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免疫抑制性疾病的病因 猪免疫抑制性疾病的防治措施

免疫抑制病是指在某些致病因素或者其他因素的影响下导致机体免疫系统发生损伤,从而使机体抗病能力和抵抗力减弱而发生各种疾病的统称,可分成先天性免疫抑制和后天性免疫抑制两种类型。猪发生这类疾病后往往处于亚健康状态,生长发育减缓,甚至出现发病,严重损害养猪经济效益。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猪免疫抑制性疾病的病因猪免疫抑制性疾病的防治措施。

1、发病机理

动物体内的免疫可分成两种类型,即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体液免疫的作用主要是对抗原进行沉淀、凝集,使其形成复合物,有利于机体进行细胞免疫。机体进行体液免疫时,有效抗原需要经过巨噬细胞的处理,使T淋巴细胞被激活,从而使B淋巴细胞被激活,才能够生成抗体。细胞免疫的作用是其能够对经过抗体作用的抗原进行进一步处理,最终被完全清除;另外,还能够形成一系列的组织细胞效应,促使细胞发生溶解,有效清除病原。机体发生细胞免疫的首要条件是巨噬细胞将抗原吞噬,抗原被其处理后才能够使T淋巴细胞被激活,才可引发后面的一系列组织细胞效应。

由此可见,不管是体液免疫还是细胞免疫,发生的关键细胞都是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因此二者无论是在功能上发生损伤还是在数量上有所减少,都会对机体的免疫功能产生直接影响。

2、病因分析

疾病因素。病毒性疾病传染,主要是猪流感(SI)、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猪细小病毒、猪伪狂犬病等。以PCV2为例,病猪感染后会对机体免疫系统造成严重损害,导致机体血液中存在过多的未成熟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而减少循环T细胞和B细胞数量,影响免疫细胞的功能,引起免疫抑制,从而出现继发性免疫缺陷,不仅导致在临床上接种疫苗无法形成有效的免疫应答,还容易诱发继发感染、混合感染一种或者多种病原体。细菌性以及其他疾病传染,主要是副猪嗜血杆菌病、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支原体肺炎、猪附红细胞体病等,能够使免疫功能受到抑制,从而容易继发感染其他疾病。例如,猪感染肺炎支原体后,会导致体内巨噬细胞、B细胞、T细胞的功能发生改变,对肺脏的免疫应答产生抑制,引起免疫抑制,造成机体免疫功能减弱,从而干扰疫苗的免疫作用,发生免疫失败,进而导致机体无法有效抵御外源病原微生物侵袭,出现继发感染一种或者多种疾病的现象。

药物因素。某些药物,如卡那霉素,氟苯尼考、甲砜霉素、地塞米松、庆大霉素以及磺胺类药,或者含有以上药物成分的饲料添加剂,都能够有效防治由多种病原菌引发的生猪疾病,从而在养猪场(户)被广泛使用。但以上药物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会明显损伤猪体多种免疫器官,引起免疫抑制,导致免疫应答减弱。尤其是部分养猪场(户)会在免疫接种疫苗前后使用以上药物或者含有这些药物的饲料添加剂来防治各种疾病,尽管能够控制同群猪中的某种疾病,但又会出现另一种疾病的暴发流行。

营养因素。饲料中含有的氨基酸、微量元素、维生素水平不合理,如比例不当或者缺乏,影响蛋白质的合成与代谢,导致机体抗体水平下降,且免疫应答能力减弱,还会影响机体免疫器官的发育。

3、防治措施

西医治疗。主要是使用增强机体免疫力的药物,采取综合方法进行治疗,即抗细菌疗法、细胞因子疗法配合抗病毒疗法,以及对症治疗。以猪蓝耳病毒为例,病猪可肌肉注射适量的排疫肽,用于中和存在于机体内细菌或者病毒生成的毒素,通常按体重每50kg注射1mL,也可根据病情适当增加剂量,每天1次,连续使用2天;第3天改为使用干扰素,可按体重每40kg肌肉注射1mL,并根据病情适当增加剂量,添加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使用2天。同时,配合按体重肌肉注射o.2mLjkg双黄连注射液,每天1次,连续使用4天。如果病猪继发感染弓形虫病或者链球菌病,可肌肉注射适量的红弓链康注射液;如果感染附红细胞体病,可肌肉注射适量的三氮脒注射液,注意采取分点注射,同时要配合肌肉注射强力霉素注射液。

