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后天弱仔产生的原因及减少方法

仔猪的品质直接影响了后期育肥猪的育肥效果,与生猪养殖的经济效益有着密切的关系。加强母猪的饲养管理工作可以提高仔猪的出生重、健康度,并且可以提高仔猪的成活率。但是即使出生时的初生重、活力都达到合格的仔猪,在产后的饲养管理不当或者其他原因,会逐渐消瘦形成后天弱仔。无论是先天性弱仔还是后天弱仔,其共同的特点都表现为身体素质较差,生命力脆弱,活力不佳,增加了养殖的饲养管理难度,并且成活率往往很低。降低了母猪的年生产力,造成了母猪和饲料的浪费,增加了饲养成本。另外弱仔是多种流行性疾病的易感群体,易感染病原微生物,并可在感染后大量传播,打破了猪群的稳定状态,进而引发疫病的流行。避免先天弱仔的技术措施是加强种猪的饲养管理工作,而后天的弱仔形成原因则大多是由于产后的营养摄入不足以及饲养管理不到位引起。

1、仔猪形成后天弱仔的原因

出生后合格仔猪的标准是出生1周时仔猪表现为健康、活力好、体重大于2kg,达到此标准的仔猪才能算上是合格的健仔。但是,这些表现健康的仔猪由于多种原因会形成后天性弱仔,导致病、残、僵病的出现,严重者会最终导致仔猪死亡。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仔猪出生后营养摄入不足。仔猪出生后的营养主要源于母乳,如果哺乳母猪的泌乳性能差,产后少乳或无乳,就会导致仔猪吃不到足够的母乳而形成弱仔猪。导致哺乳母猪乳汁分泌不足的原因主要是母猪在妊娠的前期和中期胚胎的生长发育缓慢,营养的摄入大部分用于维持自身所需,因此对能量的需要量不是很高,但是如果在此阶段给母猪投入的饲料的能量水平过高,则会导致母猪的营养过剩,会导致母猪的体况过肥,最直接的不利影响就是会使乳腺组织以及周围沉积大量的脂肪,而使乳腺的发育受阻,最终导致产后乳汁的分泌量减少,甚至会出现无乳的现象,导致母猪无乳或少乳的另一原因是母猪产后发生感染、抑郁、食欲不等其他原因也会导致乳汁分泌状况不佳。对于初产母猪来说,一般产仔数较少,并且没训练仔猪吮吸2个乳头的习惯而导致未经吮吸的乳头不能得到充分的发育而影响乳汁的分泌,还会影响以后胎次乳头的分配。寄养不成功,也容易形成弱仔猪。有的母猪体型过大,乳房发育特别充分,在侧卧哺乳时,上排发育良好的乳头会出现上翘的现象,而使新生仔猪够不到乳头而形成弱仔猪。

初生仔猪的体温调节功能不够完善,如果未及时做好保温措施,会导致体内糖原的损耗过多。初生仔猪免疫系统的发育还未健全,完全依靠乳汁中的母源抗体来抵抗疾病,随着乳汁中免疫球蛋白质的含量逐渐下降,不能再给仔猪提供足够的抵抗力,而使仔猪处于易感疾病的阶段,仔猪经过剪牙、断尾等处理后易发生应激反应,加上猪场内的环境卫生达不到标准,极易使健康仔猪感染多种疾病,产病弱仔。

2、减少仔猪弱仔的方法

加强免疫监控工作,减少因疫病而产生的弱仔。在对仔猪免疫前可以在饲料和饮水中添加抗应激类药物,以减少免疫应激,提高抗体水平,并且定期进行抗体监测,如果发现抗体不合格时要及时补打疫苗,加强免疫。

做好妊娠期的饲养管理工作,一方面可以保证母猪储备良好的营养,以减少产后由于泌乳而发生体重的严重损失,在繁殖期间保持良好的体况,促进乳腺组织的发育,保证泌乳期有充足的泌乳量。另一方面要保证妊娠母猪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以促进胚胎的存活、生长和发育。胚胎在前期和中期的生长发育缓慢,后期发育迅速,所以在母猪妊娠的前期和中期要采用低能、低蛋白的饲料,并严格控制饲料饲喂量,同时可适当添加青绿饲料,以减少母猪乳腺发育受阻导致的无乳或少乳而产生弱仔猪;在妊娠后期则要采用高能、高蛋白质日粮,逐渐增加饲喂量,可以提高仔猪的初生重,改善均匀度,同时还可以促进泌乳。要注意在妊娠期减少药物的使用,以避免对胚胎发生毒害作用。对于发生便秘以及肠道紊乱的母猪,可以通过补充肠道营养来恢复肠道的正常功能,在炎热的夏季要注意做好防暑降温工作,给妊娠母猪营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

