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种鱼鳃病的防治方法

活在水中,靠鳃吸入水中的溶解氧,水体中存在的大量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很容易感染鳃部。因此,鳃的发病率很高,有养鱼先养水,治病先治鳃之说。可将鳃病分为以下六大类型:
一、细菌性鳃病
1.症状:病鱼鳃丝黏液增多、发黑,沾满污垢。
2.病原:原鳃部组织被粘球菌、柱形菌或其他细菌感染。
3.防治方法:①调节水质,消除病菌。一是经常加注新水;二是用消菌灵处理老水,杀灭病原菌。
②投喂杀菌药饵。
二、霉菌性鳃病
1.症状:鳃丝发黑,着生菌丝。发生于高温季节水质老化的池塘。
2.病原:鳃霉菌。
3.防治方法:用生石灰彻底清塘,()全池泼洒亚甲基蓝或二氧化氯对本霉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发病鱼池需大量换水,改良水质。
三、原虫性鳃病
1.症状:早春季节,春片鱼种常集群散漫游动于池边或下风头处。夏季鱼苗池发病时,病鱼在天气晴好时集群上浮水面,似缺氧浮头症状,投喂饲料时不上料台或吃一会就散开并继续浮于水面,食欲明显减退。掀开病鱼鳃盖可见组织增生、黏液增多。
2.病原:由车轮虫、鳃隐鞭虫、斜管虫等原生动物大量寄生引起。
3.防治方法:①秋片入越冬池或春片分池时用综合浸泡剂浸泡鱼种。②车轮虫清全池泼洒。③用硫酸铜加硫酸亚铁全池泼洒。
四、吸虫性鳃病
1.症状:病鱼急躁不安,常跃出水面,或在吃食过程中炸营,鳃丝肿胀。
2.病原:由指环虫、三代虫等单殖吸虫大量寄生引起,常并发细菌性烂鳃病。
3.防治方法:①灭虫精全池泼洒。②氯杀王、二氧化氯等杀菌剂全池泼洒,以防止细菌继发感染。③用药后隔天注入部分新水,以利于鱼类食欲的恢复。
五、出血性鳃病(脉管瘤)
1.病因及症状:由于水质不良、蓝藻大量滋生、水体中氨氮含量过高及农药杀虫剂的刺激,使鳃微血管产生器质性病变,形成动脉瘤,用显微镜能鉴定。
2.防治方法:大量换水或施用水质改良剂(如强力离子交换剂、沸石粉等)来调节水质。
六、营养性鳃病
1.症状:鳃丝弯曲,鳃小片萎缩,排列不整齐。
2.病因:由于饲料中缺乏泛酸或其他营养成分,鱼体免疫能力下降,引起病原体侵入。
3.防治方法:合理配制饲料,做到多项营养指标的平衡。不片面追求高蛋白、高营养及高速度生长。

相关知识

鸭的六种常用饲料


1谷实类饲料
主要包括稻谷、碎米、玉米、小米、高粱、小麦、大麦和燕麦等。这类饲料含淀粉和糖60%-70%,是能量的主要来源。但这类饲料含蛋白质较少,钙、磷也不多。如单纯使用谷实饲料,则影响
生长和产蛋量。稻谷的外壳很硬,一定要先磨成粉状再饲喂。在配制日粮时,这类饲料可占50%-60% .

2糠鼓类饲料
包括米糠、麦鼓、高梁糠等,含淀粉和糖40%-55%,含能量略低于谷实类饲料,但其含蛋白质和钙较多,在植物性饲料中是含磷最多的一类。这类饲料对雏鸭不能多喂,因为它体积大,含能量较少,粗纤维却很多。

3蛋白质饲料
3.1植物性蛋白质饲料包括大豆饼、花生饼、棉籽饼、菜籽饼等,含粗蛋白质高,约为40%。南方湿度大,花生饼易发霉,应妥善保管。这类饲料在日粮中可占15%-20%.
3.2动物性蛋白质饲料包括鱼粉、血粉、骨肉粉、羽毛粉、蚕蛹粉和肉类加工下脚料、蚌、螺狮、小鱼虾等。干的动物性饲料含粗蛋白质高,如鱼粉含蛋白质40%-60%,所含各种必需氨基酸的数量
较多,种类也比较齐全,还含有植物性饲料所缺乏的维生素B12。动物性蛋白质饲料在日粮中一般占3%-7%,鸭在生长阶段和产蛋期为5%-10%.
4矿物质饲料
4.1贝壳粉、石灰石钙质饲料在雏鸭日粮中占1%左右,成年鸭为5%-7%。贝壳粉含钙较多,并容易为鸭吸收。石灰石含钙量也很高,价格便宜,但要注意镁的含量不得过高。

