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参养殖烂胃病的防治

此病多在大耳状幼体后期发生,每年6~7月高温期和幼体培育密度大时更容易发病。该病在山东、辽宁两省都有发现,发病率有逐年升高之势。其死亡发病症状主要表现为:幼体胃壁增厚、粗糙,胃的周边界限变得模糊不清,继而萎缩变小、变形,严重时整个胃壁发生糜烂,最终可导致幼体死亡。患病幼体摄食能力下降或不摄食,发育迟缓、形态大小不齐,从耳状幼体到樽形幼体变态率低。

发病原因一方面是由于饵料品质不佳如投喂老化、沉淀变质的单胞藻饵料,或饵料营养单一如单独投喂金藻类、扁藻等饵料。另一方面,一些细菌感染幼体也可以导致此病发生。笔者现已分离到致病菌2株,其分类鉴定正在进行之中。

防治措施主要有两点:一方面投喂新鲜适口的饵料如角毛藻、盐藻或海洋酵母,满足幼体发育和生长的需要:另一方面适当加大换水量,减少水体中细菌数量,配合使用呋喃类抗菌素3l0-6~5106药浴有良好疗效。

扩展阅读

养殖河豚烂鳃病的防治


[河豚烂鳃病的症状]病河豚行动迟缓,体色发黑,呼吸困难,在水中上层或池边缓慢游动,食欲减退。打开鳃盖,肉眼可见鳃丝粘液增多,严重时末端腐烂缺损,有的鳃丝呈灰白色,常粘附淤泥和杂物碎片。镜检取几个鳃丝及粘液放在载玻片上,加23滴蒸馏水,盖上盖玻片,放置几分钟后观察。在鳃丝边缘菌体群集成柱状或草堆状,不停抖动或摆动,也可见单个菌体的游动。鳃丝末端腐烂,鳃丝卷曲。

[河豚烂鳃病的防治方法1①经常检测水质,定期换水、吸污,保持水质清洁。②鱼种消毒,用2%一4%食盐水溶液浸浴1020分钟。③每隔1015天用漂白粉(含有效氯30%以上)0.2叫.5毫克研全池泼洒,进行水体消毒。④呋喃唑酮0.10.2毫克/)1全池泼洒。⑤盐酸上霉素0。30.5毫克/升全池泼洒。⑥每千克饲料用0.10.3克红霉素拌药饵,第二天开始减半,连喂6天。⑦每千克饲料用0.10.25克盐酸土霉素拌药饵,连喂35天。⑧每千克饲料用0.20.4克氟哌酸拌药饵,连喂57天。

海参怎么养殖 海参的养殖技术


海参可以作为菜肴,也可以入药,收到很多消费者的欢迎,随着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海参作为很多养殖户的选择,实际上海参的养殖方法技术有很多,那现在小编就来说说海参养殖的圈养法。

圈养法,顾名思义就是将海参放在养殖池圈养起来,凡有虾池、盐池,略加改造就可以进行养殖。还可以在海边滩涂挖土建池。通常选择不易风浪潮破坏的滩涂建池。池的大小、形状依地理环境而定,一般要求长不少于50米,宽不少于30米,水深最低潮时在0.8-1.3米之间。圈养池设进出水闸门各一个或多个,闸门处要安装过滤网,防止鱼类和各种敌害进入。

池底模拟海底自然形状,用石块、空心砖堆积成长条垄状,并留有空间作为海参栖息安家的地方。池底要尽可能地保持海参的原生态环境,应移植各种海藻如海带、裙带菜、海草和附着性硅藻类等。投苗前,要对养殖地进行消毒、曝晒。消毒一般采用石灰水等泼洒。

池中苗种投放密度一般为每平方10-15个。海滩圈养的换水主要利用海水涨落潮差来进行水体交换,也可以利用人工交换水。一般要求每天的换水量在1/3-1/4左右。圈养海参的饵料以天然饵料为主,根据季节水温、海参个体、放养密度适当添加人工合成饵料。

圈养海参具有投资小、易管理、接近自然环境、海参回收率高、生长快的特点。圈养海参的生长周期一般为两年左右。

圈养海参要注意的就是水质问题了,水质问题不重视很容易使得海参生病,这样的话会产生很大的经济损失。

海参怎么养 海参的养殖技术


【常见问题】海参怎么养?

