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高肉猪胴体瘦肉率的五种方法

1.选择胴体瘦肉率高的猪种

胴体瘦肉率遗传力高,因此,无论是引入的国外品种还是地方猪种,在选种时,都应重视胴体瘦肉率这一指标的选择。

据调查,猪的膘厚与胴体瘦肉率关系极为密切,一般来说,膘厚的猪胴体瘦肉率就低,胴体脂肪的含量就高。相反,膘薄的猪胴体瘦肉率就高,脂肪含量就少。因此,对猪体膘厚进行选择,就能达到选择肉猪胴体瘦肉率的目的。

2.开展杂交

杂交能提高肉猪胴体瘦肉率,是一项见效快的有效措施。目前,我国地方猪种分布广、数量多,多半是经过杂交的母本猪,是提供商品肉猪的基础。但是瘦肉率低,一时还不能用现代瘦肉猪来取代。那么如何做到既能利用丰富的地方猪种资源,又能提高这部分商品肉猪的胴体瘦肉率呢?实践证明,用杂交手段提高肉猪胴体瘦肉率是可行的。

一般杂种肉猪胴体瘦肉率介于父本和母本之间,大致与父本和母本的平均数相同。杂交父本胴体瘦肉率越高,对杂种肉猪胴体瘦肉率的提高越有利。选择父本时,通过测体膘,取得膘厚这一指标,找出膘薄的个体,即可选择出瘦肉率高的父本猪来。

3.改善饲粮营养和饲养方式

一般来讲,肉猪体内脂肪的沉积取决于饲粮中能量的多少,而瘦肉的增长则取决于饲粮中的蛋白质和必需氨基酸的水平。因此,在肉猪饲粮中控制能量水平、采取限饲等办法,均可以提高瘦肉率。据试验(/),自由采食,胴体瘦肉率为39.95%;中等限食,胴体瘦肉率可达43.03%。由此可以看出,限食后,可提高胴体瘦肉率。肉猪每少采食10%的日粮,胴体瘦肉率可提高1%~1.5%。

增加饲粮中蛋白质的供给量,可以提高胴体瘦肉率。蛋白质水平从13%提高到17%,瘦肉率可提高6.6%。由此可见,改善肉猪饲粮营养组成是提高瘦肉率的有效办法。

4.创造适宜的环境温度

过高或过低的环境温度对蛋白质的沉积都不利,都会降低肉猪瘦肉的生长率。据试验,猪舍温度在18~20℃时有利于蛋白质的沉积。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环境温度控制,才能提高肉猪的瘦肉率。

5.适时出栏

肉猪在不同体重出栏时,其胴体瘦肉率不同。据报道,长白本地猪其杂交后代的胴体瘦肉率,在125公斤出栏(屠宰)时为49.1%,而提早到100公斤屠宰时为53.8%。由于提早出栏,瘦肉率提高了4.7%。如果用选育手段,想提高4.7%的瘦肉率是很不容易的。据此,在对增重速度影响不大的前提下,适当提早出栏,对提高胴体瘦肉率是一行之有效的措施。

(吉林省舒兰市畜牧业管理局姜晓华姜晓萍邮编:132600)

相关阅读

种鹅繁殖性能的影响因素 五种方法提高鹅繁殖性能


鹅的优点是耐精饲、抗病力强、肉质好.目前的养殖规模越来越大,种鹅的繁殖性能是发展肉鹅养殖的关键,而影响种鹅繁殖性能的因素主要有品种、营养、光照、饲养管理等.在饲养过程中要因地制宜的采取一定的措施提高种鹅的繁殖性能.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种鹅繁殖性能的影响因素五种方法提高鹅繁殖性能。

1、种鹅繁殖性能的影响因素

品种。不同品种的鹅的繁殖性能不同,并且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主要是受鹅的遗传基因决定的,相同品种的不同个体间的繁殖性能也存在差异。因此要严格选择鹅的品种,其中种公鹅的品种对于后代的影响较大。

