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挖池塘培育蟹种注意事项

一、夯实堤坝,勤修塘埂
由于新塘开挖,初次进水会引起土壤大量吸水,而导致缝隙增大,如堤坝不夯实,里面有虚土,易造成渗水,严重的会导致堤坝塌陷。为了提高保水性,增加堤坝的牢固度,在开挖时要让推土机多走几遍,将泥土压实。
新池表层土较松,每下一次雨都会形成一些水沟,如不及时整平,容易给蟹苗穴居而形成懒蟹。如水沟太大,会掏空防逃板下部,严重的还会发生跑苗。整修时要将填土粉碎后压实,整个坡面保持平坦。
二、施足基肥,巧施追肥
施入足量的基肥可以提高池塘水体的肥度,促进浮游生物的繁殖,为蟹苗提供充足的天然饵料;肥度提高还可满足水草的生长,为蟹苗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基肥应以鸡、牛等禽畜粪肥为主,使用前经15天的堆埋发酵,在消毒前数天施足,每亩基肥用量300千克。蟹种除了投喂足够的饲料外仍需经常施肥,使池塘水体中的浮游生物量增多。根据天气、水质、水温等具体情况灵活掌握施肥量,使池水呈茶褐色或油绿色或酱红色,透明度保持在30-40厘米,整个养殖过程,水质始终保持肥、活、嫩、爽。
三、清塘消毒,改良底质
基肥施好后及时用生石灰对池塘进行彻底消毒,很多养殖户认为是新塘而省略消毒。笔者认为,即使是新塘也可能含有一些病菌,使用生石灰消毒可以起到改良底质,补充钙质满足蟹种生长所需。()一般采取干塘泼洒生石灰消毒,每亩用量75千克。
四、栽种水草,注重管护
由于新池中没有陈年水草根茎,全部需外界移栽,为了确保养殖中后期保持一池好的水草,提高水草生长和繁殖速度,种植时行距控制在1.5米,株距保持在0.7米,每株种植用量为1千克,种好后盖上泥土,防止进水后由于水的浮力而使水草漂浮,栽种法可以节省水草用量还可确保水草数量。
五、勤巡塘,防缺氧
新池自身产氧能力和储氧能力都很低,蟹种缺氧虽不会像鱼池缺氧造成的后果明显,但是缺氧会影响蟹种正常的蜕壳、生长。日常管理中应坚持早晚巡塘,勤注新水,如遇天气闷热、阴雨连绵的恶劣天气,池塘易发生蟹苗浮头或贴岸现象。有条件的可以在池塘中配置增氧设备,无增氧机的,可以储备增氧剂,在缺氧时使用。

相关阅读

在选购蟹苗注意事项



在选购蟹苗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根据以上鉴别蟹苗种类和质量的方法,在选购中华绒螯蟹蟹苗时,有6种苗不能购买:
(1)花色苗海水苗
未经淡化的蟹苗不能购买。无论是人工育苗还是天然蟹苗,盐度均必须淡化到4‰以下,才能适应淡水生活。
(3)嫩苗
体色半透明,大眼幼体日龄低,甲壳软,经不起操作和运输时的挤压,仔蟹培育的成活率低。
(4)蜕壳苗
大眼幼体已有部分蜕壳变态为I期仔蟹,如果此时运输,仔蟹甲壳软,加以运输途中一部分大眼幼体接着蜕壳,它们均易被挤压而死亡,也易被末蜕壳的蟹苗残杀,严重影响运输成活率。
(5)高温苗
在河蟹温室中人工育苗过程中,育苗池的水温应保持在于22~24℃,苗体发育正常。通常从孵出到大眼幼体出售需求21~23天;有些单位为缩短育苗周期,采用提高育苗池的水温,其育苗水温在26~28℃,蟹苗发育加快,育苗周期可缩短2~3天。但这种蟹苗个体小,而且不适应常温环境,极易死亡。
(6)药害苗
在河蟹人工育苗过程中,大量施用防病药物,特别是反复使用抗生素药物(如土霉素等),有机体产生药害,致死蟹苗中的病原体产生抗药性,以致患病后无药可治。造成在蟹苗发育初期(仔1~仔3),每蜕一次壳,就有一大批蟹苗死亡。
总之,选购蟹苗时,应选择大小、体色一致,育苗时间适中,发育阶段为4~6日龄(水温高时日龄可偏低,水温低时则偏高),个体大,活动能力强,盐度在4‰以下的淡化苗为佳。

