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房仔猪管理易忽略的问题及对策

1仔猪吃不到充足的乳汁

仔猪能否吃到充足的乳汁主要取决于母猪的泌乳性能是否得以充分的发挥,而母猪的有效乳头个数以及乳房是否患乳房炎都关系到乳汁的分泌情况.,生产上常有母猪乳房发炎肿胀,或者萎缩的现象,导致乳汁分泌不足,而使仔猪无法获得充足的营养,生长发育受阻,易患多种疾病,导致死亡率升高。另外,母猪每个乳房的产奶量不同,一些体质较弱的仔猪或者寄养的仔猪,往往因为不能占有产奶多的乳头而长期吃不饱,而出现营养不良的现象,最后易形成僵猪,甚至死亡。通常情况下,每个仔猪都有固定的乳头,但是也有两个仔猪吃一个乳头的现象,或者由于仔数的数量超过了有效乳头的数量,寄养的仔猪找不到合适的乳头,就会导致有的仔猪吃不到充足的乳汁而导致体质变弱。还有一种情况是在寄养时过于随便,新寄养的仔猪吃不到奶,从而影响生长发育,体质变弱,易发生死亡。因此,为了使仔猪吃到充足的乳汁,要加强哺乳母猪的管理工作,给母猪提供充足的营养,并做好乳房的护理工作,产前乳房的检查工作,对于泌乳性能不好的母猪要采取措施提升泌乳量。在仔猪出生后要训练其在固定的乳头吃奶,并做好日常的观察工作,对于体质较弱吃不足奶的仔猪要进行人工辅助喂奶,使每头仔猪都能吃到充足的乳汁,获得充足的营养。

2.仔猪生活环境不适宜

产房仔猪的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力较差,任何不利的环境因素都会导致仔猪易患疾病而发生死亡。产房仔猪对环境的温度要求较高,舍内温度过高对仔猪的生长发育不利,因为温度过高会导致哺乳母猪的食欲下降,采食量减少,从而使哺乳母猪的泌乳量减少,导致仔猪的营养不足。另外,如果环境温度过高还会使仔猪经常在保湿箱外活动和躺卧,加大了被母猪压死的几率。产房内的温度要尽量保持恒定,不可忽高忽低,否则易导致仔猪感冒和腹泻。保温箱可为仔猪提供一个较为舒适的环境,箱内温度要适宜,不可过高也不可过低,否则会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要根据仔猪实际的状态来对温度进行调控,如果仔猪挤在一起,靠向热源,则温度过低,如果在箱内远离热源,头部冲向箱口,则温度过高,只有仔猪表现为均匀的侧躺在保温箱内。呼吸均匀,才是理想的温度。湿度是养殖人员易忽略的环境因素,如果舍内的湿度过大,特别是在高温和寒冷的环境下,易引起仔猪腹泻,而使全群感染,因此要做好舍内的防潮工作。

3初生仔猪护理不到位

护理初生的仔猪对于提高仔猪的成活率非常重要,如果初生仔猪的护理不到位,极易发生死亡。因此,仔猪在出生后要及时清理干净口鼻内的黏液,擦干身上的黏液,做好断脐及伤口的处理工作,及时将处理完的仔猪放人保温箱内,并让仔猪尽早吃到初乳,以上工作任一环节的疏漏都易导致仔猪死亡。另外,在接产时要注意及时采取措施处理假死仔猪,以减少不必要的死亡。仔猪在出生后3天内是死亡率最高的时期,因仔猪在离开母体后不但要适应外界的环境,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果护理不当,易出现压死、冻死、饿死、因病死亡的现象。因此,出生后3天要加强仔猪的护理工作,包括及时吃上初乳,固定好奶头,做好寄养工作,创造舒适的环境,做好日常的观察护理工作,防止压死。

4仔猪补料不合理

及时给仔猪补料对于促进仔猪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一般仔猪在出生7天后即可训练采食饲料,但是在补料时往往存在一些问题。仔猪母乳充足的情况下,采食饲料的欲望并不强烈,或者温度不适宜,仔猪不愿意在外采食饲料,有的则是由于料槽位置不合适,还有饲料的适口性差,仔猪不喜欢采食,这些都是导致补料不成功的原因,需要工作人员在给仔猪补料时灵活掌握,以达到良好的补料效果。在补料时要注意饲料的适口性、易于消化,料槽要保持干净,并且要注意在补料时不可一次性的给料太多,在每次吃完料后都要将槽内的剩料清理干净,保证仔猪每天都能吃到新鲜的饲料。

