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非鱼养殖的五个综合防病措施介绍


罗非鱼养殖的疾病相对较少,但是,越冬期间和日常养殖中,仍有一些常见的鱼病发生。因此,应重视疾病的防治工作,保证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罗非鱼发病,很多情况是水体环境不良、饲养管理不善而造成病原体的传染侵袭所致。因此,要及时采取综合防病措施。

1.池塘和越冬池的水,首先要符合饲养水的标准。利用地下深井水和温泉水,事先要进行水质分析,因深井水溶氧低或含铁、硫量过高。使用前应采取增氧和除铁措施(氧化、沉淀、过滤等)。

2.用来作繁殖用的亲鱼和留作翌年放养的鱼种,进越冬池前一定要严格挑选,受伤的鱼一律不能留用。

3.越冬期易发生水霉病,这主要是由于鱼体受伤后水霉侵袭所致,故捕捞和运输一定要小心细致。此外,越冬池水温不宜低于16℃。

4.无论是养殖池塘还是越冬池,进鱼前都要消毒。养殖池塘可用生石灰清塘。越冬池则排干池水,清除污物,用1~4毫克/升漂白粉溶液全池泼洒消毒。亲鱼和鱼种入池前要用0.4%食盐溶液药浴10~15分钟。每隔1个月左右,用1毫克/升的漂白粉或0.7毫克/升的硫酸铜溶液全池泼洒,进行消毒预防。

5.管理规范,管理人员具有一定养鱼知识,责任心强。严格按操作、管理规程要求进行日常管理。


相关阅读

罗非鱼养殖防冻技术措施介绍



(一)保温技术要点

1、在池塘北面搭建用尼龙薄膜或稻草覆盖的0.3-0.5m的挡风棚,阻挡北风直接吹到池塘表面,减缓池水交替作用,从而减慢池水降温。

2、面积较小的池塘或用于亲本、鱼种培育的池塘,可采用全池覆盖塑料大棚方法。池中放置增氧机,大棚内温度过低时可在棚内烧木炭等增加温度。有条件的可在池塘底部用热水管注入热水或温泉水,使池塘底部形成热岛,有利于鱼类聚集越冬。

3、对于面积较大的成鱼养殖池塘,可采用集中越冬法,通过对池塘局部水域的分隔和保温,使鱼类聚集越冬。

4、网箱保温:可将网箱尽量下沉,保持2m以下水深。

(二)恢复生产技术要点

1.气候好转时应尽早清塘、晒塘,并用生石灰等消毒,清除过多淤泥。气温回升后,先注水,并放入适量鲢、鳙等混养鱼种。

2.投放早苗时,应注意降低放养密度,投喂优质配合饲料,以保证上半年有一定数量的商品鱼投放市场。

3.对死鱼现象较轻的池塘,由于受长期阴雨天气及为保温大量灌入地下水的影响,应严密注意水质变化,保持水质清新,发现水质偏酸,要用适量的生石灰调水进行全池泼洒,调节酸度,用量为10mg/L。

4.加强日常管理和巡塘,发现病鱼、死鱼及时捞出,以防止因长期低温冻伤导致的水霉病的发生和快速传播,并可用碘制剂治疗因低温导致的水霉病。

网箱养殖鱼防病措施


海水网箱养鱼中的鱼病多发生在夏秋交替及秋冬交换季节,致病的重要因素是天气变化引起的海水理化因子的变化。因此,在季节交替时节要特别注意做好鱼病的预防工作。海水鱼类网箱养殖中的鱼病防治应采取以预防为主,认真做好各项预防工作。当发生鱼病后,要及时隔离和治疗。主要措施有:

