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白冠病的流行、症状与防治方法

1、蛋鸡白冠病的流行病学

一般蚋或者库蠓的活动与该病的传播具有密切关系,且鸡容易发生感染,先在鸡冠部进行吸血,接着进入到血液中产卵繁殖,且虫体会通过血液循环进入到体内各内脏器官,并使其出现特有的临床症状。另外,夏秋季节寄生在鸡体表的全部吸血寄生虫,都能够直接或者间接造成该病的传播。

蛋鸡白冠病季节性明显,主要在夏秋季节吸血昆虫频繁活动时容易发生。一般来说,我国南方主要在每年的3~12月份容易发生,而北方主要在每年的7~11月份容易发生。尤其是在温度高于20℃且湿度较大时,大量吸血昆虫进行繁殖,更加频繁的活动,从而导致在小溪、水田或者沼泽地区附近的养鸡场非常容易发生该病。另外,如果鸡场内同时饲养猪等其他家畜,或者周围有猪场时,还会与焦虫病、附红细胞体病等发生交叉感染。

该病在任何品种和不同日龄的蛋鸡都能够发生,尤其是3~6周龄的幼鸡具有非常高的发病率、死亡率,有时甚至能够达到50%~80%,而中鸡发病后会导致发育缓慢,成鸡患病后会导致产蛋率降低,且有个别发生死亡,严重危害养鸡业的健康发展。

2、蛋鸡白冠病的临床症状

蛋鸡发病后表现精神萎靡,食欲减退,减少饮水;鸡冠萎缩,呈苍白色,且容易产出沙壳蛋、破壳蛋、软壳蛋等,产蛋量往往会降低10%~40%;翅膀严重扇动,通常突然发生抽搐而出现死亡,偶有咯血症状,呼吸困难。青年鸡患病后,鸡冠发白,体质消瘦,排出黄绿色或者黄白色的稀便,抑制机体发育,导致鸡冠无法正常发育。初产蛋鸡大群患病后,往往精神状态基本正常,饮水量、采食量没有出现明显变化,但会导致产蛋率停滞无法提高,且增加无壳蛋、软壳蛋的数量等。

3、蛋鸡白冠病的剖检变化

病鸡全身皮下脂肪、胸肌、腿肌存在出血斑点,且在表面有米粒样的白色结节突出;心外膜、肺脏、肠膜及盆腔脂肪等都会和周围组织间形成明显的界限,并在表面有红色或者白色的小结节突出;胸腔、气管里面存在无法凝固的血液;肝脏发生明显肿大,且质地变脆;有些病鸡的肾包膜下存在大面积出血,肝表面存在出血泡或者肝脏发生破裂而引起出血;偶尔在输卵管里面能够看到有白色的小结节在表面突出等。

4、蛋鸡白冠病的诊断

发现疑似病例后要采取血片检查法,即在鸡只的鸡冠或者翅下小静脉使用经过消毒的注射针头采血涂片,或是对脏器出血点进行触片,经过姬姆萨氏或者瑞氏染色,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如果能够看到虫体则可确诊。但由于该病通常呈慢性经过,且在初期外观症状不明显,非常容易误诊或者耽误治疗,从而导致非常严重的损失,因此要注意鉴别诊断。

5、蛋鸡白冠病的防治方法

增强抵抗力:加强防暑降温措施,保持通风换气顺畅,饲养密度适当;提高饲料营养水平,增加动物性蛋白饲料、维生素的使用,确保具有较好的适口性,同时还要添加适量的抗应激剂;加强预防寄生虫病和传染病的发生。

切断传播途径:在该病容易流行的季节,可在鸡舍安装纱门、纱窗,防止吸血昆虫进入;选择使用对鸡毒性较小的农药按0.003%浓度进行喷洒消毒,如溴氢菊酯或者0.2%的马拉硫磷等;鸡舍周围杂草要定期清除,将臭污水沟垫平,抑制蚊虫滋生,彻底将传播途径切断。

药物预防:卡氏白细胞虫需要经过22~27天的发育才能够引起发病,因此可提前在该病容易流行的季节大约1个月,使用有效药物进行预防,通常持续3~5个疗程,每个疗程用药5天,间隔5天,具有较好的效果。一般可在每千克饲料中添加30~50mg复方泰灭净,或者1mg乙胺嘧啶,或者125mg可爱丹,或者在每千克饲料或饮水中添加50mg磺胺喹噁啉。

治疗措施:发现病鸡后要立即进行隔离,切断工作人员及全部用具的交叉往来和使用,将杂物彻底清除干净并采取集中烧毁,并对周围环境使用2%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消毒。发病初期,在每100kg饲料中添加50g0.5%维生素K3粉、200g小苏打、100g10%复方泰灭净,连续使用5天;之后10%复方泰灭净的用量减半,而其他药物用量不变,再连续使用9天,是1个疗程。病程中期,在每100kg饲料中添加100g0.5%维生素K3粉、200g小苏打、150g10%复方泰灭净,连续使用4天;之后改为添加100g10%复方泰灭净,其他药物用量不变,再连续饲喂5天;之后泰灭净的用量减半,其他药物的用量保持不变,再饲喂5天。为促使鸡体抵抗力增强,要在饲料或者饮水中添加适量的营养药物等。一般发病早、中期的鸡群采取以上药物治疗后基本都能够恢复健康和产蛋,但发病后期的病鸡由于鸡冠严重萎缩,基本无法恢复,淘汰处理。

作者简介:冀国清(1967-),男,黑龙江讷河人,大专,助理兽医师,主要从事动物检疫方面工作。

冀国清,孙雪峰

相关推荐

蛋鸡大肠杆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防治方法


摘要:蛋鸡养殖业中比较容易发生大肠杆菌病,是由于感染致病性埃希氏大肠杆菌而导致的多发性传染病。鸡群往往是由于饲养管理不当以及各种应激因素而导致机体抵抗力减弱,从而发生该病,并会造成机体生产性能下降、饲料报酬降低并且增加药费,严重损坏养鸡业的经济需要,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1病因分析

饲养环境因素:大部分鸡场(户)饲养环境比较恶劣,鸡舍简易,设备简陋,水槽过旧而存在漏水,粪便没有采取任何处理随处堆放。冬天舍内过于寒冷、干燥,通风不好,含有大量氨气,容易损伤鸡呼吸道黏膜;夏天舍内过于潮湿、炎热,舍内湿度过大,空气中灰尘飞扬,在这种环境中会导致饮水和饲料非常容易污染大肠杆菌,从而变成潜在的传染源,只要鸡群机体抵抗力减弱,就会导致机体非常容易感染环境中存在的大肠杆菌,从而引发该病。

应激因素:鸡群接种疫苗,进行转群,饲养密度过大,舍内通风较差,突然更换饲料,气候发生突变,都会带来较大的应激,从而导致鸡群抵抗力减弱而感染病菌发生该病。尤其是初开产蛋鸡,接种疫苗、更换饲料以及生理发生变化都会造成比较强烈的应激,从而使其容易发生比较严重的大肠杆菌病。

