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病防治方法和技巧知识

主持人:早上好,听众朋友!欢迎您收听致富早班车节目,我是田园。近年来,我国养鱼业迅速发展。但是,在养鱼业迅速发展的同时,鱼类病害的发生和流行也日趋严重,每年都因此而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威胁着养鱼业的稳定和持续发展。那么为了提高养殖户对鱼类疾病的诊断与防治技术,我们特别制作了鱼病防治技术系列节目。那么在今天的节目时间里,我们就请到了北京鱼经公司的林长虹高级工程师,首先为听众朋友们介绍鱼病防治基础知识。现在林老师已经来到了我们演播室,林老师,您好!

专家:田园,你好!听众朋友们大家好!

主持人:在上次的节目时间里呢,我们为听众朋友们介绍了鱼病预防的基本方法,有五种:一是鱼池清整和消毒,二是加强饲养管理,三是药物预防,四是免疫预防,五是生态预防。节目的最后,林老师给我们介绍了鱼病防治过程中经常存在的问题,一是诊治不及时而失去最佳治疗时期;二是误诊与漏诊的问题;三是选用药物不当的问题;四是药物用量与用法不适当的问题。那今天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因为诊治不及时而失去最佳治疗时期的这么一个问题。

专家:诊治不及时而失去最佳治疗时期的问题,原因有以下几点:

1)看表面现象,检查不到位

养殖者往往以是否有死亡作为判断发病的依据。或以摄食量变化来判断是否发病,当发现摄食量明显减少时再行诊治就迟了,已经失去了最佳时机。

水生动物的病原菌主要存在于水体(或底质)中,多为条件致病菌,发病的初期,少数体质较差的先感染发病,当发生死亡时,病原菌繁殖的数量足以使其它个体感染发病,必然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此时治疗不仅成本高,而且难度加大。

应在巡塘时认真观察,只要发现有一条鱼体表异常或活动不正常,就应立即对全池做全面诊断检查,而不应根据其它情况判断。

2)根据以往经验,认为未到发病时侯

一般来说,在一特定区域的水产养殖,其疾病有呈周期性发生的规律,但由于天气变化、人为管理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发病的周期性也会发生较大的变化。因此,只有经常认真观察综合判断,才不致于因为经验而失误。

3)认为已经用药预防了,就不会发病

疾病的预防应做到及时、有效和全面才行。用药物预防讲究对症,有效杀灭病原体才能达到预防的效果。细菌性、寄生虫类等疾病的预防用药是不同的,另外,在用药预防的同时还须做好非药物预防工作,如水质控制以及合理投饲等多方面的管理工作。集约化养殖方式,防治疾病必须采取综合措施,也就是在养殖过程中的每一个操作都应把疾病防治的因素考虑进去。否则,疾病难以有效控制。

4)临近捕捞上市,有点小病没关系

成品养殖基本完成,往往发现有各种各样的疾病,有的为轻度,有的则较为严重。鱼类的肠炎、河蟹黑鳃、虾类溃疡等疾病若为轻度,销售在即,不影响食用,对商品价值影响也不大,可不用药治疗。如果是鱼类的败血症、赤皮病、烂鳃病、河蟹腹水病或虽然病情为轻度,但真正销售尚有时日以及虾类发病等情况就必须治疗,否则将造成重大损失。尤其在八月末、九月份,这类情况较多,河蟹腹水病在秋冬季气温的大幅波动时,死亡量很快增加且因大多沉入底部而不易被察觉,最终产量很低,存活的部分商品价值也会下降。病鱼不仅在起捕与运输过程中死亡量大,而且难以销售。

5)老问题了,不管它

所说的老问题是指难治疾病,如鱼类肝胆综合症、银鲫孢子虫病、河蟹腹水病、虾类的红体病等。实际上,这类疾病只要及时治疗,治愈并不难,等到内脏器官失去功能时再治疗就太难了。关键问题是池塘中发病较重的总是只有部分个体,不可能是全部,如果放弃治疗,本来可以康复的部分,也将被感染而致死。有人认为让该死的死,只要不投饵,自然也就好了。这样认识非常糊涂,发病死亡的个体体内将向水体放出大量的病原菌,进一步感染的可能性相当大。在用药治疗中病重的个体加速死亡,将其捞除后再进行水体消毒,既可持续治疗,又可以减轻进一步感染发病。有的疾病治愈周期长,属于调理性治疗,不能不管它。

实际上养殖水体中虽然发生大量死亡,采取积极治疗,可以减少损失。用药成本并不算高,用药后效果表现得不明显,看不出来,别以为就没有效果。

主持人:听众朋友,您现在收听的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致富早班车节目。在今天的节目时间里,我们为听众朋友们介绍鱼病防治基础知识,做客我们节目的是北京鱼经公司的林长虹高级工程师。

鱼病防治常见问题之二是误诊与漏诊的问题

专家:误诊与漏诊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验主义普遍

把自身的或他人的经验用于养殖实践中是一很好的方法,但应随时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对于疾病诊断更应科学认真对待。在渔药店里发现有人买药一是根据去年用的药,二是根据他人治好病的药,全然不顾是什么病。在疾病不明的情况下乱用药而造成严重后果的案例很多,特别是用杀虫剂。即使是预防疾病,也应该有针对性的用药。

2)次要疾病掩盖主要疾病

由于水产养殖动物往往多病齐发,而养殖者只注意到易为观察的疾病,忽略其他疾病,因此常造成治疗非致死疾病,即次要疾病,主要疾病得不到有效治疗。鱼类败血症时常伴随肠炎病发生,发现死鱼为红肛门,按肠炎病治疗,病情得不到有效控制。河蟹纤毛虫病、黑鳃病与肠炎病或腹水病相继发生后,只治疗纤毛虫病(因明显可见),反而增加了死亡量,而且其病情进一步恶化,造成久治不愈。因此,诊断疾病时,应请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全面检查,综合判断,切勿想当然。

3)错误的诊断

因诊断方法欠缺或缺乏相应的疾病诊断知识,而错误的诊断。草鱼细菌性肠炎病肠内壁有粘液而病毒性肠炎病(为炎症)肠内壁无粘液,需要介剖来判断,治疗方法不同。河蟹脱壳不遂症常被误诊为颤抖病,南美白对虾细菌性疾病当成病毒性疾病治疗等等。从事技术服务的人员如无充分的工作经验,应谨慎诊断。

主持人:听众朋友,您现在收听的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致富早班车节目。在今天的节目时间里,我们为听众朋友们介绍鱼病防治基础知识,做客我们节目的是北京鱼经公司的林长虹高级工程师。在刚才的节目时间里,林老师介绍了鱼病防治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就是误诊与漏诊的问题,那接下来我们再来谈谈鱼病防治常见的第三个问题就是选用药物不当的问题。

专家:选用药物不当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正确用药的知识

这是造成滥用渔药的主要原因,一般养殖者或水产技术人员缺乏病理、药理方面的知识,盲目用药的情况较普遍。主要表现在用药配伍不合理、忽视理化因子(水质、水温等)对渔药作用和用药史对选用药的影响等。

主持人:刚才林老师说到了拮抗作用,在这里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拮抗作用呢就是指有些药物混用后因为相互之间抵消而减弱了,这就称为拮抗作用。林老师,那配伍不合理指什么呢?

