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泥鳅出现大量死亡处理方案分享

<yz023.Combr>受冷空气影响,泥鳅塘水质发生明显变化,塘底、水体病菌滋生快,导致泥鳅出现大量死亡,多则达100多斤一天,主要症状为红嘴、红鳍、红点、烂身、烂尾(如图);从开花泥鳅到成本鱼均有发生,处理方法与去年有所不同,汇海水产药店技术员经过跟踪处理,现将有效处理方案分享如下,以供参考。

处理方案:

1、首先检测泥鳅是否带虫,亚硝酸盐是否超标;如有虫先有针对性杀虫,如亚硝酸盐超标可以适量换水,再用“万能亚硝灵”降解;

2、如果水质变差(变黑、变浓),适当换水;换水后立即用“解毒改水宝”调节;

3、出现大量死亡(超过100条),并且死亡症状为烂身烂尾烂鳃;选用“灭孢烂腐灵+止血烂鳃康”处理,死亡量减少后,隔一天再用“高碘腐皮康”(如果水质偏浓可以搭配硫酸铜使用),根据情况连用一次;

4、出现大量死亡(超过100条),并且死亡症状为红嘴红点红鳍,选用“病毒灵+出血止”,根据死亡情况连用;

注:发生以上病症须减料,同时内服泥鳅套餐,并选择在晚餐拌喂。
烂身
烂尾
红鳍
烂尾
红点
红嘴

相关阅读

池塘亚硝酸盐中毒导致泥鳅大量死亡的处理案例



“天上斑鸠,地下泥鳅”,泥鳅的营养价值相当高,被人们称为“水中人参”,近年来泥鳅的养殖越来越受到养殖户的青睐,但是由于养殖技术的缺乏,往往会导致一些不必要的养殖风险。

9月21日,一泥鳅养殖场的泥鳅出现了大量的死亡现象,死鱼汹涌,养殖户无可奈何。成都通威动物营养科技有限公司在得到这个消息后,立即组织技术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下面就跟随我们来看一看通威如何救泥鳅于水火之中:

本泥鳅养殖场占地200亩,主要进行泥鳅的苗种繁育以及成鳅养殖。死鱼的池塘面积6亩,水深90cm,7月4日放养体长5cm的规格鳅苗60万尾,泥鳅长势正常。9月17日开始出现泥鳅的零星死亡,到9月21出现了大量的死亡现象,至9月23日,已死亡近2万尾。

通威动物营养科技公司技术部在9月23日赶到现场后,发现水面上仍漂浮着很多的死泥鳅。与养殖场负责人沟通交流后,了解到了以下重要的信息:
(1)最开始投喂的时候,受某研究所的技术人员的建议,用水将粉料融化后,全池泼洒,并且投喂量达到体重的30%,总共投喂了20多天。
(2)平时定期测定水质指标都发现亚硝酸盐含量偏高,氨氮含量、pH值正常。
(3)每次换水后,水色两三天就开始变坏。
了解到以上的信息后,我们现场又进行水质的测定,如同负责人所说一样,亚硝酸盐含量达到0.3mg/L以上,氨氮仅0.1mg/L,pH值7.8。取二层水的泥鳅进行镜检,未发现寄生虫,解剖无烂鳃现象,肠道无饲料无充血等症状。但鳃丝红肿,肛门和下颌有充血的现象,并不吃食。取淤泥查看,淤泥颜色发黑,并且池底也有死泥鳅。
图1亚硝酸盐含量(>3mg/L)
图2氨氮含量(0.1mg/L)
图3pH值(7.8)
图4发黑发臭的底泥
图5下颌充血
图6肛门充血

