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高效养殖乌鳢

【常见问题】如何高效养殖乌鳢?

【专家解答】乌鳢俗称黑鱼,它生长速度快、抗病能力强,适应性广,是淡水鱼类中的优质品种。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且具有医药功效,被视为鱼中珍品.现将乌鳢池塘高效健康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一、池塘条件

选择环境安静,通风向阳,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排灌方便,交通便利的地方建池。池塘面积以1~3亩为宜,池深为2.0~2.5米,蓄水深度为1.5~2.0米。池埂坚固,池底底质最好为硬底泥质,淤泥不超过15厘米。水质以中性或弱碱性为好。池塘保水性能强,每个池塘有可控的进水口和排水口。每个池塘备有3千瓦增氧机1台。乌鳢有随水流逆行集群跳跃的习性,成鱼能够跃出水面1米以上。因此,在池塘进水口、排水口处都要安装防逃设施,池埂要比池中水位高出50厘米。在养殖乌鳢的池塘四周要设置高50~60厘米的竹篱笆或网片,防止乌鳢逃逸。

二、放养前的准备工作

1.池塘整修和清塘消毒。鱼种放养前,排干池水,清除过多的淤泥,修补池埂,搞好护坡,维修好进排水系统。鱼种放养前10~15天,每亩用生石灰100~150公斤或含有效氯25%以上的漂白粉20~25公斤,化浆后全池泼洒清塘消毒。3~7天后加注新水,使池水位达80~100厘米。

2.移植水生植物。可在池塘四周水面种植80~100厘米宽的水葫芦等,以便在夏季温度较高时遮挡阳光,便于乌鳢避暑和躲藏。同时还能净化水质,有利于乌鳢的快速生长。

三、鱼种放养

苗种选用当地天然苗种。放养的鱼种要求规格整齐,体质健壮,鳞片完整,游泳活泼,无病无伤。蓄水深度1.5~2米、产出规格0.5公斤/尾以上的养殖池塘,适宜定塘的放养密度每亩为4000~4500尾,并一次性放足。同时,为充分利用养殖水体,可在每亩池塘中搭配放养200~300尾的鲢、鳙、草、鲤、鲫等鱼种。这样能清除残饵、控制池塘水质,促进主养鱼的生长,从而实现增产增收的效果。但混养的家鱼个体应大于乌鳢种个体的1倍以上为宜,以免被乌鳢吞食。

4月上旬,水温稳定在10℃以上时,晴天放养。鱼种在放养前要用3%~5%食盐水药浴15~20分钟。

四、饲料投喂

乌鳢为肉食性鱼类,对食物有一定的选择性。目前养殖乌鳢多以投喂小鱼、小虾、螺、蚌等动物性鲜活饵料为主。人工投喂鲜活饵料时,要注意新鲜、洁净、适口,并用6%~8%的食盐水浸泡10~15分钟后再投喂。当然,也可根据乌鳢的营养需要配制人工合成饵料,以补充鲜活饵料的不足。如可用含70%~75%剁碎的鲜杂鱼、20%~25%的豆饼和米糠,另加适量粘合剂、矿物质、维生素、适量微量元素和食盐等混合制成植物性饲料配合饲料进行投喂。

在池塘中搭好食台,实行定时、定位、定质、定量四定的方法投喂,每天投喂2次,上午、下午各投喂1次。饵料以鲜活动物为主,主要是海、淡水小杂鱼、虾。日投喂量为乌鳢体重的5%~8%.具体投喂次数和数量视乌鳢的摄食、池塘的水温、水质以及天气等情况随时增减,一般以1小时内吃完为宜。投饵时采用慢、快、慢的投喂方式效果比较好。

五、水质调节

由于投喂大量的高蛋白饲料,池塘内残饵和乌鳢自身排泄物较多,极易导致池水过肥甚至恶化。尽管乌鳢耐低氧,适应能力强,但在不良水环境中对饲料的利用率低,生长变慢,易发疾病。因此,要采取综合措施,控制水质。池塘内除移植水草外,还要经常加注新水或换水以保持水质清新。春、秋两季一般每隔10~15天换水1次,换水量为池塘总水体的3/5.夏季高温季节每隔3~5天换水1次,换水量为池塘总水体的4/5或全部。换水时,换水前后池水水温的温差不宜超过2℃。在养殖中后期,中国农业网根据水质和池塘底质的情况,每亩每隔15~20天用15~20公斤生石灰化浆全池泼洒1次,(下转36页)(上接35页)以调节水质,改善底质,预防鱼病。高温季节,池塘中应使用增氧设备,晴天中午开机2小时,阴雨天气视鱼的浮头情况及时开机增氧。

六、日常管理

在日常管理中,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巡塘。每天早晚要各巡塘1次,注意细心观察乌鳢的摄食、活动情况及水质变化情况,检查进、出水口,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

2.搞好清洁卫生。每天对食台及养殖用的工具进行清洗消毒,及时清除残饵杂物,割掉生长过盛的水草,保证水质清新、无污染。

3.防逃。检查拦网和池塘是否有漏洞。加高加固塘埂,堵塞塘埂漏洞,杜绝塘埂渗水漏水。维修竹篱笆、尼龙网等围栏设施,防止乌鳢逃逸。

4.建档。每口池塘都要建立养殖档案,详细记录养殖过程中天气、水质、投饵、发病、药物使用等情况,便于分析总结。

七、病害防治

对于乌鳢病害的防治,要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乌鳢抗病力较强,一般很少发病。但如果养殖技术和管理水平低,在乌鳢的养殖过程中也会出现病害。因此,必须采取各种措施,综合防治,严防病害的发生。要建立严格的消毒制度,对池塘、鱼体、食场和饵料消毒进行严格消毒,防止病源侵入。水质不太好时,应及时用生石灰等对池塘进行全池泼洒清毒。可定期或不定期地在饲料中拌入食盐、大蒜素、维生素等进行投喂。鱼病发生时,使用生物制剂、中草药进行防治。

【小编补充】由于乌鳢生性贪食,以大欺小现象严重。因此,必须适时捕捞。捕捞时遵循捕大留小、分级饲养的原则。自6月份开始,每月拉网1次,随时将达到商品规格的乌鳢拉网轮捕供应市场。这样,既可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又有利于小规格鱼的生长。12月下旬干塘起捕。集中囤养一部分商品鱼等到第二年3~4月份再销售。小编汤姆为探索乌鳢高效养殖技术的你整理了《如何高效养殖乌鳢?乌鳢高效养殖技术》一文。

延伸阅读

如何高效养殖草鱼


【常见问题】如何高效养殖草鱼?

【专家解答】草鱼囤养技术要点:

1.池塘条件:池塘位置应选择在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水陆交通便利的地方。高密度囤养要求池塘面积稍大,一般0.67~1.67公顷,水深应保持2~2.5米,注、排水方便。池塘必须配备足够的增氧设备,若采用水面增氧和水底增氧配套,则效果更佳。

2.商品鱼囤养投放:放养前10~15天,应做好清塘消毒工作,667平方米水面用生石灰75~100公斤,兑水全池泼洒。667平方米水面放商品草鱼750公斤左右。每次投放时,鱼体需用2%~3%食盐水浸洗5分钟。待整池草鱼投放完毕,需用双季铵盐碘等外用消毒剂泼洒1~2次,泼洒浓度0.5毫克/升,确保放养成活率。

3.饲养管理:草鱼囤养以投喂草料为主,一般3月初气温回升即可适量投喂,因3~6月份麦草丰富,饲料采用单一麦草,日投喂2~3次,日投喂量为草鱼体重的30%~50%,以2小时吃完为宜。6月份之后,逐步过渡到投喂精饲料,以投喂草鱼全价配合饲料为好,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3%左右,以30分钟吃完为宜。具体投饲量根据天气、水温、水质和摄食情况酌情增减。

