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例奶牛难产的发病情况和救治体会

奶牛难产是兽医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之一,顺产和刚开始的某些难产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在各种家畜中以奶牛的难产发生率最高,尤其在奶牛繁育改良中。由于养殖户缺乏科学饲养管理技术.再加上牛的骨盆轴相对其他家畜比较弯曲,母牛经常会发生难产。遇到难产母牛若缺乏必要的诊断和救护技术,就会造成母仔双亡,使养殖户遭受重大损失。因此,对难产的母牛必须细心检查、对症施治,才能获得好的治疗效果。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两例奶牛难产的发病情况和救治体会。

1、发病情况及救治

1.1胎儿性难产

1号孕病牛属于胎儿性难产。孕牛2.5岁,此胎为第一胎,2014年9月14日上午9时左右,出现弓腰、努责、摇尾、出汗、躁动不安症状后,直至羊水流出,接近中午12时,可见两蹄露出于阴门之外,但接产人员仍不见胎儿顺利娩出,经兽医检查后发现,孕牛体型稍小,腹围较大,胎儿及胎位正产,宫颈口开张正常,判断为胎儿较大,不能顺利娩出,需要进行助产处理。

兽医及助产人员将母牛处于前高后低的体位站立保定,清洗会阴、尾根后,再用0.1%高锰酸钾溶液消毒,并准备消毒的助产器械和牵拉胎儿用棉绳。因羊水已破,如果不能顺利助产,胎儿可能窒息,但牧场不具备实施剖腹产的条件,遂决定将胎儿强行拉出。经请示牧场领导并将后果上报的同时,兽医对孕牛注射催产素注射液,但效果并不明显,20min后重复注射了1次。经过助产人员的努力,胎儿被拉出。

助产人员拉出犊牛后,孕牛产道有出血,兽医对母牛肌注止血剂,并进行补液,助产人员用1%高锰酸钾溶液冲洗产道及阴户周围,并用青霉素粉撒入产道,预防感染,同时给奶牛喂食了麸皮红糖水,益母草粉加速母牛体能恢复。经过半个月的精心护理,孕牛痊愈,健康状况良好。

1.2产道性难产

2.号孕牛属于产道性难产,孕牛5岁,此胎为第三胎,初产年龄为28月龄,初产时曾进行过人工助产,产道有轻度损伤,患过产道疾病,后经治疗痊愈,第二胎顺利生产。此次孕牛生产日期为2015年11月6日,分娩预兆出现2h后,产道检查确定胎儿及胎位正常,宫颈口未完全开张,子宫收缩无力,扩张不全,兽医决定实施催产及助产术。

因产道未全开,当时兽医给奶牛注射了适量的雌激素,助产、后期护理时采用的方法同上,胎儿产出后经过3天的恢复和治疗,孕牛的精神状态并未见好转,阴道口时常有恶露排除,患牛努责严重,采食量下降,反刍减少,精神沉郁等症状,后体温升高(41.5℃),兽医经检查诊断,发现患牛出现了严重的产道感染,遂对其实施产道冲洗,并使用广谱抗生素进行全身治疗,经过近10天的治疗,该头奶牛仍未痊愈,牛场主综合考虑后,将其做淘汰处理。

2、病例病因分析

头胎牛或胎儿过大。营养过剩导致胎儿发育过大,这种情况在奶牛养殖中较为多见。经调查,该奶牛场为了避免浪费,习惯将泌乳牛剩余饲料直接饲喂给育成牛,由于泌乳牛饲料中能量较高,不适合育成牛和干奶期奶牛食用,尤其是该病例,头胎牛,孕期不产奶,孕牛摄入的营养不能有效转化,直接供应胎儿生长发育,导致胎儿过大。

人工助产方法不当。在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奶牛出现难产的处理办法比较单一,只能进行催产和人工助产,由于助产人员专业水平有限,剖腹产手术并不能有效实施,人工牵拉助产导致的产道损伤,以及后期护理或治疗不及时等原因继发子宫炎、阴道炎的病例屡见不鲜。

3、体会

加强孕期母牛的饲养管理是关键。尤其是头胎牛,要根据育成牛的体型、营养状况、月龄等综合指标选择合适的配种时间,一定要待奶牛达到体成熟后再实施配种;同时要注意配种后,奶牛日粮的营养配比,按照月龄选择育成牛专用料,不可饲喂能量过高的饲料,防止母牛过肥,胎儿过大难娩出。尤其奶牛养殖场要建立育成牛饲养规划及制定合理的饲料营养配方,实现“精准化饲喂”,同时要加强孕牛的运动管理,让孕牛多运动,产奶牛要做到适时干奶。接近预产期时,要注意观察孕牛的健康状况,调整饲喂,并进行产前检查,为分娩做好准备。

对于难产病牛的救治,要根据孕牛的实际情况确定合理化的诊疗方案,切不可将“牵拉助产”作为唯一手段。专业奶牛养殖场应重视培养和提高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并配备专用的手术器械,加强和完善兽医诊疗室建设,使得必要的手术项目能够有效开展。尤其是因胎儿过大引起的难产等病例发生时,能够及时实施剖腹产手术,降低人为原因导致的产道炎、子宫炎等疾病的发生率,提高奶牛养殖的效益。

相关阅读

蛋鸡产蛋率下降的发病情况及防治措施


苏醒(黑龙江省肇东市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151100)

1发病情况

自2013年3月份至现在产蛋率一直不高。养殖户密集,饲养量比较大的地区疫情比较严重。养殖户疏散,饲养量少的乡镇,病情稍微轻些。

2流行特点

大部分鸡群的精神状态、采食、饮水均正常,鸡群主要表现在产蛋高峰期突然发病,产蛋率从90%以上突然下降到60%~70%,然后缓慢回升,但无法达到原来90%以上的峰值,发病率高,治愈率低,死亡率低。

3临床症状

发病早期(1~7日),鸡群精神状态正常,采食量、饮水量均正常,个别鸡有轻微呼吸道症状,鸡群的粪便出现水样。鸡只主要症状为产蛋率突然下降,1星期内,产蛋率可从95%下降到65%,下降30%。

发病中期(7~15日),鸡群呼吸道症状加重,出现呼吸锣音,喘鸣音,张口呼吸,咳嗽,粪便为黄绿色、油绿色,但鸡群精神状态、采食、饮水均正常。

发病后期(15~30日),鸡群采食量下降,出现精神沉郁,瘫痪的病鸡。病鸡缩头,行动僵直,闭目,呼吸困难。鸡体温升高,手触翅下,有烫手的感觉,排黄绿色、油绿色粪便,水便或柿子样粪便,带有未消化饲料的粪便逐渐增多,病鸡逐渐消瘦,一般发病5~7天死亡。这种情况,蛋壳也发生明显变化,蛋壳退色,变软变酥,变白皮,粉白皮蛋增多,每天鸡群的破损蛋率也上升。

4病理变化

发病鸡和死亡鸡均比较消瘦,眼结膜有弥慢性出血。病鸡喉头黏膜,气管黏膜(上段)有针尖大出血点。气管下部与支气管分叉出有气管环弥慢性出血,但没有分泌物,肺脏呈暗红色、质硬、无弹性,水中呈下沉状。病鸡腺胃乳头肿胀,用手挤压有灰白色脓样物流出,个别鸡腺胃乳头上有针尖大出血点。十二指肠黏膜粗糙,内附黄油状物,十二指肠末端肠黏膜上有条状出血性肿胀。十二指肠及小肠黏膜上有火柴头及筷子头大小的出血性坏死性病灶。个别鸡小肠黏膜脱落,肠腔内充满气体,内含未消化的饲料。输卵管黏膜呈乳黄色,皱褶变厚,内分泌物增多,输卵管下端呈暗红色,黏膜粗糙。泄殖腔黏膜有点状或片状出血,泄殖腔内有黄白色、或黄绿色稀粪。盲肠扁桃体肿大,出血性坏死,直肠黏膜有细砂样出血点。其他脏器基本正常,仅有个别病死鸡肝脏、脾脏肿大,被膜下有灰白色或灰黄色针鼻大的坏死点。