经过对现场的详细勘察和了解,我们排除了细菌性疾病和寄生虫导致的大量死亡。分析可能的原因为:前期投喂了大量的粉料,泥鳅摄食利用的部分极少,大部分的饲料都沉入池底,埋下了这次泥鳅大量死亡的一颗隐形炸弹。从9月初开始,四川开始出现连绵阴雨天气,气温急剧下降,导致池塘上层的水温也急剧下降,而池塘下层的水温高于上层,池塘水体上下层想成对流,池塘底部积累的大量高蛋白饲料进入上层,大量消耗氧气,在氧气缺乏的时候,有机物进行不充分的氧化反应形成亚硝酸盐,使水体中的亚硝酸盐含量急剧升高,从而导致了泥鳅的大量死亡。找到了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后,建议立即进行如下的措施:
(1)、最重要的是必须尽快将水中死亡的泥鳅全部捞起来。大量死亡的泥鳅漂浮在水面上形成池塘中最大的有机污染源,死亡的泥鳅会快速变质腐烂将使水质进一步恶化,这样庞大的污染源不是水体短期内能自净掉的,必须尽快处理。
(2)、立即换水。旁边有一条河流,水源方便,我们测定河水的水质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河水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很低,可以很快的降低池塘中的亚硝酸盐含量。
(3)、打开全部的增氧机。我们都知道在水体溶氧不足的条件下,才会大量的形成亚硝酸盐,打开全部的增氧机能适当提高水体溶氧,促进有毒的亚硝酸盐向无毒的硝酸盐转换。
(4)、对水体泼洒乳酸菌进行解毒,促使有机废物无害化转化。
(5)考虑到池塘里面泥鳅的密度较大,而养殖场又有空的池塘,建议用地笼转移一部分泥鳅到其他池塘,降低密度。
图7安装地笼,转移泥鳅
图8进水口

进行了上述措施后,9月24日泥鳅的死亡量得到了控制,9月25日死亡量急速下降,到9月26日泥鳅的基本恢复正常仅有少量死亡现象。水体亚硝酸盐含量也降到了正常范围之内。结合地利及水源,我们只用了23、24日两天,就解决了这次泥鳅池塘水质恶化导致大量死亡的问题。
图9处理前死亡的泥鳅
图10处理后
图11处理后美丽的鳅塘

紧急处理的方案得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我们只是将引起死鱼的表面现象,即高浓度的亚硝酸盐处理了,而引起高浓度的亚硝酸盐的本质是底质,含有大量高蛋白饲料的底质没有解决的话,这样的泥鳅大量死亡现象还会再次发生。因此,为了防止重蹈覆辙,我们建议后期进行如下的措施:
(1)在天气晴朗的上午施用通威底改并配合增氧颗粒的使用。
(2)杀菌。
(3)通威碧水灵进行解毒。
(4)培藻:通威光合细菌和通威饲料伴侣2号的配合使用。




立秋之后河蟹烂肢成功处理方案分享



20xx对于高淳河蟹养殖来说,应该算是风调雨顺的一年。雨水适时充沛、夏季高温持续期不长、立秋后快速降温且出现将近半个月(8.7-8.20xx立秋后气温下降很快,且出现了半个月的连续阴雨天气,蟹塘大多出现溶氧偏低;亚硝酸盐升高;河蟹食欲不佳,剩料现象。长时间低溶氧就会导致厌氧型致病菌过度繁殖,池底有毒有害物质含量增加,同时还会导致河蟹消化能力降低,出现肠炎症状。因此一些体质偏差的河蟹在这种条件下极易出现伤亡。故此我们在特定条件下处理河蟹烂肢从改善底部环境;防肠炎、保肝;抗应激、控制有害菌入手,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潘志辉;影响河蟹养殖成活率的因素及对策[J];当代水产;20xx05期
2、顾启华;河蟹养殖生产中值得商榷的几个问题[J];北京水产;20xx04期
3、唐八一;徐月清;提高河蟹养殖效益的方法与途径[J];中国水产;20xx06期
4、於振南;河蟹养殖的误区[J];新农业;20xx02期

河蟹苗下塘后出现大量吊网的处理方法



养殖户:王老板
养殖面积:30亩
养殖品种:虾蟹混养
【水质指标】:PH9.1,氨氮0.3mg/l,亚硝酸盐0.2mg/l
【池塘情况】:水体透明度较高,蟹苗下塘后出现部分吊网上岸情况,每天伤亡15-20只不等,检查伤亡螃蟹内部器官无明显病变,部分扣蟹伏在水草里不动,行动迟缓,吃食差。水体清瘦、透明度较高,水位较浅。
【用药史】:使用过敌百虫清塘,用硫代硫酸钠解过一次毒。
【情况分析】:
蟹苗下塘口出现大量吊网情况一般有两个原因,一是应激反应大,主要是环境因素引起的,另一个则是水体药物残留重,特别是清塘药残,在前期低温环境下残留时间较长,挥发慢。在放苗后,除了要做好苗种复壮工作,更重要的是要解毒降药残。敌百虫等杀虫剂对甲壳类危害很大,特别是老塘口,水质较浓,PH较高,毒性更强,直接导致苗种伤亡。
【处理措施】:
1.打开增氧机增氧。
2.全池泼洒解毒应激精华液(2亩/瓶)降解毒素。
3.选择晴好天气中午使用全能(4亩/袋)+AA绿源(4亩/桶),进一步解毒培藻,缓解中毒和应激反应。
【调查回访】:
处理完3天后回访,蟹苗吊网现象基本消除,虽仍有零星伤亡,但基本得到控制。水体肥度较上次已有了较大改善,呈淡绿色,镜检水中有较多绿藻(衣藻、团藻等),应激反应减轻,河蟹开始摄食,建议继续添加少量新水,提高水位,防止光照过强和温差大等刺激河蟹。

