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颡鱼池塘放养方法

黄颡鱼(学名:Pelteobagrusfulvidraco),为鲿科,黄颡鱼属鱼类。体长约20cm,腹面平直,体后半部侧扁,尾柄较细长。头大且扁平,吻短,圆钝,上、下颌略等长,口大,下位,两颜及腭骨上有绒毛状齿带。眼小,侧位。须4对,鼻须末端可伸至眼后,上颌须1对,最长,颐须2对,较上颌须短。体裸露无鳞,侧线完全。杂食,主食底栖小动物、小虾、水生小昆虫和一些无脊椎动物等。4-5月产卵,亲鱼有掘坑筑巢和保护后代的习性。在生殖时期,雄鱼有筑巢习性。在静水或缓流的浅滩生活,昼伏夜出。广布于中国东部各太平洋水系。

怎样利用池塘放养黄颡鱼?YZ023.com

一、水体条件:

黄颡鱼喜栖息于静水或缓流水中,生存温度范围广,一般为0℃~39℃,最适宜生长水温为22℃~28℃,水体最适宜PH值范围为7.0~8.5,适宜溶氧量为3.0毫克/升以上。

二、池塘条件:

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注排水方便,池底平坦,淤泥较少,不渗水、不漏水的池塘均可进行养殖,面积以3~5亩为宜,水深1.5米左右,安装好进排水棚栏及护网,防止涨水时鱼苗流失。大的池塘要配置增氧机。在放鱼种前10~15天,每亩用生石灰75~100公斤或漂白粉10~15公斤溶解化成浆后全池泼洒,以杀灭池中野杂鱼和病原生物。清塘消毒5~7天后,加注新水1米左右,用来降氨、氮和亚硝酸盐。

三、鱼种放养:

一般每亩水面放养尾重6~8cm的黄颡鱼4~6万尾左右,鱼种规格大小应一致。为防止鱼病发生,放养时须对鱼种进行药物浸洗,一般用10ppm高锰酸钾或2%至4%的食盐溶液浸洗鱼种5至10分钟。

四、饲料投喂:

黄颡鱼是以肉食性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喜食活、腥、软的饲料,可将小鱼、小虾、螺蚌肉、畜禽加工厂下脚料等动物性饵料绞碎后,用土面粉(次粉)作粘合剂,充分搅匀成团状后,放在饵料台上投喂,也可投喂人工配合颗粒饲料,参考配方为:鱼粉30%、豆饼30%、麸皮20%、玉米10%、土面粉(次粉)16%、肉骨粉1%、矿物质添加剂1%、多维1%、鱼油1%。也可使用黄颡鱼专用饲料或含蛋白质40%以上的鱼类通用饲料。投饲要做到定时、定点、定质、定量,日投喂量占鱼体重的2%8%,并按水温、天气及鱼的摄食情况而灵活掌握。一般每天上午910时和下午46时各投喂一次,因黄颡鱼喜在弱光下摄食,故上午投喂一天投饲量的1/3,下午投喂2/3。规格苗刚放入大塘时,由于苗子个体较小,尽量喂食粉料,稍大后可喂颗粒料。现在普遍采用浮游饲料,可以看到鱼是否吃饱饲料,鱼不再进食饲料后即可停止喂料。

五、饲养管理:

黄颡鱼属底层鱼,喜高溶氧,清新水质,注意水质调节能促进其生长和提高饲料利用率。一般56月份,每1015天加注新水一次;79月份,每710天加注新水一次,每次加水1015厘米。水质过肥,可先排出部分老水,再加入新水,透明度在35厘米左右。经常保持水质肥、活、嫩、爽。清晨,池水溶氧较低,有时会缺氧,此时会发现不断有黄颡鱼跳离水面,应马上采取措施,注入新水,开动增氧机,增加水中含氧量,调节水质,使鱼不再浮头。

六、病害防治:

黄颡鱼抗病力强,病害少,只要预防得当,一般不易发病。定期在饲料中加入1%食盐,连续投喂5-7天,投喂的饵料要新鲜、干净,要坚持不投喂腐烂变质的饵料。每2030天用20克/立方米的生石灰全池泼洒一次。每月用1-1.5毫克/立方米的漂白粉或0.3毫克/立方米强氯精杀菌1次,定期杀虫。一旦发现病害应及时镜检,进行综合分析和确诊后,对症下药;并加强池水更新和消毒措施。同时要在捞捕、投放、运输中尽量避免损伤鱼体,以防在初春、秋冬低温季节感染水霉病。

小编推荐

流水养殖黄颡鱼之池塘建设


一)水质和水源

1.水质要求流水养殖黄颡鱼的水质,在确定养殖经营前必须进行测定,看其水质是否符合无公害养殖的水质标准。如工产排出的余热水有无被工业用油等污染过,地下温泉水所含矿物质是否超标等均是关注的对象。

2.水源要求流水养殖黄颡鱼的水源要求充足,不会因人为或自然因素的影响而停止水源供应。如果是工业余热水或地下泉水,在考虑水源充足的同时,最好有备用水源;对于利用河流的水流建流水池,则要求注意天旱或洪水以及暴雨期对鱼池用水的影响。

二)鱼池建设

1.鱼池形状流水养殖黄颡鱼的鱼池以水泥池为主,鱼池形状以长方形为多,当然也有圆形、椭圆形等不规则形状。确定池形要从实际出发,能使鱼池中水流在各处能畅流,即不存在水流不到的死角。

2.面积大小流水养殖黄颡鱼的鱼池面积要求不很严格,但考虑到流水能在池中各处畅流,一般单池面积在40~400平方米左右。

3.鱼池布局对于开展规格化、批量型的流水养殖黄颡鱼时,鱼池数量较多一些,这时就要考虑鱼池的布局。鱼池布局有连片型、串联型、并联型等形式。

4.进、排水系统进水和排水系统的建设是流水养殖黄颡鱼的核心内容,包括进排水渠道、水口、防逃栅和排污物等系统。

(1)进水系统在利用工厂余热水开展的工业温流水养殖和地下温泉水的养殖中,要求进水水渠离养鱼池的距离不能太远,以免水的热能过多地释放。进水方式有溢水式、直射式、散射式、水帘式和喷雾式等。各地应根据自己的情况,因地制宜,灵活掌握。

(2)排水系统排水系统由排水和排污两子系统组成。排水口可以是涵闸式,也可以是限定水位的自流式。对于排污,则是为了排出池底鱼的排泄物和残剩饲料,一般是长方形鱼池池底由进水端向出水端呈1/200~1/100的坡降,排水、排污管管口直径在10厘米以上时,具有较大的吸水,能把污物排出。排水口与进水口一样,要设立专门的防止黄颡鱼逃逸的栏栅,以及调节、控制水位的设施。