饲养及营养状况因素:日常饲养过程中,鸡群营养状况水平会直接受饲喂方式、饮水等的影响,且日粮营养水平的高低以及各种营养成分之间的比例等,都能够引起该病。另外,发生该病的另一个主要因素是饮水污染,如鸡群饮用被大肠杆菌污染的水源后,大多数情况下都会导致机体发生严重的全身性感染。

雏鸡的质量因素:鸡苗质量较差也是导致该病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般来说,以下几种因素都会导致雏鸡鸡苗质量较差,如种鸡场发生大肠杆菌病而导致种蛋携带病菌,其在孵化过程中会导致鸡胚感染大肠杆菌而出现发病;孵化场管理不当,导致大肠杆菌污染孵化室和出雏室,从而使雏鸡在孵化过程中或者出雏时感染病菌;种鸡缺乏营养,感染某些疾病,导致孵出的鸡苗质量过差,也使其容易发生该病。

2.流行病学

该病全年任何季节都能够发生,特别是冬末春初舍内通风不良时比较容易发生。蛋鸡任何日龄都能够感染该病,其中幼鸡具有较高的易感性,特别是20~45日龄会达到发病流行高峰。主要是集约化的养鸡场容易发生,管理不规范、环境卫生条件较差或者外界条件比较恶劣,以及经受各种应激因素的刺激,如鸡群过于密集、空气浑浊、忽热忽冷、缺乏营养、饮水不卫生等,都能够诱发该病和引起流行。该病主要通过污染的饮水进行传播,而病鸡打喷嚏喷出的飞沫和排泄物也是重要的传染源。如果种鸡发生该病,会导致新产出的鸡蛋感染的病菌在降温过程中侵入到蛋中,造成孵出的鸡携带病菌,然后以水平传播的方式在鸡群中蔓延。

3临床症状

初生雏鸡:患病雏鸡表现出精神萎靡,减少采食或者停止采食,腹部膨大,脐孔以及周围皮肤明显发红,发生水肿。病雏大多数在1星期内发生死亡或者只能够进行淘汰处理。还有部分病雏会出现下痢,不仅精神不振,食欲减退,能够看到有泥土样粪便排出,通常在1~2天内发生死亡。

育雏鸡:发病情况基本相似,通常是由于继发感染和混合感染而引起发病,或者由于饲养管理不当而使其发生慢性呼吸道疾病,从而继发引起该病。病鸡表现出精神萎靡,食欲减退,羽毛蓬松杂乱,并发生腹泻。

成年鸡:通常是由于饲养管理粗放,环境发生严重污染,或者处于多雨、潮湿、闷热的季节,比较容易出现发病。病鸡主要表现出产蛋量较低,无法出现产蛋高峰,即使出现产蛋高峰也只能够维持很短时间,鸡群死淘率提高。在临床上,病鸡主要表现食欲减退,鸡冠萎缩,下痢等。

4防治措施

疫苗免疫:近几年,我国已经成功研制出大肠杆菌疫苗,主要有鸡大肠杆菌多价氢氧化铝苗和多价油佐剂苗,且在现场应用中已经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但由于大肠杆菌具有较多的血清型,最好在当地采集发病鸡群中存在的多个毒株来进行制苗,或者使用本场分离得到的菌株制成疫苗,都具有较好的效果。如果种鸡在开产前注射疫苗,可确保在整个产蛋周期内减少大肠杆菌病的发病率,且种蛋受精率、孵化率以及健雏率也会提高,能够有效避免雏鸡阶段发生该病。成年蛋鸡接种大肠杆菌油佐剂苗时,通常在注射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注苗反应,往往会表现出精神不振,减少采食,呈俯卧状等。通常经过1~2天就会逐渐消失,不需要采取任何处理。因此,蛋鸡应选择在开产前接种疫苗比较适合,如果开产后接种疫苗往往会对产蛋造成不利影响。

加强饲养管理:蛋鸡要严格按照饲养标准搭配饲料,并适时采取限制饲养,每栋鸡舍安排固定的饲养人员,避免各种人为因素而导致的应激反应,确保饲养管理环境良好,加强保温,通过精心饲养促使机体抗病能力增强。

药物治疗:目前,该病可使用多种药物进行防治,如喹诺酮类、丁胺卡那霉素、氟苯尼考、头孢菌素类等。但随着近年来抗药菌株的不断增加,为确保治疗效果,条件允许时最好在用药前进行药敏试验,选择合适的抗菌类药物。

肉牛肝片吸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与防治方法


1生活史

肝片吸虫是复殖目片形科片形属的一种吸虫。成虫虫体呈片状,外观如同树叶,背腹部扁平,存活时为棕红色,固定处理后呈灰白色。虫体长度在21~41mm,宽度在9~14mm。体表存在小的皮棘,且棘尖非常锐利。虫体前端生有一个锥状突,呈三角形,由低部向两侧扩展形成“肩状”。锥状突起的前端生有口吸盘,呈圆形,直径在Imm左右。另外,口吸盘的后方是腹吸盘,且相对较大。

肝片形吸虫通常寄生在机体的胆管内,并在此处产卵,虫卵会经由粪便排到体外。当环境温暖潮湿,水分适宜的条件下,虫卵能够发育成为毛蚴,并在水中游动侵入到中间宿主椎实螺的体内,然后继续发育成为尾蚴,由于毛蚴需要长达50~80天的发育时间,且一个毛蚴能够发育成为100个,甚至千个以上的尾蚴。尾蚴会从螺体内排出,并快速发育成为囊蚴,即可在水中游离,也可黏附在水草上当肉牛在饮水或者食草时食入囊蚴而发生感染。囊蚴最终侵入到肝胆管继续发育成为成虫,该过程需要2~4个月左右的时间才能够完成。成虫能够存活3~5年,但通常1年左右就会从机体内自然排除。

2.流行病学

反刍动物容易发生该病,且全年任何季节都能够发生,即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但在夏季多雨时候,锥实螺、水草数量过多时达到最高。农村养牛通常采取散牧,放牧环境内长时间存在积水、低洼地带,有大量的锥实螺滋生,尤其是曾经发生该病的区域非常容易出现发病。该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牛以及其他感染该病的反刍动物,主要是以口腔食人的方式造成传染,即经由消化道感染。如果肉牛采取舍饲,确保饮水符合安全标准,通常不会出现发病。

3临床症状

病牛体质状况、体内寄生虫体数量以及虫体分泌毒素的能力不同,使其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症状。病牛通常呈慢性经过,表现出体质逐渐消瘦,食欲减退,消化紊乱,瘤胃蠕动缓慢,贫血,黏膜和结膜呈苍白色,周期性瘤胃胀气、前胃弛缓、腹泻交替发生,被毛干燥、粗乱,失去光泽,且容易断裂、脱落,颌下、眼睑发生水肿,有时会导致胸、腹下发生水肿。肝脏叩诊发现浊音区明显扩大,如果导致肺脏感染,还会引发咳嗽。发病后期,病牛往往只能够卧地不起,最终由于病情恶化,体质严重衰竭而发生死亡。犊牛发生该病时,既会对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影响,还会使其非常容易发生死亡。