罗非鱼因中毒或其他原因大量死亡的处理方法



海南文昌市头苑镇一罗非鱼养殖户:20xx年2月8日来电反映,有一口水面积为24亩的罗非鱼塘,鱼的规格大概在150~200克/尾,最近几天(天气一直是晴好天气)大批的罗非鱼一直在水面上游,早上特别多,到下午稍微少点,嘴巴一直张着,活力很不好,吃料也不赶(但前段期间吃料是很正常的),附近养殖户的鱼都很正常。根据她反映的情况后分析:由于鱼尚小,且投苗密度也不大(投了2万尾),应该不会是缺氧引起,也排除不是寄生虫引起,初步断定,因环境引起的中毒反应。为了能够对症下药,我们请教了经验丰富的卞老板,他称这种情况多数是由于盲目投料,导致底质产生有毒物质所致!建议:先用6瓶净水王拌着细沙全塘泼洒进行解毒和净化水质,接着使用10包粒粒神+10包降解灵全塘泼洒,增强水体的通透性。第二天下午我们同卞老板一起到大姐的鱼塘,大姐特别高兴地说:“昨天我就用了净水王和粒粒神,由于时间关系今天上午才用了降解灵,但情况大有好转,浮头少了许多。”当我们到鱼塘时,发现水质偏瘦,虽然鱼的活力基本恢复正常,鱼吃料比前几天快了许多,但水的张力还是有点大,于是建议她两天后再用4瓶净水王全池泼洒,由于10日天气转冷,不利于培藻调水,于是只能等到天气好转后再用六抗培藻膏、黑金神、粉剂活菌王培藻培菌。据卞老板反映,在春节前,有一老板的鱼,而且是大鱼,症状也差不多,但已经出现死鱼(每天可以打捞上百条死鱼),用了其它厂家一千多块钱的药都无法控制,后来他就建议同样的方法操作,使用后第二天死鱼只有几十条,两三天后死鱼基本得到控制!(由于近段期间气候变化无常,导致文昌多处罗非鱼养殖区域均出现鱼减料或浮头的现象,卞老板均按以上方法建议用户使用,经跟踪使用证明:使用后第二天鱼逐渐恢复食欲,使用效果特别明显!)

海南文昌市龙楼镇来自浙江的马老板:3月20日来电反映,有一口鱼塘水面积将近二十亩,从去年开始陆续发现有死鱼,经朋友介绍已经使用许多鱼药治疗都无法控制,已经花了很多钱,这几天每天都有上百条死鱼,每条大概在一斤左右,当前鱼价只有3.8~3.9元/斤,并且没人来收购,如果不处理,这塘鱼就全完了。当我们来到鱼塘时,就闻到一股腥臭味,且水不是很活。据了解,鱼塘为砂质底,有太阳晒时水体浑浊,死鱼的鱼体、鳃基本上都很正常,从解剖鱼尸体看内脏模糊、肠胃几乎没有食物。根据当前的情况,建议他采取以下方法处理:停止投料,选在晴天,先用解毒超爽(1瓶4~5亩)加沸石粉或干净泥沙拌成颗粒状泼洒;三小时后用2包半底改霸王+7包卓越100加水后全塘泼洒,晚上根据情况可再用卓越100配合葡萄糖泼洒;酌情可再用一次。由于处理这几天,受冷空气影响,天气一直不稳定,23日去电了解情况,马老板称处理一次后,目前死鱼比原来差不多减少一半,水也比原来好些,打算等天气稳定后再用一次。28日去电了解,马老板高兴地称:“死鱼几乎没有了!”

