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群安全越冬的有效措施

羊群安全越冬,不仅要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而且应加强越冬管理工作,具体应抓好以下几项措施:

1抓放牧,抢秋膘入秋后天短夜长,放牧时间不够用,只靠白天放牧,羊吃不饱,应适当延长放牧时间,下霜前,要早出晚归,下霜后要晚出晚归,使每只羊都能吃上草,吃得饱。秋收后,要及时把羊群赶到收过庄稼的地里,溜秋茬,捡食杂草和散落的粮食,抓得好,上膘更快,也是抢抓秋膘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样结合起来抓,就能使羊群尽快增膘复壮,为安全过冬打个好底。

2备足草,冬膘好羊是草食动物,应以喂草为主,为保住冬羊不掉膘,就要备足羊群过冬的草料,这是保证羊群过冬的物质基础。应按羊的头数和需要的数量,广泛收集各种青草、树叶、菜子菜叶及农作物秸秆,都可经过氨化、碱化和堆储饲喂,也可制作青贮和发酵饲料喂。精料中玉米、大麦、麸皮及油饼和农副产品加工下脚料酒糟等都是喂羊的好饲料。但饲料要搭配喂,做到多样化,适口性强,补足营养,就能保住冬膘。只要秋天,备足了冬草,羊过冬就有了本钱。

3住暖圈,防感冒俗话说,圈暖三分膘,入冬前一定要把羊圈修缮好,羊舍要保暖。老牧人说,羊冷在风里。是很有道理的。因此,要防止贼风侵入,门窗要用塑料薄膜封闭好,夜间挂草帘,地面要干燥,不上冻,防止阴冷潮湿。因为羊舍多处透风、过冷,羊体养料的消耗就要增加,即使喂得再好,也难保冬膘。因此,减少羊体损失热量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修好暖圈。在严寒的冬季,只要让羊住进温暖的圈舍里,就能大大减少羊体热量的散失,就能避免羊着凉,防止感冒,羊过冬也就有了保证。

4巧冬牧,夜补料冬羊大多已怀孕,天气虽冷,但也不能在圈里卧着不动,对孕羊和胎儿生长发育都不利,应结合放牧进行适当的运动,还节省饲草。冬牧羊群,应选择背风向阳、低洼暖和的沟里放牧,以防大风侵袭。羊冬牧应晚出早归,要顶风出牧,顺风归牧。因为晚出早归,是一天中较暖的一段时间。顶风放牧,可防止把被毛吹开。有利于保暖。但白天放牧吃不饱,晚上回来要喂夜料。羊是反刍动物,消化能力强,可加喂夜草和补喂精料,并适量加喂块根类饲料和矿物质饲料,以满足孕羊和胎儿营养的双重需要。

5盐开胃,水喝饱有人说冬羊难养,盐水恋膘。意思是说羊虽难养,只要把盐加进水里饮羊,羊就食草,爱喝水,就容易上膘,是有道理的。盐开胃口,能助消化,还能止酵,羊不爱胀肚,羊吃得好,发病少。如饮水不足,羊缺水,羊的百叶(瓣胃)和鼻子就发干,羊就不爱吃草,还容易得百叶干病。但饮羊不能用太冷的水,更不能饮冰水和雪水,因为冬季天冷,再喝一肚子冷水,会使羊体温骤降,容易感冒发烧,特别孕羊受不了,容易流产,损失就大了,所以,最好饮温水。没有条件时,可饮深井水,但要现打现饮,防止久放变冷。或把水缸放在室内,饮给室温水,温度约在10℃,就能减轻对胃肠的刺激。

6保安全,防流羔进入冬季,天寒雪大路滑,正是母羊怀孕期,要注意保胎,放牧时要注意防惊吓和跌滑,不走陡坡,不过沟,不走险路。禁止干扰,以免惊群炸群,孕羊出入圈门防止拥挤、挤压和顶架,以保证孕羊的安全,避免流产。放牧孕羊,不要离家太远,防止过累或产羔,以便及时处理。遇有大风雪天,可不必出牧,以保证孕羊的安全和顺利分娩。

扩展阅读

罗非鱼如何才能安全越冬


罗非鱼是原产于非洲的热带鱼类,喜高温不耐低温,当水温下降至12℃以下就会逐渐死亡。在正常的情况下,罗非鱼除了在我国南方少数地区可以自然越冬外,其他地区都需采取措施帮助越冬。那么,罗非鱼要怎么越冬呢?罗非鱼的越冬养殖技术有哪些呢?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罗非鱼安全越冬方法

