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牛生长发育过程中对能量、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及水分的需求

1、能量的需求

肉牛的一切生命活动,包括保持体温,从事各种生理活动,产肉、奶等产品,都需要一定的能量。一般能量的供应不足就会导致肉牛的生长缓慢、体重减轻、抵抗力也随之下降等。饲料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这三种营养物质是都能转化为肉牛生长发育和生产所需要的能量,是能量的重要来源。其中碳水化合物是主要的能量营养来源,在植物饲料中所占的比例很大,主要来源于谷物饲料,粗饲料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淀粉,粗饲料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粗纤维。

肉牛的能量的用途有两个方面,一个是用于维持生命活动所需;另一个是用于生产,即长肉、产乳、繁殖等的能量需要。肉牛的能量需要以净能来表示,各种饲料的热能被用于维持需要、增重和产奶的效率不同,这就使不同饲料的维持、增重、产奶的净能比率也不同,一般来说,饲料中粗纤维含量越高,增重净能比例越低。

2、蛋白质的需求

蛋白质有各种氨基酸成分,是肉牛组织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生犊牛和架子牛的蛋白质含量约为20%,育肥牛为13%左右。肉牛在早期的生长发育迅速,瘦肉的比例较大,所以蛋白质的需求量大,在3~6月龄时,肉牛日粮中粗蛋白质的需要量为16.5%,7~9月龄为15%,10~12月龄为12%,13~36月龄为11%。另外,怀孕母牛在妊娠的最后2个月的胎儿增重速度快,需要蛋白质的量也较多。蛋白质的缺乏会导致肉牛的生长发育不良,蛋白质的来源主要来自于饲料中的植物性以及动物性的蛋白质饲料。日粮中的蛋白质的含量高低,会影响牛肉中蛋白质和脂肪的比例,而从嫩度以及风味上影响牛肉的品质。

3、矿物质的需求

矿物质是机体的重要组成成分,同是也参与了新陈代谢、维持牛体渗透压、保持体内酸碱平衡等生命活动。矿物质在牛体内的含量低,但是却起着关键的作用。如果肉牛体内缺乏矿物质会使犊牛的生长迟缓、育肥牛的日增重降低、母牛的繁殖性能下降。但是矿物质元素的量也要有一定的标准,过量同样也会对肉牛造成危害,如钾过量会导致肌肉无力,血液循环紊乱,肢端出现水肿的现象。因此,在补充矿物质时要注意用量的范围。日常的饲料,如玉米和豆粕不能满足肉牛对矿物质的需要量,需要额外添加。

根据矿物质在肉牛体内存在的浓度不同分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常量元素中的钙、磷在肉牛体内的分布最广,其中90%的钙,80%的磷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钙、磷比例为2∶1。钙、磷过多或不足都有害,如果钙过多会抑制其他矿物质,如磷、镁、锌的吸收,导致软组织钙化等。犊牛体内缺钙和磷会使犊牛得佝偻病,成年牛得软骨病;钠和氯是肉牛体液中重要的离子,缺乏会导致肉牛的采食量下降、生长受阻。生产中主要通过饲喂食盐来补充肉牛所需的钠和氯,按日粮干物质量的0.25%,将食盐混合在饲料中饲喂肉牛,即可满足牛对氯和钠的需要;除此之外,肉牛对硫的需求可以通过饲喂硫酸钠等含硫物来补充;在饲喂高水平的精料时,要注意镁和钾的供给。微量元素主要有铜、铁、锰、钴、硒等,其中铜是多种酶的重要组成成分,缺乏时肉牛会出现贫血的现象;铁参与了血红蛋白、细胞色素等重要化合物的合成,缺乏会引起犊牛的生长受阻;硒是肉牛生长以及维持繁殖力所必需的,缺乏会导致肉牛的生产力低下,母牛的繁殖率低,还会导致母牛产后出现胎盘滞留的现象。