【专家解答】海参属棘皮动物,名列海味八珍之首,营养十分丰富,被誉为海中人参。养殖海参也是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但是在养殖海参的时候还是要注意一些技巧方法的。接下来就由第一农经小编来说说海参养殖的技术。

海上筏式养殖要点

1.海区潮流畅通,无大的风浪侵袭,无工业及生活污水的污染。

2.养殖时一般采用扇贝笼、鲍笼、塑料桶养殖,并大都与鲍混养。参苗体长为5厘米左右,密度为200头~300头/平方米,吊挂水层在5米~8米之间,笼间距为3米~4米。

3.饵料为鼠尾藻、海带或人工配饵。应随着参个体的长大渐疏密度,并随时检查网笼的破损程度。

4.在台风或风暴潮来临前要及时将笼网下沉,以免造成损失。

5.海上筏养海参也可与藻类混养。

海底沉笼养殖要点

1.选择风平浪静、潮流通畅、无大量淡水注入的内湾海区,用粗钢筋制成网笼,可以为圆形,也可以为长方形,外罩网衣,内放若干石块(3公斤~5公斤/个)。

2.放养密度为3厘米~5厘米参苗200头~300头/平方米,饵料为人工配合饵料或海带、鼠尾藻等,根据情况可3天~5天投喂一次,也可一周一次。

3.日常注意网衣的破损情况,并根据海参生长的快慢及时疏密。

潮间带垒石养殖要点

1.在潮间带依地势特点,利用钢筋、石块、水泥筑坝,坝内垒石养参。

2.坝高应依历年最高潮位确定,坝底须留进排水孔,可自然进排水。

3.放养密度为1厘米~2厘米参苗20000头/亩,5厘米左右参苗8000头~10000头/亩。

4.饵料可以为人工配合饵料,也可为海带、底栖硅藻、鼠尾藻等。

5.注意雨季应提前纳高水位,并严禁化学消毒物质、油污的污染,以防参体自溶。定期清除海星等敌害生物。

工厂化鲍参混养要点

1.利用工厂化养鲍车间已有的设施混养海参。

2.混养密度为4厘米鲍100头/平方米,3厘米~4厘米海参6头~8头/平方米。

3.养殖期间,夏季应利用深海水井降温,冬季可利用锅炉提高水温,使海参不出现夏眠现象,缩短生长周期。

【小编总结】以上就是养殖海参的一些方法,在养殖海参的时候一定要掌握养殖技巧,加上科学的养殖,这样一定能够更好的扬州还是达到更好的经济效益。

池塘养殖海参的技术


随着我国海参养殖业的蓬勃发展,北方池塘海参养殖已取得了不少成功之例,为提高海参养殖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特将海参池塘养殖高产技术推荐给大家,以供大家参考.

一建造养参池

在中潮带或低潮带利用当地地理优势,最好是岩礁底质,用混凝土和石块围城形状,大小不等的池塘,风大的海区围墙要加厚加固;小潮时要保证蓄水不低于1.5米,且不渗漏;所选海区不得有污染,尤其是油类污染;盐度不得低于千分之二十八,无河流注入;该池塘缺点造价太高.也可将一个对虾养殖池塘,最好是泥沙底质,改造成刺参养殖池塘.养殖池各留一进,排水闸门,该池海水的更换最好依靠自然纳潮,每天换水量不底于百分之三十左右,池内平均水深1.5米以上.该池的优点是即便于观察和管理又造价低,但注意夏季底层水温20摄氏度以上超过3个月的池塘不易养殖海参.

二放人工海参礁

建造人工海参礁的目的,是为刺参提供隐蔽场所,并繁殖大量的海藻,水草供刺参栖息,摄食和夏眠,所以对于虾池改造的参池必须投放人工海参礁.人工海参礁的材料可以是瓦片,砖头,废弃的扇贝笼,混凝土块,甚至稍大,形状不等的石块也是很好的参礁;参礁的摆放以尽可能的增大海参的隐蔽空间为原则,可以摆放成列状或堆状;参礁投放的数量根据实际条件越多越好;可用瓦片,石块,果框或空心砖造礁,方法如下:

1.瓦片造礁:用盖房用的红色瓦片,每三个为一组,三个瓦片的长边依次对接,形成一个三角棱体,用细绳将棱体扎紧.用此棱体在池底堆成若干个礁堆,礁堆的间距为35米,一般每亩用瓦片2500片左右.礁堆有上下两层棱体组成,每层又分南北2排,下层每排59个棱体,上层48个棱体(交错堆放),上层棱体再盖上瓦片.这样,从南到北方向看,整个棱堆由若干个三角空间构成.