5实验室诊断

血清学诊断。取发病鸡的血清进行产蛋鸡非典型新城疫(ND)的血凝抑制试验,ND的抗体效价不整齐,抗体效价在4log2~6log2范围内居多。20只鸡血清中,大于4log2有7只,大于5log2有5只,大于6log2有8只。

细菌学检查。无菌操作取有病变的肝脏,分别接种于伊红美兰琼脂培养基上和SS琼脂平板培养基上,37℃恒温培养12~18小时,可见紫黑色带金属光泽中等大小光滑型菌落和无色或淡红色中等大小菌落,两种菌落分别为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菌落。

治疗性诊断。用中药治疗5天后,弱毒疫苗免疫效果非常好。

6鉴别诊断

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鉴别。患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病鸡呼吸道症状严重(),呼吸出现锣音,1~2天内可波及全群,然后鸡产蛋率下降,后期产无黄小蛋。患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病鸡产出的蛋,蛋清稀薄如水,这是传染性支气管炎特有病状。

与禽温和性流感的鉴别。患禽温和性流感的鸡群先有流泪、肿脸的病鸡出现,鸡群表现产蛋下降,而患非典型性新城疫的病鸡是先发生产蛋率下降,然后出现临床症状。

与鸡减蛋综合征的鉴别。患减蛋综合症病鸡的产蛋下降是不可逆的,也就是鸡群产蛋率从90%降至30%,并且再不回升,并且能见到无壳蛋,也就是有蛋黄有蛋清,但是没有蛋壳的蛋。

7治疗

首先用抗病毒药物和抗生素对全群鸡进行3~5天的治疗。如上午用头孢类药物饮水3小时,下午用抗病毒药水饮水3小时,连用3~5天。用药物治疗后48~72小时使用ND弱毒苗4~5倍量饮水,饮疫苗12小时后用黄芪多糖饮水,连用5~7天。

经上述方法治疗后的鸡群,有75%达到产蛋高峰95%产蛋率,维持3个月。

8预防

选择正确给苗途径。蛋鸡免疫用新城疫弱毒苗点眼或喷雾。饮水给苗时,一定要用水槽。制定严格的鸡舍消毒制度,做好免疫前后的准备工作。在免疫前后48小时内不准使用任何药物。在免疫前后7天内不准用消毒药饮水或喷雾。

制定合理免疫程序。规模大的养殖户一定要定期进行鸡新城疫抗体监测,把握鸡新城疫疫苗最佳的接种时间,一般在抗体效价为4log2,该接种鸡新城疫疫苗,正常保护效价为6log2以上。如果抗体效价为5log2,但鸡群状态不稳定情况下,也可接种。

准确使用疫苗剂量。疫苗剂量不要过大,4~5天倍量饮水即可,有的养殖户用鸡新城疫I系疫苗用到7~10倍量饮水,疫苗量大,会造成体内受体不反应,造成免疫麻痹或免疫抑制,使鸡群出现免疫空白期。

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鸡群发病后,应立即去有关的门诊就治,从这次发病情况进行总结,发病初期得到正确治疗,在2星期内,鸡群可恢复正常产蛋率。延误治疗,病程1个月以上,鸡群出现混和感染严重,并且鸡新城疫症状也表现明显,则出现死亡现象。

采取适当药物预防措施。针对目前养鸡生产中,鸡病混感严重情况下,在每次接种新城疫疫苗前抗病毒药物和抗生素药物,对鸡群进行药物性预防,48小时后,再接种鸡新城疫疫苗。

9讨论

根据上述发病情况,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的试验性治疗效果,得出结论。这次蛋鸡产蛋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鸡群患非典型性新城疫,由于鸡群血清抗体不整齐,受野毒侵袭后,表现为免疫不全,常发生在鸡呼吸道黏膜、生殖系统,以及肠黏膜上,不表现典型鸡新城疫症状,只表现轻微呼吸道症状,产蛋率下降,排绿便等。非典型性鸡新城疫发生的原因主要是养殖专业户使用疫苗的方法不正确,用乳头饮水线给鸡饮新城疫苗是完全错误的,因为鸡新城疫疫苗主要通过鼻腔、喉头黏膜吸收,来产生抗体,进入到消化道的疫苗大部分被破坏掉,达不到免疫效果,饮水免疫是鸡在抢水过程中将疫苗喷洒在鸡鼻腔和喉头的黏膜上,来达到免疫效果。

母猪产后危重情况的发病原因 母猪产后常见症状及救治


我国的养殖业发展越来越快,特别是对猪的养殖,猪肉已经变得是人们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一道主食。母猪是繁殖后代最为关键的一个群体,保证母猪的身体健康是猪群得以延续的关键。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母猪产后危重情况的发病原因母猪产后常见症状及救治。

1、发病原因

虽然目前母猪养殖业已经有了较大规模的发展,但是由于母猪养殖难度相对较小,养殖人员对于母猪的产后护理还没有达到应有的重视程度。所以母猪产后免疫力大幅度下降,生产环境卫生条件不合格,母猪的产后发病率提高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生产环境恶劣。目前大多数母猪养殖场为乡镇个体户,养殖人员大多数都是让母猪在自然生活环境中进行生产,温度常达不到要求。母猪生产后,身体器官的各项指标都会发生相应变化,生殖系统免疫力下降,也有可能会发生失血过多、营养成分大量流失等现象,此时如果外界环境温度低、卫生条件差等因素更容易导致母猪产后严重疾病的发生。

饲养管理不当。母猪产后身体机能很虚弱,补充营养需要按照一定的科学配比,针对不同个体的具体情况进行调理。大多数养殖场只是一味增强蛋白类饲料供应,母猪无法正常吸收成长,容易造成腹泻、便秘以及产后缺乳或者生殖系统感染等情况。

2、产后常见症状及救治

休克。产后休克发生率有逐年上升趋势,常发生于分娩过程的第二期或第三期初期。发病原理为分娩过程中胎儿的出胎速度过快,使得腹部压力极度缩小,子宫忽然收缩,加之生产过程中过度疼痛,使母猪大脑皮层兴奋过度而转换至抑制状态。尤其是某些特殊情况的发生,如子宫破裂、剖腹产过程中麻醉不彻底等,更易引起神经中枢过度兴奋而休克。休克容易引起母猪体温降低、心律功能降低、呼吸薄弱、全身无力并伴有颤抖等现象。如不及时进行抢救,则会造成母猪及其机能严重受损,能量供应失衡,直至死亡。休克的诊断较为容易,需要接生员在母猪生产过程中仔细观察母猪身体状态,持续观测母猪心跳和呼吸状态,若有情况发生要及时救治。休克的救治方法要依据其原因而定。如果是由于子宫在生产过程中有破裂现象出现,要先止血,并及时输血以防止失血过多。如果是由于外界刺激引起的疼痛,则要及时采取镇痛措施。接生过程中避免过快拉出胎儿,及时补充由于胎水流失造成的体内缺水。休克一段时间后,要及时检测血液指标,采用抗生素纠正血液中酸浓度过高等现象。