4、维生素的需求

维生素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两类,脂溶性维生素主要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等。植物饲料中所含的胡萝卜素在牛的小肠中可以转为维生素A,贮存于肝脏中,维生素A在维持暗视力和合成多糖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缺乏会导致牛患夜盲症,公牛则表现为不育或繁殖力下降。生长犊牛和成年牛最低的胡萝卜还给需要量为每100kg活重为10.6mg,繁殖母牛为19mg。植物性饲料中不含维生素D,但是含麦角固醇,经阳光紫外线照射后可转变为维生素D,牛体吸收后,贮存于肝脏中。肉牛对维生素D的需要量为每千克饲料干物质275U。供给维生素D的两个主要方法是饲喂优质干草,并且通过让牛在户外多运动接受阳光照射就能达到补充维生素D的效果;维生素E在肉牛体内主要起抗氧化作用,缺乏会导致生长缓慢,肌肉萎缩或发生白肌病。水溶性维生素包括所有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其中B族维生素有硫胺素、核黄素、烟酸、泛酸、叶酸、胆碱、生物素等。

5、水分的需求

水分既是肉牛所需的重要营养物质,也是机体的重要组成成分,初生犊牛体重的70%多为水分,肉牛饮水不足会导致肉牛采食量明显下降,生长明显受阻等。肉牛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对水的需求量不同,所以在肉牛的养殖过程中应该让肉牛自由饮水。

作者简介:田晓东(1971-),男,黑龙江绥棱人,大专,高级畜牧师,主要从事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服务方面工作。

田晓东

相关阅读

肉羊需要什么样的营养 肉羊的营养需求:能量、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


1、能量

日粮中的能量水平是肉羊生产力的重要影响因素。肉羊对能量的需要是对饲料中有机物质的总需要量,只有能量满足肉羊的维持和生产所需,其他类营养物质才正常的发挥作用。肉羊对能量的摄入一部分用于维持体温及生命活动,供给生产所需,另一部分则在体内转化为脂肪贮存起来,以备饥饿时使用。肉羊对能量的需求与体重、年龄、生长阶段以及日粮中的能蛋比有关,还随着生活环境、育肥、生理变化等发生着变化。因此,要根据肉羊的实际生产情况来对能量的供给进行适当调整,以满足肉羊所需。

2、蛋白质

处于各生理阶段的肉羊都需要一定量的蛋白质,蛋白质供应不足会使肉羊消瘦、衰弱,甚至死亡。如果母羊在妊娠阶段蛋白质不足会使胎儿的生长发育不良,导致产死胎、畸形胎的机率增加,产后的泌乳量少,幼羊的生长发育受阻,抗病能力差。肉羊的瘤胃中的瘤胃微生物合成的必需氨基酸的数量有限,合成的数量和速度都不能满足肉羊的正常生长发育所需,因此需从日粮中额外的添加,合理的蛋白质供给,对提高饲料利用率及肉羊的生产性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肉羊在各生长阶段及生理阶段对蛋白质的需求量不同,其中幼羊生长发育快,对蛋白质需求量较高。随年龄的增长,生长速度减慢,对蛋白的需求量逐渐下降。育肥羊以及处于妊娠期和哺乳期的母羊对蛋白质的需求量相对较高。各类饲料中的粗蛋白含量以及氨基酸的组成比例不同,动物性蛋白质饲料要优于植物性蛋白质饲料,其中以鱼粉、血粉和肉粉的蛋白质品质最好。

能量和蛋白质作为肉羊营养中的两大重要指标,其比例关系直接影响肉羊的生产性能。日粮中提供适量的蛋白质,可使能量沉积量增加。当日粮中能量浓度低,蛋白质量不变时,羊为满足对能量的需要,会增加采食量,导致蛋白摄取量过多,多采食的蛋白会转化为低效的能量,造成饲料的浪费。因此,日粮中要保持合适的能蛋比,可以保证能量饲料的最大利用率。

3、矿物质

肉羊体内所含的矿物质种类丰富,但含量较少,约占0.3%~0.6%,几乎参与了所有的生理过程。矿物质是肉羊体组织和乳汁中不可缺乏的成分,缺乏时会导致神经系统、营养运输、体内酸碱平衡等功能发生紊乱,严重时还会危及肉羊的生命。