池塘养殖大闸蟹之培育优质蟹种新技术



1、控制放养时间。近年来,绝大部分的人工繁殖蟹苗出池时间都在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用这部分蟹苗培育一龄蟹种,由于放养时间过早,生长时期过长,通常蟹种的出池规格都在20克/只以上,且有相当一部分蟹种性腺发育成熟。培育一龄优质蟹种,应用5月份出池的繁苗,5月下旬至6月上旬放养。长江口天然蟹苗发苗时间通常在5月上中旬至6月上旬,这些蟹苗培育蟹种最好,应充分利用。
2、控制放养密度。一般情况下蟹苗放养密度过大,蟹种生长速度缓慢,出池规格越小。培育一龄优质蟹种,每亩蟹池可放养蟹苗0.3~0.5千克,必要时还可以多放。只要蟹苗质量好,饲养管理得法,不仅蟹种出池规格可以达到要求,而且回捕率可达10%以上。
3、控制饲料质量。优质蟹种的培育,首先应通过施足基肥,栽好水草,培育基础饵料来满足蟹种摄食需要。同时根据蟹种生长速度和基础饵料状况,适时适量投喂。饵料以植物性饵料为主,日投喂量按在池蟹体重的4%~6%统筹安排。生长后期,为了促进蟹种体内营养物质的积累,增强体质安全越冬,可以适量投喂一些动物性饵料。
4、调节池水水质。在控制蟹苗放养密度和控制投喂量的情况下,搞好水质管理十分重要。一是调节好培育池的水位。放养初期,为提高水温、培养好基础饵料,水深保持在0.5米左右即可。以后逐步将水位增加到0.8~1米,并保持水位相对稳定。二是调节好水质。保持池水溶氧在5毫克/升以上,pH值7~8.5,透明度40厘米左右,水质清新活爽。三是搞好水动态管理。根据天气、水质变化以及蟹种吃食情况,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7~9月份高温季节,定期冲水或换水,通常每7~10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三分之一。定期泼洒生石灰水,调节水质。
5、调种池塘水草。栽种水草以伊乐藻、轮叶黑藻、马来眼子菜、水花生、蕹菜等为好。水草移栽要求在蟹苗下塘前20~30天栽好,平时加强管理,及时补栽,确保水草覆盖面积始终占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满足蟹种隐蔽和摄食需要。
6、调整管理措施。各项管理措施一定要到位。蟹种池要有完整的防逃设施,严防蟹种逃逸。平时通过换水、控料等措施,促进蟹苗、蟹种蜕壳基本保持一致,避免相互干扰。大批蟹蜕壳后,多投喂一些优质饲料,同时做好蟹病预防和治疗工作。
通过上述方法,保证蟹种培育有适当的单产水平,每亩蟹种产量达到80~120千克;适当的出池规格,每千克80~160只;适当的出池时间,12月中下旬起捕。

培育一龄蟹种的池塘有哪些要求?



蟹种池由一级池(又称仔蟹培育池或发塘池)和二级池(又称一龄蟹种池或扣蟹池,或采用稻田)组合而成。蟹种池的有如下建设要求:
(1)形状、面积与水深
池塘为长方形,东西向排列。面积2亩~4亩,包括2个池塘:即一级池和二级池。一、二级池之间由一低埂相隔(埂高0.9m,埂宽1m),其比例为1:7。以4亩为例:一级池0.5亩,池深1m,水深0.4m~0.8m,池塘坡度2:1。二级池3.5亩,四周为一环沟,沟宽3m,深1.5m,水深十廿的蟹沟,沟宽和沟深均为15cm;池塘坡度为2:1。
如采用稻田,则在稻田四周离田埂1.5m~2m处开挖环沟,环沟宽1m,深0.7m,其挖出泥土将周围田埂加宽、加高。一般田埂宽0.5m,高0.6m。根据田块大小在田中开挖廿的蟹沟,规格同前。
进水口在一级池一侧,在二级池设出水口,与进水口呈对角线排列。进、出水口均安置防逃网。
(2)防逃设施
在惊蛰后,用聚乙烯网片(4目/cm2)将池塘四周围起,网底部埋入土内10cm,网高1m~1.1m,以防止青蛙、蟾蜍、克氏螯虾等敌害生物爬入蟹池内。
在聚乙烯网片内侧(相隔1m~2m)用铝皮或塑料薄膜作为防逃墙,防逃墙高0.5m~0.6m,埋入土中0.1m,并稍向池内侧倾斜,其内侧光滑,无支撑物。防逃墙拐角处呈圆弧形。一、二级池之间的池埂用塑料薄膜作为临时防逃墙。安置方法:先以木桩为支柱,以铅丝或塑料绳为骨架,用双层薄膜对折后,二个下端合并压入泥中0.1m,上端架在铅丝或塑料绳上,要求薄膜绷紧、平直。

