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养鱼需注意九大事项

池塘养鱼前需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养殖品种的选择,即根据当地的气候和自然环境、鱼类的生物学特点、自然饲料资源、水质、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等条件来选择合适的养殖品种。
二是池塘选择及其改良,这里有新开塘和老塘的区别。一般成鱼养殖池要求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无污染,进排水分开且方便,水深在1.5-2米,面积在3-10亩,池底淤泥厚度在20厘米左右,通电且交通方便。对不符合要求的池塘有条件的则可进行一定的改造。
三是根据养殖的品种,确定所需的饲料种类和质量,投饵一般做到四定(即定时、定点、定质和定量),多数温水性鱼类在水温15℃以上开始投饵,在6-9月为生长和投饵的旺季。如混养滤食性或杂食性鱼类,则必须考虑施肥(基肥和追肥)培育饵料生物以供鱼类摄食。
池塘成鱼养殖需做好以下九点:
水:即池塘的环境条件和水质条件,()应符合要求。
种:即养殖的鱼种,包括齐全的规格、优良的质量和充足的数量。
饵:即养殖的饲料和肥料,要符合养殖品种的营养需求,配合饲料要根据鱼类不同的生长发展阶段配制不同的饲料投喂,施肥一方面可直接作为一些鱼的饲料,也可培育天然的饵料生物以供摄食。
混:即合理的混养,池塘成鱼养殖通过混养可充分利用水体和饲料以获得较大的收益,混养要充分考虑各鱼类之间的互利作用,也要考虑到竞争的一面。
密:即一定的养殖密度,只有达到一定的密度,才能获得高产高效,养殖的密度可根据自然环境、饲料资源、技术、管理水平、鱼的规格等方面来确定。
轮:即轮捕轮放,在养殖过程中期,将达到上市规格的鱼捕出上市,既可减轻池塘压力加速存塘鱼的生长,又可回笼资金均衡上市。
防:即病害的防治,对于各种养殖病害应以预防为主,防重于治,防治结合的原则,要针对性用药。
管:即日常管理工作,这是养殖的最关键,三分养、七分管即体现这一点,日常管理包括:水质管理、饲料肥料管理、病害管理、机械管理、巡塘、捕获等。
机:即合理使用养殖机械,高产养殖必须配备养殖机械。
周和平

