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力养鸡助莫裕军养鸡致富

同样是养鸡,从去年年底开始,定安县龙门镇石坡村养鸡专业户莫裕军正在转型,从过去单干到接力养鸡,不仅利润比以前增加了,还带动其他村民养鸡。

近日,龙门镇石坡村养鸡专业户莫裕军再次来到他的养鸡场,按时给鸡喂水。此时鸡场内的3000多只农家鸡正关在笼子里饲养。他弯下腰,给水桶内加水,顺便给鸡撒饲料。

为何不散养了。之前记者曾到他的养鸡基地采访,当时鸡是散养,而且规模不大,每批次只能养殖2000只左右。如今发现鸡舍扩大了规模,鸡出栏次数要比以前增加了许多。

不得不转型。莫裕军说,之前养鸡都是单打独斗,靠一个人的力量来养殖,每年只能出栏1万只鸡左右,现在不一样了,平时除了养鸡外,还当起鸡中,直接从村民手中收购即将上市的鸡来养殖,这不仅缩短了鸡上市的时间,还可以做到月月甚至周周都有鸡销售,收入也比以前更加可观。

当鸡中半年多来,莫裕军已有6000多只鸡销售出去,几乎是之前养殖的数量总和,净利润6万多元,比单独养鸡来钱更快。

石坡村村民莫裕安告诉记者,以前村民养鸡都是从小养到上市还担心卖不好,如今和莫裕军等人合作之后,村民只负责养鸡,当鸡在橡胶林下养殖到150天左右,就销售给他再养殖1个月左右,经过填肥式饲养后,再销售出去,接力养鸡村民和他的收入都增加了。

接力养鸡最大的困难是资金。莫裕军说,每进3000只左右的鸡,需要近20万元,如果有足够资金,那么会赚到更多钱。在困难之际,定安县下岗失业人员小额贷款担保有限公司及时为其担保贷款8万元,解决了资金不足的难题。

据了解,莫裕军养鸡已有8年时间,因他的鸡全部是散养鸡,鸡在橡胶树、槟榔树下吃虫长大,不仅肉质好,口感佳,每年除了在定安本地销售外,还卖到三亚、万宁、琼海等地,不少客商与其建立起长期合作关系。

去年,在莫裕军等鸡中的带动下,石坡村20多户养鸡户养殖的鸡供不应求,销往全省各地,靠销售鸡全村就有200多万元收入。M.yz023.cOm

定安县畜牧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如今在定安陆续涌现出多位鸡中,通过接力养鸡,村民接力赚钱,走出一条适合市场经济的好路子。

相关阅读

白铜锤:深山建养鸡场养鸡致富


从临县城出发,沿着宽阔的(太佳)国道向西走大约20公里左右便到下白塔生态养殖厂,抬头是山,出门是沟。就是在青凉寺乡下白塔村这样一个小山沟里,今年39岁的小伙子白铜锤建起了一个生态养鸡场,用勤劳和双手实现自己的创业致富梦。

现在搞生态养鸡,是农民致富的一个好项目。近日,临县青凉寺乡下白塔村的白铜锤如是说。前几年,他一直在养车为生,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电视上看到了生态养鸡致富的信息,便萌生了养鸡致富的创业梦。

通过对书本上理论知识的学习,加之到成熟的养殖场学习养殖技巧。白铜锤在自己家里的两亩玉米地里开始实现他的创业致富梦。

得知他资金不足,最终想办法买车筹备资金,帮助建起了鸡舍、搭起了鸡架,并购买了2000只鸡苗。起初自己对养殖一窍不通,在技术上还存在很多问题。困难比开始想象的要更多。白铜锤说,为了解决实际养殖过程的各种问题,他起早贪黑,跑遍了临县的各个养殖场,重新学习鸡苗的养殖、防疫等技术。

功夫不负有心人,不断地学习使他对养鸡技术有了更深的掌握,他的养殖事业也慢慢地走上了正轨。在他的精心饲养下,第一年出栏500只肉鸡,6000多斤鸡蛋。除去饲料人工等费用,他赚了5万元。

尝到养鸡的甜头,他逐渐扩大养殖规模。凭借着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合理的养殖方式,白铜锤的养鸡场效益逐渐显现,名气也日渐提升。他身边的朋友,以及村民都来向他取经。我是个土生土长的农村娃,就是想在自己家乡寻找一条致富之路,将我所学到的养殖技术免费传授给村民朋友,带领大家一起增收致富。白铜锤边撒饲料边说。

