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观察诊断方法等

1早起开灯看鸡群。早起开灯后,健康鸡群见到饲养员,发出嗄嗄的唱料声,表现出急待吃食的样子。如开灯后笼内鸡只出现懒惰卧笼不动,闭眼打瞌,头卷曲到翅膀下或站立发呆,两翅下垂,羽毛膨松,说明鸡已发病。
2低头观鸡粪。早起观察鸡粪便,健康鸡排出的粪便是条状或团状,并有少量的尿酸盐,在粪便的末端形成白尖。如发病会出现拉稀,肛门周围羽毛污染发湿、糊屁股,病鸡粪便颜色呈现绿色、黄色、白色,有时会出现黄白红混合色和蛋清样稀便。
3观察鸡采食。健康鸡在喂料时表现活泼好动,食欲旺盛,整个鸡舍一片嗄嗄的唱料声。如鸡发病时,精神发呆,食欲降低,吃料减少,食槽内顿顿剩料。
4观察产蛋。每天要观察和监测蛋鸡产蛋时间和产蛋率。同时,还需检查产蛋破损率和蛋壳质量变化。蛋壳质量好,砂蛋少,软蛋少,破蛋率低,全天产蛋率正常的情况下破蛋率不超过千分之十为正常。反之,说明鸡已开始发病,应认真分析查找原因及早采取措施。
5晚上听鸡舍动静。晚上关灯后,利用夜深人静、噪音小时到鸡舍听声音,健康鸡只关灯后半小时休息,安静无声。如果听到发出咕咕声或呼噜呼噜声音、咳嗽喘息声、尖叫声时,应考虑可能是传染性疾病和细菌性疾病。
472400河南省渑池县畜牧技术推广中心王晓玲
如何正确判断与调节池塘水质胡凤玲
水是鱼类的生存环境,可见池塘水质的好坏对养殖鱼类生长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该怎样区分水质的好坏呢?又该怎样调节呢?
池塘养殖水体大致有三种情况:
一为水清现象。这种情况是春季最易出现的危险水色。()这类现象表现为:上层水特别清,下层水特别浑,发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向池中投放了新鲜的鸡粪。机械化养鸡时残剩的鸡粪,鱼可摄食的营养物质颇为丰富,但使用这类肥时最好先加1%~2%的生石灰,经一段时间发酵腐熟后再用,否则使水质变坏,也会给鱼类带来严重的传染病。
二为水浑现象。这种情况是夏季最易出现的水色。这类现象表现为池水发白发灰。这是由于大量的水藻繁殖而引起的水体浑浊现象。一般采取换水或开增氧机的方法来调节水质,并做好池塘护坡,适当挪动投饵机位置,另用明矾500克对水泼洒。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下雨天千万不要在水池中注入新的水源。
三为水肥现象。水体透明度太小,在15厘米以内,水质浑厚而带色,有腥味,在水体中易发生指环虫、车轮虫病。通常采取的措施有:第一要注意适当开增氧机,搅动水体,或在增氧机旁用一些棉质布在水体中来回拉动。第二要大量排出池塘内的水并且注入新水。第三点要向池中加适量的明矾与食盐。
显而易见,水源充沛、水质优良、水位稳定对养好鱼来说至关重要,所以要想养好鱼先要调好水,这样鱼儿才可以健康成长。
451450河南省中牟县水产局胡凤玲

相关知识

水产养殖鱼、虾等动物疾病的诊断方法


1.调查询问

在诊断某种疾病之前,首先向渔农询问,了解其水源情况,养殖品种及密度,往年的发病史,用过何种药物,使用药物的浓度和次数,效果怎样。调查中应注意病鱼是陆续少量死亡,还是死亡有明显的高峰期,前者应考虑是寄生虫侵袭的可能,而后者可能是暴发性传染疾病。