池塘自然繁殖黄颡鱼的技术


近年来黄颡鱼的人工繁殖技术有所突破,不少地方尝试规模化生产鱼苗鱼种。但由于黄颡鱼性腺结构的特殊性,人工繁殖受精率、苗种的成活率均较低,因此苗种价格较高。江苏常州郑陆农场从1999年开始,根据天然水体中黄颡鱼的繁殖习性,摸索黄颡鱼池塘自然繁殖技术并取得了成功,黄颡鱼的自然交配率、鱼卵受精率、得苗率均较高,苗种质量好,连年来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现介绍如下:

一、繁殖池的准备

繁殖池选择保水保肥、水源方便、水质好、底泥浅(15~20厘米)且平整的池塘,面积1~2亩为宜,在池的一角做一个出水口,边上挖一个池,用于集苗。年前11~12月抽干池水曝晒干冻,杀菌灭虫。年后正月十五左右种草作为隐蔽物并调节水质,一般以竹节草为好,先将草种在小型花盆中,然后将花盆移入池塘,间距为100厘米100厘米,有条件者可在池子四周浅水处铺一层消毒过的小石子,同时放入20厘米左右的水(经60目的筛绢过滤),施入少量有机肥,培育水草。放亲鱼前,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清塘消毒,杀灭池中野杂鱼类及敌害生物,待毒性消失后,鱼池加水至60~80厘米。加水时进水口应用60目筛绢过滤,防止野杂鱼苗进入。

二、亲鱼选择及放养

1.亲鱼的来源和选择

黄颡鱼亲鱼主要来源于江河、湖泊中捕捞的性成熟个体或池塘养殖的商品鱼。用作繁殖的亲鱼要选择种质纯正,个体大、体质强壮、无病无伤且已达到性成熟的个体。其雌性体重75克以上,雄性体重100克以上,雌雄比例为3∶2。每年12月将选好的亲鱼放入0.2~0.5亩暂养池中,放养量为15000尾/亩。

2.亲鱼的放养和强化培育

在2月底3月初,繁殖池加过滤水至60~80厘米。同时检查亲鱼性腺发育状况,将发育较好的亲鱼放入繁殖池,密度为80~100尾/亩,雌雄比为3∶2。从3月开始进行强化培育,培育期间投喂自制的软饲料,保证饲料蛋白质含量在40%~42%,同时添加适量的饲料预混料;一天投喂2次,上午8~9点,下午4~5点,投喂量上午为1/3,下午为2/3,投喂量为体重的5%~8%。进入4月后,还要加强产前流水刺激,注意水质的调控,透明度保持在30~35厘米,逐渐加注新水,到繁殖时水位控制在1.2~1.3米,水草繁茂。5月中旬至6月上旬,雌鱼的腹部饱满柔软,卵巢轮廓明显,生殖孔圆而红肿,成熟度较一致;雄鱼的生殖突明显。

三、繁殖与鱼苗培育

1.繁殖

当水温达22~24℃时,亲鱼开始追逐、发情交配,并产卵于鱼巢上。黄颡鱼有护幼习性,亲鱼产卵后守护在鱼巢边,防止其它鱼吞食鱼卵,6~8天后发现池中有苗平游后开始集苗,即用小型水泵打水,一边进一边出,在出水口集苗,放入苗种培育池。同时,繁殖池在繁殖前一星期左右施放粪肥或绿肥,以培育浮游动物供鱼苗开口后摄食。一般亩施腐熟粪肥300~400千克,或亩施绿肥350千克。

2.培育池的准备

黄颡鱼喜弱光,因此鱼苗培育池为室内水泥池,面积为300~400平方米,加水至水深0.8~1.0米,加水时进水口应用60目筛绢过滤,防止野杂鱼苗进入。同时,在室外建造一个1亩左右的生物饵料培养池,培育轮虫、桡足类等饵料生物。

3.苗种培育

将繁殖池收集到的鱼苗放入培育池,密度为1.5万尾/平方米,经常将培育好的饵料生物引入育苗池;同时,将新鲜的低值鱼类用打浆机捣碎,过滤后泼洒在鱼苗池中。开始时,投喂量为体重的100%~150%,每隔4小时喂1次,午后的投喂量为全天的60%左右;2天后改成6小时喂1次。经过7~8天的暂养,鱼苗长到1.2厘米,此时,可以分塘或销售出去。这样的苗种再经过7~8天的培育,养成1.8~2.0厘米的鱼种,即乌仔,然后进行大规格鱼种的培育。

黄颡鱼池塘自然繁殖成败的关键是:种鱼要挑选好;繁殖池和苗种培育池的清塘要彻底:作为鱼巢的水草要种好;进水一定要经过40~60目的筛绢过滤。

养殖黄颡鱼的放养密度


黄颡鱼我想很多人都喜欢吃,而且黄鳝鱼的营养价值也非常好,尤其是黄鳝鱼的汤蛋白质含量有很高,因此经常是鱼对人体是非常有帮助的,因此现在黄鳝鱼的市场前景非常不错。

养殖黄颡鱼的放养密度

有很多朋友与我勾通时,几乎都提到了黄颡鱼放养密度的问题。由于各地的自然条件、市场喜好和每个人的技术水平、经济实力、经营模式的不同,很难有一个很标准的答案。大家都是内行,这个道理也是不难理解的。但是,确定具体的放养密度,有一个最基本的办法,这也是各教科书上都介绍过的。即:

放养密度G(尾)=M*1000/[(M2-M1)*N]

说明:M设计亩净产量,单位为千克。这个参数视各地的情况而定,初次可以参照在同等条件下团头鲂的净产量。以后,根据实际情况作调整。

M1放养时鱼种的平均规格,单位为克/尾。

M2出池时平均规格,一般以市场喜欢的规格。单位为克/尾。各地的情况不一样,应分别对待。

N成活率(%),因各地的条件、放养时的规格、管理水平而异。放养2-3公分的苗,一般成活率在70-90%。

养黄颡鱼的注意事项

注意合理放养合理的放养密度,可以提高饲料利用率;适宜的搭配品种,可充分利用饲料,互利共生,达到水体中的和谐,提高饲料使用效率。要使黄颡鱼养殖成活率高,饲料减少浪费,必须控制好放养密度和配养鱼类。

天然水域的黄颡鱼食物主要是小虾、鱼及鱼卵和部分水生昆虫、水生植物等,因此进行人工养殖可采用鲜活的动物性饵料饲养如小鱼虾、畜禽加工下脚料等,也可投喂豆饼、花生饼、麸皮等。

此外由于黄颡鱼口裂较大,因此饵料粒径要相应加大,以粒径2毫米的颗粒料作为开口饲料,成鱼料粒径可达到5毫米以上。采用沉性硬颗粒饵料要求颗粒在水中要有15分钟的稳定性,使用浮性饵料会更好地提高饵料利用率。

养黄颡鱼的养殖技术

一、池塘的准备工作很简单:要求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排灌方便的,面积3-10亩,最好不选淤泥厚的老化池塘。每个池塘都须有可控制的进、排水口。水深为2米以下,利于黄颡鱼的摄食。池塘在放鱼前用石灰或漂白剂对池塘进行消毒。在池塘消毒后第2天加注水0.8-1.0米,第3-4天按加入合适重量的发酵腐熟的有机肥以繁殖天然饵料,等到毒性完全消失后,放入鱼种,加满池水。