4.2磷钙饲料骨粉、磷酸钙是优良的磷钙饲料。骨粉因调制方法不同导致品质相差很大,要注意选择,防止腐败。磷酸钙或其他磷酸盐类也可作为供磷的饲料。骨粉和磷酸钙在日粮中占1%-1.5%.
4.3食盐是供给钠和氯的饲料,植物性饲料缺少钠和氯,必须经常补充食盐。一般食盐在日粮中占0.3%-0.57%。饲料中若有鱼粉,应把鱼粉中的盐量计算在内。

5添加剂饲料
5.1氨基酸添加剂目前使用较多的主要是人工合成的蛋氨酸和赖氨酸。若配合饲粮不使用鱼粉等动物性饲料,蛋氨酸添加量通常为0.1%-0.5%,赖氨酸添加量为0.1%-0.3%。在日粮中蛋白质含量较低时,添加效果更明显,其作用是使鸭日粮中的氨基酸达到最佳配比,减少动物性蛋白质饲料的用量,提高鸭对蛋白质饲料的利用率。

广东地区春季草鱼养殖六种疾病防治方法


文/通威股份有限公司文远红、米海峰、周争志、李宝圣、王武刚

都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养殖生产中非常关键的季节,做好基础工作也就为一年的养殖生产做好了铺垫。春季是广东地区草鱼越冬养殖的起始季节,是草鱼机体的适应调整期,亦是草鱼常见疾病爆发流行的高峰期。科学地认知、判断、防治将有利于广大养户提高春季草鱼养殖成功率,增加养殖收益。

春季是一年的第一个季节,各地温度明显回升,但也是最多雨水的季节。春季不仅是草鱼开始正常摄食和恢复生长速率的季节,也是养殖水环境恶化、疾病高发引起草鱼大量死亡的季节。春季池塘养殖水温在10-20℃,光照时间和强度增加,池塘菌藻活动增强,养殖水体上下自然对流交换增加,总溶氧量较之前提升,是广东地区淡水鱼养殖尤其是草鱼养殖的起始时期,是草鱼进入摄食、调整机体代谢的起始时期。

3-4月池塘光合作用弱,底泥有机质多,水温升高底泥耗氧增加,池塘溶氧普遍偏低,水质偏瘦,菌、藻相不平衡;加之雨水较多且持续时间较长,池塘负荷加重甚至超负荷承载,养殖水环境恶化程度较严重,是草鱼养殖疾病的高发季节之一。

2014年广东地区草鱼价格行情可观,养户养殖热情高,投苗积极性强,加之暖冬,养殖户存塘过冬鱼较多,在广东地区形成了高密度的过冬草鱼养殖。入春后在高密度、高投喂、水质管理差等综合情况下,草鱼受到病害的威胁较严重,此时草鱼养殖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池塘底质、水质恶化

春季草鱼鱼种、成鱼经过低温期越冬后,体质较弱,对致病因子的抵抗力相对较差。经过低温期池塘底泥积累,过多有机物随着水温的升高而氧化分解速度加快,池塘底泥微生物活动增强,释放出很多有毒有害物质,如亚硝酸盐、硫化氢、氨氮等,同时消耗掉大量溶氧,引起池塘水体pH变化,不利于草鱼的养殖。此外富含有机物的水体、底泥及缺氧环境,利于寄生虫和大量致病菌的生长繁殖;加之气温回升,天气的频繁变化造成养殖户饲料投喂量波动较大,从而导致草鱼肝胆负荷加重、机体免疫力大大下降,草鱼易受到养殖水质恶化、寄生虫和细菌的危害。

春季草鱼养殖工作重点是预防养殖水环境恶化、草鱼体质下降、寄生虫病的爆发。可施有机渔肥,改善水体藻相,增开增氧机,提高溶氧量;施用微生态制剂等调节改善水质,并进行底质改良,降低有害微生物的活动和繁殖;选择优质饲料并控制饲料投喂量,日投饲率控制在2%左右,不宜超过3%,增加日投喂频率;可加强保肝护胆的内服,强化草鱼肝胆健康、提高机体免疫力等。