提高母猪的免疫力,可以间接增强仔猪的抵抗力。仔猪的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完全依赖母源抗体来抵御疾病,在母猪妊娠后期采取攻胎时可以在日粮中添加抗病类营养物质,以提高初乳和常乳中的母源抗体的数量以及抗病类营养物质的含量,从而使仔猪在吃到充足初乳和产后能够提高自身的抵抗力,降低感染疾病的机率。

加强仔猪的管理工作,首先要做好母猪的分娩和接产工作,保证仔猪在出生后能尽早吃上初乳,初乳中不但有大量的免疫球蛋白,而且还有较高的酸度,仔猪吃后能够促进消化吸收,促使胎粪排出。做好仔猪的保温工作,给仔猪创造最适宜的环境温度,一般实际生产中0~3日龄的仔猪的最适宜温度为29~35℃,4~7日龄为25~29℃。仔猪出生后的第1~3天要进行补铁,第3~5天要补硒。

作者简介:庄宏鑫(1982-),男,黑龙江方正人,大专,畜牧师,主要从事畜牧技术推广方面工作。

庄宏鑫

相关阅读

引起仔猪下痢的原因及预防


引起仔猪下痢的原因比较复杂,包括微生物及非微生物两类,但此两类间的关系十分密切,相互影响,又互为因果。病原可单独致病,如大量的细菌或病毒感染时,也会与其它病原混合感染,如冠状病毒综合大肠杆菌或球虫,致病为某一种病原都会造成两种不同临床症状的疾病,如大肠杆菌引起的肠病性下痢及肠毒性下痢或冠状病毒引起的传染性胃肠类或流行性下痢,且季节对病源致病的影响相当大,某些病原在冬季温差大时容易致病如冠状病毒,再者饲养环境的应激如太潮湿或太热,也会引起仔猪下痢,如断奶后的下痢与断奶的应激有关,同时许多病源是母猪传给仔猪而致病的,母猪本身的营养状况也会影响仔猪造成下痢,可见猪下痢的病因多且广,并且相互关联,互相影响。

(一)由母rǔ引起的下痢多发生在生后2-3天或7日龄仔猪。

原因:

母rǔ酸性大,母猪日粮脂肪含量过高,母rǔ中钙质不足或母猪发生rǔ房炎、产后热、发高烧等疾病,是引起仔猪下痢的主要因素。此时,仔猪下痢排出的粪便呈灰白色。

预防方法:

改变妊娠母猪饲养类型,即日粮从精料型改为青料为主,合理搭配其它饲料,防止母猪过肥,采取产前减料、产后逐渐增料的措施,减少含脂肪高的饲料,增加青绿多汁饲料,做到母猪日粮营养平衡,保证钙质供给。

(二)由母rǔ及饲料引起的白痢母猪产后14-21天rǔ量最高,仔猪食后不易消化,引起消化不良,常发生下痢,尤以夏秋季为甚。

原因:

母猪日粮内含高脂肪、高蛋白饲料过多,仔猪吃得过饱,仔猪舐吃大猪食槽剩余的酸饲料,饮用污水,舍内阴冷潮湿,母猪患病,仔猪患寄生虫病,常引起仔猪发生下痢。粪便呈灰白色,腥臭,有时呈黄白色或黄绿色。

预防方法:

减少母猪精料量,增加青绿多汁饲料,降低母猪饲料喂量,并减少仔猪吃奶次数;冷天注意加厚垫草,保持猪舍温暖干燥,保证充足的清洁饮水,及时淘汰易引起仔猪白痢的母猪,仔猪生后当天和35天肌注0.1%亚硒酸铁溶液0.5-1.0毫升,并饮用硫酸铜及硫酸亚铁溶液。

(三)由仔猪离rǔ时的下痢一般在仔猪离rǔ1-2天时发生。仔猪粪便呈黄褐色或黑褐色,腥臭。

原因:

离rǔ时环境及饲料应激,引起消化不良,仔猪过食,卫生条件差,造成大量寄生虫或细菌繁殖。

预防方法:

科学喂养离rǔ仔猪,保证清洁饮水,少喂勤添,防止过食,搞好环境卫生和消毒。此外,在仔猪日粮中添加一些药物也可预防离rǔ仔猪下痢,一般可在每100千克混合料中添加60克金霉素或20克硫酸铜或200克磺胺二甲嘧啶等。

仔猪腹泻的原因 仔猪腹泻的有效防治方法


仔猪腹泻是一种典型的多因素性疾病,该病是目前最严重的仔猪疾病之一,也是引起仔猪死亡的重要原因.仔猪腹泻一直以来是养猪业非常头疼的一个问题,也是制约养猪业发展的一个瓶颈,仔猪腹泻在养猪业危害中居首位,严重威胁着养猪业的健康发展,导致饲料报酬率较低、仔猪成活率下降、生长缓慢、生长发育停滞(即所谓的僵猪),甚至死亡,从而给现代养猪也带来巨大的损失。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仔猪腹泻的原因仔猪腹泻的有效防治方法。

1、仔猪腹泻的原因

传染性疾病因素:仔猪发生传染性疾病都是由于传染性病原所引起的,其中常见的病毒主要有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类冠状病毒)和轮状病毒;而常见的能引起仔猪腹泻的细菌主要有仔猪黄痢(早发性大肠杆菌病)和仔猪白痢(迟发性大肠杆菌病);此外还比较容易发生的是寄生虫性腹泻,其中以球虫、蛔虫引起的腹泻较为多见。

仔猪自身的原因: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刚断奶的仔猪胃内容物的pH值通常都是呈现升高的趋势,这样就会削弱小肠黏膜的抵抗能力,从而容易受到不同的外源性蛋白质抗原的损怀,最后导致仔猪呈现出过敏性腹泻的状态;仔猪体内的消化酶活性降低,同样会造成小肠的损伤。临床生产中通常可见仔猪在断奶的1~2周内,对饲料的消化吸收率很低,最终仔猪会因为消化不良而出现腹泻的情况;仔猪在断奶初期胃肠道内的菌群会有变化,胃内pH值升高导致乳酸菌逐渐减少,从而引起大肠杆菌等有害菌群进行大量的繁殖,仔猪肠道内会相应的排出大量的重吸收的水分,最终引起仔猪腹泻;猪机体免疫力不强,在初乳中获得的免疫抗体,其免疫水平在仔猪3日龄时达到高峰,但是随后的3周内迅速下降,但是机体的主动免疫要在4~5周才具有作用。因此可知,在3~4周内仔猪体内的抗体水平是比较低的。如果在这个时候给仔猪采取断奶措施,直接会影响其自身抗体的产生,更明显的降低免疫水平,仔猪腹泻的可能性加大,生产中应该多加留意。

其他原因:仔猪摄人体内的维生素、矿物质或其他必需的营养物质不足,导致其抵抗力降低,从而表现下痢;生产中仔猪会受到许多应激源的刺激,包括心理应激(母子分离)、环境应激(猪舍内温度、湿度变化,咬斗等)和营养应激(由母乳转化为饲料)。通常给仔猪采取断乳措施之后,都会将其从哺乳间转入平台式断乳圈舍进行饲养,有时还会将不同窝的仔猪采取混群饲养的方式,而生产中将仔猪采食的日粮由液态的母乳变为固体饲料是对仔猪最严重的应激刺激,临床中必须加以防备。

2、仔猪腹泻的合理防治

强化母猪的饲养管理措施:猪场想要获得比较可观的经济效益就一定要将母猪饲养管理放在管理工作的首要位置,因为母猪的饲养状态会直接对仔猪机体的强壮造成影响。生产中应当挑选体质健壮的青壮年母猪留用,而那些体弱多病的老龄母猪应该适时的采取淘汰方式进行处理,同时提供给母猪的全价饲料要求营养平衡,以确保其健康并且有适度的机体状况,这样能够保证仔猪在初乳中获得相应的特定的抗体。母猪分娩前后要落实好免疫和护理方面的工作,产后的2~3天应该注意对产后感染的情况加以预防。

