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牛坏死杆菌病的防治

坏死杆菌病是由坏死梭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临床上多见皮肤,皮下组织和消化道粘膜等组织坏死,亦可在内脏形成转移性坏死灶。

一、症状。

潜伏期1~3天,牛常见病型为腐蹄病和白喉,前者多见于成年牛,病初跛行,蹄底部可见小孔和创洞,内有坏死腐败的炎症产物。呈污黑臭水样,此外在趾间、蹄冠、蹄踵部形成脓肿,脓漏和周围皮肤坏死。炎症可波及滑液囊,腱、韧带、关节和骨骼严重者蹄匣脱落,病重卧地不起,出现全身症状,体温升高,食欲不佳,脉搏、呼吸增数,甚至发生脓毒败血症而死亡。亦可发生肝脓肿病灶和坏死性子宫炎。m.yz023.COm

犊牛白喉,病初体温升高到41℃以上,由鼻孔流出黄色脓样分泌物,在口腔粘膜各处及咽部发生纤维素坏死性炎症,粘膜粗糙有灰白色伪膜,脱落后形成溃疡。咽喉炎的犊牛,有下颌水肿而致不能吞咽及严重呼吸困难,病变蔓延至肺或转移内脏时,可导致病牛死亡。

二、防治。

1.治疗。

(1)腐蹄病,蹄部清除污泥,然后用1%高锰酸钾彻底清洗,用1:4的福尔马林和松榴油合剂涂擦,绷带包扎,病牛在干燥地板或水泥地面饲养,脓肿应先切开排脓,然后清除坏死组织,用双氧水清洗,再用碘仿磺胺合剂绷带包扎。

(2)白喉先除去伪膜,用1%高锰酸钾冲洗然后涂擦碘甘油,每天数次,有全身症状时应用抗菌药类,例如四环素、沙星类、磺胺类,同时补充维生素类。

2.预防。

牛舍定期消毒,要保持清洁,干燥,及时清除粪尿,运动场排水良好,对蹄部外伤早发现及时治疗。

扩展阅读

肉鸡大肠杆菌病的防治


要想防治肉鸡大肠杆菌病,得先了解肉鸡大肠杆菌病是什么?怎么发生的?

肉鸡大肠杆菌病是一种以大肠埃希氏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本病可发生在不同日龄的鸡,但雏鸡更易感,特别是在25~35日龄的雏鸡最为多见。死亡率因饲养条件不同差异很大。

鸡舍环境卫生和饲养管理是发生本病的一个重要诱因。鸡舍内空气中氨及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浓度超标、鸡群密度过大,鸡的饲喂空间和饮水空间不足、疫苗接种、转群以及营养不均衡等多种诱因均可促进本病的发生。

肉鸡大肠杆菌病易与其它细菌(病毒)病混合感染。大肠杆菌病同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传染性支气管炎等传染病同时感染时,会给防治带来很大困难。

肉鸡大肠杆菌病通常表现为:

1、死胎、初生雏败血症及脐炎种蛋被大肠杆菌后在孵化过程中细菌大量增殖,多数胎儿在孵化后期或出壳前死亡,即使孵出,出壳后活力差,表现为卵黄吸收不良,腹部膨胀,脐炎、下痢。

2、气囊炎气囊炎主要发生在5~12周龄的肉仔鸡,多以6~9周龄为高峰发病期。病鸡精神不振,呼吸困难,并伴有啰音和咳嗽等症状。剖检见气囊混浊,囊壁增厚,病重者囊腔内有大量的白色或黄色干酪样渗出物。

3、卵黄性腹膜炎及输卵管炎主要发生成年肉鸡,肉鸡表现下痢、肛门周围羽毛上粘着蛋白或蛋黄状物质。

4、出血性肠炎主要病变在消化道,特别是小肠粘膜出血和溃疡,严重时在浆膜可见到出血点,皮下结缔组织、心肌、肝脏出血。甲状腺及胸腺肿大。

肉鸡大肠杆菌病防治对策:

1.预防措施。加强饲养管理和环境消毒。严格控制好鸡舍内的温度、湿度、通风换气,根据不同季节合理调节饲养密度、喂料时间,保证鸡群营养均衡,提高机体抗病能力。从进雏鸡到出栏,对鸡舍、鸡群、设备、器具定期进行消毒处理,尤其对出栏后的鸡舍要进行熏蒸消毒,消毒要采用交叉配合消毒法。发现后要隔离和淘汰病死鸡,特别要勤清理粪便,每天中午用含碘消毒剂带鸡消毒。病死鸡做无害化处理,对病鸡进行隔离治疗。