近年来,临县在特色产业发展上下大力气,鼓励农民发展生态养鸡等林下经济,鼓起农民增收的钱袋子。

定陶滨河:“养鸡大王”的致富故事


吴祥书是定陶县滨河街道办事处有名的“养鸡大王”,家住滨河街道办事处吴河行政村,今年46岁,他从2000年开始养鸡,到现在已有14个年头了。连续多年,吴祥书被评为“致富能手”。

白手起家

14年前的吴祥书,家里一贫如洗,孩子嗷嗷待哺。有一天,孩子生病了,却没有钱看病,抱着孩子,他的泪刷刷往下流。擦干眼泪,他暗下决心,一定得想法富起来,这样穷下去,孩子没出路,家庭没出路。那一夜,吴祥书翻来覆去睡不着,他想了又想,干什么好呢?养鸡行不行?当他把想法告诉妻子时,得到了妻子的支持。

说干就干,吴祥书东拼西借了1260元钱,买了300只鸡苗,开始了自己的养鸡生涯,谁知这一养就是14年。

吃得苦中苦

万事开头难。第一次养鸡,没经验、没技术。但吴祥书不怕难,他想,别人是两个肩膀扛一个脑袋,自己也是,只要自己努力,别人能干成的事,自己也一定能干成。没有经验,他就找高手请教,没有知识,他就节衣缩食省下钱来去书店买书。他白天喂鸡,晚上等孩子睡熟了,再一页一页地看那些养鸡方面的专业书,一点一点地琢磨养鸡技术。

最难的要数卖鸡蛋,那时吴祥书得到邻近的集上去卖,从村里通往附近集市的小路凹凸不平,一下雨更是泥泞不堪。一天中午,天气晴朗,吴祥书装了满满两挎篓鸡蛋,骑着自行车带到集市上去卖。就在离集市还有2里地的时候,突然狂风大作,下起了暴雨,由于没带雨具,浑身被浇个湿透,小路又湿又滑,车子不但没法骑,而且推都推不稳,吴祥书一个趔趄,滑倒在地,车子翻了,鸡蛋打了,吴祥书的泪水和着雨水哗哗流淌……

方得甜上甜

有多少付出就有多少回报,吴祥书始终把这句话当作人生的信条,这句话激励他走出困境,走出了一片艳阳天。通过学习和实践,吴祥书逐渐摸索出了一套蛋鸡养殖技术。他的养殖规模也开始从300到500,从500到1000,从1000到20000不断扩大。他卖鸡蛋的工具也由最初的自行车到脚蹬三轮车,由脚蹬三轮车到电动三轮车,由电动三轮车到四轮面包车。通讯工具也由电话到手机,由手机到电脑。吴祥书的生活就象芝麻开花节节高,最初的苦涩和泪水也在心底化成了甜蜜。

贾里海返乡养鸡带动乡邻致富


利用山地放养不仅成本低,而且鸡肉和鸡蛋的质量好,销售供不应求。在石楼乡租了60亩荒山林地扩大养鸡规模,加上桃园乡的养鸡场,有近100亩,年出栏达到2.5万只,收入30多万元。11月13日,嘉陵区石楼乡二灵山村的养鸡大户贾里海高兴地说。

贾里海不仅是养鸡能手,而且懂经营、会管理。每天,他都要张罗养鸡场的大小事情,建鸡舍、买饲料、联系商家当问及他做这些累不累时,他笑着说:看着养鸡场的规模不断扩大,乡邻腰包鼓起来,累点也值得。

2011年,在深圳打工的贾里海放弃每月近万元收入的工作,返乡回家,在嘉陵区桃园乡修建了一个200多平方米的雏鸡室,从安徽淮南买来3000多只雏鸡,开始了养鸡生涯。在他的悉心经营下,养鸡场第一年出栏了1.5万只鸡,收入近20万元。

捞到第一桶金的贾里海有了扩大养殖规模,带动群众致富的念头。2012年4月,他在妻子的老家石楼乡租用60多亩荒山林地做养殖场。

为了保证鸡种的纯度,降低感染瘟疫的风险,贾里海不走自繁自养的道路,他每月定期从安徽引进3000多只雏鸡,自己养一个月后,拿出1000只,以每只10元的价格卖给其他养殖户,剩下的2000只自己养。