4.水质管理:由于草鱼食量大、排泄多,池塘需经常换水,保持池水透明度在30厘米以上。3~4月份每隔10~15天换水1次,换水量为15~20厘米;5~8月份每隔7~10天换水1次,换水量20~40厘米。冲水的同时使用强效底净等生物改水药物,高水位池塘每667平方米使用1公斤。此外,需经常开动增氧机,保持池水足够的溶氧。高密度囤养草鱼,需要熟练掌握测水养鱼技术,利用水质监测仪器定期监测水质,视水质情况适时冲水、排水、净水,把水中的有害物质指标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二、经济效益分析以浙江省德清县乾元镇老高特种水产养殖场为例,该场2009年草鱼囤养面积3.33公顷(50亩),667平方米水面囤养草鱼750公斤,经济效益分析如下:

总成本40.4万元(其中塘租13800元,鱼种费337000元,饲料22700元,水电费2500元,水改及药物防治费3000元,管理费用及人工工资10000元,其他15000元)。667平方米水面产量1100公斤,平均售价11元/公斤,667平方米水面产值12100元,总产值60.5万元,总利润20.1万元,667平方米水面利润4020元。

【小编补充】采用池塘高密度专池囤养的方式,将隔冬陆续收购的规格为1.5~2.5公斤的商品草鱼进行囤养,第一农经提示同时利用塘坝和农闲田种植投喂草鱼的麦草。3月初开始投喂麦草,视市场行情陆续轮捕出池,逐步减少池塘存塘量,降低养殖风险。6月中旬之后适当投喂配合饲料进行草鱼育肥,提高池塘产量,至8月上旬全部出售。该模式以投喂种植的草料为主,并通过先进的水质调控技术,使池塘自身污染降到最低程度,在大大节约饲料成本的同时,提高了草鱼的商品品质。经济效益来自于市场差价以及囤养过程中草鱼的增产,而且池塘利用只需半年时间,半年667平方米(1亩)水面效益可达到3000元以上,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小编汤姆为探索草鱼高效养殖技术的你整理了《如何高效养殖草鱼?草鱼高效养殖技术》一文。

如何高效养殖桂鱼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肉质细嫩鲜美且营养丰富的桂鱼越来越受到消费者关注,养殖面积也在不断扩大。而在桂鱼的养殖过程中,为了获得更高的效益,掌握好养殖技术十分重要。那么,如何高效养殖桂鱼?现将桂鱼的高效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一、池塘条件

池塘要求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排灌方便,无污染源,每个池塘面积以3-5亩为宜,水深1.5-2.5米,底质为砂壤土,配备增氧机和水泵等设备,池塘四周还应开挖宽50厘米左右、深30-40厘米的浅沟,以便于捕捞鳜鱼。

二、清塘消毒

冬季抽干池水,修补加固池埂,清除杂草和过多淤泥后暴晒池底。鱼种放养前20天用生石灰清塘消毒,用量为100千克/亩左右,方法是化浆后趁热全池泼洒,次日用铁耙翻动底泥,让石灰浆与底泥充分混合,这样不仅能杀灭敌害生物和各种病原体,增加水中钙离子含量,而且还能使底泥里休眠的浮游生物卵露出泥面得以萌发,加快浮游生物的繁殖速度,有利于鳜鱼的生长。

三、饵料鱼培育

1.前期饵料鱼培育:清塘消毒后,饵料鱼放养前7-10天,每亩投施发酵好的畜禽粪肥300千克左右,以培育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在鳜鱼夏花放养前10-15天先分批放养饵料鱼,可选择鳊、鲢、鳙、鲮等鱼苗,放养总量为20万-30万尾/亩。鳜鱼下塘时这些饵料鱼规格为1.5厘米左右,刚好提供适口饵料。

2.配套饵料鱼培育:就近选择饵料鱼培育池,要求池底平坦,便于拉网,面积为主养池的3-4倍。饵料鱼采用一次性高密度放养,放养量为5万-6万尾/亩,以分期捕捞逐步降低密度的方法控制规格,保证其适口性。

四、鳜鱼种放养

鳜鱼种的质量要求是体质健壮、规格整齐、活力好,规格3-5厘米的放养密度为900-1000尾/亩,规格6-8厘米的放养密度为700-800尾/亩。放养时间在5月下旬至6月中旬。鱼种放养前用3%-5%食盐溶液浸洗10分钟左右,以杀灭其体表病原菌和寄生虫。

五、饵料鱼投喂

当养殖池塘内饵料鱼不足时要及时补充,饵料鱼的规格为鳜鱼体长的1/3-1/2,养殖前期每4-5天投喂1次,7-9月份每2-3天投喂1次,10月份以后每7-10天投喂1次。日投喂量为池中鳜鱼总重量的5%-10%,并视鳜鱼吃食、天气和饵料鱼生长等情况适当增减。

六、水质管理

1.鱼塘水质须常年保持肥、活、爽的标准,池水透明度保持30厘米左右。要经常加注新水,特别在高温阶段6-9月份,每5-7天加水一次,每次加水15-20厘米。如多次使用药物,则需换水以防药害。

2.天气异常要立即加水,并保持鱼塘水位的相对稳定,为鳜鱼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如果池水混浊,可用明矾每亩1公斤或生石灰5-7.5公斤化水后全池泼洒。

3.安装增氧机,防止鳜鱼缺氧浮头,一般在晴或少云天气时在中午开机增氧,如天气闷热则在午夜至清晨开机。

4.备好些双氧水(含量30%以上)或增氧灵,可在鳜鱼浮头时用于抢救。双氧水的用法为每亩用双氧水250毫升,加水500毫升,并再加入2%的硫酸亚铁3-5毫升。

七、捕捞丰富

1.刺网捕捞:刺网可用单层,也可用多层,但在实际操作中多采用单层。用刺网捕捞鳜鱼时,春季应在浅水区下网,冬季应在深水区下网,这样起捕率较高。

2.拉网捕捞:拉网捕捞一般在10月份进行,操作方法与常规鱼拉网捕捞相同,但拉第一网后应等池水平静鳜鱼出窝后再拉第二网,以提高起捕率。拉网捕捞鳜鱼时动作要迅速,未达到商品规格的应及时回塘,以免受伤。

3.干塘捕捞:抽出池水,让鳜鱼集中至池塘四周的浅沟内,再用长柄捞海将鳜鱼全部捕捞出塘。

【小编结语】桂鱼在每年的5月中旬至8月繁殖产卵,6月为盛产期,适宜水温22-30℃,产出的卵为漂流性卵,能粘附在水草上,养殖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上文中为大家介绍了桂鱼的高效养殖技术,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该如何高效养殖沙虫?


【常见问题】沙虫养殖有什么是我们需要知道的?

【专家解答】 沙虫原是海滩自然资源,野生为主,数量不多,为适应市场需要,近年广东湛江地区一些养殖户对其进行人工养殖试验并获得成功。据先行养殖者介绍,沙虫养殖具有生长快、成本低、易管理、经济效益高等优点,养殖技术也易掌握。投苗放养时间在每年农历正月至6月,养殖时间快的2个多月,慢的4个月就可达到每公斤80多条的上市规格。沙滩要求松、粗,水的盐度要求在25%左右。一般一年养殖一茬,沙滩质好的可养两茬,每亩投苗50公斤,沙虫规格为每公斤400多条,4个月可养到每公斤80多条,亩产量为200公斤,按现行收购价产值可达5200元。目前沙虫依然货稀价贵,在各地市场上,鲜活沙虫每公斤售价为24-36元,一般沙虫干每公斤售价为240-298元。此外,沙虫还是出口畅销佳品。因此,积极发展沙虫养殖可望获得丰厚收益。

【小编点评】《沙虫养殖技术大全》一文为国内有打算饲养沙虫的养殖户们做了一个养殖知识普及。沙虫是在海边滩涂养殖,笔者这里是南边的海,不知道北方的海边气候冷有没有。它们吃泥里的微生物和藻类长大。

