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逐渐下降 今年蛋价料先抑后扬

根据蛋鸡养殖周期推算,2017年上半年在产蛋鸡存栏量主要取决于2016年上半年育雏鸡补栏情况。2017年下半年在产蛋鸡存栏量主要取决于2016年下半年育雏鸡补栏量。芝华数据显示,2016年1-6月份全国育雏鸡累计补栏量为48617万只,较上年同期的47426万只增加2.51%,这一时间段补栏的蛋鸡在2017年上半年将会达到产蛋高峰期,之后逐渐进入淘汰鸡龄。因此,预计2017年上半年在产蛋鸡存栏量仍然较高。

下半年来看,由于2016年9、10月份并未出现市场期待中的中秋国庆双节行情,鸡蛋现价反而从9月份开始一路下滑,蛋鸡养殖利润不断下降,这对养殖户的养殖积极性打击较大,从8月份(8月为育雏鸡补栏季节性淡季)开始全国育雏鸡补栏量持续下降。据芝华数据,2016年,8-11月份全国育雏鸡累计补栏量为25574万只,较上年同期的29874万只下降14.39%,这也预示着2017年下半年在产蛋鸡存栏量将会减少。因此,2017年5月份在产蛋鸡存栏量或将出现拐点,预计在9、10月份在产蛋鸡存栏量达到年内低点。

此外,预计2017年上半年鸡龄结构逐渐“老龄化”,可淘汰蛋鸡量逐步增加。虽然目前450天以上蛋鸡占比呈现下降趋势,但120-449天蛋鸡占比有明显增加。由此推算,2017年上半年可淘汰蛋鸡量将会增加,即2015年秋冬季补栏的蛋鸡将逐步进入淘汰阶段。另一方面,近期0-119天鸡龄的蛋鸡占比下降明显,这预示着后期在产蛋鸡存栏量增加动力不足。如果2017年1、2季度鸡蛋价格持续下行,养殖户可能会大量淘汰蛋鸡,这会进一步加剧在产蛋鸡存栏量的下降;如果1、2季度鸡蛋价格持续上涨,养殖户将会增加育雏鸡补栏量,但在产蛋鸡存栏量的增加将延后至第四季度。综上分析,预计2017年上半年可淘汰蛋鸡量逐渐增加,而在产蛋鸡存栏量增加动力不足。

鸡蛋消费方面,从我国宏观经济方面考虑,预计2017年我国鸡蛋消费与2016年持平。一方面,2016年我国经济基本可以保证6.5%的增长目标,宏观经济有见底企稳迹象,且虽然目前食品CPI和蛋类CPI均处于较低水平,食品消费存在一定的通缩风险,但其均呈现上涨趋势。如果2017年经济增长速度不低于2016年,则表明这一轮经济周期已经“探底”。因此大的经济环境或将有助促进鸡蛋消费。另一方面,从鸡蛋贸易情况看,2016年贸易商普遍反映收货较容易,走货较慢,贸易商大多时间对蛋价持看跌观点。由于2017年下半年在产蛋鸡存栏量较低,预计2017年下半年鸡蛋贸易形势偏强。总体来看,预计2017年我国鸡蛋消费表现不会差于2016,或与其持平。

综上,预计2017年上半年蛋鸡存栏量仍然较高,下半年出现存栏低点,鸡蛋供需日趋偏紧,蛋价在下半年有望走出较大行情。投资策略方面,建议3-4月份短期做多鸡蛋期货,6-9月做多鸡蛋期货,10-11月做空鸡蛋期货。另外,冬春季为禽流感高发期,需重点关注鸡蛋产区疫情情况。

相关知识

破解“蛋周期”调整产能势在必行


本报记者房宁王东生实习生陈策

1月以来蛋价持续下跌,已对正值旺季的蛋鸡补栏产生影响。眼下,在商品代蛋雏鸡销量全球第一的北京华都峪口禽业有限责任公司,商品代蛋雏鸡、父母代种鸡及种蛋销售状况并不理想。

3月份的商品代蛋雏鸡销售量变化不大,但出场价每只比去年低1块钱,1套父母代种鸡同比低了5块钱。公司常务副总裁周宝贵3月5日对记者表示,像峪口这样的品牌企业目前境况还算好的,不少中小蛋鸡养殖场连工都没开。开了工的,商品代蛋雏鸡能卖上2.6元/只的不多。

据农业部对全国480个集贸市场畜禽产品和饲料价格定点监测,2月份第4周,全国商品代蛋雏鸡的平均价格为2.84元/只,比前一周上涨0.4%,但同比降幅持续扩大,从1月份第2周的9.2%扩大至13.1%。

蛋价低迷,直接挫伤了养殖户补栏的积极性;H7N9疫情等突发情况也让跟蛋鸡打了近30年交道的周宝贵对后市很难判断。他表示,在蛋鸡产能过剩的背景下,行业内部、外部多种因素交织作用加剧了蛋周期,快速发展了近30年的蛋鸡养殖业转型要求迫切。

外部因素加剧行情波动

近10年来,我国蛋鸡市场呈现出较明显的周期性波动特点。根据峪口禽业统计数据显示,蛋鸡行业大致经历了2003~2005年、2006~2008年、2009~2011年3个完整周期,每个周期均表现出小年、中年、大年的特点。