2.水霉病

水霉病是春季草鱼养殖过程中一种常见的真菌性疾病,一般流行于20℃以下的春季低水温环境,体表受伤、高密度越冬鱼塘、春季清瘦水体或处于饥饿状态下的鱼类最容易患该病。患病鱼表现为病鱼体表形成肉眼可见的白色或灰白色水霉丝,呈棉絮状,病鱼焦躁不安,运动失常,皮肤黏液增多;严重者患病处肌肉腐烂,食欲减退,最终衰弱而死。

水霉病的防治:在苗种运输、成鱼起网时要特别注意,避免造成鱼体机械性损伤,苗种下塘或起网后使用温和型的消毒剂进行消毒,防治继发水霉菌感染;因水霉菌属腐生菌易在水质清瘦环境中发生,故水质清瘦的池塘应适当肥水。

3.车轮虫病

春季气温回升、连绵阴雨、放养密度过高和池塘水质恶化等情况下,车轮虫大量繁殖成为病害。车轮虫病是由寄生于鱼体鳃、皮肤、鼻孔等处的车轮虫附着和来回滑行,刺激鳃丝、皮肤分泌大量黏液,引起鳃上皮增生,阻碍呼吸,破坏皮肤,影响草鱼正常生理活动的一种寄生虫疾病。少量寄生时,病鱼无明显症状;大量寄生时,病鱼寄生处黏液增多,鱼体消瘦、游动缓慢、呼吸困难,会成群沿塘边狂游,不摄食,鳃上皮组织坏死、溃烂。小鱼有“跑马”症状。春季3-5月是车轮虫病流行盛季,主要危害草鱼鱼种。

车轮虫病的防治:池塘水质和底质调控是关键,此外彻底清塘、降低放养密度、定期杀虫消毒、加强饲养管理等基础预防措施也必不可少;该病确诊后可使用硫酸铜、硫酸亚铁粉等全塘泼洒进行防治。

4.指环虫病

3-5月是指环虫病流行高峰期,大量寄生可导致鱼种大批死亡。指环虫病是一类常见的草鱼鳃部寄生虫病,对鱼种养殖危害最大。发病鱼焦躁不安、食欲不振、鱼体消瘦发黑、游动缓慢;严重时鳃盖难以闭合,鳃丝苍白肿胀、黏液增多、呼吸困难,翻开鳃盖可见鳃上有大小不等的灰白色片状物;越冬鱼种在春季温度适宜时,易感染该病。

指环虫病的防治:除基本的预防措施外,可使用敌百虫、敌百虫+硫酸亚铁/碳酸钠、甲苯咪唑等全池泼洒进行防治。

5.锚头蚤病

开春随着水温升高到12℃以上时,锚头蚤开始排卵并孵化出幼虫感染健康鱼,春季水温在18-25℃为此病的流行高峰期,可导致鱼种在短时期内爆发感染而大批死亡,带虫越冬鱼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病鱼患病初期,焦躁不安、食欲减退、鱼体消瘦、游动迟缓,终至死亡;仔细观察鱼体表可见针状虫体前端插入鱼体肌肉或鳞片下,而后端则裸露在外;多虫体寄生处的周围组织发炎、红肿,有因溢血而出现红斑。锚头蚤“老虫”阶段常体表固着有纤毛虫及藻类附生,肉眼看上去像一束束灰色棉絮状物。

锚头蚤病的防治:彻底清塘杀灭锚头蚤幼虫和带有成虫的宿主,定期全塘泼洒敌百虫进行杀虫消毒(锚头蚤幼体有趋光性,早晨和傍晚用药较好),进行科学饲养、水质和底质调节管理等预防工作;鱼病爆发时可使用高锰酸钾和敌百虫等杀虫药物进行治疗。

6.肝胆综合症

肝胆综合症是近年来草鱼养殖中发生最为频繁的疾病之一,对草鱼养殖危害越来越大。春季草鱼经过越冬低温期后,刚开口摄食,体质较弱,机体代谢速率慢,对致病因子抵抗力相对较差;开春后,若养殖户无规律投饲或投饲劣质饲料,易引起草鱼机体代谢紊乱,脂肪在肝脏和腹部大量蓄积;加之初春池塘水质较差、底泥有机物多、溶氧偏低,易诱发草鱼肝胆综合症。