冬季如何高效养鹅


冬季是一个万物枯萎的季节,在冬季,不仅是人,连动物也变得懒散不爱动。对于大规模养鹅的养殖户来说,在冬季面临的不仅是饲料来源问题,还有温度,气温骤降,往往导致鹅容易生病。因此养殖户们需要在了解一些关于冬季养鹅的方法。那么,冬季如何高效养鹅呢?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冬季如何高效养鹅

一、精选雏鹅

应选择体型大、生长快、耐粗饲、抗病力强的品种鹅或杂交鹅。要求雏鹅健壮活泼、反应灵敏,卵黄收缩良好,毛干后能站稳,叫声有力,用手握住其颈部提起时,双脚能够迅速收缩。对腹大、歪头以及卵黄收缩不好的弱雏要坚决淘汰。

二、温室育雏

刚出壳的雏鹅要进行温室饲养。育雏温度为1~5日龄28℃~30℃,6~15日龄25℃~28℃,16日龄后可控制在18℃~20℃,相对湿度以控制在50%~65%为宜。饲养密度为每平方米8~12只,温室可用空闲房屋,塑料棚育雏更好。

三、科学饲养

刚出壳的雏鹅饮0.05%的高锰酸钾水溶液(呈微粉红色即可),每100毫升中加维生素C5毫升,葡萄糖5克,红糖3克,日喂3次,连喂5天。2~4日龄喂用开水泡过的小米,日喂4~5次,夜间喂1次;5~10日龄日喂3~4次,夜间2次,日粮中米饭占20%~30%,青饲料占70%~80%。11~20日龄逐渐喂配合饲料。饲料配方:玉米50%,米糠20%,优质草粉10%,鱼粉8%,生长素1%,贝壳粉0.5%,抗生素及各种微量元素0.5%,豆粕10%。30日龄后至主翼羽长出前以粗料为主,适当补充精料,使其充分运动。粗饲料以选择优质青干草粉或农作物秸秆粉,喂前要充分浸泡。饲料配方:玉米20%,花生饼4%,米糠10%,统糠59%,鱼粉4%,抗生素1%,贝壳粉1%,沙子1%。矿物质、微量元素按产品说明添加。

四、快速育肥

冬鹅经过40~50天的饲养,主羽已长出,体重达2.5公斤时,即可用高能量、低蛋白的日粮进行强度育肥20~30天,鹅个体重可达5公斤。参考饲料配方:玉米35%,粉渣30%,米糠或优质草粉20%,高粱6.5%,贝壳粉3%,食盐0.5%,沙子1%,豆粕4%。

五、疾病防治

每次进鹅前及出售后要用2%的福尔马林或20%的石灰水对鹅舍、用具消毒。选择免疫过的鹅进场或进场后立即注射小鹅瘟血清或小鹅瘟疫苗。勤扫鹅舍,勤换垫草,定期对饲槽、饮水器具清洗消毒。严禁用被农药污染的农作物秸秆、草、菜喂鹅,严防农药中毒。

冬季想要达到高效严格的目的,一定不能错过的就是选择体格强壮,没有疾病的雏鹅,要注意搭建好鹅舍,进行保温。另外要进行科学饲养,快速育肥,增加鹅的体重,从而达到一个较好的经济效益。以上内容由小编为您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养殖蜈蚣如何提高效益?


蜈蚣养殖并不能让每一人养殖户都赚钱,也许亏本的反而是大多数。那么,我们怎样养殖才能赚到钱?又是怎样提高蜈蚣养殖效益?在此,农村致富经网收集养殖专家的经验,做一个相关介绍:

一、准确把握蜈蚣生活习性,创造蜈蚣养殖最佳环境蜈蚣主要生活在多石少土的低山地带,平原地区只有少量分布。每年惊蛰后,气温转暖,蜈蚣冬眠苏醒,开始出土活动,善居于阴湿的杂草丛中或乱石沟里。从芒种到夏至,随着气温逐渐升高,它又渐渐移到阴凉的壕沟、坟地、田埂或土坎的缝隙之中,避过炎热的白天。到了晚秋季节,则又多栖于背风向阳的松土斜坡之下或树洞、树根较暖的地方。总之,蜈蚣喜欢在阴暗、潮湿、温暖、通风的洞穴中生活。据此习性,要求我们为蜈蚣所创造的生活环境必须同时满足阴暗、潮湿、温暖、通风的要求,我们的经验是:室内蜈蚣养殖池一般以1m2左右为一个养殖单元,每个养殖单元内距四周防逃墙20cm用瓦片筑起一个方形框体,瓦片一层正面朝上,另一层则反面朝上,正反交替摆放,使框体高30cm左右,内部填入专门配置的养土,瓦片与瓦片之间形成了大量小缝隙,蜈蚣通过缝隙进入内部养土,在里面随心所欲的打洞造穴,营造自己喜欢的小天地。室外蜈蚣养殖池一般以10m2左右为一个养殖单元,每个养殖单元内距四周防逃墙40cm全部用瓦片摆放垛体,首先在地面铺一层10cm厚的养土,其上以凸面朝上放置一层瓦片,瓦片上面再铺一层10cm厚的养土,再在垛提上面四周各向内收缩10cm左右,以凸面朝上放置一层瓦片,瓦片上面继续铺一层10cm厚的养土,直至垛体升高至60cm以上,这样的垛体形状有点像金字塔。蜈蚣通过瓦片形成的缝隙进入垛体,初春时节与立秋以后,气温偏低,白天太阳照射下,垛体边缘部分瓦片下面温度偏高,蜈蚣自然向边缘移动;夏季太阳照射下,垛体边缘部分瓦片下面温度太高,蜈蚣自然向多提内部移动,寻找阴凉地方;冬季气温骤降,垛体内部因有厚厚的养土与瓦片保温,温暖适宜,成为蜈蚣冬眠的极好场所。二、准确把握蜈蚣活动特点,选择最佳投喂时机蜈蚣一般都在夜间出来活动,20~23时是它们活动的高峰期。其特点是夜间活动多,白天活动少;气温高于25℃时活动多,10~15℃活动少;雨后的夜晚活动多,雨天的晚上活动少;无风或微风的夜晚活动较多,大风(风力在六级以上)的夜晚活动少。由此可见,蜈蚣活动的频率与气温、气压、相对湿度、降雨量和光照强弱等气象因子都有密切的关系。根据以上特点,对蜈蚣投喂饲料要遵循一定规律,而不是一成不变,必须遵循的规律是:一般在日落前夕定点投喂饲料,以便蜈蚣形成条件反射,培养进食的规律性,同时不能违背自然规律,雨后天气闷热的夜晚,蜈蚣活动加强,食欲较好,可适时增加投食量;大风或阴雨等不良天气应减少投喂量甚至不投食。总之,应充分考虑气象因子对蜈蚣活动的影响,合理投食。三、合理控制养殖密度、预防蜈蚣自相残杀在蜈蚣生活密度过大或惊扰较多的情况下,易引起相互残杀而死亡。但在饲养条件下,随着生活环境和饲养条件的改善,如提供足够的新鲜饲料和水源,不加大对它生活的惊扰,即使养殖密度较大,对其生活也无多大影响。尤其是同一母体所产的蜈蚣因自幼在一起生活,长大后就是几十条卷伏在一起,也能和睦共居。所以提供足够新鲜饲料和水源,保持安静的环境,是人工养殖蜈蚣的必备条件。除非培育种苗需要,尽可能避免将产于不同养殖池的幼蜈蚣混合饲养。四、掌握蜈蚣饮食规律,科学调配蜈蚣饲料野生蜈蚣为典型的食肉性昆虫,性较凶猛,凭着它具有能射出毒汁的颚爪,可捕食比它大得多的各类小型动物。蜈蚣喜食的动物性饲料包括:蚯蚓、鼠妇、蜘蛛、蜻蜓、地鳖虫、螳螂、蝗虫、蟋蟀、油葫芦、蝼蛄、知了、倒退虫、黄蜂、各种鱼类、青蛙、壁虎、羊肉、牛肉、兔肉、鸡蛋、鸡肉、麻雀肉、蛇肉、大头金蝇、蚰蜒、蚕蛹、羊奶、牛奶等,在动物性饲料供应不足的情况下,也食植物性饲料。为降低养殖成本,扩大饲料来源,喜旺药用动物养殖场特别重视植物性饲料的开发利用,并研究出几种蜈蚣十分欢迎的混合饲料配方,其中采用的植物性饲料包括:小麦粉、米粉、小米粉、玉米粉、高粱粉、麸皮、米糠、玉米皮、黑豆皮、豆饼、花生饼、菜籽饼(埋坑脱毒处理)、棉籽饼(用量不宜超过10%,药物脱毒后再用)、槐叶粉、黄豆皮等。蜈蚣的食源虽然广杂,但对食物要求新鲜,不吃腐臭之食。所以人工养殖时,为了便于饲料管理和保证饲料的新鲜与清洁,不要将饲料直接撒入蜈蚣活动场地或栖息的垛体上,以免剩余的饲料霉变,导致真菌性病蔓延,应该把饲料与饮用水放入专用的食盘或水盘里,食盘与水盘必须做到定时、定点投放,不要任意改变投放时间和地点。一般在下午日落前将食盘送入投放地点,翌日清晨取出清洗以备再用。蜈蚣一次食量大,耐饥力强。饥饿时,一次进食量可达自身体重的1/5~3/5。食饱后,十天半月不给食物也不会饿死,但蜈蚣不耐渴,每天需饮水。因此饲养场内必须放置盛水器皿,并要定时换水,以保持饮水的新鲜、清洁。五、掌握蜈蚣产卵规律,创造最佳孵化环境每年春末夏初,是蜈蚣的产卵期。每条雌性蜈蚣一般产卵量为20~60粒,大多为40~50粒,少数为10粒以下。产卵前蜈蚣腹部紧贴地面,自行挖掘浅的洞穴。产卵时,蜈蚣身体曲成S形,卵从生殖孔一粒一粒成串产在自行挖好的浅穴内。在无外界惊扰的情况下,产卵需2~3小时。产完后,随即侧转身体,用步足把卵托聚成团,抱在怀中孵化。蜈蚣产出的卵呈椭圆形,大小不一,一般直径约3~3.5mm,米黄色,半透明,卵膜富有弹性。蜈蚣孵卵时间较长,一般需43~50天。卵在孵化过程中,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都在随胚胎不断发育逐渐变化。一个月后,卵内初具幼虫形态,体长约1.2cm,可见卵膜内幼虫的蠕功;35~40天后,幼体体长约1.5Cm,已能上下爬行,但尚不能离开母体;43~45天后幼虫体长约2.5cm,能离开母体自行寻食。孵卵期间,母体不进食、不饮水、不出窝活动,因此在整个孵卵期间,应保证蜈蚣附近湿度相对稳定,过湿或过干都会影响蜈蚣的孵化,甚至造成母体吃掉卵或幼蜈蚣,影响孵出率和幼虫成活率。对于养殖经验不多的养殖户,可以在蜈蚣做窝产卵前,在蜈蚣养殖垛体上面放上一盆或多盆喜湿性的花草,如吊兰,每次给花草浇水的时候,水就通过花盆往下渗,只要花草始终茁壮成长,垛体的湿度就基本稳定,这样母体蜈蚣一旦在垛体上找到合适的地方做窝,你就必须始终保持花草茁壮成长,发现花草的叶子有萎缩现象,就及时浇水,发现有烂根现象,说明湿度过大,必须停止浇水。蜈蚣在产卵或孵卵期间,若受外界惊扰,就会停止产卵,并把已产出的卵或在孵化的卵全部吃掉,这就是所谓蜈蚣的保护性反应。蜈蚣食卵后,多能重新产卵和孵卵。但使蜈蚣的产卵期和孵化期大大推迟,且产卵少,孵出率不高,影响蜈蚣的产量和质量。因此,在人工养殖蜈蚣时,在蜈蚣产卵和孵卵期间,应保持周围环境的安静,切忌惊扰,这是养殖管理中必须注意的事项。