1.严格注意挑选健壮、体表无损的种苗。

2.掌握好适宜的放养密度。

3.在冬季来临前,最好将鱼进行淡浴消毒一次,以提高抗病力。

4.在养殖过程中,定时给养殖鱼洗淡水澡,减少鱼病发生。

5.按照投饵原则,定质、定时、定量投喂,绝不投喂不新鲜及变质的饲料,也不能盲目加快或减少投饵量。

6.注意观察养殖鱼类摄食和活动情况,如发现有异常现象,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7.注意改善养殖水体环境,保证水流通畅,及时清除附着在网箱的附着物,定期洗刷网壁、浮子,更换网衣。

8.及时更换网箱,通常从鱼种至成鱼,要更换3次~4次网箱,调换网箱时,要小心,以免碰伤鱼体造成感染发病。冬季天气恶劣时,切忌换网箱。

罗非鱼养殖常见病害综合防治措施



罗非鱼发病,很多情况是水体环境不良、饲养管理不善而造成病原体的传染侵袭所致。因此,要及时采取综合的防病措施:

(1)池塘和越冬池的水,首先要符合饲养水的标准。利用地下深井水和温泉水,事先要进行水质分析,因深井水溶氧低或含铁、硫量过高。使用前应采取增氧和除铁措施(氧化、沉淀和过滤等)。

(2)用作繁殖的亲鱼和留作翌年放养的鱼种,进越冬池前一定要严格挑选,受伤的鱼一律不能留用。

(3)越冬期易发生水霉病,这主要是由于鱼体受伤后水霉侵袭所致,故捕捞和运输一定要小心细致。此外,越冬池水温不宜低于16℃。

(4)无论是养殖池塘还是越冬池,进鱼前都要消毒。养殖池塘可用生石灰清塘。越冬池则排干池水,清除污物,用1~4毫克/升的漂白粉溶液全池泼洒消毒。亲鱼和鱼种入池前,要用0.4%的食盐溶液药浴10~15分钟。每隔1个月左右用1毫克/升的漂白粉或0.7毫克/升的硫酸铜全池泼洒,进行消毒预防。

(5)规范管理,管理人员具有一定的养鱼知识,责任心强。严格按操作、管理规程要求进行日常管理。

甲鱼养殖常见病害的五个特点介绍



1.潜伏期和病程较长
从鳖被病原体感染到表现出疾病症状,通常要经过一段漫长的潜伏期。这是因为健康鳖都有一定的抗病力,虽受病原体侵袭,也要经过长时间的“抵抗”才会发病。此外,鳖病的病原体多为条件致病菌,在鳖自身比较健康和外界环境良好的情况下,鳖只带菌而不表现出病症。鳖病的潜伏期一般1~2个月,长的可达7~8个月之久,比如亲鳖开春后因患“红底板”、“腐皮”等引起的死亡,这都是因为头一年在捕捉、繁殖、运输过程中受伤而被感染,或在原产地已带菌,越冬时寒冷的气候抑制了病原体的活动,越冬后天气转暖,鳖体经过一冬的消耗极度虚弱,病原体乘机大量繁衍,致鳖于死地,这一过程需7~8个月。
鳖病的病程也较长,从表现出轻微症状到死亡,往往要十几天的时间,从个别鳖得病到大批感染、死亡,要经过1月或数月。
2.并发症多
鳖病的发生多多少少与受伤有关。伤口为病原体侵入打开了方便之门,各种各样的病原体一拥而入,容易造成几种病症同时表现出来。如腐皮病和赤斑病并发,腐皮病与疖疮病并发,腐皮病与穿孔病并发,腐皮、穿孔、疖疮并发,赤斑并发穿孔,红脖子病并发腐皮、赤斑病等等。
3.治愈率低
鳖的忍耐力较强,它生活在水中,有轻微病症不易发现,等到它忍耐不住伤病,而爬到水边时,往往已十分严重,甚至是奄奄一息了。这时治疗也比较困难,鳖体十分虚弱,用药液浸泡治疗,浓度大了,鳖耐受不住,浓度小了,对病原体不起作用;用药饵治疗,这时鳖往往已停止摄食;用注射药物治疗,用于几只成鳖、亲鳖尚可,若用于成千上百的稚鳖就太麻烦且不易操作。因此鳖病治愈率都较低。
4.出血与器质性病变较多
鳖病中表现出血症状的病占大多数,如红脖子病、疖疮病、赤斑病、红底板病等,包括氨中毒时,也有出血症状,从体表的血斑、口鼻流血及内部器官黏膜弥散性出血。这都是血细胞被破坏,渗入皮下所致。
不同的鳖病各有不同症状,但内部器官发生器质性病变,往往有共同的特征,如肝脏肿大、质脆,并因血色素细胞被破坏,黑色素颗粒增多变黑;脾脏瘀血、肿大;肾小球萎缩,肾间质淋巴细胞浸润;咽喉发炎、充血,或肺组织病变、发黑、充血、呼吸功能障碍等等。
5.鳖病的流行时间比较集中
鳖病的发生与其生态习性、生活规律有关,流行时间往往比较集中。稚鳖多在出壳不久,体质最娇弱的时间,幼鳖多在生长最旺盛的8~9月份间,成鳖与亲鳖多在越冬前后。当然,5~9月份间,是1年中生物生长最快的季节,也是细菌大量繁衍的季节,各种鳖的疾病发病率都比较高。
综上所述,鳖病的治疗很困难,发病率、死亡率均较高,因此,防治鳖病应以防为主,在发病季节早做预防,否则,等病已流行,再下药治疗就难以挽回损失。