合理用药。猪群使用药物进行预防和治疗疾病是要谨慎。对于规模猪场,出现发病后要先确诊,接着根据药敏试验和症状轻重程度选择适宜的敏感药物。规模猪场和散养户进行保健时禁止长时间使用同一类药物,或者随意参照其他猪场的保健方案,防止产生耐药性。另外,部分药物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免疫抑制性,如果使用不合理,也能够引起免疫抑制,如氟苯尼考及地塞米松等糖皮质类激素。猪场消毒时,尽可能选择使用毒害作用小的消毒药。

加强饲养管理。猪场制定生物安全防疫体系,采取规范化饲养管理,要求进行分群饲养,尽量减少转群、混群,保持饲养环境良好,通风良好。猪群饲喂营养均衡且品质优良的安全性饲料,并注意定期添加适量的毒素吸附剂和脱霉剂,避免饮用水的水源和饲料污染有害物质。猪场严格控制人员出入,定期进行消毒,且确保彻底消毒,每星期至少进行1次,并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

猪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危害及其综合防制
养猪生产无外乎就是要让母猪多产仔,少死仔;肉猪少吃料,多长肉,早上市。可是近年来,
我国养猪生产却面临着日趋严峻的疫病威胁,母猪繁殖障碍、仔猪高死淘率、生长育肥猪高发病率,许多猪场甚至因此血本无归。使几乎所有从业者都深深体会到养猪生产的风险越来越大,疫病控制的成本越来越高,而药物、疫苗等常规措施对疫病的控制作用越来越有限。就其根本原因在于猪只遭受免疫抑制性因素的影响,其免疫系统遭到破坏或受到抑制,使猪群赤裸裸的、手无寸铁的暴露在细菌、病毒等各种病原“千军万马”的包围之中,以至于得了“爱滋病”的猪不感染则罢,一感染就是“混合感染”;或者不免疫还好,一免疫反而顺势发病。
事实上,也正是在猪繁殖-呼吸综合征等免疫抑制性疾病出现之后,使猪繁殖障碍性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不断涌现,
一些前所未有的或以前很少发生的猪病,如猪丹毒、副猪嗜血杆菌病、猪附红细胞体病、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等,也出现了暴发流行。据杨汉春(2006)、卫秀余(2007)、蔡雪辉(2006)等行业权威专家均报道,刷新中国养猪人血泪史的“猪高热病”与此密切相关。而江西、广东、湖南、河南、河北、四川等养猪大省每年都要因此而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据文献记载,导致猪免疫抑制的因素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理化因素:霉菌毒素(如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烟曲霉毒素、呕吐毒素、T-2毒素等)、重金属(如汞、铅等)、工业化学物质(如过量的氟)等能毒害和干扰机体免疫系统正常的生理机能,过多摄入会使免疫组织器官活性降低,抗体生成减少;大量放射线辐射动物(如长时间的紫外灯照射)可杀伤骨髓干细胞而破坏其骨髓功能,结果因严重损伤造血干细胞而导致造血功能和免疫功能丧失。
2、药理性因素:有些药物,如地塞米松等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氯霉素、四环素等药物,即使在治疗量水平也能抑制免疫系统。大剂量、长时间使用各类抗生素,几乎都会对机体免疫系统造成伤害。
3、营养性因素:某些维生素(如复合VB、VC等)和微量元素(如铜、铁、锌、硒等)是免疫器官发育,淋巴细胞分化、增殖,受体表达、活化及合成抗体和补体的必需物质,若缺乏或过多或各组分间比例失当,均可能诱导机体继发性免疫缺陷。
4、不良应激:已证明在过冷、过热、拥挤、分娩、断奶、混群、运输等应激状态下,畜禽体内会产生热应激蛋白(HSP)等异常代谢产物,同时某些激素(如类固醇)水平也会大幅提高,它们会影响淋巴细胞活性,引起明显的免疫抑制。
5、传染性免疫抑制性疾病:许多病原微生物均可致使机体产生明显的免疫抑制。如猪瘟野毒感染可导致胸腺萎缩,B细胞减少;猪繁殖-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可损伤免疫系统和呼吸系统,尤其是肺,肺泡巨噬细胞是PRRSV主要的增殖场所,所以易被破坏;根据病理学、免疫组织学和血流细胞计数研究认为患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的猪确实存在免疫抑制;猪肺炎支原体感染,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能力下降,肺泡巨噬细胞对病原的吞噬和清除能力下降,而抑制性T细胞的活力增强,导致呼吸道免疫力减弱;猪附红细胞体感染能致使猪红细胞被大量破坏,导致免疫抑制。
总之,免疫抑制性因素主要通过损伤免疫组织器官或影响免疫细胞活性,干扰抗原的递呈,抑制或阻断免疫抗体的形成等途径而导致机体抗病能力下降或免疫应答不完全,造成低致病力的病原体或弱毒疫苗也可能感染发病。这些因素通常可使各生产阶段的猪经常发生异常的疾病而变得消瘦,甚至死亡,其中以遭受分娩、初生、断奶、转群、混群、换料、运输、天气骤变等不良应激的猪只为重;而且有这方面问题的猪更易于发生“综合征”——多种病原混发、并发或继发感染增加——在一头患病猪只身上通常可以看到两种或两种以上疾病的症状和病变,如猪瘟+猪喘气病、猪喘气病+副猪嗜血杆菌病、猪瘟+猪喘气病+副猪嗜血杆菌病等日益普遍。
事实证明,导致猪发病的各种因素之间并不是孤立的,它们往往相互促进,互为因果,从而使各种疾病的病因变得非常复杂,这也是目前养猪生产中猪病难以诊断和防治的根本原因所在。笔者认为,在养猪生产过程中,应该尽早摈弃“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有病治病,没病拉倒”的片面保守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及时了解,全面分析;养重于防,防重于治,防治结合”的方针。只有在平时及时了解自家猪场的疫病发生情况,制定并认真落实具有自家特色的综合防制措施,充分增强猪只自身的体质,培育优质健康猪群,才能从根本上减少疾病的发生,降低疫病防控成本,提高养猪生产的经济效益。对猪免疫抑制性疾病的防制更是如此:
避免近亲繁殖,杜绝或减少遗传性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发生。
加强饲养管理,尽量减少各种不良应激。
提供全价饲料,尤其是饲料营养要均衡。
杜绝饲喂霉变饲料,切实防止霉菌毒素、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对饲料和饮水的污染。
引进种猪或精液时应严格检疫,防止在引进优良品种的同时,带入自家猪场原本没有的疾病。
定期对自家猪场的猪群进行病原学、血清学监测,采取淘汰阳性种猪、人工受精、早期隔离断奶、早期药物隔离断奶等措施逐步净化种猪群疫病,从细节着手努力培育自己的优质健康猪群。
根据病原学、血清学监测结果,做好整个猪群猪瘟、伪狂犬等目前有疫苗而且普遍反映疫苗效果较为确实的疫病的防疫.
总之,我们只有改善猪只体质,培育优质健康猪群,才能从根本上减少疾病的发生,降低养猪生产风险,提高猪群的生产性能和养猪生产的经济效益。

