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非鱼链球菌病的防控方法介绍



文/武汉华扬动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张公茂

罗非鱼原产于非洲,为热带内陆性鱼类,我国自从引入罗非鱼至今,经过不断的发展,养殖技术、产量、出口贸易等发面,在全球罗非鱼产业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但近些年,在我国罗非鱼养殖的主要区域(广东、广西及海南等地),罗非鱼的病害已经日趋严重,不仅给养殖罗非鱼的从业者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并严重制约了罗非鱼养殖行业的发展。罗非鱼病害中最为棘手的就是链球菌病,该病不仅死亡率高,且死亡速度极快,治疗起来极其困难,已然成为罗非鱼养殖过程中的“恶魔”。

1、病原及病因

1.1病原

经过相关专家学者研究,罗非鱼链球菌病的主要病原为无乳链球菌。但也有部分专家学者认为,罗非鱼链球菌病是由于多种细菌共同感染的一种病,其中包括无乳链球菌、嗜水气单胞菌等病原。

1.2病因

此病在水质恶化,有机物质浓度过高的池塘发病较多。或者由于长期投喂劣质饲料、饲料投喂不科学以及乱用滥用药物,导致鱼类的抗病能力低下,从而让病原菌更易感染鱼类,导致发病。

2、流行情况

此病在我国南方罗非鱼养殖区域都有发病案例,主要流行时间为5-10月的高温阶段,高峰期在7-9月,流行水温25-37℃,发病率达20%-30%,且近年来呈上升趋势,发病鱼的死亡率可高达60%-100%,在高水温季节时,病鱼死亡高峰期可持续2-3周。该病主要威胁100g以上的罗非鱼,但近些年发现100g以下的鱼苗都常有此病发生。

3、主要症状

3.1外部特征

感染该病的罗非鱼体表主要表现为全身性充血;病鱼食欲减退,游动不稳定,在水面打转等现象,无惊恐反应常呈昏睡状;患该病的罗非鱼都有眼睛发白浑浊、眼球肿大突出等现象,正由于罗非鱼患有链球菌病时常有眼球突出的情况,因此很多养殖户多称此病为“突眼”病。

3.2内部特征

患有该病的罗非鱼都会伴有腹水、肛门红肿、肛门外突的现象;解剖可见胃肠道内空无食物,肠道有轻度发炎和充血,内部积有大量黄色或水样粘液;肝脏肿大充血,颜色不均,比较脆弱;胆囊肿大,充满蓝黑色的胆汁。

4、链球菌的预防

4.1改善水体水质

俗话说:“养鱼先养水”,在养殖过程中,随着鱼类排泄物、饲料残饵等有机物日益累加,从而导致水质极易恶化,使鱼类食欲下降,有毒有害物质还可使器官受损,功能紊乱,会使鱼类生长速度慢、抗病力差等状况,因此在养殖过程中,必须加强水质管理。视水质的情况不同,可通过使用生物或化学水质改良剂进行水质改良,水体恶化严重时可通过换水或加入新水,来改善水体环境。

4.2科学投喂

饲料投喂一定要做到“四定”(定时、定量、定质、定位),同时根据鱼类不同的生长阶段及天气的变化的因素,合理的调整饲料的营养结构及投喂量,从而进行科学投喂,不可盲目追求利益,投喂劣质的饲料或大量投喂等。

4.3定期进行保健

目前的罗非鱼养殖多为高密度集约化养殖,一方面给水体环境带来了很大的负荷,同时也导致鱼类生理机能低下,要减少疾病的发生,还必须做到内、外保健两方面的工作。如定期使用“底垢净”、“洁水灵”、“底毒消”等水质改良剂进行水质调节,同时在饲料中添加“应激宁+板黄散”等药物进行鱼体保健,提高鱼体的代谢能力及抗病能力。

4.4加强日常管理

日常的水质管理、投喂管理、环境卫生管理等是养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疾病防治工作中重要的环节。大部分的发病池塘,在养殖管理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因此要减少病害的发生,强化日常管理工作,做到防患于未然也是极其有效的方式之一。

5、链球菌的治疗

罗非鱼链球菌在业内被很多人认为是鱼类的“H1N1”,发病后很难进行药物治疗。但任何病在科学的指导下,采取正确有效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可以控制的。下面是华扬药业在长期养殖摸索中得出的治疗方案,以供参考。

5.1调水、解毒

经过走访大量终端养殖鱼塘发现,发病鱼塘一般水体氨氮、亚硝酸盐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偏高问题,同时大多养殖户病急乱投医而使用各种药物,导致水体环境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受阻,有毒有害物质累积,加之大量死鱼在水中腐烂,以致于水质很差。因此只有先调水、解毒,才能提高后续用药的效果。如使用华扬“底垢净”、“净水解毒剂”或“水质保护解毒剂”等,同时停止喂料。

