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罗非鱼健康养殖之高热病防控



每年罗非高热病频频爆发,都是养殖户心中的痛,今年的广东也不例外:6月开始鱼出现死亡,8月还在延绵。可能很多人认为,现在来谈高热病防控为时已晚(高温即将过去),但接下来又到下一轮罗非进苗,防控高热病要从苗种开始,本文总结多种罗非养殖成功措施,供大家参考。

一、鱼自身抗病力:

1、苗健壮:进苗时选择健壮的大场苗(资质证书、规模、试苗);
2、生长期健壮:体质好是抗病的根基,因此要选择优质饲料喂养。

澳华罗非套餐模式能明显降低发病率:

四、及时处理氨氮、亚硝酸盐

6-8月经常性测水(正常5天1次,天气突变后加测),发现超标(氨氮高于0.6,亚硝酸盐高于0.15),立即处理。
处理方法:
①氨氮高:“氨净”2亩/包+“氧宝”2-3亩/包,第二天上午“肥水宝”4-5亩/瓶+加酶利生宝3-4亩/包(活化1小时),混匀后兑适量原塘水全塘均匀泼洒。
②亚硝酸盐高:第一天下午或傍晚,全塘均匀干洒爽水宝2亩/瓶(严重者连用2天);第二天上午沿池塘四周泼洒硝化宝2-3亩/包+正肠宝3-4亩/瓶或生物净水宝2-3亩/瓶。乳酸菌起协同作用并促进硝化菌的繁殖,作用更快,且维持水质稳定时间更长。

五、改底行之有效

6-8月,特别是针对鸭粪塘、猪粪塘,发病死亡率显著下降。

改底周期:20天左右改一次。

改底办法:护水宝(白天)+爽水宝+溴宝(与爽水宝一起可以当天晚上下)。

六、高温期强化鱼体体质

6-8月,每20天拌料:三黄粉(先)+护肝宝+多维,连用5天。

以上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绝大多数养户朋友采取后都没有问题,如仍有发生应如何处理?

截止目前,一旦发生,还没有特效药,采取以下措施有一定效果:

1、立即底改:用法同上:护水宝(白天)+爽水宝+溴宝(与爽水宝一起可以当天晚上下)。

2、测定氨氮、亚硝酸盐并立即处理。

3、视情况减料至1/3-1/2。

4、内服:拌料三黄(五黄)粉+护肝宝+黄芪多糖,连用3天;第四天开始拌料抗生素(注意不得使用国家禁用药)+黄芪多糖,连用4天。

任何疾病都是遵循预防为主,疾病一旦发生必定造成咱们养殖户损失,做好预防措施,才能投入小、效果好;澳华,关注鱼、虾健康,不断地给您创造价值!


特别提醒:文章方法总结于个人经验,仅供大家参考,因养殖环境不同,处理结果也有可能不同,具体防治方案,还需技术人员现场鉴别,诊断处理。欢迎大家在平台留言咨询。


相关推荐

夏季猪高热病的防治


猪高热病是由多种病原引起,以高热症状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传染性疾病。近两年来,逐渐成为危害养猪业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它不仅给养猪者带来猪只死亡和大量药费支出的直接损失,而且还影响到幸存猪的生长发育,引起母猪的流产和不孕。不分年龄,品种都可发病,主要侵害生长育肥猪和部分母猪、保育猪,死亡率高、传播快、治愈率低。为此,应坚持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防治方针。通过加强饲养管理,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同时结合对症治疗才能有效的预防和控制该病的发生、传播和流行。

通过对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和解剖病理变化的观察,猪高热病是有多种细菌或弓形体等多病原的混合感染,给我们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上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我在养猪户搞好预防和治疗上谈一点初浅的实践经验,供饲养户在平日饲养管理过程中作适当的参考。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有效控制夏季猪高热病。

一、流行特点

一是该病一般在夏季高温、高湿季节多发,不分年龄、品种都可发病,主要侵害生长育肥猪和部分母猪、保育猪;二是病程长、传播快、死亡率高。一旦发病即传播迅速,一头猪发病,全圈相继发病;一户猪发病,周围农户的猪相继发病,病期长短不一,短则7天左右死亡,长达两月以后死亡;三是对防疫、保健、消毒防范意识差的农户发病严重。