2.治疗措施。治疗原则:通过药敏试验,合理选择和使用高敏药物;采取药物的联合应用和交叉使用,最好在一天内投喂两种药物加中药制剂进行治疗;挖掘疾病诱发因素,标本兼治。大肠杆菌在鸡群健康时保持一种平衡状态,当鸡群患其他疾病时鸡只处于亚健康或发病状态,才会使致病菌株大量繁殖而继发感染大肠杆菌病;添加微生态制剂,调节肠胃pH值,抑制大肠杆菌的生长。

群体治疗选用高敏药物康利奇和呼杆康联合应用,上午康利奇(成分:硫酸卡那霉素)饮水用,下午呼杆康(成分:盐酸林可霉素、大观霉素)饮水用,并在全天饲料中加喂益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C,饮水中电解多维或速补。连用2天后病情得到控制,4天后全群鸡病愈。

养殖鸵鸟绿脓杆菌病的治疗


绿脓杆菌广泛存在于空气、粪便、土壤、污水塘中,菌对外界抵抗力极强。为革兰氏染色阴性杆菌,一端有鞭毛,具有运动性。该菌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能产生蓝绿色色素和芳香气味,在血液琼脂上形成溶血圈。该菌能产生外毒素,且极易形成抗药性菌株。本病在各种年龄的鸵鸟都能发生,1~90日龄的雏幼鸟更易感染,多数以败血症过程死亡,病死率极高。污染的场地、水源、土壤、饲草料和空气等是重要的疫源,传播途径也多种多样。

精神沉郁甚至萎靡,食欲减退乃至废绝,不愿活动,体温升高到42℃以上。排出绿色或黄白色稀便,肛门污染、水肿。流泪,眼睑浮肿,眼边有脓性分泌物,有的眼角膜有溃疡灶,严重的眼失明,多数转归死亡。实质器官均有出血变化,心、脾、肝、脑肾、胃、肠都有出血点、出血斑。肝呈土黄色、肿大,有黄白色小坏死灶散在。

防治措施:

1、治疗:可给病鸟肌肉注射庆大霉素3000~5000单位/千克体重,同时用红霉素眼药膏治疗眼病,每天涂抹2次。

2、预防:重点在于搞好环境卫生,进行定期彻底消毒,特别是对孵化室、孵化器和育雏房、垫料等消毒尤为重要。

至于免疫预防,目前普遍认为使用本地区(场、群)分离的含有多个血清型的菌株制备的甲醛灭活疫苗进行预防接种,注苗后5~6天即可产生免疫力,免疫期约半年。

养殖牛蛙歪头病的防治


近几年来,由于牛蛙在市民餐桌上很受欢迎,所以养殖牛蛙的养殖户逐渐增多。牛蛙养殖成为水产养殖中一种新品种,在牛蛙的养殖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疾病,牛蛙歪头病就是常见的疾病之一,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有关牛蛙的养殖。

养殖牛蛙歪头病的防治

病因:败血产黄杆菌感染所致。

病症:病蛙外表皮肤发黑,脖子歪斜朝向一边,厌食懒动,身体失去平衡力,游动时身体打转,病重者常与白内障病(白眼病)同时发生,解剖后可见病蛙肝、肾、肠等器官有充血现象。

防治:

1、加强管理,切实做好水质、饲料等消毒工作;

2、在饲料中添加蛙必康,每半个月用一次;

3、发病池中泼洒鱼用博灭全池消毒,同时配合投喂蛙必康,连服3~5天。

牛蛙烂尾病的防治方法

牛蛙烂尾病的主要病因在于牛蛙在幼生期时由于池水太脏,放养密度过高,导致车轮虫寄生于蝌蚪全身皮肤,而得不到有效缓解,使牛蛙蝌蚪尾部被严重腐蚀,烂尾病病情由轻而重。

1、适当降低放养密度,经常换水。保持水质清新;

2、发病时,用毒虫2号全池泼洒,同时配合投喂蛙必康;每天一次,连服3天;