仔猪管理措施的强化:仔猪哺乳期尽早开食、尽早补料,对于消化道的发育与食物的刺激关系很密切,根据相关报道可知,仔猪在7日龄开始补饲,那么在其生长至21日龄的时候,其胃内盐酸和胃蛋白酶分泌量都会比没有采取补饲措施的仔猪要高,通过采取补饲操作还能够将肠绒毛和隐窝加深程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给仔猪补充的颗粒饲料中必须有诱食剂的成分,因为奶味越浓对于仔猪产生的诱食效果越好。仔猪在断乳之前就有了很大的采食量,能够充分锻炼胃肠机能,并且逐渐的进行适应,仔猪断乳之后的腹泻率和死亡率在很大程度上降低。

合理配制断奶仔猪料:使用优质蛋白原料,大豆蛋白中抗原性蛋白的大量存在可使断奶仔猪产生过敏性反应。因此,在饲料原料方面,要选择粉碎粒度适宜、水分含量达标且不发霉的玉米。另外,还要合理使用饲料添加剂。

切实落实防疫消毒制度:猪场一般采取自繁自养的饲养原则,并且对猪群进行相对比较严格的检疫制度。如果必须从外场引入仔猪,一定要做好控制疾病传人的预防措施,保证场内原有的猪健康而不被传染,避免外来疾病在场内进行流行和传播。根据本场的具体情况而创建合理的防疫制度,并且要落实到位预防消毒措施。猪场的相关人员必须在消毒之后才能进入生产区。按时对舍内外进行卫生消毒。猪的预防注射工作必须重视,但是不能所有猪场都采取一套免疫制度,不同猪场要根据各自场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本场的免疫程序,这样才能保证猪获得比较好的免疫效果。

腹泻主要分为病原性腹泻和非病原性腹泻,而非病原性腹泻主要有营养性腹泻。本文主要论述营养性腹泻的产生、危害以及防治措施。
仔猪的主要生理特点为:母源抗体水平已降的很低而仔猪的主动免疫功能尚不完善,仔猪抗病力较低,肠道发育不健全,胆汁分泌不足,断奶时由母乳改为固体饲料,消化和吸收能力降低。

断奶后发生腹泻的生理原理为:1、食物在胃内消化不良,2、造成小肠内消化吸收不良,3、大量未充分消化食糜涌入大肠,4、大肠微生物发酵增加,5、挥发性脂肪酸浓度上升,6、大肠内渗透压上升,水进入大肠,7、腹泻开始。
仔猪腹泻带来的主要危害有以下几点。
1、死亡率增高。腹泻是造成出生仔猪死亡的主要因素,在死亡总数中占较高比例。
2、降低饲料报酬。饲料不能很好的被吸收,不能有效的转化,促进仔猪生长。
3、降低抵抗力,引起继发感染。
4、延长上市日龄。
5、增加劳动量。
6、增加饲养成本。
预防仔猪腹泻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在实际生产中,粪便要及时清扫,保持猪舍内干燥卫生。要做好仔猪保温工作,最好的方法是在产栏内设立仔猪保温箱,箱底的木板上铺上草袋或麻袋片。仔猪吃完奶后进去休息,吃奶时再出来。
病原微生物的感染经常成为仔猪腹泻的主要原因,如致病性大肠杆菌、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流行性腹泻病毒等等。产房的消毒应选择对猪体无毒无刺激性、杀灭效果好的药物对猪体及地面等进行喷雾消毒,每周1-2次,以减少病原微生物对猪体及环境的污染。
初生仔猪消化系统不发达,机能不完善,因此提早开食能刺激仔猪胃肠的发育和分泌机能的完善,对于预防仔猪腹泻的发生很有必要。仔猪诱食开始时间不应晚于7日龄。此外,脂肪的吸收率是随着日龄而增长的,仔猪对脂肪的吸收有生理性限制。日粮中添加胆汁酸可有助于脂肪的消化吸收,维护肠道健康,促进肠道发育,避免由于脂肪无法吸收引起的拉稀。胆汁酸可有效解决乳仔猪断奶应激引起的自身内源性乳化剂分泌不足的问题,刺激内脏器官的发育成熟;动态协助其肝胆和肠道功能的提高,增加机体健康。

鳗鱼疾病产生原因和防治方法


由于鳗鱼价格较贵,鳗农一般都不会投喂已霉变的饲料.但饲料厂在配料时,要注意所用原料不要受到黄曲霉污染。农药、聚氯联苯、原油和烃类是由于农田施药残留、化工厂排污、炼油厂冒漏等引起水体污染,这些物质对鳗鱼的毒性很大,可引起鳗鱼肝肿大,发育异常,有致癌、致死作用。鳗鱼疾病产生原因和防治方法,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