专家:配伍不合理是指两种渔药因有拮抗作用而不能同时使用,或其中一种渔药对于治疗该病无意义,甚至有负面效应。用药知识缺乏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在诊治特种水产品疾病时,用药易错,如鳜鱼对敌百虫、氯化铜等较敏感,0.2g/m3水体的敌百虫及0.7g/m3(pH值小于或等于7)的氯化铜均能造成鳜鱼中毒等。二是不善于使用中药,盲目使用中药较普遍,中药散剂一般有多种草药按处方制成的,配伍禁忌很多。如黄连不宜与碘制剂、碱性药物、重金属盐、VB6等同时服用;大黄不宜与含重金属离子的药物、生物碱等同时服用;长期服用后,需补充VB1,与红霉素、利福平等联用,药效降低;五倍子不宜与任何化学药物同时服用;槟榔不可与有机磷杀虫剂合用等。

使用抗菌剂、杀虫剂应适当交替,否则易产生耐药因子,影响治疗效果。

2)凭借经验选用渔药,不认真阅读产品使用说明书

为了食品动物的安全(尽量避免药残),制定国标渔药时,根据药代动力学原理以适当剂量延长疗程的手段,内服一个疗程约5~7天,而使用者则希望所谓药到病除,偏信使用高剂量疗效快。

3)用价格便宜的渔药、倾向于选用原料药

选用价廉的渔药属于市场经济规律,但用于治疗疾病时,只应作为次要因素考虑,不应以价格决定选用何种药物。使用原料药除成本低外,可能就是传统习惯问题,原料药含量比国标渔药高很多倍,且没有确切用量规定,实际用量同比国标渔药高出10倍以上,有的达几十倍。《兽药管理条例》禁止原料药直接用于养殖动物。使用原料药由于耐药性使用药量不断增大,同时拌饲不均匀也使部分动物摄入过量的药物,更加剧了药残的产生,其危害很大。

主持人:听众朋友,您现在收听的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致富早班车节目。在今天的节目时间里,我们为听众朋友们介绍鱼病防治基础知识,做客我们节目的是北京鱼经公司的林长虹高级工程师。

主持人:鱼病防治常见问题之四是药物用量与用法不适当的问题。

专家:药物用量与用法不适当的问题,主要是

1)根据饲料用量确定内服药量

在国标渔药说明书中,为了方便于养殖用药而增加了按饲料用量确定用药量的内容,但其中都有投饲率的前提条件。实际上,当水产动物发病以后,其摄食量会大为减少,从而导致用药量比应用量小得多,治疗效果大打折扣。当然在确定用药量时,也必须考虑到饲料的实际用量,尤其是病情较为严重时,更应重视这个问题。

内服用药量应按水生动物体重来计算,但需扣除已停止摄食的群体重量,然而究竟有多少量难以估算,只能依实践经验来确定,同时还应注意通过灵活的投饲方法控制健康个体与病重个体之间摄入药饵的量。

2)拌饲不当

拌饲不当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拌饲的不均匀性,如10%诺氟沙星粉每吨饲料用量为500克(按5%投喂),将500克的药直接倒入1吨饲料中进行拌和,或先湿润饲料再拌药等,无论如何也拌不均匀;二是不管该药是否溶于水,习惯于用水稀释后拌饲,如常用的氟苯尼考粉是不溶于水的,为了使用的方便,用水稀释后再洒在饲料上,这样的药饵入水后会很快从水层中散失。

拌饲不当的后果非但不能有效治疗疾病,而且又使部分个体摄入过量的药物,同时为了治疗还要继续用药。

3)随意增加或减少用药量

由于许多养殖者以往原料药用得多,其含量很高,内服后作用可能快一些,在使用渔药制剂产品时,认为含量太低或希望快一些好起来,往往并不按说明书指导的用量使用,而会加大用量,有的甚至几倍的量。这样做的后果很明显不仅造成用药的负面效应,而且加强致病菌的耐药性,使以后的用药成本加大。有的人则相反,养殖的面积大而产量高,认为按规定的用量代价太大了,便降低剂量或减少内服天数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其后果必然是损失大而成本高。

4)不规则池塘水体计算误差大或施药不均匀

对不规则池塘不认真测量计算,想当然的估计,造成容量计算的误差太大,有的相差到20%以上,将全池均匀泼洒有效水体积浓度理解为平面性的均匀,对于面积大、水深变化大、混合能力差的水体尤其明显,如养蟹池塘多数形状不规则且水深变化很大,加上往往面积在百亩以上,将一次药量全部倒入船仓中用水稀释后泼洒,无法控制单位面积的施药量,致使局部浓度过高或过低。

大水体用药时应先将整个水面分成若干个近似等同单元,分别顺序施用。同时应尽量使用机器喷洒法,不仅可以缩短用药时间,而且利于泼洒的均匀性。

5)为了方便,改内服治疗为全池泼洒

需内服治疗的疾病如肠炎病、肝胆病等,由于拌饲内服比较麻烦,因此希望用全池泼洒法来解决问题。全池泼洒对病情有一定控制作用,但因病原菌在水生动物体内感染,非内服不能治愈。如果已停止摄食或摄食量太低时,在外用消毒杀菌和改良水体环境后,可以降低死亡量(此时就认为病已痊愈是错误的),仍应进行内服治疗。

结束语:好,听众朋友,我们节目结束的时间到了,鱼病防治基础知识今天就为您介绍完了,在这里我们感谢林长虹老师的介绍,同时也感谢听众朋友您的收听。

相关阅读

斑点叉尾鮰鱼出血病防治新技巧



高温季节斑点叉尾鮰鱼的出血病是来势凶猛的爆发性鱼病,发病迅速,治疗困难,损失巨大。更困难的是斑点叉尾鮰鱼是无鳞鱼类,抗应激能力很差,很多常用药物对斑点叉尾鮰鱼敏感,无法使用,即使安全的药物,也不能加大用量来提高药效,因为加倍用药会引起斑点叉尾鮰鱼的应激性死亡,损失更大。长期使用抗生素类和化学性消毒剂则会对肝肾造成毒害,影响生长,留下后患。

河南安进生物医药技术有限公司的水产专家通过深入调查、使用安进公司的优质无抗无公害鱼药产品精心配伍,科学组方,推出治疗斑点叉尾鮰鱼出血病的新技巧。

首先重视水体解毒和稳定。使用“安进藻毒分解素”或“解毒应激灵”泼洒1-2次,用“安进巨能氧+底改酵素”消除鱼塘底质的毒素。再用“安进肥霸”稳定水体藻相水色,防止水体变瘦溶氧水平下降。
其次,要提高斑点叉尾鮰鱼的抗应激能力,防止治疗过程中水体变化和用药造成的应激性伤害。可以使用“安进复合免疫多糖+复合VC应激灵”泼洒1-2次。