3、用浸泡博灭浸泡患病蝌蚪,效果较佳。

牛蛙吃什么

牛蛙属于肉食性动物,食物范围很广,包括环节动物、节肢动物、软体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虫类和哺乳类。据报道,牛蛙主要吞食农作物的动物害虫(数量占82%),同时也吞食少量有益的动物(占5.2%)。牛蛙还吞食一些植物性的食物,多半是叶子残片、花和植物种子。牛蛙十分贪食,且食量大。据观察,一只牛蛙一夜要吞食食物43.7克。牛蛙的吞食量与温度变化有关。水温21~30℃时摄食最多,20~14℃时食量最少,14℃以下停止摄食。牛蛙的耐饥力也极强,一般可忍受4个月到一年。

牛蛙的食物范围广,但以动物性食物为主,其食性在蝌蚪期间与成蛙阶段不同。蝌蚪期为杂食性,对食物要求不严,水中浮游生物几乎都能摄食,还可摄食一般喂鱼的饲料,特别嗜食煮熟之蛋黄、生鱼肉、肝脏、蝇蛆和煮熟之马铃薯、甘薯、米糠、花生粕等,其余如豆腐、水果皮等均可作为饵料;成蛙嗜食活动饵料,诱捕昆虫、甲壳动物、小鱼虾、蜗牛、蠕虫、蜘蛛、蝉、蝗虫、蟋蟀、白蚁、蛆、蚯蚓及鱼卵和水禽的雏体等,人工养殖时必须驯食。

牛蛙的饲喂技术

1、刚脱尾初期刚脱尾的幼蛙只吃活食,不吃死食,这时应全喂黄粉虫、蝇蛆、米虾、小蚯蚓、小昆虫等活食动物。喂时将活食丢在食台或池边浅水处,让活食爬动、跳跃,引诱牛蛙吃食。这段时期,牛蛙消化率强,吃食多,生长快,据测定,7天牛蛙体重可增加1倍。每天应投喂3次,投喂量为牛蛙总体重的8%~12%.

2、脱尾1周后刚脱尾的牛蛙饲养1周后,体重达30克左右,应进行食性驯化,每天投喂活食动物(如蝇蛆、黄粉虫、米虾、小蚯蚓)的数量由多到少,而每天投喂死(干)食物(如干米虾、小杂干鱼)由少到多,每天投喂2~3次,投喂量为牛蛙体重8%~10%的鲜食饲料或4%左右的干食饲料。

3、100克以上的幼蛙100克以上的牛蛙不能投喂蝇蛆、米虾这类小颗粒食物,应投喂较大的小鱼、泥鳅、蚯蚓等食物。如果是已进行食性驯化的牛蛙,则应全部投喂新鲜的死鱼块、鳝鱼头尾及淡干鱼和牛蛙配合饲料等干饲料。若投喂人工配合饲料,可采用膨化浮性颗粒饲料和硬性颗粒饲料,并要符合下列要求:

①大小适宜,与平常牛蛙吃的死鲜饲料、活饵相近似,以牛蛙一口吞食为宜。

②不含盐、油脂和牛蛙不吃的气味。

③表面光滑,不易见水就散,有湿滑感。

④营养全面,蛋白质含量的30%以上,必须氨基酸齐全,各类无素不缺。这段时期的牛蛙喜安静怕干忧,因此应在每天傍晚或晚上投食1~2次,每次投量占其体重的比例:鲜食6%~8%,干食3%左右。

牛蛙的养殖要想获得高的利润,那么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是关键,只有减少疾病的发生,才能创造更多的利润,因此在养殖的过程中不光要掌握牛蛙的养殖技术和技巧,掌握牛蛙一些疾病的预防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养殖鳗鱼肠炎病的防治


一、细菌性肠炎

1、外观症状:发病后食欲明显下降,严重时绝食。病鳗活力较差,部分鳗离群独游,池水面可见粪便漂浮。鳗鱼腹部略肿,肛门突出发红,肛门有黄色脓汁样物流出,气味恶臭。

2、预防方法:⑴投喂优质新鲜饲料,防止投喂过期变质及质量较差的饲料。⑵控制投饵料,特别在季节变化、水温不稳时,宁少勿多。⑶注意饲料卫生,红虫消毒彻底,不投活力差的红虫,拌料水要消毒干净,饲料工具消毒和投料台消毒清洗。⑷投喂保护肠功能的添加剂:如胃乐舒、鳗鱼营养抗病素、大豆卵磷脂、益生素、保卫素、维生素c酯、酵母等,同时经常性添加绿色防病药物如大蒜素,黄连素、百毒宁等。