5仔猪管理不到位

仔猪在出生后易缺铁和硒,如果忽略了营养的补充则会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因此,在仔猪出生后要及时补充。在哺乳期间要加强弱仔的管理工作,让弱仔吃到充足的乳汁。对仔猪进行剪牙可以避免仔猪咬伤乳头,以及互相撕咬现象的发生,但是在剪牙时如果剪的太靠根部则易感染病原菌,造成牙龈肿胀、溃烂,影响仔猪吃奶和饲料。所以剪牙要在初生后进行,不可拖得太久,剪时不能太靠根部,剪去1/2即可。仔猪断奶会经历多重应激,因此在仔猪断奶时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操作,在断奶时要让仔猪在原圈饲养,饲喂原来的饲料减少应激,以保证仔猪顺利断奶。

相关阅读

母猪饲养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养好母猪是为了产出更多、更好、更优良健壮的仔猪。采取有效措施缩短母猪哺乳期和母猪断奶到再配种的间隔时间、提高母猪的产仔数和成活率,就能达到提高母猪年生产能力的目的,进而达到饲养母猪经济效益乃至整体养猪生产的经济效益。接下来给大家详细介绍在饲养母猪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正确的对策。
1为什么在饲料中加入麸皮等高纤维的原料还是无法改善母猪便秘?
一般来讲,母猪饲料中所含粗纤维比育肥猪的稍高,但所排粪便仍比育肥猪硬,这是因为母猪会产生乳房水肿,而育肥猪不会。母猪因四脚着地,体内大量的水分会流向乳房,造成乳房水肿,所以会产生便秘的现象。如果不针对乳房水肿来解决问题,而只在饲料中添加麸皮等高纤维的原料,问题还是得不到改善。
解决对策:①增加母猪的运动;②增加青绿饲料的用量;③使用粗纤维饲料,如麦麸、紫花苜蓿粉等;④在饲料中添加少量糖蜜,对母猪可起到润肺、润肠、通便的效果,可提高母猪的采食量;⑤消除乳房水肿,调整体内渗透压平衡,促进肠道蠕动增加,消除便秘现场。
2母猪厌食怎么办?
母猪厌食的一般原因:哺乳期的疲劳,使母猪过分消瘦;妊娠91d后饲喂不当,过度饲喂;使用低能低脂肪饲料;饲料搭配单一或过于精细,饲料中缺乏粗纤维;饲料中含霉菌毒素,或饲料保存不当变质;猪舍高温高湿,母猪受热应激;母猪有慢性病或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母猪有陈旧性肠道病;酶、激素使用混乱;缺水等。母猪厌食症,轻则造成不发情、流产、死胎、产弱仔等,重则可造成种用价值丧失
解决对策:①防止母猪发生乳房炎;②消除母猪便秘现象;③缩短分娩时间,减少产道的感染,配合环境消毒;④降低母猪的体温,采用滴水装置调节环境温度,减少母猪饲料中粗纤维的含量(如麸皮),()以降低采食增热;⑤采用少食多餐方式,并用湿料;⑥增加母猪饲料的适口性。
3有些母猪为什么不发情?
由于农村饲养猪只比较粗放,大多数母猪在8~10月龄时还没出现发情症状,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饲料单一,需调整饲料配方或更换饲料;(2)母猪饲养过瘦或者过肥,需调整体重;(3)疫病原因,母猪子宫炎、阴道炎等或其他无法靠目测诊断的隐形疾病造成的;(4)其他原因,如饲养管理不当和卵巢静止、内分泌不平衡、体脂量不够等。
解决对策:①适当加大日粮中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的供给,对于外来品质母猪要饲喂专用预混料;②适当接触公猪,让母猪感受公猪的气味,刺激其生殖系统的发育;③仔猪断乳后,要加料催情,使母猪的体脂累积到一定程度,以利发情;④将持久不发情的母猪定期赶到不同的猪栏里,不断更新环境促使其发情;⑤母猪产后加强治疗产科病,让其尽快恢复健康。
4一窝小猪中最后出生的为什么常窒息而死?
生下的一窝小猪中,最后出生的常因窒息而死,其原因是在仔猪未产出时脐带已断裂,如果由于母猪贫血、疲倦、无力收缩而无法将仔猪及时排出,仔猪在5min内即会窒息而死。热应激、贫血或疾病等也是导致仔猪窒息死亡的常见原因。
解决对策:①提高母猪营养以预防贫血;②在母猪饲料中添加优良的有机铁,以增加母猪腹部的收缩能力;③降低热应激,降低饲料中粗纤维的含量;④重视分娩舍的消毒。
5母猪为什么会出现蹄病?
软脚是因将母猪关在易滑的地板上而导致其脚部紧张,造成骨骼异常而引起的。当母猪有良好的泌乳能力或分泌乳量增加时,若不额外补充较多的钙、磷,则易导致蹄病。关节炎因细菌感染所致,必须靠勤消毒来降低发生率。蹄裂的原因除猪舍地板粗糙外,主要是缺乏生物素,而且缺乏生物素的猪很容易擦伤。
解决对策:①加强猪场、猪舍结构设计与建设,要在满足猪舍温度的条件下尽量解决通风和排湿问题。在细微之处加以控制,例如猪舍地面的粗糙程度、墙壁的粗糙程度、排水沟的位置、漏缝地板的漏缝宽度等,尽量解决这些物理性和机械性因素造成的猪舍缺陷,防止猪蹄部的物理性与机械性损伤。②加强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按照猪的不同生理阶段合理喂给饲料、合理进行消毒。使用强酸或强碱消毒时,要在消毒后1~2h用清水进行充分清洗,然后才能让猪接触;③加强疫病控制,合理使用疫苗和兽药,控制传染性疾病的发生与流行。
总之,在饲养母猪过程中还会有许多的问题出现,我们都要耐心地去对待这些问题,尽可能地寻找最好的办法去解决,多多积累和学习,这样才能在饲养母猪的工作效率上大大提高,仔猪的成活率也会有所提升,才会给我们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与养殖前景。
参考文献
周义奎,高玉宝.农村母猪饲养管理中的常见问题.畜牧与饲料科学,201334(1).
张金龙.种猪精细饲养管理的关键点.养殖与饲料,2012(5).