相关阅读

黄鳝常见细菌性疾病与防治



黄鳝是一种食用和药用价值都很高的经济鱼类,在国内外市场上十分畅销,也是我国出口创汇率较高的水产养殖名优品种,它具有生长速度快、投资小、产量高、收益快等优点,深受养殖者欢迎。近几年来由于钓捕、笼捕、电捕过度,使黄鳝的野生资源受到严重破坏,自然资源日见匮乏,因此发展人工养殖黄鳝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使黄鳝养殖业日渐兴旺。但目前黄鳝的养殖技术还不够成熟,特别是疾病防治技术研究还跟不上其养殖业的发展。由于黄鳝疾病非常严重,给养殖者造成了较大经济损失,为了提高黄鳝养殖成活率,提高经济效益,本文就几种常见的死亡率较高的疾病与防治技术简介如下,仅供养殖者参考。

1赤皮病

病因此病多因捕捞或运输时操作不当,使鱼体受伤,被细菌感染所致。

病状病鱼因外伤感染部分出血、发炎、皮肤脱落,尤其腹部和体侧症状明显。

流行春末夏初常见此病流行。

防治方法1)放养前用5~20g/m3的漂白粉溶液,浸洗黄鳝约30min;2)用0.4‰的食盐水和小苏打合剂全池泼洒;3)用磺胺噻唑拌饵投喂。用量为5g/50kg鱼重,第2~6天用量减半;4)用10%盐水洗擦患部,或用2.5%食盐水药浴15~20min。

2肠炎病

病原初步认为是由细菌引起的。

病状病鱼头部发黑,腹部出现红斑,肛门红肿,其颜色由淡红—充血—紫红,肠道发炎充血,进而发紫溃烂而死亡。

流行此病多发生于4~7月,传染性强,发展快,病程短,死亡率高。

防治方法1)发病季节每半月用漂白粉消毒1次;2)用黄胺胍或大蒜拌饵投喂,用量为每50kg黄鳝5g药,第2~6天减半;3)呋喃西林或氯霉素20g/100kg鱼,连喂3d。