同时使用安进公司独家的重磅武器“黄连康”拌料内服,每天投喂一次,连用2-3天;外泼安进公司的拳头产品“噬菌蛭弧菌冻干粉”消灭控制水体中的致病性细菌。就可以快速控制病情。

斑点叉尾鮰鱼出血病治愈后需要进行体质调节,肝胆保护,使斑点叉尾鮰鱼尽快恢复体质,进入快速生长状态。可以用“安进酶益添”或者“免疫促长素+肝胆利康散”拌料投喂5-7天。


文/安进程朝勋,
整理人/安进水产洋洋

番茄裂果病防治方法


裂果病是很多植物都存在的一种病害,品种本身还有环境的变化都会造成裂果。番茄裂果是导致番茄品质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那么对于种植户来说一定要采取积极地措施,从而减少自己的损失。

番茄裂果病防治方法

1、先选择抗裂性强的品种,一般中小型高桩型木栓层薄,果皮厚的品种较抗裂。

2、育苗期特别是花芽分化期要保持充足的光照,温度不要过高过低,从幼苗期2~4片叶开始,苗床气温白天保持在24~25℃,夜间在15~17℃,一直维持到定植前半个月,特别是夜温不能长时间低于8℃。

3、防治阳光直射果皮,在秋延晚栽培及早春栽培后期,下部叶片不要过早打掉,可为果实起到遮荫作用防止裂果。

4、管理好土壤水分,防止土壤过干过湿,雨后及时排水,保持土壤相对湿度在80%左右。

5、增施有机肥及质量好的生物肥以改良土壤结构,为根系的生长提供良好环境条件。因番茄喜钾肥,施入充足的钾可使果皮增厚,减少裂果,因番茄花期对钙特别敏感,在生长过程中缺钙、硼易导致果皮老化而造成裂果,定植后可定期叶面喷施钙肥、硼肥。

6、正确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使用激素时浓度不宜过大,要针对不同的品种,温度合理确定使用浓度,避免出现裂果。

7、整枝打杈要适度,保证植株有茂盛的叶片加强体内多余水分的蒸腾,避免养分集中供应果实造成裂果。

8、用85%比久1000~2000倍液喷施生长中的果实,或用1000倍液的氯化钙溶液涂抹生长中的果实,也可起到防止裂果的效果。

番茄裂果病症状

1、番茄顶裂果:指果实脐部及其周围果皮开裂,有时胎座组织及种籽随果皮外翻裸露,成熟果实脐部像猫爪子的掌面一样七翻八裂(也叫开窗裂)。

2、番茄纹裂果:指果实表面产生条纹状,根据开裂部位和原故不同,又可分为①放射状纹裂。②同心圆状纹裂。③条纹状纹裂。④番茄横裂果。

番茄裂果病发病原因

1、与品种特性有关、一般大果型、圆型果木栓层厚的品种比中小型、高桩型木栓层薄的品种更易开裂。

2、环境条件所致,育苗期在花芽分化期夜温低,尤其夜温长期低于8℃,再加上土壤干旱,氮肥偏多等因素影响,造成植株对钙和硼的吸收障碍,花器养分缺少,形成花柱开裂的畸形花和雄蕊靠在子房上的畸形花,从而结出顶裂果和横裂果。在果实发育后期或转色期遇高温,强光照射、干旱,特别是久旱后灌水或遇大雨,果皮的生长与果肉组织的膨大速度不同步时,膨压增大而出现裂果。

3、缺素所导,土壤中缺钾、钙、硼等元素,或在不良土壤环境条件下造成植株对钙、硼的吸收障碍时,也容易产生裂果。

4、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当,使用保花保果时浓度过大,水肥跟不上,也是造成子房畸形发育,或者造成局部生理机能旺盛,引起生理失调而产生裂果。

5、打顶过早,造成养分集中供应到果实而造成裂果。

西红柿的生长习性

番茄是喜温性蔬菜,在正常条件下,同化作用最适温度为20-25℃,根系生长最适土温为20-22℃。喜光,光饱和点为70000lx,适宜光照强度为30000-50000lx。也是短日照植物,番茄喜水,一般以土壤湿度60-80%、空气湿度45-50%为宜。对土壤条件要求不太严苛,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肥沃壤土生长良好。土壤酸碱度以pH6-7为宜。

番茄裂果病的防治方法有很多,但是产生的原因很重要,一方面,我们在选种的时候就要考虑到这些方面,从根源上提升番茄的品质,此外在种植过程中也要对环境进行一个密切的观察。

柑桔煤烟病防治方法


煤烟病又被称为煤病,是种植柑桔树非常常见的一种病症,发病率也比较普遍,一般都是由真菌所引起的,煤烟病的危害非常的大。那么煤烟病要如何防治?下面跟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柑桔煤烟病防治方法

1、及时抓好粉虱类、蚧类和蚜虫类的防治(参见害虫防治部分)。

2、做好冬季清园。清除已经发生的煤烟病,也可用敌死虫乳油或机油乳剂200~250倍液喷雾。或对叶面上撒施石灰粉可使霉层脱落。

3、小煤炱属应在发病初期开始防治。可用0.5:1:100(硫酸铜:石灰粉:水)波尔多液喷雾,或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1000倍液喷雾,在6~7月份改喷1:4:400的铜皂液,于6月中、下旬和7月上旬各喷一次。

4、进行修剪,使柑园通风透光良好。

煤烟病的发生规律

煤烟病病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子囊孢子在病部及病落叶上越冬,翌年孢子由风雨、昆虫等传播。寄生到蚜虫、飞虱、介壳虫等昆虫的分泌物及排泄物上或植物自身分泌物上或寄生在寄主上发育。高温多湿、通风不良、蚜虫、飞虱、蚧壳虫等分泌蜜露害虫发生多,均加重发病。

全年都可发生,以5-9月发病最剧,蚧、蚜、粉虱等害虫分泌蜜露是诱发煤烟病的先决条件。病原种类不同,病斑稍有不同,同翅目害虫诱发煤炱属、剌盾炱属(真菌子囊束生于黑色闭囊壳基部,多寄生于温暖地区的树木和灌木上,引起烟霉。),两者手擦易脱落,寄生菌引起小煤炱属。果园荫蔽,潮湿有利发生。

柑桔的生长环境

柑橘果树生长发育、开花结果与温度、日照、水分(湿度)、土壤以及风、海拔、地形和坡向等环境条件紧密相关,这些条件影响最大的数温度。即使差异0.5℃的气温有时会出现截然不同的结果。柑橘生长发育要求12.5~37℃的温度。秋季花芽分化要求昼夜温度分别为20℃左右和10℃左右,根系生长的土温与地上部大致相同。过低的温度会使柑橘受冻,甜橙-4℃,温州蜜柑-5℃时会使枝叶受冻,甜橙-5℃以下,温州蜜柑-6℃以下会冻伤大枝和枝干,甜橙-6.5℃以下,温州蜜柑-9℃以下会使植株冻死。

