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饲养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养好母猪是为了产出更多、更好、更优良健壮的仔猪。采取有效措施缩短母猪哺乳期和母猪断奶到再配种的间隔时间、提高母猪的产仔数和成活率,就能达到提高母猪年生产能力的目的,进而达到饲养母猪经济效益乃至整体养猪生产的经济效益。接下来给大家详细介绍在饲养母猪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正确的对策。
1为什么在饲料中加入麸皮等高纤维的原料还是无法改善母猪便秘?
一般来讲,母猪饲料中所含粗纤维比育肥猪的稍高,但所排粪便仍比育肥猪硬,这是因为母猪会产生乳房水肿,而育肥猪不会。母猪因四脚着地,体内大量的水分会流向乳房,造成乳房水肿,所以会产生便秘的现象。如果不针对乳房水肿来解决问题,而只在饲料中添加麸皮等高纤维的原料,问题还是得不到改善。
解决对策:①增加母猪的运动;②增加青绿饲料的用量;③使用粗纤维饲料,如麦麸、紫花苜蓿粉等;④在饲料中添加少量糖蜜,对母猪可起到润肺、润肠、通便的效果,可提高母猪的采食量;⑤消除乳房水肿,调整体内渗透压平衡,促进肠道蠕动增加,消除便秘现场。
2母猪厌食怎么办?
母猪厌食的一般原因:哺乳期的疲劳,使母猪过分消瘦;妊娠91d后饲喂不当,过度饲喂;使用低能低脂肪饲料;饲料搭配单一或过于精细,饲料中缺乏粗纤维;饲料中含霉菌毒素,或饲料保存不当变质;猪舍高温高湿,母猪受热应激;母猪有慢性病或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母猪有陈旧性肠道病;酶、激素使用混乱;缺水等。母猪厌食症,轻则造成不发情、流产、死胎、产弱仔等,重则可造成种用价值丧失
解决对策:①防止母猪发生乳房炎;②消除母猪便秘现象;③缩短分娩时间,减少产道的感染,配合环境消毒;④降低母猪的体温,采用滴水装置调节环境温度,减少母猪饲料中粗纤维的含量(如麸皮),()以降低采食增热;⑤采用少食多餐方式,并用湿料;⑥增加母猪饲料的适口性。
3有些母猪为什么不发情?
由于农村饲养猪只比较粗放,大多数母猪在8~10月龄时还没出现发情症状,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饲料单一,需调整饲料配方或更换饲料;(2)母猪饲养过瘦或者过肥,需调整体重;(3)疫病原因,母猪子宫炎、阴道炎等或其他无法靠目测诊断的隐形疾病造成的;(4)其他原因,如饲养管理不当和卵巢静止、内分泌不平衡、体脂量不够等。
解决对策:①适当加大日粮中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的供给,对于外来品质母猪要饲喂专用预混料;②适当接触公猪,让母猪感受公猪的气味,刺激其生殖系统的发育;③仔猪断乳后,要加料催情,使母猪的体脂累积到一定程度,以利发情;④将持久不发情的母猪定期赶到不同的猪栏里,不断更新环境促使其发情;⑤母猪产后加强治疗产科病,让其尽快恢复健康。
4一窝小猪中最后出生的为什么常窒息而死?
生下的一窝小猪中,最后出生的常因窒息而死,其原因是在仔猪未产出时脐带已断裂,如果由于母猪贫血、疲倦、无力收缩而无法将仔猪及时排出,仔猪在5min内即会窒息而死。热应激、贫血或疾病等也是导致仔猪窒息死亡的常见原因。
解决对策:①提高母猪营养以预防贫血;②在母猪饲料中添加优良的有机铁,以增加母猪腹部的收缩能力;③降低热应激,降低饲料中粗纤维的含量;④重视分娩舍的消毒。
5母猪为什么会出现蹄病?
软脚是因将母猪关在易滑的地板上而导致其脚部紧张,造成骨骼异常而引起的。当母猪有良好的泌乳能力或分泌乳量增加时,若不额外补充较多的钙、磷,则易导致蹄病。关节炎因细菌感染所致,必须靠勤消毒来降低发生率。蹄裂的原因除猪舍地板粗糙外,主要是缺乏生物素,而且缺乏生物素的猪很容易擦伤。
解决对策:①加强猪场、猪舍结构设计与建设,要在满足猪舍温度的条件下尽量解决通风和排湿问题。在细微之处加以控制,例如猪舍地面的粗糙程度、墙壁的粗糙程度、排水沟的位置、漏缝地板的漏缝宽度等,尽量解决这些物理性和机械性因素造成的猪舍缺陷,防止猪蹄部的物理性与机械性损伤。②加强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按照猪的不同生理阶段合理喂给饲料、合理进行消毒。使用强酸或强碱消毒时,要在消毒后1~2h用清水进行充分清洗,然后才能让猪接触;③加强疫病控制,合理使用疫苗和兽药,控制传染性疾病的发生与流行。
总之,在饲养母猪过程中还会有许多的问题出现,我们都要耐心地去对待这些问题,尽可能地寻找最好的办法去解决,多多积累和学习,这样才能在饲养母猪的工作效率上大大提高,仔猪的成活率也会有所提升,才会给我们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与养殖前景。
参考文献
周义奎,高玉宝.农村母猪饲养管理中的常见问题.畜牧与饲料科学,201334(1).
张金龙.种猪精细饲养管理的关键点.养殖与饲料,2012(5).

相关阅读

奶牛泌乳期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对策


奶牛养殖的目的是追求最大限度的产奶量,只有提高牛奶的产量和质量才是获得最佳经济效益的关键,因此奶牛泌乳阶段的饲养管理对于提高奶牛的产奶量和牛奶的质量都非常重要。泌乳水平也不同,如果饲养管理不当易出现一系列问题,而严重影响了奶牛的产奶性能,还易导致奶牛患病。因此,在奶牛的养殖过程中要从奶牛自身实际出发,制定相适应的措施,分阶段的科学管理,合理饲喂,加强奶牛泌乳期的饲养管理,使其充分发挥生产潜能,提高奶牛的产奶量和牛奶的质量,避免因饲养管理不当而出现一系列问题影响奶牛的生产性能。下面一起来看看奶牛泌乳期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对策。


1、奶牛泌乳期易出现的问题

泌乳初期奶牛的产奶量下降。泌乳初期为奶牛产后的10天左右,在这一阶段奶牛的食欲较差,消化系统也尚未恢复完全,体质较为虚弱,采食量少,另外乳房会发生不同程度的生理性水肿,乳腺也还没有完全的恢复正常,同时这一阶段也是恶露从生殖道大量排出的阶段。奶牛妊娠后期胎儿的生长发育快速,并且此时奶牛进入干奶期,产奶量开始急剧的下降直到停止泌乳。如果在奶牛的泌乳初期没有使产奶量达到一定的标准,必然会影响到泌乳盛期的产奶量和牛奶的质量,从而影响到整个泌乳期的产奶量。奶牛在分娩后易患多种疾病,如代谢性疾病,有产后瘫痪、酮病等,生殖系统疾病,如乳房炎、胎衣不下、子宫炎等,这些都会导致奶牛在泌乳初期的产奶量下降。因此,要加强奶牛的饲养管理,以减少以上疾病的发生,才会提高奶牛养殖经济效益。

泌乳中期营养供应不平衡。奶牛进入泌乳中期后,消化系统已基本恢复正常,食欲增强,对干物质的采食量逐渐增加,并达到最高值,奶牛进入泌乳盛期,并且可持续2~3个月,这一阶段的产奶量高,是提高产量的关键时期。但是奶牛的采食量在达到最高峰后就会发生明显的下降,同时产奶量在经过泌乳盛期后也开始下降,但是产奶量下降的幅度要远远大于采食量下降的幅度,这样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营养的供应不平衡,从而使奶牛获得的营养不能维持产奶的需求,而使泌乳中期奶牛的产奶量不断下降,这不但不利于奶牛养殖的经济效益,还会影响到奶牛的健康,因此要根据奶牛实际的产奶量和体况制定相适宜的饲养计划,提供适宜的营养,使奶牛保持适宜的体况,并在泌乳盛期过后,使产奶量缓慢下降。

泌乳后期奶牛体重损失严重。奶牛在泌乳中期过后进入泌乳后期,体重会出现大幅度的下降,这是由于奶牛在进入干奶期以前的这一段时间奶牛处于妊娠期,食欲较差,采食量较少,加上如果此阶段的奶牛饲喂不合理,使用的饲料或者饲料添加剂不合理,会导致奶牛的体况下降严重,从而影响健康和生产性能。

2、对策

泌乳初期控制奶牛的挤奶量。奶牛在产后1周内要注意控制好奶牛的挤奶量,不可操之过急,过度挤奶。因奶牛在泌乳初期,体内与血液中的钙成分会随着乳汁排出体外,如果此时挤奶过度,会导致奶牛钙流失过量而易出现产后瘫痪,这一现象在高产奶牛身上尤其明显。另外,奶牛在泌乳初期乳房还处于不同程度的水肿状态,过度挤奶会加重水肿,易导致奶牛发生乳房炎。奶牛在产后需要尽快的恢复体况,在泌乳初期控制好挤奶量有助于奶牛体质的恢复,还可为泌乳高峰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泌乳初期要保证奶牛营养的供给,主要以饲喂优质青干草为主,随着奶牛食欲和消化功能的恢复,乳房水肿的消退,可逐渐增加多汁饲料或青贮料,待奶牛的体质完全恢复,乳房完全消肿后可恢复到正常饲料和饲喂量。但是要注意此阶段营养的供给要求低能、低蛋白、低钙磷。