产后出血。在分娩过程中,适量出血是正常现象,但是过量出血则会对母猪生命安全产生威胁。一种是由于自然分娩过程中,胎儿过度挣扎或者胎儿过大而导致子宫及其周边输卵管破裂之后造成大出血;另一种是在剖腹产过程中,剖离胎衣时引起的大出血。大出血常危及生命,除了生命系统单纯缺血之外,出血还可能进入腹腔内侧,堵塞其他器官正常运行等。此时对于母猪来说,除了要及时止血与输血之外,还要及时注射催产素,保证子宫正常收缩,避免胎儿在体内缺氧,然后及时清理体内凝结血块。当出血情况特别严重,必要时可采取结扎、压迫性止血的方法,但是出血过后母猪产后恢复速度很慢,对以后产仔也有不利影响。

母猪产后肠胃疾病。母猪产后肠胃疾病包括产后厌食、缺乳、便秘等消化系统疾病。此类疾病出现几率较大,发病初期发病较轻,常常被忽略,以至于后来病情加重,难以治愈。消化类疾病多是由于产前营养过剩、产后营养流失过多、体内组织液渗透压改变,使得消化系统不能正常工作。此类疾病应该在产前进行预防措施。生产前就要及时补充各类营养素及矿质元素。值得注意的是,母猪生产过程中大量血液、组织液流失,要注意补充钙元素,保证正常代谢需要,避免产后缺钙现象发生。最好在产前4天连续喂食益母生化散。生产过程中可适当补充温热红糖水,保证身体能量供应。

3、总结

生产后要及时帮助母猪排出初乳,科学配比饮食,适量增加催乳素。母猪产后要适量增加运动,增加消化系统的运动和消化液的正常分泌,多喂食青绿色饲料,增加纤维素摄取。母猪生产过程中需要注意事项较多,需要养殖人员提高重视程度,及时更新接生技术,常与相关科技人员联系。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发病情况与临床症状以及治疗措施


猪附红细胞体是一种不感染野猪感染家养猪的传染病。猪群中的猪附红细胞体感染率很高,可达90%以上。各种年龄、性别、品种的猪都容易感染,母猪和仔猪易感性强,处于哺乳期的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猪附红细胞体病在一年四季都会发生.一起来看一下:猪附红细胞体病的发病情况与临床症状以及治疗措施。

1、发病情况与临床症状

猪场共饲养600头育肥猪,猪场饲养方式为全进全出的模式,4月25日发病猪为58日龄,4月30日去专业技术部门就诊的时候已经有100头猪发病并且病死了25头,发病率16.6%,发病致死率25%。经过专业人员的综合诊断确诊为附红细胞体病,具体诊疗情况如下。

2、病理变化

对刚刚死亡的6头病死猪进行解剖,病死猪的内脏器官和全身的脂肪均苍白和轻度黄染,皮下有大小不等出血点和出血斑。全身淋巴结肿大,切面多汁。皮下水肿,皮下组织及肌间浸润,散在点状性和斑状性出血,血液凝固不良,稀薄呈水样,猪所有的骨骼肌颜色均变淡。胸腹腔积液,腹腔内的脂肪、各脏器的浆膜、黏膜、肝脏等脏器呈现不同程度的黄染,肝脏、脾脏均肿大到1~2倍,质脆易碎,边缘有稍隆起的紫色梗死灶,有黄豆粒大小,边缘呈锯齿状不整齐,表面有出血点,胆囊肿大,胆汁浓稠,胆汁充盈。心包积液,心肌扩张,心间质水肿,质地变软,心冠脂肪、心外膜黄染和出血。肾室积液、肾脏变性肿大,肾脏表面有散在的出血点,有的猪肾脏苍白贫血。肠系膜淋巴结充血,十二指肠黏膜浆膜有出血点,盲肠黏膜和直肠黏膜出血、水肿。胃底部的黏膜出现大量的坏死斑点和溃疡灶,并且出血、充血,黏膜极易脱落,膀胱黏膜出现大量出血点。

3、实验室检查

无菌采取病猪耳尖血滴在载玻片上,血液凝固不良在玻片上倒流,血液自然干燥后姬姆萨染色后放置在高倍显微镜下镜检,发现在红细胞表面和血浆中有呈环形、球形、椭圆形、杆状、月牙状、逗点状和串球状的闪光小体,虫体直径约1pm大小,平均长度约为0.8pm,最大的可达到2.5弘m。自然颜色的红细胞呈现橘黄色,中间的核为紫红色,虫体的颜色为淡蓝色,虫体的折光性非常强。虫体大多数吸附于红细胞的表面。少数虫体游离在血浆里,在显微镜下能看到虫体多方向扭转、进退、屈伸等自由运动,吸附在细胞表面的虫体看不到运动。经过虫体鉴别确诊为附红细胞体。

4、治疗方案

在猪发病初期,采用贝尼尔疗效显著。按每千克体重5~7mg,用生理盐水稀释成5%溶液,深部肌肉注射,间隔48h重复用药1次,连用2~3日,同时配合使用卡那霉素对症治疗。用牲血素、维生素B12、维生素C等辅助治疗。

5、预防措施

加强对猪的饲养管理,供给全价日粮,保证营养均衡,增强猪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同时要减少不良应激反应诱发该病的发生。实践证明,预防该病一定要抓好节肢动物的驱除。控制疥螨和虱子对猪的侵袭,如果不控制体表疥螨和虱子等寄生虫就不可能很好地控制附红细胞体病的发生。

猪群发病的时候要把病猪和健康猪分开饲养,彻底清理猪舍并严格消毒,同时在饲料中添加土霉素或四环素,添加剂量为600g/t饲料,连续饲喂2~3周。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病原

增殖方式有二分裂法,出芽和裂殖法。一般认为增殖发生在骨髓部位,但尚存在争议。常单独或呈链状附着于红细胞表面,也可游离于血浆中。附红细胞体发育过程中,形状和大小常发生变化,可能也与动物种类、动物抵抗力等因素有关。对干燥和化学药品的抵抗力很低,但耐低温,在5度时可保存15天,在冰冻凝固的血液中可存活31天,在加15%甘油的血液中于-79度条件下可保存80天,冻干保存可活765天。一般常用消毒剂均能杀死病原,如0.5%的石碳酸于37度3个小时就可将其杀死。

流行病学

附红细胞体病的出现在我国已经有20余年的历史。近年猪的附红细胞体病有趋于严重的态势,很多猪场因此损失惨重。附红细胞体对宿主的选择并不严格,人、牛、猪、羊等多种动物均可感染,且感染率比较高。有人做过调查,各种阶段猪的感染率达80-90%;人的感染阳性率可达86%;而鸡的阳性率更高,可达90%。但除了猪之外的其它动物发病率不高。

猪附红细胞体病可发生于各龄猪,但以仔猪和长势好的架子猪死亡率较高,母猪的感染也比较严重。患病猪及隐性感染猪是重要的传染源。传播途径目前还不十分清楚。猪通过摄食血液或带血的物质,如舔食断尾的伤口、互相斗殴等可以直接传播。间接传播可通过活的媒介如疥螨、虱子、吸血昆虫(如刺蝇、蚊子、蜱等)传播。注射针头的传播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因为在注射治疗或免疫接种时,同窝的猪往往用一只针头注射,有可能造成附红细胞体人为传播。附红细胞体可经交配传播,也可经胎盘垂直传播。在所有的感染途径中,吸血昆虫的传播是最重要的。

附红细胞体病是由多种因素引发的疾病,仅仅通过感染一般不会使在正常管理条件下饲养的健康猪发生急性症状,应激是导致本病爆发的主要因素。通常情况下只发生于那些抵抗力下降的猪,分娩、过度拥挤、长途运输、恶劣的天气、饲养管理不良、更换圈舍或饲料及其它疾病感染时,猪群亦可能爆发此病。

一般认为附红细胞体病多发生于温暖的夏季,尤其是高温高湿天气。冬季相对较少。最早见于广东、广西、上海、浙江、江苏、福建等地,后来逐渐蔓延至河南、山东、河北、甚至新疆和东北地区。