一、温泉水越冬

越冬池面积应根据水温、流量、地形及生产规模而定。越冬池水深以1.5-2米为宜,进水量和出水量要相近,以保持一定水温和深度。如温泉水水温很高,应先经蓄水池冷却到一定温度再注入越冬池,这种越冬方式及越冬密度较高。同时,由于水温较高,水量充足,可强化亲鱼饲养培育,促进亲鱼性腺早熟,提早进行繁殖育苗。

二、工厂余热水越冬

利用某些工厂排出的冷却水,直接在冷却池内或修建越冬池进行越冬。越冬池面积根据冷却水水温和流量而定,水深以1.5-2米为宜,也可利用某些工厂废蒸汽将调温池水按要求调好,通入越冬池保温越冬。这种越冬方式可因地制宜利用热源条件,成本低,越冬效果好。

三、塑料搭棚土池越冬

越冬池选择在背风向阳、水质良好、水电方便的地方。越冬池最好选择东西向,长方形,面积60-120平方米,水深以2-2.5米,注排水方便。池面上用钢筋或竹木搭建拱形或人字形的棚架,棚顶离地面高度1.8-2米,其上覆盖两层塑料薄膜,外面压钉竹片,棚脚四周用泥土压实。这种越冬方式可利用地下水为水源,保持水温16-18℃,越冬效果好,成本低,易推广。如无地下水,可用水库、溪河水,通过电热器加热,提高水温,一般30立方米水体应配用3千瓦的电热器1-2个,此法适宜养殖户小面积越冬。

四、修建玻璃越冬房越冬

越冬池为水泥地,面积以50-80平方米,水深以1.5-2米为宜。越冬池的四周围砌砖墙,顶上用透明玻璃遮盖而成越冬房。

五、利用水井越冬

水井深度宜在5米以上,冬季最冷时,水温应保持15-16℃以上。这种越冬方式既经济,又简便,一般适宜养殖户进行少量亲鱼越冬保种。

以上几种方法都适用于罗非鱼越冬,在冬天养殖罗非鱼时要注意的事项有很多,其中温度是一定要注意的,要做好罗非鱼的保温工作,以免其冻伤死亡。以上内容由小编为您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泥鳅如何才能安全越冬?


泥鳅对水温的变化相当敏感,除我国南方终年水温不低于15℃地区,可常年饲养泥鳅,不必考虑低温越冬措施以外,其他地区一年中泥鳅的饲养期为7~10个月不等,有2~5个月的低温越冬期,当水温降至10℃左右时,泥鳅就会进入冬眠期。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季泥鳅一般会钻入泥土中15厘米深处越冬。由于其体表可分泌粘液,使体表及周围保持湿润,即使1个月不下雨也不会死亡。

泥鳅在越冬前和许多需要越冬的水生动物一样,必须积累营养和能量准备越冬。因此,应加强越冬前饲料管理,多投喂一些营养丰富的饵料,让泥鳅吃饱吃好,以利越冬。泥鳅越冬育肥的饵料配比应为动物性饵料和植物性饵料各占50%。随着水温的下降,泥鳅的摄食量要开始下降,这时投饵量应逐渐减少。当水温降至15℃时,每天只需投喂泥鳅总体重1%的饵料;当水温降至13℃以下时,则可停止投饵;当水温继续下降至5℃时,泥鳅就潜入淤泥深处越冬。泥鳅越冬除了要有足够的营养、能量及良好的体质外,还要有良好的越冬环境。

选好越冬养殖场所

要选择背风向阳、保水性能好、池底淤泥厚的池塘作越冬池。为便于越冬,越冬池蓄水要比一般池塘深,要保证越冬池有充足良好的水源条件。越冬前要对越冬池、食台等进行清整消毒处理,防止有毒有害物质危害泥鳅越冬。

适当给越冬池施肥

越冬池消毒清理后,泥鳅入池前,先施用适量有机肥料,可用猪、牛、家禽等的粪便撒铺于池底,增加淤泥厚度,发酵增温,为泥鳅越冬提供较为理想的“温床”,以利于保温越冬。

选择好越冬鳅种

选择规格大、体质健壮、无病无伤的鳅种作为来年繁殖用的亲本。这样的泥鳅抗寒、抗病能力较强,有利于越冬成活率的提高。越冬泥鳅的放养密度一般可比常规饲养高2~3倍。

做好保温防寒措施

加强越冬期间的进、排水管理。越冬期间的水温应保持在2~10℃,池水水位应比平时略高,一般水深应控制在1.5~2米。加注新水时应尽可能用地下水。在池塘或水田中开挖深度在30厘米以上的坑、溜,使底层的温度有一定的保障。若在坑、溜上加盖稻草,保温效果更好。如果是农家庭院用小坑道使泥鳅自然过冬,可将越冬泥鳅适当集中,上面加铺畜、禽粪便保温,效果更好。