相关推荐

室内甲鱼孵化的九个注意事项



将孵化用沙按要求堆积在室内进行甲鱼苗人工孵化,既可进行多达数万只苗的孵化,也可进行数十数百只苗的孵化,规模可大可小;同时不需固定设施投入,经济实用、便于管理、操作简单、孵化率高。据试验,这种方法孵化甲鱼出壳率达95%以上。有关注意事项如下:
1、合理选用孵化用沙
选用沙的粗细与孵化的湿度、通气条件相目关联,如果沙子太粗(粒径1毫米以上),虽然与卵接触的沙环境通气性好,但保水性差;如果沙子太细(粒径小于0.1毫米),虽然保水性好,但通气差、易板结,造成卵内闭气死亡。实践证明,选用粒径0.5~0.6毫米的沙子最为理想。选沙时,如果沙大小不匀可用铁纱或尼龙网片做成的筛子过筛。
2、搞好沙的清洗和消毒
将选好的沙放入盆中,加清水搅拌,倒去泥水,如此反复多次,洗净沙中的泥土。把干净沙倒入20克/米3漂白粉液中浸泡2天杀菌消毒,再把沙滤出,用冷开水漂洗除去所含药物,晒干备用。但也可将所选沙清洗干净后,直接铺开在水泥地上曝晒2~3天再使用,这样较简便。
3、科学调配湿沙
用冷开水将备用的沙子调匀到适宜的含水量待用。甲鱼卵抗低湿度的能力较强,而抗高湿度的能力较差。沙子含水量以5%~15%为宜。检查含水量是否合理的最简单又是最保险的标准:手握调好的沙子成团,自然落地后沙团散开,甚至握沙成团,松手稍散,证明湿度适宜,可以使用。否则必须重新调配。
4、沙畦的铺设方法
将调配好的湿沙平铺在地面上,堆成似菜地状的长方形,宽度60~70厘米,长度按房间的大小形状和孵化量决定,沙的深度20~25厘米,沙畦的四周用木板挡沙,沙面用木条刮平,并且要求四周木板沿高出沙面10厘米以上,以防出壳的小甲鱼逃跑。
5、精心选择受精卵
甲鱼卵产出后呈乳白色,不透明,球形,直径约为1.52厘米,重3~6克。从产卵沙床选卵时要检查是否受精。判断方法是将卵对着光强处,若卵的一端有白色圆圈(该端称动物极),说明已受精。如未受精,应保持原位重新放回沙床,24小时后再检查,或者将卵取出单独放置,如24小时后出现白色圆圈,再把它归入受精卵进行孵化,否则应剔除。
6、细心排放受精卵
将精心挑选好的受精卵动物极朝正上方,每个水平间隔一指宽左右轻轻放稳在刮平的沙平面上。排好卵后,再在卵上盖一层已调好装箱的沙子,厚度高出卵表面2~3厘米,再刮平。排卵时需要注意的是:第一,动物极一定要朝上,否则影响胚胎发育或出壳甲鱼不能顺利钻出死亡;第二,不同时间分批排的卵,要分别做好标记,以便观察和管理;第三,沿四周木板的沙易于干燥,排卵时不宜靠边太近。
7、保持沙畦合适的温度
孵化期的最佳沙温是30℃。为了保持最佳温度,夏季气温高的晴天,要打开门窗通风降温;气温低时,关好门窗保温。江南一带,甲鱼6~8月产卵,7月份为高峰,这时室内气温一般不会高于35℃,也不低于24℃,很适宜卵在自然条件下人工孵化。如果到孵化后期气温低也可在室内安装大功率的电灯泡进行简易加温孵化。
8、保持沙畦适宜的湿度
即保持整个孵化沙层湿度在5%~15%。暑热晴天气温高,水分蒸发快,如沙面仍呈湿润状,可不洒水;如果靠近卵的沙子干燥甚至发白,可用手沾冷开水洒于沙面,几分钟后,拌动表层沙,使湿度均匀,又防板结影响通气。但洒水切不可多,检验标准和方法同前所述。拌动沙时要特别小心,不要振动下面的卵,以免影响胚胎发育。
9、孵化出苗管理
30℃左右,卵排放后5~8天,白圆圈扩大到中线稍下,10~12天时植物极(与动物极相对端)呈粉红色,此时稚甲鱼已形成,26~30天在植物极可见略有黑色胚胎,33天以后整个卵变为白色,分不清动植物极。所以从卵的外观基本上可以预测稚甲鱼出壳时间,当然为了稳当,一般孵化35天后,就将2个较大的平底容器埋于沙畦的两个对角的沙中,容器上口缘与沙面相平或稍低,而容器中也放2~3厘米厚的细沙,加水面又高出容器中细沙面约5厘米。稚甲鱼出壳后,因天生的向水性而爬入容器中休息。如果稚甲鱼出壳后找不到水,就会被干死。在出苗少的时候每天在容器中取苗一次,而出苗高峰期每天要取苗2~3次,以免容器中的苗太多太拥挤造成互相伤害。

夏季鱼类养殖注意事项 夏季养鱼的注意要点


淡水养殖鱼类具有很悠久的历史,最初人们在沟渠、小河流、池塘利用窗纱围起来进行小规模的养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膳食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对鱼类的需求在不断的加大,近年来出现了集约化很高的水产养殖项目,人们利用水库、大型池塘、河流进行规模化养殖。夏季是鱼类的生长旺季,也是水产养殖业的黄金季节。在这个时期,由于投入的饲养物质大量增加,饲养的水域环境也在不断恶化,用药量在不断的增加,所出现的水产养殖的疾病也在增多,鱼病增多直接影响了全年的产量、质量和效益。随着水质的进一步恶化,给鱼类的生存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威胁,所以为了增产增收,就必须进行严格的饲养管理,否则可能给养殖户带来经济损失。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夏季鱼类养殖注意事项夏季养鱼的注意要点。

1、水质方面

“鱼儿离不开水”,没有水就没有鱼,没有良好的水质就养不好鱼。所以池塘内水质的好坏关系到鱼类的生存生活环境,关系到鱼类的生长,关系到鱼类的繁殖。在池塘中饲养鱼类也要给鱼类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才能有利于控制和减少鱼类疾病的发生。在饲放鱼苗前,要把池塘底部的淤泥清除干净,减少有机物和病菌对水质的干扰和影响,并用生石灰进行消毒,空塘1周,进行阳光的暴晒,以便杀灭病菌。为了保持良好的水质,必须适时进行冲注新水调节。夏季气温高,水面蒸发量大,一般每隔10天左右冲注新水1次,每次加水15~20cm深。当池内水质严重恶化时,应排出1/3~1/2,然后注入新水,以便保持池塘内的水新鲜和清洁,保证鱼类的生活环境不受干扰和侵害。

