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养龙虾产量低的原因及对策

1.苗种放养成活率低。苗种投放时,因长途运输,离水时间长。虾种鳃丝萎缩,放养时未经充分吸水处理,入池后虾种因吸水过多而胀死。有些苗种是通过药物诱捕的,放养后死亡率高。有的苗种是严寒的冬季投放,放养过程中直接被冻伤、冻死。
苗种宜就地收购就地放养,虾苗放养要做到沿池四周均匀放养,布点均匀。长途运输的虾苗,放养时先将虾苗放水中浸泡3~5分钟,再放池边2~3分钟,反复2~3次,让虾苗吸足水分后,再缓慢将虾放入池中,可提高放养成活率,严禁投放药物诱捕的苗种。
2.放养密度高。塘口放养密度高,同一塘口多批次放养,规格不一,造成生长速度不能同步,摄食能力有强有弱,养殖过程中小龙虾互相残杀,养殖产量低。池塘养殖龙虾,亩放养虾苗20~40千克,规格每千克60~80尾,虾苗要求规格均匀,体质健壮,无病无伤,并一次放足,避免分批放养。放养时虾苗要用3%~5%的食盐水浸洗消毒后入池。
3.敌害生物多。因清塘不彻底,注水时没有经严格过滤。虾池中有青蛙、水蛇、乌鳢等敌害生物,摄食幼虾,侵袭蜕壳过程的软壳虾,直接影响龙虾养殖产量。()因此养殖龙虾的池塘,放苗前要用药物彻底清塘,杀灭敌害生物,常用药有生石灰、强氯精、巴豆等。
4.光照不足。许多低产虾池中水草过多,覆盖率过高,水体受光面少,水体流动量小,光照不足。导致养殖产量低,上市规格小。正常水草覆盖率一般为池塘水面的1/3左右,以利龙虾遮阴和滋生龙虾爱吃的浮游生物。水草过密,可每隔10~15米用刀割一条宽3~5米通道,以确保鱼池有足够的受光面。7~8月,水草腐烂后应及时补充水草,以满足龙虾生长和蜕壳的需要。
5.投饵量不足。由于放养密度高,投饵量不足,投饵方法不当,饵料营养不全面,大小规格不适口,造成部分龙虾摄食不到饵料。一是造成龙虾互相残杀;二是因营养不良,造成部分龙虾蜕壳不遂;三是造成部分龙虾因索饵而逃逸。日投喂量以吃饱、吃完、不留残饵为准,一般中、小龙虾按体重的15%~20%投喂,成虾按体重的5%~10%投喂,具体可根据虾的吃食情况进行调整。
6.水质条件差。一是池水质过肥,pH值过低,或水质清瘦,水体透明度过大,都不利于龙虾蜕壳生长。二是夏季水位过浅,水温高于极限温度,会抑制龙虾生长,促使龙虾性早熟。冬季封冰,易造成龙虾因缺氧窒息死亡。三是水位忽高忽低,导致部分龙虾沿水位线附近打洞,以穴居为主。时间一长,就适应了洞穴生活,既不蜕壳,又不摄食生长,龙虾雌雄不分,规格小,懒于活动,养殖产量低。养殖过程应长期保持水位稳定,水质清新,严防水质受到工业污染、农药污染和化学污染。养殖过程中若发现龙虾反应迟钝,游集到岸边,浮头并向岸上爬时,说明缺氧严重,要及时注水或开增氧机增氧。
7.管理不善。一是池口面积过大或过小,坡比小,没有浅水层,不利于龙虾脱壳生长;二是防逃设施差,容易造成龙虾逃跑;三是捕捞不及时,造成部分龙虾伏塘穴居而捕不到。养殖小龙虾的池口面积以10~30亩为宜,坡比为(1∶2)~(1∶3)。龙虾爱打穴,要加固防逃设施,以防龙虾逃跑。龙虾隔年性成熟,9月离开母体的幼虾到第二年的7~8月性成熟。6月离开母体的幼虾到第二年的4~5月性成熟。龙虾性成熟交配后,雄性容易死亡。一般饲养2个月左右,当小龙虾个体重达40克以上时,可捕捞上市,提高养殖产量。