此外,还可采用越冬箱进行越冬。其方法是:制作木质越冬箱,规格为(90~100)厘米×(25~35)厘米×(20~25)厘米,箱内装细软泥土18~20厘米,每箱可放养6~8千克泥鳅。土和泥鳅要分层装箱。装箱时,要先放3~4厘米厚的细土,再放2千克左右泥鳅,如此装3~5层,最后装满细软泥土,钉好箱盖。箱盖上要事先打6~8个小孔,以便通气。箱盖钉牢后,选择背风向阳的越冬池,将越冬箱沉入1米以下的中,以利于泥鳅安全越冬。

如何确保山羊安全越冬


进入冬季,气温普遍较低,此时家禽需要消耗较多的能量来维持身体的机能。冬天养殖户多以枯黄的牧草、秋贮的秸杆等为主的粗饲料饲喂山羊,营养及适口性都不如夏、秋的草料,因此常造成山羊的抗耐性下降,发生一系列疾病。那么大家知道如何确保山羊安全越冬吗?下面就让我们看看山羊过冬的养殖技术要点。

山羊过冬的养殖技术要点

1、防寒抗冻

一是做好羊舍漏风漏水等检查工作,以防下雨漏雨及夜间冷空气直接吹入羊舍。二是做好产后母羊及羔羊的防寒保暖防冻工作,有条件的要添加垫料,以增加防寒能力,确保产后母羊及羔羊安全越冬。

2、糟料补饲

由于冬季寒冷,羊群消耗能量大,在收牧后给羊群补饲青草料时,要给羊群补饲适量的精料,如玉米、稻谷粉、细糠等。

3、母羊保胎

冬季绝大多数母山羊都处于妊娠期,因此要注意做好保胎工作。在饲养上,要注意饲喂草料的质量,不饲喂发霉、变质、霜冻的草料。在放牧方面,要严禁挤压、惊吓、跳沟等不利动作,以防引发怀孕母羊流产。

4、温水供给

由于天气寒冷,冬季羊群实行放牧和收牧时供给温盐水,让羊群饮足,以防羊群饮用冷水和带冰渣的水。

5、及时免疫

冬季气温低,昼夜温差较大,是多种动物疫病的高发季。因此,必须提前按免疫程序和技术要求,做好口蹄疫、羊三联五防等疫病的免疫注射,提前做好冬季多发疾病的预防,提高羊只免疫力,建立有效免疫屏障,保证羊群健康,对于产后母羊和断奶羔羊,要及时做好疫苗的补免。

以上就是山羊过冬的养殖技术要点的相关解答了,希望给大家一些帮助。

茸鹿养殖如何安全越冬


防寒保温

外界温度于15℃时,从饲料中摄取的营养物质就要分出一部分用于抵御寒冷,以维持其正常体温。此时,北方地区要在鹿舍围墙的外面立上1~2层成捆的玉米秸,用以遮挡风寒袭击;畜床上垫10~15厘米的褥草,使鹿在趴卧时感到温暖舒适。

夜间赶圈

鹿缺乏定位排泄习惯,尤其在夜间睡眠时常窝拉窝尿,使畜床变潮。夜饲时,应将鹿从畜床内赶到运动场排粪排尿,再吃顿夜餐,对鹿抵御寒冷会大有好处。

防滑保胎

北方冬季,圈舍内常积存雪水、尿冰,使鹿易滑倒造成跌破皮肤、拉伤筋腱,甚至发生骨折。特别是妊娠母鹿滑倒后,易导致机械性流产。为了减少地面光滑度,冬季在运动场内保留一层鹿粪,并随时清除圈内的积雪、尿冰、可减少外伤和预防机械性流产。

适当运动

由于寒冷刺激,鹿的机体代谢缓慢,不爱活动,这样会使机体低抗力下降,要人为地督促其运动,以提高机体代谢机能,增进采食量,提高抗寒能力,促进幼鹿发育,预防佝偻病的发生;对母鹿可以增强子宫肌和腹肌的紧张度,以降低难产率。具体做法:将仔鹿或育成鹿,每天上午和下午各驱赶运动1次,每次半小时。对母鹿每天驱赶运动1次(半小时)即可。

暖棚养鹿

有些老、弱、病鹿难以安全越冬。应将这部分鹿放在暖棚内饲养。将圈舍加扣塑料大棚,白天棚内温暖如春,夜间放下防寒帘防止温度散失,再加以精心饲养,使鹿安全越冬。

调整鹿群

茸鹿经过漫长的越冬期,尽管饲养管理条件相同,因个体生理状况上的差异,从膘情上必然会分出好、中、差3个等级。在春分前后应将鹿按相同等级放在同一圈舍的原则,进行一次鹿群调整,使膘情差的鹿尽快赶上来,为其正常生茸、产仔打下良好的基础。