2.现场观察

现场观察也是诊断鱼病的重要环节,现场观察的内容包括水质状态,水产养殖动物在水中的表现,池塘的大小、水深、底质及周围环境以及发病后采取的防治措施等。

⑴了解水质变化

了解水体的透明度、肥瘦情况、酸碱度、溶氧、氨氮、亚硝酸盐、有无农田、工业和生活污水的流入等因素,这些因素都可引起养殖鱼类疾病的发生甚至死亡。

⑵观察水产养殖动物在水中的活动

观察濒死动物的活动情况和体色的改变等特征。鱼病的发生分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急性型鱼病,有的表现出血等症状,有的外表与正常鱼区别不大,但一经出现死亡,死亡率就会急剧上升,常在短期内出现死亡高峰。慢性型鱼病,病鱼体色变黑,游动缓慢,死亡率缓慢上升。有些鱼病,病鱼一旦离开水体或死亡后,一些典型症状会看不到,对确诊造成困难,如白头白嘴病。鱼体在水中躁动不安,上窜下跳,有时急剧狂游,出现此情况一是因为寄生虫侵袭,一是水中含有有毒物质,若是前者,鱼可能慢慢死亡;若后者原因,则往往突然大批死亡。还有一种情况,鱼浮头,开增氧机也不下去,可能是亚硝酸盐中毒所致。

3.鱼体检查

通过询问和现场调查,对于鱼病发生的外部环境有了一些了解,对某些鱼病可能会做出诊断。但对于大多数鱼病要做出正确的诊断,则主要靠鱼体检查。检查的病鱼最好是濒死的或刚死未腐烂的病鱼。检查应由表及里,先目检,后镜检。不好确定的疾病还可通过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检测。

⑴目检:目检是检查鱼病的主要方法之一,有些鱼病通过肉眼就可确定,象水霉病及一些大型寄生虫病等;有些可借助症状诊断。一般来讲,病毒性鱼病往往鳃盖、眼眶以及肌肉和肠道充血;细菌性鱼病表现为局部充血、发炎、脓肿、腐烂、鳍条基部充血、蛀鳍、竖鳞等症状;寄生虫性鱼病常见症状为体表黏液增多、出血、有点状或块状包囊等症状。一些大型的寄生虫,目检鱼体要按体表、鳃、内脏的顺序进行检查。

①体表:将病鱼放在解剖盘内,按顺序从头部、嘴、眼睛、鳃、鳞片、鳍条、肛门等仔细观察。

②鳃:检查的重点是鳃丝,首先注意鳃盖是否肿胀,鳃盖表皮有没有腐烂和透明,然后剪去鳃盖,观察鳃丝有无粘液、肿胀,鳃丝末端是否发白、腐烂,鳃上是否挂有异物。鳃丝末端是否挂着似蝇蛆一样的白色小虫,若有多为中华鳋病;鳃部分泌大量的粘液则为隐鞭虫、车轮虫、斜管虫、三代虫或指环虫等寄生虫病;鳃丝颜色比正常鱼的白,并带有红色小点,多为鳃霉病。

③内脏:打开鱼腹,观察有无腹水和寄生虫,取出肠道,从前中后肠剖开,注意胃肠内食物充盈情况,胃肠壁有无发炎、溃疡,肠内粘液的颜色和多寡,有无大型寄生虫或孢囊。

⑵镜检:首先刮取体表、鳍等部位的粘液置于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制成湿片镜检;其次从心脏取血涂片;随后取鳃丝置于滴水载玻片上,制成湿片镜检;最后内脏组织加0.7%生理食盐水压片后,置于显微镜下观察。