2、鱼类的饵料方面

饲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水产鱼类的生长速度。在所投放的饲料中要保持饲料中各种营养的平衡,氨基酸、蛋白质及鱼类所需要的微量元素等物质。如果添加的物质含量少或者营养物质不均衡,就会很容易发生疾病,这样不利于鱼类生长。饲料中如果长期添加激素类药物,虽然可以使鱼类的生长速度加快,但是对鱼类本身的生理机能造成严重的影响,降低了鱼类的抗病能力。尤其是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严重的隐患,给人们的食品安全埋下了隐患,所以在养殖期间不要对鱼类投放含有激素类的饲料进行饲养。饵料以青料为主,精料为辅,具体投喂量应根据鱼类每天的吃食情况灵活掌握,精料要少些。夏季,由于气温高,天气变化较大,容易发生泛塘,应控制投喂量,不给鱼吃夜食。一般晴天的时候多投喂饲料,雨天的时候要少投放一些饲料。投喂的饵料要新鲜,不喂腐化变质的饵料;投放饵料要有固定的食场,同时要保证饲料的质量。避免投放的饲料过量,既造成饲料的浪费,又会影响池塘内的水质,从而影响池塘内的鱼类的生态环境。

3、投放肥料方面

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繁殖生长,能最快、最好地促进微生物增生繁殖,最大程度地降低有机肥料对水质的污染,保证鱼塘物质的良性循环。为了促使鱼类天然饵料的不断繁殖生长,保证其摄食的需要,各类池塘都应适当追施肥料。由于每年7~9月份气温热、水温高,有机物分解快,浮游生物繁殖量多,鱼类耗氧量大,加上气温多变,水质容易变化,所以一次施肥量不易过多,应采取少量勤施的原则。有机肥料须经充分发酵,水中含氧丰富,合理施用有机肥不但成本低,而且可以达到很好的养殖效果。

鱼塘施用畜禽粪便等有机肥料必须经过充分发酵,因为经过发酵腐熟、有机物质充分分解的肥料施人鱼塘既可减少水中氧的消耗,又能较快地被浮游植物吸收利用,还能杀死有机肥料中的病原体。如天气晴好可适当多施,雨天或闷热打雷天气应少施或不施肥;在这个期间,由于鱼类的生长速度加快,长势良好,投放的饲料等物质增多,加上天气的闷热,鱼类所需要的氧气量也在增多,所以在池塘的中间要安放有一个给池塘增加氧气的打氧机,以便保证鱼类正常的生活所需要的氧气量。要经常捞出剩草、污物,割除池塘边杂草,以免污染水质,影响水中的氧气的含氧量。夏季天气温度高,相应的水温也高,尤其在炎热的夜晚或遇雷雨天气时更要格外注意,稍有疏忽就会引起泛塘,造成重大损失。因此除定期调节水质外,还应及时加注新水或开动打氧机增加氧气,同时停止施肥并控制吃食量,缩短吃食时间。

4、疾病方面

淡水鱼类的病毒性疾病主要是出血病。出血病的主要症状为:病鱼的口腔出血,鱼鳃发白。如果发现鱼类出现此种情况,应立刻携带病鱼到水产兽医部门进行解剖治疗。

细菌性疾病还有鱼类烂鳃病。其主要症状为:鱼体色变黑,鱼鳃发生腐烂症状,常有污泥塞在其中,鱼鳃上面黏液增多。鱼类的疾病还有很多,要根据发现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才能切实找到适合病症的治疗方案。真正的解决好鱼类发生的疾病,以便保证整个池塘内的鱼类健康生长。

夏季养鱼的注意要点
投饵施肥

夏季应改间隔投饵为中午前后每天投饵,饵料以饼类、米糠、麦麸、颗粒饲料等精料为主,加一些适口鲜嫩的青草、菜叶和浮萍等。若水质不肥,应少量多次施肥,以防塘水过肥造成泛塘死鱼。食草鱼投喂青料量,7月按每100公斤鱼体重每天投40~50公斤,8月增至65~80公斤;吃食鱼投喂精料量,按每100公斤体重每天投4~5公斤;投喂螺、蚬等饵料的量,以7~9小时能吃完为好。盛夏塘水透明度应控制在30厘米左右。若塘水过瘦,应多施绿肥和无机化肥。绿肥施用前应先晒至半干再掺入一定量粪肥,堆于塘边浅水处,上压石块或泥土,沉入水里,隔3~5天翻一次,让其充分腐败分解,然后捞去残渣,再补充新料,每次亩施绿肥100公斤左右。无机肥隔5~7天施一次,每次亩用尿素1公斤,或用硫酸铵1.5公斤加过磷酸钙1~1.5公斤,施前先将无机肥溶于水中(防鱼误食中毒),再均匀泼洒水面。施肥次数和数量根据天气、水色和饲养品种而定,晴天适量多施,阴雨天少施或不施;水色呈淡黄色或淡绿色时多施,呈油绿色或红褐色时少施或不施;白鲢、罗非鱼、白鲫等多施,草、青鱼为主的塘少施。