加强泌乳中期的饲养。奶牛进入泌乳中期后逐渐进入泌乳盛期,并且泌乳盛期维持的时间较长,通常为2~3个月,这一阶段是提高产奶量的关键,因此养殖奶牛时要注意做好这一阶段的饲养管理工作,做好充足的准备,以充分发挥奶牛的产奶性能,尽量维持较长时间的泌乳高峰期,以达到高产的目的。因泌乳高峰期的产奶量高,可占整个泌乳期的1/2,因此,此时的日粮应以高能、高蛋白为主,为了保证奶牛这一阶段获得最大的采食量,不可提供过多的多汁饲料,否则会引起奶牛干物质的采食量下降,从而使产奶量下降。

泌乳后期要注意营养的供给。为了使奶牛尽快的恢复体况,要注意在泌乳后期适当的增加饲料营养的供给,但是要注意不可饲喂过度,否则会引起奶牛体况过肥,易发生难产。研究表明,在奶牛的泌乳后期补充营养要比在进入干奶期时再补充营养的饲料利用率高,效果好。并且在泌乳后期加强营养,还有助于使奶牛在进入干奶期后保持良好的体况。因此,在奶牛进入泌乳期后日粮仍以优质粗饲料为主,可根据奶牛的实际情况适当的搭配饲喂精料,以保证这一阶段奶牛的营养需求。

产房仔猪管理易忽略的问题及对策


1仔猪吃不到充足的乳汁

仔猪能否吃到充足的乳汁主要取决于母猪的泌乳性能是否得以充分的发挥,而母猪的有效乳头个数以及乳房是否患乳房炎都关系到乳汁的分泌情况.,生产上常有母猪乳房发炎肿胀,或者萎缩的现象,导致乳汁分泌不足,而使仔猪无法获得充足的营养,生长发育受阻,易患多种疾病,导致死亡率升高。另外,母猪每个乳房的产奶量不同,一些体质较弱的仔猪或者寄养的仔猪,往往因为不能占有产奶多的乳头而长期吃不饱,而出现营养不良的现象,最后易形成僵猪,甚至死亡。通常情况下,每个仔猪都有固定的乳头,但是也有两个仔猪吃一个乳头的现象,或者由于仔数的数量超过了有效乳头的数量,寄养的仔猪找不到合适的乳头,就会导致有的仔猪吃不到充足的乳汁而导致体质变弱。还有一种情况是在寄养时过于随便,新寄养的仔猪吃不到奶,从而影响生长发育,体质变弱,易发生死亡。因此,为了使仔猪吃到充足的乳汁,要加强哺乳母猪的管理工作,给母猪提供充足的营养,并做好乳房的护理工作,产前乳房的检查工作,对于泌乳性能不好的母猪要采取措施提升泌乳量。在仔猪出生后要训练其在固定的乳头吃奶,并做好日常的观察工作,对于体质较弱吃不足奶的仔猪要进行人工辅助喂奶,使每头仔猪都能吃到充足的乳汁,获得充足的营养。

2.仔猪生活环境不适宜

产房仔猪的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力较差,任何不利的环境因素都会导致仔猪易患疾病而发生死亡。产房仔猪对环境的温度要求较高,舍内温度过高对仔猪的生长发育不利,因为温度过高会导致哺乳母猪的食欲下降,采食量减少,从而使哺乳母猪的泌乳量减少,导致仔猪的营养不足。另外,如果环境温度过高还会使仔猪经常在保湿箱外活动和躺卧,加大了被母猪压死的几率。产房内的温度要尽量保持恒定,不可忽高忽低,否则易导致仔猪感冒和腹泻。保温箱可为仔猪提供一个较为舒适的环境,箱内温度要适宜,不可过高也不可过低,否则会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要根据仔猪实际的状态来对温度进行调控,如果仔猪挤在一起,靠向热源,则温度过低,如果在箱内远离热源,头部冲向箱口,则温度过高,只有仔猪表现为均匀的侧躺在保温箱内。呼吸均匀,才是理想的温度。湿度是养殖人员易忽略的环境因素,如果舍内的湿度过大,特别是在高温和寒冷的环境下,易引起仔猪腹泻,而使全群感染,因此要做好舍内的防潮工作。

3初生仔猪护理不到位

护理初生的仔猪对于提高仔猪的成活率非常重要,如果初生仔猪的护理不到位,极易发生死亡。因此,仔猪在出生后要及时清理干净口鼻内的黏液,擦干身上的黏液,做好断脐及伤口的处理工作,及时将处理完的仔猪放人保温箱内,并让仔猪尽早吃到初乳,以上工作任一环节的疏漏都易导致仔猪死亡。另外,在接产时要注意及时采取措施处理假死仔猪,以减少不必要的死亡。仔猪在出生后3天内是死亡率最高的时期,因仔猪在离开母体后不但要适应外界的环境,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果护理不当,易出现压死、冻死、饿死、因病死亡的现象。因此,出生后3天要加强仔猪的护理工作,包括及时吃上初乳,固定好奶头,做好寄养工作,创造舒适的环境,做好日常的观察护理工作,防止压死。

4仔猪补料不合理

及时给仔猪补料对于促进仔猪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一般仔猪在出生7天后即可训练采食饲料,但是在补料时往往存在一些问题。仔猪母乳充足的情况下,采食饲料的欲望并不强烈,或者温度不适宜,仔猪不愿意在外采食饲料,有的则是由于料槽位置不合适,还有饲料的适口性差,仔猪不喜欢采食,这些都是导致补料不成功的原因,需要工作人员在给仔猪补料时灵活掌握,以达到良好的补料效果。在补料时要注意饲料的适口性、易于消化,料槽要保持干净,并且要注意在补料时不可一次性的给料太多,在每次吃完料后都要将槽内的剩料清理干净,保证仔猪每天都能吃到新鲜的饲料。

5仔猪管理不到位

仔猪在出生后易缺铁和硒,如果忽略了营养的补充则会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因此,在仔猪出生后要及时补充。在哺乳期间要加强弱仔的管理工作,让弱仔吃到充足的乳汁。对仔猪进行剪牙可以避免仔猪咬伤乳头,以及互相撕咬现象的发生,但是在剪牙时如果剪的太靠根部则易感染病原菌,造成牙龈肿胀、溃烂,影响仔猪吃奶和饲料。所以剪牙要在初生后进行,不可拖得太久,剪时不能太靠根部,剪去1/2即可。仔猪断奶会经历多重应激,因此在仔猪断奶时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操作,在断奶时要让仔猪在原圈饲养,饲喂原来的饲料减少应激,以保证仔猪顺利断奶。

后备母猪养殖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后备母猪饲养管理方法


后备母猪在生猪养殖场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目前许多养殖场在培育后备母猪时常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后备母猪的质量和繁殖性能。因此,为了培育出优质的后备母猪就要从饲养管理中发现问题,并找到引发问题的原因,进而采取科学的饲养管理方法。下面我们就来具体了解一下:后备母猪养殖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后备母猪饲养管理方法。

1、存在的问题

淘汰率高。目前我国养殖的生猪品种多为国外引进品种,这些品种的猪的特点是瘦肉率高,但是不适合长期留为种用。另外,一些养殖场的饲养方式不合理,饲养管理过于粗放,如猪舍的卫生条件较差、管理不科学、营养供应不足、配种时间过早等,易导致后备母猪患病,繁殖性能下降,最终面临淘汰,严重时还会导致死亡率升高。

配种受胎率及产仔率低。对于后备母猪来说初配年龄的选择是否适宜非常重要。后备母猪的初配时间不仅要考虑到性成熟,还要兼顾体成熟。而大多养殖户对这一时间掌握的过于模糊,在后备母猪第一次发情就进行配种,这其实极不科学,因为虽然后备母猪的性成熟已完全,开始发情排卵,但此时的体成熟还不完全,尤其是性器官还处于发育阶段,过早配种会对机体造成损伤,从而导致后备母猪的配种受胎率低,并且即使成功受孕,产仔率也较低。

发情时间晚或者不发情,初产母猪断奶后间情期延长。这多表现在体重不达标的后备母猪身上,因为这样的后备母猪体况较差,营养不良,因此性成熟推迟,发情较晚,这类母猪的育仔能力也较差。初产母猪在哺乳期体质和生殖系统恢复不好也会导致母猪在断奶后的间情期延长,从而影响了第二次配种,进而影响该母猪一生的产仔量和繁殖性能。

泌乳能力差,使用年限短。有的后备母猪在产仔后泌乳能力极差,有的甚至无乳,这严重影响了仔猪的生长发育。另外,目前大多数养殖场还存在母猪的使用年限较短的问题,这就使母猪的培育成本升高,影响了养殖经济效益。