二、鱼种放养投放的苗种无论从天然水域捕捞或人工繁育的鱼种,都要求无病无伤,体质健壮,规格基本一致,一般尾重15克左右,放养期3-4月之间,每亩放养1000-1500尾。搭配品种不宜用生活习性与黄颡鱼大致相当的鲤、鲫、罗非鱼等杂食性的底层鱼类,以免影响黄颡鱼的生长。

三、日常管理坚持早、中、晚三次巡塘,认真观察鱼类活动、摄食与生长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经常注入新水,防止水质恶化,还可防止鱼体发病和产生浮头现象。最好每隔10天注入新水20-30厘米,在阴雨天要开增氧机。长期喂食会使池塘的水质变为弱酸性,这不利于黄颡鱼的生长。一般用生石灰对池塘水质的PH进行调节。

四、鱼种在运输、放养、捕捞的时候要注意操作,避免鱼因为碰撞而受伤。用药的时候要注意严格控制用量。黄颡鱼对硫酸铜、敌百虫等药物比较敏感,尤其要慎用。

黄颡鱼苗的养殖管理措施

一、做好鱼苗分塘放养工作、在鱼苗培育阶段、鱼苗不段生长及生长个体有差异、后期池塘鱼苗出现了高密度状态、规格生长也不一致、抢食能力更有差距、因此、根据不同规格分塘放养是提高养殖成活率及促进鱼苗生长有效措施。

二、加强水质管理、鱼苗养殖时期施肥、投饲料及鱼类的大量排泄、对水质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氨氮指数上升、水透明度下降等因素发生、影响鱼苗的正常生长。因此、要定期注入新水或用微生物制剂对水质进行调控、使水质达到肥、活、爽。

三、做好饲料投喂管理、当前季节巳进入梅雨天气、阳光照射少、气温高气压低、水体溶氧不足。投喂饲料应做到三看、四定的原侧、即看天气、看水质、看鱼的吃食情况、定时、定量、定质、定点灵活掌握投饵料数量。

黄鳝鱼我想很多人都非常熟悉的,生活中可能经常会吃到。但是对于黄鳝鱼的养殖可能并不是很了解,通过以上小编的介绍希望可以帮助到您了解一些养殖的常识。

黄颡鱼混养 黄颡鱼混养的混养方法


黄颡鱼食性是肉食性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很多养殖户为了能够产生更好的经济效益,很多养殖户都把黄颡鱼和其他一些鱼进行混养,那么黄颡鱼怎么混养呢?黄颡鱼混养有什么技术方法呢?

养殖四大家鱼的鱼池和主养吃食性鱼类(如鲤鲫鱼、罗非鱼、淡水白鲳)等鱼池均可混养黄颡鱼。鱼池面积20~30亩,水深2~2.5米,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注排水方便。一般亩放黄颡鱼40~50尾,规格3~4厘米/尾,可亩增收黄颡鱼5~8公斤。

黄颡鱼亲鱼池混养

亲鱼池混养不仅可以充分利用亲鱼池的水体空间,提高亲鱼池利用率,而且黄颡鱼可以摄食亲鱼池中的一些与亲鱼争食耗氧的小型野鱼类。

亲鱼人工繁殖结束后,每亩放养黄颡40~60尾,规格2~3厘米/尾,可以亩增收黄颡鱼6~10公斤。

黄颡鱼成蟹池混养

蟹池混养黄颡鱼,可以充分利用蟹池中天然饵料生物资源。一般蟹池面积30~50亩,水草覆盖率在50%左右,蟹种放养后,亩放养黄颡鱼30~50尾,规格3~5厘米/尾,可亩增黄颡鱼5~10公斤。

黄颡鱼河沟混养

河沟中低值野杂鱼类较多,混养黄颡鱼可节省人工饵料。一般亩放黄颡鱼40~60尾,规格2~4厘米/尾,可亩增黄颡鱼6~12公斤。

黄颡鱼大水面混养

大水面混养黄颡鱼,群体产量高,既不影响主养品种的产量,也不需另外投饵。一般亩放黄颡鱼40~60尾,规格3~4厘米/尾,可亩增黄颡鱼8~15公斤。

混养注意事项

无论采用何种混养方式,在养殖管理中须注意如下事项:

一、保持水体有较高的溶氧。黄颡鱼对池水溶氧要求较高,故混养时要求水质清新、溶氧充足,生长季节要适时加注新水,高温季节要勤换水,如保持微流水则更佳。

二、保持合理的放养密度和放养规格。根据水体饵料生物量,科学合理确定混养比例和放养规格,一般水体以混养30~60尾为宜,放养规格为3~4厘米/尾。若密度过大,规格过小,年底达不到上市规格。

三、鱼池混养黄颡鱼后不再适宜混养其它肉食性鱼类。淡水沼虾、淡水螯虾的养殖池中不宜混养黄颡鱼。

四、养殖过程中,如发现黄颡鱼规格过小,说明鱼池中天然饵料生物量不足,可适当补放小杂鱼虾、家鱼夏花或投喂人工配制的专用黄颡鱼饵料。投喂人工饵料时,应先喂主养品种(投入浅水区),后喂黄颡鱼(投入深水区)。黄颡鱼有昼伏夜出的生活习性,投饵应以夜间为主。

五、蟹池中混养黄颡鱼,因河蟹、黄颡鱼在生态上处于相同的水层位置,容易引起两者生态位置竞争。因此,蟹池中必须保持充足的天然饵料生物,否则影响黄颡鱼饲养效果。可事先在蟹池中每亩投放螺蛳300~400公斤以及部分怀卵的鲫鱼、抱卵的青虾,让其自然繁殖,供河蟹、黄颡鱼自由摄食。

以上就是黄颡鱼的混养技术了,在混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养殖的方法,还要及时的观察,这样的话,就能够更好的养殖黄颡鱼,产生更好的经济效益。

池塘如何套养黄颡鱼


池塘套养黄颡鱼也称池塘配养或池塘混养黄颡鱼,可以是黄颡鱼,也可以是瓦氏黄颡鱼。由于黄颡鱼适应环境能力较强,因此,套养黄颡鱼的养殖技术较为简单。

(一)池塘条件要求

按无公害水产品养殖环境要求,养殖环境中的水源应是无污染,底质和水质中的各类化学成分不超标外,池塘面积等方面没有严格要求。然而,养殖黄颡鱼的池塘还是要求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水体各类饵料生物(小虾、小螺、小鱼等)较为丰富。

(二)套养黄颡鱼的几种模式

由于我国池塘养鱼的模式有多种,因而根据不同养殖鱼为主体的模式进行不同数量的黄颡鱼搭配,是提高效益的重要保证。需要注意的是,在与食性上相同的鱼类放养模式中,要考虑这些鱼的抢食能力是否比黄颡鱼强等方面因素。