营养水平。营养水平对种鹅的繁殖性能影响较大,当饲料中的营养物质缺乏、不足或者配比不合理时会导致种公鹅的体况下降,性欲低下,精液的质量不佳,使配种效果不理想。而对种母鹅的影响则表现为产蛋量减少,甚至会停产。而营养水平过高时,种鹅的体况过肥,公鹅精液的品质会变差,体态笨拙,不利于配种,母鹅过肥则会导致脂肪在卵巢和输卵管内大量积存,影响排卵和受精。另外,饲料的质量不佳,如饲料发生霉变,当饲喂种鹅时会引起中毒,影响种鹅的繁殖性能,使配种、产蛋以及孵化等环节出现问题。

环境因素。光照与种鹅的繁殖性能有着密切的关系,并且有着很大的影响作用,光照的长短可影响种鹅繁殖的开始与停止,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光照可影响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生成,从而影响了卵泡生成激素与黄体生成激素的合成与分泌;种鹅的最适宜温度为10~20℃,温度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影响其繁殖性能,当温度超过30℃后,种鹅会出现食欲下降,甚至停食,从而使营养的摄入不足,而温度过低也会使繁殖性能下降;另外,如果饲养环境不良,如饲养密度不适宜,湿度过大,通风不良导致的舍内的空气质量较差时也会对种鹅的繁殖性能产生不良的影响。

应激。各种应激都会对种鹅的繁殖性能造成影响,而鹅对应激的反应又较为敏感,在饲养管理过程中如果出现噪音、通风不良、受冷热刺激、用药不当、免疫、停水和电、断料等都会使种鹅产生应激反应,从而使种鹅的繁殖性能下降,主要表现为产蛋量降低。

健康水平。种鹅的健康状态影响着种鹅的繁殖性能,对于体质较差,健康状态不佳的种鹅,维持正常的身体机能都成问题,更不用说维持良好的繁殖性能了,当种鹅患病时,尤其是患一些与生殖系统相关的疾病时会对其繁殖性能产生直接的影响,表现为公鹅的精液质量下降,母鹅的排卵出现异常,受精率低,产蛋量下降、产异常蛋等。

2、种鹅繁殖性能的提高措施

选择优良品种。品种因素对种鹅的繁殖性能影响较大,要从根本上提高种鹅的繁殖性能就要注意选择优良的品种。在选择时要注意选择那些适合当地的饲养条件、气候条件的品种,目前多利用杂交优势的特点,利用繁殖力较高的品种杂交来改良鹅的繁殖性能和生产性能,在确定好品种后要做好鹅群的留种与淘汰工作,所选择的种鹅要符合该品种的特征,选择种母鹅时要选择第二性征明显、体质强壮、配种能力强、受精率高、产蛋量以及蛋的质量好的后代,种公鹅则要选择体格健壮、性器官发达、精液品质优良的公鹅留为种用。

优化鹅群结构,加强种鹅的选择和后备鹅的培育。要做好种鹅群结构的优化工作,及时将老龄种鹅、繁殖能力较差的种鹅进行淘汰,并及时的更新种鹅,一般公鹅的使用年限为4年,母鹅的使用年限为3年,鹅群最适宜的结构为1岁鹅为45%,2~3岁为50%,4岁为5%。70日龄到开产前的仔鹅为后备鹅,要加强后备鹅的培育工作,为了提高后备鹅的质量要提供适宜的营养和科学的饲养管理方法。公母鹅要分群饲养,防止出现公鹅过早配种而导致发育不良,配种能力降低。

提供合理的营养。营养对种鹅的繁殖性能有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因此要做好营养的供应工作,其中能量是影响种鹅繁殖性能的主要因素,因此在开产配种前要注意添加产蛋饲料,以保证种鹅获得充足的营养。除此以外,还要注重饲料中其他类营养物质,如矿物质、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供给。