4防治措施

定期驱虫。合理制定驱旦时间,能够将虫卵及虫体及时杀灭,从而才能够有效防治该病。根据当地自然条件以及放牧情况确定驱虫次数,一般每年至少要进行3次驱虫,在1~2月份进行第一次驱虫,在5~6月进行第二次驱虫,在9—10月进行第三次驱虫。驱虫可选择使用硝氯酚,初次用药按每千克体重使用3—7mg,在空腹时投服,经过3天按每千克体重投服lOmg进行第二次驱虫。

消灭中间宿主。肝片吸血虫的中间宿主是椎实螺,及时消灭中间宿主能够抑制肝片吸血虫发育成为尾蚴,从而防止发生该病。为消灭椎实螺,可采取破坏其生长环境的方式,结合水利工程建设和农田改造,填平牧草边、田间不用的低洼水沟、泥塘、水渠,使其没有适宜的生长环境,从而抑制螺的生长。还可使用化学肥料或者药物进行防治,化肥则可选择使用氯化铵、氨水等,都具有很好的灭螺效果。此外,还可在水田中采取散养鸭群,也能够很好的灭螺。

加强粪便管理。肉牛排出的粪便要适时进行清扫,并在同一地点堆积,一定数量后可盖上干草或者封盖泥土,经过1~2个月的生物热处理后才能够使用。特别是患有该病的肉牛排出的粪便,由于其中含有大量的虫卵和虫体,更要注意采取妥善处理,最好添加一定的消毒药,再进行集中堆积处理,防止其他牛只感染。圈舍要定期进行冲洗、消毒。

药物治疗。近年来,驱治牛肝片形吸虫的一种特效药物是硝氯酚片。如果病牛体质较好,可按每千克体重使用5~6mg;如果病牛体质较差,可按每千克体重使用3~4mg;如果采取大群给药则可根据目测体重控制用药量。投服药物时不需要采取禁食,可直接用水瓶灌服。阿苯达唑片也可用于驱治牛肝片吸虫病,该药是一种广谱驱虫药,具有高效、安全、低毒以及便于使用等优点。如果病牛体质较好,可按每千克体重使用30~40mg;如果病牛体质较弱,可按每千克体重使用20~30mg,同样如果采取大群给药,也可根据目测体重控制用药量。投服药物时不需要采取禁食,可直接用水瓶灌服。病牛也可使用中药治疗,可取30g槟榔,20g肉豆蔻,20g甘草,20g木通,30g茯苓,23g厚朴,30g龙胆草,20g泽泻,30g苏木,45g绵马贯众,全部研成粉末,添加开水冲调后给其灌服,或加水煎煮后服用。

猪流行性腹泻病的临床症状 猪流行性腹泻病的诊断与防治


猪流行性腹泻是由病毒引起的仔猪和育肥猪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该病与传染性胃肠炎很相似,在我国多发生在每年12月份至翌年1~2月,夏季也有发病的报道。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的猪,年龄越小,症状越重,死亡率高。一般哺乳仔猪、断奶仔猪和育肥猪感染发病率100%,成年母猪为20%左右。近几年来,国内开始出现较大范围仔猪流行性腹泻,仔猪死亡率急剧升高,业已造成了非常严重的经济损失。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猪流行性腹泻病的临床症状猪流行性腹泻病的诊断与防治。

1、病原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为该病的病原,该病毒为套式病毒目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的成员。该病毒为单股正链RNA病毒,具有侵染性。病毒粒子形态呈球形,处于粪便中的病毒粒呈多形态,直径为95-190nm,病毒具有囊膜,囊膜上有长12-24nm的花瓣状纤突,由核心向四周放射,呈皇冠状。病毒免疫荧光和免疫电镜试验表明,PEDV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猪血凝性脑脊髓炎病毒、新生犊牛腹泻冠状病毒、犬冠状病毒、猫传染性腹膜炎冠状病毒之间没有抗原相关性口3。该病毒在外界环境下不稳定,60℃条件下30min即可使其失去感染力,在50℃条件下稳定性较强。病毒在4℃pH5.0-9.O或在37℃pH6.5-7.5的条件下较为稳定。

2、流行特点

猪流行性腹泻病呈全球流行,且具有季节性特点,主要以寒冷的冬季发病率最高,夏季也时有发生。各品种、年龄、性别的猪对该病都有易感性,哺乳仔猪、架子猪、育肥猪及青年种猪等群体发病率较高,对哺乳仔猪的危害最为严重。由于哺乳仔猪、断奶仔猪和育肥猪都较易感,发病率高达100%,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可在猪群中持续存在。病猪和带毒猪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该病主要经消化道进行直接接触、间接接触和经食物传播,也有报道称病猪也可通过呼吸道传播病毒。

3、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不同年龄阶段猪对该病的潜伏期不同,育肥猪为2-3天,哺乳仔猪24-36h。随着猪年龄的不同,其临床症状也有一定差异,年龄越小,病情越重。病猪表现为体温正常或稍高,食欲下降甚至废绝,病猪逐渐消瘦,出现腹泻,并伴有呕吐症状,排黄色水样稀粪,哺乳仔猪持续腹泻3-4天后,因严重脱水而死,死亡率可达100%。成年猪的症状较轻微,死亡率也较低,轻者仅出现呕吐症状,重者则出现严重腹泻,即便自愈,也会影响生长发育,失去饲养价值。病猪死后剖检可见,背部肌肉坏死,小肠内充满大量泡沫样或水样粪便,小肠鼓气,肠壁弛缓,缺乏弹性,肠壁变薄,肠系膜充血、水肿,淋巴结水肿,肠绒毛萎缩。部分病例可见胃底黏膜有小点状或斑状出血,胃内容物呈鲜黄色并混有大量乳白色凝乳块,部分成年猪病例胃底黏膜可见有溃疡灶,靠近幽门区可见有较大坏死区。心脏扩张明显,内脏器官可见淤血。

4、诊断

可根据病原学、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做出初步诊断,确诊还需结合实验室诊断结果做出,该病实验室诊断可进行病毒的分离与鉴定,具体办法可通过采集仔猪空肠及肠内容物在青霉素和链霉素磷酸盐缓冲液中制成5倍悬液,然后将悬液进行离心处理,然后取上清液再经220nm的滤膜过滤,将过滤后的滤液接种于Vero细胞单层上,放在放入培养箱中,在37℃条件下培养3-4天,有病变的细胞可见细胞面粗糙,颗粒增多,有多核细胞,细胞逐渐脱落,即可诊断为猪流行性腹泻,也可将滤液接种试验用仔猪,进行回归动物试验,观察仔猪是否发生相应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进行确诊。