1.以滤食性鱼类为主的模式套养黄颡鱼滤食性的养殖鱼类主要有鲢、鳙等,它们作为主养鱼生活在水体的上层或上中层,此种模式中的配养鱼种有草鱼、鳊、鲂、鲤、鲫和罗非鱼等。从食性看,鲢、鳙以过滤浮游生物为食物,草鱼、鳊、鲂是以草类为主要食物,鲤、鲫和罗非鱼则是以杂食性为主的鱼类。由食性可知,这种模式中,主养鱼类鲢、鳙及主要配套鱼类草鱼、鳊、鲂与黄颡鱼生活的水层和食性上没有矛盾,仅作为次要配套鱼的鲤、鲫和罗非鱼与黄颡鱼存在着一定的食性矛盾。因而,在此种模式的鱼种放养中应减少鲤、鲫和罗非鱼等杂食性鱼类。

一般来说,套养黄颡鱼不需要单独为其投喂饲料,但其放养量根据池中小杂鱼、小虾、小螺以及其他饵料生物数量决定;同时,要考虑到鲤、鲫和罗非鱼等食性相近鱼类的数量而决定放养量;还要根据以鲢、鳙作为主养的养殖模式设计产量而定,这种模式有400~600千克的设计产量。因而,放养黄颡鱼中,投放夏花鱼种(2~6厘米左右)和冬片鱼种(8~15厘米左右)的数量不同。通常在有一部分鲤、鲫时,每亩放养2~3厘米黄颡鱼夏花200~400尾,放养5~6厘米的鱼种150~200尾左右;在没有鲤、鲫等杂食性鱼种时,黄颡鱼放养量可加大至上述的0.5~1倍。在投放黄颡鱼冬片鱼种时,每亩放养50~150尾。

2.以草食性鱼类为主的模式套养黄颡鱼草鱼、鳊、鲂的食性为水草、部分陆生草类,还摄食人工配合饲料,通常称其为草食性鱼类。一般来说,以草食为主的养殖模式中,配套放养的鱼类有上层水体生活的滤食性鱼类鲢、鳙,有生活在底层的杂食性鱼类鲤、鲫等,还有少量搭养的肉食性鱼类鳜、乌鱼和青鱼等鱼类。以草食性鱼类为主的放养模式的特点是池中鱼类以草食性为主,池中的剩饵和残饲较多,同时吃食鱼的粪便中也有大量未消化的营养成分,这些能为黄颡鱼提供丰富的饲料,加之设计生产效果为高产高效时,必须有增氧机等渔机设备,为黄颡鱼的生活环境营造了良好氛围。以草食性为主养的模式中,套养黄颡鱼的数量可以比滤食性主养模式大一些。一般每亩放养2~3厘米的黄颡鱼夏花鱼种350~450尾,冬片鱼种100尾左右,这里指有少量杂食性鱼类时。严格地说,设计套养黄颡鱼时,应不考虑放养鲤、鲫和罗非鱼鱼种的放养,或者少放一点,这样的话,黄颡鱼鱼种的放养可适当考虑增大。

3.以肉食性鱼类为主养的模式套养黄颡鱼青鱼、乌鱼、鳜、鲈等是以个体较大的水生动物(如鱼类、虾类、螺类等)为主要食物,被称为肉食性鱼类。这种养殖模式目前开展得不是很广泛,地域也较受局限。其配养鱼类有鲢、鳙、草鱼、鳊、鲂等。考虑到乌鱼、鳜等生活在水体中层或中下层,且食性上与黄颡鱼没有矛盾,故可套养黄颡鱼以利用水中的剩饵残饲及主养鱼类不能利用的小鱼和小虾等。但考虑到主养鱼有误食黄颡鱼的可能,故黄颡鱼放养应以冬片鱼种为主,这样能够依靠其坚硬的3根刺(2根胸刺、1根背刺)保护自己。放养密度每亩投放冬片鱼种150尾左右。有人提出能够放养夏花鱼种,每亩放养500~600尾,放养时间在主养鱼长至10~12厘米后,即待主养鱼类对人工配合饲料有了依赖性后再放黄颡鱼,究竟效果如何,有待进一步探索。

4.以杂食性鱼类为主养的模式套养黄颡鱼鲤、鲫和罗非鱼等摄食范围广、食性杂,被称为杂食性鱼类。这些鱼在食性上与黄颡鱼相近,具有一定的矛盾。只有当池塘各类饲料充足时才能放养黄颡鱼的夏花鱼种。当然,从理论上看,套养黄颡鱼冬片鱼种不会有多大的问题,因此时的鱼种个体大,有坚硬的3根刺保护自己。一般来说,套养2~3厘米的黄颡鱼夏花鱼种每亩为300尾左右,投放冬片黄颡鱼数量为每亩50~80尾。

5.以育珠为主养的模式套养黄颡鱼淡水育珠蚌的食性也是过滤性的,珠鱼模式的套养鱼类中,水体上层生活的鲢、鳙因食性相近,故少数放养,草食性鱼类可作为此种模式的主要套养鱼类,其食性与育珠蚌不相克。黄颡鱼在此种模式中可以获得较好效益。一般来说,这种模式放养黄颡鱼时可考虑少放或不放其他杂食性鱼类。黄颡鱼的放养密度与以滤食性鱼为主的模式套养黄颡鱼相同。

6.以河蟹为主养的模式套养黄颡鱼河蟹的食性是以动物性为主要食物的杂食性,生活水层为底层,这些与黄颡鱼相矛盾。但实践初步证明,河蟹池塘套养黄颡鱼能获得较好效益。主要是因为河蟹在池中以螺蚬等为主要食物,也能很好地利用人工配合饲料,加之河蟹胆子较小,易受惊吓,在黄颡鱼的胸刺和背刺的威胁下,河蟹一般不会摄食黄颡鱼,这在多年的河蟹胃食物解剖中已充分证明。

池塘培育黄颡鱼鱼种的经验


根据此时黄颡鱼苗规格增大、摄食习性基本上与成鱼相似,集群体较强、摄食量增大以及对生态环境适应性较强等特点,在培育过程中水温均较高的情况下,必须根据黄颡鱼的特点,抓住几个主要技术环节,才可获得成活率高、体质健壮的优质鱼种。其培育可在池塘、网箱中进行,但要注意池塘培育鱼种的面积不宜过大,否则不利于投喂及日常管理。

1.池塘条件及清理培育池面积一般1~2亩较为适宜,因为面积过大,易造成鱼种摄食不均,并给捕捞操作带来困难,池塘水深在1.5米左右,池底平整,排水口处约20%面积降低20厘米左右较为理想,淤泥少,保水性能较好,便于进、排水,周围环境安静,且稍微有些遮光物。在投放苗种前首先要进行池塘除野消毒,培育出浮游动物后进行放养鱼苗。