中华绒螯蟹蟹种培育条件



蟹种培育是指把幼蟹,从1.5万~2万只/千克养成每只5~10克体重的蟹种。这样的蟹种进行商品蟹养殖,成活率才能得到保证。
蟹种培育阶段培育有3个特点,一是蜕壳次数多;二是个体生长快;三是个体差异明显。所以可以采取分级放养培育的方法。这个阶段一般需养殖30天左右,幼蟹就可长成5~10克的蟹种。
蟹种培育的水源条件与仔蟹培育要求相同,水温适宜为15~30℃,最佳22~25℃。溶氧大于5毫克/升。pH值适宜为7.5~8.5,透明度适宜为30厘米以上。池塘可在500~3000平方米,水深1~1.5米,以东西向长、南北向短的长方形培育池为宜,根据需要设置增氧设施。培育池要除去过多的淤泥,塘外防逃墙要求高0.6米以上。仔蟹下塘前15天用生石灰溶水后全池泼洒,生石灰用量为150千克/亩。蟹苗下塘前作水草移植或用丝网沿塘边处拦一圈投放水草,如用凤眼莲、苦草、金鱼藻、水花生或其他沉、浮水植物。拦放面至少为培育池面积的1/3,为蟹苗蜕壳栖息提供附着物和隐蔽物。
仔蟹质量要求大小、规格均匀,附肢齐全,无病无损伤,体质要健壮。不可放软壳仔蟹,以免受损失。
培育养殖中饲料的质量,应符合GB13078《饲料卫生标准》和NY5072《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的规定。要新鲜适口,严禁投喂腐败变质的饲料。除了投喂配合饲料,还可以投喂野杂鱼、螺、蚌、浮萍、豆腐、豆渣、豆饼、水花生、苦草等。

秋天池塘养殖黄鳝注意事项



秋季气温适宜,是黄鳝的生长旺季。要使池养黄鳝获得高产高效,秋季的饲养管理切莫耽误。

改善水质

养鳝池水深控制在30厘米左右,及时清除池中残饵及污物,保持水质“肥、活、嫩、爽”,水色清爽,呈淡褐色或嫩蓝色,且经常有变化,使池水肥而不老。每隔1~2天换水1次,定期施用生石灰调节酸碱度,控制池水PH值在7~7.8之间。

控制水温
 
黄鳝养殖最佳适温为24~28℃。初秋气温较高,阳光直射水面水温会快速上升,影响黄鳝食欲而抑制其生长速度,甚至染病死亡。此时期应把水温控制在28℃以下,方法是:①加水。当气温升至35℃左右时,放掉表层1/3的水,加注新水,有条件的最好采用小流量的常流水。加注新水应缓缓冲入,经一段时间,细流入池,温差不大于2℃。②遮阳。池上方搭遮阳棚,面积占池面的1/3~2/3。池旁栽种葡萄、丝瓜、扁豆等经济作物,让池水既保持一定光照,又避免较高水温。③种草。池水中种植水葫芦、水浮莲等水草,水草面积控制在水面的一半以下。池内置少量瓦块、树桩等,供黄鳝栖息、隐藏和避暑。

加强饲喂

秋季黄鳝摄食旺盛,应保证质优量足的饲料供应,促进黄鳝快速生长。鳝饵以蚯蚓、蝇蛆、螺蚌肉及畜禽内脏等新鲜饵料为主,同时辅喂适量的麦麸、饼粕、瓜果等植物性饵料。动物性饵料一般洗净后,用每公斤水加200毫克高锰酸钾的溶液浸泡3分钟,再用清水漂净后投放在沉于水面下3厘米左右的饵料台上。一般每天鲜饵投喂量为黄鳝体重的8%左右,干饵量为鲜饵的一半,严禁投喂被污染或腐败变质的饵料。投饵要坚持定时、定位、定质、定量原则,特别应注意投饵量,若遇到恶劣天气鳝鱼摄食量减少时,应适当减少投食。