周宝贵解释,蛋鸡的生物学周期规律和产业规律造成了周期波动:鲜蛋供不应求时价格上涨,进雏增加,5个月后产能逐渐恢复,鸡群持续利用1年。在这大约一年半时间里,鲜蛋由供不应求到基本平衡再到供过于求,蛋价下跌,进雏减少,进入下半个周期。整个周期大约3年时间。

以前,从行业自身分析就能基本判断准行情,现在受人口流动、公共卫生事件、饲料价格异动等外部因素影响,行情不好预测。尤其是近年来,波动在加剧,周期在混乱。周宝贵说,2003年的非典、2004年的禽流感等突发事件对行业波动影响很明显,2013年的H7N9影响特别巨大,超过前10年任何一次,甚至可以说超过前10年的总和。

根据行业周期性的变化规律推测,在2012年开始的新一轮周期中,2013年会是中年,但H7N9疫情打破了这一愿景:在2013年二季度,商品蛋鸡场普遍亏损;淘汰鸡价格跌至5年来的低点;种蛋、商品代蛋雏鸡销量锐减,价格跌破成本价。从我们开始卖种鸡以来,还没出现过9月份补栏期商品蛋雏鸡卖不出去的情况。周宝贵说,2013年下半年,全国父母代种鸡场种蛋利用率保守估计不到50%。

这还不算完。去冬来袭的H7N9疫情使正在复苏的禽业再度受挫,肉鸡市场销售不畅,也引发了蛋鸡养殖场户恐慌,提前淘汰产蛋鸡;目前,这部分人观望气氛浓厚,致使相当数量的种蛋作为商品蛋出售,不仅加剧了商品蛋价动荡,也影响春季正常补栏。后期,鸡蛋价格极有可能剧烈反弹,行情波幅又将加大。

转型期面临去产能困境

面对后市蛋价报复性上涨的可能,周宝贵并不乐观,他认为,从长期看,我国蛋鸡产能仍旧过剩,这恰恰是蛋周期的主要诱因。

长期以来,我国蛋鸡养殖进入门槛低,在养殖效益较好时,养殖量迅速扩张。有资料显示,近几年商品蛋鸡的饲养量估计在15亿只左右,在生产性能正常发挥的状态下,12亿只就可以满足需求。在2013年举行的第六届蛋鸡行业发展大会上,中国畜牧业协会副会长李希荣曾表示,禽业存在产能过剩的情况,2012年,祖代蛋种鸡年平均存栏量48.22万套,比2011年增加7.18%。国家蛋鸡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杨宁对记者表示,种鸡产能过剩没有疑问,祖代蛋种鸡有30万套就能满足生产需要,现在至少多了30%。

去产能已经成为蛋鸡养殖行业必须承受的转型之痛。随着近年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一些风险投资、大集团等进入农业领域,蛋鸡养殖业也呈现出明显的产业整合趋势。

但是,在大资本不断扩张的过程中,小的养殖场户是否愿意退?周宝贵对此存有疑问:大资本有资金优势,扛得住;小户有成本优势,一有机会就会杀回来。他认为,在实际中,小户退出呈现胶着状态,大户先上,小户后退;大户上得多,小户退得少,在转型过渡期,产能非但没有减量,反而继续保持增量。

政府要在政策引导上下功夫

产能的调整,靠行业自身努力,还是要有政府影响?周宝贵认为,多与少的判断、调整本来就是企业的自然选择,政府的着力点是用政策有效地引导产业调整。

用政策引导蛋鸡养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去年H7N9之后,各级政府对父母代、祖代规模种鸡企业以及规模以上养殖场给予补贴,这其实是一种政策导向,就是要对落后的产能选择性淘汰。周宝贵建议,政府还应对新建养殖场在环保、规划、规模等方面提高标准,设立准入门槛。

支持鼓励蛋鸡品种自育。在峪口禽业2009年培育出京红1号和京粉1号两个蛋鸡配套系之前,我国祖代蛋种鸡市场进口品种占有率一直在65%以上。周宝贵说:在本土选育的品种很大的优势是适应性强,国外引进的品种不一定能够适应中国的饲养环境。他特别提出,抓食品安全根本要抓种,畜禽体质好,少生病,用药自然就少了。尽管2008年将蛋鸡新品种配套系选育纳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但杨宁认为,畜禽育种周期长,投入大,而目前国家对畜禽育种投入比种植业差得远,建议国家比照种植业加大支持力度。

与时俱进调整禽业配套政策。长期以来,各方面对畜禽业的关注不够,一说农机就是拖拉机,一说种业就是种植业,畜牧业的机械化、品种选育等方面的政策也应受到重视。周宝贵还提到,鸡只检疫方式、结果互认等规定过于僵化,应当根据养殖规模化、大流通的生产实际进行调整。