相关推荐

农村养羊失败的原因及对策


一、原因
1.环境条件差,基础设施简陋。养殖户沿袭传统的低投入、高产出的养殖模式,一根木桩一只羊的现象较普遍,大多数圈舍低矮简易,夏不纳凉,冬不保暖。舍内空气污浊,阴暗潮湿。而羊是喜干怕湿的动物。长期与潮湿污浊的地面接触,易患寄生虫病,而且生长缓慢,不易发情、配种,致使生产性能降低。
2.饲养员责任心不强。养殖户多半是弃商从牧者,有的是村、镇集体投资,他们对养羊有很高的热情,但却不懂得养殖,只好另请饲养人员。而饲养员的责任心不强,在平时的饲养管理中。忽视检查羊只每天的健康状况。从冬天的防寒保暖、屯积饲草到夏天的防暑降温、提供优质牧草、驱虫防疫等,都没有进行妥善地安排与处理,而造成羊群体质差,生产力不高,疫病不断。
3.草料缺乏。草料严重缺乏是这些规模养羊户失败的关键因素。古语有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羊是草食动物,必须要有大量的草料供应。养殖户多半春天引进羊只,一开始草料供应还算及时、充足,可一段时间后因所种植牧草太少、饲养起步规模(基础群母羊少则四五十只,多则上百只)太大出现饲草危机,情急之下只能以收购杂草维持。收购也是多则多收,少则少收,无论是草的数量还是质量都不足以满足羊的生长需要。有的农户在饲草短缺的情况下便以饲粮饲喂为主,殊不知羊是反刍动物,缺少饲草,消化系统内的微生物平衡体系被打破,引起一系列肠道菌群紊乱,时间长了消化机能破坏使生长受阻。羊群当然难以生存。有的农户勉强熬过秋季,到了冬天饲草供应还是问题,而且此时大部分母羊已配种受孕,仅凭贮存的少量花生藤、油菜籽壳根本不是长久之计,实在无草时便以枯玉米秸秆、枯稻草维持,这样的饲养水平不仅怀孕母羊营养得不到保障,而且育肥羊也难以维持生命,因而难免出现夏壮、秋肥、冬瘦、春乏的现象。
4.防疫驱虫工作滞后。这是规模养羊失败的又一重要原因。有不少人投资养羊,就是认为羊比猪、禽生病少,相对比较容易饲养。防疫、消毒、驱虫意识淡薄,有的从不对羊舍、羊体消毒驱虫。有的连基本的疫苗都不用。在饲养相对集中、从不采取任何防范措施的情况下,病菌繁殖加快。再加上羊体抵抗力差,暴发疫病是意料中的事。
二、对策
1.饲养管理要到位。经过实践,高床养羊是比较切实可行的养殖方法。此方法投入少、简便,减少了羊与粪尿的长期直接接触。羊只感染病菌虫卵的机会降低,而且减少饲草浪费,节省人力。采用高床养殖,保证舍内冬暖夏凉,既符合羊的生活习性,又充分发挥了羊的生产性能,减少了疾病的发生。
2.饲草要充足。进羊之前就应根据自己羊群的规模种植相应数量的牧草,既保证了草料供应。质量也得到了保证,同时又节约了精料。种植牧草宜根据牧草的利用时间长短及使用时限分期分批种植。保证青草供应的延续性。另外豆科与禾本科牧草因营养价值不同宜均衡种植,在青草充足时期,还要适当考虑晒制青干草或制做青贮料以备冬季使用。羊虽然以食草为主,但有些草(枯稻草、枯玉米秸秆等)直接饲用只能提供饱腹感,营养价值极低,应在氮化、微贮后饲用,这样既解决了部分饲草短缺问题,又充分利用了农作物秸秆。提高了饲草的适口性及利用率,()也符合发展草食畜禽的初衷。
3.增强防疫、消毒意识。羊的防疫消毒不像猪、禽的那样频繁与复杂,但并不是说防疫消毒对羊来说就不重要,甚至就可以忽略不做。近年,春夏之季,养羊比较集中的沿江地区。暴发了羊痘疫情,后蔓延至周边地区,让养殖户与兽医人员措手不及,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羊慢慢地死去,这不能不说是忽视防疫的教训。在平时的饲养管理中,也要经常对羊舍、食具、运动场等进行消毒。按免疫规程对羊进行五号病、羊肺疫、羊痘等常见病的预防,防患于未然。羊食草的同时也吃进不少虫卵,而寄生虫对羊的危害很大,可使羊体消瘦、滞长、腹泻等。羊腹泻很容易导致死亡,因此要定期对羊进行体内外驱虫。
巧用鸡蛋清治猪病
薛照文
1.治猪流感:20~30千克体重病猪取鸡蛋清10~20毫升,每日于颈部肌注1次,连续3日即可治愈。
2.治僵猪:在蛋的大头部顶端,用酒精消毒后扎个小孔,用注射器抽取蛋清,在猪颈部颌下两侧各肌注4~5毫升。每周1-3次。猪可变得肯吃肯睡,毛皮光亮,增重快;如果事先配合服用兽用敌百虫驱虫(每千克体重服80~100毫克),效果更佳。
3.治猪肠炎:体重50千克的猪,颈部肌注鸡蛋清15毫升,每日1次,一般连续2~3次即愈。
4.治仔猪白痢:仔猪取鲜蛋清2~4毫升,用生理盐水稀释青霉素2~4万IU(单位),混匀,肌注。母猪取蛋清8~10毫升。青霉素40~80万IU(单位),与生理盐水混匀,肌注,每日1次,2次即愈。
注意事项:应选择产下1周以内的新鲜鸡蛋;所用器械、鸡蛋外壳须消毒;技术不熟练者。切勿在猪脸部注射,以免刺瞎猪眼。

