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温、盐度对不同规格鱼尾楔蚌耗氧率的影响

在不同水温、盐度条件下检测了不同规格鱼尾楔蚌的耗氧率,研究发现当水温在20-25℃范围内,耗氧率随着水温的升高而升高,超过25℃,耗氧率则随之下降;在盐度(0~32‰)范围内,耗氧率随着盐度的升高而下降。本文从耗氧率的角度探讨温度和盐度对鱼尾楔蚌呼吸功能的影响。

关键词:鱼尾楔蚌;水温;盐度;耗氧率

鱼尾楔蚌(Cuneopsispisciculus),隶属于瓣鳃纲(Lamellibranchia)、蚌目(Unionoida)、蚌科(Unionidae)、楔蚌属(Cuneopsis)。鱼尾楔蚌个体比较大、迁移性较小、生活史较长,因此其较容易采集。其主要摄食水中的浮游生物,包括硅藻、绿藻、轮虫与原生动物等,是一种典型的滤食性动物。鱼尾楔蚌生活在以泥、泥砂为底质的池沼、沟渠、江河和湖泊中,其主要是分布于通海江河的咸淡水交汇处。鱼尾楔蚌的分布区域与密度大小也受到水体中总磷、氨氮、铜和铬等这些理化因子,尤其是COD的变化等的制约。

呼吸是贝类生命活动过程中最基本的生理新陈代谢活动之一,也是贝类能量学研究一项极为重要的内容。通过对养殖的供氧耗氧水平、适宜的放养密度和自然水域贝类增殖密度控制等方面的探究讨论从而为淡水贝类的耗氧率提供理论依据。呼吸代谢不仅可反映贝类的生理状态特征,而且也可反映环境条件等理化因素对贝类生理活动的影响。

近几年来,随着鱼、虾、贝混养技术的逐步发展,水产相关行业对贝类的呼吸和排泄等的有关研究也已大兴开展;如在海水贝类方面,王芳等研究了温度对菲律宾蛤仔和栉孔扇贝等的呼吸与排泄的影响,杨红生等研究了温度对墨西哥海湾扇贝耗氧率及排泄率的影响;在淡水贝类方面,刘其根等对河蚬的耗氧率和排氨率进行了相关研究,曾丽璇研究了镉和腐殖酸共存情况下河蚬对镉的释放和蓄积。面对水产渔业水域中重金属污染的种类、浓度等因素的增多,水域的污染状况更加多变、繁杂,已普遍认为耗氧率和排氨率这两项指标的变化可作为反映水产品呼吸和排泄过程中有关部分毒性的敏感性指标中极为重要的内容。

呼吸代谢是贝类生命活动过程中基本的生理活动,通过研究发现,水温、盐度及个体规格对贝类代谢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分布于福州闽江水域的淡水贝类鱼尾楔蚌,各季节性水温对其生长代谢有何影响,潮汐的退涨导致水体的盐度产生变化,从而对该水域的淡水贝类影响如何,目前尚未有相关研究报道。本文主要是通过探究讨论水温、盐度及规格大小对鱼尾楔蚌耗氧率的影响,为鱼尾楔蚌生理生态学研究积累理论基础,为闽江水域淡水贝类相关资源进行保护和增养殖提供科学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实验材料

实验用淡水贝类鱼尾楔蚌采至福州闽江洪山桥段,采回后,先用软毛刷去除其表面所带有的附着物,洗涤干净,将其暂养于实验室的水族箱内。按鱼尾楔蚌规格的大小将其分为小、中、大三组规格,具体详见表1。

2.963±0.101注:鱼尾楔蚌湿质量与软体部干质量的测定计量单位为克(g),鱼尾楔蚌壳长和壳宽的测定计量单位为厘米(cm)。)WW、DW、LS、HS分别表示的含义如下:WW:鱼尾楔蚌的湿质量;DW:鱼尾楔蚌软体部的干质量;LS:鱼尾楔蚌的壳长(即壳高);HS:鱼尾楔蚌的壳宽。