1、温度

高温也不利于柑橘的生长发育,气温、土温高于37℃时,果实和根系停止生长。温度对果实的品质影响也明显: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通常随温度增高糖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增加,酸含量下降,品质变好。柑橘是耐阴性较强的树种,但要优质丰产仍需好的日照。一般年日照时数1200~2200小时的地区均能正常生长。如日照好、热量丰富的华南与日照少的重庆柑橘产区相比:果实糖含量高、酸含量低,糖酸比高。一般年降雨量1000毫米左右的热带、亚热带区域都适宜柑橘种植,但由于年雨量分布不均而常常需要灌溉。土壤的相对含水量以60%~80%为适宜,低于60%则需灌水,雨水过多,造成土壤积水或地下水位高,排水不良的柑橘果园,会使根系死亡。柑橘果树要求空气相对湿度以75%左右为宜。

2、土壤

柑橘对土壤的适应范围较广,紫色土、红黄壤、沙滩和海涂,pH值4.5~8均可生长,以pH值5.5~6.5为最适宜。柑橘根系生长要求较高的含氧量,以土壤质地疏松,结构良好,有机质含量2%~3%,排水良好的土壤最适宜。

柑桔的分布范围

中国柑橘分布在北纬16~37之间,海拔最高达2600米(四川巴塘),南起海南省的三亚市,北至陕、甘、豫,东起台湾省,西到西藏的雅鲁藏布江河谷。但中国柑橘的经济栽培区主要集中在北纬20~33之间,海拔700~1000米以下。全国生产柑橘包括台湾省在内有19个省(市、自治区)。其中主产柑橘的有浙江、福建、湖南、四川、广西、湖北、广东、江西、重庆和台湾等10个省(市、区),其次是上海、贵州、云南、江苏等省(市),陕西、河南、海南、安徽和甘肃等省也有种植。全国种植柑橘的县(市、区)有985个。世界柑橘主要分布在北纬35以南的区域,性喜温暖湿润,有大水体增温的地域可向北推进到北纬45。

世界有135个国家生产柑橘,年产量10282.2万吨,面积10730万亩,均居百果之首,产量第一位的数巴西,2425.26万吨,第二位数美国,1633.52万吨,中国第三,1078万吨,再后是墨西哥、西班牙、伊朗、印度、意大利等国。

通过以上内容,相信大家都对防治煤烟病有了更多的了解。种植柑桔一定要做好防治措施,因为柑桔病虫害比较多,对柑桔的产量及果实质量有很大的影响!柑桔是一种甜美多汁的水果,深受大家的追捧,种植柑桔前景也是非常可观。

柑桔砂皮病防治方法


说到种植柑桔,大家肯定非常头疼柑桔的砂皮病。因为柑桔砂皮病非常常见,而且砂皮病的危害非常的大,对柑桔幼果、果实产量都影响特别的大。那么砂皮病要如何防治?下面和小编一起去了解吧!

柑桔砂皮病防治方法

1、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树体的抗病能力:增施有机肥、生物有机肥,适量增施磷、钾、钙肥,控制氮肥;合理修剪合理负载,协调生长和结果的关系,保持稳定的树势;防治枝干病虫,减少病虫伤口和机械伤口;土壤黏重的果园,雨季应该注意排水,并改良土壤,每年春雨土面湿润时撒施石灰,每亩150~300千克。

2、清除果园菌源,在果园休眠期进行清园消毒,刮除流胶硬块及下部的腐烂皮层和木质层,集中起来深埋或者烧毁。果树发芽前,喷石硫合剂杀菌,清除果园中的枯枝、落叶集中到果园外烧毁,减少病原。

3、树干刷白:冬夏季节进行主干刷白,防治流胶病发生。刷白剂用生石灰12千克、硫磺粉1.2千克、食盐0.3千克,加水30千克搅拌均匀,调成黏糊状即可刷白。干旱时,应及时给芦柑果树灌水或薄施粪水;秋季采果后及时施肥,结合运用闽台芦柑综合改造技术进行科学修剪,保证果园通风透光,可以有效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4、病树防治、治疗:在每年春季的45月份,要注意检查病株,及时刮除病变部分,尤其应该注意刮除病健部位交界处的黄褐色病带,让刮除处裸露3天后再涂上波尔多液或50%托布津100~200倍液,效果好。

柑桔砂皮病主要诱因

1、果园通风条件差,长期湿度大以及适应的温度下易发病。砂皮病在4-9月份最为流行,是因为树脂病病菌的发育室温是15-30C,并且此时雨水充沛。

2、树势弱易发病,特别是土壤酸性强、粘重、砂化等原因不利于果树生长造成树势弱的易发病。

3、缺钙、硅元素树易发病。

4、树体机械性损伤和冻害造成大量的伤口易发病。

5、偏施氮肥,会加重此病发生。

6、冬季清园不彻底,因此为来年发病提供了病源。

病害流行规律

柑橘砂皮病全年流行,在开春春梢萌发生长时,危害新梢;谢花之后,4月中旬到5月中旬(梅雨季节)就开始危害幼果;5月中旬到6月中旬主要危害夏梢和果实,其中多以危害果实为主;7-8月份叶片、枝梢、果实均会危害;9月份主要是危害秋稍和果实。

很多经销商都推荐使用代森锰锌,但是大多农户反应防治效果并不大,这是因为代森锰锌属于病害发生之前使用的保护剂,发病严重后喷洒作用不大,所以还是应该根据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在加强栽培管理的基础上,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药剂进行综合防治。认真做好冬季清园和春梢的防治工作,减少果实受害,由于春梢抽发较整齐,而5-6月幼果期常遇雨季,夏、秋梢抽发不整齐,菌源丰富,发病较重,较难防治,因此,春梢是1年中药剂防治的关键时期。

整形修剪

整形修剪是依据树体生长特性和栽培目的,结合自然条件和管理技术水平,通过一定的外科手术等方法,将果树调整成具有相当稳定树形及生长发育空间的一项技术措施。柑橘整形修剪的目的是早结果、多结果、结好果、长结果。正确的整形和修剪能促进树体生长,使之尽早成形,尤其是果树枝干分布合理,树冠通风透光,树体结果稳定,这便于田间管理,提高生产工效,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对不同树龄的树来说,幼树尽量做到早结果、早丰产;成龄树做到优质、丰产,延长结果期限;衰老树种尽量做到及时更新,促进生长,保持产量。

通过以上内容,相信大家都对柑桔砂皮病的防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虽然柑桔营养美味,食用价值非常高,柑桔每年的产量也比较高,但是种植柑桔一定要防治好病虫害,不然对产量有一定的影响。

鸡病防治的用药原则、方法和注意事项


近年来,随着养鸡业规模化的发展,鸡病种类、数量及发病率也不断增加。为了减少疾病给养鸡业带来的损失、维护家禽健康、改善家禽生产性能、提高饲料报酬,使用药物预防和治疗家禽疾病是保证养鸡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在用药物防治鸡病时要掌握用药原则、适宜的给药方法、最佳用药时间及注意事项,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药物的防治效果,减少或消除药物的不良反应,尽可能地减少疾病给养殖业带来的损失。现将鸡病防治的用药原则及注意事项简单介绍如下,供参考。