有很多乡邻看到我养鸡有赚头,养鸡的积极性高涨,却苦于没有养殖经验,不敢贸然行动。贾里海告诉记者,当我了解到乡邻的想法后,对愿意养鸡的,我免费提供技术支持。

在贾里海的带动下,石楼和桃园的养殖户以滚雪球的速度增长,到现在已经达到300多户。

二灵山村村民韩国平因脚有残疾,不能干重体力活。他的妻子离家出走已有好几年,至今杳无音讯。没有经济收入的他找到了贾里海。

我每个月花1000多元从贾里海手里拿100多只雏鸡,4个月出栏,我以每只近70元的价格零售,除去成本,一只鸡要赚30多元,一年下来有1万多元的收入。韩国平告诉记者:这样,我的生活就有着落了。

接下来,我要在市区建立直营店,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谈到将来的计划,贾海里说:争取在两年内注册品牌,成立合作社,抱团闯市场。

王兆辉的养鸡致富经


王兆辉养了20年的鸡,做梦也没想到,他在而立之年竟发达了:不仅拥有了50多万的固定资产,还搬进了新楼房,买了2辆私家车。助他致富的就是蛋鸡养殖。近两年,由于畜禽养殖行情好,养鸡户也翻了身,养鸡致富路越走越宽。

年挣20万搬新楼

王兆辉是郊区义井镇南庄沟村的一名普通农民,今年37岁,老父亲以前就靠养鸡养家糊口,在他儿时的记忆,家里的鸡也不过400只,日子过得紧巴巴的。1994年,他初中毕业后无所事事便开始从事养鸡,由于不懂养鸡技术,为了减少养殖风险,王兆辉在父亲的指导下,开始了他的养鸡生涯。

养蛋鸡可不容易,对饲料的要求很高,一年光玉米就吃进去几万块,一个250平方米的鸡舍,可养鸡2000只左右。目前,我有四间鸡舍,平均每日就产蛋近500公斤,如果是外人上门取蛋是每斤4.7元,要是自己送货出门的话就是每斤5元,年收入在20万元以上。王兆辉高兴地对记者说,由于这两年鸡蛋行情好,他的年收入增加了3万到5万元,如今,新家安进了燕竹花园的新楼房,还买了2辆小汽车。

风雨过后阳光来

说起养鸡,王兆辉感慨万千:前几年,禽流感肆虐,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蛋鸡养殖进入了十分的艰难处境。

2006年,附近的泊里鸡场发现禽流感疫情,相关部门要求附近三公里内的养殖基地一个月内禁止出售肉鸡和鸡蛋。眼看着库房里每天近1000斤的鸡蛋运不出去,王兆辉心急如焚。

半个月下来,王兆辉的库房、车库,就连办公室都堆满了鸡蛋,每天的饲料钱催得很紧,可鸡蛋卖不出去难以回笼资金,资金链眼看就要断,这时的王兆辉陷入了极大的困境。

这时的王兆辉开始四处借钱,可亲戚朋友跑了一遍,才借到5000元。万般无奈之下,王兆辉想到了向父母求助,年迈的老父亲拿着6万元的存折满面含泪,儿啊,这是你老爹的棺材本,可要珍惜啊!

在多方面的帮助下,王兆辉苦苦支撑了28天,库存的鸡蛋以每斤1.2元价格全部贱卖,在风雨飘摇中逐渐走上了正轨。

消毒防疫是关键

经历了禽流感后,王兆辉把心思都放在了蛋鸡消毒、防疫工作上。

王兆辉说,为了防止细菌滋生,他定期为鸡舍消毒。每隔三年,他还要把鸡舍内所有的鸡全部处理掉,将鸡舍空置三个月到半年时间,虽然这段时间无法盈利,却能够彻底杀灭一些很难去除的病菌,只要鸡不发病,就能够保证稳赚不赔。

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干事业就应该做大做强,然而王兆辉却没有这样的想法。

王兆辉说:虽然自己的养殖规模小,但船小好调头,每次清理鸡舍、闲置设备的费用不高。你想啊,价值几千万的设备闲置半年,这是多么巨大的亏损?