1.2试验方法

使用1L的广口瓶作为其生长代谢瓶,采用恒温水浴锅对其生长代谢过程进行温度控制,水温梯度,分别为:20、25、30℃;盐度梯度为0‰、2‰、4‰、8‰、16‰、32‰,每组10只鱼尾楔蚌,每组均设一个没有鱼尾楔蚌的广口瓶作为空白对照。用液体石蜡将代谢瓶均封闭,用带有玻璃导管的橡皮塞盖塞住,玻璃导管的一端伸入代谢瓶中,另一端外部套上乳胶管,并用小木夹子夹住,以便实验结束后取出水样。每次代谢实验需持续2h,历时结束后再测定其代谢瓶中2h内的溶氧变化,溶氧的测定采用碘量法。根据实验所测得的溶氧变化,从而计算出其在实验时间内的耗氧率。

1.3计算方法

依据实验前后代谢瓶内水中DO的初始含量,根据下列公式从而计算出鱼尾楔蚌的耗氧率:

OR=/(W×t)

式中:DO0和DOt为实验开始和结束时水中DO含量(mg·L-1),W为鱼尾楔蚌软体部干重(g),V为代谢瓶中水的体积(L),t为实验持续时间(h),OR为单位体重耗氧率(mg·g-1·h-1)。

2实验结果

2.1水温对鱼尾楔蚌耗氧率的影响

图1水温对鱼尾楔蚌耗氧率的影响

三种不同大小规格的鱼尾楔蚌在3个不同温度(20、25、30℃)组下的耗氧率具体情况详见如图1。三种规格鱼尾楔蚌耗氧率受温度的影响比较相似。即在一定的水温范围内,随水温的升高鱼尾楔蚌的耗氧率跟着增加,当温度超过一定值后,随温度的升高鱼尾楔蚌的耗氧率反而降低。

2.2盐度对鱼尾楔蚌耗氧率的影响

三种不同规格的鱼尾楔蚌在20、25、30℃3个不同的水温组下的耗氧率随盐度的变化情况分别见图2-图4。从中可知,三种不同大小规格的鱼尾楔蚌在不同的水温下,其耗氧率均随盐度的增大而降低。

图2不同盐度对小规格鱼尾楔蚌耗氧率的影响

图3不同盐度对中规格鱼尾楔蚌耗氧率的影响

图4不同盐度对大规格鱼尾楔蚌耗氧率的影响

3讨论

3.1水温对鱼尾楔蚌耗氧率的影响

呼吸和排泄是自然界所有生物体最基本而又最重要的新陈代谢活动之一。而生物体的耗氧率大小是本身代谢活动强弱的直接反映。刘其根通过研究发现,无论河蚬规格的体重大小,当水温温度在一定的范围内,河蚬的耗氧率和排氨率都随着水温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但水温过高的情况下,就会对它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当水温温度为20℃和30℃时,河蚬的耗氧率明显低于水温值为25℃时的耗氧率。在本研究中,当水温在25℃时鱼尾楔蚌的耗氧率达到最高,但水温降低到20℃或升高到30℃时,其耗氧率都明显急剧下降,此结论与上述结果相似。水温在25℃附近时是适合鱼尾楔蚌生活的合适范围,当水温降低或升高时,鱼尾楔蚌会产生一定的不适应表现,从而对其代谢活性产生一定影响,便导致鱼尾楔蚌耗氧率的降低。水温对鱼尾楔蚌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较为繁复和复杂。但是总体来说,不论鱼尾楔蚌规格的大小,其在一定的水温范围内,鱼尾楔蚌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均是随着其水温的升高而增加,但当水温过高时,便对它的生长代谢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根据最终实验结果推论,当鱼尾楔蚌的耗氧率达到最大值时,其水温在25℃左右,水温高于25℃时,鱼尾楔蚌的耗氧率显著降低,即对鱼尾楔蚌的生长代谢产生了一定的抑制性。3.2盐度对鱼尾楔蚌耗氧率的影响