2、引发的原因

引起后备母猪出现一系列问题的主要原因有多种,包括在选留后备母猪时没有严格的按照标准执行,而将一些存有潜在问题的母猪留为种用,所以在留种时不但要观察猪的外形、发育情况和身体素质,还要了解其系谱,以选择出优质的后备母猪。

后备母猪的繁殖性能与营养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营养的搭配非常重要,如果营养的搭配不合理,会造成后备母猪生长发育不良,性器官的发育和功能不健全,体重不达标,而使配种困难,所产的仔猪体质较差,成活率低,因此应根据每头猪不同的体况、不同的营养需求,提供相适宜的营养。

后备母猪配种过早,危害较大,会引起后备母猪发生多种疾病,对后代仔猪的影响也较大。后备母猪在还未发育完全时进行配种,会影响到母猪的健康和生产性能,因后备母猪的乳房还处于发育阶段,过早产仔,会影响到泌乳性能。另外,各项器官的发育,尤其是生殖系统的发育还不健全,过早配种会造成母猪产后发情推迟或者不发情。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饲养管理不当,有些养殖场没有控制好后备母猪的体况,导致体重过肥或者过瘦,直接影响了后备母猪的繁殖性能。另外,在其他管理上过于粗放,如养殖密度过大、饲料供给不适宜等,会影响到后备母猪的质量。

3、解决的方法

优良的后备母猪是一个养猪场健康发展的主要力量。因此,要加强后备母猪的培育与饲养管理工作。采用科学的饲养管理方法。首先要做好后备母猪的留种工作,要从仔猪阶段就进行层层筛选,最后留下外貌、体形符合该品种特征、生殖器官发良好、体质健康的母猪。在饲养过程中要注意对日粮进行科学合理的搭配,以保证每一头后备母猪都发育良好,只有这样才可产出优质的仔猪。在营养的供应上,除了要保证基本的营养需求外,还要提供充足的钙、磷、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以促进骨骼和生殖系统的发育。在饲喂时要注意控制适宜的体况,一般后备母猪保持中等偏上的体况即可。

加强日常的管理工作。可对其进行适当的保健,每天保证后备母猪有一定的运动量,以增强体质,另外还要做好免疫接种的工作,尤其是与繁殖相关的一些疫苗,如乙型脑炎、细小病毒等,以免后备母猪患繁殖障碍疾病。在母猪接近配种年龄时可以适当的进行优饲,以起到催情的作用,可饲喂一些青绿饲料,不但可以促进后备母猪发情,还可以提高卵子的质量。加强日常的管理,提供舒适的饲养环境,加强日常的卫生清扫和消毒工作。

科学的配种。首先要选择好适宜的初配年龄,后备母猪的初配年龄对其一生的繁殖性能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一般后备母猪在进入初情期后,第一次发情时不进行配种,因此时后备母猪的体成熟还未发育好,体重还不达标,通常在第二个情期再配种。为了促进后备母猪发情排卵,可在后备母猪进入初情期后用性欲较强的公猪进行诱导发情。在配种前要对母猪的乳房进行按摩,以利于配种和泌乳。做好初产母猪哺乳期的饲养管理工作,使身体和生殖系统尽快恢复,同时应避免哺乳期失重严重,影响断奶后的发情和配种。

后备母猪如何进行饲养管理?

从75公斤更换为母猪料后,最好能半月评估一下所饲喂后备母猪的体况,不可太肥也不可太瘦,饲料厂家推荐的是肥了减少饲喂量,瘦了增加饲喂量,作者个人认为这对后备母猪的胃肠消化能力极为不利,如果肥就减少饲喂量,久而久之,猪的胃肠消化能力就适应了小饲喂量,这对以后哺乳阶段的采食量有较大影响,作者个人的操作方法是调整饲料的配方,而不采用减少饲喂量。
后备母猪在105公斤后就需要接种疫苗并用公猪诱情,接种疫苗的种类包括猪瘟
,蓝耳,细小病毒,伪狂犬,乙脑,链球菌等,猪瘟和蓝耳的接种时间最好间隔15天以上,其他疫苗的接种间隔时间为5-7天。
一旦后备母猪出现初次发情,需要记录下准确时间,以便掌握这头母猪的平均发情周期,有助于更准确的把握这头母猪的配种时间,以期获得更多的产仔数。
在确定配种前15天到配种给与高能量高蛋白的饲料进行突击优饲,可以大约多产一头左右的小猪。
预产期前1天把母猪的饲喂量从3公斤调整为2-2,5公斤,这个期间很多饲料厂家建议的是从产前7天开始减料,临产前1天减少到2公斤一下,作者个人认为这是个误导,如果母猪吃的少了,待到产仔过程中因为摄取的能量不够,造成产仔过程延长,造成小猪死亡。
母猪产仔后视情况给与饲喂,不可机械照搬专家教授的论点。具体的饲喂量应以不可使母猪暴饮暴食这个前提为准。
经产母猪的管理要点是保持合理的体况,保证充足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供应。
从断奶后三天开始一天三次用公猪诱情和查情,并且以杜洛克公猪为佳。

后备母猪饲养管理中存在的误区

1、喜欢购买大屁股母猪;
2、杂交商品代母猪留作种用;
3、后备母猪喂肥猪饲料;

【改进措施】
1、不能选择大屁股母猪。这种母猪不易发情,配种困难。还因背部下凹变形,不仅淘汰率高,而且泌乳性能比正常体形猪要低10%左右,从而影响母猪生产性能。后备母猪一般选择四肢粗壮结实,体躯匀称,奶头六对以上,无瞎乳头等母猪。
2、商品代杂交母猪主要是用作育肥使用,其繁殖生产性能低下,不适宜留作种用。建议生产者到管理水平较高的正规种猪场购买二元杂交母猪作后备种猪用。
3、后备母猪对于维生素E、钙和磷、生物素等营养元素要比育肥猪高,所以不能使用育肥猪饲料,而要饲喂专用的后备母猪饲料,才能满足后备母猪的营养需求,充分发挥其生产性能。

奶牛泌乳期易出现的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对策


奶牛养殖的目的是生产出质量好、产量高的牛奶,因此随着养殖技术的不断进步,奶牛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规范化养殖的不断推进,奶牛养殖业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但是奶牛的养殖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多的不足之外,使奶牛的泌乳性能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因此在奶牛的养殖过程中需要根据奶牛在泌乳期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同时给奶牛提供良好的饲养环境,提高奶牛的繁殖力,加强奶牛产奶质量的管理,提高奶牛的身体素质等。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奶牛泌乳期易出现的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对策。

1、奶牛泌乳期易出现的问题

奶牛在泌乳初期易出现泌乳量下降的现象,奶牛的泌乳初期是指分娩后10天左有的时期,此阶段奶牛的食欲还没有完全的恢复,消化系统还不协调,采食量较少,并且体质由于产犊而较为虚弱,乳房也发生不同程度的水肿,这些都会导致奶牛在泌乳初期出现泌乳量下降的现象。而此时奶牛的泌乳水平与其泌乳中期的牛奶品质和产奶量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一阶段提升泌乳量可为后期奶牛的泌乳打下良好的基础。另外,奶牛产后如果护理不当易发生疾病,如乳房炎、酮症、产后症以及胎衣不下、子宫炎等生殖系统疾病,这些都是导致奶牛泌乳初期产奶量下降的主要原凶。

泌乳盛期营养供给不足。奶牛在泌乳盛期的产奶量达到峰值,此阶段奶牛的食欲旺盛,采食量也达到最大值,但是下降的趋势也将会更加的明显。奶牛的泌乳盛期一般可持续2~3个月,这一阶段是产奶的关键阶段,其产奶量的多少对奶牛整个泌乳期的产奶量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同时对牛奶的品质也有着较大的影响。奶牛进入泌乳中期,干物质采食量已经达到峰值,干物质的采食量在下降时,产奶量也随着下降,但是采食量的下降幅度与产奶量的下降幅度并不是协调一致的,这就导致营养的供给不平衡,易造成奶牛的体况过肥,从而导致奶牛在泌乳中期的产奶量降低,牛奶的品质下降,影响了养殖经济效益。

泌乳后期奶牛的体重下降。奶牛在经历了长期的泌乳后,身体处于疲劳的状态,体质下降,体重也将会出现大幅度的下降,另外,为了提高产奶量日前多数养殖场在饲养奶牛时都大量的使用添加剂、催乳素等,易导致牛奶中药物残留,影响牛奶的品质下降,从而影响奶牛养殖的经济效益。

2、解决对策

根据奶牛泌乳期易出现的一些问题,要提供合理的解决对策,使奶牛的生产性能得以充分的发挥,提高奶牛养殖的经济效益。在奶牛的泌乳初期要严格的控制挤奶量。尤其是在奶牛产后的1周内,要控制好挤奶量,否则易造成奶牛凶挤奶过度而致使牛奶中钙成分的大量流失,引发奶牛出现产后瘫痪,影响奶牛的健康,同时,过度挤奶对奶牛的乳房健康也不利。控制好泌乳初期的挤奶量可为奶牛尽快的恢复体质,维持较高的泌乳高峰期打下坚实的基础。奶牛在产后虽然食欲较差,采食量较少,但是也要保证营养的供给,以避免出现能量负平衡,此时要饲喂优质的饲草饲料,并且要随着奶牛食欲的逐渐恢复,消化机能和乳房水肿的消退,逐渐的增加饲量,同时可饲喂一些多汁饲料,并增加精料的饲喂量,以提高泌乳初期的产奶量和牛奶的质量。