河蟹中后期气温逐渐下降 加强养殖管理措施



盛夏过后,气温逐渐下降,对于河蟹生长较为适宜,也是河蟹促肥增量的关键时期,如何调控好水质,营造好生态环境,科学投喂,控制好病虫害,是夺取河蟹最后丰产丰收的关键,为此,抓好河蟹后期管理至关重要,现提出如下意见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一、水质调控。
健康养蟹对水环境的质量要求非常高,必须科学地调控好水质。蟹池水质一般要求透明度35厘米~40厘米,溶解氧在5毫克/升以上,pH值7.5~8.5。如池底积淤较多,透明度低,水色变浓,河蟹背甲色深黑,腹部出现水锈,步足末端变黄,因此采取措施改良和改善底质环境条件,保持底质清洁,水质清新和溶氧充足,以满足其生长的需要就显得十分重要。今年高温过后,特别是近期雨水较多,且天气气温变化较大,很容易造成水体缺氧,水草下沉,腐烂死亡,恶化底质,导致水质变坏,致使生态环境破坏,影响河蟹后期生长,为此,应积极采取相应措施:
(1)定期注换新水(雨水较多要排水),一般7~10天注换水一次,换水量为水体1/5左右。水位按照“前浅、中深、后适中”的原则,一般控制在1-1.2m。
(2)科学使用底质改良剂和水质调节剂调节好水质,采用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等微生物吸收水中、水底有毒有害物质(硫化氢、氨等);使用底质改良剂改善池底淤泥,分解池底淤泥中的硫化氢、氨氮等有害物质,以提高溶氧,稳定pH值,提高河蟹机体免疫力,可明显提高河蟹产量和品质,水质生态环境较差的应10~15天使用一次。
二、水草管理。
后期池塘水草覆盖面积50%左右,水草过多影响河蟹正常活动及蜕壳、成熟。水草生长过旺,可人工割除多余的水草,控制生长,及时捞出变质、死亡的水草;池中水草不足,人工投入少量消毒后的水草供河蟹摄食,并为其提供栖息、蜕壳场所,避免多在水底淤泥中爬动,使体色变得灰黑。
三、病害预防。
病虫预防是河蟹中后期管理的关键,病虫害控制的好坏是减少后期因病“趴塘”减产减收的一个重要技术环节,为了确保河蟹增重育肥直至上市,减少危害,建议在9月中旬之前,采用硫酸锌复配药杀灭纤毛虫,相隔1~2天后,使用碘制剂消毒水体,积极做好预防工作防止病虫害的危害。
四、科学投饵,促肥增重。
高温过后,是河蟹最后的脱壳、增重育肥期,河蟹的摄食强度大,育肥聚黄,体重显著增加,饲料营养直接决定了河蟹的品质和丰满度。因此,在做好生态环境维护的基础上,要科学合理投饵,以满足河蟹增重育肥、快速生长的需求,达到品质优良、高产高效的目的。
中后期河蟹投喂主要以精饲料为主,动物饲料占60%,植物约占40%,日投饵量为蟹总体重8%-10%,以投饵后2小时吃完为准,达到催肥增重加大规格的目的。
五、预防“秋老虎”
虽然立秋已过,还是要多看天气预报,关注天气变化,以便及时做出预防,防止温度冷热剧变应激,尤其是脱壳期前后;同时,增强底部溶氧并维持良好的水色以及藻相都可以减少应激的危害。
六、加强防逃设施的维护和检修
河蟹一旦成熟就会上岸,养殖户在加强日常管理的同时,要提前做好塘埂渗漏的检查,防逃设施的维护,及时检修,确保万无一失。同时要加强夜间巡查,防止偷盗。
七、适时捕获上市
养殖户要根据市场行情与河蟹养殖情况,适时抓捕上市,俗话说:“会养殖还要会卖”。养殖户不仅河蟹要养殖的好,还要抓住行情,尽量在高价时卖出也是关键。

对虾塘边价:供应逐渐减少 下月虾价有望上涨


下图是2014年和2015年珠三角地区、湛江地区和福建地区50头/斤规格对虾的价格趋势图。2015年年初,元旦刚过,各地存塘的虾非常少,各地虾价都在飙涨。由图中可以明显看出,至4月初为止,2015年的虾价跟2014年同期的虾价相比,价格相差10元左右/斤,价格差异幅度较大。

9月中下旬,因为中秋节将至的原因,各地的虾中都提前预订对虾等到中秋假期时候再捉,致使短期内对虾出塘量有所减少,但市场销量还未明显增长,整体虾价趋向稳中有涨,价格涨幅不大。

10月上旬,国庆假期已过,各地的市场消费需求也开始疲软,整体的对虾销量减少,虾价方面也暂时停止上涨,价格保持在相对平稳的状态,预计后市如果销量没有增长的话,短期内虾价将会趋向稳中有涨,但是整体涨幅不会太大。

10月中旬,此前因为病虾上市量多,加之现在的市场刚需明显缩减,对虾市场行情震荡不定,各地大小规格的对虾价格差异明显,主要是大规格对虾存塘量稀少,以致于大虾价格上涨幅度较大。

10月下旬,虽然对虾市场的刚性需求暂时未有明显增长,但是各地可供应上市对虾的存塘量却是越来越少,加之前段时间养殖户都已清塘卖虾,现在正在搭建冬棚中,预计后市对虾供应将会出现短缺,下月虾价有望上涨。具体价格趋势如下:

据悉,最近各地的对虾出塘量越来越少了,部分原因是养殖户嫌虾价低不愿意卖虾,更大的原因是可供应上市的存塘对虾量少,很多珠三角地区的养殖户为了搭建冬棚、投放秋苗,前段时间都已经清塘卖虾了。预计后市对虾供应将会出现短缺,下月虾价有望上涨。具体价格如下:

江苏如东地区的外塘养殖对虾还未结束,只是外塘虾存量的也不多了,因为温度下降了,现在只有少量的养殖户在熬价格,希望可以等到虾价上涨的时候再出售。现在如东地区的对虾销量不是很好,主要还是受到江苏北部的市场冲击影响。现在如东地区的温棚养殖情况很差,排塘率很高,据估算可能有一半排塘了,预计80%以上的养殖户会亏损。

珠三角地区的养殖户近期都在集中搭建冬棚,最近几天的天气变化很不稳定,据天气预报说周末还会出现降温,部分养殖户准备等下个月初天气稍微稳定一些的时候再搭建冬棚。现在可供应上市的对虾很少,而且虾价也不理想,部分暂未搭建冬棚的养殖户都宁愿把对虾留塘到下个月再出售。按照现在的行情来看,下个月的对虾供应量将会出现短缺现象,虾价方面有无上涨。(以上价格及观点仅供参考)

“猪价维持高位将是今年常态”


农业部新闻发言人叶贞琴7日在农业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近期生猪价格持续上涨,总的看,是前三年价格长期低迷的反弹,具有恢复性和补偿性。另外,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7日表示,此轮价格上涨是生猪市场的自身修复行为,随着生猪出栏逐步增加,市场供应将趋于平衡。预计2016年全年生猪价格将保持高位运行,但暴涨可能性不大。

猪价将逐步趋稳,暴涨可能性不大

生猪价格变化一头连着城乡居民的“菜篮子”,一头连着农民的“钱袋子”。在农业部畜牧业司司长马有祥看来,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希望对猪价变化有一个稳定的预期,价格在一定合理范围内波动。

据马有祥介绍,猪价从去年3月进入一个上升通道,9月到11月中旬期间有一个小幅下行,之后又恢复上行通道,一直到现在,尤其春节以后涨幅较快。

后期猪价走势如何?马有祥表示,猪价维持高位应该是今年的常态,但是暴涨可能性不大,不存在暴涨的基础和动力。

“尽管猪肉价格的高位运行将维持一段时间,但随着生猪出栏的逐步增加,猪价将逐步趋稳,暴涨的可能性不大。”叶贞琴说,因为养殖效益较好,规模场户补栏积极性开始恢复,有利于增加后期猪肉供应,不会出现脱销断档。

叶贞琴表示,下一步,农业部将通过强化信息监测和预警,落实好各项扶持政策,加强疫病防控和技术指导服务等多项措施,加快恢复生猪生产。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目前生猪养殖有过热的迹象,对于养殖场户来说,要提高风险意识,既要理性补栏,不能盲目扩大产能,也要适时出栏,不要压栏惜售,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预计菜价总体将呈回落态势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7日表示,近期蔬菜价格上涨主要受天气因素影响,未来随着气温回升和蔬菜上市量增加,预计菜价总体将呈现回落态势。

春节过后本应逐步下降的菜价今年却保持一定幅度上涨,特别是叶菜、瓜菜、葱蒜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商务部监测数据显示,上周(3月28日-4月3日)全国36个大中城市中,30种蔬菜平均价格比前一周上涨0.7%,其中冬瓜、菜花、白萝卜价格分别上涨20.4%、13.6%和12.3%。

沈丹阳表示,未来一段时间,随着各地气温回升,蔬菜上市量将逐步增加,预计菜价总体将呈现回落态势。

专家指出,要减少菜价受季节性因素的大幅波动,还应从加强流通领域供给侧改革入手。商务部研究院流通消费所副主任陈丽芬建议,应加强公益性农产品市场建设和跨区域供应机制、发展产销对接模式、建立应急储备制度、规范市场秩序,打击霸市、囤货和哄抬物价等行为。

蛋鸡产蛋量下降原因 蛋鸡产蛋量下降的防治办法


随着养鸡业的迅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性能,从而获得尽可能高的经济效益,科学的饲养管理是其根本途径。在正常情况下,蛋鸡开产后5~7周即达到产蛋高峰并维持8个月左右,以后的产蛋率逐渐下降。引起蛋鸡产蛋量下降的原因很多。下面我们就来具体分析一下:蛋鸡产蛋量下降原因蛋鸡产蛋量下降的防治办法