六、蜕皮与生长发育蜈蚣属甲壳类的节肢动物,体表覆盖有几丁质的甲壳,限制了本身的进一步生长发育。为了摆脱甲壳对进一步生长发育的限制,所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要蜕皮数次。每蜕一次皮,就明显的长大一次。蜕皮多在盛夏或产卵后进行。蜕皮前体色改变,行动迟缓,不吃食物,视力和触角能力减弱。蜕皮时,由前向后逐节进行,最后蜕出尾足。蜕下的旧皮呈皱缩状,拉直时是一具完整的蜈蚣躯壳。蜕皮需约2小时左右才能完成。蜕皮时切忌惊扰,否则会延长蜕皮时间。人工养殖的蜈蚣蜕皮时容易受到成群蚂蚁对它的攻击,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防蚁。①一旦发现蚂蚁,可立即将新鲜的骨头或者油条等投入饲养池内诱杀,如果蚂蚁太多,则立即将蜈蚣转移,然后用开水烫杀饲养池中的蚂蚁。②将25克蜂蜜、25克硼砂、25克甘油、250克温水混合拌匀,放在饲养池四周蚂蚁经常出没的地方诱杀。③把培养土用开水烫过,再放在阳光下暴晒,以杀灭混在培养土中的蚂蚁或蚂蚁卵。七、缩短冬眠时间,提高蜈蚣养殖效益蜈蚣属变温动物,外界气温升降的变化对其生活有极大的影响。为了缩短蜈蚣养殖时间,创造更好养殖效益,一般采用升温保温等措施延长蜈蚣生长期、缩短甚至取消冬眠时间。常用的方法有恒温养殖和塑料大棚养殖。恒温养殖:恒温养殖又称无冬眠养殖,即采用人工控温的方法打破蜈蚣的冬眠习性,使其一年四季都处于良好的生长发育状态。恒温养殖最关键的设备是具有一定面积的可以加温、控温和有良好保温条件的暖房。这些暖房可以新建,也可以利用现有的普通民房、塑料大棚改造。无论哪种暖房都必须符合以下四项原则:第一,经济实用;第二,具备加温和保温条件;第三,能保持较好的通风;第四,结构科学合理,便于管理。塑料大棚养殖:白天充分利用太阳的照射提高塑料大棚内的温度,傍晚时分及时用草苫覆盖塑料大棚使之保温,尽可能缩小昼夜温差,缩短甚至取消蜈蚣的冬眠期,延长蜈蚣的生长时间,提高蜈蚣养殖效益。塑料大棚养殖由于依赖于太阳光的照射,所以必须注意天气的变化:遇有雨雪天气,要及时采取临时的加温措施,尽量避免蜈蚣冬眠,如果蜈蚣一旦冬眠,就不要轻易把它唤醒,如果蜈蚣一个冬季里反复冬眠,则会造成较大伤亡;春天来临,气温升高,注意及时通风,一则补充新鲜空气,二则防止棚内超温;夏季需要及时揭开塑料布,换上遮阳布,或用草苫进行遮阳处理。八、天敌与病害防治1、蚂蚁的防治:蚂蚁是蜈蚣蜕皮与孵化期的最大敌害,可采用以下方法防治蚂蚁:①一旦发现蚂蚁,可立即将新鲜的骨头或者油条等投入饲养池内诱杀,如果蚂蚁太多,则立即将蜈蚣转移,然后用开水烫杀饲养池中的蚂蚁。②将25克蜂蜜、25克硼砂、25克甘油、250克温水混合拌匀,放在饲养池四周蚂蚁经常出没的地方诱杀。③把培养土用开水烫过,再放在阳光下暴晒,以杀灭混在培养土中的蚂蚁或蚂蚁卵。2、粉螨的防治:如果蜈蚣饲养池内湿度太大,在气温高的时候,蜈蚣就容易受粉螨危害,被粉螨寄生后,不但活动不便,而且蜈蚣会受粉螨产生的毒素刺激不得安宁,更严重的事,粉螨吸收蜈蚣体内大量的营养物质,致使蜈蚣身体瘦弱而死亡。防治方法如下:①饲养池内一星期不要加水,降低养土的含水量。②处理好养土,采用热水泡、太阳下暴晒等方法杀灭其中的粉螨。③将新鲜的骨头或者油条等投入饲养池内诱杀粉螨,每天清除2~3次,效果很好。3、消化不良的防治:平时切实加强饲养管理,减少不利因素的刺激,提高消化道的消化能力。在早春和晚秋的低温季节,应做好保温工作,池内温度最好保持在25℃。如果蜈蚣已经得了消化不良症,以下两种方法可以治疗:①用酵母片1克,溶于100毫升温水中投喂,每天一次,直至痊愈。②取山楂20克,白糖10克,水250克,拌合后煮20分钟,每天一次,喂至痊愈。4、胃肠炎的防治:预防此病主要是加强管理。低温期间在池内挂上灯泡,补充光照,每10平方米池内安装20W灯泡一个。保持饲料新鲜和池水清洁,即使取出池内的病蜈蚣隔离治疗。病情严重时,饲养池中要用3%的福尔马林或0.2%高锰酸钾水溶液进行消毒。对已经染病的蜈蚣用以下方法治疗:取青霉素片2片,酵母片2片碾成粉末,均匀拌进500克饲料中,每日投喂一次,直至痊愈。5、绿僵菌病的防治:平时加强管理,经常刷洗食盘和水槽,改善通风条件,掌握好饲养池的温度,一旦发现感染绿僵菌病的蜈蚣,应迅速捉出来另行饲养,同时将感染的饲养土全部清除,换进新饲养土,将池内的瓦片用3%福尔马林溶液清洗,待其晾干后,再放进池内,以杀灭瓦片上的绿僵菌。饲养池周围用0.5%漂白粉溶液喷洒消毒,杀灭绿僵菌,确保环境的清洁,防治绿僵菌的孢子传播扩散,引起再感染。用氯霉素0.25克溶于150毫升温开水中,然后让蜈蚣吸吮,每天一次,直至病愈为止。蜈蚣康复期间,同时喂些活性高蛋白饲料,如黄粉虫、土元等,提高蜈蚣免疫力。