奶牛泌乳期易出现的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对策


奶牛养殖的目的是生产出质量好、产量高的牛奶,因此随着养殖技术的不断进步,奶牛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规范化养殖的不断推进,奶牛养殖业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但是奶牛的养殖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多的不足之外,使奶牛的泌乳性能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因此在奶牛的养殖过程中需要根据奶牛在泌乳期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同时给奶牛提供良好的饲养环境,提高奶牛的繁殖力,加强奶牛产奶质量的管理,提高奶牛的身体素质等。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奶牛泌乳期易出现的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对策。

1、奶牛泌乳期易出现的问题

奶牛在泌乳初期易出现泌乳量下降的现象,奶牛的泌乳初期是指分娩后10天左有的时期,此阶段奶牛的食欲还没有完全的恢复,消化系统还不协调,采食量较少,并且体质由于产犊而较为虚弱,乳房也发生不同程度的水肿,这些都会导致奶牛在泌乳初期出现泌乳量下降的现象。而此时奶牛的泌乳水平与其泌乳中期的牛奶品质和产奶量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一阶段提升泌乳量可为后期奶牛的泌乳打下良好的基础。另外,奶牛产后如果护理不当易发生疾病,如乳房炎、酮症、产后症以及胎衣不下、子宫炎等生殖系统疾病,这些都是导致奶牛泌乳初期产奶量下降的主要原凶。

泌乳盛期营养供给不足。奶牛在泌乳盛期的产奶量达到峰值,此阶段奶牛的食欲旺盛,采食量也达到最大值,但是下降的趋势也将会更加的明显。奶牛的泌乳盛期一般可持续2~3个月,这一阶段是产奶的关键阶段,其产奶量的多少对奶牛整个泌乳期的产奶量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同时对牛奶的品质也有着较大的影响。奶牛进入泌乳中期,干物质采食量已经达到峰值,干物质的采食量在下降时,产奶量也随着下降,但是采食量的下降幅度与产奶量的下降幅度并不是协调一致的,这就导致营养的供给不平衡,易造成奶牛的体况过肥,从而导致奶牛在泌乳中期的产奶量降低,牛奶的品质下降,影响了养殖经济效益。