4.用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

用PCR、ELISA、间接荧光抗体等快速检测鱼病,其灵敏度高,可用于早期诊断和流行病学检查。

5.对怀疑是中毒或营养不良引起的疾病,应对水质和饵料进行检查。

鱼塘施肥的方法等


1.有机肥追施法。有机肥料包括各种人畜粪便,每次每亩施100千克,7~10天施肥一次,可采取分小堆堆放和全池撒施的办法。还可采取搭架施肥法。即用木杆作支架。用柳条箔做底盘,在池中深水区搭成几个架子,将粪肥放在架上,让其贴近水面,使肥料在水的中上层分解扩散。还可挂袋,即把肥料盛在耐腐烂的袋子中,挂在塘中深水区的木柱上贴近水面让其自行分解扩散。搭架和挂袋施肥法,能加快肥料分解速度,使肥料均匀地扩散到整个渔池中,特别是能保特肥料在池水层腐败分解,这样尽管肥料分解快,也不会造成缺氧,使鱼浮头。
2.化肥追施法。鱼塘用化肥主要以氮、磷肥为主,施用比例为1:2。一般情况下亩施素尿2.5千克,磷肥5千克,先用水溶化,然后均匀地泼洒全池,5~7天施一次。
3.绿肥追施法。绿肥包括各种陆地旱草,将其晒至半干,然后掺合一定数量的粪肥,堆在池角,上面压石块或泥土,此后每隔3~5天翻动一次,使其腐败分解。液体逐渐扩散池中,秋季一般7~9天即可分解完毕,()然后将粗大难烂的根茎捞出,再加新料,每亩每次施绿肥100千克。
131311

吉林省大安市龙沼镇新风种养协会

番茄着色不佳补微肥关键黄东

番茄着色不佳与施肥不平衡有很大的关系。可以用pH试纸测一下土壤的酸碱度,在pH值大于6.5的时候,特别是大于7的时候,土壤中必然会缺乏微量元素。可每亩随水冲施或叶面喷施含有硼、锌、铁、锰、镁等元素的微肥。最好是在晴天的傍晚喷施,重点喷施番茄叶片的背面,尽量保持叶片湿润,延长叶片吸收时间,必要的时候可以混加杀虫杀菌剂,同时防治各种病虫害。

兔病治疗偏方等


养兔者要想把兔子养好,就必须懂得兔病防治的方法。现提供一些操作简单、花钱少、效果好的防治兔病验方,供养兔者选用。

一、防治母兔产后缺乳症
1韭菜20克,甜酒糟10克,小鱼10克,水煎取汁灌服,每天服1次,每只每次服10~20毫升,连服2~3天即可下奶。
2取鲜蚯蚓1~2条,挤去腹中杂物。剪成小段用开水泡至发白,加入适量红糖拌匀后喂兔,每天喂1~2次,一般一次见效,连喂3~4次效果更佳。

二、防治兔中耳炎
1取漂洗干净的田螺1个。冰片少许,将冰片放入田螺内,待化出水后,取之滴入兔的患耳中,每天3~4次,很快治愈。
2采摘石榴花晒干后研为极细粉末,吹入患兔耳内,每日2~3次,连用3日即愈。

三、防治兔疥癣
1食醋500克,烟丝50克。煎煮后取其汁液擦兔患部,每日2次,连用3~5天。
2取花椒25克,高度白酒250克,浸泡3天后,用棉签涂搽病兔患部,早晚各1次,连用3天可愈。

四、防治母兔产后便秘
1取黑芝麻10克炒熟。加入煮过的蜂蜜30克,混匀后灌服,每日2次,每只每次10克。服用后母兔排粪会很快畅通。
2生大黄粉3克,加入蜂蜜15毫升调匀,每只每次服5~6毫升,每日3次,当天见效。

五、防治兔胃肠炎
1大蒜4克(捣烂),食醋10克,红糖5克(加水溶解),混合1次内服。每天1次。
2鲜马鞭草60克,鲜鱼腥草30克,共切碎捣烂取汁给患兔内服。每只每次服10~15毫升。每日2~3次。连服2~3日即愈。

六、防治兔鼻炎
1大蒜捣烂取汁,再加少许盐面,兑少许凉开水,给患兔滴鼻,每侧鼻孔每次滴2~3滴,每日滴2次,连续滴3天可治愈。
2玉米须10克,炙炭存性,()研为极细粉末吹人患免鼻中,每日2次。连用2~3日可愈。

七、防治母兔乳房炎
1取适量仙人掌,去刺捣烂成泥,涂抹于患部,每日换敷1次。
2用清茶油调锅底灰。涂搽患部,每天1次,连用2~3天。

八、防治兔结膜炎
1土黄连10克。水煎内服,每只每次1.0毫升,每日2次,连服3天。
2黄连5克。蝉蜕4克(药店有售),共煎水100毫升,待药液温后用棉签涂洗患兔眼,每日2~3次,连用3天可愈。
傅春贵