肉羊采食量低的原因及其提高的对策


在肉羊的养殖过程中常出现采食量下降的现象,如果肉羊的采食量下降,摄入的营养物质就会减少,如果营养的摄人不足会影响到肉羊的生长发育和增重,长期下去还会导致肉羊掉膘,生产性能低下,体质下降,抗病能力降低,从而易患多种疾病,严重影响了肉羊养殖的经济效益。下面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肉羊采食量低的原因及其提高的对策。

1、肉羊采食量低的原因

饲料因素。饲料的适口性是影响肉羊采食量的重要因素,一般在夏季青绿饲料较为丰富,适口性良好,肉羊的采食量较高,而冬季由于青绿多汁饲料相对不足,饲料种类较少,饲料多以青干草和秸秆类饲料为主,适口性较差,而导致肉羊食欲不佳,采食量变少。另外,如果对饲料的贮存不当,如料库的温度不适宜,湿度过大,通风不良等,会引起饲料发霉、变质,或者由于饲料受到污染而导致饲料的口味和营养价值都受到影响,从而使肉羊的采食量降低。并且如果肉羊采食过多的发生霉变的饲料后还会出现中毒的现象,影响到肉羊的健康。因肉羊是草食性动物,以采食粗饲料为主,但是为了提高育肥效果,各养殖场在饲喂粗饲料的同时还应适当补喂一定量的精料,以提供丰富的营养,从而促进生长速度和增重,但是如果肉羊日粮的粗精比例不当,精料的饲喂量过多,如果给肉羊长时间饲喂这样的饲料会影响到瘤胃的正常功能,出现消化不良等消化系统疾病,从而使采食量降低。此外,饲料的质量也是影响肉羊采食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饲养管理因素。目前肉羊多采用舍饲育肥方式,可以减少羊的运动消耗,提高育肥效果,但是同时存在着一些弊端,表现最为明显的就是肉羊会缺乏运动,运动量不足会使肠胃的功能变差,采食量逐渐的减少。在肉羊的养殖过程中养殖环境也会对采食量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如果养殖环境过于恶劣,如湿度过大、环境卫生不良、通风不到位、舍内空气质量较差等会使肉羊感到不适,影响到肉羊的食欲而使采食量下降。