盐度大小也是影响贝类呼吸代谢极为重要的环境因子之一,贝类鱼尾楔蚌的生理生长代谢明显受盐度变化的影响。范德朋等通过研究缢蛏的耗氧率发现,当盐度在6‰~22‰范围时,缢蛏的耗氧率随盐度的增加而增加,在盐度为22‰时其耗氧率达到最大值。当盐度在22‰~30‰范围时,缢蛏的耗氧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Flecther、davenport等分别对贻贝的研究与navarpo对双壳类的研究也皆得出了相似的结果。本研究发现鱼尾楔蚌在25℃和22‰盐度条件下耗氧率最大,活力最强。

参考文献:

赵文.水生生物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8):305-306

刘敏,熊邦喜.河蚬的生态习性及其对重金属的富集作用.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221-224

凌去非,宋学宏.昆承湖河蚬资源及水体理化因子的初步探讨.水利渔业,2001,21(1):44-46

刘勇,施坤涛,张少华.双壳贝类呼吸代谢的研究进展.南方水产,2007,25(4):3-7

王芳,董双林,李德尚.菲律宾蛤仔和栉孔扇贝的呼吸与排泄的研究.水产学报,1997,21(3):252-257

杨红生,张涛,王萍,等.温度对墨西哥海湾扇贝耗氧率及排泄率的影响.海洋学报,1998,20(4):91-96

刘其根,沈和定,周洪琪,等.河蚬的耗氧率和排氨率.上海水产大学学报.1999,12-8(4):299-300

曾丽璇,吴宏海.水体腐殖酸影响下河蚬对低浓度镉的蓄积和释放.生态科学,2006,25(3):240-242

CheungSG,CheungRYH.Effectofheavymetalsonoxygenconsumptionandammoniaexcretionincreenlippedmussels.MarinePollutionBulletin,1995,31(4-12):381-386

范德朋,潘鲁青,马生.温度对缢蛏耗氧率和排氮率的影响.青岛海洋大学学报,2002,32(1):56-62

DavenportJ,FletcherJS.TheeffectsofsimulatedestuarinemantlecavityconditionsupontheactivityofthefrontalgillofMytilusedulis.JMarBiolAssUK,1978,58(3):671-681

LivingstondDR,WidowsJ,FiethP.AspectsofnitrogenmetabolismofthecommonmusselMytilusedulis:adaptationtoabruptandfluctuatingchangesinsalinity.MarBiol,1979,53(1):41-55

NavarpoJM..TheeffectsofsalinityonthephysiologicalecologyofChoromytiluschorus(Molina,1782)(Bivalvia:Mytilidae).JExpMarBiolEcol,1988,122(1):19-33.

(收稿日期:2015-11-23�m.yz023.COM

相关知识

不同规格虹鳟鱼苗对盐度梯度变化适应能力


虹鳟鱼(SalmogairdneriRichardson)是一种优质高产的冷水性鱼类,同时虹鳟鱼也属于广盐性鱼类,必须在淡水中繁育,可在淡水、半咸水或海水中生长,在海水中养殖的虹鳟鱼比在淡水中生长快,疾病少,肉味更加鲜美。葫芦岛地区有丰富的地下井盐水资源,井盐水的水温常年在10~18℃,盐度在25‰左右,水温和盐度均适合虹鳟鱼养殖。为了探索不同规格虹鳟鱼苗对盐度梯度变化的适应能力,提高鱼苗盐化驯化的成活率,我们进行了如下试验。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不同规格的虹鳟鱼苗来自建昌县文臣冷水鱼养殖合作社,用活鱼地车运到海边盐化驯化池,盐化池的长、宽、高为2m×2m×1m,充气、进排水设施齐全。

1.2方法

试验鱼苗分为平均体重10g、30g、70g、100g4个对照组,每组按24h盐度梯度变化5‰、10‰、15‰设3个对照池,共计12个对照池。平均体重10g的鱼苗每池放800尾,200尾/m2;平均体重30g的鱼苗每池放400尾,100尾/m2;平均体重70g的鱼苗每池放200尾,50尾/m2;平均体重100g的鱼苗每池放100尾,25尾/m2;池中加0.5m深的淡水,连续充氧,溶解氧含量在6mg/L以上,水温控制在15℃。