临床症状

猪附红细胞体病因畜种和个体体况的不同,临床症状差别很大。主要引起:仔猪体质变差,贫血,肠道及呼吸道感染增加;育肥猪日增重下降,急性溶血性贫血;母猪生产性能下降等。

哺乳仔猪:5日内发病症状明显,新生仔猪出现身体皮肤潮红,精神沉郁,哺乳减少或废绝,急性死亡,一般7-10日龄多发,体温升高,眼结膜皮肤苍白或黄染,贫血症状,四肢抽搐、发抖、腹泻、粪便深黄色或黄色粘稠,有腥臭味,死亡率在20-90%,部分很快死亡。大部仔猪临死前四肢抽搐或划地,有的角弓反张。部分治愈的仔猪会变成僵猪。

育肥猪根据病程长短不同可分为三种类型:急性型病例较少见,病程1天-3天。亚急性型病猪体温升高,达39.5度~42度。病初精神萎顿,食欲减退,颤抖转圈或不愿站立,离群卧地。出现便秘或拉稀,有时便秘和拉稀交替出现。病猪耳朵、颈下、胸前、腹下、四肢内侧等部位皮肤红紫,指压不褪色,成为“红皮猪”。有的病猪两后肢发生麻痹,不能站立,卧地不起。部分病畜可见耳廓、尾、四肢末端坏死。有的病猪流涎,心悸,呼吸加快,咳嗽,眼结膜发炎,病程3天-7天,或死亡或转为慢性经过。慢性型患猪体温在39.5℃左右,主要表现贫血和黄疸。患猪尿呈黄色,大便干如栗状,表面带有黑褐色或鲜红色的血液。生长缓慢,出栏延迟。

母猪症状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感染的症状为持续高热(体温可高达42度),厌食,偶有乳房和阴唇水肿,产仔后奶量少,缺乏母性。慢性感染猪呈现衰弱,粘膜苍白及黄疸,不发情或屡配不孕,如有其它疾病或营养不良,可使症状加重,甚至死亡。

病理变化

剖检病变有黄疸和贫血,全身皮肤黏膜、脂肪和脏器显着黄染,常呈泛发性黄疸。全身肌肉色泽变淡,血液稀薄呈水样,凝固不良。全身淋巴结肿大,潮红、黄染、切面外翻,有液体渗出。胸腹腔及心包积液。肝脏肿大、质脆,细胞呈脂肪变性,呈土黄色或黄棕色。胆囊肿大,含有浓稠的胶冻样胆汁。脾肿大,质软而脆。肾肿大、苍白或呈土黄色,包膜下有出血斑。膀胱黏膜有少量出血点。肺肿胀,淤血水肿。心外膜和心冠脂肪出血黄染,有少量针尖大出血点,心肌苍白松软。软脑膜充血,脑实质松软,上有针尖大的细小出血点,脑室积液。

组织学病变表现为肝实质灶状坏死,有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肝小叶间胆管扩张,有含铁血黄素沉着。脾小体中央动脉扩张充血,滤泡纤维素增生。肺间质水肿,肺泡壁增厚、毛细血管充血、有淋巴细胞浸润。肾小球囊腔变窄,内有红细胞和纤维素渗出。肾曲小管变性坏死。心肌变性。脑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周围间质增宽、有浆液性及纤维素性渗出。脑软膜充血、出血,有大量白细胞堆积,其中以小脑最为严重。

诊断鉴别

根据流行病学、临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以对本病做出初步诊断,但确诊需进行实验室诊断。

流行病学特点主要发生于夏秋温热和雨水较多的吸血昆虫出没频繁的季节;各种年龄的猪均可感染发病,且以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仔猪多发生于阉割后几周;同群中个体较大的常先发病,个体小的后发病;母猪多发生于临产母猪或分娩后3~4天;气候恶劣、饲养管理不善、疾病等应激因素诱发本病,并可使病情加重,疫情传播面积扩大。

临诊要点仔猪感染后多为急性经过,出现黄疸、贫血、高热;育肥猪感染后以典型的黄疸多见,贫血症状较少见;病猪耳部先变为紫红色,随后全身潮红或为紫红色,即所谓的“红皮猪”等为特征性临诊症状;感染母猪可见高热达42℃,贫血,乳房和外阴水肿及产死胎、弱仔等繁殖障碍症状。

剖检病变诊断要点以全身皮肤、黏膜、脂肪显着黄染;心、肝、脾、肺、肾水肿、黄染;腹腔和心包积液等剖检病理为特征。

诊断方法

实验室诊断的方法很多,如可用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补体结合试验、相差显微镜观察和染色血液涂片观察等。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和补体结合试验反应敏感、检出率高,但试验条件要求高,需要时间较长。相差显微镜观察和染色血液涂片观察以及鲜血直接压片,所需设备和药品较少,且操作简单、快捷,检出率也较高,一般在半个小时内即可作出确切诊断。

相差显微镜观察法从可疑病猪的耳尖采血,用玻璃棒蘸取血液一小滴,滴于载玻片的中央,盖上盖玻片,制成血液压片(也可制成悬滴标本),置相差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如果在许多红细胞上都发现有猪附红细胞体,即可作出确切诊断。

鲜血压片镜检从耳静脉取病猪血液一滴于载玻片上,加等量生理盐水混合、加盖玻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若发现猪的红细胞变形,还可以看到在血浆中抖动、转动的原点状病原体,见到变形的血细胞及呈淡绿色荧光的附红细胞体,为阳性。

血片染色镜检取死猪血液于载玻片上推片,以姬姆萨染色镜检,可见红细胞边缘不整齐,呈菜花状、星状,红细胞表面有许多圆形、椭圆形紫红虫体,轻轻旋动显微镜微调,可见附红体折光性很强,像一轮轮淡蓝色宝石(红细胞),嵌着一颗颗闪闪发光的珍珠(附红细胞体)一样,以瑞氏染色,可见虫体呈紫蓝色,个别为黄色,为阳性。革兰氏染色呈阴性。

鉴别诊断

猪肺疫与猪附红细脑体病

症状相似处:体温高(41℃~42℃),耳、胸前、腹下、股内侧皮肤紫红,气喘,呼吸困难,犬坐等。症状不同处:咽喉型咽颈肿胀,口流鼻液。猪肺疫喉部及其周围结缔组织出血性浆液浸润。胸膜有纤维性肺炎,切面大理石纹,抗生素药物及时治疗有效。



奶牛难产的诊断 奶牛难产的助产及注意事项


在各种家畜中以奶牛的难产发生率最高,尤其在奶牛繁育改良中。由于养殖户缺乏科学饲养管理技术,再加上牛的骨盆轴相对其他家畜比较弯曲,母牛经常会发生难产。遇到难产母牛若缺乏必要的诊断和救护技术,就会造成母仔双亡,使养殖户遭受重大损失。在各种难产中,以胎儿性难产较为多见,而在胎儿异常中,大家畜易发生胎势异常。在奶牛繁育改良中,母牛难产经常会发生。下面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奶牛难产的诊断奶牛难产的助产及注意事项。

1、常见难产的诊断

胎儿正生或倒生的确诊:若胎儿正生,在产道检查时,手可膜到胎儿的嘴唇和两前肢;手伸到胎儿口腔内有吸吮动作,触动眼睛或肢体有生理反应的为活胎。手可摸到胎儿的脐带或肛门、尾巴和后肢时为倒生,触摸胎儿脐部、肛门、后肢有生理反应的为活胎。在产道检查时,触摸胎儿各部位没有任何生理反应的为死胎。