钙、磷是羊需要最多的矿物质,其中有99%的钙、磷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如果缺乏钙、磷会引起肉羊食欲减退、消瘦、生长停滞;导致公羊的繁殖力下降;幼羊会患软骨症,成年羊发生骨质疏松症;母羊产前或产后瘫痪,甚至死亡。钙、磷过量会影响其他矿物质元素的代谢,造成骨组织营养不良。肉羊日粮中的钙、磷比例要适宜,一般为(1.5~2)∶1为最适宜。在肉羊的饲养过程中,如果饲料中缺钙,可以补充骨粉或石粉,缺磷则补充磷酸氢钙。

4、维生素

维生素是维持肉羊生命活动以及生产性能的重要营养物质,在饲料中的含量虽低,却起着重要作用。维生素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其中脂溶性维生素A、D、E和K在肉羊的体内无法合成,需要在饲料中额外补充,才能满足肉羊维持和生产需求。

维生素A的作用是维持羊的正常视觉,促进细胞的增殖,调节相关养分的代谢。当舍饲肉羊大量饲喂劣质粗饲料时,常会导致维生素A缺乏,而使未成年羊出现夜盲、失明;成年羊则表现为繁殖性能下降。因此,要饲喂肉羊优质粗饲料,其中所含的β-胡萝卜素可在肝脏中转化成维生素A。

维生素D的作用是增加机体对钙、磷的吸收,并制约骨骼和牙齿对钙、磷的沉积量。当机体内缺乏维生素D时,会引起幼龄羊患佝偻病,成年羊则患骨质疏松。对于肉羊的管理要加强室外的运动,保证充足的光照,有利于维生素D的吸收和利用。而对于经常见不到阳光的羊,则要额外补充维生素D或多喂青绿饲料。

维生素E可以有效调节生殖功能,并可维持肌肉的正常功能。当肉羊体内缺乏维生素E时,会导致其发生运动障碍,不能站立。当母羊体内缺乏维生素E时,所产羔羊的体质较弱,成活率低。

5、水分

水不但是营养物质,还参与了机体的一切生命活动,如组织的形成,消化吸收,营养运输,器官的润滑,血液和体液的循环,泌乳的维持,内分泌活动以及繁殖等。如果肉羊的水分供应不足,当体内失去10%的水分时,羊即会有不舒适感,当失去20%~25%的水分时,就会危及羊的生命。所以在肉羊的饲养过程中要提供充足且清洁的饮用水,在羊舍以及运动场内都应设置水槽或水盆,保证肉羊随时都能喝到水,在炎热的夏季更应注意水的供应。

作者简介:齐刚(1976-),男,辽宁北镇人,本科,高级畜牧师,主要从事兽药、饲料、畜产品的质量安全监测方面工作。

齐刚

(辽宁省北镇市畜产品安全监察所,辽宁北镇121300)

火鸡需要什么维生素和矿物质


为了提高火鸡生产效益,控制营养物质的供给很有必要。

火鸡对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需要:

维生素可以简单地定义为维持生命活动的要素。尽管火鸡对维生素的要求量很少,但任何一种维生素缺乏都会影响火鸡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甚至直接造成疾病的发生。

维生素A能促进火鸡生长发育,增强抗病力和提高繁殖能力,缺乏时,火鸡易患眼病和呼吸道疾病。

维生素B族缺乏,雏火鸡生长发育不良,腿不能直立,趾弯曲变形。种火鸡缺乏维生素B族,则种蛋孵化中期死胚胎增多。

维生素D与体内钙、磷及锰的代谢有关,缺乏维生素D,雏火鸡出现软脚、瘫痪,种火鸡蛋壳质量下降,也有瘫痪发生。维生素E与生殖有关,充足的维生素E能保证种蛋有较高的孵化率,又能弥补饲料硒的不足。

火鸡在繁殖期对维生素E的需要量高于其他家禽。火鸡的生长发育和生产也离不开矿物质元素。矿物质元素主要指钙、磷、氯、钠、钾、镁、铁、锰、锌、铜、硫、钴、硒等。矿物质元素的生理功能包括组成骨骼、蛋壳、羽毛等复杂的物质,参与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参与生殖等生理活动。

如果火鸡不能摄入足够的矿物质元素,就会影响生长发育,出现疾病,甚至死亡。因此,饲养火鸡,特别是规模化舍饲火鸡必须按饲养标准添加各种矿物质,以达到最佳的饲养效果。

蜈蚣生长发育及蜕皮过程


蜈蚣个体的生长发育过程如下:

(1)第一次蜕皮

蜈蚣在母体抱卵孵化期已经过3次蜕皮。第一次蜕皮,指的是幼体离开母体后的蜕皮,也即是第四次蜕皮。即幼体蜈蚣离开母体营独立生活后的34~48天,多数在38天蜕第一次皮,蜕皮后体长最小的33毫米、最长的34毫米,平均33.5毫米。平均增加体长8.5毫米。

(2)第二次蜕皮

这次蜕皮是在独立生活后的65~75天,一般为69天。这次蜕皮后与第一次蜕皮后的幼体比较,体长平均增加13.5毫米。第一次蜕皮与第二次蜕皮的间隔期为27~31天。

(3)第三次蜕皮

蜈蚣幼体经过两次蜕皮后,要经过第一个越冬期,经历半年之久的冬眠,体长、体重都比越冬前有所下降。出蛰后已到第二年的4月底。也就是它们营独立生活后的270天。测定它们的体况,体长平均45毫米。约在4月底5月初开始摄食。第三次蜕皮也就是在其营独立生活后的334天,即第二年的7月初。此次蜕皮后体长与第一年第二次蜕皮后的记录相比,平均体长增加8毫米。总体长平均达55毫米,与第二次蜕皮中间相隔262~269天。

(4)第四次蜕皮

发生在独立生活后的369~380天,与第三次蜕皮后相比,平均体长增加8毫米。此时的蜈蚣幼体体长63毫米,与第三次蜕皮期间隔35~42天。

(5)第五次蜕皮

在第二年的9月底,即独立生活后的422~436天。与第四次蜕皮后体长相比,平均体长增加10毫米,此时幼体长73毫米,与第四次蜕皮的间隔期为53~56天。

(6)第六次蜕皮

蜈蚣第五次蜕皮后经过第二个冬季,幼体从冬眠中醒来已是第三年的夏季。即独立生活后的703~738天。在这次蜕皮中,个体差异较大,试验中最早蜕皮的与最迟蜕皮的相差35天。与第五次蜕皮的记录比较,平均体长增加11毫米。此时的幼体蜈蚣体长达到84毫米,与第五次蜕皮时相隔281~302天。

(7)第七次蜕皮

也发生在第三年,即营独立生活后的779~808天。这些个体先后在29天内完成蜕皮活动,与第六次蜕皮的记录比较,平平均体长增加11毫米。此时的幼体蜈蚣体长达到95毫米。这次蜕皮与第六次蜕皮间隔70~76天。

(8)第八次蜕皮

第七次蜕皮后,幼体蜈蚣经历第三个越冬期,在第四年的秋季,此时的幼体蜈蚣已经达到性成熟,但身体还没有成熟。这次蜕皮是在营独立生活后的1139~1142天,与第

七次蜕皮后相比,平均体长增加11毫米。此时的蜈蚣体长为106毫米,与第七次蜕皮时相隔334~360天。

观察试验证明,雌性蜈蚣在孵化后营独立生活的第五年开始第一次产卵。雌体的性成熟以第一次产卵为象征。

河蟹对饲料的维生素需求


维生素是分子量较低的一类活性物质,它也是河蟹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维生素不会产生热量和构成机体组织,也不能在河蟹体内合成,而必须从饲料中摄取。河蟹虽然对维生素的需求很少,但绝不能没有。如果缺乏维生素,河蟹体内某些酶活性失调,导致代谢紊乱,影响某些器官的正常机能,使其生长减慢,抵抗力下降,甚至造成死亡。目前已发现的20余种维生素,按物理性质可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两类。河蟹对主要维生素的需求及其生理功能见下。
1.脂溶性维生素
⑴维生素A(抗干眼醇):形成视网膜的紫红色杆状体,对眼病有治愈作用,促进生长,保护上皮组织。当缺乏维生素A时,对传染病的抵抗力会降低。
⑵维生素D(钙化醇):增加钙与磷的吸收和参与代谢,与形成骨质、钙化等有密切关系。
⑶维生素E(生育粉):防止维生素A、胡萝卜素、B族和脂肪酸的氧化。
⑷维生素K:促进血液凝固。
2.水溶性维生素
⑴硫胺素(维生素B1):参与碳水化合物的代谢,起辅羧酶作用,抗神经炎。
⑵核黄素(维生素B2):参与能量代谢,促进生长与呼吸,和生殖有关。
⑶吡醇(维生素B6):辅酶的成分,是氨基酸转移反应等的催化剂。
⑷维生素C(抗坏血酸):有利于生长,促进新陈代谢。
⑸烟酸(尼克酸):氧化还原反应的催化剂,抗神经障碍,抗消化障碍。
⑹泛酸:作为辅助酶A的成分,在脂肪酸代谢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⑺胆碱:抗脂肪肝。