罗非鱼的海水养殖技术介绍



罗非鱼属广盐性鱼类,经过驯化,可在海水中养殖。我国有浅海、滩涂很多,海边鱼塘均可进行罗非鱼养殖。

罗非鱼原系在淡水中生活,繁殖也是在淡水中进行的。要使罗非鱼种进入海水中生活,必须有一个盐度驯化过程,以使其慢慢适应养殖池的盐度环境。

罗非鱼可以从淡水直接移入盐度为10‰左右的海水中,超过这一盐度,会导致苗种死亡。例如,直接放入22‰的海中,则在120小时内全部死亡。但若采取逐步提高盐度的方法驯化鱼种,则可使其适应在较高盐度的海水中生活。

驯化的盐度,开始可直接放入盐度10‰的半咸水中,暂养1天后,以每天提高3‰的梯度逐渐提高盐度至养殖海水的盐度。也可在10‰的盐度上暂养7~10天,再以10‰的梯度分段驯化到养殖盐度。驯化前2~3天,即应停止饲喂,防止驯化时摄食和排便,并严防鱼体受伤,以免海水从口、肛门和伤口处进入鱼体,造成内部器官脱水而死亡。

罗非鱼海水养殖,可以池塘单养,也可以与其他鱼类或虾、蟹、贝等混养。

池塘单养,每亩可放3厘米左右的鱼种3000~5000尾,或5~6厘米的鱼种2000~3000尾。

罗非鱼与对虾混养,一般应以养殖对虾为主,罗非鱼为副。当对虾长到5~6厘米后,再放养罗非鱼种,以避免虾苗弱小而被罗非鱼残食。罗非鱼与鲻鱼、梭鱼、遮目鱼等混养,可以以罗非鱼为主,也可以以其他鱼为主,罗非鱼为副。应根据各混养鱼类的食性和栖息水层,科学搭配,以达到充分利用水体空间,节约饵料,增加效益的目的。


养鸭防病的几个关键措施


危害养鸭业的传染病通常包括鸭病毒性肝炎、鸭瘟、鸭副粘病毒病、减蛋综合征、鸭传染性脑脊髓炎、鸭坏死性肠炎、卵黄性腹膜炎、禽霍乱。对这些病做好日常预防工作,是养鸭取得经济效益的关键。下面就消毒、预防接种和建立健全防疫体系几方面进行说明。