胎儿头颈侧弯难产的确诊:胎儿两前蹄伸人产道,而头弯向躯干一侧、下方、后方的为头颈侧弯难产。该难产占难产的一半。

胎儿头颈位于骨盆一侧,没有进入产道,在母牛阴门口只能看到胎儿的蹄子,看不见头和唇部,胎儿头颈侧弯的方向为胎儿蹄子伸出阴门较短一侧,产道检查可摸到胎儿的头部位于白身胸部侧面。

胎儿腕关节、肘关节屈曲难产的确诊:腕关节、肘关节屈曲难产包括一侧性或两侧性屈曲两种,是由于胎儿的一条或两条前腿没有伸直,腕关节屈曲伴发肘关节屈曲,整个前腿呈屈曲姿势,增加了肩胛部的体积而发生难产。如果两侧腕关节屈曲,在母牛阴门只能看见胎儿的嘴唇;一侧性腕关节错位,在母牛阴门可看到胎儿的一个前蹄和胎儿的嘴唇,在产道检查时,手可以摸到胎儿一个或二个前腿,屈曲的腕关节位于母牛耻骨前沿附近。

2、助产过程

无力分娩时,术者将手伸入产道,强行将胎畜拉出。或者注射催产素或垂体后叶素,牛8-lOmlL,羊1--5mL,必要时待20~30min后可重复注射1次。胎畜姿势不正助产,头颈侧弯、胎畜两腿已伸出产道,而头颈弯向一侧,不能产出,术者将手伸人产道检查即可摸到。如果胎小,产道润滑扭转不便时,可用手将其头搬正。头颈下弯,头颈弯于两前肢之间或侧面,不能顺利产出。将伸出产道的胎肢送回于宫后,术者的手沿着胎畜的腹侧深入,至胎畜嘴唇端时以手兜着胎畜嘴唇和下颌,然后用助产叉顶住胎畜的肩部,此时,术者手在将胎头拉出伸直的同时,另一手用助产叉将胎畜躯干顶进,使辑作用力相反,才能搬正胎头。头向后仰或头颈扭转,造成的难产,如胎头稍偏,用手握住唇部将头拉正位即可。如胎头后仰或扭转严重,先将胎畜推进子宫,并进行矫正后,再以正位拉入产道前肢以腕关节屈曲伸向产道引起难产时,将胎畜推回子宫,术者手伸入产道,握住不正前肢的蹄子,尽力向上抬,再将蹄拉入骨盆腔内,便可拉直前肢。后肢姿势不正,多发于倒生胎畜的后腿髋关节屈曲,伸向前方,称坐生,此时,和前肢的矫正方法相同,如果胎畜不大,可不矫正,强行拉出,最好拉大腿根。当上述各种不正胎位,姿势矫正后再慢慢将胎畜拖出。

3、助产注意事项

矫正时应先将胎儿送回产道或子宫腔内,再矫正胎畜的方向、位置、姿势。强行牵拉胎儿时,术者要配合母牛努责的节律,告诉并指导助手牵拉胎儿的力量、方向和时间,以免,损伤产道。为了滑润产道和保护粘膜,对难产母畜的产道可注入消毒的石蜡油。矫正胎位无望以及子宫颈狭窄、骨盆狭窄,应及时进行剖腹取胎手术:对胎儿已死拉出确有困难,可用隐刃刀或纹胎器肢解分块取出。拉出胎畜后,用1%高锰酸钾溶液冲洗产道及阴户周围,还可用青霉素粉或土霉素粉撒人产道。如有出血,可肌肉注射止血剂,并进行补液。内服:桃仁64g,芒硝、大黄各130g,桂皮、甘草各32g,水煎一次灌服,可防止产后子宫痉挛。胎衣滞留时.应按胎衣不下治疗。产后多喂给易消化,营养丰富的精料。难产母牛生产后,由于体力消耗较大,尤应加强护理,使机体迅速恢复正常,并防止产后疾病的发生。给予营养全面又易消化的饲料,喂量开始少,以后逐渐恢复正常;对产后极度虚弱的患畜,要及时补液、强心,供给能童。在管理方面,要精心看护,注意清洁卫生,促进生殖器官尽快复原,保证今后正常繁殖。对产后恶礴不尽,阴道脱出、生殖系统炎症者,要对症施治。

奶牛难产的诊断与助产
难产的出现有母牛和胎儿两方面因素。一是母源性难产,常见的有母牛骨盆腔和产道狭窄,产道开张不全,子宫和腹壁收缩无力等。二是胎儿性难产,常见的有胎儿过大,胎位不正,胎儿畸形,产死胎和双胞胎。特别是实行圈养的奶牛、妊娠母牛和严重缺乏运动的奶牛,其发生难产的概率较实行放牧或半放牧的肉牛要高得多。因此,在奶牛养殖过程中,发生难产是比较常见的,如果不及时进行正确的治疗,常造成奶牛产道损伤,导致不孕,甚至造成母子双亡的严重后果,给奶农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笔者现将多年来奶牛养殖服务中常见奶牛头颈侧弯性难产,腕关节、肘关节屈曲性难产,正常分娩以及产力虚弱病例的诊断和助产措施整理如下。
1诊断
查看养殖档案,了解母牛的年龄,配种记录等信息,以判断是否为初产奶牛,能否正常产仔,初步判断是母源性还是胎儿性难产。
观察奶牛是否出现临产症状,主要了解胎膜是否破裂,有无羊水流出及破水时间,腹围及个体大小,为实施助产提供参考。
对难产母牛进行全身健康检查,主要检查其体温、呼吸、心跳、瞳孔反射等指标,为治疗提供参考。
2产道检查
产道检查前应对牛体、场地、检查工具进行严格消毒,检查人员应剪、磨好指甲,对术者手臂进行消毒、润滑和防护。产道检查主要检查奶牛产道是否有黏膜水肿、表面干燥情况,黏膜有无损伤,损伤的程度及有无感染,产道的开合情况,子宫颈口是否开放及开放程度。胎儿检查主要检查胎儿的生死、大小、胎位、胎势等情况。
3术前准备
术前让母牛处于前高后低的体位站立保定,如母牛不能久站可行侧卧保定。将胎儿露出部分及母畜的会阴、尾根洗净,再用0.1%高锰酸钾溶液消毒。所需器械应做好消毒,并准备2~3条长约3米的柔软坚韧棉绳用作牵拉胎儿。
4助产方法
助产以胎儿存活的采取保胎护母为原则,胎儿已经死亡的采取保母排胎原则。助产的基本方法为推退、整复、拉出。母牛分娩无力时,术者将手伸入产道,强行将胎儿拉出。对于子宫颈口开张良好的母牛可注射催产素或垂体后叶激素催产,必要时20~30分钟后可重复注射1次。子宫颈口开张不良的母牛注射乙烯雌酚,并用1%盐酸普鲁卡因在子宫颈口处分点注射,然后慢慢将胎儿拉出。
4.1头颈侧弯
因胎儿头颈侧弯而出现难产的情况。若胎儿头颈弯曲程度不大,仅头部稍弯,助产者可将胎儿慢慢推向腹腔,直至有足够空间矫正胎头时,用手握住胎儿唇部把胎头矫正,理顺两前蹄,使胎头位于两蹄子之上,慢慢将胎儿拉出。如果胎头弯曲程度较大,要先尽力推动胎儿,将胎儿推向母牛腹腔,使母牛骨盆入口的前方留出空间,然后用手握住胎儿唇部把胎头矫正,理顺两前蹄,使胎头位于两蹄子之上,慢慢将胎儿拉出。
4.2关节屈曲
因胎儿腕关节、肘关节屈曲可难产的情况。一侧腕关节前置,术者先用手把胎儿前推,勾住胎儿蹄尖向上抬,使胎儿蹄尖伸入母牛骨盆腔。如果是双侧腕关节屈曲,可按上述方法逐步进行,最后理顺两前蹄,使胎头位于两蹄子之上,慢慢将胎儿拉出。肘关节屈曲的助产和腕关节屈曲的助产方法相同,只是推退的程度要大一些,矫正的难度大一些。
4.3骨盆狭窄
母牛骨盆腔狭窄、胎儿过大的治疗。活胎采取剖腹产手术。死胎则要迅速用长柄钩钩住胎儿眼眶,拉住胎头,取出胎儿,必要时实施碎胎术排胎。
4.4胎衣不下
胎衣滞留时应按胎衣不下进行治疗。胎衣在产后6小时还没有排出的称为胎衣不下,胎衣不下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和手术剥离两种。
药物治疗最常用缩宫素或垂体后叶素,在母牛产后肌肉注射或皮下注射50~100国际单位,即可引起子宫较强收缩,促进胎衣排出,还可使用雌激素、前列腺素等加强子宫肌收缩而促进胎衣排出。如肌肉注射或皮下注射已烯雌酚20~30毫克,或苯甲酸雌二醇5~15毫克都能促进胎衣排出。在母牛分娩时,用洁净容器收集羊水置于阴凉处,待母牛分娩后灌服300~500毫升,有促进胎衣排出的作用。
手术剥离是传统治疗胎衣不下的方法,简单、快速,曾被广泛应用。但在操作过程中易损伤子宫阜,污染子宫,并且劳动强度较大,应由熟练的兽医人员完成。一般在母牛产后24小时,药物治疗无效时进行。剥离方法为站立保定母牛,将尾巴系于右侧。患畜阴部、术者手臂进行常规消毒,患畜子宫注入10%氯化钠溶液2000毫升,30分钟后开始剥离。术者左手拉住露出阴门外的胎衣,右手伸入产道,用食指和中指形成剪刀状,由近到远逐步剥离母体胎盘和子体胎盘,剥离时一定要做到轻剥慢拉,避免造成子宫损伤和大出血。胎衣剥离完毕后,用0.1%高锰酸钾溶液300毫升注入子宫进行消毒,排出消毒液后,注射抗生素,如青霉素防止子宫感染。
5产后护理
拉出胎儿、胎衣排出后用0.1%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奶牛产道、阴户及周围,用青霉素等抗生素撒布产道预防感染。
难产母牛生产后体力消耗较大,应加强护理,使机体迅速恢复正常。应给予病牛营养全面且易消化的饲料,开始少量多次,以后逐渐恢复正常。产后极度虚弱的患畜需及时补液、强心,供给能量。在管理方面,要精心看护患畜,注意清洁卫生,促进生殖器官尽快复原,保证母牛以后能正常繁殖。
6体会
首先要对难产母牛做出正确的诊断,找出母牛难产的真正原因。奶牛正常分娩过程主要由产力、产道和胎儿三个因素构成,其中一个或几个因素异常,均可引起难产。如动物疾病、疲劳、营养不良,分娩时外界因素的干扰或未能适时使用子宫收缩剂等均可导致产力不足或减弱,造成产力性难产。骨盆畸形、发育不良、骨折及子宫颈、阴道、阴门的瘢痕、粘连和肿瘤等可导致产道狭窄、变形,造成产道性难产。胎儿活力不足、畸形、过大及胎位异常也可导致胎儿难以通过产道,造成胎儿性难产。在这三种情况下,以胎儿性难产较为多见。对难产母牛和胎儿应进行全面细心地检查,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实施有效措施进行治疗。