1用药原则

在养鸡业发展的过程中,药物预防是鸡场疾病防制的主要辅助手段,只有科学合理的用药,才能避免因盲目用药导致养殖成本上升、病原抗药性增强、肉蛋产品药物残留等一系列问题的发生,从而不断提高养殖效益。因此,在治疗时应遵循以下4个原则。

1.1安全原则

安全原则是防控鸡病用药时必须首先考虑和遵循的基本原则。在选择药物时,应选用毒副作用小的药物,同时还应注意配伍禁忌。选用正规厂家生产的药物,所选药品都要有完整的标签或说明书,具体包括有效成分含量、适应症、用法、用量、副作用及处理办法、休药期、配伍禁忌、产品批号、产品批准文号(或进口兽药注册证号)、生产日期、有效期、生产厂家、运输贮存保管条件及其他应当说明的内容。

1.2科学合理原则

在进行预防性用药时,要了解疾病易发时间,做到适时用药。在治疗用药时,首先要尽快确诊,查明致病原因,根据药敏试验正确用药、对症下药,做到用药快、用药准、用药足、疗程够,并且要避免长期使用同一种药物防治疾病。此外,根据药物的种类、性质、使用目的以及动物的饲养方法,选择适宜的用药方法,合理控制药物用量和疗程,以充分发挥药物的性能。

1.3简便快捷原则

用药方法简单易行,能保证药物快速地进入机体需要的部位。凡是能口服的药物,不宜肌肉注射;凡是能肌肉注射的药物,不宜静脉注射。即使是口服用药时,也应尽可能地选择水溶性药物。一般说来,鸡群在发病后饮水量增加,采食量减少,若采用水溶性药物,用药量有所保证,且易被吸收,而采用拌料喂饲,因养殖中目前大多使用颗粒饲料,药物难以混匀,同时又因病鸡采食量下降,难以保证有足够药量进入鸡体而起到治疗作用。因此,在采用拌料给药时要考虑病鸡的采食量是否有变化。

1.4经济实惠原则

用药时要选择药效强、见效快、抗菌范围广的药物。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前提下,应尽可能的降低治疗成本,选择价格合理的药物,切忌以价格高低来衡量药物的优劣。

综上所述,用药时遵循的四大原则是相对的,同时又是相互联系的。因此,在鸡病防治用药的过程中,要重视实践,并认真分析和总结,遇到问题时才可迎刃而解。

2选择适宜的给药方法

药物治疗是防治鸡病的有效措施之一。为了保证药物的防治效果,用药时要根据用药目的、疾病类型及药物本身的性质来确定最适宜的给药方法,从而使药物发挥良好的疗效,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给药途径包括饮水、拌料、口服、注射、外用等。预防用药时一般采用饮水或拌料,这样操作简便;治疗用药一般采用口服、注射,这样可保证剂量准确,疗效确实。饮水给药时应使药物充分溶解,并在一定时间内饮完,最好的方法是在用药前2~3h停止鸡群供水。拌料给药则需将药物与饲料充分混匀(/yangjijishu/),先把药物混入少量饲料中拌匀,然后再加入一定量的饲料再次混匀,直至全部混合均匀。口服给药时,对于不溶于水的粉剂,可加在少许饲料中拌湿后再口服,但应注意避免将药物投入气管内。一般对于肠道难以吸收的药物采用注射给药,胸部注射时要由前向后呈45斜刺1~2cm,不可刺入过深,腿部注射时要避开大的血管,不要在大腿内侧注射。外用药物多用来杀灭体外寄生虫或局部创伤治疗,常用外涂、喷雾、药浴等方法进行。

3合理安排给药时间

3.1驱虫药

雏鸡从7日龄开始用药,根据具体饲养条件每周用药2~3d,注意轮换用药。肉鸡在30日龄左右,蛋鸡在60日龄和120日龄左右各用药1次,选择上午用药较为适宜。抗球虫药应在10~90日龄使用,合理选择药物交替用药,避免产生抗药性。

3.2维生素类

作为饲料添加剂的维生素主要是复合维生素或多种维生素,宜现配现用。针对鸡不同生长时期的营养缺乏病,应及时、适量补充维生素。常用维生素有维生素A、B、D、E及复合维生素等。

3.3抗菌素类

抗菌素可通过拌料或饮水服用,应按规定时间服用,不宜长时间混在饮水或饲料中,适宜注射的抗菌素口服效果不好。一般鸡病治疗时应按疗程用药,3d为小疗程,5d为中疗程,7d为大疗程。

3.4健胃消化药

如食母生、促菌生等宜在喂料前使用,或者先用少量饲料拌匀喂服。

3.5微生态制剂

这类活菌剂宜在抗菌素用过后使用,要现配现用,切忌与抗菌素合用,否则会使其丧失活性。

3.6消毒药物

消毒的目的是杀灭病原体,净化环境,切断疾病传播途径。大多数饲养户比较重视进鸡前的消毒,而忽视进鸡后的消毒。其实进鸡后消毒更重要,包括饲养人员、鸡舍、活动场地、用具、饮水的消毒和带鸡消毒等,消毒药应交替使用。

4用药注意事项

4.1同类药物不宜长期使用

目前市场上各种药物种类繁多,有的药物名称不同而有效成分相同,长期使用会造成同类产品的重复使用,导致病原菌对该类药物产生耐药性而影响疗效。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出现,应该将有效的抗菌药物交替使用,尽可能不在短时间内重复使用同一种抗菌药物。当然,药物的交替使用也不能过于频繁,应该在使用1~2个疗程后再考虑换药。

4.2选择适当的给药途径

(1)饮水。饮水给药时,药物吸收较快,一般适用于短期投药,且在病鸡只饮水不进食或采食量下降时采用。饮水给药时,一般在一定范围内药物的剂量越大,作用愈强。对安全范围广的药物,如青霉素类、喹诺酮类药物用量可以稍大一些,但是决不能超过安全剂量。安全范围窄、毒性大的药物如呋喃类、聚醚类的用量应稍小一些,否则容易引起中毒。

(2)拌料。规模较大的养鸡户及养鸡场经常使用拌料给药,适用于大群鸡长期投药,或使用不溶于水的药物及慢性疾病感染,如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及其他肠道疾病、球虫病等。适合拌料的药物有磺胺类药、抗球虫药、土霉素、痢特灵等。用药时一定要根据病情准确把握药物剂量,同时务必将药物和饲料混合均匀。