池塘蓝藻爆发导致泥鳅死亡的处理方法



一、发病情况及诊断分析

患病泥鳅食欲减退,鱼在塘中离群独游,鱼在水面肚皮朝上不能下沉,在水面旋转,用手可捉住,黏液多。通过镜检没发现寄生虫,鱼鳃、体表没发现病灶。解剖鱼体内部没有积水与充血部位,只发现前肠(泥鳅的胃)有大量深蓝色带黑的东西,用手指轻压有硬度感,后肠是空肠无任何东西,通过对肠内容物镜检是大量蓝藻。根据发病症状及现场解剖情况,确定为泥鳅吃食大量蓝绿藻引起肠梗阻,蓝藻在肠道内不能消化、排不出体外,影响泥鳅用肠道呼吸,泥鳅缺氧死亡。通过对水体的检查,泥鳅食欲减退是水中氨氮过高引起。

二、治疗方法及结果

1.及时捞出死鱼,进行深埋处理。

2.全池使用增氧颗粒和小型增氧机对水体进行曝气,每天5小时以上,同时要使用绿水解毒灵500毫升/亩,第2天使用EM菌加大用量,过3天再使用一次。泥鳅第2天就停止死亡开始大量摄食。

三、病因总结

1.泥鳅每天吃食量很大,9月气温较高水中底部溶氧较低,大量残渣与泥鳅排泄物不能得到有效的分解,致使泥鳅养殖池的水富营养化特别严重。

2.泥鳅池塘要有增氧机每天曝气,投放花白鲢控制蓝藻暴发,一般情况第一年泥鳅养殖池不易生病,除非有外源因素,如水质被工业和农业污染等。

3.蓝藻暴发不能用硫酸铜杀灭,因大量蓝藻被杀死会产生大量有害物质,在分解时产生毒素与有害气体,会引起泥鳅产生其他疾病和大量死亡。

4.养殖泥鳅应每月使用EM菌或者光合细菌2次,多加水,增氧。每月要使用二氧化氯一次800~1000克/亩,提早预防蓝藻的发生。

高温来临河蟹池出现的几个问题处理方案



由于前期下雨较多,导致河蟹池浑浊,且蓝藻和青苔的多次爆发,养殖户多次杀藻和杀青苔,或多或少的对于水草有一定影响。
高温来临前,养殖户要使用保草护草类产品来养草。现高温来临,对于河蟹养殖的最后一个阶段,将做好水草的维护,确保河蟹正常生长。
针对水浑的蟹塘,建议做如下处理
一、泼洒公司的净水解毒灵1包/亩,隔天泼洒枯草芽孢2亩/包+EM5亩/瓶,注意缺氧,一般净水解毒灵泼洒后2~3小时就能见到水质变清爽,随后泼洒芽孢能使水质清爽且维持相对长的时间;
二、今年河蟹死亡相对较多。
1、有水质原因(蓝藻多、水草烂等),主要靠以上调水来维护水质清爽,同时泼洒如虾蟹爽、蟹毒清等消毒,建议虾蟹爽+蟹病康结合泼洒1组用2亩,同时高温季节经常泼洒葡萄糖酸钙(6亩/包)来增强河蟹体质;
2、据说是小龙虾传染的白斑病导致死亡较多(主要针对河蟹塘小龙虾较多的),无特有效方法,建议保肝护肝类为主,使用些虾蟹爽+肝胆康+抗病毒免疫促长素结合1组泼洒2~3亩来尽量抵抗病毒;
3、出现爪无力肌肉萎缩症状的河蟹,主要建议虾蟹爽+蟹病康结合泼洒1组用2亩,隔天再泼一次,同时泼洒葡萄糖酸钙(6亩/包)主要是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为主。最后一点:最重要高温后期如河蟹塘水草烂掉没有,且蓝藻较多的情况,此塘用药需谨慎,因塘缺少水草缓冲,使用任何药品和活菌等极易导致河蟹死亡,任何药品非药品的使用一定建立在水草良好的基础上,用药前首先了解清楚该塘口水草情况再对症下药。

罗非鱼也能自然感染病毒性神经坏死病毒出现大量死亡



罗非鱼是一种全球性最重要的水产养殖品种,世界上有120多个国家养殖罗非鱼,年产量超过150万吨。我国罗非鱼的养殖已经形成规模化,主要集中在广东、广西、海南、福建、云南及台湾。随着水产养殖产业不断发展,罗非鱼的病害日益严重,近几年国外相继报道罗非鱼感染病毒性神经坏死病毒的案例。

病毒性神经坏死病毒(Viralnervousnecrosisvirus,VNNV)隶属于诺达病毒科β诺达病毒属,β诺达病毒属主要感染鱼类。VNNV是一种细小RNA病毒,呈20面体结构,无囊膜,大小为25nm~30nm,病毒大小常因感染的种类不同而不同,是最小的动物病毒之一。感染VNNV的病鱼主要表现为典型的游泳不协调、螺旋状游泳或急促游泳等神经性疾病症状,组织病理切片观察到神经组织细胞出现典型的空泡化。