3、治疗方法:要早发现早治疗,早期发现可用黄连素1-1.5克/公斤料+保卫素3克/公斤料,或者速诺3克+百毒宁3克/公斤料,连续使用3-5天,同时改投花粉、营养抗病素、酵母等。病情严重时,选用有效抗菌素,如康特灵0.5克/公斤料或者安普乐3克/公斤料,添加大蒜素0.1-0.5克/公斤料和肠道保卫素,连续使用5天,改用益生素和肝乐舒等。

二、药害引发结肠炎

1、外观症状:病鳗摄食量下降,摄食时间长,消化不良,饲料效率低下,生长缓慢。养殖观察时,经常在池水面或池底,排污箱周围发现许多黑色或白色外包粘膜粪便。粪便较正常的硬且短,经常发现后期粪便中有透明胶状体。添加鱼油或饱食后浮粪增多。

2、预防方法:①主要是合理用药,禁止饲料厂家在饲料中添加喹乙醇、黄霉素等,选用中草药预防疾病。在饲料中添加护肠护肝药物如三黄粉、百毒宁、鳗鱼营养抗病素、肝乐舒、保卫素、大豆卵磷脂等。②减少鳗鱼应激,选别操作仔细,尽可能缩短时间,选别后适当用低浓度百虫杀、必克毒、福尔马林等消毒。应用甲苯咪唑及制剂之后,先用北大净水宝、氨氯净消除药害,再用药物刺激粘液分泌,消除皮质醇的沉积。③经常性添加水产专用微生态制剂,如益生素、EM细菌、光合细菌;使用生物活性物质,如牧乐888、肝乐舒、保卫素、鳗鱼营养抗病素、复方大蒜素、盐酸黄连素、654-2(山莨菪碱)等。

3、治疗方法:①鳗鱼出现此种肠炎,首先要正确诊断,忌用抗生素处理。②确诊后选用有效药物内服治疗,挑选优质饲料,保证营养,添加活血物质如营养抗病素、益血康、保卫素、山莨菪碱(654-2)、牧乐888等,可以配合使用纳豆命、优质酵母、强化多维、酶制剂和微生态制剂。③在使用药物的同时,制订恢复计划,投饲量严格控制,按1530天为一疗程,逐步恢复,忌操之过急和急功近利,任何恢复计划都不可能在35天内明显显效。外用消毒药物要有选择,以减少刺激,可以保持使用5浓度的盐水或者使用高效增氧剂、强力海因、聚维酮碘、百虫杀、必克毒等消毒,尽可能回避甲苯咪唑驱虫。

养殖刺猬疥癣病的防治


1)病因本病是由疥癣虫、螨虫寄生在皮肤内而引起的一种外寄生虫病。螨虫在潮湿环境中,尤其是秋天和初冬多雨季节,繁殖旺盛,蔓延迅速。加之管理不善,窝舍不洁,皮肤不清洁而引发本病。

2)症状通常多从脚爪根部开始,渐蔓延到鼻、唇、眼睑、面部和前后脚部,偶尔也波及到耳壳内。螨虫深入皮肤,咬出隧道,刺激神经末梢,引起剧痒。受害部位充血、肿胀、肥厚、破伤、脱毛,从伤口渗出浆液性、脓性物,结成白黄色痂皮。损伤的皮肤由于刺猬搔抓,常招致细菌感染。病猬因奇痒而表现不安,食欲锐减,显著消瘦,因长期不能根治消瘦而死亡。

3)防治刺猬窝舍应经常保持干燥,谨防潮湿。经常检查,发现病猬及时处理,隔离治疗。患猬窝内的窝草及时清出烧掉,窝舍内应及时消毒。

治疗可选以下方法:

①1%敌百虫、白干酒溶液,分区、分次涂擦患部。

②2%敌百虫水溶液,涂擦患部。

③烟烟叶1.5份,食用油60份浸泡30天后涂于患部。

④杀螨脒(氯苯脒),配成0.15%的溶液,涂擦患部,连涂3~5天。

⑤硫磺20克,石灰10克加水100毫升,混合煮沸15分冷后涂擦患部。

⑥苦楝树皮烧灰研末,拌入猪油、青油或凡士林等油脂中,涂于患部。

⑦百部酊:百部60~90克,切碎,加75%酒精或烧酒100毫升浸泡7天,去渣即成,涂于患部。

⑧灭虫酊0.2毫升(0.2毫克)/千克体重,肌肉注射,7天后再注射1次。

⑨用20%速灭杀丁1毫升+植物油1000毫升,涂于患部。

⑩癣特灵(江西上饶新星制药厂)涂擦患部,早、晚各1次,连用3~4天。皕瑏瑡足光粉药水,1日2次涂于患处,连用3天。皕瑏瑢虫克星,用0.07毫升/千克体重,肌肉注射,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养殖田螺消瘦病的防治