2.石块造礁:每个礁堆用石块0.81.0方,堆放时石块尽可能多留出空隙,礁堆间距45米.

3.果框造礁:每个礁堆有三个果框组成,下面2个,上面1个,并用细绳捆牢.筐口向北,筐内压上石块,以防果框移动.

4.空心砖造礁:方法同瓦片.

对于已投放好参礁的池塘,在放苗前最好先清池杀死敌害和致病菌,通常用10ppm茶籽饼和20ppm的漂白粉全池泼洒一天后,将池塘连续冲刷2-3遍后方可使用.消毒完成后,参池纳满水,并用10天15天时间肥水,培养基础生物饵料.

三参苗的运输

通常采用湿法和干法两种方法运输参苗.所谓湿法运输,是在运输参苗时,把参苗放在帆布桶里,每桶装参苗300头左右,加水0.2立方水体左右.所谓干法运输,是将参苗放于塑料周转箱中,箱的底部铺放2cm厚的脱脂棉,上面铺放两层纱布,用海水湿透,将参苗均匀平放,其上再盖上4层湿纱布,然后再将塑料周转箱一个个垛起,外围用塑料布挡风.天冷时,外层加发泡塑料保温.若天气干热时,路途中还需适当喷淋海水.

人工养殖海参的技术


海参全身长满肉刺,广布于世界各海洋中。我国南海沿岸种类较多,约有二十余种海参可供食用,海参同人参、燕窝、鱼翅齐名,是世界八大珍品之一。海参不仅是珍贵的食品,也是名贵的药材。

虾池养殖

利用现有虾池,投放瓦片、石头、旧轮胎等作人工参礁,供海参栖息。

幼参投放密度为体长5厘米左右,每亩投苗3000头~5000头。

海参以参礁上附着的底栖硅藻、有机碎屑等为饵料。同时,可投喂人工配合饵料,或投喂鼠尾藻、裙带菜、海带等藻类。

虾池的水深应保持在1.5米~2.0米,夏、冬季水位要纳至高位,以利海参顺利夏眠与越冬。

严禁施用化学消毒药品、向虾池排放油污等以防参体自溶。另须注意池水的温度、盐度,纳水时要密切注意参池周围的水环境,保证池水的日交换量在10%~15%。

海上筏式养殖

海区潮流畅通,无大的风浪侵袭,无工业及生活污水的污染。

养殖时一般采用鲍笼、扇贝笼、塑料桶养殖,并大都与鲍混养。参苗体长为5厘米左右,密度为200头~300头/平方米,吊挂水层在5米-8米之间,笼间距为3米~4米。

饵料为鼠尾藻、海带或人工配饵。应随着参个体的长大渐疏密度,并随时检查网笼的破损程度。

在台风或风暴潮来临前要及时将笼网下沉,以免造成损失。

海上筏养海参也可与藻类混养。

海底沉笼养殖

选择潮流通畅、风平浪静、无大量淡水注入的内湾海区,用粗钢筋制成网笼,可为圆形,也可为长方形,外罩网衣,内放若干石块(3公斤~5公斤/个)。

放养密度为3厘米~5厘米参苗200头~300头/平方米,饵料为人工配合饵料或海带、鼠尾藻等,根据情况可3天~5天投喂一次,也可一周一次。

日常注意网衣的破损情况,并根据海参生长的快慢及时疏密。

疾病防治

海参媲美人参拥有比较高的营养价值以及药用价值,而且拥有比较高的经济效益所以在海参成为了许多创业者的选择门道,海参在养殖过程中发生涡虫病有什么症状及诊断的方法呢?