5、防治

免疫接种是目前防控猪流行性腹泻病最有效而可靠的方法。由于该病对仔猪的威胁最大,由于仔猪发病时日龄小,对机体来不及进行免疫,因此只能给母猪预防注射猪流行性腹泻疫苗,仔猪通过初乳中的特异性抗获得保护。同时还能减少母猪群持续带毒、排毒时间。目前,应用的疫苗主要是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二联灭活疫苗和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二联弱毒疫苗,进行疫苗接种预防的同时,还要加强饲养管理,创建良好的饲养环境,注意圈舍防寒保暖,防止猪舍潮湿闷热,保持舍内空气新鲜。

该病的治疗无特效药物,治疗时可采用对症治疗,以达到缓解症状,促进康复的目的。加强疫病监测,发现猪发生呕吐、腹泻后,应立即封锁发病区域,尽量做到全部封锁。然后对环境和器具进行彻底消毒。对出现呕吐和腹泻症状的猪,可采用腹腔注射补液盐或口服诺氟沙星,每天4-5次,防止病猪脱水的发生。可用肠道抗生素防止继发感染,降低死亡率。对病猪的其他症状采用相应的药物进行对症治疗。

新型仔猪流行性腹泻的综合防治
一、流行情况
仔猪流行性腹泻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现在国内,长期以地域性、季节性流行。但是从2010年九月开始,华南、华东、华北地区开始出现了严重的仔猪流行性腹泻。这种新型腹泻有着新的流行特征。
感染主体以哺乳期及断奶仔猪为主,其中刚出生天的仔猪感染率最高,发病没有显的性别差异,妊娠期母猪以及其它成年猪影响相对较小。出生十天以内的仔猪感染该病腹泻两天之后,出现大批死亡,因病死亡率超过50%。这种病毒在产房内传播方式呈跳跃式,仔猪发病在时间上有间歇特点。
二、临床症状
新型仔猪流行性腹泻的临床症状以水样腹泻为主,间或伴有严重呕吐。仔猪呕吐常发生于进食或者吃奶之后,病症轻重随仔猪年龄大小各有不同,而且越小病情越重。
出生七天以内的新生仔猪,在发病后三到四天,就会因严重脱水导致死亡,其仔猪流行性腹泻的死亡率高达百分之五十以上,最高甚至百分之百。患病个体的体温会相对偏高,精神萎顿,食欲不佳,或者直接废止。较大的断奶猪常表现为精神浓郁、食欲不振、水样腹泻,连续一周后会逐渐康复,但是少部分猪病愈后会出现生长迟缓、发育不良的问题。
三、病理变化
患新型仔猪流行性腹泻的个体多出现严重脱水、体型消瘦、皮下组织明显干燥、而且胃部有大量黄白色块状物的情况,不过肉眼能观察的到变化主要在小肠部位:其肠管被黄色液体充满导致管道扩张、肠壁明显变薄失去弹性、肠系膜充血而且淋巴结出现水肿。大肠、盲肠部位黏膜出血、坏死,肠表有胶冻状黏液、肠内被血红色物质充满。小部分病体胃底粘膜被覆有粘液而且有点状出血现象,年龄比较大的个体胃内出现溃疡灶,幽门附近坏死组织较多。
四、实验室诊断
新型仔猪流行性腹泻的实验室诊断方法以技术检测双份血清样本中的抗体为主。对于仔猪,用该技术对处于期内的粪便、肠内容物做抗体检测即可,笔者研究中仔猪感染腹泻疫毒的比例达到。
五、病症鉴别
1.新型流行性腹泻与传染性胃肠炎一样都具有比较强的传染性,而且均以冬季发病主为,发病群体多为刚出生的仔猪以及断乳期仔猪,病死率也非常高;当然成年猪也有发病的可能性,不过症状相对较轻。两种病症的区别在于:患者后者病症时临床上有粪便恶臭或者腥臭且带血,渴水度更强,而且因其传播速度比腹泻慢所以致死率也更高。
2.新型流行性腹泻与轮状病毒病相比较而言,两者都具有传染性,冬季为多发期,各年龄段猪都有可能感染,不过仔猪病死率更高。两种病症的区别在于:后者病体内肠腔内容物为灰黄或灰黑的浆性水样物质。
3.新型流行性腹泻与伪狂犬病相比较而言,两者均具有传染性,而且仔猪均有呕吐、腹泻症状,精神不振、动作不灵活而且粪便黄白,仔猪病情明显偏重。两种病症的区别之处在于:后者患病仔猪在病发的第二天就会出现体温飙升、眼部发红水肿、严重昏睡、口吐泡沫的情况,而且身体后腿部位发紫、腹部有出血点出现。
六、治疗方法
新型仔猪流行性腹泻的治疗宜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而且实践证明效果明显,有效率接近百分之九十五。现报告如下:
1.西药用剂
新型仔猪流行性腹泻病发之初,可以安排每日两次肌肉注射硫酸阿米卡星,同时安排仔猪口服庆大霉素,;遇到病情无法控制的情况,宜加注抗病毒l号。至新型仔猪流行性腹泻病发后期,宜安排仔猪每日静脉注射两次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连用三到五天。对于出现机体脱水现象哺乳期仔猪,宜安排腹腔注射十毫升维生素C溶液加。具体的方法是:将仔猪倒立保定之后,在其倒数第二个乳头边上进行消毒垂直注射,结束后注意是否有血液以及水样回流等异常现象,如果有则停止该注射。用量为每只每日注入一次的药水,连续两到三天。
2.返饲(人工感染)
2.1粪便返饲
将发病猪的粪便收集后加适量凉水稀释后加粉料拌成半湿料,以能捏成团块为度(即为“返饲料”)。在母猪饲喂时用手捏成团块或用料勺提取,逐头添加“返饲料”,待“返饲料”吃完后再饲喂饲料。每天一次,连续2—3天。产前一个月母猪。
2.2发病猪组织返饲
如腹泻发生在产房仔猪,病料可采集腹泻仔猪的大小肠组织制作返饲料。
2.2.1首先确诊取样是流行性腹泻感染猪,并没有感染其他危害极大的病原体,如猪瘟病毒等,可选取出生7天以内的发病仔猪及其同窝活仔猪做返饲,病死猪不可用。
2.2.2组织病料采集:打开腹腔,取出整个内脏,包括仔猪的小肠和大肠,放入干净的盆中,在盆中选取需要的组织,注意此过程中不能使用任何消毒剂。
2.2.3饲喂方法同粪便返饲。
2.3返饲量的控制
2.3.1采集的纯粪便病料每头母猪控制在300毫升左右;
2.3.2组织病料一头仔猪的组织病料拟饲喂5~10头母猪为度。
七、结束语
新型的仔猪流行性腹泻是PEDV病毒引发的一种肠道类急性传染病,发病快致死率高,在研究最有效的治疗方法的同时,还应注重综合预防。即应安排仔猪及时接种疫苗;注意保持猪舍清洁、干燥,进入冬季后须特别加强猪舍保暖措施,内部垫草应时常保持干燥、洁净;另外,应尽量选择自繁自养,严禁从病区引入新猪,在种猪的引进方面,一定要从无疫病区引进,在确保其安全健康的情况下再行引入。