奶牛的泌乳盛期通常会维持2~3个月,这一阶段是奶牛产奶的关键时期,因此要在此期间做好准备,以保持奶牛较高的泌乳量,充分发挥奶牛的泌乳潜能,尽量使泌乳高峰期维持较长的时间,以达到增产、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因此此阶段要给奶牛提供高能、高蛋白的日粮为主,增加奶牛的采食量,使其获得充足的营养物质,尽量保持良好的体况,在此阶段不让体重有明显的下降。经此期间饲喂时不宜提供多汁饲料,否则会影响到奶牛干物质的采食量,对产奶量和牛奶的质量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日前大多数养殖场在泌乳盛期都采用引导饲养法,此法可使奶牛的产奶量迅速提高,该法从奶牛干奶期的后半个月开始,一直持续到产犊达到泌乳高峰期,饲喂高水平的能量饲料,可降低酮病的发生几率,同时也利于产奶量的提高和体重的保持。

泌乳后期要及时的提供能量。奶牛在泌乳后期,体质较差,为了使其尽快的恢复体况,要加强后期的营养供给,如果奶牛在后期营养不足即会动用体脂来满足泌乳的需要,就会导致体重下降,影响健康。而当泌乳后期的营养充足时,奶牛的体况恢复较快,繁殖性能较高。这比奶牛在干奶阶段冉加强饲养管理效果要更好,效益要更高。凶此可适当的提高奶牛能量的供给,但是要注意不可饲喂过度。日粮的搭配要合理,以青粗饲料为主,适当的搭配精料。

无论奶牛在哪一个泌乳阶段都要对其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提供适宜的饲养环境,加强牛奶质量的监控与管理,以确保奶牛的健康,提高奶牛的繁殖力,还要保证其保持较高的泌乳性能,要根据本场养殖奶牛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相关的措施,对奶牛进行分阶段、分时期的饲养,使其发挥最大的价值,这样才可获得奶牛养殖的最大的经济效益。

一、整个泌乳期易出现的饲养问题:
DMI不足、乳脂率低、乳蛋白低、生理性异常奶。
二、原因及解决措施:
1、DMI不足:
(1)影响DMI的因素:奶牛健康状况、日粮的配合、饲喂方式、环境舒适度、管理措施等。
1.2解决DMI不足的措施:
先检查奶牛饮水是否充足,食槽是否太脏,饲料是否发霉,其次检查奶牛是否发生了消化道疾病,再检查奶牛日粮组合是否合理、科学。保证有足够的采食时间(24小时不空料槽)。
1.2.1在满足营养的基础上,适当降低精料,使日粮的精粗比例更合理。(精:粗=50:50)。
1.2.2减少或不用发酵不佳的青贮料,如桔杆青贮,稻草微贮等饲料,因为,这种料中含NDF很高,NDF与DMI呈负相关。
1.2.3降解蛋白和非降解蛋白的比例要稳定(UIP/CP=30-35%)
1.2.4粗饲料的品质要提高,用易消化吸收的粗料,并保证粗料的长度(3.5厘米以上占干物质10%)
1.2.5注意日粮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的满足。
22、乳脂率低:
2.1先检查奶牛的品种是否优良,再检查奶牛日粮配方是否合理、科学(因日粮组成、饲料物理形式不当、精粗比不合理、日粮营养不平衡等会造成瘤胃功能异常与代谢紊乱)。
2.2解决牛奶含脂率低的措施:
2.2.1提高粗饲料的比例和保证粗料的长度(3.5厘米以上占干物质的10%);
2.2.2精料加工不能太细;
2.2.3日粮中添加脂肪需要过瘤胃的脂肪;
因为环丙烷脂肪酸的作用,导致乳脂肪下降,因此添加脂肪要谨慎,必须用长链的饱和的脂肪酸的形式添加。
3、乳蛋白低:
3.1先检查奶牛的品种是否优良,再检查奶牛日粮配方是否合理、科学。因为有以下原因可能会导致乳蛋白过低:
3.1.1粮中可发酵的碳水化合物比例较低影响了微生物蛋白质的合成(能量不足)。
3.1.2蛋白质或过瘤胃蛋白缺少或氨基酸不平衡。
3.1.3使用脂肪和油类作为能量。
3.1.4热应激或牛舍通风不良。
3.1.5干物质采食量不足。
3.1.6NDF太高,对乳蛋白有负面影响。
3.2解决乳蛋白低的措施:
3.2.1提高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
3.2.2提高日粮中NFC的浓度;
3.2.3提高UIP的浓度和补充氨基酸;
3.2.4提高日粮中硫的浓度;
因为瘤胃微生物利用无机硫合成氨基酸,因此,无机硫对瘤胃微生物合成蛋白质和氨基酸是很重要的。特别是大量使用青贮玉米或秸秆、NPN添加剂时。

4、生理异常奶(低酸度酒精阳性乳)
4.1定义:是指用68~72%的酒精与等量的牛乳混合而产生微细颗粒或絮状凝块的低酸度的牛奶。
4.2机理:酒精具有对蛋白的脱水作用,酒精分子进入蛋白质肽键的空隙内破坏构件,使蛋白质变性、沉淀。
4.3产生原因:
4.3.1饲养管理失调:
4.3.2日粮不平衡,可消化粗蛋白(DCP)和总消化养份(TDN)的过度或缺乏。
44.3.3矿物质的不足或过量,饲喂过高Ca时,乳中Ca离子增加,分泌的乳呈酒精阳性反映;CaCO3喂量过高,Ca、P代谢紊乱,牛患软骨症。而软骨症的牛易出现酒精阳性乳。
4.3.4饲料发霉变质,体内代谢平衡失调。
4.3.5乳中无机离子含量改变。
4.3.6粗蛋白稳定性降低。
4.3.7疾病的并发。
4.3.8其他因素。
4.4解决生理性异常奶(低酸度酒精阳性乳)的措施:先检查奶牛的家属史(因为发生酒精阳性奶的奶牛有遗传可能),其次检查奶牛的年龄(年龄越大越易发生)和产犊间隔(因为产犊间隔越长的牛越容易发生),再检查日粮中的饲料问题和营养要素等问题。
4.4.1加强饲养管理,供应平衡日粮。
4.4.1.1根据奶牛不同生理阶段的营养需要合理供应日粮,精料特别是蛋白饲料的喂量不应过高或不足,防止奶牛发生酸中毒;粗料要充足,保证优质干草如苜蓿草。
因粗饲料的品质太差和粗饲料的长度太短,造成日粮中有效中性洗涤纤维(efNDF)不足,从而引起瘤胃中乳酸的浓度增多,严重可能引起酸中毒。
4.4.1.2加强饲料保管,严禁饲喂发霉、变质、腐败饲料。
4.4.1.3重视矿物质的供应,注意日粮中Ca、P、Mg、Na的供应量和比例。奶牛每天饲喂100克小苏打和50克氧化镁,最好二者混合。
4.4.1.4饲料要固定,不能突然更换。啤酒糟,麦糟,豆腐糟的比例减少,严重时,这些饲料停喂。4.4.1.5加强挤乳卫生和环境卫生,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
4.4.2药物治疗:目的是调节机体全身代谢、解毒保肝、改善乳腺机能。采取补钠补糖。
4.5预防为主:因机体健康状况是抵抗和适应各种外界刺激的因素的基础,饲养管理水平则是促进机体健康的根本保证。

养殖母猪分娩前后的饲养管理及保健


母猪养殖的分娩过程复杂且风险高,为了能使母猪能够顺利、高产、保质的完成分娩,饲养人员需要从母猪饲养的方方面面加以悉心照看。主要是指合理健康的饮食搭配和进食规律、科学高效的管理办法以及必要充足的保健措施。

在饲养母猪的过程当中,母猪的临盆无疑是最头疼也最轻易失误的关键。稍有不慎,轻则危害母猪及仔猪的身体健康,重则危及它们的生命安全。因此,分娩前后一定要配合健康的饮食、科学的管理和必要的保健措施。

一、养殖母猪分娩前后饮食

母猪分娩前后的饮食安排要根据母猪的生长水平来安排。对于身体状况好的母猪(膘情达到九层以上的),在分娩前一周或半周内开始减少食料。在分娩的前一天,食量应控制在妊娠后期食量的一半或更少。另外,要特别特别注意青绿多汁的食料会导致母猪分娩后发生乳腺炎或导致乳汁过浓,仔猪喝下这些乳汁后,会导致拉稀、下痢等一系列不良反应。所以,要少喂青绿多汁的草料。减料时,应先将粗大的难以消化的食料减去,这样可以有效防止食物在母猪肠道里的堆积而发生流产、难产的情况。

1.分情况供给食料

对于那些发育情况不好的母猪,不应减少食料供给,反而应该增加食料的供给。加料的时间一般选择在产前半个月左右。主要是多喂一些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食料,例如饼类或动物饲料。加料主要是为了保障母猪的奶水充足和妊娠期的营养足够。