3打印病

病因本病由细菌感染所致,伤残、体弱或患有其它病的鱼易受感染。

病状病鱼背部和两侧(多在肛门附近)出现小红斑,继而扩大呈园形、椭园形的溃疡深凹,边缘充血发红,形状似打了一个深深的红色印记,尔后继续溃烂、脱落,严重时露出骨骼和内脏,使病鱼无力钻入洞穴栖息,最后死亡。

流行此病多流行于春末夏初。

防治方法1)全池泼洒浓度为1g/m3的漂白粉;2)泼洒红霉素,30万IU/30m2,15cm水深;或0.4g/m3的呋喃唑酮,每天1次,用3)口服磺胺噻唑2.5g/50kg体重,连续6d,首次加倍;4)取1~2只蟾蜍,剥去皮,系上绳子,在水里拖几遍,1~2d内可治愈。也可在池内养几只蟾蜍,其分泌物有杀菌预防打印病的功效。

4出血病

病因其病原不祥。

病状病鱼体有呈点状,块状或弥散状充血,腹部、喉部较明显,有时口中流血,鳃腐烂。

流行从早春至10月底均可发生,此病流行广,发展快,死亡率高。

防治方法1)每半月用生石灰对池水进行消毒;2)用每毫升0.25IU的金霉素浸洗鳝体;3)用0.2~0.25mg/L的呋喃唑酮全池均匀泼洒。

5疖疮病

病因由细菌感染所致的皮肤病。

病状病鱼表皮及肌肉组织发炎,继而脓肿,溃烂。常有伴头尾渗血。病鱼常在水中支撑物上躺着,似瘫痪状。

流行在养殖季节均有发生,可在1周内死亡。

防治方法:1)全池泼洒漂白粉1g/m3;

2)全池泼洒呋喃唑酮0.25mg/L,连用3d;

3)口服2.5g磺胺噻唑/50kg鱼,首次加倍,连续6d。

6赤斑病

病因由细菌感染所致。

病状病鱼腹部和体侧有红斑,肠道发炎,充血,肠萎缩,眼球向外突出。

流行此病多发于4~6月。

防治方法1)放鱼时操作小心,避免鱼体受伤;2)定期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对池水消毒杀死病原菌;3)用2.5%食盐水浸洗病鱼15~30min;4)用氯霉素拌饵投喂15mg/尾,连用3周。

黄鳝在自然水域中抗病能力很强,一般没有受伤的黄鳝由于体表粘液的保护,难以致病。人工养殖时,放养密度较高,常易引起疾病。而一旦黄鳝发生疾病,一般药物治疗效果不尽理想,因此在黄鳝养殖中,要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彻底清塘和放养前后的鱼体消毒以及内服药饵进行预防,是控制黄鳝疾病的有效途径。

池塘网箱黄鳝“应激”性疾病的防治技术



主要集中在鳝种进箱阶段,鳝种因不适应新的生活环境,或因气候、水温变化大,而产生“应激”反应。“应激”反应主要表现在黄鳝上草,行动缓慢,拒食,体弱,免疫功能下降或消失,严重时死亡率高达90%以上。这是目前黄鳝养殖中危害较大的一种疾病。

防治方法

①正确掌握鳝种进箱季节是预防黄鳝“应激”性疾病的最佳方法。根据我们的试验,冬季是放养的最佳时节,因为此阶段正是成鳝起捕销售的旺季,苗种易购得,且水温低,细菌活力不强;其次是6月下旬至7月中旬,这一阶段鳝种通过了自然肥育,恢复了越冬期间的体质,苗种普遍比较健壮,而且天气变化不大,水温相对稳定,都在25℃以上,苗种进箱时也不会引起“应激”反应。
②合理选择鳝进箱时间是预防黄鳝“应激”性疾病的又一绝招。我们在试验中,通过观察天气变化情况,选择连续2d以上晴天并保证鳝种进箱后有2d晴好天气的时间进箱,效果十分明显。

美蛙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


(1)蝌蚪气泡病水质过肥,水中气泡较多,使蝌蚪不断吸人体内而发病。其体膨胀,浮于水面,严重时甚至仰浮水面,身体失去平衡。治疗时,可将发病蝌蚪放在清水中浸泡几天,停止喂食,直至痊愈。

(2)蛙烂皮病。此病是长期投喂单一饵料,缺乏维生素A, 使上皮细胞的生理性再生受影响所致。患病蛙头背部皮肤无光泽,出现白蓝纹,接着表皮脱落并扩展到整个身躯,同时其瞳孔有粒状突出,起初黑色,后变白色,失去视觉。治疗可对病蛙补喂鱼肝油或在饵料中添加维生素,也可用动物肝脏,每2d1次,每次1g严重时可对其进行消炎治疗。