5.2消毒

发病鱼塘的水体一般都带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所以对水体进行消毒是必须步骤。通常情况下,发病后鱼类的体质都较弱,不宜采用刺激性较大的消毒剂进行消毒,宜用“复合碘”、“沐菌消+出血宁(苯扎溴铵溶液)”等温和型消毒剂进行消毒。经过反复实践证明,当水体中有机物较少即水质较瘦时,使用“复合碘”效果较好;而水体中有机物较多即水质较肥时,使用“沐菌消+出血宁(苯扎溴铵溶液)”效果较佳。

5.3内服治疗

发生链球菌的病鱼肠道、肝脏等体内器官一般也会有病变,因此必须内服药物,进行治疗。内服可选用“鱼康宝—罗非鱼专用”,可有效对体内发生病变的器官进行消炎、杀菌,改善和修复体内器官的病变,同时可以提高鱼类的代谢能力及抗病能力,可使病鱼更好更快的康复。实践证明,按疗程及标准用量使用,3-5天即可见死亡量下降,7-10天会有明显效果。


相关推荐

高温季节罗非鱼链球菌病的控制方法介绍



罗非鱼链球菌病近年来颇为流行,因无特效药物治疗。20xx年仅在广东造成数千万公斤罗非鱼的死亡(中央电视台报道)。病鱼游动缓慢,或头上尾下悬垂水面,或间断狂游。病鱼体色发黑,鳃贫血,眼球充血、肿大、突出。肝脏肿大,胃肠积水,肠壁等处充血,腹腔常有积水,死亡量很大。

根据我们的实践,可以用以下方法防治:

一、池水较肥、透明度较小、氨氮、亚硝氮偏高时,每10-15天施用好水好渔,每次1-1.5kg/亩米,保持水质,能防止鱼病的发生。

二、发生鱼病时及早治疗,对症用药:内服:渔多星+三友强肝散+三友止血灵,拌料投喂5-7天。一定要按鱼的体重计算药量(若采食量为体重的5%,即每40kg饲料用渔多星320g,强肝散160g,止血灵80g。)

三、外用家佳得消毒,每套按3亩米使用,病重时间隔一天再消毒一次。

按以上方法,基本可以控制病情。
病鱼眼球突出
病鱼眼球突出
病鱼鳃盖内侧充血
显微镜下的链球菌染色标本



浅谈罗非鱼链球菌病的防治方法



(一)罗非鱼链球菌病概述

罗非鱼链球菌病是以无乳链球菌和海豚链球菌为病原,主要危害网箱养殖或池塘养殖的50克以上的幼鱼以及各种规格的成鱼。该病常流行于夏秋季的高温季节,流行高峰在5~10月份,发病鱼塘水温一般在28℃以上。在水温32℃,PH较低的水体中极易发病。此病传染性强,死亡率高,低则达20%~30%,严重时甚至达到80%以上。
随着养殖密度的不断增加和养殖环境的不断恶化,今年广东地区罗非鱼链球菌病出现了发病时间早,死亡率高,症状不明显等特征。罗非鱼链球菌病发病初期,死亡量较小,几条至几十条不等,外观症状不明显,偶有眼球外凸(图1),眼眶肿胀。经解剖,鱼体腹腔积水,肠道“套肠”(图2),无食物,充满黄色液体;胆囊肿大,胆汁呈深墨绿色(图3);肝脏颜色呈“花肝、白肝、绿肝”等。
图1鱼体眼球外凸
图2肠道“套肠”
图3胆囊肿大,胆汁呈深墨绿色

(二)罗非鱼链球菌预防方法:

1、清除过多淤泥,对塘底进行暴晒(翻动底泥效果更佳);
2、使用每亩100—150KG生石灰彻底消毒;
3、合理养殖密度,充分搭配套养鱼类;
4、选择无病原携带的健康、优质种苗;
5、选择质量稳定、优质的饲料进行合理投喂(日投饲率3%为宜);
6、坚持每月进行2-3次调水工作,使水体保持良好的环境条件;
7、每10天在饲料中添加Vc和三黄粉、板蓝根等中草药,提高鱼体免疫力;
8、保持充足溶氧,当水温过高时,加注新水,提高水深至3米以上。

(三)罗非鱼链球菌治疗方案:

1、调节PH值到8-8.5,降低氨氮、亚硝酸盐指标;
2、使用苯扎溴铵、戊二醛泼洒2-3次,隔天一次;
3、内服恩诺沙星+多维+三黄散+板蓝根+黄芪多糖,拌料7-10天(视病情情况,适当增加投喂天数,在病情得到控制后,不要立即停药,建议再拌料3-5天巩固疗效)。

此病发病前无明显前兆,但是死亡率极有可能在3-5天内达到80%。因此,一发现有死亡现象发生,要引起重视,立即采取措施,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否则一旦发病,治愈几率极低。综上所述,在鱼塘日常管理中要做好前期预防工作,定期调水、加注(换)新水、加强巡塘等,以减小发病几率。对于疾病,预防重于防治。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0712.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