泌乳后期奶牛的体重下降。奶牛在经历了长期的泌乳后,身体处于疲劳的状态,体质下降,体重也将会出现大幅度的下降,另外,为了提高产奶量日前多数养殖场在饲养奶牛时都大量的使用添加剂、催乳素等,易导致牛奶中药物残留,影响牛奶的品质下降,从而影响奶牛养殖的经济效益。

2、解决对策

根据奶牛泌乳期易出现的一些问题,要提供合理的解决对策,使奶牛的生产性能得以充分的发挥,提高奶牛养殖的经济效益。在奶牛的泌乳初期要严格的控制挤奶量。尤其是在奶牛产后的1周内,要控制好挤奶量,否则易造成奶牛凶挤奶过度而致使牛奶中钙成分的大量流失,引发奶牛出现产后瘫痪,影响奶牛的健康,同时,过度挤奶对奶牛的乳房健康也不利。控制好泌乳初期的挤奶量可为奶牛尽快的恢复体质,维持较高的泌乳高峰期打下坚实的基础。奶牛在产后虽然食欲较差,采食量较少,但是也要保证营养的供给,以避免出现能量负平衡,此时要饲喂优质的饲草饲料,并且要随着奶牛食欲的逐渐恢复,消化机能和乳房水肿的消退,逐渐的增加饲量,同时可饲喂一些多汁饲料,并增加精料的饲喂量,以提高泌乳初期的产奶量和牛奶的质量。

奶牛的泌乳盛期通常会维持2~3个月,这一阶段是奶牛产奶的关键时期,因此要在此期间做好准备,以保持奶牛较高的泌乳量,充分发挥奶牛的泌乳潜能,尽量使泌乳高峰期维持较长的时间,以达到增产、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因此此阶段要给奶牛提供高能、高蛋白的日粮为主,增加奶牛的采食量,使其获得充足的营养物质,尽量保持良好的体况,在此阶段不让体重有明显的下降。经此期间饲喂时不宜提供多汁饲料,否则会影响到奶牛干物质的采食量,对产奶量和牛奶的质量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日前大多数养殖场在泌乳盛期都采用引导饲养法,此法可使奶牛的产奶量迅速提高,该法从奶牛干奶期的后半个月开始,一直持续到产犊达到泌乳高峰期,饲喂高水平的能量饲料,可降低酮病的发生几率,同时也利于产奶量的提高和体重的保持。

泌乳后期要及时的提供能量。奶牛在泌乳后期,体质较差,为了使其尽快的恢复体况,要加强后期的营养供给,如果奶牛在后期营养不足即会动用体脂来满足泌乳的需要,就会导致体重下降,影响健康。而当泌乳后期的营养充足时,奶牛的体况恢复较快,繁殖性能较高。这比奶牛在干奶阶段冉加强饲养管理效果要更好,效益要更高。凶此可适当的提高奶牛能量的供给,但是要注意不可饲喂过度。日粮的搭配要合理,以青粗饲料为主,适当的搭配精料。

无论奶牛在哪一个泌乳阶段都要对其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提供适宜的饲养环境,加强牛奶质量的监控与管理,以确保奶牛的健康,提高奶牛的繁殖力,还要保证其保持较高的泌乳性能,要根据本场养殖奶牛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相关的措施,对奶牛进行分阶段、分时期的饲养,使其发挥最大的价值,这样才可获得奶牛养殖的最大的经济效益。