2.苗种放养放养2厘米左右的小规格夏花鱼种(亦称火片鱼种),要求规格整齐,体质健壮,无伤无病,游动敏捷,行动有力,并将鱼体进行严格药浴消毒。根据生产情况和池塘条件而确定苗种的放养密度,一般将鱼种饲养到越冬前后放养到成鱼池进行成鱼饲养的饲养密度较大,每亩放养量为8000~10000尾。如短期饲养到7~8月,分池饲养商品鱼的每亩放养量为4000~6000尾。待鱼种长到8厘米时,即可进行分池,再放入成鱼池塘中饲养成鱼。

3.饲料及投喂在投放2厘米的苗种时,池塘中浮游动物量可以基本上满足几天的需求量。在鱼种2~3厘米之间,最好饲料是轮虫、桡足类、枝角类、摇蚊幼虫和水蚯蚓等活性饲料,随着个体的增大,池塘中天然饲料减少,必须要投喂人工混合饲料才能满足苗种的摄食需求。首先在池塘搭一个饵料台,其材料要用竹席、草席和彩条布等物,每亩池塘饵料台的面积约6~8平方米即可,将饵料台最好能升能降。将饵料台用竹桩固定在离池底约10~20厘米处,然后将饵料投喂在饵料台上。饵料配制方法有以下三种:

(1)生产中使用较多的方法是将小杂鱼绞碎后掺拌部分鱼粉、蚕蛹粉、豆粉、麦麸和三等面粉等揉成团状饲料投喂,也可以将鱼绞碎成浆后用三等面粉黏合一下直接投喂。

(2)将粉状原料混合均匀后加一定量的水揉成团状投喂。

(3)人工配合成加工颗粒饲料,再经破碎成微型颗粒饲料投喂。

后两种配合饵料的配制方法为:鱼粉23%、蚕蛹粉8%、肉骨粉8%、血粉8%、酵母粉6%、黄豆粉17%、标准面粉23%、植物油3%、维生素合剂1%、无机盐合剂1.5%和黏合剂1.5%。另外,较多的养殖者采用小杂鱼绞成肉泥后直接投喂在池塘中。投喂量及次数,一般投喂量开始转化食性时为10%,在以后逐渐下降到占体重的5%~6%。每天投喂2~4次,在3厘米长以前每天投喂3~4次,在身体全长5厘米前每天投喂2~3次,其后为每天投喂2次即可。黄颡鱼鱼种配合饲料的营养标准是:粗蛋白质40%~43%、脂肪8%~10%、碳水化合物18%~23%和纤维素3%~5%。

4.饲养日常管理在整个鱼种培育过程中,池塘日常管理是一项细致的、多方面的、经常性的工作,是提高鱼种成活率,使其达到大规格的关键。

(1)每天投喂饲料要特别注意四定,即定时、定位、定量、定质。

(2)每3~5天清整食场1次,每半个月用漂白粉(0.3~0.5千克)消毒1次。如投喂的是颗粒饲料,次数可适当减少。经常清除池边杂草和池中腐败污物,保持池塘环境卫生,防止有害昆虫、病菌的滋生。

(3)每天清晨巡塘1次,观察水色和鱼的活动,特别是浮头情况,如浮头较严重,应及时加注新水。观察水质变化情况,掌握施肥、投饲的数量。下午应结合投饲或检查吃食情况巡视池塘,以便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4)苗种培育期间,也是蝌蚪和各种有害水生昆虫繁衍的旺期,应随时捞出池塘中的蝌蚪,以免蝌蚪抢食鱼种的饲料。发现水蛇、水蜈蚣、水虿等敌害时,应及时处理。水鸟较多的地区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驱赶和杀灭。

(5)适时注水,改善水质。池塘中每天投饲量大,排泄物多,池塘水极易过肥。因此,经常加水,可改善水质,预防缺氧泛池,促进鱼类生长。在饲养期间,一般10~15天加水1次。

(6)鱼种培育阶段,是鱼病最易流行时期,在此段时期中要注意观察,并采用各种预防措施。黄颡鱼此时期最常见的病为出血性水肿病,除池塘用消毒剂消灭细菌,还应在黄颡鱼的饵料中加添四环素,每千克饲料中加20克投喂,每天1次,连续3~5天。

黄颡鱼苗养殖


【常见问题】黄颡鱼苗养殖有哪些技术要点?

【专家解答】近年来,为了提高养殖收益,生长速度快且产量高的全雄黄颡鱼越来越受广大养殖户欢迎。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各苗场纷纷开展了全雄黄颡鱼的大规格苗种培育。

选好水源和池塘条件是苗种培育成功的前提

培育全雄黄颡鱼的水质要求水源洁净,水质良好,各项水质指标符合淡水养殖用水水质标准。培育池塘面积以3亩~6亩比较好。在放养苗种前,得做好池塘清整和消毒工作,特别是要清除池塘中的大型浮游生物、蝌蚪等有害生物。同时要为鱼苗培育好饵料生物,保证鱼苗下塘后有充足的开口饵料。

注意鱼苗放养时间

由于当前顺德的全雄黄颡鱼苗几乎来自湖北等地,鱼苗经过长途运输,到达顺德后要选择好放养时间,否则易引起鱼苗不适而出现死亡。因放养的苗种规格较小,约1厘米~1.2厘米(开口苗),所以鱼苗下塘时间要避免高温,通常选择傍晚放养比较好,放养前一定要调节好温差。鱼苗放养密度以6万尾/亩~8万尾/亩比较好,太高容易引起水中溶氧量不足,造成鱼苗缺氧浮头。另外,下塘鱼苗数量一定要精确,并一次放足,不能分批放养不同规格的鱼苗。

投喂好饵料是苗种培育成功的关键

一般情况下,鱼苗下塘前通过施肥培育饵料生物,鱼苗下塘早期池塘浮游饵料生物不仅密度高、数量大,而且规格适口,所以2天~3天内不需要投喂饵料或施肥。当池塘中浮游生物逐渐减少,饵料不足时才需要投喂饵料,一般每亩要用0.5公斤~2公斤干黄豆。

补充饵料成为大规格黄颡鱼苗培育的必要环节。通常选用专用黄颡鱼饲料投喂,但在投喂专用黄颡鱼饲料前必须经过驯食过程,才能将黄颡鱼的饵料转变为专用人工配合饲料。驯食时先用新鲜鱼糜、水蚯蚓拌饵投喂,并用流水刺激鱼苗,促使鱼苗集群;然后用投饵机均匀投喂,即投即食。

驯食后要选用专用膨化饲料投喂全雄黄颡鱼驯化成功后,要加大投喂量,延长投喂时间。一般3月~5月,9月~10月份投喂量为苗种重的3%;6月~8月为4%;10月份后,水温逐渐降低,适当降低投喂量。何老板介绍,一般每天投喂3次,第一餐在清晨开始到日出前结束;第二餐在傍晚的时候投喂,第三餐应在午夜的时候喂。如果有条件,还可以添设一些夜光灯具,增加活饵供应量。

【小编点评】小编汤姆为探索黄颡鱼苗养殖方法的你整理了《黄颡鱼苗养殖技术》,除做好投喂工作外,还得加强日常管理,每天坚持早晚巡塘,安排工人值班,并要做好防病治病工作,暴雨过后要及时增氧和用水质改良剂调节水质。

黄颡鱼怎么养 黄颡鱼的养殖技术


【常见问题】:黄颡鱼怎么养?