1做好环境消毒工作
1.1恰当用药,保证消毒效果

消毒前要做清扫和冲洗,把粪、尿、食物残渣、血、毛及体液等有机物要彻底清除,然后再进行药液喷洒消毒。可用于养殖场环境消毒的药物有甲醛、戊二醛、苛性钠、生石灰、漂白粉、过氧乙酸,都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对消毒前后效果不明显的可提高浓度,若还无效果则要更换消毒液。在选择用药时,还应考虑消毒药的成本,要经过计算、比较最终确定适合本场的几种消毒药,以备轮换用药。

1.2要进行有顺序的消毒

养殖场要遵循一定的消毒顺序,例如鸭场内消毒时要遵循先净化运送饲料的道路,后净化清粪车行驶的道路;对养殖区的消毒要先后备鸭场区,后蛋鸭场区,先种鸭后商品鸭。并要对场内的生活区进行彻底消毒。

1.3保证足够的消毒次数

种鸭场应定期用刺激性较小的消毒剂进行带鸭消毒。常用的消毒剂有0.2%过氧乙酸、0.1%苯扎溴氨、0.1%次氯酸钠等。场内无疫情时,每隔2星期带鸭消毒1次。有疫情时,每隔l一2天消毒1次。

2做好常规疫苗接种工作

养殖场必须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以保护鸭群健康。鸭群可能因地区不同,所发生的传染病也有所不同,有时传染病会不止1种。因此,鸭群在使用多种疫苗来预防疾病时,要根据各种疫苗的免疫特性来制定预防接种的次数和时间,从而形成适宜本场的免疫程序。

合理的免疫程序能够很好地预防疾病的发生,并尽量减少因为疫苗免疫给鸭群造成的应激反应。因此,种鸭免疫应避开产蛋高峰期,雏鸭免疫应考虑母源抗体的存在。鸭场可根据本地区和本场疾病发生的实际情况,适时地引入疫苗进行免疫,例如在鸭肝炎的高发区或受肝炎威胁的地区就必有必要进行鸭传染性肝炎的免疫。

为减小接种引起的应激,可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电解多维。使用油乳剂灭活疫苗时,先要将疫苗恢复至室温,否则注射到皮下的疫苗形成疫苗团而不易吸收。夏季气候炎热,疫苗接种时,首先要保证充足的饮水,并且尽量将免疫时间安排在清晨凉爽的时候。免疫中要不断摇匀疫苗,使每只鸭都能获得等量有效的抗原免疫。接种组织弱毒苗时,免疫全程时间最好控制在1.5小时内,以防疫苗在温度过高的鸭舍中长时间暴露而影响病毒的免疫活性。

3建立疫病预防体系
3.1控制好入口

养殖场大门口要设消毒池,有专人看管,严禁外来车辆和人员随意进场,一定要进时要经过消毒池,并不得在场区内乱走动,更不得将其他禽类带进场区。进人生产区的入口也要设消毒通道,每次进人生产区,必须洗手消毒。

3.2防止交叉感染

场区的环境要保持干净无污染。坚持定期的全场消毒和带鸭消毒,发病期间要天天消毒。严防野鸟对传染病的传播,尽可能避免其粪便污染饲料和运动场。严格场内管理制度,各养殖舍要禁止生产要求以外的人员走动,以防交叉感染。平时做好灭鼠和灭蚊、蝇工作。病死鸭和解剖病料不能随意扔掉,必须做无害化处理,防止污染环境,造成人为传播疾病。

3.3重视疾病防治

对病死鸭,场内兽医要多做解剖,病料应及时进行实验室检验,依据药敏试验结果选药防治。合格的兽医能根据药敏试验、临床用药情况及发病日龄和季节,结合生产实践,获得适合本场的预防用药程序。选药时要使用正规厂家的产品,以防延误病情,导致更为严重的经济损失。

3.4做好几种病的疫病监测

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疫病监测方案,如肉鸭饲养场常规监测应包括高致病性禽流感、鸭瘟、鸭病毒性肝炎。其他疾病的监测要视养殖环境和疫病流行情况,选择必要的疫病进行监测,确保对疾病的有效预防。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0887.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