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绵羊中暑的诊疗报告

中暑是机体在气温、气压过高的情况下,大量的氮、氨等有害气体溶解于血液中,当突然转入正常气压时,因多余的有害气体不能及时从肺脏交换出来,因而在血液内形成气泡,使血管特别是肺毛细血管受阻,机体血循障碍而突发的一种疾病。
一、发病机理
当氨气、氮气、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浓度过高和氧气显著不足时,机体表现高度缺氧,血液中的氨、氮、二氧化碳等刺激机体加快呼吸,企图吸入新鲜氧气,排出有害气体,但在原环境中仍然吸入了大量有害气体。该病的发生与内外呼吸不能进行应急代偿有很大关系。在一般血循障碍时,外呼吸(血液循环与外界循环之间的气体交换)与内呼吸(组织内的氧化过程)是通过肺脏的生理活动来进行应急代偿的,即可得到缓解。当发生中暑时,由于肺脏本身的毛细血管也发生了血循障碍,而无法进行代偿机能。当环境改变时,肺循环的代偿机能逐渐恢复,但为时已晚,大量氧气的吸入反而促使更多的气泡形成,加剧该病的症状和延长病程。
二、发病情况
荆某饲养有38只年龄、性别不同的羊只,其中3年龄以上的能繁母羊10只,育肥羊10只,种公羊2只,2~3月龄的羔羊16只,以放牧为主。该羊群晚上集中关在一面积42米2的羊舍内,舍内没有窗户,只有一栅栏通风,舍内气味刺鼻。2013年7月的一天早上,荆某发现出圈后10分钟内有18只羊突然发病,表现为呼吸困难、走路摇摆、卧地不起,有的口内流涎。笔者到达现场时已有2只羊死亡,遂立即对其他患羊进行了全面检查,体温40.1~41℃,脉搏50~60次/分,呼吸100~120次/分,结膜发绀,有的张口呼吸,有的瘤胃臌气,患羊高度缺氧,遂运用强心、补液、平喘和解毒药物对症治疗,症状稍有缓解,继而又恢复前状。与此同时对死亡羊只进行剖检,可见肺呈紫红色,体积增大,极度充血,肺泡扩充,弹力减弱,肺泡内有少量黄色积液,心脏肥大,左、右心室内有淤血,肺毛细血管内有大量气泡存在。初步诊断为绵羊中暑。
三、防治措施
1.当发生中暑时,首先要将羊群置于阴凉处,再用冷水浇患羊头部,有条件时可向羊群释放氧气。
2.根据患羊体质和年龄,()静脉放血150~200毫升,第二天再放血50~100毫升,连续放血4次,以促进血液循环,同时排出有害物质和形成的气泡。
3.采用5%葡萄糖溶液250~500毫升,维生素C注射液15毫升,10%氯化钙或葡萄糖酸钙40~60毫升,静脉注射;樟脑磺酸钠注射液6~10毫升或安钠咖注射液10~20毫升,肌内注射,能够起到补充体液,加强心动力,防止体液渗入肺泡,同时促进肺泡的收缩能力恢复。为防止肺炎和支气管炎的发生,肌注160万~320万青霉素和50~100克链霉素。以上用药每天1次,连用6天。
4.针灸肺腧穴,以促进肺机能的恢复,加速有害气体的外排与氧气的补充,隔天1次。
5.采用中草药以巩固疗效,方剂为沙参20克、川贝10克、百部10克、杏仁5克、天花粉15克、枇杷叶15克、苏子10克、丹参6克、甘草20克和云苓10克。每天1剂,煎汤灌服。
用以上方法治疗6天,患羊康复。
四、分析与小结
1.圈舍内有20只羊没有发病或发病较轻,不需治疗而自愈,笔者分析认为是因挤到栅栏门口获取了新鲜空气。因此,发病的羊只都是体质较弱的羔羊、育肥羊与妊娠母羊。
2.该病属异常血液循环障碍病,同一般血循障碍比较,主要是在血液中和肺毛细血管内有许多数量不等的气泡间隔。
3.该病发生有明显的季节性,只要稍加注意羊舍的通风和羊群的密度即可避免。
4.放血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措施,但必须进行补液,以防患羊等渗性脱水,并加强患羊的血液循环和促进有害气体、气泡的外排。此外,不可忽视相关药物的对症治疗,特别是采用中草药治疗能避免产生抗药性。
5.该病要注意与中毒病、高山病、非肺炎性疾病加以区别,气温高、环境不良、羊群密度高和在环境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忽然发病对确诊该病有帮助。
(作者联系地址:山西省临猗县城关镇畜牧兽医中心站邮编:044100)