[病原]腹足类现有16属33种,其中内寄螺属6种,巨穴螺属5种,瓷螺属4种,其余13属,各1~3种。

[症状]腹足类寄生在刺参的体表、体腔、消化道、呼吸树等组织器官。深海豆怪螺(Pisolamiabrychius)寄生在变梦参(Oneirophanatamutabilis)上,深海豆怪螺用吻吸附在变梦参的体表,并用吻刺入刺参的体壁,穿过体壁达到体腔,用吻突从寄生组织、体腔、血液中摄食营养,在吻穿入体壁的部位出现肿块。

[诊断]取病参的组织进行镜检发现病原体即可诊断。

养殖海参霉菌病症状及防治


4-8月份为霉菌病的高发期,幼参和成参都会患病,但在育苗期未见此病发生。目前尚未发现霉菌病导致海参大批死亡的病例。

典型的外观症状为参体水肿或表皮腐烂。发生水肿的个体通体鼓胀,皮肤薄而透明,色素减褪,触摸参体有柔软的感觉。表皮发生腐烂的个体,棘刺尖处先发白,然后以棘刺为中心开始溃烂,严重时棘刺烂掉呈为白斑,继而感染面积扩大,表皮溃烂脱落,露出深层皮下组织而呈现蓝白色。虽然霉菌病一般不会导致刺参的大量死亡,但其感染造成的外部创伤会引起其它病原的继发性感染和外观品质的下降。

此病是由于过多有机物或大型藻类死亡沉积,致使大量霉菌生长,然后由霉菌感染海参而导致疾病发生。目前,笔者已经分离到两种致病霉菌,分类工作正在进行之中。

防治要点包括:(1)防止投饵过多,保持池底和水质清洁。(2)避免过多的大型绿藻繁殖,并及时清除沉落池底的藻类,防止池底环境恶化。(3)采取清污和晒池措施,防止过多有机物累积。

海参养殖:春季养殖海参要注意什么


海参是桌上的一到佳肴,营养丰富,是一到很好的美食,近年来,随着养殖业的发展,海参养殖户也在不断增加,那么在冬春交替的季节养殖海参要注意什么呢?

这期间的重要变化因素是气温和水温从严寒的冬季低温期逐步回升,但气温和水温的回升速度是不同的,气温回升的快,水温回升的慢,有滞后现象。气温超过水温,这样的养殖池内水的中上层和底层就形成了水温差异,形成水温分层。经测量,1米到3米的水深处温差为1度~2度。水温高的水密度小,比重小,导致上层水一直在上层,不能和底层的水通过上下对流进行交换,结果海参赖以生存的底层水成了死水,从而导致上层水充足的溶解氧不能通过水的上下对流输送到底层。

再加上,海参在底层活动、代谢和有机物的分解等消耗大量氧气,而又缺乏及时的补充,造成底层区成了低氧区,甚至是无氧区。经检测,这期间底层水的溶解氧多处在3毫克/升以下。在低氧或无氧状态下,海参的代谢水平下降,循环、神经、消化、呼吸等系统的功能受阻,抗逆能力和抗病能力大大削弱。与此同时,嫌气性细菌则大量繁殖,变成有机物的厌氧分解,产生素毒性很大的氨氮、硫化氢等有害物质,进一步加剧了对海参的不利影响。因水质恶化,海参体质虚弱,各种细菌等病原体会乘虚而入,导致海参发病。

为了预防上述情况的发生,要最大限度加大养参池的水体的实际交换量,抓住高潮位时尽可能多的为养参池注入新水,尽量减少昼夜温差,当水温上升时延长流水时间;要经常巡池、必要时派潜水员深入池底检查刺参的活动状态。如发现个别刺参有化皮现象,要及时捞出,并用消毒液浸泡,以防感染其它健康的刺参。

养殖海参的育苗技术


育苗工艺流程

亲参的采捕与蓄养人工催产与授精受精卵孵化与幼体选育培育管理(控制合理的培育密度、换水与水质管理、适宜的饵料与投喂、附着器的制作与投放)稚参培育。

饵料

幼体选入池后即应投喂饵料。投喂充足而适宜的饵料是幼体正常生长、发育、顺利变态的前提。适宜的饵料有盐藻、湛江叉鞭金藻、牟氏角毛藻、三角褐指藻、小新月菱形藻。采用上述饵料单一或混合投喂均可获得较好的培育效果。但以2-3种饵料混合投喂效果更佳,饵料混合投喂可使其营养互补,满足幼体的营养需求。头3天投饵量可按1.5万-2.0万个细胞/ml,以后按3.0万细胞/ml投喂。如果饵料不足时,可加投0.5ppm的酵母粉上清液。扁藻、异胶藻等虽有一定的饵料效果,但做为刺参幼体阶段的饵料是不适宜的。当幼体变态为樽形幼体时,为充分利用水体,加大附着面积,其食性的改变,此时应投放适合的附着器材。在波纹板组装的附着器材上接种上底栖硅藻,使用前10天左右要将已附着底栖硅藻刷下,重新用N103筛绢反复过滤,去掉大型藻体及老化藻体等,再次接种,使板上重新均匀地附上一薄层底栖硅藻,以便稚参早期食用。