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主要是在养殖过程中尽可能的减少应激的发生,要保持鹅舍环境的安静,加强管理,避免出现断水、断电、突然换料等,用药和免疫时要方法得当,可以在种鹅的饲料或者饮水中添加一些保健类的添加剂,以减少应激的发生。

加强环境的控制。做好光照的管理工作,以可使用人工光照来控制种鹅的繁殖性能,可在保证自然光充足的情况下,可适当的增加人工光照,并且要控制适宜的光照强度,一般以3~5W/m?为最佳;加强鹅舍的卫生清洁工作,每天都要打扫圈舍,保持舍内适宜的温度、湿度以及良好的通风,可定期对鹅舍进行彻底的消毒,包括舍内的工具和饮水喂料装置也要定期的刷洗和消毒。

保证鹅群的健康。加强日常疾病的预防工作,除了要加强日常的卫生和消毒工作外,还要根据疫病的流行情况以及本地区和本场疫病的发生情况进行免疫接种工作,同时可以使用药物来对疾病加以预防,以提高鹅群的健康度。

五种方法提高鹅繁殖性能

鹅繁殖性能低主要原因是:鹅性成熟迟;母鹅季节性繁殖、就巢性强、易受环境影响;公鹅不育率高、配种能力差、恋伴情结强;公鹅生殖器官感染且易受伤、母鹅生殖道疾病影响。

提高鹅繁殖性能的方法主要有:
1.遗传改良。鹅繁殖性能的遗传改良需要综合应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技术,包括杂种优势的利用、分子遗传标记辅助育种技术、数量性状基因位点寻找和应用、抗病育种(降低繁殖期死淘率)等。
2.人工授精。通过人工授精可减少公鹅的饲养量,大大降低饲养成本,提高受精率,解决公鹅不育率高和恋伴性强的难题。但人工授精存在鹅精液量少,精液体外保存时间短,鹅精液冷冻保存难、运输受限、输精时间难以把握等问题。
3.调控母鹅季节性繁殖规律。调控鹅季节性繁殖规律手段主要是调整光照措施。首先利用长光照(18小时/天)产生光松弛效应,促使鹅休产;其次利用短光照(8小时/天)结束光松弛效应,使对光敏感;再用相对长光照(12小时/天)刺激产蛋,延迟光松弛效应以延长产蛋期。
4.调节生殖内分泌。鹅的繁殖活动(卵泡发育、排卵、就巢、休产)与其生殖内分泌密切相关,其中孕酮(P4)、抑制素、垂体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素(LH)、催乳素(PRL)的分泌尤为关键。
5.分子生殖技术的运用。随着现代分子生物技术、转基因技术、体外受精和胚胎体外培养技术的发展,能借助这些技术提高鹅繁殖性能。

提高母牛冷配受胎率的几种方法


牛冷冻精液人工授精技术是一项技术要求高.难度比较大,讲究技巧的先进繁殖技术。随着冻精冷配技术在养牛业中的推广和应用,配种受胎率得到了很好的提高,但是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在实际生产中仍然存在着冷配受胎率较低的问题,影响了肉牛养殖的经济效益。这就要求养殖者从多方面入手,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冷配受胎率。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怎样提高母牛冷配受胎率的几种方法。

1、加强母牛的饲养管理

加强母牛的饲养管理,给母牛提供充足且均衡的营养,如果营养不足会导致母牛的体重损失严重,排卵发情异常,配种受胎率降低。例如,当奶牛缺乏蛋白质时,会使脑下垂体和卵巢的营养供应不足,而出现激素分泌量减少的现象,从而导致母牛不能正常的发情。但是也不可以营养过剩,否则易导致母牛的体况过肥,使脂肪在生殖器官内大量积聚,影响繁殖性能,如果在卵巢上沉积大量的脂肪,会抑制排卵,导致配种受胎率降低。因此,要保持母牛中等体况。加强母牛的运动,增加光照,可以起到增强体质,提高繁殖力的作用,并且在加强运动的同时,提高日粮中的蛋白质水平,可以保持母牛较为旺盛的生殖机能,可促进排卵,提高胚胎的成活率。加强母牛妊娠后期和哺乳期的饲养管理,可以提高产后发情期的配种受胎率。