【专家解答】:人工养殖黄颡鱼主要是池塘养殖,那么在池塘养殖黄颡鱼应该怎么养殖呢?

1、池塘条件:黄颡鱼耐低氧能力差,对生态条件要求较高,选择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注排水方便的池塘,面积2~5亩,池底平32坦、淤泥10cm~20cm、水深1.5~1.8m,池塘进水口用30目筛绢网过滤,以防野杂鱼等敌害生物进入。

2、清塘培水:放养前半个月,排干池水,用生石灰125~150kg/亩加晶体敌百虫1.5kg/亩,或敌杀死1瓶全池泼洒消毒,彻底杀灭病原生物。消毒5~7天后注入新水80cm左右,每亩用发酵好的鸡粪或牛粪、大粪200kg培水,过7~10天,当池中出现大量浮游生物时即可放苗。

3、鱼种放养:一般在6月份放养黄颡鱼夏花鱼种,要求体质健壮,无病无伤、规格整齐、放养规格2~4cm的黄颡鱼夏花,放养数量150000~20000尾/亩。具体放养数量要依据池塘条件,饵料丰欠及个人养殖水平高低而定,下苗一周后,每亩再投放20cm左右的鲢鳙鱼苗200尾左右,以调节水质。鱼种放养时,用3%食盐水浸洗15分钟。

4、饲料投喂:黄颡鱼夏花入池后一周内,主要摄食池中的浮游动物。3~5天后开始驯化,投喂用绞肉机绞碎的新鲜野杂鱼肉糜,拌入10%的鳗鱼、甲鱼或青蛙料等配合饲料混合成面团状投喂。驯化及投喂方法:在池塘一边设4~6个饲料台,每个饲料台规格为1m*1m,用细网布制成,设置在水深50cm处,将人工肉糜放在饲料台上,每天分2次投喂,早上为7:00-8:00时,投喂量占1/3,傍晚18:00-20:00时,投喂量占2/3。驯化10天后,撤到池中1~2个饲料台上。如果是已经驯化好吃食人工肉糜的黄颡鱼夏花,下池后可直接将饲料投喂在池中的1~2个饵料台上。当黄颡鱼体长达到5cm以上时,可以在肉糜中添加20%~30%的豆粕、菜粕、花生粕、玉米粉等植物性饲料。日投喂量根据鱼体重及池水温度而定,当水温20℃以下时,投喂量占鱼体重的1%~3%,水温20℃以上时,投喂量占鱼体重的4%~6%。

5、日常管理:掌握适宜水深,鱼种刚下池时保持水深70~80cm,以后随着水温提高逐渐加深到1.5~1.8m。控制池水肥度,保持透明度在30~40cm,定期加注新水,一般每10~15天注水1次。调节池塘水质;每半月用生石灰10kg/亩化水泼洒1次,每月定期用杀菌药二氧化氯等进行水体消毒1次。每月喂1次药饵料,在每千克饲料中加四环素0.6g投喂,每天1次,连喂3天。每池配1.54kW增氧机1台,根据天气和水质情况,合理开机增氧。

【小编总结】:以上就是养殖黄颡鱼的方法了,在养殖黄颡鱼的时候如果根据科学的方法养殖,那么一定会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混养黄颡鱼的技术


黄颡鱼属底栖杂食性鱼类,其肉质细嫩、营养丰富、经济价值极高,是极具市场潜力的养殖品种。黄颡鱼适应能力强,生长速度慢于鲤科鱼类,但对该品种本身而言生长较快,当年繁殖的鱼苗当年能达到商品规格,且群体产量较高。因目前人工繁殖技术尚不成熟,大规模人工养殖有一定困难,因此开展混养已势在必行。鱼池中混养黄颡鱼具有以下优点:一是可以摄食池中低值小杂鱼虾、鱼类残饵、有机碎屑、浮游动物等,提高鱼池净产量。二是黄颡鱼摄食水体中锚头鳋等寄生虫,可以减少鱼病的发生。三是在不影响主养品种产量的基础上,每亩增养黄颡鱼5公斤~20公斤,亩增效益在100元以上。现将混养技术介绍如下:

一、成鱼池混养

成鱼池混养黄颡鱼,对池塘主养的鱼类没有严格的要求。养殖四大家鱼的鱼池和主养吃食性鱼类(如鲤鲫鱼、罗非鱼、淡水白鲳)等鱼池均可混养黄颡鱼。鱼池面积20亩~30亩,水深2米~2.5米,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注排水方便。一般亩放黄颡鱼40尾~50尾,规格3厘米/尾~4厘米/尾,可亩增收黄颡鱼5公斤~8公斤。

二、亲鱼池混养

亲鱼池混养不仅可以充分利用亲鱼池的水体空间,提高亲鱼池利用率,而且黄颡鱼可以摄食亲鱼池中的一些与亲鱼争食耗氧的小型野鱼类。亲鱼人工繁殖结束后,每亩放养黄颡40尾~60尾,规格2厘米/尾~3厘米/尾,可亩增收黄颡鱼6公斤~10公斤。

三、成蟹池混养

蟹池混养黄颡鱼,可以充分利用蟹池中天然饵料生物资源。一般蟹池面积30亩~50亩,水草覆盖率在50%左右,蟹种放养后,亩放养黄颡鱼30尾~50尾,规格3厘米/尾~5厘米/尾,可亩增黄颡鱼5公斤~10公斤。

四、河沟混养

河沟中低值野杂鱼类较多,混养黄颡鱼可节省人工饵料。一般亩放黄颡鱼40尾~60尾,规格2厘米/尾~4厘米/尾,可亩增黄颡鱼6公斤~12公斤。

五、大水面混养

大水面混养黄颡鱼,群体产量高,既不影响主养品种的产量,也不需另外投饵。一般亩放黄颡鱼40尾~60尾,规格3厘米/尾~4厘米/尾,可亩增黄颡鱼8公斤~15公斤。

无论采用何种混养方式,在养殖管理中须注意如下事项:

一、保持水体有较高的溶氧。黄颡鱼对池水溶氧要求较高,故混养时要求水质清新、溶氧充足,生长季节要适时加注新水,高温季节要勤换水,如保持微流水则更佳。

二、保持合理的放养密度和放养规格。根据水体饵料生物量,科学合理确定混养比例和放养规格,一般水体以混养30尾~60尾为宜,放养规格为3厘米/尾~4厘米/尾。若密度过大,规格过小,年底达不到上市规格。

三、鱼池混养黄颡鱼后不再适宜混养其它肉食性鱼类,淡水沼虾、淡水螯虾的养殖池中不宜混养黄颡鱼。

四、养殖过程中,如发现黄颡鱼规格过小,说明鱼池中天然饵料生物量不足,可适当补放小杂鱼虾、家鱼夏花或投喂人工配制的专用黄颡鱼饵料。投喂人工饵料时,应先喂主养品种(投入浅水区),后喂黄颡鱼(投入深水区)。黄颡鱼有昼伏夜出的生活习性,投饵应以夜间为主。