防逃治病

若遇天气突变会使鳝鱼感到不适、焦躁不安而伺机逃走,特别是在雷阵雨或夜间暴雨时其外逃可能性最大。因此,应经常检查池壁、池底有无裂缝,排水口网是否完好,水深是否接近溢流水位。此外,秋季也是鳝病高发期,其常见病及防治方法如下:

①感冒病。主要原因是气温变化大,引起水温剧变而导致黄鳝感冒。应严格控制温度,掌握换水量,防止鳝池注换水前后温差过大。

②发烧病。因池水过浅、水温过高引发,病鳝焦躁不安,常浮出水面或躺在水草上频频摆头,饥而不食,最后死亡。预防措施是遮阳降温、加注新水。黄鳝患病后,每立方米水体用5毫升0.07%浓度的硫酸铜溶液全池均匀泼洒。也可每立方米水体用大葱100克、食盐50克、桑叶15克捣碎成汁全池泼洒,每天2次,连用2~3天。

③水霉病。霉菌孢子吸取黄鳝皮肤营养,向外长出棉毛状的菌丝,继而在体表蔓延扩展形成肉眼可见的“白毛”。可每立方米水体用甲基蓝3克对水全池泼洒;也可按池水量用0.04%的食盐和0.04%的小苏打合剂全池泼洒。

④腐皮病。病鳝初期体表出现大小不一的红斑,腹部两侧有点状充血发炎,游动无力,病情严重时表皮点状溃烂,体表有形状不规则小洞,并感染内脏而死亡。防治该病,可每立方米水体用5~10毫升鳝病灵,全池泼洒,连用3天;也可每立方米水体用2克五倍子煎水全池泼洒,连用2~3天。

⑤出血病。病鳝在水中上下窜动或不停绕圈翻动,久之则无力游动,横卧于水草上呈假死状态,体表有血斑,斑块形状不定,大小不一,斑块周边出血较中间区域严重,整个体表以腹部为重,两侧不多,死亡率高。可每立方米水体用1克红霉素对水全池泼洒,同时每50公斤黄鳝用磺胺噻唑5克拌饲料投喂,每天1次,连喂3~6天,或在饲料中加入1%~3%的大黄片投喂,有较好疗效。



河蟹池塘施用生石灰注意事项



水产养殖生产中,常使用生石灰给池塘消毒、调节水质、增加溶氧等。生石灰在蟹塘中使用,还可提高水体pH值、增加水体钙离子浓度,利于蟹脱壳生长;但是若是使用不当,也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淮阴区韩桥水产养殖科技示范户张其新,有24亩、水深1米左右的养蟹塘口,在病害防治方面以定期施用生石灰为主,且长势也不错。但今年8月份的高温季节,继续按15公斤每亩左右全池泼洒,不久就出现蟹死亡现象,经全力救治,还是造成不小的损失。经分析,主要是施用生石灰当天天气闷热,此后又阴雨未断,池水溶氧偏低,造成蟹部分缺氧死亡。蟹塘生石灰施用方法不可小视,在使用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泼洒时间
全池泼洒以晴天下午3时之后为宜,避开上午水温不稳定、中午水温过高时段,水温升高会使药性增加。夏季水温在30℃以上时,对于池深不足1米的小塘,全池泼洒生石灰更要慎重,若遇天气突变,很容易造成泛塘。还要注意天气变化,避开闷热、雷阵雨天气,否则会造成缺氧泛池现象的发生。生石灰应现配现用,以防沉淀减效。
2、池塘条件
一般精养池,摄食生长旺盛,经常泼洒生石灰效果较好;新挖池因无底淤,缓冲能力弱,有机物不足,不宜施用生石灰,否则会使有限的有机物加剧分解,肥力进一步下降,更难培肥水质。水体pH值较低的池塘,要泼洒生石灰加以调节;水体pH值较高,钙离子过量地池塘,则不宜再施用生石灰,否则会使水中有效磷浓度降低,造成水体缺磷,影响浮游植物的正常生长。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6966.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