重金属主要指汞、铅、锌、镉、镍等,重金属对鳗鱼的危害有外毒和内毒两种,外毒是与鳃、体表分泌的粘液结合成蛋白质复合物,覆盖整个鳃和体表,并充满鳃瓣间隙,使鳃丝的正常活动发生困难,鳗鱼窒息而死;内毒是重金属离子通过鳃及体表进入鳗鱼体内,与体内主要酶的催化活性部位中的硫氢基结合成难溶的硫酸盐,从而抑制了酶的活性,妨碍机体的代谢作用,引起鳗鱼死亡。
因此选择养鳗用水时要注意水质分析,尽量选择不受污染的水源。同时要保护好水环境,加强全民环保意识。
鳗鱼饲料的主原料——鱼粉在运输、贮藏过程中会发生蛋白质分解,产生一系列毒素,如组胺、腐胺、尸胺、酪胺、草丙胺等,对鱼类危害很大。现有研究较多的是组胺,组胺是组氨酸的分解产物,是组氨酸在莫根氏变形杆菌、组胺无色杆菌等细菌存在的组氨脱氢酶作用下,脱去羟基后形成的一种胺类物质,鳗鱼摄入一定量的组胺后会引起中毒。所以鱼粉鲜度的好坏对鳗鱼饲料的品质及鳗鱼的生长至关重要,可用组胺含量和挥发性盐基氮(VBN)作为鱼粉鲜度的衡量指标,一般鲜度好的鱼粉组胺质量浓度100mg/立方分米,VBN<60×0.00001m/m。

鳗居线虫病
为鳗居线虫。寄生在鳗鲡鳔内的鳗居线虫有三种:球状鳗居线虫,粗厚鳗居线虫和澳洲鳗居线虫。鳗居线虫属卵胎生,刚产出的幼虫仅0.2毫米-0.35毫米,身上包有一层透明的表膜,尾部细长。
鳗居线虫主要寄生于鳔腔以吸食鳗鱼的血为生。感染线虫的病鳗,摄食不良,生长受到影响。表现贫血,消瘦,体色较黑等体症。病鳗鳔肿胀,内脏器官受压迫,血流受阻碍,鳔组织发炎。病鳗浮大水面不易沉下,逐渐消瘦,终至死亡。严重感染会导致鳔壁破裂,线虫进入腹腔,引起腹腔膜炎,导致鳗鱼死亡。
鳗居线虫病在我国台湾、广东、福建、浙江、江苏等省的养鳗场都有流行。本病感染率很高,大量死亡的病例一般很少。本病全年均有发生,但以6月-9月较多。