蛋鸡马立克氏病的临床症状 蛋鸡马立克氏病的诊断与防治方法


马立克氏病是鸡的一种淋巴组织增生性肿瘤病,其特征为外周神经淋巴样细胞浸润和增大,引起肢(翅)麻痹,以及性腺、虹膜、各种脏器、肌肉和皮肤肿瘤病灶。本病是一种世界性疾病,目前是危害养鸡业健康发展的三大主要疫病(马立克氏病、鸡新城疫及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之一,引起鸡群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蛋鸡马立克氏病的临床症状蛋鸡马立克氏病的诊断与防治方法。

1、流行特点

该病多发生在幼龄鸡群。且1-7日龄的雏鸡是最易感群体,在性别上,母鸡比公鸡易感染。感染该病毒的鸡易在12-30周龄间发病,通常发病率为5%-30%,鸡发病后死亡率可高达100%。鸡群间可以通过空气传播,直接或者间接接触都会传播此病,病鸡和带毒鸡是传染源,不管是病鸡还是带毒鸡,都会持续不断的从体内排出毒素,病毒可以通过身上脱落的羽毛、排泄的粪便、身上的皮屑、口鼻内的黏液等排出。另外,带毒鸡在采食饲料和饮水时会污染料槽和水槽,排泄物会污染养殖环境,当健康鸡群与受到污染的环境及用具接触后就可能被感染,另外,健康鸡群呼吸了被污染的空气、啄食了带有病毒的羽毛或者垫料后也会发生感染。鸡在感染此病后不立即发病,随着病毒在体内大量的蓄积,从而侵害了鸡的神经系统和内脏器官,最终形成肿瘤。

2、临床症状

该病根据发病位置与临床症状不同可分为四种类型,分别为神经型、内脏型、眼型和皮肤型。其中神经型主要侵害的是坐骨神经,临床症状表现为身体一侧较轻,另一侧较重,从而导致病鸡的步态不稳,在发病初期为不完全麻痹,后期则会完全麻痹,表现为不能站立、蹲伏,或者呈现一腿向前,另一条腿伸向后方的特殊姿势。该病毒还会侵害臂神经,表现为受侵害那侧的翅膀下垂,当侵害颈部肌肉的神经时,病鸡则表现为头下垂,或者歪斜,当迷走神经受侵害时,则会导致失声、呼吸困难、嗉囊扩张,当腹神经受侵害时则会表现为腹泻的症状。病鸡还会出现采食困难,导致饥饿、脱水,逐渐的消瘦,最后衰竭死亡。

内脏型多呈现急性暴发,发病快,病鸡多表现为出现精神萎顿,随着病程的发展,表现为共济失调,随后出现肢体麻痹。有的病鸡在死亡前没有任何临床症状,有的病鸡则会表现为脱水,逐渐的消瘦,最后昏迷死亡。

眼型侵害的位置为单眼或者双眼,病鸡的视力会下降,严重时会消失。虹膜失去正常的颜色,呈同心环状或者斑点状,最后出现弥漫的灰白色。瞳孔的边缘不整齐,严重时瞳孔变小仅剩下针尖大小。

皮肤型表现为体表的皮肤上会有黄豆大的肿瘤,用手触有坚实感,外观会不断的增大,不会自行脱落,也不会消失,该类型的病程通常较长。该种类型的临床症状不明显,一般在屠宰时才可发现鸡患有该病。

3、病理变化

神经型的病理变化为受损害的神经横纹消失,神经变粗变大,颜色变为灰色或者黄色,内脏型的病变位置发生在卵巢、肝、心脏、肾脏、脾脏、肺脏、腺胃、肌胃以及胰脏等,会在内脏器官上发现肿瘤。肿瘤为圆形或近圆形结节,突出脏器表面,为灰白色。眼型病理变化为虹膜正常色素消失,呈同心环境或者斑点状,瞳孔变小。皮肝型表现为毛囊肿大,会在皮肤上表现为淡白色的结节或肿瘤,严重时会全身都有。

4、诊断方法

对该病进行确认除了要结合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外,还要进行实验室诊断。方法为取病鸡含有羽髓的羽毛数根,将羽髓挤出与生理盐水混合均匀后备用。制备琼脂平板,在制好的琼脂平板上打梅花形的孔,然后将鸡马克立氏病病毒抗血清加入到琼脂平板中间孔内,周边的孔则将加入制好的羽髓液,将其在37℃下培养24h后观察,如果在周边孔与中间孔之间有一条白色的沉淀线,则说明为阳性,表现该鸡患有马立克氏病。

5、防治措施

目前对于该病并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和措施,主要以预防为主,首先要加强鸡群的饲养管理,保持鸡舍的环境卫生,做好消毒的工作。针对不同的消毒对象,使用不同的消毒药剂,如可用3%的氢氧化钠溶液对墙壁、地面等进行消毒。对蛋鸡进行合理的饲喂,可在饲料中增加矿物质元素,尤其是硒的添加,可以增强鸡群的抵抗力,提高抗肿瘤的能力。养殖场最好坚持自繁自养,如果需要从外购买雏鸡,要从正规厂家购买,做好选购工作以及检疫工作,并做好马立克氏病的免疫接种工作。免疫接种是预防该病的主要措施,在免疫时要对鸡群进行封闭饲养,可有效降低该病的发病率。在养殖过程中要加强管理,避免鸡群出现应激反应,定期进行检测,以筛选出阳性鸡群,对于发病后治疗效果不佳的病鸡和阳性鸡要及时的淘汰。当鸡场发生马立克氏病后要及时的隔离,立即注射马立克氏病苗,将病死鸡立即进行无害化处理,以防止病毒传播。同时还要加强饲养管理,饲喂全价优质的饲料,给鸡群提供良好的养殖环境,提高鸡群舒适度。注意在免疫接种时要保证疫苗足量,不漏免和重复免疫。