2结果

表1为不同规格虹鳟鱼苗对盐度梯度变化适应情况。

3讨论

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10~100g的虹鳟鱼苗对24h盐度变化5‰无不良反应,可正常摄食,因此是适应的。

鱼苗随着体重的增加,对适应盐度梯度变化范围变窄,10~30g的鱼苗对24h盐度变化10‰无不良反应,但70~100g的鱼苗就产生了应激反应,100g的鱼苗出现死亡。

10~100g的虹鳟鱼苗从淡水向井盐水盐化驯化,日升盐度5‰是安全合理的,在此规格范围内鱼苗越小适应盐度梯度变化范围越广,所以把10~100g的虹鳟鱼苗从淡水驯化到25‰的井盐水中,需要5天的时间,不能操之过急,以免造成鱼苗产生应激反应而出现损失。

在盐化驯化期间,即使鱼苗摄食,也应减少投饵量或不投饵,确保盐化驯化期间减少代谢物、保持水质清洁,减少鱼和代谢物对溶解氧的消耗,这样可保证盐化驯化的效果,等盐化驯化结束后再正常投饵。

(收稿日期:2015-12-25;修回日期:2016-02-03)

不同水平维生素E对鸡受精率和孵化率的影响


王旭波1,刘国敏2

(1.山西省长治市沁源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046500;2.山西省沁源县畜牧兽医中心046500)

维生素E是Evans和Bishop于1922年研究大鼠正常繁殖所需的脂溶因子时发现的,当时维生素E只被认为是维持大鼠正常繁殖机能所必需的未鉴定脂溶因子,故被称为生殖维生素或抗不育维生素。随后的许多试验表明:维生素E是鸡必需维生素,与鸡繁殖性能功能关系密切,缺乏时易导致多种疾病。但关于受精率和孵化率方面还未见报道,该实验研究维生素E对受精率和孵化率影响是很有必要的。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鸡的选择

试验鸡选用健康、体重相近的海兰褐鸡成年种公鸡50只、母鸡800只,均自30周龄开始试验。

1.2试验日粮设计

维生素E添加量设5个处理,分别为Omg/kg(日粮I),5mg/Kg(日粮Ⅱ),15mg/kg(日粮Ⅲ),45mg/kg(日粮Ⅳ),90mg/kg(日粮V)。

1.3试验鸡分组

按公鸡5种试验日粮,相对应将试验鸡分为五组:每组公鸡10只,母鸡160只,1只公鸡配有16只母鸡。

1.4种蛋受精率和孵化率

在试验期间将各组每只公鸡所配母鸡产的蛋分别记录,人孵后第17天照蛋检查受精蛋数,以组为单位统计。受精率(%)=(受精蛋数/人孵蛋数)×100;受精蛋孵化率(%)=(出雏数/受精蛋数)×100;人孵蛋孵化率(%)=(出雏数/人孵蛋数)×100。

1.5数据处理

采用SPSS软件进行多重比较。

2.结果与分析

种蛋的受精率和孵化率:饲喂维生索E添加量不同的日粮的种公鸡所配母鸡产的种蛋受精率和孵化率统计见表1。

由表1可知,当维生素E的添加量增加至45mg/kg,种蛋的受精率和人孵蛋孵化率有上升趋势,组Ⅳ的受精率和入孵蛋孵化率为最高。组Ⅳ的种蛋受精率比组I,Ⅱ,Ⅲ,V分别提高6.2,5.2,6.7,2.4个百分点,入孵蛋孵化率比组I,Ⅱ,Ⅲ,V分别提高5.1,4.7,8.3,3.O个百分点,但组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受精蛋孵化率各组间相近,无显著差异(P0.05)。组Ⅲ的受精率和孵化率虽然与其他组差异不显著,但其值低于其他组。其原因可能是因精液偏酸性,或该组母鸡差异的影响。