病害防治

为加强底栖硅藻的繁殖,可适当调整光照,但光强应控制在1000lux左右,光太强易长绿藻和颤藻;培养期要给予弱充气,为有效杀灭桡足类,附着器投放前要事先杀灭桡足类,附着片入池后要每隔7-10天投药一次;高水温期(20℃以上),每日换水后要交替投1-3ppm的抗生素,预防疾病的发生。

养殖草鱼种肠炎、烂鳃等并发症的防治


发病症状病鱼游动迟缓,食欲下降;鱼体鳞片基本完整;背鳍两侧有一个或数个不等的疖疮,手触之较软,有浮肿的感觉,切开疖疮有脓血样液体流出;肛门略微红肿;鳃丝红肿,粘有污物,末端腐烂,露出软骨,鳃盖内表皮充血发炎,严重的被腐蚀,呈开天窗样。剖开鱼体可见肠系膜出血、肠壁发炎,严重者呈紫红色,肠内基本无食物,有带血丝黄色黏稠物;肝脾略肿,肝土黄色,有出血点,质脆易碎。镜检鳃丝有大量车轮虫寄生,偶有指环虫寄生,后肠有肠袋虫寄生。发病轻的死亡率7%,严重的死亡率约30%。

经笔者诊断,草鱼种患了车轮虫病、烂鳃病、疖疮病和肠炎病等并发症。

病因分析(1)养殖密度偏高,水色较浓,水质不好。有的水质虽好,但偏瘦。有的池塘无独立的进排水系统。(2)饲料质量差,营养不平衡,造成鱼体抵抗力和抗应激能力下降。(3)主投的青饲料细绿萍主要从田、沟、水塘、红虫养殖田中捞取,未进行清洗、消毒就直接喂鱼。(4)部分养殖户所施肥料未经发酵或发酵不完全,造成水质变坏,产生有毒气体,致使养殖水体环境变劣,导致鱼种生病。

防治(1)改善水质,加大换水量。(2)配合饲料与青饲料搭配饲喂(各占50%),或者配合饲料与青饲料交叉投喂,或连续投喂4天配合饲料后,停食1天,再连续投喂青饲料2天。投喂的细绿萍要清洗干净,用3%漂白粉溶液或10毫克/升高锰酸钾溶液消毒后及时投喂。适量施发酵腐熟肥料或者少量化肥。(3)发病时停止喂食。第一天每立方米水体用硫酸铜与硫酸亚铁(5∶2)合剂0.7克化水全池泼洒,第二天每立方米水体用二氧化氯0.5克化水全池泼洒,停药2天后,按上述方法再使用1次。(4)在外用药物的同时,用土霉素或磺胺嘧啶拌饲料投喂。每100公斤鱼体重第一天用药20克,第二天至第六天用量减半,6天为1个疗程。症状轻者1个疗程基本痊愈,病重者2个疗程基本痊愈。

养殖海参的日常管理


海参原名叫沙沥,由于它浑身长满肉刺,样子颇像黄瓜,又被人们形象的称为海黄瓜。其营养价值极高。作为一种延年益寿的名贵滋补品,被人们誉为海中人参,因此得名海参。据专家分析,海参主要是由大量的黏蛋白及多种氨基酸组成,具有抗肿瘤、抗凝血、防衰老作用。

1、池塘条件

海参一般栖息在3m-15m的浅海中,喜欢生活在水流平静、海藻茂盛的岩礁海底或大叶藻丛生、较硬的泥沙海底。它不耐低盐,最适宜的盐度是28-38,因此池塘应建在海域宽阔、水质清澈、饵料丰富、远离河口及没有污染的海域,这种环境下海参生长较快。

海参喜欢附着在坚硬的附着物上,养殖海参就要特意给它创造这样的环境,通过在池塘底部投放石头、瓦片、水泥砖等进行人工造礁。由于石头的表面积比较大,生长基础饵料也比较多,可以给海参供食,因此用石头造礁的效果最好。

池塘建好后,放养参苗。苗种选择要讲究早、大、壮,即第一批产的卵比较健壮一些,所以要选择早苗;如果苗种比较充裕,要尽量选择大苗;在同批大苗当中,如果都很大,要选择壮苗。需要注意的是,放养密度要合理,过大的放养密度会引起病害。