在我国田螺的养殖是非常普遍的,尤其是近几年我国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夜宵行业的不断兴起,田螺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养殖田螺最重要的就是田螺疾病的预防,因此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田螺消瘦病的病因

土壤酸碱度不当,温度过高或过低。

田螺消瘦病的症状

身体缩进壳内,少食或不食,长时间休眠或半休眠。

田螺消瘦病的治疗

①甩22~25℃韵温水浸泡1分钟,使田螺伸出头来,用0.25壳氯霉紊加强克葡萄糖粉拌入2,50克精饲料,连喂3-5天

②用0.04%食盐水或苏打浸泡田螺2分钟,使田螺头部伸出i每天喂2次稀葡萄糖水(葡萄糖.50克加氯霉素50万单位,兑水500毫升)

田螺的特征

为软体动物,身体分为头部、足、内脏囊等3部分,头上长有口、眼、触角以及其他感觉器官。体外有一个外壳。田螺的足肌发达,位于身体的腹面。足底紧贴着的膜片,叫做厣,它像一个圆盖子,当遇到不测或需要休息时,田螺便把身体收缩在贝壳里,并通过足的肌肉收缩,用厣将贝壳严严实实地盖住。田螺的血液颜色较为特殊,为白色。田螺可以食用,可食部分主要是它的肉质足。

田螺在全国大部地区均有分布,可在夏、秋季节捕取。淡水中常见有中国圆田螺等。中型个体,壳高约44.4毫米,宽27.5毫米。贝壳近宽圆锥形、具6~7个螺层,每个螺层均向外膨胀,螺旋部的高度大于壳口高度,体螺层明显膨大,壳顶尖,缝合线较深,壳面无滑无肋,呈黄褐色,壳口近卵圆形,边缘完整,薄,具有黑色框边。辱为角质的薄片,小于壳口,具有同心圆的生长纹,厣核位于内唇中央,生存环境。

田螺一般长在水塘里或者在水库边上,如果水质不好的话,容易受污染,特别是吃的时候如果螺内的大便没排干净,有很多寄生虫,比如钉螺就是血吸虫的寄主。

在养殖田螺的时候,掌握一些田螺常见疾病的症状以及诱发原因和最常用的治疗方法都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掌握了一些常用的治疗方法才能有效的避免疾病的预防方法,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损失。

养殖鳗鱼凹凸病的防治


病原:鳗匹里虫是鳗鱼凹凸病的病原,属微孢子虫目。孢子小,构造简单。鳗匹里虫寄生于体侧肌肉内,孢子散布于肌肉组织内外,同时使周围组织溶解,体表内陷,呈现凹凸不平,故称之为凹凸病。此病流行期无特别限制,在15℃~30℃的水中皆可感染,温度愈高孢子发育愈快,但在25℃以下病程非常缓慢。幼鳗、成鳗均可被感染,在加温的养鳗池内,白仔鳗就有患病的。该病对幼鳗危害尤为严重,即使不死,也不能育成有商品价值的成鳗,而且极易传播,孢子在水中或拌入饲料中投喂均可引起感染。

病鳗初期食欲不减,随病情发展仍有一定的索食能力,经一段相当长的时间才会发现外部特殊病变,虽仍有缓慢生长,但已失去商品价值,而且旦感染其他病菌,就会全身肌肉受侵、衰弱而死。日本鳗、欧洲鳗、美洲鳗均可感染此病。

防治:收购过程中小心观察鱼体,避免购进病鳗。饲养时避免密度过大,保持水质良好。起捕、分选中发现病鳗应立即挑出销毁,以防感染。放养前宜翻土晒干,并用大剂量的生石灰彻底清塘。

养殖刺猬腹泻病的防治


1)病因饲料突然改变,精饲料少,投喂过多的青饲料,断奶过早子猬消化机能差,采食了霉败饲料,饮用了脏水,吃了大量蔬菜,猬舍脏而潮湿,毒物刺激等都能引发消化不良导致腹泻。

2)症状病猬精神不振,常伏一边,食欲减退或废绝,粪软、糊状,稀烂或水样,有腥臭味,粪中有未消化的饲料,肛门周围及后腿粘满稀便,胀肚,尿少、尿灰白色。病重时体温升高,消瘦,眼球下陷、无光泽,体表刺也失去光泽,很快死亡。