2.分娩当天,停止供料

分娩的当天,停止供料。这一天母猪会出现一些特殊的身体反应,口渴、不想吃食。这时候,就需要一些热的麸皮盐水,腹皮盐水能让母猪保持充足的体力,也可以防止母猪因为过于口渴而吞吃仔猪。

3.生产后控制饮食

母猪生产后,往往会出现食欲不振的情况,这是正常情况,倘若母猪食欲旺盛,也应控制母猪饮食,防止顶食情况的发生。此外,母猪的过量饮食可能会引起乳汁过浓进而影响仔猪的健康生长。分娩过后的十二小时内,同样不给食料,只供给温热的盐水。等过完十二个小时,将腹皮调成粥状,并加入少许的盐,喂给母猪。此外,应供给充足的饮用水。

4.分娩过后的二到三天,开始喂食料

食量逐渐增加,到一周时,即可按照哺乳期的营养水平喂食。这期间,主要是喂食一些容易消化的食料,而到了哺乳期,则要注重营养的全面。应该搭配多种不同的食料以保证母猪的营养均衡。但要注意,变料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应该循序渐进,让母猪的身体有个适应的过程。在变换食料的过渡期可以使用两种食料的混合食料来喂养。

二、养殖母猪分娩前后的管理

母猪在进行分娩的前一周开始停止圈外活动并进入产房。在母猪进入产房前,应使用来苏尔或火碱水对产房进行消毒。同时,也需要对母猪举行消毒。具体的消毒方法是;在温度较高的季节,先用清水对母猪的腹部进行清洗,再清洗乳房及阴门,最后用来苏尔进行消毒。在温度较低的季节,则改用硬刷子刷洗再进行杀毒。对产房疗养较高的请求。产房必须温暖干燥(温度20度左右,相对湿度百分之七十左右)、光照充足、清洁宽敞。

母猪进入产房后,应保持产房的安静,以使母猪获得充分的睡眠时间。在母猪的待产过程中,应有专人看护,及时观察母猪的身体状况,随时准备好母猪的生产工作。

当母猪完成生产后,要及时对母猪的阴门和乳房进行消毒,同样是使用来苏尔。否则,母猪将有很大可能感染阴道炎子宫炎等疾病。产后的卫生工作要格外用心。

母猪在产后的前三天,不能让母猪外出活动。三天后可根据天气情况适度进行户外活动。全部哺乳期内,要充沛包管母猪的歇息。同时,包管产房的清洁卫生,经常消毒,确保产房的安静清洁,阳光充足。

三、母猪养殖分娩前后的保健

1.母猪生产前的保健

影响母猪生产仔猪质量和数量的因素有很多,但总的来说,主要是取决于母猪的圣体状况、母猪子宫局部的状态和母猪输卵管的状态。在对母猪进行保健时,首先需要掌握母猪的身体状况方能对症下药。母猪如果是气血两亏,则可能导致胚胎和仔猪的死亡,为了调节母猪的气血,可以采用养血安胎的做法。母猪子宫出现病症会导致精子无法及时进入受精部位,或导致受精卵着床数减少从而导致产仔数量的减少。对于母猪子宫的病症,可以使用消炎安胎的方法。输卵管出现病症则会使精子无法到达或无法全部到达受精部位,从而导致母猪不孕或产仔数量减少。针对输卵管的病症,可以采取活血止淤,安神保胎的做法。如果能解决以上问题,每只母猪将多产幼仔一只。我县共有母猪10万余头,那么每年可多产仔猪10万余头。

2.母猪生产后的保健

母猪的气血和临盆互相关注。母猪气血通畅,乳汁丰富,仔猪健康强壮:相反,如果母猪气血郁滞,就会影响乳汁的质量和数量,仔猪的健康成长也会受到莫大的影响。母猪的气血不顺往往伴随着以下病症的出现;产前母猪出现便秘的情况:生产中母猪出现难产的状况:产后母猪的乳汁不足且乳汁营养价值低:产后母猪瘫痪或之后不再发情。针对母猪便秘的情况,可以采用药物通便排毒。对于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难产的情况,则采取中医调理的方法。当然,在生产过程中,出现难免的情况也是在所难免的。外界的打扰和刺激,例如生人靠近,噪声,强光照射等都可能引起母猪的难产。如果发生难产的意外,不可惊慌,给母猪注射石蜡油可以帮助它顺利生产,石蜡油的温度应控制在四十摄氏度为宜。活血补气,强健脾胃。对于产后奶水不足的问题,可以喂食母猪钙片增强母猪的体质,确保仔猪的饮食充足。对于母猪产后可能出现的瘫痪或是不发情的问题,在产前就应从中医角度活血润脾,强壮母猪的身体。在母猪产后一小时内,应对母猪注射青霉素,这样可以有效防止产后热的发生。

四、总结

总的来说,母猪分娩的过程是十分危险、需要巨大投入的。在分娩的不同阶段,要根据母猪的不同身体状态采取有针对性的、科学的饮食、管理和保健。母猪的饮食状态及保健措施决议了母猪的身体状态,母猪的身体状态决议了母猪的出产状态。在母猪的分娩前后,要加大财力人力精力的投入,才能保证母猪生产的高质高量。

近期在水草管理上出现的问题



最近几天在下塘口的过程中发现了几个水草问题比较严重的塘口,情况如下:
一:水草的叶子上挂脏比较重并且处理过几次并没有打掉,之前这个塘水草长势还不错,但现在水草已经慢慢的失去了活力,草叶摸上去有很厚的沙粒感,草根大部分已经由白根转变成黄根,而且昨天又出现了刚毛藻。
二:这个塘口因为前期并没有很好的处理好青苔的问题,在池塘中反复出现,导致绝大部分的水草已经没用了,所以他把水草基本都捞掉了又重新栽种了一批,可到现在为止水草还是没有长上来,并且水草看上去一点活力都没有,根部已经出现黑根,白根寥寥无几,草叶有一部分已经发黄。
三:塘口之前倒藻后处理不及时,导致一些长势不好,活力差的水草基本烂掉,近几天刚刚补上一批,但现在塘里的自净能力明显不足,水还是一直混着,调清后不几天又会混起来。
情况分析:以上三个塘口都存在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五月中下旬几乎是下了一个星期的雨,雨后又连续的阴天,而他们都没有做好迎接连续阴雨的准备,雨后也没有及时的去调节池塘中的水环境。水草没有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导致水草本身所具有的功能一再下降,一些刚补种的水草不肯长,一些还不错的水草慢慢老化。
针对这些情况,建议养殖户先用解毒博士解草毒,缓解水草的应激反应,塘口中如果有水草已经烂掉隔一天就要使用FS底改菌对底部进行处理,如果水草挂脏比较严重的话第三天使用黑博士+靓水净水的同时打掉水草上的脏东西,第四天使用绿源博士+藻肽进行培藻调水同时使用众草乐(建议四到五天后再用一次)让水草重新生长出白根慢慢生长起来。
遇到这种情况建议养殖户不要心急,水草不是一天变坏的,更不可能一下子就能补救回来。同时还要多注意观察天气预报,在连续阴雨之前建议使用绿源博士+藻肽保持藻类和水草的活力,防止倒藻!!!