二、主要症状

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或废绝、呼吸困难、部分猪伴有皮肤发红变紫等症状。

具体表现为:猪群突然发病,体温升高到39.5℃42.1℃,精神沉郁,采食量下降或不食,并伴有呕吐现象;结膜发红,后期可见结膜炎,部分病猪眼脸水肿;发病初期患猪皮肤发红,随着病情发展,耳部、臀部、腹下多处皮肤出现紫红色班快和出血点,有些猪毛孔有铁锈色渗血点(特别是脊背部);病程长的病猪全身苍白,出现贫血现象,被毛粗乱;呼吸道症状明显,部分猪打喷嚏和流鼻涕,后期流脓涕(有的猪无打喷嚏和流鼻涕的现象),随着病程发展病猪出现咳嗽和呼吸困难(肚子一波一波呼吸);病猪粪便恶臭,部分病猪可见粪便干结呈球状,也有部分猪拉稀湖泊便秘与腹泻交替发生,病猪尿少而黄,颜色加深发红;病程长短不一,短的23天,长的达到1020天甚至更长,部分病猪后肢不能站立,临死前病猪出现昏迷,角弓反张和划水样神经症状,最后全身抽搐死亡;母猪出现高温,厌食,便秘,部分母猪在怀孕期出现流产,产死胎,弱子和木乃伊胎,产后无乳,不发情,假发情和多次配种不孕;公猪出现性欲降低,死精和无精。

三、剖检变化

一是肺实变。间质性肺炎,肺部呈现斑驳状到褐色病变(大理石样);肺部有化脓灶,出血性肺炎,间质明显增宽。

二是淋巴结出血、肿胀。大多数淋巴结肿大,特别是腹股沟淋巴结和肺门淋巴结,切面外翻多汁(有汁水流出),切面呈大理石样,严重者肿胀在5倍以上。

三是肝脏肿胀,颜色偏淡,有的肝呈黄土色,质脆。个别猪肾、膀胱、喉头、心冠状沟脂肪及心内外膜等有出血点;部分病死猪肾肿大,颜色变深,呈褐色或土黄色,质地较脆,有瘀血现象;有的病猪脾脏肿大,质脆;胃壁水肿,胃底壁大面积出血,有的胃粘膜大面积脱落,有的胃有大小不等溃疡点,溃疡面上有黑色痂膜,有的病猪在肛门部位有干酪样物质;大肠、小肠、盲肠口大面积出血,有的肠内有气体或胶冻样物,有的在回肠部位有大小不一的多个溃疡,溃疡上有黑色痂膜;肾包膜积液,肾水肿、出血、呈土黄色,肾皮质有针尖大小的出血点,呈弥漫型。脾边缘或中间有梗死,凹凸不平。膀胱肿胀、出血呈紫红色,内壁出血,膀胱壁出血、肿胀增厚。胰脏肿胀,严重者肿胀达在5倍以上。

四是多发性浆液纤维素性胸膜炎和腹膜炎,胸腔及腹腔有纤维蛋白的渗出;个别猪肺浆膜与胸膜或心包纤维素性粘连。脑膜、脑组织出血、充血,脑积液增多。

四、防控措施

该病病因复杂,病猪一般愈后不良,防治上应坚持预防为主,通过加强饲养管理,搞好防暑降温工作,提前保健预防,加强消毒工作,对症治疗等措施,降低其发病率和死亡率。

一是严格落实综合防疫制度。按照猪免疫程序,定期进行免疫注射,对发病的猪场或疫点(区),进行强制封锁、强制消毒、强制扑杀、强制隔离、强强免疫,病死猪严格进行无害化处理。

二是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防止购入隐性感染猪。

三是重视猪群的饲养管理工作,尽量减少各种应激因素。一方面,调整饲料日粮,把矿物质(Fe、Ca、Zn、I、Se、Mn)、维生素等提高510%,把赖、蛋、胱、色、苏氨基酸平衡好,提高抗病力;另一方面,注意圈舍卫生,不用污水冲洗圈舍和猪体,无关人员不得随意进出圈舍,食槽等相关用具不能随意借用,注意防暑降温,加强通风换气,保持地面干燥,减少病原微生物的含量,减少应激。