(1)石灰或漂白粉清塘,可杀来幼虫和中间宿主,有预防作用。
(2)用敌百虫(90%的晶体)以1毫克/升的水体终浓度向全池泼洒,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3)投喂抗菌药物预防细菌感染。
爱德华氏菌病
迟钝爱德华氏菌。生长温度12度-42度,PH值范围5.5-9。在含盐0-4%的范围内均能生长。
本病从症状和病理学特点来看,可分为肝脏型和肾脏型两种。肝脏型症状:主要表现在鳗鲡前腹部肿大,充血或出血,腹壁肌肉坏死,皮肤软化。严重时前腹部穿孔,肝脏露出。解剖观察,可见肝脏肿大,有白色脓溃病灶。肾脏型症状主要表现为:肛门红肿突出,肛门前后的肾脏部位肿大,肌肉坏死,皮肤充血,挤压腹部有脓血流出。解剖观察可见脾脏、肾脏肿大,有小脓溃病灶。在临床诊断中,应抓住该病的典型症状。患本病的鳗鱼,前腹部或肛门前后部位肿大,红肿,皮肤软化,肌肉坏死,甚至溃烂穿孔。
本病在日本、我国台湾和东南沿海各省的养鳗场都有流行;危害较大。特别是白仔投喂“红虫”后一周左右最容易发生急性流行,引起大量死亡。
预防主要是加强饲养管理,注意经常清除残饵和粪便污物,适当加大换水量,保持水质清洁,放养密度不要过大,投喂红虫要经过清洗和用呋喃唑酮消毒。
(1)每吨鳗用鱼服康B-II50克-100克,均匀混入饵料投喂,每天1次,连续3天-5天。
(2)每吨鳗用磺胺甲基异恶唑200克拌入饵料投喂,第二天后改用每天100克,连续喂5天。
(3)每吨鳗用氯霉素50克混入饵料投喂,每天1次,连续3天。
细菌性烂鳃病
柱形屈绕杆菌。生长温度5度-35度,最适温度27度-28度;生长PH值范围6。5-8。5,最适PH值为7。5左右。水体中含0。7%的食盐即能抑制其生长。该病主要是引起鳃组织坏死。患病鳗鱼在水面无力地游动,有时停在水流弱的角落或池边。病鳗体色稍黑,外观无特别明显的症状。如用手指轻轻压鳃,从鳃孔会流出带红色的粘性脓汁。剪开鳃盖,可见鳃丝从边缘开始溃烂,鳃组织充血,淤血,粘液很多。病烂部位带黄色,并粘有许多污泥杂物。严重时可见大部分鳃丝腐烂。诊断方法主要是观察鳃组织有无腐烂坏死病灶。
本病流行季节较长,终年可见,但以夏季高水温期较严重。它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流行较广。我国台湾、福建、江苏、浙江、广东各地养鳗场都有流行。
本病与放养密度高,水中氧气不足,投料过剩关系较大。现已发现柱形屈绕杆菌在鳗鲡配合饵料颗粒表面生长良好,所以,残饵和饵料扩散,就会给病原菌的大量每殖提供有利条件。因此,预防此病,应特别注意投饵方法,避免投饵过量,并经常注意清除残饵,保持水质清洁,增开水车,适当加大换水量,都是有效的防治措施。(1)用水体终浓度为2毫克/升-2。5毫克/升的呋喃唑酮全池泼洒,换水时需补充药量,使浓度维持24小时以上。(2)以水体终浓度为2毫克/升-2。5毫克/升呋喃唑酮与25毫克/升-30毫克/升的福尔马林同时全池泼洒。水肥用量偏高,水瘦用量偏低。
烂尾病
引起鳗鲡烂尾的病原菌有两种:一种是柱形屈绕杆菌,另一种是点状产气单胞某些菌。烂尾病的发病原因比较复杂,除病原菌外,还与鳗鱼受损伤、水质恶化、饲养管理不善有密切关系。
病鱼尾柄部、躯干部或头部皮肤溃烂,坏死脱落,严重者溃烂深入到肌肉层,有的病鳗吻端溃烂。该病往往与水霉病、肝肾病并发。在低温多雨季节,溃烂部位很容易长水霉。烂尾部继续发展则可导致细菌性败血症,各脏器均可出现不同程度的病变。著的特征:一是脖颈肿大,但不发红;二是胃肠道有凝固的血块或毫无血色。
该病是我国养殖鳗鲡的常见病,在我国东南沿海各省的养鳗场都有不同程度的流行。夏季高温季节,选别等操作,造成皮肤损伤、鳗鱼粘流脱落时,最容易发生烂尾病。


(1)过池、选别中操作要细心,尽量避免鳗鱼受损伤。过池时要注意鱼体和池塘消毒,防止感染。(2)用4%-5%的食盐洗浴1分钟-2分钟,对烂尾病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红鳍病
系嗜水产气单胞杆菌。生长温度范围为5度-40度,最适湿度8度;在PH6-11范围内都能生长,最适PH值为7.2-7.4。在浓度不超过4%的食盐溶液环境中均能生长,而最适盐浓度为0.5%。
病鳗最初表现为食欲不振,随后在水面离群漫游或依靠池壁或停在饵料台不动。病鳗臀鳍、胸鳍、尾鳍等充血发红,腹部或体侧皮肤充血,红门红肿。严重时,在腹部、体侧等部位可见出血斑块。有时头部、躯干、尾部皮肤会出现局部坏死或感染水霉。解剖观察,肠道充血发红明显可见。病原菌在肠道大量繁殖,所产生的毒素首先引起肠道炎症,然后侵入血液引起全身症状。病程发展到一定程度,病菌由肠道侵入血液成为败血症。
红鳍病是一种常见病,也有暴发性流行,危害严重。它主要在露天池流行,各种规格的鳗鱼都可得这种病。在春季水温上升期、秋季水温下降期以及天气不稳定的梅雨期,容易发生和流行,一般在高水温期发生流行的情况较少。