养猪场的防疫问题及对策


随着我国养猪业的迅速发展,猪群密度迅速提高提高,应激因素也相应增多,这些都为疫病的传播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条件。近年来,农村小规模养猪户迅速发展,然而,因为小规模养猪饲养条件较差、养猪户的防疫意识不强,再加上畜禽及其产品的频繁流通和交易,各种传染病仍是当前防治的重点。要提高农村小规模养猪户的生存竞争能力和综合生产效益,就必须采取综合防控措施。
1猪场防疫存在的问题
1.1猪场的环境与设施问题
在养猪生产的发展过程中,养猪户往往会忽略环境的重要性,从而导致环境控制手段和环境工程设施落后而跟不上养猪生产的发展速度,主要表现在不注意场内环境的综合治理、不注意场区周围环境治理、猪舍内环境差等。还有的猪场因猪舍通风设计不合理而形成涡风区或短路,导致通风量不足等环境问题。
1.2猪场消毒存在的问题
消毒是贯彻预防为主方针的一项重要措施,其目的是消灭被传染源散播于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从而切断传播途径,阻止疫病继续蔓延。
执行消毒工作过程中难免存在以下问题:盲目选择消毒药;配制消毒药的浓度不准确,消毒药的抗菌活性取决于其与病原体接触的浓度;在有效浓度水平以上的一定范围内,药物消毒不到位、不彻底、不同步;在生产过程中,由于负责人对工作人员监督、宣传、教育、指导不到位,造成不能彻底的贯彻和落实消毒程序和消毒制度,致使消毒效果大大降低,给猪场的安全生产埋下隐患。
1.3疫苗免疫失误
疫苗免疫是保障猪场安全生产的基础,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疫苗免疫是预防和控制猪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近年来,各猪场都十分重视疫苗免疫工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精力,但是,在猪场的生产实践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以下一些问题:免疫程序不合理;疫苗质量不过关;疫苗运输、贮藏、稀释不当;疫苗免疫操作不规范;没有及时进行免疫和疫情检测、监测;引种与隔离不当;病死猪处理不当;忽视猪群的保健;()疫病防治不及时,延误了最佳防治和治疗时机,造成疫情的扩散和蔓延,这些都给猪场造成了更大的经济损失。
2处理措施
2.1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猪群抗病力
畜牧是根本,兽医是保障,要使猪只健康生长并取得好的防疫效果、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就必须从饲养管理做起。
2.1.1坚持自繁自养,尽可能地采用全进全出模式
猪场的许多疫病往往是由于购入病猪、康复带毒猪或猪产品而引起发生和流行地,在饲养过程中坚持自繁自养可以有效防止从外面买猪时带来的传染病。同时,自养公猪和母猪有利于优良品种的繁殖,可提高育肥效果和降低养猪成本。有条件的猪场要实现养猪生产各阶段的全进全出制度,即种猪场应做到产房、保育舍和育成舍的全进全出;商品猪场至少也做到产房和保育2个阶段的全进全出;新建猪场最好采用点饲养方式,将种猪舍、产房、保育舍和育成舍分开。
2.1.2搞好环境卫生
猪场环境卫生好坏与疾病的发生有这密切的关系,环境污秽有利于病原体的孶生和疫病的传播。因此,猪场应做到:①合理绿化,改善舍外自然环境,以起到防暑降温、净化空气、减少尘埃和减少噪音的效果,定期清除杂草和填埋阴沟,消灭病原微生物的孳生地;②设法改善保温、通风、降温条件,为猪只提供适宜的生长温度和湿度;③猪舍、场地及用具等应保持清洁、干燥,每天清除圈舍、场地的粪便和污物,将粪便堆积发酵。
2.2做好卫生消毒工作
必须禁止非本场人员进入生产区;本场饲养人员进入生产区时必须更换工作衣和工作鞋,通过紫外线消毒后,再经过消毒池才能入内;本场兽医不得到场外就诊和防疫;场内外工具和车辆要严格分开并定期消毒,而外来工具和车辆一般不予进入。
大门必须设有消毒池,每周更换消毒液1次;要经常清扫和整理地面,及时排出污水,定期清除杂草和填埋阴沟。可选用2%~3%烧碱溶液、10%漂白粉乳剂或10%~20%石灰乳进行消毒,每季进行1次大消毒。泥泞区域可撒一层干石灰或草木灰。
水箱要定期清洗消毒,以防止大肠杆菌超标;猪舍内消毒必须用2种以上的消毒药交替使用;喷药时喷雾器的喷头应朝上,使消毒药形成雾化粒滴后均匀下落。
人员进入猪舍前消毒应带工作帽;猪舍内外每天的粪便要及时清理;将清扫舍内和舍外的扫帚分开,清扫过道和猪活动区域的扫帚也要分开,所有饲养用具应定期清洗和消毒。
2.3做好免疫预防工作
2.3.1要合理用药
猪场兽医用药要严格实行处方用药制度,定期采集一些病猪的病料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和药敏试验,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药物进行预防和治疗,避免耐药菌株的产生。
2.3.2要选择正规厂家的疫苗
要选择有商标和批准文号的药品。猪场应根据各场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免疫程序,合理地安排各种疫苗的免疫间隔时间,严格按照免疫程序开展猪群免疫工作。

母猪饲养中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


1.为何母猪饲料中所含粗纤维比公猪高,但所排粪便仍比公猪硬?
因为母猪会产生乳房水肿,而公猪不会。母猪因四脚着地体内大量的水分会流向乳房,造成乳房水肿,所以才会产生便秘的现象。如果不针对乳房水肿来解决问题,只在母猪饲料中加入高纤维的原料(如:麸皮)结果便秘的问题无法改善,而且添加麸皮还有下列几个缺点:①降低配方的营养浓度;②占据母猪胃部空间,减少母猪所能摄取的营养;③麸皮会产生大量的食增热,使母猪的体温升高,更加重分娩后母猪厌食的情形。
解决方法:消除乳房水肿,调整体内渗透压平衡,促进肠道蠕动增加,消除便秘现象
2.出生小猪的死亡原因中有42.5%是母猪缺乳,是什么原因导致母猪缺乳?
原因:①乳房炎。②乳房水肿。根据解剖发现,发生缺乳的母猪,其乳腺组织有水肿的现象。乳房水肿为母猪必然发生的生理现象。如果不去注意它,往往会转变为乳房炎,而导致缺乳现象。③细菌及病毒的感染。应注重分娩舍的消毒。
解决方法:消除乳房水肿液,调整乳腺泌乳功能,促进泌乳功能正常。
3.母猪难产怎样造成的,应如何预防?
原因:①根据统计每窝小猪中最后出来的1/3常因窒息而死亡,其原因是因仔猪的脐带较母猪子宫角为短,因此在分娩的后期1/3阶段,由于脐带在排出时已断裂,如果母猪因贫血、疲倦、无力收缩,无法将仔猪及时排出,仔猪在5分钟内即会因窒息而死亡。②热应激③贫血或疾病。
预防的方法:①提高母猪营养水平及预防贫血现象;②在母猪饲料中添加优良的有机铁,以增加母猪腹部的收缩能力;③降低热应激,减少饲料中粗纤维的含量;()④重视分娩舍的消毒。
4.为何母猪打了疫苗,小猪依然发病,是疫苗无效吗?刚出生的仔猪一定要靠从母猪的乳汁中获得抗体,才能抵抗环境中的病原体,所以如果母猪缺乳,乳量很少或乳质很差,那么即使母猪打了疫苗,小猪依然下痢,依然得猪瘟等。因此母猪必须自产仔前增加饲料营养量,并调整乳房泌乳功能正常,避免发生乳房水肿现象。
5.蹄病造成的原因?
软脚:①将母猪关在易滑的地板,而引起脚部紧张,造成骨骼的异常。②当母猪有良好的泌乳能力或泌乳量增加时,若无额外补充较高的钙、磷,将导致离乳后蹄病。
关节炎:必须靠勤消毒来降低发生率。
蹄裂:蹄裂发生原因除了猪舍地板粗糙外,主要是因缺乏生物素。而且缺乏生物素的猪很容易擦伤,相对经由伤口感染病原体几率就增加。
6.如何改善母猪厌食状况?
①防止母猪发生乳房水肿:②避免母猪分娩后感染;③降低母猪的体温。采用滴水装置。改善环境、降低氨气及温度,减少母猪饲料中粗纤维的含量(如麸皮),以降低食增热{④采取少食多餐方式并用湿料。⑤增加母猪饲料的适口性。
7.母猪为何不发情?
①卵巢静止②内分泌不平衡。当母猪体内泌乳素含量很高时,动情素的量就无法高起来。当母猪的乳量很低时,其体内会分泌较多的泌乳素以利刺激乳汁的分泌,以致离乳后,发情会延后或不明显,泌乳能力好的母猪,只要营养补足得当,反而比泌乳能力差的母猪容易发情;③体脂量不够。如果母猪在哺乳期间失重过多,则母猪离乳后就会导致不发情,应提高能量、不要限饲。
271500山东省东平县畜牧局刘明菊

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


母猪的繁殖性能高低是显示养猪场经营成败的关键之一。衡量母猪繁殖性能最具代表性的指标是每胎分娩活仔数和断奶成活仔猪头数。如果母猪哺rǔ仔猪在6~8头或以下者占70%以上,显示其繁殖性能有问题。

和rǔ仔猪一样,母猪的饲养管理是养猪环节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技术性较强,是关系养猪赚钱的基础,应特别予以关注。

第一节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

目标:成功培育后备母猪,更新繁殖母猪群,提高繁殖母猪效率。

一、后备母猪的选择

1.后备母猪选择重点:身体健康和无遗传疾患;身体健康和无遗传疾患;来自繁殖力高的家系,并有良好的外生殖器官;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

2选择时期

2月龄选种:是窝选,就是选留大窝中的好个体。窝选是在父母亲都是优良个体的相同条件下,从产猪头数多、哺育率高、断奶和育成窝重大的窝中选留发育良好的仔猪;4月龄选择:主要是淘汰那些生长发育不良或者是有突出缺陷的个体;6月龄选择:后备猪达6月龄时各组织器官已经有了相当发育,优缺点更加突出明显,可根据多方面的性能进行严格选择,淘汰不良个体;配种前选择:后备猪在初配前进行最后一次挑选,淘汰性器官发育不理想、性欲低下、精液品质较低的后备公猪和发情周期不规律、发情征状不明显的后备母猪

二、后备母猪的管理

1.将后备母猪饲养在带运动场的猪圈内,每群4~8头,每头占猪圈面积2m2(包括运动场)。

2.配种前,后备母猪与经产母猪共同饲养50天左右为宜,以产生免疫力。

3.5个半月至6个月后,开始与公猪隔栏接触,经常给母猪运动,调栏和调换隔栏饲养的公猪(最好每周1次),以促使及早发情。

4.后备母猪配种后不再合群,妊娠后期单圈饲养。

5.保持圈内清洁干燥、通风良好、供给充足饮水。

6.做好夏季防暑降温,冬季防寒保暖工作。

三、后备母猪的营养与饲养

采用四段式饲养法,即30~60kg阶段,进行充分饲养,自由饲养;60~90kg阶段,确保稳定的体增长而不是快速增长,进行限制饲养,但限制饲养必须与后备母猪的体况结合起来;配种前1周进行配种前优饲,提高饲粮蛋白质,能量水平;配种后妊娠期间,配置平衡而全价饲粮,进行步步高式饲养。