一、整个泌乳期易出现的饲养问题:
DMI不足、乳脂率低、乳蛋白低、生理性异常奶。
二、原因及解决措施:
1、DMI不足:
(1)影响DMI的因素:奶牛健康状况、日粮的配合、饲喂方式、环境舒适度、管理措施等。
1.2解决DMI不足的措施:
先检查奶牛饮水是否充足,食槽是否太脏,饲料是否发霉,其次检查奶牛是否发生了消化道疾病,再检查奶牛日粮组合是否合理、科学。保证有足够的采食时间(24小时不空料槽)。
1.2.1在满足营养的基础上,适当降低精料,使日粮的精粗比例更合理。(精:粗=50:50)。
1.2.2减少或不用发酵不佳的青贮料,如桔杆青贮,稻草微贮等饲料,因为,这种料中含NDF很高,NDF与DMI呈负相关。
1.2.3降解蛋白和非降解蛋白的比例要稳定(UIP/CP=30-35%)
1.2.4粗饲料的品质要提高,用易消化吸收的粗料,并保证粗料的长度(3.5厘米以上占干物质10%)
1.2.5注意日粮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的满足。
22、乳脂率低:
2.1先检查奶牛的品种是否优良,再检查奶牛日粮配方是否合理、科学(因日粮组成、饲料物理形式不当、精粗比不合理、日粮营养不平衡等会造成瘤胃功能异常与代谢紊乱)。
2.2解决牛奶含脂率低的措施:
2.2.1提高粗饲料的比例和保证粗料的长度(3.5厘米以上占干物质的10%);
2.2.2精料加工不能太细;
2.2.3日粮中添加脂肪需要过瘤胃的脂肪;
因为环丙烷脂肪酸的作用,导致乳脂肪下降,因此添加脂肪要谨慎,必须用长链的饱和的脂肪酸的形式添加。
3、乳蛋白低:
3.1先检查奶牛的品种是否优良,再检查奶牛日粮配方是否合理、科学。因为有以下原因可能会导致乳蛋白过低:
3.1.1粮中可发酵的碳水化合物比例较低影响了微生物蛋白质的合成(能量不足)。
3.1.2蛋白质或过瘤胃蛋白缺少或氨基酸不平衡。
3.1.3使用脂肪和油类作为能量。
3.1.4热应激或牛舍通风不良。
3.1.5干物质采食量不足。
3.1.6NDF太高,对乳蛋白有负面影响。
3.2解决乳蛋白低的措施:
3.2.1提高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
3.2.2提高日粮中NFC的浓度;
3.2.3提高UIP的浓度和补充氨基酸;
3.2.4提高日粮中硫的浓度;
因为瘤胃微生物利用无机硫合成氨基酸,因此,无机硫对瘤胃微生物合成蛋白质和氨基酸是很重要的。特别是大量使用青贮玉米或秸秆、NPN添加剂时。

4、生理异常奶(低酸度酒精阳性乳)
4.1定义:是指用68~72%的酒精与等量的牛乳混合而产生微细颗粒或絮状凝块的低酸度的牛奶。
4.2机理:酒精具有对蛋白的脱水作用,酒精分子进入蛋白质肽键的空隙内破坏构件,使蛋白质变性、沉淀。
4.3产生原因:
4.3.1饲养管理失调:
4.3.2日粮不平衡,可消化粗蛋白(DCP)和总消化养份(TDN)的过度或缺乏。
44.3.3矿物质的不足或过量,饲喂过高Ca时,乳中Ca离子增加,分泌的乳呈酒精阳性反映;CaCO3喂量过高,Ca、P代谢紊乱,牛患软骨症。而软骨症的牛易出现酒精阳性乳。
4.3.4饲料发霉变质,体内代谢平衡失调。
4.3.5乳中无机离子含量改变。
4.3.6粗蛋白稳定性降低。
4.3.7疾病的并发。
4.3.8其他因素。
4.4解决生理性异常奶(低酸度酒精阳性乳)的措施:先检查奶牛的家属史(因为发生酒精阳性奶的奶牛有遗传可能),其次检查奶牛的年龄(年龄越大越易发生)和产犊间隔(因为产犊间隔越长的牛越容易发生),再检查日粮中的饲料问题和营养要素等问题。
4.4.1加强饲养管理,供应平衡日粮。
4.4.1.1根据奶牛不同生理阶段的营养需要合理供应日粮,精料特别是蛋白饲料的喂量不应过高或不足,防止奶牛发生酸中毒;粗料要充足,保证优质干草如苜蓿草。
因粗饲料的品质太差和粗饲料的长度太短,造成日粮中有效中性洗涤纤维(efNDF)不足,从而引起瘤胃中乳酸的浓度增多,严重可能引起酸中毒。
4.4.1.2加强饲料保管,严禁饲喂发霉、变质、腐败饲料。
4.4.1.3重视矿物质的供应,注意日粮中Ca、P、Mg、Na的供应量和比例。奶牛每天饲喂100克小苏打和50克氧化镁,最好二者混合。
4.4.1.4饲料要固定,不能突然更换。啤酒糟,麦糟,豆腐糟的比例减少,严重时,这些饲料停喂。4.4.1.5加强挤乳卫生和环境卫生,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
4.4.2药物治疗:目的是调节机体全身代谢、解毒保肝、改善乳腺机能。采取补钠补糖。
4.5预防为主:因机体健康状况是抵抗和适应各种外界刺激的因素的基础,饲养管理水平则是促进机体健康的根本保证。