2、做好冷冻精子的运输与保存

冷冻精液要购于正规的供精单位,做好冻精的运输工作。在移动装有冻精的液氮罐时要轻拿轻放,防止倾斜和发生碰撞,保护好真空抽气阀。在运输前要在罐下垫上厚软的垫子,并要适当的固定,最好使用厚纸箱或者木箱装好,牢固的系在车上,防止运输途中道路颠簸发生冲撞。运输到场的冻精要妥善的保存,在保存期间要经常检查液氮罐的状况,并根据液氮罐的性能要求,定期添加液氮,保持罐内的液氮量不得低于罐子的1/3。如果发现液氮罐消耗的较快,或者容器外面有挂霜的现象,应该立即更换。在取放冻精时可以使用长镊子,尽量不要将提筒或者包装物提出,如果没有长镊子,也只能将提桶或者包装物提到临界线以下,不能提到颈口,并且动作要快,不可超过10s,如果10s还没有取完,则要放回到液氮中再浸泡一下,再继续取放。从液氮中取出的细管冻精,要轻轻的甩2下,然后再将塑料细管的棉塞端放入35℃的温水中解冻,一般经过1.5h即可使用。使用前要对解冻好的精液进行镜检,只有当精子活力不低于0.3时才可用于输精。要注意解冻后的精液要立即使用,不可停留过长时间,最好做到现解冻现输精。

3、做好母牛的发情鉴定

外部表现。母牛在发情时表现为精神不安,兴奋,大声的哞叫,可持续几个小时甚至一天。发情母牛会相互的舔舐、摩擦,在发情的初期会试图爬跨其他牛,发情旺期接受其他牛爬跨,在发情末期则拒绝爬跨。母牛发情时阴门肿胀,内壁潮红,阴道内会流出透明的黏液。

阴道检查。此法可作为母牛发情鉴定的辅助方法,在发情初期,母牛阴道黏膜为粉红色,没有光泽,有少量黏液分泌,子宫颈口略有张开;在中期,阴道黏膜为潮红色,有光泽,润滑,阴道内黏液呈条状流出,常带有血丝,阴唇松弛肿胀,子宫颈口肿胀、松弛、张开;末期,阴道黏膜颜色变淡,黏液变得黏稠且浑浊,宫口收缩,水肿后起皱。

直肠检查。此法可判断卵泡发育的情况,可准确的判断母牛发情。在发情期,卵泡开始发育,体积变大;中期卵泡迅速增大,卵巢表面光滑,泡壁变薄,有波动感,可以持续10~12h;发情盛期,卵泡不再增大,泡壁变薄,波动感明显,此时输精的配种受胎率最高;发情末期,卵泡破裂,卵子排出,并在排卵处形成一个凹陷,在排卵后6~8h开始形成黄体。

4、适时输精

在最适宜的时机输精可以显著的提高母牛配种受胎率,母牛的适时输精时间要根据其外部表现以及卵泡的变化来确定,在母牛发情的盛期,或者接近发情末期时,母牛表现为接受爬跨,出现静立反射,外阴肿胀,阴道内有黏液不再透明,子宫颈开口较大,发红时,卵泡处于成熟并接近排卵时输精,此时的配种受胎率最高。在时间上一般选择在母牛出现发情表现的8~12h进行第一次输精,再隔8~12h进行第二次输精,可以有效的提高配种受胎率。