(3)蛙脱肛病。主要症状是病蛙直肠外露于泄殖腔外1-2cm,并由此引发感染。病蛙食欲减退,行动不便,体质瘦弱。治疗,先用冷开水或蒸馏水洗净外露直肠,最好先消毒,后清洗干净,用裹一些棉花的火柴梗立即塞人泄殖腔内,再隔离饲养,直至治愈。

综合防治措施

(1)合理放养。密度不宜过大,要适宜。
(2)饵料投喂。美蛙饵料要保证新鲜充沛,营养全面,坚持四定原则,科学投喂。
(3)加强日常管理。勤观察,勤清理剩饵,适当控制水温和气温,调节水质。
(4)控制病体繁衍及传播。对养殖池、水体、饲养工具等定期消毒处理。
(5)药物防治。定期对蛙体、饵料进行消毒,发现有病,应对症下药,及时隔离治疗。

防治罗非鱼冬季营养性疾病



罗非鱼属热带鱼类,其最适生长温度在25℃~35℃,而致死温度在10℃以下,但在我国南方水温降至罗非鱼致死温度的现象极少出现,这就为罗非鱼在自然条件下安全越冬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然而在冬季,许多地方还是发生了较大规模的鱼病和死亡。下面对其发病死亡的原因进行探讨,并提出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一、鱼病发生及症状

进入冬季,罗非鱼的死亡大多发生在气温骤然下降的两三天后,当气温又有所回升之时,其损失情况各有不同,有些是集中大批死亡,有些则是连续几天不断有死亡发生。对病鱼进行检查,外观上可见:鱼体色暗淡,缺少光泽,体形瘦弱;眼球突出,眼球晶体混浊、发白;腹部膨大,表皮有充血现象。但鱼鳍、鱼鳃无异常症状,体表无寄生虫寄生。解剖检查:鱼腹内充水;肝脏有病变,多为黄色、淡黄色并有肿大和脂肪块。从以上症状可初步确定罗非鱼得的是一种细菌病或营养性疾病。

二、冬季罗非鱼患病死亡原因
 
在有的地区,冬季为什么会出现大面积、大规模的死亡情况?而且死亡都发生在气温由冷转热以后。国外有关资料证实:水温、盐分、溶氧等环境因素发生变动,或多或少对饲养鱼类有不良刺激。当饲料中缺乏维生素A、E、B1、B2和锌元素时,易诱发鱼病,其症状与上述症状基本相似,可以确定为因营养缺乏而致病。在对其原因进行探讨时发现:在生存温度下限时,尽管罗非鱼不会立即致死,但其活动缓慢,基本停止摄食。因此,鱼体内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积累很少。当天气转暖,罗非鱼生命活动渐趋活跃,由于鱼体内营养元素不足而无法满足生命活动的需要,而此时病原细菌也随温度升高而活跃,罗非鱼因营养不足导致肝肾损坏,鱼体免疫力下降,易感染病原体,造成罗非鱼患病死亡。因此,营养元素特别是维生素及无机盐类在鱼体内积累量的减少,是造成冬季罗非鱼死亡的重要原因。

三、防治方法
 
1.营养改良
建议使用全价配合饲料,这是保证鱼类摄取全面营养的基础,只有摄入全价配合饲料,才能使鱼体内维生素及无机盐类积累量满足生命活动的需要。这样,即使气温下降,影响鱼的摄食量,但因鱼体内各种营养元素积累充分,也可以顺利越冬。另外,有资料表明:越冬期鱼类对蛋白质的需求量与正常养殖无太大差异,而对脂肪及维生素的需求量比正常养殖要大,所以越冬前一个月应在饲料中添加1%左右的鱼油或植物油。同时,适时加入品质上好的“多维素”,增加鱼体脂肪、维生素积累量,利于越冬。

2.疾病防治
罗非鱼由于营养不良,病原细菌侵入而易得水霉病、溃烂病(由嗜水单胞菌引起)等病。另外,在低温环境下,也易被寄生虫寄生,如小瓜虫病、斜管虫病、车轮虫病等。因此,必须定期作水体消毒,保持水质清新,预防疾病。常用的水体消毒剂有生石灰、“强氯精”、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5∶2)。对于池塘养殖,采用全池泼洒消毒,使用剂量分别为200ppm、0.3ppm、0.7ppm。每10天使用1种,轮换使用。另外,当水温低于15℃时,易流行水霉病,所以要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发现死鱼要及时剔除,同时施药防治,一般用食盐和小苏打合剂(1∶1)进行全池泼洒,使用剂量为0.2ppm和4ppm。对于网箱养殖,则采用挂瓶、挂袋或挂篓法防治鱼病。所用药物为漂白粉或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5∶2)。一般每天每个网箱挂瓶(袋或篓)3只~6只,每只装药100克~150克,每月2次,每次连续2天,轮换使用。另外,冬季应注意增氧,定期开增氧机,使水体溶氧保持在4毫克/升以上。如没有增氧机械,可采取人工搅水或注水、换水等措施增氧。