(3)口服。此法一般适用于个别治疗,虽费时费力,但剂量准确,治疗效果比较确实,当病鸡食欲下降时可用此法。

(4)注射。注射治疗的优点是药物吸收充分、吸收速度快,适用于逐只治疗,尤其是在紧急治疗时,效果更好。

(5)外用。体表给药,多用来杀灭体外寄生虫或局部创伤治疗,常用喷雾、药浴、外涂等方法。

4.3掌握用药的剂量

药物的剂量应根据病原体对药物的敏感性、病情程度和病鸡体质而定。为了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用药剂量应当准确,并按规定时间和次数给药。有些药物的剂量要求比较严格,如呋喃类和磺胺类药物,剂量稍大即可引起中毒,故应严格掌握使用剂量。一般强力霉素、氟苯尼考、氨基糖甙类、粘菌素等属于浓度依赖性杀菌药,适合1d给药1次,全天用量1次投喂有利于提高血药浓度、缩短达峰时间。其他抑菌药物(如红霉素、林可霉素等)一般为1d用药2次,以确保药物的连续作用。

任何动物疾病的治疗,无论选择中药或者西药,都需要一定的疗程,切不可用药两天见效后立即停止用药,或者治疗无明显效果立刻换药,这样极易产生耐药性,最后导致无药可用。生产上实际治疗时,西药最短要使用3~4d、中药最短使用4~5d才能产生根本的治疗效果,切忌停药过早而导致疾病复发。

4.4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

在临床上常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进行联合用药,起协同增强药效的作用,但并不是所有的药物都可联合使用。有的联合用药则相互抵消、拮抗或产生毒副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比预期的作用更强(协同作用),如红霉素和新霉素合用;二是比预期的作用减弱(拮抗作用),如阿莫西林和强力霉素合用;三是产生意外的毒性反应,如磺胺类和氟苯尼考合用。

4.5避免产生抗药性

在连续给药后,侵入机体的病原体对药物的敏感性逐渐降低,甚至失去作用,这种现象称为耐药性或叫抗药性,这时需要不断增加剂量或停药一段时间才能恢复药理作用。在实际生产中我们提倡在用药前进行药敏试验并结合轮换用药,避免产生抗药性。因此,在生产中应该大力提倡使用抗菌中草药,因为其具有价格低、使用方便、不良反应少、不易产生耐药菌株、无药残等优点。

4.6防止药物中毒

土霉素为广谱抗菌素,广泛用于某些传染病的防治和消化道感染的治疗,但使用不当常引起中毒。土霉素的常用量为5mg/kg体重拌料饲喂,一般不超过7d,间隔20~30d后方能再次用药。磺胺类药物用于预防和治疗球虫病、鸡白痢、禽霍乱等,若用药量过大或连续用药时间长,易引起中毒。喹乙醇是鸡场常用的饲料添加剂之一,治疗细菌感染时用量为5mg/kg体重,2次/d,若超量用药或用药时间过长会导致鸡只中毒;食盐是动物机体不可缺少的物质之一,饲喂适量的食盐可增进鸡的食欲,促进消化,保持机体体液正常的酸碱度,食盐在鸡饲料的中比例以0.25%~0.50%为宜,当摄入量过多时,就会引起中毒。

柑桔炭疽病防治方法


炭疽病是柑桔非常常见的一种病害,炭疽病的危害很大,一但发生炭疽病,对柑桔的叶、树枝、花、果实都影响很大,更甚至会造成树叶、花掉落,果实腐烂等。那么炭疽病要如何防治呢?

柑桔炭疽病防治方法

1、做好清园工作:冬季、早春,使用溃腐-灵200-300倍液+有机硅进行全园喷施,杀灭病菌,营养树体。

2、生长期定期喷雾:靓果-安300-400倍+适量内吸性药剂(如大蒜油等复配)+适量渗透剂如有机硅进行喷雾保护。(重点用药时期:嫩梢期、花期及幼果期,同时雨季连续喷药:遵循雨多多喷、雨少少喷、无雨定期喷施的原则)。

备注:在防病治病的同时添加适量叶面肥沃丰素,补充营养,强壮树体,增强植株免疫力。从事绿色有机生产的可将靚果安浓度提高到150倍液使用。

柑桔炭疽病的病状

叶片感病:

1、病斑多从叶尖开始,初呈水渍状暗绿色,后变为淡黄色或黄褐色,以后小斑迅速扩展为不规则形大斑,边缘不明显,似云纹状,其上产生大量朱红色带粘性的小液点,病叶易脱落;

2、叶尖或叶缘出现半圆或近圆形黄褐色病斑,以后扩大成不规则形,病健组织分界明显。天气潮湿时,病部出现朱红色带粘性小液点,天气干旱时,干枯病部呈灰白色,表面密布同心轮纹排列的小黑点。病叶脱落较慢。

枝梢感病:

1、病梢由上而下枯死,多发生在寒害后的枝梢上,初期病部为褐色,后呈灰白色,其上散生许多小黑点,病健组织分界明显。

2、多从叶柄基部腑芽处或从受伤皮层开始发病。病斑初为淡褐色,椭圆形,后变长梭形,当病斑环绕枝梢时,病梢由上而下枯死。花开后,病菌侵染雌蕊柱头,呈褐色腐烂,引起落花。幼果受害,初呈暗绿色油渍状不规则形病斑,后扩展至全果。天气潮湿时,病果上长出白色霉状物及淡红色小液点,以后病果腐烂干缩成僵果,不脱落。长大后的果实受害,其症状表现有干疤、泪痕和腐烂3种类型,果梗受害,造成枯蒂,果实随之脱落。苗木多在离地6~10cm处或嫁接口处开始发病。病斑深褐色,形状不规则,严重时可引起上部枝梢死亡。

如何预防柑桔炭疽病

柑桔炭疽病是一种世界性的、为害较重的病害。可引起落叶、枝梢枯死,果实腐烂及落果。带病果实常在贮运期间发生腐烂,所以又是一种重要的采后病害。

柑桔炭疽病为害叶片有两种症状类型:急性型(叶枯型)症状常从叶尖开始,初为暗绿色,像被开水烫过的样子,病、健部边缘处很不明显,后变为淡黄或黄褐色,叶卷曲,叶片很快脱落。此病从开始到叶片脱落不过是3-5天。叶片已脱落的枝梢很快枯死,并且在病梢上产生许多朱红色而带粘性液点。慢性型(叶斑型)症状多出现在成长叶片或老叶的叶尖或近叶缘处,圆形或近圆形,稍凹陷,病斑初为黄褐色,后期灰白色,边缘褐色或深褐色。病、健部分界明显。在天气潮湿时,病斑上出现许多朱红色而带粘性的小液点,在干燥条件下,则在病斑上出现黑色小粒点,散生或呈轮纹状排列。这是该病菌的分生孢子盘和分生孢子。病叶脱落较慢。

枝梢受害后也有两种症状,一种是由梢顶向下枯死。多发生在受过伤的枝梢。初期病部褐色,以后逐渐扩展,终致病梢枯死。枯死部位呈灰白色,病、健部组织分界明显,病部上有许多黑色小粒点。另一种是发生在枝梢中部,从叶柄基部腋芽处或受伤皮层处开始发病,初为淡褐色,椭圆形,后扩展成梭形,稍凹陷,当病斑环割枝梢一周时,其上部枝梢很快全部干枯死亡。