5、正确掌握输精技术

正确的掌握输精技术以提高配种受胎率,首先要保持操作室以及输精场所的环境卫生,并定期消毒,可使用0.1%的新洁尔灭溶液消毒,防止尘土飞扬。在输精前要用0.2%的高锰酸钾溶液擦洗母牛的外阴及周围,再用干净的毛巾擦干,输精用的器械也要进行彻底的消毒。配种人员在输精前要将指甲剪净、磨圆,然后将手臂和双手用75%的酒精消毒,并涂抹润滑剂。输精时要先将母牛保定,左手伸入母牛直肠轻轻的握住子宫颈后端,右手将输精枪自阴门向斜上方呈45度缓慢的插入,逐渐的旋转,使其呈水平位置,继续向前插入输精枪,感觉到有明显的摩擦说明已经到了子宫颈口,此时要缓慢的使输精枪进入子宫颈管道,到达子宫颈基部,将精液输到此位置可以提高配种受胎率,输精时要慢慢的注入精液,然后再缓慢的抽出输精枪。

怎样提高仔猪成活率的方法


主持人:早上好,听众朋友!欢迎您收听致富早班车节目,我是田园。为充分发挥生猪遗传潜力,确保猪肉市场有效供给,促进养殖场户增收,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提出了提高母猪生产水平和仔猪成活率的技术措施,我们今天就邀请到了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王爱国博士,继续为听众朋友们介绍提高母猪生产水平和仔猪成活率的技术措施,现在王教授已经来到了我们的演播室,王教授,您好!

专家:田园,你好!听众朋友们大家好!

主持人:在上次的节目时间里呢,王教授首先为听众朋友们介绍了种母猪的选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种母猪的选择首先要根据市场需求,结合自己的饲养管理水平和条件,选择合适的父母代母猪。还要了解不同品种猪的繁殖性能特点,注重个体选择和所选母猪的健康状况。提高母猪繁殖力,除了科学选择好后备母猪外,适时配种与淘汰、实现各阶段精细化饲养也是提高繁殖母猪生产效率、实现繁殖母猪高产高效养殖的技术关键。王教授还按照不同的饲养阶段介绍了后备母猪、空怀母猪、妊娠母猪和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要点。节目的最后呢您还介绍了哺乳母猪接产和难产的处理要点,哺乳母猪饲养管理还有哪些要点需要我们掌握呢?

专家:还有就是固定奶头,固定奶头的主要目的就是保证仔猪吃到初乳。关于吃上初乳,我们要求小猪在出生24小时之内要固定奶头吃上初乳。吃上初乳后把仔猪放入保育箱,进行仔猪保温,这是关于固定奶头的事。

还要做好哺乳期母猪的饲养管理。主要是严格按饲养标准和需要量饲喂哺乳母猪;一般日喂3次,夏季炎热天气可以在晚上增加一次。一定要保证充足清洁饮水的供给;泌乳期母猪饲料结构要相对稳定,特别要注意不喂发霉变质和有毒饲料。

再一个就是断奶时间的问题,要根据仔猪的体重决定断奶时间。条件好的猪场,如果保育舍的温度可以保证,而且有比较好的仔猪料,可以选择在28天左右断奶,不主张在中小规模猪场21天以前断奶,断奶体重要求不小于7千克。在夏季或冬季,可以采取不同的做法,在夏天特别热的时候或者冬天特别冷的时候,可以适当晚断奶几天。所谓的28天左右断奶,也就是说现在生产工艺以周来进行,也就是4周,实际情况来讲超不过28天,平均24、25天就可以断奶,关键是考虑断奶仔猪的体重。这是断奶仔猪体重的问题。

提供良好猪舍环境。猪舍内和猪床上要保持温暖、干燥、卫生、空气新鲜,每天清扫猪栏,坚持每2~3天用对猪没有副作用的消毒剂喷雾消毒猪栏和走道。尽量减少各种应激因素,保持安静的环境条件。

主持人:听众朋友们,您现在收听的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致富早班车节目,今天的节目时间里,我们为大家介绍提高母猪生产水平和仔猪成活率的技术措施。做客我们的是中国农业大学王爱国教授。在刚才的节目时间里,王教授给我们介绍了泌乳母猪的饲养管理要点。我们已经说到了母猪生出小猪了,那接下来,我们再来说一下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吧。