3结论

在目前集约化饲养条件下,为了提高种鸡的繁殖性能,一般在基础日粮中都要添加维生素E。但对母鸡维持受精率和孵化率对维生素需要量尚未确定,有关研究资料很少。从表1可知在组Ⅳ公鸡日粮中添加维生素E45mg/kg才能看出维生素E可提高受精率和孵化率,添加90mg/kg维生素E的组V的受精率、孵化率并不比组Ⅳ的高。组Ⅳ(维生素E添加量45mg/kg)的受精率比组I,Ⅱ,Ⅲ,V分别提高:6.2,5.2,6.5,2.4个百分点,入孵蛋孵化率也高于组I,Ⅱ,Ⅲ,V,但各组种蛋的受精率、孵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而且不添加维生素E的组工的受精率、孵化率与组Ⅱ,Ⅲ的相近。其可能原因是基础日粮含维生素E8~12mg/kg,已基本达到NRC和中国鸡饲养标准规定种鸡日粮需含维生素ElOmg/kg的要求,以致再添加的效果不明显。

该研究中种蛋的受精率和入孵蛋孵化率最高,说明日粮添加维生素E对改善种蛋受精率和孵化率大有作用。因此,为提高海兰褐鸡种蛋受精率和孵化率,日粮(玉米一豆粕型)中添加维生素E以45mg/kg为宜。

母羊不同阶段的营养对繁殖性能的影响



母羊繁殖性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当母羊采取舍饲时,日粮中所含的各种营养物质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繁殖性能。当母羊缺乏营养或者摄取过多,以及体况过瘦或者体况过肥都会对其发情、排卵、受胎及胎儿发育等产生影响,使其繁殖性能降低。因此,只有了解日粮营养物质与母羊繁殖性能间的关系,才能够确保其繁殖性能保持稳定。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母羊不同阶段的营养对繁殖性能的影响。

1、营养物质对母羊繁殖性能的影响

能量。日粮中的能量水平会影响到母羊的排卵率、配种受胎率和产羔间隔时间。当日粮中的能量过高时,会导致母羊的体况过肥,大量的脂肪细胞在卵巢沉积使卵子的质量变差,而影响排卵发情和配种受胎率,即使成功受孕也易发生早期的胚胎死亡,使母羊的繁殖性能降低。而如果能量供应不足,则会使母羊发情排卵推迟,甚至会不发情。产后母羊如果能量不足则会导致母羊失重严重,不利用体质和生殖系统的恢复。此外,母羊的泌乳性能也离不开充足的能量摄入。因为乳汁中除了水以外其主要成分为葡萄糖和脂肪,而这些营养成分的合成,能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了使母羊泌乳性能得以充分的发挥,要给泌乳母羊提供充足的能量。

蛋白质。蛋白质在维持母羊较高的繁殖性能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母羊没有摄入充足的蛋白质,其发情排卵会推迟,使空怀期延长,短缩了母羊的使用年限,降低了母羊的利用率。其中日粮中可降解蛋白的量对母羊的繁殖性能主要表现在如果给母羊饲喂过量的可降解蛋白,会使胎盘的运输出现阻碍,并且胚胎在母体中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也会受到影响。在实际生产中,尿素作为蛋白饲料的替代物使用的较为普遍,但是尿素在分解时会使瘤胃中铵的含量增加而改变卵子和输卵管的微环境,会对胎盘产生毒害作用,而影响胚胎的发育所以在妊娠早期,要科学合理的控制好日粮中的蛋白质水平,并要保证蛋白质饲料的质量。另外,适宜且优质的蛋白质水平可提高母羊的泌乳性能,还可提高羔羊的成活率。

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矿物质元素对母羊的繁殖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其中钠、钾等电解质会影响到母羊体内的酸碱平衡,如果缺乏或者比例不适宜会影响羊的生长发育和健康。微量元素的缺乏会给母羊的繁殖性能带来极其不利的影响,例如,日粮中缺乏微量元素钴,会导致维生素B和叶酸的合成量减少,而同型的半胱氨酸的浓度升高,从而干扰了胚胎的正常发育。微量元素硒可使胎儿阶段卵巢内的原始卵泡数量增多,而日粮中适当比例的微量元素硅可促进胎儿的卵巢血管发育次级卵母细胞增殖。