防治猪蛔虫病的几种土方

猪蛔虫病。是由于蛔虫寄生于猪的小肠里所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蛔虫幼虫移行时破坏猪体各部分。移行到肺时。引起肺炎,患猪表现咳嗽、发热、呼吸困难等症状,蛔虫在猪的肠道里,吸取猪体营养,可引起消化不良、贫血、消瘦、便秘或拉稀,使猪变成只会吃、不长肉的僵猪,如虫体阻塞肠、胆管或引起肠穿孔,可造成死亡。下面介绍几个土方。供试选用。
1断肠草鲜叶100~150克切细。混入少量饲料供50千克体重的猪1次喂服。
2南瓜子100克。炒后磨成细末。供50千克重的猪1次拌料喂服。
3鲜苦楝树二层皮100~130克。水煎取浓汁供50千克重的猪1次拌少量饲料喂服。
4土荆芥、贯众各10克。水煎浓汁供50千克重的猪喂服,连续服2次。
5使君子、苦楝皮各20克。共研细末,供50千克重的猪1天分2次拌料喂服。

鸡异刺线虫病的临床症状 鸡异刺线虫病的诊断与防治方法


肉鸡异刺线虫病是寄生虫疾病,又称盲肠虫病,由于盲肠内寄生异刺线虫而引起,病鸡主要表现食欲减退、腹泻、生长缓慢、体质消瘦,且最终由于机体衰竭而发生死亡.该病能够经由消化道造成传播,有时甚至能够导致舍饲肉鸡大量死亡。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鸡异刺线虫病的临床症状鸡异刺线虫病的诊断与防治方法。

1、病原

该病的病原是鸡巨星刺线虫,为白色细线状,雌虫比雄虫长。虫卵为灰褐色的长椭圆形,卵壳有两层,壳厚且光滑,内含有单个胚细胞。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经过7-12天的发育成为含有幼虫的具有感染性的虫卵。虫卵的抵抗力强,适宜的环境下可存活9个月,但是在阳光充足、干燥的环境下虫卵可快速死亡。虫卵被鸡蚕食后在小肠内孵化出幼虫,最后为盲肠。另外,鸡通过吞食具有感染性的虫卵或者幼虫的蚯蚓也会感染异刺线虫。

2、流行特点

该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消化道,尤其是采取地面散养的肉鸡更容易患病,这是由于在散养状态下,鸡可食入虫卵或者含有虫卵的中间宿主,如蚯蚓等,从而导致鸡群发病率较高。成年鸡因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因此在感染此病后不易发生死亡,但是会成为传染源,带虫鸡排泄出带有虫卵的粪便会污染饲料、饮水、用具、设施等,从而使健康鸡食入具有感染性的虫卵。该病对幼龄鸡的危害极大,会导致其生长发育受阻,甚至会引发死亡。

3、临床症状

雏鸡在感染该病后常表现为生长发育不良,精神萎靡,食欲不振,采食量下降,严重时甚至会发生食欲废绝,从而使雏鸡摄入的营养不足而使得病雏生长发育缓慢,体质逐渐的消瘦,如果症状较为严重时还会因机体过于衰弱而发生死亡。幼鸡在感染此病后会出现下痢和贫血的症状,鸡冠的颜色变为苍白色,体质明显的瘦弱,生长发育不良。成年鸡患此病后肉鸡会出现增重缓慢,或者停止增重的现象,而产蛋鸡则会发生产蛋量急剧的下降,或者停止产蛋。

4、病理变化

对多只病死鸡进行剖检可见病理变化基本相同,主要的病变位置发生在盲肠,可见一侧或者双侧的盲肠有充气样的肿大,导致肠壁变薄,且呈透明状,肿大严重时甚至可以透过肠管壁清晰的看到寄生在该处的虫体不断的蠕动。有的病例的盲肠壁会出现炎症,肠壁增厚,间或有溃疡。有部分公鸡在患病后会在直肠处发现虫体,但是在其他位置,如嗉囊、腺胃、肌胃处都没有发现虫体。另外,病死鸡可见嗉囊萎缩,囊壁较薄,其中空虚无任何食物,肌胃内仅有几颗砂粒,其他脏器没有发生明显病变。