几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


猪繁殖障碍性疾病是指以繁殖障碍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的总称,(妊娠母猪发生流产、死胎、木乃伊、产出无活力的弱仔、畸形仔、少仔和公、母猪的不育等)为特征的繁殖障碍性疾病已越来越多,并成为影响规模猪场健康发展的一大因素。尤其是随着养猪业不断向规模化发展,导致这类疾病成为影响猪场最主要的一种疾病,通常发病率能够达200/-40%,平均超过30%,在很大程度上损害养猪业的经济效益。现将几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介绍给大家!

1、病毒性繁殖障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公猪患病后主要表现出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性欲降低,精液品质下降。母猪患病后表现出呼吸困难、咳嗽,产后延迟发情,有时甚至不出现发情,基本不会发生死亡;妊娠母猪前期患病会发生流产,后期患病会产出木乃伊胎或者弱仔,且其运动失调,呼吸困难,经过几天就会发生死亡。仔猪断乳前后最容易发生该病,主要表现出体温明显升高,呼吸急剧困难,往往呈腹式呼吸,共济失调,肌肉震颤,个别皮肤会发紫,伴发症状严重的渗出性皮炎,死亡率能够达到40%-100%。为预防发生该病,可给猪群接种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灭活疫苗,通常后备母猪分别在配种前50天、30天进行1次接种,每次用量为1头份,注意要在接种其他疫苗后才能够注射该疫苗,防止产生免疫干扰而影响免疫效果;经产母猪选择在分娩后25天左右接种,每头肌肉注射1头份疫苗;种公猪分别在每年的3月份、9月份进行1次免疫,每次每头肌肉注射1头份;新生仔猪可在20天日龄接种疫苗,每头肌肉注射0.5头份。对于患病猪,可在发病初期的1-3天,将适量的抗体维他和清肺止咳散添加在饮水中,并增加青料的喂量。对于发病超过3天的病猪,可采取肌肉注射长效土霉素、菲克亭、肺炎咳喘停。

猪伪狂犬病。妊娠母猪通常呈隐性感染,但会导致其出现屡配不孕、流产、产出死胎以及呼吸道症状。新生仔猪患病后会表现出神经症状,如肌肉震颤,持续转圈,四肢呈“游泳”状划动等,还伴有呕吐、腹泻、昏睡等症状,通常出生后3-5日龄达到死亡高峰,有时甚至能够达到1000%。该病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和治疗药物,主要采取疫苗免疫来预防发病。目前,猪场主要选择使用弱毒活疫苗、弱毒灭活苗以及基因缺失苗。一般来说,建议养殖户选择灭活苗,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且不容易出现毒力反弹的现象,种猪通常在配种前进行1次免疫,经过1个月再进行1次加强免疫;仔猪可在断奶后进行1次免疫。

猪细小病毒病。妊娠早期发生该病,会导致胎儿发生死亡,并被机体吸收,使其出现无规律的反复发情;妊娠中期发生该病,母猪主要是发生流产以及产出弱胎、木乃伊胎、死胎、分娩延后等;妊娠后期发生该病,母猪产出的后代仔猪通常能够存活下来,但长时间带毒并排毒,从而无法作为种用。该病目前还没有针对性的方法进行治疗,临床生产中主要是使用疫苗进行免疫,通常选择使用油乳剂苗,母猪分别在配种前、后15天左右进行1次免疫,种公猪只需要在配种前进行1次免疫即可。

2、细菌性繁殖障碍

布氏杆菌病。母猪患病的主要症状是发生流产,并容易发生胎衣滞留,从而导致子宫炎和不孕。公猪患病后主要发生附睾炎和睾丸炎。该病主要采取预防,要求猪场尽可能采取自繁自养,对于引进的种猪时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隔离,确认健康无病后才能够混群。日常加强消毒,确保猪舍卫生良好。猪群适时免疫接种“布氏杆菌猪型二号”弱毒冻干苗来预防该病。对于已经患病的猪,要立即进行捕杀,并对尸体采取无害化处理。