四是对病猪实施对症治疗,防止继发感染,淘汰无治疗意。

五是灭蚊、灭鼠。圈舍用蚊香或灭蚊药片或自采草药熏蚊,切断传播途径。

六是未发病生猪预防性用药(中西结合)。中药可用金银花、鱼腥草、板兰根、千里光、、枇杷叶、生石膏、仙人掌(去刺捣碎)、薄公英等,混合或单种煎水让猪饮服或混料饲喂,适口性好的可放入槽中让其食用;西药可用抗病毒类药,配合头孢类、磺胺类、氟本尼考、土霉素、林可霉素等看情况拌料喂服或配方肌注。

五、治疗

1.疫苗疗法:猪瘟单苗10头份注射。

2.药物治疗:中西结合,选用清热解毒抗病毒的中药制剂+抗菌类西药+免疫激活剂黄芪多糖对症治疗。西药选用头孢类、磺胺类、弓血宁、多西环素、林可霉素、排毒因子等配合中成药:生物干扰素、热毒双效、热毒双星、毒热风、双黄莲、高热怪病针、板兰根、鱼腥草,加黄芪多糖使用,每天两针,连续注射710天,同时配合中药制剂饮服使用。以上药物根据症状配方使用。

六、结论

为了有效的控制该病的发生和流行,应坚持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防治方针。在日常饲养管理过程中应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加强饲养管理,增强猪的抵抗力,养成定期预防和补免习惯,建立健全兽医卫生防疫制度,适时进行对症治疗,不滥用三安针水等退烧药和抗菌素,特别是免疫抑制剂(如地塞米松),同时配合使用中成药进行治疗。

猪腹泻病防控经验谈


猪腹泻病有明显的发病规律,近两年来的发病率持续上升,成年猪和猪仔都会感染腹泻病。猪腹泻病影响了猪的健康生长,不利于养猪户提高经济效益。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简单介绍猪腹泻病的病因,并就其治疗提出几点建议,供有关人员参考,以期减少猪腹泻病带来的不良影响。

猪腹泻病的发病率在近几年有上升趋势,多发于冬春季节,无论是个体养殖户还是规模化的养殖场,其都深受猪腹泻病的困扰,尤其是仔猪的腹泻。许多新生仔猪一出生就拉绿色的稀粪,迅速脱水死亡,治愈率非常低,给养殖户带来严重经济损失。2011年和2012年冬春季节全国各地频发的猪腹泻病使得各地的猪场养殖惨淡,毫不夸张的说,猪腹泻病是猪肉价格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据悉,2011年冬天,北方的某养猪场的新生仔猪发生严重腹泻,出生不过3日便脱水死亡,10天内就死了上千头新生仔猪,猪场负责人想尽办法也没能挽回损失。部分新生仔猪虽然没有死亡,但断奶后便成为僵猪,这场腹泻病给养猪场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一、猪腹泻病病因分析

引起猪腹泻病的因素很多,如消化不良、营养不均衡、喂养霉变饲料等造成营养性腹泻;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的侵入引起腹泻。近年来频发发生的猪腹泻病主要是细菌和病毒的混合感染引起的,细菌主要有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魏氏梭菌,病毒主要有传染性胃肠炎病毒、轮状病毒、猪瘟病毒。养猪场的环境、天气等都是猪腹泻病的病因。

新生仔猪的腹泻病死亡率最高,若其排放出灰白色、腥臭的稀粪,那么可以初步断定为大肠杆菌感染,可以采用抗生素。若断奶不久的仔猪出现全身水肿、神经等症状,且突然死亡,可以初步算定为水肿病。营养性腹泻一般发生在仔猪断奶期,因为饲料中的蛋白质、乳清粉等营养元素搭配不合理,而仔猪的抵抗力弱,冬春季节的天气又比较恶劣,今儿导致仔猪感染腹泻。

二、治疗措施

1.预防措施

第一,坚持全进全出和自繁自养的养殖原则,严禁从外地引进猪。做好紧急免疫接种工作,并定期检测猪的抗体情况。做好猪舍的卫生工作和消毒工作,制定系统的消毒计划,每星期进行一次猪舍消毒,每半个月进行一次整个猪场消毒,每天清洁猪舍内的粪便,保持其清洁。保证猪舍的通风和温度。当出现病死猪以后,必须做好无公害处理。