5、诊断方法

对该病可以根据临床症状以及病理变化进行初步诊断,最终确诊则需要进行实验室检查。检查的方法可以是直接涂片法、饱和食盐水漂浮法,或者使用甘油来检查粪便中的虫卵,其中使用甘油检查虫卵的操作步骤为:先在载玻片上预先滴上等量的甘油和水,将两者充分的混匀,然后用牙签挑取少量病鸡的新鲜粪便放入混合液中,充分混合,将其中较大的粪渣除去后盖上盖玻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视野中可见存在大量灰褐色的椭圆形虫卵,并且有较厚的卵壳,疑似为异刺线虫虫卵。还可以直接检查虫体,挑取病死鸡盲肠位置的寄生虫按上述方法置于载玻片上,直接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清楚的看到虫体的尾部尖细,食道发达,有两根长度不等交合刺。雌虫要比雄虫大,并且雌虫体内有大量的虫卵。通过以上检查即可确诊为鸡异刺线虫病。

6、预防

因该病主要是由于不良的饲养环境以及鸡的抗病能力较差引起的,因此要想预防此病的发生就要加强饲养管理,给鸡群提供营养充足且配比合理的日粮,并且要根据鸡群不同的生长阶段对日粮进行适当的调整,以确保其摄入充足的营养,以增强鸡体的抗病能力。做好日常的管理工作,要将成年鸡与雏鸡分开饲养,并按照体重大小、强弱程度进行分群。做好日常鸡舍的卫生清扫工作,保持鸡舍干燥,勤换垫料,因鸡异刺线虫在干燥且阳光充足的环境可快速死亡,因此鸡舍要保持良好的光照和通风。定期对鸡舍进行消毒,包括地面、料槽、水槽、设备设施等都要彻底的消毒。每天都要及时的清理粪便,并堆放在指定的地点进行发酵,以彻底的杀灭虫卵。

7、治疗

如果发现有鸡群患病要及时的对其进行隔离饲养,对鸡舍以及周围的环境进行彻底的清扫和消毒,及时的将运动场内以及舍内的粪便进行清理,并堆放到指定的地点进行发酵,以彻底的杀灭虫源。另外,还要定期使用3%的碱水对运动场以及圈舍进行消毒。对发病鸡群立即进行驱虫,可使用噻苯唑按每千克饲料500mg的量混入饲料,一次性口服。在治疗的同时还要加强鸡群的饲养管理,合理饲喂,增强抵抗力。做好养殖环境的控制工作,给鸡群提供一个舒适、干燥的生活环境。

鸡异刺线虫病诊治措施
一、病原
鸡异刺线虫,细线状,白色,雄虫长7~13毫米,尾端尖细;雌虫长10~15毫米,尾部细长。虫卵呈长椭圆形,灰褐色,两层卵壳,壳厚、光滑,内含单个胚细胞,大小为50~70×30×39微米。虫卵随粪排出,在适宜的温、湿度下,经7~12天发育为含幼虫的感染性虫卵,后者随饲料或饮水被鸡吞食后,在小肠内孵化,幼虫移行到盲肠,经24~30天,发育为线虫。或鸡吃了吞食感染性虫卵或感染性幼虫的蚯蚓而感染异刺线虫。
虫卵抵抗力强。在阴湿的土壤中能存活9个月之久,但在干燥和有阳光充分照射的地方,虫卵很快就被杀死。
二、临床症状
病鸡表现食欲不振或废绝,下痢,精神沉郁,消瘦,贫血,生长发育受阻,逐渐衰弱而死亡。成年母鸡产蛋量下降或停止。
三、病理变化
病鸡消瘦,盲肠肿大,肠壁发炎和增厚,间或有溃疡,在盲肠尖部可发现虫体。
四、诊断
可用水洗沉淀法或漂浮集卵法检查粪便中的虫卵。尸体剖检时可见盲肠发炎,粘膜肥厚,有的有溃疡灶,盲肠尖部发现大量虫体时,即可确诊。
五、防治
可用下列药物进行治疗:
1、噻苯唑500毫克/千克饲料,混入饲料中一次口服。
2、丙硫苯咪唑40毫克/千克饲料拌入饲料中一次口服。
3、甲苯唑30毫克/千克饲料拌入饲料中一次口服。
4、康苯咪唑50毫克/千克饲料拌入饲料中一次口服。
5、左旋咪唑35毫克/千克饲料拌入饲料中一次口服。
6、硫化二苯胺(酚噻嗪)中雏0.3~0.5克/只,成年鸡0.5~1.0克/只拌入饲料中口服。
预防应着重抓好计划性驱虫和粪便的无害处理。