调节水质

一是隔10天左右冲注一次新水,每次加水15~20厘米深。若水质恶化,应先排出1/3~1/2陈水,再注入新水。二是隔10天左右,在晴天中午搅动塘底1次,搅动面积要小于池塘的一半。三是间隔20~30天,每亩水面用15~20公斤生石灰溶于水后泼洒。

防治鱼病

每日早晚巡塘观察,捞去塘中杂草污物。黎明前后鱼类易缺氧浮头,如鱼有浮头现象,应立即开增氧机或加注新水。若无增氧设备,可向塘中泼洒加有食盐的黄泥土(每亩水面用黄泥10公斤,加水调成糊状,再加10公斤食盐并稀释),效果也很好。但要注意不能用漂白粉,否则会加快鱼类窒息死亡。隔15天左右,在塘边和食台上用漂白粉250~300克以及硫酸亚铁125克兑水泼洒,可防治鱼类细菌性皮肤病和烂腮病。按每10公斤鱼体重用蒜0.5公斤,捣碎拌入饵料喂鱼,每月喂2~3次,每次连喂3~5天,可防鱼类肠炎等疾病。

秋季昼夜温差大 安全养鸡需注意的几种易发疾病


秋季昼夜温差逐渐变大、气候干燥等特点,易造成鸡群发病,引起产蛋性能下降、死亡率增加,造成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为减少鸡群秋季疾病的发生,应该从疫病防控入手,尤其要高度重视以下几种易发疾病的控制,要按免疫程序防疫,做到免疫程序化、疫情检测制度化.一旦发病,要及时进行治疗.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具体是哪几种易发疾病。

一、鸡新城疫

1.危害。几乎所有养殖户都知道新城疫是重点防范的疫病之一,但每年都有一部分养殖户在新城疫的防控上出现免疫程序不合理、免疫时机把握不好、免疫剂量不准确、接种途径不对等问题,导致该病的非典型症状在一些养殖场中散在流行,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症状,产蛋下降,蛋壳质量下降等。

2.病变。剖检病鸡病变主要集中在呼吸道及消化道上,表现为喉头出血、充血,病程长者喉头上有黄色干酪物附着或堵塞,直肠黏膜有条状或块状出血,小肠淋巴结出血、十二指肠黏膜出血。要求至少剖检5只病死鸡,检查直肠黏膜、盲肠扁桃体、小肠淋巴集结、十二指肠黏膜4个部位共计20个点,如有70%及以上的点出现出血就可初步诊断。

3.防治。针对该病的发病特点,在蛋鸡开产前做1次油苗免疫,以后产蛋阶段每隔6~8周做1次新城疫弱毒苗免疫,可用IV系进行2倍量气雾或饮水免疫。注意在免疫弱毒疫苗前后2天内,不要在鸡舍内进行消毒。如果已经发生非典型新城疫,应紧急用新城疫IV系疫苗4倍量气雾或饮水免疫;同时用病毒灵饮水,抑制病毒复制;可辅以“多维”饮水。

二、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1.诱因。各种年龄的鸡都易感此病,以2~4周龄的雏鸡多发。鸡舍卫生条件差、温差大、过分拥挤以及营养缺乏等是此病发生的主要诱因。

2.免疫。实践证明,30日龄前的雏鸡感染越早,日后的产蛋水平越低,所以在传支高危地区免疫时机越早越好,最好在进雏第1日龄进行。产蛋阶段保持警惕,在没有检测抗体水平手段的情况下,可每2~3个月气雾1次新支二联弱毒苗加强黏膜抗体,从第一道防线抵御病毒的侵袭。

