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兵团一八五团刘俊霞:养鸡增收拓宽致富路

随着团场畜牧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职工发展养殖业。十师一八五团七连职工刘俊霞也不例外,在发展养牛、养羊的基础上,又从外地引进优质麻花鸡苗,增加收入。

刘俊霞去年养殖的500只麻花鸡,由于肉质鲜美,价格合理,又是纯天然无公害的鸡肉,在团场一经上市就被抢购一空。

刘俊霞看准了这个商机,今年7月份,又从内地空运了3000只麻花鸡苗,利用牛圈扩大养殖规模,也大大增加了小鸡的活动空间。

现在市场上的绿色鸡肉越来越少,刘俊霞却一直坚持绿色养殖,严格按照科学合理的饲料配比,将炒熟的黄豆、麸皮和玉米打碎掺在一起做为饲料,绝不添加任何添加剂。

由于采用天然无公害的饲料,所以麻花鸡要经过将近半年的时间才能达到出栏标准,虽然麻花鸡的饲养时间较长,但是肉质有嚼劲,团场职工和外地客商都比较认可,刚到出栏时间大部分已经被预定。为了方便团场的广大干部职工,她还提供免费宰杀的服务。

在今年牛羊市场有所下滑的大背景下,麻花鸡的价格却稳中有升,看着一只只鸡体格健壮,精神抖擞,羽毛艳丽,刘俊霞看在眼里,喜在心上,现在每只鸡可以卖到70到80元,增加经济收入4万元左右。

刘俊霞坚持走多元增收的道路,表示明年将继续扩大养殖规模,实现自己的致富梦。

相关阅读

养鸡开辟致富路


春雨后路面有些滑,记者跟着一辆运鸡的卡车来到养鸡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春的家里,一探他的养鸡致富经。

陈春家住湖滨区磁钟乡寺庄村,有16年的养鸡经验。谈起往事,陈春打开了话匣子:“刚开始养鸡时没有经验,风险大、成本高。为了把自己家的鸡卖出去,养鸡户都拼命压价出售,结果谁都不挣钱。”

几年后,陈春开始思考新的致富路子。2007年,陈春联合村里的养鸡大户,成立了养鸡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把分散的养鸡户组织起来,并从陕西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对选鸡苗、养殖、防疫全程进行技术指导。很快,合作社的鸡打开了市场销路,客商纷纷上门收购,合作社也在价格上有了话语权,养鸡户的利益得到了保障。

经过8年发展,如今该合作社拥有50多家养鸡大户,带动了周边村以及陕县、平陆的200多家养鸡户。目前,洛阳、陕西、山西等地客商也慕名而来收购该合作社的鸡。

“凡是从我们合作社卖出去的鸡,品质绝对有保证。”陈春坚定地说。

说起政府扶持,陈春心怀感激:“合作社成立之初,乡政府的工作人员帮我们协调问题、办理手续,出了很多力。我们合作社的成功,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与帮助。这不,前几天乡里又主动协调相关部门,让我们享受便宜电价,一年能省几千块呢!我们将进一步扩大规模,带动更多的人致富。”

刘作林:“天鹅梦”实现的致富路


春的生机把大地侵染成了绿油油的一片,在南溪区裴石乡裴丰村一社成群结队的白鹅似朵朵白云漂游在这青山绿水之间,此时,刘作林正吆赶着白鹅到池塘里去扑食、喝水。“你看我这白鹅像不像天鹅,它们可是我的宝贝!”刘作林边说着边抱起蹲在地上不走的白鹅,查看没有伤痕后轻轻放在了地上。

刘作林的白鹅养殖场位于宜宾南溪区裴丰村一社一个青山环绕之地,门前清澈的溪水静静流淌,整齐的鹅舍依势而建,山顶上、水池边一块块绿油油的草场长势正旺,但最引人注目的还数那一群大白鹅,高傲的神态、霸气的步伐、圆润的叫声,呈现出了一幅生态动人的画面。

据刘作林介绍,自2014年7月养殖场建成以来,目前已出栏商品鹅近2万只,实现销售收入120万元,利润达30万元。虽然养殖时间不久,但发展迅速,效益良好,可谁又能想到,刘作林刚开始的时候却是一个养殖白鹅的“门外汉”。

“我从小就喜欢天鹅,白鹅就像天鹅一样,我就想大规模的养殖它们,看起都舒服,这里的政策条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帮我实现了这个梦想。”刘作林满腔热情投入到白鹅养殖事业中。2014年,他流转土地120亩,投资140余万元,成立了宏臣生态白鹅养殖场。

养殖场办起了,可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小鹅有啄毛癖,它把毛啄了不仅影响外观,更重要的是影响生长。但就是找不到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真是把我急的团团转,我恨不得把羽毛给它们粘上去。”刘作林笑说道。

最终,在南溪区畜牧局专家的帮助指导下,成功的解决了小鹅的啄毛癖。“其实也简单,就是青饲料的喂养比例不够,所以我就加大了草料的喂养,以后再也没有出现过小鹅啄毛的情况了。”刘作林说,通过这件事情,他意识到了自己对养殖技术的欠缺和对鹅自然生长习性的不了解。此后,他通过学习和请教,逐步了解了鹅的喂养技术。如今,从鹅苗的培育到成品鹅生长的注意事项,甚至到地面的硬化路段刘作林都讲的头头是道,俨然成为了一个养鹅专家。

同时,为了保证鹅的存活和生长,刘作林还聘请周边有喂养经验的农户到养殖场,采用放养的方式,大量喂养草料,并定期对养殖场进行全境消毒,使白鹅在生态、安全的环境下生长。“现在鹅的存活率是非常高的,长的还好也漂亮,很多人都打电话给我要买鹅。”刘作林说。

如今,刚卖了近一万只商品鹅,养殖场里还剩1000多只,刘作林准备留下来作种鹅。“我准备扩大规模,把种鹅场建起来,使存栏种鹅达到5000只的规模,年出栏四川白鹅达到15万只,力争实现年综合销售收入1000万元以上,利润达300万元以上。”刘作林说,下一步,他还要成立专业合作社,利用他的场地和技术优势,把四川白鹅的规模做大,带动周边农户一起致富。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2827.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