1、病因分析
疱疹病毒毒力逐渐增强:近几年,由于蛋鸡养殖过程中频繁使用疱疹病毒疫苗,导致其毒力随之增强,但依旧使用早期研制出的火鸡疱疹病毒冻结活疫苗HVT以及Ⅰ型苗CV1988,而没有及时研制出适宜现在使用的新型疫苗。正是由于病毒的毒力不断增强,但机体没有得到良好的免疫保护,感染超强毒株或者强毒株,也比较容易引起发病。
母源抗体的干扰:同源母源抗体能够干扰非细胞结合性和细胞结合性疫苗,尤其是严重影响HVT苗,抑制疫苗的免疫效果,导致即使按照标准计量接种疫苗而效果较差。
接种疫苗质量:蛋鸡养殖过程中疫苗接种的任何环节,如毒株类型、疫苗的真伪、运输、保管条件、储存环境以及接种方法、注射时间、使用剂量不合理等,都能够导致免疫失败,使疫苗不具有保护力,从而导致发生率明显提高。
生产管理:蛋鸡接种疫苗后的3~4星期内处于免疫空白期,如果在该阶段的饲养管理不当,如果温度、湿度不适宜或者消毒不严格、彻底等,都非常容易感染马立克氏病毒。另外,当蛋鸡暴发某些疾病,都能诱发马立克氏病。
2、流行特点
完整的疱疹病毒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如存在于垫料和粪便中的病毒,在室温条件下能够生存达4~6个月;细胞结合病毒能够在4℃存活2星期,37℃可存活18h,在50℃存活30min,在60℃存活大约1min。病鸡大多数是终生带毒,且具有传染性的马立克病毒能够持续通过脱落的羽毛囊皮屑排到体外,是导致很难有效抑制该病传播的主要原因。
鸡对该病具有非常高的易感性,且日龄越小越容易感染,一般2~5月龄的鸡群容易发病,且母鸡比公鸡易感。品种不同对该病具有不同的抵抗力,且感染病毒后的发病率也存在一定差异,通常蛋鸡的易感性要低于肉鸡,引进蛋鸡的易感性比本地鸡高。当蛋鸡饲养管理不当、受到某些应激刺激、缺乏维生素A、感染球虫等,都能够引起该病。
该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鸡和带毒鸡,且能够通过直接或者间接接触造成传播。病毒能够经由病鸡的排泄物、分泌物以及空气造成传播,尤其是皮肤的羽囊上皮中含毒量最高,导致从病鸡体表脱落的羽毛屑中也含有大量的病毒,只要其他蛋鸡吸入或者食入都能够发病。另外,吸血昆虫在病鸡体表吸取血液也可传播该病,即可作为该病的传播媒介。
该病全年任何季节都能够发生,且由于该病毒具有较强的抵抗外界理化因素的能力,能够对环境造成污染,且能够在外界环境中存活数月,有时甚至长达数年。因此,病毒污染环境也与引发该病密切相关。
3、临床症状
发病初期,病鸡体质呈进行性消瘦,肉髯、鸡冠颜色变淡、略有萎缩,羽毛比较脏乱;发病后期,病鸡表现精神沉郁,食欲废绝,双目紧闭,呆立不动,体质严重消瘦,发病经过2~4天往往由于衰竭而发生死亡。发病高峰期,精神萎靡,食欲减退,缩颈低头,羽毛蓬乱,双翅下垂。个别病鸡运动障碍,早期行走不稳,一肢或者两肢出现不完全的麻痹,严重时甚至出现完全麻痹,使其无法行走,往往在地上蹲伏,有时还出现头颈扭曲的现象。蛋鸡在产蛋期患病,会表现出精神不振,羽毛粗乱,嗉囊内没有食物,停止产蛋,发生腹泻,排灰绿色或者黄色粪便,体质渐进性消瘦。
4、防治措施
加强饲养管理:蛋鸡饲喂全价配合饲料,确保其能够正常生长发育,并保持体况良好。同时,蛋鸡最好采取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禁止同一鸡舍混养不同日龄的蛋鸡。每批蛋鸡出舍后必须全面进行清洗和消毒,且要空舍一段时间后,然后才能够进入下一批鸡饲养。舍内粪便、垃圾要及时清除干净,确保清洁、干燥。车辆进入鸡场前要使用消毒液进行清洗、喷洒,彻底消毒;饲养管理工作人员进出育雏舍也要进行消毒,一般采取淋浴等方式;同时,雏鸡舍每星期使用百毒杀进行1次带鸡消毒。另外,育雏温度、湿度必须严格按照规定进行调控,为其创造舒适的饲养环境,避免应激,促使机体的免疫力和抗病力增强,能够有效预防该病。
免疫接种:该病预防的重点是及时进行免疫接种。一般首免是在1日龄进行,但据报道,胚胎18日龄进行接种免疫产生的免疫应答效果要优于雏鸡1日龄进行首免,且能够促使免疫器官更早免疫成熟。鸡胚18日龄接种马立克氏疫苗既能够避免发生早期感染,还能够有效地延缓羽囊排毒的时间或者阻碍羽囊排毒,从而控制环境被病毒污染,也能够预防该病的发生,且非常重要。目前,大多数鸡场引进雏鸡后,通常在雏鸡出壳24h以内接种马立克氏病疫苗,之后在12~16日龄再进行1次接种。
及时扑杀病鸡:对已经表现明显症状的病鸡全部采取扑杀、深埋处理,这样不仅能够节省饲料,减少饲料成本,还能够避免病鸡排泄物污染环境,有利于切断传播途径。


对虾白便病的防治方法


近年来,在对虾养殖过程中经常会见到虾塘中有细长、带黏性的白便漂浮,对虾明显减料,如果不及时有效处理很快就会出现对虾空肠空胃情况,然后就是偷死。

对虾拉白便是一种顽固性的肠炎混合病,是对虾肠道中上皮细胞脱落随着粪便一起排出的现象。本病与水质恶化、饲料变质,或者池塘本身就有病虾死虾,健康虾摄食病死虾后引起感染等因素有关。有养殖户单纯用抗生素或微生物制剂处理往往效果不佳,容易反复,众多养殖户和专家尝试多种方案都没有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

偷死病也叫死底症,发病初期,一般每天在每口塘的池底可发现0.5~0.75公斤死虾,随着水质继续恶化,每天在每口塘的池底甚至可发现5~7.5公斤死虾。在南美白对虾蜕壳期间为死亡高峰期,若不加以控制,死亡现象会一直持续到收虾季节,直至绝收。

一种是:1.全池泼洒。

将本品1包(200克)溶于30公斤以上的水中1小时以上,然后全池泼洒。2.拌料饲喂。将本品200克直接与成品20公斤虾料拌料后投喂。

另一种是:1.预防对虾白便病和偷死病。

每667平方米(1亩)虾塘用本品2包溶水全池泼洒,每3天1次,同时每天1次将所有饲喂的虾料按本品200克与20公斤虾料的比例进行拌料投喂。2.治疗对虾白便病和偷死病。根据严重程度每667平方米用本品3~5包溶水全池泼洒,每天1次,同时每天将所有饲喂的虾料按本品200克与20公斤虾料的比例进行拌料投喂。直到恢复正常后按第1条用法用量进行预防。3.在越冬虾棚与种虾上的使用。每667平方米虾棚用本品1包溶水全池泼洒,每2天1次;同时每天1次将所有饲喂的虾料按本品200克与20公斤虾料的比例进行拌料投喂。

(广西蒋爱国)

(对虾白便偷死一撒灵产品,农村百事通读者服务部有售,咨询电话:0791-86635947)

猪病的流行趋势与预防探讨 常见猪病及其防治方法


作为世界上养猪规模最大的国家之一,我国的猪肉产销量非常可观。我国人口众多,对猪肉的需求量很大,这也促使养猪业发展较快。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各种猪病逐渐成为阻碍我国养殖业发展的一大隐患。近些年来,猪瘟、圆环病毒病、蓝耳病等传染病日渐对我国养猪生产造成严重的危害,给养殖户带来了相当大的经济损失。为了保障养猪业健康发展,国家和社会有必要采取有效来措施控制各类疫病。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猪病的流行趋势与预防探讨常见猪病及其防治方法。