疾病因素。当肉羊患病时会表现为精神状态不佳、胃肠的消化功能变弱,食欲减退而采食量下降,严重时甚至会出现食欲废绝、停止采食的现象。

2、肉羊采食量低的对策

科学搭配日粮。在肉羊养殖过程中要合理的搭配日粮,根据当地的饲料资源合理的选择适口性良好、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饲料,并且要保持饲料的多样性,尽量增加饲料的种类,以给肉羊提供生长发育、繁殖以及增重的营养需求。注意日粮中的粗精料的比例,可以适当提高日粮中精料的饲喂量,但是不可饲喂过量,因羊是反刍动物需要摄入足量的粗饲料以保证瘤胃的健康,因此日粮中的粗饲料的占比应为总量的2/3,并且要保证粗饲料的品质,不可饲喂发生霉变和受到污染的饲料。为了提高饲料的适口性,提高肉羊的采食量,可将粗饲料进行合理的加工,常用的加工方法包括粉碎、软化、发酵制成青贮料等,然后再与精料混合饲喂,有条件的养殖者可以将饲料制成颗粒料,也可以增加肉羊的采食量。对于大多数的养殖场来说,并不具备加工粗饲料的条件或者没有必要对粗饲料进行发酵和制粒时,饲喂前可将粗饲料锄短,并且喂料要先喂粗料,再喂精料,然后再饮水,这样可以提高肉羊的采食量。

合理饲喂。在喂料时要做到少量勤喂,这种方式饲喂可以避免出现挑食的现象,可使羊保持较为旺盛的食欲,对于提高采食量很有帮助。要合理的安排每天的饲喂次数,一般成年羊可每天饲喂3次,羔羊则可适当的增加1~2次。夏季因天气较为炎热,肉羊的食欲会下降,因此可以将饲喂的时间调整到一天中较为凉爽的时段。冬季夜长昼短,则要在晚上加喂1次。在对肉羊更换饲料时要注意,因羊对饲料有一定的适应期,如果突然的换料易产生换料应激,将羊的采食习惯打乱,影响采食量和肠胃功能,会导致腹泻或者便秘的发生,严重时还会引发肉羊死亡,所以在换料时要逐渐的过渡,让羊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在喂羊时可适当的投喂一些青绿多汁的饲料,因这类饲料水分含量丰富,维生素种类多,含量大,适口性好,可增加肉羊的食欲,提高采食量。如有必要可以在羊的饲料中添加一些具有增香作用的饲料添加剂,可促进羊的采食量。注意在饲喂过程中要给保持肉羊的饮水充足且清洁。

加强肉羊的饲料管理。舍饲肉羊的运动量较少,食欲较差,要想办法让羊有一定的运动量,可在羊场内设置运动场,每天让其有一定的运动时间,增强体质和食欲,促进肉羊采食,确保羊群的健康。要给肉羊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提高肉羊的舒适度,使其保持较为旺盛的食欲。

做好肉羊的疾病预防工作。加强日常的卫生清理和定期的消毒。可在肉羊的日粮中添加一些保健类的饲料添加剂,增加抵抗力。做好免疫接种工作,对于已患病的羊要尽快确诊,对症治疗,使其早日恢复健康,同时饲喂一些易于消化的优质饲料。

肉羊采食下降的缘由与对策

缘由一:适口性差
夏季青绿多汁饲料缺乏,饲料多以干草、秸秆爲主,适口性差。肉羊夏季采食量较其他时节来说下降较大,次要由于适口性差的缘由。如何进步饲料适口性,就成了养羊一大难题。
对策:饲料多元化,使适口性更好,养分更平衡;对玉米秸秆等多汁饲料停止青贮;对小麦秸秆、水稻秸秆等停止氨化处置;对较硬的饲料停止揉丝处置。
缘由二:饲料霉变
当饲料呈现霉变时,肉羊采食量也会降低。采食较多霉变饲料时,肉羊还会呈现中毒景象。
对策:霉变严重的饲料制止饲喂肉羊,细微霉变饲料可以加脱霉剂混合优质饲料停止饲喂。

缘由三:运动缺乏
当肉羊运动缺乏时,胃肠消化功用变差,会逐步增加采食量。特别是如今圈养肉羊,大少数都有运动缺乏的景象、
对策:羊舍预留较大活动场地,让羊可以自在活动。同时活期停止对圈养羊停止放牧,以加强运动量。
缘由四:精料过多
肉羊是草食性植物,有些养羊户爲了追求生长速度,少量添加精饲料。长工夫饲喂过多的精饲料,会形成肉羊消化担负,从而降低采食量。
对策:肉羊精饲料喂量普通不宜超越饲料总量的40%,强度育肥期不宜超越60%。同时饲喂小苏打预防胃酸过多,以及饲喂健胃药物加强消化才能。