一、饲料方面
1.饲料配制不合理
蛋白质能量比失调,经常更换原料品种,使用劣质饲料,使鸡的采食量下降。饲料中矿物元素、维生素等添加量过多或不足、质量不佳,导致营养性疾病,使鸡的产蛋率和蛋重下降。
2.饲料品质不佳
所用原料达不到正常标准,如使用掺假豆粕、劣质鱼粉等饲料,有的因含水量、含盐量高而达不到质量要求;有的因原料发霉、变质等,使用后导致蛋鸡发生疾病。因而在饲料方面,应首先注重原料品质,做到不发霉、不变质,要从信誉好的厂家进货,并要保证饲料原料品种丰富、恒定,然后根据本品种饲养标准和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的特点,适时配制营养全价的饲料,以保证鸡的营养需求。
二、饲养方面
1.饲养的连续性较差
蛋鸡从育雏到产蛋,大致可分为育雏期、育成期和产蛋期3个阶段。不管哪个阶段饲养不当,都会影响鸡的产蛋性能。也就是说,在整个饲养过程中,各个饲养阶段应环环相扣。如育雏、育成期营养过剩,就会导致产蛋期蛋鸡肥胖,产蛋一个阶段后,积累脂肪更多,从而影响产蛋;如育雏、育成期营养不良,采食量低,鸡体瘦弱,开产后由于产蛋的营养负担重,使蛋鸡致残、停产。
2.饲喂时间、次数、方式不固定
特别是农村养鸡户,每到农忙季节,往往什么时候想起喂鸡就什么时候喂,能喂几次就喂几次,往往一次加满料槽,致使蛋鸡抢食、拣食,采食不足或剩料,影响鸡的正常采食,导致产蛋量下降。因此,在饲养方面,每阶段、每环节都要认真、科学,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定时、定量、定质进行饲喂,以保证蛋鸡体况良好,能发挥正常生产性能。
三、管理方面
1.饲养人员责任心不强,管理粗放
一是喂料不均,忽多忽少;匀料不及时,鸡时饱时饥。二是饮水不足,当水压低时,供不上水,特别在夏天缺水对鸡的危害尤为严重。三是未能定时观察鸡群,了解鸡群情况,没有及时淘汰病、残、弱鸡,造成饲料浪费和鸡群均匀度太差。
2.光照时间不合理
特别是农村夜晚停电次数较多,来电后又不能及时补充光照,造成光照时间忽长忽短,导致蛋鸡生理机能紊乱。
3.鸡舍通风不良
如果鸡舍通风设施差,设计不合理,易使氨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蓄积。夏天湿度大,温度高,易使蛋鸡中暑。天气突变,未及时关好门窗,使室内温度忽高忽低和湿度过大,也会影响蛋鸡产蛋量的提高。
4.鸡舍封闭不严
飞鸟及小动物进入鸡舍,使鸡群受惊,造成成激。有的鸡场频繁更换工作人员,也容易造成鸡群受惊导致产蛋量下降。
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应针对以上原因,制订严格的规章制度和操作程序,并切实加强管理,定时培训工作人员,尽量保持工作人员的稳定。制订严格的岗位责任制,严格奖罚措施。以提高饲养人员的积极性。新建鸡舍应认真搞好设计工作,尽量做到冬天保温、夏天防暑。严格消毒措施,定期对鸡舍和周围环境进行消毒,注意通风换气;加强光照管理,尽量给鸡群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生产环境。
四、药物使用方面
在养鸡生产中,应尽量避免使用化学药品,应多从有益微生物的应用中寻找出路。化学药品只能作应急措施,但有些鸡场和养鸡专业户往往是鸡群有病乱投医,认为使用化学药品见效快,对所添加的药物的副作用又不够了解,在蛋鸡开产后,添加了一些具有抑制产蛋作用的药物,导致鸡群的产蛋量急剧下降。
1.磺胺類药物
当用于鸡群消炎时,在饲料中添加了复方新诺明、磺胺咪、磺胺嘧啶和磺胺噻唑等。
2.抗球虫药物
当鸡群发生球虫病时,使用了克球粉等。
3.其他药物
如呋喃类药物中的痢特灵、呋喃西林,喹恶啉类药物如痢菌净,抗菌类药物如北里霉素、金霉素,嘌呤类药物如氨茶碱;激素类药物如地塞咪松、甲基睾丸素等,均可导致蛋鸡产蛋量急剧下降。
4.紧急接种疫苗导致产蛋量下降
在蛋鸡开产后,如有强、野毒株,细菌,病毒侵入,导致鸡群发生疫病,此时紧急接种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疫苗,在一周内会因疫苗反应和抓鸡注射造成应激而引起产蛋量下降,软皮蛋、脆皮蛋也会增多。因此,在鸡群开产后,进行预防和治疗用药时,应首先使用不影响蛋鸡产蛋的药物或使用集保健、治疗于一体的药物,如土霉素等,以免造成鸡群产蛋量的下降。
五、疾病因素
1.病毒性疾病
(1)鸡马立克病。因防疫方式不当,用药剂量达不到要求,疫苗质量差,药物稀释后存放时间太长,育雏时环境封闭条件差,在雏鸡未产生抗体时就已感染病毒,往往造成大面积发病和相当高的死亡率,也易导致开产后产蛋量下降。马立克氏病的防治特点是注重消毒、两次免疫和早期隔离。生产中要严格执行卫生消毒制度。种蛋应每两小时检查一次,清除蛋壳上的羽毛和粪便,放入密闭空间,按每立方米7克高锰酸钾、14毫升甲醛、7毫升水的比例关闭门窗喷雾消毒30分钟,入孵前再用高于蛋温3~5℃的新洁尔灭消毒液浸洗种蛋5分钟;孵化器应用0.1%新洁尔灭水洗净,孵化室用0.2%过氧乙酸喷雾消毒,进雏前48~72小时进行熏蒸消毒12小时;雏鸡1日龄和14日龄接种经检验有效的鸡马立克氏病疫苗,以控制该病的发生;不同日龄雏鸡应分舍隔离饲养,以防大日龄雏鸡感染小日龄雏鸡;饲养员不能兼喂雏鸡、成鸡,以防交叉感染;雏鸡料应与成鸡料分开,防止成熟型马立克氏病病毒污染雏鸡饲料。
(2)鸡新城疫病。如患温和型新城疫,蛋鸡一般死亡率较低,常为2%~4%;但产蛋率下降幅度大,一般在10%~70%;持续时间长,多为1~2个月。生产中也见急性和非典型性新城疫,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免疫存在问题,包括疫苗质量良莠不齐,生产、运输、存诸环节管理不善,使疫苗失去了部分活力,或疫苗本身质量不过关。鸡群疾病的隐性感染,影响了鸡体对疫苗正常的免疫应答,某种疾病破坏了机体的免疫器官,免疫功能下降,疫苗免疫失败。二是因饲养管理不善,鸡舍湿度过大,通风不良,有害气体较多,消毒防疫不严格,造成鸡感染病原微生物。隔离、消毒措施不完善,致使超强毒株侵入,导致鸡群发病。因此,搞好免疫和隔离是防治新城疫的重点。
(3)传染性支气管炎。这是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疾病,传播迅速。该病主要侵害鸡的呼吸系统,造成蛋鸡产蛋机能障碍,使蛋鸡产蛋量迅速下降,并且软壳蛋、畸型蛋增多。虽然蛋鸡死亡率较低,但在气温多变的情况下极易发生。预防本病应做好三项工作:一是采用综合性防治措施,避免鸡群过冷、过热和拥挤;健全防疫制度,加强消毒,严防传人本病。二是做好预防接种工作。目前所用的疫苗虽然不能有效预防,但可减少发生本病造成的经济损失。三是防止并发细菌性疾病。可用0.5%土霉素拌料进行治疗。
(4)产蛋下降综合征。这种综合征对产蛋影响极大,可使蛋鸡产蛋量大幅度下降,并伴有薄壳、无壳、褪色蛋增多的趋势。但鸡群精神正常,食欲基本正常,一般无死鸡现象。持续时间可长达1个多月,即使恢复,产蛋量也会下降10%~30%。发生这种情况的防治重点是做好免疫和创造利于生产的环境,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可以治疗。
对病毒性疾病,预防是关键。应尽量使用生产日期较近、正规销售渠道销售的药物和疫苗。应按操作规程稀释、保存和接种疫苗,并建立相应的免疫检测机制,根据鸡群的抗体水平,正确及时地预防。发病时,除紧急接种疫苗外,还应在饲料中添加一些营养性药物,以利于鸡体迅速恢复健康。
2.细菌性疾病
如鸡白痢、大肠杆菌病、传染性鼻炎等,此類疾病多由细菌引起。发病后会对产蛋鸡造成重大影响,使产蛋量下降。其发病大多数是因为蛋鸡本身带有病菌或周围环境存在病菌,由于饲养管理条件差、环境卫生差、消毒不严、通风不良、饲料品质差等因素造成发病。其传播方式有垂直传播和水平传播两种。细菌性疾病的防治应侧重于卫生管理和消毒,发病后及时对病鸡进行对症治疗,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3.寄生虫病
蛋鸡的寄生虫病较多,如白冠病、螨虫病等。白冠病,又叫卡氏白细胞原虫病。该病多在夏季流行,因此应及早进行预防,以免造成经济损失。螨虫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只要勤于观察,发现后立即进行治疗,一般不会造成太大的损失。寄生虫病的防治重点是驱虫和搞好环境卫生,但给鸡驱虫时不能使用敌百虫。
综上所述,造成蛋鸡产蛋下降的原因是多种多样、错综复杂的。在生产中如发现蛋鸡产蛋量下降,要根据饲养管理、免疫、药物等多方面的具体情况,结合症状进行分析,查找原因,以便尽快确诊并采取相应措施,以达到迅速治疗、提高产蛋量、减少经济损失的目的。