鹌鹑养殖如何提高效益


肉质鲜嫩味道鲜美的鹌鹑是近年来颇受消费者欢迎的肉食禽类,有着很高的养殖价值。同时,鹌鹑养殖还有着投入少、产出多、周转快、风险小的特点,吸引了许多养殖户养殖。而在鹌鹑的养殖过程中,为了提高效益,繁殖孵化、雏鹑饲养、育成管理等养殖环节不可少。那么,鹌鹑养殖如何提高效益?现将鹌鹑的高效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一、品种选择

1.白羽鹌鹑:白羽鹌鹑体型略大于朝鲜鹌鹑,成年公鹑体重145克,母鹑体重170克,开产日龄45天,年平均产蛋率80-85%,年产蛋量265-300枚,蛋重11.5-13.5克。

2.朝鲜鹌鹑:朝鲜鹌鹑成年公鹌鹑125-130克、母鹌鹑140-150克,在限饲条件下40-50日龄开产,平均年产蛋率75%以上,年产蛋260-280枚,蛋重10.5-12.0克。

3.日本鹌鹑:日本鹌鹑成年公鹌鹑体重100-110克、母鹌鹑130-140克,35日龄即可见蛋,300日龄母鹌鹑平均产蛋率仍可达85%以上,年产蛋280-300枚,平均蛋重10克。

二、场址选择

1.场址:规模化养殖鹌鹑要求交通方便,远离居民点、其他畜禽场和污染源,场内外道路平坦,以便运输生产和生活物资。

2.水电:水源要充足,最好是地下水,水质清洁,符合饮水卫生要求,要保证供电正常,在经常停电的地区要自备发电机。

3.鹑舍:根据当地条件因地制宜,可利用闲置房屋,也可专门建设房屋,要求房屋结实整洁、通风采光保暖性能良好。

三、繁殖孵化

1.选蛋:鹌鹑种蛋要选择大小合适,形状正常的椭圆形蛋,形状正常的种蛋孵化率较高,孵出的雏鹑健壮、活泼、均匀度高,便于饲养管理、成活率高,重量以10-12克为宜。

2.上蛋:鹌鹑种蛋大头向上、小头向下放在蛋盘里,为了使上蛋后很快达到孵化机内温度,入孵前24小时将种蛋置于25-30℃的环境下预热,上蛋后要对种蛋进行消毒。

3.环境:孵化机内温度控制38-39℃之间,相对湿度应保持在55-65%,孵化器内用风扇进行通风换气供给胚胎发育所需的氧气,排出二氧化氮和热量,并使孵化器温度均匀。

4.翻蛋:翻蛋的目的是让种蛋受热均匀,防止胚胎与蛋壳粘连,促进胚胎活动,保持胎位正常,入孵后第一到14天每天翻蛋,每隔2-3小时翻蛋一次,翻蛋角度为45度。

5.出孵:孵化的第15到16天即出雏的前1-2天把蛋盘中的蛋放入出雏盘中准备出雏,同时温度降到37-37.5℃,正常情况下一般第16天开始啄壳,第17天大量出壳,18天出完。

四、雏鹑饲养

1.饮水:雏鹑的第一次饮水要在进雏后马上进行,一日龄用0.01%的高锰酸钾水,自由饮用一天,除杀肠道菌,要让每只雏鹑都喝到水,同时水最好选择温开水,水温30℃左右。

2.开食:雏鹑的开食在饮水后进行,原则上易早不易晚,一般多在出壳后24小时内进行,开食时可用碎玉米或碎米,2日龄后可换用营养丰富的全价饲料。

3.温度:雏鹑的温度要求稳定,严禁忽高忽低,温度过低易引起肠道疾病的发生,温度过高会发生脱水现象,导致体质差,产蛋期推迟,严重者还会发生休克现象。

4.光照:雏鹑的光照时间为1-5日龄全天24小时光照、6-10日龄自然光照加人工补光不低于22小时,11-20日龄每天自然光照加人工补光不低于20小时。

5.密度:雏鹑密度过大时采食不均匀,生长发育缓慢,体重轻,开产期推迟,易发生疾病、脱毛或抢食饲料而压死,因此3周龄内饲养密度不要超过200只,夏季应再适当减少一些。

6.管理:雏鹑每天早晚要观察精神状态是否良好、采食饮水是否正常,发现问题要找出原因,及时处理,每天定期清扫鹑舍,适当通风,做好防鼠害、防蚊蝇、防煤气中毒等工作。

五、育成管理

1.转群:进入育成期后可以将雏鹑转入成鹑舍养殖,也可以在原来的笼舍里继续饲养,这时应该分辨雌雄,公母分群饲养,分养有利于种用仔鹑的选择和培育,能够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2.密度:密度要因地制宜,当气温低时密度可以大一些,气温高时密度小一些,一般每平方米饲养100-150只。

3.光照:每天保持10-12小时光照,自然光照不足时要人工补光,光照强度不能太强,避免阳光对鹌鹑的直射,过强光照会造成鹌鹑严重脱毛及啄羽啄肛等恶癖的形成。

4.温度:温度对鹌鹑的养殖非常重要,通常情况下21-28日龄温度控制在24-25℃,29-35日龄温度控制在20℃。

5.卫生:要定时清扫,保持室内外清洁卫生,每周要进行一次消毒,用消毒剂兑水稀释成1000倍液带鹑消毒,防止疾病发生。

6.饲料:作种用的青年鹌鹑要适当限制饲喂,控制体重,防止性早熟,饲料配方与雏鹑饲料基本相同。

【小编结语】鹌鹑主要吃杂草种子、豆类、谷物及浆果、嫩叶、嫩芽等,夏天则是吃大量的昆虫及幼虫,养殖过程中需要引起重视。上文中为大家介绍了鹌鹑的高效养殖技术,大家都了解了吗?

