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蚬子和花蚬子的区别是什么?

白蚬子和花蚬子是常见的两种食用贝类,那么白蚬子和花蚬子的区别是什么呢?

一、白蚬子和花蚬子的区别

白蚬子的贝壳坚厚,略呈四角形,两壳极膨胀,壳顶突出;而花蚬子壳薄而脆,成阔型椭圆状,壳面呈淡褐紫色,有黑条射纹,壳内面带紫色。可根据它们外壳的不同特征来区分。

二、白蚬子基本介绍

白蚬子是蛤蜊科动物,学名为四角蛤蜊,是我国沿海常见的底栖经济贝类,主要分布在辽宁省营口渤海海域、和丹东东海海域等。

蚬子肉中含有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钙、磷、铁、硒等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还含有微量的钴,对维持人体造血功能和恢复肝功能有较好效果。

四角蛤蜊长到3厘米左右便可收获。除繁殖期外,其他时间均可采捕。

三、花蚬子基本介绍

花蚬子是帘蛤目蚬科花蚬属的一种动物,花蚬子比较家常的做法是辣炒花蚬。

具体做法为:将花蚬子在淡盐水中浸泡2小时,吐尽泥沙,洗净蛤蜊,沥干水分备用,葱切片姜切丝,干红辣椒剪成段,起油锅,油温热时,爆香花椒、干红辣椒和葱姜,香味飘出时,下入蛤蜊大火爆炒,蛤蜊微微张口时,烹入料酒、生抽和一点点糖,大火翻炒至蛤蜊全部开口,撒入葱花兜匀出锅。

相关知识

蚬子是怎么繁殖的?


蚬子是蚬的俗称,有黄蚬子、花蚬子、白蚬子几种,可食用,亦为鱼类、禽类的饵料,并可做为农田肥料。那你知道蚬子是怎么繁殖的吗?

一、蚬子是怎么繁殖的

蚬子是通过体外受精、产卵进行繁殖的。蚬子是雌雄异体,18个月左右性成熟,繁殖季节为每年的9月中旬至11月。一个繁殖季节可产卵3批至4批,在繁殖季节,亲贝将精、卵排放在海水中,在海水中受精孵化。

二、蚬子相关介绍

1.生活环境

河蚬生活在底质为砂、砂泥或泥砂的江河、湖泊、池沼、沟渠中,以通海江河的咸淡水交汇处分布密度较大;营穴居生活,穴居深度2-5cm。

2.生长温度

温低于5摄氏度时,停止摄食;高于32摄氏度时,可能死亡;适宜生长水温为9~32摄氏度。

3.摄食

河蚬杂食性,摄食底栖藻类、浮游生物和有机碎屑等,以鳃过滤的方式取食。

三、蚬子的种类

1.黄蚬子

黄蚬子学名青柳蛤,产于黄海浅海处,外壳呈黄色,其肉也呈黄色,斧型的贝壳,暗黄色的斑纹。

2.花蚬子

花蛤是市场上常见的贝壳类海产品,广泛分布在中国南北海区,它生长迅速,养殖周期短,适应性强(广温、广盐、广分布),离水存活时间长,是一种适合于人工高密度养殖的优良贝类,是中国四大养殖贝类之一。

3.白蚬子

白蚬子是东港地区黄海滩涂上盛产的贝类,因壳较其它蚬子相比都白而得名,个头和板栗的大小不相上下。

活花螺与死花螺的区别是什么?


花螺也称东风螺、海猪螺和南风螺,其肉质鲜美,是国内外市场近年十分畅销的优质海产贝类。那活花螺与死花螺的区别是什么?

一、活花螺与死花螺的区别是什么?

1.活的花螺在用清水浸泡一段时间后会从壳里出来,而死的花螺则不会;

2.活的花螺用牙签挑肉会挑不出,或者挑出很困难,而死的花螺用牙签一挑便可出来;

3.活的花螺硬吸盘没有脱落,而死的花螺吸盘就会脱落,并且露出鲜肉来。

二、花螺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花螺本身的营养价值就很高,花螺自身富含丰富的营养成分,蛋白质和维生素是最基本的营养成分,除了这些,花螺还有十分丰富的微量元素,能够满足人体自身对微量元素的需求。中医学认为,花螺还具有润肺补肾的作用。花螺鲜美的口感能够促进人们的食欲,增多进食。除此之外,中医还认为,吃花螺对女性能够滋阴,大部分人食用花螺还能明目、化痰、益精润脏。螺肉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蛋白质、铁和钙,对目赤、黄疸、脚气、痔疮等疾病有食疗作用。

三、花螺怎么吃?