相关推荐

一例草鱼细菌性烂鳃病诊疗方法


5月23日,仪征市渔业科技入户专家组成员陈礼朝站长与张成林工程师赴月塘镇示范户李香杨塘口,对一起草鱼死亡情况进行诊疗。

到达塘口现场后,陈礼朝站长对草鱼鱼死亡情况向示范户进行了了解:该养殖户自5月18日草鱼陆续发病,至今已死亡2000多斤,均为二龄草鱼,先后使用聚维酮碘、高锰酸钾兑水进行全池泼洒,至5月23日依旧有草鱼死亡。张成林工程师对病鱼进行了解剖:鳃边缘腐烂不齐,鳃丝出血,并附着少量黏液,严重的鳃盖内表皮充血,肌肉正常,肠内无食物,其它体征较为正常。诊断为细菌性烂鳃病,建议停用高锰酸钾,使用氯制剂或碘制剂进行治疗。张成林工程师对其防范夏季草鱼疾病工作做出指导:

1、加强巡塘。早晚要加强巡塘,注意池鱼活动、摄食情况,并做好记录。

2、增氧调水。5、6月鱼类生长速度加快,吃食旺盛,有害物质增多,水质容易恶化或缺氧,适当增加新水和适时开启增氧机增氧,同时定期使用复合微生物制剂来调节水质。

3、防病消毒。夏季是疾病多发季节,尤其是草鱼的肠炎、出血、烂鳃等疾病,要合理使用消毒剂等进行预防疾病和调节水质,一般隔20-30天一次对池塘进行防病消毒,防患于未然,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4、合理投饵。根据养殖品种与特性“四定”投喂,要根据天气、水质、养殖对象的活动情况、吃食时间、饵料剩量等灵活掌握。

5、病后解毒。疾病发生后使用的大量药物后会使水中沉积毒素,为避免鱼类发生肝胆疾病,需要进行一定量的换水、改底工作,并在鱼饲料中适当添加保肝护胆的药物。

6、降低密度。夏季高密度的养殖使水中水生态环境脆弱,降低密度可有效减少水中细菌、寄生虫、有害气体的产生,降低生产风险。

结束后,专家为该示范户出具了此次发病的诊断结论,为其申请渔业保险赔偿提供技术依据。

一起断奶犊牛吸人性肺炎的诊疗报告


吸人性肺炎是由饲料、奶或药物等异物进入气管和肺内,从而引起气管和肺组织的炎性病理变化,又可称为异物性肺炎。在伴随着异物而进入气管内或者肺内的腐败性微生物的作用下,会导致严重的炎症感染,使肺实质发生腐败、变性和坏死,临床上形成肺坏疽。该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病急、剧烈咳嗽,该病初期体温高达40.5℃,并伴有寒颤出汗,心跳过数,后期体温逐渐下降,心跳变缓,呼吸深长。这是体温调节、心跳、呼吸中枢高度抑制的表现。患病家畜还常表现不安、惊恐等症状。病初呈现支气管肺炎的症状,呼吸困难,呼吸数增加,呈腹式呼吸,咳嗽带有湿啰音并伴有疼痛表现,结膜充血发红,可出现便秘。疾病后期发生肺坏疽,呼气有腐败性恶臭味,鼻孔流出臭味的脓液性鼻液,呈灰褐污红色或淡绿色,将鼻液收集在玻璃管内,可见分为三层:上层为黏液性泡沫状鼻液,中层为浆液性带有絮状物物的鼻液,下层为混有肺组织碎块的脓性鼻液,镜检可见弹力纤维。