子宫内膜炎。母猪患有急性型子宫内膜炎,会表现出明显的全身症状,食欲减退或者彻底废绝,体温明显升高,弓背,经常排尿,频繁努责,并有黄白色脓性分泌物从阴道流出,且散发腥臭味;慢性子宫内膜炎通常是由于急性型没有及时采取治疗而转变而成,不会表现出明显的全身症状,可能会呈周期性的有少量浑浊黏液从阴道排出,即使能够出现发情也往往会导致配种失败。为预防该病,要求母猪在配种前进行彻底消毒,尤其要注意对阴户、配种用具、公猪包皮进行消毒。妊娠母猪加强管理,避免妊娠中期体况过肥,防止发生便秘等,增强体质,尽可能缩短分娩时间,并促使分娩后及早排净子宫恶露。如有需要,可在母猪分娩后使用抗生素进行1次消炎。母猪需要助产时,要求对手臂和用具等进行消毒。对于发病母猪,症状严重时要采取淘汰处理,症状较轻的可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3、寄生虫性繁殖障碍

弓形体。母猪患病后会表现出高热,停止采食,陷入昏睡,经过3-5天出现流产或者产出畸形胎、死胎,但只要出现流产就会导致高热、昏睡症状消失。防治该病的措施是对猪群定期进行监测,有计划的进行淘汰。猪舍保持清洁卫生,定期使用20%石灰水、3%氢氧化钠、1%来苏儿等进行消毒,防止发生应激,养殖场内应加强灭鼠,清出的粪便要采取发酵处理。治疗病猪时,由于磺胺药对发病后期病猪体内形成的包囊型虫体没有治疗效果,因此要采取早用药、疗程足的治疗。一般来说,病猪可选择使用磺胺六甲氧嘧啶进行治疗,如症状严重时还要采取对症治疗,如大量输液、退热等,并配合使用抗生素避免出现继发感染。

原因
我国猪繁殖障碍疾病主要是由病毒引起的,目前引起猪繁殖障碍疾病的病毒有猪细小病毒(PPV)、日本乙型脑炎病毒、伪狂犬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PRRS)、猪瘟病毒、肠病毒等。此外,某些细菌、衣原体、寄生虫、真菌毒素、有毒气体和矿物质元素钙、磷、铜、碘、锌、锰、硒、铬及维生素E的缺乏,饲养管理不当等也是造成猪繁殖障碍的原因之一。
猪繁殖障碍疾病除了造成种猪繁殖性能下降,同时还使治疗费用增加、饲料利用率下降、生猪死亡率上升。
主要种类
1、细小病毒
是猪繁殖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受感染母猪特别是第一胎母猪分娩出木乃伊胎、死胎、弱仔猪,由于病毒感染时间不同和胎儿死亡的时间不同木乃伊胎的大小很不一致,有的整胎仔猪木乃伊化,有的在一胎仔猪中部分木乃伊化,部分仔猪健康或弱仔,比例很不一致。母猪本身没有全身症状,怀孕母猪预产期延长和发情延迟也是常见临床现象。
2、乙型脑炎
是由日本乙型脑炎病毒感染引起繁殖障碍性疾病。蚊子是本病的主要传播者,因此,本病多发生于蚊子流行季节。怀孕母猪患该病时突然发生流产。流产的胎儿呈木乃伊化,有的死胎,有的胎儿全身水肿,也有胎儿正常并发育良好,在同一胎仔猪中,体重大小和病变上有很大差异。公猪感染常见睾丸炎,多发生单侧性睾丸肿大,发病时体温升高,数日后自然康复。
3、猪伪狂犬病
是由伪狂犬病毒引起的家畜和野生动物一种病毒性传染病。哺乳仔猪感染该病后呈脑脊髓炎和败血症死亡;成年猪呈隐性感染无明显症状;妊娠母猪发生流产、死胎等繁殖障碍,幼龄猪突然发病,体温升高,精神萎顿,间有呕吐和腹泻,当中枢神经受侵害时,可见兴奋或麻痹,并出现一系列的中枢神经症状,妊娠母猪发生流产、死胎、木乃伊和弱仔猪,并在出生后几天内死亡。剖检幼龄病猪有时可见扁桃体坏死,肾脏点状出血和脾、肝有坏死灶。
4、猪呼吸和繁殖障碍综合症(PRRS)
该病也称蓝耳病。1987年首次报道美国,近10年来有全球蔓延趋势。本病由PRRS病毒引起的,接触性传染、流行本病的猪场可见妊娠母猪流产、早产或到预产期分娩出死胎和大小不均木乃伊胎儿、弱仔。断奶后仔猪常见呼吸困难,耳朵一过性发绀,生长延缓,有的甚至死亡。
5、猪SMEDI综合症
是由肠病毒引起的母猪繁殖障碍性传染病,主要症状与细小病毒类似,表现为母猪产死胎、木乃伊胎、胚胎死亡和不孕症,母猪本身一般没有明显症状。
6、迟发性猪瘟
当猪瘟病毒感染妊娠母猪时,病毒可侵害子宫的胎儿,造成母猪流产,胎儿死亡、木乃伊或畸形,产出活的仔猪弱小,也可产出肉眼正常的仔猪。
7、衣原体病
是由鹦鹉热衣原体引起的一种人蓄共患传染病,带病原动物是本病主要传染源,其粪、尿、乳、流产的胎儿、胎衣、羊水等污染环境,经消化道、呼吸道传播,也可经配种或人工授精传播,吸血昆虫也可传播本病,猪衣原体病主要表现妊娠母猪流产、胎儿死亡、产死胎或弱仔、空怀母猪不育等。
8、布氏杆菌病
是由布氏杆菌引起急性或慢性人蓄共患传染病,可引起患猪胎膜炎、流产、不育和睾丸炎等。