后备母猪的营养需要不同于经产母猪,也不同于肥育商品猪,研究表明,含15%粗蛋白和0.7%氨基酸的饲粮即可满足需要。同肥育猪的饲粮相比,后备母猪饲粮中应含有较高的钙磷水平。达到最佳生长率的钙磷水平并不一定能够满足最佳骨骼沉积的需要。后备母猪早期生长和发育阶段,饲喂能满足最佳骨骼沉积所需钙磷水平的饲粮,能够延长其繁殖寿命。后备母猪饲粮至少含0.95%的钙和0.80%的磷。

四、后备母猪的初配年龄和体重

后备母猪适宜的初配年龄和体重因品种和饲养管理条件不同而异。一般说来,地方品种生后6~8月龄、体重50~60公斤即可配种,培育品种应在9~10月龄、体重100~120公斤开始配种利用。因后备猪体各组织器官还远未完善,如过早配种,不仅影响第一胎的繁殖成绩,还将影响猪体自身的生长发育,进而影响以后各胎的繁殖成绩,并且利用年限较短;配种过晚,体重过大,会增加后备母猪发生肥胖和难产的概率,同时会增加后备猪的培育费用。

如果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条件较差,虽然月龄达到初配时期而体重较小,最好适当推迟初配年龄;如果饲养管理条件较好,虽然体重达到初配体重要求,而月龄尚小,最好通过调整饲粮营养水平和饲喂量控制体重,待月龄达到要求再进行配种。最理想的是使年龄和体重同时达到初配的要求标准。

第二节母猪配种技术

1、母猪适时配种

所谓适时配种,就是正确掌握母猪的发情和排卵规律,及时交配或输精,使精子与卵子在生活力最旺盛的时候相遇,达到受胎的目的。母猪排卵一般发生在发情开始后24~48小时,排卵高峰在发情后36小时左右,母猪排卵持续10~15小时或稍长时间。卵子在生殖道内保持受精能力的时间是8~10小时,而精子在母猪生殖道内一般能保持10~20小时有受精能力。因此,配种要选择在母猪排卵前2~3小时进行。生产实践中,只要发情母猪接受公猪爬跨或用手按压母猪腰部呆立不动,就可以让母猪第一次配种,再过8~12小时进行第二次配种,效果较好。观察到母猪的阴门肿胀开始消退,阴门开始裂缝,颜色由潮红变为淡红,便是适宜的配种时间。

配种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交配时间应选在饲喂前或饲喂后两小时进行,交配地点以母猪舍附近为好,绝对禁止在公猪舍附近配种,以免引起其它公猪的骚动不安。

2配种前用毛巾蘸0.1%的高锰酸钾溶液擦拭母猪臀部、肛门和外阴部以及公猪的包皮周围及阴茎,以减少母猪阴道和子宫的感染机会,减少流产和死胎。

3当公猪爬上母猪后要及时拉开母猪尾巴,避免公猪阴茎长时间在外边摩擦受伤或造成体外射精。交配时要保持环境安静,交配结束后要用手轻轻按压母猪腰部,不让它弓腰或立即躺卧以防止精液倒流。

4准确及时记录配种日期和公、母猪耳号。

5猪断奶后5-10天对猪应认真观察,及时配种,防止暗发情。

2、促进母猪发情排卵方法

为促使不发情母猪和屡配不孕的母猪正常发情排卵,在加强饲养管理的基础上可采取如下催情措施:

1诱情:用试情公猪追逐久不发情的母猪,或把公母猪关在同一圈内,公猪的接触、爬跨等刺激可促进发情排卵。

2并窝:如实行春秋两季分娩,母猪可在较集中的时间产仔,将产仔少的母猪所产的仔猪给其它母猪寄养,使这些母猪不再哺rǔ,就可很快发情配种。

3激素催情:在生产中使用的激素有孕马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及合成雌激素等。

4按摩rǔ房:每天早晨按摩rǔ房10分钟,连续3~5天,可促进母猪发情。

5合圈:使不发情的母猪与正在发情的母猪合圈饲养,通过发情母猪的爬跨可促进未发情的母猪发情排卵。加强运动也有利于母猪发情。

第三节妊娠母猪饲养管理

饲养管理目标:提高排卵数,确保妊娠成功,保证高的产仔数,仔猪健康、个体大,产后母猪能顺利泌rǔ。

通常,在小规模饲养条件下,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没有被足够的重视,事实上,妊娠母猪的饲养很重要,如下问题通常和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不到位有很大的关系:出生仔猪数少、仔猪体重小、哺rǔ仔猪下痢频繁、断奶后母猪发情率低、母猪使用年限少。

二、妊娠期母猪及胎儿生理变化特点及营养

妊娠母猪的营养供给应随妊娠的不同阶段而变化:

妊娠前期:配种30天左右,这一阶段胚胎器官形成,有两个胚胎死亡高峰期,这个阶段饲料饲喂量相对应少,质量要求高,一般喂给1.5~2.0公斤的妊娠母猪料,不可喂发霉变质和有毒的饲料。

妊娠中期:这一时期胎儿生长相对缓慢,喂给1.8~2.5公斤妊娠母猪料,具体喂料量以母猪体况决定,可以大量喂食青绿多汁饲料,但一定要给母猪吃饱,防止便秘。严防给料过多,导致母猪肥胖。

妊娠后期:从配种后85天起到分娩,这一阶段胎儿发育迅速,同时又要为哺rǔ期蓄集养分,母猪营养需要高,可以供给2.5~3.0公斤的哺rǔ母猪料。此阶段应相对地减少青绿多汁饲料或青贮料。在产前5~7天要逐渐减少饲料喂量,直到产仔当天停喂饲料。

三、妊娠母猪饲养管理注意事项

1妊娠母猪一般不宜合群饲养。断奶后可根据分群母猪大小、强弱、体况、等进行分群。妊娠前期每圈可养4~5头,临产前5~7天转入分娩舍(产房)。

2配种后18~24天以及39~45天认真做好妊娠诊断,及时检测出复发情或未受孕的母猪。

3适当运动:在妊娠的第一个月为了恢复母猪体力。重点是保证营养供给,使母猪充分休息,少运动。一个月后应使妊娠母猪每天自由运动2~3小时,以增强体质并接受充足的阳光,妊娠后期应适当减少运动,临产前5~7天停止运动。

4疾病治疗时,应避免使用易引起流产的药物。

5注意防暑降温和防寒保温,注意防病和猪体卫生,并要避免因机械损伤造成流产。

第四节哺rǔ母猪饲养管理

饲养管理目标:提高母猪的采食量,摄入更多营养,产更多的奶,哺育出数量多、体重大、健康的仔猪;减少哺rǔ期母猪失重,维持较好体况,以便断奶后能及时正常发情配种。

一、哺rǔ母猪营养需要

由于哺rǔ母猪分泌较多rǔ汁,营养需要远高于妊娠母猪;提高哺rǔ母猪营养摄入量,需要高营养的饲粮,而且尽可能提高采食量。哺rǔ母猪饲粮营养水平要高,夏天高温季节,哺rǔ母猪采食量下降时,饲粮中添加油脂提高营养供给量是一种好的办法。

哺rǔ母猪的适宜采食量可由如下公式估算:

哺rǔ母猪适宜采食量(公斤)=1.5+0.5所带的仔猪头数

二、哺rǔ母猪的饲养管理

1.母猪产前1周进入已消毒过的产房,准备好接产用品及保温设备。

2.进产房后,根据哺rǔ母猪膘情和预产期,防止难产和rǔ房炎的发生,在产前2-3天逐渐减少饲喂量,膘情较差的可少减料或不减料。

3.注意观察母猪的临床每1次征兆:(1)产前1周外阴红肿,尾根两侧下陷,俗称塌胯,产前1天左右rǔ头能挤出奶水;(2)产前6~8小时地方品种叨草做窝;引进品种用嘴拱地或用前足扒地面,精神不安。来回走动,排粪排尿频繁。

4.分娩过程中有专人看守,整个分娩过程为1~4小时,一般5~25分钟产出1头仔猪,胎衣排出后立即清除,防止母猪因吃胎衣后吃仔猪。对于难产,应肌肉注射催产素20~30单位,同时注射强心针,如果半小时后还未产出仔猪,需要人工助产,消毒手臂后伸入产道,掏出大的或胎位不正的仔猪,如产道过窄,应请兽医做剖腹产。

5.产仔当天不喂饲料,补给麸皮食盐水或麸皮电解质水,以后逐渐增加给料量,1周内使采食量增加到最高水平,随后自由采食,每日饲喂3次,尽最大可能提高哺rǔ母猪采食量。严禁供给发霉、变质饲料。如果母猪产后食欲不振,可用3~4两食醋拌1个生蛋喂给,能在短期提高母猪食欲。