说罢,王兆辉直了直腰,脸上充满了微笑,知足者常乐亦是如此吧。

贫困户养鸡拓宽致富路


“我这里的虫子鸡蛋常年供不应求,根本就不愁卖!”说到自家养殖基地产的鸡蛋,家住商南县城关街办碾盘村瓦屋组的村民陈常山笑得合不拢嘴。

城关街办碾盘村瓦屋组的贫困村民陈常山今年48岁,母亲因糖尿病于去年不幸离世,给母亲治病期间,陈常山花光了家里本来就不多的全部积蓄,父亲已74岁高龄,常年需要人照顾,女儿出门在外,不能在身边照料,由于没有经济来源,自己和父亲的生活起居让陈常山颇为头痛。

商南县全面实施精准扶贫后,各单位包扶干部积极帮助,许多贫困户结合自身情况,借助县上的“四借四还”政策,因地制宜发展食用菌、种植果树、养殖等小产业,收入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眼见同乡们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陈常山也打算拼一把。经包扶干部的支持与帮助,陈常山申请了5万元的“脱贫攻坚”贴息贷款,搭建鸡舍,购买土鸡,通过出售土鸡蛋来赚取收入。在硬件设施和养殖技术还不过关的情况,包扶干部精心为陈常山提供了大量养殖方面的书籍资料,手把手传授养殖技术,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取长补短,现在陈常山的养殖基地已拥有8间160平方米鸡的舍,存栏土鸡1000只,通过“喂食+散养”的模式,上千只鸡悠闲的在1000亩的坡地上觅食,“吃的是中草药,喝的是山泉水”,因此产的土鸡蛋质量也非常高,年纯收入4万余元。

尝到甜头的陈常山并没有满足于现状,又购买了一批种鹅,计划以孵化的方式增加鹅的数量,通过出售鹅蛋进一步增加收入。他激动地告诉我们,在未来几年,他计划将鸡舍面积再扩大200平方米,养鸡、养鹅数量分别增加到5000只和400只,同时还会把经验传授给村里其他贫困户,带动大家一起脱贫致富。

崔景娥养鸡带村里姐妹致富


在内蒙古敖汉旗贝子府镇克力代无公害蛋鸡养殖基地,崔景娥一家的日子像芝麻开花一样节节高,她靠科技勤劳致富,并且带动了周围一大批姐妹走上科技致富路的故事,成为十里八村的美谈。

崔景娥是贝子府镇太吉合窑村的村委会副主任。10年前,她和本村科技养鸡致富青年高旭结为秦晋之好。那时高家已有几年的养鸡积累。婚后。崔景娥向丈夫学习养鸡技术,不断探讨新的科学养殖方法。崔景娥养鸡的第一年,便经过了肉鸡价格波动,许多养鸡户转产或缩小了养殖规模,但景娥夫妇俩一直坚持饲养并扩大了养殖规模。2011年,村计生协会为她家协调3万元贴息贷款,全家入驻克力代无公害蛋鸡养殖基地。他俩又拿出家中部分积蓄,引进鸡雏2000只,一年过后,纯收入5万元。2012年,他俩又投资6万元,治理沟道平整土地120亩,打了配套机电井一眼,使水浇地面积达到104亩。水浇地上大面积种植了玉米,年收入超6万元。种养结合产生了家庭新的经济增长点。如今崔景娥家种植、养殖业全年纯收入在10万余元以上。

靠科技致富的崔景娥,每逢有姐妹咨询致富技术时,她总是把致富经验毫不保留地介绍给她们,有问必答,有求必应。在她的鼓励和帮助下,许多姐妹开始小规模养鸡,一点一点扩大养殖规模。截至目前,该村发展养鸡户42户,1万只以上的养鸡大户有3户,承包百亩以上的种田大户36户。全村有7户符合生育条件的家庭,自愿放弃二孩生育指标,走少生快富之路。崔景娥正带领姐妹们,走上了种养结合绿色发展的共同致富之路。

察哈尔羊助图娅夫妇圆致富梦


在红砖蓝顶宽敞的棚圈里,一群活泼可爱的羔羊围着主人图娅撒着欢儿。图娅和丈夫巴图乌力吉正在给这些“羊宝宝”喂饲草,满脸欣喜地对记者说:“这些察哈尔羊羔是经过三代杂交人工授精技术培育出来的。”