奶牛难产的助产处理 奶牛胎儿姿势异常导致难产的助产方法


难产有母牛和胎儿二方面因素:一是母牛骨盆口和产道狭窄、产道开张不全、子宫和腹壁收缩无力;二是胎儿过大、胎位不正、死胎、胎儿畸形和双胞胎。对于圈养的牛来说,特别是那些缺乏运动的怀孕母牛,难产是比较容易发生的。下面一起具体来了解一下:奶牛难产的助产处理奶牛胎儿姿势异常导致难产的助产方法。

1、头颈姿势异常

分娩时两前肢虽已进入产道,但头颈姿势异常,常有头颈侧转、胎头下弯、胎头后仰和头颈扭转等。主要由于胎儿的活力不够旺盛,分娩过程中缺乏应有的反应,头颈未能伸直,或者是由于子宫收缩急剧,胎膜过早破裂,胎水流失及阵缩微弱、无力等,胎头未能以正常姿势进入产道。另外分娩过程中,头部未进入产道之前,过早地单独拉动前腿,也可使头部姿势发生异常。

根据侧转程度的不同,可采用以下助产方法。徒手矫正法术者手伸入产道握住胎唇或眼眶,稍推退胎头的同时就可拉正胎头进入盆腔,也可用手推胎儿的颈础部使产道腾出一些空间后,立即握住胎唇儿的下颌或颈部拉正胎头,而后牵引两前肢缓慢拉出胎儿。

器械矫正法主要是用产科绳套住胎儿的下颌或颈部进行拉正。方法是在术者右手的中间三指套上单绳套带入子宫,将绳套套在胎儿的下颌拉紧,术者用拇指和中指捏住两眼眶向对侧压迫胎头,推动胎儿的同时,助手拉绳,两人配合,即可拉正胎头。颈部截断法。当操作困难无法矫正时,可用线锯或绞断器将颈部截断,分别取出胎头及胎体。方法是按线锯或绞断器的使用方法,用锯条或钢制绞绳套住颈部,锯管或钢管前端抵在颈的基部,将颈部锯断或绞断,而后分别取出。

2、前肢姿势异常

前肢姿势异常可能是由于胎儿对分娩缺乏应有的反应,颈口开张不充分,或阵缩过强所引起的。分腕关节屈曲、肩肘关节屈曲、肩关节屈曲及足顶位等,以腕关节屈曲较多见。

腕关节屈曲。病牛一侧腕关节屈曲时,在阴门上可看到一前蹄。两侧性的,两前蹄均不伸出产道。产道检查,可摸到正常的胎头和一或二前肢屈曲的腕关节。

依屈曲情况可选用以下几法:术者用产科梃抵于胎儿胸前与不正肢之间交给助手推入胎儿,此时术者用手握住屈曲肢的掌部,尽力一面往里推,一面往上抬,趁势下滑握住蹄子,将蹄子拉入产道。

术者用单绳套套在系部或借导绳器将绳带入子宫绕在系部,术者一手拉绳,一手握掌骨上部向上并向里推的同时,另一手拉动系部绳子,当拉到一定程度时,另手可转手拉蹄,协力拉正前肢。当胎儿较小,矫正又有困难时,可将屈曲的腕关节尽力推回子宫内,使其变成肩关节屈曲,然后拉头及正常肢,也可能能将胎儿拉出。如胎儿死亡或屈曲的腕关节挤在产道中,不能拉出时可截断腕关节。方法是用导绳器将锯条带入产道或子宫内,绕过屈曲的腕关节,按线锯操作方法将其锯断,先取出截断的部分,然后把断端包好,再把胎儿拉出。

肩肘屈曲。胎儿前肢未充分伸直,肘关节呈屈曲状态,肩关节也屈曲,致使胸部体积增大,产出困难。先用绳缚好屈曲肢的系部,术者用手推肩关节,或用产科梃抵于肩端与胸壁之间,用力推动胎儿的同时,由助手往外牵拉绳子,即可将屈曲肢拉直。