五、蟹池中混养黄颡鱼,因河蟹、黄颡鱼在生态上处于相同的水层位置,容易引起两者生态位置竞争。因此,蟹池中必须保持充足的天然饵料生物,否则影响黄颡鱼饲养效果。可事先在蟹池中每亩投放螺蛳300公斤~400公斤以及部分怀卵的鲫鱼、抱卵的青虾,让其自然繁殖,供河蟹、黄颡鱼自由摄食。

网箱养殖黄颡鱼之黄颡鱼的日常管理


网箱饲养黄颡鱼的日常管理有网箱检查、鱼体生长检查、网箱箱体清洗及病害防治等内容。

一)常规检查

常规检查有网箱箱体检查和箱内鱼体生长检查等。

1.网箱箱体检查网箱箱体检查有放鱼种前后的检查和饲养过程中的检查,这两种检查都非常重要。鱼种放养后,每天早晚各检查箱体1次,看网衣是否有破损情况。检查的方法是将网箱的四角依次慢慢提起,仔细察看网衣是否破损,网目是否被水老鼠等咬破,是否被背、胸刺刺破,在操作中是否损坏箱体等。发现问题,及时修补。为防止破网逃鱼,一般采用双层网箱的形式,检查时,先检查内层网箱,再检查外层网箱。

2.箱内鱼体生长检查由于网箱养殖黄颡鱼要分级饲养,而分级饲养的重要依据是鱼体生长是否到一定阶段。只有通过定期检查鱼体,才能掌握鱼类的生长情况,不仅为投饲提供了实际依据,也为产量估计提供了可靠的资料。生长检查一般要求前期每5~7天、后期每半个月检查1次,分析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检查鱼体生长情况的方法一般是用抄网从网箱中捞起箱内的黄颡鱼,放入小盆、小桶中,再用尺子对鱼体进行测量。同时要观察鱼的肥满度,以及时调整喂养。

二)箱体污物的清洗

一般来说,网箱下水后的3~5天,就会附着大量污物,以后又会附上水绵、双星藻和转板藻类等着生藻类(亦称附着藻类),堵塞网目,从而影响网箱内外水体的交换,不利于黄颡鱼的养殖。这种情况下必须进行人工清除,目前国内在网箱养鱼中清洗网衣有以下几种方法:

1.人工清洗网箱上的附着物比较少的时候,可先用手将网衣提起,然后抖落污物,或直接将网衣浸入水中刷洗。当附着物过多时,可用硬刷刷洗,或直接将网衣浸入水中用竹片拍打,使其抖落。操作要细心,防止伤鱼、破网。

2.机械清洗在网箱规模较大时,可使喷水枪、潜水泵,以强大的水流将网衣上的污物冲落。

3.沉箱法各种丝状绿藻一般在水深1米以下处就难以生长和繁殖。因此,将封闭式网箱下沉到水面以下1米处,就可以减少网衣上附着物的附生。但此法往往会影响到投饵和管理,对鱼的生长不利,所以使用此法要因地制宜,权衡利弊后再作决定。

4.生物清污法利用鲴鱼(如细鳞斜颌鲴、黄尾鲴)等鱼类喜刮食附生藻类、吞食丝状藻类及有机碎屑的习性,在网箱内适当投放黄尾鲴、细鳞斜颌鲴等鱼类,让它们刮食网箱上附着的生物,一使网衣保持清洁,水流畅通。利用这种生物清污物,既能充分利用网箱内饵料生物,又能增加养殖种类,提高鱼产量和经济效益。

三)灾害天气的管理与做好日志记录

1.灾害天气管理灾害天气主要指大风、暴雨和洪水。大风常伴随暴雨出现,设置在湖泊、大水域内的网箱,有时会使网箱倾翻或被风浪淹没,所以在刮大风前必须检查网箱的框架和支柱是否牢固。固定式网箱要加固绳索,并适当提高网箱露出水面部分的高度。浮式网箱要防止大风期间网箱底部挨着湖底,以防因摩擦而引起断线和破网。洪水可以使网箱设置区的水流加速,冲致使网箱固定桩和使浮式网箱走锚移位,水位升高可使固定式网箱没顶逃鱼,必要时将开口式网箱加盖封顶。无论大风还是暴雨或者洪水,在过后要立即检查,一旦发现问题,立即修复和抢救。

2.记好饲养日志养殖日志是检查工作、积累经验、制定计划和提高技术的重要参考资料。实行科学养鱼,一定要记好每口网箱的日志,这是最基本的管理工作。网箱日志应包括日期、天气、水温、放养、捕鱼记录、鱼体成长度记录,投饲种类及数量、鱼类活动情况及防治鱼病措施等项目。根据日志分析问题、总结经验教训,是顺利开展网箱养殖黄颡鱼的重要环节。

黄颡鱼养殖周期


内容提要: 黄颡鱼是又叫黄骨鱼,是味道鲜美的淡水鱼,野生的资源目前很稀少了,主要是依靠人工养殖。养殖黄颡鱼要养多久才可以达到正常食用体重,养殖

黄颡鱼是又叫黄骨鱼,是味道鲜美的淡水鱼,野生的资源目前很稀少了,主要是依靠人工养殖。养殖黄颡鱼要养多久才可以达到正常食用体重,养殖多久小鱼才能长大发育成熟。养殖黄颡鱼的朋友们应该会关心这个问题,以及黄颡鱼生长过程中的一些管理问题。今天文章主要就是介绍这些相关内容。1、养殖周期

通常整个养殖期就是12到13个月左右,环境温度会影响到养殖时间,比如温暖地区可能是12个月,冷一点的地方是13个月左右。不同的养殖种类时间不一样,比如全雄黄颡鱼大概10到11个月就可以养殖完成生长期。直接影响黄颡鱼生长速度的是喂食的饲料,喂食的饲料蛋白高的生长更快,蛋白质低的,生长相对慢一些。2、温度

一般在11度以下的温度下就很少进食了,最适合进食的温度是25到28度之间,但是常见的15度到20多度都是能正常进食的。如果遇到高温30度以上进食很少,受到一定影响,但是通常在零度左右到38的样子的水温都是能生存的,没有生命危险。但是最好要保持正常温度,或者是正常水温,一般外面温度跟水中不一样。3、喂食

野生黄颡鱼常常吃植物作为食物,养殖时为了生长的更好更快,可以养殖一些其他鱼类做为黄颡鱼的食物,比如,鲢鱼,提供一些食草的鱼做为它的食物,因为食草鱼长的快。黄颡鱼是肉食1为主的杂食性 鱼类,一般主要还可以喂食小鱼虾,这些也是它平时喜欢捕捉的食物。喂食的时候可以切碎混合湿面粉一起喂食。4、饲喂方式