黑鲷对矿物质的需求量


有人设计以酪蛋白、明胶、糊精、鱼油、豆油、维生素预混料和不含钙(Ca)、磷(p)、钾(K)、镁 (M)和锰( )的矿物质预混料组成的半纯化饲料中,分别添加不同水平的上述5种矿物质,每种取4个水平,制成16种试验饲料饲养黑 ,研究黑 对上述5种矿物质的需要量。试验为16个组,每组20尾,开始时的鱼苗规格为体重2克,试验水温18~27.5度,饲养56天,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ca、K和Mg对黑鲷没有促生长作用;添加Mg一定的促生长作用,但效果不显著;添加P则有明显的促生长作用,最适的P含量为0.99%左右。

另外采用与上述相同的方法研究黑 对铁(Fe)、锌(Zn)、铜(Cu)、钻(Co)和碘(I)的营养需求,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cu对黑鲷的增重率有显著影响,其需要量为每千克饲料2.5~10毫克;其他4种矿物质对增重率影响不明显,建议的含量(每千克饲料)分别为:Fe89毫克、zn130毫克、Co10毫克。

温度、湿度对蜈蚣生长发育的影响


蜈蚣的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环境温度低时,蜈蚣的体温也低;环境温度高时,蜈蚣的体温也随着升高。体温低时,蜈蚣体内新陈代谢水平低,吃食量减少,生长缓慢;体温高时,新陈代谢旺盛,食欲强,生长发育就快。所以,蜈蚣的生长发育,严格受温度的限制。

当环境温度低于10℃时,所有龄期的蜈蚣都蛰伏冬眠,停止生长发育,到-2℃以下时就容易被冻死。当温度上升到10℃以上,离开母体的幼小蜈蚣及成年蜈蚣均开始生长发育。

当环境气温升至25℃时,蜈蚣则进入生长发育高峰。当气温升至40℃以上时,幼小的蜈蚣和老龄蜈蚣不耐热,能被热死。壮年蜈蚣能耐热。但温度达到40℃以上,所有龄期的蜈蚣均停止发育。

湿度,包括空气相对湿度及土壤湿度。湿度的变化,影响蜈蚣体表的情况,也影响体内的水分平衡和各种各样的生理生化反应,给其生长发育带来影响。

雌蜈蚣在怀卵期间,对土壤湿度要求较高,即要求土壤湿度在10%~15%。低于4%~5%,则影响卵在母体内的发育,并可能导致母蜈蚣的死亡。但湿度高于20%也会带来不良影响。

刚离开母体的幼蜈蚣,适宜的土壤湿度是10%~17%,过高则易发生湿热,影响成活,过低则因体内水分容易散失而影响生长。1~3龄的蜈蚣适宜的土壤湿度为7%~15%。低于5%~6%则发育迟缓,但高于25%则发生疾病,并导致较高的死亡率。但是,蜈蚣要求空气相对湿度较大,可以在85%~95%。

霉变的饲料对养殖小鸡生长发育影响


霉菌一直危害着鸡苗的健康发育,文章简要介绍雏鸡霉菌病的发病过程以及各实质脏器的病理变化。所需材料:5-7日龄小鸡,琼脂平板培养基,显微镜,切片机,天平,温度计,湿度计,一套完整的手术器械,霉变饲料,全价饲料。