1、当前猪病的流行趋势

由多种病原体混合后所导致的感染疾病有所增加,这些疾病都是由多病原混合感染所导致的,如猪巴氏杆菌感染和猪气喘病等疾病,对防治和诊断都是极大的挑战。

新旧疾病的交替发生因规模化养猪业和流通渠道的加快,导致一些早已控制的传染病再次流行起来,致使猪瘟和肺疫等病的发病次数增加。因引种检测手段不足,把关不严,致使我国新猪病呈上升趋势,出现了如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和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等多种新的猪病,有的养猪场病猪死亡率甚至大于15%。

沙门氏菌与梭菌病的发生越来越多,比如刚刚断奶的猪、处于生长过程中的猪都会出现非常顽固的腹泻、皮肤坏死等多种情况,发生梭菌性肠炎的占比较大;而7天以上的断奶猪、仔猪、生长中的猪又会被非常顽固的下痢感染染病,猪粪呈黄水样。这两种病最近几年是经常发生,一但猪被混合感染,极易死亡。

养猪场增多,总的养猪规模加大,寄生虫病与细菌病加重环境污染,比如大肠杆菌等疾病发病次数增加。

呼吸道病综合征的发生,严格来说是由一种或几种病毒、细菌彼此混合引发的,同时猪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又下降并和环境应激因素共同作用引发了此病,发病率在30%-80%,在养猪行业中是一个比较难处理的问题。同时饲养和管理的混乱和环境的不断恶化再次加重了此病。

免疫抑制性疫病与中毒性疾病对养猪业的危害不断加大。因饲料搭配不当或长时间存贮,营养丢失;微量元素等缺乏;农药,药量过大,如痢菌净中毒等;免疫抑制性疫病不但会对抗体造成直接危害,而且会对机体造成免疫抑制,导致接种疫苗之后猪的反应增强,副作用增大,免疫失败。

2、猪病的预防措施

所有的猪要同进同出。为了全面杜绝猪的疫病,主要是为了对一些与呼吸道疾病有关的疾病进行控制,养猪场的生猪养殖要同进同出,降低传染源。养殖场内仔猪生长场所和产仔的地方都要做到所有的猪同进同出;养殖种猪的场所,如产仔的地方、喂养仔猪的场所、仔猪长大后饲养的地方,都要做到所有的猪同出。不要使用抗生素作为预防药,降低不必要的疫苗注射,降低单位面积的养猪密度,近期不从外地进猪饲养,实行严格的全进全出制度。

加强管理。加强通风和保温等工作,使猪的机体抵抗力得到提高,降低和杜绝应激因素,防止饲料被病原感染。

对猪场消毒要严格。要认真消毒,注重结果,而不是只注重表面的形式。正常情况下养猪场所的周围是每个星期都要进行1次的消毒,关猪的场所是每隔2-3天就要进行1次消毒。如果猪场有猪染病,就要对关猪的场所每天进行1次消毒,猪场周边的地方也要每隔2-3天消毒1次。通常用来消毒的药物为:百毒杀、畜康等药。关猪的场所,除了猪以外,杂物和猪的排泄物都要清扫干净,对其进行彻底处理(无害化处理),以保持环境卫生,防止猪被感染。死猪要深埋或焚烧。

给猪群制定和建立一套合理的免疫程序。具体操作时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依据客观,并发挥主观能动性,即要结合疫苗、疫情来制定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不能想当然。有针对性地用疫苗,防止大而全。同时要确认这种病是原来就在本地流行过还是现在才有的新的病种,疫苗要选择质量高,但安全且不贵的疫苗,并采取恰当的方式方法。因各种微生物的耐药性都有所增强,导致现在的猪更容易生病,所以用药时要加入免疫增强剂来防治,如金免核苷,可单独使用,也可和其他药物联合使用。如果病情较重时,应联合用药,效果更好一些。

猪场发病,需职业兽医诊治。要立刻请专业兽医来诊治,并且要按疗程治疗,不能经过1-2次治疗后,病猪症状有所好转就停止用药,以防治疗不够彻底,出现往复而担误治疗的最佳时间。

对猪的用药要合理。具体的用药要依据疫病的表现情况来确定是什么病,并依据这种病的发生情况来确定用药品种和用药量,并注意对药物的副作用进行评估。对敏感药物的使用要目的明确并有针对性,不能乱用,更不能随意加大剂量,以防范抗药性较强的菌株产生。

诊断要科学,用药要合理。对已受到威胁的猪场,要对整个养猪场的所有猪进行一次强化伪狂犬病疫苗和猪瘟疫苗的注射。这两种病因猪群自身的保护率高,即使发病,症状也不会太重,而且时间短,比较容易治疗。