鱼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鱼病诊断是鱼病防治的首要环节,只有先确定鱼患什么病,然后才能对症下药进行治疗,并取得有效的治疗效果。鱼类易诱发多种疾病,而且鱼一旦发病,只能通过全池泼洒药物的办法来防治。因此能否正确诊断鱼病,是鱼病防治的关键下面具体来介绍一下:鱼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一、诊断方法
1.根据季节诊断鱼病:水产动物的疾病发生往往具有很明显的季节性。众所周知,病原体的生长需要特定的环境。适宜于低温条件下繁殖与生长的病原体引起的疾病大多发生在冬季,而适宜于较高水温的病原体引起的疾病大多发生在夏季。
2.根据生长发育阶段和种类诊断鱼病:水产动物不同发育阶段对外界的感受能力不同,有些疾病在幼鱼中容易发生,而在成鱼阶段就不会出现了。同时,病原对宿主是有选择性的,有些在鲫或者鲤中常见的疾病,就不会在冷水鱼的饲养过程中发生。
3.根据当地流行情况诊断鱼病:对于某一特定的区域,往往因为一定气候、环境、饲养条件相同,所以其鱼病往往也会有流行性。
4.根据症状诊断鱼病:观察其外部症状和游动情况,解剖观察内部器官,显微镜观察有无寄生虫来诊断鱼病。
二、治疗方法
1.对症下药:根据气候特征、鱼病流行情况、生长阶段及症状作出正确的诊断,寻找发病原因,从源头进行防治。
2.适度用药:根据水体体积和鱼体重,准确计算用药量,因为药量不足,在池水中达不到一定药物浓度,防治效果不佳。与之相反,用药量过多,超出鱼类忍受限度,则会造成鱼大量死亡。
3.合理用药:不使用违禁药物,同时注意酸性药物不能和碱性药物同时使用,这样会降低药效。另外,pH值偏高和氨氮偏高的池塘,不宜用生石灰消毒。
4.适时下药:一般在傍晚前后,此时水温较低,可降低鱼的应激反应,清晨泼药,由于溶氧量低,会造成鱼浮头。中午泼药,由于阳光直射,水温较高,会降低药效。鱼在浮头时,不要用药,否则会造成鱼的大批死亡。

疾病名称
烂腮病
病原体
鱼害粘球菌
症状
鱼腮充满粘液,腮丝及腮盖骨内表皮均有出血现象。腮丝会很快由红变白,逐渐腐烂最后整个腮部全部腐烂鱼儿也因此失去呼吸功能而死
治疗方法
1、用百万分之十二点五(12.5ppm)的呋喃西林溶液药浴30分钟。

2、用百万分之十二点五(12.5ppm)的土霉素溶液药浴30分钟。

每天不断至病鱼痊愈。同时用百万分之一的呋喃西林溶液清洗所有的用具及水族箱以消毒避免鱼儿再次感染。

疾病名称
细菌性肠炎
病因
吃了不洁净的食物或是吃的过饱、肠道饱胀、排泄受阻,导致细菌感染肠道引发肠炎。
病原体
点状产气单胞杆菌
症状
病鱼停于水族箱角落不动、不进食。腹部膨胀有红斑肛门突出。肌肉会短时间发出抽搐,粪便白色。如果实行解剖。会发现腹腔积水,肠壁充血发炎。严重时肠子呈紫红色,肠内无食物,只有淡黄色的粘液和浓血。
治疗方法
内服主要是鱼服康、磺胺胍、纳克菌等药浴的话就要用到呋喃西林、庆大霉素、土霉素、痢特灵等。内服药必须溶解后混合到牛新汉堡或者是其它的混合饵料当中投喂。如果鱼儿已经无法吃食的话,就只有药浴了(也有肌肉注射庆大霉素和青霉素的)。