投喂饲料的地方要固定起来,喂食时间间隔要确定好,不能随意时间喂食每一个阶段的喂食量要根据鱼的大小来确定好,达到另一个阶段时要更换投喂的饲料量。每天投喂的饲料的用量是鱼的体重的5%,一般一天喂食两次到三次,小鱼喂食 次数多一些,大鱼是两次。下午的喂食量也要比上午多一些。饲料不要投喂过量,容易污染水环境,及时打捞食物残渣。黄颡鱼养殖时间比较长,冬季生长缓慢,要想养殖生长的快一些,主要就是要保持合适的温度,以及就是合理的投喂饲料或者是选择合适的投喂方式,注意投喂有营养的饲料,能够吸收消化。

部分专业知识转自网络 >> 查看更多相似文章

网箱如何养殖黄颡鱼


黄颡鱼属于小型淡水鱼类,其肉质细嫩、少刺无鳞、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广大养殖者和消费者青睐,市场价格比较高,是经济价值较高的名优鱼类,也是目前最具发展潜力的淡水养殖品种,在国内市场上是中档鱼中价格最高的品种之一。在农村湖泊、水库、河沟等水体中开展网箱养殖黄颡鱼,能有效地利用水体,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是广大养殖户调整种养结构、增加收入的有效途径。现将其相关技术措施介绍如下:

一、养殖条件

网箱养殖黄颡鱼必须达到以下条件:

1.精心制作网箱

网箱由聚乙烯制作而成,网衣网目一般要求在2.0厘米~3.0厘米,网底网目为1.5厘米,网箱的规格以12米~24米为宜,网箱形状以正方形或长方形为宜,箱深要求2米。

2.合理放置网箱

用楠竹或木条制做框架,将网箱安置于框架内,用圆柱体的泡沫作浮子,网箱底部用鹅卵石作沉子,使网箱随水位涨落而升降。设置网箱水域的水质要求活爽,溶氧较高。在鱼种放养前一周将网箱放入水中,使网箱壁粘附藻类,减少鱼体的擦伤。网箱之间的距离在2米~3米。阳光强烈的地区,应在网箱上面加遮阳盖。

3.注意水源水质

要求水源充足稳定且无任何污染。设置网箱水域的水深要求在2.5米以上,要保持良好的水质,水的透明度在30厘米以上,并要求水体的交换量不大。

二、鱼种放养

1.鱼种来源

鱼种必须使用正规的苗种场生产的黄颡鱼,要求规格整齐、色泽鲜艳、体表无伤、体格健壮、游动活泼,最好使用人工繁殖的鱼种,这种鱼种成活率高、易驯化。

2.放养时机

网箱养殖黄颡鱼一般在春节前后开始投放鱼种,此时水温低,鱼体不易受伤。鱼种下箱前需用5%的食盐水浸洗鱼体,以杀灭寄生虫和病菌。

3.放养密度

网箱养殖黄颡鱼密度一般在100尾/米~150尾/米。此外,可适当搭养一些团头鲂和细鳞斜颌鱼固,以充分利用饵料,净化网箱水质。黄颡鱼在苗种阶段生长较慢,长到4厘米以上生长速度明显加快,一周年后达到性成熟,且雄性明显比雌性生长快,一般到8月底就可达到200克/尾以上。

三、饵料投喂

黄颡鱼饵料投喂应注意以下几点:

1.饵料配制

黄颡鱼为肉食性鱼类,天然水域的黄颡鱼食物主要是小虾、鱼及鱼卵和部分水生昆虫、水生植物等,因此进行人工养殖可采用鲜活的动物性饵料饲养。近几年多采用自制配合饵料进行驯化喂养,饵料采用进口鱼粉、肉骨粉、血粉、豆粕、菜粕、干鱼虫等与饲料添加剂进行配合制料,前期蛋白含量34%以上,脂肪4%;后期可用小杂鱼粉替代部分进口鱼粉,蛋白含量30%,脂肪6%即可。投喂的饵料必须新鲜无霉变、酸败,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全价饲料。饲料最好是粉状饲料,投喂时将饲料调成糊状,投在网箱的饲料台上。黄颡鱼喜欢吃软性饲料,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将鱼打成浆再拌粉状饲料投喂。由于目前市场上没有黄颡鱼的专用饲料,建议用叉尾鱼回饲料代替。

2.驯化投喂

野生黄颡鱼喜昼伏夜出摄食,在人工养殖条件下经5天~7天驯化,完全可以在白天上浮摄食。在苗种入箱2天后采用人工投饵驯化,驯化时配以固定的投饵信号,进行定点、定时投饲训练。经耐心驯化5天~7天后即可。经过驯化的苗种,入箱第二天即可正常投喂,投喂方法可采用人工与机械投饵两种形式。

3.合理投喂

整个投饲过程应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5、6月份每日投饵4次,日投饵率在3%~5%;第二阶段7、8、9月份日投饵3次,投饵率2%~3%;第三阶段10月份以后日投饵2次,投饵率2%。具体投喂量以黄颡鱼吃完而不剩为宜。在这一基础上还应根据天气与水质情况对投饵量进行调整。此外,由于黄颡鱼口裂较大,因此饵料粒径要相应加大,以粒径2.0毫米的颗粒料作为开口饲料,成鱼料粒径可达到5毫米以上。采用沉性硬颗粒饵料要求颗粒在水中要有15分钟的稳定性,而使用浮性饵料会更好地提高饵料利用率。

四、日常管理要加强

网箱养殖黄颡鱼,日常管理十分很重要。主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定期检查

养殖中应操作规范,定期检查鱼类生长情况,认真观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做好网箱养殖日志,记录每天水温、摄食、投喂、死鱼及病害等情况。

2.刷箱

经常刷洗网箱污物及附着藻类,使水体充分交换。

3.查箱

经常检查网箱,发现破损及时修补,以免跑鱼或凶猛鱼类入箱。

4.调箱

随着水库水位涨落,需把网箱调节到水深适宜的位置。

5.适时轮捕

为调节好养殖密度,提高效益,要根据市场行情和鱼体生长情况,适时起捕上市,尽可能发挥最佳经济效益。网箱养殖黄颡鱼一般从8月初开始分批起捕销售。

五、鱼病防治要重视

黄颡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只要严格按照要求控制水质,做好常规消毒、预防工作,很少发生病害。一旦发生疾病就要及时诊断、精确用药,进行治疗。由于黄颡是无鳞鱼,对常用药物忍受力不及家鱼,因此要以防为主,治疗时尽量使用高效、低毒药物。建议以定期投喂药饵作为预防方法,每月使用氯霉素、土霉素等以及大黄、板蓝根等中药以0.1%~0.4%添加量投喂3天~5天。或用漂白粉或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5∶2)挂袋,一般每星期更换1次,要在扦捕、投放、运输中尽量避免损伤鱼体。以防在初春、冬季低温季节感染水霉。

yz023.com养殖网养殖技巧栏目为您提供最新最科学的养殖方法,其中《黄颡鱼池塘放养方法》内容包含丰富的知识点,如不满足请访问“养鸭池塘养什么鱼”专题。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2560.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