对猪肠道功能的保护。肠道是有免疫能力的,所以要做好保护工作。在免疫方面,作用十分重要。对猪使用金倍素,能增强免疫力,减少感染传染病的概率。

常见猪病及其防治
一、气喘病
(一)综述猪气喘病又名猪喘气病、猪霉形体肺炎或猪支原体肺炎,国外称地方性肺炎。病原为猪肺炎霉形体,霉形体曾被译作支原体。病原体主要存在于猪的呼吸道、肺和肺门淋巴结。猪气喘病是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特征为咳嗽和喘气,发病率高,死亡率低,影响猪的生长发育,同时易继发感染很多疾病,给养猪生产带来了重大的损失。发病无年龄、品种、性别、季节性,哺乳仔猪和幼猪的发病率、死亡率较高,其次为怀孕后期及哺乳母猪。寒冷、潮湿、多雨、饲养管理不当、卫生条件不佳等均可诱发本病或加重病情。病猪康复后带菌时间较长,有的长达1年左右。
(二)临症间歇性咳嗽和喘气,流鼻涕,可视黏膜发绀;食欲无明显的变化,生长受阻。体温一般正常,如发生继发感染则体温升高,病情复杂。
(三)病理肺病变显著,肿大、水肺、气肺;肺的各叶前下缘出现融合性支气管肺炎病变区,界限明显。从“猪肉样变”到“胰变”或“虾肉样变”(初期可见病变红灰色,切面细蜜似猪肉状,俗称肺的肉变,后期呈淡紫色、深红色、灰黄色,坚韧性增加,俗称“胰变”)。继发感染后可见心包炎、胸膜炎、肺和胸膜粘连。
(四)防治支原净100mg/kg或强力霉素150mg/kg或克痢平250mg/kg或硫酸粘杆菌素40mg/kg(断奶前后两周);卡那霉素、长效土霉素等也敏感。免疫:猪喘气病灭活苗,小猪1~5日龄,0.25ml/头;留种用3~4月龄二免;种公、母猪2次/年,5ml/次。
二、接触性传染性胸膜肺炎
(一)综述又称猪副溶血嗜血杆菌病等,病原有嗜血杆菌、副溶血嗜血杆菌。猪胸膜肺炎防线杆菌是黏膜的严格寄生菌,通常情况下,主要存在于猪的呼吸道中。本菌目前已经发现12个血清型,我国主要流行血清7心腹。是一种接触性呼吸系统传染病。特征是急性出血性胸膜肺炎和慢性纤维性坏死性胸膜肺炎,是目前国际公认的养猪业颇具危害的重要传染病之一。急性病猪具有很高的死亡率,一般在50%左右,慢性常可耐过。感染不分品种、年龄、性别、季节,以3月龄左右(6周~6月龄)的仔猪最易感,4、5月份和9、10月份最易发。诱因为运输、气候骤变、通风不良、拥挤、环境突变及其他应激或加重病情。
(二)临症高热,41.5℃以上;咳嗽,张口呼吸,后期呼吸困难,犬坐;有时见口鼻流淡红色泡沫样分泌物;鼻、耳、腿、体侧皮肤发紫;临死前口鼻腔流出血样泡沫样分泌物;个别猪呕吐,少数猪伴有下痢;有的关节肿胀;跛行。
(三)病理气管、支气管内充满血性泡沫样分泌物;胸腔内有浅红色渗出物。肺炎,肺间质充满血色胶样液体,明显的纤维素性胸膜炎有时见肺与胸膜粘连(充血、水肿,开始肺炎区有纤维素性附着物,并有黄色渗出液渗出,后期肺脏实变区较大,表面有结缔组织机化的粘连物附着,再后来肺炎病变区的病灶硬结或成为坏死灶。有时见渗出性纤维素性心包炎。
(四)防治氨苄:4~15mg/kg体重,肌注,2次/日,3天;卡那:10~20mg/kg体重,肌注,2次/日,3~5天;磺胺:0.07~0.1mg/kg体重,肌注,2次/日,3天;复方新诺明:0.07~0.1mg/kg体重,肌注,2次/日;氟甲砜:0.1ml/kg体重,肌注,2次/日;支原净:100~150mg/kg拌料(个别症状严重的猪注射、大群采取拌料给药)免疫: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油佐剂灭活苗,母猪产前1个月注射2ml;种公猪2次/年,每次注射2ml;仔猪4~5周龄注射0.5~1.0ml,间隔7~14天加强一次。
三、猪传染性萎缩性萎鼻炎
(一)综述简称萎鼻,本病的主要病原是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其次是产毒素的D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其它病原微生物如绿脓杆菌、防线菌、嗜血杆菌、化脓棒状杆菌、猪鼻炎霉形体、毛滴虫及猪细胞巨化病毒等也参与感染。本病是猪的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特征为打喷嚏、鼻塞等鼻炎症状和颜面部变化,主要造成猪的生长发育迟缓,饲料报酬低,出栏期延长。各种年龄、品种的猪都可感染,也无季节性。没有临床症状的带菌母猪从呼吸道排毒感染仔猪,再由仔猪扩大感染的传染现象比较普遍。本病传播缓慢,散发。另外,本病也能感染犬、猫、牛、马、羊、鸡、兔和人,引起慢性鼻炎和化脓性支气管肺炎。
(二)临症鼻炎、喷嚏,呼吸不畅;粘性、脓性、带血的鼻液;流泪,“半月形”泪斑。鼻、颜面变形;歪曲,变短或上翘。(颜面部变形多发生在小猪,30~40Kg猪症状轻微或无,大猪多为无症状的带菌者)
(三)病理缺少眼观病变气管、支气管内充满血性泡沫样分泌物;胸腔内有浅红色渗出物。肺炎,肺间质充满血色胶样液体,明显的纤维素性胸膜炎有时见肺与胸膜粘连(充血、水肿,开始肺炎区有纤维素性附着物,并有黄色渗出液渗出,后期肺脏实变区较大,表面有结缔组织机化的粘连物附着,再后来肺炎病变区的病灶硬结或成为坏死灶。有时见渗出性纤维素性心包炎。
(四)防治青、链霉素、磺胺类药物、阿莫西林、喹诺酮类药物、头孢噻呋等敏感。免疫:一般选择丹毒、肺疫二联苗,仔猪60日龄1次;后备猪配种前一个月1次;种公母猪每年2次。按说明进行接种。
链球菌病
(一)综述猪链球菌是由几种主要链球菌(C、D、E及L群)引起的猪的多种传染病的总称。特征为急性型常表现为出血性败血症和脑炎;慢性型表现为关节炎、心内膜炎、淋巴结化脓和组织化脓等。人畜共患。仅猪有易感性,无季节性,各种年龄、品种的猪都易感,以新生仔猪和哺乳仔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其次为中猪和怀孕母猪,成年猪发病较少。主要经消化道感染,也可经呼吸道感染。
(二)临症败血型:突然发病,高热稽留,嗜睡,精神沉郁,呼吸急促;浆液、粘液性鼻液,便秘或腹泻,粪便带血,尿黄或发生血尿;眼结膜潮红、充血,流泪,离心端皮肤发紫;共济失调,磨牙、空嚼。脑膜炎型:多见于哺乳仔猪,体温高,便秘;共济失调、转圈,角工反张,抽搐,卧地不起,四肢划动,口吐白沫;最后衰竭或麻痹死亡,死亡率较高。淋巴结脓肿型:多见于颌下、咽部、耳下及颈部淋巴结发炎、肿胀,单侧或双侧,发炎淋巴结可成熟化脓,破溃流出脓汁,以后全身症状好转,形成疤痕愈合。关节炎型:主要是四肢关节肿胀,跛行,或恶化或好转。
(三)病理出血性浆膜、粘膜炎;鼻、气管、肺充血,肝、脾肿大出血。
全身淋巴结肿胀或坏死;关节胶冻或纤维素炎;脑炎、脑实质出血。
(四)防治青霉素类为首选,肌注意到次/日,3天;其次,20%磺胺嘧啶钠,0.1克/kg体重,肌注2次/日,2天.局部关节可行手术。免疫:断奶或成猪一律1m1(按瓶签)肌注或皮下注射,或仔猪在20~30日龄首免,50~60日龄二免;母猪产前3周接种(按说明)。
仔猪副伤寒
(一)综述又称猪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菌属细菌引起的仔猪传染病。特征为急性型呈败血症变化,死亡率极高;慢性型在大肠发生弥漫性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表现为顽固性下痢,严重影响猪的生长发育。本病是对仔猪威胁很大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沙门氏菌中的许多型对人和多种畜禽均有致病性。各种年龄的猪均可感染,1~4月龄仔猪易感性最高。无季节性,以阴雨潮湿季节发病较多。诱因可促进本病的发生,尤其发生猪瘟时,时常继发或并发本病感染。本病主要经消化道感染,也可通过交配感染。
(二)临症多发于断奶后仔猪;高热,嗜睡,呼吸困难;离心端皮肤呈深红色或紫红色。顽固性下痢,粪便灰白色、黄绿色,恶嗅;收腹上吊,弓背尖叫,被毛粗乱。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2438.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