羊群繁殖管理技术措施


春夏秋季为羊群发情、繁殖的高峰期。一般羊的发情持续数小时到3天―4天。因此在饲养管理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母羊的发情情况,确保适时配种。发现母羊神态不安、少食、鸣叫不停、主动接近公羊并摆动尾部、后肢叉开、外阴充血肿胀,手按压臂部静立不动,此时达到发情高峰期,可进行配种。母羊一般在9个月左右开始配种,公羊一般在1岁半左右开始配种。配种方法最好以人工授精为主,自然交配为辅。无论哪种配种方式,均要采用重复配种(即第一次配种后间隔12小时左右再重复交配)。自然交配羊群中公母比例最好在1:25左右。

在羊的繁育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提高适龄母羊在羊群中的比重(一般要求适龄母羊在羊群中的比例占60%以上),及时淘汰7岁以上的老龄羊、不孕、习惯性流产、母性差、泌乳性差、产单羔、产死羔、生殖器官和乳房有缺陷的母羊,每年补充体格高大、生长发育好的幼龄母羊入群。

繁殖力是表示家畜生殖机能的强弱和生育后代的能力。在养羊生产中,提高母羊的繁殖力是增加经济效益的关键环节。制约母羊繁殖力的因素很多,品种、年龄、环境等都会影响母羊的繁殖力。我省农村广大养羊户到目前为止很多还在以放牧散养为主,长期的杂交乱配及近亲繁殖极大的影响着羊群的繁殖力。除此之外,饲养管理不当及卫生方面的因素也是造成农村养羊户羊群繁殖力低下的原因。面对日益红火的养羊市场,笔者认为要想提高羊群的繁殖力,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在生产中应注重以下技术环节。

1选择优质种羊不同品种的母羊间繁殖力存在着很大程度差异,如我国的湖羊、小尾寒羊和芬兰的兰德瑞斯羊的双羔率要比其他品种羊高很多,产羔率可达到200%~300%。另据报道,山东济宁地区的青山羊多胎性很强,每胎有时可产3~5胎。母羊的繁殖力是有遗传性的,一般产双羔的母羊,其后代也会具有这种高的繁殖力。据研究表明:初产单羔的母羊,随后3胎平均产羔为1.33只、1.31只、1.04只;而初产双羔的母羊,随后三胎的产羔数分别为1.73只、1.71只、1.88只。因此引进高产的品种进行杂交改良,并且对自己现有的羊群进行选育,长期坚持会提高整个羊群的繁殖力。优质种公羊可通过其母亲的繁殖成绩和后裔的测定来进行选择,必须要来自于高产母羊的后代。

2提高种公羊和繁殖母羊的饲养水平营养条件对公羊、母羊的繁殖能力有很大的影响。充足而完全的营养,可以提高种公羊的性欲,提高精液的品质,同时可以促进母羊的发情和排卵数的增加。下面就小尾寒羊的饲养为例。

种公羊的饲养种公羊在饲养时要保持其健壮,中等以上膘情。平时所饲喂的草料要营养全面,建议使用苜蓿等优质牧草。以放牧为主的种公羊在非配种季节,每天给种公羊补饲精料0.5kg、干草2kg、青绿饲料0.5kg、食盐5~10g、骨粉5~10g。配种前40天开始,每天补饲精料0.7~0.8kg,以后逐渐增加。配种期每天补饲精料1.2kg左右、青干草2.5kg、胡萝卜0.5~1kg、鸡蛋2~3个、食盐5~10g、骨粉5~10g,适当放牧。每天保持运动2小时左右,每天按摩睾丸。舍饲饲养的种公羊,在非配种期,每日饲喂优质干草2.5kg、多汁饲料1.0~1.5kg、混合精料0.8kg,配种期每日饲喂青绿饲料1.0~1.5kg,混合精料1.0~2.0kg、鸡蛋2~3个、食盐5~10g、骨粉5~10g。

种母羊的饲养在放牧条件下,处于空怀期的母羊在每天能吃饱的情况下不需要补饲,在冬天可适当补充一些干草,对于体况欠佳的种母羊在配种前40左右可实行短期优饲,促进其发情和排卵。注意保持母羊在7~8分的膘情。在妊娠期的前3个月,胎儿发育慢,除了枯草期外,不需要补饲。在妊娠期的后2个月时,胎儿增长迅速,母羊的能量代谢和物质代谢比空怀期时要提高30%~40%。这时,每只母羊每日可补饲混合精料0.45kg、青干草1~1.5kg、青绿饲料0.5kg、骨粉5~10g。在妊娠期要注意保胎,尽量减少给母羊造成应激。到了哺乳期,对于产单羔的母羊每日应给精料0.3~0.5kg、青干草0.5kg、多汁饲料1.5kg。产双羔的母羊每日补混合饲料0.4~0.6kg、青干草1kg,多汁饲料1.5kg。在哺乳后期,由于羔羊不在完全靠母乳为主要营养来源,所以要适当减少对母羊的饲喂量。