2、苗种选择

选择规格为3cm-10cm、无伤病的苗种,每1/15公顷放养2000头-6000头,放养密度太大可能引发病害甚至出现长不大的情况,造成商品率太低。

3、养殖管理

海参的日常管理简单。一是换水,采用自由纳潮式养殖,要保证每天纳水两遍。换水量少容易出现病害。

海参对温度的适应能力很强,在0℃-20℃的水温范围内均能正常生长。但是当温度超过28℃时,需要采取遮阳、换水等措施降温。平时的饲养管理则较为简单,海参主要是以浮游生物、底栖硅藻、有机碎屑为食,海水中的饵料生物基本能满足它们的生长需求,在浮游生物少的季节里,可投喂适量的饲料。

海参的敌害较少,主要有日本鲟和鲈鱼等,一经发现就要及时捞出。

海参怎么养殖


对于海参大家都不陌生,作为世界八大珍品之一的海参不仅是珍贵的食物,更是名贵的药材,因此海参养殖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很多人看重海参养殖广阔前景,纷纷投身其中,那么海参怎么养殖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海参养殖技术知识,同时小编分享了一个海参养殖技术视频,大家还可以通过这个视频进一步了解海参如何科学养殖。

海参怎么养殖?

1、建造养参池

在中潮带或低潮带利用地理优势,最好是岩礁底质,用混凝土和石块围城形状,大小不等的池塘,风大的海区围墙要加厚加固。小潮时要保证蓄水不低于1.5米,且不渗漏。所选海区不得有污染,尤其是油类污染,养殖池各留一进、排水闸门,该池海水的更换最好依靠自然纳潮,每天换水量不底于百分之三十左右,池内平均水深1.5米以上。

2、放人工海参礁

建造人工海参礁的目的,是为海参提供隐蔽场所,并繁殖大量的海藻、水草供刺参栖息、摄食和夏眠。人工海参礁的材料可以是瓦片、砖头、废弃的扇贝笼,甚至稍大、形状不等的石块也是很好的参礁。参礁的摆放以尽可能的增大海参的隐蔽空间为原则,可以摆放成列状或堆状,参礁投放的数量根据实际条件越多越好。

3、参苗的运输

通常采用湿法和干法两种方法运输参苗。所谓湿法运输,是在运输参苗时,把参苗放在帆布桶里,每桶装参苗300头左右,加水0.2立方水体左右。所谓干法运输,是将参苗放于塑料周转箱中,箱的底部铺放2cm厚的脱脂棉,上面铺放两层纱布,用海水湿透,将参苗均匀平放,外围用塑料布挡风。天气干热时路途中还需适当喷淋海水。

4、参苗的投放

参苗的投放密度可根据参苗的规格不同而合理控制,按大苗少投放,小苗多投放的原则来调节,通常300-500头/斤大小的苗种投放密度可控制在10-30头/平方米,最终成活率可达35%左右。参苗的投放密度除与水温水质有关外,还与投喂管理有关,合理的投喂质量较好的海参配合饲料能有效的提高成活率,缩短养殖周期。

5、饵料投喂

将海参配合饲料用水浸泡10-15分钟,然后均匀泼洒在参礁上及其附近,投喂量按池内海参总重的百分之3-5即可,一般每天早晚各投一次,也可隔天投喂,注意每天投喂时不要向外排水,以免饲料流失造成浪费,7-9月份一般不投喂。

6、海参的收获

海参体重一般达到250克以上时即可收获,收获时间可根据市场价格和养殖周期灵活掌握,一般深秋初冬收获较多,收获方法主要以潜水捕获为主,有条件的可以排干池水进行挑拣。

海参养殖技术视频

【小编结语】上文详细的介绍了海参养殖技术知识内容,大家通过观看海参养殖技术视频可以清楚了解海参养殖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困难,很多人海参养殖之所以失败,是因为没有掌握好海参养殖技术知识,而海参养殖成功的前提离不开海参养殖技术理论知识,此外养殖户还要多了解海参生长习性常识知识,这将有利于养殖实现海参健康养殖。

海参怎么养 海参的饲养方法


海参的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在日常生活中,吃海参的还是很多,所以海参的经济效益很高,海参不但受到消费者的喜欢还收到很多养殖户的青睐,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海参的养殖技术。