肩部前置。产道内可摸到胎头及一前肢或两前肢前置的肩关节,该肢肩端以下位于胎儿腹侧或腹下。先用产科梃推入胎儿,并用手握住腕或臂部下端,尽力向上抬并向外拉,使之变成腕关节屈曲。也可借导绳器将绳缚在前臂下端,在推动胎儿的同时,由助手牵绳将其拉成腕关节屈曲。以后再按腕关节屈曲的助产方法进行矫正。如仅为一前肢肩部前置,胎儿又不太大,可用绳系住正常肢及胎头,不加矫正,有时可能能拉出胎儿。当无法矫正,又不能拉出,且胎儿已死亡时,可行截胎术,截除一前肢。方法是用隐刃刀或指刀沿肩胛骨的背缘做1条深而长的切口,切进皮肤和肌肉或软骨,用导绳器把锯条绕过前肢和躯干之间,锯条放在切口内,装好线锯,再把锯管前端抵在肩关节和躯干之间,锯下前肢,然后分别取出。

3、后肢姿势异常

倒生有跗关节屈曲和髋关节屈曲2种,以一后肢或两后肢的跗关节屈曲较多见。

先用产科绳缚住后肢系部,用产科梃抵在胎儿尾根与坐骨弓之间往里推胎儿,助手用力向上向外拉绳子,术者借此时机顺次握跖部甚至蹄部,尽力上举,将屈曲肢拉入产道,最后拉出胎儿。如跗关节挤入产道较深,且胎儿又不大,可把跗关节推回子宫,使其成为髋关节屈曲,再用绳子分别套绕在两后肢的基部,然后拉正常肢及套两后肢的绳子,有时可能能拉出胎儿。

奶牛难产的助产处理

助产前检查
助产前先了解开始分娩时间,是初产还是经产,胎膜是否破裂,有无羊水流出及破水时间,腹围及母畜太小。初产母畜多因产道狭窄而难产;经产母畜的难产多由于胎畜的位置、方向、姿势不正引起。
检查产道是否有粘膜水肿、表面干燥情况和有无损伤,并注意损伤的程度及有无感染。同时应注意胎位是否正常以及胎儿生死情况,母牛的全身情况,如心跳过弱或亢进,节律不齐的,必须输液或强心等。
助产前准备
将母牛处于前高后低的体位站立保定,如不能久站可行侧卧保定。将胎儿露出部分及母畜的会阴、尾根洗净,再用0.1%高锰酸钾液消毒。
所需器械应做好消毒,并备有2-3条长约3米的柔软坚韧棉绳作牵拉胎儿用。
难产的助产
无力分娩的,术者将手伸入产道,按照助产注意事项,强行将胎畜拉出。或注射催产素注射液或垂体后叶激素催产,必要时待20-30分钟后可重复注射一次。
如果产道开张不良,子宫颈紧张,注射乙烯雌酚,并再用1%盐酸普鲁卡因在子宫颈口处分点注射,然后慢慢将胎儿拉出,刺激子宫颈,使其扩张良好。
胎儿姿势不正助产,应先把胎儿推进产道或子宫内,纠正后再用力拉出胎儿。
注意事项
矫正胎位时应先将胎儿送回产道或子宫腔内,再矫正方向、位置、姿势。矫正无望以及子宫颈狭窄、骨盆狭窄,应及时进行剖腹取胎手术。
注射催产素前,一定要检查子宫颈是否完全打开,可用消毒的手伸入产道感觉子宫颈和阴道之间有无明显的界线,如果能感觉到界线,说明没有完全打开,不可用催产素,应用雌激紊。
强行牵拉胎儿时,术者要配合母牛努责的节律,告诉助手牵拉胎儿的力量、方向和时间,以免损伤产道。
为了滑润产道和保护粘膜,可注入消毒的石蜡油。
助产后的护理
拉出胎畜后,用1%高锰酸钾溶液冲洗产道及阴户周围,还可用青霉素粉或土霉素粉撒入产道,预防感染。
饲喂益母草粉,加红糖用开水冲服,如有出血,可肌注止血剂,并进行补液。
胎衣滞留时,应按胎衣不下治疗。
产后多喂给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青料。

一例猪脐疝手术治疗体会


1发病情况及症状
2013年1月5日鲁河乡鲁河村盖XX求诊,主诉其家有一约30㎏猪,雄性,体温、精神正常,食欲基本正常,在脐部表面有一直径约15㎝的球形囊状物,触诊囊内容物较柔软,脐部腹壁有一直径约2.5㎝的疝环,囊内容物不能还纳腹腔。因此确诊为不可复性猪脐疝。主诉猪在15㎏重时找兽医手术一次,未能治愈,而造成现状。
2手术治疗
2.1术前准备
手术刀、手术剪、肠钳、持针器、止血钳、腹膜肌肉缝针、缝线、皮肤缝针、缝线、纱布、碘伏、局麻药等常规的准备与消毒。
2.2手术
2.2.1消毒麻醉:清洗术部,用生理盐水纱布擦拭干净。用碘伏或碘酊涂抹消毒,然后用75%酒精脱碘。脱碘后用0.5%普鲁卡因20ml作疝囊周围做浸润麻醉,当针刺无反应时即可开始手术。
2.2.2打开疝囊:经消毒麻醉后皱褶法打开疝囊,发现肠管与疝囊壁粘连,经小心剥离后,发现肠管已坏死,并有约2㎝的破裂口,立即决定切除坏死肠段。先将疝环适度扩大,然后在手术创口周围垫上手术巾,将肠管健康肠段充分暴露于创口外、长度以便于手术为度。把暴露在手术创口外肠段内粪便,推送至腹腔内肠管中,以防污染术部。用肠钳将在切除肠段的下方2~3㎝处夹住肠管。然后切除坏死肠段(必须在健康部位切除)。V字形剪除多余肠系膜,用细丝线缝合肠系膜,再将两肠管断端对齐,并在肠管断端下方2~3㎝处重新用肠钳夹住肠管。用全层间端连续缝合法,即全层连续缝合2~4针打一结、然后再全层连续缝合2~4针再打一结以此类推。目的是防止因全层连续缝合人为造成肠管管腔狭窄,术后发生肠梗阻。全层间断连续缝合完后,再将肠钳子在肠管吻合端下方3~4㎝处重新夹住肠管,作浆膜肌层间断连续内翻缝合(方法同全层间断连续缝合法),调整肠钳子直至把下面未缝合的缝合完为止。
2.2.3关闭术部切口:首先清理手术创口,用青霉素生理盐水纱布(将纱布浸泡在含有适量青霉素的生理盐水中,取出拧至不滴水为度)擦拭吻合后的肠段,肠管吻合处撒布青霉素约20万单位,把吻合后的肠管还纳腹腔。腹腔放入青霉素160万单位,适度切除疝环周围陈旧创缘使其变为新鲜创,用18#缝合线,()纽扣状缝合疝环。确定缝合紧密,腹腔内容物不能外溢,方可结节缝合皮肤。然后整理创缘,碘伏消毒、装结系绷带。手术完毕。
3术后护理
术后禁食24h左右,以后喂易消化富有营养的流食。如稀米白糖粥。手术12h后自由饮用白糖水或补液盐水即凉开水1000ml、食盐3.5g、小苏打25g、葡萄糖20g。术后肌肉注射抗生素用氧氟沙星10ml,稀释氨基苄青霉素钠2g,每千克体重肌注0.25ml,每天两次,连用3~5d。将手术猪放在干燥、清洁、卫生的圈舍内不能与其他猪混群防止其他猪啃咬患部,手术后大约12~15d拆除结系绷带和皮肤缝线,患猪痊愈。为防止复发,可在手术部位采用绷带环绕压迫包扎。方法是:让猪只取站立姿势,用宽约10㎝左右的长形布条或绷带,其布条一端在猪背腹部与脐部相对应位置,留有约10~15㎝左右打结用,然后经左腹侧开始往右腹侧脐部缠绕,大约缠绕5~8圈,确认缠绕牢固即可。(按术后护理)
4小结与体会
猪脐疝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发生的原因是脐带轮未完全闭锁,这是因便秘努责,吃的过饱、肚腹膨胀,加之追捕,奔跑、挤压、母猪踩压等因素引起。也有是因先天性脐轮发育不完全,轮比正常宽大、肠管尤其是小肠和系膜容易通过而形成脐疝。一般先天性脐疝,在仔猪出生后15~30d就能发现,因此早发现、早手术是治愈本病的关键。同时加强术后精心的护理也是非常必要的。
另外在没有手术条件的地方也可用脐腰部环绕压迫包扎法保守治疗。即:取跟疝囊差不多大小的一块硬布,鞋垫比较合适。先将疝囊内容物推送至腹腔立即放好预先准备好的硬布或鞋垫,然后用准备好的约10㎝左右宽的长布条,进行脐腰部环形缠绕。约适度压迫缠绕5~8圈后打结即可。
作者简介:
刘振海男1981年4月出生,学历本科,兽医师