3)防治停食1~2次,然后按下列方法任选1~2种配方治疗。①泻痢停1片内服,1日1次。②痢特灵半片内服1日2次。③磺胺脒半片内服1日1次。④肌内注射庆大霉素2毫克/千克体重,1日2次,连用3天。⑤人工盐2~3克,大蒜酊或陈皮酊5~10毫升内服。⑥磺胺嘧啶+小苏打0.07克/千克体重(首次加倍),1日2次,连用3天内服。⑦新霉素肌注2000~4000国际单位/(只?次),1日3次,连用3天。⑧氯霉素肌注10~30毫克/(只?次),1日2次,连用3天。⑨鞣酸蛋白0.25克/(只/次),1日2次,连用2天。⑩饲料中加少量木炭粉。皕瑏瑡止泻后应健胃治疗,人工盐0.5克,酵母片2片。

猪鞭虫病的防治技术


猪鞭虫病,又称猪毛尾线虫病,是毛尾线虫寄生于猪盲肠而引起的体内寄生虫病。本病分布广泛,并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是长期以来一直影响养猪业的普遍问题。该病集约化饲养的猪及散养的猪均会发生,尤其是一些场地老化的和疏于管理的猪场更易发生,仔猪尤为易受鞭虫的危害,感染重者往往导致死亡,每年养猪业因此病均遭受巨大的损失。

猪鞭虫的虫卵随粪便排出,约经3周发育成感染性虫卵,感染性能长达6年,猪通过采食饲料、饮水或掘土摄入有感染性的虫卵,其便在猪小肠和盲肠中孵化发育,掠夺猪体营养,抑制猪对常在菌的黏膜免疫力,引发坏死性增生性结肠炎,导致猪死亡。

临床症状和剖检病变患鞭虫病的猪极轻者没有明显症状;轻者精神倦怠,体温略升高,体形消瘦,被毛无光泽,饲料转化率降低;严重感染时,病猪身体极度衰竭,弓背,行走摇摆,体温高达41℃,食欲减退,全身苍白,脱水,顽固性下血痢,脱落的肠黏膜随粪便排出,延至5天~6天便因呼吸困难衰竭而死。解剖病变主要可见:大量虫体粘在盲肠黏膜上,有的虫体牢固地固定在黏膜上,在钻入处大量虫体周围分泌炎性渗出物形成纤维性坏死性薄膜,并聚集成圆形的囊状结节,肠黏膜层溃疡状坏死,主要是盲肠和结肠段,并有充血、出血和水肿现象。

诊断和治疗

从临床症状上诊断猪是否患鞭虫病时,应与猪痢疾相鉴别,若用抗生素治疗无效,并结合剖检病理变化则应考虑是鞭虫感染。另外,为确诊可进行虫卵检查,称取10g左右病猪粪便,弄碎后放入适量饱和盐水,搅匀过滤静置半小时后,蘸取表面液膜放于载玻片上,加盖进行镜检,若观察到很多腰鼓形,棕黄色,两端有卵塞的虫卵,便可以确诊是鞭虫感染。

一般来说,左咪唑、丙硫咪唑、伊维菌素、多拉菌素、羟嘧啶等均对鞭虫有一定效果。但相对来说,伊维菌素的毒性更小,更安全高效,且与其他药物无交叉耐药性。从笔者所遇到不同含量的伊维菌素产品治疗猪鞭虫病的结果看,认为应选用伊维菌素含量0.5%以上的产品来治疗。建议选用恒丰强动物药业公司生产的伊干二净,其伊维菌素的含量达0.6%,且还含芬苯达唑5%。因为芬苯达唑对毛尾线虫、蛔虫、绦虫等均有良好的驱虫效果。因此,若用伊干二净治疗猪鞭虫病,对猪鞭虫能起到双重杀灭作用,尤其是对鞭虫早期幼虫的杀灭作用更强。同时,从最近广东省粤西区的几个规模化猪场使用伊干二净治疗猪鞭虫病的情况观察到,对感染猪鞭虫严重的猪按伊干二净的说明书加倍用药量,在用药的第二天便可看到大量鞭虫的虫体从粪便中排出,可见驱虫效果是明显快速的。

养殖鹧鸪白痢病的防治


白痢病是由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对1周龄内的雏鹧鸪威胁最大,死亡率高达85%以上,甚至全群死亡。成年鹧鸪发病情况会好一些。发病越迟,治愈的希望越大,但患病会严重影响鹧鸪的健康,使之身体消瘦。