养殖乌鳢技术的三个关键


说起乌鳢也许很多人并不知道它是一种怎么样的鱼,但是说到黑鱼大家还是非常熟悉的,其实乌鳢它就是黑鱼,只是叫法不一样而已,有的人喜欢把它叫做乌鳢,有的喜欢把它叫做黑鱼。

养殖乌鳢技术的三个关键

池塘面积0.5~2亩,池周围用竹篱笆围高1.5米,水深1~1.5米。注水应由池顶离池堤30厘米处注下为宜,以免乌鳢逆水逃走。池内可种植一些水浮莲,为乌鳢提供遮蔽。

放养密度要根据饵料来源和水源条件而定。一般每平方米最初可放养5~6厘米的鱼种8~10尾,随着鱼的长大,要经多次拉网筛选,将大小规格分池稀养,规格一致的放在同一池塘,最后的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2尾左右。如果饵料充足,水源丰富,可适当增加放养量。一般放养15~20厘米的隔年鱼种,从4月放养,饲养到年底,每尾重可达0.6公斤以上。单养乌鳢可投喂活饵或人工饲料。前者是专投活的小鱼(主要是罗非鱼)、小虾、蚯蚓等。有条件的可投喂一些废弃的动物内脏,也可以在池水面上架设电灯或油灯,引诱昆虫落水作为乌鳢的饵料,活饵的投喂量要适当控制,投喂过多会引起缺氧浮头现象。平时要注意池中活饵减少情形而补充。投喂人工饲料,从小就要驯饵,使从吃活饵逐渐改变成吃人工饲料。在驯饵中,千万不要在中途投喂活饵料。人工饲料一般含杂鱼酱70%、黄豆粉或鳗鱼饲料20%、酵母粉5%,再加一些维生素。每天上午和傍晚各投喂一次,投喂量为鱼体重的5~8%,要根据吃食情况而掌握。投饵要定时定位,使习惯于同一位置而且一次吃完所投的饲料。每天要巡塘,尤其在雷阵雨或闷热天气,要注意鱼跳出池外。投饵前要先清除残饵,以免水质恶化而影响生长,最好每天适量注入一些新水,保持水质清新。

什么是乌鳢

乌鳢俗称黑鱼,它生性凶猛,繁殖力强,胃口奇大,常能吃掉某个湖泊或池塘里的其他所有鱼类,甚至不放过自己的幼鱼。黑鱼还能在陆地上滑行,迁移到其他水域寻找食物,可以离水生活3天之久。是中国人的盘中佳肴。

黑鱼饲养技术

1、池塘建造:选择东西走向、长方形池塘,池塘底部为泥土,池深2~2.5米,水深1.5~2米,进排水需设防逃设施,在养殖前15天施生石灰100~150千克/亩彻底消毒。

2、鱼种放养:鱼种下塘前,要用3%~5%的食盐水浸泡10~15分钟,再放入池内,体长10~14厘米的鱼种,放养密度为9000~10000尾/亩,16~20厘米的鱼种,放养密度为8000尾/亩。

3、日常管理:注意观察黑鱼摄食、活动、发病动向和环境变化,春季每星期换池水4/5,高温季节3天一小换,7天一大换,进排水接防逃网,池埂高出水面50厘米以上为好。对于排出的污水,应进行必要的污水处理。

4、饲料投喂:喂养黑鱼的饲料,有人工配合饲料、淡水或海水的小杂鱼、畜禽屠宰后的下脚料。小杂鱼投喂前,需进行分拣,剔除带硬棘的鱼类,如黄颡鱼等。投喂前,用拍击为信号,将远处的鱼集中到饵料台附近,减少饲料的浪费,初期投喂量为体重的10%,后可适当减为体重的5%左右,应该一勺一勺投喂,这样饲料的浪费少。投喂应做到四定原则,每个塘要选择3~4个投饵点。采用集约化养殖的方式,体长10厘米以上,经过8~9个月养殖,成活率75%~80%,平均体重0.5~0.7千克,亩产4000~5000千克。在池塘中种植部分水生植物如蒲草、苦草、水花生等,种植面积控制在池塘面积的1/3。

黑鱼的营养价值

1、黑鱼肉中含蛋白质、脂肪、18种氨基酸等,还含有人体必需的钙、磷、铁及多种维生素。

2、适用于身体虚弱,低蛋白血症、脾胃气虚、营养不良,贫血之人食用,广西一带民间常视黑鱼为珍贵补品,用以催乳、补血;

3、黑鱼有祛风治疳、补脾益气、利水消肿之效,因此三北地区常有产妇、风湿病患者、小儿疳病者觅乌鳢鱼食之,作为一种辅助食疗法。

4、黑鱼生命力指数为0,但是防病指数为6.41。

吃过黑鱼的人应该都是非常熟悉的,黑鱼的营养价值很高,而且黑鱼比一般的鱼要凶悍,因此养殖者在养殖黑鱼的过程中要掌握一定的养殖技术,才能更利于养殖的顺利进行。

牛蛙养殖常见问题:牛蛙饲料如何高效投放


【常见问题】牛蛙饲料如何高效投放可以为我们介绍一下吗?

【专家解答】饲养商品牛蛙的一个关键问题,在于解决牛蛙由于特殊视觉生理造成的摄食习惯与饲料供应的矛盾。牛蛙饲料是否来源广、便于保管贮存、价值便宜、经济效果好,决定着商品牛蛙饲养的成败。

牛蛙(包括其他蛙类)的特殊视觉生理导致其一般以蚯蚓、蝇蛆、昆虫、小鱼虾等活动物为食。商品牛蛙的饲养是具有一定规模的批量生产,其饲料应有固定来源,并能批量贮藏,还应注意经济效益。基于以上考虑,结合当地特点,经过几年实践,我们认为以蝇蛆、蚯蚓、黄粉虫(面包虫)和淡干小鱼虾作主要饲料为好,其分期搭配比例和使用效果如下:

1、前期饲料

牛蛙自脱尾开食起至体重80~100克时的最佳饲料是:以蝇蛆作开口和诱导饲料,以干米虾、小干杂鱼为接替活饵饲料。因为蝇蛆成本低(每千克粪可产蛆2.5千克),来源广。干米虾、小干杂鱼价格适宜,便于保管贮存,个体近似活饵,适宜这段时期牛蛙的吃食生长。据试验,每1000只牛蛙只需蝇蛆160千克、小干杂鱼和干米虾80千克,饲喂后可增重80千克,成本320元左右,折合每生产1千克蛙肉耗饲料费4元左右。用蝇蛆作饲料比用黄粉虫、蚯蚓的经济效益高得多。

2、后期饲料

将体重100克左右的牛蛙养至200~250克成蛙所需饲料,在湖区用鲜小杂鱼和淡干小杂鱼比较好。一般每3千克鲜杂鱼或不足1.5千克淡干小杂鱼,可长牛蛙肉1千克。这样每生产1吨商品牛蛙需鲜小杂鱼3吨左右或淡干小杂鱼1.3吨左右,每长1千克牛蛙肉耗饲料成本20元左右。比用人工控制繁殖蝌蚪养牛蛙和利用蚕蛹及配合饲料养牛蛙的经济效益高一些;与利用废弃动物的头、尾及下脚料作饲料相比,来源容易,使用方便。小编汤姆为探索牛蛙饲料如何高效投放的你整理了《牛蛙养殖常见问题:牛蛙饲料如何高效投放》一文。

如何养殖牛蛙?商品牛蛙的高效饲养管理技术


牛蛙具有生长快、肉味鲜美、营养丰富等特点,是宴席上常见的美味佳肴,市场需求大。也正因为如此,吸引了许多养殖户养殖牛蛙,而在牛蛙的养殖过程中,商品蛙的饲养不仅是整个牛蛙养殖的最后一个环节,更是牛蛙养殖重要的一个环节。那么,如何养殖牛蛙?现将商品牛蛙的高效饲养管理介绍如下。