养猪场的防疫问题及对策


随着我国养猪业的迅速发展,猪群密度迅速提高提高,应激因素也相应增多,这些都为疫病的传播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条件。近年来,农村小规模养猪户迅速发展,然而,因为小规模养猪饲养条件较差、养猪户的防疫意识不强,再加上畜禽及其产品的频繁流通和交易,各种传染病仍是当前防治的重点。要提高农村小规模养猪户的生存竞争能力和综合生产效益,就必须采取综合防控措施。
1猪场防疫存在的问题
1.1猪场的环境与设施问题
在养猪生产的发展过程中,养猪户往往会忽略环境的重要性,从而导致环境控制手段和环境工程设施落后而跟不上养猪生产的发展速度,主要表现在不注意场内环境的综合治理、不注意场区周围环境治理、猪舍内环境差等。还有的猪场因猪舍通风设计不合理而形成涡风区或短路,导致通风量不足等环境问题。
1.2猪场消毒存在的问题
消毒是贯彻预防为主方针的一项重要措施,其目的是消灭被传染源散播于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从而切断传播途径,阻止疫病继续蔓延。
执行消毒工作过程中难免存在以下问题:盲目选择消毒药;配制消毒药的浓度不准确,消毒药的抗菌活性取决于其与病原体接触的浓度;在有效浓度水平以上的一定范围内,药物消毒不到位、不彻底、不同步;在生产过程中,由于负责人对工作人员监督、宣传、教育、指导不到位,造成不能彻底的贯彻和落实消毒程序和消毒制度,致使消毒效果大大降低,给猪场的安全生产埋下隐患。
1.3疫苗免疫失误
疫苗免疫是保障猪场安全生产的基础,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疫苗免疫是预防和控制猪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近年来,各猪场都十分重视疫苗免疫工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精力,但是,在猪场的生产实践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以下一些问题:免疫程序不合理;疫苗质量不过关;疫苗运输、贮藏、稀释不当;疫苗免疫操作不规范;没有及时进行免疫和疫情检测、监测;引种与隔离不当;病死猪处理不当;忽视猪群的保健;()疫病防治不及时,延误了最佳防治和治疗时机,造成疫情的扩散和蔓延,这些都给猪场造成了更大的经济损失。
2处理措施
2.1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猪群抗病力
畜牧是根本,兽医是保障,要使猪只健康生长并取得好的防疫效果、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就必须从饲养管理做起。
2.1.1坚持自繁自养,尽可能地采用全进全出模式
猪场的许多疫病往往是由于购入病猪、康复带毒猪或猪产品而引起发生和流行地,在饲养过程中坚持自繁自养可以有效防止从外面买猪时带来的传染病。同时,自养公猪和母猪有利于优良品种的繁殖,可提高育肥效果和降低养猪成本。有条件的猪场要实现养猪生产各阶段的全进全出制度,即种猪场应做到产房、保育舍和育成舍的全进全出;商品猪场至少也做到产房和保育2个阶段的全进全出;新建猪场最好采用点饲养方式,将种猪舍、产房、保育舍和育成舍分开。
2.1.2搞好环境卫生
猪场环境卫生好坏与疾病的发生有这密切的关系,环境污秽有利于病原体的孶生和疫病的传播。因此,猪场应做到:①合理绿化,改善舍外自然环境,以起到防暑降温、净化空气、减少尘埃和减少噪音的效果,定期清除杂草和填埋阴沟,消灭病原微生物的孳生地;②设法改善保温、通风、降温条件,为猪只提供适宜的生长温度和湿度;③猪舍、场地及用具等应保持清洁、干燥,每天清除圈舍、场地的粪便和污物,将粪便堆积发酵。
2.2做好卫生消毒工作
必须禁止非本场人员进入生产区;本场饲养人员进入生产区时必须更换工作衣和工作鞋,通过紫外线消毒后,再经过消毒池才能入内;本场兽医不得到场外就诊和防疫;场内外工具和车辆要严格分开并定期消毒,而外来工具和车辆一般不予进入。
大门必须设有消毒池,每周更换消毒液1次;要经常清扫和整理地面,及时排出污水,定期清除杂草和填埋阴沟。可选用2%~3%烧碱溶液、10%漂白粉乳剂或10%~20%石灰乳进行消毒,每季进行1次大消毒。泥泞区域可撒一层干石灰或草木灰。
水箱要定期清洗消毒,以防止大肠杆菌超标;猪舍内消毒必须用2种以上的消毒药交替使用;喷药时喷雾器的喷头应朝上,使消毒药形成雾化粒滴后均匀下落。
人员进入猪舍前消毒应带工作帽;猪舍内外每天的粪便要及时清理;将清扫舍内和舍外的扫帚分开,清扫过道和猪活动区域的扫帚也要分开,所有饲养用具应定期清洗和消毒。
2.3做好免疫预防工作
2.3.1要合理用药
猪场兽医用药要严格实行处方用药制度,定期采集一些病猪的病料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和药敏试验,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药物进行预防和治疗,避免耐药菌株的产生。
2.3.2要选择正规厂家的疫苗
要选择有商标和批准文号的药品。猪场应根据各场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免疫程序,合理地安排各种疫苗的免疫间隔时间,严格按照免疫程序开展猪群免疫工作。