蛋鸡产蛋量下降怎么办?
蛋鸡产蛋量下降的症状表现
1、大群采食量、精神、粪便正常(细看可见早晨鸡冠发紫,中午恢复正常),蛋壳颜色、质量正常,产蛋率下降20%左右。
2、初期出现个别鸡只甩鼻,且带有鼻液(稀薄透明如水),1~2天后流鼻液的情况增多,个别鸡只出现呼噜音,此时采食量开始下降,产蛋率下降速度较快,蛋壳颜色变浅,蛋壳质量变薄,蛋重变轻。
3、鸡群采食量、精神正常,突然出现蔫鸡,随病情发展蔫鸡逐渐增多,产蛋率下降幅度在20%〜30%,蛋壳质量变薄、蛋壳颜色变浅。解剖多伴有卵黄性腹膜炎。
4、鸡群白天采食量、精神正常,夜间可听到呼吸道音,初期拉音,随之出现呼噜(多发生在靠近门口的位置),采食量下降,产蛋率下降,持续时间可以达到一周左右。蛋壳质量差,出现软皮蛋、沙皮蛋。
5、鸡群采食量、精神正常,上午产蛋量少,下午产蛋量增多(正常上午多下午少),蛋壳颜色个别出现变浅,有软壳,沙皮的出现。
6、鸡群采食量、精神正常,但突然的出现产蛋率下降,下降幅度不大,但是幅度呈波浪式,蛋壳颜色正常。
饲养管理不善导致产蛋量下降