1.冰镇花螺

材料:花螺一斤;黄瓜半根

辅料:蒜末、姜末、芥末、生抽、冰块、香菜

做法:黄瓜切段,细长的红椒切圈,加入蒜末、姜末,加适量盐拌匀腌制一会。

2.辣酒煮花螺

材料:花螺500克、食盐4克、姜1小块、蒜5瓣、八角2个、桂皮1块、生抽半勺、红尖椒2个、小葱1根、鱼露1勺、胡椒粉少许、江米酒1勺、白酒1勺、陈醋5g

新鲜的花螺,用小刷子把外壳刷干净,用盐水泡二十分钟,然后沥干水备用;姜、蒜切末、鲜红椒切小圈,甜酒汁和白酒以2:1的比例总成酒汁;锅子热油,小火将姜末、蒜末、一半的红椒圈炒香。然后加入一小碗水,再放入八角和桂皮煮开,小火煮十分钟;加入酒汁、鱼露、陈醋和剩下的红椒圈烧开,然后放入花螺煮四、五分钟即可,出锅前加盐、生抽、胡椒粉调味,撒葱花即可。

河蚬


中文名称 河蚬
拉丁名称 Corbicula fluminea
生物代码 580020080200010001
英文名称 Salad Clam
地方名称 黄蚬、金蚶、扁螺、美蚬
中文门名 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拉丁门名 软体动物门
中文纲名 Mollusca
拉丁纲名 瓣鳃纲
中文目名 Lamellibranchia
拉丁目名 真瓣鳃目
中文科名 Eulamellibranchia
拉丁科名 蚬科
中文属名 Corbiculidae
拉丁属名 蚬属
分布类型 Corbicula
形态特征 淡水
分布 贝壳中等大小,成体一般壳长40mm,壳高37mm,壳宽20mm左右。壳质厚而坚硬,两壳膨胀。外形略呈正三角形。贝壳两侧略等称。前部短于后部,前部短圆。后部稍呈角度。壳顶膨胀,突出,向内和向前弯曲,因此形成两壳顶极为接近,略偏前方,位于壳长2/5处,经常被腐蚀。腹缘很弯几乎呈半圆形,背缘略呈截状,前缘圆。壳面呈棕黄色、黄绿色、黑褐色或漆黑色,并有光泽,壳面颜色与栖息环境及年龄有关,具有同心圆的生长轮脉。
珍珠层淡紫色、鲜紫色,并有瓷状光泽。壳顶窝较深。外韧带强,呈短、粗梭形。黄褐色,位于壳顶后部。外套痕明显,完整。前、后闭壳肌痕皆呈卵圆形,略等大。铰合部发达,左、右两壳各具有3枚主齿,及弧形片状的前、后侧齿,左壳前端2个主齿大,呈八字形排列,后主齿细长,向后斜行延伸;右壳中央主齿大,前主齿微弱,后主齿细长。左壳具有前、后侧齿各1枚;右壳前、后侧齿各2枚。前侧齿伸展至前闭壳肌痕的前背缘处,后侧齿伸展至后闭壳痕的后背缘处,侧齿上缘皆呈紧密排列的锯齿状。

河蚬分布广,数量大,由于环境影响变异大,同时幼贝、成贝及老年贝的贝壳形态变异也较大,如:幼贝壳薄,两壳不大膨胀,壳顶小膨胀;壳面花纹由同心圆的、距离相等的生长轮脉组成,轮脉细;壳面多呈黄绿色。成贝壳质厚,略膨大,前端宽圆,后端略有尖角,腹缘弧度强;壳顶突出;壳面花纹由距离不等、粗的生长轮脉组成;贝壳颜色有黄褐色、淡褐色、深褐色,并具有光泽。老年贝壳极厚,膨胀,壳长大于壳高,后端呈较大的尖角状,腹缘极弯;壳顶突出,极膨胀,向内、向前方弯曲;贝壳上部花纹由距离相等的生长轮脉组成,下部由距离不等的生长轮脉组成;贝壳颜色呈深褐色、黑褐色、黑色,呈漆色光泽。因此,过去学者常常将不同生长时期的河蚬,或不同地区的河蚬,因形态上有所不同,而命名为大量的种,造成河蚬分类商的混乱。

生活习性 栖息于淡水、咸淡水的江河、湖泊、沟渠、池塘内,特别是在江河入海咸淡水交汇的江河中,产量大,地质多为沙底,沙泥底或泥底。水流较急或水流较缓的河湾、湖泊产量达,它们穴居于水底,幼蚬栖息于1-2cm深度,大蚬可潜居于2-20cm不同深度,以2-5cm处分布最多。它们以浮游生物(如,硅藻、绿藻、眼虫、轮虫)为食料。据有人观察河蚬为雌雄异体,但也见到有雌雄同体的个体。雌雄异体的河蚬,雌雄生殖腺皆分布于足的上方,内脏块两旁,肠管迂回部,呈葡萄状腺体。雌雄同体的河蚬,卵子多分布内脏两侧后背部,呈紫褐色,在内脏块的前缘及外套膜处,均充满精子,没有卵子;雄性生殖腺呈乳白色,分布在内脏两侧,并伸入左、右外套膜中。产于福州地区的河蚬,一年四季皆可繁殖。但性腺最丰满期是5-8月,生殖旺季是5-6月,为排精卵的最高峰,9月以后繁殖情况显著减弱。当河蚬繁殖盛期时,埕面上(河底)出现大量的白色粘液状物,当地称为涕,并以涕出现的多少判断附苗情况。发育成熟的精子或卵子排入水中,在水中相遇受精,受精后发育阶段经过一段浮游幼虫期,随水流流动漂沉于水底,经过2星期到一个月时间,逐渐发育。变成针尖状,白色的幼蚬,开始营底栖生活。再经过15-30天可长成半粒大米大小的小蚬,3个月体长可达11mm,壳高10mm左右,此时生殖腺开始成熟。河蚬的寿命约为5年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3501.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