案例1

20xx年冬季,法国一罗非鱼淡水养殖场出现罗非鱼幼鱼暴发性死亡,当时鱼苗规格约为1.2cm左右,养殖场水温控制在30℃。发病罗非鱼幼鱼主要表现为游水和不协调游泳。Bigarre等收集发病鱼和死鱼,分别进行了组织病理切片观察、病毒分离和鉴定、RT-PCR检测及回归感染试验,确诊引发该罗非鱼幼鱼暴发性死亡的病原为诺达病毒,首次报道了淡水养殖罗非鱼自然感染诺达病毒。

通过组织病理切片观察到包括大脑、脊髓、嗅觉和视网膜在内的大部分中枢神经组织出现病变坏死,这些组织中的细胞质出现空泡,并伴随少量的细胞核固缩和细胞核溶解。嗅觉神经组织中有大量的细胞碎片出现。另外,在肝脏组织中亦观察到大量的细胞质空泡,但未有细胞坏死。

将收集的病鱼组织制备成悬液,无菌接种SSN-1细胞,一周后未观察到细胞病变,但是通过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能观察到很明显的荧光。利用扩增VNNV外膜蛋白T2区域的特异性引物,对5尾死鱼进行RT-PCR检测,均获得大小为875bp的特异性片段,经测序比对,发现其与赤点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RGNNV)的同源性很高。此外,用所获得的病毒回归感染罗非鱼成鱼,致死率达到20%,感染病毒的罗非鱼出现昏睡、厌食和黑身等症状。

案例2

20xx年,泰国一罗非鱼养殖场暴发病毒性神经坏死病(VNND),感染病毒的罗非鱼幼鱼出现大量死亡,死亡率高达90%~100%。该报道在泰国首次发现淡水养殖罗非鱼幼鱼自然感染VNNV,并出现大量死亡。感染VNNV的罗非鱼为10日龄幼鱼,主要表现神经失调症状,包括不协调游泳和螺旋式游泳。

组织病理切片结果显示,在视网膜、脊髓、嗅觉、前脑视叶等神经组织中出现大量空泡变性和神经坏死,但未发现有包涵体出现,病鱼其他组织中亦未观察到病变坏死出现。

通过免疫组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进一步鉴定,病鱼组织中均检测到VNNV。将RT-PCR产物经克隆测序和比对,发现该病毒与赤点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RGNNV)的同源性最高,在93.07%~93.88%之间。

分析

1、本文章提供的两个案例均来自国外,目前在我国未见有报道称养殖罗非鱼大量感染VNNV的现象。虽然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马杰等人于20xx年发表了关于《罗非鱼暴发性流行病病毒病原的电镜观察初报》,通过电镜,从患暴发性流行病罗非鱼体内观察到呈球形、无囊膜、直径约为30~40nm的病毒粒子,称与鱼类神经坏死病毒相近,但未发现有后续进一步的鉴定证明该病毒是VNNV。尽管如此,我国作为罗非鱼的养殖大国,要重视VNNV的罗非鱼的潜在危害,提前做好防范工作,以减少经济损失。

2、VNNV能感染多种鱼类,目前受感染的鱼类大多是海水鱼,但国外也相继出现VNNV感染淡水鱼的报道,除本文章提供的罗非鱼之外,还包括澳洲贪淡漫鲇、尖塘鳢、观赏孔雀鱼、青鳉鱼、欧洲鳗鲡、中华鲶等。我国大陆出现淡水鱼感染VNNV的病例较少,20xx年6月,公司技术部和研究所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的发病云斑尖塘鳢体内检测和分离到VNNV,在中国大陆首次出现VNNV感染淡水鱼的案例。VNNV向淡水鱼的蔓延,势必会对淡水鱼类的养殖业带来危害,要引起广大养殖户和病害检测人员的高度重视,提前做好监测和预防工作。

3、VNNV既可以通过水平途径进行传播(带毒鱼、水质和渔具等),也可以通过垂直途径进行传播(亲鱼)。越来越多淡水鱼感染VNNV,可能是通过海水鱼传播的。另外,通过敏感性较高的半巢式PCR方法,从鱼类生物饵料中检测到了VNNV。淡水鱼感染VNNV,是否也会通过带毒的生物饵料,还需要进一步的鉴定。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118855.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