甲鱼腐皮病用药的两例处方



治疗用方
【处方1】腐皮克星Ⅱ型,一次量,每666m3水体,100ml,全池泼洒,2天1次,病情严重时连用2次。或腐皮克星Ⅱ型,一次量,每1L水体,0.002ml,浸浴,5分钟(低于100g重的小甲鱼浸泡一次不得超过1分钟)。或高聚碘,一次量,每666m3水体,100ml~166.7ml,全池泼洒,2天1次,病情严重时,连用2次。
【处方2】诺菌素或鱼病康,一次量,每1kg饲料,5~10g或4g;同时添加电解多维,一次量,每1kg饲料,1.5g~3g,混匀后拌饲投喂,1天1次,连用5~7天。注意事项:电解多维停用期无,以上其他产品的停用期均为500度日。腐皮克星Ⅱ型不可与有氧化性药物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药物以及碱性药物同时使用;高聚碘对于冷水性鱼类慎用,缺氧水体禁用;诺菌素、鱼病康必须拌饵均匀;鱼病康禁与诺氟沙星、恩诺沙星等有拮抗作用的药物配伍;诺菌素必须拌饵均匀,禁与利福平、甲砜霉素、氟苯尼考等有拮抗作用的药物配伍。

奶牛难产的原因、症状及其防治


1、奶牛难产的原因

母体因素:当奶牛过度劳累,缺乏营养,患有疾病,分娩时受到外界因素的刺激或者没有合理使用子宫收缩剂等,都能够造成产力减弱或者不足,从而引起产力性难产。奶牛骨盆发育不良或者发生畸形、骨折,以及阴门、阴道、子宫颈的瘢痕、肿瘤和黏连等都能够造成产道变形、狭窄,从而引起产道性难产。奶牛过早配种,由于体型较小,产道狭窄,容易损伤产道;体质瘦弱无力,胎儿畸形、体积过大、胎势不正、胎位异常、死胎等都会引起难产。

胎儿因素:妊娠奶牛的最后3个月,由于饲喂蛋白质水平过高的饲料,导致母体体况过肥和胎儿体积过大,容易发生难产。另外,胎儿畸形、活力较差、体积过大以及胎位异常也能够造成胎儿很难通过产道,从而引起胎儿性难产。

2、奶牛难产的临床症状

产力性难产:子宫弛缓是容易引起该类型难产的一个因素,在奶牛难产中占有7%~21%,其中老龄牛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一般来说,子宫弛缓可根据预产时间、分娩现象及产道检查结果进行诊断。病牛往往是妊娠期已经结束,且已经表现出分娩预兆,但长时间无法顺利排出胎儿。病牛能够正常饮食,但当低血钙时则有可能会表现出精神抑郁或者俯卧,且颈部弯曲或者头朝向腹斜部弯曲是最明显的发病特征,有时也会呈侧卧状,努责无力或者无法努责。

产道性难产:子宫捻转是其中引起该类型难产比较常见的一个原因,是由于奶牛子宫自身沿纵轴出现扭转,即子宫从正常的位置发生逆时针或者顺时针方向旋转。奶牛在临产时更容易发生子宫扭转,一般达到90%左右,且会导致难产。病牛表现出烦躁不安,且伴有明显的阵发性腹痛,且随着病程的发展以及血液循环发生阻碍,加重腹痛,表现出食欲不振或者彻底废绝,出汗、摇尾,往往卧地无法起立等。同时,病牛出现弓腰、努责,但未见胎水排出,且腹部明显臌胀,脉搏、呼吸加速,但体温基本正常。

胎儿性难产:病牛在分娩开始时就表现出正常的努责和阵缩,有时还能够在阴门之外看到露出的胎儿两蹄,但其无法产出,经过产道检查发现产道以及胎位、胎向、胎势都很正常,只是由于胎儿体积太大而发生难产。一般黑白花牛更容易发生胎儿性难产,且青年奶牛与成年奶牛相比具有更高的发病率。

3、奶牛难产的临床检查

全身健康检查:即对发生难产奶牛的体温、瞳孔反射、心跳、呼吸等进行检查,如果发现心脏功能、呼吸系统出现异常情况,要立即采取对症治疗。

产道检查:主要是检查难产奶牛产道是否干燥,是否发生水肿和出血,是否排出具有正常颜色和气味的液体;检查盆腔是否过于狭窄;子宫颈开张程度等各种情况。

胎儿检查:判断胎儿以何种姿势进入产道,倒生还是正生,以及胎向变化、胎儿的大小等情况进行检查,确定胎儿是否死亡。

4、奶牛难产的防治措施

产力性难产:奶牛无力分娩时则要采取手术助产,术者先将手伸入到产道中,顺势拉出胎儿。也可给病牛注射适量的垂体后叶激素或者催产素,如有需要可经过20~30min后再重复注射1次。如果奶牛产道没有很好的开张,子宫颈过于紧张,可在子宫颈口处分点注射适量的普鲁卡因,再缓慢拉出胎儿,同时刺激子宫颈明显扩张。在奶牛分娩过程中,要注意对其体征进行监测,如果心跳亢进或者过弱、节律不齐,则需要进行输液或者使用强心药物。

产道性难产:奶牛在分娩前适时进行产道检查,判断是否过于干燥或者出血,并注意判断损伤程度以及是否发生感染。另外,在通过奶牛产道检查胎儿时,要判断胎位各方面情况是否正常以及胎儿是否存活。

胎儿性难产:当胎儿体积过大而引起难产时,可将液体石蜡、植物油或者凡士林涂抹在产道上,有利于胎儿顺利排出。当胎儿姿势不正引起难产时,如果胎儿的头颈发生侧弯,且腕部前置,术者要将手伸入到产道触摸胎儿进行检查。如果胎儿体积较小,且产道比较润滑,还没有发生严重扭转,可直接用手矫正其头部位置。

助产后的护理:难产奶牛结束生产后,由于消耗较多的体力,促使机体尽快恢复正常,还要防止产后发生疾病。一般拉出犊牛后要对产道及阴户周围使用0.1%高锰酸钾溶液或者新洁尔灭溶液进行冲洗,还可向产道内撒布土霉素或者青霉素粉。在饲养方面,要饲喂容易消化且营养全面的饲料,初期少喂勤添,之后逐渐恢复到正常喂量。如果奶牛产后体质非常虚弱,要及时进行强心、补液,供给充足的能量。此外,还要注意精心护理,保持清洁卫生,促使生殖器官快速恢复正常,从而确保以后能够正常繁殖。

作者简介:王连才(1971-),男,黑龙江尚志人,大专,兽医师,主要从事动物检疫与动物卫生监督方面工作。

王连才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1462.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