专家:好的。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做好防冻保温工作。对刚生下来的小猪,挤压和低温是主要的不利因素,产房里大猪怕热,小猪怕冷,产房里适温在20℃左右,大猪比较适合。对小猪来说,仔猪刚出生以后,要求的所适宜的温度在32~34C左右,这就是一个矛盾了,怎么解决这个矛盾问题,通常的做法是在舍内设置仔猪保温箱,箱内吊250瓦的红外线灯,灯距箱底面40厘米左右,这是一种方法,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在箱内铺电热板或热水保温板。

第二要加强分娩护理,减少仔猪死亡。主要做法是正确推算母猪的预产期,母猪产前1周到产后1周要加强护理,昼夜值班护理;在分娩舍内设置护仔栏,以保护仔猪和限制母猪活动。

要保证初生仔猪尽早吃上初乳,最好是出生头一天就吃上,增强机体免疫力。对弱猪一定要采取人工辅助哺乳的方法,直到仔猪能自己站立吃乳。要求在3日内必须固定好奶头。母猪的乳头前后泌乳量是有一定差别的,固定奶头要考虑弱小仔猪固定在前中部乳头,前中部泌乳量好一些,保证全窝仔猪均匀发育。

主持人:嗯,这样我们就知道了哺乳仔猪在饲养管理上,首先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做好防冻保温工作,另外要加强分娩护理,保证初生仔猪尽早吃上初乳,还要固定奶头,保证全窝仔猪均匀发育。王教授,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还有其他的技术要点吗?

专家:有。我们通常讲母猪在它的一生当中不是总下大窝,还有小窝,大家知道母猪的奶头是固定的,是6对还是7对,每窝的产仔数有时多有时少,比如它只有12个奶头,它这窝下了13只甚至14只,另外的猪尽管奶头多但只下了7,8个怎么办,这就需要调整,就是寄养技术。如果产仔过多而无力全部哺育时,应将多余仔猪寄养给其他母猪代养,就是仔猪寄养。尽量减少对环境的不适应问题,寄养时,感觉不出来是外面进来的。一般来讲在被寄养仔猪身上涂沫药物或保姆猪粪尿,这样其他仔猪认为它们是同一窝的,避免打架。

还要注意补铁、补料问题。在仔猪生后2~3天,给每头仔猪肌注补铁100~150毫克,预防缺铁性贫血,有利于提高仔猪断奶成活率。仔猪生后7天左右,可以饲喂开食料,主要目的是让仔猪认料,有助于将来母猪的奶不够时,可采用饲料,更重要的是提高仔猪断奶重。

还要减少断奶仔猪的应激。

主持人:我们通过哪些方法可以减少断奶仔猪的应激呢?

专家:一是通过补料,做好饲料与饲喂方法过渡。仔猪7~10日龄时可开始诱食,每天投料5~6次,少喂勤添,及时清除剩余料,特别要注意清洁饮水的供给问题。

二是做好环境条件过渡和合理转群。断奶时可赶走母猪,在原栏留下小猪进行保育;这样就避免了断奶仔猪转群时的应激问题。

三是调节畜舍温、湿度。在冬季,要特别注意保温。在夏季,注意通风换气,保持室内干燥。

四是调教仔猪定点排便,固定采食、躺卧、排便,三点定位,主要目的是便于管理,减少疾病传播。

最后一点就是关于小公猪去势,肥公猪要去势,去势早一些较好,小公猪在7~10日龄进行阉割。补料要特别注意一定要把料补好。

如何使母牛受配率提高的几种方法


养牛效益的高低,很大程度取决于母牛饲养管理是否合理.母牛产后受配率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养牛业的经济效益,而生产上影响母牛受配率高低的因素较多,主要包括母牛的体况、健康水平、生理状况、营养的供给、牛群的结构,母牛的繁殖性能等,以及配种输精时机不当,操作方法不正确等都是导致受配率低的主要原。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如何使母牛受配率提高的几种方法。