维生素。维生素A是动物上皮细胞发育不可缺少的一类营养物质,如果缺乏会导致母羊发生不育,表现为母羊的发情排卵延迟,或者不发情,配种受胎率降低,妊娠母羊易发生流产,胎盘发生角化变性,生殖系统疾病如子宫炎的发病率升高,还会使初生羔羊的发病率增加;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作用,其与微量元素硒有协同作用,可促进母羊乳腺细胞的增加,提高产奶量,还会提高初乳中维生素E的含量。

2、母羊不同阶段的营养对繁殖性能的影响

母体营养对胚胎成活率的影响。母羊产羔率受到母羊的排卵发情、受精率和母体中胚胎的成活率的影响。而影响这一系列指标的决定性要素就是最初1个月的受精卵子的营养。其卵子的质量受到排卵前后母羊的营养状况的影响和早期胚胎的细胞分裂和母羊子宫内环境的影响。胚胎在早期对营养的反应较为敏感,营养过量或者不足都会使胚胎的成活率降低。有研究表明,给配种后母羊提供高营养水平的日粮不但不会提高妊娠率和产仔数,反而会使这两项指标降低。因此,在母羊配种后为了保证成功妊娠以及提高胚胎的成活率,营养的水平不宜过高,在配种后的4周内,所提供的营养够母羊维持需要的水平或者稍高于维持需要即可。

胚胎期营养对成年母羊繁殖性能的影响。胚胎期的营养水平会影响到胎儿阶段卵巢的发育,从而影响到母羔成年后的繁殖力。有研究表明,如果胚胎期对的营养水平过低,会导致所产母羔在成年后所产的前三胎的多羔率降低。而胚胎在发育期间又极易受到营养不足的影响。如果在妊娠期母羊的营养水平过低,则会导致胎儿的卵巢颗粒细胞和原始卵细泡细胞的凋亡调节因子表达,从而使卵巢内的原始卵泡数减少。总之,如果胚胎期的营养水平较低会对母羊在胚胎期的性腺发育不良,从而影响到出生后成长为成年羊的繁殖性能。因此,要加强母羊妊娠期的营养调控工作。3饲喂管理对母羊繁殖性能的影响

如果对母羊饲喂不合理而使其采食量不足,会直接影响到母羊营养的摄入水平,从而影响到母羊的繁殖性能。因此,要做好母羊的饲喂管理工作。在母羊配种前的2个月尤其要注意满足母羊的营养需求,如果是放牧饲养,除了要延长放牧的时间外,还要做好补饲的工作。在母羊的妊娠期要保证母羊有良好的营养储备,保持适宜的体况,能维持较高的泌乳性能。如果母羊在妊娠前期体况良好,可饲喂中等水平即可,以避免母羊过肥。但是在妊娠后期则要加强营养,使母羊有良好的营养储备,防止母羊因泌乳而体重损失严重,还可有效的保持和维持母羊较高的繁殖性能。

营养状况可以直接影响母羊的繁殖性能,进而影响养羊的生产效率。母羊饲养的营养水平以及管理方法都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繁殖性能的诸多方面——母羊的发情、排卵量、受胎率、初生羔羊体重以及死胎等现象。加强对羊的领域的饲养和繁殖性能研究,全面增加羊的数量,提升羊的品种质量,推动我国畜牧养殖业的进一步发展,使它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生活需求的增加和品质的提升的要求,同时也为更好的提高养殖牧民和农户的经济收入。

由于我国对于羊的养殖营养以及繁殖的研究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而在国内同行业的畜牧养殖业中起步也相对较晚,因此我国在这方面尚未形成一套科学、全面、完善的方法和标准。饲养、管理、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直接影响这样的繁殖性能的高低,从而影响到养殖者的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加强对这方面技术和标准的研究探索,为这方面的研究探索提供技术、管理和理论等的有价值资料,显得尤为必要和重要。为此,笔者以羊的饲养和繁殖技术为例,进行阐述和探讨。