花开后,如果雌蕊的柱头受害,呈褐色腐烂,引起落花。果实受害,多从果蒂或其它部位出现褐色病斑。在比较干燥的条件下,果实上病斑病、健部分边缘明显,呈黄褐色至深褐色,稍凹陷,病部果皮革质,病组织只限于果皮层。在空气湿度较大时,果实上病斑呈深褐色,并逐渐扩大,终至全果腐烂,其内部瓤囊也变褐腐烂。幼果期发病,病果腐烂后,失水干枯变成僵果悬挂在树上。

柑桔的生长环境

柑桔果树生长发育、开花结果与温度、日照、水分(湿度)、土壤以及风、海拔、地形和坡向等环境条件紧密相关,这些条件影响最大的数温度。即使差异0.5℃的气温有时会出现截然不同的结果。柑橘生长发育要求12.5~37℃的温度。秋季花芽分化要求昼夜温度分别为20℃左右和10℃左右,根系生长的土温与地上部大致相同。过低的温度会使柑橘受冻,甜橙-4℃,温州蜜柑-5℃时会使枝叶受冻,甜橙-5℃以下,温州蜜柑-6℃以下会冻伤大枝和枝干,甜橙-6.5℃以下,温州蜜柑-9℃以下会使植株冻死。

如上所述,柑桔炭疽病比较常见,如果防治措施不到位,很容易出现炭疽病,所以不管是前期还是后期都需做好防治措施,让柑桔远离炭疽病,提高果实产量、质量,更提高柑桔树的寿命。

春季低温阴雨鱼病防治技术


春季低温阴雨频繁,天气乍暖还寒,气温和水温变化较大,汁鱼类生长发育造成较天的影响。鱼类越冬之后,体能消耗较大,易诱发鱼病而导致死亡。笔者就春季连绵阴雨天,鱼塘易发生的几种情况及其防治简述如下,希广大渔民适时适情参考。

1,池鱼厌食及其防治

鳙、鱿、鳊鱼等饲养鱼类,当水温低于15℃ 时,食欲下降,生长放慢;少投或不投青料,可施放适量粪便,但施放数量不宜多,以防水质变劣。

2、池水变黑及其防治

春季低温阴雨和忽冷忽热天气,鱼塘的藻类大量死亡,水质变坏,水色变黑,严重时池水还会发臭,造成池水缺氧,池鱼浮头:.遇到持续低温阴雨而导致水质变劣时,必须注意及时换水(换水15-30 cm),以改善水质。此外,还应施生石灰(每亩7-10kg),用水稀释后取澄清液全塘波洒,有杀菌消毒、澄清水质以及中和酸性水体等作用,从而减轻对鱼类的危害。

3、池水清澈透明及其防治

春季持续阴雨天气,有的池水由原来青褐色变为井水般的清澈透明。原因一般是:水质过肥,水蚤过多;绪鱼放养数量少。其防治措施是:及时注入新水。增加水中溶解氧;每亩1 m深水,用晶体敌百虫100-150g兑水泼洒,将水蚤毒杀;适当增加编鱼放养密度,适当追施有机肥,促使浮游植物繁殖.

4、池鱼滋生病虫害及其防治

持续阴雨天气,一是有的老水鱼塘,鳙、鲢鱼容易患针虫病,严重感染此病时,鱼体像披上蓑衣一样,对鱼类生长发育有较大的影响r.防治措施是:每亩施放猪、牛粪350- 400kg,或人粪尿素100-150kg;每亩水深1 150g,投喂酒糟100味,并用晶体敌百虫100- 1509化水波洒,每天一次,连续2-3次,二是经过拉网、运输,刚放养的池鱼因擦伤易发生水霉病,较严重时,肉眼能看到菌丝向鱼体伤口侵入,并深入至肌肉,芡延扩展;向外生长的菌丝,似灰白色棉毛状。治疗:①鱼种、成鱼、亲鱼可采用2-3ppm的亚甲基兰全池波洒。隔2d再波一次;②亲鱼可用磺胺软膏或用1%高锰酸钾水溶液、碘酒涂抹伤口;③用 400ppml的食盐和400ppm小苏打合剂全池泼洒或浸浴。同时服用抗微生物药,以防治细菌感染,疗效更好。注意:孔雀石绿禁止使用。

剥羊皮的方法和技巧


一张好羊皮的价值占活羊总价值的45%~50%,因此,优质羊皮的科学制取非常必要。下面介绍科学剥制优质羊皮的小技巧,供养羊专业户参考。

一、正确屠宰

在羊只的颈部将皮肤纵向切开17厘米左右,然后用刀子挑断气管,再把血管切断放血。为防止血液污染毛皮,放血完后,要马上进行剥皮。

二、巧妙剥皮

最好趁羊身上体温未降低时进行剥皮。方法是先把羊只放在1个槽型的木板上,用刀尖在腹中线先挑开皮层,继续向前沿着胸部中线挑至下颚的唇边,然后回手沿中线向后挑至肛门外,再从两前肢和两后肢内侧切开两横线,直达蹄间并垂直于胸腹部的纵线;接着用刀沿着胸腹部挑开的皮层向里剥开8厘米长左右,用一手只拉开胸腹部挑开的皮边,用另一只手的拳头捶肉,一边拉,一边捶,这样很快就可以将皮剥下来。

三、刮皮整理

剥下的鲜羊皮,用钝刀刮掉皮板上的肉屑、脂肪、凝血、杂质等(要注意不要刮破皮板),然后再去掉口唇、耳肉、爪瓣、尾骨,最后把皮张各部位平坦地舒展开,使得皮型均匀方正成为皮的自然形状。

四、干制储藏把剥下的生皮用盐腌制后晾晒,其目的是防止生皮腐烂变质。

(作者联系地

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和平街龙涤集团邮编:150316)

柑桔树脂病防治方法


柑橘树在我们小时候是比较常见的,很多农村家里都会自己种植一些,后面发展成规模了,出现了很多种植基地。因其种植基地的柑桔的防治措施做的比家里种植的好一些,一些病害措施发现的及时一些,所以产量和质量都要优一些。

柑桔树脂病防治方法

药剂防治:

1、喷雾:每年春芽萌发前喷一次0.5%波尔多液,落花三分之二及幼果期各喷一次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或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也可在柑桔生育期用80%代森锰锌600~800倍,80%克菌丹800~1200倍每隔两个倍每隔两个月喷一次药。

2、涂抹:每年4~5月份和9~10月份用锐利刀刮除病部组织深划至木质部,再用溃腐灵原液或者稀释5倍涂抹病部,3天涂1次,连涂2次。

3、在冬季,结合冬季清园,清除果园内的各种杂草和枯枝落叶落果,剪除果树上的病虫枝、干枯枝、纤弱枝和过密枝,并刮去枝干上的胶状物,然后用300~400倍的多菌灵水溶液,或500~600倍的硫悬浮剂水溶液,或1:1:10倍的波尔多液等涂抹病部,每7~10天涂一次,连续涂2~3次,均匀涂抹病部,以沾满药液为宜。另外,还要向树冠内外喷洒2~3次800倍80%甲基托布津水溶液,或1000倍80%百菌清水溶液,或0.8~1波美度石硫合剂水溶液,每15~20天喷一次,均匀喷湿树冠内外所有的枝叶,以开始有水珠往下滴为宜。这样,就能够将吸附在树上的病菌杀死灭绝,减轻第二年的发生和为害。