图娅是镶黄旗文贡乌拉苏木阿拉坦毛都嘎查的牧民,从二十世纪初开始搞牲畜改良用德美种公羊和蒙古母羊交配发展“察哈尔羊”已有十几年,是盟级良改牲畜饲养重点畜群户,牲畜良改率100%,双羔率最多年份达到97%。她饲养的察哈尔羊屡屡在全盟、全旗良改畜“选美”比赛中获奖。在去冬严重灾害情况下,她家留的105只基础母羊,接产羊羔162只,虽然比往年有所下降,但双羔率仍达65%,成活率达100%。

饲养“察哈尔羊”可谓让图娅夫妇赚了个盆满钵满,在去年羊价普遍低的情况下,她家出售的74只察哈尔羊羔平均每只达到837元,出售的85只二岁基础母羊每只卖到了1300元的好价格,而且许多买主是新疆的畜牧部门作为优良畜种给当地农牧民联系购买的。去年每只察哈尔羊产毛10斤,售价每斤11元,又是一笔可观的收入。针对旱灾雪灾严重的情况,去年她家花了近7万元,购买了7.8万公斤饲草和8吨饲料,尽管开支大,纯收入仍达到9万多元。

看着眼前的羔羊,图娅感慨地说:“这些察哈尔羔羊都是冬羔和早春羔,接羔周期比较集中,不仅成活率和双羔率高,而且省时省力。”说起该旗扶持发展察哈尔羊时,图娅说道:“旗里对集中饲养200只以上察哈尔基础羊的牧户,每只补助200元,对培育发展察哈尔种公羊每只补助1200元,每只成年种公羊可卖到4000-5000元。”图娅满脸兴奋。谈到今年的发展增收打算,图娅告诉记者:“今年将一些体型好、质量高的母羊羔暂不出栏,培育成品质优良的基础母羊再出栏,旗扶贫办已经预定了100只,仅这块收入就可达10万元以上”。察哈尔羊特色养殖让图娅增收信心满满。

据悉,该旗“察哈尔羊肉”地理标志产品已通过国家审查认定,饲养察哈尔羊已成为牧民群众增收致富的一个好产业。

度假区朱老庄镇:养鸡走上致富路


一身鹅黄的衣裳,一阵唧喳的叫声,看见有人便扑棱着翅膀四处散开……走进朱老庄镇新城海村宓庆敏的鸡棚,只见一群群的小鸡在里面撒着欢。

看着这群长势不错的小鸡,宓庆敏脸上的笑容荡漾开来:"这群鸡真是我家的宝贝,发家致富全靠它了!买车盖房,可都是它们的功劳!"

7年前,宓庆敏开始接触养鸡这一行业,"我是搭上了别人的快车才成就了我今天的事业。""哦?这话怎么说?"笔者不解的问道。接着,宓大哥就跟我们打开了话匣子。"要说这事还得感谢俺村里的宓瑞翔,就是现在奥祥集团的老总。"经过一番交流才知道奥祥集团是新城海村的一家大型企业。8年前开始创建了欣奥祥的牌子,企业开始实行自孵自养自产自销的经营模式,模式一经推广就带动了全村甚至朱老庄镇的经济发展。"咱自从加入了奥祥集团以后,人家给咱鸡苗,给饲料,给药,给技术服务,这都不用拿钱,都是公司先赊给我们,等这群鸡一出栏,公司再把提供的本钱去除,剩下的就是我们的纯利润。""那你们自己不用出资吗?"望着眼前这两个近两亩地的鸡棚笔者问道。"得建鸡棚啊,这个需要投点资,我当年养鸡没本钱,老板就支援我两万块钱建鸡棚,虽说是投点资,那咱自己的风险小多了不是?""那养鸡会不会怕气候或者是其他原因造成损失啊?""也怕,不过话又说回来,即便是遇到那种事公司也就是让咱搭个人工钱,搭个电钱,其他的损失都给赔偿。基本上也算是零风险了。"

"公司提供了这么有力的保障,您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这变化就大了,现在我一年最多养7窝鸡,价格公司按市场价定,我这一年弄好了能挣10多万呢!现在我也买车了,也盖房了,以前是解决温饱,现在可是跑步奔上小康了。"宓大哥还沉浸在养鸡致富的喜悦中。在新城海村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只有企业和农民真正和谐共享,才能更快实现发家致富。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2572.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