1从日粮中的能量、蛋白质以及饲养管理看其对母羊繁殖性能的影响

1.1日粮能量及蛋白质水平对母羊繁殖性能的影响

1.1.1日粮能量对母羊繁殖性能的影响

日粮能量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发情前后的母羊的排卵率、受胎和产羔间隔延长,而对妊娠早期胚胎存活不会带来不良影响。但,过度的能量也会带来卵母细胞质量的下降,胎盘在早期的死亡率更大、母羊的繁殖率反倒降低。对产后母羊在能量的供应上,应保持较高且逐渐增加的科学喂养,这样不仅有利于繁殖性能的提高,还能避免失重或超重。而泌乳和繁殖性能也离不开充足能量的摄入。葡萄糖作为羊体最重要的能量,它也是泌乳重要的养分,是整个乳腺吸收养分总量的五分之三。而母羊机体的十分之七葡萄糖成分又被乳腺吸收利用。乳汁中能量值含量很高的脂肪含量高达21%,它在泌乳母羊的乳汁合成中站着非常重要要的作用。这就要求给予泌乳母羊充足的能量,否则将会影响到母羊泌乳性能的发挥。

1.1.2日粮蛋白质给母羊繁殖性能带来的影响

实验和实践均证实,如果初情期的母羊没充足的蛋白质,将会导致母体排卵的延后推迟,空怀期的延长。处在发情周期和交配后5d期间的母羊,如果在饲养中喂养的可降解蛋白过高,会带来胎盘运输阻碍方面的问题出现;而胚胎在母羊体发育期的4~11d其发育与存活率会受到饲养过程中可降解蛋白量的影响,繁殖率也随之受影响降低。另有报道,人们常用尿素代替蛋白饲料,但这种日粮中添加尿素的做法,由于尿素分解会使瘤胃中铵的含量增加,会带来卵子和输卵管微环境的改变,对胎盘的产生有毒害的作用,最终影响胎盘的质量。据此,胚胎在发育的早期,应科学的掌握好日粮中蛋白质需求水平,且保证良好的蛋白质质量。研究表明,日粮中高水平的蛋白质含量对整个妊娠和泌乳期的作用是极为重要的,它能有效地提高乳汁中的雌性激素含量,大幅提高羔羊的成活率。

1.2饲养管理对母羊繁殖性能的影响

我国属于四季气候变化差异明显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饲养牧区的牧草季节交替变化性明显、分布性不均衡,这一特点在我国的北方、西北、西南青藏高原地带现象尤其明显。如果羊的采食不够充足,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母羊的繁殖性能。因此,在配种前的两个月满足羊的营养需求是尤为必要的,既要延长放牧时间,又要适当地补充饲料。妊娠期间在保证母羊营养储备良好,繁殖期间体况良好,泌乳期的泌乳量充足的情况下,还要在母羊营养充足时的妊娠前期进行中等水平的喂养,以保证在不会因为过肥而是产奶量降低,并节约了饲料的成本。

而良好丰富的营养储备能够最大限度的防止和避免泌乳期母羊体重的减轻,促进泌乳组织的发育,为泌乳期提供了充足的泌乳量,还能有效地对繁殖期母羊机体起到良好的保护和保持作用;另一方面,妊娠前期进行中等水平饲养,不仅保证了母羊肥胖的适度分娩时不致过肥,而且还又避免了哺乳期采食量的降低,同时饲养的成本又得到很好地控制节约。妊娠后期加强蛋白质营养以及保证其数量与质量,就需要保证喂食量的适度,如果摄入过高,反会给哺乳期母羊造成不良影响以及并发疾病的增加和出现。


2母羊不同阶段的营养对繁殖性能的影响

2.1母体营养对胚胎成活率的影响

排卵率、受精率和母体内胚胎的成活率都是影响母羊产羔率的重要因素和条件。而这其中影响胚胎成活率的决定要素是最初一个月的受精卵子营养。卵子质量受排卵前后营养状况的影响,并且早期胚胎的细胞分裂受卵巢及子宫分泌物的影响。早期胚胎对营养反应的敏感(尤其11—12d期间的胚胎)表现在,其过量或不足都会带来胚胎存活率的影响。研究表明:配种后的高营养水平(需要量为1.5~1.7倍)反倒致使母羊的妊娠率和产仔数量都降低。由此推论到,配种后的4周内体质偏好的母羊营养上应起码满足维持需要的水平或稍高为佳。