(1)每吨鳗用磺胺甲异恶唑,或磺胺增效剂150克-200克拌入饵料投喂,第2天后每天100克,连续投喂5天。
(2)每吨鳗每天用盐酸土霉素或四环素100克混入饵料投喂,连续5天。
(3)每吨鳗每天用15克-20克的呋喃唑酮混入饵料投喂,连续5天。
弧菌病
即鳗弧菌病。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生长温度为10度-35度,最适生长温度25度左右;适宜生长的盐浓度为1%左右。生长PH值为6-10,适宜生长PH值为8左右.
鳗鲡弧菌病主要症状是各鳍条出血发红,肛门红肿,躯干部皮肤褪色、糜烂或隆起。有的病鱼体表出现出血性溃疡。肠道通常有充血。肝脏肿大呈土黄色,有出血斑。诊断鳗鲡弧菌病单独依靠观察症状还很难判断,必须采用血清学方法或通过病原的分离鉴定。
本病的发生与红点病一样,同池水中盐度有密切关系,在完全用淡水养殖的鳗鲡中通常不人发生。鳗弧菌广泛颁于沿岸海水和海底的是条件致病菌。鳗鲡弧菌病的发生和流行都有一定的诱因。如水质不良因素的强烈刺激、鱼体受伤等。鳗弧菌主要是由种苗携带进入淡水养鳗场。

(1)预防接种鳗弧菌菌苗。
(2)用氯霉素拌入饲料中投喂,每吨鳗每天用50克,连续用5天。
(3)用盐酸土霉素拌入饲料中投喂。每吨鳗每天用100克,连续用5天。
红点病
为鳗败血极毛杆菌。是革兰氏阴性短杆菌,生长温度范围为5度-30度,适宜生长温度15度-20度;生长PH值范围5.3-9.7,适宜生长PH值7-9。本菌在淡水中一天内就会死亡,在海水中或稀释海水中能存活200天以上。
本病的主要症状是体表点状出血。患病鳗鱼的皮肤,特别是下颚、腹部或肛门周围的皮肤,点状出血最明显、最多。病原菌侵入皮肤后在表皮基底膜和真皮层大量繁殖,引起毛细血管充血,因而导致渗出性出血和破裂性斑块状出血。此外还可见鳍条出血,肝脏淤血,脾脏褪色萎缩,肾脏萎缩,肠胃、肠系膜点状出血。本病最明显的特点是在体表有许多点状出血,根据此特点可以作出诊断。
本病发生于含盐分的鳗池。流行时间是2月-8月和10月-11月,其中4月-5月是流行高峰。初春水温10度以上开始发病,待遇水温上升到25度时病势减弱,盛夏时消失,到秋天水温下降到25度以下时又会再次流行。
红点病在10度-25度时发生,因此,在温室养鳗中,将水温控制在26度-27度,可防止本病的发生。本病的发生与水中的含盐量有关,所以对饲养在含盐鱼池中的鳗鱼要特别注意。在不含盐分的淡水中饲养,是预防本病的重要措施,要注意换掉用于盐水浴的池水,并冲洗一两次。本病的潜伏期长,病鱼症状尚未表现出来,已失去食欲,所以口服药治疗难以奏效,可用水体终浓度2毫克/升的呋喃浴酮全池泼洒。