防治措施
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防制必须树立多学科共同协作的观念,应用全面的分析方法,对猪繁殖障碍产生原因进行彻底的分析,一方面必须从猪场所处的位置,栏舍的结构、种猪的引进等方面考虑对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防制问题;另一方面,还必须从饲养学、营养学、生态学以及经营管理等方面进行剖析,不断的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控制繁殖障碍疾病的蔓延和扩散,最终逐步达到缩小甚至消灭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发生。具体来说,应从以下八方面加以防制。
1、建立健全合理的免病程序。猪患繁殖障碍症的主要病因是病原性因素。目前已知的病毒、细菌、衣原体、寄生虫有数十种,虽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全部列入免疫等程序中,但应把危害较重的乙型脑炎、细小病毒、伪狂犬病、蓝耳病和布氏杆菌病等纳入猪场整体免疫程序中。应根据该类病的发病季节、疫(菌)苗产生抗体时间和免疫期的长短,实行有计划、有步骤的程序化免疫。
2、严格执行疫(菌)苗接种操作规程,确保其接种密度和质量。给猪接种疫(菌)苗,是提高其机体特异性抵抗力,降低易感性的有效措施。规模化猪厂应注意预防接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特别是初产母猪在配种前这段时期(接种已型脑炎疫苗应在3月份蚊蝇未无出现前),应高密度,高质量坚持连续3~5年的预防接种,就有可能达到控制和净化该病。
3、加强母源抗体监测。仔猪体内母源抗体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和干扰抗体滴度,甚至完全抑制抗体的产生。为防止母源抗体对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对某些传染病定期进行母源抗体监测,选择无母源抗体或母源抗体滴度较低的时间接种疫苗,提高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规模猪场应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母源抗体监测,以便随时了解和掌握本场猪群母源抗体水平,确定初免时间,适时进行预防接种。让初生乳猪吃足含有较高浓度母源抗体的初乳,对防止此病的发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4、严把引种检疫关。引种隔离观察检疫,严防带毒种猪进入猪场是防止疫病发生的重要措施,因此,各地在引种时应认真了解供种单位的免疫程序和疫情,严禁到疫区引种。引进后应在场外隔离观察检疫两周,并进行相关的监测,结果阴性、临床观察无症状出现,接种有关疫(菌)苗产生免力后,才可入场饲养。发生可疑病猪应及时送检。规模猪场一旦发生可疑病猪,兽医人员不能确诊时,应迅速集病科或将未经治疗的病猪,送兽医部门进行检验,待确诊后,对症按规定防制,才能收到事半功倍效果。
5、加强饲养管理。
在使用饲料过程中,必须根据种猪的各阶段营养需要进行合理配置饲料,提高日粮中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饲喂高能量饲料。特别要确保矿物质元素钙、磷、铁、铜、锌、锰、碘、铬、硒和维生素E的正常供应,确保限制性氨基酸,特别是赖氨酸的平衡。
6、搞好环境卫生,加强生物安全措施。
一是建立严格的消毒制度。定期对猪舍地面、墙壁、设施及用具进行消毒,并保持舍内空气流通,加强冬季保温、夏季防暑降温。二是加强粪尿、病死猪管理。对正常猪的粪、尿发酵或沼气处理,对患病猪的粪尿、乳、流产的胎儿、胎衣、羊水及病死猪进行焚烧等无害化处理。三是消灭鼠、蝇、蚊传播媒介,严防狗、猫、飞鸟等其他动物进入栏舍。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1459.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