1、育雏期、育成期的鸡群饲养管理不善,如饲养密度过大,太拥挤,生长缓慢,体重不足,体成熟和性成熟晚,开产及产蛋高峰形成晚。有的养鸡户在育在期将公母鸡、蛋鸡、肉鸡混养,甚至不同年龄的鸡混养在一起,使强弱悬殊,饮食不均,生长快慢不等,因此,鸡的均匀度很差,产蛋高峰的到来既慢也很鸡长时间维持高的产蛋率,表现明显的不同程度的产蛋率下降。
2、入冬以来,外界环境温度很低,鸡舍内外温差较大,有一部分养鸡户只注意保持鸡舍内温度,而忽视通风的重要性,较多的存在通风不良的问题,鸡舍内氨气、二氧化碳、硫化氢浓度很高,不仅通风不良,氧气相对不足,而且有害气体过多,浓度很高,时间过长,易刺激损伤鸡的呼吸道粘膜,抵抗力降低,诱发呼吸道疾病,反过来又影响气体交换,发生氧的进一步不足,障碍体内营养物质的氧化分解过程,所以,影响产蛋鸡的生产性能,使产蛋率下降。
3、光照不足:光照对刺激性腺的生理机能、对产蛋的影响较大。光照不足,性腺机能减弱,卵泡形成慢,促使产蛋减少,有的养鸡户只用自然光,没有用灯光补光,使光照在16小时以下。有的虽然补充光照,但灯泡太少或度数太小,虽有15W的灯泡,但不及时擦净被粉尘等掩盖,光照也不足,对产蛋率造成不利的影响。
4、有的养鸡户,饲料、饮水定时定量供应,实行限饲,存在着食料、饮水不够,能量及蛋白质等不足的问题。
5、产蛋高峰期后换料过快,应激反应较大,影响采食及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和蛋的形成,使产蛋减少。
6、鸡群突然受到应激,如异常的声响、突然晃动的光影、注射疫苗和抗体、投喂捉鸡及饲养程序和环境的改变等因素也可引起产蛋率的下降。
针对以上饲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应及时解决,合理的饲养,加强管理,注意饲养密度不宜过大,适当的通风和光照等。总之,使鸡生活在适宜良好的环境中,充分调动和发挥优良的遗传生产性能。
饲料的配制不合理,营养成分不全或不平衡

1、饲料原料稳定性差,特别是自配料,更易出现生产性能的改变,如经常调换预混料、浓缩料或将杂粕代替豆粕或豆饼等,影响饲料的质量及有效成分的平衡,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和蛋的生成性能。研究证明,使用杂粕时,应补充赖氨酸、铁、铜、VB6、VB12等。
2、饲料加工不好,拌料不均匀,有的养鸡户用铁锨拌料,达不到高度混合均匀的要求,有效成分分布不均匀,有的鸡吃的多,有的鸡吃的少,影响部分鸡的生产性能,产蛋率下降。
3、能量不足:大宗原料用新玉米喂鸡,新玉米含水量太高,能量物质减少。标准玉米含水量为14%。但新玉米含水量达19-20%,甚至更高,作为主要能量物质的玉米含水量太高,实际上就等于减少能量物质,造成能源不足,能量不够,所以在冬季天气寒冷,饲料能量不足,再加上限饲均可使产蛋率下降,因为鸡体所获得的能量是在去除鸡生命活动需要的能量外,才能支付产蛋所需要的能量。能量不足,必将产蛋减少。
4、由于蛋鸡生产的鸡蛋价格不高,市场不景气,部分养鸡户在配制饲料时,过于追求降低成本,图省钱,选用质量差的不合格的饲料或原料,营养成分不全,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等不足,特别在育成期就没有很好的饲养,使鸡生长发育不好,体质差,抵抗力低,优良的遗传生产性能得不到充分的发挥,使鸡在产蛋期生产性能差,产蛋率不高或产蛋不稳,产蛋率下降。
5、有的养鸡户由于使用霉败、变质的饲料,含有多量的细菌、毒素、变性蛋白等,发生肠炎、拉稀或中毒,引起消化紊乱及吸收障碍,也将成为产蛋率下降的原因之一。
对于以上饲料配制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及时解决,按科学的饲料配方,选用优质的原料合理的配制,使鸡能吃到符合营养需要的全价饲料,生活在适宜的环境中,不断的调动、发挥、提高和保持良好的生产性能。
蛋鸡的错误用药导致产蛋量下降