6.供给不间断的清洁饮水,保持产房清洁卫生,防止rǔ房炎和无rǔ症的发生。一旦发生rǔ房炎,应用手或湿布按摩rǔ房,并将rǔ汁挤出。每天要挤4~5次,坚持3天,待rǔ房松驰,皮肤出现皱褶为止。如果rǔ房变硬,挤出的rǔ汁呈浓状,还应注射抗菌素进行消炎。

7.母猪断奶前3天,逐渐减少给料量,断奶当天不喂或少喂,待断奶2~3天rǔ汁分泌逐渐减少后,才可增加饲料量,开始催情饲养。

三、提高哺rǔ母猪泌rǔ量的方法

影响母猪泌rǔ量的因素有品种、胎次、产仔数、分娩季节、饲养管理和疾病等,而饲料的营养水平是决定泌rǔ量的主要因素。使用大邦母猪浓缩料7806、2915,按照哺rǔ母猪的营养需要量配制并供给合理的饲粮量是提高母猪泌rǔ量的关键,在饲喂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平衡地配制母猪饲粮:在配制哺rǔ母猪饲料时,必须按饲养标准(营养需要量)进行,一要保证适宜的能量和蛋白质水平,最好添加一定量的动物性饲料,如鱼粉、肉骨粉等,二要保证矿物质和维生素的需要,否则母猪不仅泌rǔ量下降,还易发生瘫痪。

(二)科学地供给饲料量:产前1周开始减料,分娩当日不喂料,分娩后第1天喂给麦麸食盐水,后逐渐增加给料量,产后1周母猪能吃多少喂多少。在给母猪加料的同时应给予大量饮水以增加泌rǔ量和哺rǔ次数。

(三)定时饲喂,促进母猪多采食:可定时为7~9时、13时、20时,饲喂次数以日喂3次为佳,且早晚饲喂饲料量要大,这样有利于增加采食量,提高泌rǔ量。

(四)注意饲料稳定:整个泌rǔ期的饲料要保持相对稳定,不要频繁变换饲料品种,不喂发霉变质饲料,不宜喂酒糟,以免母rǔ变化引起仔猪腹泻。

(五)创造利于母猪泌rǔ的适宜环境:哺rǔ猪舍内应保持温暖、干燥、卫生,及时清除圈内排泄物,定期消毒猪圈、走道及用具;尽量减少噪音,避免大声喧哗等。

(六)按摩:试验证明,按摩母猪的rǔ房可提高母猪的泌rǔ量。用手掌前后按摩rǔ房,一侧按摩完了再按摩另一侧,也可用湿热毛巾进行按摩,这样还可以起到清洗rǔ房和rǔ头的作用。

四、防止母猪子宫炎、rǔ房炎、无rǔ症的方法

1.保证母猪正常引水,防止因喝水太少而导致膀胱和尿道炎,

2.产仔时防止热紧迫,以免造成无rǔ症。

3.产仔时防止吃的太多或便秘造成无rǔ症。

4.产仔后注射抗生素(特别是夏季),防止rǔ房炎的发生。

5.保持地面干净、且调整好母猪圈栏的长度,防止母猪rǔ头在自己粪上拖来拖去而造成rǔ房炎。

6.公母猪在配种前一定要清洗干净,包括包皮内尿液挤出以防在配种中将污物带入生殖器中造成子宫炎。

规模养殖猪场防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本文主要介绍了我省规模猪场防疫存在的问题,对策,以及它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河南规模猪场养殖的优势,接着从六个方面展现防疫上存在的问题,再指出防疫对经济发展,公共卫生的重要性,最后从政府,市场,猪场三个角度找到相应的对策。

一、河南规模猪场养殖的地理区位优势

河南省距离北方环渤海经济圈较近。比如北京,天津等地,这些地区人口密集,消费能力强,猪肉需求大。随着近几年高速公路,高铁的快速发展,我省到达到北京,天津的时间大幅缩短。所以交通运输的便利有利于我省的猪场规模养殖。从中央到地方财政都出台多项措施,保证市场猪肉供应不断档,不脱销。我省劳动力丰富。我省养殖由来已久,养殖技术发达。但是我省在规模猪场防疫上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我省的竞争力。

二、河南规模猪场防疫存在的不足

1.养殖思维落后

我省养殖业历史悠久,但设备更新慢,使用周期长,养猪场的规划布局不科学产生了人畜同在屋檐下的现象,这样很容易导致人畜之间的疾病传播。

2.规模养猪场的疫苗接种混乱,规格不统一

不同的猪种需要不同的疫苗,而且注射疫苗的时间也不会统一。部分猪场将已经受疫的猪种却没有标记免疫标识的猪卖给散养农户。散养农户很有可能会注射第二次。这样不仅造成了疫苗的浪费,而且会使得猪体内的有效免疫抗体滴度降低,导致免疫的失败。再有,每个猪场的实际情况不一样,所以他们也会在不一样的时间引进不一样的猪种。养殖户容易忽视其猪场的独特性而按普遍规律注射疫苗。引进后备猪种和自留后辈猪种也会因为猪种的不同需要接受不一样的疫苗。注射疫苗的针头长度也是按照猪的品种和大小有着不同的标准。

3.疫苗市场的混乱

养殖场有多种渠道来购买疫苗。有的是从有质量保证的动物防疫部门购买,有的是从都买饲料,猪种的地方购买,更有甚者自行配置。近年来,多起与之相关的恶性事件在全国各地时有发生。之所以养殖场会购买了不合格的疫苗导致生猪大量死亡,追其主要原因有两点:一,养殖场忽视疫苗的重要性;二,养殖场因为压低成本而选择购买劣质疫苗。

4.养殖场滥用抗生素

任何商家都想尽可能赚更多的钱。为了使自家的猪快速增长,快速增肥,许多养殖场会选择给猪注射大量的抗生素。这种做法往往适得其反,影响疫苗的效果,并且降低猪肉的品质。过度使用抗生素会导致猪种的大量死亡。而养殖场又有可能将死去的病猪猪肉进行再加工让它成为百姓的口中的美食。这种行为严重不利于消费者的健康。

5.养殖人员的道德素质和职业技能不高

饲养员专业养殖技术的不足,其养殖思维还停留在传统模式上,这也是对猪场养殖不利的。

6.养殖环境不达标

猪场养殖环境脏乱差得不到及时的处理,或者打扫不彻底,导致细菌繁衍,疫情爆发。

三、解决这些问题有着重大的意义

猪场需要规模发展,提高效益的首要前提就是做好防疫工作。养殖场区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做好防疫工作,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需要做好防疫工作,生态环境保护和公共卫生安全需要做好防疫工作。一旦疫情爆发,不但养殖场受到冲击,而且还不利于到整个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规模猪场防疫工作的有效实施不仅仅为了保护动物健康,促进规模养殖发展,也是为了保护人体健康。许多动物体内含有的病毒也可以传染给人,使人患病。规模猪场养殖户从经济利益出发,重视猪的饲料和体重,忽视了防疫方向的重要性。一旦疫情爆发,生猪会死亡,饲养员甚至也感染上病毒。还有,养殖户引进带有病毒的猪种,传染整群,造成全场生猪大量死亡,为养殖户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制定完善相关的防疫制度,预防,控制和扑灭疫情,对保护人体健康具有重大作用。健全的疫病防控体系,对养殖业发展,产品安全,农户增收以及公共卫生安全等均有重大意义。

四、规模猪场防疫的对策

1.政府

动物防疫局应建立完善防疫制度,向猪场无偿的提供相应的技术和补贴,制定有关部门防疫卫生责任制,指挥传染病,普通病的预防工作,有效地控制和消灭。工商部门执法必严,坚决打击不合格疫苗的销售渠道。畜牧局加大对饲养场户的监督力度,引导养殖场户科学养殖,加强管理,抓好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等生猪重大疫病基础免疫,加强疫情监测预警,强化流通环节检疫监管,强化应急准备,果断处理突发疫情,积极推进种猪场垂直传播疾病监测净化工作。

2.市场

市场经济体制本身也存在不足。一些黑心企业为紧压成本,以劣质材料当作高端产品。商家将过期的,破损的,不达标的疫苗卖与养殖户以追求最大利益。所以企业应遵守相关部门所颁布的法规,规范自己的行为,树立良好的形象,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自身竞争力,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3.养猪场

养殖场作为直接的受益人,应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养殖场管理人员应科学合理地规划产业布局,将日常生活区与工作区区别开来。猪场设立严格的管理系统,闲车勿进。饲养员应遵守相关卫生制度,定期打扫卫生和做大扫除,及时更换消毒药液和处理粪便,做到消毒彻底。工作人员在进入生产车间都要消毒,以免携带病菌入场。饲养员应遵守生产流程规章制度,勿偷懒忽视某些程序。养殖场负责人须通过正规的渠道购买猪种,确保猪种的健康与优良。养殖场应积极学习科学的防疫技术,掌握相应的系统理论知识,吸引人才,合理规划养殖场格局,引进良种,优化饲料搭配,定期对养殖场进行消毒,做到人畜分离,自觉遵守防疫制度,为爆发疫情做好充足的准备。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6975.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