发病鱼体表无明显症状;鳃丝充血水肿、末端腐烂分裂、部分鳃丝粘有绿色泥苔;解剖发现肠壁轻度充血、肠道内无食物、充满黄色黏液;肝脏肿大,失血仓白、发黄或呈有绿色块状,脂肪含量高,质脆易碎;胆囊肿大,胆汁呈绿色或墨绿色。春季肝脏综合征引起的草鱼死亡率高达40-60%。

肝胆综合症的防治:优化放养密度、定期消毒和调水改底、合理投饲管理,同时可在饲料中添加多维和中草药成分的添加剂等进行防治。

六种小龙虾养殖模式


近年来,江苏省金湖县在渔业科技入户惠民工程项目实施中,将小龙虾作为主推品种,积极推广小龙虾养殖新模式、新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推广效果和经济效益,目前已成为当地渔业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受到了渔(农)民的普遍欢迎。笔者根据当地科技示范户的养殖实践,将小龙虾的几种养殖模式归纳整理并介绍如下,供养殖生产者参考。
一、小龙虾主养模式
小龙虾主养模式是指在池塘内以小龙虾养殖为主,合理搭配放养部份大规格的鲢鳙鱼种,以调节水质,增加综合养殖效益。小龙虾放养模式有2种:一种是秋季投放虾种。放养规格为20~30尾/千克,雌雄比为3:1,密度为25~30千克/亩,时间在8~9月份。于次年3~5月份及时将已繁殖过的虾种起捕上市销售,将虾苗留在池内进行成虾养殖;另一种是春季放养虾苗。放养规格为200~300尾/千克,密度为30~40千克/亩,时间在3~4月份。鲢、鳙鱼种的放养规格4~6尾/千克,密度为200尾/亩左右,时间在5月份。小龙虾于6月份开始起捕,捕大留小。鲢鳙鱼待小龙虾养殖结束时一起干塘捕捉。该模式平均亩可收获小龙虾150~200千克、鲢鳙鱼250~300千克。
二、小龙虾与河蟹混养模式
小龙虾、河蟹同属甲壳类,食性相似,也具同类相残的特性,因此在养殖养殖池内应栽植复合型水草,水草覆盖率应达60%以上.水草不仅可作为蟹、虾的植物性饵料,还可作为其栖息、蜕壳、隐蔽场所。养殖方式有2种:第一种是将小龙虾作为主养品种的放养方式,养殖管理以小龙虾为主。虾苗的放养规格为200~300尾/千克,密度为30~40千克/亩,时间在2~3月份;蟹种放养规格为60~100只/千克(在小塘口或特设区域内进行强化培育的大规格蟹种),密度为200~300只/亩,时间在5月份。该方式平均亩可收获小龙虾150~200千克、河蟹25~30千克;第2种是将河蟹作为主养品种的放养方式,养殖管理以河蟹为主。河蟹的放养规格为150~200只/千克,密度为600~800只/亩,时间在2~3月份;虾苗的放养规格为200~300尾/千克,()密度为2000尾/亩左右,时间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该方式平均每亩可收获河蟹80千克左右、小龙虾40~50千克。
三、小龙虾与成鱼混养模式
每亩放养规格为20尾/千克的鲫鱼种1200~1500尾、15~20尾/千克的鳊鱼种500~600尾、4~6尾/千克的鲢鳙鱼种100~200尾,放养时间3~4月份;虾苗放养的规格为3厘米左右,密度为4000~5000尾/亩,时间在4月底至5月初。该模式养殖养管理以成鱼为主,小龙虾从6月中、下旬开始用虾笼、地笼捕捞,捕大留小。成鱼根据市场行情于年底前后出塘。该模式平均亩可收获成鱼1000~1200千克、小龙虾80~100千克。
四、小龙虾与鱼种混养模式
小龙虾与鱼种混养模式以鱼种培育为主。虾苗放养规格为200尾∕千克左右,密度为2500尾∕亩左右,时间在3月底或4月初。于6月份投放夏花鱼种,放养的品种主要为鲢、鳙、鲫鱼。鲢鱼夏花的放养密度为12000~15000尾∕亩、鳙鱼夏花的放养密度为2000~3000尾∕亩、鲫鱼夏花的放养密度为2000尾∕亩左右。夏花入池前以小龙虾养殖为主,投喂小龙虾配合饲料;夏花入池后以鱼种培育为主,投喂鱼种配合饲料。小龙虾从6月份即可开始捕捞,捕大留小,2~3个月时间基本可将池虾捕完。鱼种到年底起捕出售或并塘越冬。该模式平均亩可收获小龙虾50~60千克、鱼种1000千克左右。
五、藕塘套养小龙虾模式
在藕塘内套养小龙虾是种植业和养殖业相互利用、互相补充的一种新的生产模式。选择叶茎细短、长势迅猛、枝干发达、肉质脆嫩、优质高产的藕种,栽植密度为600~700株∕亩,时间在4月中、下旬;小龙虾的放养规格为200尾∕千克,密度为3000~4000尾∕亩,时间宜迟不宜早,虾苗放养过早容易造成藕芽伤害,一般控制在5月下旬。该模式平均每亩可收获荷藕1000~1300千克,小龙虾80千克左右。
六、稻田套养小龙虾
在稻田里套养小龙虾,在稻田四周开挖环沟,并利用稻田的浅水环境,既种植水稻又养殖小龙虾,它是提高单位面积综合效益的一种生态种养模式。水稻于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下种育秧,于5月底至6月初开始栽插秧苗,采用浅水、宽行、密株的栽插方法,并适当增加田埂内侧环沟两旁的栽插密度,以发挥边际优势。小龙虾的放养规格为200~300尾∕千克,密度为3000~4000尾∕亩,时间在4~5月份。该模式平均每亩可收获水稻500~550千克,小龙虾80千克左右。
211600江苏省金湖县渔政监督大队(健康路7号)潘志远