1)症状。患病雏鸪精神萎靡,嗜热怕冷,翅膀下垂,眼睛闭合,缩颈,常常躲在暗处,呆立不动,不思饮食,羽毛蓬乱,并且排出黄白色或灰白色的浆糊状粪便。肛门周围羽毛上常粘有粪便,有时肛门被粪便堵塞。排粪时常发出吱吱的尖叫声,肛门露在外面一伸一缩。

2)预防。白痢病的病原体――沙门氏菌,其传播范围很广,速度很快。其传播途径有:①粪便。病鸪排出粪便的同时,病菌也随之一起排出体外。排出体外的病菌不仅有很强的生命力,而且不断繁殖,传染其他雏鸪。②种蛋。成年种鸪一般很少发生白痢病,一旦带菌就会通过所产种蛋把病菌带给雏鸪,病雏鸪又把病菌传染给其他健康的雏鸪。③饮水、饲料及一切饲养设施(如笼子、食槽、饮水器等)。被沙门氏菌污染的饮水、饲料、食槽及笼子等,都会成为传染源。其中带菌鸪是沙门氏菌传染的重要环节。因此,消灭带菌鸪是预防白痢病的重要环节。为此,必须积极建立和培养不带沙门氏菌的种鸪群,发现病鸪应立即淘汰,及时对笼、食槽、饮水器等用具进行洗涮和消毒,搞好各项日常的卫生、消毒工作。

3)检验。鹧鸪是否带沙门氏菌,一般采用血清检查法为检验。具体方法是:从鹧鸪翅膀取一滴血,与未感染白痢菌的抗原液混合。如果混合液很快发生凝结,则呈阳性反应,表明受检鹧鸪感染了沙门氏菌,应立即淘汰;反之,混合液在2~3分钟内不出现凝结,则是阴性的,说明受检鹧鸪没有感染沙门氏菌。

对已发生过白痢病的养殖场,最好每隔2~3个月,对所有的鹧鸪进行一次血清检查,以便及时切断白痢病的传染途径。对一直没有发白痢病的养殖场,每年检查一次即可。

4)治疗。治疗白痢病的药物较多。第一是抗菌素类。多种抗菌素对雏鸪的白痢病有一定疗效。土霉素:在刚出壳的雏鸪饲料中加入0.02%的土霉素(即每千克饲料中加入0.2克),每日每只喂2~4毫克,连续喂7~10天,以抑菌防病;发病时用量可加至0.04%~0.06%。金霉素、四环素的用法和用量类似于土霉素。青霉素可溶于饮水中喂饮,用量为每日每只500~1000单位。氯霉素的用量是在病雏饲料或饮水中添加0.2%~0.4%,连续喂3~4天,有良好的疗效。第二是磺胺类。在饲料中加入0.05%~0.1%的磺胺二甲基嘧啶,同时加入等量的小苏打,对雏鸪白痢病有一定的疗效。在病雏的饲料中添加0.4%~0.8%磺胺脒或磺胺嘧啶,或0.1%~0.2%的磺胺喹恶啉,都有一定的疗效。第三是痢特灵(呋喃唑酮)。在病雏的饲料中添加0.02%~0.04%的痢特灵,或在饮水中添加0.02%的痢特灵,连续饲喂3~5天,可治疗病鸪。由于雏鸪对呋喃唑酮比较敏感,使用时必须与饲料充分混合(或用水彻底溶解后再拌入饲料),以防鹧鸪摄食过量的呋喃唑酮而中毒,造成死亡。使用痢特灵要注意,痢特灵在鹧鸪体内会蓄积,毒性较大,因此,喂药5天左右,应停喂2~3天,或与土霉素交替使用,以便鹧鸪进行解毒。

养殖河豚弧菌病的防治


[河豚弧菌病的症状]病原为弧菌,其发育温度为101Z一35C,最适温度25C左右;发育盐分为0.5%一6%,甚至可到7%,最适盐分为1%左右;发育的pH值为68,最适为8左右。病鱼的消化道出血,发炎,肛门发红,肝脏有出血斑点等,其体表出血变红;以后真皮组织发生溃疡,各鳍基部充血发红,肛门红肿,眼球突出,眼内出血或产气泡,或眼球变白、浑浊。内部各器官和肌肉组织有弥漫性或点状出血,肠道有严重炎症,肠粘膜组织腐烂脱落形成黄色或黄红色粘液。肝、肾、脾出血,甚至坏死。