3.防治。该病无特效治疗方法,发病后应及时淘汰病鸡,同时可使用一些广谱抗生素和抗病毒药,对防止继发感染有一定作用。

对于临床症状明显的病鸡,可肌注青霉素10万单位/只、链霉素10万国际单位/只,连用5天,疗效较好。

也可在饲料中拌0.1%的病毒灵,连喂5天。

或用贝母、板蓝根、连翘、甘草等,经开水浸泡30分钟,加500千克料混饲,连用7天。

三、呼吸道与大肠杆菌病

1.诱因。初秋时节,昼夜温差较大,尤其是夜间下雨时,若不调整风机和进风口,就会造成鸡群夜间着凉受寒,导致呼吸道病的发生,进而引发大肠杆菌病。

2.防治。每次强冷空气到来时,不仅要及时调整好风机和进风口,保持温度平稳过渡,昼夜温差控制在3~5℃,而且要在强冷空气到来的前1天和后2天在饮水或饲料中加入优质电解多维或投抗生素(四环素或喹诺酮类,按0.03%比例投放)。

四、鸡痘

鸡痘是由禽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疾病。防治此病时建议用刺种法在鸡的翅膀内侧无血管处皮下接种鸡痘弱毒疫苗。对于病鸡,可用维生素C、土霉素片(每片0.1克)同时内服,一般各喂1片,每天1~2次,连服5~7天即愈。

五、支气管堵塞的发病机制

当前雏鸡群的呼吸道黏膜受病毒侵害,尤其是温和型流感病毒侵袭全部呼吸道。

典型特征是出现卡他性、纤维蛋白性、黏脓性或纤维素性脓性的炎症,出现典型的肺炎、气管炎、支气管炎病变。其中气管黏膜充血水肿,继而出血。气管渗出物从浆液性变为干酪样,常发生通气闭塞,导致窒息。纤维素样炎症转化为纤维素性肺性炎症,则可能出现气囊炎,出现纤维素性及脓性炎症通常是由于伴随有细菌的继发感染。

支气管肺栓塞很多时候的是由于环境造成的,下面分析下支气管肺栓塞的诱因:

1、鸡舍内高热低湿,发病率达(60%)。

2、舍内高热高湿,通风瞬间过大,鸡群着凉(10%)。

3、H9阴性感染:免新城疫苗后爆发(10%);饮新城疫核酸等生物制品后爆发(5%)。

4、霉菌引起肺坏死继发气囊炎诱发支气管栓塞(10%)。

5、舍内风速过快,负压偏高,鸡群缺氧诱发(5%)。

患上此病的鸡群突然发病,传播快,一般1~2天可迅速波及全群,死亡率高,从出现死亡开始每日翻倍增长,日死亡率高达10%左右。发病初期表现轻微的呼吸道症状,病鸡“吭吭”甩鼻,流清鼻液,眼睑变长,眼圈内有泡沫,之后出现呼噜,咳嗽,张口伸脖喘、“呴呴”怪叫的症状,鸡群采食量严重下降、羽毛蓬乱、缩头闭眼,个别鸡排黄绿色稀便,最后出现支气管栓塞并发肺栓塞,窒息而亡。本病典型病变是在气管、支气管内形成黄白色的栓塞物,严重的延伸到肺内细支气管,这也是造成鸡高死亡的主要原因。

支气管堵塞的危险

气管或支气管气道栓塞性堵塞是危急症之一,因为呼吸道也称气道,是生命通道,一旦完全堵塞,几分钟内就会危及生命。要抓紧治疗时机,否则会危及生命,导致鸡群高死亡率。

池塘养鱼的条件


鱼种是养鱼的物资基本,水池养鱼请求鱼各种类齐备,数目富足,规格适合,结实无伤。重要依赖本身培养,只管制止从外埠购进鱼种。因为市场的需求,现鱼种混养规格较多。如草鱼规格有0.75公斤/尾、0.5公斤/尾、0.25公斤/尾、15~25克/尾和昔时延迟滋生培养的抛头鱼5种;鲢、鳙鱼规格有50克/尾、250克/尾;鳊、鲂规格有20~50克/尾、100克/尾;鲤鱼规格有1克/尾、25克/尾。

同种同龄鱼种请求规格分歧,发育优秀,鱼体鳞片完全无创伤,背部肌肉厚,光彩光鲜,泅水生动,溯水性强,体表无寄生虫寄生;离水后尾不曲折,口和鳃盖不张开,跳动不止。

因为夏季水温低,鱼的运动才能弱,在捕捞和养殖历程中不容易受伤,可淘汰豢养时代的病发率和殒命率。是以,食用鱼多在夏季起捕、放养。应选择好天举行放养,以避免雨、雪严寒气象鱼种出水后冻伤。

可凭据水池面积和主养鱼类型,有企图地制作鱼种池,一样平常鱼种池面积占鱼池总面积的15%~20%;也可用食用鱼水池插放鱼种,以知足混养的需求。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6396.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