1发病情况

沈阳某奶牛场在2016年2月份运进1500头3~6月龄断奶犊牛,因为饲料中的苜蓿叶子过于干燥,导致饲料在搅拌过程中产生大量可吸人颗粒物,致使10头牛在1个月内陆续出现咳嗽、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呼吸困难等症状。病牛鼻镜干涩无光泽,体表温度升高,全身出汗,呈现腹式呼吸运动,病牛站立不稳,心跳快慢不均匀,咳嗽,听诊有哕音,眼结膜发绀。

2.诊断

视诊:鼻镜干燥,鼻翼开张频繁,胸腹壁活动加强,同时可见躯体前后晃动,结膜发绀,咳嗽。叩诊:胸壁叩诊可听到片状的浊音区域以及在湿哕音区周边的过清音,在胸壁前下方能听到明显的湿哕音,在湿啰音区域周边可以听到混合性的支气管呼吸音。

3治疗

通过吸入异物的病因和诊断可以确诊为吸人性肺炎,采取抑制感染的治疗和防止再吸入粉尘加剧病情的治疗方法。将该患病牛转移至病牛区,与其他健康牛分开饲喂。每日皮下注射15mL盐酸头孢噻呋注射液,治疗3天。在牛的日粮配方中加入lkg水,从而达到减少饲料中粉尘的目的。

经过治疗,9头牛病情基本好转,转移到正常牛区。1头牛因为过于消瘦给予淘汰处理。

4讨论

吸人性肺炎的发病机理:饲料、奶及药物等异物误入气管内,这些异物可直接对气管、肺组织造成机械性损伤。伴随异物进入的腐败性细菌,首先在支气管黏膜上大量繁殖,导致支气管病变组织部位黏膜上皮坏死脱落,管腔内充满浆液性、黏液性或脓性渗出物,导致气管黏膜充血、肿胀,从而发生炎症。随着病情发展,炎症继续蔓延,蔓延到肺引起肺实质的坏死、腐败和分解,继而引起病变组织的腐败性炎症。腐败分解产物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引起脓毒血症。当坏疽病灶与气管相通时,呼气带有恶臭味,腐败物由鼻孑L流出,呈脓性且具有腐败气味。发现此病应尽快确诊,迅速排除异物,防止异物继续进入,采用抗菌消炎类药物进行治疗,防止肺组织腐败分解。即使剧烈咳嗽也应禁止使用止咳药。

外转牛接收问题:为了运输的方便,运输的牛群会禁食1天。这样使牛群到新牛场的时候会非常饥饿,此时看到饲料会疯狂的抢食饲料。所以接收牛场应该在将饲喂道铺上羊草,牛群在进入牛舍的时候先将羊草吃掉这样就缓解了牛的饥饿感,再饲喂饲料的时候就不会造成抢食的问题。

草料品质检查:因为产地、收获时间、运输远近的不同草料品质也会不同,所以草料品质检查至关重要。品质的检查主要有杂物量、湿度、含叶量。拒绝接收品质不好的草料。淘汰牛问题:牛场每个月进行成本分析,及时的淘汰生产性能低下的牛可以降低牛场的饲养成本。所以牛场每个月都会将生产性能低下的牛进行淘汰处理,保持较高的产奶量和日增重。