开口病
该病是由一种病毒引起的,它寄生于鳗鲡白细胞的细胞质内。该病毒可用鳗鲡性腺细胞培养,并能引起细胞病变。
病鱼颅腔出血、口腔粘膜出血、头部肌肉出血,淋巴细胞浸润,口腔肌肉糜烂,口张开不能闭合,上、下颌充血、糜烂,上颌缩短,严重时下颌骨断裂,口腔完全失去张闭能力。病情严重时可见肝脏充血,肿大,甚至出现溃疡。病鱼有时也表现鳍条充血。
现在还无有效方法
欧洲鳗鲡夏季狂游症
发病原因还不清楚。有可能是由于对生活环境(例如水温、光照、光质、饵料药物刺激等)变化不适应,长时间的环境压力,使鱼体应急反应过度,导致机体生理功能失衡,某些重要器官的功能受损害,抗病能力下降,最终引起欧洲鳗大量死亡。或者说主要是由于应急因子引起的继发病性或和细菌性感染,造成欧鳗大量死亡。要完全弄发病原因,还有待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
发病初期,少量鳗鱼在池边进行不规则游动,游动无力,出现间隙性头部抽动旋围翻滚或作后退运动。几天后大量鳗鱼出现类似症状,头部阵发性颤动,在水面狂游后很快死亡,刚死鳗鱼呈僵直状,嘴张开。病鱼体表完整,但是下颚均有不同程度的溃疡或充血。有些病鱼口腔、臀鳍、尾部充血或有溃疡。多数病鱼鳃丝鲜红、肝脏淡红,部分病鱼肾脏肿大。病鳗红血球、血红蛋白、血清氯离子显著增高,而血液中尿素氮含量显著下降,血清胆碱酯酶降低。目前,由于对该病还缺乏深入的了解,只能根据上述主要症状进行诊断。
本病是欧鳗引入亚洲养殖时而发生的一种危害严重的疾病,主要流行于夏季高温期,从黑仔到成鳗都可发生。该病来势猛,在一个星期内,发病死亡率高达90%以上,更甚者几乎全部死亡。
目前还没有有效的防治方法。这里仅提供如下预防措施:
(1)不要在夏季引进欧洲鳗种苗,避免高温期对刚进苗种的压力。据报道,欧洲鳗生长以20摄氏度水温为宜,水温由24摄氏度继续上升对欧洲鳗很不利,应引起注意。
(2)注意保持鳗池水环境相对稳定、清洁,防止水质、水温变化过大。
(3)在鳗池上定点设置遮光棚,避免强光直射。
(4)高温期就控制投饵量,宜少不宜多。
(5)注意及时防治寄生虫病及其他病害,鱼体健康可增强应急反应能力。
(6)必要时,用下述治疗药物中的任何一种外用药遍洒1次。

河蟹塘浑浊水产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案



近几年,蟹塘每年都会有出现水发浑(泥浆浑)的现象,而且这种情况的比例还在增加。很多养殖户都只以为是投喂量过小,螃蟹活动量过大引起的,但是加大投喂量后,大部分塘口水仍不见清,反而越来越浑了。
其实除了投喂不足外,其他原因还包括
1.枝角类,挠足类等原生动物大量生长繁殖,水体单细胞藻类被消耗殆尽,其繁殖过程中产生的分泌物及池水中有机碎屑多,易引起水色白浊。
处理方案:清晨太阳出来之前,使用蟹塘专用杀虫产品“蛛虫速灭”3亩*1米╱瓶,沿着池塘水边和水草周边泼洒,杀灭部分虫子。第二天用“净水解毒灵”或“解毒净水威”1.5亩╱包进行净水,解毒。两个小时后用1桶“氨基酸肥水膏”+1包“硅藻壮”╱10亩进行肥水,稳定水体。
2.连续阴雨天气导致池塘水中藻类及微生物大量死亡,雨水流入池塘时带入大量泥浆,加上大量外源性水进入池塘河蟹产生应激反应,活动加剧,导致塘水浑浊。
处理方案:在下雨前全池泼洒葡萄糖酸钙一包十亩或钙镁精1包5亩稳定藻菌项,降低河蟹应激反应。雨停后,先全池泼洒“净水007”一包用两亩净水解毒,再用臭氧底粒康”一桶六十亩改底,分解底部有毒有害物质,最后水变清后使用“净水芽孢乳”1桶+“氨基酸肥水素”1桶用五亩(可少量加入腐植酸钠),用来补肥补菌,稳定水体,防止反弹。
3.河蟹感染纤毛虫或病菌后处于不健康状态,在池里到处爬动,从而引起水浑浊。
处理方案:如果河蟹感染纤毛虫,先用“纤虫净”一包一亩一米水深全池泼洒,杀灭寄生虫,隔一天用“净水解毒灵”或“解毒净水威”1.5亩╱包进行净水,解毒。如果感染细菌,可先用“净水007”全池泼洒一包用两亩,把水调清,再用“二代蟹毒清”全池泼洒杀菌治病,防止复发。
4.前期肥水效果不理想,缺肥缺菌,导致水体不稳定,自我调节净化能力较差,加上早期昼夜温差较大,水体对流明显引起水浑。
处理方案:先用“净水007”或“净水解毒灵”一包两亩,用来吸附沉降水体悬浮颗粒,两个小时后用“EM调水王”1桶+“益菌多”+“氨基酸肥水素”1包用五亩用来稳定水体,补肥补菌。如出现河蟹应激反应,建议泼洒“碧水爽”缓解应激反应,并起到解毒增加水体通透性,稳定水体。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6647.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