2.2胚胎时期的营养对成年时繁殖能力的影响

研究表明,胚胎和出生后营养水平较低会导致母羔成年后的前三胎的多羔率降低。胚胎发育期间容易受营养不足影响,Rea等通过对母羊妊娠期间营养因素水平给羊体中胎儿带来的早期发育的卵巢及卵泡研究证实:在妊娠50d的时候0.5倍的维持需要的低营养水平组对胎儿的体重并无显著的影响,但其卵巢的重量明显低于1倍维持需要的高水平营养组。进一步机理的研究表明,在妊娠期间的母羊低水平营养对胎儿的卵巢颗粒细胞及原始卵泡细胞的凋亡调节因子表达,同时在妊娠1—110d和65~110d低营养水平组胎儿卵巢颗粒细胞核原始卵泡的Bax染色细胞数量显著增加,且J(i67)阳性颗粒细胞数量也显著增加。总之,营养水平的好坏会对羊体内胚胎时期的性腺发育以及出生成长到成年的羊繁殖性能带来直接明显的影响,因此,在母羊妊娠期间的营养调控非常关键。

3营养因子对母羊繁殖能力的影响

3.1微量元素对母羊繁殖能力的影响

Zn、Co、Si和Mn等微量元素的缺乏会给母羊的繁殖能力带来不良影响。缺乏微量元素钴,会导致维生素B及叶酸的合成量下降,血浆同型的甲基丙二酸及半胱氨酸浓度升高。当前研究表明,高浓度的同型半管氨酸会干扰到胚胎神经嵴及管的正常发育。在日粮中Si微量元素的添加能给母羊的器官生长带来影响,使母体中的T4%的比例有所提高,促进后代的羊羔生长发育。但日粮中添加高硒会使胎儿卵巢中的原始卵泡数量和增长细胞百分比,而适当比例Si添加会使胎儿的卵巢血管发育次级卵母细胞增值有所增加。

在日粮中诸如钠、钾等单价电解质对羊体内的酸碱平衡起到影响的作用,如果相反影响情况,会给羊的生长和发育带来不良影响。而且,羊在机体代谢过程中,机体内的K和氨基酸两者能够相互作用,羊体氨基酸可以起到替代细胞内液中K+的作用。而K+不仅能对赖氨酸与精氨酸的分解代谢起到改变,还能促进细胞对氨基酸的摄入和蛋白质合成。传统观点认为,日食粮中不需要在另补充加入钾,因为根据测算,除玉米饲料外,其他的干物质羊饲料中钾的含量均在5g/kg以上,所以,较大比例的饲料就能很好实现羊体对钾这一微量元素的需求量。研究表明,从产羔到泌乳期间,添加矿物质钾不仅对羔羊的断奶期起到改进作用,还可使其血浆中的钾离子浓度得到增加。

3.2维生素对母羊繁殖性能的影响

NRC推荐,在妊娠期间的母羊的VE需要量应为212-424u/d,泌乳期为224-448u/d。在妊娠的后期将VE添加到日粮中,能提升初乳中的VE含量。同时,微量元素硒有促进乳腺细胞的数量增加,提高产奶量,改善乳质的功效,和VE有很好的协同功效。其次,维生素A是动物的上表皮细胞在发育过程不可或缺的,缺乏可能会引起不育。表现症状为:母羊初情期延迟,流产或少产,胎盘发生角化变性,子宫炎发病率会升高,新生羊羔的发病率会升高。研究表明,母羊的维生素A的需要量是每日每只9.8-33IU。

4结论

在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掌握好营养对母羊繁殖性能的影响的知识和技能显得越发重要。在生产实践中,只有掌握母羊繁殖性能,对各个繁殖阶段的生理阶段进行综合考虑,并根据预定的生产目标及营养参数进行科学合理的饲养,才能使生产成绩最佳,进而使利润最大化。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1146.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