一例猪脐疝手术治疗体会


1发病情况及症状
2013年1月5日鲁河乡鲁河村盖XX求诊,主诉其家有一约30㎏猪,雄性,体温、精神正常,食欲基本正常,在脐部表面有一直径约15㎝的球形囊状物,触诊囊内容物较柔软,脐部腹壁有一直径约2.5㎝的疝环,囊内容物不能还纳腹腔。因此确诊为不可复性猪脐疝。主诉猪在15㎏重时找兽医手术一次,未能治愈,而造成现状。
2手术治疗
2.1术前准备
手术刀、手术剪、肠钳、持针器、止血钳、腹膜肌肉缝针、缝线、皮肤缝针、缝线、纱布、碘伏、局麻药等常规的准备与消毒。
2.2手术
2.2.1消毒麻醉:清洗术部,用生理盐水纱布擦拭干净。用碘伏或碘酊涂抹消毒,然后用75%酒精脱碘。脱碘后用0.5%普鲁卡因20ml作疝囊周围做浸润麻醉,当针刺无反应时即可开始手术。
2.2.2打开疝囊:经消毒麻醉后皱褶法打开疝囊,发现肠管与疝囊壁粘连,经小心剥离后,发现肠管已坏死,并有约2㎝的破裂口,立即决定切除坏死肠段。先将疝环适度扩大,然后在手术创口周围垫上手术巾,将肠管健康肠段充分暴露于创口外、长度以便于手术为度。把暴露在手术创口外肠段内粪便,推送至腹腔内肠管中,以防污染术部。用肠钳将在切除肠段的下方2~3㎝处夹住肠管。然后切除坏死肠段(必须在健康部位切除)。V字形剪除多余肠系膜,用细丝线缝合肠系膜,再将两肠管断端对齐,并在肠管断端下方2~3㎝处重新用肠钳夹住肠管。用全层间端连续缝合法,即全层连续缝合2~4针打一结、然后再全层连续缝合2~4针再打一结以此类推。目的是防止因全层连续缝合人为造成肠管管腔狭窄,术后发生肠梗阻。全层间断连续缝合完后,再将肠钳子在肠管吻合端下方3~4㎝处重新夹住肠管,作浆膜肌层间断连续内翻缝合(方法同全层间断连续缝合法),调整肠钳子直至把下面未缝合的缝合完为止。
2.2.3关闭术部切口:首先清理手术创口,用青霉素生理盐水纱布(将纱布浸泡在含有适量青霉素的生理盐水中,取出拧至不滴水为度)擦拭吻合后的肠段,肠管吻合处撒布青霉素约20万单位,把吻合后的肠管还纳腹腔。腹腔放入青霉素160万单位,适度切除疝环周围陈旧创缘使其变为新鲜创,用18#缝合线,()纽扣状缝合疝环。确定缝合紧密,腹腔内容物不能外溢,方可结节缝合皮肤。然后整理创缘,碘伏消毒、装结系绷带。手术完毕。
3术后护理
术后禁食24h左右,以后喂易消化富有营养的流食。如稀米白糖粥。手术12h后自由饮用白糖水或补液盐水即凉开水1000ml、食盐3.5g、小苏打25g、葡萄糖20g。术后肌肉注射抗生素用氧氟沙星10ml,稀释氨基苄青霉素钠2g,每千克体重肌注0.25ml,每天两次,连用3~5d。将手术猪放在干燥、清洁、卫生的圈舍内不能与其他猪混群防止其他猪啃咬患部,手术后大约12~15d拆除结系绷带和皮肤缝线,患猪痊愈。为防止复发,可在手术部位采用绷带环绕压迫包扎。方法是:让猪只取站立姿势,用宽约10㎝左右的长形布条或绷带,其布条一端在猪背腹部与脐部相对应位置,留有约10~15㎝左右打结用,然后经左腹侧开始往右腹侧脐部缠绕,大约缠绕5~8圈,确认缠绕牢固即可。(按术后护理)
4小结与体会
猪脐疝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发生的原因是脐带轮未完全闭锁,这是因便秘努责,吃的过饱、肚腹膨胀,加之追捕,奔跑、挤压、母猪踩压等因素引起。也有是因先天性脐轮发育不完全,轮比正常宽大、肠管尤其是小肠和系膜容易通过而形成脐疝。一般先天性脐疝,在仔猪出生后15~30d就能发现,因此早发现、早手术是治愈本病的关键。同时加强术后精心的护理也是非常必要的。
另外在没有手术条件的地方也可用脐腰部环绕压迫包扎法保守治疗。即:取跟疝囊差不多大小的一块硬布,鞋垫比较合适。先将疝囊内容物推送至腹腔立即放好预先准备好的硬布或鞋垫,然后用准备好的约10㎝左右宽的长布条,进行脐腰部环形缠绕。约适度压迫缠绕5~8圈后打结即可。
作者简介:
刘振海男1981年4月出生,学历本科,兽医师

草鱼混养池塘拉网成功处理一例


湖北仙桃西流河镇车路村一草鱼混养池塘,面积12亩,水深1.5米,放养大规格草鱼种1200尾(3~4斤/尾),小草鱼苗种20000尾(1两/尾),白鲢1500尾(2两∕尾),鳙鱼2800尾(2~3斤∕尾),鲫鱼1000尾(2两∕尾)。