第二,控制食量。仔猪断奶时容易出现营养性腹泻,突然从母乳转成饲料,营养变化大,而仔猪的消化系统不完善,所以容易出现消化不良,今儿引发腹泻,因此,要控制仔猪的食量。而母猪产后应禁食一天,接下来的2-5天不宜使用蛋白质、脂肪浓度过高的饲料,接下来可以逐步增加营养浓度,但不应突然更换饲料品种,必须给猪1-2周的适应时间。

第三,学习先进的饲养技术,给猪提供健康的生长环境。猪腹泻病多发于中小养猪场或是个体养猪户,他们缺乏专业的饲养管理知识,没有做好猪场建设、环境消毒、疫苗接种、药物治疗等工作,给腹泻病埋下隐患,延误最佳治疗时间,扩大腹泻病的危害,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所以说,猪场饲养员和个体养猪户要积极学习先进的养猪知识,借鉴其他养猪场的成功经验,做好预防工作,降低腹泻病的发病率,减少危害。

2.细菌性腹泻

细菌性腹泻主要有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猪痢疾密螺旋体菌、魏氏梭菌C型菌。在大肠杆菌腹泻上,又主要有仔猪黄痢、仔猪白痢、猪水肿病、乳房炎、子宫内膜炎这几种,仔猪黄痢多发生在1-3日的新生仔猪身上,症状是:排出带腥臭味的黄色糊状软便或黄色半透明状稀便。仔猪白痢多发于2-3周龄的仔猪身上,以排出带特殊气味的乳白色、灰白色、青灰色糊状软便为特征。根据猪的症状判断是哪种腹泻,若是细菌性腹泻,可以采用头孢类、氟哌酸、环丙沙星进行治疗,并配合电解多维和益生菌辅助治疗。

3.病毒性腹泻

猪腹泻疾病的病毒主要有轮状病毒、类冠状病毒和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TGE病毒引起的腹泻多发于10日龄内的仔猪身上,在冬春寒冷季节发病率高。当然,所有日龄的猪都可能-感染这种病毒性腹泻,但仔猪的死亡率较高,发生在母猪身上会导致泌乳减少或停止。其症状是水样腹泻。病毒性腹泻可采用白头翁散、病毒唑等治疗,将药物拌合在饲料中即可,也可肌注黄芪多糖和抗生素。病毒性腹泻的治疗效果不明显,所以一般采用疫苗接种的方式预防。发生病毒性腹泻之后,在药物治疗基础上给猪补充体液,避免猪因脱水产生酸中毒,还可以用干扰素辅助治疗,提高疗效。

4.仔猪腹泻治疗措施

仔猪腹泻病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治疗措施至关重要。仔猪出生3天后,母乳中的大分子抗体就可以直接从仔猪的肠道进入到血液中,抵抗微生物的攻击,因此,必须保证仔猪有足够的母乳,这是提高仔猪免疫力、降低腹泻发病率的重要方法。若是仔猪腹泻是由遗传导致的,那么应引进新种,避免近亲交配。若是细菌性腹泻,可以给仔猪注射疫苗,改善猪舍环境,仔猪出生4日后就可以口服药物。若是仔猪感染上病毒性腹泻,应给仔猪口服益生菌,控制球虫数量,使用干粉消毒剂保持猪舍的干燥清洁,并让仔猪适当舔食干粉消毒剂,起收敛效果。为预防仔猪出生后感染病毒性腹泻,应在母猪产前3周给其注射猪瘟脾淋、流行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疫苗。若是混合性感染或是不明原因的腹泻,则应保持猪舍的清洁、干燥,做好猪瘟、伪狂犬疫苗接种,给仔猪服用益生菌,关注母猪的健康状况和子宫内膜炎,给母猪注射氟尼辛葡甲胺类药物和头孢,分开注射。

结束语

猪腹泻病给养猪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由于其多在冬春季节发于仔猪身上,而控制仔猪腹泻病的根本在于做好预防措施,做好产前产后的母猪疫苗接种、猪舍环境清洁消毒等工作。总而言之,应树立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综合治疗措施,做好疫苗接种、饲养管理、清洁卫生等工作,给猪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提高猪的抵抗力,降低腹泻病的发病率。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0854.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