疾病名称
白皮病(又称白尾病)
病因
水族箱内不洁净尤其是鱼的粪便没及时清理掉,或是捕捞和运输的时候操作不慎使鱼受伤导致病源菌感染(可见外伤的危害)。
病原体
白皮极毛杆菌的格兰氏阴性杆菌
症状
背鳍或尾鳍也可能是背鳍加尾鳍的基部(也就是鱼背部和尾柄)出现小白点。白点迅速扩大只至尾鳍全部发白、烂掉,病鱼的游动能力明显降低。平衡失控会竖起来上下垂直游动。2-3天死亡。死亡率极高。5-8月流行此病。
治疗方法
百万分之二十五的(25ppm)的土霉素或金霉素溶液药浴30分钟/天。水族箱用百万分之一的漂白粉溶液消毒。

疾病名称
竖鳞病
病原体
一种与水型点状极毛杆菌相似的细菌
症状
鱼的鳞由平覆鱼体表变成象松球一样一片一片的象外长开。鳞片的基部鳞囊水肿。在鳞片上轻轻一按,鳞片就会脱落。2-3天后病鱼就会死亡。此病好像不具传染性,多见于金鱼、锦鲤、攀鲈科鱼及卵胎生鳉科鱼类,象玛莉、月鱼、孔雀等。每年春季较为流行,发病的鱼看起来很恐怖,我到现在想起来头皮就会发麻。而且也不好治疗即便是治愈了观赏价值也大打折扣。所以不如人道毁灭来的好一些。
治疗方法
1、五万分之一的四环素溶液药浴1小时/天。
2、2%的食盐加3%的碳酸氢钠溶液药浴10分钟/天。
3、呋喃西林加痢特灵溶液浸泡。

疾病名称
出血性腐败症
病因
鱼体受伤病源菌侵入造成。冬天如果鱼冻伤的话也是以大病因。
病原体
荧光极毛杆菌的革兰氏阴性菌
症状
体表出血、发炎、鳞片脱落、背鳍或全部的鳍充血、鳍会烂的象一柄破扇子。掉鳞处或烂鳍处会发水霉。会和烂腮、出血症(见病毒性疾病)并发。治疗方法
1%的食盐水或是百万分之二(2ppm)的高锰酸钾或是百万分之二(2ppm)的漂白粉溶液浸泡。

疾病名称
打印病(又称腐皮病)
病因
水质不洁或鱼体受伤的时候会发此病。无明显的季节分别。
病原体
点状产气单细胞菌的点状亚种也属革兰氏阴性菌的一种
症状
在肛门附近或是尾柄上(极少见于鱼体的前部)皮肤和肌肉发炎象脓包一样。肌肉会逐渐烂掉形成圆形或者是椭圆形的病灶。好像打了一个烙印一样。
治疗方法
参照其它的革兰氏阴性菌的治疗方法即可。

疾病名称
疖疮病
病原体
一种点状产气单包杆菌,属于革兰氏阴性菌的一种
症状
皮下肌肉组织发炎,有类似溃疡的脓疮、浮肿。脓疮里有大量的脓、血和细菌。鱼鳍基部充血。鳍条开裂。严重时肠子里亦充血。
治疗方法
参照其它的革兰氏阴性菌的治疗方法即可。

疾病名称
白头白嘴病
病原体
粘球菌的一种,类似于烂腮病的病原体,最适宜温度为25摄氏度,PH值在6-8.5之间
症状
病鱼的额部和嘴的周围细胞坏死,变白。发生溃疡。有时会带有灰白色的绒毛状物。体瘦发黑。发病极快、传染迅速。一日之间会全部死亡。多见于5月下旬至7月上旬。
治疗方法
将百万分之一(1ppm)的漂白粉撒入水族箱里消毒。