 8月2日,晴。上午养殖户带水到药店检查,询问拉网应该如何用药。镜检水体,膝口藻较多,并有少量栅藻、菱形藻;其它水质指标正常。根据嘱咐,当天10时左右,养殖户将“福地安”2瓶撒入池塘中。

 8月3日,晴。养殖户于上午8时左右拉网,网拉到岸边后网里泼“速解安”3袋(500g/袋)+“激活”3袋(500g/袋),10分钟后鱼冲网躁动现象明显缓解,并且草鱼体色微黄,鳞片无脱落现象。

 8月4日,晴。客户于上午将“新威灭”2瓶(1kg/瓶)+“菌毒出血康”10袋(200g/袋)泼入池塘中,当天死亡两尾白鲢,1尾花鲢。

 8月5日,多云。池塘中死亡3尾白鲢。

 8月6日,晴。池塘中无鱼死亡。

8月7日,多云。池塘无鱼死亡,鱼塘情况基本正常。

 分析:湖北地区高温期拉网后,草鱼发病较少,但花、白鲢极易因拉网时操作时间过长而导致体表损伤,继而在拉网后易感染细菌而暴发出血病。拉网前一天撒“福地安”,拉网时泼“速解安”和“激活”,拉网后泼“新威灭”+“菌毒出血康”预防高温期拉网后花白鲢出血病效果突出。(利洋水产药店西流河店杜大鹏提供2010.9.26)

黄鳝农药杀虫剂中毒一例



湖北仙桃沔城一鳝鱼养殖户,水面10亩,水深1.2米左右,架有120个网箱(2米×3米)养殖“隔年子”,2011年6月23日下箱2600斤苗种,训食后到8月初每天饲喂100斤鱼+50斤料+20斤红虫,即饲喂到10个点多。

 8月6日,发现水花生上面开始有大量的虫子(见图1),隔天发现叶子大面积被吃掉(见图2),于是当天上午用杀虫剂(氯虫苯甲酰胺)喷洒除虫,下午正常投食。9日上午打捞残食时发现大量残食且少量鳝鱼体表发红上草,下午投食时发现全部停食。10日上午问诊利洋水产药店,经询问确诊为杀虫药造成鳝鱼中毒。

 建议治疗方案:10~12日停食3天,10、11日用“碧水安+激活”一套泼洒30个网箱,13日开始用“生命素(100g)+营养快线(200g)”拌料50斤混合料投喂,连喂4天。

 8月17日恢复到正常摄食(见图3)。

分析:1、鳝鱼养殖网箱种植水草来营造适宜的生态环境十分重要,日常管理时除了给水花生定期补肥外,还需要防治虫害,经常因用杀虫剂不当而引起鳝鱼中毒。

 2、鳝鱼网箱里面的水花生容易产生虫害,养殖过程中应以预防为主,一旦发现虫害及时处理,防止大面积发生,同时用药应选择低刺激的药物为主,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害;

 3、用除虫药的当天鳝鱼部分吃料后造成轻微中毒,所以外用解毒抗应激的药物效果好,停食3天可防止药物残留造成再次中毒,之后再内服解除体内药残。(利洋水产药店沔城店游玖华提供2012.01.12)

一例鸭病毒性肝炎的诊治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I型引起的一种急性和高度致死性传染病。其主要特征是发病急、传播快、病程短且死亡率高,患鸭死前呈角弓反张状、肝脏肿胀、出现淡红色斑点、表面有出血斑点。该病主要发生于雏鸭.且10日龄内的患鸭死亡率很高,是目前威胁养鸭业发展的主要疫病之一。

1 流行特点

该病主要发生于3~5周龄以下的雏鸭,成年鸭也可感染.但不发病,是该病的带毒者。该病多在春秋冬季发病,夏季发病较轻,但因感染的日龄有差异,死亡率高低也不一。被病毒污染的鸭舍、饲料、饲养用具、水、人员、车辆等都可成为该病的传播媒介。其传染途径是通过咽和上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传染来源主要是患病雏鸭及带毒成年鸭.病愈康复鸭可通过粪便继续排毒1~2个月。鸭蛋内不传递病毒。