泥鳅养殖过程中六种主要病害的防治技术



一、赤皮病

此病由于捕捞、运输过程中碰伤鳅体,或因水质恶化而引起细菌侵入,诱发此病。病鳅的鳍、腹部皮肤及肛门周围充血、溃烂,尾鳍、胸鳍发白溃烂尤为明显,危害较严重。

防治方法

发现此病可按1立方米水体溶解20克呋喃奈斯水溶液,浸洗病鳅15分钟~20分钟;也可用占全池鳅鱼体重0.04%的呋喃奈斯拌饵投喂,连喂3天,疗效比较显著。

二、曲骨病

病鳅背骨弯曲,因孵化时水温异常及缺乏维生素所致。

防治方法

孵化时保持适温,防止水温急剧变化,投喂混合饲料。

三、水霉病

由于水温较低或冬季鳅体受伤,开春后易感染水霉病。病鳅身上长满白色棉絮状的水霉。

防治方法

发现此病,用2%~5%的食盐水浸洗病鳅5分钟~10分钟,也可用浓度为10毫克/升的福尔马林溶液浸洗15分钟~30分钟,即可治愈水霉病。

四、寄生虫病

泥鳅种苗阶段常见有车轮虫、三代虫等寄生虫,被寄生虫侵袭的鳅苗常常浮于水面,急促不安,或在水面打转。

防治方法

发病鱼池可按1立方米水体用0.5克硫酸铜和0.2克硫酸亚铁制成的合剂全池泼洒。

五、气泡病

鳅苗阶段,由于水中氧气或其他气体含量过多,易导致气泡病。病鳅肠中充气,腹部鼓起,浮于水面。

防治方法

发病重池,可用浓度为1克/升的食盐水全池泼洒,或加入新鲜水体。平时投饵要注意适量、多样化,并加强水质管理,可以预防此病的发生。

六、敌害生物

泥鳅的主要敌害生物有蛙类、水生昆虫、鸟类及凶猛肉食性鱼类。

防治方法

1.清除池边杂草,保持养殖环境卫生,严防蛙类侵入,发现蛙类应及时捕捉,蛙卵要及时捞除;

2.进水口要用筛绢网拦好,防止野杂鱼随进水时进入池中;

3.发现鸟类,及时驱赶。



草鱼养殖过程中六种常见疾病预防与治疗方法


一、草鱼主要疾病:

赤皮:细菌性疾病

烂鳃:分寄生虫烂鳃、细菌性烂鳃

肠炎:细菌性肠炎

细菌性并发症:发病症状兼具赤皮、烂鳃和肠炎三种症状;

肝胆病:肝胆综合症

出血病:病毒性出血

二、疾病预防:

1,稳定投喂:控制投喂量(1斤规格以上,控制在2%左右;1斤规格以下,控制在3%以内);发病严重时直接停止投喂饲料(鱼塘网箱均适用)。

2,肥水稳水:把握晴好天气,使用3101+3301(+3302)进行肥水;每月两次。

3,增氧改底:养鱼先养水,养水先养底;使用3202+3213改善底质环境;每月一次(鱼塘最重要环节)。

4,内服保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使用3505+蚌毒灵散内服3天、3505+3103内服3天,20天一次(鱼塘网箱均适用,网箱最重要环节)。

4,消毒抑菌:减少病原菌;鱼塘使用二氧化氯/聚维酮碘全塘泼洒轮换使用;网箱使用漂白粉/二氧化氯挂袋使用;20天一次。

5,应急措施:家中常备应激产品减少损失;3215增氧缓解浮头、3502+3201解毒抗应激(鱼塘网箱均适用)。

三、疾病治疗:

1,治病前先净水解毒非常重要:净水有解毒、增氧、增强药效的作用。对于前期使用过大量杀虫消毒药、水质恶化,鱼有浮头现象时,用海联科3201解毒、增氧;

2,杀虫:有大量寄生虫时,治病先杀虫;使用显微镜观察确定是何寄生虫,针对性杀虫;

3,消毒:鱼病轻微,使用二氧化氯消毒;出血严重时使用戊二醛+苯扎溴铵消毒;病情严重时可连续消毒两天;

4,内服:赤皮、烂鳃使用3505+奇诺康+VC50;细菌性并发症使用3505+康力沙+VC50;肝胆综合症使用3505+蚌毒灵散;病毒性出血病使用3505+K3粉+抗病毒药物。内服药物5天一疗程。

四、注意事项:

1,当鱼烂鳃严重、水体有机质悬浮物多的情况下,直接杀虫容易引起鱼死亡,这时应该先净水,再内服,然后消毒,最后再杀虫。

2,在鱼类发生严重肝脏疾病时,使用维生素K3粉不但没有治疗作用,反而不利于病鱼的康复,甚至在治疗期间,使病情恶化,死鱼数量成倍增加。

3,在内服鱼药时,均可适量加入食盐(增强药效)或者小苏打(保护肝胆)一起拌药内服。

4,内服药量要足,药量根据池塘吃食鱼体重计算用药量。

5,鱼塘养殖环境复杂,海大客户使用药物,需业务员到塘头检测确诊,再确定用药方案。部分鱼病暴发不能够控制和治愈,主要预防为主。

种母猪几种常见病的防治方法


1.母猪产后胎衣不下

发生原因:一是母猪子宫收缩无力,二是胎儿胎衣与母猪子宫粘膜粘连。

防治办法:一是平时注意对母猪的饲养管理,增强妊娠期母猪体质和母猪分娩能力。二是皮下注射垂体后叶素或催产素10~50单位,加强子宫蠕动促使胎衣排出。三是用略高于体温的无菌水1000~2000毫升注入子宫内,刺激子宫蠕动促使排出,如果以上办法未得到解决,而又从阴道流出脓性分泌物,按子宫炎治疗或淘汰。

2.母猪阴道脱出

母猪产仔前后,阴道壁突出于阴门之外。一是母猪产期腹压增高或努责过强所造成的。二是母猪年老体弱阴道松弛。三是猪舍环境潮湿寒冷,对猪群互相挤压。

治疗方法:对轻度的不全脱出可用0.1%高锰酸钾水将脱出部分阴道洗净,用双手拇指顺阴道孔处轻轻将道送回原位,再用针头乱刺阴门周围或后海穴注射10毫升酒精,并让病猪站立走动一下,不再俯卧,一般可治愈。若阴道大部分脱出,用上述办法送回又反复脱出的可用阴门2/3缝合,暂时控制脱出,待3~4天炎症消失后拆线治愈。