3保持羊群中能繁母羊的适宜比例羊群结构是否合理,对羊群的繁殖力有很大的影响。母羊的双羔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经过1~3年达到最高水平,至6~7胎后开始下降。老龄母羊繁殖力下降的原因主要是性机能衰退,卵子质量不好,子宫机能减弱致使受胎率降低和和胚胎死亡现象增多等。因此,增加适龄母羊(2~5岁)在羊群中的比例,是提高羊繁殖力的重要措施。在种羊场,适龄可繁母羊的比例可提高到60%~70%,在广大农区一般应控制在40%~50%以上为宜。

4科学的进行配种

配种季节的选择配种时间主要是依据什么时间产羔最有利于羔羊的成活和母子健壮来决定。夏季天气炎热,公羊性欲减弱,精液品质下降;冬季母羊体况不良,不易发情或发情受胎率低。我省选择绝大部分地区选择所实行的都是一年只配种一次,秋季配种,即每年的10~11月份配种,翌年3~4月份产羔。这样配种的优点是:母羊在怀孕时,由于营养条件比较好,所以羔羊的出生重比较大,且在羔羊断奶后就可以吃上青草,因而生长发育较快,第一年的越冬度春能力比较强。除了秋配以外,还可以在春天配种,即每年的4~5月份,在这个时间配种需要在冬季贮存足够的饲草、饲料并且准备保温良好的羊舍。

科学配种方法羊的配种方法有两种,即自然交配和人工授精。自然交配是养羊中最原始的方法,即将繁殖季节的公、母羊混群放牧,它节省人工,不需要设备。但是应用这种方法对整个羊群的繁殖力有很多不良的影响,由于近亲繁殖,不了解羊的血缘,对以后选种选配带来了困难,而且会产生很多畸形胎儿,直接降低了羊群的繁殖力。进行人工授精可以有效的改进以上缺点,它可以扩大优良公羊的利用率,提高母羊的受胎率,对提高羊群的繁殖力有很大帮助。如果不进行人工授精可以采用人工辅助配种,即将公、母羊分群放牧、到配种季节每天对母羊进行试情,然后把发情的母羊和指定的公羊进行配种,这样有利于进行羊的选种选配。

加强分娩前后的管理水平产前对各种器具应进行消毒,母羊的尾根、外阴、肛门和乳房用1%来苏尔或1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消毒。羔羊产出后,在距离羔羊脐窝5~8厘米处简短脐带,并用碘酊消毒。如果有假死羔羊,要及时提起其后肢,拍打其背部,或让其平躺,用两手有节律的推压胸部让其复苏。有难产发生时,检查其胎位后可进行人工助产,否则找兽医实行剖腹产。胎儿产出后及时让其吃到初乳,提早开食,训练吃草,排出胎粪及增强胃肠蠕动。新生的羔羊抵抗力较差,要加强护理。如母羊奶水不足要及时采取人工哺乳或寄养。

冬季如何饲养让林蛙安全越冬?


说起田鸡和牛蛙,肯定不少和小编一样爱吃的朋友都要流口水啦!小编前天才吃了泡椒田鸡呢!简直停不下来!而林蛙则是比田鸡和牛蛙更加有营养价值的一种蛙,所以现在养殖林蛙也是比较风靡的。如今正值深冬,大家都知道青蛙是一种冬眠动物,饲养林蛙又该怎样让它们安全越冬呢?下面小编就给大家具体讲讲。

林蛙养殖怎样安全越冬

目前,林蛙养殖常用的陆地越冬设施主要有设施越冬池式和窖式两种。

设施越冬池是指修建在塑料大棚或温室中的林蛙越冬水池。一般挖长方形水池,深度以能保证冰层下有近1米的水为准,面积按每平方米放越冬蛙300-400只计算,一侧有坡度,利于第二年林蛙出水,两端设进出水口,内铺设塑料布等防止渗水,池底可放石块等隐蔽物。当池外最低气温达到0℃,水温高于气温的情况下,林蛙即可入池越冬。

地窖的深度可根据当地冬季的气温而定,一般越深,窖底的温度越高。可参考当地菜窖的深度。东北地区可挖2-2.5米深的地窖,窖顶覆盖0.5米土层,留一个通气口和窖门,气孔高出窖顶土层0.5米,窖底平铺一层厚0.25米的泥沙土,放些枯枝落叶,窖温保持在1℃-6℃,湿度保持在80%-90%。温度高时要适度通风换气,湿度可通过喷水来控制。