该病的流行趋势是发病日龄越来越小,甚至在 2~3日龄就开始发病.10日龄以内的雏鸭感染后死亡率可达90%以上,而10日龄以上雏鸭感染后死亡率则为50%左右。饲养管理不当、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鸭舍潮湿、饲养密度过大等应激因素都能促使该病的发生。

2 发病情况

2011年6月,永安市某镇一养鸭户引进番鸭苗 600羽。饲养至6日龄,生长和健康状况良好,但至 10日龄,雏鸭先后死亡6羽,大部分雏鸭采食、饮水正常。据调查了解,这些雏鸭是鸭贩由莆田购进再转手给养鸭户,是否注射过病毒性肝炎卵黄抗体不明确。发病后,禽主用广谱抗生素饮水、但死亡率得不到控制。

3 临床症状

该病发病急,最急性病例常无明显症状而突然倒地死亡,或仅见仰头踢腿抽搐很快死亡。绝大多数雏鸭发病初期采食、饮水正常。个别雏鸭缩颈,不爱活动,一旁呆立,食欲废绝,眼半闭呈昏睡状态,粪便稀薄呈现黄色或黄绿色,不久患鸭出现神经症状,两脚抽搐、痉挛性地踢动,有时在地上旋转,数小时后死亡。死前头背部扭曲,呈角弓反张状态。

4 剖检病变

剖检6羽濒死雏鸭,主要表现肝脏肿大。柔软质脆,色暗淡或发黄,表面有大小不等的出血斑或呈班驳状:胆囊臌胀呈长卵圆形,内充盈胆汁,胆汁呈淡绿色;有的脾肿大,外观也有花斑;多数鸭肾脏肿大充血,灰暗色,其他器官未见明显变化。根据发病情况、临诊症状和病理剖检,初步诊断为雏鸭病毒性肝炎,并作相应处理。

5 实验室检查

5.1 细菌检验无菌采集患鸭肝组织接种于普通营养琼脂和厌氧肉汤培养基,37 度培养箱内培养48 h,无细菌生长。

5.2 鸭胚接种无菌采集病死鸭肝组织,捣碎匀浆,加人适量青霉素和链霉素,取上清液接种1 1日龄鸭胚,结果3 d后接种胚全部死亡,死亡胚皮下出血和水肿,肝肿大呈灰绿色且有坏死灶,对照组全部存活。无菌收集死亡胚尿囊液备用。

5.3 接种雏鸭取10羽8日龄健康雏鸭,经皮下接种肝组织匀浆上清液0.2 mL或肌肉注射接种死亡鸭胚尿囊液0.2 mL,接种24 h后雏鸭出现鸭病毒性肝炎典型症状,并在35~48 h死亡。与该次患鸭病变相似,对照组全部存活。

最后确诊该病为雏鸭病毒性肝炎。

6 防治措施与体会

1)立即用鸭肝炎高免蛋黄抗体按1~1.5 mL羽进行肌肉注射,同时在饮水中添加氨苄西林、板青抗毒素(板蓝根)、强力拜固舒(多维+氨基酸+寡糖),连续饮水3 d,隔天仅发现2羽死雏,死亡率得到有效控制,鸭群基本恢复健康。

2)夏季并不是该病发病的高峰季节,但就当月门诊的病历来看,该病发生率很高,一般都是刚进雏鸭5 d内发生。死亡率不高,剖检病变也不是很典型。发病鸭苗多是由鸭贩由莆田地区购入,莆田地区养鸭规模大、数量多、密度大,种蛋供不应求,因此.正规养殖场的种蛋满足不了市场需求。多数种蛋都是到散户收集而来,携带病原多,再加上孵化前对种蛋消毒把关不严格,导致鸭苗一出壳就感染该病。另外鸭贩贪图便宜或缺乏专业知识,不进行鸭病毒性肝炎免疫或者选择便宜的、没有正式批号厂家的卵黄抗体进行免疫,免疫效果不理想。该次发病是由于该养殖户缺乏养殖经验。贪图便宜从鸭贩购买未经免疫的雏鸭。才导致鸭群发病。因此。要正确引种,鸭苗一定要从正规种鸭场引进,同时,选择正规厂家的病毒性肝炎卵黄抗体进行免疫。