一、饲养场地的建设

1.养蛙池:商品蛙的养殖池一般都开挖土池,为节省农田和成本,可以利用塘堰、藕塘和小型积水池稍加整理改造而成。位置应选择在地势平坦、水源充足的地方,面积100平方米-300平方米,池深0.8米-1米,能蓄水30厘米-40厘米,土池四周要用网围,防止蛙逃逸:高产集约化养殖也可建造专门的水泥池,面积15平方米-30平方米。池深1米,蓄水随蛙体大小而定,用混凝土浇制而成,池底和墙面用水泥抹平,池底的坡度要大,以保证养蛙时一端水深,是蛙主要栖息的地方,一端水较浅,常露出池底,以便于蛙到这里来吃食和休息;池底还应向排水口倾斜,以保证能排干池水。为了防止蛙的逃逸,四周池墙顶部要浇制或砌成向内10厘米的檐。水泥池的产量高。目前国内每平方米可产蛙15千克,适于集约化高产养蛙使用。

2.养蛙池的小环境:为了保证牛蛀能良好地生长发育,应给牛蛙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可在蛙池内种植一些莲藕、慈菇、菖蒲等水生植物,这样适宜于牛蛙栖息;蛙池内的陆地和斜坡上要种植花卉、青草和灌木树,以利于牛蛙平时来这里栖息和招引昆虫供作蛙的饵料;为了防止夏季高温对牛蛙的影响,应在春季在蛙池南岸搭半池的遮阴棚,种植一些南瓜、丝瓜、葡萄等爬藤植物,爬上遮阴棚,让牛蛙在高温季节到这里来歇夏休息。通过这样的安排,使整个养蛙池的生态环境更适合牛蛙的生活和生长。

3.养蛙池的清整和消毒:新建的水泥池要在使用前放水浸泡15天进行脱碱,待放养幼蛙时再排掉老水换入新水后才能放养;土池如新开池也要在使用前灌水浸泡5-7天,以除去过多的重金属盐,水泥池在放养前还要用浓度为每升1毫克的漂白粉或浓度为每升20毫克的生石灰溶液涂涮池底和池壁消毒;土池则要用每平方米90克-110克生石灰或7.5克-15克的漂白粉化水后泼洒消毒。

二、幼蛙的放养、饵料和饲养管理

幼蛙的放养量要根据蛙的大小、饵料状况和饲养管理水平等多种因素来决定。土池一般放养刚变态(4克-5克、的幼蛙:每平方米100只-120只;水泥池的放养量可增加1-2倍。

1.蛙的人工饵料:在高密度集约化养殖中,仅靠天然饵料已不能满足需要,一定要投喂人工饵料。目前养蛙所采用的人工饵料主要有利用灯光引诱的昆虫;人工培养蚯蚓、蝇蛆等鲜活饵料和人工生产的配合颗粒饵料等。人工配合颗粒饵料可按照蛙在不同发育阶段和大小配制不同规格粒径的饵料,饵料系数和成本较低,另外在配制时可适当添加一些药物,还能起到防治疾病的作用。试验表明,只要从刚变态的幼蛙开始,即采用蚯蚓和小鱼虾等活饵料和颗粒饵料等静态饵料一起投喂,使静态饵料在活饵料带动下起到活化的办法,幼蛙是可以吃食静态饵料的,效果很好,这为集约化养殖牛蛙解决了关键问题。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牛蛙的吃食量随温度、蛙的大小和饵料种类不同而异,投饵量大致掌握在蛙总体重的5%-15%之间。

2.饲养管理:在人工精养条件下,牛蛙吃食量大,粪便也多,容易污染和恶化水质,从而会引发疾病,这种现象在水泥池饲养时更为突出。所以对水泥池要勤洗刷,定期更换池水并于4月中旬-10月中下旬其间,每15天用浓度为每升20毫克的生石灰或浓度为每升1毫克的漂白粉消毒。当水温上升到32℃以上时,牛蛙会出现食欲减退,继续上升到35℃时会出现死亡现象。这时除用爬藤植物遮阴外,必要时要加注温度较低的外河新水,要采取一切措施,使池内水温控制在32℃以下,保证蛙的正常生活和生长。由于蛙的密度大,幼蛙饲养一个阶段后,因为饵料投喂不匀以及个体间体质强弱的差异,会出现个体大小不一的现象。牛蛙有大吃小的恶习,所以要及时按大小进行分池饲养,以提高蛙的成活率。当规格达到25克-50克时,每平方米调整到60只-80只;规格达到100克时,每平方米调整到30只-40只;规格达到150克时,每平方米调整到20只-30只。牛蛙善于爬跳,所以要经常检查防逃设施,有破损的要及时修补,要经常观察有无蛇、鼠等敌害,一经发现要及时捕杀,以保证蛙的安全生长。

【小编结语】做好商品蛙的高效饲养管理,对提高牛蛙养殖的经济效益有着重要作用。上文中为大家介绍了商品牛蛙的高效饲养管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乌鳢和家鱼混养技术


乌鳢也叫作黑鱼,因为肉质细嫩、营养价值十分高,在国内外市场都十分受欢迎,因此乌鳢的养殖前景十分广阔。一般来说,池塘都是对鱼类进行混养,但乌鳢因为生性比较凶猛,常能吃掉某个湖泊或池塘里的其他所有鱼类,甚至不放过自己的幼鱼,所以在混养时有许多需要有一定的技术。那么乌鳢和家鱼的混养技术具体怎么样呢?

乌鳢和家鱼混养技术

乌鳢的成鱼养殖可以单养,也可以与其他鱼类混养。目前大多采用在成鱼池或亲鱼池中混养少量乌鳢。

在家鱼的成鱼池中或亲鱼池中混养乌鳢,可以利用乌鳢吞食池塘中的小杂鱼、杂虾等,以减少饵料竞食者,有利于家鱼生长,而且可以增加乌鳢产量和收益。混养乌鳢的池塘,池堤要高出水面40~50厘米。混养的乌鳢种要经过筛选,挑取规格一致的鱼种放养同一池塘;家鱼种的规格必须比乌鳢大一倍以上,以免乌鳢吞食家鱼。因此,家鱼可放养大规格的鱼种,或者乌鳢晚一、二个月再放养。放养量视池中活饵料的多少而定。在不投活饵料时,一般成鱼池混养每亩可放5~6厘米的乌鳢种30~40尾;亲鱼池每亩放20~30尾。如果能够投喂活饵料,则可适当多放一些。管理工作以家鱼为主,不必另行管理。经5~6个月饲养,乌鳢一般可长到0.3~0.4公斤,最大可达0.6公斤,亩产20~25公斤。

乌鳢喜食罗非鱼。目前最好的方法是与罗非鱼混养,利用罗非鱼繁殖快的优点,将自然繁殖的小罗非鱼供作乌鳢饵料,可以控制罗非鱼的池塘养殖密度,不使其异常繁殖,使放养的罗非鱼种成长迅速,个体大,所以乌鳢与罗非鱼混养是一种理想的养殖方法。

【小编结语】需要注意的是,因为乌鳢个体越大,鱼饵需求量越大,所以一旦乌鳢长到了上市标准,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养殖户最好尽快起捕出售。捕大留小,捕大补小,这样才是最理想的养殖状态。

肉羊育肥技术 如何高效育肥肉羊?


【常见问题】如何高效育肥肉羊?