柑桔树脂发病原因

不良的栽培管理与此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因管理不当所产生的各种伤口,是病菌侵入的主要途径。树势旺盛的发病较轻,树势衰弱,容易发生此病。因此,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植株的抵抗力,做好防寒工作,是预防此病的主要措施。

柑桔树脂传播条件

1、病菌主要以菌丝、分生孢子器和分生孢子在病树组织内越冬。当环境条件适宜时形成大量的分生孢子器,溢出的分生孢子借风、雨、昆虫等媒介传播。

2、在有水湿的情况下,孢子才能萌发和侵染。分生孢子形成、萌发和侵染的适宜温度为15~25℃。此病菌为弱寄生性,孢子萌发产生的芽管只能从寄主的伤口,冻伤、灼伤、剪口伤、虫伤等侵入,才能深入内部。

3、在没有伤口、活力较强的嫩叶和幼果等新生组织的表面,病菌的侵染受阻于寄主的表皮层内,形成许多胶质的小黑点。因此,只有在寄主有大量伤口存在,同时雨水多,温度适宜时,枝干流胶和干枯及果实蒂腐才会发生流行。而黑点和砂皮的发生则仅需要多雨和适温,在雨水较多的柑桔产区,常年黑点和砂皮均可流行。

柑桔树脂危害症状

1、流胶型:甜橙、温州蜜柑等品种枝干被害,初期皮层组织松软,有小的裂纹,水渍状,并渗出褐色胶液,并有类似的酒糟味。高温干燥情况下,病部逐渐干枯、下陷,皮层开裂剥落,木质部外露,疤痕四周隆起。

2、干枯型:在早橘、本地早、南丰密橘、朱红等品种上,枝干病部皮层红褐色干枯略下陷,微有裂缝,不剥落,在病健部交界处有明显的隆起线,但在高湿和温度适宜时也可转为流胶型。病菌能透过皮层侵害木质部,被害处为浅灰褐色,病健部交界处有一条黄褐色或黑褐色痕带。

3、砂皮或黑点型:幼果、新梢和嫩叶被害,在病部表面产生无数的褐色、黑褐色散生或密集成片的硬胶质小粒点,表面粗糙,略为隆起,很像黏附着许多细砂。

柑桔的树脂病害发现的时候,就要及时用药物救治。平时我们要学会留心观察,有时候柑桔的一些并发症并不在我们的预料范围之类,但在之前我们也可以加强预防工作,增强管理,从而减少它的并发率。

桃树褐腐病防治方法


桃树是非常普遍的树,易生长,生命力顽强,而美观大方,果子甜美营养,深受人们的喜爱。虽然桃树好种植,但管理不当也会引起褐腐病,那么要如何预防褐腐病?桃树褐腐病病发症状是什么样子的?

桃树褐腐病防治方法

1、病菌主要在僵果(落地或挂在树上)或枝梢的溃疡斑上越冬,翌春产生大量分生孢子成为初侵染菌源,为此,要结合冬季修剪,彻底消除树上的病梢,枯枝,树上树下的僵果,集中烧毁以减少越冬菌源。同时在生长期间也还要注意及时剪掉陆续出现的新的病组织,以防止病害的扩大再侵染。

2、在果实易感病的4月下旬至5月进行药剂保护,是防治该病的关键措施。①是要及时防虫,减少虫害造成的伤口,减少侵染机会。②落花后至5月下旬每隔8天喷一次药重点保护幼果,在花腐发生严重地区的第一次药要在初花期使用以保护花器。

3、加强果园管理,增强树势,降低园内湿度,增施磷钾肥等都有利于提高树体抗病能力减轻病害。

桃树褐腐病发病条件

1、桃树开花期及幼果期如遇低温多雨,果实成熟期又逢温暖、多云多雾、高湿度的环境条件,发病严重。前期低温潮湿容易引起花腐,后期温暖多雨、多雾则易引起果腐。

2、虫伤常给病菌造成侵入的机会。

3、树势衰弱,管理不善和地势低洼或枝叶过于茂密,通风透光较差的果园,发病都较重。

4、果实贮运中如遇高温高湿,则有利病害发展。

5、品种间抗病性,一般凡成熟后质地柔嫩,汁多,味甜,皮薄的品种比较感病。

桃树褐腐病发病症状

1、花器发病

先侵染花瓣和柱头,常从雄蕊及花瓣尖端开始发生褐色水浸状斑,后扩至全花变褐而枯萎。初呈褐色水渍状斑点,渐蔓延到萼片和花柄上,天气潮湿时,病花迅速腐烂,表面产生灰色霉状物。若天气干燥,则病花干枯萎缩,残留于枝上经久不落。

2、嫩叶发病

多从叶缘开始变褐萎垂,产生暗褐色水渍状病斑,渐扩展到叶柄,全叶枯萎。

3、枝条发病

枝干受害是由病花、病叶柄蔓延而至,形成椭圆或梭形褐色凹陷病斑,边缘明显,常易流胶并有灰色霉层形成,当病斑环切时,上部枝梢枯死。产生边缘紫褐色,中央灰褐色,中间稍凹,边缘紫褐色稍下陷的长圆形溃疡斑,初期溃疡斑常发生流胶现象,后病斑环绕枝条一圈后,枝条以上即枯死。

4、果实发病

果实在整个生育期均可被害,以近成熟期和贮藏期受害重。果实发病初期,在果面产生褐色圆形病斑,病部果肉变褐腐烂,病斑迅速扩展,数日即可波及整个果面,病斑表面产生黄白色或灰褐色绒状霉层,起初呈同心轮纹状排列,后布满全果。后病果全部腐烂,并失水干缩而形成僵果,初为褐色,后变为黑褐色;僵果常悬挂于枝上经久不落。

种植桃树如何管理

桃树种植很简单,可如果不好好管理,那么种好的桃树小编可不能保证它要结果额,桃对氮,磷、钾的需要量比例约为1:0.5:1。幼年树需注意控制氮肥的施用,否则易引起徒长。盛果期后增施氮肥,以增强树势。桃果实中钾的含量为氮的3.2倍,增施钾肥,果大产量高。

结合土壤深耕时施用,以有机肥为主,占全年施肥量的50%,壮果肥在4月下旬至5月果实硬核期施,早熟种以施钾肥为主,采果肥在采果前后施用,施用量占全年的15%-20%。此外,桃园需经常中耕除草,保持土壤疏松,及时排水,防止积水烂根。

通过以上内容,相信大家都了解如何防治桃树褐腐病了吧!种植桃树一定要防治褐腐病,一但引起褐腐病后续非常的麻烦,解决不当直接影响桃树的花和果实,甚至枯萎而死。桃树的花和果子的利用价值非常高哦!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1781.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