【小编结语】让林蛙能够安全越冬可是林蛙养殖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步骤啊!没有适宜的环境对林蛙会造成不利影响的!养殖林蛙的养殖户们可以借鉴一下上面的两种方法哦!对自己来说哪种更加简单易行就选择哪种吧!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养扇贝提高孵化率的有效措施


扇贝是扇贝属的双壳类软体动物的代称,约有400余种。该科的60余种是世界各地重要的海洋渔业资源之一。壳、肉、珍珠层具有极高的利用价值。很多扇贝作为美食食用。颜色鲜艳呈辐射状花纹的扇贝受收藏者喜爱,花纹被采纳为艺术品的图案。扇贝为双壳纲翼形亚纲珍珠贝目中的一科。广泛分布于世界各海域,以热带海的种类最为丰富。中国已发现约45种,其中北方的栉孔扇贝和南方的华贵栉孔扇贝及长肋日月贝是重要的经济种。扇贝又名海扇,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它的闭壳肌干制后即是干贝,被列入八珍之一。扇贝养殖怎么提高孵化率困扰着很多水产养殖户,那么我们就提供些资料供养殖户们参考。

一、亲贝的选择与越冬

1.要求选择生殖腺饱满、个体大、外观完整的亲贝。亲贝入车间后先稳定2天,水温为自然水温(3℃),暂养密度为90个/立方米~100个/立方米。

2.建议采用室内越冬,每天换1/3或1/2的自然海水,5天~6天吸污一次。

二、亲贝的暂养保熟

亲贝的培养是基础,亲贝生殖腺发育的成熟程度直接影响获卵质量的高低。

1.注意有效温度的提升,控制水温升高的速度。亲贝前期每天水温提高1℃,升到15℃时稳定3天,以后每天提高0.5℃,升至19℃时待产。

2.注意改善水中的氨氮含量及溶氧量。采取倒池换水的办法,亲贝前期每天倒池1次,水温达到16℃后,要采取长流水、常吸污的方法来改善水质,换水量达到1个全量/天,同时每天微量充气。

3.注意饵料的营养搭配,使孵黄积累达到一定的量。饵料以新鲜的硅藻为主,金藻及代用饵料(如淀粉、蛋黄、螺旋藻粉)为辅。前期日投饵量为5万细胞/毫升水~20万细胞/毫升水,14℃以后摄食量增加,日投饵量为20万细胞/毫升水~40万细胞/毫升水,分8次~12次投喂。

猪场生物安全防控措施


首先要建立安全的种群管理制度和消毒制度,严格把控饲料的喂养和运输车辆的进出;其次进出猪场的人员和猪场使用的工具要清洗并消毒;最后做好猪群的疫苗接种和驱虫、灭鼠灭蚊蝇等工作。

生猪种群管理制度:

1.坚持自繁自养原则,尽量不从外地购买引进种苗;

2.强化引种安全,尽量减少引种次数,避免从疫区引种;

3.确定需要引种时,要掌握引种单位猪群的健康程度及免疫程序;

4.引种单位必须具备畜牧部门颁发的《种猪生产许可证》、《动物防疫合格证》尽量选择知名种猪企业;

5.引种猪群必须在自己猪场以外1-2公里处内隔离场(或隔离舍)单独饲养至少45天,专人饲养,隔离期间做好猪群记录和观察,定期消毒,并对隔离猪群进行采血检测,并及时免疫接种疫苗;

6.混群前先将自己场内1头猪放人引种猪群里,饲养观察2周后如果猪群无异常,方可将引人的种猪与自己场内的猪混群饲养。

养猪场的生物安全防控主要在于,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的强化和制度的落地,只有这样才能最大化的做好防控。

养殖白羽肉鸡减少雏鸡死亡的有效措施


雏鸡在04周龄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对营养的要求高,对疾病的抵抗力弱,常常因发生各类疾病而死亡,应采取预防措施,减少死亡,提高育雏成活率。

(1)预防雏鸡白痢病:雏鸡死亡原因分析表明,在种鸡未经鸡白痢病检疫的情况下,雏鸡感染鸡白痢病的死亡率占雏鸡死亡总数的50%以上,而死于雏鸡白痢病的雏鸡中,有87.9%是在育雏第一周死亡。因为在孵化期间,如果各个环节消毒不严,在种蛋或鸡胚阶段就可感染此病。预防鸡白痢病的方法,除定期对种鸡进行白痢检疫,严格淘汰阳性鸡,对种蛋和雏鸡进行熏蒸消毒外,同时必须在3周龄前的饲料中添加抗菌药物,可以采用以下几种药物参考。①氯苯胍0.0033%拌料,或痢特灵0.02%拌料预防。②发病后将痢特灵增加至0,04%,连喂7天,能显著减少病雏死亡率。③土霉素、金霉素或四环素按0.02%拌入饲料,连喂7天。④磺胺嘧啶或磺胺甲基嘧啶按0。05%拌入料中,连用35天。