猪场产房的卫生管理


产房是猪场的最关键环节之一。只要我们能够充分掌握猪群的生长特点,就能养好产房,得到最大的生产效益。

猪场产房的卫生管理

1、产房消毒

上一批母猪仔猪调走后,必须对产房进行全面彻底的清扫和消毒。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

(1)移走产房里的各种物品,包括保温灯、记录本、保温板等,清扫产床下和粪沟里的粪便等杂物。

(2)用高压水枪冲洗地面产床,再用2%烧碱水泼洒。烧碱水不仅可以消毒,还可以起到发泡的作用,便于将黏在地面及栏杆上的粪便清除干净,但是烧碱水对铁栏杆特别是对未整体热镀锌的栏杆有较强的腐蚀作用,使用时应注意。

(3)待烧碱水泼洒1-2小时后再用高压水枪彻底的冲洗产房尤其注意栏杆及漏缝地板角疙瘩处。注意栏舍周边、门窗、瓦面(天花板)、用具、料槽等也要一丝不苟地清洗。

(4)待清洗完毕后,把产房门窗紧闭,用高锰酸钾+福尔马林熏蒸,熏蒸时要保证产房封闭不透气;也可用广谱消毒液消毒,最好选用两种不同类型的消毒药分两次消毒。

(5)产房空置2天以上,并且保证里面彻底干燥后再调入母猪。

2、待产母猪管理

产房彻底消毒空置,检查每一个水嘴没有任何问题后,将待产母猪提前一周调入产房,便于母猪适应产房新环境及饲养员充分做好各种准备工作。调入前对母猪彻底的清洗消毒,特别是母猪的外阴和乳房。同时记载着母猪详细信息的母猪卡也要跟随母猪进入产房。如果部分母猪存在问题,妊娠母猪饲养员或技术员需要将这些问题与产房接管人员进行充分的沟通。

3、母猪饲喂

为保证母猪的奶水充分,产力充足及仔猪出生重量,需要在产前1个月给母猪饲喂高品质哺乳母猪料(如康地哺乳母猪料5944),饲喂量达到3-3.5kg每天。产前3天限料并在母猪分娩当天停止饲喂,这样可以防止母猪便秘及因胃肠道压迫子宫导致的难产,但要保证母猪有充足的饮水。产后逐渐提高母猪的饲喂量,并在产后7天达到最大饲喂量。同时饲养员每天都要清洗母猪的料槽,防止料槽里残余饲料发霉变质。

4、母猪保健

分娩对于母猪是非常大的应激,这时母猪的抵抗力很低,对母猪进行保健不仅可以有效的控制母猪体内的病菌数,同时可以防止各种病菌传播给仔猪导致仔猪的发病。具体方法如下:产前3天产后4天,母猪饲料中添加康地宝康+康地氟尔康。

母猪分娩后肌肉注射青链霉素,连续使用3天。对于存在寄生虫威胁的猪场,可以在母猪转进产房当天肌肉注射伊维菌素。母猪断奶的当天可以选择肌肉注射一针长效土霉素或强力霉素,防止母猪乳房炎的发生。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2247.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