[河豚弧菌病的防治方法](1)河豚弧菌病的预防措施:①操作细心,防止鱼体受伤;②放养密度不要过大;③保持优良水质,不喂腐烂变质饲料;④用淡水或4%的浓盐水清除海水鱼体表寄生虫时,应加抗菌素防治细菌感染;⑤发现个别病鱼立即捞出,隔离饲养或销毁;⑥进行人工免疫。在发病季节前,每天每千克鱼投喂福尔马林灭活鳗弧菌苗4克,连续投喂1530天。此法仅实验有效,生产中使用还需进一步研究。(2)河豚弧菌病的治疗方法:①盐酸土霉素、四环素、氯霉素或金霉素等抗生素纯粉剂,每天每千克鱼用5070毫克;②磺胺甲基嘧啶,或4磺胺2.6二甲嘧啶(长效磺胺),或4磺胺6甲氧嘧啶(制菌磺、长效磺胺C)等磺胺药物粉剂,每千克鱼每天用200毫克,混入饲料中连续投喂37天都有效,但在水温15℃以下时鱼不吃食,则口服无效;③呋喃唑酮全池泼洒,浓度为0.5l毫克/升。

牧草养牛:牧草养牛的方法


牧草养牛可以是牛的肉质回归到自然,是的经济效益更往前一步,那么俄怎么样用牧草进行养殖牛呢?

牧草是养牛的基础,不仅含有牛必需的各种营养物质,还含有对维持牛健康特别重要的粗纤维,这是粮食与其它饲料所不能替代的,优质的饲草完全可以满足牛的营养需求,如果不是在生产或育肥期,一般不必再补充精料,牛最喜食禾本科牧草和高秆类植物,其次为豆科牧草。适宜饲喂牛的牧草品种有杂交狼尾草、苏丹草、紫花苜蓿、串叶松香草、冬牧-70黑麦、菊苣和芜菁甘蓝等。奶牛一般每头每天青饲料需要量为50千克,青年牛、犊牛在内的混合牛群平均每天每头青饲料需要量为30千克。要保证青饲料全年不间断供应,应以一年生牧草与多年生牧草、热带型牧草与温带型牧草搭配种植为主,单位面积上尽量采用单种与套种相结合。

种草养牛的误区

1、什么都是草:人们通常所指的草是指自然状态下自生自灭的野(杂)草,其特点是早春萌发力强,抗旱、抗瘠,但其营养价值差、适口性差、产量低。现在所提倡种的草,是指经过人工培育出的专供畜禽饲用的优质牧草。其特点是早期萌发力弱,对生长有一定的条件要求,但其营养价值高,产量高,甚至是野(杂)草的成百倍。

2、什么地方都能种草:对优质牧草而言,不同的品种对土壤有不同的要求,譬如,盐碱地只适合种植耐盐碱的牧草,如沙打旺、黑麦草及籽粒苋等,而其它牧草则不宜,否则种下去、长不出,如在果树园中套种牧草,则必须选择耐荫牧草,北部土壤中性偏碱,适合品种有紫花苜蓿,沙打旺等。南部土壤中性偏酸,适宜品种有红三叶、白三叶等,否则同样是广种薄收,如低山丘陵山区,大多土质差,水资源缺乏,则应种植耐瘠、耐旱、覆盖性好的牧草,如紫花苜蓿、三叶草、高羊茅、早熟禾、百喜草等。

3、种草不需要技术:其实这是一种很危险的错误认识,由于这种认识的存在,特别是指导生产实践,极有可能对刚刚兴起的种草养畜热造成致命的打击,大部分的牧草用工少、肥力薄、苗情差、杂草多,严重影响了牧草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4、牧草营养价值不高:科学分析表明,牧草营养全面、适口性好、易消化,如苜蓿干草含粗蛋白质14-18%,高于稻米,麦类、玉米,此外,牧草还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素等,这是稻米、麦类、玉米所不能及的。所以,不要认为牧草的营养价值不如传统农作物的高。

总结:在用牧草养殖的牛一定要按照牛的习性来,要找到适口性好的牧草,不然不但没效果还会适得其反。

yz023.com养殖网养殖技巧栏目为您提供最新最科学的养殖方法,其中《养牛坏死杆菌病的防治》内容包含丰富的知识点,如不满足请访问“土鸡养殖常见病的防治”专题。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2382.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