河蟹塘浑浊水处理一例



20xx4月12日,早上7点左右,王老板来到店里,向我叙述,他塘里原来有虫子,水也很浑。而现在已经杀完虫三天了,也解过毒了,怎么塘里水还是很浑浊,水草也还很脏,问我为什么?有什么办法解决水混草脏?
为了更详细了解塘口情况,我马上驱车与王老板一同到了他的塘口。他共有两口塘,一口有12亩,一口8亩。12亩的塘,水黄混,而8亩的塘水白混。
我问王老板,今年前面都施用过什么产品?
王老板回答说,今年放完苗后,肥过两次水,用的是肥水膏和粉肥,其他的就没用什么了。后来有了虫子,又碰上了河蟹开始脱一壳,就什么都不敢再用了(担心用药对河蟹伤害)。
看着这两口各自浑浊的池塘,我先问王老板那口十二亩的泥浑塘口。
这口塘的泥浑是不是早上严重,中午减轻,傍晚又浑了?
王老板肯定了我的判断,并且说脱壳之后就一直这样,有人说料不够吃,我也加料了,但还是剩下很多,应该不是缺料了。
我向王老板解答:这口池塘是泥浑水,而且从它浑浊的时间规律来判断,可以肯定是螃蟹活动引起的,而缺料只是原因之一,还有其他很多情况能引起螃蟹活动量大,比如底部环境差,使得水环境也很差,螃蟹在底部躁动不安,吃料肯定受影响,所以你加了料,效果也不明显,而且残饵又会在底部腐败,加剧底部环境恶化。
可是我这口八亩的小塘都是一样的操作,为什么这边是白浑呐?王老板不解的问。
我继续解答:你这口八亩的小塘的虫子肯定比大塘多吧?
你怎么知道的?王老板不解的问。
而且你杀虫时是满塘杀的!我语气非常肯定。
你怎么又知道了?王老板更疑惑了。
我一看你池塘现在的情况就推测出来了,切记一点,池塘虫子多时切勿满塘杀虫。而之所以你这口八亩池塘会出现白浑的情况,很多虫子多的池塘,满塘杀虫后都会出现这种情况,不是单单解个毒就万事大吉的。整体操作应是解毒,降浊,底部改良和培藻一套操作。
那这一套下来成本有些大呀!王老板有些为难的说。
我只能就事论事,跟他讲为什么要做一整套工作。
首先,看你塘里的情况,我推断你的杀虫药的使用剂量应该不小,否则池塘也不会是这种状况,如果不彻底解毒,培藻有困难。
其次,塘里这么多虫子死在底部,底质改良是必须的,否则这种情况持续时间长了,塘里的亚硝酸盐会不断升高,而且臭底,螃蟹应激会更强烈。
再次,必须降浊,否则培藻产品没办法发挥出应有的效果。
好!那就听你的试试吧!王老板下了决心。
具体处理方法如下:
1、杀完虫后第三天,上午解毒用绿能NC-P3亩/瓶,化水全塘泼洒。下午,用浑浊清2亩/包,化水泼洒。之后立即再用白金底改10亩/袋,全塘干撒。
2、第四天,水比前面清爽一些。上午,用活性乌金(促肥,降浊)2亩/袋,化水泼洒。下午将氨基活绿爽10亩/瓶+乳酸菌乐多6亩/瓶+水清可绿4亩/包三合一,一起浸泡2小时后,全塘泼洒。
第五天,王老板电话联系我,说水一天比一天清爽了。
到第七天回访察看,水清爽,水草也干干净净,老板很满意。

一例生猪强制免疫引起应激反应的思考


口蹄疫是国家规定的生猪强制免疫的疫病,也是基层畜牧部门工作中的重点之一。为了使养猪场无疫病发生,健康养猪,需要控制好猪气喘病、猪链球菌病、猪传染性胃肠炎等常见猪病,做好猪场消毒、管理、接种疫苗、完善饲养管理制度,以增强猪群的免疫能力,工作人员保持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预防为主,早发现早治疗,这样才可以促进猪业的快速发展避免疫病发生。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生猪强制免疫引起应激反应的思考。