【专家解答】

1.育肥前的准备及基本要求

羊的育肥一般分为当年羔羊育肥和成年羊育肥。饲养标准和育肥日粮,应以就地取材为准,尽量使用粗饲料,满足日粮的能量需要,不足部分再适当调整补以精料。日粮中蛋白质部分也应首先考虑饼粕类植物性高蛋白质饲料,以降低饲料的成本开支。要做到育肥全期不断料,不轻易变更饲料,在以谷类饲料和棉、菜子饼为主的日粮中,可将钙含量提高0.5%,防止尿结石。一只大羊饲槽长度应有40~50厘米,当年生羔羊25~30厘米。注意饮水卫生,夏防晒,冬防冻,必须保证有足够清洁饮水,不断盐。羊舍地面干燥,通风良好,羊只歇卧面积,当年羔羊为0.8~l平方米,大羊为1.1~1.5平方米。要做好育肥圈舍消毒和羊只进圈前的驱虫工作,并注射四联苗,防止肠毒血症;如果是毛用羊,育肥前剪毛,对增重有利,老龄母羊使其怀孕,也有利于抓膘增重。当年羔羊及成年羊的育肥,不论采用强度育肥还是一般育肥,都有一个预饲过渡期,预饲期一般为10~15天,如羔羊1~3天喂干草,让羔羊适应新环境。在这之后,仍以干草为主,但逐步添加日粮,到第7天进入全部喂日粮,喂至第10天或15天,成年羊可预饲10天。不喂湿、霉、变质饲料,喂饲时,避免拥挤、争食。

2.羔羊育肥

羔羊育肥一般6~8月龄屠宰的羔羊可获得16~20千克的胴体,其瘦肉率高,饲料报酬也高,一般为3~4∶1,而成年羊为6~8∶1.①30千克体重、营养状况良好的羔羊进行强度育肥,计划日增重280克以上,其参考日粮为野干草、苜蓿干草(1∶5比例混合)0.27千克,玉米1千克,棉子饼0.26千克,石灰石3.8克。②4月龄断奶羔羊,平均活重26千克,计划日增重200克,其参考日粮为干草0.27千克,玉米0.4千克,棉子饼0.2千克,麦麸0.22千克,石灰石3.8克。

3.成年羊育肥

青虾网箱高效养殖技术


网箱养殖青虾,一般是在条件较好的河道、湖泊、水库等水域中进行。由于大水面具有水质良好、溶氧充足、除野杂鱼方便等优点,对青虾的生长十分有利。因此充分利用大水面优越的自然条件,积极发展网箱养殖青虾,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养殖方式,也是开发利用大水面资源的重要途径。那么,青虾网箱高效养殖技术有哪些呢?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青虾网箱高效养殖技术

一、养殖水域的选择

网箱养虾设置的水域通常应选择水质清爽、阳光充足、微有缓流、pH值7-8.5、水深2米以上,且底质平坦,污泥较少,没有污染的库湾、湖汊、河道。这样的水域,环境条件优越,适宜青虾的生长,一般能取得比较好的养殖效果。

二、网箱的结构与设置

以毛竹浮子,聚乙烯网片作网衣,箱底四周穿上绳并与竹梢、竹片的下端拉紧固定,以代替沉子。为降低网箱成本,增加水体交换,提高抗风能力,便于除野选捕,网箱宜建成长方形,规格10米X6.67米X1.3米。网目是影响箱内水质的主要因素。网目过密,箱壁附着物容易增多而阻塞网目,箱内外水体不易交换,水质便会恶化;网目过大,水体交换虽好,但小杂鱼易钻进网箱捕食虾苗,影响虾苗成活率和产量。故箱底、箱壁网衣网目宜选用24目/厘米2为好。网箱沉入水中的深度,考虑到青虾头胸甲难于承受较大的水压力,以0.9米为好。水层过深,会使其鳃受压迫导致呼吸困难。防逃网高度以0.4米为宜。由于青虾第二对步足比较发达,有较强的攀爬能力,因此,用来做防逃网布的网衣,网目规格以196目/厘米2为宜。网箱安装成敞口浮动式,能随水位变化而自由升降。安装方法是:用毛竹4支,缚成10米6.67米的长方形竹架。在竹架四角各打直径5厘米的圆形孔一个,每个孔内插入长1.4米的竹梢一个,插入孔下0.9米。竹梢下端装上一个简易滑轮,箱底四角系绳分别通过滑轮拉紧后固定在竹架上。

防逃网上口四角也系绳与竹梢拉紧固缚在竹梢的上端。箱竹架上每隔2-3米缚一根长1.3米的厚竹片,竹片下端与箱底杠绳系缚,上端与防逃网上口杠绳子拉紧后缚牢。紧靠箱四角各打毛竹桩一个,下端入泥,上端露出水面。然后将固定在网箱上的毛梢顶端五竹桩用绳套缚。使网箱沉入水下0.9米,露出水面0.4米作防逃网。网箱布局,每5只网箱排成一行,箱距4-5米,行距5-6米。因青虾多在夜间分散觅饵,所以不要搭固定的饵料台。每只箱内放养3~5平方米的水葫芦等水草。水草集成条状按箱形纵长方向排列,切不可紧贴防逃网,以防止虾用水草做梯沿箱壁攀逃。箱内放养水草的作用:一是可用作投喂饵料的天然饵台;二是水下根系可作虾栖息场所;三是嫩根能作虾的青伺料;四是叶可遮阳降温,促进虾的食欲;五是入冬后水草受霜冻,下沉至箱底可作虾的越冬保暖场所。

三、虾种放养

网箱养虾1年可养两批,第1批即夏季放养,通常在3、4月份进行,用越冬虾种放养。放规格为1000-2000只/公斤,亩放量5万-6万只。7月中旬起捕后再进行秋季养殖,一般在7月下旬至8月份放养当年繁殖培育的虾种。虾种规格为2000-5000只/公斤,亩放量8万-10万只。虾种入箱前要过称、计数,带水操作。操作过程中虾种不可堆压,离水时间一般不要超过5分钟,也不可在烈日下曝晒。同一箱中放养的虾种规格要均匀,一次放足。放种时间宜选在阴天或晴天的早晨及傍晚进行,经过运输的虾种需养1天后再放入箱内。放养捕获来的天然虾种,放养前要除去死苗。

四、投饵与管理体制

网箱养虾时投喂的饵料与池塘养虾投喂的饵料基本相同。但网箱养虾须适当增加日投喂次数,一般每天投饵2次,上午8时投喂一天饵料量的1/3,下午5时后投饵喂一天饵料量的2/3。粉状饵料投在水草上,其它饵料均采取全箱撒投。日投饵量一般掌握在存箱虾重量的5%-8%。饵料投放后,应仔细观察青虾的吃食情况,如果所投饵料较快吃完,则可以在当天和次日适当增加投饵量。另外天气凉爽、气候适宜时,也可适当增加投饵量。

一般用配合饵料养殖青虾,饵料系数通常在4.34-5.47之间。配合饵料的蛋白质含量要求在35%以上。粉状饲料流失较为严重,饵料系数较高。应积极推广配合颗粒饵料养殖青虾。网箱养殖青虾。网箱养虾的管理工作也是十分重要的,要求做到四勤、四防和除野。四勤是:勤巡逻、勤检查、勤刷箱、勤维修;四防是:防沉箱逃虾、防人为破坏盗窃、防大风翻箱、防农药污染;除野即是清除危险青虾的野鱼、敌害。虾种放入网箱养殖1个月后,如鳜鱼、鲤鱼、麦穗鱼、餐条鱼、鳗鱼和河蟹等,都会对青虾产生危险,必须严防其侵入,如发现则应及时清除。清除野鱼的办法是拉起网箱,将鱼、虾集结于箱之一角,用手捕捉野鱼、害鱼。一般每半月清除1次。水老鼠吃虾也很厉害,应设法捕杀老鼠,水鸟亦常来侵害,可用鸟枪驱杀。

青虾网箱高效养殖技术要注意的问题有很多,其中养殖水域的选择,网箱的结构与设置,虾种放养,投饵与管理体制等都是需要注意的。在水产养殖中,需要注意就是水质的问题,水质的好坏对于养殖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只有保持干净的水质,才能让虾长得健康。今后在市场上才有优势。以上内容由小编为您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yz023.com养殖网养殖技巧栏目为您提供最新最科学的养殖方法,其中《如何高效养殖乌鳢》内容包含丰富的知识点,如不满足请访问“高效养鸭技术”专题。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0897.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