3.母猪乳汁不足或无乳症

发生原因多属母猪妊娠期营养不足,其次是乳房炎和其他全身性疫病引起。内分泌失调也会造成本病,也有的来源于乳腺先天发育不良。

防治办法:首先摸清缺乳原因,对症治疗。母猪妊娠期要按妊娠母猪饲养标准给料,不可限食过重或用其他无营养价值的代食品填充。如属管理不当造成营养不良性缺乳症,每天给母猪饮服豆浆2000~3000毫升(0.5千克大豆),1周可以解决。用鲶鱼、老母鸡和胎衣煮汤饮服有效。其他疾病引起的,如乳房炎引起的泌乳不足或无乳症,首先治疗原发病/,再恢复泌乳功能。如因外伤感染引起的乳房红肿热痛、不让仔猪吃奶、体温升高食欲减退、精神低沉等,局部肿胀有热痛的可冷敷治疗,局部外伤感染的可用双氧水或雷夫诺尔无刺激性冲洗患部,再涂碘酒消炎。

4.子宫炎

发病原因:多因配种或人工助产消毒不严带入病原体而引发的。分娩后子宫内留胎衣或未娩出的死胎腐败感染也是主要原因。

症状表现:病猪精神沉郁,食欲减少,体温升高至40~41℃。阴门流出粉红色脓性分泌物。母猪日见消瘦,不能正常发情或发情配种不孕。

防治办法:经常保持床面卫生,人工授精时要消毒好输精管,并做到一猪一管,防止交叉感染。治疗可用0.02%新洁尔液或1%的盐水冲洗子宫,用消毒好的导尿管插入子宫口内另一端连通注射器缓缓注入(药液要加温与体温同高)。待药液排出后再注入160万单位青霉素。同时用160万单位青霉素和100万单位链霉素肌肉注射,每天2次连用3~5天。

(辽宁黑山县畜牧技术推广站121400梁巍李小松)

种母猪常见病的防治


1母猪乏情

母猪不能够在正常的发情周期产生发情活动的情况就是母猪乏情,在生产母猪断奶后以及后备猪中都会有可能发生。生产完成的母猪在断奶后一段时间内,有些会出现该种情况,后备母猪也经常会发生多个无发情表现的时期。现在临床中初产猪和后备猪发生该种情况的机率比较高。

预防和治疗的方式是对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进行强化,避免母猪断奶后体重急剧下降,可以有效降低乏情机率。针对性的提供治疗,调整饲养管理方式,控制母猪的膘情在合理范围内。饲料中维生素E、维生素A、维生素D等微量元素以及必需氨基酸的添加量必须给予注意,饲料营养平衡要有保证,降低环境温度以及有害气体等其他应激因素,还可以用公猪对种母猪进行适当的接触刺激;可以给种母猪用繁殖激素,国产繁殖激素具有促情排卵作用的,如孕马血清、人绒毛膜激素、促排三号、氯前列烯醇等,把几种激素进行合适的组合再进行临床应用,一般治疗效果特别明显。如给种母猪采用5mg氯前列烯醇肌肉注射后的第三天再进行800IU孕马血清的肌肉注射,在10d里可见大多母猪都会出现发情表现。如果给母猪配种的同时用100μg促排三号加以注射,能促进正常排卵。还能采取进口的激素药物对种母猪加以催情,如注射PG600后,除少数母猪外,一般母猪会于4~6d出现发情表现。而繁殖激素使用时首先一定要把握正确的时机,一般需要采用激素进行处理的情况有三种,一种是经产母猪在断奶后8~10天还是不发情;第二种是母猪配种后30天还是没有妊娠;第三种是后备母猪已经超过8个月以上不发情。要选择合理的激素来刺激繁育,激素能够让母猪发情,使用后需要对母猪的排卵和受孕情况进行观察。

2产科炎症

母猪分娩的时候可能会出现胎衣不下、人工接产护理不当等情况发生,这些都会影响母猪生殖道健康,引起妇科疾病、子宫炎、产后热等比较多见的疾病,严重的患猪还会发生败血症;胎衣不下是产后3h,母猪阴道有红色液体流出,夹杂胎衣的情况;种母猪患子宫炎后,会有黏性液体排出,患病后会出现全身症状,症状较轻的会有屡配不孕的情况出现;母猪产后热是因为子宫感染了病原微生物,体温上升超过40℃,阴门有黏液流出。