1、发病情况及处置

河南省上蔡县洙湖镇均张村养殖户张某饲养26头体重在25kg左右商品猪和2头母猪,自2010年以来他一直从事生猪养殖。2016年10月19日下午2点左右,村防疫专业队刘某等3人到张某家进行秋季集中口蹄疫强制免疫,畜主张某没让刘某等人对其饲养的生猪进行口蹄疫疫苗免疫注射,而是要求刘某把口蹄疫疫苗足量发放给他,由他本人进行免疫注射,由于相互间比较熟知,还有为了赶防疫进度,刘某等人没有多想就把疫苗留下后离开。因为畜主张某担心刘某等防疫人员刚从其他养殖场(户)防疫回来,又没进行消毒,害怕引来疫情。下午3点左右畜主张某对26头生猪分别注射口蹄疫0型灭活疫苗,每头2mL,耳根后肌肉注射,2头母猪怀孕后期未注射疫苗。晚上7点左右,畜主张某发现26头生猪先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主要表现为焦躁不安,呼吸加快,肌肉打颤,有的倒地抽搐,有的口吐白沫,有的肌体上有青紫斑块,伴有流涎、发抖、四肢站立不稳、眼结膜充血等症状。畜主电话紧急联系村防员刘某,刘某等人接到电话后携带应急药品和器械立即赶往张某家进行紧急抢救,给发病猪每头皮下注射肾上腺素1mL,应激反应严重者,每头静注地塞米松1mg,0.5h后再注射1次。经过紧急救治,仍有2头体重弱小者因应激反应强烈死亡,其余24头3天后恢复正常。

2、原因分析

免疫操作不规范。免疫接种前,防疫人员没有对生猪的健康状况进行检查,工作责任心不强,防疫意识淡薄,缺乏足够的敬业精神。

现场调查,该畜主近几天心情较差,疏于生猪养殖管理,同时其养殖条件、卫生状况一般,还有近两天天气变化较大,也是造成应激反应的原因之一。

疫苗的质量效果受多个因素影响较大。疫苗生产企业生产的疫苗到养殖户使用,中间环节过多过繁,存在着疫苗运输、保管等多个链条有效衔接问题,还有乡村防疫人员对疫苗使用管理重视不够,随意性强等。

本次出现26头应激反应的生猪由于采取措施及时有力,处置得当,解除了症状,2头生猪死亡是因为体质较差。

目前普遍存在着村防疫员只对散养户饲养的畜禽实施强制免疫,而对规模养殖场(户)发放给疫苗,由业主自行免疫,缺乏有效监管,一旦出现不良结果,责任不清。

3、思考

加强基层防疫人员培训,提高其自身素质。实施强制免疫是国家为防控重大动物疫病发生和流行而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基层防疫人员肩负着重要职责,因此要从思想上、认识上和技术上不断学习提高,严格执行防疫操作技术规程,做到思想过硬,认识清晰,业务精细,牢记动物防疫的重要职责,保持清醒的头脑,不断适应新形势下动物防疫工作需要。

防疫过程中,防疫人员应对生猪的主要临床症状进行细致观察,并询问畜主相关情况,确保生猪健康后,方可进行注射。疫苗注射后,也必须现场观察5~10min,一切正常后方可离开,若发现异常,马上注射肾上腺素进行抢救。

注重消毒,坚持一畜一针头,来往场(户)之间防疫人员自身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防疫过程中,防疫人员为加快免疫进度,有时会贪黑或“省时”进行免疫接种,而贪黑或“省时”工作对生猪健康状况鉴定,免疫剂量的准确度都有直接影响,因此,无特殊情况禁止贪黑或“省时”免疫接种。

强化疫苗管理。疫苗管理是动物防疫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应该从疫苗的采购、运输、保存、发放、使用各个环节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并严格监管,让管理严格化、规范化,对养殖场(户)进行有效防疫监督,避免差错。同时村防疫员在免疫注射后,要及时填写免疫档案,以备事后查对,追踪朔源。

建立责任制。县畜牧局要与村防疫员签订年度工作责任制,明确其工作的权利、义务和职责,制定年度工作考核办法,考核结果与聘用,报酬补贴挂钩,并计入个人档案。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2375.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