无法捕食,就会活活饿死,表现是干瘪僵直。

解决方法:幼蝎产下后就要购买足量的小黄粉虫或小土元,作为幼蝎备用饲料。也可提供一些碎肉末及AD钙奶等。

(2)低温冻死:

死亡原因:低温是指低于28度以下的温度。一些初养户缺乏经验,对蝎子这一变温动物缺乏认识,认为在蝎房内只要人觉得舒适就行。岂不知幼蝎一生下来就需要超过28℃以上的高温环境才能正常存活,若低于此温度就会被冻死。表现是四肢缩成一团。

解决方法:保持养蝎房里的较高温度,保持在3235℃为宜。

(3)缺氧窒息:

死亡原因:因蝎房过于阴暗,加上通风透气条件太差,温度偏低,造成缺氧窒息死亡。死蝎肢体松软,体色不变。

解决方法:打开门窗,加大通风透气量;在蝎房内种植些花草,利用植物吐氧吸碳特性,解决蝎了吐碳吸氧问题。

(4)干湿度不均匀:

死亡原因:常发生在一些沿用传统落后方法的养殖户,他们看到死亡的蝎子身体干瘪,便认为是湿度太小造成的。于是又矫枉过正加大湿度,并向蝎池大量喷水,又造成湿度过大幼蝎死亡更多,表现为全身软瘫发红。

解决方法:停止喷水,保持蝎窝干燥;修建干湿度不同的蝎池,让蝎子自由挑选适宜的栖息场所方为上策。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0336.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