产蛋鸡发病后,治疗不当、用药错误,使用产蛋鸡忌用的磺胺类药物、四环素类及新霉素类药物等,对机体造成损害,抑制生殖机能,产蛋减少,产蛋率下降。

由于疾病的干扰导致的产蛋量下降

由于季节性变化,大气候温度太低,部分养鸡户对冬季舍内的保温和通风的矛盾处理不好,存在通风不良的问题。鸡舍内环境很差,易发生呼吸道疾病,如传染性鼻炎、传染性喉气管炎、霉形体病等,均可不同程度的引起产蛋率的下降。在引起产蛋率突然下降,幅度较大时还应考虑有如下传染病的干扰存在:
1、新城疫
【诊断方法】生产中较常见,多发生在长期未免疫或免疫效果不好或免疫失败的鸡群,采食量下降(10-20%),产蛋率下降(20-30%)。蛋的质量降低,蛋壳变白、变薄、畸形蛋增多、排绿色稀便,有的有神经症状。病理剖检,多见胃肠道有该病毒的有特征性的病变。
【防治措施】对病鸡群可实行综合性防制措施。如紧急免疫,加强消毒管理,使用立克宁、毒克1号、克毒特乐等抗病毒药及特杀、环丙沙星、蒽诺沙星、强力霉素等抗菌药、补充营养(增加金维他用量),提高机体抗病力等。
2、禽流感
【诊断方法】有时表现地方性流行,病鸡采食量和产蛋率下降(30-60%),精神沉郁,冠发紫,个别鸡冠、眼睑、肉髯水肿,腿部鳞片呈紫黑色出血斑,有不同程度的呼吸道症状,气管环有大量粘液,拉绿色粪便,腺胃乳头出血或有大量粘液,肌胃角膜易剥离,肠道呈片状或条状出血,输卵管水肿,有脓性物,卵泡变形,出血,易破裂。肾肿大出血。肝肿大,常伴有脂变或破裂出血。
【防治措施】对病鸡群采取综合性防制,加强饲养管理,搞好隔离消毒,提高机体抵抗力,减少应激,预防其他断发病。进行必要的药物治疗,以减少生产损失,大群可用板兰根冲剂,抗病毒药(山农大药业公司的立克宁,克毒特乐或病毒灵、病毒唑)饮水或拌料。也可用金刚烷胺VC、强力霉素等药物以减少死亡和防止继发病。发病后期,可用金维他或金蛋散,促进恢复产蛋。
3、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诊断方法】成年鸡呼吸道症状明显,但产蛋率明显下降,严重的可减少一半。产畸形蛋、薄壳蛋、褪色蛋、蛋白稀薄、蛋黄与蛋白分离。一般10天后产蛋渐恢复。产蛋鸡变异性传染性支气管炎,由冠状病毒引起,此病毒发生于产蛋鸡群,多于200日龄爆发。本病与应激关系密切,各种强应激均可诱发本病。发病鸡群初期有以呼噜为主的呼吸道症状;无混合感染时,无咳嗽或甩鼻,呼吸道症状约5-7天,采食量下降5-20%。粪便变软或拉水样粪便。
①新开产鸡发病后,产蛋上升缓慢或徘徊不前或下降。复康后达到原有水平。
②产蛋高峰期发病前1-2天产蛋呈现波动,2-3天后迅速下降,一般下降20-25%。康复后也达到原有水平。
③老龄发病后,产蛋率迅速下降,回升很慢。在产蛋下降的同时,蛋的质量降低,蛋壳表面粗糙,蛋壳变薄,色变白,蛋重小,畸形蛋多,异常的蛋约占510%。
【防治措施】本病防治无特效疗法,因发病与应激密切相关,只有尽力减少应激,加强饲养管理,消毒提前免疫等综合措施。120日龄可注射复全ND+EDS76+IB+变异传支四联苗一头份,可控制其发病及流行。
4、减蛋综合症
【诊断方法】减蛋综合症又称产蛋下降综合症,是青年母鸡发生的病毒性传染病,产褐壳蛋的鸡最易感,特征性变化是产蛋鸡群不能如期达到产蛋高峰或产蛋率大幅度下降。产蛋下降通常发生在24-36周龄,产蛋率下降20-30%,甚至50%。产白壳蛋、薄壳蛋、软壳蛋、无壳蛋、畸形蛋等异常蛋、蛋白呈水样,蛋黄色淡,有时蛋白中混有血液等,产蛋下降持续4-10后可恢复。产蛋突然下降,异常蛋增多,尤其产蛋褐壳帽鸡在产蛋下降交1-2天出现蛋壳褪色,蛋壳变薄、变脆等,可做出初步诊断,必要时作进一步化验诊断。
【防治措施】可采用加强管理和免疫接种,产蛋下降综合症油苗一般开产前20天或120日龄注射,整个产蛋期有较好的保护。
5、鸡脑脊髓炎
【诊断方法】各种品种的蛋鸡和肉鸡均可感染发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春季和冬季多发。发病鸡群精神、采食、饮水、粪便基本正常,个别鸡群发病期采食下降5-10%。主要表现产蛋率下降,蛋的大小、形状、颜色、蛋壳的厚度无明显变化。鸡群产蛋量从下降到恢复均约需5-15天,产蛋下降幅度差异较大,产蛋高峰期及临近高峰期的鸡群发病后,产蛋下降幅度大,高峰日龄的鸡群产蛋下降幅度小,一般在10-40%间。
【防治措施】本病无特效疗法,要在饮水中加立克宁、克毒特乐、病毒灵,板兰根冲剂,加大维生素用量。最佳方法是免疫接种。将弱毒苗和油苗结合使用。在70-100日龄青年鸡用弱毒苗免疫(因为弱毒苗在产蛋期使用可引起产蛋下降)。油苗可在开产前20天皮下或肌肉注射,经15-20天可产生免疫保护。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1533.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