1、加强母牛的饲养

加强母牛的饲养主要是指要给母牛提供适宜的营养,以满足母牛的营养需求。母牛一年四季均可发情、配种、妊娠,但是发情多集中在5~9月份,这主要是由于这一时期正是牧草生长旺盛,营养丰富的时期,充足的草料可满足母牛发情、配种、妊娠的营养需求。但是在青绿饲料较为缺乏的冬季和春季如果日粮的搭配合理,饲喂充足的青干草、青贮料、多汁饲料,同时配以适量的精料,再结合科学的管理也可达到较高的受配率。母牛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包括能量、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以及微量元素,要保证各营养素的含量充足且配比合理,如果长期饲喂营养不足或者缺乏的饲料,会导致青年母牛不能正常的生长发育,使性成熟和体成熟推迟,缩短了母牛的有效繁殖时间,还会影响母牛正常的发情,从而使受胎率降低;但是如果营养过剩,则会导致母牛的体况过肥,也会导致母牛不能正常的发情和排卵,还易引起母牛流产和难产。另外,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含量虽然较少但是对母牛的受配率影响却较大,如果不足会使母牛发情异常,即使成功受配也易出现流产、死胎、弱胎以及胎下不下等现象。因此要提供适宜的营养,保持母牛适当的膘情,这是保证母牛正常发情排卵的物质基础。

2、科学的管理母牛

对母牛进行科学的管理,以提高母牛的健康水平、繁殖性能。首先要做好繁殖母牛群的清群工作,调整牛群的结构,将失去繁殖能力、老龄母牛、劣质母牛及时的淘汰,并及时补充青年母牛,提高整个群体的繁殖性能。大力引进外来的优良品种,开展冻精冷配技术,以扩大良种配种的效果。对母牛要精心的管理,首先要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保持牛舍适宜的温度、相对湿度。保证舍内空气新鲜,加强通风换气。每天都要及时打扫圈舍内的环境卫生,保持舍内干燥,勤换垫草垫料。每天都要刷拭牛体1-2次,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不但可以起到防暑降温的作用,还可促进体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增强母牛的体质,提高母牛的繁殖性,对母牛正常的发情、配种,提高受配率十分有利。刷拭牛体时要特别的注意腹部的卫生,防止配种输精时病菌入侵母牛的生殖系统。在夏季不能让母牛在强烈的阳光下暴晒,要让其在阴凉处休息。要保证母牛每天都有一定的运动量,即使在妊娠期也要适度的运动,可增强体质,保持健康。对哺乳母牛实行早期断奶的技术,可以促进母牛发情,提高母牛的繁殖利用率。

3、掌握科学的配种技术

掌握科学的配种技术是提高受配率的关键工作。首先要做到适时的输精,适时输精对于提高母牛的受配率非常重要,因精子在母牛生殖道内的有效受精能力的时间有限,如果配种过早则会导致母牛还未排卵,精子失活,而不能受配,如果输精过晚,则会导致卵子老化,同样会影响受配,因此要掌握好合适的输精时间,就需要配种人员做好母牛的发情鉴定工作。因健康母牛的发情表现较为明显,可通过观察母牛发情的表现,并结合公畜试情、直肠检查等方法可准确的确定最佳的输精配种时间。一般母牛排卵的时间发生在发情结束的10~15h,母牛在过了发情旺期,接近发情末期时的受配率最高。对母牛进行两次配种,可显著的提高配种受胎率,一般在上午发情下午配种,第二天上午复配;下午发情在第二天上午配种,下午复配1次,即可获得较高的受配率。配种时间要灵活掌握,可结合直肠检查法来观察卵泡发育的情况,选择合适的配种时机,可提高受配率。另外配种操作时要操作得当,细心准确,并且要将精子输送到子宫角的位置。精液的质量对于母牛的受配率影响非常大,因此要注重清液的品质,冻精冷配时要正确的解冻精子,并在配种前做好精子质量的检测工作。