研究方法:2013年10月16日买回5-7日龄小鸡,先饲养2天确定健康后再分组,分5组,每组3只.于20日早上将霉变饲料分别按分量添加10%,15%,40%、60%,到全价饲料中去喂服,观察小鸡是否发病。

症状:

病鸡精神沉郁,两翅下垂,缩颈呆立或闭目昏睡;食欲减退或废绝,饮欲增加,常有下痢,粪便呈灰褐色,时有小量绿色,泄殖腔周围羽毛污染粪便,特征症状是呼吸短促,伸颈昂头、接着就出现呼吸困难,呼吸次数增加,喘气。

亚急性者可见病禽精神萎顿,羽毛松乱。喜卧伏,拒食。病程稍长,可见呼吸困难,伸颈张口,冠和肉髯颜色暗红或发紫,食欲显著减少或不食,饮欲增加,常有严重下痢。结膜充血、肿眼,内有干酪样物。有的有神经症状、痉挛、双翅麻痹,小腿或爪部有出血斑点或变形等。

一、体重变化(g)

二、实质器官的平均体重(g)

病理变化:

肝表面有灰白色或黄白色坏死斑,被膜纤维化,肺有灰白色坏死灶;心肌软化,右心室明显扩张,心内淤积大量血液,血液凝固不良;肾脏肿大;腺胃粘膜有不同程度的脱落,肌胃角质层坏死溃疡,肠系膜及肠粘膜广泛淤血、水肿。

亚急性中毒:肝脏充血、肿大、出血及坏死,色淡呈黄白色,胆囊充盈。肝细胞弥漫脂肪变性,变成空泡状,肝小叶周围胆管上皮增生形成条索状,肾苍白肿大。胸部皮下、胸肌,腿肌部位肌肉有出血斑,十二指肠出血,回肠盲肠端有出血点。

慢性中毒:常见肝硬变,体积缩小,颜色发黄,并呈白色点状或结节状病灶,肝细胞大部分消失,大量纤维组织和胆管增生,伴有腹水,心包积水。胃和嗉囊有溃疡,肠道充血、出血。

镜检:

取病鸡的肝、脾涂片、固定、染色,镜检,未发现其它致病菌;取病死鸡的肺组织,压碎后盖玻片镜检,可见大量的霉菌菌丝体.

饲料检验:取饲喂病鸡的饲料检验,发现饲料有暗绿色云雾状霉变、有霉味;

病料培养:

取肺组织典型病料,接种于琼脂平板培养基上,37℃培养36h后,菌落中心带呈烟绿色,凸起,周边呈散射纤毛样无色结构,背面为奶油色,有霉味

病理切片:

a.实验用品:

器材:切片刀,切片机,恒温箱,蜡杯,酒精灯,展片台,解剖刀,解剖剪,解剖盘,培养皿,吸管,镊子,单面刀片,台木,洒精灯,染色缸,盖玻片,载玻片,树胶,显微镜,水浴锅。

药品:卡诺氏固定液、酒精、二甲苯、石蜡、埃利希苏木精染液,1%伊红酒精溶液,1%盐酸酒精溶液,郝普特氏粘片剂,中性树胶。1%番红,1%固绿材料:小鸡肝、肾、心肌、骨骼肌或其他组织。

b.实验步骤:1.取材.2.固定.3.洗涤4.脱水5.透明6.透蜡7.包埋.8.修蜡片9.贴片10.脱蜡复水11.染色12.水洗13.分化14.漂洗15.脱水16.复染17.脱水18.透明19.封藏

c.病理组织学检查:

肺霉菌的病变,肉芽肿形成,多核巨细胞,淋巴细胞,异嗜细胞浸润灶.在肺和肝可见到菌丝和孢子,粗细不一,染色不均!肺组织切面可见到大小不等坏死灶,霉菌菌丝长短不一,粗细不等,有的呈竹节,有的圆圈样,坏死中心有大量多核巨细胞,淋巴细胞浸润,小血管周围形成袖套。

小结:饲料原料及配合饲料受霉菌毒素污染不仅给畜牧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影响人类健康和安全.因此,养殖业应将霉菌毒素的防治工作纳入畜禽管理系统中,重视饲料原料和产品的防霉工作.做好霉菌和霉菌毒素的检测,发现问题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6961.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