缘由五:肉羊患病
当肉羊患病时,由于肉体差、胃肠消化才能弱也会降低采食量。
对策:对症停止材料,使其快点恢复。发病时期应建少饲喂量,并饲喂一些优质、易消化的饲料。等肉羊恢复后,再逐步过渡到正常饲喂。

春季蟹种放养成活率低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根据多年来渔业科技示范户河蟹养殖的有关情况来看,每年总会有一小部分示范户反应蟹种放养后成活率偏低,总结河蟹放养后成活率低的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蟹种质量不好
1、蟹种越冬期间管理不善,池塘丝状藻类大量繁殖,蟹种鳃部被藻类覆盖,呼吸困难,这样的蟹种放养后会因首次脱壳不隧死亡的较多。
2、从事蟹种贩卖生意的商贩,从别处购进蟹种用网箱暂养在自己的塘口,等有客户需要时再出售,如果暂养时间短还好,倘若暂养时间长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蟹种放养后成活率。
3、蟹种本身患烂鳃病或有纤毛虫寄生,这样的蟹种本身呼吸就困难,再加上捕捉、运输等操作刺激,放养后其成活率也会较低。
4、蟹种销售的起始阶段都是用手抄网从水草底端进行捕捉的,这样捕捉的蟹种没有问题。但当到最后时往往会排干池水进行徒手捕捉,甚至采取挖洞穴的方法进行捕捉,这样的蟹种鳃部会被浑浊的泥水呛着而影响呼吸,放养后成活率也会大打折扣。
5、蟹种培育过程中饲料管理不当,摄入大量营养导致隐性成熟的比例太高,这样的蟹种放养后在养殖过程中会形成自然成熟死亡。
对策:
尽量就近购买当地蟹种,对那些培育过程和蟹种健康状况了解比较清楚的塘口可优先选择。如确需购买较远地方蟹种的,最好提前到达蟹种销售企业,查看蟹种培育的池塘环境、培育塘口档案,检查蟹种健康状况、隐性成熟情况,并全程跟踪蟹种的捕捉过程,确保购进健康优质的蟹种。
二、蟹种下塘时操作不当
1、经长途运输的蟹种,到达养殖塘口后直接放入池塘,由于蟹种经过长途运输,体内缺水,此时蟹种直接下塘会导致蟹种大量吸水不适应而造成死亡。
2、经长途运输的蟹种,到达养殖塘口后未经过任何处理直接使用药物浸泡进行体表消毒,导致蟹种大量吸入药液而中毒死亡。
对策:
长途运输的蟹种在放养前要将蟹种放到池水中浸泡2~3分钟,再取出,如此反复2~3次,此时蟹种的鳃已基本吸足水份,然后再用3~5%的食盐水或高锰酸钾溶液浸洗蟹种进行体表消毒10~15后分钟后再将蟹种捞出放入池塘。
三、首次脱壳时管理不当
蟹种放养后根据气温情况一般在4月中上旬进入第一次脱壳高峰期。由于蟹种经过一个漫长的越冬期消耗一定的营养,体质较弱,加上捕捞、销售、运输会或多或少的造成一些损伤,此时总会有一定数量的蟹种脱壳不隧而死亡,而有些示范户一旦发现池边有死蟹就以为河蟹生病了,不查明原因就自行用药治疗,此时正在脱壳和刚脱壳的软壳蟹对药物比较敏感,全池泼洒药物很可能会引起这部分河蟹死亡。
对策:
加强巡塘,在河蟹集中脱壳时做好几下两点:
1、减少在池塘中操作,不得大面积加换水,不得向水体投放大批量螺蛳,以免脱壳蟹受惊扰造成脱壳不隧死亡;
2、不论是否有死蟹,不论死蟹数量多少都不要用药,根据具体情况如果死蟹数量实在太多,说明蟹种质量可能存在问题,那么可以想办法再购买部分蟹种放养,以防池塘中存活的河蟹数量太少而影响年终产量。
四、早春气温变化大,蟹种不适应造成死亡
早春由于冷空气活动频繁,刚放养蟹种的池塘由于水位偏浅,冷空气来时,没有及时加深水位,水温变化幅度太大,蟹种不适应造成死亡。
对策:
注意观察天气,收听天气预报,当有冷空气来时要提前加深水位,以防水温变化幅度太大,蟹种被冻伤。天气晴朗时可适当降低水位,以利光照使水温升高有利于河蟹摄食生长。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6602.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