4、加强疾病预防与保健工作

疾病因素是导致母牛受配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要加强母牛疾病的预防工作,除了要加强日常的饲养管理,提高母牛的体质及抗病能力外,还可接种疫苗以使母牛获得免疫力。在配种时要注意严格的消毒,防止生殖器官受到感染而影响受配率。对于屡配不孕或得流产的母牛,要找出引发这类现象的原因,并有针对性的采取一定的措施加以解决,如果是由于发生子宫炎、卵巢病变、阴道炎等生殖器官疾病则要及时的找兽医人员进行对症治疗,防止贻误病情,影响母牛终身的繁殖性能。

如何使母牛受配率提高的几种方法
一、搞好清群,确保冷配效率
据1991年底统计,全国有牛10417.4万头。当年仅出栏牛1302.8万头,出栏率仅为比,12.5%,与发达国家相比,无论在出栏率或产肉率方面都有相当差距。究其原因,群众养牛热情虽高,但牛群质量不高,不少失去繁殖能力的母牛混在牛群中,个体配种甚至用暂时未去势似不适于种用的公牛配种,导致繁殖率下降,牛的品质提高不快。因此,在开展牛群良种化的过程中,必须首先清群,淘汰劣质公牛和母牛,大力发展地方良种公牛和引进外来优良牛种;大力开展冷冻精液配种,扩大良种配种效果。

二、改善牛群结构,增加母牛比例
要提高牛群的繁殖率,必须首先提高母牛在牛群中所占的比例,使牛群在生产与增殖方面达到一定比例。一般发达的养牛国家,母牛比例多在50%以上,我国牛群母牛比例仅有40%左右(1990),有的地区甚至仅占20%~30%,因此影响了出栏率,增加了成本。在这些地区发展养牛业的首要任务即是增加母牛在牛群中的比例。
三、提高饲界管理水平,抓好繁殖母牛膘情
加强饲养管理,维持适当膘情,是保证母牛正常发情的物质基础。营养不足会导致公牛精液质量下降,受精能力低下。对母牛则影响正常的发情周期和排卵。奶牛在产奶期间,由于营养物质需要量大,营养物质供应不足往往表现长期乏情。这些情况在高产牛中表现尤为明显。在黄牛饲养中,春季草料供应不足和质量差是比较普遍的问题,是使黄牛不发情或不易受孕的主更原因之一。因此要使母牛春季正常发情必须调整饲养水平,抓住母牛增膘措施,特别对带犊母牛更要加强饲养管理。在管理方面则要使牛不过于劳累,常晒太阳,保持牛舍保暖和通气,促进母牛正常发情。

四、及时检查和治疗不发情的母牛
母牛受配率低的主要原因,主要是母牛长期不发情,或是隐性发情。这种情况的出现多数与营养供应有关。一旦出现这种情况。从根本上说应当调整母牛的营养水平,这是促进发情的基础;与此同时利用任红催情的办法也会取得一定效果,一般利用孕马血清催情,一次注射孕马血清10~20ml,隔6天再注射一次(20~30ml),催情后的配种效果最佳。2次注射比1次注射发情受配率提高50%,比当期受胎率高20%,适量的孕马血清注射后有效期6~7天,因此,第二次注射间隔不应少于6天,为使其间隔有效地衔接,第2次注射不应超过8天。

五、犊牛按时断奶,能促使母牛产后及早发情
犊牛随母哺乳的时间过长(6个月以上),往往影呐母牛的正常发情。有人统计黄牛产犊后第一次发情在60天以内的占21.2%,61~99天占51%,100天以上占21%。发情太迟的往往与犊牛吃奶有关。一般农村黄牛产犊后往往任其吃奶,长达半年以上。过长的喂奶期实际对犊牛的发育并不利,因为犊牛瘤胃的发育与早期大量喂草有关,早期补草料促进瘤胃发育,可使犊牛较早大量采食,加速生长发育。据试脸,带犊母牛在犊牛断奶后,多数可在10天内发情。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1874.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