(2)严格消毒,防止脐部感染:如果对孵化器、育雏室以及各种用具等消毒不严,存在各种细菌,比如大肠杆菌、假单胞菌、沙门氏菌等,可能因脐孔闭合不好而侵入卵黄囊,造成感染发炎,即发生脐炎。表现为腹部膨大,脐部肿胀潮湿,有难闻的气味,可因毒血症而死亡。剖检可见未吸收的卵黄及卵黄囊扩大,卵黄呈水样或棕色水样,卵黄囊易破裂。防止此病发生的措施为对育雏室及用具严格消毒,工作人员进入孵化室、育雏室以及在作业前都要作消毒处理,并采取严格隔离措施,保证育雏温度正常,卵黄被正常吸收后,则可大大减少感染机会,亦可防止人为交互感染,发病率、死亡率大大下降。

(3)加强防疫制度:雏鸡最易感染马立克氏病、鸡新城疫等急性传染病,一旦传播开来,很难控制,有可能全军覆灭,因而要本着预防为主的方针,制订防疫制度、免疫程序,并一丝不苟地执行。

(4)提早饮水,防止脱水:在雏鸡死亡中,有9.93%死于脱水,其原因多数为注射疫苗、运输以及一些准备工作,造成出雏至开饮的时间过长,鸡体过分失水,再加上喂水时雏鸡不会饮水,或饮水不及时,体弱者就瘫软倒毙。在第一周因脱水死亡的雏鸡,可占脱水死亡总数的64.9%。因此要尽早开饮。为了保证雏鸡饮水,13日龄的雏鸡必须有2324小时的光照时间,光照强度达到15勒克斯,要使雏鸡尽早熟悉饮水器位置,还要做到先饮水、后开食。平时不能间断饮水,尤其在2周龄以内,更为重要。

(5)保持育雏舍温度平稳,湿度适宜:要想提高育雏成活率,必须给雏鸡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提供适宜的温度,并且保持干稳,温度变化不大,用煤炉供温的,夜间室温很重要。避免热死、冻死、压死雏鸡的现象发生。

(6)严防中毒死亡:用各种药物治疗和预防疾病时,要正确计算用药剂量,以免剂量过大,造成药物中毒。在做大群治疗寸,药物与饲料必须搅拌均匀,应先以少量粉料拌匀,再按1:10的比例逐步扩大到规定含量。在饮水中投药时,必须先将药片充分磨碎、磨细,再溶解在水中,以免药物沉淀在饮水器的底部,造成摄入过量。

大闸蟹养殖防逃防盗安全措施


【常见问题】大闸蟹养殖怎么做到防逃防盗?

【专家解答】秋风起,蟹脚痒。9-11月是大闸蟹成熟的季节,也是蟹农们收获的季节。为防止成熟大闸蟹上岸活动逃跑或被盗,蟹农们要加强管理,采取相应的对策,做好防逃防盗工作,以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1、修建围网等防逃设备。蟹塘周围提前用塑料板、厚农膜等材料建造防逃围墙,选取的材料要光滑无褶皱,使大闸蟹没有攀爬的落脚点;围墙的高度不能低于60厘米;蟹农要加强对围墙的观察,对破损的地方要及时修补。

2、加强对池塘巡查。秋季大闸蟹性腺成熟之后为了满足其体内外渗透压平衡,开始生殖洄游。蟹农要加强对蟹塘的巡查,特别是霜降前后、刮西北风或下雨时,大闸蟹活动频繁,蟹农要掌握规律及时捕捞,防止管理疏忽成逃蟹现象。

3、加强蟹塘投食。蟹农要根据水温、天气等情况,合理确定投饲量和投食次数,蟹塘中要保证小鱼、植物饵料等供应,防止大闸蟹因为饥饿而逃跑。

蟹季养殖户要加强管理,及时捕捞,防止逃蟹、偷蟹;根据市场行情多渠道销售,取得利益最大化。小编汤姆为探索大闸蟹养殖的你整理了《大闸蟹养殖防逃防盗安全措施》。

禽流感病毒的食品安全预防措施


禽流感病毒,属于甲型流感病毒,根据禽流感病毒对鸡和火鸡的致病性的不同,分为高、中、低非致病性三级。禽流感病毒的食品安全预防措施有些什么呢?