防治方式,在母猪产前48h,注射1mL的氯前列烯醇,将体内的恶露排出,具有清洁子宫、消除炎症的效果。患病的母猪在排除异物后还是无法排出胎衣,那么应该要在当天使用催产素,促进子宫分泌物的排出,然后用0.1%高锰酸钾进行子宫冲洗,使用抗生素治疗。

3子宫脱出

子宫脱出是母猪的子宫有部分甚至是全部翻出阴道,处于阴门外部,该情况大都是母猪生产之后24h内会发生。部分脱出的母猪在脱出之前没有显著的症状表现,直到脱出后,会出现不安、努责、举尾等腹痛表现。完全脱出的母猪,子宫翻转在阴门外部,有些还会拖地,有淤肿,上面附着草屑、粪便、胎膜等杂物,长时间如此,其表面的水分会蒸发掉,变成较硬的痂皮状,还会有皲裂出现。

在诊断并确定是子宫脱出疾病后,应该要积极地进行治疗,预防母猪的脱出越来越严重,变成完全脱出状态。病猪让其处于站立保定状态,前低后高,将尾部牵向一侧,使用新洁尔灭0.1%浓度来进行清洁,保持母猪外阴及其附近的部位洁净。也可以选择氯丙嗪10mL进行注射治疗,可以让患病母猪保持镇静,避免因疼痛而骚动,影响治疗。手术的时候,兽医将手伸入其阴道内,触碰到脱出子宫后,用并拢的四指抱住拇指,形成拳头状,缓慢的前推,将子宫角挤兑出来,并且在此过程中还需要进行左右摇摆,通常来说,通过子宫颈后就会在短时间内复位。手术的时候,兽医应该随着子宫角进行晃动,确保子宫复位的完全。避免再次发生子宫脱出的情况,可以选择鲁卡因溶液进行封闭交巢穴,用20~30mL1%浓度的该药物即可。在治疗后,让母猪口服溴化钠,具有缓解疼痛,保持镇静的作用。完成一系列治疗后,应该要增加母猪的饮水,同时预防腹泻和便秘的情况发生。

预防子宫脱出复发,可以进行阴门栅栏缝合的方式,缝合3针左右,上方下针的时候保证阴门上联合处被缝合,第二针要将阴门中上部分缝合,第三针将中下部分缝合。阴门下方可以多保留一些空间,这样母猪能够顺利的进行排尿。术后努责情况严重的母猪,应该要使用镇痛药物,普鲁卡因1%使用30mL肌肉注射具有不错的镇静效果,术后在母猪的日常饮水中增加一些食盐,能够预防便秘、腹泻等疾病。治疗后1周,可以视情况将缝线拆除,同时使用青链霉素连续注射治疗2次,预防感染。

预防羊病的六大方法


一、定期对羊舍进行消毒。最好每10~15天消毒1次。可供选用的消毒液有0.5%的过氧乙酸液、3%的来苏儿溶液或速灭。

二、定期驱虫。在山羊放牧和肉羊舍饲喂食青草期间,易感染寄生虫病。要求每个季节驱虫1次,可选用以下驱虫药:(一)丙硫咪唑(又称抗蠕敏)。每公斤体重用15毫克灌服。(二)左旋咪唑。片剂,每公斤体重用10毫克;针剂,每公斤体重用7.5毫克,肌注。此药副作用较大,慎用。

三、切实做好科学化的饲养管理是预防羊病的重要基础。

四、禁止到疫区购种羊。

五、种羊场应有防疫设施和防疫管理制度。一旦发生传染病,应采取紧急防治措施,做好隔离、治疗、消毒、处理等工作并及时向主管部门报告疫情。

六、做好疫苗和菌苗的接种免疫。(一)山羊痘弱毒冻干苗:用生理盐水稀释50倍,不论羊只大小,一律在其尾根下侧皮内注射0.5毫升,每年注射1次。(二)羊四联灭活疫苗:可预防4种传染病(羊快疫、羊猝疽、羊肠毒血症、羔羊痢疾)。每年注射2次,可安排在3月和9月各1次。(三)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氢氧化铝菌苗。可安排在每年4月1次,肌注或皮下注射,6月龄以下的羊每只用3毫升,6月龄以上的羊每只用4-5毫升。(四)牛O型五号病灭活疫苗,每年注射2次,剂量按说明书。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3028.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