霉菌性疾病

疾病名称
肤霉病(水霉病)
病因
极为常见的观赏鱼疾病。在捕捞、运输时鱼体受到外伤或寄生虫使鱼的皮肤受伤后被霉菌孢子侵入从而感染。
病原体
水霉属、绵霉属等水生霉菌
症状
鱼的身体上长出白毛。严重时白毛可以将鱼体包围起来。鱼的身体瘦弱游动能力降低。一年四季皆会出现此病。
治疗方法
重要的还是预防。只要捕捞、运输时小心一点不使鱼体受伤,放养新鱼的水族箱里可投放少量食盐以抑制水霉的发生、投放活饵料时注意清洁消毒。水质保持清洁以隔绝水霉菌的生长。一般可以防止此病的发生。一旦发生的话可用如下治疗方法。
1、2%-3%的盐水浸洗,每天一次,每次5-10分钟。
2、特效药百万分之一至二(1-2ppm)的孔雀石绿溶液每天浸洗20-30分钟。
3、百万分之二(2ppm)的高锰酸钾加上1%的盐水混合后将病鱼浸泡20-30分钟。
4、提高水温以抑制水霉的生长。并且可用一盏15瓦的紫外线灯每日照射数小时可有效的抑制和消灭水霉菌。


甲鱼养殖常见病穿孔病的诊断方法



又名洞穴病、烂甲病,也是鳖最常见的病之一。
一、病原
据研究该病为多种病原菌侵入所致,主要病原有嗜水气单胞菌、普通变形杆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以及其它一些细菌。
二、流行情况
穿孔病是鳖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鳖的整个生长阶段都会发病,尤以个体比较大的幼鳖和商品鳖为甚,对温室中的幼鳖威胁最大,一旦发病1~2周内即可死亡,死亡率可高达20%~30%。
穿孔病发生的原因一般认为有三点:一是苗种在放养初期因操作不慎损伤鳖体后,由于当时水温并不太高(20℃左右),所以首先是感染真菌并形成一个圆点形的感染病灶,当水温水质变化或经过单因子药物治疗后真菌消失,此时多种细菌则乘虚而入在真菌病灶上形成一个新的细菌感染圈,并逐步向深层组织发展,使大量的组织变性渗出并形成堆积,所以穿孔病病灶大多呈圆形。二是在环境最适宜的暴长期,由于鳖的体表较松弛、柔嫩,在纯沙底质的养殖池中,难免会在钻爬中擦破,病原体乘机而入感染并形成局部疖疮型破溃引发渗出,当渗出组织积多后可见体表有淡黄色点状保护圈,然后病原菌就往组织深层发展,形成洞穴。三是初发腐皮病经过治疗有所控制后由于水质恶化使溃疡部位呈继发性感染,这种现象多发生在室外土池中。所以穿孔病的病程较长,但死亡较集中,一般只要早发现,大多可以治愈,但如果治疗不当,还可能由急性暴发型转为慢性型,虽不会1次大批死亡,但死亡连续不断,仍会造成很大损失。
三、病症
患病轻的鳖在水中可见背甲上有白点,后逐渐扩大成白色圆形斑块,容易被误认为是水霉等真菌,但取出水面后,可清楚地看到白点或白斑而无菌丝,是因细菌感染背甲色素消退所致。进一步发展,背甲上可见白色疮痂,周围有血渗出,挑开疮痂,下面是一个孔洞,孔洞深时可直达内脏引起死亡。
穿孔病初期,病鳖一般食欲正常,活动自如,死亡的大多是背腹甲穿透后细菌直接感染内脏所致。剖检可见背腹甲严重穿孔,感染的内脏大多变性坏死,特别是穿透背甲时,肺脏肿大,肺泡充水并呈紫黑色,有的则呈黄色,气管内有较多的瘀血。而穿透腹甲的大多腹内积水,呈全身肿胀。穿孔病及时治疗大多可恢复正常,只是会留下疤痕,影响商品价值。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2833.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