一、病毒特征

甲型流感的H7病毒通常是一组在鸟类中传播的流感病毒。甲型流感病毒(H7N9)属于H7病毒大类下的一个亚群。虽然偶尔会有某些H7病毒(H7N2、H7N3、H7N7)感染人类的报告,但过去没有人类感染H7N9病毒的报告,直到最近报告出现了人类感染病例。

二、病毒的适应能力

禽流感病毒普遍对热敏感,对低温抵抗力较强,65℃加热30分钟或煮沸(100℃)2分钟以上可灭活。病毒在较低温度粪便中可存活1周,在4℃水中可存活1个月。

三、传播途径

除经呼吸道传播外,也可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分泌物或排泄物等被感染,直接接触病毒也可被感染。

四、预防控制措施

尽管感染的来源及传播模式尚不能确定,但采取以下措施是预防感染的有效举措:

1.不接触、不食用病(死)禽、畜肉,不购买无检疫证明的鲜、活、冻禽畜及其产品。

2.生禽、畜肉和鸡蛋等一定要烧熟煮透。

3.在食品加工、食用过程中,一定要做到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处理生禽、畜肉的案板、刀具和容器等不能用于熟食;

4.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喝生水。

5.保持手部卫生,常洗手。在做食品之前、制作之中以及制做之后,餐前便后,处理生禽畜肉和生鸡蛋后等均要洗手等。

鱼种越冬死亡原因及管理措施


内容提要: 在立冬后气温下降严重,这事对于养鱼人也是一种考验,鱼种需适时并塘进行越冬管理,以提高鱼种越冬成活率。下面整理了鱼种越冬死亡原因及管

在立冬后气温下降严重,这事对于养鱼人也是一种考验,鱼种需适时并塘进行越冬管理,以提高鱼种越冬成活率。下面整理了鱼种越冬死亡原因及管理措施,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一起来看看吧。一、鱼种越冬死亡原因

1、水体缺氧

池塘多年没有清理淤泥,池地淤泥沉积过多,造成池塘水质恶化,耗氧量增大,造成鱼种缺氧水位。池水过瘦‘富有植物少、光合作用弱,这样产生的氧气也不能满足水体生物的消耗,再加上肥水措施跟不上,造成鱼种缺氧水位。如果池塘发生渗漏,但是有没有及时补充新水,造成池水水位过浅,导致鱼种缺氧水位。冬季结冰后,冰层过厚或者积雪过多,阳光无法照射到池水中,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造成鱼种缺氧水位。2、有害物质超标

池地沉积的有机物分解后会产生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严重超标,造成鱼种中毒而死。

3、鱼种规格小

鱼种的体质也影响到越冬成活率,鱼种体质差,体内脂肪少,远远无法满足越冬期对营养的需求,也会造成鱼种死亡。

4、操作不当

冬季鱼种体质较差,如果在拉网并塘过程中因为受伤感染而引起鱼类发病率上升,最终也会导致鱼种死亡。二、隔离措施

1、选择池塘

做为鱼种越冬的池塘,一定要选择靠近水源、背风向阳、环境安静、保水性好、淤泥较少、池地平坦的。

2、放养前准备

对于池塘淤泥较多的池塘,尤其是老塘口,在放养前,一定要将池底多余淤泥清除干净,只保留10厘米左右的淤泥即可。处理后还需用生石灰全面清塘,将石灰加水溶解后趁热全池泼洒。

3、放养

在放养是一定要注意规格宜大不宜小,一般情况下,要求越冬鱼种放养规格应达到10厘米以上。放养密度要根据池塘条件、鱼种规格大小以及水源水质情况而定。放养时间不宜过早,过早水温过高,鱼种比较活跃,极易受伤,另外在放养需要用食盐水浸泡5分钟左右,以杀死病原菌和寄生虫。4、饲料投喂

在鱼种越冬期间,在天气晴朗时仍能摄食,所以越冬时应该适量投喂些豆饼,投喂时尽量向深水处投,以满足越冬鱼种摄食需求。

5、水质调控

一般每周要加水一次,每月要换水一次,加水深度为10-20厘米,换水量为20%注意,同时定期要使用生石灰调节水质,保持pH值在7.0-8.5之间。适时开启增氧社保,保证供氧充足。

以上是鱼种越冬死亡原因及管理措施介绍,希望能帮助到你,想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敬请关注我们。

部分专业知识转自网络 >> 查看更多相似文章

yz023.com养殖网养殖技巧栏目为您提供最新最科学的养殖方法,其中《羊群安全越冬的有效措施》内容包含丰富的知识点,如不满足请访问“养殖竹鼠预防安全保障措施”专题。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1488.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