一、池塘条件

大部分潮间带池塘建在半封闭的内湾或中潮区以下,水质清新无污染,设进、排水闸门于池子最低处,池子大小为2-4亩,水深在2-3米左右。有部分单位增加提水设备。

二、放苗前的准备工作

1.清池与除害,经过一年的养成,池子淤泥或其它杂藻腐烂,池底产生硫化氢气味。因此进入2月上旬,应把池塘的水全部放掉,封闭好闸门,开始清淤与除害。具体做法是:用铁掀把淤泥杂藻铲起,再用竹筐搬出池外,然后用抽水泵冲刷干净。这样做不仅对清淤有利,还清除敌害生物,为刺参养殖、生长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2.消毒:进人2月中旬后,池子进水30cm,用漂白粉进行消毒,水体浓度为5-10ppm,将漂白粉稀释好后搅拌均匀,全池泼洒,再进水浸泡一周。

3.石头规格:采用当地的石头,面多光滑、比较坚硬,重15-20kg左右为宜(石头必须消毒后再用)。

4.投石:二月底开始投放石头。具体做法是随闸门迎外海低潮线,垒成直行,底宽2m,上宽0.8m,高0.8m,行与行之间留有0.6m人行道,主要便于管理或清淤。在投放石头时要坚固,多创造穴空,为刺参养殖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

5.移藻:池塘的石块投放好后还应从别的海区移殖藻类,以便改善底质,增加刺参的天然饵料。可移殖的藻类主要有松节藻、马尾藻、鼠尾藻、大叶草、海带、裙带等。

6.肥水:进入3月上旬开始进水,水深30cm,进行施肥,主要施磷酸二氢氨、尿素、硝酸铵、碳酸氢氨等,每亩施肥2.5-5kg。3天后水深在0.8-1米左右再进行施肥一次,每亩施肥2-2.5kg。因为这阶段海水水温低,底栖硅藻繁殖较慢,因此必须加强施肥量和施肥次数,繁殖底栖硅藻,为刺参苗入池培养优质可口的基础饵料。

三、放苗养成

1.苗种运输:苗种主要来源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来年人工育苗,经过海上暂养;二是从自然海区采捕,因此采取干运法。具体做法是:先把大叶草浸泡洗干净,然后捕一层大叶草,再铺一层参苗,即一层大叶草、一层参苗,最后用大叶草封顶,再用棚布盖好,直接运输。

2.时间:3月底放苗,因该阶段池水中底栖硅藻繁殖已起来,有充足的饵料。池水水温、盐度、pH值调节得比较稳定,苗种运输气温也比较适宜,是放苗最佳的季节。

3.放苗方法:根据多年的实践证明,人工下水放苗为好。具体作法是:穿好潜水衣,将参苗放在网袋或水桶内,用手均匀播撒在垒石上,手的起点离水面只有10cm左右。这样做一是提高参苗的成活率;二是保持池水底栖硅藻继续有效地繁殖。

4.放苗规格与密度:潮间带池塘海参养殖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一般规格在5cm,重12g,每平方米放苗40头;规格在8cm,重18g,每平方米放苗35头;规格在10cm,重21g,每平方米放苗30头;规格在15cm,重35g,每平方米放苗25头;规格在20cm,重48g,每平方米放苗20头;规格在25cm,重61g,每平方米放苗15头为宜。

四、饵料

1.前期:参苗入池--6月中旬以前,主要靠池水繁殖的底栖硅藻及有机碎屑等,附带投喂人工加工好的大叶草的碎片。7天投喂一次,投喂量按海参体重的5%,促使参苗快速生长。

2.中期:进入6月中旬--10月上旬,水温逐渐升高,也是刺参休眠期,应停止投喂人工加工的饵科。

3.后期:10月中旬以后是刺参生长最快的季节。水湿逐渐下降,底栖硅藻繁殖也较慢,应加强投喂人工加工的大叶草片。4-5天投喂一次,投喂量按刺参体重的10%,促使海参快速生长。

以上就是养殖海参的养殖技术了,在养殖的时候如果能够按照以上小编介绍的方法的话,一定能够产生更好的经济效益,养殖海参还要注意水质的问题,只有良好的卫生环境的话,就一定能够使得海参将抗的成长起来的。

yz023.com养殖网养殖技巧栏目为您提供最新最科学的养殖方法,其中《海参养殖烂胃病的防治》内容包含丰富的知识点,如不满足请访问“养殖青蛙病害的防治”专题。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1875.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